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实用13篇

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思路

篇1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2-0044-03

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Rural?Art?Design?Industry?in?Jiangsu

BI Xue-wei1,2

(1.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Xuzhou 221000,China;2. Xuzhou Architecture Digital Art Innovation Indust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Xuzhou 22100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ural art design industry in 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 Rural art design industry in China origin ated from Europe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because the city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city residents i ncreased pressure led them to want to go to countryside to relax, so that various industries related to rural ecolog ical agriculture is gradually rising. In our country, the rural art design industry mainly has two development directio ns, one i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the first is the art product design. Jiangsu Province as China’s econo mic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of its rural art and design industry is also a leading national, and the development o f the industry’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vince’s economic income is also considerable.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 rural art; development ideas

Internet :.cn

前言

随着农村文化生态资源逐渐开始被开发,各种与农村相关的产业都相继开始发展起来,其中农村艺术设计产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和商业价值的新兴产业。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商业大省,其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早,同时水平也领先全国。从整体上看,江苏省的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整体情况良好,但其仍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探究江苏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思路与途径,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一、什么是农村艺术设计产业

(一)农村的本质含义

农村,指乡下地区,其不同于现代的城市和城镇,是从事各种农业相关活动和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农村的特点就在于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时候的建筑、原始生态和农业用具等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农耕文明绵延传承了两千多年,农村不仅在过去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的母体,即使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代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文化单元。从农村艺术产业方面上看,农村的本质就是:农村是农业艺术产品的主要存在场所和载体,而农业艺术产业正是以在农村艺术产品为基础出发点,围绕农村进行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链。总的来说,农村就是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二)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定位

我国的农村艺术设计大致包括景观建筑的设计和艺术工艺品的设计两方面。农村艺术设计产业是以农村文化遗产和农村艺术产品为基础开发和发展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其中农村艺术产品又是通过遗留下来的历史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开发设计而来的。目前,我国的农村艺术设计产品主要以历史农耕工具和自然形成的生态农业资源为模板进行设计制作的,其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还融入了现代科学理念。农村设计产业正是由这些农村设计产品的开发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具有极高商业潜力和文化价值的产业,其与农村文化旅游业和各种旅游副产品业等共同形成一条新型农业产业链。其作为具有个体特色的新产业,不仅在旅游业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在手工艺产业中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农村艺术设计化理念的提出

(一)农村艺术设计化概念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整体发展与规划都相对落后,有的甚至是零开发,一直保持着与古时候近乎一样的原始状态。然而现代化的零进程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保留正是农村能够被用于艺术设计的最重要条件,这是因为农村艺术设计化必须建立在原始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并且依赖历史农耕文物去开发各种农村艺术设计产品。农村艺术设计化的概念最早源自欧洲的生态农业开发,之后逐渐在我国发展,最终形成现在的理念。总的来说,农村艺术设计化的概念就是以农村生态文化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技术和新思潮去进行设计。其主要的设计有两大部分,一方面是以农村原始生态环境和建筑为原版,融入现代化理念和历史文化理念进行景观设计;另一方面是以各种遗留下来的农耕文化遗产包括农耕用具等为模板,根据现代化的工艺去制作出一些兼具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意义的工艺和手工艺产品。

(二)农村艺术设计化定义的延伸

农村艺术设计最初的定义是:将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进行开发,通过现代艺术化的设计与改造,形成相应的农村艺术产物。最初的农村艺术设计主要以生态建筑景观的设计为主,其将现代艺术化的新思维和新理念融入到建筑物的改造重建中,使新建筑不仅符合现代绿色发展的概念,与环境相适应,而且建筑带有浓厚的艺术色彩。由于绿色发展整体性原则的运用,使农村的各个建筑物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景观。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农村艺术设计化的定义已经延伸到手工艺品和工艺品的设计上。手工艺和工艺品的设计制作主要以农耕文化资源为模板,批量化的生产出一系列的艺术品和收藏品,从而借助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工艺品的销量,促进相关副产业的发展,使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三、江苏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现状(农村发展的形势需要、环境需要)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平衡

农村艺术设计产业必须要依附农村基础文化的建设去开发和发展,只有发展好农村文化的基础建设,才能使艺术设计产业蓬勃发展。江苏省的整体其农村的文化基础建设和文化发展在全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但是事实上的发展情况是很不平衡的。从整个江苏省看,苏南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苏北地区来说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苏南地区的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相对完善,甚至有的地区已经达到欧洲高水平生态文化乡村的水平,然而苏北地区的大部分农村其文化基础建设发展相对落后,有的甚至处于刚起步或者还未开始建设的阶段。由于地区的发展不均和各地区分区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同,这就造成一个结果:农村文化建设好的地方发展的越来越好,而建设差的地方越来越落后。所以从当前情况看,江苏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发展总体情况还行,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早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人们的主要精神消费包括旅行和购买文化产品等多种形式,其中近几年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由于城市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法定假期去旅行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于来自社会生活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大和人们生活追求的层次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国人民在旅行等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多,且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精神文化产业也随之发展迅猛,并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呈近乎直线的上升形式。

四、农村艺术设计产业与民间艺术的关系

(一)农村艺术设计产业是民间艺术的载体

我们所谓的农村艺术设计产业主要是以农村文化历史资源为基础进行艺术化的设计。简单来说,我们的农村文化历史资源很大一部分都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换言之,农村艺术设计产业就是民间艺术的一种载体和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现代城市化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许多农村也逐渐向城市化方向走去,各种高科技慢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就导致许多民间艺术和民间传统渐渐被人们遗忘,淡出人们的视线中。而随着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开发与发展,各种民间艺术也将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作为民间艺术的载体,农村艺术设计产业可以通过新颖的设计理念让旧式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光彩,赋予其新生命,让民间艺术与现代化思潮技术相结合,诞生出一种兼具商业价值和历史文化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二)民间艺术是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核心资源

农村艺术设计产业作为民间艺术的载体,赋予民间艺术新生命,使以全新的形象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中;同样的,民间艺术也是农村艺术设计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众所周知,我们的农村艺术设计产业主要是依附农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发展的,其主要的核心资源就是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流传下来的精髓部分,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历史意义。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的另一大特性就是“民族性”,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和平发展的国家,所以各民族不同的民间艺术都拥有其各自的民族化特色。也正是由于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拥有其个性的特点与不同之处,每一种民间艺术都被印上不同民族的特色烙印,才能使其成为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核心资源。

五、发达国家的乡村艺术设计产业

(一)使用艺术手段改造生活环境

当前欧洲许多国家的乡村艺术设计产业已经相当发达,并且其价值不仅限于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甚至对改变人们的生活都有深远意义。据了解,许多欧洲发达国家的乡村设计产业已经发展到使用艺术手段去改造生活环境。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融入现代化绿色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整体性发展原则和乡村艺术思维去设计住宅建筑及其周边的生态景观,不仅使我们现在的住宅建筑更具艺术气息,更加美观,同时让现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与我们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适应。经过乡村艺术设计理念融入的景观建筑,其不同于以往分散不均,随意建造的居民住宅,而是有一定规律的分布在住宅区域中,并且在住宅区域内的绿化植物也呈规律性分布,使住宅区域与周边的生态环境很好的互相适应,不仅符合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而且使人民拥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这就是发达国家对乡村艺术设计的创新运用,使用其设计理念来改造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

(二)为当地居民量身打造“人体塑像”

发达国家乡村设计的先进理念不仅包括使用艺术手段改造生态环境,还包括为当地居民量身打造“人体塑像”。所谓乡村艺术设计的“人体塑像”是指以当地的农耕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进行艺术化设计出独具当地特色烙印的乡村文化设计产品,其中设计产品包括手工艺品和工艺品等。由于该“人体塑像”是根据当地特色进行量身打造的,所以其作为当地独有的文化产品,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其可作为当地文化工艺产业,同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使当地的商业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以当地的“人体塑像“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产业链,不仅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对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六、乡村艺术设计产业的多元化

(一)艺术设计产业的多元化体现于乡村与自然环境之间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元化”成为先进的一个发展大趋势,由于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也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当然,乡村艺术设计行业也不外如是。从最初乡村设计的理念被提出至今,其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适应期和单一方向发展时期到其相对成熟阶段之后,开始逐渐进入向“多元化”的状态。首先,艺术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体现于乡村与自然环境之间。在这里所说的“乡村”就是指包括乡村中所有的建筑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形成的一个整体性区域,而“自然环境”就是指除了农村人为建筑之外的其他生态环境。我们知道在艺术化的设计中,人为建筑和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主要的设计方面也就是乡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公共空间,所以说艺术设计产业的多元化体现与乡村与自然环境之间。

(二)艺术设计产业的多元化体现于乡村内部空间

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体现在乡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公共空间,还体现在乡村内部空间。乡村内部空间就是指乡村中所有的人文建筑,基础设施和内部小环境等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区域。从艺术设计层面上看,乡村内部空间的设计和乡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设计同样重要。从当下的艺术设计产业的乡村内部看,其每个独立的小环境的艺术设计都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其组成的一个整体空间也朝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设计的多元化因素的加入,使整个乡村内部空间的景观不仅保持着良好的整体协调性,而且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特色点。

七、乡村艺术设计产业的保护、挖掘、发展(匠人)

(一)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的乡村艺术设计产业

目前,我国江苏省的的乡村艺术设计产业虽然整体发展情况相对较好,但是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为了使其发展的又快又好,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积极策略给予帮助。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踊跃加入到乡村艺术设计的行业中。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人民群众是我们社会的劳动主体,所有行业的发展都对劳动力有所需求,甚至于是劳动力的数量以及质量决定着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乡村艺术设计产业中,农民就是主体劳动力,只有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的工作积极性,让农民主体热爱这个行业,才能使这个行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劳动力输入,这对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尊重乡村精神的艺术设计产业的理念

其次,乡村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是依附于农业文化资源与乡村生态资源的,其核心就是围绕乡村进行设计和开发的。换言之,农村艺术设计产业根源在乡村,立足于乡村,也是依赖乡村进行发展的,所以,其必须以乡村精神为整个行业的核心思想,在行业的开发与发展中,也必须尊重乡村精神的艺术设计产业的理念。所谓的“乡村精神”就是指我国数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农业农耕文化精神,其间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只有尊重乡村精神的艺术设计产业的理念,才能使我们的乡村艺术设计产业能够更稳固的发展。

(三)遵循艺术设计产业融入乡村的基本原则

在发展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道路上,我们除了要充分调动农民主体的积极性和尊重乡村精神的艺术设计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将现念的艺术设计产业与乡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相结合,因此我们应当施行遵循艺术设计产业融入乡村的基本原则的策略。遵循艺术设计融入乡村,就一定要对艺术设计与农村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现代的可持续和整体性发展的原则,使艺术设计产业与乡村文化生态资源相适应,使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适合当下江苏省农村的资源现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们江苏省的乡村艺术设计产业大步向前发展,从而促进全国的农村文化生态的开发与发展。

八、结论

随着欧洲农业生态产业的引入,我国的农村艺术设计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作为我国综合实力相对较强的几个大省之一,江苏在农村艺术设计产业的起步与发展都都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发展地区不均与我国当前也处在发展中阶段,所以其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相适应的政策和策略去发展,如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尊重乡村精神的设计理念和遵循艺术设计融入乡村的方法去使江苏省的农村艺术设计产业发展的更快更好,从而推动整体的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美玲.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农村理财产品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4.

[2] 严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地方模式探索――以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村发展学院为例[J].吉林农业,2014(11):95-95.

[3] 张海军.关于城郊型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8).

篇2

(1)农业发展主要成就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由于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多年来,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农村内部结构逐渐向效益转变。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稳步发展。

(2)吉林省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农产品需求不旺、市场疲软、库存增加、价格下降、生产过剩的情况下,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一是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加之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质量差,加工档次低,在国家取消补贴后,外销市场难以扩大,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人世后,南方主要农产品消费省将会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这样势必影响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面对挑战,吉林省农业必须确立自己的发展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突出比较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注意工农对接,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1.2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稳步发展两个主要阶段。并且我省小城镇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显示出来,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及对其利用程度和工作情况的不同,各镇具有不同区位和资源特点。我省小城镇多数位于交通枢纽、经济相对发达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从历史变革看,有些镇是历史形成的老镇;从资源上看,我省小城镇自然资源潜力很大,具有丰富的土地、水、矿产、能源、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尽管近年来全省小城镇较快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在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靠乡改镇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的。全省小城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较,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是:(1)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2)结构层次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建资金短缺。

1.1.3吉林省农民收人状况

改革开放20年来,是吉林省农民收人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分阶段来看,农民收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却呈阶段性递减趋向。吉林省虽然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但从农民收人看,粮食增产并没有带来收人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人均收入从全国的第4位下降到目前的第13位。从地方财政实力看,一直都没有改变“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面貌。县乡财政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的矛盾较为突出。

1.2农村经济发展总趋势

《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五”规划》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1)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推动农村经济整体优化升级,实现在较高层次的协调发展。(3)把增加农民收人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稳步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解决农民收人增长滞缓问题。(4)努力扭转全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初步形成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的思想,着重完善小城镇服务功能,发展小城镇经济,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1.3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

我省农村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就给农村公路提出了新的要求:

1.3.1出行方式与出行观念的转变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环竟的改善以及农民收人的增加,农民的出行方式已由过去的步行、畜力车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农用机动车和公共汽车为主;人们的出行观念也由被动转为主动,摆脱了封闭的自然经济下小农思想,开始寻求多种经营、联合经营、进城打工等增收渠道,出行愿望与频率大为增强。这就要求农村公路在通达方面、路面质量方面和运输设施方面都要有较快的发展,从而活跃农村人口、物资和信息的流动。随着农民收人的增加,这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1.3.2耕作方式和农用物资来源的转变

农作物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人力、畜力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机械化为主,这使得大面积耕种成为可能,同时要求农村公路提供必要保障,我省机耕、机播面积总体增长很快,但是东部山区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其农村公路网络不健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都由过去的自给自足发展为择优选用,这使得农用物资的流动范围扩大,带来了农村公路运量的快速增长。

1.3.3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很快,农村城镇节点的结构得到了优化,随着进一步加快强市、强县和强村的建设,要求这些节点附近有发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保证资源的均衡流动,同时也进一步发挥一强带弱的辐射功能。

1.3.4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

我省农业结构正在发生质的转变,特产村的发展、粮食深加工范围的扩大以及产业带的形成,都使得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得到扩展,农村公路网的节点的性质不再主要是行政上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功能性节点。这要求农村公路的网络化越来越复杂。同时也应看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虽然都是经济范畴,但其经济学属性确是不同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是要以在农村的面域上发生产业经济为指向。

交通部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所的交规划「2000]418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快农村公路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和交通部交规划发[2000]723号文件《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中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精神:规划要以“服务与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同时指出了农村公路发展的建设重点,即抓好“三路”。这些都说明农村公路规划不仅是以发展产业经济为导向,同时,为适应农村面广、车少、经济活动频度低特点,农村公路的发展,不能主要以交通量来导向规划的制定。

综上为我们指出了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原则,并以此制定我省农村公路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结构配置以及建设序列的安排。2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墓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九十年代初期,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交通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但吉林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任务,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了“四纵三横两环出口成网”的交通总体规划,并提出了“先保畅通,后上标准、上等级”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性政策和行业管理办法。其次建立投资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地发展农村公路。再次按照先集中力量解决晴雨通车,再提高技术等级,改善路面状况,然后再将建设重点逐步向提高通达深度和广度上发展的步骤,指导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我省迅速发展的农村公路把农村与农村、农村与城市连接起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对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对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指出的小康战略目标,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认为我省农村公路发展仍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1技术等级偏低,通达深度不够。2建设资金短缺,农村公路发展后劲不足。3管理体制不顺,养护管理工作薄弱。

3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

3.1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农村公路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村公路发展,一般是按供求均衡的原则,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确定发展思路与目标,这实质是把交通看作被动的,处于辅助地位的,认为农村公路的发展,只是为了保证不至于由于农业生产要素缺乏运送条件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交通在经济系统中还有非常主动的作用,其发展能够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规模扩张,另一方面是发育进化。二者通常是交替出现的,后者更能实质性地体现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可以靠提高发育进化水平来实现,也可以从扩大规模方面来取得。所以仅仅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研究农村公路发展的战略思路是不够的,还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所处的形态,从促进农村经济发育进化的角度出发,考虑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应是提出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3.2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环境

按照上述基本出发点和方法,研究农村公路发展思路应当对农村公路发展环境进行必要的分析。

3.2.1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是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的有利环境。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根据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农村公路交通作为其中的基础条件之一,应该并必将得到大的发展。

3.2.2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向基础产业倾斜,是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历史机遇。

3.2.3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求吉林省农村公路应有大的发展。广大农民对摆脱贫困的迫切愿望,以及国家对农村公路资金的大力投入,必将给农村公路发展注人强大的动力。

3.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对农村公路交通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公路不仅应通乡达村一有相应的规模和一定的覆盖面,而且应畅通安全一公路质量不断提高。

3.2.5以乡镇企业发展为重点,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要求农村公路大力改善和提高。无论是乡镇企业加速发展导致的物资流通规模扩大、速度加快,还是小城镇建设、发展,城市化率提高,都要求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都是今后我省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客观环境。吉林农村公路发展还面临自然条件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落后等不利条件的制约。研究发展环境、确定发展思路,同样应予以重视。

3.3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思路

上述分析表明,今后的二十年,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将以新的姿态实现历史性跨越,这要求对农村公路发展进行与全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一致、战略布局吻合、战略重点协同、战略目标配套、战略基础适应的全面思考,提出明晰的战略思路。农村公路要紧紧围绕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及资金筹集能力,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对应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根据全省路网总体发展目标,建议吉林农村公路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为:到2005年,全省农村公路交通状况显著改善。

篇3

一、培养实用型人才

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用智力资本、社会资本拉动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

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实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亲近农业、服务农村、贴近农民的专业人才。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在《关于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指出:“缺乏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商贸流通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制约湖南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建设现代农业,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政策依据。

据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尤其是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人才奇缺。目前紧缺的人才,主要有农村连锁经营、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村物流配送等专业技能型人才。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其职能是为农村建设服务,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作为一所由供销合作社主办主管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紧跟形势发展,顺应时代潮流,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做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推动者、供销合作社职能实现的促进者,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湖南新农村建设紧缺人才的任务。

二、明确基本办学思路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是一所以商贸、财经类专业为主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依靠行业办学,沿着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路子,为供销社的建设和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为服务“三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和供销合作社行业的复苏,尤其是供销合作社担负的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新职能,为学院的发展前景和抓住政策机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院抓住这一机遇,明确了“依托行业谋发展,服务‘三农’闯新路”的办学思路。该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内容,以学院的主管部门为依托,以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和“新网工程”的新型职能为题材,以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和经验为基础,而构建的“以商促农,依农活商,商农合一,工学结合”的新型办学思路。

在指导思想上,该思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精神,围绕供销合作社担负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进一步开发培训项目、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能力,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加强对农村的商务信息服务和人才供求流动服务,建立农民合作社的行业标准,全方位地为新农村的建设服务,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三、对接新农村流通服务领域,培养新农村建设紧缺人才的实践

学校从2008年开始,按照“依托行业谋发展,服务‘三农’闯新路”的办学思路,开展对接新农村流通服务领域,培养新农村建设紧缺人才的实践。

1.基本做法

“依托行业谋发展,服务‘三农’闯新路”办学思路的实施,具体包括“五个二”的内容体系。

(1)构建二个群体。

构建农商结合的涉农专业群和内外结合的实训基地群。在学历教育的专业建设方面,以商为基础、农为目的,构建农商结合的涉农专业群。根据上述农村紧缺的专业人才的实际情况,将学历教育的主体专业建设定位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现代流通领域的中高级人才。一是新增设农村市场连锁经营与管理、农产品品牌策划、乡村生态旅游、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等为农服务的新型专业。二是在现有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中,扩充涉农的专业方向,分别设立农产品国际贸易、农村市场营销、农资与农产品物流等方向。

在实习实训的基地建设方面,以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基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补充,构建内外结合的专业实训基地群。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建设三个中心,即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心、农产品经营企业ERP仿真实习中心和农产品经纪人电子商务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则主要依托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社,走校企合作的路子。

(2)建设二个基地。

建设“湖南省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人才培训基地”和“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开展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人才的培训工作。

(3)完善二个体系。

完善“农村人才短期培训体系”和“涉农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短期培训体系,主要是对活跃在农村流通领域的六类人员提供专题培训:农民骨干与村委会主任、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从业人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的师生、各级农民经纪人协会成员、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企业从业人员。

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参加短期培训的学员,组织其参加“农产品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对成绩合格者,发放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对参加学历教育的学生,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把学生在毕业前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中,使其获得双证或多证。三是面向农村组织开展农产品经纪人、纤检员、营业员、收银员、采购师、茶艺师、烟花鞭炮从业人员等涉农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与认证工作。

(4)组建二个网站。

即组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站和农村人才供求流动服务网站。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站,主要为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农副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农村人才供求流动服务网站,主要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供求信息,给农村人才流动创造条件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5)建立二个标准。

即按照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标准和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标准,以规范和指导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的建设与发展。

2.基本经验

新思路的实施,除了能给学院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为办学特色增加新的亮点,促进供销合作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外,还能体现以下效益:

(1)填补满足农村流通领域对中高级技能人才需求的空白,提升湖南农村流通领域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

(2)满足农村流通行业在岗人员的培训需求,解决农村流通领域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普遍不高的问题;同时提升农村骨干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3)开创对农产品安全与质量的全程自我监控的新局面。建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心”,实行从“从田间到餐桌”整个链条的自我检测,重在事前自我控制,弥补监督部门事后监控的不足。检测中心既可以满足教学和实训的需要,又可以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种养大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按照市场准入的条件组织标准化生产。

(4)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双向信息的沟通障碍问题,实现农村商品流通的信息化。

(5)解决农村人才供与求脱节、信息闭塞问题,实现农村专业人才供求调节和流动的信息化。

(6)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的组建程序和办社行为,引导各种形式的合作社朝着健康、稳步的方向发展,以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依托行业谋发展,服务‘三农’闯新路”办学思路实施的事实证明,它是一条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路子,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壮大;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贯彻“依托行业,融入行业,服务行业,提升行业”的办学方针。

第一,该思路的提出,切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立足行业、对准产业、服务当地”的办学方向,有利于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

第二,该思路的实施,使学院走出了被边缘化的困境,给学院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办学的活力,增加了办学特色的亮点。也因为这一特色,学院被湖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

第三,该思路的实行,使学院真正沿着职业教育的轨道发展,强化了工学结合、产教合一的职教模式,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篇4

(1)研究背景。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总体要求的具体解释如下: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2)概念界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3)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自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来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活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显著增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粮食产量稳步提高,我国的“三农”问题得到了相对以前比较妥善的处理。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思路不明确,发展道路不清晰,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民民利不能充分实现等。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必将阻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质的跨越,必将影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指导思想、坚持原则和保障机制

(1)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以科学发展观总领全局。(2)坚持原则。第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新农村建设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立足本村实际,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不断完善其新农村建设思路。第二,坚持量力而行原则。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已有的基础,集中主要力量解决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三,坚持突出特色原则。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改善农村环境,又要尽量保留原有房屋、风格、绿化、风俗习惯,突出农村特色。(3)保障机制。第一,政策层面的保障。政府应该保持“支农、惠农”政策的持续性,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第二,社会方面的支持。加大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各项农业机械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走进农民家庭;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将城市工业合理引进农村,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第三,农村自身的提高。农民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文化、道德素质,扩大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因素比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多样化。

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发展思路

1.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是指

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利用本村在资源和区位上的优势,在农村范围之内发展工业,和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产业和农村社会,促使农村经济系统向现代化转型,进而实现与城市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水平。农村工业化发展思路的最好模板是“华西村”。华西村的新农村建设过程可以简单的定义为通过发展集体经济(乡镇企业),发挥区位优势,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从而实现农村工业化,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以农村工业化带动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的地区需要拥有以下两种条件:第一,资源富集地区,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这类地区拥有在资源方面的绝对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可能性最大。以河北迁安为例,迁安拥有非常丰富的铁矿资源,尤其在横亘东西的燕山山脉地区,铁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所以迁安县依托铁矿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铁矿产业,建立铁矿加工企业,例如选矿厂、钢铁厂、铸件厂等,人民把基本生活跟铁矿资源开发牢牢困在一起,新农村建设活动搞的轰轰烈烈,农民生活已经基本实现超小康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0%。相反在煤炭资源富集的山西省农村地区,新农村建设搞的相对逊色,究竟问题出在哪里,需要我们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第二,地理位置优越,人力资源充足且廉价,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地区比较典型的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两个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和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优势,发展“三来一补”产业,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服装业,玩具厂等遍地开花,轻工业做的有声有色,农村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科技含量较低,品牌价值不能体现,这成为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

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的最好模板是“”。的新农村建设过程可以简单的定义为以集体经济推动农村产业化,由“能人”企业家与村政府领导人组织资源进行生产,注重村级领导班子的权威,从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的过程。神话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在发展传统农业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的程度,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将农产品的价值最大限度的留到农村。

3.发展农村服务业的思路。近年来的农村发展实践证

明,多种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旅游业为例,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工作之余,走进农村,走进大自然,以此来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所以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非常好的契机。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发展农村旅游业方面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作为新中国的摇篮,西柏坡在先天条件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以望瞻仰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每年旅游创收占当地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但是西柏坡当地有价值的革命遗迹非常少,很容易使游客产生花了那么多时间,花了那么多钱而收获很少的感觉,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综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出了很多具有价值的旅游项目,包括岗南水库旅游项目,生态旅游等等,人们可以在参观完“西柏坡馆”以后到库区钓鱼、游泳、欣赏大自然等等,以此尽情的放松,在生态旅游方面最成功的实例就是启动“农家乐”活动,让游客走进农家,走进大自然,亲手劳作、亲手耕种、亲手采摘,喝一口清香的山泉,吃一个新鲜的水果,品尝一下地域特色的风味小吃,游客在满心愉快之际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如何选择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以及如何就已选发展思路而确定发展道路的问题,需要和当地农村实际相结合,不能不切实际的追求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更不能盲目引进农村第三产业,否则必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彭维锋.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研究[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22~27

篇5

1 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 问题的认识历程。

3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 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篇6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篇7

新老“三农”问题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老“三农”问题源于市场机制下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全面实施使农民获得了自由流动的权利,而工业化、城市化在中国的快速推进,为农民获得新的收入来源提供了机会。于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大批农民到率先工业化、城市化的东部沿海地区和本省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对农业和农村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老“三农”问题。老“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农民大量流向城市,他们绝大多数进城后不再返回农村,其子女也成为“第二代农民工”,但在城市又遇到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了10多年,是城市产业大军的主体,却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成为世人关注的农民工问题。由于农民工数量浩大,几乎涉及农村每一户家庭,农民工问题又通过家庭关系、血缘关系和乡土关系传递到农村,从而导致“老人农业”、“空心村”的出现。新“三农”问题又加重了老“三农”问题,使得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更为紧迫了。

因为新老“三农”问题的发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需要统筹加以解决,而不能孤立地解决。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新老“三农’’问题发生的根源在农村,是由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发展的滞后性,因此,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统筹解决两类“三农”问题,应从问题发生的根源入手,即建设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对统筹解决两类“三农”问题的局限

中国是农村大国,早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央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80年人民公社制度废除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重新被提上了国家决策层的议程。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而最完整、最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且付诸实施的权威性中央文件,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底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任务有6条: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五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六是加强农村民主建设?。政府对新农村建设不仅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还对新农村规划以及兴建农村公路、农村医疗室、农村文化室和农户沼气池等给予财政补助。例如,从2006年到2010年,国家安排1000亿元财政资金补助农村公路建设,省、市、县政府也承担相应的财力扶持责任。

大量事实表明,中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统筹解决两类“三农”问题的角度看,新农村建设又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从统筹解决农民和农民工问题的角度看,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局限性。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正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对劳动力仍有大量的需求,农村劳动力仍会持续向工业和服务业领域转移,农村人口还会继续向城市集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农村人口还会处于大流动状态。但是,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既定的农村人口规模上考量的,大多带有主观性,没有考虑到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大流动,对农村人口存在着“固化”的局限性,既不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流动,又不能减少农民工对城市的压力,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和农民工这对密切关联的问题。

第二,从统筹解决农业和“老人农业”问题的角度看,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局限性。尽管国家对农业发展给予了很多实质性的扶持,但与工业、服务业相比,分户经营的“小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局面不会根本改变,因而很难吸引进城农民返回农业,“老人农业”的局面也就很难扭转。更何况,未来二三十年间,还有2亿左右的农村人口需要向城市转移,这样,“老人农业”还要维持下去,很难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随着气候的变化,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威胁会越来越大,“老人农业’’更不能应对这种挑战,中国农业发展就会面临严峻问题。目前的新农村建设由于不能解决“老人农业”问题,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就存在着局限性。

第三,从统筹解决农村和“空心村”问题的角度看,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局限性。中国农民很重视房舍建设,农民进城务工收入的很大部分被用于盖新房。据江西省2005年对进城务工农民给家庭汇款使用去向的调查,用于农村家中建房的占60%,其次是子女教育、医疗和购置农业生产资料①。农民工的大部分现金收入用于农村建房,将会出现三个后果:一是农家的现金“沉淀”于房屋,成了没有任何资本回报的“沉没资产”二是很多农民工在农村盖了新房又进城务工,有的还全家在城市租房居住,农村新房的空置率很高,以至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三是农民盖新房没有规划,村庄新房“七零八落'今后即使有了规划并按规划建房,但在农村人口还处于大流动的趋势下,也难约束他们向城市转移,还会出现新的“空心村”。可见,在中国农业劳动收入还低于非农劳动收入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大流动不会终止,新农村建设难免会有局限性。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符合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但因面临新老“三农”问题而存在局限性,所以,需要从统筹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出发,重新思考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三、“四就”: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思路

中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很大,新农村建设会千差万异,但从统筹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的视角看,无论在东部发达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会存在着具有共性特征的一般思路。科学总结各地新农村建设的丰富经验,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这种具有共性特征的新思路可以概括为:推进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户籍就近镇(市)民化,简称为新农村“四就”发展新思路。

(―)农业就地产业化

所谓农业就地产业化,即农业生产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在提高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产品产量的基础上,拉长农业产业链,就地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广泛推进农业就地产业化,就能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

农业就地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是因为农业而存在的,但传统农业的最大问题是比较效益低。在自然经济时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的这个问题被掩盖了,但在市场经济和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时期,农业的这个问题也就显露出来了。而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以现代工业的理念办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推进农业就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增强农业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而农业就地产业化更能直接提高每个村庄农业的比较效益和每个农民的经济收入,使从事农业者也可以富裕起来,农村就能留住农民,新农村建设就有了产业基础,甚至会吸引进城农民返回农村、返回农业,新农村建设才有前途。

农业就地产业化是有可能的。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早已走上了农业就地产业化的道路,即使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业也可以走就地产业化的道路。这是因为对每一个村庄来说,农业就地产业化并不是对那里的所有农业门类都要实行产业化经营,可以选择某类既有特色又有市场需求的种养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或是水稻、小麦、玉米,或是家禽、家畜、水产,或是蔬菜、苗木、花卉,每一类种养产品都有广泛的市场,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如果选择某类最具比较优势的种养农产品实行产业化经营,是会获得成功的。比如,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广西,因其资源和地理气候因素具有发展花卉的比较优势,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近年来积极发展花卉业,收入颇丰,已形成规模,成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到2009年,广西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达39.5万亩,花农达100多万户,上千村庄实现了花卉产业化经营,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农民就地职业化

所谓农民就地职业化,即在农业产业化中,农民成为农业的投资者、管理者、产业工人,以及为农业服务的经营者。其中,农业投资和管理者是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者,他们人数较少,却是农业产业化的骨干;农业产业工人是将承包耕地有偿出让又受雇于农业投资者和管理者而获得土地租金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农民,他们人数较多,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大军;为农业服务的经营者包括在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等项服务的经营者,他们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服务者,对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拉长农业产业链具有关键作用。

农民应该是个职业的概念,农民只能是职业农民,但在中国,农民概念却“双重化”了,既是职业的概念,又是身份的概念。长期以来,由于受“二元”体制的分割和户籍制度的约束,凡是出生在农村而没有转变户籍关系的人,无论他到哪里,终身都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一个普遍现象是广泛流行的“农民工”称谓。他们很多人进城务工已有很长时间,早就不从事农业生产了,但仍然被称为“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出生的孩子也被称为“第二代农民工”,农民的身份也被他们的后代所继承。而在农村,真正的职业农民却很少,他们绝大多数仍然是从事小规模经营的农民。所以,农民的就地职业化非常重要。农民就地职业化的实质就是改变“双重化”的农民概念。一方面,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努力使进城农民工转变“农民’’身份,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仍在农村的农民大分化,一部分转化为职业农民,一部分向非农产业转移,或转移到城市,或转移到小城镇。

农民就地职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的主人是农民,新农村的主人是职业农民,没有职业农业,新农村是无法建设的,否则,农村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这是因为,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而且会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不用说农业投资者、管理者和为农业服务的经营者,即使是没有资本的农业产业工人,也有稳定的土地租金和劳动报酬I“双重收入'有的还可以在农闲季节就近到城市或小城镇务工经商,更可获得经营性收入,这样,他们就有了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三个收入来源,其收入大大高于小规模农业经营的收入。而且,农业产业工人会专门从事某个方面的农业生产,种养技术会达到较高水平,因而也有增加劳动报酬的空间。职业农民以农业为生存和发展的经济依托,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不仅不会轻易离开农村,而且有建设新农村的理念、技术和组织能力与适应能力,可以推进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从而会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职业农民的收入,新农村建设也会因而具有更加充分的保障。因此,推进农民就地职业化,培育和发展浩浩荡荡的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三)农村就地城镇化

所谓农村就地城镇化,即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因地制宜地密切啮合,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入市镇发展。对外,在村庄与相邻城镇的空间关系上,逐步形成产业发展上的有机衔接、基础设施上的共建共享、社会事业向城镇的全面融入、文化观念受城镇的深度辐射;对内,在村庄建设上,逐步形成产业发展园区化、农户住宅成套化、村容村貌街面化、村务管理民主化的新形态。而且,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影响,以镇带乡,镇乡一体,城镇的功能边界扩大到村庄,村庄也能分享城镇化的成果,那些建设水平较高的村庄,将会形成村的建制、镇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城镇性”,成为农民美好幸福的家园。

农村就地城镇化并不是村庄原地城镇化,而是根据各个村庄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与周边城镇和村庄的空间关系,打破自然村、行政村的界限,改造旧村,合村并点,形成更便于生产生活的乡村“大社区”,从而实现就地城镇化。中国许多新农村建设较好的地区,就是根据农民自愿、便于发展的原则,将几个自然村合村并点为“大社区”,这些“大社区”类似小集镇,具有不同程度的“城镇性”,这些地区走的正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例如,经济发达的江苏省苏州市就是以新市镇的理念建设新农村,推进农民向“大社区”集中居住,把全市2.1万个自然村规划调整为2517个农村居民点,大体上是7?9个自然村成为一个居民点,每个居民点就是一个“大社区”,到2009年底,已有1/3的农户迁入860个集中居住点,这些集中居住点都具有较强的“城镇性”?。又如,山东省淄博市马桥镇打破原有村庄区划界限,将22个行政村调整为4个“大社区”按小城镇的标准规划建设与管理,这些农村社区也具有一定的“城镇性”。

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标志,因为这样的村庄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村容村貌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城镇性”,已经达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境界,是农民向往的家园。农村就地城镇化是在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前者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充分条件。在东部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一些就地城镇化的农村地区,比如前述的江苏省苏州市和山东省淄博市马桥镇。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就地城镇化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从当前看来,农村就地城镇化的现象还比较少,却是中国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会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地区率先出现,其他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会逐渐出现农村就地城镇化。

(四)户籍就近镇(市)民化

所谓户籍就近镇(市)民化,即在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基础上,一部分农民不需要向大中城市转移,不仅能实现职业的转变,而且还会实现身份的转换,其农村户籍就近转变为具有城市意义的镇(市)民户籍。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升华,是小城镇对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体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色。

在中国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新农村建设会受到城镇越来越大的带动,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在新的形势下,城镇化不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还表现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的城镇化转型,即使农村人口不向城镇转移,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会达到城镇或准城镇的水平。可以说,人口转移与结构转型并存,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而且,人口转移是局域的,结构转换是就地的。这样,新型城镇化推动的新农村建设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随着小城镇的发展,一部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其户籍也就近转变为镇民,一些小城镇进而会发展为小城市,其户籍也随之转变为市民。另一种情况是,随着城镇对农村辐射作用的增强,一些规模大、条件好、发展快的农村“大社区”或中心村,经济社会结构逐渐向城镇化深度转型,逐渐发展为新的小城镇,农民不需要转移,就可以就地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变,其户籍也有可能转变为镇民。因此,新农村发展到一定程度,一部分农民的户籍就近实现镇(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发达县城与城市郊县,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新农村建设中,户籍就近实现镇(市)民化的农民不一定很多,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农民不需要长途颠波、拖家带口向城市转移,就近、就地实现职业与身份的双重转变,不仅可以节约转移成本、降低转移风险,而且可以改善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的“现代性”;另一方面,城市也可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的承接压力,不仅可以抑制城市膨胀、减少“城市病”,而且可以使城

①《“三置换三集中”驱动苏州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4月12日。

②中共山东省淄博市委党校、市委宣传部课题组:《马桥镇坚持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实践和启示》,《人民日报》,2009年11月30日。

市规模合理“瘦身”,推进各类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功能提升的根本性转变,提升城市的发展品质,增强城市的区域中心功能。

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是相互联系、逐步推进的,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思路,又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阶段。农业就地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民就地职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标志,而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升华。“四就”思路下的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国情条件所决定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更反映了中国的特色,是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道路。

四、“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的前景

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户籍就近镇(市)民化的逐步推进,会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按照“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有着广阔的前景。

(-)从根本上解决新老“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和农民工、“老人农业”、“空心村”新老两类“三农”问题,既出现在农村,也反映到城市,但问题的根源在农村。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正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源,按照“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弱质性降低了农业的比较效益,严重地限制了农村发展,也就逐渐引发了两类“三农”问题。农业产业化是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办农业,将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引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能力,正是由此可以改变农业的弱质性、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这就找出了两类“三农’’问题的根源;如果农业产业化在农业中普遍推进,亦即凡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都能推进农业产业化,那么,农业就地产业化就可以普遍改变农业的弱质性,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就能为从根本上解决两类“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农业就地产业化必然会带动农民就地职业化,会普遍增加农民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正是解决两类“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产业化的显著特点是实现耕地和产业的规模经营,无论何种规模经营,农村都会逐渐出现农业投资者、农业经营者和农业产业工人等职业农民。能力较强的农民会成为农业产业化中的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会获得与工商业者相近的收入;能力较弱的农民则会成为农业产业工人,获得承包土地租金收入和劳动工资收入。职业农民由于有较高且稳定的收入,因而不会轻易向城市流动,这就能缓解城市农民工问题,农业也会有年富力强的劳动力,从而又能解决“老人农业”和“空心村”问题。

农业就地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不仅培育出浩浩荡荡的职业农民,而且会催生农村非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奠定产业基础;农民就地职业化提高了农民收入,不仅会稳定农村人口和现代农业产业大军,而且会满足农村人口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为农村城镇化提供物质条件。这样,农业就地产业化就会带动农民就地职业化,进而又会带动农村就地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可以提升农村的“城镇性”,缩小农村与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差距,是农村繁荣和新农村发展的标志,不仅农民可以减少向城市流动,而且一些进城农民甚至会重返农村,既会减轻城市的人口压力,又会促进农村繁荣。

农村就地城镇化必然会带来农村空间结构的优化,大量分散的自然村会逐渐合村并点而成为“大社区”规模大、条件好、发展快的“大社区”或中心村会逐渐发展成为小城镇,而原有的小城镇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功能的新市镇,县城或建制大镇会逐渐发展成为小城市。这样,农村人口就

-9-会就近向这些小城镇、小城市转移,其户籍就近转化为镇民、市民也就是必然趋势。一部分农民户籍就近转为镇民、市民户籍,是新农村建设的升华,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老“三农’’问题。这是因为小城镇的发展会增强对农村的辐射作用,不仅不会削弱新农村建设,而且会从广度和深度上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农村人口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是从最高层次、更深程度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

实际上,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户籍就近镇(市)民化的“四就”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各地已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而且具有加快发展的趋势。在东部地区的一些经济发达县(市),已经出现了“四就”并进的趋向;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郊县或经济发达县(市),新农村建设中已普遍出现了农业就地产业化,少数村庄也开始出现了农民就地职业化和农村就地城镇化。比如,东部地区以苏州市为例,新农村建设已经走上“四就”并进的发展道路。早在2005年,苏州市就提出了“新市镇”的概念,以新市镇带动新农村建设,自那以来建设了4个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园,涌现了一大批职业农民和农业产业工人,一大批农民就地职业化,一部分村庄就地城镇化,不少农民的户籍已经镇民化、市民化。2009年,该市农民在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达85%以上,务农人口28万,仅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3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已达40%以上?。又比如,中部地区以河南省项城市为例,该市新农村建设普遍以农业就地产业化为重点,兴办各类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不改变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将家庭经营转变为公司化经营,小麦亩产平均达600公斤,比农户家庭经营平均增产33%,亩均生产投入节约65元,净利润增加307.25元,比农户家庭经营提高近70%②。再比如,西部地区以贵州省丹寨县为例,该县位于黔东南,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近年来通过发展交通改善了与外地的联系,通过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广泛开发畜牧养殖、砸锌茶叶、优质硒米、蔬菜、金银花五类特色农产品大产业,还结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打造旅游避暑休闲等产业。当地农村不同地方发展起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逐步繁荣③。以上三例分别是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各个典型,反映了“四就”在中国不同地区都具有同样的发展趋势,其中,东部的苏州市较早以“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已基本上解决了新老“三农”问题;中部地区的河南项城、西部地区的贵州丹寨两县(市)也开始以“四就”思路建设新农村,新老“三农”问题的程度已大大减轻。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户籍就近镇(市)民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思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新老两类“三农”问题。

(二)逐步提升乡村“现代性”

按照“四就”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两类“三农”问题,从更长期的眼光看,更会逐步提升乡村的“现代性”,从根本上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距,推进中国社会由“二元”社会向一元社会大跨越。

“现代性”的说法起于工业革命,通常又与农业社会的“传统性”相对应。比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就是解释“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化的理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成为现代文明的集中地,是囯家或地区“现代性”程度的标志,经济发达国家的乡村地区虽然不是城市,但因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相近似而也被称为具有“现代性”。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就曾这样描述:“乡下人享有都市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舒适,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市化了。”都市化即“城市性”,因而具有“现代性”了。

篇8

为了改变我省农村的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变我省农村经济的现状,使我省农村经济尽快得到提高。具体的措施建议如下。

1、加强地方政府领导与服务体制建设

在我省农村,要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提高农村的服务体制建设。要发挥县三级干部的积极性,要求县委县政府和县直各相关部门积极深入到村级部门,帮助各乡、镇、党委政府的三农服务中心和村委会签订农村经济发展责任状,要明确每个部门的经济发展主要任务。同时,要将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任务落实到人头上,要与承包干部的年终考核奖惩联系起来,实行每个技术干部都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且实行个人责任制,对干部的考核也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挂钩。

2、提高农民的科技思想和加大培训力度

经常开展科技培训,着力将农民科技培训始终贯穿在整个农村工作中去,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生产技能和水平,形成一批新型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队伍,从而有效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3、我省农村经济发展要加快信息建设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光盘、多媒体软件、文字材料等远程传播手段和媒体,及时有效地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农村基层干部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促使农民能够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4、制定产业发展思路与加速产业建设

要制定产业发展思路与加速产业建设,在确定区域化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思路时,要按照建龙头、建基地、兴产业、占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大力培植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实体,引导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筑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使资源优势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篇9

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科学规划,实施功能开发。无锡城乡的人口和工业密度高,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一样遇到了资源环境制约。走集约发展之路,关键是按照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实施科学规划和功能开发,统筹安排农村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生态区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备、生态良好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和加强教育培训。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需要大量土地,这就使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出来。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知识化和现代化。应大力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和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以“六化”落实新思路

产业园区化。园区化是产业集约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无锡实际,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是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符合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要求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农村工业化的重点则应放在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上,走资源集约、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子。

居住社区化。建立农村新型居住社区,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结合中心城市扩展、行政村撤并和各类开发建设工程的推进,大力调整现有散布的自然村落,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农村新型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点,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社区服务。

生产规模化。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应加快推进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大户建立原料基地与加工基地,同时注重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和品牌建设。

篇10

阳坡湾村位于寺寨乡政府以东3 km处,平均海拔3 100 m。平均气温-1~3 ℃,最热月(7月)均温5~11℃,最冷月(1月)均温-10.5~10.0 ℃,年平均日照时数2 564 h,年总辐射量597.9 kj,光热资源可满足一季农作物生长需求。年均降水量408.9 mm,雨热同期,春旱频率较高。阳坡湾村水源分2类,一是地表水,水系为三道河,流量0.26 m3/s;二是自来水,主要用于人畜饮用。当地矿产资源贫乏,交通比较偏僻,距县城近25 km;全村通电率100%。全村有172户,总人口708人,人均耕地面积0.15 hm2。村民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75%。有劳动力430人,占总人口的52%,其中长期务农、半农半工、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比例分别为28%、42%、30%。全村共有草场900 hm2,耕地面积97.19 hm2,水浇地面积20 hm2,林地3.33 hm2,以柳树为主。2009年粮油综合产量221 t,其中粮食产量199 t,油籽产量22 t。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缓慢,未形成适合该村发展的优势产业。二是畜牧业发展存在牛羊品种不良、育肥周期长、饲料短缺、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大等问题,畜产品没有初、深加工企业和行业协会。三是居住环境差,人畜混住现象突出,圈、厕、厨卫生有待改进;宅前乱堆粪土,违法乱建畜棚、车房、猪圈等现象普遍;住宅条件差,主要以土坯房为主;居民区没有垃圾收集点[1]。四是能源单一,缺乏清洁卫生能源。目前燃料主要以秸秆、柴草为主,对环境污染较大。五是农业生产规模投资大,近年来种子、农药、化肥、水费、油价上涨,造成农民生产性投资过大。六是技术、人才、信息短缺,农民急需科技指导、急需引进适应本村发展的农、畜品种,急需冷冻胚胎移植、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4]。七是缺少活动场所,业余文化单一,农民没有学习、活动、娱乐的场所,缺少报刊、书籍阅览点。

3规划思路与总体目标

3.1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3.1.1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阳坡湾村自身优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家园,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民主管理,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将阳坡湾村建设为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1.2发展思路。以发展畜牧业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培育农民协会和农村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化经营,引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挖掘产业增收潜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解决住宅改建、村容整治等问题,改进基础设施;发展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通过阳光工程、农民科技示范入户工程等,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强民主管理和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

3.2总体目标

按照西宁市新农村建设达到“家富、村美、民乐、人和”的目标,2009—2019年阳坡湾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是按照“布局优化、建筑美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的要求,安排好生活与产业的发展。发展高效、特色、绿色的现代农业,初步形成产业化格局,力求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 560元,比2009年递增10%,实现农民生活宽裕,2019年主导产业畜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55%以上。二是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达到12年以上;家庭主要劳动力掌握1~2门以上实用技术。每户至少有1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60%以上。三是初步组建种植业、养殖业营销协会和农畜产品营销协会,培育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紧紧联系农户与市场。四是砖木、砖混结构的住房占总户数的80%以上,人均20 m2以上,农户住宅统一规划,新宅比例占60%以上,农村住房设施基本配套,庭院绿化、美化、净化。五是全村建卫生厕所172所,占100%。六是全村100%农户使用以沼气和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07座,太阳灶和太阳能热水器各172个。七是2011年垃圾处理率达100%,绿化覆盖率达到15%。

4参考文献

[1] 徐建宏,许百发,严启辉.当前新农村建设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19,86.

[2] 李欣,王长海.浅析乡风文明建设中文化的双重性质[j].商情,2010(13):8.

[3] 郑进达.推进江北新农村建设的“五突破”[j].宁波通讯,2010(6):50-51.

篇11

工作思路:今年“千村经济振兴”工程主线由实施“4321”工程调整为“421”工程。工作重心是:围绕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四个重点”;着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两个提高”;突出增加农民收入“一个增加”。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增强活动效果,去年市、县帮扶单位及所包扶的村今年均不做调整。解决贫困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工作重点。

二、主要工作及任务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先行是实现经济振兴的基础保证,因此要大力实施以节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对原有水利工程要有计划、有重点多方筹措资金,进行全面维护和渠系配套,进一步提高现有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所有机井、大口井年内力争全部配套,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上,要根据项目类型确定投入主体,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内资、外资一起用,实行多元化、多层次筹资办水利,确保振兴村人均一亩保浇地。同时要大力发展以滴灌、喷灌、管灌为主的节水灌溉,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力争年内30%的水浇地实现高效节水。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持续增加投入,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切实抓好农业两类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一类是重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农业工程和示范基地建设,以及以温室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另一类是农村公益设施项目,包括农村沼气、生态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农村道路硬化等项目。列入“千村经济振兴”的村,年内要力争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户户用上自来水。

(二)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确保双增

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抓龙头、抓科技、抓基地、抓标准化、抓市场、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形成比较优势。以县域经济、镇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村,要按照挖掘优势,快速发展的原则,重点在培壮产业,扩大辐射面,提高区域带动能力上下功夫,在结构调整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列入“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村,今年要结合特色主导产业,因村制宜。要把畜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予以强攻,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推动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通过“周转畜”工程的实施,拉动养殖规模的扩大,通过养殖小区建设,拉动分散饲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通过标准化养殖,拉动优质牧草面积的扩大;种植业要突出一个重点:巩固、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发展错季蔬菜,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农民运销大户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引导其健康发展;村庄、荒山绿化和生态造林工程要向振兴村集中,使振兴村面貌有较大改观。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确保2006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经济发展较快村增幅要达到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

(三)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具有重要作用,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并要围绕龙头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打造自己的特色,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要认真贯彻县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若干意见》(怀政[2005]6号),简化项目审批手续,优化服务环境,吸引更多县内外企业投资兴建经营加工企业。在抓新兴产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后续产业的开发。2006年要扎实推进柴沟堡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左卫昌泰现代农业示范园、怀安城——头百户科技示范园建设,发挥园区的科技承载、推广、示范作用。依托南海•北国蔬菜物流广场和宏都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村更要紧紧抓住农业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增量扩模的机遇,向农产品加工核心龙头集聚,调整种植结构,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密切农户与龙头企业的联系,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以上。

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特别要对农业的主要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加快发展“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经济组织。各乡镇要选择1—2个经济发展较快村,探索以“支部+农户”的专业服务组织,同时要选择和培育1—2个已形成特色、规模生产的小区辐射中心村,按照实体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思路,建立高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示范试点。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要注重农产品的开发创新,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高市场占有率,低消耗的名牌农产品,以此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另一方面要建立与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网络,市场信息网络,指导农民有序生产。振兴村中的小区域中心辐射村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资金,加快并完善产地批发市场的功能建设。

(四)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紧紧抓住国办帮扶的机遇,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公益事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龙头带动“五大工程”,重点抓好“周转畜、周转棚”、劳务输出和移民搬迁四项工作,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实施整村推进,确保贫困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要强化外援项目的管理,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效益。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直接路径。在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重点抓好农民工外出前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从事劳务的农民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同时要抓好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和中介服务,引导有序流动,减少外出盲目性,降低务工成本。要落实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政策。

(五)下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脱贫致富能力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来抓。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在千村经济振兴活动中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增强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本领。

(2)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县直有关单位要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把国家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和加工领域。要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

(3)以“双万人技术培训”为载体,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要通过县职教中心、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大力开展劳动力引导性培训,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引导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广大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谐创业能力“四个能力”。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不断壮大经纪人队伍,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1、“千村经济振兴”是我县抓“三农”工作的重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抓好了“千村经济振兴”就抓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无论在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振兴工程的进度和效益。各级领导、各级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全力做好振兴村的各项工作。

2、建立全社会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城镇、经济集聚区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强化城镇经济对农村的辐射、人才智力对农村的支持、医科教对农村的服务。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千村经济振兴”活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要结对帮扶振兴村建设。建立全社会参与“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激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各行各业投身“千村经济振兴”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浓厚氛围。

篇12

工作思路:今年“千村经济振兴”工程主线由实施“4321”工程调整为“421”工程。工作重心是:围绕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四个重点”;着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两个提高”;突出增加农民收入“一个增加”。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增强活动效果,去年市、县帮扶单位及所包扶的村今年均不做调整。解决贫困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工作重点。

二、主要工作及任务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先行是实现经济振兴的基础保证,因此要大力实施以节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对原有水利工程要有计划、有重点多方筹措资金,进行全面维护和渠系配套,进一步提高现有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所有机井、大口井年内力争全部配套,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上,要根据项目类型确定投入主体,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内资、外资一起用,实行多元化、多层次筹资办水利,确保振兴村人均一亩保浇地。同时要大力发展以滴灌、喷灌、管灌为主的节水灌溉,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力争年内30%的水浇地实现高效节水。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持续增加投入,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切实抓好农业两类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一类是重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农业工程和示范基地建设,以及以温室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另一类是农村公益设施项目,包括农村沼气、生态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农村道路硬化等项目。列入“千村经济振兴”的村,年内要力争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户户用上自来水。

(二)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确保双增

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抓龙头、抓科技、抓基地、抓标准化、抓市场、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形成比较优势。以县域经济、镇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村,要按照挖掘优势,快速发展的原则,重点在培壮产业,扩大辐射面,提高区域带动能力上下功夫,在结构调整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列入“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村,今年要结合特色主导产业,因村制宜。要把畜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予以强攻,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推动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通过“周转畜”工程的实施,拉动养殖规模的扩大,通过养殖小区建设,拉动分散饲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通过标准化养殖,拉动优质牧草面积的扩大;种植业要突出一个重点:巩固、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发展错季蔬菜,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农民运销大户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引导其健康发展;村庄、荒山绿化和生态造林工程要向振兴村集中,使振兴村面貌有较大改观。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确保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经济发展较快村增幅要达到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

(三)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具有重要作用,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并要围绕龙头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打造自己的特色,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要认真贯彻县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若干意见》(怀政6号),简化项目审批手续,优化服务环境,吸引更多县内外企业投资兴建经营加工企业。在抓新兴产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后续产业的开发。年要扎实推进柴沟堡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左卫昌泰现代农业示范园、怀安城——头百户科技示范园建设,发挥园区的科技承载、推广、示范作用。依托南海•北国蔬菜物流广场和宏都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村更要紧紧抓住农业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增量扩模的机遇,向农产品加工核心龙头集聚,调整种植结构,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密切农户与龙头企业的联系,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以上。

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特别要对农业的主要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加快发展“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经济组织。各乡镇要选择1—2个经济发展较快村,探索以“支部+农户”的专业服务组织,同时要选择和培育1—2个已形成特色、规模生产的小区辐射中心村,按照实体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思路,建立高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示范试点。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要注重农产品的开发创新,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高市场占有率,低消耗的名牌农产品,以此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另一方面要建立与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网络,市场信息网络,指导农民有序生产。振兴村中的小区域中心辐射村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资金,加快并完善产地批发市场的功能建设。

(四)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紧紧抓住国办帮扶的机遇,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公益事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龙头带动“五大工程”,重点抓好“周转畜、周转棚”、劳务输出和移民搬迁四项工作,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实施整村推进,确保贫困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要强化外援项目的管理,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效益。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直接路径。在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重点抓好农民工外出前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从事劳务的农民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同时要抓好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和中介服务,引导有序流动,减少外出盲目性,降低务工成本。要落实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政策。

(五)下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脱贫致富能力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来抓。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在千村经济振兴活动中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增强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本领。

(2)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县直有关单位要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把国家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和加工领域。要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

(3)以“双万人技术培训”为载体,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要通过县职教中心、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大力开展劳动力引导性培训,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引导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广大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谐创业能力“四个能力”。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不断壮大经纪人队伍,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1、“千村经济振兴”是我县抓“三农”工作的重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抓好了“千村经济振兴”就抓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无论在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振兴工程的进度和效益。各级领导、各级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全力做好振兴村的各项工作。

2、建立全社会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城镇、经济集聚区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强化城镇经济对农村的辐射、人才智力对农村的支持、医科教对农村的服务。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千村经济振兴”活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要结对帮扶振兴村建设。建立全社会参与“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激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各行各业投身“千村经济振兴”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浓厚氛围。

篇13

二、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面临的调整

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即使困难重重,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这就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促进发展。即使基金有限,可以先把资金用于某一方面的建设,所以政府的招商引资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国家也逐年的加大对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这就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的发展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采用成熟的技术才能促使农村公路的发展。改变思想观念,转变管理模式,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招商引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会对农村的公路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三、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也辐射到其他周边。因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招商引资,还需要周边城镇的积极配合,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说单独的,都是与周边紧密联系起来的,与周边的地区息息相关的,周边地区提供强大的服务促使当地的发展,当地经济增长影响周边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目的。农村公路建设也对沿线区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思想,新企业的引入提高的沿线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不仅提高了物质生活,也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使我国城镇化水平加快。丰富的文化生活,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力保证,推动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发达的交通条件,带来了许多商业机会,农民可以发家致富奔小康。农村公路建设,节约了农民大量的时间,并且促使了许多汽车行业的发展,小轿车逐步走进了农民的家庭,农民幸福感提高,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农村公路建设对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产业结构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村公路建设之前,在农村主要是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农民的唯一收入来自耕地,直接产生与自然界,靠天吃饭,生活得不到有力的保证,人民生活比较困难。然而,随着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出现了,进行产品加工和服务行业,这样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第一产业,变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提高了市场能力,产业得到了优化,资源得到了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将不同的产业部门整合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发展。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农村的产业比重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旅游业,酒店业和教育业会发展壮大,这些都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五、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