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正文:
一、我国农业灌溉的现状
1.节水灌溉的全新工艺和装置的推广力度不高,很多的高效节水工艺只是用到个别植被之中,一般是将其当成师范性的项目,没有在较为宽泛的区域中落实。
2.不论是灌区亦或是项目都面对着一定的产权模糊的现象,其管控权限模式,政企没有严明的区域,监管体系没有动力,管控不集约,调度失控等不利现象。
3.由于受到利益的干扰,那些资源比较多的区域的农户不愿意开展该项节水活动。
4.缺少费用,很多建成的项目因为没有充足的养护费用,长时间得不到维护,其不论是规模亦或是利润等都逐渐的下降,很多新建的项目因为资金不多,无法做好配套工程,其规模也很小。
5.一些区域在推广该项工艺的时候,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开展可行性的分析活动,不具有针对性特征,不论是标准化亦或是体系化的水平都很低,其维护活动无法保持一致。
二、节水灌溉技术探索
节水管理技术体系。关键是不断的健全多项管水体系,设置项目管控以及运作体系,确保合理的使用,有序的配置。
1. 渠道防渗技术
在众多的输水措施中,渠道是经常用到的一项。不过一般意义上的渠道在输水的时候,会面对一些渗漏的问题,其渗漏的总数能占到总量的大约一半左右。所以,对其积极地开展防渗活动,是目前水利行业非常关注的一个工作。结合防渗物质,一般分成如下的一些,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它的特征是,降低输水时期的水量外渗现象,提升利用特征,提升安全性特点,提升抗冲击的水平,提升它的输水特征等。
2. 喷灌技术
所谓的喷灌,是说使用专用的装置,或者是利用水的自然的下落把其运到需要的区域之中。经由喷头将其扩散为很多下的水滴形式,合理的布局,开展灌溉工作。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3.滴灌技术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及低压管道系统,根据不同作物不同时间所需要水量的不同,将水以及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滴在作物的根系上的办法。这个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管道、滴头以及枢纽系统,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就是完全自动化的管理方式,灌水时控制灌水时长,所以灌水量相对较少,灌水周期短;使灌水量控制较准确,避免造成水源浪费。与喷灌相比,其在浇水的时候还能为植物提供肥料是一个不错的效率的选择。系统的组成方式,主要是固定与半固定的系统组合,半固定适用于宽行的蔬菜和瓜果等作物,其主干管道以及相关的支管道是都是固定的,但是这也不妨碍其田间的浇灌,通过毛细管道就可以控制作物的浇灌,一条毛细管就可以轻松的负责多行作物,在浇完了一行的作物后便移到另一行灌溉,这样既减少了大量的毛细管道的资本投入,也大大提高了毛细管道的利用效率。固定的系统对果树、蔬菜等作物比较适合,其管网全部安装好后便不再移动。
1. 基本原则
在管理上,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节约优先,注重保护。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把农业灌溉节约用水放到优先位置,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
在开展工作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加强对各省辖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明确各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重点与任务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实施。
在具体措施上,因地制宜,措施配套,狠抓管理,注重实效。根据各省辖市的实际情况,抓住影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采用适合各地的高效节水工程措施,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
在发展机制上,政府调控、扶持引导,农民参与,活化机制。在推动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运用经济、科技、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增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机制的内在活力。
2.具体措施
2.1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统筹规划地表水和地下水,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灌溉水量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衔接全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近期、中远期全省节水灌溉规划。
2.2 优化配置,以水资源定发展
我国水资源贫乏,必须加强管理,联合运用,分质供水、合理配置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要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条件,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注重新建工程评价和已建工程的监测、评估,坚持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明确各灌区、各用水单位农业用水总量和田间灌溉定额指标,要求用水户在指标控制下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确保实现人口 - 生态 -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3 适用性与前瞻性结合,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标准,把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做成水利基础设施。根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及其工程特点,既要考虑当前的现实适用性,又要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工程建设中要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建设标准,建设一大批标准高、基础好、示范推广带动能力强的片区,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
2.4以可持续思想为指引,综合的分析节水工作
现在的节水措施,无法改善缺水的问题。为了提升产量,促进农业发展。群众不仅在多区域的开展打井工作,同时还将节约的水用到更为宽广区域的灌溉工作之中,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活动。所以,应该深入的分析可持续的思想,站在大的层次上分析节水工作。由于节水不单单是技术以及工程层次的内容,还是一种整个社会的要素。其关系都到很多内容,比如产业构造的调节和农业的利润等等,此类现象并非是单一机构可以应对的。因此,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紧密协作,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3.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选取优秀的节水科技,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状态开展好规划活动,不应该单纯的引入,不关注实际。对于中低产田的整治已经成为了当前的发展趋势,向中低产田要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四、结语
目前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已呈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因此,要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科学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对我国比较落后的提高水利用效率的综合技术研究。
篇2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恶化严重,社会经济现有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背道而驰,土地整治对双方的发展有着协调作用,它有效地解决了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极大地开发了土地的发展潜力。目前,土地整治都是在保证耕地红线不被侵占的前提下,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标准仍存在许多不足,为有效加强社会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十分有必要对土地整治前后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有效的数据信息为以后的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建议和方法指导。
1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标准分析
土地整治是为促使现实的土地利用状态达到合理利用状态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而土地合理利用的状态,是在环境与资源的利用代价最小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状态。所以,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程度就表现为该项目区用地进行土地整治之后土地利用状态达到合理利用状态的程度,即土地整治是否解决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大小问题,是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是否增强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是否改善了土地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具体来说,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土地整治应有效增加耕地利用面积并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是在我国国情要求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将项目区用地中处于荒废状态的道路、沟渠、防护林等恢复成直接生产用地,可有效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小田并大田,可减少耕地中田坎的占地面积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而耕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所处的光温、降水、土壤、位置、基础措施、经营管理等多个因素综合反映的。土地整治可通过改变该项目区的灌排设施、道路设施、消除土地利用中的限制因素等,以影响农户对耕地的投入和使用,从而切实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以新田县大坪塘乡、高山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项目区距新田县城15公里,X043从项目区经过,并与S215相接,已硬化的乡村道路布满每个村组,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其城镇、工业、交通、水利等各项建设迅速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大量侵占耕地,荒废状态的土地面积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土地整治十分重要且必要。土地整治中,将大坪塘乡、高山乡废弃的园地、其他草地进行开发整治,可新增耕地2.78ha有效地增加了耕地面积。
(2)土地整治应增强土地本身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我国灌溉系统与排水系统有所缺乏,直接限制了土地对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的提高,使土地更容易受到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影响。一直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和旱涝保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都被放在国家战略高度上加以强调。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通过开展小型水源性工程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装备,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田对干旱和洪涝灾害的抵御能力。同时,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田的气候,有效防御风害、霜冻等气象灾害。
(3)土地整治应改善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中,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对田地、水源、道路、林木进行综合整治是无法避免的,而这些措施会对土地整治项目区及附近区域的环境和生态造成或多或少、有利或有害的影响,这些影响的结果被称为正向影响和逆向影响。正向影响即土地整治过程中对项目区范围内各生态环境要素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相反的,逆向影响便是指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对项目区范围内各生态环境要素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要求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尽量增加正向影响,避免逆向影响或是将逆向影响严格控制在可接受的最小范围与程度内。
(4)土地整治应增强社会经济效益并具有社会可接受性
土地整治通常是以项目的方式开展,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和大量的劳动力来改变整治项目区域中土地的利用状态,从而对项目区域中的农户产生极大的影响。完善的土地整治项目将在项目完成后实现田块集中、农业基础设施齐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并提供规模经济和机械化作业的条件,这些必然会影响农户劳动成本的投入,改变农户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另一方面来说,土地整治应提高农户的收入,实现规模经营和机械化操作,减少分散田块的数量,从而使得农户愿意接受或者支持土地整治,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农村社会经济效益。
2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估体系的构建与筛选
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评估体系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的复合体系,也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指标体系,它既反映了可持续性的现状,又反映了其发展的变化趋势。然而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各有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评估指标也并非唯一。为实现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最大程度,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科学的、系统的、可操作的评估体系。以下便是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具体构建及筛选方法。
(1)构建评估体系的理论基础
土地整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同区域土地整治的内容及目标也是不同的。但是,评估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因此,要多角度对项目区域内的土地整治目标进行彻底分析与定位,将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估指标细化为资源系统、经济效益、社会福利、生态安全四个方面,再进行逐个分析研究,制定策略,以此作为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估体系的构建基础。
(2)构建评估体系的初步方案
评估体系的指标选择是决定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估的基础,选取评估体系的指标需遵循两点:一是能够基本反映研究目的;二是满足数据资料获取的可能性。通过两者结合的方法选取评估指标,构建资源系统、经济效益、社会福利、生态安全四个子系统组成,并包括新增耕地等在内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估体系的初步方案。根据已构建的初步方案,再对指标进行筛选和确定。首先,对农户意愿进行调查,在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再通过特尔菲法对指标进行测评,然后分析并确定最终评估体系所需要的指标。
(3)筛选符合农户意愿的评估体系
以三峡库区为例,该区域为生态脆弱区,又是国家认定的生态屏障建设核心区,经济落后、地形复杂。三峡库区的土地整治不是一项普通的工程,它更是一项注重民生的工程,其实施结果直接关系到项目区域内民众的切身利益。坚持以民众的意愿为先,体现以人为本,这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笔者选取三峡库区的开县作为调查点,对所在地的农户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4份,通过农户的意愿对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估的最初指标进行筛选淘汰掉频率最低的6个指标,剩下的指标作为评估体系的初步方案。此番调查所最后决定的方案便是符合民众意愿的评估体系。
(4)精选评估体系并确定方案
为增强指标选择的科学性,我们采用特尔菲法对剩下的指标进行筛选和确定,结合满足农户意愿的初步方案,制定调查表,邀请涉及土地整治、生态安全、土地规划、水利、农业等多个科学领域的专家对初步方案下的指标进行打分。采用各指标得分的平均值和期望值来定量判断指标的重要程度,并根据其重要程度将指标的平均值和期望值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更深入地将专家意见量化,并最终确定指标的选择,实现最佳指标的选取和结构优化,以构建完成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评估体系。
3结束语
土地整治的核心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作为一项工程措施,项目区用地应在整治后,在用地结构、生产效益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才能实现土地整治的作用。土地整治可持续性涉及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资源开发可持续性、经济效益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标准分析及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对综合判断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有相当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钰霞.重庆市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D].西南大学:西南大学,2013.
篇3
1.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目前我国的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来达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农业发展的目标。但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生物灾害频繁发生,受外来有害生物侵害严重,对我国本就较为脆弱的生物灾害监测防控能力是非常严重的考验,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安全;其次,目前在农业种植上广泛的依靠化学农药,且使用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都造成严重的污染;最后有害生物对粮食安全的威胁,使粮食从生产到储存到市场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最近几年,由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日益增多,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农业要想可持续性的发展,则需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增强我国的国力,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针对当前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植物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威胁,减少污染的发生,保证所出产的农产品达到无污染、纯绿色的标准,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2.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植物资源的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因此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在保证粮食丰产增收的前提下,注重粮食的生产安全;其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有效的解决农村的贫困状况,促进农村的综合协调发展;最后要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实现农业可持续性 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将对植物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将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这就有利于农民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区域植物资源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从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上看,通常情况下以粗放式经营利用、精细密集利用和高新技术产业选择利用三种方式,目前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采用粗放式经营利用型的较多,此种方法不仅达不到有效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植物保护的进行。精细密集利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在经济发达地区广泛利用,不仅达到了较高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对区域植物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的发展速度也得以不断的加快,这将有效的带动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将逐渐被精细密集利用和高科技产业选择和所取代,从而更加有利于区域植物保护的进行。
第三,在某此区域内,由于经费的缺乏,对于一些珍稀动植物资源和特色农业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因此需要针对这些地区的特点,增加经费的投入,使植物保护得到落实。
3.加强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不断提高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实践证明, 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成正比。据调查,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上的农户比文盲农户平均单产高18.9%, 人均收人高67.31%。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科技意识就会增强,对科技推广项目接受能力提高, 农药的正确使用才会成为现实。因此, 各级部门应努力营造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各种环境,不断提高和增强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3.2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加快新型农药研制及推广应用
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使用各种化学农药时,既要对其使用的主要问题,如农药本身的质量问题及药品的使用不当问题等有所了解,又要对其使用条件,如化学特性、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 危害规律及其使用的有关环境条件等有所认识。 同时, 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对症用药、选择合适用药时机、用药量及选择合理混合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还要注意使用的安全性和更新喷药设备等措施,达到用药量省、施药质量高、防治效果好、不发生药害、对有害生物不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天敌及水生动物安全无害等要求。其次,从目前来看, 因为化学农药防治仍然是控制农业有害生物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农药仍是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所以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效、 低用量、易分解、低残留农药等安全、经济的“绿色农药”的推广,加速“绿色植保”技术的普及。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加快新农药、新剂型、新防治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步伐,做好适用性、安全性评估,积极推广使用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农药品种, 特别是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采取行政、技术措施,逐步降低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防治成本;同时,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药的行为。
3.3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
可以把人类对害虫防治的方法归结为2大类即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来得快速彻底,但因为强调物种全部消灭, 造成自然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则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 维持自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平衡。采用生物防治配合其他防治措施,改变了过去定期施药的状况,减少了农药的施用次数,降低了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4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篇4
1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述
我国大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更是我国建设和谐自然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对自然资源基础的保护方面,使农业生产既满足当前民众的生存需要,又兼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并同时不断延续农业生产(包括农林渔牧等副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性。
2农业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土壤肥料问题剖析策略
2.1土壤肥料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1农田土壤养分流失问题
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于土壤有机肥料、化肥的科学性配比应用,最终导致耕地特让养分逐渐流失,土壤贫瘠程度严重,更有甚者将会造成土壤沙漠化现象,不仅严重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大大降低了耕地内的粮食产量,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2.1.2耕地面积退化现象严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得城镇有效耕地面积大大降低,耕地退化现象严重,诸如此类的现象,不仅使得土地的承载能力严重超过负荷,同时还大面积的对耕地土壤造成了“三废”污染现象。
2.1.3肥料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化肥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并且同时存在着资源分布大体上呈现着南多北少的状况,而对有机肥料的管理和应用又常常缺乏统一规划,致使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我国的钾肥资源不足,为满足农业生产所需,往往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
2.1.4化肥结构比例失调问题突出
由于我国钾肥资源不足,获取成本较高,因而在化肥结构氮、磷、钾的科学比例中,钾肥的含量往往不足,而氮肥的含量却又相对较高。
2.2解决农业发展中土壤肥料问题的有效对策
2.2.1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有效减轻土壤养
分流失的问题例如,将禽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混合,通过高温发酵的方式,将原本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去,并以此来不断提高耕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减少化肥滥用对于耕地资源、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2.2.2全面建设保护耕地资源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的高度出发,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不断加大对城镇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降低土壤压力,全面减少城镇耕地的“三废”污染现象。
2.2.3合理化利用微生物肥料
通过对微生物肥料的合理化利用,可以有效分解掉土壤中所包含的难溶性有机物质,以此不断提高土壤内的微量元素含量,从而在防治植物病虫害发生、提高农作物生长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的提升土壤肥力,降低污染。
2.2.4加强对土壤肥料问题的研究工作
相关单位理应加强对土壤肥料问题的研究工作,保证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之下,不断提高耕地土壤质量和耕地循环利用的效率,从而保证或提升现有的粮食产量。
3结束语
耕地土壤肥力的增强,对于农业粮食产量以及农产品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土壤肥料问题及其相应对策,耕地的土壤和肥料作为十分重要的农业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生态规律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保持现有土壤环境的同时,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篇5
直接主体模式中,农户经过经营和损益核算两个过程,就可以实现农民的经济增收,见效快,农户参与积极性高;间接主体模式中,农户除了需要经过经营和损益核算两个过程,还要经过利润分配和损益再核算两个过程,才可以实现农民的经济增收,见效时间较长,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采用恰当措施进行调动。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对农民的经济增收的影响明显,在短期收益中直接主体模式影响明显,尤其是在初期的时候,但是随着经营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渐变得模糊,不明显。这与参与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农户的整体素质有着很大关系,缺乏专业的经营指导,没有长远规划,追求短期经济利润,服务质量较差,不能持续发展。但是间接主体模式在长期收益中的影响较直接主体模式更明显。
篇6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经济改革的全新局面,并以惊人的速度保持增长的趋势,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国。但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粗放型的经济生产,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代价是能源的过渡消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越来越多学者和专家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进行探究。
一、中国经济现状
改革开发30余年,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令全球瞩目,虽然中国人均GDP总体水平偏低,但已经从贫困国家收入水平上升到中下等收入水平,人均购买力和生产率(TFP)也逐年上升,被誉为“中国的奇迹”。但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依靠大量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中科学技术投入水平低,呈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资、高密集劳动投入、高环境代价、低技术生产率的中国经济特点,导致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协调,曾被某些国外学者描述为不可持续增长的经济。此外,近年来随着外贸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依靠出口产品拉动内需获得经济增长的特点日益凸显,使出口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产业。
2008年美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洗劫,同时迅速蔓延到欧洲和其他国家,在国际市场出现萎缩的情况下,针对作为对欧、美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其经济实体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经济增大遭受严重的创伤。如果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来自其大量消费、高额负债的经济模式,那么过渡依赖出口和内需不足必将是中国目前或未来要面临的经济挑战[1]。
二、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
由于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低,实现经济增长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初期,很多国家均表现出资本不足但劳动力过剩的经济投入特点,因此要保持经济发展初期的高效增长,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是关键要素。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经济模式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较慢。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东亚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国家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型,通过转移劳动力提高劳动资源的配置效率,促使剩余劳动力投入到生产中,创造有价值的经济效益,不断促进国家的经济由传统农业型向现代工业型转变,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是高效催化剂,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影响要素中,不但包含要素投入,还包括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当前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相比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差距,极大的制约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科学技术生产力,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三、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在漫长的人类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模式进行了多次的变革,包括传统农业经济型向现代工业经济型的转变、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的转变、资源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出口拉动增长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等,每次的变革都给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上个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为社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资源,但资源的消耗率与人口的增长率成正比,人口众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的消耗和经济的阻滞。因此,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彻底的变革,通过改变劳动力要素的投入比例,调整适应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建立质量型增长方式的经济模式。经济质量型的增长方式具体表现在:(1)经济增长效率高,即通过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贡献率。(2)国际竞争力强,即提高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3)通货膨胀率低,即通货膨胀低于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程度小。(4)环境污染程度低,即经济增长过程的环境污染面小和污染率低[2]。
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持续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必要措施。
四、我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不但要进行经济投入要素的良好配置,转换传统的经济模式,更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措施,确保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成本的控制。通过控制生产成本,减少生产能源的消耗,促使经济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2)完善经济管理信息化。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经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经济方式,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高效的管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3)完善可持续经济发展制度。通过建立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对生产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发展。(4)创新技术促进经济效益。通过各种途径,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加大技术引进力度,自主创新,提高生产率,促进可持续发展。(5)促进消费,加大内需。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少收入差距,促进国内消费,有效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3]。
总之,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行经济模式的转换,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竞.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0,10(23):56-58.
篇7
关键词 :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PSR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2-0497-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2.060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农户生计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户生计可持续性问题日益引起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建立评价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变化的评价和制定保障农户生计的政策中,已成为当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研究热点[1]。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生计多样化等方面[2—6],而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系统的深入研究较少,还没有提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模型。因此,本文在系统阐述国内外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提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框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分析框架
1.1 可持续生计概念的界定
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s)概念的提出源于对消除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在一种有结合力的、与政策有关的结构中连接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一种方式。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UNCED)深化了这个概念,特别是在21世纪议程中,提倡把实现可持续生计作为消除贫困的主要目标。同时指出可持续生计能够在制定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消除贫困的政策中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关于可持续生计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Chambers等[7]1992年首次提出可持续生计的定义,随后该定义经过Scoones的修改完善[8]。生计是建立在一定的能力、资产(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之上的谋生方式。可持续生计指既能应对外界压力和冲击并从中恢复,在现在和将来维持或提高生计的能力和资产,又不对自然资源基础造成破坏的生计。该定义既强调生计对全球自然资源的外在影响(即环境可持续性),又强调了生计的内在能力以保持承载力的持续和增强(即社会可持续性)[9]。
1.2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英国国际发展机构(DFID)于2000年建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已经被国内许多组织和学者广泛应用。该方法建立在学者对贫困性质进行理解的理论基础上,并且把他们的工作规范化,使之成为一套单独的、可共享的发展规划方法[9]。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结构和过程的转变、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五个部分组成。依据该框架,在外部冲击、发展趋势、季节性变化等脆弱性背景下,各种生计资产的可及性或可获得性以及农户对这些资产的利用都受到明显影响;农户对其所拥有的生计资本进行组合,采取不同的生计活动和生计策略从而追求有利的生计结果[10]。由此可以看出,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对农户生计进行整体的、参与性的分析,发展规划人员可以辩明和确立开发战略的起点并进行有效调节以增进生计可持续能力[11]。
1)脆弱性背景。脆弱性是指农户面临各种压力时所表现出承受、应付、抵抗灾难以及从这些影响中得以恢复能力的不足、不安全和易受灾程度,是贫困的重要特征[12]。脆弱性背景反映出人们追求生计目标所处的外部环境:一是发展趋势,如人口、资源、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二是外部冲击,如人类健康受到威胁、自然灾害、农业病虫害、经济危机以及社会的重大变革等;三是季节性变化,如价格、生产、健康、就业机会的周期性波动。这些因素通常是难以控制的,它们从根本上影响农户的生计资产状况以及在追求有利生计结果过程中的抉择。
2)生计资产。生计资产是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核心,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实物资本、金融资本。农户拥有的生计资产禀赋是不断变化的,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以产生积极的生计结果。人力资本反映在使人们能够寻求不同的生计策略以及实现他们的生计目标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能力和健康状况。社会资本指人们在追求生计目标过程中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例如社会关系网、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自然资本用于表示人们能够利用和用来维持生计的自然资源存量,包括资源流(土壤、水、空气、遗传资源等)和生态系统服务(土壤保持、吸纳污染物等)。实物资本包括维持生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金融资本是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农户用来实现自己生计目标的现金、可获得的贷款和个人借款等。
3)结构和过程转变。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内的结构和过程转变是指对农户生计有重要影响的机构、组织、政策和法律的完善。实际上,结构和过程转变影响到农户生计的各个方面,如不同生计资本的获取及其相互转换、生计策略的选择、生计目标的实现和效果等。此外,它们还直接影响农户是否能够实现包容性和幸福感。
4)生计策略。生计策略指为了实现生计目标或追求积极的生计结果,农户对所拥有的生计资产进行组合配置以及生产活动的选择,其中包括生产活动、投资策略和生育安排等。农户生计策略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脆弱性背景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对生计资产的组合方式和生产活动的种类及比例构成。
5)生计结果。生计结果是生计策略的实现或产出,包括更多收入、幸福感的增加、脆弱性的减少、粮食安全的提高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2 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框架
PSR模型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提出的,基本思路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压力,导致区域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质量的变化;社会通过采取各种政策、决策或管理措施对这些变化发生响应,减缓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维持环境健康[13]。在PSR模型的基础上,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增加效应指标,通过研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结构与过程、生计策略、生计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农户生计演化的作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监测和评价农户生计可持续性。
具体来看,一方面脆弱性背景下的外部冲击、发展趋势、季节性变化等因素对农户维持生计造成巨大压力,并带来农户生计资产状况及其组合配置的变化,进而导致农户生计策略的改变;另一方面,通过农户对生计资产的组合和利用,产生不同的生计结果,在此过程中,若不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就会导致农户的贫困问题。这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引导农户合理配置生计资产和选择生计策略,达到农户生计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框架(图1),并基于此框架来建立“压力—状态—响应—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准确反映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有利于提出解决农户贫困问题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 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3.1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压力—状态—响应—效应”评价框架,以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为评价目标,以脆弱性背景(压力)、生计资产(状态)、结构与过程和生计策略(响应)、生计结果(效应)为评价准则,构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评价指标分为以下四类:压力指标是脆弱性背景下发展趋势、外部冲击、季节性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压力,一般指的是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有直接影响,不采取应对措施就会对农户生计带来威胁的指标;状态指标反映农户生计资产的组合配置及其变化;响应指标就是面对脆弱性背景下的各种压力,农户采取的生计策略以及政策制定者的结构和过程转变;效应指标指在脆弱性背景下农户通过生计资产组合和生计活动实现的成就和产出。
3.2 指标的评价标准与权重
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是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实现定量化的重要环节。按照以上构建的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各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主要参考以下依据: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值;国内外农村发达地区相关指标的现状值;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确定的目标值;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征求相关专家和政府部门人员意见确定的经验值。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的关键环节,通常分为主观权重法和客观权重法。主观权重法是根据专家的主观经验进行判断确定,如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该类方法的主观性较大,对专家的要求较高;客观权重法是通过对评价指标值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确定,如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均方差法等,该类方法的客观性较强,但是需要大量的原始数据作为计算依据。
3.3 评价模型
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对农户生计的总体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之前应首先对单项指标的可持续性做出评价。考虑到农户生计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持续性具有模糊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单项指标可持续性评价,并根据评价指标与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
1)评价指标与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关系(如人均耕地面积),而低于或高于此范围评价指标值的变化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影响很小。这类评价指标可采用升半梯形分布的隶属函数:
式中,μ(x)为单项评价指标的可持续性指数;x为评价指标值;a和b为指标的评价标准。
2)评价指标与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在一定范围内成负相关关系(如旱灾受灾面积),而低于或高于此范围评价指标值的变化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影响很小。这类评价指标可采用降半梯形分布的隶属函数:
考虑到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贡献大小的差异,本文采用加权求和方法来建立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式中,SI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综合指数,反映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总体水平;μ(xi)是各评价指标的可持续性指数,反映各评价指标对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大小;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4 结论
本文基于PSR模型提出的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将脆弱性背景、生计资产、结构和过程的转变、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分析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变化的“压力—状态—响应—效应”因果关系,将指标纳入生计活动选择和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中。该框架能有效开展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这对于保障农户生计安全,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汤 青,徐 勇,李 扬.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706户农户调查[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2):161-169.
[2] 杨 文,孙蚌珠,王学龙.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J].经济研究,2012(4):40-51.
[3] 李广东,邱道持,王利平,等.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12,67(4):504-515.
[4] 阎建忠,吴莹莹,张镱锂,等.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J].地理学报,2009,64(2):221-233.
[5] 谷 雨,王 青.新时期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715-1720.
[6] 张银银,马志雄,陈风波.南方稻作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6):3448-3450,3456.
[7] CHAMBERS R., CONWAY G R.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 296). Brighton, UK: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2.
[8] SCOONES I.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DS Working Paper 72). Brighton, UK: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8.
[9] ROBERTS M G, 杨国安.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方法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03, 22(1):11-21.
[10] 黎 洁,李亚莉,邰秀军,等.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5):29-38,96.
[11] 苏 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61-69.
篇8
引言
作为农业大国,在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但由于过度重视短期的经济利益,滥用农药、化肥的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在此形势下,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在保证实现基本产量目标的同时追求高质量,致力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性、多样性、可持续性发展[1]。
1 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农业生产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发展项目,我国古代更是有“重农轻商”的观念,近几年来,国家更是出台了许多农业相关的支持政策,由此也推动了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化肥、农药、地膜的无节制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污染和水源污染,其中S多难以降解的物质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和水源在很长时间内无法继续使用。而生态农业主张绿色生产,提倡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
1.2 有利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2]。
1.3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模式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到了一起,致力于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生态农业中可以减少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的使用,通过合理分配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数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种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避免了对土地及水源的过度利用,为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4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生态农业提倡绿色、无公害生产,使用的有机肥料、农药等较少,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另外,生态农业提倡循环、科学种植,不仅能够提高土壤的利用率,还会避免土壤因过度使用而营养成分大减,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2 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
2.1 创新生态农业发展观念
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以实现农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将产业化、工业化理念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相结合,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增加农产品的种类,进而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如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区域性,即某一地区的农民种植同一种农作物。现在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采用大棚技术或地膜技术,增加农作物的种类,同时采用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制度建设
首先,国家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生态农业在全国范围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各级政府要完善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管理体系与监督机制;再次,政府要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投资积极性;最后,国家要出台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调整执法措施。
2.3 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
生态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是基层的农民,所以在发展生态农业时,各级政府要注意制定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加大对开展生态农业的农民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保障农民的基本经济利益,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农民的力量,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3]。
2.4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目标是生产绿色无公害的高质量农产品,这就需要对原有的农作物进行改良,因此,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必须组织建立专家队伍,引进高素质的专业科研人才,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解答在生态农业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并进行新品种的研发培育。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的技术保障措施,对生态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对农产品进行指标检验,以促进生态农业更好的发展。
2.5 制定政策,强化服务
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政府除了要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外,还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为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工作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增加人员福利,保障生态农业建设队伍的稳定性,调动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要增加对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促进广大农民转变自身的观念,积极主动的发展生态农业,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
篇9
水土资源是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人类的生存、繁衍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水土资源。水土流失破坏了水土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就破坏了人类生存的条件。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以水土流失为主要特征的,因此,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也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大障碍。在我们甘肃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原因,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持水土,防止水土的流失,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同样,经济的发展为水土保持措施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水土保持与经济发展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地区经济发展与水土保持的相互作用关系是衡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水土保持与甘肃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对甘肃山区水土保持事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给甘肃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和水土保持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了一些基础的依据,也给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对甘肃山区水土保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实现甘肃山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引起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是在90年代初。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看主要有两层含义:发展和持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应该由下述几方面组成:首先,与原先只注重经济发展的理念不同,可持续发展除了承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外,特别强调生态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可持续性。其次,它涵盖经济发展的广泛含义,包括现有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交通、水、电、通讯),现有服务的可持续性(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设施),现有管理的可持续性(协议、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还有政治和文化的可持续性(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再者,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社会公正、正义、平等和参与性(决策参与、执行参与、利益分配参与和评估参与)。最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政策决策原则密切相关,依赖于政府及有关组织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
为此,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就是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放在特定的地域 “山区”,用它来指导山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综合性与交叉性的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可以有不同重点的展开。就山区经济的发展来说,其发展目标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使山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二、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说,水土保持就是输入人工辅助能,引进物质、能量和信息,引进以林草为主的绿色植物,使其由无序向有序、低序向高度有序转化,由生态失衡的恶性循环向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转化的有序化原则。在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成分中,水土保持是根本保证、是基础、是手段,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其要达到的目标;其应用的范围应是广大水土流失地区,并且水土保持本身也含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水土保持是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是人们对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修梯田、建坝系、兴修水利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都是对干旱山区恶劣的自然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水土保持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共同发展进步。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推动山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客观上要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水土保持为此提供了途径。尤其是在甘肃广大山区,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程度低,要走优先发展第二、三产业,再以其来反哺农业的路子是行不通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基本农田产出率,不断丰富农产品供应,解决摆脱贫困、预防灾害的问题,进而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才是根本出路。实践证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水土保持,没有这个牢固的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水土保持是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同时也是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通过水土保持可使退化了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使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可再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保护地球的生命支撑系统不被破坏。反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促进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在甘肃山区首先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为整个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是前提。否则,虽可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和很高的经济效益,但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永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总之,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铸就了山区经济繁荣与稳定的坚实基础,是山区经济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三、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机理
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在一个“空间范围”内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连接方式,决定这一范围内水土保持与经济的耦合发展。耦合(Coupling)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就山区来讲,这种耦合关系有前向耦合和后向耦合之分。
前向耦合是指为改善山区恶劣的自然生产条件,针对干旱缺水以及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等而进行的水土保持治理,主要是修梯田、建坝系,荒坡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这些水土保持措施改善了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后向耦合是指粮食增产、经济林果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山区经济,使经济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因此,前向耦合是后向耦合的先决条件与基础。
总之,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来看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和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为水土保持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保持项目中,这又促进了水土保持事业的长足发展。所以水土保持与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忽略了或偏向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到全局。换言之,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决定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反之,水土保持对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山区经济如果能够得到水土保持工作的及时、大力支持,山区经济发展将会又好又快发展。山区经济发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与保障,甚至会出现许多新的水土保持策略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静.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与实践-国民经济学系列丛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8:78~83.
[2]王育新.浅议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4(04):72~73.
[3]杨丹萍.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机理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5(08):18~20.
[4]尹亮,王关义.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与途径[J].商业研究.2002(240)02:9~11.
[5]许靖华,李成杰,等.侵蚀山区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04):13~15.
篇10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 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 1999年至 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 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 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 0 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 27 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 28 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57 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 13 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1%)、东部地区(6 30%)和东北地区(10 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 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0 6%、27 89%和 43 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 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509 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 01元)和东北地区(6434 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 8543hm2/人)[13]。 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 1 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 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35%。 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 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 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 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 1所示。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 3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 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 4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 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 =100 -乡村文盲人口占 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 =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 =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 =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 =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如表 1所示)。
本研究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无单位的相对数(比重),数值大小规范在
三、实证分析
(一) 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 2可以看出,2001年到 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 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 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 2 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 1 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 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 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 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 39 93万人。 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与 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 2010年的 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1177人上升到 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 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 比如,2009年和 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8 59个百分点和 4 16个百分点;除 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 (四) 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2]赵学平,陆迁.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722.
[3]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与总体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4):413416.
[4]张尔升,王勇.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60.
[5]徐根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因素冲突与矫正[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4143.
[6]许联芳,刘新平,王克林,等.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6(3):8793.
[7]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8]韩瑛,祥,韩臖.宁夏移民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红寺堡移民区的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297.
[9]文余源,邓宏兵.基于 GIS和 SPSS的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8990.
[10]崔和瑞.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2):103105.
[11]孙艳玲,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3435.
[12]赵莉,王生林.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0.
篇11
(二)循环经济的特点
能够将经济激活,也就是把经济组成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个具有反馈式经济活动流程,所以循环经济更是具有低开采、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的特点,因此,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也就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指导人类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引领者,而且该循环经济在指导时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才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二、循环农业经济的特征和意义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特征
循环农业经济跟传统的农业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首先循环农业经济必须遵照生态学规律,然后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最后遵循物质、能量、养分这一科学循环转换模式进行生产,这样就能够使农业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除此之外,农业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该循环经济遵循的发展理念是把循环经济得到充分运用,然后再结合各种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农业循环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效益,最终达到自我积累更多、充分发展、自我促进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这样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现代的农业实际生产中,有些地方已经实现了这种循环经济的初步模式,比如,有些地方的“猪-沼-果”这“三位一体”新型循环经济模式,就是循环农业经济模式。
(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意义
循环农业经济在循环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指导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在农业经济良性发展过程中充分结合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最后在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来提高农业循环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效益,最终达到自我积累更多、充分发展、自我促进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这样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制约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过量使用农药
进入21世纪,我国顺利的加入世贸组织,促进我国农产品的竞争日益国际化,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我国农产品在出口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冲击,再加上环保、健康食品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食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意识还是很单薄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生产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产品技术处理不高,在加工、包装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就导致在出口时会遇到质量和食品安全等问题,这对农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我国的农产品无论是使用肥料还是农药基本上都是过量使用,这就直接导致农产品的安全指数非常低,农产品上经常残留着各种农药的成分,无论是对水资源还是自然资源都是有着非常大的危害,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乱占农村土地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的时间已经变成现在的三十年,期限是非常长的,好的一面是农民获得了更多的支配和使用土地的权利,但是这在另一方面加速了乱占土地的现象发生概率,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随便建筑,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政府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致使无法合理的管理,导致农村土地资源乱占现象非常严重,使土地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种植模式单一
在我国农村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严重,在农业种植方面不敢进行更多的尝试,基本上都是一直不变的,比如在河北地区基本上都是小麦-玉米的形式,好一点的地方可能会有棉花,但是总体来说种植模式单一,无论是哪种制约因素,大体上是存在着很大联系的,所以必须改变农民的这种思想,尝试种植更多的品种,使种植模式丰富起来,这对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不高、效率很差
1.“龙头”产业链条带动能力低
在我国农村基本上都存在一个这样的共同现象,就是农业的龙头企业没有很强的带动能力,这就直接造成农民能够依靠的增收支撑产业非常少,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并且经济发展质量也不高,更没有很好的效益,因此,必须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使农业种植经营模式更加丰富,结构不再单一,这样就能使农业经济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对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缺乏健全的农业市场指导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村也形成一些组织,比如农业产业化生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农业市场指导体系,致使这些组织在运作、经营中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而且更没有完善的像农产品专业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等健全的农业市场指导体系,这就直接导致在循环农业经济产业化方面不能给农民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更没有正确的理论体系作保障,甚至对政府政策都不清楚,这就导致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更不能及时的扭转农业种植结构,不对农产品进行更好的加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低端的阶段。因此,这些制约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因素必须得到及时的整治,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上进行优化配置和健全,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循环农业经济深入发展和大幅推进的步伐,对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篇12
农业经济:所谓农业经济,自然是以农业为主题,它包括农业经济和非农业经济两大类,在国民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经济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在农村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后方保障的巨大作用。
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定义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的投入规模一般会很大,整个农业的投资水平也很好,而且他们也拥有较好的科技发展水平,所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那高的要太多了,所以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产量,如何解决国内需求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我国仍存在着,生产化水平比较低,农业经营未有大规模市场化,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它们的生产化已经足够高了,它们所遇到的问题是生态问题,所以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生态与发展相结合,做到协调发展。
2.内容
农业经济是一个综合的经济类型(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方面)。也是以矿产资源为主的副经济的产业,还有一些旅游方面的收入,都可称之为农业经济。
3.追溯农业历史发展
在以后,党提出了进行中国农业经济的伟大改革,后来我国农村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个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来。这个制度确实给我们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一系列的变化,也给我们的农业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1978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思想科技方面的开放,我国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不仅如此,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在了农村建设上,农业的作用不再只专注于满足个人温饱,更以此为契机,促进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利用我国国土面积广大,气候各有差异的独特优势,我国的农业推动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甚至解决了一些落后国家地区的温饱问题,为世界农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4.农业经济发展眼下状况与前景
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这是因为农业经营的规模比较小,农村生产化水平比较低,资金不足,相对城市来说,科技运用并不充分,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再加上现在农村人口外流涌入城市就业,导致现如今农村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未来:在我国,国民的基础是农业,我国最多的人口也是在农村,所以说我国的最大市场在农村,农村能最好?l展的是农业,所以一定要解决好“三农”的问题才是治根治本了。其实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农民强则国强,农民弱则国弱,农民稳则国稳,农民不稳则国不稳。但是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所以关于有关农业的改革必须不断进行,这才是现在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农业经济改革的重要性
1.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否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关键是看它的生态环境能否在做到一个良性的状态。目前人类的许多生产活动有了很大的破坏,很多地方已经无法回来了,为了改善人类的毫无节制的开垦和浪费。长期的使用化肥等给土地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导致很多的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为了让人们在使用土地过程中合理利用和安排好的农业活动,并且避免短期的盈利短浅行为,所以必须进行农业改革。
2.发展是必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行业都进行了政策调整与科技引进,而作为生活基础的农业也是在属之列,党和国家的各个部门也是高度重视,做了众多努力也都是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好的是我们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是社会与国家所公认的,农村也在这三十多年里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也从原来的温饱问题上升到小康的生活水平,这些大的改变不能仅仅归功于农民辛勤的劳作与科学技术的运用,也要感谢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有了这些正确的方针作为指向灯,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这也不断缩小与城镇之间的差别,对于未来的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城市化,农业经济的发展主战地毕竟是农村。按照党和政府的指挥,我们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求面向城市化,实现城市化,尽量加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许农村这个概念被我们遗忘在历史发展中,如果我们国家的各个地区都实现了共同富裕,都有了社会保障,都有了社会服务,那么就没有什么贫富差距悬殊之类的词语再次出现。当然我们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但是至少将“三农”问题又一次解决了一个层次,我们也允许一些地区有一定的优势,这样可以有所竞争,可以充分发挥资源,技术等。
4.未来的农业经济的前途是指日可待的,那必定是一片繁荣景象,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发展,一定会运用一定手段去调节,所以在我们眼中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才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更好解决“三农”问题的更深一层的延伸,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中遇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一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决策,这些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伟大的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不利条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资源不断恶化,农业的自然资源短缺,地区间的气候不同,需求量导致不同,环境在使用过程中造到破坏,面临严峻的挑战。
四、农业经济可持续的建议
1.对于我国而言,要进行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坚持以国内和国际作为市场,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提高质量和产量,从而增加效益,这样就能增加农民的基本收入,完成了最基础的目标,我们要大力去优化第三产业,从而使得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有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后续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前进步伐,为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铺平道路。
篇13
波罗的海河流养分运输模拟:一种大尺度途径
波罗的海北部诸河口的脱氮作用
在决策支持系统中模拟波罗的海富营养化状况
波罗的海北部海冰生物区在养分和有机物循环中的作用
富营养化对波罗的海沿海水域硅藻生活型和物种丰度的影响
波罗的海沉积物大型底栖动物对养分流的影响
波罗的海鲑鱼M74综合症和氧化胁迫在其发育中的可能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用吸收和原位生物降解法去除溢油以限制对海洋生物群的危害:一项实验室模拟研究
波罗的海细菌的多样性和功能:着重于蓝藻细菌
内部生态系统反馈加重了固氮蓝藻细菌藻华并使波罗的海管理复杂化
北波罗的海蓝藻细菌的生态系统后果
大型藻类群落面临生物交互变化的挑战:以波罗的海为例的综述
改变环境还是更换范例?针对1850~2000年赫尔辛基水保护的战略决策
1945~2003年对波兰水体的法律规定和污水排放
冷战和环境:芬兰在波罗的海地区国际环境政治方面的角色
混合网络中的行动者和舞台:对于波罗的海地区环境政策制定的意义
管理选择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波罗的海的未来
编者按
“21世纪的食物”:寻找增进食物链可持续性的措施和工具的研究计划
耕作和混合农业体系未来植物养分利用的前景和挑战
提高农业种植体系有机物质中氮利用的可能性研究
条件磷指数:一个用于风险评估和磷管理的教育工具
评价农场尺度上养分和微量元素动态变化的一个系统方法:以jebyn奶牛场的研究为例
产奶量增多的基因选择与奶牛福利:是否需要新的育种目标?
健康与快乐:作为可持续农业必要部分之一的动物福利
基因学与动物生态学相结合:了解动物育种中的驯化、行为及可持续性的新途径
在动物圈舍系统中传承保留动物的自然行为
生长在常规和有机系统中的燕麦谷粒的酚类化合物研究
生产体系对肉产品(主要是猪肉)品质的影响
粮食生产系统中的镉:对敏感人群的健康威胁
与有机食品相关联的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因素
习惯及价值导向的购买行为
瑞典来自农业的食品品质特性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
家庭运输和损耗:食物生命周期中与环境有关的家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