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政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中职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就需要知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从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实现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
(一)符合我国的教育要求
在中职政治课程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符合我国的教育要求。对于我国的学校教育教学而言,无论是什么阶段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要紧密结合我国学校课程教学要求展开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教师教学的专业,也能够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要求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所提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实际就是在加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贯彻素质教育的策略
正是因为贯彻素质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学科素质的发展。但是对于中职政治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在落实素质教育的时候,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才能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
(一)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
在中职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在立足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政治教学,可以通过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的角度来展开。从上述所提到的素质教育内涵来看,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而在中职学校课程教学中,因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从政治教材本身来说,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知识基础,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给学生构建相应的课程教学情境,从而以立体、形象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商品的交换与消费”这节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商品概念,并知道怎样算是交换、怎样算是消费。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发展,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应的教学小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从而尝试自己进行分析,到底哪一种属于商品的交换、哪一种属于商品的消费,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二)加强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
篇2
1.人格。将一个人的行为、思想方式与心理品质的结合体称之为人格,人格对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处事方法和行为态度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前途发展,所以,人格因素与大学生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关系。通常,在不同时间里,主观幸福感呈现相对稳定状态,它和稳定的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人格因素主要由尽责、开放、和谐、神经质和外倾组成,它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2.个人健康状况。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健康状况,一个人如果想要达到自己设定的生活与事业的目标,其前提条件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只有在精神状态饱满的情况下,才能有精力去处理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享受成功后的愉悦。许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以身体为代价去获取金钱和事业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失败”。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的不仅是他们平时的学习成绩,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对他们的幸福感有着十分显着的影响。
3.自我价值观。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主要是大学生群体,一个社会的未来发展状况与大学生的状况有很大程度上的关系。在我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使研究体现出整体性与层次性,我们将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分为外部价值观和内部价值观两种。其中外部价值观包含地位、形象、健康和财富等;内部价值观则包含自我接受、自我成长和自我目标实现。研究表明,自我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内部价值观相关性较强一些,而内部价值中的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自我实现目标,明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对其内部价值要予以重视,引导他们更积极地去追求它,进而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外部价值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并不大,一方面是在长期生活中他们已经学会怎样正确地去面对与自我接受,另一方面是他们只是单纯的消费者,物质财富的多少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所以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外部因素
1.家庭经济。一个人的幸福主要来源于家庭的幸福,而家庭的幸福程度与家庭的经济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家庭经济背景对大学生的幸福感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只是单纯的消费者,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费用主要还是来源于家庭的支持,富裕的家庭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顺心地享受多彩的大学生活和顺利地完成学业,而对于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努力完成学业之外还要担心生活费用的来源,在这种背负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对其身心产生很大的影响,幸福感水平自然也就比较低。
2.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为人们提供认可、支持,为他们驱逐孤独与恐惧,使他们拥有安全感与归属感,在某种层次上讲,个体的幸福程度取决于其拥有的社会关系的质量与数量。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关系有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和师生关系等。不同的社会关系对他们提供不同的社会支持,一个被朋友关注、家庭关爱、为他人所认同与接纳,拥有着良好社会关系的大学生,不仅有利于他提高自身价值,更会让他产生丰富的主观幸福感。
3.就业压力。当代大学生压力来源之一是就业压力,为人生出路与就业前景担忧,就业压力大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形势,许多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而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的大学生所要面对的问题,对就业问题还没解决的学生,会感受到无助、焦虑与失望。市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不平衡,即使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意向不同,但因为就业岗位都类似,导致就业竞争越演越烈,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此情况下,大学生的幸福感也就不强。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培养良好的人格特性。培养良好的人格不但能够降低大学生对消极情感的敏感性,提高对积极情感的感受度,还能帮助大学生们在自身努力下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安全感和社会支持,良好的人格特性对大学生实现自身目标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一种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的人格特性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一阶段好好努力,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人格特性。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既要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也要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才智,使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2.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人的需求是在不停递进的,在满足了一个需求之后,又会出现另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在他们的物质生活方面已经得到了满足,但是在精神方面却十分贫瘠,对生活不报什么好的预期甚至堕落。对大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只有拥有正确的幸福感与崇高的理想,有着为实现自身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决心,才会在努力的过程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感。因此,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其远大理想与内在价值,要让他们明白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时有发生,在面对生活问题、学习困难和心理压力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看清问题的本质,把挫折与困难当成是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磨炼自己的意志,增强自身幸福感。
3.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建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应改掉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懂得幸福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道理,要学会如何去获取幸福,通过关心他人、自我完善和回报社会等来感受幸福。班集体是大学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舞台,若所在班集体能够起到促进同学之间和睦、团结、健康成长等良好作用时,那么相信这个集体的每个成员的主观幸福感都会得到提升。性格内向的同学也会积极、热情地投身到班集体的建设中去,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的特定年龄来说,还处于一种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在面对情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与就业等压力时,心理问题较为突显,易于产生心理障碍,有碍于大学生对幸福感的体验。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幸福感,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技能,使其能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与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各种压力。在大学生的主修课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的设置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现代的大学教育看重的是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课程教育,注重的是技能的掌握与知识的积累,而在学生的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关注较少。学校应系统地设置心理教育的课程,让学生时刻接触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同时做好课外的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篇3
二、各地各校要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措施到位。要依据本《实施意见》精神,研究制定本地本校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对照《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开展自查自纠,梳理问题,分析原因,针对办学中存在的违背素质教育要求,加重中小学生负担的突出问题,认真及时整改。同时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制度和长效机制,使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三、各地要加大督查力度,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的专项督查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来电来函随查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和督促纠正违规办学行为。要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对辖区内中小学办学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各地要把规范办学行为纳入对部门、学校有关评优和表彰奖励,纳入对校长、教师的考核和评优评选中。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和教育厅将开展规范办学行为的专项督导检查,并将各地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纳入对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目标考核、行风评议和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篇4
一、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多年来,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不足是不容人们忽视的。
1.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出面对信息素质教育作一个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迷茫的状态。
2.高校的教育职能部门对信息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力度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往往陷于图书馆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得不到教学管理部门以及院系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活动中,许多学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不但没有得到加强,教学任务反而被严重削减,因此文献检索课备受冷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第一,将信息素质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第二,将信息素质教育片面认为是专业技能教育;第三,将信息素质教育认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这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模式,制约着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及教育的效果。
(2)信息素质教育手段落后。目前,多数高校仍然以文献检索课作为唯一的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方式。模式是老三套: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式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设置大部分为选修课,课时设置多的为一个学期,少的仅仅为几节讲座,而且课程内容陈旧、落后。虽然增加了计算机检索内容,但大部分仍局限于数据库如何检索等检索技能方面的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法等基本不沾边,缺少系统化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综合信息素质的培养。
3.信息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涵盖面窄
教育部“四个文件”的下发,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四个文件,就不会有文献检索课今天的成就与辉煌,现在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但也必须看到,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与教育的课程,显然原文件的有关内容,特别是[1992]44号文件《教学基本要求》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与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滞后。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技能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高校现用教材是以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44号文件《关于印发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为依据编的,内容主要是信息技能教育,部分涉及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又不全面,对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学层次不分。学生年龄不同,程度不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也应不同,对不同的学生应因材施教。目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大多共用一套教材,教学层次不分。因此,实施本科、专科、研究生的分段教学也势在必行。
4.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陈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其中,信息知识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信息能力是人成功地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核心。
(1)信息素质教育理念陈旧。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素质、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它们四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信息知识素质是基础,信息意识素质是核心,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是准则与保证。而我们许多院校把信息素质的培养仅仅理解为文献检索课教育,只着重于信息技能教育,忽视了理念教育,只重视手段应用,忽略了观念更新。
(2)学生信息意识淡薄。根据我们日常工作的观察和对部分
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信息的吸收程度有很大差别,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思路一般不是很开阔,往往局限在与自己所喜爱的某种信息接收上,主动捕捉相关信息的意识不够浓厚。另外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较差、语言较贫乏、缺乏信息创新能力,不善于积累信息。
二、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针对不足应采取的对策
做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强调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政策支持的环境知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信息的价值成为价值实体中的独立构成部分,信息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资源,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很多发达的国家对信息素质教育非常重视,把信息素质教育看成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并认为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关键性的成果。吁请教育界权威机构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信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性,要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为各部门人员的合作创造条件,并统一部署和规划,制定出具体实施准则和方案及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标准。为高校推行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促使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
2.制定科学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和切合实际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各高校要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为依据并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指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规划制定人应有校长、主管教学的领导、图书馆员、各院系老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还是选择某个年级或院系为试点,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广,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因为教育对象和范围不同,要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2)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应达到的信息素质能力和细则。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知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较高的信息道德水平,其别要加强对大学生信息检索、判断、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指定达到上述能力的课程方案,并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几次培训讲座来实施完成。应该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制定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措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素质教育。
A.对刚入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图书馆知识及图书馆利用的教育和培训,讲授图书分类法及图书馆对图书、期刊等的加工和管理、图书馆馆藏查询的使用方法。使新生了解图书馆,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为以后学习专业数据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B.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设信息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进行检索专业数据库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插入专业信息及信息资源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重组和挖掘信息的能力,为全面学习中外文的专业信息检索与利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C.对四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专业信息收集、获取与利用能力的培养。全面讲授中外文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重点在于明确表达检索需求,精确而有效地构建检索策略;介绍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的检索与获取;培养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理论和技能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4)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类学生应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应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目前我国暂未颁布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准则,各高校可参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也可通过社会需求的考察来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各院校情况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既能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南,又可为信息素质能力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A.在信息需求和获取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信息需求的能力相协调,强调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现有的和潜在的信息资源的利用,而且还要注重所获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B.在信息选择与评估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对信息的增值性、信息的矛盾性等性质的认识相一致。要求学生不仅对信息及信息的来源做到批判性评估,而且对所需信息能够进行有效而又高效率地评估。
C.在信息检索与应用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检索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相联系,并不断完善检索策略;在信息利用方面,能够将精选的信息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能够利用信息完成特殊的研究;能够遵守关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的法律、规定、政策以及礼节。
D.在信息交流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与他人、与学科专家和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的交流,来不断地修整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3.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学校其他教育职能部门的协作与联系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推行需要在全校性的信息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和院系要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同时还需要信息素质教育教师与各院系的领导及专业教师、学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合作是高校开展信息素质的重要基础。作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主干机构的图书馆,要争取学校主管领导的支持,注意加强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教学管理机构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教育评价体系,把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并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学的良好局面。具体方法如下:
(1)图书馆参与学校教学规划的制定,承担图书馆知识、图书馆利用方法、信息基础理论、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图书馆与专业教师合作,在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同时深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介绍某专业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技巧。并对学生提供像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这样的实践场所,并能给予辅导和咨询。
(3)积极与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图书馆可以对平台的功能、建设模式提出要求,在此平台上进行教学内容建设,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总之,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教育和熏陶。为了使信息素质教育在我们高校之间顺利实施,高校之间要建立信息素质教育经验交流机制,定期总结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使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再上新的台阶,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篇5
1.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高校的实施缺乏统一规划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权威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出面对信息素质教育作一个统一的规划和部署,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无序迷茫的状态。
2.高校的教育职能部门对信息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力度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往往陷于图书馆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得不到教学管理部门以及院系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活动中,许多学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不但没有得到加强,教学任务反而被严重削减,因此文献检索课备受冷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第一,将信息素质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第二,将信息素质教育片面认为是专业技能教育;第三,将信息素质教育认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这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模式,制约着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及教育的效果。
(2)信息素质教育手段落后。目前,多数高校仍然以文献检索课作为唯一的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方式。模式是老三套: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式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设置大部分为选修课,课时设置多的为一个学期,少的仅仅为几节讲座,而且课程内容陈旧、落后。虽然增加了计算机检索内容,但大部分仍局限于数据库如何检索等检索技能方面的应用,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法等基本不沾边,缺少系统化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综合信息素质的培养。
3.信息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涵盖面窄
教育部“四个文件”的下发,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四个文件,就不会有文献检索课今天的成就与辉煌,现在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但也必须看到,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养与教育的课程,显然原文件的有关内容,特别是[1992]44号文件《教学基本要求》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与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滞后。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技能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高校现用教材是以国家教育委员会[1992]44号文件《关于印发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为依据编的,内容主要是信息技能教育,部分涉及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和信息道德教育,内容陈旧又不全面,对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也不高,因此不适应新世纪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学层次不分。学生年龄不同,程度不同,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也应不同,对不同的学生应因材施教。目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大多共用一套教材,教学层次不分。因此,实施本科、专科、研究生的分段教学也势在必行。
4.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陈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信息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其中,信息知识是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中所积累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基础。信息能力是人成功地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核心。
(1)信息素质教育理念陈旧。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素质、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它们四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信息知识素质是基础,信息意识素质是核心,信息能力素质、信息道德素质是准则与保证。而我们许多院校把信息素质的培养仅仅理解为文献检索课教育,只着重于信息技能教育,忽视了理念教育,只重视手段应用,忽略了观念更新。
(2)学生信息意识淡薄。根据我们日常工作的观察和对部分
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信息的吸收程度有很大差别,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思路一般不是很开阔,往往局限在与自己所喜爱的某种信息接收上,主动捕捉相关信息的意识不够浓厚。另外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较差、语言较贫乏、缺乏信息创新能力,不善于积累信息。
二、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针对不足应采取的对策
做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强调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政策支持的环境知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信息的价值成为价值实体中的独立构成部分,信息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资源,对信息资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很多发达的国家对信息素质教育非常重视,把信息素质教育看成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并认为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关键性的成果。吁请教育界权威机构和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信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性,要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为各部门人员的合作创造条件,并统一部署和规划,制定出具体实施准则和方案及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估标准。为高校推行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促使信息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
2.制定科学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和切合实际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各高校要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政策为依据并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指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规划制定人应有校长、主管教学的领导、图书馆员、各院系老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信息素质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还是选择某个年级或院系为试点,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广,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因为教育对象和范围不同,要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2)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应达到的信息素质能力和细则。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知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较高的信息道德水平,其别要加强对大学生信息检索、判断、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指定达到上述能力的课程方案,并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信息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几次培训讲座来实施完成。应该根据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制定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措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素质教育。
A.对刚入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图书馆知识及图书馆利用的教育和培训,讲授图书分类法及图书馆对图书、期刊等的加工和管理、图书馆馆藏查询的使用方法。使新生了解图书馆,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为以后学习专业数据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B.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信息能力的培养,开设信息基础理论课程,同时进行检索专业数据库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插入专业信息及信息资源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重组和挖掘信息的能力,为全面学习中外文的专业信息检索与利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C.对四年级的学生应注重专业信息收集、获取与利用能力的培养。全面讲授中外文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重点在于明确表达检索需求,精确而有效地构建检索策略;介绍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的检索与获取;培养学生论文写作的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信息理论和技能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4)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类学生应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素质教育,也应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目前我国暂未颁布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准则,各高校可参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也可通过社会需求的考察来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各院校情况的信息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既能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南,又可为信息素质能力的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A.在信息需求和获取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信息需求的能力相协调,强调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现有的和潜在的信息资源的利用,而且还要注重所获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B.在信息选择与评估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对信息的增值性、信息的矛盾性等性质的认识相一致。要求学生不仅对信息及信息的来源做到批判性评估,而且对所需信息能够进行有效而又高效率地评估。
C.在信息检索与应用方面。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要与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检索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相联系,并不断完善检索策略;在信息利用方面,能够将精选的信息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能够利用信息完成特殊的研究;能够遵守关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的法律、规定、政策以及礼节。
D.在信息交流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与他人、与学科专家和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的交流,来不断地修整自己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3.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学校其他教育职能部门的协作与联系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推行需要在全校性的信息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和院系要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同时还需要信息素质教育教师与各院系的领导及专业教师、学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合作是高校开展信息素质的重要基础。作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主干机构的图书馆,要争取学校主管领导的支持,注意加强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院系教学管理机构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制定一套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教育评价体系,把信息素质教育贯穿并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学的良好局面。具体方法如下:
(1)图书馆参与学校教学规划的制定,承担图书馆知识、图书馆利用方法、信息基础理论、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2)图书馆与专业教师合作,在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同时深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介绍某专业的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技巧。并对学生提供像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这样的实践场所,并能给予辅导和咨询。
(3)积极与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图书馆可以对平台的功能、建设模式提出要求,在此平台上进行教学内容建设,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总之,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教育和熏陶。为了使信息素质教育在我们高校之间顺利实施,高校之间要建立信息素质教育经验交流机制,定期总结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使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再上新的台阶,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篇6
体育教育是我国小学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教学课程之一,是我国小学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个环节。随着素质教育和现代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小学体育而教育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而阳关体育的提出更是成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新历程,必将成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里程碑。而要实施阳光体育教育,首先就必须理解阳光体育的内涵,更新传统体育教育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阳光体育教育顺利发展,才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阳光体育的含义
阳光体育教育的提出是为了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而提出的新的体育教育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小学生体能逐渐开始下滑,主要表现在视力下降、体能降低、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因此为了解决我国中小学校单一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房走到阳光下。2006年底,我国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颁布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此我国体育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决定》中就学生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等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做出了规定。阳光体育教育的提出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是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新模式。阳光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新认识,形成良好的运动气氛,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的身体素质,促进我国社会公众素质的提高。阳光体育教育是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基本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育与阳光体育的关系
阳光体育是小学体育的一种新模式,是小学体育教育为了适应素质教育而创新出来的一种新模式,要实现阳光体育教育的目标,就不能脱离体育教育,而阳光体育教育的实施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从整个层面上来讲阳光体育教育和体育教育是为了促进同一目前而才去的不同手段,阳光体育与体育教育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甚至可以说阳光体育就是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阳光体育与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阳光体育教育明确提出了各方面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更加明确了体育教育的目标,可以说阳光体育教育和小学体育教育之间紧密相连,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相同。
三、阳光体育教育的措施
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育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措施,同时能够全面的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是小学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阳光体育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实现我国素质教育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措施。而在小学实施阳光体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新理念,阳光体育是现代体育教育的新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实现阳光体育和其目标,就必须更新传统观念,从根本上理解阳光教育的内涵和阳光体育教育的目标。教师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从根本上重视体育教育,指导学生真正的走向阳光,培养起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质。
第二,阳光体育教育必须明确教育的目标,阳光体育注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达标,更为关注的是在单位时间内,也就是在1小时内体育活动的状况,阳光体育更为关注的是国家政策,紧紧贴近国家教育以及相关的政策标准,认真贯彻“健康第一”和“全民体育”的理念。
第三,阳光体育教育必须成为小学教育教学中主要的教育课程。传统上,体育教育仅仅是我国小学教育中可有可无的课程,在很多小学教育中,体育教育被忽略,甚至很少开展体育教育,但是在阳光体育教育提出之后,要实现阳光体育教育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将其与其他课程一同列为小学教育的必须课程。
阳光体育教育是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背景下,以尊重学生为主要的核心观念,阳光体育教育模式的提出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指明了方向,成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新模式,而阳光体育教育的实施必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不足,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教学中比不可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教体艺,2006.
[2]黄勇.论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3]夏伟东.按照教育的发展规律兴办教育事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3).
篇7
篇8
从“县一中”到“超级中学”现象
从“县中现象”走向县域素质教育
(郭晓霞/辑)
编者按:
所谓县中,并不是指所有县一级的中心中学,在这里的“县中”指的是那些远离大城市,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上,但在当地又有一定影响的中学。这些学校的教学观念、水平往往比不上省内一流的中学,但也并非完全的后进中学。此类学校往往有以下一些特点:1.为追求高升学率,刻意“抓优放差”。2.不重视因材施教,把所有学生都视为“差生”。3.缺乏监督,不正之风比较严重。4.宣扬“全封闭军事化管理”。5.周末和节假日补课提高考试成绩已成千古不变的真理。非高考科目的边缘化。
上述元素的长久积淀形成县中现象、县中模式。县中模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精神,以牺牲学生体能为代价换取高分。为了“榨”出学生的最好成绩,他们长期、大量进行各种习题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与考试成绩,却导致了学生的思维狭隘、单一,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县中现象”谁承其咎?
续 梅
“要想不苦一辈子,就苦高中一阵子!”“要想今后有出路,就看今天苦不苦!”在许多县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醒目的大标语。无可辩驳的是,靠着这样的激励,学生们在朝五晚十的苦日子里坚持着、奋斗着。这样的励志名言有错吗?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县中现象的出现?谁来为县中现象中的种种问题承担责任?
“历史地来看县中”
国家督学总顾问陶西平分析说,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重视高中的发展曾有几个关键点:1953年,中央提出要办好重点中学,全国开始有了国家级的重点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198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分批分期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很多县响应号召办出了一所或两所好的中学;1994年,《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的目标;1995年召开的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上,原国家教委又推出了关于实验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标准。所以从历史发展来看,曾经在政策导向上,提出了先办好一批学校。这是县中发展的大背景。
陶西平认为,毫无疑问当时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对的,符合当时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的需要。事实上,多年来县中培养的大批人才在各行各业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也不乏各方面非常优秀的杰出人才。而目前县中出现的一些所谓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政策导向方面的原因。再比如,目前一些省仍在评星级中学、示范中学等,这在政策导向上无疑都强化了举全县之力来办县中的行为。
“精英主义教育制度是残酷的”
北京大学附中原校长康健分析说,就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言,本质还是源于当前这种教育制度。“精英主义的特点是把整个教育制度看成筛子。”康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要不断筛人的,最后剩在筛子里的才是教育的成果。各种升学考试就成了一个个筛选的程序。被筛掉的学生的心情和命运如何?我们提供的教育对他们的未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果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发展机会与权利作为代价去换取少数精英;如果以牺牲精英们的个人兴趣与选择,剥夺其广阔活动空间,去换他们的高分,难道这就是我们教育追求的理想吗?康健对此表示了重重忧虑。
康健认为,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在于基础,是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础的劳动技能。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三维的,包括要培养健康的人,培养会劳动、会工作的人,培养会学习的人。在他看来,县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已经改变了基础教育应有的性质。他分析说,县中现象之所以出现而且越发严重,是因为这些现象和现行教育制度是一致的。他强调说,县中现象的板子不能打在学校身上,这不是校长和教师情愿的。
“高考指挥棒是根本原因”
前几年,重点中学互相攀比的是升学率,如今的重点中学相互之间的较量集中在重点高校的升学率,有的甚至是比哪所学校出来的地区状元多!为了迎合这种攀比,重点中学为了招来好的生源,有的面向全国招生,有的甚至出现了以高额奖学金引进好生源的现象。应该说,教育功能的异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专家们指出,异化的原因就是高考指挥棒还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合理科学的评价手段应该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目前还没有被社会完全认同。
华东师大教授吴刚认为,县中的学生采用苦读的方式,源于师生和家长对学习的理解。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是通过重复性的劳动,以达到熟练掌握,强调的是量的积累,而不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转换。究其根源,是高考取向决定的。历来的考试都是重视做题的效率,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定量的题,这就必然强化了重复训练。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看来,目前高考的评价体系对农村学生而言还算是公平的。如果像美国那样,除了知识的考试还要考查社区工作能力等,中国的农村孩子就更不具有竞争力了。而目前的考试方式至少可以让他们通过苦读占据优势。但不少专家也指出,现在的统一高考并不具备太多实质上的公平,因为在分数竞争之前,计划分配已经先行确定了各省级区域考生的命运。有限公平只在一个省级区域内得以实现,而且还要防范各种教育腐败的袭击。但是,老百姓还是愿意维持这种虚弱公平,因为毕竟还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教育资源分布还不均匀”
陶西平认为,目前大城市孩子高考的机会多一些,而农村孩子考大学难度要大。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在教育的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要相差不少,这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吴刚认为,农村相对是在以自身的朴实的方式来寻求提高教育质量。比如说,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还很少用到,但城市已经广泛使用。根本的原因在资源配置的不均匀,资源的拥有量不足。在肖川看来,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导致县中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这两年好教师都“孔雀东南飞”了,剩下的大多只有和学生一起拼体力、拼时间、拼题海了。
(摘自《中国教育报》)
教育不公
――“县中现象”后遗症
文献良
人为设置重点 历史使然
教育不公平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不公、城乡不公、东西部发展不公、优生差生的不公、男童和女童的不公等,但教育不公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重点学校的出现,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当初国家急需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在每个县设立一所县中进行试点,探索经验,逐渐形成了“县中现象”。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好,教学力量强,生源好,天然成为重点学校。随着城市发展,新办的学校越来越多,但这些学校的生源和师资相对要弱一些,形成了一种不平衡。后来,国家要求迅速提高教育质量,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加上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家长出现择校心态。
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成绩考核标准,主要是看高考升学率,这也助推了重点和非重点的差别。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的高考成绩好,哪个地方的教育质量就高;哪个学校高考成绩好,教育部门就对他们重点扶持,因此就拉大了差距。为了出成绩,层层抓重点,非重点成为薄弱环节。再加上后来国家也设置了各级重点学校的评选,于是重点之风愈演愈烈,这是“县中现象”的后遗症。
县中现象造成教育不公
县中现象,是应试教育的极端表现。政府倾全力打造一所中学,作为“精品”或者重点,从投入到具体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了倾斜,是不公平的一种表现。当时设置重点,是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因素决定的,也符合当时的情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重点和非重点,就像大妈和小妈的儿子,受到的待遇肯定是不一样的。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配备、校舍建设等方面,重点学校能得到更多的倾斜。因为这种设置,造成了更多的不平等,比如教师待遇的不公平、学生的不公平、校长的不公平等。
60年代以前、70年代后期,重点和非重点的差别并不明显,这种差别是后来逐步形成的。家长总是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重点,不惜花费重金,甚至托关系写条子,演变成今天的择校热。现在,不光有市重点,还有省重点、国家级重点,有的地方还有县重点、区重点。非重点削尖脑袋想成为重点,以获得更多的政策、经费支持,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创重点的风气愈烈。
这样的设置,造成了学校之间的相互埋怨。每年的生源大战就是一个例子。每年招生,都要划分几个批次,重点学校往往得到优先照顾。它们可以先划定很高的分数线,把优秀生源招完之后,非重点学校才开始招生。生源好,教学质量当然就好,生源差,教学质量当然差。非重点埋怨:你把好学生都招走了,高考成绩当然好,我招不到好学生,高考成绩当然不好;荣誉都是你的,我们都是冤大头。
人为设置重点和非重点,最大的后果是造成了社会心态的失衡。可以说,教育的不平等直接给受教育者带来一些消极的体验,会进一步影响到他良好社会观念,诸如自由、民主、平等与公正理念的形成。
马太效应拉大教育差距
因为政策、经费等向重点倾斜,结果造成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这就是教育的马太效应。国家希望重点中学强起来后,带动非重点一同发展,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如何带动非重点学校一同发展,虽然政府有政策,但落不到实处。那些先“富”起来的重点学校,对弱小学校的支持力度是有限的,因为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在政府的引导下,这几年要好了许多,比如名校扶弱校,派一些好老师支教,进行各种交流,对弱校的师资进行教学辅导和培训等,都是很好的探索。
取消重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最近几年社会上取消重点校的呼声越来越多,但是我认为取消重点校,可以在形式上实现校际之间的教育公平,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在于就业竞争的压力。千方百计考大学,是为了实现就业,但人们对教育优质资源的诉求是第一位的,即便取消了重点,大家还是要往这些学校挤。
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政府的政策、措施要公平,对重点和非重点要一视同仁,让重点和非重点在同一个环境下公平竞争。
重点学校已经做大做强,有了造血功能,因此政府应该减少对它们的扶持,让其自我发展,同时加大对非重点、弱小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包括政策倾斜、经费划拨、师资配备、校园建设、教学设施设置等,让这些学校向重点看齐。当然,不要因为扶持弱小,就把重点学校的办学水平拉下来,已经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要去打破它的平衡,否则就是新的不公平。
此外,我们要认识到家长不仅需要公平的入学机会,更希望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机会。政府要出台政策,让老师流动起来,让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能够到非重点、到乡村去教学。当然也不否认非重点学校同样拥有很优秀的老师,但总体看,非重点师资力量的配置要比重点弱。可以采取措施,比如从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同等待遇,让他们主动到弱小学校去。这需要一个过程。
解决教育公平,不能脱离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的特性,目前生产力还不发达,要一下子实现公平不切实际,短期内不可能实现。人们对好的教育资源的需求是普遍的社会心理,但国家也拿不出大量的钱来扶持弱小。因此,可以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很多重点学校都实现了网络化,教育资源已经上网,可以通过网络,把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到乡村和其他弱小学校去。但这同样需要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有经济基础才行,如果他们无法上网,那也是一句空话。
要想彻底解决教育不平等是不大现实的,通过国家、社会的努力,建构一种比过去更为公平的标准与规则,使民众享受比过去更为公正与合理的待遇,则是可能的。
(摘自“彭世军博客”)
从“县一中”到“超级中学”现象
熊丙奇
在近年来的高考录取中,“超级中学”垄断国内一流高校的生源,正成为一种现象。“超级中学”大多集中于省会或大城市,几乎垄断该地区的优秀生源和教师,加之拥有较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高考成绩连年优异,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
“超级中学”并非新现象。多年前就存在过“县一中”现象――上重点大学的名额,大都被“县一中”占据――不过近年来,出现了“重中之重”的“超级中学”,把“县一中”现象推到了更高层次。
在现行高考制度之下,出现“县一中”和“超级中学”现象是必然的,不出现反而不正常。目前的高考录取中,分数是唯一的录取标准;高考升学率,尤其是名校升学数量,是当地政府的重要办教育政绩。为此,集中优质资源举办一所竞争力强的高中,会成为当地政府“十分理性”的选择。以前的“县一中”和现今的“超级中学”,就是这样出笼的,它们通过中考,把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选进,加之拥有当地最好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很自然地,这些学校的学生会在高考中,成为当地分数最高的群体,也就把名校的录取机会收入囊中。
其实,对应现行高考制度,我国早已形成“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到好大学”的“五好”链条。《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初中、小学不得有重点校、重点班,但各地照样办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非义务教育的高中教育就更别指望“均衡”发展了。如果高考制度不改革,集中高分学生、享有最好办学资源的“超级中学”,会在更多的省份出现。
在笔者看来,要治理“超级中学”现象,必须打破高考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实行对学生的多元评价。这才会引导各地在举办基础教育时,注重学校的个性、特色,而不是围绕升学率,极力打造一两所强校。当然,目前的自主招生,仍然只有单一的分数标准,而没有考虑其除了学科成绩之外的其他表现,并不算真正的自主招生。
从平等的受教育权出发,当地政府把教育经费重点投向一两所中学,而其他中学的办学被漠视,是侵犯平等的受教育权的。但对此,很多老百姓接受了这种现象,这是长期以来的教育权利意识淡薄,导致的教育评价错位。
事实上,我国教育存在的严重地区不均衡、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包括高考录取指标在各省份的不同,根源就在于没有尊重并维护平等的受教育权,没有受教育者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进行利益博弈的机制。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迫切需要启动这一机制。
(摘自《广州日报》)
从“县中现象”
走向县域素质教育
刘宪恩
“县中现象”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人们达成这一共识,多是源自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我们的教育。
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最清楚。为什么在国家明令推行素质教育政策下,学校还要搞“应试教育”?近来的素质教育大讨论使这个问题昭然若揭――校长选择应试教育是“温柔的错”,选择素质教育是“壮烈的死”。中考、高考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教育领域的上空,一“考”定命运,让每一个涉身其中的人都忧心忡忡,最终催生了素质教育的“怪胎”,遭遇了“换汤不换药”的尴尬。根据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广大的地区县域内,高中校长的任免,都由县委组织部门决定,教育行政部门只负责学校业务管理。这说明,出现“县中现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关键就在县域内。
县域的培养。校长掌握着最基层教育单位行驶路线的方向盘,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如何能成为一名对素质教育有深刻认识且有实践能力的校长,这必然依靠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有战略性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培养计划。先打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迈出战略性的第一步,然后再说循序渐进。
县域的支持。全社会都可以来关心素质教育,学习素质教育,理解素质教育,批判素质教育,但不要都来指挥素质教育,不要具体地领导和插手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项科学事业,更是一门专业,教育以外部门的过多干涉和指挥,会造成干扰,会使素质教育又失败于“一哄而起”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支持学校搞素质教育的方向和做法,配合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计划,为学校搞好服务,努力解决素质教育需要的资源条件,营造适宜环境,为学校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撑腰、打气、壮筋骨,消除教育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使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心搞素质教育。对于促进一个事业性的专业部门的发展和繁荣来说,最重要的条件莫过于政府部门的支持。
县域的管理。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对素质教育并不陌生,有一定的思想和理念,只是对素质教育下的管理缺乏理论认识和实际经验,对走素质教育的路子感到生疏,对走素质教育路子的信心摇摆不定。因此,在“应试教育”和以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要研究县域素质教育的管理,创新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县域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准确定位,然后利用网络把校长们、教师们有计划地组织起来,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素质教育的研究活动、观摩活动、交流活动。从介绍具体的事例开始,从积累素质教育的“妙方”开始,进而到学习理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大家就都有了时间,也都有了机会,也就有了方法和方向,又能保证效果。这些措施和做法都是县域管理长于所为的。
篇9
一、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主线分析
1.注重政策引领,明确方向
从《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中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国际教育得以快速推进,政策目标的引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价值引领、方向引领和方法引领等方面。
(1)阐释我国中小学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以实现价值引领
首先是国家从宏观上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例如,《课程改革纲要》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2]《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其次是一些地方教育局更进一步阐释了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如山东淄博市教育局在《关于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是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开放和教育公平的创新举措,是我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政策目标引领实践的重要作用。
(2)建构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以实现方向引领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政策建构了系统而前瞻的三维目标体系和国家战略目标,不仅重视“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3]等三维目标,而且还提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实现世界和平的国家战略性目标。据此,很多中小学也根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操作目标,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4]因此,可以看出,相关政策对目标的构建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3)搭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框架以实现方法引领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制定的行动框架主要表现:一是“由上而下”的推动计划,是由国家教育部及省、市、学校逐级落实的行动路线。如,国家颁布《教育规划纲要》后,各省、市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国际理解教育制订了一系列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二是在教育政策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路线,如《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常州市教办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学科渗透、校本课程、文化交流、校园文化”等途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2.强化分工与合作,形成合力
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牵涉的不同层级的不同部门和机构,因此,各层级、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就相当重要,这也成为了中小学国际教育相关政策与文件的重点。首先是健全领导机构和机制体制,如《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其次是要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国际理解教育的组织领导和人员配备,成立国际理解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实施工作;建立定期议事制度,及时解决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国际理解教育宣传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教育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社区、地域优势,及时宣传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取得的阶段成果”。[5]
3.强调学校本位管理的推进方式,尊重差异
中小学校是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应然主体,因此“学校本位”的理念贯穿在《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等文件的始终。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执行的角度而言,国家的关于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最终需要通过学校来具体落实,回归到学校平日的课程与教学之中;二是,就学校实际而言,我国中小学水平参差不齐,条件各异,各有特点,因此需要政策引导和学校本位的双向推动。
4.发展多种实施渠道,凸现实效
在《课程改革纲要》中,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国际理解意识作为人文素养的内容之一,如“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6]的内容。由此,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渠道就有学科课程中的渗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等。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如“提高交流合作水平”中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在地方教育局和学校的政策文件中,国际理解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工具,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国际素养,现就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提出如下意见”。因此,中小学国际教育的途径就有“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等。
5.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为取得实效,相关政策均提倡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在地方教育局的文件中,“试点――总结――推广”也成了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范式,其做法是:“……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案,选择辖区内几所国际交流工作成绩突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基础较好的学校先行试点……总结、推广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基地学校。通过典型培育和引导,在全市城区中小学较为普遍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积极向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推广国际理解教育,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定数量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7]。
二、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问题反思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从无到有,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就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与文件的主要内容而言,其中有关推进方式、教师培养、评价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内容。
1.促成了政府主导的“外加式”的推进模式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已使得中小学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挫折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议题。虽然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希望通过将其融入到现有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中进行,不增加教学工作的负担。实际当中,我国也在这样做。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所占比例有很大增加。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分别有92篇和89篇,占课文总数的20%和16.8%,选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内容对象多为西方发达国家。
2.低估了专业教师培养的难度
教师质量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述,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此,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国际知识储备、较强的国际交流技能和较广的国际视野将决定着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效果。尽管在《教育规划纲要》的保障措施中也明确指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但是,在中小学实践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之大和培养专业人才之难是我国相关政策文件始料未及的。
3.忽视了评价制度的建构
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评价既是检验的标准,又是推进的动力。我国现有相关政策、文件仅从评选“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和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促进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而对“学校本位”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质量、学生学习的国际知识和国际视野等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4.淡化了经费保障制度的建设
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经费投入是物质基础。但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发展与教学、国际交流、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等活动的经费保障措施尚需完善。
三、未来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
国际理解教育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国际意识和全球能力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因此,为了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进模式、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与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1.推进模式:内外结合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仅凭行政命令、政府主导、榜样塑造的政府主导的外加式模式来推进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校内在的动力。
2.教师提升:任务驱动
推动国际理解教育,教育人员的相关知识能力与意愿都是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支持更是重要因素。教师在面临迅速变化的国际社会,如果自己无法具备正确的国际观,那就很难从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思考的刺激,以及引导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形成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因此,在教师提升方面,应提倡教师通过任务学习来提升教师的水平,因为任务导向型的学习是教师学习的有效方式,它融学习于任务之中、融理念于实践之中、融反思于活动之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实中值得提倡。[9]
3.成效保障:绩效评价
教育政策的推动若缺乏具体、客观的指标加以对照,其实是很难展现其成果的。[10]因此,在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意见”中,应该建构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管理和咨询机制。
4.经费来源:多方筹措
目前各中小学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因素之一。政府应重视经费的投入,可以通过重点学校的补助机制、专项计划申请和学校正式的预算等方式,与此同时,在经费的分配上,要顾及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也需照顾到薄弱学校的特殊性。当然,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多方筹措,保障经费来源。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初中).
[2] 王远美、李晶.北京市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4] 熊梅、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0(1).
[5] 常州市常教办.《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
[6]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小学3―6年级).
[7] 常州市常教办.《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
[8] 杨丽宁.学会理解与共存的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3(1.2).
篇10
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在追求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自由、自主、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的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共同发展,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最终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而和谐课堂的产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就我个人认为,和谐课堂的产生应有以下条件和达到以下标准:
一、和谐课堂的产生需要有行政部门的政策法规的支持,以及宽松的环境
要想构建和谐的课堂,首先需要各级行政教育部门制订一系列的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给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部门及教师提生和谐课堂的必要的条件保护。
其实国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已有许多让各级部门及个人能达到的政策,如,在国家施行的课程方案中,规定了各学科课时,包括活动课课时、必修课的课时、选修课的课时。
二、和谐课堂的构建需要直接实施素质教育的个人有良好的素质修养及充足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是人类生存的一项主要任务,人类要想取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必须进行教育,人类要想使自己的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之中,就必须进行教育,而人类所进行的教育多数是由教师完成的,教师是人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是能否成为和谐课堂的一大要求。因此,和谐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有良好的素质修养,教师要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能力。
三、和谐课堂的构建需要课堂上师生都能产生愉悦的心情,营造出融洽的师生关系
和谐课堂顾名思义需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课堂的产生需要教师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本身要有一种放松的心态,要学会不让名利所束缚,把工作作为一种享受。如,生活中有不如意,要及时调整好心态,不要把这种情感带到教室中。和谐课堂的产生,还需要教师学会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快乐环境中学习。
学习靠的是兴趣,而不是仅靠毅力。作为学生,应改变以前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的心态,使学习不再痛苦。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很难直接进入快乐的学习状态,如何让学生进入快乐的学习状态,如何让师生关系处于融洽的状态,这实际上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和谐课堂的构建需要课堂教学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篇11
一 日本素质教育主要内容及教育改革要点
为了更好地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培养下一代必要的素质和能力,日本文部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开始着手有关教育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措施和内容如下:
1日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在日本,最有权威、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文部省制定的《学习指导纲要》,该纲要内容对全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等的教育方针和课程安排有很强的指导力。
1951年开始,日本正式实施《学习指导纲要》,在该纲要中规定:小学需开设国语、算数、社会、理科、音乐、图画、家庭、体育等八个科目的课;初中需要开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图画、保健体育、职业和家庭等八门必修课和外语等选修课;高中需要开设国语、社会(包括一般社会、日本史、世界史、人文地理、时事问题)、数学、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学)、保健体育、艺术(音乐、图画、书道、巧工)、外语等八门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以社会结构和人文地理为内容的社会课和以烹饪、缝纫、保育、家庭账目等为内容的家庭课,无疑是增加学生社会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实际生活能力的课程,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
1961年日本文部省强化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系统化。其中在小学和初中新增了道德课,在初中的选修课增加了农业、商业、水产、药学等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将来职业选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在初中和高中增设了教育教学之外教育活动,以增加学生的文体活动或班级小组活动。
1981年日本文部省开始实施宽松教育模式,并着手实施消减上课时间工作。之后,1992年开始提倡新的学力观(学习能力不光指知识的习读,更在于知识的实际应用),教育模式转为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个性,并进一步落实减少授课时间事宜。
2 实施宽松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内阁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开始着手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为内容的教育改革,并于1989年制定宽松式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进而在1997年制定的《教育改革纲要》为落实宽松式教育明确了较具体的内容。其中包括:(1)中明确提出要在宽松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学校的教育方法也从“填鸭式”教学改为“自主学习(自我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实现教育方式的变更。(2)将侧重于学分的高考方式改为以考察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3)强化情操教育,培养正义感强、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关心他人等品德高尚之人。将情操教育纳入课程之中,确保有效实施。(4)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义工活动,提倡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野外锻炼和旅游,培养互助合作精神。(5)加强学校和家庭、地域社会的联系,通过PTA组织(学校家长联谊会)等全社会合力培养素质高尚的人才。(6)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实地参观和义工劳动强化学生主动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环保的主力军。从上面的改革内容不难看出,此次改革一改过去应试教育的模式,通过社会实践、休学旅行等,将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视野开阔、勤于思辨、情操高尚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
为了推进教学课程改革,1998年至1999年日本修订了《学习指导纲要》,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学力观(学习能力和水平观),明确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同时,为了落实宽松式教育,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消减了30%,增加了《综合学习时间》这一科目,其具体内容由学校安排。 所谓《综合学习时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开设的课程,一般每周安排2-4个课时。课程内容主要选取国际间理解与交流、信息、环境、社会福利和健康等社会性、综合性主题,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组织和安排,以培养学生的社会知识和基本素养。
二 日本素质教育的经验和借鉴意义
1 日本素质教育的主要经验
纵观日本素质教育方针和教学课程设置内容,其主要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将教育重点从单纯灌输知识调整到培养具有全面生活能力的人这一目标。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就大力强化教育,使学校教育走上了正轨。在此后的20多年间,日本社会中广泛蔓延追求高学历高工资之风,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最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学,能到大企业就职并得到较高的工资待遇。为了满足家长的这一渴望,教育部门主要抓的就是英才教育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准,而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基本是围绕如何提高考试成绩而组织的“应试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把为了参加高考而进行的学习称为“受验战争”(高考战争),致使一部分学生开始厌学逃学,教育本身遇到了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注意到灌输教育的弊端,并着手探讨把教育的重点转变到如何培养活生生的有生活能力的人这一教育原点上来,其中主要方向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并从中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具体措施而言,其一就是增加到科普基地参观学习和郊游、自然考察等机会,通过实践开阔眼界,磨练意志,更生动形象地学习;其二适当减少授课时间,增加《综合学习时间》这一科目,通过外聘教师来上课,或者到社会上去实际考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判断、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难看出日本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第二,素质教育突出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品德情操培养。人的成长许多情况是由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来决定其方向和命运的。就审美而言,它往往无形中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是决定一个人修养水准的关键因素。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日本除在小学和初中开设图画课之外,还在高中开设以音乐和美术欣赏、书法、巧工为内容的艺术课,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日本的初高中生还经常组织观赏音乐会和休学旅游,在实践中观摩欣赏音乐美术,达到了“娱乐休闲”和“游山玩水”也是学习的境界。
第三,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形成了全社会搞素质教育的局面。首先,许多国家机关和大企业(如日本国会、NHK电视台、本田公司、东芝公司、麒麟啤酒公司等)作为学生的参观基地积极吸纳学生参观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其次,PTA组织参与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资源回收等活动,并选出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负责《综合学习时间》的部分课程指导,协助组织自然考察和郊游活动,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借鉴日本素质教育的意义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素质教育改革已经20多年了,也许是由于上热下冷,也许是服务于高考这一指挥棒而使“应试教育”如磐石依然稳固如初,而提高国民素质也几乎成了口号。那么,是什么原因而形成这一尴尬局面,不妨结合日本的经验进行一下冷思考。
首先,关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需要界定。就素质教育而言,它比较抽象,但笔者认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教育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懂知识会应用的人,人的培养是竞争的最基本要素,其重要性要优于知识本身;其二,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向。人在社会上生存,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其能力是以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社会交往等能力为前提。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其三,决定素质的关键因素是文学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素质教育就是要把抽象的东西很好地具体化。对于这三个方面,日本的学术界和教育部门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探讨和争论,极大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第一方面,日本在政府有关教育的答辩中就明确了培养人优于传授知识的观点,并“宽松式教育”政策实施中得到了贯彻。关于第二方面,日本通过课堂外教学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关于第三方面,日本增加古典文学和诗歌的学习,通过组织看录像和观看演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打招呼运动”、参加义工活动、义卖活动等自觉提高道德水准。使之在反观我们的素质教育没有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就赶时机似地推出,最后陷入空洞化的局面也是必然的。同时,现在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也达到了空前规模,但就其素质而言较明显的就是实践能力差,距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这明显是我们素质教育不足所造成的。
其次,素质教育的社会性需要加强。在日本教育事业是全社会最关心、最瞩目的事情,上自国会和政府机关,下到学者、企事业单位、社区、PTA组织及其他群众组织,都主动关心教育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为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我国要很好发展素质教育,就要去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风气,本着素质教育人人有责的精神,大家都来关心和支持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另外,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日本,家庭内部非常关心学生的礼貌培养和爱心教育,教师和PTA组织非常关心学生的责任感问题、尊重人格问题和欺凌同学问题,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这样有利配合了学校的德育和心灵教育的实施,收到了较好效果。就国内而言,我们的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要么以树形象学典型为主,要么流于说教,其效果不很明显。具体来说,我国的一些企业人事部门非常苦恼招聘来的大学生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踏实等问题,这与我们素质教育不够有很大的关系。从出现的问题来看,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决定民族素质高低的关键问题,我们对此决不能忽视。
三 结论
当然,日本的素质教育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出现了日本学生因授课时间的较少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但日本教育部门很快采取了必要的弥补措施,保障了素质教育健康发展。日本的素质教育改革比我们早10多年,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和失败教训课借鉴,这是我们走捷径的好方法,有必要认真地学习和吸收,以保障我国的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关于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方向,总理曾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只要我们本着务实精神,积极借鉴包括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力进取,我们的素质教育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参考文献
篇12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具有一致性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和内容上是高度一致的。创新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性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创业教育,狭义的讲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的教育,广义来看是以开发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创业教育既是关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教育,又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以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其教育的目的也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内容在于开发教育对象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具有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和合作性等个性品质,以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为根本目标,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所强调的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体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也要以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为教育内容,从而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塑造其创业素质。创新创业不仅是一种能力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高校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竞争、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更好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既包括理论、信仰信念、世界观教育,还包括创新精神、方法论教育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在创新实践中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蕴藏的强大理论精神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品格及创新创业能力,唤醒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验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能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方向、行业特征、技能要求等诸多问题,使得大学生既能明确学习方向,找到奋斗目标,又能缓解就业心理压力,这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可以更自然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陶冶思想理论情操,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有助于缓解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新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国家连续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大力鼓励高校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大学生的创新品格,使大学毕业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社会企业急需的人才,能够自主创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与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以及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等方面。实施途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在思政课中增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在思政课中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增设相关专题。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增设《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创新创业》等专题、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增设《当前就业形势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增设《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专题内容。同时,在思政课中还要着重突出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所必备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意识等教育。
2.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发开设一系列创新创业培养选修课程
比如传授思维方法论的《创新思维》、《思维与方法》《创新与创造》课程,传授创新创业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创新创业专业课程“SYB创业课程”、《创新与实践》、《创业管理》、《大学生创业》、《创业金融》、《创业营销》等。
3.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突出学校历史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核心内容
每一所高校都有艰苦创业史,可邀请学校老领导介绍学校的创业经历和体会,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创业发展的艰难不易,从而树立创业意识。另外,可每学期都由学生处邀请创业典型作报告。创业典型也曾是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奋斗创业史是鲜活的创业实例,最受学生信赖并最易为学生学习模仿。通过他们的报告,可鼓励学生树立创业志向,弘扬创业精神。
4.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到创业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实地了解创业环境、感受创业气氛
还可丰富校园创新创业活动内涵,在不同时期创设校园创业主题,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挑战杯、创业论坛等大规模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并最终形成创新创业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
[2][艾军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篇13
3.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高职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保证素质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办法或第一位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有了目标,教师的课前的准备、课中的教授、课后的辅导,都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活动不会盲目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过程不会呈现出随意性,素质教育质量获得保证,素质教育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4.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克服教育目标缺陷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学制短,只有3年的时间,但是学生既要学理论,也要学技能,那么,留给素质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教学时间因各种原因受到挤占,高职学校的管理层会把素质教育时间占用。有了明确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学校就不可以随意更改素质教育学时,保证了素质教育活动时间。同时,有了明确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可以检验我们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时,是否有考虑不周或顾及不到的地方,避免一些必要的、重要的素质忘记或遗漏。
5.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教学资源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通常包括教师、教材、教具、案例、影像、课件、基础设施、政策等等。明确的、相对固定的教学目标体系,可以让教育者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和设计使用何种教学资源,以最大化地满足教学愿望,满足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目标。
二、高职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1.高职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不正确。对于具有导向性功用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会导致教育效果的偏差。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不正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的功利性。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成长过程,包括天赋特性和后天获得的一切量变和质变”,这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强调的是教育的过程。而当前素质教育目标的功利性,体现出来的是重视教育的结果,看重的是教育的商业价值而不是探索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教育的本质是相违背的,不利于人的成长,不利于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功利性,会让学生也带功利性,让各专业系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二是素质教育目标模糊、不明确。我们曾经对国内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关于“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问题,答案五花八门,每一份问卷答案都不一样,有的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有的强调道德素质,有的强调科学文化素质,有的强调身心素质,没有形成一致的答案。目标不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没有标准可执行。三是素质教育目标不准确。由于各种原因,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不同的院校有不同要求,有的偏向人文素质,有的偏向道德素质,有的偏向职业素质。同时,在目标定位上,有的目标要求过高,让学生难以达到目的;而有的目标要求又过低,学生很容易达到,这样目标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2.高职素质教育目标设置可操作性不强,素质教育目标难以实现。由于素质教育目标定位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各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时会感到棘手,没有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找不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活动方法、方式和手段,导致素质教育活动效果和素质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大,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要实现2014年6月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现代职业教育目标”是很难的。
3.高职素质教育目标的缺乏层次性,不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教育目标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但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各方面的基础是相对弱一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但各高职院校在制定素质教育目标时,很少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素质目标,内容重复,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二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3年,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素质的要求也应该不同,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素质能力也应该是逐年递增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素质教育目标时没考虑到按年级来制定目标。
三、构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目标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1.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是科学性。科学性原则概述“科学的本质是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科学性原则要求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发展学生的素质为核心,而不是以短期的利益,或者个人意愿来制定目标。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科学与否,目标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否顺利,效果是否良好。二是素质教育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目标具备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因此素质教育活动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素质教育目标是否准确、具体、可行。因此,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让学生知道要掌握什么知识。明确、具体的目标,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照目标,检验学习的效果。目标是经过多方的充分论证后制定下来的,因此目标表一旦制定,不可轻易变动,要保证目标的相对稳定。不可随意改变方向和数目。三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层级性。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应该按照培养“人—一般人—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样的顺序进行。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制定目标时要逐层递进,把目标分层分阶段逐级分解,从高级向低级分解,实现目标从低级向高级前进。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素质目标;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素质目标;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的素质目标。以达到因材施教,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