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实用13篇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篇1

一、有效的教学导入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知识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知识时,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始,知识讲解就非常枯燥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很高。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也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对教学导入的设计,尽可能将教学导入设计的新颖别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时,许多学生可能在看到章节题目的时候,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一节讲解的内容自己都知道,过于简单,学习的激情不大。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前,适当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给班上学生播放一些消防队员灭火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观察在面对不同物质燃烧引发的火灾时,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扑灭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样班上的基础薄弱的学生也都能够很快融入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二、知识有效呈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知识虽然看起来高深莫测,但是在学习的时候,可能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触,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好像都与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这其实也是化学教学的一大特点,化学知识都来自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讲解化学知识的时候,也可以从生活入手,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讲解成学生能够听懂的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钢铁的锈蚀和保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将自己家里一些被锈蚀了的钢铁用具上的锈清理干净,这种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体验,对于不少学生来说都极为新奇有趣,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锻炼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有所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几年来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合作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联系,学好化学知识,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将班上学生按照具体的学习情况、性格等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探讨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酸和碱》这一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酸和碱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索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酸和碱,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相比于学生单独行动,探索的效率更高,而且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时,也能够彼此交流讨论,共同解决。教师在开展分组学习的时候,也必须注意不能盲目分组,如将学习好的学生分到一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分到一组,这样的话,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定,一个小组里既要有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也要有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这样可以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优劣互补,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教学的发展。

四、合理设计课堂作业,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时,为了巩固学生所W知识,必要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而练部分都是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教学作业设计也必须要合理,作业过多或者是难度过大,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使得他们逐渐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合理设计课堂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的时候,要认识到“兵不贵多而贵精”。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减少题量,根据化学教学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意义和趣味性的题目。此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安排课堂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能搞“一刀切”,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可以尝试做拓展题目,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只能做基础题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做好作业设计。

总之,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时候,要想实现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好的事情,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从教学的导入和知识的呈现等角度开展化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白峰.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

篇2

【作者简介】1.惠兰,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5)主任,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2.包迎艳,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5)研训员,一级教师,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面对未来的基础教育,“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1]。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以素养为核心,推进未来课程建设,便是很好的理论重构的范例。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广邀学者自1997年开始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2]之后,相继有美国的“21世纪技能”芬兰的“7种综合能力”等面世,美国全国州长协会和州首席教育官理事会共同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简称CCSS)。显然,核心素养的模型已逐渐渗透到了各国教育改革的诸多领域之中。虽然由于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不同国家或组织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内涵有所不同,但对于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再认识和再实践无疑颇有启示。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以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中,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同时,《意见》中提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所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难以绕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因为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至高无上的课题,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3]

一、对“学生核心素养”含义的认识及其内涵结构的理解

什么是“核心素养”?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这样的素养应该“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5]。这就可将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体化、细化到学校教育可实施操作的层面上了。

应以怎样的结构体系呈现中国国情的“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呢?2016年9月13日,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三年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在北京。在这一“框架”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一结构模型让我们认识到“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这一要求,它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但并不是以往德智体美意义上的同义反复,它可以与现行课程内容相结合,且是可以由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形成和发展的。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苏式课堂教学新内涵

近年来,苏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将“苏式教学”作为促进苏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实现“学有优教”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指针。而打造“苏式课堂”是着力培育“苏式”教育品牌的浓墨重彩一笔。

苏式课堂教学是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符合苏州地域文化特征和教学传统的一种风格化课堂的特色追求,其最终的归宿还是在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上。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近年来集中研究、努力探索苏式课堂教学的定位、内涵、目标和途径,以此带动学科教学和区域教育质量的再提升。姑苏区提出:从教学论的角度看,苏式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本位”;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苏式课堂教学要体现“能力本位”;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苏式课堂教学要体现“过程本位”。三种角度、三个本位均致力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框架的概念内涵,这也坚定了苏州教育人对“苏式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度推进。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也引领苏州教育从人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赋予苏式课堂教学新的内涵:苏式课堂教学必须体现“立德树人”的“素养本位”。

三、苏式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抓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建立就是要架起宏观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桥梁。笔者认为有效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苏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抓手应该有以下几点:

1.着力课程资源开发,铺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沃土。

学生核心素养并不是先天秉承的,需要通过接受教育和勤奋学习才能逐步获得发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不仅为学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使学生能朝着国家与社会的期望去不断努力,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明确了目标,并提供了“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样的能力”的依据。笔者认为,在苏式课堂教学理念与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充分地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以铺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沃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备前提。课程的品质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质量和结构,而要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则必须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依托。所以,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最需要区,这也是对国家基础课程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苏州是一座有着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湖山毓秀,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蜚声中外,历史人文资源十分丰厚。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利用的苏式课堂课程资源。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变更,更是一场课程的育人观和前瞻性视野的变革,处于课程改革前沿的就是课程的构建以及所需课程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整个学校课程的灵魂,也是统整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的结构性要素。W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内涵深广,而目前的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课程结构配比不尽合理,且内容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重认知轻实践;学科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横向渗透。站在区域教育层面的宏观把控,契合地域的文化传承,就应立足本土教育的现状,寻求更多样、更“合身”的拓展性课程资源,为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的发展奠定基础。

2.倡导课堂文化表达,进行学生核心素养悉心涵育。

既然核心素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6],那么课程实施就应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涵育的根本途径,而学科教学就成了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笔者认为,教学应该凸显一种文化的自觉和倡导,或者说它本身就应该成为一种文化,显示出文化的特质,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课堂文化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亚文化,更能体现课程的文化特征和品质。苏式课堂教学就应根植于苏州传统的文化根基,追根溯源、传承发展,从不同的学科提出彰显苏州特色的学科表达。正如“从容、大气、清简、厚实”的苏式语文课堂,“循思维之序、适教学之度、探情智之意”的苏式数学课堂,“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的苏式英语课堂……苏式课堂不断深入探索学科教与学的规律,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探究准确设定教学目标,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科教学的专业性、趣味性与实效性,促使学生能够在达到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和发展要求的同时,切实提升学习和思维的品质。因此,苏式课堂已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技能的课堂,也不是单纯地培养兴趣、态度的课堂,而更是重视培育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达力的课堂,这应该就是苏式课堂的不同学科亚文化的共同文化诉求。

3.着眼学习品质锤炼,夯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根基。

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有效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苏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抓手之一必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强调“必备品格”,由此笔者认为,苏式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锤炼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有效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学习品质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效。从苏州小学讲台走出去的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7]叶老的话指出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终身受益的重要意义。而倡导“缜密细致、深邃严谨”教学风格的苏式课堂中,教师在注重夯实基础和抓点滴积累的同时,就必须注重帮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勤奋态度和认真习惯,倡导勤勉,静学,审思;平和,持久,深远,使学生在清简中步入安静,于安静中迈向厚实。叶圣陶先生在《立志自学》中曾写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学习,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够自学,都能够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8]叶老的教育观与当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关于“学会学习”的素养要求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在倡导“易简以注重感悟”教学风格的苏式课堂中,教学有智,预设与生成圆融,教师有匠心而少匠气,教学智慧自然而不着痕迹;课堂有容,兴趣与个性共生,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有自由的思维延展空间;以使学生能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生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不断发展,逐步朝向“具有个性化学习能力的成熟的学习个体”行进。这一切都离不开锤炼学生良好学习品质这一根基。

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苏式课堂研究虽任重而道远,但确是探寻教育真谛、追寻教育本源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4]林崇德.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教育家,2015(9):14-18.

[2][5][6]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篇3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1.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15年4月教育部组织的相关课题“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1]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包括三个领域、十项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

1.2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2015年4月教育部课题“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中还提出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四个维度:物理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如图2所示)。[2]

其中的“科学思维”主要指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思维方法,包括建模的思想、理想化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批判性思维、推理论证等思维与方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既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又要挖掘学生潜力,从而培养物理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

2 高三物理教与学的困惑与解决

2.1 高三学生学习的现状

高三学生的物理学习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学习没有内驱力。学生对高三所复习的物理知识、公式、实验和规律等内容,大多是似曾相识或似是而非,但他们却自以为自己真正弄懂了,从而导致学生对高三物理的复习失去新鲜感。(2)课堂上似懂非懂。高三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精神状态不佳,不积极发言,同学间不积极探讨,当然更不会主动提出问题,致使课堂气氛压抑、沉闷,课堂效率不高。(3)反复讲和讲反复。高三学生在课堂上的普遍现象是边做作业边听课,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导致高三物理课堂的有效性较低,从而自然出现了老师反复讲和讲反复而学生仍然掌握不了的现象。(4)重难题而忽基础。高三学生误认为高三复习就是一味做题,特别是对所谓的有技巧性的好题,对重点题和难题更感兴趣,而恰好忽略了基础知识,从而导致基础不扎实,基本能力不够。

2.2 高三物理教师的困惑

学生在课堂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而实践中却经常出错。这就让老师感到困惑:物理课标、物理教材、高考考题三者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内在关联,物理知识与学生所做过的试题怎样才能有机融合并形成能力。具体表述如下:(1)复习课应该如何推陈出新。高三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基本概念、公式及实验、规律和习题的关系,才能让高三复习真正做到既推陈出新地复习了旧知识,又夯实了学生的基础。(2)如何有效提升W生的能力。教师如何创新习题课的教法和学法,才能经过教师示范和引导与学生的纠错和升华将规范书写、解题技巧和方法、计算能力等转化为学生的综合能力。(3)经典题的改编或原创。教师如何深入仔细研究课本、考试说明和考纲,特别是它们的一些细微变化,精选、改编甚至原创出一些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当然也不会超纲的经典试题。(4)好题如何讲透和学好。教师怎样才能通过对这些典型试题的有效教学和分层教学以及深入探究,并带着问题让学生真正回归课本、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他们探究和创新问题的能力。

2.3 满足学生需求是激活高三物理课堂的关键

要想激活课堂让课堂高效,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学者型教师教学工作的时间分配大致为――备课:上课:改作业 = 3:1:1,[3]教师备课着重从“备课标和考纲”“备教材和作业”“备学生和教师”“备教法和学法”“备课前、课堂和课后”五个维度,有顺序、分层次进行展开,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1)高三课堂中老师首先要激活学生的状态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精神投入、动手、动脑,需要教师重点思考“是否真正有效地帮助了学生” 这一问题。

(2)高三物理教学的三个基点

以人文关怀和科学管理相结合有效组织课堂,以有效提问和问题创新为线索贯穿课堂,以问题解决和思维碰撞及满足学生需求为标志激活课堂。

(3)学生需求是高三物理课堂教学的灵魂

经过课前的充分备课和课中教法与学法的合理运用,教师才能真正知道、解决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从问题到问题的需求――刺激;解决问题的过程性需求――愉悦;问题解决好了后的结果性需求――成功。换句话说在高三教学中,教师处理好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阶梯式需求(见图3),我们的物理课堂才算得上是高效课堂。

3 高三物理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确定、解决与创新策略

高三物理教学要求老师要紧密结合课本和课标、考纲和考题,设计出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问题与试题,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1 课堂核心问题的内涵

课堂核心问题是串联教学内容主线和老师教法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起着统领课堂教学的关键作用。一节高效课堂必须有核心问题的有效支撑,才能既夯实了物理基础,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重点和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2 经过教师课前的深入研究和信息反馈确定课堂的核心问题

教师课前的深入研究包括:考纲研究、考题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和生成研究,结合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暴露的问题和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准确确定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以“圆周运动”为例,高考考纲的要求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Ⅱ级要求。考纲要求的变化是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力加速度由原来的Ⅱ级要求降为了Ⅰ级要求,这种变化突出了向心力的核心地位。教师根据考纲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设计本节课上课之前学生需要完成的自主学习单,再通过对学生完成后的自主学习单的分析,得出新课讲授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3 课堂核心问题的冲突性设计能使问题有效解决

教师要认真体会教材知识的逻辑顺序,设计出一条问题主线,使知识以问题为载体而呈现。设计的问题同时要与学生的潜意识认知相碰撞,才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冲击与震撼,学生不得不深入思考其中的差异和产生的原因,从而顺利解决了问题。

比如,讲解“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概念时设计的问题有:

问题1: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就是物体的向心力吗?

提出这个问题时,很多高三同学都直接回答“是”,这是学生认知中非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同学们在解决圆周运动实例时,很多时候都是用F=F列方程,所以同学们觉得合外力就是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

问题2:请对教材中涉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指出什么力提供向心力?

引导同学们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实例进行受力分析时,同学们会发现物体在做竖直方向圆周运动时,并不是在每个位置的合力都提供向心力,这就与同学们的原有认知产生了冲突,在解决问题冲突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新的认知:在解决变速圆周运动问题时,我们关注的往往是某些特殊的点,比如最高点和最低点。

问题3:在解决圆周运动的具体问题时,怎样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和列出正确的方程。

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第3个问题的提出既升华了前面的问题,又创设了新的问题冲突,让学生对自己原有认知中的错误进行重新审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例】 对“圆周运动”的合外力与向心力关系的建议如下:

(1)【产生问题冲突】

关于向心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向心力不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等于向心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是所受的合外力充当向心力

(2)【新的问题冲突】

如图4所示,小物块从半球形碗边的a点下滑到b点,碗内壁粗糙。物块下滑过程中速率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为零

B.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力越来越大

C.物块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

D.物块下滑过程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冲突的解决】

笔者的教学建议如图5所示。

4 问题的创新性设计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学生已经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对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老师的点拨及师生的互动,实现问题的解决与反思、知识和方法的积累、习惯的养成,最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比如,“圆周运动”教学的创新设计:从考纲要求出发,找到高考对学生要求的落脚点。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通过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课堂不断动态生成的新问题与解决,达到课堂教学环环相扣、环环相生的目的。具体的教学流程和内容如图6所示。

以上仅是笔者对物理核心素养中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问题的解决与创新”所做的一点初步探索和粗浅认识。笔者认为, 依据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体系,国家即将颁布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并重新编写修订高中物理教材和面临新的高考模式,新的课程标准和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发展和创新的教育,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课堂生成的问题,让整个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亩满足学生的逐渐上升的阶梯式需求,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指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1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国外许多研究者研究了数学素养的核心问题,我国一些研究者也对数学素养的核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数学专业的本质是素质培养的过程,应该从包容、专一、真善美这三个维度来培养数学师范生的核心素养,感悟数学的精确性和严谨性,感受数学知识的智慧和魅力,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师范生对数学专业的兴趣。数学专业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数学研究活动、数学三维模型、算式分析、抽象推理、代数计算和空间几何等方面。同时,数学专业的研究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和开拓进取的研究精神。数学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抽象性思维、适用性思维和推导性思维[1]。数学专业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在专业专研中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观察问题时能够从多角度探究相关定理公式之间的关系;其次,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了解相关的基本数学概念,探究问题的前提条件;最后,在逐步认识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擅长的教学能力应用于实际工作。一般情况下,具备一定数学核心素养的师范生可以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学习和科研遇到的问题,并能够对其关于学科的认识和改造产生影响。

2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育与传统数学教育的差异

2.1核心素养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传统高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数学科目具有较强的整体性、逻辑性、系统性,师范学生学起来困难,使得师范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再加上导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使用灌输式教学,师范学生感到枯燥无趣,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并且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限制了师范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发展,导致难以实现培育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培养师范学生人才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尊重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提升教学实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师要为师范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全面提升师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2.2核心素养需满足师范学生发展需求

高校应将促进师范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传统高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师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专业教学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有效培养师范学生人才核心素养[2]。导师对核心素养培育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核心素养培育的意识,不能自主组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当导师数学专业核心素养能够满足师范学生发展需求时,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师范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在培育数学师范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探究合作的新型教学课堂中充分引导师范学生思考各种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搜集资料以及讨论验证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促进师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高等教育师范类院校对数学专业师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3.1加强数学专业师范学生对数学本体性知识的掌握

据相关调查,部分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数学专业本体性知识。例如,针对数学分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数学专业学生直到毕业都不了解数学分析的研究对象,不能真正理解数学分析中研究的函数与微积分的区别[3]。数学本体性知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数学专业学科知识的核心是关于知识本源的认知。数学专业教师不仅要充分掌握数学本体性知识,还要具备拓展应用的能力,为培养其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提高对数学抽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面的重视,帮助师范学生体验数学,进而有效体现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加强师范学生对数学本体性知识的掌握十分必要。3.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数学学习方法,可以加深师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调动师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数学专业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要合理使用现代技术,以发挥其优越性。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生动直观性,可以有效激发师范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师范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通过文字、视频、图形、音频以及投影的结合应用,直观形象地展现数学知识,培养师范学生数学推理和空间想象等代数和几何专业的核心能力。其次,在网络环境下,师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主动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师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最后,变抽象为具象,有利于帮助师范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直观地展现出来,发展师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高校可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培训课,如开设数学课件制作教学课,加强计算机公开课教学等。

3.3强化数学第二课堂教学

高校应积极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提高数学师范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高校要培养师范学生的应用意识,拓展其创新精神、增强其实践能力都是落实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教师要不断创新教法课形式,主要引导师范学生探讨数学问题,提高师范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师范学生提出问题,高校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再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开设第二课程选修课,设置数学与生活、数学建模以及数学大课堂等创新性教学选修课。建立数学课外小组,数学教师进行指导,开展数学建模比赛和数学报告会等。同时,教师应鼓励数学师范学生创办数学内部学刊,参与数学研究活动,并组织师范学生尝试撰写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其科研能力。此外,还应鼓励教师申报创新类实践或市区级课题,参与数学课题的研究,为师范学生未来成为专家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4加强数学文化的融入

数学文化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数学专业的师范学生对数学史了解很少,所以要加强对数学专业师范学生数学史的培养。同时,要将数学知识与数学历史脉络进行结合,从而得到更有教学意义的数学史知识。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师范学生收获数学史知识,还能使其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不管是在数学专业课堂上,还是在教法课堂中,在讲授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都要融入数学史的教学,如圆周率的形成、数系扩充的历史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师范学生建构数学文化,加深对数学知识结构的理解,进而提高数学人才核心素养。此外,要让师范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文化,如“小概率事件”“人生轨迹”“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等都是数学融入生活的体现。

3.5加强对数学师范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

教学技能训练是数学专业师范生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导师讲解教学理论知识时要适当增加教学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帮助教师范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其实践性。教师加强对师范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传授他们一些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同时,积极落实三笔一话训练,并开设课程监督训练,要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并组织相应的比赛活动。要加强对学生试讲技能的训练,从师范学生入学就进行试讲培养,并制订相应计划进行落实。首先,导师可以带领师范学生试讲,以教学小组的形式培养师范学生的教学技能,并进行综合训练,在师范学生试讲时要指导其声音洪亮,语速抑扬顿挫、谈吐风雅,并且感情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其次,可以让师范学生以寝室为小组进行试讲,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课程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进行试讲。最后,学校和班级可以定期举办试讲比赛,举办师范学生说课大赛、省市师范学生教学实践岗教学能力大赛、师范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团队、过程培训以及阶段总结的师范学生技能训练机制。另外,院校应加大实习指导力度,每学期安排师范学生开展一定学时的见习活动,让师范学生切身感受教学改革,教学理念的转变等。此外,教师要及时跟踪师范学生实习情况,检查、指导和监督实习进度。师范学生应在实习过程中多收集教学案例,尤其是作业出错的问题,仔细探究原因,并与同学集体进行研讨,养成良好的研讨习惯。

4结束语

高等教育师范类院校数学专业师范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任重道远,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数学核心素养,具备数学的思维和品质,并加强对其教学技能的训练,使其具有一定教学能力,进而达到培养数学专业师范学生人才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秀,陆美.地方师范院校数学本科专业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黑龙江科学,2019(1):10-13.

[2]金松玉.谈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学园,2018(27):100-101.

篇5

【作者简介】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24)会长,研究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一、“循环―差异”教学主要内涵

“循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或群体围绕课时学习目标,将本课时学习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个体先独立自学一遍,有所收获;然后,小组同学经过小组内讨论或全班展示,围绕全部学习内容中各自的疑难问题再学习一遍,有所提升;接着,教师依据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就自学与讨论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没有明晰的问题作启发式讲解与引导,帮助学生再学习一遍。“自学、互学、指导学”三种不同形式的学习,都有所得,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递进学习。

“差异”指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在学习基础、学力、兴趣、动力等方面是不同的,他们的学习目标、内容、进程、方式也不同。“个体自学”“同伴互导”“教师解难”将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进度的选择权、控制权交由学生个体掌握和控制,基本实现了学生的差异发展。

“循环―差异”教学含义指:以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为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用“目标定向、个体自学、同伴互导、教师解难、练习检测、补充学习”六个环节构成课堂的结构和流程,规范引导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行为而形成的一套教学体系。

二、“循环―差异”教学如何实现“真学习”

何谓“真学习”,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表征:(1)参与学习。(2)完整学习。(3)个性化学习。(4)有效学习。草根化的“循环―差异”教学是如何落实教学要求,实现“真学习”的呢?他们在努力追求实现“真学习”的主要表征。

1.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循环―差异”教学构建了“三轮循环”学习的课堂学习框架,“个体自学”阶段,以学生个体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教师起全面督促、帮助个体作用,这一阶段占课堂三分之一时间。“同伴互导”环节,学生在群体氛围中学习,也占了课堂三分之一时间。这样的安排,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特别是班级后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转化为目标、任务引领、同伴互导下的“不学不行,不想学也要坚持”的动力、压力作用下的全程参与学习,到了“教师解难”环节,处于“愤、启”状态,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全面优化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为学生的完整学习创造合适的课堂环境。

从学生学习方式选择来看,“循环―差异”教学选择了“自学互学指导学”的多元方式,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有了物质基础。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时内容整体化学习,而不是强行“切块分割”,使得学生真正成为“有思考的学习者”,实现了“理解学习”。正如崔允t先生解读的实现了“人际转换”与“自我转换”的二次信息转换的完整学习。

3.可选择的学习目标、方式、内容、进程,保障了学习个性化的实现。

“循环―差异”教学确定的学习目标分“A、B、C”三个不同层次,供学生自我选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指导的接受性学习都有选用,使得学生总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对自己不擅长的学习方式,有硬性接触、适应、提高。课堂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进程都由学生自己掌握,所有这些都表现在课堂六个环节安排的统一结构之下,学生自我实施上。

4.扎实的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有效性。

“基于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编写学案(包括编写学案、学案备课等)设计教学目标三轮循环学习落实学习目标练习检测评价学习目标达成度补充学习强化学习目标”。从这一教学链条可以看出:首先基于课程标准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使得课堂学习目标明确,方向准确而正确;使用精心设计的与课堂操作相同结构的学案作为学习载体,使学习过程扎实而有抓手;三轮循环学习使得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检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充满挑战,激发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全体学生“在学习”,更多的学生“真学习”,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

“循环―差异”教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育了一所实验学校;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体系;锻炼提升了一支教研员与教师队伍;引领与推动了一个区域的课程改革。目前,在淮安市各县区都至少有一所学校参与实验和探索,组建了“循环―差异”教学学校联盟,大规模组织教学实验。

三、“循环―差异”教学生发机制

1.执着的教育追求,坚定的课改理念。

孙朝平研究团队在回忆当初课堂改革动因时,说的最多的话是:“我们没有太高的追求,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只是看到学校课堂上存在一些学生厌学、不学而无所事事,游离于教学之外,一些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下,而感到难受,总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些状况……”。这些朴实的语言,反映了改革者内心的教育良心、教育责任心的积聚与涌动,是改革的强大动力源所在。

同时,研究团队广泛学习国家课程改革文件,大量借鉴各地课堂改革成功经验,相信国家改革的路子是正确的,坚信课堂改革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相信新时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着坚定的课程改革的信念和意愿。

2.不断优化的研究共同体建设。

“循环―差异”教学在开始时称为“六步导学”,由淮安区的教研人员依据多年教学实践,借鉴各地改革经验,学习课程改革文件和教育理论,总结本地课堂改革中的成功做法,形成了课堂“六步环节”和学案编写样例,同时组织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摸索验C。随着时间推移,省市教研人员观摩与指导课堂,让实践者受到了鼓舞和肯定。后来,为了更多地总结、提升,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规划办的专家进入了指导行列。再后来,为了在更高层次上认识这一草根性改革经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t教授团队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地概括与建构,深度介入,使之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体系。

这期间,每一次观摩、指导、研讨,都是研究团队加油、进步的里程碑,随着研究共同体的优化、扩充,研究成果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3.行政(教研)大力支持。

课堂教学改革存在巨大阻力,一方面是学校、教师既有体系与做法的惯性阻力,另一方面新生事物在开始生长时存在很多弱点和不完善之处,万物皆如此。在“循环―差异”教学改革过程中得到了来自行政(包括上级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能发展到今天,这一巨大推动力功不可没。在模式研究的初始阶段,不少校长、教师不能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这一教学创新,非议、阻力很多也很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研究课堂教学、落实高效课堂要求”的红头文件,引导一线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探索课堂实践,以科学态度判断教学改革创新,有效化解了各种非议。“循环―差异”教学研究共同体之所以是开放的,吸纳各级各类教学行家、教研专家、科研专家、课程专家,其中上级教研部门的牵线搭桥居功至伟。他们总是在研究需要深入之时,强力助推,联系、邀请相关专家,指导会诊,不断提升“循环―差异”教学的研究水准。

4.着力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研究,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实。

要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学习”,课堂应该成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实施相同的“循环―差异”教学大框架的同时,必须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特色,使学科教学显现其应有价值,尽可能设置现实性情境化学习素材,组织更多的有思考的学习活动。在“循环―差异”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力争该做的实验一个不少,尽量让每一位学生能亲自操作、经历实验探究和验证过程。物理概念教学中,学生运用归纳法形成概念(而不是记忆概念),理论思维、实验意识、物理观念等等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每一节物理课上。在英语语法课教学中,围绕现实情境,让学生讨论、归纳生成语法规则,设计生活化场景,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看等过程,操练语言能力,形成语法规则运用能力,体验西方文化,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实在的培养。

5.整合资源,着力区域内初中学校大规模实现基于课程标准,指向核心素养落实的“真学习”。

在推动“循环―差异”教学过程中,研究团队不仅在做“实验学校”,还花大力气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区域内学校基于课程标准,追求核心素养落实的课堂变革:学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学案编写的高质量,淮安区组织学科优秀教师团队,集中编写课时学案,使得教师队伍资源薄弱的学校学案质量有了保障;每次阶段质量评估,均由全区学科优秀教师团队统一命题,测试数据统一分析。每个学生都会领到一份学科学习情况诊断的“个人订制”分析表,分别以全区、全校、全班为背景,给出每位学生学科学习“阶段学习CT断层扫描图像”,有效克服师资薄弱问题,使得课堂教与学改革有了“大数据”这一靠山,更为精准、高效。全区统一制定引导性“学科学期(模块)课程纲要”,供各学校使用,有力引导与规范学校的课程实施和评价,确保基于课程标准的“真学习”在更多学校有实现的保证。

四、“循环―差异”教学发展建议

1.确保模式的开放性。

“循环―差异”教学要面向学生,研究自身体系内的更多变式,面向不同学科,体现学科特点,面向学科的不同课型。班级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如何安排教学各个环节。就“个体自学”环节,要体现学生发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需要研究的内容就很多,要有生命力,就要开放,不能僵化,要研究面向不同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如何操作,有更多的变式,有更多的实践样本。

2.使普遍与个例相互促进。

如何总结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成功做法,使其成为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上升为公共知识,使更多人受益。教学研究中,往往有一些个体在实践中有率先突破,取得良好效果,那么就要及时发现,科学总结概括,上升为公共知识,为社会公众认识并学习借鉴,推动社会发展。相反,公共知识一般做法如何被个体所理解、接受,先进的经验如何被推广,公共知识如何被个体认识并运用,普遍与个案要能互相促进、转化。

3.深刻研究核心素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篇6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目标,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教育部提出的掀起“课堂革命”这一时代命题,以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学科育人价值导向的课堂深度变革研究”为依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新课堂”研究行动,建构新时代品质课堂教学体系,努力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持续提升我市学科育人质量。

二、总体目标

1.研制出“新课堂”研究行动的理论框架,探索出学科育人价值导向的课堂深度变革方略,为我市中小学课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2.提炼出“新课堂”研究行动的实践模型,打造出一些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特色鲜明的优质学校,培育出一批“新课堂”研究行动的精品成果。

3.概括出“新课堂”研究行动的推进策略,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培育出一批有专业引领力的领军人物。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学习,积极建构“新课堂”的理论框架

1.加强“新课堂”教学的理论学习。学习儿童心理学、学科学习论和现代学习理论,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学科课程论和基于标准的教学、深度学习等理论,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性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建立学科教学目标体系,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使课堂教学聚焦学科本质。学习差异教学、思维教学、对话教学等理论,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2.树立“新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树立“育人本位”的新课堂理念,明确学科育人价值,细化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自我深度对话,提升认知、人际、自我三大领域的关键能力,同时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与引导,确保学生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展现。树立“课程立意”的新课堂理念,分解并细化课程标准,倡导“学、评、教”一体化,探索学科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展开深度理解与实践创新,确保学生学会、会学、学好。树立“学习中心”的新课堂理念,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差异和学习效果,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在课堂 上真实发生,确保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3.探索“新课堂”研究行动的总体思路。针对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普遍忽视学科育人价值深度开发与合理转化的现状,坚持“问题导向、理论先行、点面结合、整体运作”的指导原则,采用“课程统整、课堂重构、课题精研”的“三课联动”策略,展开“新课堂”研究行动,以“研标、立标、学标、达标”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构建理念先进、行为规范、富有生命活力的新时代品质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科育人质量。

(二)统整课程,建构适合学情的学科课程群落

1.构建基于结构的学科课程群。依据儿童、学科和社会需求,坚持“系统设计”的原则,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加快学科内整合,构建基于结构的学科课程群。倡导以学科大观念、大概念为导向,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内容,实现学科课程“逻辑结构”与学生“认知序列”的相互契合,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切的学习内容,同时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2.构建基于主题的学科课程群。鼓励有研究能力的学校、教有余力的教师,依据学情、教情和校情,坚持“多维关联”的原则,聚焦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尝试学科间整合,建构基于主题的学科课程群。以大任务、大情境为载体,探索多学科的课程关联,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营养套餐”,在系列化、综合性的主题探究中提升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构建基于项目的学科课程群。鼓励基础条件好、研究能力强的学校,依据师资、设备和教学场地等现实情况,坚持“跨界融通”的原则,聚焦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尝试跨学科整合,构建基于项目的学科课程群。采取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围绕基于真实情境的跨学科任务,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运用到综合性问题的解决中,发展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三)变革课堂,探索育人本位的教学实践模型

1.探索“逆向设计”的备课模型。变革备课范式,倡导变“顺向设计”为“逆向设计”,按照“明确预期学习结果确定恰当评估办法规划相关教学过程”的流程,探讨逆向教学设计。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细化学科核心素养和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具体化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在确保学生“学会、会学”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关照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必备品格的培育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尤其要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自控反省能力的培养。

2.探索“立体板块”的教学模型。变革课堂结构,倡导变“线性流程”为“立体板块”,构建“学、评、教”一体化的新型课堂。根据课型设置教学板块,将“目标、学习、评价、导教”融为一体,指引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根据课堂板块需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创设与真实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与体验,灵活地选用探究性学习、展示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加快课堂空间结构变革与教学方式转变,探索“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

3.探索“持续驱动”的评价模型。变革课堂评价,倡导变“即时反馈”为“持续驱动”,运用学习评价标准不断驱动学生调整学习行为,改进学习成果。按照“为学定标、案例探究;依标而学、问题探究;以标促学、成果探究”的实施流程,通过评价标准的介入、干预来持续驱动、撬动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值(想学)、方法值(会学)、数量值(学会)和意义值(学好)。

四、实施步骤

1.全面推进(2020.9-2021.8)。全面推进“新课堂”研究,落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烟教科发〔2020〕12号)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部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烟教科发〔2020〕14号)文件要求,按学段分学科出台“新课堂”研究行动指导意见,研制相应的课堂观察框架与教学诊断指标。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学科教研会、专题研讨会,全面启动与推进“新课堂”研究。组织“新课堂”教学重点研究项目、小课题申报与研究,开展课例研讨、专业阅读、教学观摩等活动,探索“学科育人价值导向的课堂深度变革”实践路径与推进策略。

2.模型构建(2021.9-2022.8)。召开各种专题会议,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深化“新课堂”研究。组织典型经验、优秀案例、精品课例征集活动,及时总结“新课堂”研究经验,逐步完善支持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优化学科育人价值导向的课堂教学策略,建构“学、评、教”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践模型,提炼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形成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诊断指标与策略体系。整理“学科育人价值导向的课堂深度变革”研究资料,召开全市教学成果推介周活动,及时推广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

3.行动规范(2022.9-2023.8)。组织精干力量,总结“新课堂”研究行动的精品成果。将已探索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策略等成果进行重点转化,分学段拟定“学科教学常规”。召开教学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和成果推介会,积极转化优秀教学经验和精品成果。落实“学科教学常规”,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1.建立领导组织。成立海阳市“新课堂”研究行动领导小组,由教研室主任为组长,各室主任为副组长,学科教研员为成员,负责整体规划、宏观调控、组织协调和经费保障等各项工作。一要强化计划意识,从实际出发,将“新课堂”研究行动列入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二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人员分工,强化活动配当,确保过程扎实、成效明显。三要强化科学意识,尊重规律,探索规律,掌握规律,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行动,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组建专家团队。组建海阳市“新课堂”研究行动指导专家团队,以学科教研员、区域名师为主要成员,负责方案设计、理论研究、教师培训、过程指导、经验总结、成果推广等具体工作。一要超前谋划,加快对相关理论的前瞻性研究,组织新教材、新课堂等相关培训活动,主动将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二要靠前调研,针对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在每个阶段的课堂变革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做好专题调研与辅导,为学校和教师答疑解惑,确保课堂深度变革有效推进。三要提前引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有效策略,为学校、教师开展“新课堂”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路径参考。

3.健全教研组织。教研组织机构是开展“新课堂”研究行动的重要保障。一要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教研方式,在课程纲要编写、单元教学设计等重点工作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二要健全跨界教研组织,成立并健全学校发展联盟和片区教研共同体,采用城乡联谊、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等方式,快速突破“新课堂”研究行动中遇到的难题,加快优秀教研成果在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应用转化,助力学科教学均衡化发展。三要组建校本研修组织,教师自发地成立学科精英团队、学习发展共同体,定向研究,团队作战,既有效解决现实教学问题,又发现并形成自己的研究专长。

(二)创新教研,提升科学含量

1.组织学科研讨。学科研讨要坚持“学情主导”的基本原则,把握学情,以便为精准教学提供对策。一要下移重心,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开展学情调研,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和现存问题,确定学科教研思路和主题,通过“备课、观课、诊课、议课”,让学生学习更为需要、更有价值的学科知识。二要突出重点,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任务,抓实“研标、立标、学标、达标”活动,召开学科教学质量分析,结合课堂练习、日常作业和学期检测等形式,获取必要的学情信息,调适“新课堂”研究行动的进度和要求。三要跟进指导,经常深入基层,帮助实验学校、薄弱学校以及定点联系学校,系统规划学科教研工作,有序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打造优势学科、特色学科,解决薄弱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改进课堂诊断。课堂诊断要坚持“学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以便引领教师真正做到因学定教、以学论教。一要提供理论支撑。以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科育人价值导向的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为抓手,从课程高度挖掘教材本身蕴含的育人价值,研制课堂诊断内容框架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师开展“研究课、常态课、示范课”等课堂诊断提供理论支撑。二要提供技术支持。要研发有效的课堂诊断策略和科学的诊断工具,引导教师在课堂诊断时分析“学、评、教”三者的整体性、一致性和联动性,基于观察证据和检测试题,分析课堂教学行为,加快课堂诊断从“就事论事”的表层评议向“剖课析理”的深度推论转变。三要提供现场指导。深入教学现场,引领教师坚持“以学论教”的原则,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关键能力、积极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做到有理有据地评课议课。

3.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着眼现实问题,探寻改进实践的有效策略。一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组织“新课堂”研究行动重点项目申报,集中力量,破解事关“新课堂”教学的重大问题。二要开展小课题研究,倡导“课题研究课堂化、课堂研究课题化”,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立足教学改革实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引导教师研究“新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形成相应的“小案例、小论文、小故事”。三要组织微型研讨,就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组织微研讨、桌边教研等活动,探讨教改方案,积累典型案例,总结先进经验,形成“题目到课堂中选、研究到课堂中做、答案到课堂中找、成果到课堂中用”的校本教研文化。

(三)改进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1.完善教学管理。“新课堂”研究行动要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一要加强督导评估。市教研室将把“新课堂”研究行动情况列入学校年度岗位目标考核,通过加强督导与检查,促进学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改革优势、亮点和特色。二要完善教学常规。要按教研主题有序开展“研标、定标、学标、达标”活动,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学科教研制度和教学管理常规,及时完善评价考核制度。落实好“三个一”的教研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校本研修培训活动;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教研活动;每学年至少搞一次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达标评比活动。三要保障经费投入。合理安排项目研究经费,确保“新课堂”研究行动顺利进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设立相应的“新课堂”研究行动项目和研究经费。

2.建立激励机制。“新课堂”研究行动要通过激励措施来盘活人力资源,共享教研智慧。一要培植先进典型。及时发现并主动培育“新课堂”研究行动的先进典型,组织人员对其经验、成果进行提炼,培植出一批课堂深度变革的优秀教师、先进团队、示范学校,并通过有效形式,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二要搭建交流平台。每学期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议,选择优秀的“新课堂”研究行动经验进行交流。采取现场观摩、研讨展示、专题论坛等形式,在全市中小学共享“新课堂”研究行动先进经验。三要加大表彰力度。评选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精品课例,激发教师参与“新课堂”研究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要创造机会,对“新课堂”研究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学校、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团队、优秀成果予以表彰。

3.推介研究成果。“新课堂”研究行动要及时转化成果,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一要加强现场推介。召开教学观摩现场会,举办教学成果推介周活动,及时推广和转化“新课堂”研究成果。二要加强报刊推介。在《海阳教育》开辟专栏,推介“新课堂”研究行动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向省市级教育报刊推荐学校、教师的先进经验、优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我市的教学改革经验。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出版有关教学改革的专著,增强其职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要加强媒体推介。向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推送“新课堂”研究行动的报道稿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其专业影响力。

附件:海阳市“新课堂”研究行动重点研究项目

附件:

海阳市“新课堂”研究行动重点研究项目

序号

重点研究项目

责任科室

1

核心素养驱动的高中语文“学、评、教”一致性研究

高中室

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3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学”的行动研究

4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问题导向教学研究

5

聚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6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议题式教学研究

7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8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9

高中生物“情境-问题-活动”教学模式研究

10

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初中室

11

初中数学“新课堂”分层优化策略研究

12

初中英语“3+1”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

13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14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问题情境教学研究

15

初中道德与法治“主题式”课堂教学研究

16

基于课程整合的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研究

17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室

18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悦思”课堂教学研究

19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

小学道德与法治“智德文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1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问题导向教学研究

22

“学、教、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

篇7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51-03

党的十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课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科目,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道德学习、法律、国情知识的掌握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x。当下,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理念,破解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难题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社会责任。

一、“核心素养”观及其形成的逻辑

核心素养是中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核心理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重要标准,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破解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难题之重要前提。

1.“核心素养”观

核心素养观是回答何为核心素养以及学校教育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等问题时所形成的基本观点。核心素养是一个国家对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我国的“核心素养”是在2014年3月30日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以“官方名义”提出的。以“核心素养”为基本教育理念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修订也在进行中,核心素养观已全面进入中国的教育领域。解读我国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明确核心素养观的重要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的,于2016年9月13日在京。“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表现在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上述文字是对核心素养概念的陈述。DeSeCo项目将核心素养定义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因此,关于核心素养的本质,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进行解读。

一方面,核心素养是关键的素养。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述,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生存发展的核心方面,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与品德进行相应的拓展。因此,核心素养不是全面素养,而是学生全面发展中最核心、最关键的素养。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是综合的素养。“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它涵盖了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此外,核心素养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即经历特定学习形成有关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跨学科核心素养,即通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科知识与能力的体现,更是高于学科、对三维目标的综合反映。因此,核心素养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显然,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在个人、社会和国家等方面生存与发展的共同素养。关键性、综合性是核心素养的本质,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关键素养与综合素养。

2.“核心素养”观提出的逻辑

核心素养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教育决策者对社会发展的应对。

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提出是顺应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OECD界定核心素养的逻辑起点是成功的社会和健全的社会。”提出核心素养在于解决21世纪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如何建设成功的社会的问题。国际上各地区、组织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体系既能确保基础教育的实施,也能保证个体自身发展和终身学习需要的满足。“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中国一直致力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党的十的召开为核心素养的提出提供了一个机遇。教育改革是国家必须重视的事情,教育理念的呈现也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多次教育改革的结果距离“立德树人”还有差距。为了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希望以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目标和归宿能够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提出是出于改变学生畸形发展状况的需要。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一直在流行,但过度的知识传授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忽视学生在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上的发展,导致学生畸形发展的状况。学生的畸形发展既不利于个人的终身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改变学生畸形发展状况的任务迫在眉睫。

核心素养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变知识本位的教育现状,为“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提供具体的要求,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导向。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问题域

核心素养已在教育的各个层面被高度关注。“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现实性,停留在‘题海+汗水’的分数拼搏上,更应让学生的身体、心灵和视野获得发展,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可能性。”因此,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但现实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学的目标偏离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现象还是很普遍。

1. 知识至上观念与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矛盾

核心素养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三维目标的综合发展,尤其关注学生在实践、创新以及品德修养上的培养。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四者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所以,思想政治学科应该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然而“知识至上的观念”仍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观念陈旧和学生出现思维真空。

教师教育观念陈旧。一方面教师过度重视教材的重要性,课堂上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本末倒置,将课堂作为知识授与受的唯一场地。另一方面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将考点、知识点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甚至将自身教学多年的陈旧知识点运用于现在的课堂上,忽略了教学的时代性。

学生出现思维真空。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倾向于“教授+背诵”的学习模式,将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思维训练虚化。

核心素养将三维目标视作同等重要的地位,核心素养引导下的课堂应是学生主导的、开放的、多元的,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核心素养并没有真正渗透到教师和学生的理念中,导致如今的中学政治课堂依旧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差甚远。

2. 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背离

课程标准不仅为思想政治教材的设计与编写提供了标准,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包括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堂理想教学效果、课堂评价建议等。但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相背离,存在对课程标准的虚化现象。

(1)课程目标的偏差。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总目标和三维目标,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随意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看重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教师将理想教学效果局限于课本知识点的透彻讲解,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与价值^的升华。

(2)教学建议的忽视。“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但是如今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忽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存在两种极端的教学方式。一种是单一的讲授法: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认为这种单一的灌输是学生知识获取与成绩提高的主要渠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另一种是对开放式教学的误解:接受性学习被摒弃,弱化基础知识教学。课堂活动华而不实,教学内容繁杂、急于求成,学生疲于理解教师补充的课外内容。无论是单一的讲授法还是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都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提升能力与素养。

(3)评价方式的僵化。课程标准提倡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知行合一的评价方式。但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多有课堂练习,却缺乏对学生能力与实践行为的评价,作业与练习题成为了思想政治课堂的唯一评价方式。这种唯分数的评价方式将课程标准置之不顾,既不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和认知发展的规律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与全面发展。

(4)情感教学的缺失。思想政治课是传达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基本、最不可替代的课程。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政治老师缺乏情感,变成了机械的教学,教师没有将自身情感融入课堂教学中,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师生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

离开课程标准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将其所要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观、政治观等撇除,成了形式主义的知识教学。这种课堂教学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独特作用,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脱离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正是课改的任务之一。

三、基于核心素养之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两情”教学模式构建

中学政治课堂存在着知识至上观念与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矛盾、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背离的问题,其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两情”课堂教学模式是破解上述问题域的钥匙。

1. 情感教学模式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不应该是严肃、无聊的代名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需要让政治课堂充满情感,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政治课堂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的教学。

(1)教师充满情感的教。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温度的课堂。首先,教师要透彻理解教学的知识点,对知识深入浅出的理解才能在课堂上自信地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知识,挑战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其次,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对学生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各方面全面的了解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有了喜爱才能在教学中投入热情。再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达,语言要有感染性、激情饱满,可以采用朗读、齐读等形式激发自身的情感,渲染课堂氛围。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素材的选取上既要符合学科逻辑也要饱含情感体验,情感素材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激发自身对故事的体验以及加深对学生的感染力。

(2)学生充满情感的学。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的学除了依靠教师的情感引导外,还应有学生自身对情感的触动。第一,学生在课前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预习,对知识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会更有效;第二,学生课前自主扩充书本相关知识,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激发内心对于该知识点所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以便课堂上与教师产生共鸣;第三,学生在教师课后留下的开放式、探究性的实践活动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帮助进入下堂课所要创设的情感教学中。

富有情感的政治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将政治学科素养传达;有利于学生对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有利于促进正面的师生交流,帮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承担责任与社会参与。

2. 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创设是在考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宜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发展的方式,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这些核心要素的培养需要通过课堂情境活动创设来达成。

(1)创新情境设计形式。教师在政治课堂上要根据学科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特点来创设情境,通过讨论、视频素材的展示、模拟表演、辩论会等形式来创新情境的设计。例如,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一个小型社会,设立法院、学校等机构,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亲自体验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践行法治意识,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增强政治认同。此外,学科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视频等多样化的素材拓展学生对生活化的知识的体验以及对其的抽象概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践行情境设计原则。一个活动型的课堂固然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在课程改革之初很容易走进误区,需要践行以下几个原则。

①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契合。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不能脱离学科知识和W生生活,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讲解货币,需要以货币的知识点为逻辑体系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创设情境。

②预估情境创设的可行性。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可操作性,不适合的情境既不利于知识目标的实现,也会阻碍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情境创设要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要求。

③注意情境过程中的引导。情境活动有利于学生自由、开放地思考,情境中教师的引导是不可缺的。教师的引导是在与学生的问答中尽量向正确的知识点和价值观上引导,情境创设并不要求学生给出标准的答案,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仍要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

④学会“留白”。中学政治课堂经常会出现满堂活动、流于形式的问答等情况,所以情境的创设不能急于求成,在明确其所包含的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能力与价值观的基础上设计情境,给学生自由思考与发挥的空间。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贯彻十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逻辑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体验,在情感和情境中体验公共参与、践行法治意识、加强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真正成为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课。

参考文献:

[1] 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项目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R]. 2016.(9).

[3] 崔允t.追问“核心素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6,(5).

篇8

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可谓是学科教学的核心与灵魂。数学核心素养涵盖了数学思维发展、数学方法使用的全过程,是促使个体有效开展理性思维、逻辑推理的数学品质。所以衡量学生数学水平的标准绝不仅是数学知识掌握的多少或数学成绩的高低,而是突破数学这一学科工具束缚后,人们所掌握的数学思维方法与理性精神。因此,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互动”的教学模式培养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大的意义[1]。

1 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数学的教学核心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运算能力。但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与课程调整,数学的占比及其各考点的权重一直都在变化。数学课程是一门基于逻辑推理与辨证思维结合统一的课程。学生必须在老师带领下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然后使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在数学活动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结论并探究数学发展的历史。逐步形成数学核心概念运用过程,理解蕴涵其中的思想方法。拜托学生对数学枯燥乏味的原始认知,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2]。

数学核心概念的学习是对数学历史发展是认知,主要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杜宾斯基APOS 理论三种认知形式。而最典型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被公认为是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研究理论。其研究方法表现为运用大数据、多实验次数的统计与分析得出对一定数学规律的理化总结从而形成知识脉络支持理论发展。他指出所谓认知发展,就是个体自出生以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面对问题情境或对事情的处理上思维方式和能力表现的不同,而这种适应在个体成长期间是一直连续变化的。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即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来概括的。所以当主体适应环境时,就会通过图式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创造,并由同化或顺应两种方式来构建动态的心理认知结构,并达到和环境的动态平衡[3]。

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取决于在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表现在数学的教学核心上,具体来讲就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教学核心发展与概念时的学生认识与汲取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互动交流协作与问题解决应该贯穿于学生知识学习与意义建构的全过程;“问题-互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放弃课堂教学主体的身份,确立学生主体的中心地位,以问题引导互动的发生,构建全新的数学课堂师生关系,这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大的影响。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

2.1互动中突出问题导向,创设有利于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

“问题-互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科学的动力,重视师生互动中问题的导向作用,能有效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求异思维与探索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发现科学规律,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从这个角度上看,“题-互动”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科学理论的内涵是相契合的。建构主义理论以教育主体为核心,突出教育主体的主动性,通过教育情境的建构,促使教育主体主动探索、挖掘、认识知识的价值与意义。为更好地实现小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施与培育,可以尝试在互动中突出问题导向,创设有利于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4]。

2.2互动中突出问题要求,关注教学目标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

生本教育理念指引下的“问题-互动”教学带给小学数学教育的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一种课程观念的变革,即:将数学课程作为生成的、动态的、系统的整体,其课程目标的设置指向两大准则――促进学生个体成长与素质养成,最终落脚点在于小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问题-互动”教学立足于数学课程的深度开发,面向社会生活实践,在问题与互动密切关联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强调在数学课堂互动过程中突出问题要求,推进数学教学目标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5]。

2.3互动中突出问题主线,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

“问题-互动”教学的构建重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将互动中的问题主线作为开展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以问题主线引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6]。宏观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由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组成,注意区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包含的学习层次与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以必修内容为主线,突出数学中的核心内容。微观上,每节课的教学互动中突出问题主线,处理好教学中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实践应用知识、数学发展知识这三个内容之间的关系,以期培育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3 结语

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推动着小学数学教育开展改革探索活动,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成效显著,有着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问题-互动”教学模式贯穿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全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的特殊交流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问题-互动”以发现、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互动交流与合作中集思广益,培养了学生探究数学奥秘、追求卓越创新的意识与精神,这一教学模式已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

参考文献

[1]孙朝仁, 马敏.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应用型数学实验[J]. 中国数学教育, 2015(21):36-40.

[2]赖允珏.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6(5):42-45.

[3]刘友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之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6(10):57-58.

篇9

【作者简介】许帮正,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01)初中物理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长三角初中物理学科专家,苏州大学物理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理念上说,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其基本要素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在实践层面上,我们要清楚学科核心素养的要义,把握物理学科特质,基于探究培养思维,形成物理观念。下面,笔者结合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

一、以实验架构教学脉络,确立“单元设计”的思想

爱因斯坦曾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美国物理学家帕格尔斯曾说,“没有实验的物理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实验是盲目的,正是实验家使理论家保持老老实实的态度”;我国物理学家丁肇中认为,“实验可以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实验”。物理学的内容结构由“实验(事实)、物理思想、数学(表达)”构成。著名特级教师陶昌宏先生结合自身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提出了“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其核心内容是: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所以,实验是物理学和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学,课堂学习中若没有实验就没有发生真正的物理学习。

让我们将目光转移到我们上课所用的物理教材上,剖析一下苏科版教材的结构体系。把某一章或某一单元的实验连接起来,就可以看出该章或该单元教材的结构特点。

案例1 液体的压强

教材从固体压强谈起,迁移到液体压强,提出探究问题,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再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面、容器侧壁是否有压强。在此基础上,先提出猜想与假设:液体压强与方向和深度、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再采用压强计通过实验探究“控制变量比较压强大小”。通过改变压强计橡皮膜的方向、深度和液体密度进行操作,最终得出探究结论。

案例2 物体的运动

本单元的设计基于三组探究活动,从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引入速度,从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到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引入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从而建立起关于运动的初步认知。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理念,在整体结构设计上考虑学科的逻辑性与学生认知特点的融合。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实验探究过程,通过过程实现对知识的“渐进建构”,逐步提升物理的核心素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着眼于“核心素养”界定的世界趋势及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产生的若干盲点,提出“基于核心素B的课程发展意味着,无论是课程开发者抑或一线教师都需要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这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链环中聚焦核心素养展开运作”。他认为,“单元设计”将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离开单元设计,就失去了“学科”“课程”的基础,就会纠缠于“课时主义”,就会聚焦碎片化的“知识点”教学,导致“三维目标”无法融合。同时,为了“单元设计”的创造,需要把握三个着力点:一是寻求学习境脉的真实性;二是把探究过程还给儿童,三是创造课堂中的思维文化。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思考核心素养的落实,也应该着眼于单元设计,思考单元设计的抓手,在物理的单元设计创造活动中,实验是基本的落点。只有理解苏科版实验设计的意义并以实验架构教学脉络,才能明确单元目标的界定、课时目标的分解、物理课堂教学的载体设计、学习评价,才能形成“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的教学链环。

二、构建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课堂,提升探究品质

在本次“教海探航”活动中,笔者聆听了三位优秀教师所执教的“欧姆定律”一课。总体而言,从课堂结构、教学过程设计和实施,反映了三位教师较准确地把握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较深刻地领会了苏科版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精心创设了系列的学生活动,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探究味较“浓”。现将三位教师实际授课时的精彩之处稍作整理。

第一位倪浩老师,他很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倡导“悟学课堂・小组合作”,整节课以问题为牵引,设置了四组探究活动:如何连接调光灯;如何研究调光灯中电流变化的影响因素;由于小灯泡电阻会随电流变化,建议采取定值电阻研究,如何设计研究电路;取得了数据后如何分析。整节课学生一直处于实验、探讨之中,教师只是在学生小组讨论碰到困难时给予个别指导。

第二位夏燕程老师在探究时采用电阻箱取代了常用的定值电阻,在“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环节的探究任务布置如下:

(1)在电路连接完成后,请同学们根据实验记录表格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使导体电阻以及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表格中的数值后,准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2)实验表格

表1

表2

(3)根据你所测数据,以电流I为纵坐标,以电压U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画出I-U图像。

第三位朱健老师在测量时没有统一规定选取数据,但是对数据的处理非常独特,他请学生将数据画在透明胶片上(胶片上有坐标纸)后,叠放在一起,得到了研究后的I-U图像。

笔者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带领课题组,立足苏科版课堂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做了系统研究。研究指出“探究行为”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核心行为,“探究行为”指探究学习中有目的的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具体包括“有目的的实验、研讨和思维交流过程”。在设计探究行为时要注意两类载体的设计:一类是思维载体,思维载体的设计重点是“有价值的问题”,为使思维活动既连贯又不乏跃迁,应将问题整合成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例如,上述倪浩老师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再如在“动能势能机械能”的问题链设计上,我们可以考虑设计这样四组问题:什么样的物体具有能量?运动的小车怎样把木块推得更远?形变的弹簧怎样把小车推得更远?举高的重物怎样把木桩打得更深?二是资源载体的设计,要以“实验”凸显探究行为,例如上述中夏燕程老对实验的改进,朱健老师对获得图像方式的改进等。

就课时学习而言,我们应该分解学习任务,制定学习目标,并将目标的落实转化在问题链的设计和解决中,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的融合,以实验为载体,提升学生探究品质。所以,基于“探究行为”设计和评价教学是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设法构建评价的生态系统,以评价促进学习

在本次“教海探航”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节示范课――“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的学习活动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入了评价技术,具体的课堂实录如下:

案例3 利用评价突破“长度的测量”学习重、难点(摘录)

问题1:刻度尺如何放置?

一般,学生的回答如图1所示。

追问1:这样放可以吗(图2)?

追问2:两种放法的区别在哪儿呢?

追问3:薄透明尺(学生用)怎么放呢?

总结: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测量要了解工具的结构特点,这就是规则意识。

问题2:刻度尺如何读数?

在“模拟测量活动”中先出示分度为1m的尺子让学生读所测物体长度(如图3);

逐步添加1dm、1cm分度后再让学生读。

总结:测量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真实值,减小误差,读数时应根据分度值做出估读。

问题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计算结果到底保留到哪一位?

追问:物体的长度是靠我们测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

总结: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但是必须遵循测量的规则。

篇10

2问题根源

2.1学生层面

1)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随着课改常态发展、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日趋丰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现有的学习状态已经不能满足更高阶段的学习成长发展的需求,学生发展和学习的状态已经发生变化。2)后进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接受能力上都比优等生慢,优等生在帮扶后进生的时候怨声载道,后进生学的焦头烂额,慢慢的不愿参与活动了。3)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合作,可以带动学生们主动加入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提高主动性。当然不难发现,成绩较好者仍然比学习落后者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在实际的小组合作教学中,总是会有这样的现象,每组中的大部分学生在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而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小组中的“主力军”,其他人依然是“衬托”。所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是课堂改革的关键,同时还要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这样才容易达到课堂效果。做不到自主探究就难以达成合作探究。在改革实践中,如果学生不能主动思考、不能集中注意力,就很难跟上讲课的进度、很难理解当日课堂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就脱离了课堂、孤立了起来。

2.2教师层面

1)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原有的知识经验文化素养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需求,教师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更需要研讨培训和学习。2)部分老师的进取心不够,缺少教学创新和特色,对于学校比较优秀的教学就很难“更上一层楼”,也会导致课堂改革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3评价机制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学生对原有的评价机制已没有了新鲜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课堂从而慢慢变得枯燥了。经过对问题分析研究,寻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瓶颈期”的根源,结合课改教师和学生发展特点,采取了基于问题解决为目的的实践探索,收获了显著成效。

3问题解决

3.1学生层面

3.1.1开展主题班会调整学生学习状态针对现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懈怠的现象,采取以基于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主题班会来纠正。班会主题目标明确,按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开展,每个环节突出显色,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各小组把每次班会中梳理出学习态度中的不足与完善这些不足的方法展示出来,得到全班同学一致认可切实可行,最后优等生分享了学习的经验。运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在学生成绩、纪律、卫生、德育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进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的进一步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3.1.2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待后进生要细心观察学习跟不上的原因,留意其感兴趣的事情和个人所拥有的特长。对其拥有的特长在班级内放大,培养其自信心。以后进生感兴趣的事情为起点,对其进行慢慢的引导到对学习的兴趣中来,慢慢的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使其同自己相比有一个大的进步。3.1.3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1)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后不难发现,学生都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而且部分学生形成了自主预习的习惯。而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良好的课前预习常态,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才能得以顺利的落实,如果没有预习,自学阶段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2)养成了良好的纠错习惯学生各学科都设置纠错本,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遇到做错的问题,都要在纠错本上进行改正,改正后的问题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加深知识印象,做到以一反三。错题本每天都要及时上交,老师及时批阅,针对暴露的知识点错误老师及时详细讲解。如果学生改正有误,老师再反复批阅纠正点拨,直到正确为止。学生经过了教师一遍遍的讲解纠正批阅,最差的学生对问题的印象也会很深刻,学生做题细心的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3)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动力,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核心。每节课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每堂课上学生都能静下心来审题,分析思考,参考自学指导提示,完成课堂自学任务。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带来的实效,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3.2教师层面

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潜下心来不断学习和不断自我完善,学习更多的课改经验,积淀自身文化素养。教师德育与学生德育相对接,教师的榜样作用发挥到极致,在这个基础上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师学习活动。3.2.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教师如果自身素养不高,很难担负起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只有教师充分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为此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不断外出学习名校教师经验,不断聘请专家做培训,专家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指明道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参与人员认真研读有关核心素养的国内外著作文章,撰写学习心得,定期交流体会,探讨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3.2.2定期召开研究报告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中教师定期召开专题报告会,不断制定下一阶段的实验方案、试验计划,研讨实验内容、试验方法目标任务、前期调查问卷等有效工作,为进一步区域推广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3.2.3做好“教与学”方式转变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精准对接课堂是学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场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是课堂,主渠道还是课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提升“教法”、“学法”一样重要。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是基础素养,是能力素养,所以在抓好基础素养的同时,重点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能力素养中有两大超级素养,一是创新能力,二是合作能力。所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要求实验教师要立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发挥新时代的教师角色,秉承立德树人的思想,将知识本位提升到素养本位,以学生能力提升为导向,倡导启发式教学,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避免空洞的说教,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效能感引发学生头脑风暴。在学习方式上,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不断完善的特色课堂,充分还课堂与学生,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上全面发展。为此,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要求实验教师人人要做高效课堂的践行者,新课程理念的领航者。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教育质量观,以活动为中心的学生教育发展观,只有教师积极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做人,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育人的最大价值。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教与学上,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学习上,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特色课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质疑问难、分析思考探究辨析、学以致用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课堂氛围和自我效能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真正达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篇11

初中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已从最初的开展推广阶段深入到了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其核心始终是课堂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愿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而初中数学教学就要改变过于强调接授式学习、机械训练的�F状,提倡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形式,获取新知识,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一线教学的实际调研,我们发现,从整体上看,初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基于标准的教学实践能力还偏于薄弱,在理念与实践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数学课程的具体实施,影响着数学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围绕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涵发展,依托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面临着的问题和困难,寻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这一理念,促进理念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明确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内涵,提炼数学学科的教学关键问题,可以有助于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应对在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困惑。

二、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的选取

那么具体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定义为“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呢?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应该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四基”“四能”课程目标的达成,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可以对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一言以概之:是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问题。它指向数学教学的核心,直接反映科学有效的教学线索和层次,明确体现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形成和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关键问题具有“科学性、基础性、导向性”的特征。教学关键问题是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理念为主要价值取向,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关键内容为载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重要领域:核心素养、核心内容、教学策略。其内涵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外延表现是核心内容和教学策略。核心内容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必备载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功能,体现了数学内部重要的逻辑结构。教学策略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必备手段,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学习生活,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能够借助核心内容凸显核心素养。因此,核心素养、核心内容、教学策略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一)核心素养的10个关键问题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的驾驭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它包括如下十个关键问题:

1.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3.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5.如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6.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7.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8.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9.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0.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十个教学关键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们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需要培养的数学素养,是课程内容的核心。这十个问题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模型思想,明确核心素养的十个关键问题,有利于教师把握课程内容,抓住教学关键,并在其指导下在教学中有机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核心内容的15个关键问题

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在初中数学课程内容体系中起重要的逻辑关联作用的内容;在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是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主要载体;是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内容。核心内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四大领域而确立。它包括以下15个关键问题:

1.如何利用数形结合理解有理数

2.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公式的获得过程

3.如何建立方程的概念

4.如何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5.如何在运动与变化中体会函数的意义

6.如何建立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7.如何引导探究三角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8.如何引导探究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9.如何引导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0.如何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建立模型

11.如何描述统计数据

12.如何处理数据13.如何用频数估计概率

14.如何实施对大数的估计

15.如何验证猜想结果的正确性

我们在确定核心内容的关键问题时,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力图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既能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又能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发展空间。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经历数学思维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策略的8个关键问题

教学策略主要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施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集成,是教学思维对这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包括以下八个关键问题:

1.如何在学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

2.如何抓住并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

3.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4.如何设计探究性问题

5.如何设计有效的合作学习

6.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7.如何利用几何画板开展课堂探究活动

8.如何利用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运用教学策略,理解和把握好核心内容的教学要求,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学策略的运用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它是教师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三、如何在教学中突破关键问题

以上总结的初中数学教学33个关键问题,涉及初中数学四大知识领域,蕴涵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关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也凸显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问题的覆盖面广,有内涵,有深度,对教师的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问题的确定和罗列只是完成了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前提工作,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让问题解决的过程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使之能真正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效能,才是我们做这项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

对此,笔者有如下思考:首先要做到以“标”为本。“标”在这里是标准的意思,既是指课标也是指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这是教学研究的原始起点,也是教学的方向和载体。

具体来讲要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教学目标的定位。对教学目标要广义地理解,不局限于知识目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首先要有思想导向,站位要高,放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在高�^点下看待教学,看待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熟读精研课程标准,对其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要深入理解,对课程内容要牢记于心,在教学中不能单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知识教学当作载体,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问题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是要明确教学内容的定位。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孤立地看待每节的教学内容,要把它放在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脉络中,在横向上要思考该节内容和上下节知识的关联,在本章甚至本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纵向上要看它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起着怎样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还要思考这节知识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素养。

篇12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培优实践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素养,为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新知识教学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探究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合理的情境来设疑,从而将学生带入到探究活动当中,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不同的数学知识概念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模式,并且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科学合理。这里的“科学合理”是指:第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通过分析数学知识的本质内容来创设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的合理情境;第二,设置的问题要有适当的思维量,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探究方向与交流的需求,但是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真正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收获,以便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2]

2.定期举行尖子生培优强化训练,数学的学习提高离不开必要的训练,通过考试,试卷等批改要细致,把存在的所有问题都要指出来,并积极纠正。尤其要注意解题步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从细节入手,规范解答过程。

3.成立班级数学学科带头小组,挑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让他们课下帮老师辅导学生,给学生教学生,讲一遍胜过练十遍,不仅锻炼了能力还培养了责任感和荣誉感。

4.营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空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还是阻碍学生思维扩展?关键在于是否有空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抽象出?笛У奈侍饣蚪?要研究的问题抽象出共同特征。

5.成立数学社团,依托社团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课外辅导,能力拓展提高等。一般的数学尖子生对于高中数学都会有比较高的学习探究兴趣,而不像有些学生那样对数学有恐惧心理。那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着重指导数学尖子生进行课外课后数学自主探究,例如,就某个数学问题让他们自己在课后自主查找资料,针对同一题型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尖子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培优教学成效

通过上述实践,数学培优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三个“转变”。

1.从重知识学习到重思维素养培养的转变。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思维方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数学思维与哲学思想的融合是学好数学的高层次要求。在培训数学尖子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良好契机,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背景,提供数学思想素材,反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融入思维活动中,不断在“问题解决”中得到深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尖子生的数学素养。[3]

篇13

但在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参与的教学行为互动,大多数教师给予的评价都忽视了其兴奋感、荣誉感、获得感、被认同感的价值追求,共情力缺失,有效性堪忧。笔者认为,预设、随机和科学运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微评价”不失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数、让其有存在价值感与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一、微评价概念的提出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兴趣特长养成。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个人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等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中强调,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评价就是根据某项或某些标准,对某人、某事或某言行做出评论和判断的行为。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行为互动这一环节,评价就是研究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主要是对学生学习和参与互动效果的过程的评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激励或鞭策学生参与互动学习、提升其学习兴趣指数的重要一环。

基于对评价内涵的分析与认识,笔者将“微评价”定义为小评价、短评价、简评价、节点评价,即根据某项或某些标准,结合某一量规,给予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情况和教学互动效果的,能够赋予其某种情绪和向往心理的,具有示好与主动选择倾向态度的某一言辞、某个动作、某项标示、某种物件、某类趋向的行为动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句感人的激励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鼓励性的动作、一次激趣的应和、一颗星标类的奖励、一份成果的展示、一次个人梦想的导引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兴趣和互动参与积极性的“微评价”。微评价的预设、随机应和与适时运用,对提高教师的创新力、自建构力和教学机智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使之对互动学习产生亢奋、自愿、主动、向上的心理趋向,提高其收获感、成功感、幸福感。

二、微评价的价值取向

一直以来,在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界,研究评价对学习的影响是探讨情绪和认知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弥补了认知心理学忽视情绪作用的不足。遗憾的是,多数研究较少涉及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行为互动的微评价的评价源及评价语的实例研究和理论探讨,只是对“教师教学或班级管理”“考试测验或等级评估”“个体成长过程或终结性考核结果”等综合性评价源的概念界定和分类,且大多被窄化为纸笔测试或无语评价,重视的只是对富有片面性、赏识性、固化性、模糊性特质的结果式问题评价,评价取向单一,不能及时给学生提供针对性、描述性、价值取向性强的反馈信息,诸如“好”“不错”“真棒”等思维和评价标准单一、内容泛化的评价语充斥整个课堂,关注任务本身的描述、价值取向上进和有助于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提升学生兴趣感和获得感的微评价反馈甚少,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促进作用。

时下,国内外研究对评价影响认知的条件缺乏个性化,大多围绕整体、综合、过程、终结等评价主题和评价源展开,是基于教育整体性要求、针对教学工作的研究,是体现教育教学活动整体性、综合性的体制机制设置,不重视影响学生获得感和兴趣指数提高的个性因素与情绪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更缺乏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行为互动的微评价的专项研究。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行为互动的微评价研究,则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旨,围绕微评价的预设、随机应和与科学运用展开,是某一教学氛围下微评价的设置、操作与价值研究,是基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某一行为或某一关节点的设计要求。

教学中,教师给出的微评价可以非常精炼,角度可以非常小,方式可以非常简单,时间可以带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但一定要具体、及时、准确,要发自内心,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充分得到鼓励或鞭策,更好地促进学习。它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的肢体语言评价,可以是几句简短的口头评语,也可以是一次或大或小的作品展示,还可以是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的经典批改语等等。它是师生共情互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力促课堂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富有创造力的教学评价体现和机制体系建构。

三、微评价的价值例证

在组织“党是我们的领路人”一课教学时,笔者结合“两学一做”这一时事话题,设计探究活动,预设微评价量规。

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自编自录的党史教育微视频《走向辉煌》,设计了探究活动。

结合探究活动,笔者编制了如表1所示的微评价量规。该组微评价预设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让执教者增智。通过该组微评价(量规)的预置,教师的思维空间得以拓宽,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得以提升,设计立体感、创新力和自建构力得以增强,机制体系建构、编辑整理和课堂驾驭能力得以提高,业务理论水平与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加强。微评价用语的预设,变取向和标准单一、无力的评语为充满正能和价值取向明确的激趣、励志语;变传统呆板、说教式课堂为立体参与式灵动兴趣课堂。最后,配以激趣效果、获得感和可行性数据分析,反思课堂有效性,为下一个班级的教学和下一节课的预备提供实践依据。

二是给学习者激趣。该组微评价(量规)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可以激活学生兴趣互动的因子,增强其求知欲和获得感,提高其参与互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其学习和知识巩固的有效性。结合积极的双边活动,适时运用该组微评价,可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兴奋感和认可度,从而在师生互动“玩乐”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养成行为,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同时达成。再者,激趣效果、获得感及可行性数据分析,也以“亮黄牌”的形式给予了参与课堂教学行为互动和探究活动少的同学一个警醒,达到了激励、鞭策后进的效果。

三是为评课者立点。该组微评价(量规)中评价源和微评价用语的预设及激趣效果、获得感和可行性数据的分析,给执教者自评、他评、研课磨课进行了切片式立点,明确了评课角度,提供了评课方向,找准了评课源。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帮助执教者自身及参与听评课研磨的教师拓宽了思维空间,创新了设计要求,点明了反思方向,提升了学科素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