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用13篇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篇1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要求,现在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更加具有紧迫性。”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很薄弱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其它任何国家更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而言,地处世界屋脊,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十分特殊,不仅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我国及至东半球气候的“调节区”和“启动器”,全球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虽然广裹无垠,但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6%以上,在全区总面积中约有一半属荒漠、石山或永久性冰山,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大部分地区虽位于亚热带区域,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绝大部分地区干早少雨,高寒缺氧,大气氧气低于平原地区的75%,生物生存环境十分脆弱,单位面积生物量很低。总土地中草原约占54%,森林约占10.5%,湿地约占3.1%,冰川约占2.1%,这些生态环境由于受高寒、干旱等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十分脆弱,一旦过度开发或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加上绝大部分群众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刀耕火种毁坏大片的原始森林,造成泥石流和局部地区崩塌;大肆挖掘干旱地区的灌林作为薪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无节制的狩猎致使许多珍稀动物濒危,超限采挖使许多珍贵药材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的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虽然也提倡讨一划生育,但人口出生率仍继续上升,人口年均增长率在2%以上,高于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由于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脱贫致富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而且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农牧区巧岁及巧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比例高达54.24%,未上过学的农牧区人口占52.96%,而小学文化程度就占34.58%。的农牧业职业教育水平低,许多农牧区未能升人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缺乏应有的农牧业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既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又不能回乡务农或无任何一技之长的低素质农村人口。人口的科技素质不高,致使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经济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靠天种地、放牧。因此,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同志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同志还指出:“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和基本内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也难以长期持续发展。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不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发展是不能持续的。因此,我们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规划和实施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估量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使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为了切实做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一是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政策,严格限制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严格审批建设用地,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二是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实施经济布局、城市和乡村建设时,要按照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力求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要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整治,严格实施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三是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动员全民植树种草,千方百计地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要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坚决制止乱采滥挖的现象。对过度开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要搞好水土保护工作,防止荒漠化。四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加强环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要加强执法力度,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加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观念,为环境执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的资源丰富而独特,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是振兴经济的关键所在。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开发缓慢,丰富的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把的资源优势和内地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充分发挥气候独特,生物多样性优势,积极推进高原生物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二是发挥好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亚,把建成国际精品旅游圣地;三是大力发展藏药业,把藏药传统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结合起来,把藏药业做大做强,使成为全国的藏医藏药科研、生产中心;四是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章,大力拓展啤酒、矿泉水市场,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系列绿色饮料产品;五是重点开发有市场需求的矿产资源,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使的矿产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才能使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持续发展。

(三)提倡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因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和力量;人作为消费者,又会消耗很多资料,人口多消耗也多,就会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因此,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持二者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首先,要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切实控制人口数量。在重视物质生产的同时,也要重视人口再生产,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严格控制多胎生育,控制人口数量。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普及有关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干部和群众的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把计划生育指标同经济增长指标一起纳人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中,形成一个人人重视计划生育,人人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出贡献的新局面。

其次,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科学技术与教育水平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没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和教育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要继续实施“科教兴藏”的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转道上来。发展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引进,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向生产力的转化。生产力水平低,一旦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就能够实现发展层次上的跨越。根据科研力量薄弱的情况,应广泛应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围绕发展特色经济,调整经济结构这一主线,积极引进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特色资源和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加大科技创新、推广、普及力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再次,发展科技,要以教育为本。根据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人口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采取国家扶持、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办好教育,加大义务教育的力度,加快扫除青壮年文盲。高度重视农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实施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大力兴办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篇2

一、解放思想需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义”,立足省情,千方百计转变观念,勇敢开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强调的也是发展。作为我国中西部的欠发达省份,发展更是安徽当前最大的政治、最迫切的任务。根据我省的“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国民经济将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生产总值将超过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也将比2000年翻一番半以上,如果届时能顺利完成这一规划,安徽的发展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安徽在发展,全国也在发展.而且很多省份的发展速度都超过我们。与安徽毗邻的江苏,2010年GDP要达到29,000亿元,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浙江GDP达到2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元;河南GDP达到16,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5年后.安徽生产总值才能过万亿.而河南的GDP却早已超过1万亿元,广东、山东、江苏等已超过或接近2万亿元。由此可见,安徽未来的发展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与安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安徽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表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上,归根到底在于我们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过于陈旧。而安徽要想迎头赶上,发挥后发优势,所能依靠的也是解放思想。

事实上,在安徽省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是不乏解放思想的先例的。敢为天下先的安徽人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引导了全国的思想解放和改革的大潮。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始于安徽,安徽的改革始于农村”,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实现了大包干,并且取得了成功。而后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包产到户在全省进行了推广,此举轰动了全国。继而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农业学大寨”的旧框框被完全打破,我国农村的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计划经济之后,商品经济和民营经济刚刚有所抬头,当全国大多数地区都还在对这一新生事物持观望和怀疑态度时,安徽的市场却空前繁荣,民营经济办得红红火火,芜湖的“傻子瓜子”更是驰名全国,在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支持后,全国的市场都放开了,安徽为全国做出了榜样。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央再次将改革的重点放到了广大的农村,中央将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首先放在安徽进行试点,安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安徽是具有解放思想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的,也是非常善于把握历史机遇的。但是时至今日,当省内外学者在研究安徽的发展时,仍然一针见血的指出,制约安徽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思想解放还不够。原因何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历史上,安徽的解放思想是有亮点的,但是却没有形成以点成线、由线带面,全省解放思想促发展的大好局面。在一些干部的脑海里,还是摆脱不掉旧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不够坚决有力。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发展的速度、改革的深度、开放的程度。安徽要想扭转落后局面,获得新的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新的时代要求不断创新。目前,安徽的发展面临的不仅仅是项目、资金、人才、环境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省崛起的目标,就一定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安徽需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义”,立足省情,从解决我省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秉承锐意改革、敢为人先的精神,保持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态度,坚持敢于负责、一抓到底的作风,千方百计转变我们在所有制问题、计划经济、自然经济和经济社会上的旧观念以及封闭的内陆意识,努力开创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二、解放思想需要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体制上的每一个重大创新,在战略上的每一个重大调整,在实践上的每一步重大发展,都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中取得的。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解放思想并不等同于胡思乱想,解放思想必须立足现实,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发展朝着科学的方向前进。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在某些改革开放较早的少数地区就存在着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不去管其他方面,造成决策失误的情况。例如,有的地区为了追求高额的经济回报,未经过认真审查,就强行上马可能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危害的项目,虽然短期内当地财政收入显著增加,GDP也年年上升,但是却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时间一长,环境和资源问题就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当地政府不得不付出更为巨大的代价来治理这些问题。由于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早已超出了经济所能涵盖的范围;还有的地区,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的时候,片面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公平。在企业改制、单位重组等问题上,无视弱势群体的正当要求,没有切实保护大多数普通群众的利益,导致矛盾激化,上访、静坐等群体事件此起彼伏,甚至酿成了耸人听闻的血案。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极大的损害了党的形象、政府的信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发地区的一大优势就是在发展的过程可以更多吸取前人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安徽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解放思想中,就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并且充分利用这一点。我们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只由少数领导干部或所谓专家拍脑袋,凭一时意气或者短期利益来下决策,而是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了解问题症结所在。在决策和执行时,要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来办事,要从我省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握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认真解决影响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走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解放思想需要以自主创新作为突破口,坚持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安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解放思想的关键就是在于能否自主创新。创新是使我们的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实践证明,只有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才能迈出改革的大步子,闯出发展的新路子。要想实现安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安徽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必须要有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安徽的发展必须要走自主创新之路。推动安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近年来,安徽发展的实践经验无可辩驳的告诉我们,解放思想越充分,自主创新越突出的地区和单位就能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强劲的发展冲劲和广阔的发展潜质;反之,则会举步维艰,陷入发展的困境而难以自拔。作为安徽省自主创新的“领跑者”,安徽省会合肥就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中,坚持了自主创新,最终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从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肥一直走在全省解放思想、自主创新的前列,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令全国叹服。与合肥并称为安徽新时期经济发展“双子座”的芜湖市,其解放思想的程度、自主创新的力度和跨越发展的速度也令人刮目相看,其知名品牌奇瑞早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翘楚,并远销海外,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汽车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芜湖华东光电研究所坚持解放思想、自主创新,不等不靠,为我国国防工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这些都是依靠解放思想,促进了自主创新,进而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的典范。反观我省有的地区,思想观念保守落后,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一次次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导致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困难重重。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作为安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份,如果想迎头赶上,奋力崛起,常规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模式,是很难起到显著效果的。后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往往需要的与众不同的工作思路、创新性的发展途径。在现阶段,安徽必须依靠创新来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发挥人民的创造才智。解放思想是自主创新的前提,自主创新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只有立足省情,抓住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推动自主创新,着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努力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安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解放思想需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急迫、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安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应当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安徽只有解放思想,立足省情,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算是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安徽崛起才能成为现实。

篇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4.064

Abstract:Based on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s the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data,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of the Yutian oasis. And using information entropy method,evaluated and analyz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ic system of Yu-tian oasis.The results show that①1980-2010,the total entropy of the socio-economic system in Yu-tian Oasis becomes fluctuations,but on the whole is in a downward trend,indic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system is relatively stable in Yu-tian oasis;②1980-2010,the index of entropy production of the system,the weight of the third industry Gross domestic product,per capital net income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and the second industry output value is maximum.

Key words:Yu-tian oasis; social economic system; information entrop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绿洲是在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和大范围的荒漠背景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态景观,也是干旱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1]。随着绿洲区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大和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绿洲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由于绿洲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所以绿洲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制约了当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于田绿洲是中国典型的绿洲生态脆弱地区,该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2]。近年来,由于该区人口的快速增长,引发了粮食需求的增加,进而刺激人们大量垦荒。据了解,在1958-1990年间,于田地区开荒面积约为29 213 hm2。其中,约有1 667-5 333 hm2是以毁林和破坏草场为代价的。但是,大部分新开垦的土地由于灌溉水源不足而被废弃,加速了该区土壤盐渍化和沙漠化的进程。再加上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该区原本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不稳定。最终影响了于田地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倡导的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发展战略,其本质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和谐,要求在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得以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可持续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些从全球尺度到地方尺度的关于自然社会复合系统在短期和长期方面的运行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4]。近年来,国内外的地理学者对于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研究做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例如,Barbier[5]与Alary等[6],主要通过构建干旱区生态经济模型来评估干旱区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水平。韩春鲜等[7]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构建了由劳动、资本等要素组成的干旱区人工绿洲的一般生产函数。同时参照相关理论制定了人工绿洲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方法与测度标准,并以天山北坡东部奇台人工绿洲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陶江等[8]选取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方面22个与新疆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降维处理,并对新疆87个市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与排序。还有些学者对引河流水灌溉的绿洲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9-13]。这些研究都为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研究主要以耗散结构理论和熵值原理为基础,利用现有的数据,建立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熵值计算。通过分析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熵流、熵产生和总熵变的变化情况,分析该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在1980-2010年间的发展变化状况。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分析其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系统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于田绿洲在1980-2010年间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做出评估与分析,为实现该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于田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端,北部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为昆仑山山脉,地理坐标为东经81°09′-82°51′、北纬35°14′-39°29′,属于典型的干旱区绿洲[14]。于田县呈南北狭长状分布,东西方向较窄。地势南高北低,垂直地带差异较为明显。其境内地形比较复杂,自南向北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地貌单元,高山、低山丘陵、冲积平原区、戈壁等。该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光照充足,春夏季风沙和浮尘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年平均气温11.6 ℃,年平均降水量44 mm[15]。区内植被种类贫乏,覆盖度较低,沙漠广布。沙漠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0%以上,土地沙漠化与盐渍化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16]。该县下辖13个乡、2个镇、3个场、1个办事处、175个行政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农业县。2004年末,该县实有耕地面积约为26 810 hm2,比历史最高年份1979年净减少了约3 170 hm2。但同期该县的人口却猛增到22.49万人,相当于1979年的1.62倍[17]。日益激化的人地矛盾,再加之水资源匮乏,使得该区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不稳定,最终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课题组在于田进行社会调研时所搜集到的一些统计资料,主要包括《于田统计五十年》、《于田县主要经济指标汇编》、《辉煌于田十一五》等,以及相关文献中的数据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理论基础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经济的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在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涨落和负熵的增加使系统发生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新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条件下、稳定、有序的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才能得以维持,所以称为耗散结构[18]。一个系统要处于耗散结构,必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①该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②系统要远离平衡态;③系统内部各要素和子系统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④系统有涨落现象。

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首先,其系统内部存在着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其次,它是远离平衡态的。平衡态的特征是各要素均匀单一、无序、熵值极大、系统异常混乱。显然,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十分有序的大系统。再次,其系统内部各要素和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具有非线性结构。最后,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涨落现象,涨落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就会发生突变,从而推动系统从当前状态向着更加有序的状态发展。

2.2.2 计算方法 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作为一种耗散结构,必然遵循耗散结构的规律。通过研究信息熵变(包括熵流和熵产生)表明,它可以评估系统有序发展的情况[19]。本研究采用Shannon的信息熵计算方法,对于一个不确定性系统,若用随机变量X表示其状态特征,设X的取值为X={x1,x2,…,xn}(n≥2),每一取值对应的概率为P={p1,p2,…,pn}(0≤pi≤1,i=1,2,…,n),且有∑pi=1。则该系统的信息熵为:

式(1)表示系统中随机变量的无约束程度,信息熵越大,信息的无序度越高,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小;反之,信息熵越小,信息的无序度越低,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20]。本研究引入信息熵,采用年份信息熵计算系统的总熵变,对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方向进行定量评估。同时,通过指标信息熵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分析其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系统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作出分析与评估。其中,对n个指标m年的年份信息熵Sj、指标信息熵Ei与权重Qi的计算公式如下:

1)年份信息熵

3 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根据所搜集到的于田县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数据和资料,按照综合性、科学性以及现实可行性等原则,选取了12个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建立了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估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12个指标分为熵产生指标和熵流指标两组。其中,熵产生的指标主要包括粮食总产量(X1)、第二产业总产值(X2)、GDP(X3)、第三产业总产值(X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X5)、年末牲畜存栏量(X6)。这些指标主要说明系统的产出能力,表明系统的熵产生。熵流的指标主要包括农业人口(X7)、农作物播种面积(X8)、农业机械总动力(X9)、化肥使用量(X10)、地方财政支出(X11)、农村用电量(X12)。这些指标主要说明外界环境对系统的投入,表明系统的负熵流。

运用均值法将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运用Statistica 6.0软件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应变量,其余11个指标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各指标相关系数矩阵(表1)。这里选择农牧民纯收入为应变量,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于田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除了化肥使用量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较低外,其余指标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性均较高。因此,所建立的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估的指标体系可以用来进行计算与评估。

4 结果与分析

运用均值法将1980-2010年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12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运用以上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各年份熵产生指标和熵流指标的年份信息熵以及系统的总熵变。其中,各年份的系统总熵变为当年熵产生与熵流指标年份信息熵的矢量和。最后,计算出各指标在这30年间的指标信息熵,并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根据计算结果,作出以下分析。

4.1 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年份信息熵变化分析

根据1980-2010年于田县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计算出30年间各年份系统的熵产生、熵流与系统的总熵变,并绘制出变化趋势图(图2)。

从图2可以看出,1980-2010年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熵产生、熵流以及系统总熵变出现波动性变化,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说明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比较稳定,系统在向着新的有序方向发展。系统的熵产生除了在1990-1992年有小幅上升外,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系统的熵流在1993-1995年出现小幅增大;1996-2000年,系统的熵流值又开始下滑;从2001年起,又有了逐步增大的趋势,说明自2001年起该区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投入水平有所下降。系统的总熵变在1980-2003年,基本处于下降趋势,此阶段系统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从2004-2010年系统的总熵变又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增加系统的负熵,使总熵减小,才能促使系统逐步向新的有序方向发展。2004-2010年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总熵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系统的协调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这与该区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不断激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有着重要关系。为了扭转当前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不利趋势,政府应当一方面控制当地人口的规模,减缓人地矛盾的压力,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加大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增加系统的负熵,增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系统的发展转向良好的趋势。

4.2 各指标信息熵及权重分析

根据指标信息熵及其权重的计算方法,计算出了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各指标在1980-2010年的指标信息熵及其权重值,并据此绘制出了各指标信息熵及其权重的雷达图(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系统的熵产生指标中年末牲畜存栏量的信息熵最大,达到了1.002。其次是粮食总产量,达到了0.992。然后依次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这一结果说明了该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依然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符合该县为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农业县的事实。但是,从图4可以看出,自2008年起于田地区第三产业的产值开始超过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这有利于于田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熵流指标中,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信息熵最大,然后依次为农业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农村用电量和地方财政支出。说明在该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还是以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为主,生产方式比较粗放。

此外,在系统的熵产生指标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第二产业总产值的权重最大;在系统的熵流指标中,地方财政支出、农村用电量和化肥使用量的权重最大。因此,可以把这6个指标看作是影响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序参量。所谓序参量就是在耗散结构中支配着其它变量的变化,主宰系统整体演化过程的参量。它的大小决定了系统有序程度的高低。就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熵产生而言,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县,粮食总产量以及年末牲畜存栏量应该是衡量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第二产业总产值的权重却最大,说明了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应该予以重视。就外界对系统的投入而言,地方财政支出、农村用电量和化肥使用量的权重最大。这说明了政府的投入以及科学技术与生产资本投入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科技作为促进生产持续的重要因素,应当成为于田绿洲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投入的重点方向。

5 结论

1)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立的信息熵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状况,所得出的计算结果与于田绿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比较吻合。比如,在系统的熵产生指标中,年末牲畜存栏量和粮食总产量的信息熵最高,这符合于田县是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农业县的实际。

2)1980-2010年,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熵产生、熵流以及系统总熵变出现波动性变化的情况,但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说明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比较稳定,系统在向着新的有序方向发展。但是,2004-2010年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总熵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系统的协调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这与当地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人地矛盾激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当地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适当控制人口规模,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加大科技投入,促使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3)1980-2010年,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熵产生指标中年末牲畜存栏量的信息熵最大,然后依次是粮食总产量>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在系统的熵流指标中,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信息熵最大,然后依次是农业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农村用电量>地方财政支出。

4)1980-2010年,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熵产生指标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第二产业总产值的权重最大;在系统的熵流指标中,地方财政支出、农村用电量和化肥使用量的权重最大。把这6个指标看作是影响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序参量。在系统产出方面,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第二产业总产值的权重最大,说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外界对系统的投入方面,地方财政支出、农村用电量和化肥使用量的权重最大,说明当地应当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并增大科技投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5)本研究建立的于田绿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可以用来进行于田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计算与评估。但是,受到所获取资料的限制,所选取的指标数量有限,可能没有全面反映该区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使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有待于今后更多的学者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瓦哈甫・哈力克.绿洲自组织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11.

[2] 艾合买提・吾买尔,海米提・依米提,赛迪古丽・哈西木,等.于田绿洲脆弱生态环境成因及生态脆弱性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5):74-79.

[3] 林珍铭,夏 斌.熵视角下的广州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3,68(1):45-57.

[4] KATES R,CLARK W C,CORELL R,et al.Sustainability science[J].Science,2001,292(4):641-642.

[5] BARBIER B. Induced innovation and land degradation:Results from a bioeconomic model of a west Africa[J]. Agricultural Economic,1998,19(1-2):15-25.

[6] ALARY V,NEAZAOUI A,JEMAA M B. Promoting the ado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 Modelling the impact of spineless cactus in alley cropping in Central Tunisia[J].Agricultural System,2007, 94(4):573-586.

[7] 韩春鲜,马耀峰,熊黑钢.干旱区人工绿洲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J].干旱区地理,2009,23(2):281-288.

[8] 陶 江,杨德刚,苏小军,等.新疆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6):12-16.

[9] 罗格平,周成虎,陈 曦.干旱区绿洲景观尺度稳定性初步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4,27(4):471-476.

[10] 罗格平,张百平.干旱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分析――以天山北坡为例[J].地理学报,2006,61(11):1160-1170.

[11] 罗格平,周成虎,陈 曦.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过程[J].地理学报,2003,58(1):63-72.

[12] 徐海量,叶 茂,丁 宝,等.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抬升的地表植被恢复价值初探[J].干旱区地理,2007,30(4):482-486.

[13] 王录仓,张云峰.水资源约束下的内陆河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7,30(6):962-968.

[14] 牛 博,倪 萍,塔西甫拉提・特依拜.遥感技术在盐渍化动态变化分析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12):19-20.

[15] 刘国华,海米提・依米提,王庆峰,等.于田绿洲土壤盐分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3):260-263.

[16] 丁建丽,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沙漠化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框架研究――以于田县为例[J].干旱区研究,2001,9(3):63-64.

[17] 田 源,丁建丽,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等.自然与人文交互作用下的干旱区典型绿洲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以新疆于田绿洲为例[J].中国沙漠,2009,29(6):1162-1168.

篇4

纵观工业革命至今,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合成工业,已经为人类创造了诸多的生产生活材料,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工程控制和废物处理手段,造成大量废气废水排放到环境中,其中大部分是有毒有害物质,导致了雾霾、臭水河等环境污染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及影响下,绿色化学针对现今的化学化工污染问题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化学分支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绿色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一)绿色化学的原料分析

绿色化学化工的原料选取遵循无毒无害、利用率高的原则。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无毒无害的原料可以减轻在原料采集过程中对人与环境的危害,从而延长人类的寿命,增强环境的自我调节及反馈能力。遵循利用率高的原则是为了应对当前资源储存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能够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有必要的资源,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延长地球的寿命,放缓其被掏空的步伐,符合自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

(二)绿色化学生产过程分析

绿色化学化工在生产过程中遵从高原子利用率、低废物排放量的原则。第一,提高原理利用率,将原料尽可能多的转变为产品,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升经济效益,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第二,控制低废物排放量,减轻环境处理废物的负担,使之能够发挥自我调节功能,可以使现今的环境难题得到最佳解决。

(三)绿色化学的产品分析

绿色化工所生产出的产品应当符合无毒害作用、无放射性的原则。如果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强烈的毒害或放射性,会对人类本身及环境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比如医药企业生产的抗生素具有强烈毒性,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患者死亡,并引发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这显然是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违背。

三、绿色化学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绿色化学引发产业革命

绿色化学化工诞生后,引发了制造业、加工业及能源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变革。这些产业多是一些重污染、耗能高、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由于资源和能源的日益紧张,这些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绿色化学化工则为之提供了产业优化升级的一种可行方式,且符合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向可持续性转型的总体趋势。同时通过应用绿色化学产品和技术,这些产业收获到了比传统模式更高的经济利润和资源利用能力,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明显作用。

(二)绿色化学创新发展理念

绿色化学是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不仅仅对于传统化学的教育了理念造成影响,还对相关学科产生了辐射,促进了这些学科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首先在学术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进而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具备这样的思想和思维,又通过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理念。通过上述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就会在全社会得到建立,以消耗能源和资源换取短期发展的观念就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绿色化学治理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化工研究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环境的有效治理。绿色化学通过开发新型的催化剂和处理技术,加快环境废弃物及污染物的处理速度,并使得处理产物能够等到循环利用。从现有成果上看,其对于水污染处理及生活垃圾处理具有良好的性能。这样避免了社会财富不必要的浪费,节省了社会管理的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转变。

四、绿色化学化工的实际应用

(一)环境治理应用

针对大气污染,绿色化学主要采取纳米催化及及CO催化剂,对大气中的悬浮颗粒进行分解或沉降,能够有效地减少酸雨、雾霾及沙尘暴发生的概率。在水污染处理方面,绿色化学结合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催化剂,对富含有机物的水质进行分解与回收。绿色化学应用于治理环境,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且治理效果更好,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

(二)工业生产应用

(1)绿色化学在石油化工行业的运用。绿色化学运用在石油化工产业中,其一是使用尽可能绿色化的溶剂和催化剂,使得产品对环境和人体都没有很大影响。其二则是加入一些物质,使产品性能提升或废物易处理。以汽油生产为例,新的配方在汽油中加入了一些甲基叔丁基醚、醇类等含氧化合物,取代重污染和有毒的铅类氧化物、汞的氧化物在保证甚至其辛烷值的同时减少有毒废气的排放,从而减轻了环境压力和社会运行管理成本。

(2)绿色化学在造纸工业中的运用。造纸行业是污染非常严重的制造产业之一,排出的大量有毒害废水,不仅污染了生活用水,造成水资源紧缺;还给污水的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目前绿色化学针对造纸材料、工艺流程、成品优化及污水的处理都有相应的研究,部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和工程,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此外,绿色化学化工还有对于再生纸的研究,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使用,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开发应用

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探讨了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倡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当前要集中解决好的关系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实现西藏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根本任务。 一、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要求,现在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更加具有紧迫性。”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很薄弱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其它任何国家更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西藏而言,地处世界屋脊,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十分特殊,不仅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我国及至东半球气候的“调节区”和“启动器”,全球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西藏虽然广裹无垠,但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6%以上,在全区总面积中约有一半属荒漠、石山或永久性冰山,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大部分地区虽位于亚热带区域,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绝大部分地区干早少雨,高寒缺氧,大气氧气低于平原地区的75%,生物生存环境十分脆弱,单位面积生物量很低。西藏总土地中草原约占54%,森林约占10.5%,湿地约占3.1%,冰川约占2.1%,这些生态环境由于受高寒、干旱等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十分脆弱,一旦过度开发或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加上绝大部分群众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刀耕火种毁坏大片的原始森林,造成泥石流和局部地区崩塌;大肆挖掘干旱地区的灌林作为薪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无节制的狩猎致使许多珍稀动物濒危,超限采挖使许多珍贵药材资源濒临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西藏的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西藏虽然也提倡讨一划生育,但人口出生率仍继续上升,人口年均增长率在2%以上,高于全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由于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脱贫致富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而且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农牧区巧岁及巧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比例高达54.24%,未上过学的农牧区人口占52.96%,而小学文化程度就占34.58%。西藏的农牧业职业教育水平低,许多农牧区未能升人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缺乏应有的农牧业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既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又不能回乡务农或无任何一技之长的低素质农村人口。人口的科技素质不高,致使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很低,经济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靠天种地、放牧。因此,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西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江泽民同志还指出:“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和基本内容,结合西藏实际,积极探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环境保护 的基本政策,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也难以长期持续发展。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不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发展是不能持续的。因此,我们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规划和实施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估量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使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为了切实做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一是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政策,严格限制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严格审批建设用地,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二是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实施经济布局、城市和乡村建设时,要按照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力求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要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整治,严格实施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三是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要动员全民植树种草,千方百计地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要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坚决制止乱采滥挖的现象。对过度开垦的土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还林、还草。要搞好水土保护工作,防止荒漠化。四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加强环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要加强执法力度,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加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观念,为环境执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西藏的资源丰富而独特,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是振兴西藏经济的关键所在。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开发缓慢,丰富的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严重影响了西藏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把西藏的资源优势和内地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西藏五大特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充分发挥西藏气候独特,生物多样性优势,积极推进高原生物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二是发挥好西藏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亚,把西藏建成国际精品旅游圣地;三是大力发展藏药业,把藏药传统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工艺结合起来,把藏药业做大做强,使西藏成为全国的藏医藏药科研、生产中心;四是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章,大力拓展啤酒、矿泉水市场,积极开发具有西藏特色的系列绿色饮料产品;五是重点开发有市场需求的矿产资源,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使西藏的矿产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才能使西藏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持续发展。 (三)提倡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因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和力量;人作为消费者,又会消耗很多资料,人口多消耗也多,就会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因此,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持二者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首先,要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切实控制人口数量。在重视物质生产的同时,也要重视人口再生产,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严格控制多胎生育,控制人口数量。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普及有关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干部和群众的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把计划生育指标同经济增长指标一起纳人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中,形成一个人人重视计划生育,人人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出贡献的新局面。 其次,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科学技术与教育水平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没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和 教育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要继续实施“科教兴藏”的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转道上来。发展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引进,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向生产力的转化。西藏生产力水平低,一旦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就能够实现发展层次上的跨越。根据西藏科研力量薄弱的情况,应广泛应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围绕发展特色经济,调整经济结构这一主线,积极引进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特色资源和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加大科技创新、推广、普及力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 再次,发展科技,要以教育为本。根据西藏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人口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采取国家扶持、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办好教育,加大义务教育的力度,加快扫除青壮年文盲。高度重视农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实施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大力兴办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提高人的素质从两个方面来说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只有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才能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二,人力资本是影响发展的各种要素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从国家经济的宏观管理还是到微观企业的生产与项目建设的科研、开发、设计、管理、施工、运行的全过程,仅有好的硬件设施而缺乏较高素质的各类人力资源在各个岗位上进行工作,资源开发的层次就无法得到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产出效益就很难得以改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儿童抓起,使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植根于年轻一代的心中。 提高环境意识,开展环境教育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应着重就如何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通过组织环境问题的报告、讲座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讨论,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介绍国内外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经验,开阔视野,增强环境意识。对于广大群众,应当把环境教育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提倡节约资源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鼓励群众消费不损害环境的商品,引导群众自觉支持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通过电影、电视、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教育群众,形成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篇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鉴于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是在经过多年经济建设,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和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经济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所遇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就已出现了,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双重任务,同时又没有现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供借鉴。因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能是从国情出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个人简历

张嘉秀,笔名丹江、张乾。1984年生于山西太原,自幼酷爱书法、写作,小学时代开始创作,中学时代接触诗歌。1999年6月诗作《泰山之歌》获“首届希望杯文学大奖赛”二等奖;1999年11月,诗歌《新世纪之歌》“火花杯山西省首届大中专小学生写作大赛”二等奖;1999年12月,诗歌《可爱的家乡》获“全国校园文学冬令营征文比赛”新秀奖;2000年1月,诗歌《世纪之旅》获“全国文学冬令营同题诗文比赛”一等奖;2000年5月,诗歌《窗口》获“第八届炎黄杯全国青少年作品大赛”优胜奖;2000月7月,诗歌《诗人的笔》获“全国青少年走进新世纪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2000年7月,书法作品《竹影乱清风》获“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艺术节代表选拔赛”一等奖;2005年6月书法作品《诗词摘句》获“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书画联展”一等奖;(作品在军博收藏)书法作品“虎踞龙盘今胜昔……”获纪念建党85周年,全国书画作品联展一等奖。(作品在军博收藏)曾任《中国校园诗报》特约记者,《青少年文汇》特约通讯员,《鹃花》杂志特约采编;2005年10月在人民大会堂授予“中华爱国艺术家”称号;2006年6月在人民大会堂评为“爱国报国先进个人”称号;现为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篇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89-02

1林业能源有巨大潜力

不只是我国,矿物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能够替代矿物能源的可再生、污染少的新能源,以此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志指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是尽快开发可再生能源。并且提出要发展生物质能,即经过光合作用的植物将太阳能转化并储存于生物物质中的能量。地球上每年消耗的生物质能大部分都取自于森林之中,因此林业能源也是主要的生物质能。人们众所周知的能源需求量非常大的是石油、煤炭与天然气,但是目前薪柴被公认为能耗大的第四大能源。所以如果想有效的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办法便是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管理与合理利用,积极的开展林业能源产业,使林业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

2缺柴地区应培育薪炭林

我国传统使用的能源林便是薪炭林,它是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所依赖的生活能源。由于我国很多地区都是林少人多,所以大约有8000万户农民没有足够的薪柴,他们的生活得不到改善与发展,最终只能去乱砍滥伐林木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提出在薪柴燃料极度匮乏的地区,应该大力种植薪炭林,并且指出农村能源问题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问题。为了响应国家的指示,我国的原林业部曾开展了100个薪炭林试点县,总共有500万hm2的薪炭林。自从有了薪炭林,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还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而使农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这样一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改观。薪炭林也就成了广大农民的“温饱林”、“脱贫林”。目前我国的森林分为两类,分别是公益林与商品林两种。这两种林业资源都有很大的发展,因楣家大力的投资,商品林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薪炭林却有着不同的对待,不仅很少再造新的薪炭林,连原本的薪炭林都在不断减少。在第六次对全国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全国薪炭林总面积又在不断的减少,已经降低至428万hm2。据了解,我国每年需要的薪炭林高达几亿立方米,但我国实际的薪炭林数量却少之又少,所以人们应该提高警惕,来积极解决薪炭林缺口大的问题。我国的一些地区采取封山育林的政策,将一些林区划分为天然林保护区之后,原本已经解决水土保持和烧柴问题的农户,却被禁止上山砍柴,很多农民都在抱怨:“即使守着青山也没有用,我们还是没有柴烧”。我国的不少地区的农民为了解决烧柴的问题,都在迫切要求政府种植薪炭林。而目前我国农村消耗的能源结构是:可以依靠薪柴、秸秆、煤炭、电和太阳能等生活能源,其中最主要的生活能源便是薪柴与秸秆,但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秸秆没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其次是煤炭,但是它的生产已经被国家限制,因为它主要由缺乏安全保障的小煤窑生产。再次是电力,它主要用于机器和生产。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薪炭林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才是以后的发展方向,我国不断的新造薪炭林,能够给农民增加收入提供生活能源,同样也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生产更加富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我国林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薪炭林。为了适应我国发展新能源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依照传统的老方法,对薪柴直接燃烧,而是应该更高效更合理的处理薪炭林,例如应该对薪柴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高热效的燃料。

3积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

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很早就开始被开发利用,有的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南方的煤炭与石油资源从古至今都依赖于国外或者北方的提供,资源储存量十分稀少,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甚至达到了货源断缺的状态。但是南方有丰富的亚热带林木和木本油料,所以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来代替化石原料。例如,驱动汽车便用木炭燃料等。与此同时,大力开发林木生物质燃料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出现,并且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战时能源供应的方面。

梁希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中央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林产制造化学的学科创始人,他的主要工作研究如何利用林产,并且使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他通过自己的设备提炼出了木煤气、木炭与燃油。近几年来,我国对林业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阶段性的进步,这主要归功于我国的科研、教学单位在研究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资源调查与能源林培育。

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能源建设

目前我国对于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建设方面还是缺乏一定的经验,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进行规划并且突出重点。同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所做的事情必须从农民本身出发,从需要发展的地方入手。针对不同的地区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例如我国的三北等山区沙区应该是重点发展造林的地区,因为那是少林缺柴的地区,因此烧柴问题是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在我国的南方亚热带山区,应该重点发展林业生物柴油产业,因为那有丰富的木本油料资源与林木资源。在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使产业更加的规模化与基地化,这样的产业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目前我国选出的能源树种质量仍然有好有坏,没有进行高效的经营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对新研制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存在无法投入到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组织科技与生产试验,来推进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这就需要涉及到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为林业能源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马来西亚的一些行为破坏了全球的生态环境,因为其随意砍伐天然林来种植油棕林,从而使热带雨林遭到毁坏。所以应该吸取教训,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生态效益为主。同时,有关部门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从而促进能源林的发展。

5结语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各方面积极努力,对我国林业能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建设。

篇8

如果我们用资源条件作一个横向对比,会发现中国本来应该是世界上饥饿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统计数据表明,与中国资源环境条件类似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严重的饥饿问题。但事实上中国是一个饥饿指数比较低的国家,其实这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饥饿问题,其实并不是资源完全不可支撑人口,而是有大量的本来可以用于食品生产的土地,高比例的转变为生物燃料的生产,这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从生物原料,从能源市场价格预测来看,饥饿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目前世界上几个粮食品种的生产率都是在下降的,这也是不可逆的。

去年中国CPI上涨的贡献中有90%左右来自于食品,食品上涨原因65%来源于国际。客观来说,当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的时候,它一定出现这样的现象:过剩的金融资本进入某些领域炒作,结果带来剧烈的价格波动。而这个剧烈波动是传导的,最终会传导到人类的基本生存品――粮食生产上。如果生物燃料价格继续上扬,一定会带来这个结果。这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我们也得承认:人类,特别是南方国家将面临严重的饥饿问题。我们不带任何价值观,不说好坏对错,客观结果一定会这样。

回头再来说说中国的经济体制,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为什么每次发生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总是幸免于难?请注意中国建国之初就曾有经济危机,到现在已经面临第七次经济危机了。总结这七次经济危机,一般而言,凡是能够向三农转嫁危机的就会软着陆。凡是不能向三农转嫁危机的,就会硬着陆。1949年因为土地革命,农民的地位高,不能转嫁危机,于是硬着陆。1958年以后那次经济危机,向农村转移了2000万城市过剩劳动力,于是城市就相对软着陆了。然后1968年,又向农村转移2000万知青,又软着陆了。1980年,农村已经无法承担这种转嫁了,于是城市就出现了4000万待业青年,社会犯罪剧增。导致了大量招收临时工,打开厂门办三产的局面。所有单位都办三产,乃至于国家机关也办三产,办的结果是出现了大规模腐败。当城市无法让经济危机向农村转嫁的时候,城市硬着陆就会发生严重问题。这次危机,因为农民工没有国民待遇,所以2000多万农民工回乡,等于又向三农转嫁一次。而我们4万亿投资中,只有9%是用于农村基本建设的,却有大批投资是用于加强和城市相关的基本建设。这样一来,可能还得大规模征占土地,还得占用农村资源,因此救市对农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还很难说。上述这些情况,基本上是一个城乡对立、二元体制结构矛盾之下的必然结果。这是我们的社会经济体制问题。

为了方便地认识我们的经济体制,我们不妨作一个国际比较,这里借用王绍光教授的一组数据。世界上被认为更趋向于社会主义的那些福利国家,其财税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在58%以上。这里以55%为上限,45%为下限,财税占比55%以上的国家,可以叫做左翼国家,或者叫做社会主义国家,45%以下可以说是偏右的国家。要是这个数字在35%以下,根本不具备讨论左与右这个问题的资格。而我们最接近市场化改革的阶段,中国财税占比是百分之十点一几,那时候的财政养活不了官员,也养活不了军队,于是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腐败。

财税占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百分之三十多,逐步降到90年代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一点几。这个过程本身,也可以说是政府在不断甩包袱。甩到最后,没有什么可甩的时候,社会矛盾加大,不断形成压力,这个压力反过来,迫使政府承担责任。总之,财政占比又调整到20%以上,发展战略就转变成强调可持续发展了。这时候财政转移支付就增加了,提出了“两个反哺”。

因此,我说可持续战略的第一个基本要求,是你能不能稳定。如果我们在救市行动中,更多的去占有了资源,而不给生存相关度过强的这些普通民众、百姓,不给他们基本的权利,那么我觉得这个事情最后的结果会不太好。现在中国自身已经到了资本过剩的阶段,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改变投资方向,更多的向县以下投资;如果能够把大城市基本建设投资,形成第一次产值,改变为对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变成第二次产值,那会使国内的过剩资本和过剩生产能力,有一个消化的机会。

因此,我们说可持续发展第一个问题是稳定,实现稳定的第一个要义关键是改变投资结构,改变投资方向。如果一定要有个主义的话,我希望就是民生主义,请放手让民生经济发展一次。

石小敏

调整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协调

今天这场讨论显然是这场金融危机刺激起来的。现在关于危机的理论讨论基本分成两块,一块是周期理论,二十几年的与IT、金融创新、全球化紧密相连的高增长结束了。下一轮高增长什么时候到来?有没有新的大产业?这是周期理论讨论的问题。另外一块是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讨论,大致分两个层次,金融理论和一般经济学的讨论,包括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各家理论的比较;最后是政治经济的讨论,讲世界格局合理不合理,公正不公正。

这次危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千年危机和百年危机撞在一起。所谓千年危机就是环境、气候、能源也走到一个临界点上了,跟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撞在一起。面对双重危机我们如何来找出解决路径。奥巴马的新能源革命就是企图通过这一革命在10年之内找出一个发展成20万亿到30万亿的新的大产业,从根本上发展起低碳经济来,重新在产业和道义上获得制高点,继续领导全球。

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中期影响。短期影响就是确保增长速度,政府和社会已经有了很多关注,出台了不少政策。第二个就是讨论人民币外汇投资的损失。但是对中国真正重要的是中长期的影响,支持我们30年高增长,特别是本世纪以来这段高成长背后的整个增长模式、制度结构和政策结构,被迫开始进行调整。

同志在去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把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提。在报告中,他还提到了“不折腾”。现在很多人都在尝试诠释它。就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我想新民主主义、30年的计划经济、30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体制中有哪些是我们现在可以借鉴的?就是把土地的权益相对合理地赋予农民。而我们十七大已经提出了给人民以财产权,我们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要加大农地的流转实验。我们政府这几年来,在免除农业税和提高征地补偿上也迈出了一些步子。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把土地的权益进一步赋予农民。

第二点,就是所谓的“不折腾”。我想我们改革30年,很多改革的步骤并不是协调配合很好,很多时候是前腿拖着后腿走,经济拖着政治走。近些年我们搭上全球化的快车,走得更快了,但是这个步伐显然是错乱的,经济这条腿一直在往前走,另一条腿却原地不动。今天全球化停顿了,我们似乎不会走了。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把两条腿理顺了走,拿出更好的发展模式来。做比较研究的,能不能给出更详细的解读;做近期研究的,能不能说明我们的起步在哪儿?能不能在解决危机的时候,把消费、民生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部分?我们现在的激励措施,究竟是以人为本,调整我们的结构,还是仅仅为了保住那个数字8?我看我们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王建

资本主义的未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以来,我们始终面临一个矛盾。搞了市场化的改革,那么政府、党就得接近市场,否则的话你怎么实现市场化呢?这个市场化是靠资本力量推动的。但是我们党和政府又不愿意站到劳动者的对立面。我们就用了一个跛腿前行的办法。但这种情况能不能长时间维持呢?这次新全球化当中,出现了一场金融风暴。因为发达国家在救市行动当中,采取了很多国有化的办法,让人们觉得中国今天走的道路,可能会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模式,只要社会主义制度引入市场经济,可能就有生命力了。

面对这个问题,我个人以为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全球金融风暴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思考清楚了,我们可能就能看清楚资本主义的未来是什么,我们就能确定它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靠拢,还是继续往前走,或者 酝酿着很强大的力量带着我们继续向它那边靠。“天不变,道亦不变”,每个事物都有一种属于其自己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要变了,就不是这个事物了。我以为今天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的本性是没有变的。这种过剩是因为生产力要发展,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导致的。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当中,生产力要突破生产关系,要求生产关系适应自己,给自己开拓道路,马克思主义所证明的基本原理是没有变的。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列宁所谓的帝国主义时代,生产过剩始终都是资本主义的结构性问题。

列宁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为了争夺殖民地,解决过剩问题,资本主义确实打了两场世界大战。但是战争的方式带来的是整个资本主义的毁灭。故而资本主义呼唤制度改良,凯恩斯代表的财政资本主义就脱颖而出。用国家权力,用财政负债,来扩大整个社会的需求,这样给资本的生产开拓了一个新边界。在这种改良之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工人被吸收到中产阶级之中,消费市场扩大了。资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又可以满足它的利润需求。

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生产能力再继续扩大,也就是国内市场开始饱和的时候,利润又饱和了。因为财政资本主义可以给它提供的国内的消费空间就这么大。 70年代演变成了滞胀,只有通货膨胀,而没有实际的需求增长,这个问题又出来了。所以从70年代到8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就是在这样一个困境当中运行。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了,开启了一个新全球化的时代。新全球化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资本主义先后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然后是军事资本主义,然后是财政资本主义,到现在我把它叫做虚拟资本主义,也可以叫做金融资本主义。所谓金融资本主义,就是通过金融创新,创造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消灭生产过剩的机制。

金融资本主义,或者说虚拟资本主义,它是一个历史进步,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将国家负债变成了一种企业和居民的全体负债,显然这个负债能力要大于国家的负债能力,从而它又创造了一个新的需求。

那么我们顺着这个历史的维度来推演,资本主义还有没有发展空间?当然有发展空间了。这个空间就在于现在发达国家的产业还没有转移完。产业没有转移完,它的资本就会继续推动产业资本外移,然后就会在发展中国家形成不断发展的生产能力,形成了不断可以向它提供贸易逆差的机会。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逆差扩大,拿到了外汇以后,就有向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的要求,这个机制是不断放大的。这个过程没有完。

人们常说在发达国家,在超市里面,90%都是“中国制造”,但那只是一般消费品,资本物品的制造,主要还在资本主义国家。而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业里面,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是重工业,这个大头没有动,这个大头还要继续在新全球化推动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这个前提出发,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向海外投资,这个过程就没有结束。只要这个过程不结束,就有继续推动全球化或者是推动全球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力量。现在这波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不是说资本主义走到了尽头,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我认为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讨论

资源约束与可持续发展

曹远征:温铁军说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性,工业化进程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王建说全球资本的扩张趋势还在继续,发达国家有很多重工业还没有转移出来。那么你们怎么解释你们观点之间的冲突?你们认为前景会是什么样?

王建: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是沿着传统的工业技术路线走的,以资源而论,确实有瓶颈。比如石油,大概能用几十年,这给了我们一个调整的空间。我们只能通过技术的创新来解决资源瓶颈。资本主义发展也是通过几次技术创新解决它的瓶颈问题,比如说英国的工业化当年是通过煤,后来到美国变成石油了,我认为技术创新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温铁军: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应该说从咱们80年代初搞改革时候,已经对此有所讨论了,当时罗马俱乐部的一些讨论,国内就有所注意。从那儿以后,就逐渐不再讨论了。直到最近这些年,中国资源环境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逐渐升级成非常尖锐的矛盾时,我们才好像比较多地关注。比如说王建说的技术进步,或者是新的领域不断拓展,包括石小敏刚才讲的奥巴马在搞大的投资来推动新能源产业化。但是你从科学相对论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正反馈一定是另外一方面的负反馈。眼前的获利,不过是未来的麻烦。当然我愿意相信技术进步会解决这些问题,但我还是保持一种忧虑。

除了以上发言者外,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还有:

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木生(税务杂志社社长)

高粱(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牟广丰(国家环保总局巡视员)

陈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祝东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篇9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城市用水量呈大幅度增长趋势。由于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加剧,一些工业项目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不能开工建设。所以,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加快地区新型工业化的迫切需要,是确保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顺应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以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来调整用水结构,满足工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玉米、大豆等优质农产品的主产区。多年来,我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及玉米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我省农业也是用水大户,每年农业用水大约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0。农业用水大部分集中在各大、中、小型灌区,这些灌区多数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建成,经过多年的运行,加之年久失修,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存。通过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可以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资源支撑,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抓住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推进全社会节水进程,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要着力抓好长春、__、四平、辽源和图们5个省、部级节水型城市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通过不懈努力,力争到20__年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初步框架,到2020年,建成节水型社会基本框架。

第一,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努力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与节水意识,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要宣传国家关于节水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宣传节水的成功经验。新闻媒体要开展水与生命、水与环境、水与发展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全社会都能从我省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水资源的宝贵,认识水问题的严重性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水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引导群众更多地关心和参与节水工作,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与节水的关系,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科学发展观是处理发展与节水关系的理论向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工作。特别是要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总结好“十五”节约用水工作的经验教训,处理好经济协调发展和节约用水的关系,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确定节约用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体现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切实可行的思想。

第三,加强协作,实现节水社会化。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各个环节,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又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形成政府推动、部门主抓、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水利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配合;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研究,安排好节水项目;建设部门要在逐步推广节水器具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定新措施,加快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经贸部门要认真研究建立工业节水的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不断降低企业用水成本,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农口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加快推动节水型农业的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渠道防渗进程,积极推广高科技节水技术和先进的灌溉模式、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要广泛动员全

社会的力量,形成推动节水工作的合力。要大力开展建设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乡村、节水型灌区活动,积极推广和宣传节水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尽快树立一批好典型。第四,科学配置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关键是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用水,用最少的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最大的效益。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节水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地区水资源状况,客观地分析地区农业、工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水的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省水利厅要全面抓好我省筹划和建设中的六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这六大水利枢纽工程投资额约占“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总投资的50。六项重点工程的建成和完善,将实现我省治水思路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跨越。各级政府也要加快影响水利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全省水资源合理配置。

第五,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综合决策体系建设。完善政府负责、部门分工、密切合作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节水型社会建设联席会议,审议建设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提高综合决策水平;加强法制体系建设。要加快《__省节约用水条例》、《__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制定步伐,尽快出台水价管理、农业用水水权交易、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等管理办法,以及高耗水生产设备和工艺强制淘汰办法,为依法用水、治水和节水提供法律保障;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征收水资源费、管理水量水质。进一步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加强水务管理机构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水务管理现代化、监测标准化、监理规范化、宣传普及化、信息网络化,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务精湛、廉洁务实的水务管理队伍;加强运行机制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民主决策程序,提高政策制订过程中的透明度,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组建各类用水户协会,逐步建立分水和用水的民主协商、水价听证会、信息公布等制度,使用水者充分享有知情权和发言权。

第六,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调整工业布局。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同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管理为主的转变,促进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型或清洁型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用水工艺,使我省重点行业及产品的单位耗水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缺水地区要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发展,运用行政、经济等措施引导高耗水行业逐步向水资源丰富地区转移。造纸、石油、化工、医药、粮食深加工等高污染行业要通过工艺挖潜与技术改造,降低和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危害;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各地要根据本地水资源条件进行农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农作物品种选育工作,积极培育耐旱的优质高效作物品种或发展雨热同期作物,发展旱稻种植面积,采取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等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重大建设项目要合理布局,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量水而行,凡需要办理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都必须事先进行水资源论证。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对城市发展规模加以限制。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应与当地水资源具体条件相适应,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应控制建设耗水量大的工矿企业。严禁盲目扩大用于景观、娱乐的水域面积,限制洗浴、洗车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节水型服务业。

第七,加强相关机制建设。要按照《水法》的规定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以水资源费为基础、水资源有偿使用为核心的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制度,加大水费征收力度,适时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水资源费要计入供水企业成本,实行价内征收。运用价格杠杆调整用水结构,引导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产业调整方向、用户承受能力和供水成本,合理核定基本水价。非农业用水价格要尽快调整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水平。深化农业水费制度和供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供水成本约束机制,规范供水经营管理行为,切实减轻农民水费负担。城市供水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促进管理”的原则,按照居民用水保本微利、公用水适当利润、高消费用水合理利润的尺度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建立多层次供水价格体系,加快推进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建立节水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拓宽节水治污投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和公众加大节水治污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节水治污产业开发;要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提高全社会的水商品意识,培育和发展水市场。逐步建立符合省情的水权交易制度与交易规则,规范交易行为。

篇10

第一,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为了能够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我们应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我们还应选择一条可持续的资源发展战略。建设一个能够使人们的基本权利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实现的制度文明;应适度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和人们受教育的水平;应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

第二,坚持公平原则。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是生态文明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则是公平问题的核心。实现当代^之间的公平是确保公平原则得以实现的关键。

第三,整体原则。整体原则不仅强调人类与自然的有机联系,还展示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环境危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时,我们应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是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是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在推进我国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协调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从生态文明观的视角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地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篇11

1、主体功能区建设不断推进,“两带两圈”区域经济增长极初现雏形

铜仁地区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省级重点开发区域,集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进重点城镇、工业园区和重要矿产资源的集聚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需要保护的国家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严格加以保护。近年来加快形成铜仁城市经济圈,构建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推进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培育发展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两带两圈”区域经济增长极初现雏形。

2、城乡统筹,“城镇经济”促进“六个新跨越”

铜仁地区大力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经济,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城镇人口120.5万人,较2005年增加20.5万人;全区城镇建成区面积86.91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23.7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29%,比2005年提高4.4%。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城镇数量发展到74座(含5个办事处),城镇密度为0.41座/百平方公里,以县城为重点的34个中心镇发展速度加快,城镇职能不断丰富,形成了一批特色城镇和专业化城镇[1],城镇体系框架初具雏形。

3、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

2009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51.74亿元,是2005年的1.91倍。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3.7∶22.7∶33.6变为2010年的32.28∶23.3∶41.42,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亿元,比2005年净增153.86亿元。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财政总收入完成35亿元,比2005年净增22.43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1000元和3222元[2]。经济的发展,使政府拥有了更大能量,促进了农民工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居民收入增加。

4、龙头企业带动经济较快发展,居民分享产业化成果

目前,铜仁地区有省级龙头企业23家,地级龙头企业51家,实现利润8879万元,上缴税金3538万元,为35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3]。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年可产3000吨茶籽油和1万吨珠茶,其承包收购的茶场可吸纳1800余人就业[4]。全区已建成各类种植基地98万亩,各类畜禽水产养殖基地规模661万(尾、羽)只,区内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2个,入组织农户数量达32082户。

5、面临区域发展的诸多机遇,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贵州省内重大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都有利于铜仁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构建发展新格局。铜仁地区自身发展基础和条件不断改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得到提升,周边交通线的建设缓解了铜仁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社会和谐稳定,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

二、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面临制度

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足。一是户籍制度附加的福利差距较大,制约城乡二元制结构的改变。二是土地制度不健全。建立在土地资源分散的基础上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从长远看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三是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社会保障在全区城乡覆盖不广。四是教育、就业制度不协调。农村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障碍较多,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五是是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水平较低,农业保险发展迟缓。

2、城市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较低,辐射带动力较弱

至2009年底止,铜仁地区城镇化率为29%,比全省低1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7.6个百分点。尤其是中心城市规模小,经济辐射能力弱。铜仁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目前城市人口约23万,仅占全区总人口的5.7%,中心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对全区经济要素的聚集力、带动力、辐射力不强。各县城规模也不大,一般在2~8.5万人[1],城镇规模偏小、辐射带动力较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不足。

3、产业结构趋同,产业支撑不强,经济发展缓慢

在各地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类型重复、职能雷同的现象,集中在茶叶、果蔬、中药材、畜牧业、煤炭、旅游等行业。这种产业类型、重点和发展趋势的趋同,缺乏整合调控,可能会造成恶性竞争与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基础低、规模小,整体产业发展较滞后,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发展较慢,支撑产业尚未真正形成,经济发展较缓慢。

4、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整合度不高,功能不完善

近年来,铜仁地区对城乡建设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因地方财力有限,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城市的居住、求学、就业、医疗、交通、休闲等功能不足,城区的绿地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新能源使用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城市(镇)的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未形成一个整体,各种交通资源的综合利用缺乏有效衔接,整合度不高。工程性缺水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农田水利设施滞后。

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扩大。一是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城市投入的总量高于农村。2009年,全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6.73亿元,其中城市(镇)基础设施建设达7.8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3.3亿元[1]。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广大农村不能分享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医疗卫生水平不平衡,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远远滞后于城市。四是科技文化不平衡,科技文化的投入、应用推广等,城市大大超过农村。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要高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变动不稳定,不利于差距的缩小。

6、区域性经济组织需要完善

有效的经济组织是区域经济整体化发展的关键。不存在协调行政区域的组织机构和利益共同体,就无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区域整体化的发展停留在由市场调节的企业层面上,一些公共领域协调较困难,利益协调的渠道并不畅通。

三、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铜仁地区社会经济的现实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加快户籍、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改革

从某种程度上讲,城乡经济的分离和对立是由一系列制度安排造成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实现必须从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建立有利于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消除由于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城乡待遇差异,使农民、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享受平等的权利。

改革土地制度,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土地征用制度,破除土地制度的枷锁,用足用活土地资源,推进农村生产要素的集聚。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同等国民待遇。扩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标准、新政策,鼓励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实现城乡教育公平。适当集中农村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和职业教育;切实解决农村师资问题。健全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就业平等。努力形成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和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就业制度,消除有关城乡的限制性因素。

完善金融制度,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职能,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发展农业保险等。

2、加快小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

可针对铜仁地区区位优势,发挥多方力量,形成由地方政府、外资、国有企业与城乡民营经济共同构成的多元动力机制格局,共同加速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服务功能。

培育壮大区域增长极。积极争取租、出让的特殊政策,促进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城镇合并,矿(伐)点调整,淘汰资源枯竭的小城镇。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弥补资金不足。

促进乡村城镇化。加强城郊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乡村与城市大工业配套、协作、合作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城乡产业发展的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对于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相对独立的小城镇,可考虑通过采取“撤并乡镇”的方式,发展成为重点的中心城镇。以这些中心城镇为增长极辐射与带动农村区域发展,将小城镇作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及乡村工业化的增长极。

3、优化区域基础设施结构,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生活发展功能完善。加强交通系统的改造与建设,提升交通网的综合运输能力,利用多种平台实现交通方式信息共享和无缝对接。构建城乡园林绿化体系,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供排水系统,大力推进城乡电网完善。促进城乡居住、求学、就业、医疗、交通、休闲等功能提升。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信息化整体水平。建设电子政务及商务、远程教育、网络医疗等网络设施。实施“数字铜仁”战略,实现区域开发与管理的数字化,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探索新型城市与区域管理模式。

4、建立有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由政府出面,签订一定的经济一体化协议;建立机构,或由各成员领导人定期举行会议,形成制度;组织成员要把自己的部分,首先是某些经济决策权,让渡给这个一体化组织,由组织去执行,把停留在企业合作层面的经济合作组织上升为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组织。

5、建立强大的人力资本和科技的支持

健全城乡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流动机制,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针对本地区特殊情况,重点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实现人才的柔性流动。

6、构建资源与环境支持体系

推进铜仁地区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促进铜仁地区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和无污染、低消耗、资源再利用的生态工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发展生态旅游业,宣传生态文化,建立生态机制,确保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注 释】

[1] 铜仁地区住建局.

[2] 铜仁地区统计局.

[3] 铜仁地区农委.

[4] 铜仁区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建设[N],.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铜仁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2011.

[2] 铜仁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铜仁地区“十二五”城镇化规划[R].2011.

篇12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大体经历了从“发展=经济增长”,到“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演进过程。而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深刻总结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人类还没有深切体会到自然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也就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西方国家通过大规模的开采和投入、大量的消耗和排放,大力追求增长速度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工业文明和极大的物质财富,在世人面前展现了繁荣的经济现象和发达的社会时代。而到了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进行深刻反思,发现传统的生产模式再也不能发展下去了,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同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他将人类生活的地球比做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提出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当超过地球承载能力时就会1走向毁灭,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持续发展下去。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号召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和速度,更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反思,人们终于得出这个结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得以长久、安定、健康和永续发展的发展观和应该选择的道路。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7年,中国的GDP总值已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而位居世界第四,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人民的生活由实现温饱奔向小康。但是我们回过头来仔细看看,发现原来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外延的粗放型扩张、以耗竭资源能源、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2007年7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了《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中国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13%。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尤其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如北方的沙尘暴让人们生活在灰暗的黄沙之中;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让无锡城200多万市民喝不上一口干净的水;山西临汾等城市的大气污染严重超标已经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这说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再也不能发展下去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的《偿还生态欠债》这本长达32万字的巨著,系统地对我国工业文明的进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指出我国生态和环境现状“形势严峻,令人忧虑;生态赤字,触目惊心;偿还欠债,刻不容缓”。因此,要彻底纠正我国发展中的偏差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用新的发展模式,即又好又快地发展。2007年6月25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个重要观点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的发展观,是从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来把握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这是我们党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而得出的科学论断和指导思想。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含义不同

中央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以往我们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虽然只改了一个词,即把“增长”改为“发展”,但是含义却不同。(1)经济增长主要指是数量的增加,即GDP或人均GDP的增加;经济发展则不仅要求有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2)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这就是有的地方经济虽然增长了,但没有发展,即“有增长无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3)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增长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物质条件,也为实现经济发展的其他目标提供基础。(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的内涵丰富的多,方式复杂得多。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指数量的增加,也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一些内容;但经济发展方式要复杂得多,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要涉及到诸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质量的提高和优化,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优化,摆脱贫困、公平分配及增加社会福利等等。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当经济增长积累到了一定量的程度时,就不能一味地单纯追求增长的速度,而是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协调,注重社会公平分配与社会和谐发展。现在我们需要的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发展方式要由经济发展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型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加注重好与快的发展。发展理念的核心要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其科学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把握好经济发展规律,就是把握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就是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发展质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要积极地扩大经济总量。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就没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做社会发展的保证。另一方面,我们所要的发展速度是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讲求效益前提下的速度,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速度,是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速度。在我国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基础。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一五”期间,中国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在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会更加突出。从我国资源现状来看,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我国经济结构现状来看,又以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产业为主。这种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方式不但使资源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而且使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就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两个指标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此,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纪戎:在“六五”环境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长峰会上的专题发言[N].中国环境报, 2005-06-03

[2]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学习时报》,2007-7-10

[3]姜春云: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根基,绿色中国[N].2008-01-17

篇13

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人口问题

我国现有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尽管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策略,有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现象,但是从总体看来人口数量的增多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2035年人口将达到16亿以上,并且呈现人口的严重老龄化现象,并严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2 人口的整体素养依然很低

目前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分析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目前贫困人口的比例依然很高,就业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依然有几千万的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以彻底解决。加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员的需求却出现了下降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国有、民营和事业单位下岗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诚实人口的贫困现象。

3 我国的资源开发较为严重

尽管我过的地下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这些能源的开发毕竟是有限的。由于过度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过渡开发造成了很多地区出现了沙漠化和盐渍化状态,地下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出现了大幅下滑。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地面积却相对不高,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会造成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进口资源第一大国,这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很大影响。

4 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人口过多的压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从全球的形势来看,酸沉降、全球变暖和臭氧层逐渐变薄的现象日益严峻,空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的一大困扰。

二、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和终极目标,但是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用固定的土地供给相对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报酬的递减标志着单位资本的产出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人口与资源、环境、消费、生产、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口与环境形成一种生态关系,人口与经济形成经济关系,人口与消费形成一种消费关系,人口与生产成为一种生产关系,人口与资源成为资源关系。在整个环境资源系统中,都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环境的总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自然基础,通过不断吸收、储存和扩散而不断净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对环境的开发必须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必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从而产生对经济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真正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1 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

对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控制措施主要采用优生优育的宏观举措,同时也能为人口质量奠定良好的自然和物质基础。实现对人口的控制也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根本,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既有利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的积聚。完善人口结构需要从教育的现状出发,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力度,并建立终身教育机制。

2 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对于资源的合理保护首先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现状,分析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有关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双向发展。另外,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对资源的利用率,并建立各级保护区。

3 走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

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主要表现值第三产业方面,对于旅游产业来说,积极开发本地域的自然景观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普及和落实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四、结束语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入手,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