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音乐课堂常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音乐课堂常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音乐课堂常规

篇1

但是,在现实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初中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没有跟上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学校在音乐师资方面的投入较少,某些学校缺乏音乐教学设备和现代化的音乐教室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发挥音乐的导向作用、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就成为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基础教育、激发兴趣、拓展训练、师生关系、作品赏析五个方面探讨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基础音乐知识的教育,奠定扎实的音乐基础。

初中音乐教师要想音乐课具有特色,为初中生带来知识性和趣味性,必须认清现实,抓好常规教育,明确音乐教学目标和方向,认真钻研音乐教材,充分备课,领略新课标要求,注重对音乐重点和难点的指导,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方式,让全体初中生都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为深入学习音乐做好铺垫。某些初中音乐教师过于强调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难度较大的歌曲或者音乐知识,导致中等生或者下等生不能充分掌握,造成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反感。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乐理讲解、作品赏析、试听训练、历史普及等,从而规范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必须培养初中生利用所学音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启发初中生大胆想象。

二、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初中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促进初中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应用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课堂教学的主人还给学生。同时,经常应用到的教学手段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比如在讲《爱我中华》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具有代表性的各民族的舞蹈,让学生猜民族,这种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有利于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流,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对初中音乐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按照科学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环节,确保音乐教学正常开展。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音乐课时量有限,许多音乐知识无法在初中音乐课堂全部教授,因此音乐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结合,在课外拓展教学中锻炼初中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初中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音乐教学效果。音乐课外拓展是辅助音乐课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综合应用技能。初中音乐课外拓展的方式有很多,需要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发育情况合理选择活动内容。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组织初中生成立音乐兴趣小组,让有音乐爱好和梦想的初中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小组活动。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或者城市里的文艺表演等,为初中生提供全方位的技巧指导和培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思维,为初中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四、积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初中生喜欢上音乐课。

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师要积极构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师生关系是初中校园永恒探讨的话题,音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在常规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进步,让初中生喜欢上音乐课。比如我在音乐教学中会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些时间里,学生可以向教师发问,可以交流互动,可以鉴赏音乐,可以自主学习。师生关系的改善还要以组织优秀的音乐教学活动为纽带,形成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只要音乐教师抓住学生的特点,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达到音乐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师生共勉、共同进步的状态。

五、适当组织学习进行音乐作品赏析,提高教学实效性。

音乐教师适当地组织初中生进行音乐作品赏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乐趣,从而陶冶初中生的情操,净化初中生的心灵,对初中生的心理发育具有推动作用。音乐作品赏析是通过音乐自身的力量引导学生成长,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初中阶段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音乐教师要注重音乐作品的难易程度,给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赏析作品,引导学生不断积累音乐知识,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初中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虽然比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音乐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初中生的音乐鉴赏力,让初中生真正学会欣赏,从而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篇2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所谓互动教学,即是课堂不能仅仅只是教师的单向输出,更应该有互动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上。

首先,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彻底抛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课程,因材施教,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其次,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是师生良好互动的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并尊重学生的答案,不能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一票否决,应当以引导为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被尊重,教师才能创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学生也才愿意信任教师,从而为师生交流互动建立基础。

最后,需要与学生加强课内外的联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都是比较少的,而且大多都是与教学相关的互动,不能很好地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应当加强课外与学生的交流,加强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依赖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必须经历的途径。

二、给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空间

音乐教学就其教学本质来说,更加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因为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显得更加重要。初中音乐并没有涉及很难的专业知识,而且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很难通过考试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查。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考查需要通过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考评,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占了考核内容的一大部分,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空间。一方面是只有学生表现出来,教师才有可能对学生错误的音调或者技巧进行纠正,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是能够方便学生找到音乐的感觉,体验到其乐趣所在,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同学共同互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让学生自我表现、展现自我的时候,应当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并善于鼓励学生,形成一种良性的双向互动交流;而且应当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虽说音乐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应当给予学生个性发挥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现在任何一个课堂的基本要求,对于音乐课堂的互动教学来说同样很有必要。其必要性表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更能够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青春期,对学习没有更加明确的目的,主动性和自制性较弱,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由此可见,初中生更加需要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激励他们参与到课堂当中。

音乐课堂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所以在音乐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比如说,把唱歌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常规的游戏有唱歌接龙、歌曲猜谜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采用“拉歌”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但是在游戏过程中需要融入教学目的,不能毫无目的地玩,忽略课堂的根本宗旨。此外,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目的。

而言之,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很有必要,同时也有很好的开展基础,它是一种双向性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互动教学并不是孤立地应用在课堂中的,它会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3

农村初中音乐教育主要指在农村初中校园里,音乐教师根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规定和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实际,通过音乐课教学、音乐活动组织、音乐鉴赏分析、音乐案例教学、音乐技能培训等多种教育形式,挖掘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发展和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陶冶和提升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称。

目前,农村中学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匮乏,理论研究与实际教育教学严重脱节,音乐课存在未开设或开设不足的情况,且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学活动比较单一,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普遍偏低,校园音乐氛围的营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的音乐教学水平。

一、农村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开设不充分。部分农村初中因各种原因,音乐课总是开设不足,如部分偏远山区的初中只象征性地开设唱歌课,而且教授唱歌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数学、英语等科目教师兼任,所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即使较为发达一点的地区,农村初中音乐课仍然不受重视,大多数学校都只开设了唱歌、舞蹈、音乐鉴赏课、电子钢琴、竖笛等音乐课程,并没有形成科学而严谨的音乐课程体系结构。

(二)教学手段显单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初中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均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守旧的问题。一些教师仅仅按照大学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学生开展教学,收到的效果非常不好。还有一些音乐教师出于应付或者自身素质不高,致使其教学方法、观念守旧,没有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太薄弱。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不发达、配套设施不健全、发展空间较小,对优秀教师尤其是优秀的青年音乐教师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一是因为待遇比较低,二是农村的落后条件以及相关部门对农村教育不够重视,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被投到了所谓重点地区、重点学校,对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和校际流动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导和扶持,从而使农村的师资力量尤其是音乐课的师资力量极为薄弱,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农村初中音乐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对策

(一)开齐开足音乐课程,建构活力充沛的音乐课堂。一是转变课程建设的思想和维度,从“以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二是转变新课程建设的角色与功能,从新课程建设的受惠者、追随者转变为实施者、建设者。三是转变多元音乐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想法,从“以常规音乐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多元音乐课堂教学为主”。

(二)优化提升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第一,以趣导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第二,以情促学,帮助学生寻找到学习音乐的成功和喜悦。第三,以法助学,创新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展音乐讲解教学、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技能教学、音乐活动实践教学,强化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第四,以评督学,为音乐课程有效教学提供切实保障。

(三)完善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农村初中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补充和优化,才能跟上当前农村音乐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一是编制上予以倾斜照顾,制度上给予政策支持。以事业编制及较高收入工资标准及教师补助津贴标准,吸引优秀音乐人才到农村任教。二是来源上多元多样,利用多种资源完善教师队伍。从本校有音乐特长的教师队伍中,或牡钡孛窦湟帐跫摇⒁衾旨抑校以及从音乐院校毕业生和非音乐院校毕业但是精通音乐教学的学生中选聘音乐教师。三是体制上予以公平对待,将音乐课及音乐教师地位重视起来。四是在培训培优上强化能力提升,拓宽农村初中音乐教师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五是在师资配置上共建共享,实现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推进优秀音乐教师在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有序流动,推进县域内音乐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化、常态化,进而达到解决择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达着.21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李曼.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篇4

合唱教学是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能在给予学生艺术熏陶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国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要求中还增加了“轮唱”内容。根据课标精神,现行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新教材在演唱教学内容的编订方面做出了调整,以江苏省自编苏少版初中音乐新教材为例,各年级合唱歌曲的数量大幅增加。可见,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然而我国中小学合唱教学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多数以组建校合唱团(队)或合唱兴趣小组为主要形式,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合唱训练。在中学基本上以临阵磨枪的做法为主,多是为应付合唱比赛而进行突击性、短时间的合唱训练,特别是在音乐课堂上,许多合唱歌曲在教学时变形为只教唱一个声部,合唱歌曲变成了独唱曲、齐唱曲,在公开课、优秀课评比上,合唱教学也是难觅踪迹。基于以上现实背景,笔者立足音乐课堂,探索总结出一些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经验,以期为一线音乐教师的合唱教学提供参考。本文的“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指以班级为组织单位,基于每周一节的音乐课,以音乐教材上的合唱歌曲为主的合唱教学。

一、点滴渗透,积少成多

学生合唱意识的建立,须渗透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每一节音乐课,开辟5――8分钟进行合唱的和声训练,训练的素材需要教师从合唱歌曲中提炼、编创。短小的片段练习,能让学生迅速品味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合唱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教师也能在演唱声音上进一步提高要求,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练习若成为一种常规坚持下来,积少成多,势必能促进学生合唱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应多给学生创造听优秀合唱曲目的机会,了解合唱发声与独唱发声在声音状态上的异同,培养合唱意识,使每一位学生在意识上能辨别好的、和谐的合唱声音状态,逐步学会用合唱的演唱状态较准确地演唱合唱歌曲。

二、编创整合,梯度进阶

目前现行初中音乐教材合唱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人文线索为主线的。合唱的编配方式和难度依循具体歌曲而定,而并非按照学生合唱能力形成的学习规律进行,这样的编排思路不利于学生合唱能力的稳步提升。以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在合唱数量和难度的编排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如合唱作品数量上,初一有11首合唱歌曲,初二有9首。有的单元两首都是合唱曲,有的却连续两单元没有合唱曲,这样的数量分布与学生合唱能力的获得进度不相称。再如合唱作品难度上,七年级上册《念故乡》的难度比八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的难度要大,各册合唱歌曲的难度没有梯度,时而难时而容易,教学时很难把握。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合唱作品的数量和难度重新排序和布局,以顺应学生合唱能力的获取进度。具体来说,从整体的目标上,建议七年级以轮唱、补充式合唱、音程距离较大或低声部有较强旋律性的合唱为主,长度一般为两个乐句。八年级以三度叠置的合唱为主,乐句从两个乐句逐步扩展到四个乐句。九年级在巩固的基础上,合唱曲目可以丰富一些,难度适度提高。又如,针对一首合唱歌曲,教师可以改编成不同难度系数的若干版本,供学生学习。教学中因材施教,学生不断挑战升级,逐渐完成他们所能达到的学习内容。教师整体规划设计有梯度的合唱教学进程,能有效地达成合唱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合唱能力的提升。

三、灵活多样,注重实效

合唱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勤于实践,善于反思和总结,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以优化合唱教学效果。如,在两声部合唱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多样化形式进行合唱练习,既能保持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又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合唱效果。常用且有效的做法是:第一步,分别练唱两个声部,演唱熟练。第二步,让学生倾听合唱录音,提出听赏声部的要求,并跟录音张口默唱。第三步,跟录音合唱,录音高声部(低声部),全体跟老师唱低声部(高声部)。第四步,老师唱高声部,学生跟钢琴一起唱低声部,或反之。第五步,学生两声部合唱。第六步,再听录音,听辨优质、准确的合唱声音。最后,调整自己的声音,再次合唱,达到理想的合唱效果。又如,关于学生的音准,教师平时可以多用手势,引导学生养成边唱边倾听的习惯。在两声部合唱时,在声部引导或关键的衔接处,教师的指挥动作可以改成音高手势,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然,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还面临着学生的基础不同、音乐课时较少等诸多困难,但这些都不能阻挡音乐教师努力探索的步伐,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喜爱合唱,并拥有合唱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篇5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教师,曾梦想着自己要在热爱的音乐教育沃土中尽情挥洒如今这扇门已向我开启心中满是激动与欢喜。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萌发成长应是每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水平。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于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中国音乐教育》副主编吴斌说:“中小学音乐教育既不仅仅是通过音乐来进行教育,也不仅仅是通过教育来学习音乐;既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今天的享受而学音乐,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而学音乐。”

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我们呼吁“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

时间飞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已结束在此对其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这学期我被安排上初二年级的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2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又过去了,这一学期我担任初一至初二年级音乐科教学工作。作为专职音乐教师的我,回顾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成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弥补不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努力做到“把学习还给学生”。在课堂中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才华的机会,给予了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表现欲,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我也能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1、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在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些让学生自己收集了解、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2、课堂管理

努力做到用好的课堂设计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着力对学生进行了课堂常规的训练,使课堂常规正常化,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的批评与纠正。

3、教研方面

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公开课等活动,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够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与反思,汲取经验教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扬长避短,不断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3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一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

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本学年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

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努力学习,加强修养。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查找有关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当然,我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课堂教学不能针对3个班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这一必要环节。

2、忽视与个别班级学生的交流,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但我会尽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关注第二课堂。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4一年一度忙碌的音乐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将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在以后工作中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初中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对艺术简介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三、其他:

元旦将至,学校要求办一场精彩演出,因此我们三位音乐老师要组织并排练演出,尽量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把握这次演出机会,好好地施展下自己的才艺。

总之,就目前而言,本人做事还算负责任,对学校交代的任务也认真完成,但有的方面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我会积极听取大家意见,不断改进,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进步。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5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考试,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还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课堂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

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孩子们有了对音乐有了自信,那么上音乐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所以,在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坚持音乐教学新理念,实现目标,落实标准。

本学期音乐教学,能够坚持贯彻音乐课程的“培养兴趣,发展音乐感受、鉴赏、表现、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情操”的总目标,把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落实到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方面上来,把教学中的过程及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把知识技能融于学生喜爱的各种趣味性实践活动来体现,把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做为教学目标来设置。

教学中,努力实践以音乐学习为核心,以音乐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注重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并认真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能积极思考面队学生教什么、谁来教、对谁教、怎么教,预见目标能否达到和实现,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原则。

二、立足课堂,促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行

1、真诚的赞扬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的给与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

2、多提供尝试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战士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在音乐课堂上,我会有意识的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几个音的高低听辨,几个小节的旋律规模唱等,动能有效地鼓舞学生,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

4、随时巩固学生的信心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及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以自然,亲切的微笑棉队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堂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三、课堂不足与反思

篇6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初中音乐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初中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引导者、引路人,而学生通过教师的“穿针引线”逐步进入情境,自主学习。

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本该活泼生动的音乐课,却变成一方说书,另一方听书的场景,不禁令我心痛。起初我认为可能是我的教学方法有问题,于是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渐渐发现最主要的问题是孩子们缺乏生气,音乐课堂缺乏轻松、自由的氛围。让他们唱歌,他们就仿佛上起了语文课,小脑袋一边捣蒜似地上下运动,一边以同样的音调、同样的速度“念”着歌谣;让他们跳舞,他们又仿佛上起了体育课,肢体语言极为僵硬,毫无美感。其实,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有些孩子是想表现自己的,似乎懂得音乐的美感所在,有时会表现得不一样,可是在“大环境”的驱使下又渐渐地被同化了。

我相信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懂得什么是美,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知道孩子们心里是知道音乐的美感何在的,就是不敢表现,动不起来。那么究竟如何让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呢?

一、先从自己做起,教师先动起来

事实证明,一个有激情的人才能感染身边的人,所以要想学生动起来,教师首先要动起来,在上音乐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备课,语言一定要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尤其在教学歌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注意跟学生之间的互动,随时观察学生学习的进度,尤其注重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时,可以配合肢体语言,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表达情感。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循循善诱,逐步把学生带入境界之中,注重让学生自己思考、体会,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艺术对人的熏陶才能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二、兴趣是动力的来源,要让学生爱上音乐课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兴趣对于做任何事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于文化科目可能没有兴趣也能学,那是因为迫于升学压力,是被考试逼着学的,而对于音乐课,既不考试,又不牵涉升学,孩子们自然认为可学可不学,这个时候兴趣就显得相当关键,如果他对你的课感兴趣,你的课深深地吸引他,那他自然愿意唱愿意跳,愿意跟着老师动起来;而相反,他对你的课一点兴趣也没有,那音乐课对于孩子来说连应付都不愿意,更别说动起来。这对于一个音乐课老师来说是相当悲哀的,我想音乐课程设置的目的一方面是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下暂时“解放”出来,缓解压力,愉悦身心。所以教师一定要从初中生的心理出发,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涉及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授一些他们很好奇、很想知道的东西,教学方式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从兴趣出发,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音乐课,爱上动起来。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敢动

篇7

一、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意义

初中生在心理、生理发育尚不健全,个性张扬,好奇心强烈,形式新颖、内容简单的流行音乐正好可满足其审美需求,此外流行音乐没有过多涉及社会热点事件,很适合学生用于抒感、释放学习压力。综合考虑,流行音乐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可作为导入教学的有力基础[2]。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具体如下:

1、激发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动力,是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助推器。流行音乐流传度广,社会接受谱也广,因其形式新奇、内容简单,已逐步发展为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教师作好音乐导入把关,引入健康的流行音乐,积极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以客观、全面视角看待流行音乐对社会、对生活及学习的影响,打破常规的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学生一听到新颖的流行音乐,其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就会提升。

2、丰富鉴赏视野,提升创造力

以往音乐课堂教学多为民族音乐,理论性强、表现形式严肃,而其他形式的音乐知识涉及较少,音乐欣赏内容局限,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适当引入流行音乐,颠覆以往传统音乐教学的单一局面,给学生耳目一新的全新体验,不仅可有效提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可扩展其音乐接触与鉴赏视角,进而提升其思维想象与创造能力。

3、提升学生思想、人格综合素养

音乐教学虽不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但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音乐熏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期健康的音乐熏陶可促进人的性格、思想向健康态势发展,思想更深邃、人格更健全,对于全面提升综合素养有着积极意义[3]。

二、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针对上述提及的流行音乐意义,初中音乐教学教师可在音乐教学中导入适时导入流行音乐教学,加强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积极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教师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更应尊重学生阶段性的心理成长特征,大胆进行创新,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以流行音乐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音乐教学的成效。深入理解音乐背后的内涵、情感意志以及乐理知识是教学开展的首要条件。教师应首先了解所选歌曲的内涵,明确歌曲主要讲述什么事件、有什么样的背景故事,接着更进一步体验其中的情感意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并从中学习生活态度。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思想与心理正逐步成熟化,事物情感认知能力较差,若一味进行说教,学生会产生厌烦、抵触心理。而音乐的作用则不同。通过新奇的音乐导入,学生在鉴赏相关音乐时首先被音乐旋律感染,然后在歌词的激励下会产生情感共鸣。比如《蜗牛》这一歌曲传递正能量,为了追求梦想,不管路途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下去,这样的进取态度是生活、学习、工作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意志。

2、选择健康、蕴含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

在生活节奏与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的今天,流行音乐无不时刻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倡导流行音乐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是可行的教学方法,然而并不是所有或任意一首流行歌曲都能进入教学课堂。教师应对流行音乐进行科学筛选,选择蕴含教育意义的作品。所谓蕴含教育意义,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音乐的教育意义主要是指能引导学生阳光、积极面对生活、学习,激发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能体验其中自爱、自强、独立、上进的精神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能形成自我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4]。另外,流行音乐的导入也要顺应学生的成长特征,找到部分与初中学生心理、成长相契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缓解其心理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铺平道路。比如《我相信》这一歌曲,教师讲述歌曲背后故事,然后让学生自我感知内容的意思,并分享从中学到怎样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3、将流行音乐与信息化技术融合

信息化教学可有效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桎梏,从视听觉等多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介质播放音乐MV,以全新的教学形式抓住学生注意力,并于直观的视觉冲击让学生能深刻了解歌曲的内涵,可更好领略歌曲魅力。比如《隐形的翅膀》歌曲,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边播放MV,一边讲解自身对这首歌曲的感受或情感经历,学生对歌曲的认知就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听歌中,而是真实情感认知,学习兴趣与效果将大大提升。

三、结语

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教师应着重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征有针对性选择蕴含教育意义的流行音乐,以其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整个教学质量。

作者:殷昕 单位:固原市原州区六中

参考文献:

[1]吴海清.对流行音乐进初中音乐课堂的几点看法——“国培计划”推动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反思[J].黄河之声,2016(01):52.

篇8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正如托尔斯泰所说: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特有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形成学生学习音乐持久的情感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说是多姿多彩的,它利用声、光、影等多种要素,使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教师既可以直接在多媒体中播放、演示各种相关的教学内容,又可以通过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地编排整个课堂。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有着定向作用,它把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贯穿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便于学生记忆、想象和思维所学习的内容。例如: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扩充容量。

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方面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保持新鲜感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提供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及治学的民主气氛。新鲜感是吸引注意力和引起兴趣的前提条件;表达空间是他们能力得到肯定、思想得到锻炼的场所,而广阔的想象空间则是使他们畅所欲言、打破思想束缚、自由发挥想象力的肥沃土壤,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境界,也正是新的电教手段表现出旺盛活力的方面所在。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知识容量。例如,在欣赏教学中,我以前总是对录音磁带进行剪辑,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理想,但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多媒体能增大音乐课的信息量,开阔音乐课的天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音乐知识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任何课堂如果脱离了本质,科学的知识传授,无论怎样创新,都将会像水上的浮萍。初中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初中生思维的形象性与音乐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使虚拟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乐理知识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也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4.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教师演奏会的方式感到枯燥、单调,这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样的教学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积极的效果。我发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不强的问题。多媒体的辅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色彩和声音特别敏感,用多媒体音画结合的优点来欣赏音乐,这对他们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营造的氛围中,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形象极为重要。除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外,还需要用多媒体来拓宽思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美丽的画面和清晰的声音创设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体会音乐的高低、长短、快慢,等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激发音乐创作的热情。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欣赏活动鲜活的面目,使之变得有声有色。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等优点,不仅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起到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使学生对乐曲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5.结语

总之,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使音乐课内容丰富起来,教学手法也多样化。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适当,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境再现,能激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参与教学活动,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就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接受审美教育,从而推动初中音乐教学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一、歌曲学习中渗透反复记号知识

反复记号在音乐歌曲学习中时常会遇到,但学生却不清楚它的作用,经常会出现歌唱顺序的错误,教师要渗透反复记号的内容,让学生对反复记号有正确的认知,以便他们在今后学习中遇到反复记号时能够正确处理。例如,在学习歌曲《月之故乡》时,歌曲中就出现了反复记号,教师可针对歌曲中反复记号的使用方法进行巧妙地渗透。教师首先按照歌曲的演唱顺序进行范唱,让学生了解歌曲反复的顺序,从而巧妙地引出反复记号,让学生了解反复记号的正确写法及使用方法。除了渗透简单的反复记号的使用之外,教师还可以涉及其他较复杂的反复记号的使用,让学生对反复记号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反复记号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音乐作品,让他们在欣赏中对不同反复记号的运用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知道歌曲反复的顺序,知道作品中一些音乐符号的正确含义。如fine的意思是结束,D.C是从头反复,因为是“从头再来”,所以可以把它叫作“刘欢记号”,用这种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教师科学渗透相关音乐知识,为学生以后音乐作品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反复记号的内容容易混淆,教师在讲解中可以结合“举例子”“趣味教学”“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把这些反复记号的使用牢记于心,为更好地学习音乐作品服务。反复记号的使用率非常高,音乐教师应该把这项内容作为一项基础知识训练科学地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相关作品实例加以牢固掌握。

二、视唱乐谱中渗透附点音符认知

音乐作品的学习离不开视唱乐谱,在乐谱的视唱中教师要针对相关细节进行强调和认知。附点音符在音乐作品中十分常见,学生在演唱中又往往会忽略,所以教师要在歌曲学习中渗透附点音符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演唱出来,把握好附点音符的时值。例如,在学习歌曲《雨花石》时,歌曲中就出现了附点音符,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单个乐句的演唱,让学生感受附点音符的节拍,了解附点在节拍中的作用,然后引出附点的定义并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教师还可以结合本课的重点乐句,让学生体会附点音符的节拍,并将这些重难点乐句单独拿出来,制作成课件进行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很好地把握了歌曲中的节奏节拍,把歌曲唱得更准确了。然后教师可以用游戏击鼓传花的形式来随机找学生演唱,了解学生对附点音符的掌握程度。等学生明白了重点乐句的唱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仔细寻找歌曲中其他相关附点音符的乐句,通过学习准确打出它的节拍,然后再结合钢琴旋律进行视唱。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牢固掌握了附点音符的正确唱法,为下一步歌曲的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歌曲学习离不开乐理知识的讲解,教师要把相关音乐知识科学地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作品中的重难点乐句,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中附点音符的唱法,把音乐作品处理得更精准,使得歌曲学习更简单、更轻松。

三、音乐教学中渗透节奏节拍训练

节奏节拍在音乐学习中十分重要,运用好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歌曲学习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一首歌曲的学习首先应该从节奏节拍开始,要把节奏节拍的相关训练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常规训练来抓,这样就能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韵律感。例如,在学习歌曲《踏浪》时,教师在歌曲教学中可以巧妙渗透节奏节拍的练习。教师除了训练本课所涉及的节奏节拍外,还可以引入多个节奏型,并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趣味的节奏句子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熟知各种节奏型。教师可以通过歌曲中的前八后十六分节奏引出前十六分后八节奏,以及前附点十六分和后附点十六分,由切分音引出大切分和小切分,各种节奏型交织在一起,展开趣味的节奏训练。教师把节奏型按顺序排列起来,让学生依次按顺序进行拍打,把不同的节奏作为开头节奏,与周围的节奏型建立起连接,让节奏练习变得丰富有趣,节奏型练习也会在这种形式中变得灵活多样。除了拍手形式,还可以让学生拍腿、拍肩、捻指,使节奏练习充满无限乐趣。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节奏节拍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进行趣味节奏节拍训练,让学生的节奏感在训练活动中逐步增强。节奏感的增强对于学生的歌曲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节奏型,提高学歌效率,让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四、歌曲演唱中渗透强弱记号内容

音乐作品中经常会运用强弱记号来表现情感,歌曲通过音量的强弱变化来抒发演唱者的情怀。对于作品中的强弱标记,教师可以进行渗透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例如,在教《天路》时,歌曲的结束句就出现了减弱标记,教师可针对音乐作品中的标记进行渗透讲解,通过自己的示范演唱使学生获得现场感受,明白渐弱记号的作用。然后,教师对强弱标记进行全面的梳理,从ppp(极弱)-pp(很弱)-p(弱)-mp(中弱)-mf(中强)-f(强)-ff(很强)-fff(极强),逐一讲解这些记号的含义,让学生掌握这些标记的正确运用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歌曲展开训练,让学生知道这些记号在歌曲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歌唱练习,让学生全面体会强弱的运用对情感表现的重要性,带领学生进行强弱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声部合唱,用声部单音的练习感知强弱变化,教师手势前推代表音量增大,手势后拉代表音量减小,教师手势逐步前推和后拉,让学生配合演唱,真切感知声音渐强和渐弱的变化。强弱标记在歌曲演唱中有着重要作用,音量变化体现了歌曲的情绪变化。教师通过乐理知识的科学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强弱记号,并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促使学生更全面地表现作品。总之,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要结合音乐作品,适时渗透乐理知识,让学生对基础音乐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更好地演绎音乐作品。教师通过科学渗透、巧妙设计,把乐理知识趣味生动地传授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灵动教学中感知到了更丰富、更专业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邵笑.加强音乐课乐理知识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才能[J].成才之路,2014(2).

篇10

初中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多媒体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技能,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不

仅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更能提高教学质量,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帮助学生们学习音乐。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初中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初中生为主体,以适合学生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设计,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多媒体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l、信息量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直接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从而使得整个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共享。这样,相较于封闭的教学内容,多媒体所承载的信息量显然要大得多。

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样,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

3、传输速度快

相较于教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出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内容快速显现出来。这样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的。

4、可以弥补传统音乐教学的不足

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学生学”,并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传统的音乐教学虽已注重反复练习:如基础知识以练“视”为主、视唱练耳以练“口”为主、音乐欣赏以练“耳”为主等等。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潜在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5、可获得多种感官刺激

由于多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直观性特征.使得教学课件往往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多重感官的刺激.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辅助音乐教学.有强烈的感染力

采用多媒体音画结合的优点来欣赏音乐。或在音乐课件中选择相应的音画创造意境。初中生冈为年龄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色彩和声音有着非凡的敏感性,他们能够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营造的氛踊中.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形象。除了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闹,还需要用多媒体来拓宽他们的思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美丽的画面和清晰的声音设置情景.使他们身临其境,从中体会音乐的高低、长短、快慢、顿连、忧喜等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激发音乐创作的热情。

二、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且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早已成为新时展的需要、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在音乐教学中发挥r它强大的作用。但其中存在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必须重视的。

l、知识点不突出

教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没有学生思想的形成过程。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思想。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使用在一定的程度上流于形式。

2、不能过分依赖电脑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增加课堂的容量,但过分地依赖电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详细,将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举的例子、要说的话都详尽地制作在课件中.课堂上教师只要动动手。不用写,也不用多说。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的,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

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

3、视觉取代听觉

音乐是抽象的听觉艺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的思想可以自由地驰骋。但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过分的强调“视听盛宴”,在课件中放置过多华丽的图片。甚至为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过度的采用音乐以外的内容,学生的注意力看似被吸引了.但是学生是被课件中的图片所吸引,而不是音乐本身,一堂课就这样“跑了调”,偏离了音乐课的主题。游走在大杂烩之中。这种音乐课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浪费了学生每周仅有的一节音乐课。

4、要合理、巧妙使用多媒体

诚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大的优势。多媒体形象、生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的一体化.可以为学生创造优美的、感性的音乐学习环境;多媒体还可以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过度地使用多媒体也会影响教学效果。音乐教师要想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课件制作力求实用,不要为了赶时髦而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应辅助于教学,为教学服务。另外。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不能因为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而忽视在授课过程中跟学生的感情交流。忽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映,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结语

总之,多媒体用于音乐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图文声像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主观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参与教学活动,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就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接受审美教育,从而推动初中音乐教学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纯萍.音乐课多媒体教学的常见误区.广东教育,2008

篇11

二、融经典诗文于初中音乐教育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经典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们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承载厚重,堪称瑰宝。古诗用韵讲究、格律严谨、节奏整齐、富有音乐美。除了古诗文本身就适合吟唱外,许多古代诗歌还被谱成流行音乐广为传唱,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学习中华诗词,除从中吸收丰厚的知识营养外,还能够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克服和抑制不良的意识行为习惯,自尊、自重、自强、自信,培养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质,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情感是音乐教育的灵魂,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它艺术更为有力,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把经典诗文融入初中音乐情感教育,就是借助经典诗文在培养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突出功效,强化音乐情感教育的效果,有效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励中,充分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三、以情感培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平台,“诗”“乐”融会,润物细无声

义务教育实验音乐教科书《走进音乐世界》中的“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系列中包含有“友情、亲情、爱情、乡情、别情”及“博爱、仁爱、母爱”等内容的情感音乐及中外经典名曲。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确定情感教学目标,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认真挑选几十篇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经典诗文,精心备课,采取多种形式融经典诗文于音乐情感教学之中。 转贴于

如笔者以《故乡的亲人》一课为例,辅之以配乐诵读,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乡情”“别情”教育。老师首先询问学生对家乡的记忆,让学生用自身的生活经历引出乡情,然后带学生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让学生感受乡情这一人间美好真挚的情感。在教会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的演唱之后,再根据歌曲表达乡情的含意,要求学生寻找表达乡情的中国经典诗文并配乐朗诵。当《故乡的亲人》音乐响起,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争相朗诵《回乡偶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乡愁》等。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乡情,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道德情感。

又如,新时期的学生对流行音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如何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对流行音乐的欣赏水平,是我们每个音乐老师感到棘手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早已流行并被传唱至今的《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几多愁》《虞美人》《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等之外,最受当今青少年追捧的周杰伦的很多歌曲也都具有古典韵味。比如他的《东风破》,这首风靡一时的歌曲就和古典诗词有着紧密的联系;再如周杰伦的另两首歌《发如雪》和《七里香》,以及林俊杰的《忆江南》等。在教学中我们针对青少年乐于接受流行音乐的这一现实特点,把经典诗文、流行音乐、情感教育融为一体,从流行音乐中去发现古典诗歌的神韵,找到通往经典的道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篇12

如欣赏《瀑布与溪流》时,引导学生想象九寨沟水的多样与灵动;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引导学生想象辽阔草原上两支队伍的形象;欣赏《祭献之舞》时,引导学生想象古老部落的神秘与疯狂……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产生灵感。

二、穿插奇闻逸事

故事魅力大,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将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便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体会、表现及创作。如可在倾听乐曲前讲讲关于乐曲的奇闻逸事,像海顿的《惊愕交响曲》的故事、圣一桑的《天鹅》的故事等,听完故事,学生一下子有了想听的欲望,然后再听这首曲子,学生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

三、精选优秀作品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他们所接触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表现欲望的。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上有大量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通过个人表演展示及各种演出树立威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

四、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可将教材中的故事改编成剧本,通过绘声绘色的扮演,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的角色,而是学生自己。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运用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笼上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高涨,印象深刻。有一个单元是欣赏戏曲,上课前我从戏院借了几套服装,老生、青衣、花旦、老旦等头饰。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我和同学们同台演出,同学们穿着服装一个个争相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他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进入了情境中。

五、运用幽默语言

幽默是一种对合乎常规的内容采取了超乎常规的形式或者合乎常规的形式荷载了超乎常规的内容,引起心理能量的释放而产生愉悦,并诉诸理智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特性的精神现象,主要体现在氛围上。教学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具有很高的教学审美趣味。它的美主要体现在它能用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次,课堂上我正讲得精彩,忽然发现有一个学生睡得正酣。我便幽了一默,说:“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听得特别认真,只见他口角涎水不断,表明他听得津津有味;他还频频点头,那是因为他觉得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且两眼紧闭,我想他必定是在闭目深思。”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同学也被同学笑醒,面露愧色,睡意顿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又如有一次上课时,我胸前戴着从海南带回的由椰子壳做成的装饰品,很有特色。一进教室,学生就表示对这个装饰品感兴趣,不时欣赏,我模仿时装模特,在学生面前走了一圈,同学们热烈鼓掌。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六、变换教学形式

篇13

一、教学视角的转变

“学以致用”是对学习目的最直接的表达,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与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比如哪种类型的音乐适合什么样的场所,哪种类型的音乐是不适合的等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角,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

要做好一个科目的教学,单单从课内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多为教学寻找素材,从课内、课外同步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其他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课本附带的朗读磁带中就有音乐的成分在里面,学习历史需要利用到某些大气的音效,地理学习中某些国家的音乐,生物学习中虫鸣鸟叫的声音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这些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1、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强调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我给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经验的总结都是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总会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初中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