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设计实用13篇

初中地理课程设计

篇1

3.初中地理微课程方便灵活,教学时间较短,受限制的因素较少,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也可以有效的利用零碎时间,十分便捷;教学空间较为灵活,学习场所几乎不受限制,除了教室也可以选择在室外,并且授课方式多样化,包括手机、网络等。最后,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与无线网络的逐渐普及,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程”教学模式,也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在线学习与远程学习模式,学习地理知识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

二、初中地理微课程的具体设计

1.制作初中地理微课程。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程”教学模式,首先需要精心设计,制作一个良好的初中地理微课程,在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工具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麦克风与绘图板等。

(1)需要确定教学主题,微课程一般只对一个知识点进行专业教学,主要是初中地理知识中的难点或重点,像时差计算、气候差异、读取地图和降水分布等,也可以是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知识点,像地域文化、地形河流与人文环境等。

(2)设计教学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导入环节、讲解环节、点拨关键点、归纳总结、生活情境等。

(3)准备素材,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素材,包括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等。另外,在制作微课程过程中,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特别是在确定主题时,可以联合其他地理教师共同参与讨论设计,促使整体学生都能够学习到优质的地理资源。

2.丰富地理微课程内容。

一节优秀的初中地理微课程不仅需要教学设计精美,同时还应该融入部分具有一定冲击性的视觉元素,或者是活泼而优美的动画,当然这需要初中地理教师拥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与教学资源。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熟悉微课程的制作方法与技巧,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与技巧,丰富地理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初中地理微课程,使教学内容具有自身特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在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中,部分知识内容较为抽象,或者涉及到空间现象与概念,像纬线和经线、海陆的变迁、气候的形成、气温的变化等,这些地理知识内容都是设计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最佳整合点。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动画元素,使教学内容变得惟妙惟肖、形象具体,灵活展现给学生,让其仿佛置身其中,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探究地理知识。

3.注重微课程教学细节。

在设计初中地理微课程过程中,要重视各个教学细节,并且对其进行仔细研磨,从而设计出一个能够促进学生深度而完整学习与掌握地理知识内容,同时引发学生对其进行深思。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运用微课程教学模式时,对地理知识或疑难问题进行讲解时,都需要加入部分微问题,教师使用逻辑思维方法对地理知识进行整体规划,把一些地理知识重点划分为多个小主题,对它们进行精心设计,从而设计出多个微课程。例如,在进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小主题,设计出多个微课程,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与洋流因素等,让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精细简要,并且降低了学习难度,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篇2

作用。

一、初中地理教师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不同学者对其的理解不甚相同。笔者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景焕等人从“教学设计流程”角度对教学设计能力的界定――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就体现在教学任务的分析、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编制、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结果的评价六个方面。

二、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涵盖的内容

1.教学内容丰富

丰富的教学内容是对新课程改革前陈旧的教材内容的摒弃以及对传统教学内容的扩展。教师应在分析并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教材予以归纳整理,充分理解并掌握教材的特点与难点,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相联系,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还能深刻地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情分析及时

通常情况下,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以及生理心理状况的差异,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理解能力,以提高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对于学生易于掌握的内容,如,遇到等高线、海拔、地球自转公转等概念性内容时,可以稍做解释,一遍带过;而对于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的内容,如,五带的划分、陆地地形、世界气温分布等内容时,就需要详细讲解它们的异同点。及时进行学情分析,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

3.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地理课程目标确立了三维地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决定着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有效地开展与实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更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尝试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享受地理知识所带来的乐趣,使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兴趣,并乐于学习地理知识。

4.教学方法灵活

教师应该摒弃课改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灵活地选定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理解繁杂的地理原理、地理概念、地理规律以及复杂抽象的地理图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等,灵活选择模块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灵活教学的目的。

5.教学过程生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以课堂为载体相互交流活动的过程。衔接自然、逻辑完整的地理教学过程是达到高校课程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地理能力、情感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互动,主动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合作及探讨,打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与探讨中,主动去了解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对于掌握地理知识有极大的帮助,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展示他们的个性。

6.教学评价准确

准确的教学评价是教师了解目标完成情况、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最有效途径。教师能够从中发现教学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措施

1.深刻体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了解教学新理念

课标具有引领性的作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初中地理新课标对地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目标等都有详细的说明。深刻体会新课标,有利于教师了解新课改后的教学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做好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新课标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考虑到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以讲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这一课时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安排实验课,带领学生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并用做好的模型演示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理解知识。

2.准确把握新教材,有效落实《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新教材的内容,才能完成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有效落实《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充分阅读新教材,准确理解新教材内容的编排思路、知识的相关性、重点与难点等,并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定位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学习情况,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达到“用教材教,借教材学”的境界。以海陆变迁这一课为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教学内容,通过联系实际、资料查找完成这一课程的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教材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也利用教材学习到了更丰富的知识。

3.反思自身教学行为,明确自身角色扮演

新课标主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教师应该充分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应该以新的姿态出现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朋友、伙伴的身份带领学生畅游地理知识的海洋。教师在教学中,应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引导、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不是轻易地将问题方向和答案告诉了学生。教师应明确,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师是参与者,参与地理课程教与学的活动。整个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然后相互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4.综合了解学生情况,积极激发学生兴趣

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存在差异的,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理解接受能力、智力水平等都影响着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互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做到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认识大洲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分组教学与学习,每一组学生都是强弱搭配,分工合作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整理归纳后向大家展示小组的合作成果。在这一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与兴趣。要做到这种全民参与式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学习课程。

初中地理教师只有合理地完成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在新课标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课程教学设计能力,主动培养自己所缺乏的能力,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达到新课改的新标准。

参考文献:

篇3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重点不突出由于景观设计初步是新课程,还没有较好的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编写的景观设计初步教材,该课程教学只能借鉴《建筑初步》《园林初步》等相关教材。景观设计初步和建筑初步、园林初步等知识体系大体相同,但建筑初步、园林初步等教材过于强调设计初步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导致景观设计初步教学内容太多。此外,景观设计初步部分章节内容又与其他课程重复,理论环节的讲授与实践环节的知识点不同步,导致理论与实训脱节,教学重点不突出。2.作业过重以往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注重让学生完成繁重的制图和表现作业,反复机械式训练占主体。3.模仿占主体以往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以临摹、抄绘范图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基本功训练通常采取对照范图临摹的方式。作业评价则以作业图面效果接近临摹对象的程度为标准,学生临得越像,作业图面效果越接近临摹对象,得分越高。如此一来,主要培养了学生的临摹技能、技巧,而对学生缺乏设计思维训练。4.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学模式僵化,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停滞,学生开动脑筋的机会较少。在以往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教材所介绍的范例往往接近于实际工程,这对刚接触设计的学生而言,容易遏制他们的思路。教材实际上只是为授课教师提供教学内容的大致范围和一般教学序列。学生应从大量的专业资料中汲取营养。大量的资料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浓厚的专业氛围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西南科技大学在景观设计初步课程专业资料方面虽然已有一定的建设,但还是供不应求。

二、具体改进措施的尝试

1.结合实地测绘调研,以认知和分析为教学起点

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实例能较好地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选择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建设较好的局部地段,如庭院、小型广场等,使学生初步建立对环境空间、比例尺度等的认知。该训练的特点在于:着重强调对环境空间的分析和认知而不局限于对建筑单体的刻画。目前,各大高校在相关课程中已普遍应用这类做法。通过让学生对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局部景观的环境测绘,培养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认识场地文脉,对空间、环境要素、材质进行认知和测绘调研。

2.引入作为造型基础的构成知识

艺术学成为一级学科后,西南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压缩合并为一门立体构成课。而注重形式造型训练的包豪斯教育模式有着不可磨灭的时代性。因此,尝试在景观设计初步课程内容中引入平面构成知识,并且区别于纯艺术专业的构成训练,将构成训练和专业相结合;尝试将平面构成与景观设计布局结合,把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与景观空间氛围营造结合,并导入立体构成的造型、空间塑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提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新形态的创作能力、动手能力。

3.从模仿到创作的尝试

校园环境的认知和场地设计是实现景观设计初步教学从平面—空间—平面的引导式教学法。将前期空间认知与分析的对象加入功能限制和要求,在后续的小场地设计中进行改组与再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积累相关知识,了解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等。

篇4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94-1.5

教育和科学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基本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学说一直是治理社会的主流思想,相比较而言,自然科学一直未占有重要地位。直至近代,伴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入,中国才在西方的船坚炮利中惊醒,试图在教育中、在科学中寻求富强的道路。而科学课程也恰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产生、发展,走向高潮。

一、从技艺教育到科学教育

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他们利用各种特权创办教会学校、印刷出版大量书籍,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知识输入中国。这些教会学校不仅引进了西方近代学制,而且引进西方近代科学主义设计模式下的自然科学课程,主要科学课程有:格致、化学、生物学、天文学、量地及航海技术等等。教会学校科学课程的设立,虽然主观上具有宗教渗透和文化侵略的性质,但客观上对我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和近代科学课程的设计产生了“样本”效应,使中国的科技知识教胃逐步课程化。

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真正开端始于清末洋务运动,这是国人主动将近代科学技术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的科学教育实践。当时的洋务学堂课程安排已经涉及算学、物理、化学等依照西方近代分科主义课程设计的科学课程,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科学教育的先河。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基本思想指导下,只是孤立地学习西方的某些技术或者抄袭西学的现成的理论,其科学课程多是设计制造及技术的学习,因而这一时期的科学教育仅是“制造的科学教育”,并未真正从技艺教育中独立出来。

二、“中体西用”与“近代分科主义”的杂和

中日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后起的维新人士接受了洋务派的教训,在学习“西艺”的同时加入了“西政”内容,同时注重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

1902年在官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学制系统文件,称《壬寅学制》。在《壬寅学制》中,“寻常小学堂”所开设的科学课程为“算学”;“高等小学堂”所开设的科学课程有算学和理科(自然课)两科;中学堂所开设的科学课程有算术、博物、物理、化学四科。

《壬寅学制》颁布后不久即被《癸卯学制》所替代。1904年,清廷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癸卯学制》。在科学课程设置方面,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开设科学课程“算术和格致两科”;中学堂开设“算术、博物、理化二门科学课程”。

自此,历经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近代学制建立时期的近四十年历史风云,我国科学课程以西方近代分科科学课程设计模式为蓝本逐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指导思想下,统治阶级企图让科学来为经学服务,把科学嫁接到中国封建体制下,以挽救摇摇欲坠的王朝统治,这势必是行不通的。

三、从分科主义课程到综合理科课程的初步尝试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着手改革封建教育。民国初年的课程设计废除了清末的读经讲经课,有些课程名称虽然相同,但课程内容却进行了改革,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在科学课程设计上,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应开设“算术”,高等小学堂开设“算术”和“理科”(自然课);中学堂开设“数学”、“博物”、“物理化学”三门科学课程。这一时期的科学课程,仍是以近代西方科学体制为基础的科学课程。虽然“博物”、“物理化学”都具有综合课程学科的倾向而非纯粹的学科科目课程,但“博物”中的植物、动物、矿物;“物理化学”中的物理、化学又被严谨地分化在不同的年级里,如“博物”,《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第一、二学年教授植物和动物;第三、四学年讲授生理卫生和矿物。这样课程就没有丝毫综合和融合的味道。因而这种课程安排仍旧是地道的分科模式,“综合性”只是一种表象,并未突破清末所确立的分科主义课程设计传统。

1923年颁布了《新学制中小学课程纲要》。该学制对民国初年规定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学校系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初中采用混合制,自然科学为一门课,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三门理科教材――物理、化学、生物仍分别编写;另一种是三门科目混合成一门理科,合编教材,其内容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各占约1/3,还有矿物、气象、地质等内容。

综合看这一新学制,科学课程设计上突破了以西方近代分科自然科学体系为基础的分科主义课程设计取向。初中科学课程采取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模式,打破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界限。高中科学架构中,既有综合理科课程,又有分科科学课程,并以科学概论为核心。这种科学课程设计模式突破了洋务运动以来所确立的“中体西用”式的狭隘的科学课程设计取向,初步尝试将科学之本质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这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将综合课程类型引入我国学校课程体系,是我国自然科学课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四、从综合科学课程到分科主义课程的回转

1927年“四一二”事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并且重新制定了教育政策,颁布了各项教育法令、法规。在学校科学教育方面进行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1928年5月21日,国民政府颁布《整顿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戊辰学制)。该学制基本保持了1922年“新学制”的基本框架,科学课程设计上没有新的突破。1929年,针对早先“新学制”课程标准中选科过多、缺乏标准及科学素养有所下降等问题,教育部于8月颁布《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1932年的《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与1936年的《修正中小学课程标准》中规定在初小中将社会、自然、卫生三科合并为常识科。自此,常识科这一课程名称在小学课程设置中正式出现。在中学设置方面,则改变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式的“综合中学”体制,完全取消了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模式,改为欧洲式的单科体制,按分科主义设计模式,在初中及高中确立了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等典型的分科课程。

篇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化学的实验课教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需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根本上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的课程设计,并且采用相应的策略来完善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的课程设计.在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中,化学实验课始终是以老师为中心,以老师的演示实验以及课堂讲解为主,先有结论后有验证.在这种模式下,同学们会养成依赖性,缺乏实验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同时,也不利于同学们的独立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单单的为了完成实验而去做实验,并没有让同学们体会到做实验的乐趣,也不利于同学们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能够极大的提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课中,实验的过程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往往是由于初中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试验而忽略实验的过程,这样一来,同学们的思考方向就大大的被束缚了.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同学们也只会当做实验失败处理,而错失了深入了解实验的机会,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优化设计能够提升同学们以及教师对于实验的过程的重视,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使得实验的目的更加明确.当然,在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同学们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探究性的实验.这类实验能够给同学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于实验的探究也是多方面的,减少了很多的限制,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在同学们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也大大的避免了同学们单纯的重复教师演示实验的实验步骤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的程度上,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设计能够充分的挖掘同学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自主动手操作能力.

2.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优化设计的原则性

在初中化学实验课进行教学优化设计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优化设计初中化学的实验课教学.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优化设计的基石就是课程优化设计的科学性,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持以及研究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化设计的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避免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和危险.可行性以及安全性也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设计的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切实可行的实验能够保证同学们的实验有效有序的进行,确保了同学们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条件得以实现.安全性则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中之重,初中化学实验必须以安全为主,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安全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有害的药品以及危险的试剂.尽量的优化初中实验教学的安全性,更多的教授给同学们对于一些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使得同学们的实验更加安全.当然,实验的简易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中生动手能力不强,过于程序复杂的实验更容易失败,相应的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越大.比如,在探究白磷的燃烧条件的实验时,就可以将实验简易化,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更加简单易操作.简易性的实验也要满足实验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同学们理解初中化学实验的原理.遵循以上原则,合理的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设计,确保同学们的实验动手能力更好的得到培养.

篇6

1传统教学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主要包括园林概论、中外园林史、园林制图规范、园林设计原理及园林表现技法等内容。其中园林概论中主要介绍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园林的分类和学习园林设计的基本内容、园林及相关学科及园林设计师的工作;中外园林史主要介绍古今中外的世界园林特点;园林制图规范主要介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制图的规范条例等;园林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园林美学和艺术设计的原理、园林设计方案的任务分析、园林设计程序和方案选择;园林表现技法包括工具制图练习、长仿宋字练习、色彩渲染练习、园林和建筑图的绘制等。许多设计类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较为相似,国内很多的学者专家也对园林设计初步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了传统园林设计初步教学涉及内容广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1部分院校教学模式陈旧

部分院校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及学生课后临摹练习为主,缺少对学生们尺度认知环节的培训,导致很多学生在后面的设计类课程的学习中,绘制的图面很漂亮,但是却与空间环境不符合,植物或建筑的尺度过小或过大,设计图纸不具有可行性,于是学生对于设计技能的把握仅停留于书本理论知识和图纸二维空间表现上。

1.2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成果以繁重的制图和表现作业以及机械式、流水式的作业形式为主[2];学生上课主要接受老师的教学理论的熏陶,不能自动的查阅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拓宽不同要素设计中所需要学生发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3教学环节缺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培养

传统设计类教学环节的设置使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与行业能力的需求不一致,较为滞后[3]。园林设计类近些年突飞猛进的发展着,很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都应用而生,但是目前很多设计类的教师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或有些对行业发展不够了解,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老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适应行业的能力较低,造成毕业不能直接上岗就业还需用人单位进一步培养的社会资源浪费的现象。

1.4教学环节中对学生手绘技能的要求较低

手绘是很多设计类专业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种技能,但是目前很多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设置对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强化,手绘技能的培训其实就是在培训学生产生更多的设计灵感。因此,手绘技能的缺乏使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后只能做一个“制图员”。

1.5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

传统的园林设计初步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合理的分工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很难融入设计团队。

1.6课程设置中对学生的评分体制单调,不能给学生多元化的思考

传统教学多以学生绘图作业等为成绩的评定依据,对学生表达设计意图和主题的训练较为缺乏,而且单调的成绩评定体系也不能给学生多元化的思考,会造成学生设计中的盲目性。在园林设计中其实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的培养其实更为重要。

2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构建

2.1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体系设置

与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相比较,新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更注意避免上述所提到的问题,更合理的园林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课程体系设置如图1。

2.1.1课程设置比例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园林设计初步新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设计表现技法和设计基本理论,这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针对应用型的本科院校来说,应加大设计表现技法方面的比例,但是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持,学生的设计作品就是无根之树,所以大概的比例可以控制到3:7或者2:8之间。

2.1.2加强课程设置的连续性。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是园林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培养学生的专业热爱感,建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程设置上,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设置的连续性,专注于连续的训练学生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形成。具体的模块安排可以先由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入手,练习先由基本工具的使用,简单的钢笔线条的练习,长仿宋字练习等开始,逐步把色彩、造型和空间引入,然后从基本的构园要素,线性空间和较完整的小型综合园林设计逐步深入,为学生后面的设计类课程打下坚实的设计基础。

2.1.3增加评分系统的多元化。

评分系统应该多元化,除了以日常的作业完成情况为依据,还应结合学生课堂表现,设计态度、设计表达、语言表达,教师综合评价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学生最终成绩。增加学生文字表达及现场表达的环节。课堂上应该设置一些由学生完成的经典案例介绍,基地分析,设计方案汇报等多种课堂任务,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锻炼学生日后的专业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2.1.4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重视园林设计的成果最终需要落实到实地环境,所以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所以课程设置中尽量设置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的实习场地,设计题目或者要求学生实际的走访,了解使用者的真实需求,了解设计最终是要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2.2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探索

2.2.1采用创新行较强的教学方法。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应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尽量结合一些可实地调研的案例与学生交流。首先任课教师自己要有极大的设计热情,多媒体理论讲授、板书辅助的同时,再利用实地勘测、现场讲解、外请专家、课堂学生汇报等多种手段充实课堂教学手段,时刻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2.2加大手绘训练的力度。

手绘不仅是表达设计理念最快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与业主或甲方沟通时最直接的一种方法,所以园林专业必须加强对于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安排中,应加大手绘训练的次数和强度,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相关的快题设计。

2.2.3增加模型制作环节比例。

模型的制作和应用,改变了园林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枯燥呆板的教学形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5]。新的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增加模型制作环节的比例。虽然模型制作比较花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工作量,但是在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中却可以发挥具体的空间感知能力的培养和立体形象思维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色彩的搭配选择一些季相性明显的植物进行配置,还可以明确其高度差异,做出较美观的林缘线和林冠线。

2.2.4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应该在学生作业布置中对作业题目的选择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利用一些可以开发学生想象力空间的抽象作品来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老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团队协作的意识也要在课程的设置中让学生得到适当的锻炼。比如有些课题可以分组进行,每组学生合力完成一个设计课题,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思想上会有碰撞,设计思路会得到扩展,也知道了很多事不是一个人能全部完成的,团队的合作非常重要。

3结论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园林设计初步,具有基础性、内容广、动手性强等多种特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应从课程体系设置出发,融合新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对课程进行更好的建设。基于行业能力需求培养下的学生通过新的学习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通过新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园林设计活跃的思维领域,成为一名优秀的园林设计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梁艳,张志,刘敏,等.高校《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67-14468.

[2]杨艺红,夏云.《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77-8778.

[3]吴颖露.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建设问题的初步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124-126.

篇7

例如,在选择用微课程方式讲解古诗文《桃花源记》时,可以首先对课文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古诗文教学不应该单纯注重文章的翻译,而是要增强学生对古诗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思想情感的认识,这样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也会更具针对性。另外教师在分析课程时还可以结合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征等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语文微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分析课程的过程中找到文章当中能够拓展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在微课程设计中重点体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初中语文微课设计与制作

在确定微课程内容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微课程设计和课件的制作。在开展这一工作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来考虑微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应符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在微课程学习当中保持浓厚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师设计的微课程要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限制,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语文知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件的首页设计一段音乐,在课程开始为学生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件的内容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制作软件,从而使课件的形式丰富多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但是在这一环节教师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在兼顾丰富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的同时,还要抓住课程教学重点。第二,在设计课件内容时要为学生适当增加与文章内容相近的课外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神奇的大自然》的课外优秀文章,让学生加强朗读和学习,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初中语文微课件应用评价

篇8

初中物理课程主要是向初中生介绍物质结构和运动的基础知识。因而在初中多媒体课件物理教学过程中,将新颖形象、造型优美的动画制作在课件中,可以将驮拥脑理以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化,从而促使物理现象及规律得以最准化、最深化的解释,将深奥且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浅显化、易懂化,进而激发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及探索精神,因此,将动画应用在初中物理多媒体课件中是重要且必要的。

1 动画在中学物理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与应用的作用

1.1 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

初中物理课程主要从人们的实际生活现象出发来观察、发现物理规律,这些知识点都是较为抽象的。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因而会畏惧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抽象的物理现象。从而慢慢地就会对物理课程丧失兴趣。然而初中多媒体动画课件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物理现象及概念直观化、易懂化,从而协助初中生直观地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及概念。

1.2 可以将微观的物理现象宏观化

初中物理课程学习的基础源于实验,然而某些物理现象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难以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演示的,因而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只能在教师的讲解下进行理解,绝大部分的初中生是通过“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的,这不利于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而初中物理多媒体动画课件中存在的某些宏观元素可以将微观的物理过程直观地显现给初中生,从而强化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1.3 可以将极短的物理过程延长化

初中物理多媒体动画课件可以缩短极长的学科知识。初中物理中有些现象几乎是在瞬间发生的,而有些反应时间确实非常缓慢的。在初中物理多媒体课件中运用动画技术,可以将瞬间发生的物理现象延长化,也可以将某些较长的物理过程缩短化,从而使得初中生在有限课堂时间中获得的知识得以最大化地丰富及提升。

2 动画在中学物理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与应用的原则

2.1 教育性原则

初中物理教师在多媒体动画物理课件的媒体选择与情景创设时必须针对学校的教学环境及初中生的性格特征,采用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的方法,将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氛围及情节安排在课程内容中,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及效果的目的。与此同时,所涉及的物体或者人物的风格、情调及色调都要复合初中生良好的思想情操。

2.2 主题性原则

多媒体物理动画课件要体现主题,每个多媒体动画课件都是为了完成某种物理问题而设计的,问题不同设计的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多媒体物理动画课件设计过程中要突出此次物理教学的难点、重点及目的,同时要注意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初中物理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评价性原则

诊断评价、反馈强化是物理动画多媒体课件不可或缺的功能。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动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课后练习题,在这些思考性问题的提问与回答过程中可以促使初中生对于本节物理课程内容进行思考与练习,从而巩固课程内容。这样物理教师就可以对初中生学习的效果作为相应的信息反馈,因而对于初中生理解错误的问题可以及时给予纠正,正确部分的答案可以及时给出肯定,从而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评价信息,进而促使初中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巩固。与此同时,利用反馈的信息初中教师也可以指导初中生的学习。

2.4 科学性原则

初中物理动画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目的主要是采用动画这种教学手段来阐明、揭示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科学事物的客观规律及固有的本质特性。因而初中物理动画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要按照事物固有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进行设计、构思。动画本身所引用的逻辑推理或论证或材料必须符合科学性原则。

3 动画在中学物理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与应用的策略

3.1 利用动画直观特性演绎信息转换方式,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动画物理多媒体课件在设计、制作之前,初中物理教师在认真阅读、了解、分析课件,然后依据本节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以及现有的动画制作条件完成多媒体物理动画课件的设计稿。在设计过程中,将动画的整体设计方案采用文字或者简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譬如动画的表现形式、动态过程以及造型结构图等。初中物理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一般都是初中生难以理解透彻、难以想像且感知不深的现象及事物。遵循科学的客观规律,运用多媒体物理课件中动画运用的技巧,能够将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及重点有效解决。例如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天体的运转及抽象的概念机理论等等,而多媒体课件动画的运用就可以克服传统物理教学中的局限性。利用多种多媒体课件动画表现形式,如拟人、虚构、写实及示意等,可以将物理中抽象的知识内容的形态与概念生动具体、简明易懂、引人入胜、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

3.2 运用动画表现手法和设计技巧,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

初中物理教师应根据多媒体动画课件制作的原则利用多种表现技巧将画面的位移效果、画面形象表现出来。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较为宽泛,包含了光学、电学、热学及力学等,因此,多媒体课件动画在表现手法及方法技巧方面应取决于课程内容。初中物理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用符合本次教学内容的表现手法,且课程内容与形式要相统一,将科学问题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从而深化初中生对于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一般动画在初中物理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与应用的表现手法包含了7种,即图标法、拟人法、符号法、写实法、形象比喻法、示意法及实景与动画结合法。

3.3 把握动画制作原则,实现艺术性与实用性、趣味性于灵活性的结合

首先,物理多媒体动画课件应具有实用性。换句话来讲,则是动画课件对于物理课堂教学一定要有辅助作用。同时,艺术性也是应该具备的。每个动画课件都应是一件艺术作品。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动画作品定能吸引初中生的眼球,从而拓展初中生信息通道,提供丰富的想像空间,进而激发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其次,将多媒体动画课件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是为了调动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动画一定要将灵活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初中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因而,动画在初中物理多媒体课件中的设计及应用要符合艺术性与实用性、趣味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从而提升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效果及效率。

4 结语

将动画实际应用在中学物理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物理课程需求运用各种综合性的表现形式,促使动画表现能力扩充最大化,进而促使视觉效果的完美性。同时,物理多媒体课件动画的运用必须紧密联系物理课程实际教学内容,结合物理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且必须符合动画创作的基本规范。将恰当的、巧妙构思的动画运用到中小物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应用中,定能提升中学物理课件的品质,促进物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于智勇.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使用的几点建议――以高中物理课件制作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2):145-147.

篇9

一、作业设计要渗透教材目标要义,利于巩固强化知识素养

课堂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堂数学知识内容掌握程度的有效“抓手”。课堂作业的设计,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将数学教材知识内容渗透和融入课堂作业之中,是课堂作业成为教学目标、学习要求以及教材要义的“承载体”和“代言人”,从而使初中生在完成作业进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复习巩固,提升自身数学知识素养。但笔者发现,少部分教师设计数学课堂作业存在随心所欲,浮光掠影的现象,作业内容与教材内容不贴合,不紧密,课堂作业巩固强化功效未能发挥和展现。因此,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时,要做好备教材的“工作”,认真研析数学教材内容,找出本节课教材知识点讲解的重点,学习的难点,以此来选取和编排课堂作业内容,保证课堂作业紧扣教材“精髓”,提高初中生数学知识素养。如“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首先做好研析该节课教材工作,在整体研析活动基础上,抓住该节课教材的“不等式的三个性质”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并根据该节课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设计了“若a>b,用‘’填空:(1)a+2 ___b+2;(2)3a___3b;(3)-2a ___-2b;(4)a-b___0;(5)-a-4 ___-b-4;(6)a-2___b-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各式,并利用不等式性质解不等式。(1)a的 是非负数;(2)m的2倍与1的和小于7;(3)a与4的和的20%不大于-5”等作业案例,让初中生借助于典型案例,再一次巩固提升初中生对该节课重难点的掌握和理解。

二、作业设计要紧扣学生主体特性,利于锻炼提升学习技能

课堂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预设活动的一个环节和一项工作。预设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准备工作,自然要按照和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学习能力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将学习对象数学学习能力要求渗透和落实于课堂作业内容之中,使课堂作业成为学生锻炼提升的有效载体。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设计课堂作业内容时,不能粗浅、简单,一看就懂,一看就会,而应该设计具有一定探究性、推理性的数学案例,让初中生在探究、分析、推理、概括等实践进程中,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辨析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升。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课课堂作业设计中,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能力为王”目标要求,在研析综合教材内容基础上,设计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2k =0有两个实数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x1・x2-x12-x22≥0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具有一定探究特性的作业案例,为初中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内容及技能进行锻炼实践的载体和时机,更好的培养锻炼初中生良好学习能力素养。

三、作业设计要注重结合课堂实际,利于调节教学活动节奏

篇10

在日常初中地理教育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有诸多好处。可以“手把手”教给学生预习所学每堂课知识的方法、技巧及侧重点;可以将老师的“讲授”关进“课堂知识的笼子里”,有效避免老师天马行空式的讲授;可以指导学生怎么有效地接受课堂知识;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及课后作业;老师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然而,本人在日常初中地理教育教学中发现,许多老师在使用导学案时有许多不当之处。

一、过于依赖课前设计的导学案

许多初中地理老师有这样一种习惯:提前好几天就把一节课的导学案设计、印刷好了。走进课堂,匆忙把导学案发下去,人手一张,老师按部就班地按导学案的设计流程讲授。如此这般的操作,显然忽视了如下的情况:没有进行学前的调查、统计;没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具体措施;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提前好几天设计、印刷好的导学案却是个“死板”的东西。因此,由于这些初中地理老师过于依赖课前设计的导学案,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显得无以应对。

二、教材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本该作为学习重要工具的教材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教师授课完全“照搬照抄”导学案;学生学习完全按导学案的步骤进行。翻翻老师手里的教本,纸张是干净的;看看学生的课本,纸张也是干净的。要知道,老师设计导学案,其根本是教材。把根本丢弃了,就等于丢弃了学习的根基。

三、只重视了老师的“导”,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

许多初中地理老师设计的导学案的侧重点,完全放在了老师如何讲授的“导”上。说句心里话,这类导学案对老师的讲授的“导”,确实是做到了煞费苦心:事无巨细、尽情罗列。可是,对学生的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设计,竟没有体现的余地。换话句话说就是,这些初中地理老师设计的导学案,只注重了老师讲授的“导”,完全忽视了学生灵活学习的“学”。

四、对学生的评价是公式化、程序化的

常理上,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应是因材施教的;学生接受、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对其评价应是因人而异的。然而,由于许多初中地理老师对导学案的设计是死板教条的,就导致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成了公式化、程序化的东西。这种“一刀切”的结果,对优等生而言,久而久之,会失去更好地学习的动力;对“中等生”和“学困生”而言,其结果是由于常常没有受到表扬而逐渐地更加退步。

对上述不当之处,解决之道是什么呢?

一、设计“丰满”的导学案

初中地理教师在提前对导学案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如下因素:首先,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并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设计出灵活处理的预案及生成性结果。其次,要把导学案设计成“开放型”的导学案――课堂上讨论的话题、课后研讨的内容,都要一一体现出来……这样一来,设计的导学案就“丰满”了。有了“丰满”的导学案,才能真正挖掘学生求知的潜能,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紧扣教材设计导学案

这里所说的紧扣教材设计“导学案”,并不是让初中地理老师对教材“以本为本”,而是不能随意地游离了教材这个“老祖宗”。最恰当的做法应该是,把导学案和教材有机结合。课堂学习时,课桌上一定要一边放着导学案;一边放着教材,对诸如“圈圈画画”的侧重点及对某些重难点的理解、应用,要尽量在教材及教材的空白处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散装”的导学案丢失,教材中的解读、理解、相关的备注,就是最好的“备份”。

三、“导”和“学”要有机统一

篇11

“园林设计初步”是园林设计类课程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综合性强,设计内容较多,对于后期“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以及“园林艺术设计”等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多年来,很多学者对于“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索,[1-5]本文则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再研究,对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作业布置等进行一系列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高等院校园林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并满足市场的需求。

一、“园林设计初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合较多

目前使用的“园林设计初步”教材版本较多,但教材中大多内容与其他园林课程的内容重复交叉处较多,如涉及《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史》《工程制图》,以及《水彩》《钢笔画》《模型制作》《平面构成》等设计类课程。

(二)为后期设计类课程的铺垫较少

讲述内容过多的涉及了三大构成、园林艺术等基础理论知识,而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考虑较少,因而教学是孤立的、片面的和重复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基础课程的先导性。

(三)课程内容有效性练习较少

目前使用的不同版本《园林设计初步》教材对于园林专业而言缺少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的练习和任务训练,学生相关设计技能未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二、“园林设计初步”有效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的整体思路

首先以有效教学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设计能力为落脚点,在教学的整体思路上体现“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实用性。在教学内容上要对教材章节进行“四有”改革,即有删减、有补充、有侧重、有结合。

有删减是教学内容需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删除与其他课程教材重复较多的版块内容;有补充是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增加学生思考和练习的环节;有侧重是针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相关训练;有结合是考虑其他设计类课程内容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从而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具体课程内容

目前“园林设计初步”的授课时间一般仅有32个课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根据专业特色、培养方案、教学目标以及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等情况确定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时间分配等,是教师必须考虑和明确的。根据园林学专业的性质和特点,结合笔者教研室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见表1)。

表1 “园林设计初步”的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分别从基础篇、应用篇和实践篇进行串接学习。

基础篇首先概述园林与传统园林的类型以及园林规划设计总原则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确何为园林、新型园林空间如何划分等基础理论问题。教学期间分别以常州恐龙园、红梅公园、常州2014全国花博会为例讲述主题公园、综合公园和综合性园林博览园的划分;其次,通过笔者所在城市的具体案例讲述园林的立意、选址与布局,学习如何确立设计理念和进行简单的场地分析和方案的构思;并简单了解园林艺术构图法则和中国古典园林十大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作品中的应用。本篇的重点内容是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园林要素的平、立面以及效果图的表现方式。

应用篇在前阶段的学习基础上重点学习利用植物、建筑、水体和园路等要素如何进行创作设计。例如,如何选择植物;植物在设计中如何构图;利用植物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园林植物与环境如何融合等,带着以上问题展开深入学习。另外,了解园林设计程序和设计文案等相关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园林思维过程,即分别利用理性的客观思考、感性的艺术思考和理性的客观分析依次对场地进行分析、设计方案的构思以及进行分析与反思。

通过以上基础篇和应用篇的讲述,使学生具备相关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手绘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方案的分析、表现和思考能力。之后,进入实践篇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并提高环境分析、作品构思和设计表达的能力。期间重点学习园林空间的形式、处理和如何围合。本环节主要通过大量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述。案例的选择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展现,即优秀案例和存在问题的一般作品,尽可能多角度的比较、借鉴和分析现有的案例。另外,笔者走访周边公共绿地,拍照并制作PPT。选取当地园林案例的目的是学生可在课后进行亲自的实地感受,从而加深并消化理解课堂知识以融会贯通。通过以上内容的设置,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素材,也具备了初步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方式

前期基础篇多为理论知识,教学中以教师讲述为主并结合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有必要时可略展开讨论,着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后期应用篇和实践篇的学习中,分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环节。课堂内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设计作品的讲述,并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课后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任务的训练,期间学生可交流、可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作业设置及考核方式

作业内容以培养学生具备初步设计能力为导向,体现多元化、全方位的练习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公园(常州青枫公园)体验,进行实地感受园林的相地、立意和布局;2.园林要素线条练习;3.平面图抄绘;4.园路线型设计;5.水景与其他园林小品抄绘;6.彩铅表现;7.课程设计大作业等(见表2),作业内容由易到难、由少到多。

确保学生进行主动的、积极的思考和完成作业,并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和设计素材的积累,其完成结果可较好地体现教师作业布置的目的性。

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是否客观和科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所以笔者对“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学生成绩主要由课堂练习(20%)、课中发言(5%)、课后作业(30%),以及期末大作业(45%)四部分构成。

三、“园林设计初步”有效教学的初步成效

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直接依赖于教学方法有效性边界的拓展,其拓展之道在于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与灵活应用,从而实现卓越。[6]

本文中,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业设置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真正体现出“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在园林学专业中的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引导学生建立了正确的设计思维过程,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提高了“园林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不断总结和探索,在目前有效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卓越教学。

【参考文献】

[1]冯丽.《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探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1(4).

[2]李大鹏,陈燕.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23).

[3]刘洋,迟丽华.《园林设计初步》课程实验实习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13(9).

篇12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的形式有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调查、团队竞赛等。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数学教学中重视研究性教学。虽然对于研究性教学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定论,但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并非把几名或一群学生组合在一起学习就能称为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以小组作为学习的主体和基本单位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2]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的需求。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例如,由于一些教师把数学课程教学看做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认为它可有可无,或通过讲解告知学生即可,无形中低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学科课时分配中,数学课时一般比较紧张,为了应对平时的考核,有些学校放弃开展数学课程实践教学;在一些硬件设施比较欠缺的初中,由于数学课程的运动器材和设备都存在问题,导致数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或无法开展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仅不符合初中数学课程的发展特点,而且影响学生对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和事物的认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三、研究性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作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对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学什么、谁来教、谁来学、在哪儿教、在哪儿学、怎么教、怎么学、用什么教、用什么学所进行的策划。其主要内容涉及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学目标的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媒体设计、评价设计,以及整合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探究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要选择调查、实验、讨论等活动类型。教师在充分理解学生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让活动流于形式。如在引发学生思考时,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或在形成后,帮助学生在实际应用活动中巩固、检测所学,体验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完成对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三维学习目标。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可以避免生硬的说教,可以节省繁冗的训练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加强数学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加强对学生一般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强教材建设,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和创造性;加大数学理论课时比例,对数学理论教材进行深入解读,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数学教育理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拓宽数学教育知识面;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加强对学生一般运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将一些情境的内容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研究性学习中认识更直观。

研究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人人主动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研究性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增强了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易曲,雒志江.在数学研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52-53.

篇13

一、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

1.教师要及时分析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的标准要求,教师要做好对教材和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分析工作。

2.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数学教学中,成绩好或者坏的学生学习程度不同,要求老师既能照顾好成绩稍微差的同学,也要赶近成绩优异学生的教学进程。

3.对教学的目标要求。要正确理解教学课程,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技能,教学方法要做有计划性的教学,把设计的教学计划逐个突破,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

4.在教学进度方面。初中数学的课程分为单元和课时,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包括课堂学习,课堂交流,课后分析,书写作业和进行有计划性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数学老师和学校相结合统一设计教学计划。

二、活跃课堂气氛

1.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趣的数学知识结合多媒体进行生动、形象的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置,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做旁听者的角色,要让他们融入数学教学情景中来。比如,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行车的轮胎联系古人祖冲之的圆周率最后引导学生的思维回到数学课本中关于圆的教学。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

2.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倾听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