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历史的复习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历史的复习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历史的复习方法

篇1

高效,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用比较小的投入,得到尽量大的效率效益。何谓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那么,在期末短短的两三节课里,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应用?

一、“试卷结构”的分析

以“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中历史考试说明”为例。题型和题量:

从题型和题量来看,初中历史的期末检测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基础性题目的比例较大,因而在复习中应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指导。

二、历史复习方法的指导

(一)让学生学会记忆历史知识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对学业水平达标的要求之一是“知道与了解”。新课程摒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博闻强记,在脑海里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比如我在讲授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关键人物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开始殿试,首创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虽然这句话有点“恶搞”,但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首创武举的人是武则天。另外我还从中点拨,武则天——武举,都有个“武”字,可以快速地记忆,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二)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不彼此孤立。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横”的线索,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二是掌握“纵”的历史线索,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下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纵”的专题线索。如中国近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我就用“横“的线索来进行梳理。

另外,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联系,我就用“纵”的线索来梳理。

这样,通过用两个表格的列表,就把9课书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用“捉住主干”的方式进行梳理,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减轻负担,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纵”“横”交错。如果学生能像教师那样把教材分析透彻,既做到宏观把握,又做到微观细研,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三)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资料

学生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教科书等文字资料。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把握文字资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对于课文,则要求学生做到“三步走”:首先,全面浏览课文,搞清有几目内容,有哪些专栏,有哪些图片、史料和表格;其次,细读每段课文,概括出主要内容,找出基本的历史知识要点,并向全班介绍;再次,精读重要段落,结合小字、图片、史料、表格、注释,加深理解,解答疑问。那么,在做题时要学会找出关键字词。

比如选择题:“魏主欲变北俗,……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家降黜。”它是指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必须接受什么( )

A.汉姓 B.汉服

C.汉语 D.汉字

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找出关键字,这道题目的关键字词有两个,“北语”“语音”,由此可得出答案选C。

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能比较迅速地统揽题目,把握到知识要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和质量,轻松学习,高效掌握知识。

(四)结合单元测验卷,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的方法

在复习当中,针对每一种题型进行分析指导,特别是解题的方法、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规范化的分析和指导。

1.解选择题。正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介绍到,要懂得查找关键

字词。

2.做配伍填空题,道理也是一样的。比如七年级上册有道题目,如下:

配伍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 )法家A.兼爱、非攻

( )道家B.民贵君轻

( )墨家C.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 )儒家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兵家E.事物都有对立面,能相互转化

看到这样的题目,首先是通读全部题目内容,查找关键字,如“法家”对“法治”;“兵家”对“战”;“道家”,对“对立面”,一下子5分的题目已经保证能拿3分,剩下2分,也很容易解决。

3.做材料解释题,要提升学生答题的审题能力,锻炼学生答题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其书写必须工整、规范作答,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在考试中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例如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下面是古代著名的中西路上交通图。

材料二: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绸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及贵妇人都惊叹不已,认为凯撒大帝的长袍美妙绝伦,于是穿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请回答:

(1)请说出材料一这条著名的交通要道的名称。它的开辟与西汉哪两位历史人物直接相关?(4分)

(2)这条路线会经过西亚、河西走廊、新疆、欧洲、长安等地,请按从东向西的方向排列这些地名。(3分)

(东)长安( )( )( )欧洲(西)

(3)你认为材料二的情景真实吗?请说出理由。(3分)

(4)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又有什么价值?(5分)

解答读图材料题,可以根据问题看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甚至有些答案能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学生通过读题、审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确该用什么知识来回答这些问题。答题的内容找到了,那么就要看分答题。有几分,就要答几点,这样也不容易因为没找到答题要点而失分。

总之,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教师就应具备高水平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能力,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把这些能力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篇2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受国内外形势、高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涉及在校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的、紧急的,并在高校范围内造成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学生行为事件,如学生自杀、群架斗殴、食物中毒、宿舍重大失窃等事件。高校如何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预防突发事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都是当前高校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处于高校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应讲究策略和方法,以达到稳定高校安全的要求,对高校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标具有指导性的建设意义。

一、突发事件在高校产生的影响

1.造成当事人的多重伤害

突发事件的发生对高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学生生活和学校声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受害者无疑是事件当事人。突发事件给当事人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对当事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首先,突发事件打破了当事人的原有生活规律,扰乱了其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其生活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其次,突发事件处理之后会给当事人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使其心理处于浮动的状态,甚至在事后回忆时仍心有余悸,更有甚者会出现心理障碍。最后,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引发学生的群体讨论和猜疑,如果学校对突发事件采取“消息封锁”的态度,那么各种流言蜚语对当事人无疑就是更大的伤害。突发事件给直接当事人和间接当事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需要辅导员给予针对性的安抚、引导和教育。

2.伤害学生心理

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社会和个人都将处于一种危机的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高校突发事件,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分辨是非、认清本质的判断力,以至于一段时间内陷入一种当事人缺乏安全感,学生之间缺乏信任的状态,甚至会导致逆反、埋怨等不良情绪。近年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少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倘若处理不当将会引发连锁反应,给大学生心灵带来更大的冲击。大学生心理的教育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在突发事件中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及时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障碍等问题,以减少突发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

3.激化校园矛盾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国内各大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使得高校在办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领域面临着更多的难题。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时有发生就是其外在体现,它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使各种潜伏的校园矛盾激化,既破坏了校园的稳定,又扰乱了学生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名誉和声望,对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4.考验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高校突发事件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为了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辅导员要具备敏锐的预测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高效的处置能力。敏锐的预测能力是指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突发事件要有提防意识,还要从以往突发事件中寻找规律,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做到充分预测、准确把握、及时处置。快速的反应能力要求辅导员能准确把握社会思想动向和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关注带有苗头性的问题,把潜伏的危机解决于“萌芽阶段”,从而避免突发事件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辅导员要保持沉着冷静,发挥主观能动性,迅速处理事件,及时控制局势。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高效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加强修养、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能力。

二、校园典型案例分析

2005年政府教育部门开始在高校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活动,尤其将对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纳入考核体系,各高校都初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普遍建立了校园110等危机管理的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危机事件管理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上海某高校两起典型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张同学,女,河南生源,2005年9月入校,英语专业。2006年年底有同学向辅导员汇报,称张同学近期身体突然发胖,因曾经有夜不归宿现象,故怀疑有怀孕的可能。辅导员接到此报告后,立即展开查访,并且找该女生谈心,目测中发现张同学虽然身体较以往肥胖,但腹部隆起较明显。当提及关于例假的情况时,张同学提出自己已经5个月没来例假,因以前也有例假日期的不准时,故没放在心上。获此重要信息后,辅导员立即向学生总支书记报告此事。总支书记亲自带领该生去中心医院做B超检查,当检查报告明确表示已怀孕5个月时,张同学掩面而泣。在尽力安慰她情绪的同时,辅民员将此事上报了校党委副书记。校领导经过讨论研究,决定让张同学直接回家做好流产手术后再返校继续学业。辅导员与家长联系过后,由辅导员送张同学去火车站,家长在目的地接站。经过手术休养,半年后张同学顺利返校读书。这起案例让我们想到的是,首先,学生们有主动的汇报意识,使辅导员能够及时了解个别学生的突发状况,其次,辅导员能够及时上报领导,听从领导指挥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突发事件幸好发现比较及时,否则可能对张同学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更深远的伤害。

案例二:马同学,男,山东生源,2005年9月入校,英语专业。2007年11月某晚,辅导员突然接到学生生活园区派出所电话,称学生宿舍楼有男生打群架,一位姓马的男生被送往中心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在向领导作初步汇报后,辅导员立即赶往医院,见到了病床上的马同学,左侧眉骨上方因打击裂口被缝7针,很可能有破相的趋势。经过向周围同学的询问,知道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在篮球比赛中,与其他院系男生发生口角,之后回宿舍,对方男生纠集一群人过来打击报复。在殴打中,马同学受伤至此。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校保卫处领导,对方辅导员的出面下,肇事者及受害人双方家长面对面沟通此事,虽然马同学家长的情绪比较激烈,但是为维护校园稳定,学生安全等考虑,最后通过道歉经济补偿等方法使本事件妥善解决。

三、辅导员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思路与方法

1.积极预防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

掌握学生动态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渠道,才能使辅导员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各方面动态,而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的情况汇报是辅导员了解学生动态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要善于通过学生干部会议、党支部会议等多种途径,从关心、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向广大学生阐明“汇报意识”在预防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的积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干部、党员,甚至是普通同学在学生当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能从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意识及时向辅导员汇报情况,从而使辅导员能随时掌握学生动态,把握主动,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2.互动机制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信息上报是处理危机事件的关键环节。由于突发事件总是防不胜防的,而且辅导员个人的能力及职权是相对有限的,因此辅导员要明确信息的及时上报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只有信息及时地上报才能让领导及时掌握情况,争取主动作出正确决策,从而有助于凝聚全校的力量做好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善后处置工作。因此,辅导员要提高警惕,时刻保持对事件的敏感度,在学生群体当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能自行处理,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往危机现场,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听从指挥,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工作。

家校互动是化解危机事件的长效机制。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要与学生家长时刻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辅导员更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行动。

正确且及时的信息是应对危机事件的科学做法。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以非官方消息的形式迅速在校园蔓延,就会在学生群体当中引起恐慌,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辅导员要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问题实质,采取有力措施,及时作出反应;要通过召开年级大会、党支部会议、学生干部会议等不同层次会议的方式,同时应利用各类等网络载体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真实信息。这样不仅能获得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且能使广大学生以此为戒,从而更好地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

3.恢复重建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延续

心理恢复是危机干预的必要步骤。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并不代表危机干预任务的全部完成,事实上,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带来人员的非正常死亡或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对于学生当事人甚至是学生群体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辅导员既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又要在事件处理过后通过个体或团体辅导的方式对需要辅导的学生群体进行心理辅导,使其获得心灵上的支持与慰藉,尽快恢复往日有序的学习和生活。

事后教育是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突发事件在给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和潜在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教育机遇。辅导员要因地制宜,在每个关节点上,做到当机立断,慎行施教,让学生们对于事件的成因和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价。辅导员结合事件的实际开展工作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找到落脚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心灵更容易得到震撼。总结反思是危机干预的重要环节,突发事件结束后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总结反思是整个突发事件管理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此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提升学校整体应对危机的能力。

高校突发事件固然不会时时发生,但辅导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将关注、关心、关爱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要采取“防治结合,重在预防”的原则。辅导员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统筹兼顾,求真务实,促进实践与交流的相互作用,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赵海荣.辅导员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171-172.

[2]黄海群.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案例分析及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9):69-71.

篇3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教育界所大力提倡的。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积极地实践,大胆地创新。对于教师来讲,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基于每个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各个学科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合自身的复习环节。复习环节可能只占用课堂的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处于一堂课的初始阶段,如果设计不当,很可能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对于我们初中历史学科,在讲授新课前,大多数教师都会花一段时间对前课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当然,我认为这样的复习环节的设置,也是由我们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复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我所处的地区来看,大多数历史教师采取的是默写的方式。但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应确定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如果我们的教学要求远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那么这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初中阶段,就学科特点来说,默写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超出了对部分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能力要求。如果我们布置背诵的任务的话,那么学生不仅要花一定的时间完成笔上作业,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背诵所学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点,这对于后进生,无疑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学业负担。

第二、随着对有效课堂的不断研究,就有专家指出“针对性教学才是有效课堂的灵魂。”而从初中历史的考试方式来看,默写的复习方式针对性不强,提高成绩的效果也并不明显。我们知道中考历史是以开卷考试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如何利用好教材才是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而默写则是一种脱离课本来考察学生的复习方式,它对于闭卷考试来说是相当必要的,但对于开卷考试的科目,它的针对性则值得商榷了。

第三、当今学习理论的主流――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别强调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默写的这种方式较为机械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容易造成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厌恶感。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复习环节的有效策略

综上所述,将默写作为历史学科的复习环节并非行之有效。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既能适应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又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最终能显著提高学生成绩的复习环节。为了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我开始广泛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其中一个学生的真心话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他告诉我:“其实我们不管什么科目的默写,都会有很多的学生采取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而且是屡禁不止,防不胜防……”这段话给我的内心以极大的震撼!心情平复之后,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现:既然默写不得人心,作弊又难以根除,作为开卷考试的历史学科,何不直接采取开卷的形式进行复习呢?拿定主意后,我就开始着手对课堂复习环节进行改革。具体方法是:先由教师在课前准备几道与上一课所学知识点相关的题目,学生采取开卷的方式,依照课本中的笔记找出答案,但过程中不准与他人交流。这里教师所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明确我们设计题目的目的,不能仅仅是对教材知识点的考察,关键在于要体现对学生所做笔记的考察。我认为这种复习方法的转变,优势在于:

首先,这种方式更加适应了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更加符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从而起到了减负的效果。采用开卷的复习方法,历史学科所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将大为减少,复习考察的难度相比默写也大为降低。学生只需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在理解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就可以轻松应对这项任务,让中等生和后进生也能感受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学好历史,这就更有利于重塑他们学习历史的自信心。

其次,这种方式对开卷考试更有针对性,可以起到更好的提高成绩的效果。采用开卷的方式作为复习方法,目的就在于通过让学生在书上找答案来检查学生做笔记的情况,使那些没有完整规范笔记的同学感受到做好笔记的重要性。在反馈环节,我们就可以通过批改了解哪些同学的课堂笔记有问题,这样就更加便于我们去在课后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

篇4

有效的教学开始于确切地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初中历史教师要把单元复习课设计成高效率的课堂。所谓“高效率”,就是让历史课成为学习历史的主要阵地,使学生从课后盲目和低效的复习检查中解放,体会到学习历史原来可以如此快乐与有成就感。很多历史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时空跨度大,任务繁重,时间很紧张,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的高效?

一、充分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要打造高效的课堂,课前准备充分至关重要。在课前准备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认真下功夫,调查分析教情和学情,在教学中果断取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求做到:充分备课,明确讲解,注重能力训练与学法指导,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最初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除了系统掌握教材,还要树立一个榜样,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自己要掌握得很好。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发生思想碰撞时,教师能发现问题并做到及时调整。遇到问题课后更要及时反思:为何会产生这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把分析、总结写下来,然后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后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设计,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制作课件,涵盖课标, 注重知识重难点

在初三历史课堂复习中教师要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充分展示历史课的趣味性。首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成教学复习课件。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初中历史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在初中历史复习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学的内容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可以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活泼、精彩纷呈。这种教学方式创设的教学环境代替了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学课件不仅要突出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课件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并且生动。第一,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视频和音频文件。让历史书中的插图从静态转成动态三维模型的图片,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和更具吸引力。

三、落实课标, 重视复习方法

研读课标和理解课标, 最终是为落实课标服务。落实课标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体现。如何让学生有效掌握课标要求的内容呢?

第一, 启发诱导, 逐层深入。教师在指导单元复习时, 必须注意牢牢把握启发性原则, 处理好教材内容, 强化对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贯彻“启发引导、层层深化”的要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将讲解、练习、及时评价结合起来。作为历史单元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讲解、练习和评价有效整合在一起,同时注重思维训练。从这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看, 试题与课标之间联系紧密, 都是严格按照初中阶段三维目标学习要求进行命题, 也就是从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 考查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等的掌握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历史教师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课标进行教学, 才能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篇5

镍,原子序数28,原子量58.71,近似银白色,是硬而有延展性并具有铁磁性的金属元素,熔点1453℃,沸点2732℃,密度8.902g/cm3。镍对环境的主要污染来自于:镍矿的开采冶炼、含镍合金的生产加工过程;电镀、镀镍的生产工艺过程。金属镍几乎没有急性毒性,一般镍盐毒性也不是很高,但是镍元素在生物学上也有一定作用,对如精氨酸酶,羧化酶等一系列的酶有激活或抑制的功能,而发生毒性作用,且羟基镍也能产生很强的毒性。人体镍元素中毒的特有症状是皮肤炎、呼吸器官障碍及呼吸道癌,镍在肾、脾、肝中积存最多,可诱发鼻咽癌和肺癌。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环境保护署及欧盟饮用水指令(98/83/EC)中对镍的限值都有严格要求,分别为0.07mg/L、0.01mg/L及0.02mg/L。我国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标准均对水中镍含量也有严格规定。对于测定水中金属总量的前处理,环保部标准司针对电热板消解和微波消解方式分别了《水质金属总量的消解硝酸消解法》(HJ677-2013)及《水质金属总量的消解微波消解法》(HJ678-2013)两套标准。但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金属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基体复杂的水质,严格执行标准时会出现峰形较差、加标回收率不达标的问题。

文章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复杂基体水中镍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实验方法

1.1 主要仪器

德国耶拿Zeenit7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备自动进样器);镍元素空心阴极灯;热解涂层石墨管;可控温电热板;微波消解仪。

1.2 主要试剂

本次实验用水未经具体说明皆为去离子水;硝酸(优级纯);镍标准工作溶液:20μg/L。

1.3 选取对象

本次实验分别选取某选矿厂、某电厂、某石化厂和某电子厂的废水进行分析。

1.4 实验条件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镍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见表1。

1.5 微波消解法

取25ml混合均匀水样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1.0mlH2O2,5.0ml浓HNO3,若有大量气泡产生,则静置于通风装置中,反应平稳后加盖旋紧。放入微波消解仪中,选择升温时间10min,温度180℃,保持时间15分钟。程序运行结束后,取出消解罐置于通风装置内冷却,待罐内温度与室温平衡后,放气,开盖,移出罐内消解液,用实验用水荡洗消解罐内壁两次,收集所有溶液,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待测。也可用电热板在亚沸状态下,加热赶酸至1ml,用0.2%HNO3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注:在消解过程中切不可将溶液蒸干。如果蒸干,应重新取样进行消解。

1.6 电热板消解法

取50.0ml混合均匀水样于150ml烧杯或三角瓶中,加入5ml浓HNO3,在可控温电热板上加热消解,盖上表面皿或小漏斗,微沸加热回流约30min,移去表面皿,蒸发至溶液为5ml左右时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再加入5ml浓HNO3,盖上表面皿,继续将溶液加热回流蒸发至5ml左右。待上述溶液冷却后,缓慢加入1ml高氯酸,并保持微沸,加热至不再有白烟产生,冷却后,用适量实验用水淋洗内壁至少3次,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待测。注:在加热过程中,不要让消解液由于大量的白烟冒出造成样品损失。两种消解方法空白试样的制备:用实验用水代替试样按上述步骤与样品同步进行消解。

两种消解方式加标回收率结果见表2。

2 结论

通过对四种不同复杂基体水质的加标回收率测定,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采用《水质金属总量的消解微波消解法》(HJ678-2013)标准方法进行微波消解前处理,加标回收率过低无法满足实验方法要求。采用《水质金属总量的消解硝酸消解法》(HJ677-2013)标准方法进行电热板消解前处理,硝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不完全,改用硝酸-高氯酸体系后消解效果良好,且加标回收率数据良好,符合相关方法要求。因此,在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杂基体水质中镍的总量时,建议采用电热板消解方法,硝酸-高氯酸消解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侧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程劲华,等.石墨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金属元素操作条件的探讨[J].城镇供水,2006,5:36.

[3]HJ678-2013.水质金属总量的消解微波消解法[S].

篇6

比如,我们划分出一个“国际关系史”的专题,所谓国际关系就是国与国及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整体把握后,首先将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划分为如下四个专题: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所产生的斗争;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侵略、反侵略、称霸、反称霸的斗争;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抗争;4.国际协作问题。下一步的更小的专题划分就是来整理那些国家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的协作等,再如,我们再划分一个“国别史”专题,如果以法国为例,就可以把课本中全部的和法国有关系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列为一个大专题,把法国不同的阶段的历史划分为小专题。这种方式的有效运用,大小专题可以相互作用,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科学联系,提升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能力和效率是世界史复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纵观目前中考中的世界史试题,我认为,要学生提升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是十分关键的,整合能力需要对世界史知识做出全面的、科学的多层次联系,通过对比整理,寻求这些知识中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握好事件的实质性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采用纵向横向的联系、中外史联系、现实热点联系等方法,结合事件顺序和事件来抓住一个国家的特征是纵向的联系,这种方法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把世界各国具有性质、类型基本一致的历史事件作出总的概括就是横向的联系。这种方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总体化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中国历史知识大多掌握的比较好,我们在复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中外史使联系的方法,把中外历史科学地联系起来,因为与学生所掌握的中国历史有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现实热点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减轻记忆的压力,提升复习的效率,比如,从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我国的的联系中,将二者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做比较;再如,从英法美三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由此深层次地理解英法是通过反对封建统治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则是反对殖民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还有在复习英国的对外殖民侵略时,联系中国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等。这种复习的方式使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合理的联系构成了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升了复习的效率。

三、强化训练迎战中考

篇7

一、巧安时间,四轮驱动

按照新课改的课时安排,在三月中旬新课即将结束,并由此进入复习阶段,到六月底中考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备战中考的关键时间,可以这么说,中考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个月的复习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并有所作为的时间。因此我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安排四轮复习;即一轮夯实基础,二轮分清重难点,三轮专题复习,四模拟训练。其中,第一,二是重点所用时间也最长,大约从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近两个月。这是因为中考历史的命题范围是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及安徽历史共七本书,如果平时对基础知识没有系统的掌握,想在短暂的时间内答好试题,难度很大。所以我在第一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应以书本知识为主,并相应的提出重难点。而且有时一二轮复习应交叉进行,做到既要讲面也要讲点,点面结合。同时把重点应放在八年级、九年级教材上。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一二轮复习之后,使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个基础上,我准备三轮专题复习和四轮模拟训练。这大概要一个月的时间,从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在专题复习中,我把整个初中历史分成若干专题,每一节课讲授一个专题,注意有深有浅又强调平衡发展。在模拟训练中,我把平时收集到的比较好的题目和历年中考题目合成试卷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找出问题,发现不足,然后再加以改正。当然我有

时是三四轮交叉进行的,这样,既避免了简单讲解历史知识的枯燥,又可以满足考生跃跃欲试想练兵的心理。经过这样的四轮复习,使学生既对整个初中的历史书本知识有个大致的掌握,又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从而在考试时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分层复习,面向全体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质量也是教师形象的体现。这一点,就算在推行素质教育和实行新课改的今天也是我们教师时刻牢记的。而教学质量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根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效发展。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来说:做到要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消化得了。对于优生,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灵活运用的引导,赞赏鼓励其超越教师;对于中等生,则赞赏肯定其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其潜力,力争挤入优等生行列;对于后进生,则要挖掘其闪光点,激发兴趣,培养自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起点低一点,坡度缓一点,步子慢一点,鼓励及时一点,力争向中等生转化。

在课堂的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更要分层次要求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全面进步。针对中等生,后进生课堂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针对优等生课堂复习则要有知识点的拓展性。同时在课堂题目的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差距,既要满足优等生求知的欲望,又要考虑到后进生的水平承受能力。通过对历史复习练习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力争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例如,我在复习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时,面向全体学生,我主要讲解两次革命异同点的比较,强调指出美国历史是由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思考探究题: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请根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

(2)美国近代史上另一场战争又是哪一次?它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过这个问题,让那些学有于力的学生认真思考,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发起他们的思考兴趣。这样,通过这个题目既考查了中等生,后进生,又考虑了优等生。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就真正的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三、时政热点,时刻关注

纵观这几年的历史中考试卷,无论是传统的试卷还是去年新课改下的历史中考试卷,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和过去一年所发生的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着。例如,2007年中考试题第15题,考到中非合作论坛,这就和2006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可想而知,

中考对时政热点的关注, 以前是,现在是,那么以后呢?我想也应该有着联系的。历史最主要的作用是给今天的人们提供经验和教训的。每当一件国家大事发生时,我们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它的经验和教训。所以,我在历史复习的过程中,针对近一年来所发生的时政热点以及我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与此相关的试题,我会有意识的加以收集和整理,然后以讲义或试卷的形式发给学生。这样做可以达到以下作用:1: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到锻炼,2:增强学生对时政热点的掌握程度。当然,在时政热点的复习过程中,应本着精而少的原则,不要一点一点的罗列,而要精选出中考有可能考到同时与书本知识有紧密联系的热点,从而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2008年中考在即,这就要求我们以贴近生活实际的眼光,关注日常所发生的时政热点问题,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再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模拟考试,增强信心

考试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情况,可分为单元考试、学期考试和模拟考试。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中考前的模拟考试。为了进行中考前的最后冲刺,教师应在中考前精心设计出2—3套针对性很强的诊断性、总结性、模拟性中考试题,让他们实战演习,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考心理及状态,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改正,力争做到“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为此,教师在模拟考试后应及时批改分析,讲解试卷。我在此点上,我一般做到三步:第一步,认真做一遍试卷,设想学生会在那些地方会出现问题,存在错误,这样我做到了心中应有数;第二步,认真阅卷,并在阅卷后,认真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哪些题目学生准确率高哪些题目错误率高,从而在分析试卷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步,确定分析试卷的重点,疑点和难点。当然,这要建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分析题目时应抓住三点:1.讲错误率比较高的题,对易错、易混和模糊的知识点应反复强调;2.分析错误的原因;3.讲解错误题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去年的中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题:试举出中日历史上发生冲突的事例。结果很多同学的答案相同,都十分肯定的指出是:和。其实答案还有一个是戚继光抗倭。于是我在分析试卷时强调:1:这是很多同学都做错的,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增强信心2;指出错误的原因:你们忽视了中国古代史3:经验:在以后做题时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比如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联系等。通过这样做,既帮学生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又掌握了一个答题的技巧,从而更加增强了对于考试的信心。

总之教师通过认真组织模拟考试,并有针对性地分析试卷,同时着重在心理素质的调节上下功夫,力争让学生快快乐乐复习,轻轻松松迎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初中历史复习的过程中,各老师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怎么讲,要提高历史复习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深钻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方法,注重条理,做到既全面把握,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一切,又要承认学

生间的差距,分层复习;既要注意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使之条理化和系统化;又要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热点;既要强调中考的难度,又要增强学生的迎考信心。总之,我们在历史复习中,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中考质量,一手抓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从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一、重视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历史学习

初中历史老师是比较难当的,学校把历史作为副科看待,不仅增加了历史老师的教学难度,而且也使学生心理形成一种轻视态度。初一初二不重视,没有对历史形成知识化、结构化、系统化,从而使初三历史教学走向畸形,初三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我经常给我的学生加油!

1.下课与学生谈心聊历史名人、历史电视剧,课上有时还有聊聊历史发展,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历史,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只要学习态度端正,历史同样也是会学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引导学生走出开卷考试的误区,开卷不是满无目的的抄书,不用记忆,书中自有答案,不用思考等。即使基础差,只要你加倍努力,历史知识你会一个个学透,学以制用。在我的努力下,很多学生愿意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这样更不用惧怕中考了。

二、重视考试说明,综合巩固复习

结合考试说明来进行复习,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针。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知识层次,就是中考的要求层次。

1.牢记基础知识和基础观点,加强训练,夯实基础。突出重要的主干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重视整体把握,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历史知识是一个知识网络,孤立地掌握零碎的知识,难记也难理解,无法学好历史,依据考试说明,复习是必须注意知识的点、线、面注意整体的把握。例如,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中日战争(即日本)等。复习中,要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即熟知每次战争爆发的背景、时间、经过、结果、影响等,做到点线面结合,复习到位。另外,专题复习不仅要纵向联系,还需横向联系。例如,复习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次工业革命这一专题时,同学们可以横向思考:这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了影响。横向思考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影响着世界,同样世界也影响着中国。

3.重视知识的横纵联系,复习时必须通过横纵联系,用多样的比较视角,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了解历史全貌。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是一条重要线索。近代列强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这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关注周年大事,与时政热点相结合。例如,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复习时要结合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对解决国际争端问题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答题技巧是关键

1.选择题是根据教材内容、情景设置的题干和四个不同选项组成,所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大,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准题干中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以作出准确的选择,根据关键字可以帮助你理解试题;其次,根据题型特点,可以采用排除法和使用最佳选择法。

2.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归纳史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材料的选择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超越教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没有完全脱离教材,又是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即知识的迁移,这是材料解析题最基本的特点)。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是:首先,是阅读材料,必须作到“读懂、读透”材料,不仅从文字上读懂,而且要从历史角度读懂材料。把材料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阅读理解材料。这样,才能作到对材料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其次,是审读设问,弄清命题者的意图所在,明确各题的不同要求,按要求解答。再次,是处理好设问与材料、材料与教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从材料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组织材料解答。

篇9

(一)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储备

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它虽然分为若干发展阶段,但各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想牢固掌握旧有的历史知识,就必须及时地复习。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将来才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复习有利于加强记忆

各种形式的复习,是战胜健忘、加强记忆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复习有助于历史知识的深化

复习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加深所学知识,把具体历史知识升华到对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

(四)复习既可以检查学生学习的质量,又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

通过复习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教学。

(五)复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搞好复习的做法

历史课的复习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日常复习,一类是组织复习课进行复习。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日常复习和组织复习课进行复习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日常复习

1.讲授新课前的复习。采用这种形式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问题的形式拟定复习提问纲要,提问时要因势利导,提问后归纳小结。

2.讲授新知识,联系旧知识的复习。这种复习形式,应通过对比、分析,把重点放在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以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3.讲完新知识后的复习。这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样的复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后刚刚形成但又不够稳定的神经联系,通过复习提问,在集中刺激的条件下得以强化。

(二)组织复习课进行复习

1.单元复习课。这类复习课我通常的做法是经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后,专门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通过提问、谈话等方法,引导学生对该单元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原来分散在各个章节的历史知识组成一个整体,以便学生掌握该单元历史发展的全貌、基本概念、基本线索,达到深化知识、系统巩固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围绕单元教材的中心,抓住最本质、最重要的史实,所提的问题不仅要具有启发性,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内在的联系,层层深入。

2.期末复习课。这类复习课是对一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的全面复习,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整理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复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最好是把系统概述和综合归纳结合起来,可先采取纵向的系统概述,然后再采用横向的综合归纳。

3.总复习课。

(1)根据新课标和考纲的要求,紧扣教材,化繁为简,抓好全面复习。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大都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因此,在总复习时,首先必须紧扣教材,对教材中考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包括插图、地图、注释、思考练习题、大事年表,都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夯实基础,把握好基础知识。因为历史学科的特点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型、方式怎样改变,但历史知识始终是不会改变的,答案仍然在书中。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题意学会取舍、变通。

(2)提高复习效率,重在教学方法。我认为复习课不仅要精讲,而且要精练。但是学生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一则要精选习题,二则要在复习中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注重训练学生审题的思路、答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典型问题的分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忌让学生在题海中挣扎。

(3)采用小专题的复习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基础知识复习好之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分析、综合、归纳的整理,并要求学生大胆地根据本专题的知识设计练习题,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与不同,最后让学生明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需要我们认识什么道理,得到什么启示,说明了什么问题等。

(4)加强对学生不同题型的训练。近年来,中考题型十分灵活、多变,很多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应用。结果,考试分数很低,从而丧失学习历史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评卷的时候,重点是解答疑难问题,根据不同的题型,教给学生一些解答各种练习题的方法,使学生适应千变万化的试题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篇10

一、培养兴趣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自我好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动学习,才会激发其内在动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学的知识才能持之以恒,在学中讲究提问艺术,这是各学科都惯用的手法之一。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注意此点,面对创新的压力,历史知识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提问艺术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又要符合知识的难度。因而培养兴趣是提高教学的前提。

1.精心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门户,是成功的关键,在有限的时间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件值得回味的事,当面对多种多样的导入时,要学会因课而导,因时导入。如,在讲述“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利用现代工具播放一首诗《敕勒歌》,可以先引领学生闭目聆听,为其营造草原的景象,感受无边无际的原野,一同领略草原风情,逐步过渡到草原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由于有导入做铺垫,自然地过渡到他统一蒙古扩充领地是草原赋予的构想,这样利用情景联想的交叉,让学生身临其境,充满着疑虑带问而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也初步地认识成吉思汗这一人物,可以说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2.开展竞赛

传统的复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记忆,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适当开展竞赛可以使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男生女生两大组或几个组或者自我找寻竞争对手,进行历史知识大比拼。这种模式既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创设情境

新课改要求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然后开展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教学活动,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比如,在学习《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课时,学生在探究“锦衣卫”时,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可以安排一次角色扮演活动,挑选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朱元璋、大臣、锦衣卫,表演朱元璋派锦衣卫监督大臣的一个片断。这个角色扮演活动效果很好。因为历史角色的台词把锦衣卫的职能融入人物语言。学生也喜欢参与这种类似于“穿越”的活动,同时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1.合作探究

我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然而教育也是开放的,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见解和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策源地。

2.联系实际

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力发掘历史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学会了解过去,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伴随着历史的学习不断进步和成长。

3.整合教材

教材的编排是烦琐的,知识分散,学生掌握较为困难,尤其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更是一部探索史。这成为初一学生跨入初二的一大转折点,梳理变得尤为重要,可结合数字记忆法,将有效的知识浓缩起来,最后归结为:一性质、两矛盾、三线索、四阶级、五制度、六列强、七条约、八人物、九运动、十战争。利用关键词引领学生找寻答案,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扩充了大脑的容量,又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学习能激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心态的形成。实践证明,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加强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历史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在自主学习中面对历史教材和史料,首先要迅速浏览全文,抓住主体内容,关注标题。精读字句,学会圈点批画、做记号、写批注,学会抓住关键词和重点语句,把教材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知识。

2.积累方法

学习历史是需要大量的记忆,而积累大量的学习方法,则可以大大提升自学的效果。比如,制定学习目标的方法、谐音记忆法、图示记忆法,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11

1.分析中考试题的新变化

首先要分析题型的变化,尤其是2013年中考试卷与2012年中考试卷相比,在题型上有哪些变化,加强对新题型解答能力的训练。其次,要分析考查内容和试题形式的变化。新课改理念在中考试题中越来越明显,现在的中考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也越来越开放。课本知识不变,变的只是命题方式,通过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以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口,突出知识的活学活用,使试卷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例如:假如你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重走路”活动,你预测一下需要克服哪些困难?为此需要做哪些准备?

分析:回顾,我们知道经历了冲破的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和草地等。这样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有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等,根据这些困难可以推测出需要做的准备有战胜的勇气和决心、磨练自己的意志、必备的药品等。

又如: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北京奥运问题、神州七号问题、广西东盟博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问题等,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大事。如果学生只顾埋头苦读,不闻窗外事,不了解时政热点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就很难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准确分析、判断和解答。这些试题都体现时代精神,国情民情和关心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等主题。这类试题既能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也能考查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及情感与价值观。整体性强、层次分明。这类试题已经成为中考的一种趋势。这就需要考生积极关注现实,选择那些材料丰富、时代感强、开放性强的习题去训练。

2.依托教材,讲红结合,拓展思维

讲是引导点拔,练是巩固拓展。考前进行有质、有量、有度、有序的强化训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要忌题海战术式的频繁考试。习题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题目,注意题目的多样性、梯度性和综合性,要务求实效,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教师要精讲,精讲学生困惑易错的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检测,教师要细致的研究学生的反馈情况,分析问题的特征,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对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精讲。讲知识要拓展思维,纵横联系、系统化、条理化;讲思路既要突出提示找突破口,又要努力给学生营造思维训练的情景。这样,就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如随着时代车轮的前进,我们听到了各年出的最强音——“流行语”,它能在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如20世纪50-70年代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多快好省,赶超英美”,而80年代以来的如“万元户”、“小康”、“上网”等。

请回答:①从以上50-70年代提供的流行语中任意挑选两句,介绍其反映的历史;②从80年代以来的流行语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③“神十”是2013年科技领域的流行语之一,请说出你谈到这条流行语时的感受。

此题是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抓住时代的主流特征,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形象的感知和理性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研究技巧,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

历史学科考试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强调能力立意,注重人文性、科学性、实效性、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完成答卷,平时就要积极研究答题技巧,力求回答时有所创新。一般的非选择题以材料题形式出现,教师应提醒学生要注意以下几句话:

篇12

有人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__老师从课件的设计,到课堂的活动都精心设计,用尽苦心。从形象直观的图表,精美的图片到中考链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形式各异。使单调的历史复习课的形象,在老师,学生的脑海中鲜活起来,丰满起来。整节课时时处处无不彰显着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益而设计。有人说:课堂教学分为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遭受——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第二种境界忍受——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第三种境界感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第四种境界享受——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要想达到第四种境界,我认为应做到向__老师那样用“心”备课、上课。

感悟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激情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事业。如果教师自身死水微澜,而期待学生汹涌澎湃,只能是痴心妄想。__老师激情高昂,妙语连珠,实属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样的课堂学生难拒诱惑,“亲其师,信其道”怎能不学好历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回眸__老师这堂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专业知识 ——深挖井,广积粮

在学科知识方面,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建立起初中学段的历史学科知识树,做到深挖井。在教育科学知识方面,要广泛阅读,做到广积粮。只有输入,才有输出,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二、专业技能——多实践,练真功

加强专业技能的提高。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大胆的开发、整合教材,不唯教材。

总之,正如中学老师所说的那样,暖暖的三月,我们蓄势待发,播下希望的种子,在我们细心的呵护下,期待六月绚丽的开放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任务。虽然是老教师,我对教学工作丝毫不敢怠慢,我认真备课,扎实开展教学活动,勤于听课学习他人长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是我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一、认真备课。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我不管多忙在教每一节课前我都仔细研读教材和相关的教学参考材料,明确本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定重点难点,设计新课导入、子目之间的过渡语,然后拟定具体的教学设计,编写教案。

二、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选取拟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因为所教学生整体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学习不主动。因此,我把握照顾全体,关注个别的原则。以讲授法为主,启发式教学为辅,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历史课堂容量大时间紧,多媒体教学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网站上有大量的课件资源,为节省时间,我通常采用下载加修改的方式准备课件,甚至期中、期末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也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注重新课导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历史谜语、历史迷案、历史故事、视频等导入。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述法加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思考。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五、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不佳,学习信心不足。我没有急于求成,总是给学生鼓励,对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六、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围绕“如何上好公开课”“如何学好学科知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等主题开展教研,完成主体教研文章撰写。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本学期完成20节的听课任务。在教学公开周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七、履行骨干教师职责,认真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制定结对子计划,互相听课评课,本学期有明显提高,本人听了许老师9节课,而许老师听了我10节课。通过结对子活动,我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许多不足,也认识到结对子是双向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较好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八、有计划举行单元测试。本学期积极收集单元试卷,做到每单元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能及时了解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辅导,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期末练习卷也进行测试,并进行详细讲评。期中考试是四校联考,对比认识教学差距,促进良性竞争。

九、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本学期参加20__年“初中教师岗位培训班”学习、“__教育接力”活动、名师讲堂等。

十、存在的不足是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对课标要求不能较好把握,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还是老师讲得多,提问学生偏少。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不敢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本学期,本人任教八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用心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简单、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作为教八年级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透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透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忙差生。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理解潜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本学期,本人任八年级二个班的历史课。我认真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用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搞笑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用心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工作。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个性注意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单,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思考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潜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备课——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晋江市的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5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血肉筑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历史到喜欢,由差到好。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2),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上时,给学生推荐一些抗战的影视片如《》等。(3)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四、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以上是本人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五、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篇13

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历史教学问题;另一个是班级管理问题(其中谈谈尖子生培养问题)

工作四年了,这两年学校对我确实委以重任,连续两年带高三毕业班。下面对高三这两年历史教学进行一下总结。

通过连续两年高考,我认识到,若想赢在高考,在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熟悉性、连续性、制度性、整合性。

首先是熟悉:包括课本和学生的熟悉。课本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要十分的熟悉,应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一点我是能够做到的,但通过去年高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是我们对学生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刚上高中时掌握到什么水平。我们总是抱怨学生笨、学不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讲明白(排除学生上课不听的因素)我们对学生没有比较彻底的了解,没有给学生仔细解释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严重点说,从高一入学时我们就落后了,高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弥补基础上,这样对知识的整合、处理,提高解题能力等这些关乎高考最终分数的训练便无从谈起了。

连续性是今年高考后,我认识到的。现在的高考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书本,今年37分的大题,完全考察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解题能力,完全不是以前的高中生考察模式,倒像是大学的考试题;而选修更是书本上根本没有学过,死记硬背根本没用。而选择题中至少有2道题(总共12题)跟历史知识无关,只是考察理解材料、解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另外还有2—3道题是历史基本素养、历史素质类题,高三的三轮复习根本不会涵盖到此类型题。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应该是从高一抓起,在每节历史课,每次历史考试过程中不断去灌输,这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既高一时以教材整体布局为基架,填补完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质,高二时重点掌握知识点,解读并逐渐培养做题思路及方法,高三抓重点,抓思路,抓大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高考文综的藩篱,达到一个高的程度。

制度性:去年高三“走出去”比较多,去了二十、二中、抚顺二中、辽师附中、三十一等学校听课,我自己假期的时候还去了鞍山一中了解学习,并通过同学了解了一下锦州中学、辽阳一高的做法。总体来说,一个感受,这些学校的历史成绩之所以好,主要好在了制度性。历史教学非常的系统而制度化。

首先是教材被系统整合,以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工整合,对教材进行在加工,使得学生更能够理解教材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固定的(经过多次试验的最好的一套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既不会出现失误,又能够不断的增加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不仅如此,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试题伴随,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试题也分成不同层次(鞍山一中、抚顺二中),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设置尖刀班,班型在30人以内,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做到全批全改,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态及学习的变化,以保证成绩的绝对突出。

整合性:既是历史内部的学科整合,又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首先历史内部的整合,教材是经过整理、编写的,高一注重知识的基本框架、高二注重知识的具体内容、高三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解题技巧。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题也很有针对性,都是精挑细选,按照不同阶段做不同程度的联系,用他们话讲“没有一套题是白做的,要有效果,要解决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也要整合,这尤其在高三表现尤为突出。学校严格控制高三各科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课时分配,来规定不同学科的作业量,并严格规定自习时间,绝不可以随意占用,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己学习时间(符合文科特点)。而且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绝对不可以随便乱发卷子(尤其数学、地理等摧毁学生的科目),每套题在要求学生做之前,老师必须首先熟悉,并清楚每套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卷子的讲解绝对不可以推着来,必须是有总结,有对比,达到训练效果。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这个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历史是中考必考科目,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__左右。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室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20节左右。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

(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教学反思。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历史工作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血肉筑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问题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很多学生由怕历史到喜欢,由差到好。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 (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2),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上时,给学生推荐一些抗战的影视片如《》等。(3)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四、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以上是本人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五、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5转眼之间,__年春季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特对本学期本人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本人在这学期担任__二中高一90、98班、高三74班、初三88班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四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年级不一样,但基础很弱,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劲头明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74班和初88班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在其他方面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针对以上的班情、学情,本人采取了以下诸多措施:

首先,加强自身的修养。从开学伊始,本人即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和想法,以便于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与交往中,以极大的爱心和平等的心态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旗帜的同时,让学生在心理上增加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好高中历史的第一步。

其次,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为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人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习,积累更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在备课环节当中,努力做到“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生”,二者同时进行。经过充分的备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注意自己的对历史课堂的驾驭和控制、引导能力,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和云安__年高考新方案的要求,努力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导演”,从而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推陈出新。

第三,在上课环节中努力贯彻“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课堂的‘导演’”总原则。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线索的基础上,把历史教材上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去看、去把握。引导学生创造与当堂课所学历史知识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欢乐中和体验中,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要尽量避免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历史教学,而且适当的增加相关知识的练习量,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

课后注意对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仔细、及时的批改与讲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而教师自己则另外需要及时的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在反思中实现对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并进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目标。

在教学成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