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快递行业的问题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快递行业的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快递行业的问题

篇1

目前我国快递业已经基本形成三大市场模块,分别是同城快递、国内异地快递以及国际快递。其中国内快递又可以分为三个阵营。第一阵营以外资为主,其主要有敦豪、联邦快递、联合快递以及天地快递四大巨头,他们经验丰富。网络遍及全球、资金雄厚,占据我国国际快递80%的市场份额。第二阵营是国企阵营。其包括中铁快运、民航快递、中国邮政等。其中EMS依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立网点,覆盖面广、客源资源丰富,在国内快递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第三类则是民营阵营,典型代表有顺丰快递、申通快递、宅急送等,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利用先进的通讯工具在局部市场站稳脚跟之后,逐步向全国市场扩张。目前顺丰快递因之时效快,有着统一的管理服务,在全国快递市场份额占据很大的比例。同时还有许多小型民营快递企业,其在某一地区占据一定的市场,虽然其服务和经营方式比较灵活,但是由于其管理水平较低,竞争力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从国家邮政局拿到从事快递许可证的企业有8000多家,从事快递服务的企业则有万家之多。但是与国外快递巨头相比,我国快递企业不管是在资金和技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根据201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关于2013年全国投诉分析来看,2013年快递服务投诉量同比增加了77.6%。快递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服务质量投诉也猛增8成,快递服务质量已然成为制约快递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快递业的发展,其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把握机遇,创造出高质量的品牌快递公司。对此,对快递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2 目前快递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快递行业相关法律不健全,缺乏监管

2012年10月1日我国《快递运单》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规则对快递于丹的赔付标准及协议内容进行了规范。虽然《快递运单》对运单格式进行了规范,但是这只是一个“推荐性”内容,并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各快递公司对此均表示十分冷淡,很多快递公司并没有更换快速运单。目前邮政管理局负责快递行业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因此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偏袒的情况。目前快递包裹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许多原有法律条文没有进行说明和规定的,在实际中很难进行处理,而这给快递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困难。

2.2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快递行业普遍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在网购交易量快速增长的时候,各大快递公司纷纷爆仓,使得快速时效很难保证。目前我国快递从业人员并没有落实资格认证,导致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根据国家邮政局通告的2013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为72.4分。消费者不满意快递服务主要有:不能主动预约上门、普通受理电话接通效率低、取件时间过长、揽收人员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上门取件、服务质量差、快件不能按照承诺的时间到达、投诉结果反馈满意度不高等诸多方面,可见快递服务水平还需要改善。

2.3运营成本高,低端市场利润低,面临恶性竞争

快递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近年来车辆、原材料、人力成本、场地仓库租金等成本快速增加,为了抢占快递市场,各个快递公司一直在用低价策略打压对手,导致其利润微小。目前快递公司普遍从事的是低端市场,大部分业务来自于网购,而这部分业务的利润一直较低,而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又促使这种竞争持续加剧,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市场抗压能力,导致很多企业面临亏损。

3 加快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快建立健全快递行业法律法规

快递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康安全的市场环境,对此其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规则进行支撑。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此要尽快出台和快递经营许可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强制所有的快递企业按照《快递运单》国家标准实施,同时还要配以相应的法律来确保其能够顺利的实施。

3.2 落实快递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应实施规范化操作。目前我国快递行业资格认证虽已实施多年,但是其考试内容往往很简单,且很多从业人员并没有持证上岗,使得资格认证制度在实际当中并没有很好的落实。对此要加强对快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相关知识技能的配需,规定快递从业人员必须取得证书才能够正式上岗。同时要求快递人员哦你故意着装,规范操作,实行服务用语。并且在实际当中还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消费者评分机制,根据评分情况对其实时奖励和处罚措施,努力提升快递服务水平。

3.3 转变经营理念,调整业务结构

为了防止恶性竞争,要努力发展直营模式,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同时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优化网络节约成本,由现阶段同质化低价竞争转变为以优质服务取胜,注重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服务意识,并且走出国门,大力发展高利润的国际快递业务。

参考文献

[1] 蔡环宇,陈玲. 浅谈新形势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商场现代化.2013

篇2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对于企业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只有在购入房地产的同时开始对外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才能称之为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购入房地产,自用一段时间之后再改为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的,应当先将外购的房地产确认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自租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之日起,再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2)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自行建造的房地产,只有在自行建造或开发活动完成的同时开始对外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才能将自行建造的房地产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企业自行建造的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一段时间才对外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的,应当先将自行建造的房地产确认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存货,自租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之日起,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第一,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第二,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信息的影响

1.增强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我国原来的处理是,把其作为存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对后两者要按期计提折旧或摊销,这样其账面价值在逐渐减少,而事实是近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有的甚至上涨几十倍,我们按原来的核算方法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不利于会计报表使用人对企业做出准确的评估,那么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会计报表可以实时的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真实满足报表使用人的需要。

2.增强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增强相关性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是否可靠,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对判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标准比国际会计准则更为严格,其要求公司应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不允许公司采用评估手段,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这样的规定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有依据,不容易引起争议。

3.增强投资性房地产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新的会计准则中,对投资性房地产按国际目标会计准则的形式单独核算,同时又规定了严格的前提条件,这既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又适应我国的国情,也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影响

因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要随市场变化而上下波动,这样势必会给企业总资产、净资产、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重要财务指标带来影响。最初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时,由于近年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现在的市场价格是取得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使企业总资产、净资产大幅增加,但是由于新准则规定自用房地产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这样投资性房地产溢价部分就不会增加企业利润,但会大幅增加所有者权益,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大幅降低,其他相关指标也会出现大幅波动,而在后续计量中,由于不计提折旧和摊销,则会增加利润,又因为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都被计入利润,如果公允价值随市场价格下降,则又会引起资产和利润的减少,这样导致利润随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变化,但却不会带来实际的现金流。采用公允价值后,利润的信息含量更加丰富,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成为利润波动的重要因素,增大经营成果的不稳定性,也影响到许多重要的财务指标变化,这些都会影响报表使用人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也增加其分析财务报告的难度。

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相关性是企业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之一,因而历史成本不再是唯一的主要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被正式引入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虽然我国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增加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条件,即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限制了采用其他的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启用,必然使其在不同会计期间的价值产生变动。公允价值的引入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的情况主要有:一是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二是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而处置时需从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损益。三是期末计价时,投资性房地产应按当日的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税法的理念则是强调收付实现制,即以企业实际产生的现金流为征税依据。当会计和税法规定存在不同观念时,税金的计算应遵循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所以在成本模式下,对已出租的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可以计提折旧或摊销,现行税法规定当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可在税前全额或部分抵扣(超过税法税前扣除标准需作纳税调整);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则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也就享受不到税前抵扣的优惠。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为了与目标会计准则趋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也能更真实的反映企业在市场中的价值,但是,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我们还需要继续探讨,对其中的一些概念、方法还要有更细致、更有操作性的规范,减少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一些顾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公允价值随着市场变化而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只能改变企业资产账面上的数字,并不能改变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公允价值的波动最终还是要回到自身真实的价值上,所以企业要想得到认可,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经营,才能让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3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紧迫性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不能真实反映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还会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政府部门的决策缺乏真实信息的支持。我国房地产行业从兴起至今,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暂,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始终存在,这对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虽然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颁布对行业会计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呈现动态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治理的难度。例如,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在各个时期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企业不能随意调整利润的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抑制了传统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资产的性质,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这说明随着房地产领域会计准则的发展,企业会计操纵行为呈现出更加隐蔽的特点,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工作艰巨而紧迫。

二、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既有外部原因的影响,也与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管理有着紧密的关联。

第一,外部环境原因。由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历史短暂,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仅仅是促进行业会计工作健康发展的新起点,企业外部环境中在政策、制度、法律上的不健全等客观因素仍然存在,这也是导致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存在模糊。新会计准则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应采用行业所公允的市场价格作为资产价值评估的依据。这在本质上属于一种量化的需求,但是新准则中并未具体规定房地产行业如何确立公允标准,各地区房地产市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更需要系统的指导标准作为会计信息计量的依据。所以会计准则规定的模糊相当于为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了可操纵的空间。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的会计制度和法律建设还不够健全,现有的审计制度也存在漏洞。《会计法》中只规定了违法人员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没有规定民事责任,审计范围局限,这些都给会计信息失真带来可乘之机。

第二,企业内部原因。在房地产行业,企业对利益的追逐、内部的管理制度、会计人员素质等都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首先,企业为实现避税、上市、增发等目的,或是追求高额的利润,会采取会计信息操纵的手段。其次,房地产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弱化,致使会计信息监督被忽视。最后,在会计工作人员方面,或是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导致会计信息评估不准确,或是企业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会受到决策层的制约,需要按决策者的意志行事。

三、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方法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隐患,也会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外部环境建设方面,政府应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并制定更加严谨的制度规范,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内部管理改革,营造崭新的会计风貌。

(一)外部环境建设

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首先应从外部环境建设入手,为行业会计工作营造一个严肃、健康、有序的氛围。

第一,完善会计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出台应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关部门应以此为基础,紧跟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借鉴其中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行业公允价值核定的参考标准或是参考方向,明晰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评估依据。政府应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定我国各地区房地产公允价值标准出台的部门,从根本上解决公允价值计量缺乏量化标准和公估机构的问题。房地产企业在实施资产计价时必须依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将资产价值评估确定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借公允名义随意波动资产价值。

第二,严格房地产行业的会计制度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从制度上规范房地产企业的内部会计核算,使企业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加强会计核算的系统性。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着紧密的关联,企业往往会从现行制度中寻找漏洞,所以信息披露制度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拓展企业信息披露的时间范围,使审计人员能够从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考察企业是否存在隐性的盈余管理行为。

第三,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从法律约束的角度,明确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特别是要增加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认定,以提高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机会成本,降低违规操作的概率。

(二)企业内部改革

在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度、法律不断健全的同时,房地产企业也需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及时转变观念,增强行业自律,以严谨的态度开展会计工作。首先,企业应改善内部治理结构,设立财务监督部门专门负责对日常会计工作的把关,时刻监督会计信息记录、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其次,企业应改进内部控制系统,针对会计信息容易失真的环节实施改革,杜绝风险漏洞,抑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最后,房地产企业应聘请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员从事工作,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资质认证,持证上岗,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能够抵制房地产行业会计工作的歪风邪气。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颁布应用是促进行业会计工作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企业应在政府的改革推动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进现有的会计工作,实现行业整体的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的增长方式正在由偏重速度规模向注重效益和市场细分的转变,从主要靠政府政策调控向依靠市场和企业自身调节的方式转变;销售方式也由过去单一的现销到现在多种多样的销售方式,例如:按揭、代销、预售等等;筹资方式也有向银行贷款到股权融资,以至于将来的债券和信托融资。这些变化正给现时的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处理等问题带来新的挑战。

在面对我国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和税收流失极其严重的事实,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的房地产企业会计有哪些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入世以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内地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制定和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近年来,财政部和我国证监会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亦己推行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改革,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己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其它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的资金运动、经营特点、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等,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二、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在执行会计准则的时候有伴随着行业的一些特殊情况,往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很好的贯彻会计准则中的规定,造成了各种会计信息问题。

(一)会计实务中销售收入的确认随意性较大

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费用确认因收入四个原则关系,使各期损益浮动较大。项目建设期内的成本费用往往远大于当期确认的收入,开发项目峻工并售出后,大量预收款项或应收款项确认为收入。由于开发产品价值较高,往往采用预售和分期付款销售的办法,从而造成收款期与房屋交付期不一致。《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以四个原则作为收入确认标准,而在会计实务中,不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收入实现的确认有以下方法:

1、在签订预售合同后并收取预收房款确认收入。

2、在签订预售合同后以合同金额确认收入。

3、在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后,发出了“入伙通知书”并开具销售发票确认收入。

4、在收讫房款并办妥产权过户手续时确认收入。

上述收入确认情况在房地产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注明,以往年度,都有数家房地产开发业务上市公司年报因当年房地产销售收入确认原则的问题,被其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或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而公司与注册会计师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商品房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己经转移这一关键问题上,往往是企业判断的结果不能被注册会计师认同。这亦是企业转换会计师的原因。

(二)企业各期的业绩信息可比性较差

篇5

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房地产行业出现较大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钢铁价格、家装设计、农民工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如今国内的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从依靠政府扶持向市场调节转变,销售方式也呈现按揭、预售、代销等多样化,在房地产行业大量资金增长过程中,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质量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它随着销售手段、房企状况、业绩信息等差异,在执行会计准则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很多会计信息未能很好的贯彻会计准则中的规定,造成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各种问题。

1.销售收入伴随销售方式改变

每个房地产企业均会开发多个项目,其项目建设期的实际成本费用会大于预期费用;随着地价的增长,后期项目建设成本远高于前期建设费用,各期项目间的损益浮动较大。当房地产项目取到预售许可证后,根据其项目体量和行业发展状况,房产营销部门会不定期改变销售策略,如总房款打折、限期垫付、赠送设备平台等,同一项目、同一楼层、同一房型、同一面积的房屋可能因销售方法与售出时间不同,其总房款也不一样。因房地产开发产品价值较高,购买者多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因此造成收款期与房屋交付期不一致。总之,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其营销手段、营销节点、付款方式有很大关系,且销售收入确定的随意性较大,将造成会计信息和质量的问题。

2.各期业绩信息可比性较差

房地产企业从拿地到土地开发短则一年,长则三四年,其项目分为一期、二期乃至多期工程,项目在建设期投资数额巨大,大量费用将计入到当期损益中。项目在持续开发和预售中,因可能采用分期或垫付的销售形式,总房款不能按照预期期限收回,而且随着项目的投资成本扩大,房地产企业每年的损益表所反映的企业利润波动较大,换句话来说,其财务报表不能准确的反映其财务状况。证监会为了房地产企业能够真实的反映其会计信息,要求预收的房产款能够体现出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售状况等,但从近几年的报表情况来看,各房企的核算方法不同所披露的信息标准也有所差异。

3.现金流信息披露不完全

房地产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当贷款、限购、认购等政策松弛时,房地产销售总量会呈现上升趋势,因而所产生的销售收入则会增加。房地产企业为了增加销售和树立品牌形象,在每个重要节点会举办各种活动,其物资物料的开支和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以企业为单位,房地产企业从拿地、筹建、预售、活动准备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所有的投资均通过销售产生现金流入。因房地产行业项目开发维持时间长,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出与流入相对于其他企业具有更大的异步性。

三、完善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对策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财政部与证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会计改革的政策,对提升房地产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除此以外,从建立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规范体系、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内部会计核算、准确反映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等方面也能更好的改善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

1.建立房地产行业的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准则是针对财务岗位职责和内容所制定的,但建筑工程类项目因筹建费用大、期限长、任务重,一个知名房地产项目的投建可能会促进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房地产行业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其行业特殊性,因对房地产及相关工程建设行业会计信息做定向规范,一是更能够准确披露出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二是也能够保障房地产企业的既得利益。从大方向上要求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是保障房企正常运营的基础。

2.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内部会计核算

很多房企财务部门执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财会标准,并未根据企业现状制定相应的内部会计核算制定,有些刻意避开国家税收政策,内外账不统一,重视企业征缴需要做的报表,忽略了财务内部核算的规范性。无论筹建项目大小,都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会计内部核算制度,它是真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基础。处理好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状况,对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3.准确反映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

准确反映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是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本质区别,从每月、季度、年度报表中能够体现出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若内部会计信息存在偏差,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建设与销售。将每笔涉及销售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有效的记录下来,并与其他项目筹建期的开支做比较,就能够反映出整个项目的利润额。

四、总结语

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完善,陆续出现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分支,极大地提升了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针对如今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出现账目不清、数据不真及披露不完全等问题,应从会计制度、行业准则、岗位职责等多方面加以规范,以达到改善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辉,赵华丰;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的探讨.[D].中国市场;2013年40期.

篇6

一、快递行业中消费者侵权问题的表现

(一)完善的法制法规的缺失导致监察不利,消费者无法可依

虽然我国早已出台部分快递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等。但它们早已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快递行业的发展需求,急需在其业务领域内对涉及消费者的隐私权、通信安全、赔付保障等合法权益给予保障。国家应严格快递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加强对快递行业的有效监管,让快递企业尤其是消费者有法可依。

(二)快递行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对快递行业的投诉涉及方方面面,直接反应出快递行业自身确实存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第一,快递企业对快递物品的丢失、损毁以及快递服务的延误等的相关赔付存在不合理性。如:消费者寄件时未选择报价应得到快递员的提醒,但实际操作中往往这一程序被快递员和消费者忽略,由此导致的损毁、丢失赔付时,消费者的权益就会受损。从价位上说,昂贵物品应有保值或更多赔付,而最终消费者只能得到所付运费的两到三倍的赔付。

第二,由于快递服务网络覆盖的不均衡和快递盲点所造成快递收取的延误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甚至造成消费者的损失。

第三,快递行业的霸王条款令人难以接受。我们消费者在收到快递时一般都会被要求先签字后验货。这使得卖方对于消费者先验货后签收的承诺成为一纸空文,很多时候卖方会因此趁机以已经签字为由对已损物品或劣质物品拒绝调换或退货。

第四,快递行业快速发展导致对快递员需求的增加,导致许多快递服务人员未经任何业务培训就上岗,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近年来快递人员与消费者的矛盾冲突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屡有快递员趁机入室盗窃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第五,客户信息得不到安全保障。近年来客户信息的泄露问题非常严重。消费者的隐私和通信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些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化经济大潮的冲击和人性化的堕落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快递行业准入制度不健全,快递行业鱼龙混杂,管理制度不严有很大关系。

二、快递行业中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呼吁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加快制定与完善与现行快递行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让消费者有法可依。

首先,消费者维权难是因为现行针对快递行业的法律法规不能解决快递行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各种问题,需要完善或加强。新的立法应消除快递行业所谓的行规和霸王条款,明确快递服务的先验货后签字的法律程序,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对货物的知情权,真正做到公平交易。

其次,消费者物品损失的赔付标准应得到明确的立法保障。人们呼吁对快递行业的赔付制度应有独立的法律法规。从赔付标准到举证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快递行业应该制定相应的追责制度,责任到人,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最后,严格快递行业企业的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增强快递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担责能力。国家和政府应制定配套的准入准则,从企业资质、担责能力、管理制度、快递员的相关培训等各方面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让大批优秀企业可以脱颖而出。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公正的等级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让消费者有选择权,让快递服务业市场化,做到优胜劣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消费者,我们希望国家尽快完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让消费者有通畅的维权渠道可走,有健全的法律可依,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同时也希望尽快消除快递行业存在的各种弊病,让它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磊,王俊丽.面向客户满意的快递服务质量改进[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篇7

一、我国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一)诚信体制不健全

目前一些物流企业诚信缺失现象依然屡见不鲜,主要表现承诺过度,实际服务较差而且不承担任何责任,违反规定泄漏其顾客的商业资料,经营代收货款业务不善而携款潜逃。最近几年,在我国陕西、河南、四川、内蒙古等省区,物流企业携款潜逃事件时有发生,货款数额十分庞大,甚至导致了当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危机。

快递行业的发展陷入发展瓶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快递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的诚信体制,快递企业在加盟店模式下迅速扩张,在爆仓、同质化竞争、消费者投诉高的恶劣环境下,由于缺乏加盟快递公司的有效管理和培训,采用加盟模式的快递公司很容易因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利益多元化导致出现诚信问题,加盟商都想维护自身利益,所以不严格按照按快递企业管理制度来处理业务,牺牲了诚信。追根究底,是中国诚信体系不健全带来的问题。

(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高端人才匮乏

我国快运快递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从业员工素质不高。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快递配送仅仅是出卖苦力、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因此各快递公司在招收快递员时,对收派员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基本条件是热悉城市交通路况,有摩托车驾驶执照,自备自行车或者摩托车。有的快递公司对员工只进行简单的培训,根本达不到从业的要求,有的快递公司甚至根本不进行入职前的培训,随招随用。虽然有很多企业抛出看似丰厚的薪Y招工,但现实情况是,快递员付出的劳动与回报并不成正比。

(三)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快递业是个一个新兴的行业,从1979年我国进行这个服务以来,,快递业的迅速发展背后,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目前市场上对快递业规范的法律法规少之又少,我国虽然在2007年9月21日正式公布《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但是并不能对各快递企业最切实的利益做出规定和保障,不能完全解决快递市场的混乱局面,全国各地快递业"先签后验"行规依旧。

另外一直以来野蛮暴力分拣和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是快递行业最为人诟病的两大问题。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快递企业及快递员野蛮暴力分拣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约束,纵容了野蛮暴力分拣现象的滋长。2015年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快递安全管理办法》,构建快递安全责任、保障和监管体系外,还针对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快递运单信息安全、快递车辆通行、应急演练、末端投递等事宜做了明确规定。此外,还在快递安全责任体系中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三方责任。细化了许可条件,并从生产场地、服务网点、职业资格、运营车辆、跟踪查询能力等方面,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

二、我国快递业应对发展困惑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快递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规范快递物流行业自律。相关政府和部门要积极引导快递物流经营户遵守服务承诺,自觉清理快递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协议中的“霸王条款”,避免出现服务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设置条款不合理、收费标准随意等问题。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结合日常巡查和消费投诉举报发现的问题行政约谈快递企业,积极向快递企业宣传快递物流行业相关规范,倡导诚信经营,促其提高信用意识,完善信用制度。

(二)加强快递从业人员培训考核

对快递企业和快递市场来说,提高快递员素质,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训,才能更适应快递市场飞速发展。对于快递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其综合管理能力,丰富管理经验,提高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加强快递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岗位技能培训应通过技能评定制度,强化“师带徒制”,中心内部业务培训由部门内部自行安排,若确有必要,可与相关培训机构合作。

(三)完善快递行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与监管

通过法律规章来规范快递行业发展、遏制暴力分拣等乱象,已经成为公众的普遍诉求。针对“双十一”过后快递包裹激增,野蛮分拣、个人信息安全等问题再次成为热点。2015年11月,国务院法制办就《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规定,快递公司及从业人员以抛扔、踩踏或者其他危害快件安全的方法处理快件的,最高可罚款5万元。

规章制度的出台,只是解决了“制”的问题,尚未解决“治”的问题,从动机上来讲很有“必要”,但从效果来预判却未必是“必然”。与庞大的快递员队伍相比,监管执法的力量显得太过薄弱,条例在监督和执行方面仍然面临困难,实际效果可能有限。对此,在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的同时,还需加强行业自律和第三方监督,同时推进快递行业整改,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将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对物流经营主体是否取得有效许可、是否办理营业执照、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相符登记事项等进行逐一检查造册、实施分类监管。

作为消费者也要加强对快递行业的监督,保护自身权益。收件人需坚持先验货后签字,对于破损快件坚决拒收。同时要警惕快递新型诈骗,对于以第三方物流担保交易、预付物流费为由的各种汇款要求,坚决不予置理。对于快递公司和快递员的不合理态度和行为要勇于投诉和举报,督促快递业健康发展。

篇8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呈现井喷式发展,快递包装使用量不断增加。2016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1]然而,快递行业的兴旺蓬勃也使得随之而来的环保及隐私问题日益突出。快递行业缺乏政策制定,包装生产商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且缺乏创新动力,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及个人信息安全认知率有较低,以上皆有悖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蓝图。现今,我国快递包装问题饱受诟病却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虽然现在有关快递包装问题的课题研究颇丰,但是要解决根本问题仍需更深层次的挖掘。此外,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快递行业作为新兴产业,需要更多顺应时代,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针对以上情况,此论文着眼于快递包装行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前景,对快递包装的处理及发展方向进行探究,得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行性方案的提出能够推动快递包装的绿色发展,丰富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素材;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实施快递业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有助于全面推进快递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保障信息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二、快递包装现存问题

在我国快递业高速增长的同时,快递包装却未能紧跟发展的步伐。快递过度包装,回收效率低下,材质低劣、不环保以及个人信息暴露等现象屡见不鲜,引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信息泄露等诸多问题。

(一)快递过度包装、包装回收率低,导致资源浪费

1快递过度包装导致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有关快递包装的规定有些简单甚至有些简陋,在具体包装物要求及规范上缺乏具体指导,这便导致具体实施时产生问题。企业为防止运输过程中商品受损,往往采用比产品大的纸箱,用过量的缓冲材料进行填充,最后用大量的胶带对快递箱进行封装。层层包装不仅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此外,商家不惜成本多重包装与包装人员践行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意识薄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明确规定,对快件的分拣作业应当在视频监控之下进行、不得对快件进行猛拉、托拽、抛扔等破坏性动作。然而,在快递企业中,有8成还达不到指导规范的要求。[2]部分分拣员缺乏职业素养,直接将快递扔,甚至用脚将快件踢到相应区域。因此,众多快件包装甚至连商品都出现了破损。分拣过程中这般的野蛮暴力逼迫商家多重包装商品。

2015年,我国快递行业共消耗快递运单约207亿枚、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8268亿个。[3]单独看一个快递的过度包装,似乎并没有多严重的浪费。但考虑到数以亿计的基数,其背后已有的和潜在的资源浪费问题就不容小觑了。

2快递包装回收率低,导致资源浪费

在快件包装方面,消费者收到快件后,对包装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为直接扔掉和卖废品,占比分别为435%和352%。[4]数量庞大的快递包装在使用后未经二次利用,便转化成了垃圾,引发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目前快递包装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以至于大至快递公司,小至个体商户皆采用各自的快递包装,使得快递包装在回收时便要进行筛选和分类。无疑加大了包装回收的难度,降低回收期望。因此,各大公司宁愿斥资购入新材料,也不愿耗时费力从废旧快递包装中筛选出可使用的快递包装。无健全的回收机制以及回收体系使得快递包装回收率低,严重加剧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大量快递包装本身不具备回收性或者回收性价比过低,也是导致回收率低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快递领域使用频率高的快递运单,塑料袋,胶带都是一次性使用物品。由于无法循环使用,因此使用一次即为废弃。[5]每年200多亿枚快递运单,80多亿个塑料袋以及100多亿米胶带每个数字所代表的都是浩瀚的资源浪费。

(二)快递包装不环保,有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

1快递包装材质低劣,危害人体健康

常用的快递外包装有两种,一种是纸箱,另一种便是塑料袋。因为消费者在收取快件的过程中都会直接接触这些材料,所以快递外包装材质优劣与否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经研究发现,包装袋的颜色越深,使用废料的可能性越大。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塑料包装袋都是呈现黑灰色的,这是因为这些包装袋是由一些生活垃圾、化工原料加工而成,因而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会依附在这些包装袋的表面上,消费者在收件、拆件过程中直接接触到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塑化剂、阻燃剂)后可能会发生皮肤过敏现象。”[6]

据以上分析,我国现行快递包装中,部分低劣的材質确实在无形中危害人体健康,亟待加强选材规范,杜绝有害包装并开发新型快递包装材料。

2快递包装不环保,污染环境

我国大部分快递包装材料循环利用,对这些材料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填埋和焚烧。由于快递包装材质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用以填埋方式便会造成土壤污染;而选用焚烧的方法,便会产生大量刺鼻的有害气体和浓重烟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快递行业每年使用的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达2000万到3000万吨。快递包装所使用透明胶带的主要材质是聚氯乙烯(简称PVC),在使用完毕后埋于地下100至200年都难以降解,造成对生态环境无可逆转的破坏。对于那些在包装盒内起减震作用的空气囊、泡沫块等聚乙烯材料,情况也是相差无几。目前,这些快递包装皆未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大多作为垃圾直接丢弃,造成了消耗过高、污染加剧等环境问题。

(三)个人信息暴露,引发安全问题

1递运输过程信息暴露,引发安全问题

在很多物流体制尚且不完善的情况下,包装件上的消费者信息难以得到妥善的保护。为了方便运送货物,消费者的住址,姓名,电话等信息用纸标签的形式贴在外包装上。除却暴露在外部的消费者信息,快递工作相关人员还需将运单编号通过条码扫入系统,最后人工录入寄件人及收获人等信息。在这所有的转运环节中,任意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信息泄露。

2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信息暴露,引发安全问题

目前,现行的快递包装都是在外包装上粘贴包含个人信息的纸质运单。这些纸质快递单,通常都包含收件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重要隐私以及所购物品信息。《关于快递包装处理的调查研究》显示,4133%表示对于快递外包装残留的信息单随意搁置或没留意过。垃圾清运人员也表示,平日里在进行垃圾清运时,经常会发现被丢弃的快递盒上保留着完整的个人信息。以上皆表明:消费者群体尚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个人信息安全认知率低。

三、快递包装问题相应对策探究

快递包装问题涉及层面广泛,不仅是行业问题,而且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皆需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完善自身建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解决现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信息安全问题。

(一)快递包装轻量化,转变业务操作方式以减少资源浪费

1国家完善快递包装标准,加大对快递包装技术及资金投入

为繁重的快递包装瘦身,必须制定统一的快递包装标准。相关部门应对我国快递包装的材料、重量、体积、包装空间、包装层次等参数进行规范。简化传统快递包装,研发运用新型包装是快递行业绿色革新重要途径。与此,政府需要提供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撑,倡导企业大力研发一次性材料的替代产品,优化现有技术及工艺,提高再生材料在产品中的使用比例。

2企业以及生产商转变快递包装及业务操作方式

企业及包装生产商响应政府号召,转变传统快递包装方式。首先,优化设计快递包装的结构与造型,贴合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以此减少缓冲材料等内部包装的使用。与此同时,提高包装箱的防震和防潮包装技术,以此减轻内外包装的负荷。快递运单可以采用电子运单的形式,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并且有利于个人信息的保护。

为解决快递业务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过度包装问题,应大力推广自动化快递分拣系统。分拣系统逐渐代替人工拣选系统,大大缩短了货物拣选时间,降低了作业劳动强度,提高了货物拣选精确率和作业效率,目前越来越多行业的配送中心开始采用自动分拣系统。[7]为将快件于分拣作业中的受损率降至最低,同时解决由此引发的过度包装问题,快递行业推广自动化分拣系统已然势在必行。

(二)多方配合建立健全快递回收体系,健全回收制度

1国家加快完善快递行业法律法规,引导建立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系统

目前,国内对快递业的规范法规只有国家邮政局制定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8]。同时,我国快递包装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仅有1999年制定的《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和2009年制定的《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前者已难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后者仅是一个推荐性标准。[9]据此,我国虽然已出台部分有关快递包装材料及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但并不完善,也尚未得到有效的落實。在快递包装回收方面,应加快推进我国包装行业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快递条例等行政法规,尽快将快递包装列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强制回收目录。同时修订完善《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并将其调整为强制性标准。[10]

快递包装回收工作中,政府应当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建立健全回收体系提供法律支撑;明确各环节的分工,各主体的回收责任,加大回收工作的监管力度;引导企业提高回收意识,出台扶持政策,对从事回收、生产、使用再生资源的行业予以倾斜。

2快递公司建立快递包装回收平台

《关于快递包装处理的调查研究》显示,830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按照快递包装上设置的可循环使用的拆装标签进行拆装;6629%受访者表示为了环保事业强烈赞成。由此可见,快递包装的循环使用可操作性较强。因此,快递公司可以建立快递包装回收平台,创新回收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处理快递回收问题。于线下方面而言,快递公司可以考虑在每个快递收发点建立快递回收站以此提供快递包装回收服务,实现当场回收。并且适当对积极响应的消费者进行适量补贴,以此调动包装回收的积极性。于线上方面而言,快递公司可以开发相关手机软件,提供在线预约回收快递包装服务。

3消费者树立快递回收意识,响应国家及企业的号召

现今消费者回收环保意识不强,在对我国消费者抽样调查中,不愿意将快递送去回收站的比例高达372%。在不愿意群体中,402%是源于过于麻烦,151%认为快递包装成本低,产量大,没必要回收。[11]这些数据反映我国消费者对于快递包装回收觉悟不够,对快递包装浪费所带来的问题不清晰。这意味着即便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回收体系,仍旧会有将近40%的快递包装得不到回收。鉴于此,消费者必须转变消费理念,提高知识水平,响应低碳生活绿色消费,主动将包装物进行分类并送到回收处。

(三)快递包装绿色化

在包装材料的使用上,我们应该力求简单、环保、无危害、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以此减轻快递包装材料对人体健康、环境污染的危害。考虑到材料的可降解性、可回收性,快递包装应减少对塑料袋、胶带的使用,采用更绿色的材料。如国外便有一工厂推出新型的减震填充纸制品—纸球。这种材料既可以重复使用,也可回收二次利用。

此外,据研究表明,以聚碳酸酯作为新型快递外包装材料具有极大的可行性。这是一种无色透明、无毒无害、无味、刚硬而坚韧的材料,具有耐磨损、可回收、成本低、防水性高、防震性好、质量轻、无污染等特性。珍珠棉,即聚乙烯发泡棉(EPE),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包装填充新材料,作为内包装材料在各种性能上都要优于普通的填充材料。

于快递运单方面,可采用电子运单以取代传统运单。电子运单作为快递业科技创新和实现快递包装减量化处理的重要载体已日趋普及。主要是由于电子运单与纸制运单相比,生产成本更低、环保效果更好,且有效地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12]

以上新型材料及包装方式不仅在经济效益上满足现代快递行业发展的需求,而且能够推动快递包装材料走上“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之路,应当大力推行。

(四)维护信息安全

1公司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快递公司在培训员工期间,必须高度强调消费者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对泄露消费者信息的员工给予惩戒。为了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消费者将快递包装返还进行回收时,快递工作人员应提醒消费者将快递单除去,保护消费者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或者快递公司用电子信息接收单取代纸质接收单,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国家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以及信息安全宣传力度

个人信息泄露,社会不法分子易乘机而入,扰乱社会治安。在此过程中,国家应加大对信息安全的监管力度,引导快递企业以及其工作人员保护客户信息。同时,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宣传力度,用以提升民众自我保护意识。

3消费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收取快递包裹后,大多数消费者都对快递运单上不予以处理。殊不知,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众多重要信息都面临泄露的风险,具有潜在安全问题。消费者应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收取快递后,对快递运单上的信息进行销毁,保障自身安全。

篇9

一、中小城市快递业发展现状――以淄博市为例

淄博市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贯通,公路纵横,境内胶济铁路、济青、京沪高速公路等15条交通干线通往全国各地。淄博市全市市辖区面积2972平方千米,市域面积5968平方千米。市域最大纵距151千米,最大横距87千米。截至2009年底,全市市辖区人口280万,户籍人口450.51万,常住人口500万。淄博市最大的特点是五区三县呈八片城区相对独立,城乡交错,工农结合,大局相对分散,局部又趋于集中的组群式城市格局。近几年来,淄博的快速业发展也非常迅速,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速度快,但服务水平不高。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邮政业务统计情况:2011年一季度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56.6亿元,同比增长26.2%。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国内业务量同比增幅为53.1%,同比提高28.5个百分点;业务收入同比增幅为36.8%,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同城快递业务增势最为强劲,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在55%左右。国内业务的量收市场份额提高至95.9%和66.7%,成为拉动快递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与上年同期国际业务作为快递业务增长主要推动力量相比已发生较大变化。以淄博市为例,淄博近几年物流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已有数十家大小不等的快递公司,从业人员2000余人。业务增长率保持在每年35%左右,其增长态势也呈逐渐递增趋势。

在快递业务高速增长,快递需求增长的同时,其服务却成为投诉的热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1年2月份邮政业消费者投诉情况统计:2011年2月,“12305”邮政行业消费者申诉电话和国家邮政局网站共受理消费者申诉案件同比增长307.8%。其中,涉及快递业务问题的增长367.3%,占总申诉量的91.9%;投诉中反映快件延误、丢失及内件短少、服务态度差占据前三位,并占投诉量的近90%。

(二)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严重,导致部分中小快递企业生存困难。

中小城市民营快递业发展迅速,使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这主要是因为:(1)民营快递业行业准入门槛低,投入几万块钱就可成立一家快递公司,且目前中小城市的快递公司都是加盟或承包性质,这使快递业迅速膨胀式发展。(2)行业标准要求低。一间房子、一张桌子和一台电脑就可办起一家快递公司,对员工素质要求也不高。国家邮政局公布《快递行业特许经营加盟合同》示范文本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但作为规范性文件,能否达到效果尚待观察。(3)监管少。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快递行业监管制度,快递业有关法律法规彼此交叉,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规范性较差,也缺乏统一的快递市场监管办法和权威性行业标准。

(三)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低,缺乏品牌意识。

在国外快递公司大力发展网络系统、配送系统及库存系统科技化、信息化的同时,我国快递业也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发展水平。在网络、配送等方面都没有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手段来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时,由于快递行业大部分业务人员几乎都没有相关培训经历,一些管理人员只注重经济利润,不注重品牌开发和长远发展,导致快递业管理水平低,人员流动快。

(四)中小企业占据多数,融资困难。

二、中小城市快递业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法规建设和行业监管,快递行业增强自律。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整顿快递业的发展,为快递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国家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统一规范标准,以此来规范快递行业市场秩序。同时快递企业也要加强自律,自觉规范自身的企业行为,为塑造良好的国内快递行业形象做出努力。

(二)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市场细分,打造企业品牌。

快递企业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来提高服务附加值和服务水平。同时,结合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市场细分,如打造个性化服务、高端服务、同城快递、实现以往快递盲区的服务等。快递企业要瞄准国际行业标准,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意识,用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塑造企业品牌。

(三)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快递企业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用好的机制来规范企业内部的人员工作标准和提高人员积极性。二是要对外广泛宣传,加强引导,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同时,通过引进人才和加强员工培训等手段,提高人员素质。市场竞争越激烈,越要重视企业内部人员素质的提高,通过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资源整合,实现物流快递的融合。

随着物流成本的不断提升,快递行业的经营成本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竞争的加大,各企业之间又均在竞相压低服务价格,这导致快递企业的经营利润越来越低,生存越加困难。因此要想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同时应对外资快递企业的竞争,就必须在物流企业与快递企业之间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相互协作式发展。同时快递企业之间实现战略联盟,实行业务互补、划区分包、资源互用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竞争,求得生存与发展。比如,淄博市五区三县每个城区相较于其他大城市规模都不是很大,因而各快递公司的业务量也不是很大,也就无法扩大经营规模和降低平均成本。如果每个城区之内的各快递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实行划片经营,相互协作,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相对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规范》的出台对快递行业有何影响?快递公司及加盟点等运营成本会不会增加?如果增加了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吗?得知《规范》将于9月1日实施,很多人在谈及此问题时都会提出此类问题。笔者就此问题在快递行业走访时,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快递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规范》的出台,不仅能提高快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也大有好处。比如,保留监控图像资料的做法,就能在丢失件或出现危险件的时候保留证据,减少违法违规邮寄快递隐患。同时,《规范》的出台还能引导快递公司进行优化组合,比如几个快递公司可共享快递收发点、共享运输车辆等来降低各自的运营成本。

业内人士分析称,“仅仅是视频安装便会为各快递公司及加盟点增加不少成本,一些中小型快递公司及加盟点或因此被淘汰。收发点的减少可能增加快递员工作量。为了均衡成本及快递员工作量,部分快递公司可能会提高上门取件、分发快件或者邮寄快件的价格,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笔者走访多家快递公司网点发现,市区不少快递网点已经在店内安装了监控,并且大部分快递员用上了封闭式的电动三轮车。“我们门口开起来的时候就有监控。”一家申通快递网点工作人员说,他们平均每天能收到五六十件快递,再加上快递员每天收来的快递,一天的收件量达三四百件,为方便管理,设置监控摄像头必不可少。

顺丰快递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公司配备的车辆使用不方便,他自费购买了封闭式电动车,而且网点也都配备了摄像头。韵达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目前韵达的网点都安装了摄像头,并且摄像头记录是与全国韵达联网的,工作人员也用了带有锁闭装置的送货车。笔者在走访中也发现,EMS和如风达等快递仍然未配备带有锁闭装置的揽投车辆,如风达快递工作人员把快递放在电动车车筐内,未做任何防护。此外,虽然多家快递网点都配备了摄像头,但按照新规规定,营业场所内部、处理场所内部应安装烟雾报警器,眼下多家网点都未能达到要求。而按照《规范》要求,快递营业场所、装卸区等要装监控,监控数据与邮政管理部门要联网,配备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这些规范快递市场的规定,9月1日实施后将成监管常态。

从严整治势在必然

本地一家圆通快递网点负责人则认为,按照新规规定,将会增加他的运营成本。“我这个点是卖货同时兼营快递收货,要是真让安装监控设备,我可能就不再接快递了。”他说,由于附近仅有几个住宅小区,每天来发快递的也就三四十个,一天下来仅能赚盒烟钱。如果安装摄像头,再配备上电脑,成本少说要三四千元,这么算下来,不如不再接收快递业务了。而市民的想法则不同:“早该让快递公司规范起来了,这对消费者是好事,但是快递公司肯定会把这些费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的。”现在一些快递公司投递人员为了自己省事,基本都是打电话让客户自己下楼取件,或者把快递扔在一个地方一走了之,借口就是怕车上快递丢失,希望新规出台后,这些现象会消失。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物流、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不仅在城市遍地开花,即便是在偏远农村,物流、快递公司也纷纷出现,着实为公众的网购带来很多便利。然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快递市场仍然存在着诸多乱象。这其中,不仅一些快递公司的收费价格不合理,甚至存在随意要价的问题。有的快递公司服务质量严重滞后,而且,不少快递公司都存在着 “节假日停摆”的尴尬困局,这也给公众购物带来诸多不便。此外,也有快递公司违背政策法律的现象,其在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忘了自身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对收寄物品不能严格坚持 “逢件必检”的原则,甚至还会出现枪支、等违禁物品通过快递公司大肆流通的现象。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严整治快递行业市场乃是势在必然。如此,既有助于捍卫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也能够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确保相关行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不过,俗话说得好,凡事贵在坚持,否则很容易功亏一篑。面对快递行业存在的诸多“症结”,相关监管部门不仅要通过短时期的专项行动来整治问题,而且,还应当让严格监管切实成为一种常态,从而督促制约快递公司沿着一个健康良性的轨道稳步发展。

危险快递的排危利器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40亿件,跃居世界第一。但快递行业近乎野蛮式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快递行业安全制度标准滞后甚至缺失,衍生出“有毒快递”“快递”等诸多危险快递现象,让快递行业和消费者苦不堪言。国家邮政局此次出台的行业标准虽未涉及广受关注的“快递实名制”问题,但对快递企业营业场所和处理场所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进行规范,同样对快递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此次《规范》出台的规定,可谓是促进快递业走向规范化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首先,新规可以优化快递企业经营,使其在经营上更加规范有序。由于《规范》是一部强制性行业标准,也就是说,快递行业从9月1日以后对营业场所和处理场所安全生产设备再不能选择性配置,必须从消防、隔离、监控、安检、报警等6个方面逐一落实。这些严格要求,无形中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了行业整合,使得没有安全能力、对消费者安全不负责的快递企业退出、淘汰、出局,使行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利于规范经营的企业做大做强。

篇11

中国快递业由于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组织,行业缺乏自律,使得国内行业市场竞争很混乱,同时快递企业在经营理念、服务水平和网络结构等各方面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快递业总体呈现“散、小、弱、差、多”现象,中国快递业相对其他行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存在诸如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快递人才匮乏,人员缺乏培训,服务水平不标准,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技术信息化缓慢,信息网络不完善等问题,由此看来,中国快递业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快递人才匮乏

快递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入职门槛低,对工作经验、学历没有严格限制,一些没有取得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也能上岗,整个行业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提升,经营快递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都不高,学历低,业务素质不过关,服务态度较差,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快递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快递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落后。平时,很多企业缺少专业的培训,致使员工的专业技能差,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

(二)服务水平不标准

与快递业务高速增长相对的,是其服务水平的缓慢提升,从而导致投诉率居高不下,时而会出现丢件、损件等现象,甚至有些收递员发现货物价值昂贵,直接私吞掉,然后编造丢货理由,还有些素质差的收递员连人带货一起消失。买卖泄露收发人面单信息等乱象屡禁不止,这都是因为一线快递人员的知识层次、职业素质、法律意识普遍不高,人们往往抱怨有关部门失于监管、快递公司不负责任。出现对于工作的不负责,导致企业服务水平低下,影响了快递企业的整体信誉,削弱了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业内人士指出,快递行业投递人员的服务质量与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快递投送的质量,导致企业的服务、业务上以及工作效率等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的快递市场起步晚,但是市场需求量却很大,快递行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我国快递市场爆发式增长,但野蛮分拣、不允许按约定先验货后签收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却无明确法律监管。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2年5月1日,快递服务系列国家规范正式实施。“先验后收”和“延期送达赔付”一度引发争议。距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已经一年多的时间,然而不少消费者反映,感受到快递服务还是有待改善,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虽然国家邮政局新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于201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是“先验货后签字”,要求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就是这样一条普通规定,至今有些企业都未能按照它原有的意图完全实施,由于缺乏规范的流程管理,邮包在哪个环节丢失都难以查到,这也是快递业的普遍问题。虽然我国已经有一些管理机制,但是还是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管理,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执行力不强,不论是行业自律还是国家标准,都是建议性规定,没有强制力自然缺乏约束,市场无序竞争,普遍运营还存在一些混乱。快递业缺乏行业规范,顾客维权难。

(四)技术信息化缓慢,信息网络不完善

虽然在众多快递企业中,都有网络建设,但是仍然落后于国外。而我国快递业的网络覆盖范围还有很多盲点,一些农村的偏远地区及西部的一些地区都缺少相应的网点,所有网点完全自营,没有建立任何网点或采取加盟连锁的方式,针对市场,根据自身实力和发展程度开设店铺。信息化技术运用较差,在很多情况下快递业与其他运输部门没有衔接起来。一个一个快件,一旦上了火车或者飞机,就再也查不到相关的记录,只能耐心等着快递到达另一个分拨中心。但这必然造成部分市场的损失,网点覆盖率较低。很多民营快递企业没有实现快速反应的网络体系与技术的信息化,由于没有实现技术的信息化,很多快递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劳动力投入成本高,管理运作率低,同时也无法提供令客人满意的服务质量。

二、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对策

由于中国快递业现状存在许多弊端,快递人才的相对匮乏,国内行业市场竞争很混乱,与国外差距很大。因此,我们要以快递行业存在的问题入手,及时加强人才的招聘和内部培训,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快递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化,筹建快递协会,扶持快递企业快速发展,强化服务,开展优质快递企业评选活动,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人才的招聘和内部培训

加强快递人才的招聘,提高快递人才的学历,提升“高学历”管理员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快递人员参加业务技能培训、技能比赛、社会机构培训,力求通过培训提升快递人员专业技能,快递人员心理素质和应对复杂需求的能力,提高快递人员的法律意识,继而提升团队整体战斗实力,拟设立快递员准入门槛制度,通过培训考试,按比例录用。招聘时提高快递员的学历和能力门槛,也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

(二)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市场秩序

相关部门以消费者合法权益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和规范快递行业市场秩序,完善快递行业管理制度,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建立并完善快递理赔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建立健全快递服务标准体系,对于建立的管理机制,要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服务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面建立完善的、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快递发展。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加快市场监管工作的制度、机制建设,引入快递企业诚信管理办法。夯实监管基础,创新监管模式。建立了工作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快递市场监管工作,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快递服务水平。

(三)快递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化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快递服务不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还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相结合,成为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途径。由于我国快递业是比较年轻的行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在信息技术方面和国外有很大差距,快递企业应该有意识、有重点地去采用一些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如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识别技术、自动跟踪技术等。从而不断的提高信息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应建立成熟的网络渠道,先进的自动化软件系统,先进的全球POD追踪查询系统,可以减少企业的运营资本,减少对劳动力的投入成本。外资快递早已实现了技术的信息化,有先进的分拣和处理中心,处理速度快,与之相比,这些都是很多快递公司正在努力做到的,但差距依然存在。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通过高科技来加快货物递送水平,提高管理运作率,减低运营成本。

(四)筹建快递协会,扶持快递企业快速发展。

快递业应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通过协会来加强快递企业内部以及快递企业与其他组织的交流和沟通,快递行业协会逐步建立和完善快递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对因服务质量等原因受到处罚、除名甚至违法乱纪的人员予以登记记录,协助企业做好从业人员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快递协会行业自律作用,扶持快递企业快速发展。市快递行业协会成立后,将充分发挥协会的服务功能,促进行业联合,尽快扩大行业规模。同时,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连接政府、企业与社会,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和愿望,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协助政府加强行业管理,指导和规范快递企业发展。快递行业协会通过推广行业标准、教育培训、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等工作,为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和行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服务。

(五)强化服务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服务质量非常重要,优质服务追求的是顾客主观感受的满意,服务可以创造价值,服务可以赢得市场,服务可以提升一个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首先要保证快递包裹完整与美观,杜绝快件损坏情况。通过改善服务的各处理环节,使顾客感知的服务与预期相吻合,甚至超越顾客的期待,达到顾客满意的目的。成立客服专组,加强客服培训,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树立商业诚信,遵守职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各项服务,以服务促发展。最终实现中国快递行业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推进行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六)开展优质快递企业评选活动

开展优质快递企业评选活动,从快递企业服务品质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投诉申诉处理、社会影响力和旺季服务保障等6方面设置具体指标,对快递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进行全面考评,全面提升快递服务水平。以激励快递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快递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并将评选结果通过市局网站和媒体向社会公布。这样可以更加刺激企业的优良竞争,促进快递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

中国快递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壮大阶段,很多内在和外在的不稳定因素始终影响着中国快递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因此,我们要以快递行业存在的问题入手,及时加强人才的招聘和内部培训,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快递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化,筹建快递协会,扶持快递企业快速发展,强化服务,开展优质快递企业评选活动,从而不断改革进步,借鉴国外经验,以促进我国快递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我国的快递公司有申通、中通、圆通、汇通、天天快递、韵达快递等等这些,而且,每个快递公司都有很大的送货量和业务员,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出现爆仓的情况,就说明我国快递行业的物流形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要适应潮流,顺应发展,这样,才能提高快递行业的服务水平。

一、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快递行业发展的也越来越快,目前为止,中国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城市为主导的四大区域性的快递商圈,这四大区域通过自己的地位优势和行业优势,带动了其他城市和周边的快递行业的发展。比如说,运送货物时间拖延,部分货物损坏,有的甚至是丢失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频繁出现,让很多快递公司的投诉率直线上升,给快递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波。有些媒体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报道,高度的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针对快递行业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家邮政局在2012年12月31日发出了相关通知,要求各省各市的邮政管理局一定要切实加强对快递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提升快递行业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二、我国快递行业物流发展出现的问题

(一)暴力运送现象出现频繁。我国的快行业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主要搬运货品的都是人力,在运送途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再加上我国的快递公司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快递公司,资金不够充足,所以,基础设施和基础设备的投入并不是很充足,以人力来搬运货物难免会出现暴力搬运的现象[2]。

快递行业如同其他行业一样,都是有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当遇到高峰期的时候,快递公司的人手就会不够,当低谷期出现时,人手就会冗余,这样的问题让很多快递公司没有办法维持平衡性,高峰期出现时,快递公司的员工就会因为搬运的货物较多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所以才会出现暴力搬运的现象。

(二)快递物品运送时间拖延。有些快递人员在运送快递物品的时候,会超出预期的送达时间,由于快递货物的地理位置不同,送货地点近的地方快递送达的时间就会快一点,送货地点远的地方快递送达的时间就会慢一点,这是造成时间上明显差异的原因。有些快递公司运送的物品受到航空公司的限制,有些物品是不可以进行航空运输,只能够采取陆路运输的方式,这种因为运输方式而拖延运送时间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快递公司在运送物品的时候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一个偏远地区的物品不够一次性的配送时,那么,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等到下一批的货物的到来,这样一同进行快递运输,这就造成了前一批货物拖延运送,这就是有些客户反映,为什么等了好几天,网上的物流信息根本就没有变化过,有的货运信息在网上显示的与实际的不相符,有的显示已经配送到了,但实际上,并没有配送到终点,有些快递公司的业务员会直接把物品送到快递的中转站那,让客户自己去取,这就造成了客户的极大不满。

(三)政府监管的难度比较大。快递行业目前的监管工作做的还比较松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快递行业的长期没有具体的政府监管部门,所以造成了整个市场上鱼龙混杂的现象;另一方面,快递行业所需要的快递员和业务员的标准都比较低。还有就是,很多注册的快递公司有的登记地址、电话等都没有进行及时的登记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政府监管难度加大。

(四)部分快递行业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不够重视自身的职业责任。我国的快递行业虽然发展比较迅速,但是目前为止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快递公司只是单纯的追求企业的利润,所以,在招聘人才方面做的很松散,选用一些学历比较低的人,他们的物流专业知识不过关,自然会造成快递行业的声誉受损,有的快递人员上门送货,不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严重了损坏了快递公司的声誉。

三、关于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的对策

(一)企业应该加大对快递运送设备的投入,避免暴力运输现象。加大对快递运输设备的投入,避免人力搬运的现象发生,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货物搬运的过程,因为它是整个快递业务的中心和基础,如果快递在运送途中因为运输设备不良,而导致了货物的损失,那么,快递公司将会失信于消费者,良好的运送设备也是快递良好运送的保证,有些运送货物的车辆根本就不符合快递行业的标准,对于这些现象应该及时改正。

(二)避免拖延运送货物的时间,让客户达到满意。快递行业发展起来的主要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的为消费者服务,有的快递公司因为自身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所以,会导致快递运送的时间与电脑上显示的不相匹配。如果因为一些外部的故障和不可抗力而导致货物运送不及时,应该及时的与客户沟通,解决客户的疑难。如果快递公司的规模较少,但是订单又很多,为了不损失企业的利益,可以采取合作发展的方式,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通过合作,两个企业可以取长补短,货物不能及时运送时,通过联络其他快递公司,让货物及时的发送出去,保证自己的信誉。

(三)充分的整合快递市场,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快递行业的标准法律规范,建立合理的快递汗液的监管体系,让快递行业在有法可依的请款下进行良好的运作。选择一些政府人员,专门成立一个快递行业的监管部门,通过这个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让快递行业在一个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下发展。

对于那些违反快递行业规范标准的人,政府有关部门要进行严厉的惩罚,让浑水摸鱼这种现象不复存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正确的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可以建立违约投诉热线系统,这样才能够快速的处理消费者的投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一些遵纪守法、信誉良好的快递企业进行鼓励和嘉奖,公布消费者的好评,让快递企业能够得到鼓舞。

(四)积极的培养人才,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于快递行业的发展来说,人才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根源和基础,通过培养各个阶层的快递服务人员,才能够提高行业的服务水准。政府和相关各大院校应该积极配合,为快递行业多多培养相关的人才,学校也应该开设更多的与快递行业相关的专业,让快递行业在选用人才是不再是难事。同时,快递企业也应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快递服务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和素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并且丰富工作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为消费者的服务意识。

结语:我国快递行业的发展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者是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利益和需求,这样,也影响了快递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我国的快递行业发展空间大,有庞大的市场做准备,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快递公司应该加强自己身的竞争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既能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又能实现企业的基本利益,这就需要快递行业共同努力,大众需要一同加入。

篇13

本文基于现目前备受公众舆论关注的快递行业,结合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快递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提出建议,促进快递行业规范发展。

二、文献综述

社会责任最早是由英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应承担满足人类需求的责任,主张企业的经营应当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学者大都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狭义的社会责任有经济责任说和社会福利说,现阶段已很少使用。广义角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金字塔形社会责任观和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观,前者是将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发责任四个部分,而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观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现代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处理好与企业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陈克军(2011)指出物流快递公司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并从这三个方面简述了物流快递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石丽(2014)在对快递企业社会责任测评分析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里对其利害关系人应负的责任。张迎新(2014)在对民营快递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建议中将物流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为:繁荣物流市场,吸引闲散就业,照章纳税,依法诚信经营,保障员工和消费者权益,切实履行企业公民行为,积极参与捐赠、献爱心等社区活动,尽力履行慈善责任。

本文以现阶段大多数学者赞成的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观为出发点,将快递企业的社会责任界定为:快递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创造社会财富并同时满足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需求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其中利益相关方涉及了员工、消费者、股东、合作伙伴、政府和社会六个方面。

三、快递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标准的管理体系

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使得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涌入了快递行业。除了我们熟知顺丰、“四通一达”等,还有许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快递公司,进入行业的低门槛使得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快递公司更加良莠不齐。而资质良莠不齐的快递公司导致了落后的内部管理体系,许多快递公司在全国提供质量不一样的快递服务,甚至出现了存在很大安全风险的“夺命”快递,不规范的快递服务也进一步制约了快递公司实施系统标准的管理体系。同时,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滞后的快递行业不具备足够的资金、技术和技术战略,也导致其未能形成诸如TNT、FedEx等国际知名快递公司内部成熟的管理体系。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快递企业,必然难以履行与其相适应的社会责任。

(二)员工管理不正规,服务水平低下

多数快递企业管理缺乏正规的管理标准,有些企业甚至不给快递人员提供劳动保障,没有节假日,没有加班费。良莠不齐的快递企业不能保证快递人员统一规范的岗位培训和基本的从业教育,使得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低下,有记者暗访快递公司表示,所有的包裹卸货分拣都是在抛掷中完成的。而延迟交付以及签收不规范等行为也和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低下戚戚相关。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如此淡薄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要从何处着手承担社会责任呢?

(三)快递包裹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不容乐观

据统计,2015年我国快递件数已经突破两百亿大关,如此海量的快递业务量势必带来巨量的包装废弃物。包装袋和胶带的主要材质为甲醛、苯和聚氯乙烯(PVC),这些包装物都及其不环保。近几年,我国快递业年均保持50%以上的增幅,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快递包裹的过度包装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胶带的成本低于其他填充物,故而现阶段以获利为第一要务的快递公司出于成本的考虑大多以胶带多缠绕的方式来增厚包裹。而除了极少部分包装废弃物被回收再利用,大多数废弃包装材料都被当成生活垃圾直接进了垃圾场焚烧或填埋。日益繁荣的快递行业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使其俨然成为污染大户,无法不能肩负其相应保护环境的责任。

四、规范快递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员工的职业培训

快递企业应当具备以员工为本的企业理念,对员工进行从业教育和岗前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加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快递业是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的服务行业,提高服务质量、注重服务态度和及时安全的派送包裹都能增加消费者对快递行业的认可度,使消费者获得满意的服务也是快递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二)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责任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