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归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2.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2区域经济发展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三山脉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问题与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开采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三条产业链煤—电—铝 煤—焦—化煤—铁—钢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三废”的治理
3.流域的发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2)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流域的综合开发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4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
(区域划分,有无明显界限)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以下用长、松替代)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社会:(1)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2)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3)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4)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农业社会后期:(1)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2)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3)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①不同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篇2
一、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思路
目前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学质量都受到了极大地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和高中历史考试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高中历史考试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解决综合型历史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还未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认识和理解。②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一定的历史基础。学生在学习和日常训练只是简单地归纳和记忆,不利于学生历史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升华。③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课程复习效果不理想。针对高中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革新教学思路,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高中历史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高中历史复习注入活力。其次,教师要优化和创新高中历史复习课程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技能。
二、高中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1)熟悉和掌握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及结构。高中历史教材是学生复习高中历史的重要依据,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将其作为历史复习的重点,抓住历史题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只有掌握好基础的历史知识,才能够打好历史复习的基础。在日常的历史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历史教材的结构看起,在熟悉知识脉络后,再去复习具体的历史内容,这样的复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历史教材复习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鼓励学生理解记忆,反复阅读和理解,知识自然了然于胸,这样的方法也不至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打压下去。因此,熟悉和掌握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及结构,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历史复习的基础环节。
(2)重视高中历史知识点间的联系。高中历史是由很多琐碎的历史知识点构成的,如果学生只是单一地记忆每一个知识点,不注意发现和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得不到有效提高,并且学生也会在枯燥的知识点记忆中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导致高中历史复习质量的逐渐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解题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只要掌握好其中的一个知识点,与之相关的知识也会了然于胸,学生的复习负担也大大减轻。尤其是学生在解决知识跨度大的历史题目时,由于已经具备了联系知识点的能力,学生就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解题和分析能力就会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发展和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唐朝贞观之治的原因时,要求学生不仅仅要从政治、经济上理解这一问题,也要联系文化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这样学习一个知识点可以将好几个知识联系和综合起来,学习效果更佳。
(3)注重历史知识点和重难点的复习。高中历史复习中,历史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应该作为学生系统复习的重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每一个复习环节,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学生必须准确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点,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后,学生的拓展和提高能力才能获得提高。教师要向学生明确高中历史知识点的重点部分,并且要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考查和验收,监督和督促学生查漏补缺。学生在记忆知识点时要坚持理解记忆,讲究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是整个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部分,也是能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历史重点知识往往能够将历史章节的重点勾勒出来,对于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帮助意义重大。对于重点知识,教师要详细讲解,并且要求学生积极思考,找到记忆规律,抓住重点内容理解和升华。高中历史的难点涉及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等都较为复杂和深入,也有部分难点是学生容易产生知识点混淆的部分,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将抽象复杂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变成直观和容易理解的知识脉络,注重指导和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复习效率和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以及培养学生历史观念、价值观念等,教师要从历史教学和复习的思路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不断地革新和优化,教师也要注意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发现不足,总结经验,并不断提高高中历史复习水平。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提高历史复习质量,同时也为自身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历史复习课也会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严桂珍.化复杂为简单变苦学为乐学――关于高中历史复习课的改革及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篇3
二、科学分析
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开卷考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训练学生的主观思维为主,融历史知识于始终,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还要做好初中、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联系现实的抽象思维分析、概括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提供给学生;二是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强调该背的一定要背,把知识消化吸收,并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将知识点系统化地划分成不同的专题。
三、有效教学
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重视过程教学,让学生多讲、多说、多做,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如总结知识、归纳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熟悉开卷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开卷试题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学生应知其解题规律、特点、技巧,在训练中不断提高答题水平。
1.选择题一般由题干与选项两部分组成,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性、最佳性角度去思考。
2.列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知、综合、归纳能力。
3.材料解析题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时间、出处、人物、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理解考虑,并迅速查阅课本资料,再分析所问问题,找出相关知识点,最后综合分析,归纳作答。
4.问答题是历史考试的传统题型,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完整准确的认知掌握程度。做题时,先审题,重点分析关键性词语,找准知识点。
篇4
微n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微课作为教学视频,一般时长6分钟左右,所讲内容知识点集中,在使用上灵活便捷,通常可用于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归纳、对某一知识点的突破性专项讲解,也可用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以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试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微课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运用微课完善与优化历史教学
现行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教学内容繁多,但学校给予师生的课程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只能致力于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剖析、讲解,对非重点、难点知识只能一带而过,这势必影响学生对一些新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例如讲述“卓尔不群的雅典”相关内容时,教材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只做了概括性的阐述,教师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笼统地告知学生概括性的结论,如“雅典民主政治造就了雅典政治、经济的繁荣”。因为这些内容的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后就有学生提出“雅典民主政治造就了‘盛世雅典’,‘盛世雅典’是什么样子,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盛世雅典’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制作“盛世雅典”的微视频,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形象地让学生了解雅典全民参政的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参加国家政治事务的积极性,促进了雅典空前繁荣的局面。实践证明,通过播放微课,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解决了历史教科书中因知识点简单而导致的理解困难,弥补了由于教学时间紧张而造成的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全面的缺陷。
二、运用微课理清历史知识脉络
高中历史教科书涉及范围广、内容包罗万象,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感到历史知识点太多,难以记忆和理解。这是由于学生不善于进行知识梳理造成的。例如在学习“罗马人的法律”相关内容时,如果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古罗马的知识,对这个知识点也没有概念,加上罗马法自身有发展演变过程,那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就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罗马法的发展史”的微课,在微课中对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按照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具体的法律条文到自然法理念这三条线索进行梳理与划分,让学生理解罗马法中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成文法、自然法等主要概念。这样,通过具体的史料帮助学生分析三条线索的发展变化,并用一张时间表对罗马法的发展进行梳理,实现了知识的系统性与条理性,为学生条清理晰地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了帮助,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三、运用微课传授历史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高中生掌握历史学习的科学方法,促进并提高他们历史学习的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使他们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学习实际,以微课为载体传授历史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例如,针对学生对历史材料解析题存在回答不完整、不能切中要害等不足,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法》,详细介绍、归纳解析题的答题技巧。针对学生由于审题不严谨而导致答题错误的普遍现象,教师可以制作微课介绍审题技巧,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针对学生复习效率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等。教师传授历史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动力。
四、运用微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有可能自觉地获取新知识,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一课上课之前,教师布置学生通过网络上的微课进行新课预习,学生不仅观看了教师上传于学校网站上的微课,还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了与本节课有关的一些微课视频并观看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然后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互动交流,最后解决问题。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优势平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步形成。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理清知识脉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高中历史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多且密,学习高中历史不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由于高中历史本身的特点造成很多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应有以下问题
1.1 学生课堂上学习历史积极性不高,对课堂提问丝毫不感兴趣。从事了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曾不止一次的反应说学生在学习历史方面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足,对于历史课堂上的提问也毫不关心。造成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不足,对于历史课堂的提问毫不关心的原因是多方面。
1.2 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杂且重点不突出。由于高中学习的任务繁重,学生一般习惯于对于系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对于零散的知识掌握能力不足。而高中历史正属于整体框架明显,零散知识较多。由于这些缺陷,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多、问题杂。这样的教学失误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知识点的漏掌握。
1.3 教师在教学提问时缺乏和学生互动,缺乏对于学生的鼓励。由于教学方式的弊端,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缺陷。对于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教师会遗漏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同学;对于有发散性的问题的知识点教学可能缺乏引申;对于表现好的同学教师可能会忽略鼓励。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高中历史课堂的提问的有效性不足。
2.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对策
为提高课堂的效率,促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掌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
2.1 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应该做足自己的"课下功"。课堂学习的效率高或者低,最主要的是受教学人员的影响。老师在这个过程里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全面准确的掌握教材,能够用简单精炼的语言将教材上所描述的重点问题复述。另外要有引申的知识来拓展自己并且启发学生。
2.2 有效提问应该掌握好"度"。由于高中课堂的时间有限,老师对于设计提问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教师的提问应该抓住知识点的点和精髓来提问。由于提问的精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把握上更加全面和具体,力求做到吃透教材,吃透大纲,设计的问题力求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能全面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思考。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二第四专题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中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这一问题,就不仅应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互联网的应用来归纳出影响,还应正确引导学生对对待网络的态度。
2.3 有效提问应该把握好"机"。"机"是指在有效课堂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好时机。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有效时机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课堂提问发挥出非常好的效果。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有效时机需要教师切实的观察学生的具体情况,当发现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时,教师需要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把握课堂提问的有效时机还需教师根据教材重难点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课《》教学重点是的历史意义,这也就必然要在讲述完过程后设计问题探究:是成功还是失败?
把握时机的提问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加深对于所学内容的印象。
2.4 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应该做好语言功,加强自身专业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教育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在课堂提问上能够清晰、准确、简练的将问题反馈给学生,不仅能够使学生准确的把握住课堂学习的重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假如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语言过于复杂,不仅会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的问题理解模糊而且会造成学生抓不住所学的重点。可见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简单精炼的语言将会给课堂的有效提问加上有效的一笔。
篇6
一、高中历史教学专题化的必要性分析
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促进历史人文价值的实现。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历史知识要点的掌握,而是以知识点为基础培养学生看待历史事件的独特眼光,形成具有个人意识的思维体系建设。
历史课程教学的特性在于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在前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历程中,总结、分析该事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在对典型性人物,事件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总结的学习能力,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历史事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所以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不断思考总结的学习过程,学生需要体会和感悟历史事件的人文内涵。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采用专题化的历史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宏观、全面地角度掌握历史事件的深层内涵,以实现教学效果。
二、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更新教学思想
目前,历史教材的编写主要以模块化、专题化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这种系统性的编写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材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教学单元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并没有将教材内容设计与课程讲解有效结合,大多沿用传统的线性讲授方式,在知识的堆砌中开展历史教学,缺乏对历史知识以及史学价值的深层挖掘,学生难以在知识点的识记中建立史学观,在长期的历史学习下,学生很容易将历史课程的学结为固化的知识点的背记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学习兴趣贫乏,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专题化历史教学的讲授策略分析
1.确定教学主题
专题化的讲授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基于知识进行规律性总结。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教学资料,确定教学主题。在主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对于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差别有清楚认识,灵活运用教学采用,将对历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转化为历史规律总结,史学思维的建设,实现更高阶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工作时,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对于特定的知识要点提供必要的信息补充说明。
2.在互动间提供教学指导
专题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建立学生,教师间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在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想法,在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历史课程的交流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或者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依据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但是在小组讨论时,教师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才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小组讨论的部分需要进行讨论,结果提出相应的要求,否则学生间的讨论很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在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注重讨论的效果和有效性。
其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鼓励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鼓励式的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对历史学科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教师需要重视评语的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言语的创新性,不能采用单一的语言模式,对于学生优秀的部分或者还有待加强的部分教师都需要有策略的提出,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历史教学采用专题化德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史学思维,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贯彻实施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建立宏观的思维意识,在对历史事件的规律性总结中寻找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与历史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灵活运用,不断创新思维,在对知识点的分析归纳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培养学生独立看待问题的视角为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维丽.“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原则的提出与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一得[J].教师之友,2005(6).
篇7
一是记忆知识的需要。历史知识再多,无论是为了高考,还是为了研究,都需要记忆。被学生自己动手归纳综合的历史知识,通过学生的主动认知过程,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二是个性化学习习惯培养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或方法。通过这种能让自己感兴趣、学习效果好,且饱含个性的学习习惯与方式的养成,能让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保持持久力,而且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积极的影响,他们会把这种归纳综合的习惯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三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需要。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能力,都需要有对基础知识的处理的能力,也就是归纳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相对高级的能力,都需要基础知识做积淀,同样需要基础能力来完成基础知识的积淀。
篇8
一、课前备课在备教法的同时兼顾学法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作为教学基本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所以,教师课前首先要备课。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思维障碍是什么?怎么突破?等等。在备课中要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设计。例如,在备《》这一课时,如果单从教材、教法角度,教师只要把爆发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讲清楚就完成任务了,但要考虑学生的因素,还要设计一些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的问题?可以在教学中设计:1.英国发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传授根本原因一般应从经济基础中去寻找)2.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何称之为民族英雄?(传授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3.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传授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观点)4.是否认同“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传授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既加强了方法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尤其在现今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教学面临着课时减少,而高考难度增大的情况,仅依靠一周三节课的课时安排要让学生学好历史困难很大。而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法,那么学生在课下就可以自主学习历史了。所以,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是关键所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从事学习的基本活动,是获取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自学的手段,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发现学生不善于通过阅读教材来学习、掌握知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教材的方法。阅读教材的方法可归纳为“三读法”:初读理层次,再读抓重点,三读记规律。只要我们老师善于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引导、概括和调适,并耐心帮助其掌握适当的方法,我相信学生一定会习有所得,真正读懂教材,走进文本,逐步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2.指导学生找准学习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现行历史教材(人教版新教材)具有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内在逻辑严密等特点。假如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抓住重点,找准关键,那么必然会在繁多的史实中迷失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抓住重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告知学生教科书的重点章、节、子目和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时有的放矢。二是教会学生掌握确定重点知识的原则或方法。
3.教学生学会记忆。首先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从字、词、句的角度以及知识的特征、结构、联系、规律等方面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自己复习知识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以使复习的效果最佳,在复习的同时经常尝试着回忆,也就是自己考自己,更牢固的记住所学的知识;最后,还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识记知识,但是不是消极地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阅读,而是读了两三遍后便尝试着背诵,背不出时适当地看看原文,这种识记比较有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增强记忆力。
除此之外,历史学科的学法指导还应包括如:怎么去阅读材料,从中搜集有效信息;怎么去区分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内因和外因;怎么去把握历史事件前因后果;怎么去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怎么去比较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这些学习方法,要想在一节课上都能面面俱到,那么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就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某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既可以突出重点和难点,又可以教会学生某种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学会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历史学科的能力将会大幅度地提高。古人云:“授人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三、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
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它也让学生在机会在课外去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因此,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是学法指导中的又一重要步骤和手段。教师对学生课外学习如何进行方法的指导与点拔呢?
策略一:提供实践材料,进行方法实践与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许多实用而有效的学习与思维方法,学生不一定马上就能掌握和运用。因为学生对能力的掌握往往还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具体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实践材料,让学生反复实践与提高。例如向学生提供预习复习的内容或提纲,提供有关学法指导的参考书籍等。
策略二:在解题指导时加强方法指导。解题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同样也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例如材料解析题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里重要的题型之一。可见材料解析题是构成学生历史高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了解到有的学生不重视材料解析题,有的学生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把历史书背好,就能得高分,甚至有的学生害怕做历史材料解析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教给学生做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①先浏览问题,再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②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③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④紧扣题意、认真作答。作答时还应注意有三种不同的回答形式:纯粹用所引材料或归纳概括材料观点;引用教材观点和材料回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教材知识回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夯实基础是复习教材的目的,基础就是来自于对教材所呈现知识点的再熟悉乃至熟记,把具体的、浅显的、最基本的知识牢牢地记在心中,达到心中有数。
1.1阅读每一节的标题,思考每一节内容与单元标题之间、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结合每单元的单元引言加以理解和掌握。单元引言多是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梳理,句语句间的逻辑性强,语言简洁凝练,是复习时必读的部分。
1.2阅读课本正文,充实已经形成的框架,进而把握历史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达到对历史的有效复习。
1.3阅读课本中的补充材料,形成读史的能力。补充材料类型有很多种,其中以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居多,这些补充材料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感性的认识,拓宽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思考,增强历史的趣味性,而且是再次阐释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当然,在阅读课本时还要抓住历史概念的复习,试题中都很重视历史概念的考查。复习中如果阅读到某个历史名词时,就一定要查找一些工具书,及时总结出历史概念,最好能通过历史概念的比较加以厘清。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考纲”,掌握“考纲”
在会考复习中,首先必须搞清楚要复习哪些内容,每个内容的复习要达到什么要求,这样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高中会考是水平考试,只要学生努力学习,在正常情况下就可达到合格水平。“考纲”指出了考试的范围、内容和目标、要求,并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识记”、“理解”、“应用”三种不同的层次。“识记”要求记住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文物、文献等,对于纲要列出的知识要点,记得越多,会考中小题的失分就会减少。“理解”是在“识记”的基础上,正确简述或说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活动的背景、内容、作用、意义,它主要用于应试的选择题和问答题。“应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对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进行初步分析、归纳、综合,形成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评价。如:与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新特点?又如:两次世界大战都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欧洲分别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政策的具体表现。此类问答题就包含着对“理解”和“应用”的要求。“考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的依据。因此,必须指导学生熟悉“考纲”,明确复习要求。对于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他们花较多的精力,达到较高的程度;而对于要求较低的内容,则只需花较少的精力,适可而止。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解选择题时,可以采用“正确选择法”“错误排除法”“双项比较法”,在犹豫不决时,要相信第一印象。在解材料题时,先要认真解读材料(包括材料出处),找准关键词,弄清材料的含义;而后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回答;要注意书写端正、答案要点前标上数字序号①②③……条理要清楚;要根据题目中的分值提示,把握好答案要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写几点;对自认为错误的答案,不要划掉,而应接着回答,因为划掉的答案往往是正确的。
4.指导学生读历史教材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5.让学生整理、整合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6.高中历史复习课的几个环节
6.1检查回顾(3―5分钟)。
用3―5分钟的时间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是复习课的首要环节,能起到督促学生课下及时温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作用。
6.2展示课标要求,明确复习目标(3―5分钟)。
此环节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朗读,做到心中有数,加深印象,复习起来就可以有的放矢。
6.3利用多媒体梳理知识体系,师生合作探究(本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约用20―25分钟)。
一是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框架,点出每一小节的重难点,让学生背书,填写学案,熟悉课本知识,并依照多媒体上的要点在课本上标识、归纳,对于相关内容和题目,各小组展开讨论。
二是师生合作探究,展示成果。讨论、标识完毕后,分小组让学生(各小组可以推荐口才好的学生或者由小组长指定某位学生)到讲台上将要点给全班明确,将讨论的有关题目的答案给全班讲解,这时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辩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后学生整理答案。
6.4回顾基础知识,归纳总结(6―10分钟)。
篇10
一、整合教材,强化针对性
要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生成互动中来,我们首先就要给他们明确三维目标,这样才能让师生双方有的放矢,明确每一步应该怎样分析和讨论,怎样为下一步做铺垫。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也是我们传播知识的媒介,我们要有针对性挖掘教材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
比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明确列出三维目标(当然达成具体目标的方法不必列出):①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教材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背景及标志性事件(为了强化学生形象认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直观展示);②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媒介,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和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因素及对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了让学生达到分析和理解问题的目的可以设置话题引到学生互动讨论);③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前面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诱导学生树立敢于发问、互相学习的学习精神。……这样设置三维目标,都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精神,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接下来的互动课堂奠定基础。
二、设置问题启发探究
如果没有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自主学习历史知识时可能有许多知识细节注意不到,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重难点知识不知如何下手。这就需要一线教师适时在关键知识环节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完成深层次探究和理解。
这里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细节的深入认知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下关键问题让学生探究:1.为何英国会先开始工业革命?通过该问题启发学生去深入分析和理解工业革命生成的背景和条件;2.都有哪些重大的经典发明开创和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和认知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特征的细节问题;3.工业革命各个历史环节有怎样的相互促进作用?他们都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这是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探寻历史规律。
这样设置问题,对学生层层引导,可以防止学生自主学习中浅尝辄止,引导他们仔细阅读和挖掘教材包涵的知识和信息,继而通过探究和思考将知识链接生成脉络。
三、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教师、学生和知识是课堂三要素。为了让这三要素互动起来,我们就可以借助上面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为原则搭配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来承担相应的探究内容。这样的设置方式有很强的互动性,也容易激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在共同的探索体验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拓展问题的广度和深入。
面对探索的共同问题,组长可以根据组员的特长分配学习任务,然后针对开放性的重点问题实行共同分析和探讨。具体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互动的方式讨论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1.生产方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2.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发挥重要作用;3.国际格局:加快殖民扩张和掠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合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敢于贡献自己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1+1>2”的互动交流效果,在知识面的同事也扩散了新的学习方法和思考角度,在互动中完成知识的有效融合,同时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具体思考和体验养成良好的历史探究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四、阅读分析,理解归纳
材料阅读分析是近些年历史高考的重点,其实也是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学们要能通过材料描述发现并提取有效的历史因素,寻找其中的历史线索和规律。
这里还以“工业革命”学习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我们在学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可以分别给出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材料,让同学们判断和分析。有怎样相同的历史条件,和怎样不同的历史背景,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通过这样的材料整合、分析,可以有效锻炼同学们总结知识,分析历史规律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上文是笔者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生本课堂以互动完成学生体验认知的分析与理解。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摒弃传统历史的记时间,说故事的守旧方法,要先给学生明确三维目标,然后以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吸引他们参与到知识互动中来。通过合作学习和互动讨论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掌握解题技巧”的学习体验,最终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篇11
一、善于教学取舍,提高教学效果
1.取舍教学目标是前提
教师善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取舍,能反映教学目标的内容多讲,反之少讲或不讲。例如在专题七的第二节近代生物学部分主要介绍了人类起源的几种说法,近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对这一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是这样要求的: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基本历程,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和表现。由此在授课过程中,人类起源的几种认识,近代生物学的几位代表人物林耐、施旺、哈维、巴斯德和他们每个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略讲,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学习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作用就可以了。这样就能有效处理这节课中的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使教师有的放矢,控制课堂灵活自如。避免了满堂灌和重点知识不清晰的问题。再如专题二第二节《中国的古代艺术》介绍了古代艺术的五种形式: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按照这一标准音乐、舞蹈可以略讲,书法、绘画、戏曲要重点讲。这样就避免了长篇大论讲非重点,越讲越糊涂的状况。
2.取舍教学重难点是基础
教师善于根据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来区分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有关的,有利于突破难点的多讲,反之则少讲或不讲。例如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课程标准规定:重点是现代交通工具和信息传递技术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难点是将人类时空观念变化与学生自身生活阅历结合。显然汽车、飞机、计算机和网络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重点内容,再与学生自身生活经历,感受相结合是难点。便可围绕其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可将剩下的那部分感觉困难的知识“电磁波原理”“有线电报与无线电报的区别”等略讲,只要起到帮助学习理解重难点这一中心即可。再如专题八第一节《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其重点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出现的历史背景及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和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及艺术价值。难点是:结合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并进而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本节课总体来看以文学为重心,对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便可略讲,使得感觉教学困难的音乐乐曲鉴赏和绘画作品鉴赏难度降低,而以多媒体为载体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则更加便利,拿捏有度,便于分析。
3.取舍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关键
历史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师应该善于根据教学方法进行取舍。当然,这一取舍是相对的,要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定后,又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教学内容的裁剪和选择。例如使用联系现实法,可以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的亲身体验当中去感受文化史的魅力、内涵,并认识到学习文化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对文化史产生乐学、爱学的情绪。例如讲中国的戏曲艺术时,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戏曲太老土,而且他们平时几乎是不欣赏戏曲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当今深受大众喜爱的李玉刚的表演来感受到传统戏曲与现代艺术结合的魅力,进而生发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认可,并认识到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继承,与时俱进。再如使用讨论法时,可以选择带有关键性问题的内容,重点突出的组织学生讨论。在印象主义绘画部分可以实施这种方法,学生之前对塞尚和凡?高有一些了解,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更多的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进而归纳总结出印象主义绘画产生的背景这一重点。
篇12
2、教材的编写上新教材注意与旧教材的衔接,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用高中教学的视角来重新定位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也就是放在高考的高度上来看待。另外,在考试形式、试卷形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与初中学习有很大差别,这更要求教师要调整教学思路,了解学情,确立阶段教学的目标,比如在高中一年级的上学期重点要放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让学生明白怎样学习高中历史,认识高中的考试方式。
3、课堂容量大,可作为教学补充的内容有很大的伸缩性,一方面给教师以发挥与挖掘教材的空间,但另一方面教师会不同程度地觉得课时紧张,学生也会有抓不住重点的感觉,复习巩固的时间明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课文中历史插图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并挖掘其历史内涵,巧设问题,培养学生识图和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倾向是只对历史表象感兴趣,而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不够,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精心的设计问题。
5、文本语言文学化,课文从前到后都充满了人文气息,这就对学生综合归纳梳理知识体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感受历史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历史思维,因此要引导学生提高由文学语言向历史语言的转变能力。
6、教材中的文本文件和历史图片十分丰富,但是历史地图明显不够,这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历史时空概念,因此教师要懂得灵活地运用学生手中的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让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二、用活新教材的关键是加强备课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重视制定严格的备课组工作计划。计划要全面、具体、有条文、有秩序,并通过备课组下发到每一位认课教师的手中。
2、明确组内教师的集体备课分工。每周集体备课都要明确主备人,主备人要提供主备提纲,陈述备课思路,并接受其他教师的评议,为教学提供建议和意见。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有利于教学合作,能促进备课质量的显着提高。同时要注意集体备课要和“推磨”听课相结合,做到备课后即听课,听课后再评课,以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3、组内的集体备课应该与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中更多的是吸取别人备课中的思想,所以教师应该与自身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从而实现教学设计的内化。
三、用活新教材的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贯彻新课程的理念1、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从导入新课到课堂小结,每一步骤都要精心设计,应该体现思维含量,在教学形式上应力求活泼,不能制造死气沉沉的课堂。
篇13
教师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每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它包括:(1)使学生在三个维度等方面达到高中阶段历史学习目标要求。(2)培养学生可以终身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发展的潜能,为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参与性、合作与讨论探究自觉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与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扬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不同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与实践中有所创造,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要构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范围内的一种学习与实践过程,是学生知识的认知和心理的体验过程。这就要求师生之间互相遵重理解,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学活动成为共同合作、讨论探究、共享成功喜悦的活动。创设出和谐、民主、平等的历史课堂教学环境,以实现教学相长的宗旨。
4.注重新课改下的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益
在新课改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摸索构建适合当地的,体现出新课改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动力。重视历史概念的讲解、重视历史材料教学的展示与练习,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思维含量、广度的问题讨论与解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历史学科的思维与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须用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知识容量、材料补充量、训练量适度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讲、导、练、议、读”五字教学模式的流程
1.讲:(教学重、难点、知识前因后果、重要的历史概念、拓展延申与学习方法)(约20-25分钟左右)
即以教师讲解为主,也可适当让学生讲。它包括课堂上教师对教材历史知识点的要点讲解、知识点内涵外延、重要历史概念内涵外延、对教材资源整合后的古今中外知识的联系讲解,还有对引入相关新材料新知识的适度讲解。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课堂小结归纳性的讲解。还包含对历史学科思维方法、历史学习方法的讲解、对历史知识的复习方法及题型答法的讲解等。
2.导:(启发、引导、导思、导问、导练、导知识延生与拓展)(约8-10分钟左右)
即以教师的导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导包含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导学,老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设置的历史讨论与探究题导思。导也包括通过对引入新材料,并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时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启发及问题的归纳补充。老师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知识的升华。导也包含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程度的的适当评价。点拨、互动等。
3.练:(口练与案练、复习)(约8―10分钟左右)
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对新知识、旧知识的互动交流中多种方式的问与答。(口练)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点与知识点间过渡时的练,包括课堂最后时的当堂巩固所设置的各种题训练。(案练即笔练)
4.议:(议、论、评、辩、究)(约6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