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为了实现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为了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特别要研究高中语文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使他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学力。 “语文素养”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内涵上说,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情感态度、语言积累、知识视野)、语文能力(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交际能力)、语文智力(注意力、观察力、感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想象力)、语文审美(感知美、理解美、u价美、欣赏美)、言语主体的思想道德及文化修养等方面内容。语文素养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就要求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应从传统的“知识能力”一维目标,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转化。
二、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法和学法,也是我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古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私塾学校也是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背书。而我们也都知道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托,是知识与能力的生长点。俗话说:打球要有球感,弹琴要有乐感,那么学习语文也要有个语感的问题,有了语感才有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语感的形成,又必须靠多读典范作品来实现。读得多,对语文的感悟性,感受力就强;这样就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信息输入,强化记忆,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有助培养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墩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读课文。
三、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
语文知识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宽广地域中,我们无处不受语文思维的潜在影响。所以,形成语文思维,首先就要拓宽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广度,对于知识领域的延伸,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素材,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对课外作品的认知。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引导,例如,在讲解《将进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的做好预习,巩固李白的生平简介,对李白的一些作品进一步了解,例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蜀道难》、《白头吟》等等。由于好些高中生没有配备电脑,也没时间去查阅更多的书籍,所以,这些资料教师可以事先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加了阅读量,这样自然就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使他们再考虑问题时更全面,更顺畅,眼界也相应地变得高远,进而通过量的积累达到思维的质变,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
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写作过程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那么,作文就应该是学生生命历程中最精彩的瞬间的记录,是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和见解。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不同,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记的事情很多。观察的过程就是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获得具体、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观察的主要对象是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与人和事有关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将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就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形式,这样长期积累,就不但可以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还可以提高写作的领悟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再现生活,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展现个性,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精髓,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先进理念,在作文教学中,应尽可能朝这个方向努力。
五、有效的主体互动
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教学关系,在课堂上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思维活动时空,让学生充分获得语文的情感体验,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这是高中语文有效教与学的充要条件。 课堂教学意味着交往、对话、参与和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是师生心灵的碰撞。实现主体间有效的合作互动,关键在于教师的宽容。 教学过程是主体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过程。师生、生生之间组成一种交互的“网络”,任何一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经验可以在同伴学习中得到互补。
六、在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旧的评价方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的标准了,在新的评价方式下,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改变那种分数论定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学习品质、课外自学。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必修课的评价参照课程标准执行,对选修课的评价,可用开卷笔试,也可用小论文测试,还可以用口试方式等进行评价。可以多采用鼓励的方法,找出学生作文的优点,进行鼓励,或者找学生来交流,找出不足之处,使之改进,偶尔也可以让学生互评,再者就是让学生自己“出书”,将学生修改好的作文,编辑成册,全班阅读交流,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篇2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理、工、农、医、艺、法、经济等非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一表述,首先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性质:大学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和基础作用。通过系统地学习《大学语文》,大学生能够巩固和深化汉语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和鉴赏能力;掌握行政公文、法律文书和一般实用文章的写作方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熟练地阅读和写作。再者,强调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大学语文》的最终目标是启蒙性,即“立人”教育。通过文、史、哲、艺等文学文化名著的导学与研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学术视野,拓展阅读面,系统和梳理已学知识,获得创造性研究和思考的能力,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思想。最终,大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健全、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感强、具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服务于社会并自觉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性质和培养目标,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大学语文教育侧重于人文素质培养这一目标。人文素质的实现是以大学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不能把大学语文简单地等同于基础课,也不能只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应加强它的人文性。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现状
1.课程边缘化。虽然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大学语文的培养目标,指出了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但现实情况则是高职院校过多地强调职业性、技能型,而弱化了大学语文教学,随意缩减课时,选用教材也注重实用性轻视人文性,甚至以《应用文写作》代替大学语文教学,将大学语文彻底边缘化,导致了大学语文人文性的沦落,没有发挥大学语文的启蒙作用。
2.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指以传授型方式授课,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教材的研究上,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识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被动行为,学习潜能得不到充分的释放,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依旧延续传统的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本、轻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开拓意识和应变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吸纳接受能力被强化,主观性、能动性逐渐弱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大学语文的教师在高职院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是一个弱势群体,因为课程设置的尴尬,大学语文教师教学和科研不能很好地结合。在强调科研结果的形势下,这些教师总体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大学语文课程不断地受到其他课程的挤压,竞争力也在不断地减弱,现任教师转岗现象时有发生,出类拔萃的教师走向教学管理或实践教学岗位,少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教师往往出于一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良知。而且学校常常把此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安排给双肩挑或经验少、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去完成,承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总体力量逐渐减弱,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
4.教学效果评估方式不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估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题型模式化,不能突显学生的个性和实际能力;从评价结果上看,考试分数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差较大。为了学生就业时体面一些,只要修习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较好的分数,但其语文知识、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并不明显。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1.重新审视大学语文的性质,改变教学观念。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此层面说,大学语文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同时又能用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培养健全人格,而“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是大学语文的重点和最终追求,所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势在必行。教师只有以高校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把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任务上升到新时代的理论高度,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作为己任,相信大学语文令人尴尬的现状会有很大的改变。
2.大胆整合教学内容,实施专题教学。所谓专题教学模式,是指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根据学生需求和教材特点,选取最有利于提升学生母语能力和发展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提炼出若干个人文专题,将教材篇目重新有机地排列组合,老师授课时以专题为主线,同时也穿插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力争既教给学生完整的人文知识体系,使他们具备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又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使他们感知先贤的人格魅力、拥有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
专题教学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以单篇课文讲授为主,单个地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孤立地对作品进行训诂、翻译,再进行思想内容的概括、艺术特色的归纳等老一套教学程序和方法,而代之以学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置,用人文性、研究性和学术性来提升课程的文化品位;要改变过去那种零敲碎打、不成体系,一学期只教十几篇课文的局面,以增加课程内容含量。我们是从教材中提炼出多个相互关联的人文专题,并以专题系统课文,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熏陶。专题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能够达到教、学的互动和双赢。
篇3
一、新《课标》性质的认识
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上都表述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表述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将“理解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分割开来。其实,“理解”和“运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理解”是“运用”的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形成。从“运用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理解”,它首先是读懂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其次,从理解到的中心思想出发,回看作者是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地遣词造句,选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从不同学段、不同文本的表达特点来看待“运用”,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正确的恰当的语言材料;其次,能运用从文本中学到的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只有将“理解”和“运用”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走在路上 听到琴声 惊喜
走近茅屋 听到对话 感动
走进茅屋 弹奏一曲 激动
再奏一曲 陶醉
离开茅屋 记录下来 创作
在这个文章线索中,地点的变化是学生阅读之初获得的,事件的发展是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情感的线索则是在深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之后获得的,他们在横向上形成了一种关联,在纵向上呈现渐次深化。以情感的深化发展来反观文章事件的安排,可以发现,作者每一个阶段性事件的描述,都是围绕贝多芬情感的变化进行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上板书的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感悟到“如何根据情感发展的表达需要,选择相应的事件,安排叙述的顺序。”
而这,正是叙事性文章典型的结构规律之一。
二、新《课标》增加的新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学习语文基本方法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了学生学习语文基本方法的训练,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首都师范大学张彬福教授在解读新《课标》时说:任何方法没变成习惯就没用,成习惯、成自动化才能有收获。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2、适当减轻学生负担,对学生的识字量有所减少,提倡“多认少写”.多认就是要求学生多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认知更多的字词。少写则意味着讲究书写质量。新《课标》教学建议中要求,一、二、三学段,每天语文课都要安排10分钟的写字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注重写字姿势、练字效果。
3、更加注重写字练习与书法的学习。
关于识字、写字要求的调整,是为了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滕春友老师在解读这次课标的调整里指出: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目前我们高段的书写情况也不够理想,涂改、书写浮躁、错别字等现象较为突出,需要引起重视。
4、阅读教学有了新理念。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特别要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
课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而小学阶段不少于170万字。小学低段因识字量的限制,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是不少于5万字。中段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是不少于40万字。而高段,学生的习惯已经养成,阅读的速度也有所提高,阅读总量则要不少于100万字。高段的阅读量是低中两段总和的两倍。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我们高段引导学生阅读应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按照当前我班学生的阅读速度,每天晚读30分钟,平均可以阅读5000字左右,高段两年,完全可以达到新《课标》要求,如果老师有时间,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些摘抄,写点读后感。所以老师应加强对每天晚读的重视和指导。
“少做题,多读书。”看似学生训练少了,但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固本培元,学生自然提高。韩兴娥老师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佐证。
“读好书”,则是要求学生多读些有用的书,特别是文学类的书。目前,我在班上发现很多学生会看《爆笑校园》(主要内容是如何整蛊老师、和老师斗心思)、《斗罗大陆》(充满玄幻、迷离色彩)等书籍,当下各类图书满天飞,特别是一些作者为了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甚至会将一些成人类的笑话写进青少年图书里,比如我班学生的一本书里就有“猪八戒向嫦娥求婚,嫦娥向猪八戒索要金银的打油诗。”很势利、很庸俗。这就是部分家长给孩子买书,没经过把关的缘故。这也值得我们重视。
“读整本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作为小学生是没有太多整合能力的,读书、学习课文只知晓只字片言,眼中只有单篇,没有整本书的概念,会影响到学生长远的发展的。读整本书不只是一个观念问题,它更是一个可操作的实践问题,我们在指导过程中至少要注意:
[L](1)保证阅读时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晚读时间。[/L]
[L] (2)学生要有兴趣,要重视交流。我们五年级本学期的必读书目中,有曹文轩的作品,我就利用周二至周四,每天下午口算课前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读我精选的片段,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有提高。我要求学生每两天摘抄一次,然后两周抽出一节课时间进行一次交流,来加深学生对所读书籍的认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L]
5、写作教学方面,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其实,大量的识字、阅读也是在为写作铺平道路。人们都有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欲望,小学生的表达欲望更强烈。如何让学生内心的表达转化为丰富的书面习作,关键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构思,学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经历的、看到的、想到的真实、自由地表达。从而使学生明白该怎么写、有内容写。在指导写作时,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以便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写作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写作教学还应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还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
三、新《课标》中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1、默读。阅读教学常常是朗读与默读交互使用,双管齐下。默读、默思对文字的意义才能做到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默读与默思相互结合。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同时学生还要学会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学写常见应用文。从张主任那里得知,有一些步入初中的学生到现在连个留言条都写不好,可见学生平时的训练不够。这些应用文,是日常生活中必要具备的一种技能,应当将这种练习融入日常生活中去。迟到了,自己写一张规范的请假条,有事写张留言条,同学之间借东西,写张借条。只要我们老师重视到了,平时多进行这方面鼓励、提示,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3、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双方的。
教师方面: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学生方面: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关于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先学后教”,学生先进行自学,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合作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自学成果的过程,有了展示,就能更好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探究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突破教学重难点、催发新认知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层次性,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得,既能保证差生的提高,又能促进优生的发展。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就低不就高。整个过程,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4
二、注重教学手段改进,以更强大的设备服务教学。
过去一段时期,因为受到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相对陈旧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难以走出口头说教的尴尬境地。近年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各种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其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是成效最为显著的一种。我将这种教学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多媒体设备信息容量、演示方式等方面的强大功能,为了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极佳的服务。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文中介绍内容的了解,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我专门制作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选取了介绍苏州园林美丽景观的图片以及视频作为载体,配上针对性的文字说明,向学生进行演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知,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强大功能。再比如教学《奇妙的克隆》时,因为文中介绍的克隆技术和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没有什么经验积累,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对此,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相关知识的介绍,从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的出现,一直到当前科学界的争论,让学生对克隆技术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为课文教学活动扫清了障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教学氛围改善,以更和谐的环境开展教学。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流程设计这样的关键环节,而且要发挥情感因素等方面的作用,为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始终保持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增强自己在课堂上的亲和力,让学生消除以往教学活动中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其次,对学生给予了更多的鼓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从不吝惜赞美之辞。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青春期,学生对于成功、尊重等方面的心理追求更加强烈,一句批评的话语或许就会断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样,一句表扬的话语有可能让学生重新认识语文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我在多年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坚持发挥将心理因素的促进作用,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满足体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功和快乐,让学生在这样充满激情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和有效深入。
篇5
巴班斯基特别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认为研究学生和培训教师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得以实现的前提。 为了贯彻“最优化”理论,每个教师都必须具有辩证的思维,辩证对待教学设计与方法,因此,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很重要的。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虽然有时注重了对教师的培训,但基本上是知识和技术方面,对于教师的思想和观念培训,甚是缺乏。须知,一切行为改变都是从思维和观念的改变开始,“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实施,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从教材角度来说,能够深挖教材内涵,拓展发散思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多重阐释性。这也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各科的一个独有的特点。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全方位地、立体地挖掘文章的内涵,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大胆想象,形成不同的个人见解。“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从而深挖教材内涵。整个活动中,不仅教师能以全新的、多角度的眼光分析教材,深挖教材内涵,也能激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创造力。
从学生角度来说,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多年以来,语文教学习惯于对学生进行聚合思维的训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利用自己的思路来牵引学生,把学生思路控制在自己思路范围之内,最终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把语文上成数学”是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中的思想。“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能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空间,给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较大的范围,有利于学生发挥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语文教材更加具有开放性,教师通过对教材地不同分析与理解,会选择不同的设计,从而使课堂呈现多样性。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更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数学那样目标明确、内容清楚,这就给语文教师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开发课程资源,教师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或者知识背景,就会建构出不同的课堂,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这一活动的研究,使语文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理论,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并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高中语文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应认真研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评课的形式,也能启发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篇6
一、适当改变师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和地位
以前课堂上,总是老师在不停地说,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听,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完了,学生并没有接受多少知识,课堂上睡觉的、做别的作业等各种行为。这种现象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出现是很平常的。而在课改后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一改以往的作风,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
二、营造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多提问
语文课堂本来是一种多彩多样的课堂,但是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现如今在各个学科中语文课反而是大家最不重视、感到无聊的课堂。因此,笔者建议在课改以后的语文课堂,应该有一种活跃的氛围,而不是压抑和死气沉沉。老师应该多提问,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在这个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最关键的是可以让学生对语文有兴趣,学到更多知识,考取好成绩。
三、老师除教授课本知识外,还应该设置多样的活动
传统教学就是老师按照正常的教学流程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提倡老师可以花一点心思,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活动,或者让学生试着来讲课。这种形式比较新颖,可以给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
篇7
语文这一科目,灵活性较大,短时间内提分较慢,学生重视不足,再加上高中语文课堂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学习内容枯燥,学习方式单一,甚至让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然而,短期内改变高考单一的招生方式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活语文课堂,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课程意识淡薄,忽视情感教育。语文是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科目。长期以来,教师按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新课程改革给了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指明了一个方向。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考试大纲为语文教学的准则,吃透考纲,抓住各个语文知识点的讲解和突破,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必然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活力,这也使得学生学语文只关注知识点,而忘了语文的人文性。
2.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劳心费力准备教学内容,而学生却在上课后5分钟就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后喻文化时代,学生很容易找到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甚至是教学相关的各种参考资料,这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依然用传统讲授模式,就很难让学生接受。这也就造成了沉闷的课堂气氛。
(二)学生方面
1.学习功利心强,缺乏学习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学习价值取向深深地影响着高中生的学习。今天,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更是抱有极大的功利心,这既有来自传统文化中读书功利性的遗留,也有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功利学习心理的促成因素。
语文是个难提分的科目,需要长期的积累,不能像数理化那些科目,可以通过短期的题海训练,提高成绩。另外,语文教材只是特殊的例子,学生的考试内容在教材中难以找到,平时语文学得好的同学,考试不一定能拿高分,这就给学生造成了“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的表象。
基于上述原因,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缺乏学习的动力。在他们看来,语文不能短期内提分,并且不学,成绩也不会很差,因此,语文学习就没有了动力来源。
2.习惯被动接受,缺乏主体意识。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都是以教师单一传授为主,学生也习惯了被动接受。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发展思维的黄金阶段,但是由于他们经常被动接受知识,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即使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发言机会,他们也只能找参考书,不加思考的应付老师。这样就带来了,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上,没有自主参与的主体意识,学习是被动的,成绩自然无法提高。
二、激活高中语文课堂策略初探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轻松课堂氛围。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活动来学习语文。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教学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营造轻松课堂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尊重差异,平等对话。教育的对象的学生群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可学生个体差异的普遍存在,认识到个体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并尊重学生的自我需要和价值。在交流中,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自由表达情感。
2.注重感情投入,拉近距离。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此时的他们需要他人的理解与引导。作为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生活中拓宽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多方位交流,课堂对话、眼神交流,课后谈心。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倡导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主体参与意识。“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在教学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小组合作交流往往能带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动起来。当然,一个小组的确立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三次的语文成绩的平均分,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并在自己了解的学生性格基础上,组成语文学习能力相当的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间要明确各自的任务。学习中,各成员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点,唤醒了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的课堂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单一的讲授模式,时间长了,学生容易疲倦。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它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变得非常重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高中人教版选修课的《中国的智慧之花――熟语》一课,讲述了熟语的类型、用法以及考试中出现的题型。如果照搬课本的内容,往往让学生厌学。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首先,用一段与熟语有关的相声,让学生认识到熟语不能乱用,接着看图猜成语,让学生一边看一边了解成语的特点。最后,用口诀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成语,帮助学生做题。这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只是,更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兴趣。
当然,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只是单一的呈现,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根据不同的课型,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知识竞赛等等。这些课堂教学手段,激活了语文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活课堂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是激活课堂的学习方式,多媒体使用是激活课堂的重要手段。当然,激活课堂的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策略也会随之调整。
参考文献:
[1] 郑淑贞、陈英德《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策略探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 王鉴、毛建梅《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每7卷,第8期
篇8
一、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块
(一)拆分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职艺术院校的大学语文学制一般都在2年,有的院校选取一些本科通用教材,越来越多的学校都使用了自己编写的教材。大部分教材都按照以往教材的体例,做了部分调整和改变。一是按文学史为主来进行编写;二是按照人文专题来进行编写;三是按照文体,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来进行编写;四是选择名家名篇按照历史年代编写。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无法突破语文教学常规化和教学的思维定势。结合高职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以我校近几年来创新改革为例,创新语文教学模块是能达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
(二)人文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结合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在入学后两年开设大学语文相关课程。大一阶段:上学期开设《现当代文学赏析》,下学期开设《国学经典导读》两门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知识面为主,提升人文素质内涵。大二阶段:上学期开设《应用文写作》,下学期开设《演讲与口才》,以结合岗位需求提升学生的业务实作能力和职业要求的综合技能。这样一来,将传统的大学语文拆分了四个板块,告别了单一的文学史、作家作品等惯用的学习模式。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将“结构化讨论”引入课堂
结构化研讨是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催化师引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灵活采取团队学习、团队决策工具,帮助学员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形式,是多种研讨方法和工具的综合运用。目前,结构化研讨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方法,在各类培训课堂中都频频出现,根据其特点和优势,将“结构化讨论”引入大学语文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比如《现当代作品赏析》《演讲与口才》等课程都有大量给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机会。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具有学习的天然倾向,因为人天生就有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人具有求生、发展和实现的内在需要和无限的发展潜能。这种学习动机是以个体的自我价值、理想的实现为终极目标的,它决定人的发展的方向性,一旦个体意识到这一发展目标,就会在学习中自觉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意志因素。[2]因此,大学语文课堂引入结构化讨论,理念在于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
(二)开启“互联网+”的教学方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教学,特别是大学课堂的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教育方式随之而来,开启了课程变革的新时代。“互联网+”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课堂教学与课堂展示中来,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平台上,师生的交流更加自如。教师从主导课程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师生将成为更加平等的学习共同体。在大学语文课堂中,以《现当代文学赏析》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网络平台,创建一个自主交流活动的空间。将过去的课前预习放到网络平台上,大家可以就某一主题自主的收集资料,与师生探讨。在课堂上,颠覆传统,先以学生收集了解的内容切入,学生可以就现当代作家作品做自己的分析思考,老师真正的起到引导的作用,最后在学生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最后的指导和总结。总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大学课堂,做到真正的互融互通、教学相长。
当代的大学语文课堂,学习不再是单一向度的,而是与教师共同构建和推动的。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以模块化组建课堂内容,将语文实用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创新引入“结构化讨论”的形式,开启“互联网+”的教W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研究和主动参与意识。
篇9
一.“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及动因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院的办学实力,从2006年起创立并实施了“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这是在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职业活动调研,吸取国内外某些教学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而实行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改革活动。首批改革试点课程涵盖了不同专业的26门课程,高职语文课程是其中之一。“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实施七年以来,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得到院内师生、兄弟院校和湖南省教育厅领导的肯定。
高职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传统高职语文课程偏重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历来被认为只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公共基础课,从未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做关联考虑。高职语文或与中学语文无异,重复低效;或与普通高等教育大学语文类似,职业特色缺失。因而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语文教学,有些专业院系把必修课改成选修课,有的干脆不开。即使开设了语文课,学生也不爱学,老师讲课唱独角戏。针对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院“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我院语文教研室构建了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六位一体” 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
二.“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原则与策略
“六位”是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并重点突出“六个”核心要素,即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课程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做”结合形成的考核。“六位一体”指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遵循的由六个核心要素有机构成的基本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构建教学模块、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教、学、做”一体化安排,即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做训练素材,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促使和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能力,认知知识;课程考核以平时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主。根据此原则构建的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语文实用技能模块教学法,将六个核心要素统一在课程教学中,从而呈现了鲜明的职教特色。
1.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这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包括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与素质,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专业技能,公共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素质为主。所以,对于公共课来说,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为导向。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语文学科要求,本课程在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进行了改革。
(1)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分析,确定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又称职业通用能力、关键能力、可移技能,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鉴发[2007]11号)了职业核心能力体系构成的7个模块,即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职业素质,是指除了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以外的其他相关素质,如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等等。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特点,如果教学中能结合职业活动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技能,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课程组教学人员与行业企业现场专家一起,对本课程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关联度做了分析,据此确定了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即以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为导向,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主体的语文实践为基点,在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同时,突出实用性,提高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这个课程目标的确定,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整合课程内容,整体设计课程教学。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多以阅读教学为主,且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主要采用对选文进行条分缕析地讲授,其课程体系内容及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新课程。本课程按照“六位一体”原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分析,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视角切入,整合语文学科内容。针对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基本语文能力选择知识点,知识内容的选择注意适用、够用、实用原则,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程内容包括5个能力训练模块,即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文面能力训练、阅读鉴赏能力训练、写作能力训练、专题活动能力训练。其中,前面四大模块是单项能力训练模块,专题活动能力训练为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专题活动是企业、单位或组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在特定时间、场合下组织某种活动,并使活动的参与者都能直接体会到某种刺激的信息传播方式。专题活动是一种群体性质的活动,也是广泛存在于各个职业岗位的常见工作方式,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因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遇见,如各种会展、竞赛等等,本模块任务的完成,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对前面四大模块能力的综合运用的检验。5个能力训练模块又细分为19个单项能力训练,从而构建了语文实用技能体系;二是确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能力目标和支撑知识;三是设计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四是确定能力层级标准及考核评价方法。以上改革使课程教学更符合职业岗位实际需求,7大能力体系中,除“数字运用”一项以外的6项能力都列入了实践研究范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
2.项目驱动,实践教学
“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是通过能力训练项目来进行的。项目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必须承接和完成的某个具体的职业任务。以项目驱动教学,是指通过完成某个具体职业任务来掌握语文技能、方法技能和社会技能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完成专题论文、设计并组织专题活动、编写学期写作文集、小老师讲课、课文情景再现绘画等实训项目地操作,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项目地设计的原则是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学生专业及基础实际,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项目教学是解决职业能力训练与知识传授相分离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设计训练项目,将知识、技能、素质目标落实于项目训练之中,使能力训练有了具体的教学载体,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从而实现“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3.过程考核,科学评价
传统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注重知识的考核,多以期末书面答卷的终结性考核形式为主。本课程的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课程总评分的70%,终结性考核占30%。形成性考核指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根据教学模块内容和能力定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出勤、课堂讨论、课堂训练、课堂参与、组织活动记录等。终结性考核是期末的全面考核,包括学生完成综合能力训练项目的情况、平时参与学校或社会活动的获奖情况、参与课程能力训练内容相关的竞赛、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能力考试等评分项目。考核形式不囿于书面答卷,根据学生专业采用口试、面试、现场操作、表演等形式,并制定这些考试形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考核形式的多样性,实现了评价的全面性。为了避免考核评价的主观性,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还做到了细化和量化。现在的考核体系改变了期考定终身的情况,而以形成性考核为主,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注,这是课程教学评价的一大进步。
三.“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与学的双边动力。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令学生耳目一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有的学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评价课程:“以前学习语文只是为了考试,每天学得很累,读得很累,而且用得也很累;除了书本,还是书本;除了答案,只有答案,与实践联系甚少。但是,经过这期语文的学习,许多细小的地方得到了注意,更多的是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并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当然,其中的乐趣也是少不了的。”学生对本课程任课教师的评教测评分平均达92分以上,学生对“课改”的总体评价是“兴趣多多,收获多多”。教与学形成了良性互动,教师的教学兴趣也得到了激发。职业活动调研,能力分析,整体设计,项目设计,探索学生主体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和采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编著职教创新性教材,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突出了课程改革给予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课程教学法得到优化,学生主体实践教学得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设计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动脑与动手的机会,改变了原来“满堂灌”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成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主动行为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课程组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探寻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基本形成“导(案例或情景引入)议(讨论与分析职业活动素材、项目)练(技能操练与项目成果展示)评(评价项目成果与总结项目完成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教学模式,形成“感知探究实践反思”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呈现开放性特点,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课程教学以语文实用技能模块训练项目为驱动,多以专题活动课形式进行课堂单元教学。项目驱动和过程考核,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只局限于第一课堂,如项目调研、信息检索与资料的获取,专题活动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工作等,必须在课前或课后完成,同时学生参与课程相关的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能力考试等情况列入课程考核的评分项目,这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第二课堂的学习实践中。课程教学由第一课堂辐射到第二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4.强化了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结合,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在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同时,应关注学生专业职业素养培养,根据所教学生专业培养计划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科学合理地分解语文能力训练目标,侧重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的教学与能力训练,例如建筑装饰专业的的能力训练项目就有课文情景再现绘画,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结语:本课程注重整体设计,模块组合;能力分级,逐层递进;实践分步,注重可操作性;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职业引导,实践体验;知识能力目标以“适用、够用、实用”为原则。它改变了以往大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单纯的阅读教学的“老面孔”,摒弃了教师讲课、学生做笔记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做”合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曾良骥.高职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一、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提问
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着力点集中在文本的重难点,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人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如阅读教学《祝福》(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文章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很有必要把学生的阅读关注力聚焦到对文章的主旨性标题或段落的品读上来。如"祝福"它是一般的祝福语,还是另含更深刻的内容?都需要去质疑。
二、对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提问
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比如《祝福》里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对她的眼睛的描写有什么变化?了解这一点对于祥林嫂的精神世界就完全把握了。
三、就文章反复处提问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总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在文章多次反复处提问往往能挖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质疑而问。穆旦的《赞美》(人教版普高必修本第一册第一单元)一诗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歌技巧,用深沉而充满激情的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真切的感受和呼喊。理解难度很大。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于作者的情感:一是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二是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三是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诗歌在每一个小节的末尾反复吟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种手法强化了诗人对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细心品味,不难读出诗人表达的深意。
四、就文章反常处提问
所谓反常是指和常规常情相悖离之处。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进而产生疑问。课文中不同寻常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无须写出的却偏要写出。有些文章的某些内容看起来似乎是多余的,而这些往往正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有着深刻的含义。②似应写出的却有意略去不写。文章的某些内容如果写出来,文章会显得更完整,更连贯,但作者却把它略去不了,这也常是作者的有意安排。③一般应这样写却那样写。④使用特殊语言顺序之处等。
按照常理,面对"一沟绝望的死水",人们不会产生美感,但是诗人闻一多却在这种审美反常中写出了抒发其强烈爱国情感的《死水》一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独具的匠心。
五、就文章矛盾处提问
矛盾是指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事物。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祝福》从鲁镇上一个知识分子"我"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祥林嫂的大半生经历,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黑暗现实。但是文章的题目却和内容相矛盾。能不能就用主人公的姓名"祥林嫂"作为小说的标题?教学中我抛出了这个疑问,进一步又引导学生探讨主人公的姓名究竟应不应该是"祥林嫂"?由于抓住了这个大矛盾,整个文章主题的解读进行得十分轻松,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祝福》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这种"矛盾"有时产生在作者客观叙述过程中,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一一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的"大约"和"的确"的含义是矛盾的,两者并用产生弦外之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解释,破译统外之窗。
六、对文章的空白处提问
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质疑发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装在套子里的人》(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的收尾,开始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的事",之后又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神情""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堪称余意未尽,余味无穷。
总之,阅读中提问的方法途径很多:从课本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问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表象追问本质,即思考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表现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等。又如从课本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合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内容顺序处(文章思路)质疑等等。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赘述。
篇11
现代高职语文教学课程中,引进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融合“教,学,做”为一体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语文教育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对于语文这个适应性和人文性非常强的学科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了,课程建设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核心目的,同时也为学院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出巨大贡献。“六位”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六个基本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和教,学和做相互结合的六个因素考核,就是六位教学课程模式,这个也是教学中必须遵循基本原则。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没有传统教学课程思维定式,突出的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育为教学内容最核心目的,实现教学过程中非常系统完整过程,同时也是职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特色。
二.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随着时展也在不断改革中,如何让“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应用于课程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更新教学思想观念,正确定位课程培养核心目标。
这种新型教学理念是增加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和发展而确定下来的,所以对于语文课程性质改革定位是非常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教学方向和教材设计,对于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规律思想内涵都要做到非常好的规划界定。高职语文重点是工具性和实用性,侧重于对于语言能力培养,特别是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重点是突出使用价值才是高职语文教学突出目的。
2.要以学生为本,不断改善教学内容。
高职语文教学中偏重是对于中国古诗文和人文学科教学,但是这些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泛泛之教学,很难达到高职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所以应该打破常规,开创新的教学模式,为职业教学开始新的教学内容,加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将高职语文教育写作和口才能够非常完美结合起来,加强对于阅读鉴赏,写作训练,信息处理等能力训练,做到职业能力训练为基本,融合语文知识和人文知识相互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根据个体差异,采用非常灵活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精心设计适合训练项目规划,从而引领技能训练和知识归纳,实现教学和做完美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永远是主角,老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比如分组学习讨论方法,对于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同时可以开展各种竞赛等促进学习方法,利用开放式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进行激励,提高学生自身学习动力。
3.要深化教育改革方向,提高高职语文教材内容质量。
教材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理论依据,传统高职语文教材最大问题就是知识体系和文章内容编排,应该多加入时代感很强文章,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目的。做到最大限度对于学生能力提升,素质发展和知识储备进行加强,紧密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教材编排体例,对于学生不同阶层学习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鉴赏,写作,口语,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
4.进行多元化考核制度。
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教师教学态度学生学习品质,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方向和目标,对于学生学习判断评价都有非常重要积极作用,所以要使学生,教师和专家都能够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职业教学能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对于教学中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记录。
篇12
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技能的专业人才。但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与人文素质缺失矛盾的日益凸显,素质教育的核心——“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正在被越来越来多的教育界的有志之士所思考。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是一个综合发展的人。职业教育要有远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如何使职业院校在有限的学时里将语文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语文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关于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在理论研究上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教学实践中,鉴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学校轻视语文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职业院校中,语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规模小、学科的系统性比较差,并常处于随时可能被“挤占”的尴尬境地。这种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语文课的轻视。其结果就是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无论是规模、质量和效果,都远没有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毋庸讳言,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下面以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二、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的独特作用
要进一步认识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一方面它是以往中学语文教学的自然延续;另一方面,它可以在学生正式就业前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必要铺垫。对此,一个新认识是:在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时,要同时把年轻的“职业后备军”应有的人文素质培养一并考虑进去。从一般意义上的普适性转向特定专业而聚焦认知,会使我们避免那些宽泛的、人云亦云的所谓“宏观建构”。如果能比较具体地为艺术类高职生的现在和将来着想,就会认识到:语文同他们的联系、对他们的作用,非常紧密和显著。这并非夸张,只要看看许多艺术家所述说的切身感受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早期接受艺术教育时,大都得到来自于课内外语文的良好熏陶。在艺术活动的方方面面面,在揉入艺术韵味的生活内容里,都或显或隐地有“语文”。遗憾的是,在偏执地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专业技能训练的思想影响下,语文课程也处于几乎被忽略的地位,变得没有生气和活力。我们应该用新的理念积极推进新一轮改革,使高职语文课程复归于人文素质培育的本位。
三、高职艺术类专业开设和重视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许多实践证明,毕业生仅有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参加工作以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会产生困难和障碍,同时,这种困难和障碍又会影响到个体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发挥。所以,学一点语文课程对高职毕业生是大有好处的。尤其是艺术类的职业院校,更应该给语文课程以应有的学科地位。
经验证明,当高职毕业生掌握了某种技能后,他可以解决即时就业的问题,但要有更大的发展,还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时,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政治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非专业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在高职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三方面,应该有机结合,协调进行。正因为如此,高职艺术类专业开设语文课程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四、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需的语文能力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育时,当然不会忽视对其所需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把学生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与其所学习艺术类专业,尤其是今后步入职场时有可能就职的岗位需求要对接,一项一项的夯实基础,使学生逐渐确立起对相关能力的自我培育意识,切实进入学习状态。
只有透彻明了这些基本点,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师具有自觉意识,继而使语文教学有更明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发挥更实在的育人效应。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需的语文能力基本描述如下:
1.读、写、听、说的能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只要会“从艺”就可以了,用不着在读写听说和交际方面多费功夫。其实不然。会“从艺”,确实是搞艺术的人必须具有的基本功,但艺术爱好者乃至艺术家不能仅仅满足于会“从艺”,还应该会读、会写、会听、会说、会交际,概言之:具有“吐纳”语言文字的能力。其中,读和听是对语言文字的吸纳,写和说是对语言文字的吐露。读和写凭借着书籍文本,言语交际活动伴随着说说听听,这些均可理解为书面和口语信息的“吐纳”活动。
爱艺学艺者,应加深自己的艺术修养,这就需要广泛涉猎艺术类书刊,包括一些重要的艺术理论和美学著作。此外,自己的表演和创作心得需要总结、概括和表达,同行之间需要沟通、交流,表演经验需要交流,创作状态需要分析评价,这些都离不开书面和口语的表达。我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批评理论的重要范畴,都是用极简练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我们若能深刻解读,可以将其演绎的十分精彩,并能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为艺术创造的底蕴。
2.处理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
艺术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具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对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也有着愈来愈重要的意义。一个有着良好语文修养的艺术工作者,在对艺术品进行审美的时候,一定不会忽略语言文字的表意作用。
身处现代信息社会,形形的信息纷至沓来,相互混杂,都在吸引甚至干扰着我们的注意力。无论是读报刊、看电视、听广播,还是上网搜索资讯,都要求我们学会处理各类信息,有目的、有选择地加以整理,以便从“海量”的语言文字中,获取有助于启发艺术表演和构思的素材资源,或使之成为扩大视野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
3.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的美育作用是以“美文”为载体对学习者发挥感染力的。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于古今汉语和各类语体应该具有良好的语感,尤其是昆曲表演专业的学生,更应该能感应语言文字的美和精彩语句的魅力表现。这是一种读到好词好句、悟道美妙意味时涌现出“瞬间感受”的能力。通过默读口诵,欣赏和体验汉语本身的魅力以及体现在篇章中的文采,能让学生产生美感。教师要引导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细读文本,深层次去体会:所谓文采不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它与作者的情思理趣相谐相生。它鲜活、灵动、有声有色,表情达意动人心弦;它是精彩的,有神韵的,读诵即能给人带来直觉冲击力。它是作者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独特流露。经常带着学生去赏读,将会增加学生审美感知的“观察点”和“感应点”,有助于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五、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教学创新的探讨
正确使用汉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传统,是当代高职学生应尽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担负的任务。传统的语文类课程教学观念是否应该突破?应该怎样突破?突破以后如何定位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操作?这都是我们亟需探讨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结构体系中,语文这门传统课程应在内容和形式都应有所创新。
1.结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应增加人文类课外活动
建议在开设《高职语文》、《应用写作》、《中外文学作品选读》等语文类课程的同时,还应增设人文类课外活动。如人文讲座、社团活动、社会调查、辩论演讲等。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可以突出高职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对接,又加强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
2.高职开设的语文课程,必须立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
高职的语文教学,要坚持“就业导向”,突出语文类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服务,从而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应该按照专业和岗位需要,确定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把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
3.教学内容方面,建议采用“大语文”的观念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语文水平的普遍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可以将文、史、哲、政等知识结合起来,灵活使用教材,跳出原有的“讲几段范文、写几篇作文”的旧模式,力求实现雅俗共赏,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说和写)和语文应用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制作声情并茂、寓教于乐的教学课件,通过大众的、通俗的、趣味性的解读方式,在情境教学中以“真、善、美”打动人。力避传统的“老三段”教法,代之以启发、引导和联想,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做到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理论与实用相结合。
5.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
篇13
涉外文秘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行政助理能力、拥有良好英语语言功底、具备良好沟通和协调技巧的高素质毕业生。其中,语言功底是行政助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基础,而翻译能力是语言功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翻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是打好学生良好英语语言功底的必要环节,是学生满足涉外文秘岗位要求的必要保障,《实用翻译》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涉外文秘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经济需求为出发点,探讨高职涉外文秘专业《实用翻译》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效果。
二、课程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对秘书的定义是“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其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1]涉外文秘从业人员除了需要能够完成中文秘书的工作之外,还要具备较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涉外文秘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三资企业、国家企事业单位、民营中小企业内秘书相关岗位,力求培养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灵活、心理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扎实、技能精准熟练,能够从事与行政助理、办公室文员、涉外秘书、外事接待等相关职业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涉外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如下表。
(二)课程定位
实用翻译课程是涉外文秘专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该课程对该专业学生的翻译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打下坚实全面的基础,本课程与涉外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胜任涉外秘书岗位的需要。
本课程是在高职学生具有了一定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原则
1.课程依据就业市场对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涉外文秘方向毕业生相关岗位翻译能力的要求而设置。
2.教学内容的确定结合新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点,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就业岗位需求而调整,体现时效性。
4.课程的设计以完成本职业未来相关岗位可能面临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体现职业性。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项目为基础,将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保证教学与工作的一致性,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主导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具体任务如下表:
(三)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和教学方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主导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具体教学活动步骤如下:
1.导入活动:老师导入活动背景,提出教学目的和要求。
2.布置任务:老师提出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
3.任务分析: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2~4人,就相关话题开展小组讨论,找出完成任务的难点。
4.理论知识与技能准备:老师借助PPT,案例分析讲解相关理论及知识点,并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
5.完成任务: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任务。
6.任务评估:课堂分析和讨论,学生展示任务成果,由学生对译文的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并给出理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提出提高能力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与启发性教学法的结合。课堂讲授法作为基本翻译理论知识、翻译技能的传授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程的讲授比较注重利用教学场所的多媒体设备,老师在讲授中更多地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展示每个项目的基本流程,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分析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完成任务。比如企业简介翻译项目,通过示范演示和讲授,使学生把握企业简介翻译原则与语言特点部分。通过课堂讲授,学生可以系统、全面地了解每个教学项目的整体结构及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掌握完成任务的关键。
2.案例引导分析法。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案例包括每个翻译项目中经典的翻译例子和翻译不当的例子。通过文字、图片等案例的演示,能够较好地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分析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各个翻译项目技巧的理解。
(五)课程考核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设定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平时翻译职业素养及翻译能力的培养。考核把平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参与、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小论文、课后反思等)与考试成绩紧密结合起来,最后以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水平,其中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占60%。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