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职业认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全国范围内的16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调查后可得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强度在中等偏弱强度,从具体的三个层面来看,低成就感的强度最高,其次是情绪衰竭,最后是去人性化。在社会认知问卷调查中得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较高;所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好;工作目标难度中度偏难、目标较明确、追求目标较坚定;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效果持有较高期待;自我管理能力较好。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人口学因素中的学校学生人数和社会认知因素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从人口学因素方面看,学校学生人数越多,则职业倦怠程度越低;年龄与情绪衰竭存在负相关,表示年龄越大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情绪衰竭的程度越低;是否为重点学校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低成就感呈显著相关,表示不是重点学校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容易产生低成就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相关的社会认知因素分别是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目标设定、效果期待和自我管理。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自我效能感越高,低成就感和去人性化的程度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低;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职业倦怠越低,其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越多且支持利用度越高,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越低;目标越坚定明确,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去人性化的程度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低;对体育教学工作效果的期待越高,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去人性化的程度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程度越低,职业倦怠程度越低。
基于本研究的社会认知视角,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就社会认知因素的各个变量与职业倦怠做了回归分析。分析得出目标设定、效果期待和社会支持中的支持利用度是影响职业倦怠的有效变量。整体而言,社会认知-职业倦怠模型可以解释职业倦怠41.1%的变化。
研究显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目标设定、效果期待和自我管理能力都能有效影响职业倦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标设定、效果期待和社会支持。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管理者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制定短期和长期工作计划,可有效激励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从教师自身来看,中等偏高难度的目标具有最佳的激励效果,教师需要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明确,并且具有较高的目标承诺。
在设定合理目标并坚定追随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效果持有较高期待。同时,学校管理者应积极向教师强调良好的预期效果,以强化教师认知中的效果期待。在工作过程中,为达到理想效果,教师会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地工作热情,从而有效减轻低成就感和情感衰竭;当然,中小学体育教师也要对自身有清楚的认识,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篇2
在现实的教师职业生活中,谋生化的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谋生化的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笔者对“教师职业谋生化”持广义的理解,认为大致有三种类型:其一为谋利。是指有些教师忘却育人职责,利用职业之便,通过各种方式从学生及其家长处获取物质利益。其二为谋职。它包括谋职称和谋职位。在谋生化的情境下,教师谋求职称和谋取职位并非是基于潜心育人,而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更多的物质报酬。“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可以说是谋职位的教师的真实心境。“对他们来说,教书只不过是获得更好的职业之前用以谋生的权宜之计罢了。”[3]其三为谋时。典型的就是一些教师对教育事业敷衍塞责,缺乏责任心、进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教师职业于他而言,“只是由于每月的薪水对他有一种约束,使他或是出于良心或是出于无奈而不得不尽一份教师的义务”。“教师这一职业始终是一种‘异己的存在’,他是在为别人工作,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薪金而做的‘交换’。”[4]针对教师职业存在的这一现实性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批判。有学者认为:“把教师作为职业的教师,把职业视为付出劳动,交换薪酬,养家糊口的谋生之所;把教师作为事业的教师,把职业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把教师作为志业的教师,把职业视为宗教,视为意义之旨归,职业与生命融为一体。”[5]有学者借鉴美国社会学家贝拉等提出的谋生、职业、事业三分法工作价值取向的理论,探讨了针对不同工作价值取向的教师的培养、管理策略问题。[6]有学者提出:“‘谋生手段’作为教师职业观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内部根源。”[7]有学者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省思,认为从信仰到职业,最神圣的教师行为被简化为自我保全的精神,而将自我保全僭越于追求正义和真知之上时,作为一个谋生或获利的教师意识就诞生了。[8]学者们探讨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角度虽然不同,但基本上对教师职业谋生化持批判态度。笔者认为教师本质上不是谋生的职业,教师职业谋生化是教师职业的一种降格。我们尝试从教师职业实践、教师职业权力、教师职业信仰、教师职业感情、教师专业道德五个方面来探讨与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特征。
一、从实践来看,教师是从事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活动
教师从事的实践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对象“是具有思想感情、受着社会各方面影响的、作为社会整体中一员的社会的人,是具有个性的、正在迅速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9]。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是一个未完成的人,具体的人,指向整全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10]。未完成性要求他们不断地学习,掌握那些本能没有赋予他们,但生存、发展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人的‘未完成性’需要教育来发展人的能力、精神和素质”[11]。具体的人,是指“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这个复合体是由生物的、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职业的因素所组成,而这些方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各不相同的”[12]。简而言之,作为具体的人的儿童青少年,其历史是独一无二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整全的人,亦即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全面发展是儿童亲少年的“解放”、是儿童青少年的“权利”、“体现于个性发展”、“过程是自由发展”、“实在是审美发展”、“实现形式是和谐发展”、是“基本面的发展”,是“发展全面”。[13] 教育实践对象的特殊性,加深了教育的复杂性,加大了教育的难度,给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师不断提出挑战。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培养人的活动,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应对这些挑战。
从教师职业实践的性质来看,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精神的事业。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种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工作,也是一种精神的事业”[14]。理解人的精神,理解精神与教育的关系,才能够理解教师职业实践的特殊性质。关于人的精神,罗素认为:“精神――常识可能这样讲――是由做出或遇到各种不同事情的人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从认识和知觉方面讲,他们有知觉、回忆、想象、抽象和推理的活动;从心理情绪方面讲,他们有快乐的感觉和痛苦的感觉,他们还有情意和欲望;从意愿方面讲,他们可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件事或者照自己的意愿不做一件事。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划入‘精神的’事件范围之内。”[15]依罗素所言,人的精神,主要包括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个方面。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促进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发展而开展的活动。可以说,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需求是教育产生的动力。教育工作不仅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更是一种依赖于人的精神、服务于人的精神的工作。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教育不能独立,它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这种生活在人们的行为举止中直接表现出来,然后成为他对在的关注和国家的现实态度,并在掌握创造性的精神作品中得到高扬。在我们时代里,精神命运必然决定教育的内涵。”[16]精神命运决定教育的内涵,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职人员,由此推之,精神命运必然也决定了教师职业实践的性质,清楚地表明了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本质区别。“教育教学活动面向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是以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为最终目的。因而,它在本质上是人文性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物质操作性活动。”[17]简而言之,教育,精神事业也,教师,精神培育者也。
教师职业实践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一项精神事业,任务具有复杂性、繁重性,过程具有生成性、示范性,时空具有广泛性、持续性,效果具有内隐性、滞后性。如果把培养人的活动视为谋生的追求,把精神事业仅当作物质生产活动(按物质劳动简单计时计酬),就会产生物物交换、权钱交易、“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现象,无疑是对“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美誉的亵渎。
二、从权力来看,教师是为了学生的权力和利益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权力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目的到手段、从合法性知识的界定到制度化教育系统的掌控,无不体现着权力的意志。”[18]教育关涉权力,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自然地承接了教育的权力特征。从教师职业权力的来源来看,主要有政府赋予的法定权力,父母让渡的“监管”权力,以及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义务化和教师个人的非权力影响力等。显而易见,教师职业权力主要来源于法律条款赋予的法定身份和专业身份,并通过相应的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培养制度、考核制度等)来确认和巩固。从教师职业权力的内容来看,“教师权力主要是教师职业本身所赋予教师的专业权力,这种权力是由教师专业活动的需要决定的,应当受到尊重与保护”[19]。教师职业权力的内容限定在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指导评价权、民主管理权和进修培训权等方面。从教师职业权力行使的范围来看,教师职业权力的行使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规定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内才是有效且合法的。教师职业权力的合法性和专业性,决定了教师职业权力具有有限性,教师承担育人的职责是其行使职业权力的基础,其权力的行使应当受到学校、社会、家长的监督。
教育的公共性决定了教师职业权力具有公共性的特征。教育的公共性,是教育的时代特征和价值追求。它不仅体现在教育均衡、教育正义、教育公平、教育权利平等等教育理念之中,也体现在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发展保障公共利益的能力的教育实践之中。教师职业权力的公共性“表现在教师职业涉及社会公众、公共经费、社会资源,其职业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同时教师职业劳动的结果具有社会成员共同消费、利用的可能性”[20]。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教职同医疗、福利职业一样,是在公共服务的领域里成立的职业,是以‘公共使命’为核心的职业。可以说,直接关乎社会、文化、人类之未来的教师乃是“公共使命”尤为重大的职业。”[21]教师职业权力的行使关涉到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健全发展,身心的健康发展,基本知识技能的习得以及公共理性、公共德性、公共精神的培育,关涉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于“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尽管《教师法》是从社会角度阐释人才培养目标,但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个体并不冲突。只有学生个体得到了全面发展,具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素质,树立了公共精神,才能更有效地致力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教师接受国家和社会的委托,从事培养人的活动,其职业权力的行使最终还是指向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权力和利益。
教师职业权力来源于国家法律,体现专业性,承接教育的公共性。因此,教师职业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法律的限制,社会公众的监督,其最终目的在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学生发展的权力和利益。如果教师视其从事的工作为谋生的手段,就会牢牢把握自己手中的丁点权力,而放弃对学生权力和利益的发展和保护。这无疑是对教育公共性的背离,更是对教育法律法规的侵犯与漠视。
三、从信仰来看,教师坚信“全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
教育信仰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对教育价值的追问,是指导教师教育实践的精神性力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性规范,是教师“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22]。雅斯贝尔斯也说过:“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已。”[23]教师须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教师只会沦为“知识的搬运工”和“教书匠”,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诱惑,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成为教师是因为我们一度相信内心的思想和洞察力至少和围绕我们的外部世界一样真实,一样强大有力。现在我们必须提醒我们自己,内部世界的真实性可以给予我们影响外部客观世界的力量”[24]。这种内心的思想和洞察力,内部世界的真实性所给予的力量,就是教师的教育信仰所赋予的力量,一种与现实教育实践中的诱惑与挑战相抗衡的力量。当我们有了坚定的教育信仰,“我们才有可能,在任何‘不可能’的困境中找到继续坚持的理由,找到从‘不可能’到‘可能’的出路,找到不被挫折和失败吓住的勇气,找到生命前进的动力”[25]。可以说,确立教育信仰,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教师形成职业信仰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追求职业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教育信仰如此重要,那么教师需要形成怎样的信仰呢?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教育中,“‘人’的信仰是教师教育信仰的核心价值理念,‘育人’是教师教育信仰的价值对象化过程,‘完整的人’是教师教育信仰的实践趋向”[26]。大道至简,人是教育的鹄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师的信仰,全人的信仰贯穿并支配教育的整个过程和结构。教师之所以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信仰,是因为目前的教育正在造就“片面的人”、“单向度的人”、“分裂的人”、“异化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信仰是对教育现实的批判与超越。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所指出的:“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27]此外,“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涵,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因此,教育信仰关怀的是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教师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信仰。
由上可知,教育是一项基于信念的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理应是教师的信仰。“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是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而不是出于外在强制和纯粹基于个人私利的。”[28]如果教师将职业仅视为一种谋生的工具,而不注重自己的精神追求与全面发展,没有确立起“以自身的全面素养培育完人”的信仰,就不能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地教与学,无疑是对教育信仰的背离与放弃。
四、从情感来看,教师奉献教育爱――企求学生完美发展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对教育职业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具有的稳定的态度体验,是教师对教育职业这一客观事物的独特感受,它有时内隐、含蓄,有时外显、直接。教师职业情感具有主观色彩,不同教师的职业情感具有强度差异。”[29]教师职业的性质、任务对教师职业情感提出了如下要求。其一,教师的职业情感应是积极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对的是活泼可爱、朝气蓬勃的儿童青少年,教师要热爱教育工作,喜欢学习,关爱学生,让人感受到激情与活力;生活态度要乐观,豁达开朗,待人友善,让人感受到温暖与亲切。其二,教师的职业情感是真实的。教师对职业的喜欢,对学生的关爱,应是深刻的、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而不是虚情假意,以教育之名,行谋利之实。其三,教师的职业情感是正义的。情感的正义性,可以说是情感真实性的更高要求,融合了教师对教育目的的理解和认同,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而不是以教育之名,行阻碍学生发展之实。其四,教师的职业情感是稳定的。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情感应该是稳定而持久的,对教育理想的向往之情,对教育事业的矢志不渝,不因外界因素变化而改变其投身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的初衷。其五,教师的职业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情感要能熏陶学生,引起共鸣,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感染学生,成就学生。其六,教师职业情感具有丰富性。教师面对的是众多的学生,他们性格各异,兴趣不同,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组织不同的、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相应地,教师的情感要具有丰富性和针对性。
教师职业情感最终作用在学生身上,其核心是教育爱。学者们对教师职业情感的理解不尽相同,涵盖了对教师职业的感情,对学生真挚的关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以及由此生发的事业感、师爱感、责任感和成就感等。笔者认为,教师的职业情感的核心和灵魂是教育爱。“教育爱是一种企求学生完美发展的感情,是由理性培育起来的一种责任感,是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因此,教育爱是一种理智的爱。”“它是一种期待、是一种鼓励、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给予、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奉献、是不计任何代价或报酬、是毫无保留的、一视同仁的。它不分性别、美丑、身份高低,普遍施于每一个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所有的学生,是一种无私的爱、献身的爱。因此,教育爱是一种伟大的爱。”[30]教师之所以形成教育爱,不是因为教育法律、法规等外在的要求或强迫,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交流和了解之后,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体验,是一种置身于学校、学生之中就自然产生的愉悦。因此,教育爱是一种自觉地施予学生的爱。理智、无私、伟大、自觉的教育爱,最终都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上,自始至终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是一项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教育爱让教育回归本真,指向人的完美发展。如果学生缺乏教师的教育爱,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如果教师无视教师职业情感的要求及教育爱的重要价值,认为教师职业是无需教育爱付出的劳动交换,那么他对教育的理解、对学生的关怀就会转变成自己追逐名利的砝码,把今日学生的成绩看成自己明日升官发财之途。这样的教师还只是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没有领悟到育人的宗旨。
五、从道德来看,教师崇尚最高的善――为了学生的至善至美
教育是一项使人崇真、求美、向善的活动,本身就具有道德属性。赫尔巴特曾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要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自身的教育行为要体现出道德特征。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教师职业生活向教师专业生活的转变,直接促使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的转型。“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在专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原则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专业生活中各种主体之间关系的基本依据。它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对教师如何合乎道德地过好自己的专业生活,如何在专业生活中实现幸福提出了要求。”[31]教师的专业生活,无外乎教师的教学、自我学习和研究活动,教师教育行为的道德性,表现为教师的这些专业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由于教师专业生活的最高的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专业道德的终极目的与这一最高的善自然是同一的,是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道德原则。”[32]
教师专业道德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内在的善,最高的善。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增长,智力的开发,还关涉人格的塑造,品德的熏陶,理想的形成。作为教师,没有什么比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的了。这些任务和目标是其专业活动的最终指向,并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育人事业。教师专业道德崇尚“行动即道德”,强调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上,在具体情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不断对自身所信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反思与建构,促进自身专业道德的内化和提升。事实上,教师专业道德的影响早已不再囿于教育领域,教师专业道德水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期待;教师不仅是“育人园丁”,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化身”。[33]教师具有知识分子、学者身份,教师不仅通过自己的专业道德促进学生的发展,还承担着维护最高道德标准的社会责任。诚如费希特所言:“就我们迄今所阐明的学者概念来说,就学者的使命来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学者仅仅应当关心人类不要停顿和倒退。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养员。”“学者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该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34]对教师专业道德的期待,并非是给长期处于道德重负之中的教师再增压力,而是因为教师专业道德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道德力量,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教育工作是一项良心事业[35],教师的专业生活、专业活动要合乎良心,合乎道德,要寻求内在的善,最高的善,倾其心力为了学生的至善至美。如果教师放弃专业道德而不顾,视教师职业为外在约束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终身追求,无疑是去除了教育的德性,放弃了促进学生“止于至善”的道德理想追求。
综上所述,从教师职业实践、教师职业权力、教师职业信仰、教师职业感情和教师专业道德等角度进行考察,教师职业承担着培养人的活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教师职业有谋生的功能,但教师职业谋生化无疑是对学生、对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的不负责任。“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不仅是教导学生的处事之要,也是教师应有的心态和追求。尽管教师从事的是一项物质待遇比较清贫的事业,但这并不能成为教师职业谋生化的理由。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育人精神不能忘却,全人的信仰不能缺失,教育的公共性不能忽视,教育爱不能吝啬,专业道德不能弃如敝屣。这就是我们对教师职业特征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1][日]近藤大生等.职业与教育――职业指导论[M].宇新,等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2.
[2][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 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1.
[3][9]瞿葆奎.教育学文集 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50,41.
[4][14]叶澜,白益民,王,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3,40.
[5]朱永新.职业、事业与志业[J].教育科学研究,2009(11):1.
[6]赵敏,何云霞.从谋生、职业到事业:教师发展与培养的制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0(7):93.
[7]林丹.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背后――“生活方式”抑或“谋生手段”的教师职业观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46.
[8]曹永国.从信仰到职业――一个对教师专业化的省思[J].教育学报,2012(2):13.
[10][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96.
[11]胡弼成.学生发展:个体教育经济学的基本范畴[J].教育研究,2005(5):18.
[13]张楚廷.全面发展的九要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1-5.
[15][英]罗素.人类的知识 [M].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74.
[16] [2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2,44.
[17]朱新卓.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专业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2(8):46.
[18]徐巍.教育何以关涉权力[J].教育学报,2014(1):18.
[19]姜丽华.探究“教师权力”[J].教育科学,2007(2):49.
[20]余雅风.从教师职业的公共性看教师的权利及其界限[J].教师教育研究,2006(3):53.
[21][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68.
[22]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30.
[24][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
[25][28]肖川.教育:基于信念的事业[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31-32.
[26]张晓娟.教师的教育信仰及其养成[J].现代教育管理,2013(2):97-98.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8.
[29]张意忠.论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与培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10(5):57.
[30]张声远.论教育爱[J].上海教育科研,1996(9):6.
[31][32]苏启敏.论教师专业道德的实践品格[J].教育研究,2013(11):121-124.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2-0118一05
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基于上述认识,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国内有关组织认同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领域,其代表性成果有:王彦斌的学术专著《管理中的组织认同理论建构及对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等。近年来,有关教师组织认同的研究呈快速发展之势,如李永鑫等人的文章《组织认同问卷(OIQ)在教师样本中的修订》(《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第3期)、《组织公正、组织认同与教师离职意向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第4期);张志辉的文章《高校体育教师组织认同度测量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这些研究是在对教师组织认同问卷进行修订或编制的基础上,又对教师组织认同与其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对于提升教师的组织认同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教师职业认同方面,孙钰华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决定了教师基本的工作态度,也深刻地影响着教师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职业的感受。教师只有建立了内在的职业认同,才会有真正的精神满足,才会真正感受到由职业带来的幸福与生命价值,才会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宋广文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教师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着显著的性别、职称的差异。蔡莉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学教师对教师职业基本认同,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及工资水平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李壮成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不高,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年龄、学历、任教学科等变量上的差异明显。
虽然,我国学者在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总体看来,有关这两个主题的研究是由不同领域的学者在相互割裂的状态下进行的。就一位教师的实际工作而言,他既要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又要认同自己所属的组织;所以对这一教师来说,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是同时存在的,并且可能存在着这两种认同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现象。相互割裂的研究状态,显然是不利于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培养和提升的。
基于此,我们认为,从社会同一性理论的角度出发,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都是其社会认同的特殊形式,是教师与组织、职业具有一致性或从属于组织、职业的知觉。当个体认同组织、职业时,他就倾向于把自己与组织、职业联系起来,组织、职业的声望就是他的声望,组织、职业的命运就是他的命运,组织、职业的目标就是他的目标,组织、职业的成功或失败就是他的成功或失败。也就是说,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都是其社会认同的具体形式,二者具有相同的心理机制,只是在认同的对象上有所差别,即一个指向组织,另一个指向职业。
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在指向对象上的差别能否在测量上加以证实,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具体来说,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了Mael组织认同问卷对教师样本测量的可行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該问卷用于测量教师职业认同的可行性,进而对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在测量上的可区分性进行考察。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的被试为河南省的中小学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21份,剔除基本信息不全、问卷回答不完整以及重复题的得分相差大于1(问卷为5级计分)的问卷后,保留下来的有效问卷为198份。在198名有效被试中,男教师95人,女教师103人;小学教师89人,中学教师109人;中专学历者8人,大专学历者10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88人;年龄最小者为22岁,年龄最大者为54岁,平均年龄为35.37±4.73岁;工作年限最短者不足1年,工作年限最长者为32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3.58±5.47年。
2.2研究工具
组织认同问卷,笔者采用的是Mael等编制的组织认同问卷。該问卷共包括6个项目,如“我所在的学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等;问卷采用5级计分,分值越高,个体对所在学校的认同水平也就越高。
职业认同问卷,是由笔者对上述组织认同问卷进行适当修改而成,用以测量教师的职业认同,如将“我所在学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修改为“我所在职业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等。修订后的问卷共包括6个项目;问卷采用5级计分,分值越高,个体对职业的认同水平也就越高。
情感承诺问卷,笔者采用凌文辁等编制的组织承诺问卷之中的情感承诺分问卷。該问卷共包括5个项目,如“我们组织的效益差我也不离开”等;问卷采用5级计分,问卷的得分范围是5-25分,分值越高,个体对组织的情感承诺也就越高。
2.3测量的实施与其结果的统计处理
利用教师参加会议或中小学教师培训班的时机,对教师实施集体测量,采用Spss11.5和Amos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方法是:将有效样本随机分为两个部分,对第一部分的样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考察职业认同问卷的结构以及这部分教师的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可区分性;在第二部分的样本中对所得到的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在考察职业认同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的同时,将教师的情感承诺作为效标来考察职业认同问卷的效度。
3 研究结果
3.1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修订
3.1.1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第一部分样本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值为502.347,其显著水平小于0.01,取样适当性KMO的指标为0.913,表明因素分析的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在不限定因素的前提下,运用主成分法PC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共有1个,它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49.004%。抽取1个因素,各项目的因素负荷在0.602-0.814之间。
3.1.2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第二部分样本中,用Amos5.0软件对在第一部分的分半样本中获得的单维度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X2/df=2.548,GFI=0.936,AGFI=0.894,NFI=0.917,IFI=0.960,CFI=0.951,RMSEA=0.063,所有拟合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内,表明本研究所设定的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调查数据,这进一步地支持了Mael等编制的组织认同问卷,证明該问卷可用于测量教师的职业认同。
3.1.3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信效度
笔者考察了該职业认同问卷在分半后的两部分教师样本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结果分别为0.80和0.81;在删除任何一个项目后,问卷的一致性系数都会有所下降,表明該问卷的信度水平较为理想。
由此可知,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相互支持,表明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此外,笔者以教师的情感承诺为效标,考察了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效标效度,结果表明:教师职业认同与其情感认同的相关系数为0,59,达到了统计学的显著性水平(P
3.2对教师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关系的考察
3.2.1教师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第一部分样本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值为1140.172,其显著水平小于0.01,取样适当性KMO的指标为0.848,表明因素分析的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在不限定因素的前提下,运用主成分法PC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共有2个,它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48.707%。抽取2个因素,旋转后的各项目因素负荷在0.400-0.729之间,这一结果支持了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在测量上的可区分性。但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用于测量教师职业认同的项目“我很想了解别人是如何评价我所在的职业的”,在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上的负荷分别为0.400和0.383,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结构混乱的状态。考虑到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教师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的关系进行考察,两者的可区分性是以后研究的基础,因此,决定删除該项目,重新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重新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3.2.2教师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依据文献整理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两个理论模型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一为单因素模型,即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为同一个心理结构,所有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的问卷项目都负荷在一个潜在的因素之上。模型二为双因素模型,即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为不同的心理结构,所有的问卷项目如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所示,分别负荷在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两个潜在的因素之上。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3.3教师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的现状分析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教师的组织认同均数为4.36,标准差为0.67;职业认同的均数为4.19,标准差为0.68。从总体上看,笔者所调查的教师样本具有较高的组织认同水平和职业认同水平。为了进一步地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考察,笔者对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进行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t=3.95,P
Miller等发现,个体的认同具有不同的形式:认同职业而不认同组织(高职业认同)、认同组织而不认同职业(高组织认同)、认同组织和职业(混合认同)和既不认同组织也不认同职业(认同冷漠)。笔者依据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均数,计算了本研究中不同认同类型的教师分别拥有的人数及其在教师样本总数中占有的比例,结果发现:高职业认同52人(26.26%),高组织认同47人(23.74%),混合认同64人(32.32%),认同冷漠35人(17.68%)。
4 讨论
4.1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修订
国内学者在职业认同的测量问题上,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被大多数人公认的测量工具。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或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的,如刘晓明等人的研究虽然是职业认同的调查报告,但就其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调查对象的职业价值取向。郝玉芳等人的研究虽然采用了较为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的方法,但从其测量的内容来看,主要研究的还是个体的职业自我概念、职业价值观等方面。汤国杰虽然研究的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但在他的学述论文中采用的测量工具却是组织承诺问卷,这在根本上混淆了职业认同和组织承诺的概念。基于此,笔者首先明确提出,在对职业认同的内涵的探讨上,应当从社会同一性理论的角度,把职业认同看成是社会认同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坚持研究中的理论优先的导向性。在具体测量中,笔者没有另起炉灶,编制所谓的职业认同问卷,而是对吻合社会同一性理论要求的Mael等编制的组织认同问卷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在本研究教师样本中,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支持了职业认同问卷的单因素结构,各个问卷项目在因素上的负荷都比较理想,最小的因素负荷也在0.6以上。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x2/df小于3,GFI、AGFI、NFI、IFI、CFI等接近1,RMSEA小于0.08,所有拟合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内,这表明单因素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调查数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的交叉验证结果相互支持,进一步证实了职业认同问卷的单因素结构。
在分半后的两个样本中,职业认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分别高达0.80和0.81,表明本研究所修订的组织认同问卷信度指标良好。与此同时,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因素结构清晰,因素负荷理想,表明該问卷的结构效度也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另外,笔者采用情感承诺变量作为效标进行考察,得到的结果是,职业认同和情感承诺的相关达到了统计学的显著水平,这表明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效标效度良好。
4.2教师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关系
从国外早期的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于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关系的研究采取了一种非此即彼的态度,认为二者不可能同时存在。虽然后来的学者认识到了二者的独立性,并指出在个体的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组合形式,但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并不多见。基于此,在本研究中,对教师样本均采用基于社会同一性理论的测量工具,并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技术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问卷项目呈现出清晰的双因素结构,问卷的12个项目中的11个项目都负荷在原有的组织认同或职业认同维度上,只有项目“我很想了解别人是如何评价我所在的职业的”呈现出负荷混乱的情况。为了得到更清晰的区分结果,笔者删除了該项目,再次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正如表1所示,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形成了非常理想的双因素结构。在随后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中,表2显示的结果表明:双因素模型明显地优于单因素模型。这进一步支持了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可区分性的观点,表明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是可以相互区分的两个心理结构。
4.3教师组织认同与职业认同现状的研究
篇4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参加2012年暑期培训的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获得有效问卷432份。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教师职业责任心问卷。正式问卷共28个题项。其中认知性4题,测量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了解情况;评价性3题a,测量个体对相关的职业责任观点和行为的评价;主动性5题,测量个体在职业责任情境中采用责任行为的积极性;独立性4题,测量个体在对责任事件的思考或行为中是否有主见等特点;合作性5题,测量教师在工作中与同事的合作特征;调控性3题,测量教师在职业责任行为中的变通调控能力;效能性4题,测量教师在职业责任情境中自我预期特性。问卷采用5点Likert量表进行调查。
3.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不同性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1 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注:*表示p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发现,不同性别教师在评价、认知、调控、主动性及总的职业责任心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独立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男性教师,而男性教师的合作性显著高于女性教师。
2.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通过对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评价性、认知性、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和总的职业责任心水平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5~10年教龄>0~5年教龄>10~15年教龄>15年以上教龄的变化趋势(具体可见表2)。
具体表现为5~10年教龄教师的评价显著高于0~5年及10年以上教龄教师的,0~5年教龄教师的评价显著高于15年以上的。5~15年教龄教师的认知显著高于15年以上教龄教师的。5~10年教龄教师的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合作性和责任心总分显著高于0~5年及10年以上教龄教师,0~5年、10~15年教龄教师的效能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显著高于15年以上的。
3.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3 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注:1代表中师,2代表大专,3代表本科,4代表硕士)
通过对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学历的教师在责任心总分上差异不显著,但在认知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合作性的具体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大专学历教师在认知、主动性和合作性上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中师教师。
4.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
表4 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差异分析表
通过对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职业责任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在职业责任心的总分上高于重点学校的教师。此外,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效能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主动性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非重点学校教师的效能和合作性显著高于重点学校教师的,非重点学校教师的主动性非常显著高于重点学校教师的。
三、讨论
1.重庆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总体状况
从表1可见,目前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量表总分为1.82,按照量表的等级水平,处于“非常符合”与“比较符合”之间。该结果说明重庆市的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普遍较强,对待工作处于比较认真负责的状态。
2.不同教龄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从表2可见,重庆市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随着教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点,其中5~10年教龄的教师处于最高水平。查阅文献发现,教龄一直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有研究发现,10年教龄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1]。我们的调查证实了上述结论。究其原因,可能跟职业倦怠有关。Feler指出,在教师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引导阶段”(从教后的前几年)和“生涯挫折阶段”(从教15年左右)是职业倦怠的易发期[2]。0~5年教龄的教师处于关注生存阶段,有很多担心与不适应,加上教学效能感偏低,间接导致职业责任心受影响。10教龄以上的教师一方面职业倦怠加重,一方面家庭与事业的矛盾加剧,导致其职业责任心下降。
3.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教师在责任心的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独立性和合作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教师的独立性显著高于男教师,而男教师的合作性显著高于女教师。前者可能跟女性“忍耐力”有关。多数女老师能够做到态度认真,忠于职守,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够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所以女教师的独立性高于男教师。后者可能跟男性性格因素有关。因为男性多数具有豁达、爽朗等心理品质,所以在资源共享、经验分享等方面,男老师比女老师更容易实现合作性。
4.不同学校类型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重点学校的教师在职业责任心的总分上高于重点学校的教师。这一结果与我们之前的理论假设不一致。有研究者在调查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时也发现,公办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高于其他体制园[2]。这种结果同样令人困惑。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众所周知,非重点学校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非重点学校的生源质量、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等远远不如重点学校的老师。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的工作质量更多是靠教师自身的职业责任心来保证。重点学校在评价制度以及专业成长环境上相对完善,重点学校教师的工作质量可能更多地依靠学校的规则制度等外部因素保证。另一方面也可能跟研究方法有关。本量表采用自呈评价方式,重点学校的教师对职业责任心的标准要求可能比非重点学校的教师高,导致的评价结果偏低。具体原因尚需近一步的实验研究或者追踪访谈。
————————
参考文献
篇5
一、道德认知——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基础
道德是我们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中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要素,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而在道德的内涵中,道德认知又是最基本的成分,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发展,是建立美好道德的基石。同样,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基础。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包括对教师道德的重要社会作用的认识,对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的认识,以及对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鉴别和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认知的发展贯穿于师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支配着教师的道德行为。教师对道德认知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师提升道德认知水平、促进道德成长的前提。但这种理解不能仅限于对文本知识的识记,教师要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具体、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去体会、去感知。
二、道德习惯——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关键
所谓“习惯”,《辞海》中的解释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性的情况。习惯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惯常的行为、常见的行为。据此,我们可以将道德习惯理解为: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个体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的一种倾向性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常规化,是不需要道德意志作用下的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个体将他律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内化为自律的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当教师的某种道德行为,经过反复的实践,成为教师的某种道德习惯时,这种道德习惯就成了教师自然状态的教育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进而成为一种教师文化。道德习惯的养成,大大简化了职业道德选择、职业道德判断等活动过程,使教师个体在面临某种职业道德情境时,能不假思索地完成符合某种道德规范和准则的道德行为①。表面上看,教师的道德习惯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表征;内在的看,教师的道德习惯是一种道德观念、道德思维的反映,是良好职业道德的表征。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其实是教师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道德习惯的行为方式,其实是教师的道德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对实现道德观念的行为化、自觉化,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道德反思——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条件
反思是师德成长的必经之路。早在20世纪30年代,杜威就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界定了“反思”并阐述了反思性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反思性思维“把我们从单纯冲动和单纯的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使我们能够以预见指导我们的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或我们意识到的目的来进行计划,能够以深思熟虑和带着目的的方式开展行动②。”道德反思是指教师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经常对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省,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严肃的字者和及时纠正。道德反思不仅能帮助个体接受和认同道德规范,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变外在的规范为内在要求,而且能促进个体反省、思考道德言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道德反思要求我们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剖析自己,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不良诱惑的侵蚀,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因此,道德反思的过程即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道德认知,审视和慎思自己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获得教育教学体验;通过教育的结果和教育对象的反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在这种反复的体验与持续的反思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日益完善。道德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调节心理活动,避免身心的不平衡现象,从而使教师人格品质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规律看,反思是实现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重要的标志,它表明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进入到自觉化阶段。
四、道德信念——教师职业道德成长的目标
古语云:“欲为经师,先为人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伦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品德要通过个人内心的信念来控制,品德并不是“简单的,一般生活的行为习惯,而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信念程度,凭着自己的意志审慎抉择之后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性习惯,道德习惯体现出品德的水平”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的道德信念的程度是标示一个教师品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它在教师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尤其是那些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专门人士必须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和优良的德行”④。道德信念的确立,既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又是师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的道德信念是教师对一定道德的真诚信仰,它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升华到一定高度后产生的,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合金”。
教师一旦牢固地确立了某种道德信念,就能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来评价自己和别人道德行为的善恶。道德信念所具有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教师道德成长过程中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能够使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教师的道德信念一旦确立,不仅能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自觉自愿地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去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而且能以坚定的毅力去排除一切艰难险阻,使正义的道德行为从一而终,并取得良好效果。教师一旦树立了道德信念,就会精神充实,心明眼亮,奋发努力,无所畏惧,不为名利诱惑,坚持做符合教师道德规范的事,不怕别人的讥笑、讽刺和打击。相反,如果缺乏这种坚定道德信念,就容易胸无大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可见,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动机,而且必须将其转化为坚定的道德信念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才能形成教师稳定而持久的道德品质。
注释:
①和学新,王文娟.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1,(3):7-11.
②[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
③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159-160.
④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7-178.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篇6
On the Burnout of Full-time Adult Education Teachers
Abstract For full-time teachers, burnout also demonstrated its personalized teaching time, teaching object and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Teachers once burnout, can not be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and mitigation, is bound to affect the teaching link, turn the role into its object the Serve teaching members, because of the social breadth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a series of negative effects will be caused to society. Full-timeeducation teachers and burnout,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fundamentally, effective prevention, mitigation, intervention, and it seems very necessary to eliminate occupational burnout.
Key wordseducation; full-time teachers; burnout
1 成人教育配备专职教师队伍是成教发展的未来趋势
成人教育专职教师是指专门从事成人教育工作的教学人员。由于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由普教教师去承担成人教育教学容易导致成教教学普教化,不利于因材施教。所以,配备专职教师从事成教教学已经成为成教发展的未来趋势。
2 职业倦怠感及在成人教育专职教师身上的可能表现
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J.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的,意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①成教专职教师由于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对象及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其职业倦怠也表现出其个性化。美国学者Maslach等人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的三维度是:情绪衰竭,表现为情绪情感极度疲劳、对工作缺乏热情与活力;去人性化,表现为对工作对象疏离和冷漠、缺乏耐心和爱心;低个人成就感,表现为职业效能感降低甚至丧失、对自我消极评价增长。②
就笔者调查发现,成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疲劳感。疲劳感是成人教育专职教师倦怠感存在的普遍现象,因为每天重复的劳动,课时强度大,加上上课时间刚好是大部分人的休闲时间,教师在教学时往往表现出疲惫感。
(2)烦躁易怒或者麻木。教师在从教过程中非常追求学生能接受和认同的那种成就感,所以在面对成教学员的不尊重和不配合时,有些教师往往烦躁易怒,花费不少时间来教训学生;亦或者有些老师觉得见怪不怪,麻木对待,只顾自己讲课,不关注学员的反应。
(3)工作热情消失。因得不到各方的关注,自我成就感缺失,晋升感觉无望,所以长此以往,教师往往会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工作热情减退或消失,不再热衷于教学创新,不利于教学改革和进步。
(4)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较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对生活、工作悲观绝望,对学生失去耐心、默然对待,心情灰暗,找不到发泄的出口。许多教师会对收入、职业前途表示出困惑和担忧。
3 成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倦怠感产生的原因
究其原因,成人教育专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三个层面来剖析。
3.1 社会因素
(1)社会对成教教师的意识偏见。社会上一向对成教学员有偏见,认为他们就是花钱花时间混个文凭而已,理所当然的,也认为成教教师水平一般,不能跟普教教师相比。须不知,成教教师需要更多的教学耐心和技巧,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研究怎么教学。这样的意识偏见使得成教专职教师在社会交往中,存在交际障碍,也对成人教育事业失去信心和动力。
(2)社会生活的压力。对于30岁以下的教师来说,结婚、买房都需要大量的开支,由于事业刚刚起步,经济上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使得他们经济紧张,身心疲惫;而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又要承担养家糊口,教育子女的经济和心理双重压力,容易在工作遇到不适时产生倦怠。
3.2 学校因素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成人教育专职教师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这些外力因素作用下,也会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1)教学任务重,晋升压力大。成人教育部门一向被认为是教学单位,主要是给学员提供教学服务以帮助学员获取学历学位或者通过某项资格考试或者掌握某项技能。所以,成人教育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教学任务重,本身就容易使教师产生疲惫感。另外,教师在被评价时,除了完成课时工作量外,还有职称晋升的压力,而目前对于教师晋职来说,并没有独立的一套针对成教教师的职称晋升的做法,于是使得成教专职教师还必须与普教教师同台竞争,在很多规定要求前处于劣势。
(2)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不对等。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不对等也使得成教专职教师容易丧失工作热情。当教师付出的劳动产生的价值与得到的报酬不对等时,他们往往会消极对待,失落和不满。
(3)专业差异大。成人专职教师的专业不同,产生的职业倦怠感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所学专业招生人数多的,教师心理感受较好,这一方面是因为课时费与学生人数挂钩,另一方面是因为学员多的专业在从教中更易于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所学专业招收学员较少的教师,则更易于对自己的专业不满,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3.3 个人因素
除了外因,主要还是内因在起作用。成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更多的还是个人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思想和情绪上出现了偏差。
(1)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每个教师都存在多重身份,在学校,是教师;在家庭,是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除了工作,教师也应该处理好家庭事务,给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成教专职教师上班时间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牺牲了许多宝贵的家庭时间,在面对家庭成员时愧疚,特别是家庭出现问题时强烈的自责,从而表现出对工作的不满。
(2)职业提升平台较少。晋升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能,可是成教专职教师面临的进修机会很少,时间上也很难安排。
(3)重复劳动使得情绪衰竭。教学任务重,重复的劳动会使教师疲劳,丧失工作热情。而教学是项非常专业的服务,不可能像其他行业可以在重复劳动过度时轮岗。
(4)学生的不尊重及不参与。近年来,成人教育受到普教扩招的影响,招到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许多学员对老师不够尊重,在学习过程中不配合不参与,也容易让教师觉得学员“朽木不可雕”,即使自己再怎么认真和努力都不会改变现状,从而易怒,或者麻木。
(5)接触学员复杂容易导致自我角色的否定。成人教育学员的身份非常复杂,有些学员在社会上有极高的成就和地位,或者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有些教师在比较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认为对自己不公,有着学识却不能获得好的地位和丰厚的经济收入,从而自己内心否定自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满,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怀疑。
4 有效消除成人教育专职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建议
针对以上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消除成人教育专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必须从社会、学校和个人各方面共同努力,做到预防、干预、缓解和消除。
(1)社会的关注。社会应该高度关注成人教育专职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从业环境,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另外,相关方面能够提供支持,及时了解评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对问题进行疏导,在买房贷款方面,银行能出台一些政策提供更大的保障性支持。另外,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对成人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和考核是否应该单独设置合适的标准。
(2)在教学管理中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学校管理在评价教师教学时,应必要了解教师所处的需求层次,从而从经济上给予奖励,或是提供适当的进修机会和专业技能交流机会,以满足教师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消除教师教学中的焦虑感。对一线教师的评职、评优给予更多的倾斜性扶持;科研部门尽可能多地给其创造时间和条件在职进修;工会经常性创造条件让教师锻炼身体、愉悦心境和拓展人际关系;学生部门加强学员的学习观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给任课教师合理打分的意义,促进课堂和谐。③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成人教育专职教师心理保健体系。
(3)鼓励教师根据学员特点,自行编著适合成教学员的教材。很多时候,教师倦怠感源于学生的不配合,成教学员在学习中,经常因为教材不合适,与教师教学之间关联度不高而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产生反感情绪,从而对教师不满。反过来,教师也很无奈和受伤。建议任课教师根据学员特点、社会行业的需要和学时安排,自行编著出适合成教学员的通用教材,以便于组织面授学习和学员自学。
(4)对成教学员实行跟踪回访服务,增强教师从业的成就感。为了解决成教专职教师成就感的缺乏,建议建立学员长效跟踪回访机制,更好地掌握学员的进步和提升情况,增强教师从业的成就感。
(5)教师要正确认知自己并学会自我调节。成教专职教师应主动认清职业倦怠的危害,从自身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应对。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优点,确定一个恰当的工作目标;加强学习意识,不断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内心;保持工作热情,善于在重复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并关注工作的兴奋点;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及时肯定自己的进步,增强自我效能感;合理安排自己工作之余的时间,处理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学会放松,要经常进行心理健康的维护和疏导。④
注释
① Freudenberger HJ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4.30(1):159-165.
篇7
一、教师职业素质的概念
教师职业素质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这种职业品质在一般生理条件合格的条例下(无语言障碍,无形体缺陷等),主要是经过后天科学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的教师才可以说是一名合格的人才型教师。
高校教师教师是新知识的开拓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能力发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学生未来成材的楷模。由于高等学校的教师在完成国家人才培养这一宏观工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所以素质较高的教师不但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迅速地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引发学生尊重和崇敬的心理,而素质较差的教师则相反,特别是在学生中没有威信,得不到学生尊重和崇敬,也不利于教师自己的发展。
二、人才型教师职业素质的特点:
1.全面性:教育工作是不断促进学生对象社会化的过程,以适应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显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要求教师素质结构全面,要有全面育人的能力。
2.示范性: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言传身教,教师本身的思想品德、个性修养、一举一动都成为学生集资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形象,这是教师区别于其它职业的显著特点。
3.稳定性:教师直接参与的经常性工作是具有稳定、重复,可操作性的工作。所以对教师的基本职业品质要内化成稳定的心理结构去操纵教师的职业行为,也就是要求教师具有熟练、规范的职业品质。
4.再创性:教师本人传授的是前人积累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未知的领域。如何教会学生,并使学生学会和会学,就要求教师善于科学与艺术地加工有用的信息,并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这就是教师职业品质的再创性。
三、人才型教师职业素质的结构及设计依据
(一)人才型教师职业素质的结构
1.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努力提高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修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高尚的思想情操,严谨的执教态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深厚的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比较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3.教师的身心素质。体制健康,精力充沛,具有比较广泛的爱好、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宽广的胸怀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等。
教师职业素质的三个方面,构成教师职业素质的结构,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方向、灵魂,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身心的素质是保证。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缺少哪一方面都影响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二)教师现代化职业素质的设计依据
社会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而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给教师素质提出了特定要求。
1.教学能力复合化。从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看,学校育人的信息源的构成会发生明显变化,新课程计划也已经把课程划分为必修、选修、活动三大课程。所以要对现有学科教师加强其从事学科课程的教学能力,培养其从事选修课程的教学能力,发展其从事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使教师具有复合教学能力。
2.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学科教学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多学科对同一个学生个体施教的过程中,要求各科老师有相互配合的意识,应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求教师能从系统理论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相关科学知识,以及一般方法论知识。
3.教育交往的多样化。教师应加强多向的教育交往,业务研究交往,师生情感交往等多种交往能力。
4.教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技术不断进步。目前视听技术发展到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并与计算机结合向智能化发展。全社会的重视教育,加强教育投入,促进了教学装备的现代化。这些都使得教学手段现代化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为此“三片、两带、一机”将成为教师的常规手段,通过电化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现代教育(下转第37页)(上接第25页)技术将成为教师职业品质的重要一环。
5.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教育是超前的事业。21世纪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时代,教师不但要适应教育的今天,还要面对发展的未来。这就不但要求教师要对今天的社会变革与发展有适应力,还要为21世纪社会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要求教师必须以超前意识为基础,发展教师的获取处理使用信息、教育科研等多项发展能力。
四、大力提高教师职业素质,造就更多人才型教师
1.广泛深入的开展以教师职业道德为核心的道德建设。教师这一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高、更严。我们必须看到,教师作为文化人,其精神对工作的推动作用往往比一般人更重要,奉献精神是促进教师进步最重要的精神动力,它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
2.建立健全教师职业素质的运行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整套运行机制。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两个机制:一是动力机制,二是约束机制。这两个机制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方面,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仅有文化知识的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比如下实验室、下厂锻炼等等。
【参考文献】
[1]阎增援.论大学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篇8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一般偏重于从宏观层面上探讨教师专业组织、专业制度、教育体系等问题,对教师专业发展微观层面的分析相对欠缺。事实上,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人和主人。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努力在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6]。没有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就很难有教师理想的追求,也就难以有自我潜能的挖掘,也就不可能有教师的快速成长。“正是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所扮演的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路线的调节、监控角色,才使得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一个动态发展的循环,促使它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7]因此,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成长的基石,专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专业自主发展[8]。教师专业发展实质上是教师个人积极主动的自我导向型发展。
二职业认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学依据
1心理契约理论
心理契约是在社会交换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其基本假设为:员工与组织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双方均需要有一定的付出,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收益,但这种交换是人们主观上以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为基础而进行的衡量和对比[9]。因此,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双方内隐的契约和相互的责任与期望。从心理契约的角度看,教师所在的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包括忠诚敬业精神的保持与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而教师对所在学校的期望除了报酬、公平、人际和谐、价值认同,也包括自身专业方面的提高[10]。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而心理契约建立的前提与有效执行的关键恰恰是教师的职业认同。可以说,正是在职业认同的基础上,教师与组织(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无形中达成了默契。
2心理资本理论
心理资本(psychology capital)概念的提出源于积极心理学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它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指:(1)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乐观);(3)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希望);(4)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11]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韧性)。心理资本的要素还可以扩大,包括诸如智慧、幸福、感恩、宽恕和勇气等积极特质。与一般特质不同,心理资本是一种重要的个人积极心理能量,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对待任务、绩效和成功的一种积极状态,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工作满意感和绩效均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12]。Luthans等对422位中国员工的实证研究表明,员工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及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都与他们的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13]。因此,教师职业认同可以看作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心理资本,其能有效地激活工作投入的四个维度―――活力、专注、奉献和创造力,在促进教师工作投入的基础之上对教师个体的工作绩效和组织工作绩效都产生积极的效益。换言之,教师可以凭借职业认同的心理资本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其核心与动力是对职业的积极情感。
3自我实现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幸福是人的本性的体现和潜能的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将人的需要区分为缺失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其中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的个体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巅峰体验。马斯洛认为达到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14]。职业认同会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动机,在职业实践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潜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职业方面的自我实现过程。
4自我决定理论
Ryan和Ded的自我决定理论(SDT)强调人的内在动机,指出当人们在被内在动机驱动时会在活动过程中感觉到强烈的兴趣和适应感,而内在动机最有可能在三种先天的心理需要―――自主(autonomy)、关系(relatedness)和能力(competence)得到满足时发生。SDT假定所有人都有基本的需要,希望在行为中感到自由和不受压制,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减少同重要人物的距离,甚至是和这些人物发生联系,并且在这些行为中体会到力量和能力,当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拥有这些体验时,内在动机更有可能发生,同时相应地,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提升了获得这三类体验的可能性[15]。从自我决定理论来审视,教师职业认同使教师的职业活动与个人的深层价值观相匹配,有助于教师获得一种职业自主性,并在职业关系中主动地向专业领域的重要人物或榜样进行观察学习,在此过程中体验职业能力的成长,实现自身的种种潜能(自我实现),这种由内在动机激发的努力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5复原力理论
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概念来表示复原力,如心理韧性、心理弹性、保护因子等。Walsh等认为复原力是一种稳定的特质或能力,保护个体免受危机和逆境的消极影响[16]。Garmezy将复原力定义为个体在充满挑战和威胁的环境中成功适应的能力、结果和过程[17]。因此,复原力可以看作个体在挫折、逆境、倦怠等压力状态下拥有的个人资源,包括内部保护因子和外部保护因子。其中,内部保护因子包括社会交往能力、能与他人合作、乐观宽容的态度、内控性归因、问题解决能力、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可及对生活的目标感、自我掌控和自我调适,外部保护因子包括家庭和朋友等社会支持[18]。这些保护因子能调节或缓和压力或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减少个体的易染性和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增加个体的适应行为。
教师职业认同可以看成教师职业生涯中复原力的一种内部保护因子,有助于教师个体对职业拥有乐观的积极情绪和宽容的态度。根据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积极情绪可以扩展个体的瞬时思维―――行为系统,使思维变得更有创造性、概括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促使人们从事更广范围的思维和行为活动,倾向于产生有趣、有意义的行为[19]。积极情绪还可以构建持久的个人资源,从体力资源、智力资源到社会资源和心理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更好的生存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讲,职业认同所伴随的积极情绪具有一种情绪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激励效应,并能促进个体的幸福感。
目前,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倦怠状态下的教师一般表现为情感耗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等心理和行为特征,而这一职业状态不仅会造成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缺失,同时也会制约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并最终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20]。教师感觉到倦怠压力时,会抑制个体专业自我成长的能力,进而影响到个体职业生涯的自我实现。研究表明,复原力与压力知觉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幸福感显著正相关[21]。复原力有助于教师个体以积极的心态和思维风格去处理职业压力,敢于尝试新鲜经验,注重自我成长和扩展,在追求潜能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并增进个体和职业维度的幸福感,进而通过内激励进一步增加职业认同,开启自我认同与自我成长的良性循环。
6玩兴理论
玩兴(playfulness)是一种在工作或学习中所展现出来的主动自发、好玩有趣、乐在其中的态度。根据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理论,心流(flow)是一个人完全沉浸于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经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庞大的代价。国外及台湾地区学者的研究表明,成人玩兴能够提高个体学习或工作的效率,促进创新行为,并能够增进人们的良好心情[22]。从玩兴的角度来看,职业认同有助于教师专注专业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心流体验甚至是巅峰体验的强化与激励。因此,对于职业认同的教师来讲,专业发展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愉悦活动,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高的玩兴。
三职业认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机制
1激励作用
在外在支持良好的环境下,职业认同促使教师调动心理资本系统中的希望、乐观、自信等积极因子,使教师个体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认知层面,教师结合特点树立专业发展期望与职业生涯目标,在专业教育实践中履行心理契约,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在情感层面,教师在工作中会表现出较高的玩兴,能在专业探索中发现乐趣、乐在其中,主动投入,并由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并促成教师个体心理幸福感的提高,在积极的职业情感作用下,教师个体以积极、愉悦的心境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品质培养。在意志和动机层面,教师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决定倾向会激发个体内在的成就动机,进而追求自我实现等高级需要的满足,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精神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与提升。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的专业发展既是职业认同激励的结果,也会反过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二者实现协同促进。
2保健效应
在面对压力、挑战、挫折等应激情境时,良好职业认同教师的复原力系统会被激活,调动个体韧性心理资本,使教师在挫折情境下表现出较好的心理弹性,缓冲应激性因素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使教师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借助认知重组、选择性知觉积极应对压力环境,通过寻求社会支持、建立亲密关系、情绪管理等对教师个体产生保护作用。教师在职业信念的鼓舞下,积极情绪扩展个体的思维―――行为系统,促成教师创造性地实现问题解决。专业性的问题解决本身就是一种专业发展过程,外在环境或生活事件的问题解决并不一定直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只是起到一种保健性的调节效应(图2中用虚线箭头表示保健性效应)。但无论是问题解决或者教师专业发展,都会通过心理动力系统中的自我效能、自我实现等因素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幸福度,进而有效应对职业倦怠现象。
四小结与展望
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包括正性情境下的激励作用和负性情境下的保健效应。其中,心理资本、心理契约、复原力、自我实现、自我决定、玩兴等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强化了教师的工作卷入程度、自主导向、自我效能、自我更新和工作满意度,对于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具有内在驱动价值。在这些心理中介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认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从心理资本、心理契约、复原力、自我实现、自我决定、玩兴等一个或多个心理视角重新审视促进教师职业认同或专业发展的路径,建构符合教师心理特点与专业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外,本文从心理机制的微观角度分析了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如果能将宏观层面的影响机制同时加以考虑,并通过量化的实证研究来予以验证,并最终构建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子模型,可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制订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创新教师自主发展的成长机制。
参考文献[1]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81.
[2]李芳.论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99-100.
[3]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5:15-23.
[4]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3-8.[5]胡海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自我导向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85-87.
[6]张建平.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学思考[J].高教探索,2006(4):87-89.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11.
[8]白素娥,吴振利.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认知障碍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5-128.
[9]付海宾.企业员工理念型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08:2-13.
[10]李永鑫,于颖.师范生职业认同―――基于心理契约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学报),2011(4):21-24.[11] Luthans F, Youssef C M, Avolio B J. Psy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thehumancompetitiveedge[M].Oxford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3-32.
[12]焦文洁.心理资本的积极效应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4-9.
[13]Larson M, Luthans F. Potential added valu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predicting work attitudes [J].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06(13):45-62.[14][18][21]胡夏娟.大学生压力知觉、复原力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5-22.
[15]严标宾,郑雪,邱林.自我决定理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94-95.[16]Walsh F.A family resilience framework: Innovative practice applications [J].Family Relations,2002,51(2): 130-137.
[17]Masten A S, Best K M & Garmezy N.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Contributionsfrom the study of children who overcome adversity [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lhology,1990(2):425-444.
篇9
一、元认知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21世纪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必须学会学习。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并且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思维的过程,即学生要具有元认知能力。元认知是个人为了理解和学习所必需具有的、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1]。元认知不但包括学生使用的策略,还包括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及如何应用它们。当一个人具有元认知能力,他/她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能否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策略进行反思被认为是衡量成功教育过程的指标。针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主要批判就体现在传统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反思和元认知技能。
弗莱维尔(Flavell)于1976年在其《认知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元认知研究开始在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教学领域开展,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元认知策略能力,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祖林(Kozulin)的研究表明,受过元认知培训的学生表现与受过元认知培训的教师作为教学中介者所表现出来的素质有显著的正相关。即,受过元认知培训的学生和教师能更有效地运用元认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科祖林(Kozulin)在其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年会上的论文《谁更需要元认知:学生或是教师》中指出,教师解决认知问题的能力与反思其解决问题策略能力方面有很大差距。所以无论是针对那些教公认学业成绩差的少数学生的教师们还是一般教师培训,尤其要给予元认知足够的重视[2]。拉赫曼(Rahman)在其论文“元认知意识强的教师能培养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吗?”得出结论,元认知意识强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学业方面表现更好[3]。
在我国外语教学界,近十年来有关外语教学的元认知研究,除了杨文滢[4]研究了步骤和模式外,都是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一定时间的元认知策略训练证明培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具体语言技能和学习质量。此类研究都是以学生元认知为研究对象,教师元认知如何及其与学生元认知是否存在相关很少被研究。只有吴迪从教师元认知的内涵和结构入手,结合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教师元认知与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他指出,“教师元认知能为教师提供自我和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力保证,加强教师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5]
本篇文章着重论述如何提高教师元认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定义、特点和趋势
提高教育质量是目前各国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教育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说法不一,但一般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叶澜,白益民1996)[6]。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进行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认为教师应该具有两类知识,关于学科的知识和教育的知识。第二是强调教师要有实践反思取向,即教师实践知识和促进教师以某种方式反思。第三是教师以哪些途径和方式促进专业发展。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总结其中的共同点可以理解为: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个体对自己实践的不断反思、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
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步确立了教师发展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的机构不断创新,但是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不平衡。虽然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还存在差距,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渐由教师群体的和外在的专业提升演变为教师个体的和内在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教师不断增强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元认知能力是教师个体的和内在的专业发展,外语教师教学元认知是指教师了解培养学生元认知所必要的知识,通常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在特定环境下所应有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教师对于教学必需的知识的理解对于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影响。外语教师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及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元认知能力将是自身专业发展的根本。
三、提高教师元认知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元认知,培养教师教学元认知能力,有利于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者,有利于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提高教师元认知?如下两点可以借鉴。
1.开展外语教师教学元认知培训课程,培养外语教师教学元认知能力。鉴于外语教师对于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参差不齐,培养教师元认知能力首要的就是由专家向教师介绍元认知,具体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激发教师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高级管理过程,并分析教师教学元认知。主要涉及三方面。计划过程、监控过程和评价优缺点的过程。教师可以就量表式问卷作答,并算出以上三方面的得分。分析教师得分结果时,侧重对自我优势和劣势的反思性自我分析。然后培训专家分发活页,对于如何展开教学给予建议。这些建议仍然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价三方面的指导。这种活页能用于开展行动计划,提高教师对教学的高级管理水平,教师因此能从元认知角度更加系统地思考教学过程。另外一种提高外语教师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就是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元认知研究标准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
2.培养外语教师对教学的批判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过程的反思就是教师以一定的元认知知识为基础,伴随元认知体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知监控的过程。培养外语教师对教学的批判反思能力,以此提高外语教师元认知监控能力能更好地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第一,鼓励外语教师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使教师意识到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能力和自我成长的关键。第二,学校应对外语教师对提高教学所付出的努力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学校要考虑教师在反思方面的具体要求,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外语教师自觉反思。第三,对于外语教师的反思要加以引导,要指导教师具体地直接地对日常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调整改变教学行为,行动上有所体现。第四,对反思的方法和内容邀请专家进行指导。要创造有利于教师反思的机制和环境,使外语教师做到经常反思,让他们主动进行思想交流,如教师间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活动。反思的内容包括对经验进行反思;对各种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问题进行反思,如反思某次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过程是否根据学生的个体进行调整,等。
四、结语
目前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对于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元认知的水平和能力成为广大教师和研究者们研究的热点,但是研究很少涉及到教师的元认知。本文通过探讨如何提高教师元认知能力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及专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考察教师实际课堂行为,来检验课堂行为是否反映出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元认知意识强的教师是否能更多地思考自己课堂上的行为,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Flavell,J.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In L. B.Resnick (Ed.),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J]. Hillsdale,NJ:Erlbaum,1976:231-236.
[2]Kozulin,A.Who needs metacognition more:students or teach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M].Canada:Montreal,2005.
[3]Rahman,F.Do Metacognitively Aware Teachers Make Any Difference In Students’Metacogn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2010,2(6).
篇10
一、加强教师角色责任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变革,使教师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职业态度。因此,学校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教师的职业适应和社会适应作为建设教师队伍的先决条件。
(一)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实教师的头脑。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教师的育人功能发生了变化。学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能力。当前,日趋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假如不能把握住教学角色,无法适应教育技术改革的形势,仍然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将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终为学校教育所淘汰。所以,教师要有现代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才能轻松自如地耕耘教坛,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主动者。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确立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位置,另一方面要明确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即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因此,教师要弄清楚下列问题。
1.在教学层面上,学生是“人”,不是“容器”。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与教师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
2.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
3.在学校人际交往中,教师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技巧,如善于向学生“示爱”,有同情心;让学生理解自己的言行,不放纵、迁就学生;以身作则,做事有原则、立场。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而且是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和准则的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对学生起着仿效作用。一名教师,不论他的性格如何,是否适合做教师,他心里自然明白自己在怎样教育学生,能教到什么程度。教师有普通人所有的一切需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但教师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拥有更多的是无形的报酬。将教师作为不得已而从之的职业的想法,不喜欢教学,随意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学生,或将商品意识纳入教育行为,不专心教学,热衷于有偿家教,等等,都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陶行知先生曾满怀信心地指出:“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殷切期望。
二、解决教师工作压力
国外有关调查表明,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它行业的人。我国香港地区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职业。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工作压力,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焦虑,如心悸、神经衰弱、消化不良、沮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低、工作效率差等。
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期望值过大,追求“完美主义”。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把“完美”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在工作上要求尽善尽美,并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这种追求“完美”之心态容易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个性、能力、机遇等。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对自己自怪、自责,对他人怀有敌视、对立情绪。因此,教师放弃“完美主义”的心态,积极面对工作中的挫折,调整、确立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才能在真实的世界里发挥工作的潜能。
(二)教师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怎样评价教师,教师能否接受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心理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工作若得到积极的评价,便会以饱满的情绪、更大的精力投入工作。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有的还成为解聘不合格教师的依据。现在学校进行终结性评价,结果基本上体现在对教师的奖惩上,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而形成性评价更能关注教学、教育过程,如教师怎样工作,学生原有的素质水平是否有提高的机会,教师工作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等。教师评价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人从事各项工作,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教师职业压力和身心疾病已受到专家们的关注。和普通人一样,教师也会陷入如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困境。因此,现代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心理自我调节,显得十分重要。
(一)面对现实,自我认知。
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帮助自己有效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教师若不能勇敢地面对教育现实的挑战,仍然采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策略,则容易产生职业适应障碍,降低工作效率。
(二)促进教师人际关系的发展。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发挥角色作用、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反之,人际关系恶化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使人陷入无穷乏味的名利纠纷之中而不能自拔,同时也会严重腐蚀校园风气。
首先,认识、接纳自己,了解、尊重他人是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基础。人们一般喜欢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短处相对比,这样人就比较容易自信,但有碍于人际关系的建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必须正视并接受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对自尊心有威胁的各种因素,如家长、学生对自己教学成果的评价,荣誉的得失,自身冲动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教师勇于向自我挑战,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
另外,有效的沟通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也很必要。“I am sorry!”(很抱歉!)是外国人相互沟通时的常用语。国外研究发现,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中,有60%的因素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沟通既能了解别人,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也能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掌握沟通的技巧: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同情与理解,将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
(三)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健康的人格特征突出表现在如何对待教育工作,怎样对待所教的学生。其中,教师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忽视。如果教师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就会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如:长期患病、婚姻失败、人际关系不合等,都可能使教师上课无精打采,一旦工作不如意时,就大动肝火。所以,高情商的教师首先善于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不在不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生气、发怒。马卡连柯以自身的体会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他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示出来。”
总之,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在日趋紧张、竞争激烈的环境里,人们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也为多元道德价值观所困,必须接受职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淑琦等.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
篇11
1 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的界定
认同源于拉丁语“idem”一词,意为“相同的事物”;英语中认同(identification)概念的本意就是“身份”;在相关文献中,认同是指一种特定的情感联系,是个体自我认识的一部分,而这一自我认识源于作为个体的他存在于社会群体之中[2]。
社会学家最早开展认同领域的研究。社会认同理论(sit)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所处的群体产生认同,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并通过对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获取积极的自尊[3]。turner等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与sit理论相比,自我归类理论添加了组织内部的行为,个人可以将自我在不同的层次进行归类:在个体层面(个体间差异)、团队层面(本群体成员与其他群体成员间存在差异)或者物种层次(人类与其他生物存在差异)。个体通过分类,将赋予自我符合内群体的特征,实现自我定型,并往往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己方群体成员。根据自我归类理论,我们很容易认清教师职业认同的实质:个体在团队层面,以教师职业为标准所进行的自我分类。
近年来,教师的职业认同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题,纵观已有文献,由于研究侧重点的相异,关于教师职业认同概念还缺乏明确而统一的界定:有学者从特征入手,将教师职业认同界定为一系列表征教师的职业特征,比如beijaard在研究中提出通过某人所教授的学科、与学生的关系、教师的角色或者角色概念三个范畴来完成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界定。也有学者从建构的过程入手,强调教师职业认同的动态性,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自我意象和其感觉到必须扮演的教师角色之间的复杂的动态的平衡[4],是教师通过与环境的持续互动来建构的对职业意义的认识。还有的学者如吴慎慎侧重于从教师本人的感知出发,指出教师个人对身为教师的认同概念,是教师知觉工作情境、赋予意义并采取行动的核心,或者更简单的说,教师职业认同就是教师个人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概念[5]。魏淑华在对中外学者已有观点做出详尽梳理之后,总结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既是个体从自身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其教师角色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职业认同有不同的认识,对职业认同的认识还需要统一。
2 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动因研究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样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甚至个人成长经历都会影响教师的自我职业判断,进而对教师的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受到性别、教龄、所教学科影响,以及做学生的经验、重要他人、重要事件和教学经验的影响,还受到教学环境等的影响(于慧慧,2006,魏淑华,2008,温艳红,2009)。在本文中,主要从职业形象、工作自主性和组织环境因素等方面研究和分析其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1 职业形象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在已有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中,有学者依据教师对他们职业角色或职业群体的认识和理解,或教师职业的相应特征来解释职业认同[6]。而对职业角色或职业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师职业形象。教师职业形象是作为教师的群体或个人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教师职业群体或个人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的表征。魏淑华在总结miller、moore 和hofman、korthagen等学者对职业认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也认为职业认同与特定的职业特征相联系,而职业特征是职业形象的关键构成要素。从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职业认同主要被用于刻画理想教师的特征,因而,教师职业形象的建立过程,实质就是对教师特征的理解和教师职业概念的形成过程,即对职业形象的认知将会影响到职业认同的形成。bamber 和 iyer在对同样作为知识性员工的审计师职业认同领域的实证研究中,证实了审计师的职业形象对职业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7]。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以及教师个体自身对其职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体系,都会影响到个体对教师职业形象的认可,进而影响教师职业认同。受
职业认同是教师的个体经验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9]。sleegers & kelchtermans也认为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教师通过与他们的环境的互动来建构。组织环境的改变可从不同方面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还受到受到教龄,所教学科影响,做学生的经验、重要他人、重要事件和教学经验的影响,还受到教学环境等的影响。moore和hofman(1998)指出学校对办学水平的高质量追求是与教师高度发展的职业认同相一致的[10]。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的措施会积极影响教师对职业认同的感知,组织架构的变化、新工作团队的建立和激励机制的变革也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参与度,进而推动员工的职业认同重构过程。教师所处的组织环境会对个体职业认同的建立、形成与发展产生全面且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职业目标的组织环境会增加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
3 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果变量研究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11]。学者认为,组织内的员工同时肩负着组织角色和职业角色,在角色的互动冲突中,与所扮演角色相应的认同感之间也会产生显著的相互影响[12]。russo以记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显示,作为知识型员工,记者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对记者职业的认同程度高于对组织的认同。同时,依据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职业认同强烈的记者,需要报社提供从事该项专业工作的平台,以及与有相同职业认同的同事工作的机会,当这些需求得以满足后,记者才倾向于表现出更强烈的组织认同。在后续的系列对其他行业员工(审计师、兽医等)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关系研究中,学者们也得到了较为一致性的结论,即职业认同会影响组织认同,且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果变量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的一系列行为状态相关。moore和hofman对350余名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强烈的职业认同有助于克服其对工作条件的不满,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他们的离职倾向。同样的研究也见于gaziel和魏淑华的文章中,他们分别证实了在以色列和整理
参考文献
[1] goffee,r.& jones g.,1996.“what holds the modern company togeth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4,pp.133-48.
[2] tajfel,h.,1981,“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tajfel,h., & turner,j.c.,1986,“the social of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s.worchel & w.g.austin (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7–24).chicago,il: nelson.
[4] volkmann,m.j.& anderson,m.a.,1998,“creat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dilemmas and metaphors of a first-year chemistry teacher”,science education,vol.82,pp.293-310.
[5] kelehterman,g.,2000,“elling dreams: a commentary to newman from a european contex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vol.33 pp.209-211.
[6] 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7-81
[7] bamber em.& iyer vm.,2002,“big 5 auditors' prof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nsistency or conflict?”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vol.21 pp.21-38.
[8] hall,r.h.1968.professionalization and bureau cratization [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3: 92-104.
[9] russo,t.c.1998.organiz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2:72-111.
[10]moore,m.,& hofman,j.e.,1988,“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israel”,higher education,vol.17,pp.69–79.
[11]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篇12
教师职业认同是师范生的一种心理品质,会形成一种行为动力,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密切关联着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与相关教育改革问题。自从2007年国家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研究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问题,以期更好地提高免费师范生的教育质量。
一、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认同
关于职业认同,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的定义。叶澜对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她认为职业认同感是所有求职人员对拟进入的职业应具有的起码的心理品质。孙美红、钱琴珍认为“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从内心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找到乐趣,因此职业认同通常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张晔则将职业认同感定义为一个人对其所从事的职业在其心目中的一种确认,由于该职业符合自身终生之向往,从而认定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所以用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并且能从中取得乐趣的心理状态。
从以上观点可以发现: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各种因素的看法,职业认同是在了解其所从事的职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品质。
(二)教师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又指一种状态,这是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过程观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观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刘富喜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一种泛指,是教师个人在履职实践和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价值、需求、情感等方面形成的体验和认知,这种体验和认知趋于与社会共识同化且不断深化。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定义是从动静两个方面共同论述的。从动态的意义来讲,教师职业认同是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建立的;从静态的意义来讲,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综合看法。
(三)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关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比较少,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并无一个全面的定义。在所查阅的文献中仅有魏淑华、薄艳玲对师范生职业认同进行了定义。魏淑华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界定为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目前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薄艳玲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构成因素及形成过程提出:师范生职业认同是指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志、期望、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的综合,这是从静态上考察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水平;而动态的教师职业认同则强调师范生在专业学习阶段思想上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内化教师职业社会期望,行为上对教师角色同化的过程。
通过以上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师范生职业认同:认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是动静的结合体。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是师范生主体的建构,且不同的个体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具有能动性和多元性。认同本身是一种社会行为,认同的形成根源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这使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具有社会性。
二、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方法例举
问卷调查法是用目的明确、预先编写好的问卷对大量被试进行的调查。曾丽红用自己编制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问卷,选取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三个学校的免费师范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研究性别、家庭收入等因素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解滨羽、唐瑛从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这六个维度对新疆教育学院全日制师范方向专科学生进行了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问卷调查研究。
访谈法是指对有限数量的教师作结构性或半结构性的访谈。石艳从某师范大学第一批免费师范生中抽取25个样本进行访谈,同时对其中的6位同学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跟踪性访谈,深入分析了免费师范生的身份认同。
个案研究法是指围绕个别教师职业认同的不同方面进行的深入研究。薄艳玲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职业认同差异性较大的四名高师生为个案,研究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对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
文献法即收集、查阅相关文献或书籍,从中为自己的研究提供视角、理论依据。魏淑华、曾丽红等学者在研究中均运用到此方法,大量查阅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资料,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13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五年制朝鲜族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立项批准号:ZD152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关于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在岗教师,而对教师队伍的后备队――师范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朝鲜族师范生的研究尚属空白。目前,五年制朝鲜族师范教育承担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小学及幼儿教师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研究五年制朝鲜族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状况,不仅对认识其职业认同现状和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而且能为促进朝鲜族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角色学习理论
社会角色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角色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它要遵循角色学习的社会心理机制和角色学习的过程。师范生作为教师职业的预备角色,首先要明确教师职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教师角色是社会对担任一定教师职位的人的期望。事实上,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角色学习的过程。师范院校通过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对师范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师范生在职前师范教育阶段尽量去完成教师角色的学习过程,以便今后能顺利进入教师工作岗位。角色理论涉及众多相关的内容,诸如角色认知、角色规范、角色职责等。由此可见,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就是对教师角色的学习过程,包括职业认知、职业规范、职业职责等一系列的学习过程。
(二)霍兰德职业适应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兰德先生于1959年提出的。霍兰德认为:“大多数人的人格可以分为现实人、智慧人、艺术人、社会人、事业人和常规人六种类型,相应的职业也分为实际型、调研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各种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因此,从职业角度来分析,相应的职业兴趣匹配相应的职业类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该理论十分重视人格类型、职业兴趣和职业类型的匹配以及相互适应契合,强调其相互适应后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1年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其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模仿,青年主要的学习方式便是模仿,他们通过对榜样的仿效,习得了新的行为。该理论重视观察和模仿在个体行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个体某种新的行为的形成离不开观察者观察学习的内在过程。由此可见,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也同样离不开一定的观察和模仿。这就需要考虑到一线幼儿园及小学教师的行为会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的途径来实现的。
二、五年制朝鲜族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成套问卷的框架构想
根据以上理论基础,借鉴薄艳玲(2009)有关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将五年制朝鲜族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定义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志、期望、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的综合。这是从静态上考察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水平。而动态的教师职业认同则强调师范生在专业学习阶段思想上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内化教师职业社会期望,行为上对教师角色同化的过程。因此,结合本研究的出发点及目的,构建如下框架:
三、五年制朝鲜族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初步构想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问卷
1.师范生教师职业认知维度
“职业认知是指劳动者获取、储存和使用职业知识的个性心理准备状态和进行职业价值判断的认知过程。”在本问卷中,职业认知维度包括对教师职业责任和义务的正确认知,对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认知,对自身素质是否适合从事教师职业的认知以及对自身角色是否与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认知四个指标。
2.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维度
所谓教师职业情感是指“师范生、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在本问卷中,职业情感维度包括对师范生角色产生的自豪感,对当前师范生学习生活感到快乐的满意感,对将来成为一名教师的快乐感以及对教师职业本身的深厚情感四个指标。
3.师范生教师职业意志维度
师范生教师职业意志是指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具备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在艰苦环境中执着于教育事业的勇气。在本问卷中,职业意志维度包括毕业是否愿意成为教师,目前是否为成为一名教师而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今后即使有转行的机会也要坚持从事教师职业以及在教师岗位上从事教育教学的意志四个指标。
4.师范生教师职业期望维度
教师职业期望是指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望和要求。师范生教师职业期望是影响其职业选择中的关键因素,是其职业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在本问卷中,职业期望维度包括对将来教师角色的期望,对职业薪酬的期望,对将来有能力从事教师职业的期望以及对将来教师职业生活的期望四个指标。
5.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维度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综合看法。在本问卷中,职业价值观维度包括对目前师范生活意义的看法,对教师职业价值的看法,对教师在社会各类职业中地位的看法以及对教师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看法四个指标。
6.师范生教师职业行为倾向维度
师范生教师职业行为倾向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中学教师、大学教授进行交流,提升自己对教师职业的适应,做到不仅从思想上认同教师职业而且在行动上同化教师的社会期望。在本问卷中,职业行为倾向维度包括师范生为教师角色努力学习的行为倾向,师范生努力练习教师基本功的行为倾向,师范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行为倾向和师范生热衷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行为倾向四个指标。
(二)五年制朝鲜族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问卷
1.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包含个性特征和入学动机两个指标。个体特征主要指师范生在先天遗传素质的作用下,在后天环境的教育下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性格特质。按照霍兰德的职业匹配理论,人格特质与兴趣是影响个体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入学动机主要指师范生在选择专业前的入学动力及原因。能够自愿选择师范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含经济支持和心理支持两个指标。在本问卷中,经济支持主要指家庭经济收入程度及家庭在社会群体中的经济地位。这是师范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及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基本保证。心理支持主要指家庭成员(主要是父亲和母亲)对师范生在心理上的支持。心理上的支持能够激发师范生的学习行为,并有助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
3.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包含课程设置和教育实习两个指标。在本问卷中,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是师范生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来源,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培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实习,即师范生的见习、实习阶段不仅是师范生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的过程,也是由师范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转化的必要阶段,并通过观察和模仿,进一步习得教师职业的规范和行为。
另外,在问卷编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五年制朝鲜族师范生的实际状况,在语言的设计上要注意简洁易懂,项目涵盖全面等问题,以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薄艳玲.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