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电力安全生产技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力安全生产技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力安全生产技术

篇1

我国电力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电力生产的工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做好电力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电力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是我国电力生产中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但是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在对电力生产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影响因素的制约。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

1.电力企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是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电力生产正常安全地运行。只有电力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才能确保稳定供电。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能够极大地降低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风险。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导致电力生产设备经常会出现诸多问题,从而影响电力生产设备的运行。做好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需要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降低电力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机率,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问题。在日常的安全养护过程中,电力生产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绝缘端子、接头等部位的安全检查和清扫工作,避免积灰,并注意做好电力生产设备接头部位的绝缘防腐处理,以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1.2做好电力运行的维护

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良好的电力生产运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在电力生产运行维护中要求对电力运行中所使用的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此外,电力运行维护还对调度的命令有着更高的要求。做好电力运行维护只有做到上述两点才能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有着一个较为良好的了解,用以保障电力供应的正常运行。电力生产设备的运行维护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求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对电力生产设备有着足够的了解,以便在对电力生产设备进行运行管理的过程中能更好、更及时地发现电力生产设备所存在的异常问题,并及时地予以处理,切实保障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1.3做好对于电力系统的维护

电力系统的维护主要指的是对于电力系统进行运行维护,保障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采集分析,用以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通信网络信号、电流数据等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而后,需要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主控计算机中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状况进行运行状态分析,用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了解和掌控。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运维分析,能够使得电网用户和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方便用户对相关使用情况进行查询。此外,通过做好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分析能够使得电力部门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作业和远程监控更加便利,从而有效地提升运维部门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效率。

2. 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力系统是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其在运行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电力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做好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作业流程进行操作,通过及时、高效地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管理以及完善的电力生产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将电力生产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切实保障电力生产系统的安全、高效地运行。现今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1)在电力生产运行管理中,变电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变电站能够完成电压的升高和降低作业。在电力生产和输送过程中是一个极为繁复和精密的过程,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严格按照相关作业流程,避免违规作业以免因某一处出现问题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2)据相关研究统计表明,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多分布在力的各个生产环节中。在这其中人员因素和周边环境以及电力生产设备等因素占据了电力生产安全隐患的较大比例。比如说,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因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操作经验也安全意识,在电力生产作业过程中违规作业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再比如说,电力生产设备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行,一些电厂所使用的电力生产设备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加之缺乏合理的维护保养,导致电力生产设备存在极大的安全运行隐患。电力生产现场中所使用的电气及高压设备中一些具有极强的易爆性和毒性,加之电力生产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运行状态,会对周边的工作人员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3. 电力生产管理中安全风险控制的方法分析

3.1消除法

消除法是一种从根本上消除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方法。比如说,在电力生产现场中需要对现场中所存在的孔、洞、地沟盖板等极易一起安全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清除处理,通过对孔洞进行填埋覆盖或是加固等的处理办法消除电力生产现场中的危险源。此外,在电力生产现场中应当做好警示标识,并做好相应的防护,从而最大限度地将电力生产作业现象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

3.2代替法

代替法主要是采用故障率较低的设备来对电力生产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的设备进行替代。用以降低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电力的运行管理中,需要做好对于电力生产过程中各设备运行状况的统计分析,对于故障频发的设备通过合理化改造,以降低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比如说,对于电力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变压器、开关等的设备可以进行无油化改造,加强对于电力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此外,在电力生产设备的改造中还需要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增强电力生产过程中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在高危现场的作业量,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3.3隔离法

在电力生产的作业现场中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危险源需要采用隔离法将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的危险源隔离开来。比如说,在电力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谨遵作业流程,尽可能地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设备隔离开来,以便安全对故障或是危险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做好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防护需要从思想、安全防护以及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做好对于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在电力生产作业中,工作人员需要从实际工作环境出发,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以此来减少因外界因素而引发事故的机率,切实地保障电力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

结语

电力生产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流程,在这一流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为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从多方入手共同做好对于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2

目前,我国工业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各行业对电能的需求比较大,同时,电能浪费现象严重,使电能供应非常紧张,电力安全生产面临较大的压力。据有关资料表明,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有90%以上是因为当事人没有预料到危险点造成的伤害,也没有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

1.2 电力企业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电力企业是专门生产电能的企业,而电作为一种非常危险的能源,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人员应该按照规范操作,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预控,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电力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问题,下面做具体分析:

(1)安全生产的意识不高。近几年,我国电力企业也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场面,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多企业处理不好安全、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了追求高业绩,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得生产存在严重的风险问题。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员工自我保护意识不高,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意识到规范的操作程序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好的习惯,而且,电力监督管理人员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不规范。我国很多电力企业,在电力产能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往往在安全生产口号上下功夫,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避重就轻、得过且过,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没有建立一套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没有健全的奖惩制度,缺乏实践培训和教育体系。(3)安全工具管理不规范。电力企业生产电能所使用的安全工具是其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不达标的安全工具,特别是一些小型的电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生产工具。还有一些企业对安全工具的检修工作不重视,日常检修意识不高,一般都是等到工具出现故障,或者不能继续使用了才开始维修,这时工具已经严重损坏,很容易诱发安全事故。(4)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缺乏推动作用、触动作用。现行的管理模式中,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事情,业务部门没有正确树立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意识,对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存在一种依赖思想。安全生产工作多是停留在会议上[2]。即便业务部门自己发现了事故隐患,也会心存侥幸,不愿投入精力去整改落实。这样,安全生产管理就成了“运动式”、“救火式”的管理模式。

2 如何做好安全生产技术

2.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所有的生产企业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电力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时刻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积极做到提前预防,积极管制。我国大多数电力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事前预防工作,没有积极落实安全措施。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主体意识,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2 完善安全检查方式

春秋两季是电力事故的高发时期,在这段时期内要特别注意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电力生产设备等进行细致的、大规模的检查,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季节性风险检查也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要建立事先预控机制和预防检查机制相结合,并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健全检查体系,提高安全检查等级,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风险[3]。

2.3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首先,要提高电力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规定,健全事故责任制,明确划分各级直属领导责任制,责任到人,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样就能极大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本部门更有责任感的管理下属,使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具体化,实现一岗一责,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真正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做好电力生产安全评估工作

篇3

1.2交流输电

交流电技术已经在是如今的电力技术体系中,发展到了一个极为成熟的地步,特别是在电力的分配以及输送上,都呈现出了极大的提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有效的促使电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这对于电能体系的利用高效性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交流输电电力技术在大功率之下,表现出的高压开关,一般都是直接使用的大功率电子器件,而FACTS设备实际上还包含了其他形式的电力设备技术,这方面的技术应用,对于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调节工作,有着极为良好的改善效果。并且在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功能需求上,交流输电技术在其中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太阳能电力技术

太阳能技术本身属于大自然中可使用的最多自然资源,并且在这其中也表现出了较高的能量转换率。太阳能辐射本身在实际对地球进行照射的过程中,会由于纬度的差异性,而表现出一定的不同,地球上最大太阳照射率870-3400KWh/m2。根据中国科学院对电力研究的分析,太阳能电池和其他电池有所不同———只可用于小面积地方。每年的供量大概是3500KWh/m2到5500KWh/m2之间。一般来说可以满足我国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太阳能发电技术具体包扩了两个方面:①利用太阳能的热动力发电的技术;②利用光伏发电的技术。所谓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变为电能,的技术。随然太阳能发电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因为一些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光伏发电的规模还十分小,但是在未来几十年内,相较于常规电力技术,光伏发电技术肯定会慢慢啤机开来。

1.4城市化的供电技术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的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在提高。在现代化社会里存在着较为复杂供电方式和供电的负荷密度,需要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并且需要较为稳定可靠的电力技术相辅相成,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电网的升格和不断增加的供电负荷,其电网建设所具备的电力技术也相对复杂。例如:新型的GIS设备、集成技术和配电网的保护等。高压下的直流配电技术,即骨干网架的高压直流电缆,以及自变流的电力技术的一种流向用户工频或者是高频下供电技术在城市供电中普遍应用。

2电力生产安全

2.1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与技术监督

在电力生产安全方面需要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因此要求我们能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建立电气设备隐患和缺陷库,减少保护装置动作的机会。如确有故障存在,则需要保护装置可靠正确动作切除故障,将故障设备隔离,避免扩大事故范围,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整合计算机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保护装置的入网管理,降低电气设备的缺陷发生率,对保护装置严格按规范进行定期校验,并有试验合格可以投入运行的确切结论,对于母差、主变差动及光纤纵差等保护尤其要重点关注,保证各二次回路的正确接线,避免继电保护装置设备产生误动或拒动。

2.2完善电力生产的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安全事故的控制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保证了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电网安全。建立相关的安全机制,规范了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体现了标准化作业的安全性,保证了电力生产的正常、稳定、安全进行。通过安全保障机构建立,以安全生产为第一要素,重点扶持安全生产,并且建立有效可行的机制;建立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行为,让考核、管理和执行做到有据可依的网络化的机制体系,从根本上落实电力生产安全。

2.3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中的员工是企业主体部分,无论是企业的内部还是外部都不能脱离人员因素的重要影响作用,所以,调动企业员工的能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从管理角度入手,需加强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方面的管理,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责任心,从而为电力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人员互保责任书》、《四不伤害责任书》等,使每一个员工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其次,建设电力生产的安全文化中心的根本是树立安全意识,让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生产安全的利害关系,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篇4

从近些年我国的用电情况来看,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对电力企业的改革也得到了深化。这一措施的实施对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要能对电力技术的发展得以重视,还要对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充分重视,对其理论的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电力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的电力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发电技术中比较新的技术形式是燃料电池,在应用中主要就是依靠着化学物质反应而得到实际应用的。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而在相关数据上能够看出,燃料电池所表现出的发电率较高,倘若是单独采取联合循环的燃料电池加以使用,而表现出的发电率就能够维持在百分之八十五上下。同时在燃料电池的负荷上并不高,而在负荷变化下就能够实施跟踪,对高调峰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但是这一技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1]。再者,就是电力技术中的太阳能电力技术,由于太阳能是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并在利用量上比较大。对于太阳能的发电技术包含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以及光伏发电技术,其中的光伏发电技术最为核心的就是通过太阳能的利用将其直接转换成电能。太阳能的发电技术在当前的可再生能源上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在今后的电力技术不断发展优化下,这一技术将成为竞争优势强劲的电力能源技术。另外,电力技术中的交流输电技术是在整个电力系统系统中发展的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尤其是在对电力的分配以及传输过程中都有着很大程度的效率提升,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将电网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得到充分提升,对电能体系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这一技术在大功率下所能够表现出的高压开关都是采用大功率电子器件,在相关的设备上的电力设备技术形式是多样的,对其技术的应用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调节中能发挥积极作用[2]。还有是输供电技术上,由于发电厂基本是在城市郊区所以就需要经过一定的输送过程,这样在交流输电的技术上的需求就比较紧迫,改善输送电技术对整个电网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得以有效提升,从而实现高效输电。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电力的需求也愈来愈紧张,多以在电力技术上就要能够和供电的可靠性得到有机结合,对供电的方式以及供电负荷的设计加以改进,将供电技术的可靠性得到保障才能够实现电网负荷增加,可以采用集成供电以及GIS设备等,进而来对城市生活供电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2电力产业面临的挑战及电力生产安全措施探究

2.1电力产业面临的挑战

电力产业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首先在电力资源方面较为有限,我国在石油资源以及煤炭资源方面都比较匮乏,而在用电量上却每年持续增长,这就为我国的电力工业增添了很大的负担。同时在电力的供需矛盾上还不能得到根本的缓解,在环境的治理上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国作为是石油煤炭的消费大国,电力的供应所需要的主要能源就是煤炭,这就在环境污染层面有了加重[3]。再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质量以及电网的可靠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安全问题上也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在现实的诸多变化下就使得输配电的可靠性以及安全运行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当前在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2.2电力生产安全措施探究

第一,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措施实施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实施,首先要能够将电网技术的装备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并要对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以及技术监督层面得到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提升能有效对由于雷击和保护误动等问题得以减少。要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入网管理和维护工作等得到进一步加强,严格的执行一次设备和装置的定期检验等。也要能够对设备的投资力度得到加强,这样才能对电网的安全基础得到保障,电力设备的优劣对电网安全有着直接联系,而对操作人员来说其自身的素质也对电力系统稳定可靠有着重要影响,故此这就需要对电力管理人员加强专业培养[4]。

第二,对电力生产安全的保障还要能将相关的安全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并能够构建全新的安全文化体系。由于电力行业是高危行业,所以安全生产就比较关键,电力生产企业要在安全文化层面能够突出自身特色,将电力的安全机制得到充分完善。同时还要能够把电力安全机制当做是重要考核依据,还要从全职着手构建部门联动机制,从而来实现部门安全网络化的控制,在风险管理机制层面也要能够健全,从而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职工只有在安全意识基础上才能够积极规范的从事本职的工作,所以电力生产安全文化的建设就比较重要。

第三,对电力设备的管理上要加强,有效防止发生变电故障,对电力设备的出厂检查工作得以完备,还要对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进行保障,要能够符合所使用的质量标准,对电站设备的安装工作充分重视,监督层面要做到位。对电力设备的周期性检查要能够加强,在对设备的维护检修层面要能够得以强化,在故障上的检查要能细化处理,对于出现多次故障的电力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更换,对相关故障数据要能够准确保持,从而来确保电力运行的正常稳定[5]。

第四,对电力职工的安全技术行为进一步的规范,只有在行为规范上得到了保障才能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工作人员要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生产规定工作以及提高自身生产技术工作规范的标准性,从而有效避免隐患的出现。而电力生产企业要想对生产安全得到保障就要能够在先进的电力设备投入上进一步加大,将职工电力生产技术能够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实施,如此才能够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得以保障。不仅如此还要能够构建电力企业档案数据管理库,对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是未来电力企业建设的重要方向,这是数字化建设过程的关键点,对数据库的目录要最大化的完善,这样能够对数据的统筹提供方便,对正确的决策有着保障作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处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电力技术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效率保障,在此过程中加强电力生产安全也比较重要,电力技术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起着不断推动作用,而电力生产的安全则对职工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从多方面加强电力技术和电力生产安全就是电力企业所面对的重要发展任务。此次主要从几个方面对电力技术和生产安全进行了阐述,由于文章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华伟,赵丽华.供电企业安全工器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办公自动化,2013(18).

[2]唐科.加强电力技术监督管理提高生产安全水平[J].通信电源技术,2014(4).

[3]郭淑贞.用户电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3(2).

篇5

(2)电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电力工作人员是电力生产和电力安全工作的执行者,如果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势必会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安全问题,例如,马虎大意的现象在电力生产工作中屡见不鲜;对于电力问题的处理,许多工作人员仅凭个人经验,无视规章制度,导致电力安全事故频有发生。

(3)安全工具管理不规范。

安全工具在保证电力生产安全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安全工具出现问题,将会严重的影响电力生产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但是,电力生产过程中对于安全工具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安全工具设备的检测流于形式,导致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工器具超期使用、损坏等问题;电力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安全工具质量不符合相关的生产要求,例如登高作业工具、小型其中设备等质量达不到行业标准等;缺乏健全的工器具管理制度,导致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工作缺乏操作性以及规范性,导致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电力生产安全。

2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1)创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生产工作是一项危险系数非常高的工作,为了保证电力生产安全以及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应该创建完善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创建完善的安全机制,这是保证电网安全以及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根本,通过创建科学的安全机制,对于保证电力生产安全以及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二,创建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电力生产安全故那里的第一责任人为各级行政正职,通过实行标本兼治管理模式,形成行为有规范、奖惩有标准的安全管理制度;创建安全风险共担机制,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创建人人相互监督的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即形成下级监督上级、上级监督下级的管理机制;其三,创建有效的安全教育以及激励机制,定期对电力生产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定期的举办安全竞赛,并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自觉的按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此保证电力生产安全以及电网安全。

(2)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想要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创建安全责任网络,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其二,定期的展开安全教育工作,保证所有的电力生产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鉴别以及判断潜在危险的能力,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积极发现以及解决安全问题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工作人员参与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其三,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公告栏宣传、广播宣传、网络宣传等,在电力企业中形成安全生产文化,将安全生产理念深入到所有员工内心,帮助所有的员工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将严谨工作的态度贯穿整个生产过程。

(3)采用远程监控技术,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视频技术等综合应用带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逐渐的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远程视频控制系统,电力工作人员通过操控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整个电力生产系统的全面、实时监控,及时、准确的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保证电力生产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

篇6

1.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文化体系

电力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对其进行了合理地利用就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完善人们的生活,但是如果对安全技术没有进行更好地利用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力企业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改进,其中电力企业的安全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的安全文化体系都是较为重要的。这两点也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的表现。另外,出现电力安全事故的问题多数都是由于用户自身的原因,因此,需要加强对用户安全用电思想意识的培养。所以,电力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制定相应的电力安全体系和制度,同时采取一定的宣传措施来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可以建立健全一定的安全机制,增强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另外,要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其中将重点放置在电力技术的安全性上。只有企业内部加强对电力安全的管理,才能完善其外部的工作环境,其中包括对电力市场的规范,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完善安全保证机制,突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政策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就是安全性较低,因此,电气企业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从自身的发展情况入手,对电力安全的相关生产机制进行完善。从整体上来说,电力安全生产机制可以分成三个重要的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人体系和制度。

第二,要采取安全管理模式,对安全监管体制进行创新,同时加强对员工安全考核制度的确立,同时还要根据员工的表现情况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这有这样才能完善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

第三,在企业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联动机制也是不可少的,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层级之间的工作人员要相互监督,相互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力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工作人员不能出现畏惧的心理,需要根据实际安全事故的特点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解决。不能只是在理论上空谈安全管理以及电力企业安全制度的相关内容,而是要具体的落到实处,进一步落实安全制度,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进行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的教育,在具体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企业和员工的联系,在不断壮大人员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员工的工作情绪会直接影响到生产质量。所以企业应该注意到员工精神状态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行的影响。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不仅可以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同时也可以减少因为员工的不良情绪导致的生产事故。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管理小组,负责对员工精神装填的观察,一旦发现员工有不良情绪或精神状态,就及时的进行疏导,多与员工进行交流,了解员工的需求,并尽最大可能地给予帮助。

在对一线员工的关爱中形成电力企业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环境,居安思危,优胜劣汰。在当前社会经济对电力供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严峻形势下,也就对我们的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企业施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今天,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状必须得以根治才能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新局面。要技术层面保证电网的安全和人身的安全。在调整员工岗位时要充分尊重员工个人选择,人尽其才;要充分考虑每位员工的性格、能力、心理因素等,适当考虑员工的兴趣和尊重个人的意向,以企业的总体利益为重,这样也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积极争当企业主人翁,发挥集体智慧。不重视安全知识教育、不完善现场运行规程、不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等,这些都是造成人身事故的主要原因。只有尊重人的劳动和生命价值,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小”抓起,才有大环境的安全保证。

3.树立安全意识,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人是安全工作的主体,人是保证电力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和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事故责任的承担者、事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电力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强调以人为本。安全是靠人创造的,大多数事故也是人为的,事故往往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所以,维护生命权,是保护员工所有合法权益的基础。关爱员工就要从保护生命、关心健康做起,使员工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这既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文化的首要目的,也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更是员工家庭和社会的基本愿望,这些目的和愿望都要以很强的安全意识为基础,因此,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就是对职工的关心和关爱。

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人,具体体现在人的安全意识、工作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上,其中,安全意识尤其重要,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因为电力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地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把培养职工树立牢固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其次,要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电力员工的安全教育,增强教育效果。由于电力行业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使员工能真正地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4.总结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员工的安全是企业正常生产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作为电力企业,要想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制度以及增加对电网生产设备的投入,积极地创新管理方式,跟上社会发展步伐。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要想保证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必须对两方面进行着重发展,一个是硬件方面,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于老化的设备应及时地更换;另一个是软件方面,员工是生产的主体,企业应该积极地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保证电力企业生产更加的稳定安全。

篇7

电力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电力生产的特点是:发电、供电、用电同步进行,且电力系统铺设面积广,设备所处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较差,而设备价值高,对安全生产要求高。因此对电力企业的要求是要有高度的可靠性,管理的高度统一以及在知识、技术、资金方面的高度密集性等。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随着电力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化和电网改造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电网运行状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普遍提高,事故率大大下降。但是, 电力企业时有安全事故发生。轻者损坏了一般设备,重者导致了人身伤害。所以,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要时时讲,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安全生产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安全文化教育是企业常抓不懈的工作,要使供电企业 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我局的安全生产方针“人人、事事、时时要安全”就充分阐述了企业对待安全的良苦用心,笔者就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作几点论述。

一、规范企业安全制度建设 。企业应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走依法治企之路,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到位规定、建立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标准,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关心、共同保障”的良性循环。企业应将安全生产纳入规范化管理。开展规范化建设,从基层班组、变电站 抓起,从而带动整体安全管理上台阶。从事电力生产工作的每位员工,必须以科学 的工作态度去对待,要加大推广标准化作业的力度,按照南方电网公司《管理工作手册》及《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手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各类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设置要求,并在运用中不断修改完善,以彻底解决现场安 全措施不规范等不能完全保证生产现场安全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是一个单位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 想法、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障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 精通程度。 安全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将企业的全体人员塑造成 具有现代化的安全观念和现代专业安全文化知识的生产队伍,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 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 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一 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性。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观念文化。当前国际上都在 强调要尊重人权,而人的安全权、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因此要从人权 观、发展观、人本观的高度去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安全社会是小康的前提,唯 有社会公共安全得到保障,才能称得上是小康。只有观念树正了,安全意识才能得 到加强。二是 制度文化。“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无法则乱,家无规则散。目前 电力企业国家级别的有《安全生产法》、《电力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等,各行各业也有着自己的标准体系、安全制度、规定,我们所从事的电力生产、营销等必须依从法律法规的约束,依从对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三是行为文化。任何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社会环境,都可能处于易燃、易爆、有毒、高温、坠落、触电等构成的客观风险之中。但危险并未意 味着事故, 前提是要有风险防范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并不折不扣的的执行。 四是物态文化。高效的物质防护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即物的本质安全,物态文化不良,事故迟早是要发生的。物质防护是一种“超前防范”措施,通过它可将灾难减到最低。从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不难看出,企业安全文化是解决意外伤亡事故的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预防和减少意外伤亡事故的灵丹妙药。同时,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当员工具有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才能理顺。企业安全文化是将管理的诸要素耦 合而成,现代安全管理的结构只有将企业安全文化渗透在管理的每一要素中,才能把诸要素合成一个整体,使安全管理系统发挥出整体功能。

三、常抓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事件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以缺陷管理为中心,要 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要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计划, 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 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三是改善设备性能。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 技术手段, 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 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 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加强监测与跟踪。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 跟踪, 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 采取果断措施, 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五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 巡视,重点检查。 常抓设备管理就应以设备风险管理为主线,做好设备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 危险点一般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作业环境和 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静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涉及不完善或 制造和安装检修质量不良造成的,比较明显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施工作业 产生长期影响。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动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一般不够明显,往 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 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时危险点,在彼时 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并重。

四、做好基建与生产现场违章纠察和各种安全检查。违章行为是危害电力安全生产正常运行的起因,是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根源。基建现场也是安全管理最薄弱的地方,因为施工人员的不固定、作业现场复杂,作业风险较大和承包商为了节约成本等原因,造成现场施工发生事故事件风险较大,生产现场部分员工违章、麻痹、不负责任行为时有发生等都会增加事故事件风险,为有效控制风险,开展第三方纠察则能有效解决,对查出的违章要求施工单位现场整改或停工整改或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这样能充分发挥违章纠察的震慑作用,迫使现场作业人员遵守规程制度和操作规范。通过开展季节性安全检查,专项检查能及时发现生产现场的隐患和不符合项,通过纳入纠正预防系统进行闭环整改,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

五、要建立常抓安全培训的工作机制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 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都做出了相关培训学时的规定。企业也只有 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培训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抓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体职工 的安全基本知识掌握的扎实不扎实,安全管理素质有没有提高,安全观念牢不牢固 的问题。安全培训不能不分主次地抓,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 对性地进行培训。 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要使职工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能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 促进职工自主保安全,遵章守纪。笔者认为要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到 以下几点:一是要要重点抓好国家、地区、企业各项政策、法规、制度的宣传、 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加深各级管理人员对政策法规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安全管 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同时要重点跟踪监督各各部门有没有制定和落 实安全培训计划,对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好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核。 二是要对在岗职工和外来人员进行安全基本常识、如何做好危险点分析、如何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何做好安全措施、如何杜绝违章现象等方面进行培 训。要认真做好安全技术培训计划的落实,所制定的安全培训计划要实用,便于实 施,不流于形式,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 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三是注重培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因成人教育最忌讳集中满堂灌的方式,这样会让学员和老师都疲惫不堪,成人教育宜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例如现场讲解培训、兄弟单位交流学习、组织技能竞赛、观看视频教育片等等。培训老师可以利用企业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也可请一些厂家技术人员、一些专业培训老师等等。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是无视安全的行为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如:甘肃 3.5、宝鸡 3.23 人身伤亡事故,向我们警示,违规操作,习惯性 违章、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是生产事故的大敌,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无视规章 制度的行为都会留下一部不堪回首的血泪史。事实证明只有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稳定,安全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篇8

1、我国的电力技术发展前景

1.1发电技术——燃料电池

在电力技术中新兴一项技术就属于燃料电池,通过燃料在化学反应中所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被直接转换成一种电能的一种装置。燃料电池发电效率很高,如果进行联合循环对高温燃料电池进行循环使用,其发电效率最低能达到85%。不但如此,由于燃料电池本身负荷较小,并且燃料电池的规模对于发电效率的影响作用也较小,对于负荷的变化可以实现快速的跟踪,其有很高调峰能力。在节能环保问题上,由于其环境污染较小,燃料电池的深入发展,实现了零排放和节水,可以有效的缓解水资源和能源缺乏问题。并且,燃料电池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例如:可以适用于分布式的供电、节省了电力输送方面的投资和模块结构等。PAFC(磷酸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中使用较多,其相关的SOFC(固体形态的氧化物燃料电池)、MCFC(融熔的碳酸盐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的薄膜燃料电池正在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今后可能成为新型的燃料电池。

1.2交流输电

交流技术在电力技术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是在电力分配合和输送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可以根据现有的电网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从而实现电能的高效使用效率。交流输电的电力技术中大功率下的高压开关采用的是大功率的电子器件,FACTS设备组成包含其他电力技术设备,对于电力系统调节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输电线路的输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降低了电能的损耗。

1.3太阳能电力技术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并且其有很大的利用量。太阳的辐射会因纬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最大太阳能超过870-3400KWh/m2。根据电力研究分析,太阳能电池只可用于小面积地方,年提供量有3500~5500KWh/m2,普通的家庭用太阳能还是较为充足的。太阳能的发电技术包含两方面:第一,太阳能的热发电技术。第二,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太阳能,将其直接转换成电能,太阳能发电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的能源技术。电力技术发展到现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很小光伏发电的规模,由于太阳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乐观的,在未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和常规性的电力技术比较,光伏发电技术会有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

1.4城市化的供电技术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的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在提高。在现代化社会里存在着较为复杂供电方式和供电的负荷密度,需要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并且需要较为稳定可靠的电力技术相辅相成,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电网的升格和不断增加的供电负荷,其电网建设所具备的电力技术也相对复杂。例如:新型的GIS设备、集成技术和配电网的保护等。高压下的直流配电技术,即骨干网架的高压直流电缆,以及自变流的电力技术的一种流向用户工频或者是高频下供电技术在城市供电中普遍应用。

2、电力生产安全

2.1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与技术监督

在电力生产安全方面需要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因此要求我们能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建立电气设备隐患和缺陷库,减少保护装置动作的机会。如确有故障存在,则需要保护装置可靠正确动作切除故障,将故障设备隔离,避免扩大事故范围,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整合计算机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保护装置的入网管理,降低电气设备的缺陷发生率,对保护装置严格按规范进行定期校验,并有试验合格可以投入运行的确切结论,对于母差、主变差动及光纤纵差等保护尤其要重点关注,保证各二次回路的正确接线,避免继电保护装置设备产生误动或拒动。

2.2完善电力生产的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安全事故的控制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保证了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电网安全。建立相关的安全机制,规范了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体现了标准化作业的安全性,保证了电力生产的正常、稳定、安全进行。通过安全保障机构建立,以安全生产为第一要素,重点扶持安全生产,并且建立有效可行的机制;建立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行为,让考核、管理和执行做到有据可依的网络化的机制体系,从根本上落实电力生产安全。

2.3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中的员工是企业主体部分,无论是企业的内部还是外部都不能脱离人员因素的重要影响作用,所以,调动企业员工的能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从管理角度入手,需加强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方面的管理,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责任心,从而为电力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人员互保责任书》、《四不伤害责任书》等,使每一个员工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其次,建设电力生产的安全文化中心的根本是树立安全意识,让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生产安全的利害关系,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在电力生产安全方面,员工是保证电力生产的所有环节、预防事故发生的保障,所以,在电力生产安全中,特别强调内部因素,即人为因素,其主要体现在:自我保护意识、安全责任意识、技术操作安全、基本安全意识。因此,为了维护每一个员工的生命权,需要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为电力生产打造良好的人文基础。

结束语

我国在电力工业方面有很大的技术突破,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在电力技术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涉及电力供应和能源的保障等。我国的电网在原先技术基础上进行攻关研究,在关键性的生产设备研制与高压的核心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解决能源问题上,想要扩大生产和供应量,需要研发新型的能源,将太阳能和燃料电池达到最大的利用率,从而确保我国电能资源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不断的提升我国的电网智能化的配置和建设智能化的电网,积极的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0引言

煤矿的超产造成近些年来煤矿事故屡屡被曝光,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解决煤矿的生产安全问题成为了当前的头等大事。煤矿事故的发生大多都是由于不可抗力之外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缺陷是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现状

1.1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促进企业生产安全的制度保障。但从我国煤矿企业的总体来看,很多矿井相应的制度建设存在很大的漏洞,在考核绩效以及激励机制的制定方面也缺乏合理性,即使一些国有大型煤矿在制度建设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性,但缺乏资金作为制度执行的保障,实际上也形同虚设。我国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很多黑煤窑存在,这些违规的煤矿为了获得高额利润,置制度建设于不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安全隐患无时无刻不在。

1.2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缺乏有效管理

除了管理制度的问题外,很多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缺乏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电设备是需要不断升级的,但升级则需要资金投入,就目前看来,中小煤矿企业都不愿在机电设备的升级上加大资金投入,很多矿井的机电设备早已过时,却仍在不断运转,很多零部件都已经出现了问题,急需升级和更换部件。机电设备过于陈旧,必然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有些黑煤窑和无证经营的私营小煤矿,其主系统设备都到了需要更换的地步,且相关的安全配套设施不全,系统的能力和生产规模也不相匹配。其次,在使用机电设备时,没有遵循规范,甚至出现了超负荷使用的情况。很多煤矿为了赶上煤矿产业的所谓“黄金期”,无限制地扩大再生产,甚至一些私营煤矿主根本没有考虑到机电设备的实际承受负荷,使得很多主机器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这对机电设备是一种毁灭性的损害,同时设备长时间的超负荷服役也会导致安全事故一触即发。

1.3机电管理水平不高,专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存在缺陷

很多中小煤矿的机电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和生产规模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有些煤矿的机械设备管理不平衡,没有涵盖方方面面,只在通风和排水等方面加强了管理,没有考虑到综掘区流动设备的管理,或者是重视程度不够,结果导致综掘区的机电设备经常存在故障隐患,严重影响一线生产;其次,对机电设备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特别是基础层面管理尤为落后,机械设备的图纸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管,技术档案和图纸资料无从管理,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缺乏可参考的资料;再次,机电设备的管理不成体系,杂乱无章,特别是矿井口的设备检修不严谨,很多检测只是应付上级检查或形式主义;最后要提的是,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机电设备存在很多问题,如没有足够的安全间距、管线的吊挂也没能达到及格线等。

1.4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人才流失严重

当前各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在企业中,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才素质的高低。笔者在阐述管理人才的重要性时,顺便提一下和我共事过的一位同事,他是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此之前是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人员,可以说是专业对口,但干了三年就辞职了,原因是他本人认为煤矿企业工作条件很差,机电技术管理人员每个月要不定期下井,有时候一个月要下井超过20次,可想而知安全风险是比较大的,工资虽然比较可观,但总觉得每天都像是去冒险,安全隐患时时存在,因此,他才有转行的举动,现在这位同事在某外企做一名销售副经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人才外流已经成为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它和我国当前社工行业面临的人才严重流失的情况一样。由于煤矿企业工作条件和环境恶劣,很多优秀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人才纷纷跳槽,宁愿降低工资也不愿意在高危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煤矿企业在应届生的专场招聘会中招聘管理人才,很多企业不能承诺给予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因此对应届毕业生吸引力不强,即使有的企业招聘到位,但毁约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是造成煤矿机电管理人才匮乏的原因,有的管理人员只是煤矿企业通过开展培训活动临时培训的员工,因此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只会纸上谈兵,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冷静处理,这就导致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指数大大降低。

2完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策略

2.1健全并完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就好比是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其次就是要做到制度的严格执行,而不能让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是在上级检查时才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在此,要优化配置机电技术管理人才,在每一级内部处理好权责利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机电设备管理要做到责任到人,即遵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并完善问责制度,与绩效考评直接挂钩。同时,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实行轮流值班管理和全天候跟踪管理,做好机电设备储备工作,使管理成为固定的体系。

2.2加大对机电设备维护资金的投入

投入总会有回报。煤矿企业的管理层眼光不能过于短浅,要做到顾全大局,加大对机电设备升级和维修保养的财务投入力度。首先,煤矿企业应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特别是机械化程度高的采煤设备和瓦斯监控设备,如此一来,在扩大再生产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如瓦斯浓度超标引起的矿井燃爆等的发生。除此之外,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煤矿的资金扶持力度,确保中小煤矿的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系数,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再次,煤矿企业要定期对井口的机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使安全监察活动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过程。

2.3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制度的建设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煤矿的生产安全是需要制度作为后盾的,制定完善和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煤矿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做到责任到人,才能确保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否则它就成了一纸空文。要不断改善制度的落实贯彻情况,同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要不断研究安全管理工作,力争安全管理工作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对于煤矿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断去完善疏漏之处;还要采取相应的新对策,切实加强煤炭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启动安全事故的问责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绩效考核制度,以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为煤矿企业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2.4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

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要落实好人才的招聘,煤矿企业应在这方面改善技术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完善工作人员的福利,以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从事这份工作;另一方面,煤矿企业还应该对现有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管理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决定着煤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必须从煤矿机电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找到可操作的解决对策,把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探索出新常态战略下煤矿企业的出路。

[参考文献]

[1]邓戈.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州煤炭,2009(7):74-75,77.

[2]王光武.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4):188.

篇10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1机电技术管理体制问题

某煤矿企业虽然在表面上构建了机电技术管理体系,但是没有落实到实际生产当中,从而造成机电技术管理秩序混乱。再加上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中也是走马观花、应付了事,在生产前线停留时间短,无法发现现场施工问题,也无法提出整改措施。这就需要健全机电技术管理制度,并构建监督体系,督促制度落实和实施,要求管理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现场管理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奖罚措施,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

2.2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素质问题

由于煤矿生产环境恶劣,难以流出机电技术人员,某煤矿企业主要是通过招聘新人替代,这些员工专业技术性差,学习热情低,在机电操作中也不到位,甚至造成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改善现场生产环境,给工作人员佩戴完善的防护工具和设备。对新应聘的机电操作人员展开培训,并在正式生产前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考核工作完善操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考核合格够颁发上岗证,持证上岗。

2.3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

综合管理工作对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很多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没有实施综合管理。某矿产企业由于机电设备管理和资料不健全;图牌板、账物卡残缺不全;对固定设备较重视,忽视了隐患多、流动大的设备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煤矿企业生产安全。这就需要加强综合管理体系,将生产质量管理、效率管理、安全管理相融合,在确保生产安全基础上保证生产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最终的开采目标。

3煤矿机电常见的故障与处理措施

某煤矿在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发现胶带打滑、胶带撤料问题较多,并且频繁发生,技术人员通过深度分析故障机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其具体方法如下。

3.1胶带打滑故障与处理措施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胶带运输主要是通过涨紧绞车方式控制胶带张紧度,如果整个运输时间较长,则会造成胶带打滑和跑偏等问题,如果此机械故障不及时处理,会在胶带运输过程中无法调节胶带紧张度,严重会造成胶带剧烈磨损和储仓硬帮变形,会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危害非常大。针对胶带打滑的问题,该煤矿企业主要采用“拉紧跑车”的方法解决故障维问题,需要技术人员尽可能采用铆扣或硫化方法对剩余胶带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胶带使用的持久度。此外,也可以采用重锤装置控制和调节运输胶带紧张度,技术人员采用拉近措施和增加重锤数量解决故障问题。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精准掌握重锤配重数量,避免配重量过大对胶带张力造成影响,减少机电设备使用寿命。

3.2胶带撒料

该煤矿企业胶带运输机高负荷运转;导料槽和遮挡板在损坏、与胶带距离过大等现象都可能造成胶带撒料。与此同时,如果胶带出现了跑偏问题时,也会产生此类现象。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要需要加强胶带运输设备的监管工作,除了上述因为胶带跑偏造成的撒料问题,还需要对胶带运输机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改造,包括胶带运输中出现悬空撒料,这就需要对运输机结构设计做出调整,提高曲率半径。

4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策略

4.1胶带检修事项

针对上述所提出的胶带运输机实际故障情况,需要煤矿企业提高维修保障力度,并设置专门的运输设备管理结构,提高员工机械管理质量意识,做好预防处理工作,减少运输中的漏洞和故障。针对胶带断裂情况,需要维修人员在胶带断裂前调整胶带的运行张力,保证松紧度符合运输标准,及时对不合格胶带头进行处理、增设保护装置,减少胶带断裂率。维修人员也要结合输送机整体组装设计方案,提高滚筒端盖设计强度。

4.2缩小故障范围,提高运转效能

由于机电设备较多,从各种机电设备故障情况来看,机电设备故障和设备合格率、安装与调试、维护与检查等工作有着直接关系,为了能够全面提高煤矿生产效能,需要确保机电设备运行负荷实际标准,减少机电设备运行故障问题。严格尊重各项机电设备的安装规范要求,按照标准操作完成各组件之间的调试与安装工作。结合机电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后期检测与维修方案,对电气控制器、动力装置、刮板、保护装置等进行性能检查,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能。

4.3配备专职的现场管理人员,构建监督小组

篇11

1.2机电设备维护措施不到位

机械机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转,能否长时间运转是煤矿企业产量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煤矿企业为了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到了检修周期的设备仍然在超负荷地运转,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维修。此外,有些引进的高科技机电设备,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对机电设备的指标、性能等参数无法进行必要的检测,检修、维修机电设备所用到的工具、配件等不充分,需要、清洗等维护维修保养环节基本全部省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高温度、粉尘、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没有得到及时治理,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电设备在长期的使用及存放后,导致机电设备不仅蒙上很厚的灰尘,还出现生锈现象,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

1.3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从事煤炭行业机电设备管理的人员当中,受到正规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只有10%,更多的管理人员是从普通的操作人员中选的,这些人具有的特点是,文化水平低、一直从事体力劳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安全知识不够扎实、进行过本岗位短期培训等。这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往往不按规定进行检查,导致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频频发生故障,不仅影响了煤炭的生产效率,更给煤炭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1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煤矿企业领导应该重视机电管理,加强机电管理部门的智能作用,充实管理部门人员,同时,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多到现场进行考察,并及时向领导汇报检查情况,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煤矿企业领导应该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授予职权,统一管理。一般来说,机电部门具有以下职权,即:制定机电管理规章制度权;编制部署机电工作计划权;设备配件分配权;制止违章作业权;追查机电事故权;检查评比考核奖罚权;机电业务骨干调整调动工作监督权。

2.2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扎实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机电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应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电区队、机房硐室、机道,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明确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2.3加强职工的技能素质培训

如何让煤企安全、有效地生产是个难题,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就是要在员工素质上狠下功夫,让每个员工都能了解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在后期的设备维护中,也能有强于一般员工的责任心。只用做到这样,安全高效生产才不是镜花水月。煤矿职工的整体素质较低,文化素质层次不齐,培训部门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职工的专业岗位和个人特长分层次进行的培训,对操作人员重点培训他们的操作技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应急处理方法。维修人员更应了解每个设备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能解决一般的故障。另外,随着机电设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还需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机电技术管理水平。

篇12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机电设备维修护理技术低。在煤矿企业中,很多的采矿公司在煤矿机电的维护和保养中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很多员工对维护和保养的专业知识不高,电机容易受到损坏,这对煤矿的生产非常有害。随着煤矿中机电设备的长期使用,机电螺帽变得松动,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导致机电损坏或人员受伤害,还影响生产进度。另外,煤矿中的一些机电需要升级但没有进行升级,这使得它们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煤矿生产中发生许多安全事故。1.2机电技术综合管理不到位。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提高机电设备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许多煤矿机电工程师没有考虑机电控制和机电设备的随意使用,这对机电设备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害,并会阻碍机电控制的发展。另外,煤炭开采业务相对困难,由于管理方法差和对专业的机电技术人员的培训不足,导致许多煤矿公司目前缺乏机电技术,从而导致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都是机电技术管理不当的问题。同时,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公司不了解煤矿机电设备,在生产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2.1制定安全制度。为了开展实际工作,有必要建立更完整的煤矿生产责任制度,提高系统绩效。同时,有关管理部门应更加重视安全管理和安全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将在新形势下制定有效的实施计划,提高安全管理技能,增强专业知识,以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并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2.2加大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科技投入管理技术不先进是煤矿机电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机电安全管理的方法是加强矿业公司的安全管理。在具体情况下,科学合理的资本投资可以使矿井安全并提高产量,同时可以增加矿业公司的效益。增加科学研究的投入,首先需要增加机电安全科学研究的投入。分配的特定研究资金应用于增加安全生产,而不能用在其他方面。各级煤炭安全生产部门要着力实施安全生产政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施工设备建设,培养科研人才,加大对煤炭安全生产科技的投入。2.3创新完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公司需要改进其机电管理系统。一是机电技术人员的培训系统。技术人员应在正式运行电机之前经过公司培训机构的批准,以确保使用合适的电机技术人员进行生产并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其次,公司需要建立一个对使用电机的考察系统,并根据技术人员的水平进行排名。如果技术人员不符合要求,可根据情况处以罚款,并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第三,建立电机技术监控机制。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监视现场技术人员的操作,以全面涵盖机电控制。最后,建立奖励机制。通过激励制度,技术人员可以获得奖金,也可以为煤矿工人子女转正提供机会奖励,使公司留下优秀的技术人员,减少员工的流失。2.4实现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机电监测系统可以对煤矿机电进行监视,并通过监视电网安全参数和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来提高煤矿自动化管理水平。例如,煤矿资源的状态非常复杂,煤层的厚度不同,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煤炭生产。煤矿公司可以推动各种节约能源设备,并安装安全监控系统。这不仅提高了安全级别,也使整体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安全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控地下环境并消除潜在的风险,而且还有助于提高采矿产量并2.5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投入力度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煤炭公司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方法和系统,但是由于机电技术人员的素质低下,对机电设备的控制还不够。所以需要增加机电设备和人员培训的投资,以提高技术人员的管理意识。首先,为机电技术人员建立培训机构。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机电技能,定期为技术人员提供机电知识和有关实际工作的说明。其次,可以邀请一些机电专家和研究人员进行讲座和演讲,公司保证员工的参与,从而促进了全体员工的专业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素质,而且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有助于员工的机电管理。第三,为使生产更加安全,企业应更加重视国际和我国机电技术的发展,引进机电新技术和电子设备,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煤矿安全生产。2.6增加资金投入。在采矿公司进行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煤矿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并提高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必须增加对机电设备管理的投资。2.7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制度建设。煤矿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保证所有制度已实施并确保各种制度的实施。有关部门应考虑安全系统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加强对实际发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一通三防”工作,加强实施风管理系统,改善每个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状况,加强技能管理培训,增强采矿专家的技能,改善安全绩效和责任划分制度,并确保所有安全制度得到实施。举行有关行业安全的讨论和竞赛,以建立安全生产文化并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3结语

本文从机电设备维修护理技术低以及机电技术综合管理不到位等两个方面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制定安全制度、加大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科技投入、创新完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实现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投入力度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增加资金投入以及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项目,涉及机电技术管理,施工人员素质,安全管理体系等许多方面。今后,有必要更加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积极实施相应战略,加强机电技术管理,不断提高煤矿安全水平,从而提高所有矿业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煤矿的稳步发展,增加了煤矿的深度,并促进了对安全生产的高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机电技术的管理,以确保整个机电系统更加安全合理的运行,这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并有条理地总结实际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李艳军,杨娟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07):66+68.

[2]姜雲雷,程茂林,曾光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J].化工管理,2018(26):196.

[3]王猛,王登科,杨勇,焦浩,廘腾.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8(15):80.

篇13

在煤矿中,应该安排一些专门的机电标准化的管理人员,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在煤矿中不具备这样的专业人士,就算有,也是一些兼职人员,这样的话,在机电管理中的电缆管理、配件管理和电气等管理就会不到位,在这些职工里面,标准化管理意识不是那么的到位,没有标准化的管理煤矿流动设备,除此之外,在机电管理的一些重要的环节上面非常的欠缺,这样的话,就造成了设备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对生产造成影响。

1.2忽视机电管理工作

在大多数的煤矿中,都会设立煤矿机电科,这个部门,主要就是对机电生产和机电管理工作进行促进作用,但是,生产部门一直是人们重视的,对于机电管理工作,却是极大的忽视,这样的话,就势必会造成一些影响,即:机电管理网络中断、机电管理人员缺乏、不健全的机电专业组织等,还有,机电管理部门的职责也会越来越淡化[1]。

1.3不认真的机电培训

虽然在大多数的煤矿机电部门都会对职员进行定期的机电技术培训,但是这样的培训,仅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在培训课上,仅仅只是对理论进行教授,对于内容没有针对性的讲解,不能够联系实际,这样的话,就仅仅只是白纸上空谈,职工就是敷衍了事,毫无学习的积极性。

1.4不高的操作人员素质

在煤矿丼中的操作人员具有非常大的流动性,这样的话,就只能不断地招收一些新的员工,这些新的员工,就不会具备全面的机电设备的理论知识,同时,在机电管理的经验方面也非常的缺乏,除此之外,较低的技术水平和低的专业素质,使得整个机电队伍的素质非常的低。

1.5陈旧的煤矿机电设备

在煤矿中,对于机电设备的保护非常的不到位,与煤矿安全生产规程规定的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的满足生产指标,使得升绞车超负荷的工作等,这些陈旧的机电生产设备,很少被人们重视,久而久之,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就会越来越差劲,安全隐患就大大的增加,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在安全生产中的煤矿机电技术的应用

2.1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成本开支,就对一些老旧的设备循环利用,这样的话,就加大了设备的负荷,使得机器的会有很多的隐患,更加容易产生事故,但是,煤矿机电技术就能很好的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将极大的对生产工作进行了保护。

2.2将机电技术水平提高

煤炭生产的首要的环节就是机电设备的运用,人们是机电设备的操纵者,但是,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人员都不高,因此,要想能够安全的进行机电生产,就需要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对机电人员进行培训工作,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充分的利用机电管理技术,就能够使员工的专业水平提高,将员工的责任心和危机感激发,使得工作模式更加的规范和合理,同时,将机电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得煤矿的生产更加的安全。

2.3使得机电设备的使用更加的规范

总结每年的煤矿的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能够及时的检测出机电设备的故障,要是能够对机电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测,那么,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这样就能减少燃料的损耗,并且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还能够节约生产的成本,这样看来,在煤矿生产中,机电技术管理非常的重要[2]。

2.4使得煤矿生产更加的合理化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科技上的投入不够,就造成了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将机电安全生产提高,就要对机电安全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因为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安全生产才能够将经济效益变得最大化,同时,在机电安全运行中的合理的煤矿机电结构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选用合理的供电源,还应该对电源容量等进行测评,还要特别的注意电源的运行方式等。

3将机电技术的管理措施加强

3.1完善管理体系和技术管理制度

在进行井下操作的时候,主要的有设备、电缆。安全保护装置等设备。第一,应该对这些设备进行分组,进行明确的分工,使得各个小组的责任明确,第二,应该将技术员、技术技师、拔尖技术工人等组合起来,组成强大的队伍,讲技术管理任务逐步的分解,最后,为了时刻的了解机电技术的状况,应该按时召开会议,对工作的进展进行汇报,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进行指示。

3.2将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

机电为生产服务的观念要牢牢的树立在心中,积极地谋划机电设备,使机电设备能够和工作面很好的吻合,进一步的将机电系统的能力变得最大化,设备配置更加的优化。其次,在进行工作之前,应该对工作的流程进行细化,拟定一些网络图,并且进行配套的安装和调试,为了将整个安装的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应该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在每一次的设备的转交接时,对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等进行充分的汇总,并且写入记录表中,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

3.3对设备、配件的质量进行检验

在采购设备、配件的时候,要进行货比三家,选用好评、质量过关的厂家进行购买,尤其是要注意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等,这些没有的话,就不能采购,还有,要对电气插件、电机和变压器等进行调试,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使用,并且对于管理人员的责任,要进行严格的考核。

3.4将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完善

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其实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非常有必要将整体机电技术的管理水平加强,第一,需要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然后,对涉及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进,还要使机电管理者对机电管理工作进行深刻的认识,将管理者的自身的水平进行提高,还要将责任分配制度完善,将管理岗位进行清楚的划分,对人力资源进行很好的管理,以确保煤矿机电管理工作的安全的有序的进行[3]。

3.5加大机电设备管理力度

要想煤矿机电设备能够安全的生产,就得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要想做到这点,第一,安装的时候,应该对作业规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制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审批,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隐患问题;第二,对于设备的安装的质量要有专门的人进行检查,检查之后才能进行安装,确保质量安全。对于机电设备的现场的检查,可以有三种形式:首先,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就要立即解决问题;第二,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工作;第三,应该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检查,做到每日记载(表1),每天都去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