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篇1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得到重视,逐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际接轨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表现在学校教育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以至于人们对健康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把人的健康仅仅理解为生理上无疾病,强调体魄的健康,而忽略心理上的不健康,从而导致这些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很大问题,使其行为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相背离。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象日趋广泛,教育实施途径日趋多样化,实效性也进一步增强

以前,我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个别“问题学生”,采取班主任式的谈话教育,但是现在对所有在校生都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将教育提前至幼儿园、小学,及早预防,从小根治。从我国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在一步步加强,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也是日趋广泛。

(三)教育主体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所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从业人员的学历背景要求不断规范与提高,在我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其学科背景主要是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及其他学科。然而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这四类类专业背景在本科以下的比例仍然有6-16%,医学为多。随着国家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其从业人员的待遇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长。

(四)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亟待向系统性,普遍性发展

首先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研究来看,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研究相对还是与时俱进的,但是内容都很宽泛,不够具体。其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来看,都是针对典型事件特殊人群进行研究,这样虽然可以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但是缺乏普遍性,结果形成出了问题,就研究,没出问题,就不研究的状况。

二、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完善的教育理念,与社会的发展不断适应

过去,美国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仅着眼于矫治的层面,只为少数有问题和适应困难的学生提供服务,注重补救性工作而忽视对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帮助。而现在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学校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其生命和生活,关怀其价值和信仰,整体向发展性的理念倾斜。

(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和领域的扩展

如今,美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对象和领域越来越广泛,目前服务对象已经从以学生为主扩展到家长、教师和学生监护人等。美国早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都服务于非学校机构,1945年,学校心理学会成立后,服务对象开始转向公立和私立学校,并以公立学校为主,服务领域从过去的中等学校扩展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教育阶段。

(三)教育主体的专业化

伴随着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体系的日趋完善,使得教育主体也向专业化不断发展。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一般为学校的正式机构,独立运作,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取得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硕士及以上学位,同时需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四)在政府的支持之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迅速

自1936年起,美国政府每年都要给各州用作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1958年通过的《国防教育法》第五条第一项规定,每年提供1500万美元作为地方学校加强心理辅导工作之用;第五条第二项规定,每年提供近700万美元用于各大学培训辅导人员。而在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也是资金最雄厚的机构。有如此强大的经济支撑,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学术组织不断发展和学术期刊不断创办。

三、中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较

(一)教育内容的比较

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智力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挫折应对教育,健康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交往技能教育,心理疾病的防治教育等。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生涯辅导、磋商等。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认知方式。

(二)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比较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咨询机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中甚至是各科的课程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日趋多样、整合。集体合作成为其教育途径的新形式,美国的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主要有校本诊所、校本心理健康中心、校本青年服务中心、社区学校等。

(三)教育效果评估的比较

教育效果的评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直都是一个比较薄弱也比较难的环节,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是一个多维度、多指标、动态性评估体系。评价指标则是多元化的,主要有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和生活、自我观正确、人格健全、情绪稳定、适当的行为表现和客观辩证的认知能力等。美国特别重视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但目前对辅导工作的评估有一些不好把握的因素,美国十分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工作评估,并建立了完整的工作评估模式。

四、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要发展必须要摒弃以往陈旧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认识到教育教学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内容,教育教学是为了培养个性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二)科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首先,重视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在大学生中开设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基础课程,增加大学生对各种心理现象的理解。其次,增加实用性课程的开设。在大学不同阶段,开设入学适应性教育、专业认知、学习策略、人际交往、情绪调节、择业与求职等课程,侧重解决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

(三)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行有效实施途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实施路径。以宿舍、班级为单位,挑选各方面优秀、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进行培训。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针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讨论,彼此支持、帮助。使学生在面临心理困惑时,自己能够找到问题的依据和解决的办法,从而有效进行自我保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四)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队伍

在任何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针对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现状,首先要坚持教育者专业化的发展,丰富专业理论,增强专业水平,提升业务技能。其次,要推进教育者职业化的进程。这要求国家应该推行并完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建立独立的职务评定体系,还要健全职业评价机制。再次,要建设专家型队伍。不光要有培养专家的意识,还要创设造就专家的环境,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从业人员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从而拓展造就专家的路径。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二者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也存在着差异。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握各自的侧重点,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加上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淼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M]教育与职业,2006-01-2

[2]钟玲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9(5):711-714

篇2

一、大学新生心理现状

基于心理发展周期来分析,高校大学新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上处于过渡状态,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热情激进、积极向上,敢于创新、挑战,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稳定,需要高校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其科学引导。

1.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主要有三点:第一,步入大学后独立意识与成人感增强;第二,渴望自我能力与人格被认可;第三,自我意识较强。

2.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第一,对大学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第二,情感与性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网络对大学新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与高校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社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社会多元文化进入校园的速度超乎想象。在国内综合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开设心理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课程,解决部分特殊群体心理问题;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开发其自身存在的潜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解决高校特殊群体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提高这类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长期的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构建社会、高校与家庭三者联动的沟通网络,解决大学新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改善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环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着学习的成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到兼顾,同时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

在心理教学过程中,高校领导和教师要从本质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心理健康问题,指导大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课堂教学过程应結合一定的案例分析,讲解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共性问题,理论与实践相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强化大学新生教师队伍建设,分层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效解决特殊群体心理问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由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展开。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背景,高校应当强化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辅导员等兼职教师为辅助的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教育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能像某些理论性强的课程那样单纯由教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应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自我反思,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推动自身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冯桂梅,杨红,李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5(36):59-61.

篇3

1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有心理自控能力、有健全的个性特征、有自信心、有心理耐受力。

2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面对大学生“成长的烦恼”和种种“心结”“心病”,家长不能视而不见,学校不能无所作为,社会不能漠然置之。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干预教育,使大学生保持快乐、阳光、乐观、向上的心态,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3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

根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测算,目前5%左右的中国人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真正患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0.32%。对比之下,大学生群体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一般社会群体。因此,极端个案并不能代表全体,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心理状况健康良好。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抑郁自卑:随着社会就业及各方面的压力,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一部分同学受自卑情绪困扰。据调查,42.5%的同学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等能力上的缺陷而引不起老师、同学,尤其是异性的注意而自卑;36.7%的同学渴望拥有优越的家庭环境,因为“家里条件差,没钱,跟别人不在同一个档次”产生心理落差;29.2%的学生觉得自己相貌不好或是身材矮小而不愿和人交往;22.5%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如人而导致自卑;15.8%的学生因性格问题(比如胆怯)而导致自卑。自卑情绪的产生,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生活上消极抑郁,心情烦躁,还会出现心悸、胸闷、尿频、出汗、自怨自艾等症状。

②盲目攀比:17岁少年王某卖肾买苹果手机案、大学生以“奖励”为名要求父母买笔记本电脑、PSP、iPhone等电子产品的新闻报道,无一不反映出当代学生盲目攀比、虚荣心强的心理,折射出大学生价值观的错位。

③功利主义:大学校园受到整个社会唯利是图风气的影响,同学们在利益的驱动与压力下读书,不少人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种价值观,唯利是图,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些学生就把同学视为学习或者是感情与未来生活的对手,甚至敌手,为了战胜对方在学校里几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连对法制的畏惧都置之脑后。而盯着功利性十足的个人目标,造成一些高学历人才的精神偏陋或心理失常,在原本只属于常识、常规的人际关系或行事挫折面前,缺少包容心与应对能力。

④上网成瘾: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征”,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据有的学生自述,一些学生迷恋魔曾、CF等游戏,一玩就是十几个小时;一些学生早上一起床就开始玩游戏,一直到深夜,困了倒头就睡,醒了又继续玩;一些学生一到教室上课就无精打采、迷糊睡觉,一上网就精神抖擞,两眼放光。不少学生为了上网逃课,不参加考试或考试成绩不佳,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学业,而且对身心健康都造成极大危害。据专家分析,上网成瘾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存在性格内向、孤僻、意志力薄弱等特征,他们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寻找心理安慰,弥补心理落差。

4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始终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许多高校在大一时均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课时在24学时或是32学时。在高年级开设《咨询心理学》等多门选修课,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心理问题,教学方式寓教于乐,主要以活跃的课堂、团体心理游戏、心理健康活动月、户外拓展训练等方式展开,学习考核以撰写学习心得、个人的心理成长报告为主,引导学生具有阳光心态,快乐生活。多数高校都配有多名专职以及数十位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除了日常咨询外,每月都会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展大型咨询会。学校将人际交往、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咨询分成小组,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矛盾。

5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建议

5.1 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教育。让大学回归教育和学术本位,破除仅仅是就业率、考研率等的学校评价体系,摆脱功利的办学追求;不能以扼杀受教育者的个性、兴趣为代价,让学生们变为只会应试,却没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书呆子;倡导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具有完善的人格。

5.2 加强生命教育、人格教育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紧张是制造大学生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与人格素养的培养,引导、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把同学当竞争对手进行教育,最终异化同学关系,甚至制造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

篇4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阅读疗法是综合运用医学、心理学与图书馆学的原理,通过有针对性推荐文献,采用交互式指导读者阅读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优化内部心理结构,解决个人问题,以达到预防、治疗和发展健康心理的目的。它是一种辅助心理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使人正确认识历史、社会、他人、自我,帮助人积极应对人生面对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使人始终处于健康的状态),而且能让人达到马斯洛描述的充分忘我、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自我实现状态,促进心理健康。适当的阅读可以平和心境,放松心情,获得感悟。尤其是阅读心理学书刊,就是在与心理学家进行无声的交流,增长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治疗或缓解心理疾患,并且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开发生命潜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摆到了高校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地位。2003年,《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占学生总数的16.5%;同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上一项大学生心理调查显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4%。心理学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而高校图书馆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资源去拓展其教育职能,其实质还肩负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阅读疗法(图书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如果能够在图书馆得以开展,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 研究方法

2.1被试(前测)

笔者随机抽取某高校理科和文科的2005级大学生300名,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这300名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实际获取有效测量问卷295份,回收率为98.3%。事先把每份量表做标记(只有开展调查者知道每份量表所对应的学生姓名),让被试学生匿名回答问题,以达到让被试者更真实反应自身心理状况的目的,保证研究目的。根据统计结果筛选出心理健康状况在轻微心理问题以上的大学生40名再次进行被试。

与被试学生所在系的辅导员进行访谈,了解被试学生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态,做详细个案访谈记录,证实测量的结果是正确的。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陈会昌、李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结构如下:Zl恋爱和性问题(F1性烦恼、F2恋爱问题、F3同性恋倾向、F4多角恋爱)、z2学习压力(F5学习障碍、F6学习挫折感、F7理想缺失和考试焦虑)、z3身体健康问题和情绪障碍(F8身体健康问题、F9情绪障碍、F10情绪低落、F11心境)、Z4社会适应(F12退缩自卑、F13孤独感、F14自我闭锁、F15攻击性、F16自杀倾向)。分数越高,心理问题越多。

2.3研究程序

2.3.1阅读疗法实施干预阶段

阅读疗法推荐书目信息收集与整理。阅读疗法书目的收集分4个部分:①来源于高校知名学者教授推荐的大学生必读书目;②通过电子邮件与知名心理学专家沟通,请他们推荐对大学生心理会产生积极影响的书目;③来源于资深高校图书馆工作者整理和推荐的图书馆流通率最高的经典书目;④笔者自编的读者调查问卷,面对广大师生及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发放读者调查问卷共计l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5份,问卷回收率为96.5%,通过对问卷整理与分析,读者推荐的对心理健康有帮助的以及对广大读者最有影响的书目。

建立阅读疗法实验阅览室和大学生阅读疗法研究小组,在每个系选出阅读疗法研究小组的组长,方便学生与调查者沟通和联系。组织被试学生以集中阅读和分散阅读的方式,通过阅读指定书目对被试学生心理进行干预。

要求被试学生做读书笔记,写下读后感,不要求字数,只要求写出真实的心理体验,由调查者负责整理记录,以便统计不同图书对不同人会有什么样的干预效果。

不定期的举办读书交流会,通过将一定的文学作品推荐给被试学生,被试学生可以自己阅读,也可以听他人读,然后调查者和学生一起就阅读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另外,通过对道德价值和思想观念的分析,促使他们提高自我意识、增加自我观念、改善对自我和对社会的判断能力。

对被试学生进行个案跟踪,进行访谈,并在干预结束后要求他们写出参与阅读疗法的心得体会。与被试学生所在系的辅导员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在对被试学生进行阅读疗法干预后,辅导员是否能够发现他们心理状况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2.3.2后测在进行阅读疗法干预3个月之后,与前测采用相同的方式对被试学生再次进行测试。比较实验前与实验后,被试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

2.4统计方法

对研究前后测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应用SPSS12.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对大学生接受阅读疗法干预前后在4个维度、16个特征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如表1所示:平上有显著差异,表明了阅读疗法的干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其中,通过前后测的对比发现,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恋爱和性烦恼、社会适应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

4 讨论

4.1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阅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表明了阅读疗法的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通过前后测的对比发现,变化

幅度最大的是恋爱和性烦恼、社会适应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恋爱问题、同性恋倾向、多角恋爱、学习挫折感、心境、退缩自卑、孤独感、自我闭锁、攻击性和自杀倾向等10个特征上差异显著,身体健康问题和情绪障碍这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它们在干预后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说明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心理健康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性烦恼、健康问题、情绪障碍、情绪低落和学习问题这些特征和纬度上差异显著,它们在于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虽然在学习障碍和理想考试两个特征上差异不显著,但干预后的得分要低于干预前,与分数常模比较,心理健康已经达到基本正常水平。因此可以说明阅读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在解决恋爱和性问题时产生的效果尤其显著,这也正契合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解决恋爱和性问题时,羞于启齿,喜欢到书籍中去寻求帮助。因此,可以说阅读疗法就能很好的帮助大学生处理这些问题,使他们拥有更健康的心理。

高文凤,宫梅玲等(2004年)将阅读疗法应用于一般大学生群体,他们选择同一个年级的两个班,一个为阅读治疗班(阅疗班)进行三个月的阅疗,一个为对照班不进行阅疗,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阅读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宫梅玲,丛中,王连云’等(2004年)在“阅读疗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效果评价”中,选取了1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也表明阅读疗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洪社娟(2002年)的研究表明阅读疗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具有良好效果。基普瑞(Zipora,1996年)等对117名存在社会适应障碍的青少年进行了为期2年的阅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众多研究表明,阅读疗法对自我发展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通过前后测的统计分析发现,阅读疗法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确实有显著的疗效,这与上述的相关研究相似,同时也证实了笔者研究的可信性。

国外郝明豪斯(Hermin曲aus,1954年)发现对参与他研究的学生而言,阅读疗法可以减少个人行为的困扰;阿马图(Amato,1957年)的研究表明,阅读疗法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觉悟、应对紧张;艾波拜瑞(Appleberry,1969年)的研究发现,阅读疗法能够增强各个年级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之,国外的阅读疗法研究认为阅读疗法在增强自信、改变态度、改变行为、强化自我发展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提高学习成绩、减少恐惧等方面效果没有得到一致研究结论的有力支持。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学习障碍、理想缺失和考试焦虑这3个特征上差异不显著,而被试学生在学习障碍、理想缺失和考试焦虑的得分上比干预前要低,已经属于基本正常。对于学习障碍的问题,笔者从资料中发现,对于阅读疗法究竟能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美国的阅读疗法研究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支持阅读疗法可以减轻学习障碍,惠普尔(Whip-ple,1978年)对一个州立少年管教所的学生开展了阅读疗法,发现他们的生物成绩有所提高;还有一些研究发现,阅读疗法对学习成绩不能产生积极影响,如舒尔茨(Schultheis,1969年)发现,对15-16岁的学生开展图书疗法,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由于时间有限,样本较少,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追踪研究进行证实。

笔者认为,阅读疗法之所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显著效果,主要是因为图书具有安抚、镇痛的作用,可以营造良好心情、松弛紧张精神,也可以培养人的意志,促进人们养成坚强的意志品格。时间久了,他们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利用阅读疗法,通过读书来排遣不安思绪,缓解焦虑,稳定情绪,增强意志。阅读疗法的这种“自疗作用”是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辅助心理治疗手段长期存在的理由和基础,也决定了其必将成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实证研究的结果电证实了早期弗洛伊德对阅读治疗发挥作用主要通过认同、宣泄和领悟三个阶段的分析。

4.2研究的教育建议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4.2.1教育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心理素质提高最为直接的途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发展实验研究,以高校图书馆为依托,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拥有具体的操作途径。而深入、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能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向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笔者针对高校图书馆利用阅读疗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快阅读疗法在高校图书馆实际应用的规范化建设;②重点培养专业阅读疗法师,注重图书馆咨询人员队伍建设;③在高校图书馆创建阅读疗法特色阅览室,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5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影响因素

据报导,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存在两个规律: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状况从简单走向复杂;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向。基于人与人之间特殊的生活环境,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形成原因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 1认知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属于高智商群体,他们对社会和生活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并且由于学习上的优越性,他们的言行在家里和社会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尊重,然而他们由于自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加上他们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引起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的偏差,喜欢将各种问题进行绝对化考虑,偏执地认为自己的各种想法完全正确,但当事物发展方向和自己思考的不一致(或者完全相反)时,就认为自己与社会格格不人,从而糟蹋自己或孤芳自赏或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等障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干扰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心理调节系统的正常发展。

1. 2环境变迁的影响。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对大学新生而言,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中学阶段,听老师讲述的大学是充满活力、生机蓬勃,只要考上大学,毕业后就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上大学后,通过与高年纪学生的接触,感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高中阶段一样存在着压力,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学习进度快,而且毕业就业时实行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灵活,且受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毕业生价值悬殊,学历层次不同收人差异很大,名牌大学和一般院校以及学科特色的强弱、专业的冷热、综合素质的高低都将在实际收人上有较大差距,这些就需要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技术才华、思想情操和敬业精神,对于专业不够热的,还需要选修一些别的专业的课程,考虑到这些因素,有些新生就会产生学习焦虑症,还有些学生看到自己所学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情绪波动较大,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或对热门专业的学生产生妒忌、猜疑和敌视的心态,甚至采取了不够理性的行为。

(2)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在中学阶段,由于有升学的压力,老师管的非常紧,学校也要进行“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学习属于“压迫式学习”,学习环境非常紧张;到大学后,没有了升学压力,老师的管理也比较松散,虽然也有考试,最多也只有期中和期末考试两次,并且考试的范围也基本上在老师的授课范围之内,只要把上课笔记弄懂了,就可以过关,平时学习只有靠自觉了。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大学新生学习上一下子就放松了警惕,学习上也得过且过起来,从而导致第一学期都可以过关,第二学期开始有补考,大二开始大面积补考,最后只要听说考试就头疼,导致“考试恐惧症”。

(3)角色的转换带来的不适应:在高中阶段,能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习佼佼者,老师都特别关爱他们,同学们都围在他们周围,奉承他们,到大学后,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学习上的优越感一下子都没有了,并且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成为班上的尖子生,从而会产生猜疑、压抑的心理障碍。据报道,某高校的一名女生就由于这种学习上的角色转换的不适应,而产生极度的精神压抑症,最后不得不退学。

1.3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第一个环节,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组织,而家长是人生道路上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的心理状态、个性品质、学识水平、社会态度、教子方式、家庭稳定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管得太死,不给子女自由的空间,超出了孩子的个性能力,让孩子成天在一种高度压力下生活;有些家庭由于家长的学识修养、人文素质、文化道德水平不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专制,处理问题粗暴简单、武断暴躁;有些家庭由于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对孩子采取不管不理的态度,对他们的性格形成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好,对子女过于溺爱、迁就和放纵,坐视不管,放任自流,没有尽到家长应有的责任;还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拮据,特别是从农村和贫困边远地区来的学生,高额的学费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且生活费还常常没有着落,使得他们产生心理负担、苦闷抑郁,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和身边的同学交往;这些家庭中不良的因素,都会使大学生形成冷漠无情、孤僻消沉、心烦焦虑、骄横狂妄,甚至敌对逆反、易怒狂惹等心理障碍。

1.4生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机能已发育成熟,已有朦胧的性意识,加上周围环境和生活阅历的变化,渴望谈一场快速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并对之希冀甚高,调查表明,大学生中谈恋爱的人,一年级约为巧%,二年级约为25 %,三年级约为40%.四年级约为65 %。有的学生在进校一个月内就确定了意中人,然后就去追求。但由于对恋爱缺乏深刻认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缺乏理性,喜欢仅凭外表一见钟情,不能做长远考虑,彼此间缺乏深入了解,经济上自顾不暇,双方都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等众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经常出现失恋,有些大学生对失恋心里准备不足,面对爱神丘比特的刺伤,失恋后所引发的不良效应,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有些甚至出现自残等变态行为,调查显示,失恋在所有造成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约占30%;还有些大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自身德才学识不高,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搞多角恋爱,从而产生纷争、冲突,产生不良后果,甚至酿成了悲剧,给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摧残。

1.5网络因素的影响。网络是廉价而又便捷的学习方式、通讯方式和娱乐方式。网络世界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是个有利有效的学习工具,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信息良秀不齐,宝藏与垃圾共存,精华与糟粕同在,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垃圾信息成为干扰学生的“噪音”,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妨碍了人们对知识的正常吸收,再加上网络交流的快速性、隐蔽性和虚拟性,可以让人肆意发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很容易使人产生网络依赖性。

从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由于对新的生活环境的不适应,或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或对网络空间新鲜事物的迷恋,加上他们已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使得他们更容易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而他们的心里素质不强,自制能力较弱的特点,可能使他们棍淆网络与学习、网络与生活的关系,沉迷在网络游戏中,难以自拔,由此也产生了或轻或重的网络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是“网虫”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对策

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及感情诸多方面的压力,会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克服这些心理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调节,从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心里障碍的调适对策。 2. 1建立多层次的心理保障体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救助必须有一定的组织保证,要使心理救助行之有效,首先必须建立起上下通畅,便于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的多层次的心理保健网络。学校应成立以院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建立一个由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三级心理保健网络:(1)学生心理协会。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一批心理卫生骨干,充当心理保健员和学生咨询员,他们生活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同学中的问题,并介绍、推荐有问题同学去寻求专业帮助。(2)院系心理辅导员。对院、系层次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部工作人员甚至课任老师等,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学会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具有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3)心理咨询中心: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与救助,以帮助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2. 2从新生人学教育着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新生刚进人大学,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陌生、紧张和不适应等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做好新生人学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同,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作好思想准备。如带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以便新生更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紧张心理,更好地投人到学习生活中。同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 3进行实证性调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当跟踪时代变化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要关注不同学生群体(如贫困生群体,新生群体等)的心理发展与行为特征,针对性地开展实证性调查与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大学生心理档案。大学生心理档案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主要包括个体学习与生活的部分背景材料、心理发展变化特点简介、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测验结果等。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同学,可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注意跟踪了解、交谈,适时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另外,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学生常见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学生各种常见心理障碍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2.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人教学计划。目前,不少高校俄思想道德修养当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创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体系,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非常紧迫。开设心理健康系列教育课程,采取必修、选修或讲座的形式对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引导和人格教育,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试,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以保护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知结构为主要内容,以问卷、座谈、测试、分析等为手段,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偏异情况以及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和要求,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 5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羞于面对面与人交流,因此,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以全面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倾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目的。

(1)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心理咨询辅导。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举办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以提高大学生的抗应激反应,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专题讲座主要是由心理辅导中心实施,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为辅,内容包括新生适应、大学生恋爱、职业发展规划和由招生就业处实施的就业应聘辅导等,新生适应形式的主要包括大学生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等问题;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专题讲座主要是提高大学生恋爱的道德意识,包括明确选择对象的道德准则、提高忠诚高尚的责任感和加强为对方承担恋爱过程的道德义务;职业发展规划专题讲座是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提高知己、知彼、抉择与行动能力为内容的讲座。而就业应聘辅导专题讲座是针对大学高年级学生开展的应聘知识和技能为内容的讲座。通过这些形式的专题讲座,促使关心同一问题的大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缓解或排除其心理障碍。

(2)利用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网络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虚拟性的特点在心理咨询辅导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紧张心理,释放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各种不良隋绪,如利用网络媒体开设网络心理学常识、心理卫生保健常识及心理素质培养的综合课程或系列讲座,积极探索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也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布告、个别或团体网上即时文字交谈的方式,在为当事人保密的情况下,在平等与轻松的咨访关系的氛围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同时,还便于双方的思考分析,咨询信息的存储和典型案例的查询。

篇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一日千里的互联网络的全方位渗透,人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发生了很大改变,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变。社会的进步发展更是深刻地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思想,使得我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个复杂而多变的社会背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也必须适应形势,与时俱进。近些年来,全国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本人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结合我院近年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些实践和体会,愿与其他兄弟院校共同分享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既有成果,并就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善与改进作进一步探讨。

首先对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归纳如下:

(1)过于强调形式,不注重实效。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是走形式主义的路线,为了应付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流于形式地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虽然有少部分院校也配套建立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但人员配备不够齐全,不够专业,更没有长期有效地开展实际工作,甚至连固定的心理咨询场所都没有。在课堂教育方面,多数学校只是做一些讲座或报告,有的就是利用思想道德修养课,在课程内容中安排两三节心理健康的内容,就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的课外实践根本无从谈起!而有些学校则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成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都缺乏具体的、有效的措施,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得不够紧密。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有很多建立起来了的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因而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不够明显。

(2)对其内涵及外延重视不够,理解不够深。心理健康教学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本身就具有特殊性,与一般的理论课程有很大的区别,但现在很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都存在误差,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几堂教育课程就能解决问题了,所以就产生“单纯说教,不管实效”,“课堂上滔滔不绝,课后事不关己”的奇怪现象。决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的根本在于心理是否健康,心理健康促进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通盘管理,所以说,重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行为。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直到先如今,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的理念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教学方式单一,始终以“讲授—接受”模式为主,教学理念落后。究其原因无外乎,一是学校安排的教学课时不足,一学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只在12到20课时之间,由于课时有限,有些要花时间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参观、见习等就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实施。从而就造成了教师一人独占讲台,满堂灌的局面。二是高职迫于生存压力,不断地扩大招生,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扩大班级人数,但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导致教师迫于压力不能有效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学生依然在重复“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过程,没有从填鸭式教学中解脱出来。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的培养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更有甚者开始逐渐抹杀教育的创新功能。

(4)师生关系冷淡,缺少沟通。当前,高校的在校学生在不断增加,而辅导员的配备却没有随之增加,每位辅导员至少要管理两百多名学生。能和每个学生说上一句话就很不错了,而且都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更别说与一个个学生去沟通了。因此,一些个性内向、行为消极的学生,心理郁闷无处宣泄,心情不悦无处诉说,而只有当出现问题后才去处理,大多数甚至不诉诸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沟通和教育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

(5)大课堂教学,课时短少,学生主体参与差,互动少。进入高职院校往往是大课堂,教室也是使用幻灯片教学,往往是几百学生一起听课,这样就会造成听课的效果下降,而且学生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也是仅在大学一年级或者新生入学第一学期,时间很短,内容也较有限。但针对高职生个体成长发展来看,身体和心理又是动态变化的,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健康正常发展的时代需要。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高职院校或多或少会出现以上种种现象。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学习、研究学生的心理现状。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心理特点也呈现出复杂化,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初中毕业,有的高中毕业,还有的是中专毕业,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不够高,也不够全面;

(2)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多,道德行为和品行意识更接近于现实,常陷入迷惘状态,渴望非理性的认可,且自由散漫、叛逆性强;

(3)学生的情感丰富且脆弱,心灵纯真且复杂;性格率直且固执;既有孩子般的天真烂漫,又有成年人的无奈和游移;

(4)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其思想意志也是千差万别,有的游刃有余却缺乏刚性;有的遇事易冲动不加思索;有的又过于执着,沉迷其中;有的则胸无大志,玩世不恭。

而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和强大,从小而言是决定学生自己未来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从全局来说是关系到我们祖国未来现代化建设和整体民族富强的关键。因为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和事物认知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地基。

就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来说。由于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从而导致教学手段的落后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健康需求。

就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辅导的老师来说。据笔者观察,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大多是通过培训或者自学来的,人员缺乏而且素质参差不齐,况且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或者研究高职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而且这门学科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教师既要懂心理学知识、又要懂教育学和医学知识,甚至还要懂社会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因为这门课它是一门交叉学科,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运用的手段就应该灵活。

所以我们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时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和随时变换课堂教学手段。

下面结合我校高职生心理健康课程开设情况,和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明晰课程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开设的目的。对于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根据高职院校本身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对课程进行具体的添加。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规定中对课程性质的描述即:主要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给予学生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最终的目的就是对提高大学生学校环境的适应力、学习力、交往能力、职业规划能力。通过这样开增进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素质要求。

第二,可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查,收集学生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而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和有效地开展。

第三,应突出课程的活动性。在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教学很重要,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进行积极的倡导工作。学习与实践并重,例如在课堂上,老师的教学重点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心理培养,在实践指导中,老师要增加相应的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对心理健康活动的参与兴趣,如角色扮演、心理调查、主题讨论等。最终的目的是想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来提高自我认知、调控、激励、生存及发展等相关的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消除负性情绪带来的心理困惑,在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如何以一种合理的心态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是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把学生自觉追求健康的心理活动当做一个重要工作来抓,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和强大自己的心理调节力的目的,树立健康的心理健康观点。

篇7

   根据老师的教导,结合老师的原话,我对心理学的总结如下:

   (一)心理学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

   (二)学习这门课程,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喜怒哀乐忧伤悲会直接表现为外在行为上,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外在的生活充满愉悦之感。学习这门课程之后,会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周围的人。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有了许多体会,因此做下以下决定:

   (一)提高自控能力。可以看到,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很多,多到使很多人都没有去学习,整天只知道玩游戏打发时间,虽然我没那么严重,但也差不多,所以我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增强学习自觉性,否则再这么下去也是浪费时光,荒废学业。

   (二)克服自卑。我们周围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老师说过,对青年来说,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我要的真正了解我自己,克服自卑。

   (三)正确走好感情之路。这一学期的最后一讲,讲的就是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让我感到很震惊,没想到大学生恋爱有这么多学问。老师讲过,有同学们在恋爱过程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现。但由于气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故其表现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尝到爱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恋爱的不顺利,原因很复杂,但气质方面的消极因素无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迟滞,而有的却恰恰受害于过分的灵活通便。所以,拥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识,才能使自己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但它能带给我很多东西。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心理健康心得感悟2

   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教育局教研室和世界宣明会的组织下,有幸到南宁市37中和南宁市19中参加观摩活动,期间,听了37中一位老师的心里健康素质课和19中老师的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素质课,同时两个学校的领导给我们介绍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一些成就、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些收获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先将这次活动的体会总结如下:

   10月31日下午,我们首先来到了南宁市37中,优雅、干净的校园映入眼帘,学校的校风、教师的精神风貌、学生的学习面貌都给我留下深刻的思考:如何做得这么好?随后,听一个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带笑容的教师和笑得甜蜜的学生在课堂上互动、配合得多么的和谐,绝不像我们一样,老师和学生都是愁眉苦脸。老师上课的内容是:有话好好说。从导入到问题的引出,再到问题的解决,都是学生在思考问题,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从中只是一个引导者。从这一节课下来,学生认识到说话的艺术,在碰到什么样的话该如何巧妙的回答,又不会引起冲突或不满,又让自己的心里觉得舒服。我第一次知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是如何的开展。随后有幸参观了初一12班的教室,教室非常的干净、整洁,学生都在认真的抄写这黑板上的作业,教室内的布置更是显示了该班的班风。它们无一不体现了“让每个学生看到希望,让每个孩子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

   11月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南宁市19中,听了文菊香老师的心理辅导课和另一位老师的主题班会课,同样让我受到很大的收获。他们都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次的观摩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总之,以后我会尽自己的能力开展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从一个班级开始着手我的心理辅导课,希望通过自己的摸索与学习,在心理教育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心理健康心得感悟3  

   在学习幽默诙谐博学多才的肖汉仕老师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在心理咨询教育课上,我不仅学会了要做一个冷静面对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更是学会了调整自己面对的负面情绪,调节压力。课堂上,博学多才的肖汉仕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了很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同时自创歌曲带领大家歌唱等等。这些方法,在很多时候想起来,也是非常有用的。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深呼吸,也可以是个很不错的方法。谁又会想到,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呼吸也可能是成功的秘诀。

   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了解了很多,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人。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而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肖老师只是用一些小小的测试,就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是一些自己都摸不清道不明的想法,这样的一些想法,被挖掘出来,会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一些小小的测试,也会让人更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挖掘,也会让自己可以更淡然更理智的去面对很多事情。要看的起自己,看得清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在上了多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看到同学向老师提出的一些顾虑后,我发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的确很困惑很迷茫。比如说:关于恋爱、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目标等等。在课堂上,肖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大宝贵的意见,指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挫折,在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时,教会我们如何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让我们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指导了该如何处理学习生活上的困惑。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给人们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去适应生活,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或技术,帮助人们战胜自己的某些疾病,进而战胜竞争中的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篇8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特点

心理档案是专业档案的一种,是指对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自我表达等材料的记录与保存。心理档案是一个动态性的档案,目的是为了评估与预测个体的心理行为。大学生心理档案是根据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与心理特征建立起来的,主要记录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内容,用来预测大学生心理行为并为实施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提供参考的档案管理系统。其主要特点有:

1.1 动态性。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的重要发展期,其心理状态处于变化之中。学生心理档案反映了学生的成长轨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建设学生心理档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与调查,补充新的资料,尤其是反映学生心理成长变化的动态信息,为评定、预测及指导学生心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2 系统性。心理档案不是心理材料的简单罗列和堆积,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类别排列的有内在联系的体系。不仅要求学生心理档案资料的连续完整性,还要反映学生的整体心理面貌和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脉络[1]。

1.3 专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对档案资料收集及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因此,学校应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档及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除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了解档案工作,掌握心理学专业知识,具备心理测试、调查、访谈和计算机操作等方法技能。重庆市教育部门表示,心理档案建立工作中的主要测试者不是学校的管理者,而是身份中立的专业人员。主持测试者事先应经过严格培训,档案管理者系统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基本资料、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

2.1.1 基本资料。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亦即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就读学校、年级、家庭住址、爱好特长等。身体状况资料主要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家庭背景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亲子关系、是否独生子女、家中排行等。学习生活情况主要包括学习经历、辍学、留级、特长爱好、行为习惯、体育运动、社会活动参与、不平凡的社会经历、担任班干部及获奖情况等。影响学生个人生活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他人(包括教师、同学)的关系紧张、生活环境条件改变、影响个人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1.2 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这些资料的获取需要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访谈以及观察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各种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学生心理状况综合评定材料、班级活动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智力水平。如智力总体水平如何,是言语智力或是操作智力占优。二是个性特征。包括学生具有哪些比较稳固的兴趣,持续性如何;性格、气质特点,哪种占主导地位;哪些个性品质较好,存在哪些不良倾向等。三是心理健康状况。如心理状况如何,有无心理障碍,程度如何等。四是学习心理特征。包括学习心理动机状况,学习认知因素状况,学习社会因素状况,学生态度、方法、意志力、考试心理、学习困难的诊断等。五是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包括学生的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适合做什么类型的工作,职业倾向是什么,职业倾向与学习专业关联程度等。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资料的收集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基本资料可以采取填表的方式获得。为了保证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对学生基本资料的获取尽量不采取单独的方式进行,最好将其结合在调查、访谈之中。对于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依靠以下方法获取。

2.2.1 心理测试法。是指依据心理现象构成元素化、心理现象测量操作化和心理现象评价数量化的操作流程,编制标准化的实验工具,如量表,将被测试者的反应记录下来,然后进行量化处理,描绘行为的轨迹,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对被测试者的心理现象或心理品质进行定量分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其范围包括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职业能力与兴趣测验等。2004年教育部组织心理学专家研制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包括四个方面: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测量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量心理困扰的症状)、大学生适应量表(测量心理健康达到的水平)和大学生人格量表(测量人格特征)等[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心理测验已出现了明显的计算机化趋势。

2.2.2 访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方法。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将它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现在使用访谈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要求访员都必须受过专门的训练,掌握访谈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访谈法有助于对心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但也存在工作成本高、信息失真或者偏差大、结果难以处理等问题。访谈法适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原因、行为倾向等深层次的问题。

2.2.3 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比较真实自然,但大学生对行为反映的自我控制力强,需要在自然状态下长时间的观察才能获取真实的资料;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2.2.4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分析、推测群体或个体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分为群体调查法和个体调查法,群体调查法比较容易和迅速地获得大量资料,便于进行定量分析。其缺点是被调查者对问卷的态度及问卷的回收率可能会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个体调查法可以从多个方面获得有价值的资料,但调查者的态度、方式与资料的价值关联度比较高。此方法适用于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以及对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深入探究。

2.2.5 作品分析法。这里的作品是指学生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生产出来的成品。作品分析法是借助学生的各种评定、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学习心得、日记、笔记、各种作业等)来获取学生心理信息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作品分析法由于其隐蔽性的特点,更容易排除因被试防范心理所带来的信息失真。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创新能力强,在其作品中能明显体现出其典型、稳定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但作品分析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所以它不仅对研究者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需要研究者要从多个作品中找出共性,避免“以偏概全”。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所获取的信息(包括测验的、观察的以及调查访谈的)进行客观的描述,切忌主观臆造。在采用心理测验时要选择相对成熟的,信度、效度好的标准化量表。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避免无关因素对结果的干扰。

3.2 系统性原则。首先要长期、定时的收集相关资料,使心理档案本身要有序、完整、系统。其次要运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将对学生心理的考察放入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再次是测评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前后测评要一致。心理档案本身有系统性才有可能进行追踪研究,揭示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

3.3 保密性原则。在建立和使用大学生心理档案时由于经常涉及到学生个人的人际关系、家庭情况、心理障碍、身体疾病等方面的隐私,学校对此负有保密责任。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明确档案的保密性原则,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获取有价值的心理资料。管理与使用过程中,也不能轻易将信息流露,以防对学生带来伤害。

3.4 发展性原则。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首先,档案的内容要不断补充、更新,及时反映学生心理的动态变化,保障档案资料连续完整。其次,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不仅要在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把握中而且在心理问题的解决和预测上要体现发展的眼光,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的进步,助添学生成长的信心和力量。最后,要将学生心理档案视作“成长档案”。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目的不在于了解学生已有的发展历程和结果,更要重视和引导学生未来的发展,要利用心理档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5 教育性原则。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档案所采用的方法与工具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档案的建立与使用要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心理档案以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应避免对学生心理问题刨根问底或进行心理疗伤等易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或二次创伤行为的发生。

篇9

一、阅读疗法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阅读疗法,是运用生理学、医学和读者心理学的原理,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阅读,来寻求心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阅读疗法能够排除读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改善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辅助医疗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心理自助疗法,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美国科学家斯塔克在一项全美调查中发现,84%的心理医生在使用阅读疗法,该疗法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特别疗效。

阅读疗法通过治疗者向读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达到缓解、消除心理失调,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为人的精神食粮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有充实人的精神、满足人的欲求、启迪人的心智、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阅读疗法的干预水平可分为四个方面:智力的、社会的、行为的和情绪的。在智力水平上,阅读疗法可激发读者对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并意识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获得关于人的行为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兴趣;在社会水平上,阅读疗法能扩展人的认识范围,强化社会和文化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读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更加有效地生活,在行为水平上,阅读疗法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给读者提供机会,以便在想象中体验各种行为模式,考察其可能的结果,也有助于抑制不成熟的行为,促进成长。在情绪水平上,阅读疗法可使读者获得许多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使被压抑的情感和体验进入意识之中,开通情绪和冲动表达的渠道,获得领悟,为读者提供机会以了解自己的动机和他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动机,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阅读疗法既可以单一地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一起使用。阅读疗法的关键是推荐的书籍应符合治疗目的、当事人的病情和病因以及阅读水平、阅读兴趣。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阅读过程中,读者若能撰写读书笔记,并得到治疗者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则效果更好。因为阅读疗法有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具有暗示作用的独特优势,使读者易于接受。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1 通过阅读疗法使大学生及时排除心理困扰。大学生目前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当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防重于治的原则,以便有效地抑制住患病率上升的不良趋势。读者到图书馆可以无精神压力、无顾虑地进行阅读治疗,也不必支付咨询费用就能解决心理问题。因此阅读疗法相对于心理咨询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阅读疗法具有娱乐、信息、益智、领悟等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治,如同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的:“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调查显示大学生70%曾经通过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所以阅读疗法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好办法。

2 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阅读疗法服务的开展是对几十年传统、被动的图书馆阅览服务方式的一种挑战,它顺应了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强了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信息市场的竞争力。

3 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除肩负着信息服务的职能外,还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文化、信息素质等多种教育职能。图书馆作为人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以书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 有利于逐步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阅读疗法在国内的研究历史较短,理论与应用研究十分匮乏,它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可以积累经验,在实践应用中加强对阅读疗法的研究。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疗法

1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由心理咨询师对馆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人员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不断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2 广泛宣传阅读疗法。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还很少,研究进展较迟缓。图书馆可以利用宣传栏、校广播站,举办讲座等大力推介阅读疗法,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藏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排解方法。这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药石预防和调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例如,某图书馆举办了“阅读疗法”展览,以“现代生活的第二起居室――健康阅读快乐生活”为主题,推广“以书为药”的阅读疗法,并向读者推荐古代阅读疗法处方――清代张潮开列的阅读疗法书目《书本草》和改编的《常用对症阅读疗法书目》。

3 图书馆设立专门的阅读治疗室。阅读治疗室应为专门的阅览室,环境应布置得轻松幽雅,使读者感到精神放松。藏书要经过精心选择,放置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帮助的文献。由经过培训的咨询馆员,提供心理咨询书刊目录和专题文章,辅导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4 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在校园网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上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让更多的上网者来学习。推荐优秀书目,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还可以和来访者在网络上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困惑,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篇10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为此书最后一章标题,即“走向积极的心理学”。20世纪末,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定义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从而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的转折。积极心理学倡导发展人性的优点、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十分吻合,因此,积极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优势及策略。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呼唤积极心理学教育

1.大学生负面生活事件频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大学生负面生活事件在媒体上的出现率逐年攀升,诸如自杀、早孕、吸毒、暴力,等等。在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不断增加,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为数不少。虽然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较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埃德·迪纳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1]。它是综合性的评价,其中的情感范畴与认知范畴,即指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主观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这三个不同的维度组成。主观幸福感这一自我认知直接决定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以及人生定位。

笔者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本科1-3年级学生为样本,采用心理学家埃德·迪纳及其同事发明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59份,其中:男生56人、女生103人;大一50人、大二74人、大三35人;哈尔滨理工大学50人,东北林业大学35人,黑龙科技大学74人。通过AskForn专业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发现:在159份有效问卷中,答案为对现有生活非常满意4人、满意24人、稍许满意43人、中等7人、稍许不满意60人、不满意20人、极其不满意1人。从以上数字可以发现:非常满意、满意代表着生活满意度较高,共28人,占总数17.6%;稍许满意、中等、稍许不满意、极其不满意代表着生活满意度较低,有131人,占总数82.4%。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四点结论:第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第三,从年级分布上看,大二最高,大三其次,大一最低(大四学生因处于就业找工作期间,情绪波动较大,所以本次调查没有涉及大四学生);第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城市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存在着出生地的差异,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3.大学生的心灵成长问题受到忽视。在以往教育中,高校更多关注学生心理疾病的救治问题,其受众面偏窄,而且迫于压力,很多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也不敢求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者。高校重视心理辅导的形式重于心理辅导的内容,关注心理治疗技术重于关注心理辅导思想与理念,这种功利主义倾向与技术主义倾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即缺乏人文关怀思想的引领[2]。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每个学生都需要从低至高地满足自身需求,其中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爱与归属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意味着“心灵上的成长”,触动心灵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心理健康与心灵成长相互割裂开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助长、彼此促进。

4.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普及多年,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已被逐渐意识到,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趋于形式化。绝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体系,但这些机构与设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寻求帮助。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大多数均以公共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导致学生为了修满学分而去选择学习,直接影响了应用效果。第三,师资力量不足,兼职教师人数多,且专业知识匮乏。第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3]。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层面,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与困惑,使学生认为自身或者他人一定存在心理问题,容易造成消极的自我暗示,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以上因素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实现其最终目的,这也是高校教育今后亟待改进的环节。

总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呼唤积极心理学教育。

二、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优势

2012年11月9日,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主题是“积极心态成就幸福中国”。大会共同分享了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关于积极心理学在高校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实践的探讨也是本次大会任务之一。在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全国积极心理学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共同关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无疑使得高校积极心理学教育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1.从关注视角看,积极心理学变“消极为主”为“积极为主”。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应该关注人类的潜能与优势。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2002,p122-123)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即积极情绪扩大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瞬间的思想和行为指令系统,能促使人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出现更多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积极心理学的关注视角从其研究对象上足以看出:一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其中包括幸福感和满足感(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二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其中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宽容、创造性、天赋和智慧等;三是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等。

积极心理学将研究视角逐步放到人类自身存在的正向品质的增加和培养方面,引导人从消极的事物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从这一思想核心来讲,积极心理学教育对大学生终生受益,它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对己、对事、对自然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与生活质量。

2.从介入手段看,积极心理学变“治疗为主”为“预防为主”。高校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工作,被戏称为“心理垃圾处理站”和“消防工作”,即总是在做事情发生后的补救工作。但是,“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谋取人类的幸福”[4],而应该寻求新的解决途径。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预防”,即指在高校若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从长远来看,应在学生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从而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而不是“修正缺陷”。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都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并培养诸如勇气、乐观、希望、诚实、感恩、毅力和洞察力等优良的品质。通过发掘并专注于人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做到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杜绝负面生活事件。

积极心理学赋予心理健康教育以新的内容,具体来说,可以实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即针对正常学生传递积极心理学知识,引导其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关注、快乐、兴趣、活力、创造性等积极特质,并从中充分体验到积极情绪,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二级预防,即针对具有潜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传授预防心理疾病的技巧,例如发泄愤怒等负面情绪的抽离技术等,引导其关注自身的积极特质,体验过去与现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关注未来的乐观与希望。在从群体层面上,引导其维系与群体的链接,增强其归属感。三级预防,即针对具有重症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治疗。与传统心理治疗不同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要挖掘其内在的激情,帮助其发展工作技能与生活技能,帮助其恢复信心,提高心理弹性。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积极心理学的治疗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具有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的接受治疗者[5]。

3.从教育目标看,变“心理治疗为主”为“心灵成长为主”。教育学家蒙特梭利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6]。积极心理学教育关注整个生命过程,重视生命力的培育与发展,注重开发学生的积极品质,从而提高人生综合幸福指数。对于学生来说,心理治疗犹如“授之以鱼”,而“心灵成长”则是“授之以渔”。心灵成长的受众面更加广泛,更符合高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三、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1.树立高校人文关怀精神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目标。积极心理学可谓一种新的视角,它变“消极为主”为“积极为主”,变“治疗为主”为“预防为主”,变“心理治疗”为“心灵成长”,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使得教育者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知识与技术的习得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种特殊的能力,即感受幸福的能力,否则高校教育培育出来的便是“挣钱的机器”,无法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与喜悦。积极心理学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本性,提供机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中、人际关系中感受到幸福,这恰好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教育的人文关怀则体现在对学生成长需要、人格的尊重、完整生命的关怀和人生意义的关照,而这些也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基石。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是教学环境的构建,这一点在积极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心目中没有学生,不关心学生,如果在师生之间各有一堵墙,那么,即使讲解得有声有色,又有什么用呢?”高校师生双方对自身角色有一定的自我认同,师生关系相对比较自然、协调。但若想做好积极心理学,教育者必须建立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原因有三:第一,积极心理学教育需要师生之间敞开心扉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双方对立或者排斥,那么教育目标就根本无法实现,这种关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但是在积极心理学教育过程中显得更为突出。第二,学生对积极心理学教育者的接纳程度越高,吸收状况就越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助理均是自愿承担工作任务的,他们的吸收与改变状况是最好的。从中不难发现: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可以大幅度激发与改变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拥有幸福感与满意度。第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设计得以充分体现的前提。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形式较为丰富,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完全不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更多的是积极体验,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可以保证教学设计高质量完成,课内外活动也能达到预期效果。总之,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民主平等、真诚互信、尊重理解、沟通交流、愉悦合作的师生关系。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剂。笔者曾于2011-2012年组织学生成立了“心灵成长工作坊”,以“幸福课”为载体,辅之以丰富的第一、第二课堂活动,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教学工作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网络自助、团体心理活动、成长小组、公开课、兴趣小组等。为了掌握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效果,授课助理于2012年11月对1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第一,学生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在“幸福课”课程前测期,回收了108份问卷,其中男生44人,女生64人,男生的幸福指数平均为19.91,女生的幸福指数平均分22.05;在课程后测期,女生与男生的幸福指数均上升近2个百分点,与前测相同,女生的幸福指数仍高于男生。第二,学生的综合品质有所提升。在问卷众多选项中,学生自认为提升幅度由大到小的五个方面按顺序排列为自我认知、接纳自己、感恩父母、乐观积极、人际关系。第三,通过幸福笔记与学生反馈记录,发现学生对积极心理学教育的认同度有所上升,并因此发生很大改变。

篇11

人际交往通常是指人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往与相互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交往和爱的需要是人在满足了生存和安全需要之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刚刚离开家庭、步人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新生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之后,既怀念昔日的亲情、友情,又渴望新的友谊。同时随着自身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他们急需要参照其他人来审视自身对照外部世界,再加上孤独感的产生,这些都加强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渴求。

在理工科院校里,由于理工科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同时由于理工科学校男女比例偏高的原因,使得组织学生活动难度加大,于是理工科大学生少了很多特别是与异往的机会,因而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很多理工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宁愿采取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的态度,这样的状态很容易导致新生心理出现挫折感,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者调整,会严重影响到理工科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甚至影响到新生的顺利成长、成才。

1增强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理工科新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际交往的能力体现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1.1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也称作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通常人际交往有赖于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及时的信息反馈、适当的传播通道或传播网络、交往技能和交往愿望、对对方时刻保持尊重等条件??。

1.2人际交往所受到的影响因素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人们通常很重视开始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容貌、语言、神态等),这种心理称之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要求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后的交往中纠正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不全面的认识。同时,人际交往过程中还会受到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刻板效应等心理效应的影响。??

1.3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交往与理工科大学生密不可离,贯穿他们大学四年的始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起点,也是在社会立足的生存需要,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本领。如果一个人没有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即使有过人的才智、高超的能力与强健的体魄,也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人才。近年来,由于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繁重、性别比例差异等问题,许多理工科的高校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犯罪、自杀的事件比例在不断上升。其中一年级新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比例在不断增高。所以说,理工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培养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开始,也是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2当前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现状以及原因

有研究表明,理工科院校的男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男性大学生在交往上显得更封闭,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倾向,同时理工科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在交往场合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倾向。理工科院校的男性大学生认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需要更多的运气成分。许多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交谈能力很一般,不善于有条理的向他人诉说自己的感受,很努力但却很难成为一位专注的倾听者,在不熟悉的对方面前常常表现得拘谨与沉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这些困扰导致理工科院校的新生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中常常有意无意的伤害他人或是过分的羡慕别人以致心生妒忌,对于他人的关心回报的态度也常是冷漠、排斥、愚弄。理工科大学新生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2.1理工科大学新生学习压力繁重

理工科新生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学习的压力。理工科大学新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并且学习难度大,学习要求逻辑性强,除了理论还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等。同时与中学阶段相比起来,理工科新生在学习环境和方法有很大差别。而且理工科学生考试压力也很大,那种“临时抱佛脚”、靠抄笔记、靠背功的做法显然是没有作用的,因此,理工科大学新生在大学里要承受更大的学习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新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导致新生出现人际交往的问题。

2.2理工科大学新生更容易沉溺网络

由于专业设置的原因,理工科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频率很高。互联网作为新生的第四媒体具有极大的信息存储与传播量,经常使用网络会干扰同学们的深层思考,长期下去会使认知流于肤浅,认知的能力逐渐出现钝化。理工科大学生们在网上面对的是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机器,无论网页再精彩,再生动,也是一种机器的世界,大学生如果长期上网,必然会引起情感的缺乏和冷淡,进而产生情绪的焦虑,因此而出现情感情绪的强烈冲突,甚至发生精神的崩溃。因此网络也严重的影响着理工科大学新生正常的人际社交。

2.3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

对于理工类院校的大学新生来说,由于存在专业设置的偏重性,学生对理工类专业课程比较重视,对人文学科的知识存在一些错误的看法,认为那些是“虚”的东西。因而理工科大学新生接触和进行文化艺术类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很少,而这些活动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良好的性格。这也是造成理工科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4理工科学生教育模式的缺失

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互动模式。但是目前很多理工科院校依然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繁重的就业压力以及理工科学科的高度专业性使得部分理工科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他们人格培养;家长由于受到多年的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物质的满足,忽视了他们心理的成长。长期的心理忽视为理工科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埋下了隐患。因此,理工科院校与学生家长应该积极配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兼顾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展,共同培养好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优化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3.1掌握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

理工科大学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有一定的学习压力感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促使大学生不断学习,紧跟科技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但如果总是感觉到学习压力太大,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应该注意结合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理工科专业的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结合专业学习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缓减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3.2巧用网络平台,扩大交际范围

很多理工科院校针对新生沉溺网络的状况,利用网络构筑了一张覆盖全校、辐射社会、延伸课外的立体的大学生心理网络预警系统。针对理工科大学新生在网络上流露出的心理状况,学校对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此跟踪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心理困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使得新生们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之中。通过沟通与耐心疏导使得新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担任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或者其他学生工作,以扩大社交范围。

3.3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全面人才

提高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很重要。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于对学生基础人文知识的教授,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理工科院校有必要重新构建人文课程体系,并注重吸纳文人专业毕业的教师,以弥补自身教师人文素质缺失的不足。

3.4优化教育模式,促进健康成长

就理工科院校而言,培养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首先应形成互助与自助相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使学生有健康的交往心态。学校要基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面向全体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查,通过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来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些措施鼓励大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与相互交往,大学新生一般是18-20岁的青年人,容易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因此组建互助小组、学校组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社团等,可以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把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工作帮助理工科大学新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咨询活动,同时对于自己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也能自我调适。

同时,理工科院校也需教育新生注重内外兼修。由于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专业性,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外部形象不是很注意。而当学生在选择社会交往对象的同时,你也在别人的选择之中。人们常说教养体现于细节,而细节则展示素质。如果一个人衣着整洁大方、美观得体,举止文明且待人友善,谈吐自然而作风正派,他的身上会折射出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别人也愿意与他交往。一个品德高尚、性情稳定、爱好广泛、待人热情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一般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而如果一个人兴趣贫乏、孤陋寡闻、性格孤僻、生活单调的人,往往不受大家的欢迎。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要注意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总之,大学新生时期是大学生心趋于成熟的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健康、信息的沟通、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协调。做好理工科新生的人际交往教育,是理工科院校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新生整个大学阶段,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高校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各个理工科院校应该继续重视并加大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性教育力度,使他们成为和谐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注释:

①魏俊桃,陈谊.浅议大学生的人际关系[J].临沧教育学报,2003(3).

篇12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与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契合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三个主要的教学目标:认知、情感意志和技能。其中,认知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基本内容,奠定学生心理品质修养和发展的基础;情感意志是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和谐的个性,开发心理潜能;技能目标是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培养其自我调节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理念能够有效地实现心理健康教学的目标。体验式教学以体验为中心,以体验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路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用脑思考,还用眼观看,用耳聆听,用嘴诉说,用手操作,即是用身体去亲自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式教学力求让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不仅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认知的积累和加工,而且让他们通过体验与反省,使知识进入内心世界,与他们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融化在一起,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内在意蕴。体验式教学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性,在动态发展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话和交流、讨论及分享、启发与共鸣,让学生在多向互动的学习活动里获得真实体验,进而达到“认知、情感意志、技能”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念与特征,都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教学交互、知情合一,致力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等,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契合。

二、体验式教学相对传统教学的优越性

体验式教学倡导在教学中创设出一定的情境、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将已经有的经验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式教学借鉴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约翰.杜威的“做中学”、黎温的“经验学习圈”等研究成果,又凭借现代教学理念和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融合与统一,形成了综合创新,具体表现为:

(1)理念的创新。传统教学理念倡导“师为主导”、“以知为本”,而体验式教学力求“师生平等”、“以人为本”,把“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把“知识传授”转变为“整体塑造”, 更强调师生之间知识交流与情感交流的融合,认知过程与体验过程的统一;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对学生知识学习、人格健全、完整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全方位关怀。

(2)方法、手段的创新。体验式教学强调教师融于学生之中,知识融于思考之中,现实融于情境之中,快乐融于体验之中,通过情境、互动、游戏、实践、反思等体验方式,把学习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参与、师生分享等环节的体验设计,主要从个人发展和团队建立两个方向切入,强调“从做中学”和“从体验中感悟”,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以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能够持续,充分开发和挖掘思维的潜能。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注重学习的步骤、方法和过程,注重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以及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上,体验式教学借助多媒体、网络、沙盘等,实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化、模拟化和形象化,扩大信息量,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效率。

(3)教学评价的创新。体验式教学采用多元立体的评价模式。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一是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为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理解沟通与情感交流,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二是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业评价上,采取包括学生作品评价、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应用和思考能力。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更高的弹性,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一是从注重课堂讲授内容、讲课效果转化为课堂内容的整体设计;二是从注重课堂教学转化为课上与课下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和教育。

三、高职生学习特点与体验式教学模式选择

(一)高职生学习特点

一是学习能力较弱,高职学生大多是高中阶段在班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二是学习习惯不良,高职生大多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等良好习惯,且在课堂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易受外界环境干扰;三是自主学习兴趣缺乏,高职生普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对传统的枯燥的理论说教普遍比较反感。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对学生的长时注意力、理解能力、求知欲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大一部分高职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极易由于听不懂,听不进,不愿听而不断助长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方法对于高职生教学的有效性

鉴于高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更能克服由于学习者本身原因带来的学习效能低下问题,促进高职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帮助其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学习,提升学习效果。这些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1)案例分析法。课前教师通常要精心准备具体、真实、可信度高、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心理认同,乐于参与分析讨论。在案例讨论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使大家都愿意参与进来,发表意见,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在最后阶段教师要注意做好评价小结,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讨论的效果,要求学生把案例与理论或者是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一般的观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2)情境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唤起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震动,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它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能起到良好的暗示或启迪作用。

(3)问题讨论法。教师首先要精心挑选学生感兴趣、生活中常常遇到、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起学生讨论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接着要引导学生尽量开拓思路、独立思考、充分讨论、共同探索、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是在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以期以后在类似的情景中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应对困惑。

(4)角色扮演法,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情境,为避免引起学生的防卫心理,要避免与实际靠得太近的情境,最好是选择一些不敏感的问题,如人际沟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自我推销的艺术等;其次是分配角色,进行课堂表演,要让学生认真揣摩人物的心理,理解人物性格,体验人物情感,投入感情、融入角色;最后是当表演结束后,由学生自己评论和总结表演效果,谈体会、感受和认识。教师要注意对角色扮演过程的全程控制,观察扮演者的行为,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启发学生将表演与现实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掌握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拥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熟练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学校应在资金、设施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制定和实施全过程、多元化的师生评价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也应注意体验式与传统式教学模式的结合使用与合理过渡,这样保证体验式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韩萍.心理健康教育呼唤体验式教学[J].黑龙江教育,2003(10).

篇13

1 当前高校教育体系中阻碍创新教育实施的主要问题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经过长年的研究分析后,总结出创造力的六大构成要素,他认为创造力的产生需要六种特征,分别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其作用在个体的创新能力中发挥的影响力也各有不同。目前,各大高校已经开始了或全局或局部的素质教育改革。但从实际效果看,创新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压制。参照上述斯滕伯格的创造力6因素理论,可以发现当前阻碍高校创新教育开展的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发掘学生创造潜能的力度不足;第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第三缺乏支持创造性的环境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1 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国教学倾向于理论传授,课堂模式多采用教师在讲台前单纯讲授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认真听讲的学生能够高效率大范围地掌握系统理论知识,但缺点是难以调动出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乏味枯燥。这种课堂氛围常演变成这样的局面——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看杂书;认真勤奋的学生在前排疯狂地抄写笔记。因此,传统单纯讲授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一方面容易养成学生的定性思维,另一方面难以培养起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学习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智力和思维风格要素所要求具备的特质。

1.2 忽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创新是人的内在的复杂的心理品质的表现。创造力的迸发需要依托个体自身的某些心理特质,因为创新是一种违逆大众的表现,创新的人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来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来面对众人的质疑,以及承受可能失败的结果。因此,创新的行为需要有健康的人格作为个体的行为前提和心理素质保障,这也是创新教育中要求提出培养健康人格的原因。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现状却不容乐观,调查数据显示,不少大学生在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面前常常无所适从。他们有的胆怯懦弱,有的盲目跟风,有的惧怕责任,更有的由于严重的心理问题选择了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很显然,缺乏健康人格的大学生其心理素质是无法胜任起创新工作的艰巨任务。对此,多数高校更没有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一方面,并非所有学校都重视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不少高校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除了在国家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有纳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外,能真正落实心理健康工作的学校在国内屈指可数。

2 推进创新教育实施的几点建议

2.1 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状况有其特有的特点。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为此,我们提倡建立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塑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格特征:(1)开展普遍性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多种发展性问题;另一方面向学生宣传介绍创新素质所需的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开设专题性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建立心理档案等方式进行。(2)开展个别性心理素质教育,利用心理咨询室解决某些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3)开展互心理素质教育,提倡学生间的助人自助,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助人意识。

2.2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改进授课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采用专题讲授、课堂讨论、观看录象片、组织专题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之后,教师在掌握讨论秩序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总结并给予点评。这种积极倡导和推动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引导学生自觉自主表达、争论和推理归纳,以及做探索性实验的好方式。这些以启发为重的教学能够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让教学过程成为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基础过程。

2.3 构建个性化的学科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科体系的设计,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又要有利教学质量的保障和人才质量培养的提高。在美国不少大学,如果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主修不满意,经教师指导,学校相关委员会批准后,就可以自己制定一个主修计划。这种做法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当然,根据中国的国情不可能实现美国的教育制度,而是应从美国的制度中得到借鉴和启发。也就是,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将他们视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负责主体。让学生参与有关高校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设置。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解决好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建构,学分如何积累和互换,课程学时学分如何进行结构组合等教学管理的技术问题。以学生和社会需要为本进行课程设置,才能够激发和保护学生对专业、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才能培养起学生对科学的严谨精神和认真态度。

2.4 建立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支持环境

正如斯滕博格的理论提到的,创造力的产生需要外界环境的支持,需要支持并能奖赏创造性的环境作为培养个体创造力的资源。因此,在高校,建立以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体系,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 唐苏琼.教育实习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评论,2008.

[2] 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现代大学教育,2007(1).

[3] 许义文.高校素质教育重在创新教育.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2).

[4] 蒋艺.素质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