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老年医学知识培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标准》明确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和事业单位属性及编制性质,特别是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的事业单位性质和人员编制性质首次给予明确。
《标准》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明确工作性质和配备比。分别确定了不同性质、类别、规模等级医疗机构的人员编制的核编依据和具体配置标准。明确了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院级领导职数和单位内设党政管理机构数,如三级医院院级领导职数核定为6名~8名。根据等级、规模、服务人口比例等核定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医医院病床编制与人员配备比。
据该省卫生厅党组书记肖策群介绍,首次核编并非“一锤定终身”。今后,原则上每3年根据有关指标对病床编制数进行调整,并根据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服务人口或病床数变化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等情况进行重新核编。肖策群强调,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任何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得占用或变相占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得超编进人,不得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对于超编、超领导职数、超人员编制结构比例配备的人员,一律不办理列编手续。
时讯
我国乡村医生1/3是女性
本刊讯(记者 王真)8月24日,在“全国女乡村医生业务技能培训”开课仪式上,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朱庆生透露,目前全国有30余万名女乡村医生,约占全国乡村医生总数的1/3。朱庆生表示,与男性乡医相比,女性乡医在承担工作的同时,还有沉重的家庭负担,她们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有关部门要对女乡村医生给予更多的关爱。
农村防控“甲流”有了指南
本刊讯(见习记者 王冰) 卫生部近日《乡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乡镇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报告、病例诊治、免疫接种等工作。
《方案》强调,乡镇卫生院应及时采集疑似病例标本,送当地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实施居家医学观察,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做好医学随访和体温测量。乡镇政府提供密切接触者家庭基本生活保障。
16.5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
本刊讯(记者 李口)据悉,截止今年3月底,全国累计有16.5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其中,住院补偿1,2亿人次,门诊补偿13,1亿人次,对l_8亿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参合农民次均住院补偿金额从试点初期的690元提高到1180元,实际住院补偿比从25%提高到41%,有效减轻了农民就医经济负担。
域外传真
英国医务人员因病缺勤率较高
“为减少自身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从事英国国民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应接受基本训练。”这是英国卫生部在年中总结上提出的要求。
报告表明,医务人员因病不能出勤的平均天数达10,7天,远高于私有部门员工6,4天每年,也高于整个国有部门员工9,7天每年的平均数。据悉,该报告是在与11000名医务工作者面谈基础上写成的。(BMJ.2009,339:b3406)
美国推荐适龄女孩接种宫颈癌疫苗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德克萨斯州1122名家庭医生中,仅有49%的医师表示遵循现行的宫颈癌疫苗接种指南,向11~12女孩推荐接种这种疫苗,而64%的医师表示建议接种宫颈癌疫苗的群体年龄通常在13~17岁之间,
该中心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表示,尽管他们曾建议家庭医生为11~12岁的女孩接种宫颈癌疫苗,但执行情况不容乐观,他们担心医师或家长可能会延误孩子疫苗接种的时间。(Else―vier Global Medical News,2009,8月6日在线版)
篇2
一、老龄化社会中护理人员短缺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2014年,德国老年人比重上升至21.1%,法国老年人比重年上升至18%;美国由于移民政策相对宽松,社会老龄化程度达到13.5%。即使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的美国,也面临着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及人员短缺问题。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美国约有280万护士,其中80%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士的平均年龄为45.2岁,社区护士的年龄相对较大,在加利福尼亚有83%的医院没有足够的护理人员。”[1]另据美国医学会统计:“全美有12.6万护士空缺,到2020年将会有40万护士空缺。”[2]英国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近年来英国的社区护士人数下降了6%,卫生防视员人数下降了0.4%。1990年以来,30岁以下的英国护士人数减少了17个百分点,从26%减少到9%,而55岁以上的护士人数则上升了6个百分点,升至15%,2003年有28000个护士职位空缺”。[3]由此可见,英美发达国家老龄人口和患者增多与护理人员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我国1999年已成为跨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4]然而,据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2013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49.7万人,这些护理人员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患者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仍沿用传统的方法,大多数老年人采取居家养老模式。无论家庭中的子女还是聘用的家政服务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老人护理教育和培训,即使养老院、老年公寓和托老所也缺乏专业护理人员。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迫切需要建立全方位的社区护理体系,以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质量。因此,面对日益增多的患者和老龄化群体,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护理人员如何满足老年人的自理需求和健康保障,这是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的严峻挑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老龄化社会中社区护理教育对策
(一)国家出台扶持养老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首先,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国家需要制定老龄人口养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国家、社会机构和家庭子女在老人养护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养老事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完备的养老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强化老年护理教育和培训,帮助学校和社区建立全方位的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护理机制;第三,在国家相关养老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老龄群体的不同需求,促进养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大护理人员培养数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加大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取得可喜成绩和阶段性成果。据我国国家卫计委统计,至2014年底,我国各级各类医护院校,已经培养并完成注册的护士达到300.4万人。根据我国《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造就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其中,注册护士将达到314万人,基本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需求。
(三)增设老年医学和社区护理专业相关课程
目前我国各类医护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专门的老年医学和护理学专业,难以培养专门的老年护理人才。因此,培养的卫生人才无法全面掌握老年医学和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严重影响了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此,各类医护院校要设置老年医学和护理专业,开设老年医学和护理的相关课程,编写老年医学和护理类的教材,加强老年医学专业临床实践,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四)建立老年护理实习基地
国外社区护理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占据医护教育相当大的比重。实践教学基地众多,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康复中心、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疾病控制中心等多种类型的护理技能培训基地。老年护理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利于与社区居民联系和沟通,同时医学生定期参与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供各种疾病的护理、用药指导、精神支持、语言治疗、健康访问及不良行为的干预等多种服务。[5]
(五)加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在国外,社区护理必须持有社区护理资格证书,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护理资格证书的获得必须在经过正规护理教育基础上,再接受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和社区实践,考试合格后方能成为社区护士。由于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一方面可以采取医院工作的护士转型到社区工作的方式,实施转岗培训教育,以弥补社区老人护理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收护理学员,采用业余或全脱产的学历教育方式,有计划地、定向培养一大批具有社区护理知识和技能,热心从事社区老人护理工作的、合格的、有资质的社区护士,以提高社区老年护理的质量。
(六)强化社区护理的服务意识
人步入老年后,身体器官逐步老化,各种疾病不断出现,性格、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社区护理工作者,应该了解老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与老年人多沟通、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身心变化,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并针对社区老年人的意外情况,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及时采取相关护理、医疗措施,全方位、全天候地为老年人做好身心护理工作,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七)加强家庭子女、家政服务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教育
目前,居家养老是中国最传统的养老模式。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自由性、隐私性较强,舒适度和成本方面也有优势,所以居家养老是比较普遍的养老方式。但是,居家养老也存在着安全性、突发性身体意外等隐患。因此,居家养老离不开老人子女或家政护理人员的关爱和护理方面的相关技能。老人的子女和家政服务人员应当接受老年医学知识和老人护理医学方面教育和培训,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护理、康复与保健知识,了解和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
(八)培养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
培养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提高全体居民的参与度,这是全方位社区护理实施的基本条件。通过报栏、展板、宣传画和区域传媒、现场健康讲座等多种途径,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护理措施、康复指导、健康教育,让居民对社区护理产生信任感,乐意接受和主动寻求社区护理服务。有了社会的认同和全体居民的参与,社区护理才能全方位充分发挥作用,不仅仅为老年人,而且让所有人享有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
总之,在当今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将成为社区护理的重点,并激发医疗护理人员的需求。这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医学院校重视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社区应建立规范的老年护理实习基地,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加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调动和汇集全社会的力量,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社会养老事业中,从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Donley.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nursing specialists.美国妇科、产科和新生儿护士协会(AWHONN),2005.4.7.
[2]Peter Buerhaus.Experience the qualifications attestation of CGFNS.美国医学会杂志,2000,(6).
篇3
到2021年,5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到2022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二、创建范围
2021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圣和老年病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必须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鼓励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到2022年,县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三、具体措施和创建内容
(一)老年友善文化
1.各医疗机构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老年友善文化氛围。
2.机构愿景或文化中有关心、关爱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尊严等内容。
3.职工手册、行为守则等规范中有对老年人态度、行为和用语等要求。
(二)老年友善管理
1.建立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
2.建立具有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技术规范和持续改进机制。
3.建立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知识、技能等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4.建立老年患者的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联体的协作管理模式。
(三)老年友善服务
1.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畅通老年人预约挂号渠道,为老年患者就医提供方便。根据老年人患病特点和就医实际情况,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医联体的核心医院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预留一定比例的预约号源,方便老年人通过村(社区)预约转诊就医。
2.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确保智能设备配有人工值守。有专/兼职社会工作者承担老年人服务相关职责,挂号、收费等设有人工服务窗口及现金收费窗口。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机构入口可通过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通道、配备人员帮助老年人进行健康码查询等方式,协助没有手机或无法提供健康码的老年人通过手工填写流调表等方式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
3.县内各二级综合性医院要在老年医学科或内科门诊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有条件的二级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到2022年,县内二级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要积极开展老年专科门诊、用药咨询、营养评估、护理门诊等特色服务。开展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对老年患者高风险因素给予早期识别与干预,保障医疗安全。
4.拓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县中医院要以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或老年病科为依托,综合性医院要以中医科为依托,加强中医特色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向村(社区)、向家庭、向养老服务机构延伸。
5.大力发展老年照护服务。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要结合实际,可通过签约、巡诊、健康扶贫、老年健康管理等多种方式为确有需要的老年人开展上门诊疗、康复、照护、失能评估、医养结合等个。鼓励县内各二级综合性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富余编制床位开设康复、护理床位。
6.注重对老年综合征、衰弱、失能、失智的评估与干预,开展多学科合作诊疗,鼓励患者及其照护者参与照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7.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高风险筛查,重点开展跌倒、肺栓塞、误吸和坠床等项目,建立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高风险筛查后知情告知制度。
(四)老年友善环境
1.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便利性、适老性,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
2.机构内标识醒目、简明、易懂,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3.机构内地面防滑、无反光。设置有无障碍卫生间,门宽应当适宜轮椅进出。
4.适老性病房温馨整洁。病房中应当配有时钟和提示板,温、湿度适中,家具稳固。
5.门急诊、住院病区配备有辅助移乘设备(如轮椅、平车等),并方便取用;主出入口处有方便老年人上下车的临时停车区和安全标识;所有出入口、门、台阶、坡道、转弯处、轮椅坡道及信息标识系统等的设置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四、创建标准
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评价标准由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印发后另行印发。
五、创建程序
(一)医疗机构自评。各医疗机构对照本方案进行自评,自评合格的医疗机构,填写《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申报表》,2021年3月底前向县卫生健康局申报。
(二)县级初审。县卫生健康局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对初审合格的医疗机构,在《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申报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并上报。
(三)市级复审。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局)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对初审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复审。2021年7月10日前,对复审合格者上报省卫生健康委。复审合格者作为“敬老文明号”等评先评优重要参考的基本条件。对达不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标准的单位,将适情况取消“敬老文明号”等相关荣誉称号。
(四)省级审核。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对复审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核,审核确定为“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向社会公布。
篇4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根据沈阳市和平区南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人口健康档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老年DM患者90人,男35人,女55人,年龄41~88〔平均(70.58±9.15)〕岁。所有DM患者诊断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标准〔4〕。
1.2研究方法由3名受过统一培训的眼科医师以一对一问卷的方式对DM患者进行调查,所有对象均自愿接受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患者一般情况,DM病史,就医及治疗情况等。DR知晓率定义:知晓率=(调查对象中知道DR知识人数/接受调查的总人数)×100%。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
2结果
90名DM患者中了解DR的有49人,知晓率为54.44%,知晓者和不知晓者在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家庭年收入、参加过DM相关讲座、医疗付费方式、DR患病情况以及患有DM的其他并发症与DR的知晓呈正相关,而年龄与之呈负相关。见表1,表2。表1DR知晓情况调查结果表2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晓率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DR目前已成为人致盲的主要原因,有文献称失明患者约25%由DM所致,其导致失明的发生率是其他失明原因的28倍〔5〕。早期发现、早期治疗DR对于保护DR患者日后的视功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如何发现DR,不能仅依靠筛查手段,最重要的是要使患者知道DR疾病的存在以及其危险性,提高防范意识,使他们早期主动地就诊,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控制。本次调查显示有54.44%的DM患者知晓DR的存在,这一数值高于唐芳等的研究〔6〕。这可能与近些年来我国加大对DM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辽宁沈阳地区开展DM宣传教育工作〔7〕,辽宁省DM防治中心深入基层普及DR相关知识有关。另外,调查中有97.78%的人认为学习DM的相关知识是有必要的,开展DM及并发症的教育是符合广大居民需求的。尽管如此,仍然有近40%的人不了解DR,没有对DR的防范意识,他们大部分是年纪较高的人群,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加上观念陈旧,保健意识差等原因,导致多数DM患者不能及早接受检查,导致DR的发生。调查显示,生活水平也是影响DR知晓率的一个因素。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使人们对于健康需求的增加,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随着科技的进步,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多种渠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懂得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健康的疾病发生。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很多人自发地定期参加健康体检,及早地发现DR等慢性不易被察觉的疾病,对于保护自身的健康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伴随着新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贯彻实施,基本医疗保险体制正在逐渐扩大和完善。在基本医疗保险体制的保障下,有了症状可以及时地到医院就诊,早期发现疾病。知道DR的接受调查人群中有46.94%是自身患有DM的患者,还有36.73%的患者是患有其他DM的并发症,可见大多数人是自身患了DM并发症后才引起了重视,知道疾病的危害性。因此必须继续加大对于DR这种慢性疾病的宣传及防治力度,结合实际情况扩大DR的知晓率,有利于DR的早
期发现,保护DM患者的视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泽.中国12个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4).280-4.
2邹海东,张皙,朱剑峰,等.上海市北新泾街道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调查〔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1):31-4.
3柏丽娜,张学东.IGT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6;26(12):945-7.
4史丽君.糖尿病诊断标准-体会和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83-4.
篇5
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占老年人口的12.37%,痴呆症患者对医疗保健以及养老需求将不断增加。其次痴呆症有可能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痴呆症的疾病负担超出疟疾、破伤风、乳癌、药物滥用;在未来的二十五年其疾病负担将增加76%以上;在经济负担方面痴呆症在非死亡疾病中排在第11位,占全球GDP的2%。另外我国独居、空巢以及失独老人等群体数量增加,这些老年群体一旦患病,需借助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照料服务。
二、中国痴呆症患者照护服务以及卫生资源现状
(一)在养老机构方面,我国养老机构主要服务于一般老年人,而结合医学或疾病的专业细分化不强,专门针对痴呆老人的养老机构极少。加上老年痴呆症特有的病理基础,痴呆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受到经济、环境、服务设施等多种现实条件的制约。2011年对成都市养老机构中痴呆老人的接受和照护现状的调查显示,10家养老机构竟然有5家拒绝接受痴呆老人。由此可见专业机构照料根本不能满足潜在需求。
(二)在照护人员方面,我国以居家照护为主,目前约有70%的痴呆老人居住在家里,由家属或请人照护。居家照护者一般没有经过专业痴呆照护课程的培训,普遍缺乏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缺乏协助患者康复的护理知识。根据有关人员对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病区住院的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属的调查发现,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属中72.3%缺乏安全护理知识,75.4%欠缺沟通技巧,60.0%欠缺服药方法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此外我国对痴呆照护者的心理帮助欠缺。由于缺乏对痴呆老人病症的了解和护理知识,照护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无法理解痴呆老人的性格变化和异常行为,易造成照护者情绪受挫和处置失当,这会影响对痴呆老人的照护质量,甚至发生虐待行为。
(三)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我国老年痴呆症照护费用仍未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还未纳入医保目录,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极为沉重。国内养老服务体系还未能真正建立健全起来,老年痴呆症尚未纳入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政策层面上我国尚未对老年痴呆症长期照顾做出规划、提出国家层面的照顾规范以及社会援助机制。
三、完善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照料及护理的措施
(一)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对家庭照护者的技术支援和社会支持
第一,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技术支持,对家庭照顾者培训与指导,普及老年痴呆症的医学知识、护理康复知识。第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该社区内的痴呆老人及其照护者建立健康档案,社区护士定期上门问诊,并提供电话咨询等服务。第三,在社区建立老年痴呆患者日间照护中心和提供暂时性家庭照顾,为条件有限的患者家庭提供常规的日间看护。第三,社区可成立痴呆老人家庭照护者互助小组,在专业人员的组织下,交流照护经验并减轻心理压力。
(二)加大对老年痴呆症专业养老机构的扶持
在日本,政府已把患者异常行为包括在照顾计划表中。在香港,受政府资助的养老机构和老年日间护理中心会为痴呆症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所有政府资助的养老机构及参与“改善买位计划”的私营养老机构均可获得“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补助金”。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老年痴呆症专业养老机构,对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减免税收,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全面的支持,包括用电、土地和资金支持等。
(三)将老年痴呆症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特定病种目录
国外很早就实行了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料提供了保证。在配套政策方面,一些国家将亲属间的护理照料列为医疗保险负担的一部分,给予资金支持。澳大利亚等国家特别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提供2周~4周假期,在此期间,由国家免费提供专人代为照顾患者。我国可将老年痴呆症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特定病种目录,和家庭病床社保报销范围,纳入居民特定病种门诊给予社保报销。
(四)将老年痴呆筛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老年痴呆症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医疗成本、护理费用等直接社会成本,以及患者和护理者的收入损失等非正式护理成本。目前,虽然尚无治愈痴呆症的方法,但政府在公共卫生政策及投放的资源将影响痴呆症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对付“老年性痴呆”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早发现,越早治疗效越好。记忆体检在欧美国家比较普遍,在欧洲已经纳入医保,是常规体检的项目。政府应该担责,将老年痴呆筛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尽早发现病情,加强健康干预与管理。
(五)政府制定痴呆症照护政策计划,发放患者及照顾者津贴
澳大利亚与韩国政府为患者及照顾者制订明确政策,提供适当的服务与支持。瑞典和美国将照顾患者为正式职业,为全职照顾者提供薪酬;加拿大、英国则为照顾者提供税务优惠。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国家政策,制定痴呆照料计划,将痴呆患者包含在残疾福利计划中,将照料者包含在补偿福利计划中,同时加强对老年痴呆症的专项资金支持,提供一定的津贴,减轻照护者的压力。
四、小结
因其沉重的疾病负担和残疾负担,老年痴呆症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料与护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从社区服务、家庭照料者的支持、养老机构、国家宏观层面以及公众教育等方面重视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救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篇6
结果
(一)各类医务人员接受全科培训现状:本次调查的495名CHS职工中,171人为医生,162人为护理人员,67人为预防保健人员,其他为医技和管理人员。171名医生中,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占39•8%,中心和服务站医生的培训率分别为36•9%、48•8%;成都医生的培训率为46•2%,沈阳为26•4%,上海为45•7%。162名护理人员中,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占12•3%,中心和服务站培训率分别为10•5%、20•7%;成都护理人员的培训率为36•4%,沈阳为29•3%,上海为0•0%。67名预防保健人员,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占35•8%,中心和服务站培训率分别为24•5%、66•7%;成都预防保健人员的培训率为5•0%、沈阳72•7%、上海28•0%。不同工作类型的医务人员接受全科培训的程度不同(经χ2检验,P<0•01),医生和预防保健人员培训率较高。总体而言,三市对CHS人员的全科培训力度不够。专题小组分析结果发现,医务人员认为造成培训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而没有机会培训(42人次),主要表现在人员不足导致没时间培训和缺乏培训经费两个方面。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医务人员,平均接受培训次数为1•2次,人均培训天数为134天,中位数为80天,不足3个月的占52•4%。其中医生人均培训天数为135天,中位数为90天,不足3个月的占49•2%;护理人员培训天数不足3个月的占60%;预防保健人员平均培训天数为105天,中位数为46天,不足3个月的占66•7%。
(二)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医务人员对目前培训效果的评价
总的看来,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并不高。医务人员认为目前全科培训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训时间太短(53人次)、缺乏实践(38人次)、重点不突出(29人次)、课程内容太多(27人次)、形式化气氛太浓(20人次)、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16人次)、学非所用(16人次)、没有书本与讲义(13人次)、培训速度过快(10人次)及培训内容缺乏新进展(8人次)。定性访谈资料分析发现,针对于全科医学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中心及服务站领导与医务人员所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时间安排不合理,培训方式没有和中心或服务站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造成缺课人数多,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15人次);②实习安排不合理,缺乏社区实践(13人次);③培训对象不对口,多数培训对培训对象没有要求,往往是临床医生、预防保健医生还有护士都去参加,因所学专业的差异和基础不同,造成听课效果差别大,培训效果差(13人次);④全科医生的培训时间太短,达不到培训效果,形式化气氛太浓(10人次);⑤培训缺乏针对性(9人次);⑥培训费用高,中心或服务站负担重,影响培训积极性(6人次)等。
(三)培训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把医务人员培训需求意愿(有较高培训需求意愿定义为1,无较高意愿定义为0)作为因变量,把所在城市及地区、机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类型、技能胜任程度、是否接受过全科培训等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分类变量均设为虚拟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模型表明,不同城市医务人员对全科培训需求意愿存在差别(各城市有较高培训需求意愿的医务人员所占比例依次为:成都91•4%,沈阳87•9%,上海66•3%);年龄这一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为负数,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培训需求意愿有降低的趋势(各年龄段有较高培训需求意愿的医务人员所占比例依次为:<30岁为84•8%,30~39岁为81•4%,40~49岁为72•5%,50~59岁为63•3%);是否接受过全科培训(1是,2否)这一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为负数,说明接受过全科培训对职工的培训需求意愿有正效应。单独对影响医生全科培训需求意愿的因素进行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在城市、年龄、是否接受过全科培训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四)医务人员对全科培训知识的需求评估:通过各类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学中部分科目(本次共调查了21项科目)熟悉程度(1~5分评分)的自我评价发现,目前医生对内科和临床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较高;对外科、慢性病处理、诊断、急诊处理和健康教育也较为熟悉;但对精神保健、卫生统计及社会医学等知识熟悉程度较低。内科、临床基础、外科、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较熟悉的领域;预防保健人员对各科的熟悉程度均较低。各类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学中部分科目培训的必要性(1~3分评分)评价结果发现,医生对内科、外科、心理学、急诊处理、诊断、临床基础、康复技能、老年保健等知识培训需求较高;护理人员对心理学、内科、临床基础、急诊处理、健康教育、外科、儿科、交流技能、康复技能与老年保健有较高的培训需求;预防保健人员对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心理学、传染病处理等培训需求相对较高。
(五)医务人员对全科培训的认知和建议:
1.对全科培训的认知:访谈中的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培训,认为:①培训能弥补技能的不足(36人次);②培训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质量(31人次);③培训有利于所掌握知识的更新(27人次);④开展CHS需要培训全科医学知识(9人次)。从医务人员对培训的认知来看,主要是从知识、技能和提高自身素质方面考虑,很少有医务人员能提升到针对中心及服务站服务功能的转变、服务模式的变化而引发的对知识、技能要求的变化这一高度上来认识。
2.对培训方式的建议:针对目前的全科培训现状,多数中心及服务站领导认为,医务人员的全科培训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分批进行、半脱产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时间、进行系统化培训为好,在培训方法中应增加一些案例讨论。
讨论
(一)总体而言,三城市对CHS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三市五区所调查的医生,接受过全科培训的比例均不足50%。也就是说,目前从事CHS工作的医生尚有一半以上未接受全科培训。在2000年12月29日卫生部下发的城市CHS机构设置原则等3个文件的通知中,针对于人员配备指出,在全科医师资格认可制度尚未普遍实施的情况下,暂由经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执业医师承担,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须接受全科医学及社区护理等知识的培训。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所调查的中心及服务站基本达不到这个要求,特别是由区级或地段医院转型的中心,对各类医务人员的培训比例均不高。全科知识熟悉程度与需求评价调查发现,医生的知识面窄,提供综合有一定的难度,对培训知识的需求以临床培训需求为主。预防保健人员对各科的熟悉程度较低,反映出预防保健人员知识面窄、知识掌握程度低、专业不明显的特点。由此可见,以目前CHS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综合性的CHS是不现实的。医务人员全科医学专业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CHS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加快我国CHS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突破发展过程中人员素质较低的瓶颈问题。
(二)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强化对CHS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要突破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及相关人员的观念问题[3,4],充分利用CHS职工有较高的培训意愿,加大培训力度。对CHS全科医学的培训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考虑。
篇7
1重新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要办好一个专业,首先要严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针对我院针灸推拿专业,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清楚我们招收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要培养成怎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上都要重新定位。首先,深入我省乡村卫生院和社区服务站,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当前及今后5~10年内这些基层医疗单位需要多少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其次,调研我省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状况,了解招收人数和招收计划。目前我省设有针灸推拿专业的学校有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及以上层次)、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卫生分院、淮阴卫生分院(2009年开始招生)。最后,调研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人数和就业去向,把握医疗市场需求。从目前我院学生就业形势看,保健和休闲场所对针灸推拿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在上述工作完成后,我们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加强职业与人文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1世纪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创新能力,沟通合作、自我导向和学习能力。对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而言,除了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外,还要加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要根据中医特色,重点加强古典文学、历史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要求鼓励学生考取证书,如按摩师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等。
2突显五年制高职特色
五年制高职生在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前就学习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正符合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突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立足本行业,改变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专业特色:(1)体现中医学特色。加强中医基本理论教育,强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教学,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2)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职业教育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不要求学生掌握高深的医学理论,而要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学生在校的后3年,我们将培养重心放在实践技能训练上,从点穴到推拿手法的基本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3重新设置课程体系
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应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公共课开设要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教学要为就业服务,要学有所用,压缩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专业课设置应以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推拿课程为主,减少西医课程。
3.1专业课调整
专业课分为医学基础课和针灸推拿专业课两部分。高职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实际需要而培养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中心。根据目前就业实际情况,五年制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应培养保健康复型人才,属于第一、第三医学范畴,即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故医学基础课轻西医、重中医,应减少临床课程,尤其是西医临床课程。在中医方面可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中医骨伤课程等,减去中医内科学课程,因为该课程大部分学生听不懂,且今后几乎用不上。西医方面可开设解剖学、疾病基础、社区医学、老年医学、护理学等课程。我们增加了护理学等课程,因为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定位为第一、第三医学,故学生必须懂得一些护理常识。针灸推拿专业课程应重推拿、轻针灸,因为临床上对针灸医师要求特别高,要内、外、妇、儿科样样精通,至少要针灸推拿专业本科毕业生才能胜任;故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只开设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针法灸法学,无需开设针灸各家学说、针灸医籍选、实验针灸学等课程。推拿学应作为重点,可开设气功学、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小儿推拿学、足疗学、保健推拿课程,同时增加理疗学和中医康复学课程。
3.2公共基础课调整
公共基础课分为政治基础课和应用基础课两部分。笔者认为中医是一种古代文化,要想学好中医必须先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中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政治基础课部分可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学,同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开展医学心理学、法律学课程。在应用基础课部分,结合针灸推拿专业特点,减掉数学、物理、化学课程,同时保留语文、医古文、计算机和英语课程。
4缩短在校理论学习时间,根据就业需求选择实习科室
实习分为教学实习和临床实习两部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五学年全年。要缩短在校理论学习时间,最适合的是延长第三年教学实习。目前各学校教学实习一般为两个月,可以改为一学期,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针灸推拿临床工作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在毕业实习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方向选择实习科室。如想从事保健工作的学生可以专攻推拿科或者去保健场所实习,无须在医院实习;准备从事康复工作的学生,可重点到推拿科和康复科实习,这样学生一毕业就可以上岗工作,不需要再培训。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和高级技工的紧缺,国家急需培养一毕业就能上岗的实用型人才,教育部曾提出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实行半工半读。卫生职业类学校学生未来工作服务对象是人,故不能完全实行半工半读,但可以缩短在校理论学习时间,相对延长实习时间;这样学生毕业后也能尽快适应工作,提高五年一贯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5建议增加针灸推拿技师证书
为顺应当前形势发展,五年制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要进行调整,由原来主要面向医疗机构、其次面向康复保健场所改为主要面向康复保健和休闲场所、其次面向医疗机构,各职业岗位要求并不一样。
5.1医疗机构职业岗位要求
该职业岗位对医学知识要求最高,学生需要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才能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此外,该岗位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也很高,必须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取穴原则和方法,熟练针刺和推拿手法,同时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5.2康复保健及其他场所相关职业岗位要求
该职业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包括针灸推拿足疗、医疗器械和药品推销等。所对应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包括掌握一定中医基础知识,掌握慢性病及老年性疾病保健和康复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取穴原则和方法,熟练针刺和推拿手法,同时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5.3休闲场所职业岗位要求
该职业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主要为推拿工作。所对应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包括掌握推拿手法,熟悉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慢性病和老年性疾病保健康复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关爱精神。现在的五年制高职生很少能通过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故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没有资格进入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只能到康复保健场所和休闲场所工作。目前只能取得保健按摩师证,但该证书较容易取得,没有全国统一考试标准,门槛很低,故含金量不高。因此,笔者建议增加针灸推拿技师证书,要求比执业医师低、但比保健按摩师高,且全国统一考试,以适应五年制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就业需要。
6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在培养学生方面,我们要有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在当今社会,一个人一生不一定只从事一种职业,尤其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因多方面原因,很多毕业生不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因此培养学生跨专业就业能力相当重要。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学生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又不想进保健和美容行业,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其他行业,虽然专业知识没用上,可当时学校的多元职业能力培养在其工作中还是起了很大作用。多元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并进行课程改革也是我们目前要思考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敢想敢做,不怕困难,有开拓进取精神。
篇8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相当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学术型硕士才不得不调剂到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通常要交学费且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其实以上种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是误解。
何为“临床”?原意是诊治必临病床,引申义是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在现在,很多医科生从“临床”走向了“离床”,越来越偏重于理论,越来越看重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忽视了技能的操练,越来越重视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几年前,一条“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炎手术”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大量数据表明每年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大量转行,很少有人愿意做医生,医院招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质疑中国医学教育,认为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医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看病,重理论轻实践。几年后,临床医学硕士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医学研究生实践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岗位更倾向于招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相比于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恰好可以弥补实践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该学位专为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医生而设立,旨在提高医科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实上,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要大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来看,读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医院做医生的概率要比学术型硕士大。
特别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推免和考研。根据最新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以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所以即使本科毕业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也很难如愿就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室轮转两年半的学习
教育部和卫生部设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硕士学制三年,一般的学校安排半年时间上课、做实验,两年半时间在医院各科室轮转。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的三年里不仅要完成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一批兼具精湛医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绝大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都按具体的三级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学生在报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对某一细化学科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重点学科开设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下面,笔者就临床医学硕士阶段的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首先,接受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多门课程。尽管临床医学硕士属于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学位,但是医学理论仍是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进行医院科室的临床学习之前,各大高校的临床医学硕士均开设有医学理论和实验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更理解医学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为进入正式的临床学习阶段做准备。任何正确的实践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医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其次,学习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会有明确的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就是自己的带教老师。学生的选课也有所侧重,大量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外文文献,做相关的实验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你选择儿科学方向,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是儿科医生。在硕士期间,研究生至少有两年时间要和孩子打交道。不仅系统学习儿科知识,更要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做准备。同样,选择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笔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卫生方向,入学后即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学习工作,三年后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毕业后进入医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适应。
最后,临床实践。学生在明确分科后,会在相关的科室学习,有医师执照的往届毕业生会和在职的医生一样,承担一定的诊疗任务。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培养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打好基础。进入科室后,导师会着重加强对学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和医疗实践能力。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外科系统而言。医学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实习,读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论文,而鲜有动手机会,临床医学硕士能弥补这个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上手术台是家常便饭,他们不仅要站在老师身旁认真观摩,同时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拉
钩、剪线、缝合这些最基本的实践,逐步学会关键步骤的操作,很多研究生会在毕业前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实践的不断积累,学生工作后会更快成为主刀医生,而非单纯的“理论家”。
就业去向
1.临床医生
不同的临床学科方向,就业的侧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侧重。
就内科学而言,是上一年度报考最热的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最激烈。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招聘的医院非常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读书期间,要特别注重操作经验的积累,为就业打好基础。
而对选择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方向的同学来说,新医改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契机,社区医院越来越受重视,家庭医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科学也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分支,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新兴外科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医生接受新知识快,身体素质好,所以就业前景看好,特别是男生。
对于神经病学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前者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然成为前沿科学。而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日愈加大,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精神科医师的收入整体偏低,随着新的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该行业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道路曲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也是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热门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作为辅助检查的有效方式参与临床工作,需要高技术的专门人才。
运动医学医师这个职业,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国际体育界享有盛誉。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跃入大众视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此外,康复与理疗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医师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水平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公务员、事业单位
千万不要以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类都只是文科生的岗位,作为医科学生,如果你现阶段不想做医生,需要一份相对轻松安定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各地疾控以及医院的职能部门等都提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政岗位供临床医学硕士等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3.医药公司
近几年来,生物科技相关公司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药品研发岗位薪酬高,技术含量高,不仅吸引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因为其丰富的医学背景,备受重视。
另外,伴随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私营企业中的贸易、营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像辉瑞制药、默沙东、诺华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临床医学硕士的毕业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对从业者学历要求最高的专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遇到博士大家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学历高人一头,是“稀缺资源”。而在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年轻的住院医师,拥有博士学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于想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做医生,读博更是必修课。读博时选城市和导师比学校本身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都是学位越高,关注的领域就越专注。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往往就已经明确了非常细的专科方向。读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细斟酌未来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业的城市读书,能大大增强在该地工作的概率。
5.出国留学
2009年,一本《小强海外行医记》热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张德强也一时备受关注。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而翔实的中国医学毕业生申请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行动指南,读者在分享他在申请到美国做医生这段经历的同时,也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国外。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在国外行医。不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人际
资源,医学梦想也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
6.医学传媒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医药相关协会、学会和学术期刊、杂志需要专职的医学英语翻译,薪水不菲。同时一些医学传媒机构,如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等也需要医学背景的毕业生承担采编工作,以保证刊物的专业水平。同时各地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吸引了大量临床优秀毕业生就职。
院校推荐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都有招生计划。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院与核医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多个三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每年都是学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 6 所“小规模特色高校”的试点学校之一,研究生经费采取全国最高拨款标准, 公费生基本助学金不低于1500 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费生待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往届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需要考生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均不含待批),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竞争相当激烈,专业基础好和有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的考生报考占优势。
2.北京大学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经历百年发展的北医已然发展成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
优秀的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的重要培养基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首钢医院、北大深圳医院都招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此外,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首都儿研所、民航医院等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
北医的临床医学硕士培养侧重于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有诸多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二级学科统考生的招生规模几乎都在5人以内,还有很多专业仅招收一名学生,在报考时要平衡好兴趣与专业冷热门程度,才能增加胜算。
3.复旦大学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医疗行业发展更是迅速。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读医学院视野也更加开阔。
该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的分科较细,涵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医学病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再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如今的交大医学院仍然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热门医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内科学范围内,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外科系统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这些分支在临床医学硕士中都有招生。在师资方面,交大医学院更是力量雄厚,从现任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都是交大校友和终身教授。
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等无论从学术水平再到硬件条件,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有志于留在长三角发展的同学来说,交大医学院是不错的选择。
5.中山大学
篇9
中图分类号:F40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老龄产业的发展障碍及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18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老龄产业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年消费群体,这是一个正在迅速膨胀、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对于当前中国不断扩大内需、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刺激经济平稳、快速、可持续增长是一个有利因素。因而发展老龄产业不仅对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保证老年人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有重要价值,而且对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一、老龄产业概述
老龄产业当前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认可并广泛使用的统一定义,我国很多学者针对老龄产业都有过定义。有的学者把凡是为老年人提品的行业和企业都称为老龄产业,有的学者把凡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企业、单位都称为老龄产业,笔者认为这都是存在偏差的,因为这些企业或行业既可以给老年人提品或服务,也可以给非老年人提供。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老龄产业就是要专门或主要为老年人生产、经营商品或提供劳务服务的行业、部门或企业、单位。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老龄产业必须是指一定的行业,有一定的部门、单位、企业等组织机构;二是这个行业必须是专门或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商品或服务,只有这两条都具备才能是老龄产业。全国第一届老龄产业座谈会上也对老龄产业下了定义:“老龄产业是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产品、设施和服务,包括老年人衣食住行以及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的经济活动”。由于老龄产业的服务对象是处于社会地位相对弱势的老年群体,因而老龄产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特征的产业。但是,不能仅仅强调老年产业的公益性,产业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市场获取经济利益,因而老年产业是带有公益特征的经济活动。
二、老龄产业的发展障碍
我国的老龄产业刚刚起步,其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老年人口和老年消费群体的发展速度。从政府到公众,从观念到行为,我们都没有做好迎接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准备,老龄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当前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老龄产业投资动力不足。任何一个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愿意投资兴办老龄产业都期望获得回报,老龄产业服务对象为弱势群体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公益性的一面,难以从中谋取高额利润。因而在当前中国公益思想不普及、慈善事业不健全的社会现实下,政府必然要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承担者。但是,“养老是一种福利性很强的产业,与政府的招商引资、投工生产等经济行为或斥资修建公路、完善市政设施等显性工程相比,养老投入时间周期长、见效慢”,对于同样是“经济体”的地方政府来说,支持老龄产业的发展成为了一种负担。虽然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完善老龄产业政策,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政府文件中扶持老龄产业的政策很笼统,缺少操作层面的具体办法,针对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不落实、不兑现现象较为普遍,土地划拨、“民办公助”、水电优惠等在很多地方形同虚设,政府的政策支持难以在现实中起到实质性作用,最终导致老龄产业的投资动力不足,影响到老龄产业的发展。
(二)老年人强大的购买力变成了储蓄,老年消费难以起到拉动作用。当前中国有近两亿的老年人口,老年人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可以带来很多的消费机会。在日本、北欧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社会,它的消费主要是靠老人来支撑的,只是在当前中国老年人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没有转化为强大的购买力。首先,由于老年人大多已经退休或者丧失了劳动能力,老年人的劳动收入会大幅度减少,老年人不能拿钱去消费;其次,由于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保险金低、医疗保险范围窄、商业保险少,老人时时处于风险中,社会安全感差,不得不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不敢把自己的钱用来消费;最后,由于现实的压力,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一直难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变迁。传统的“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孙,轻自身,重物质生存、轻精神享受”老年人消费观念造成老龄人口消费结构单一和消费需求不足,老年人不愿意消费,最终老年人应有的购买力变成了储蓄,难以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动力。
(三)老年用品、服务及休闲文化领域发展滞后,难以拉动老年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可自由支配收入高,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和个人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专门针对老年人休闲娱乐市场的潜力巨大。但是,当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老年用品店少、服务类别少,休闲、娱乐场所少,社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小孩、年轻人身上,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首先,由于厂家缺乏对老年人需求和市场需求的调查,认为老年用品批量少、利润薄,导致老年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领域长期受到忽视,老年产品单一,数量少;其次,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需要投入经费较高,市场风险大,因此缺乏适应老年人需求的高科技产品和高质量产品;再次,当前主要研发的是针对医疗、养生、保健品方面的产品,而针对老年人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内容的特别少,因而价格昂贵,一般老年人难以接受;最后,涉老行业的企业规模小,缺乏有影响力的企业,缺少品牌,专业水平低,最终导致老年产品的社会接受度低。
(四)传统观念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作为新兴产业,人们广泛接受老龄产业还需要一个过程,传统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首先,长期形成的福利化养老。社会和老年人对政府期待过高,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退休老人,长期依靠国家、依靠政府的养老传统难以改变,容易形成福利依赖过度的问题,不能接受老年产业这一新兴事物;其次,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认识影响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长期以来,人们相信政府、相信党、相信国有企业、相信公有制的观念还具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害怕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老龄产业领域会损害老年人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公办养老机构人满为患、民办机构门可罗雀”的不正常现象;最后,老年人“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限制了老年人的消费,老年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孩子身上。总之,传统观念不是一下就可以改变的,它是有一定惯性的,它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
(五)老龄产业人才缺乏。人力资源是推动一项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目前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中的大部分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而工作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这不仅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老龄产业的发展需要众多的老龄产业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懂得护理、医学、保健、养生、康复等老年学、老年医学知识,还要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但要有管理、协调、沟通等能力,更要有服务意识、慈善意识、公益思想。当前从事老龄产业的人才缺乏,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也因待遇低、发展前景不好、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改行,当前老年行业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教育或培训,视野狭窄,观念落后,难以适应老龄产业大发展的需要。
三、推动老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老龄产业是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消费观念的转变,老龄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都将起到重要影响。
(一)强调政府责任,重在政策的落实。老龄产业涉及民政、社保、教育、卫生、工商、税务、房产等各部门,在具体的实施中难免会出现“有利可图大家都上,无利可图大家都让”的局面,政府要统筹规划,责权分明,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老龄产业的发展;政策制定要有前瞻性,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老龄产业是新兴事物,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必然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政策的制定要群策群议,建立并不断完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政策能够落实,笔者认为通过改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能促进老龄政策落到实处,实现老龄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的购买力。消费决定生产,拓展老年消费结构是发展老龄产业的关键,但是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消费,因而保证并提高老年人收入保障水平将成为了关键。首先,要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感,让老年人有钱花、敢花钱;其次,进行老年教育,宣传老年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等知识,逐渐转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让老年人愿意花钱消费;最后,在全社会宣扬“孝”观念,形成尊老、爱老、重老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关注老年人。
(三)加大对老龄产业投入力度,推动老龄产业健康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逐步发展”的方针,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符合我国老年人特点,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老龄产业。首先,培育一批生产老年用品、用具和提供老年服务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老年产品的社会认可度;其次,大力倡导民营资本的投入,增加老龄产品的有效供给,培育壮大老年用品消费市场;再次,培育公众的慈善意识、志愿精神,运用公益思想引导老龄产业的合理发展;最后,发挥老龄产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疏通老龄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推动老龄产业健康发展。
(四)加大老年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为老龄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校比较少,招生也不理想,老龄人才缺乏。笔者认为,提高老年行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老年行业工资标准,让老年行业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要与大专院校、培训基地合作,一方面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养老年行业的专门性后备人才。其次,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业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入职门槛,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老年行业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最后,提高老年行业的工资标准,待遇留人、待遇引人,让老年行业成为让社会羡慕的职业。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医学是建立在大量传统知识的基础上,它继承了人类几千年来对疾病、健康的认识,医学历史上某些时期的飞跃至今都能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完美地体现。医学又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不断地创新和突破,它的探索手段不断加强,它的理论体系不断深化,它的应用实践不断完善。医学创新是建立在对传统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
2•121世纪医学发展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自我反思的深入,21世纪的医学又出现了新的特点
2•1•1现代科学的发展对医学的作用更加明显
医学与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方法不断结合,使医学技术本身日趋精密和高效,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水平,医学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1•2医学本身不断综合、分化
医学学科分化越来越细,新的分支学科不断产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出现综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又发展分化了新的领域,这样的分化与综合,使医学科学知识量大大增加,有利于形成发散思维,激发创新灵感。
2•1•3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使医学面临新的挑战人
口的增加、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人们在征服自然时,不得不接受自然的惩罚;人们在越来越珍惜生命价值内涵时,又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而遭受各种肿瘤、慢性病、传染病的威胁;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卫生资源的不足和地区不平衡也再次拷问了医学的伦理观、道德观……这所有的一切都使医学面临新的挑战。
2•221世纪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21世纪医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的医学人才必须创新地思维、创新地利用一切科学方法创新地解决各种问题,21世纪的医学人才必须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的素质:
2•2•1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维知识结构随着人们对健康、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社会行为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被人们所认识,建立在原有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医疗服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医学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而且应包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等任务。这要求医生整合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根据病人对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要求来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从伦理、费用、人性的角度考虑医疗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2•2•2具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三种基本能力医学知识的日新月异要求医学人才要有积极学习、获取新知识的热情,及时捕捉医学领域各种信息,掌握新技术、手段、方法,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循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2•3具有独特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三个品质特征纵观医学上的许多成就都是建立在对原有认识的否定基础上,医学的创新就是一个标新立异的过程,是一种求异性思维,它表现为人才独特的个性,不能人云亦云。创新的过程是漫长的、曲折的,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信念作保证,要有健全的人格作支撑。
3医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医学的发展呼唤医学创新人才的出现,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重任,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关键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2]。这远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而这种新模式的构建是在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1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设置课程模块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难以使学生对生命现象形成综合、整体的概念。课程门数繁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脱节,学生负担过重、知识陈旧。优化课程体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专业基础、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又可细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窗口课程(英语、计算机)模块,医学基础模块可细分为形态学、技能学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可细分为内科基础模块、外科基础模块。,充实了基础,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临床专业知识的三维知识结构的统一、协调,把预防医学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适应了社会2心理2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符合现代医学的重点从个体疾病的治疗向群体疾病防治、健康促进转移的特点,体现了医学的服务性、社会性。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加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创新灵感的激发。对每一模块中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删减重复,合理安排交叉内容,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如形态学课程中解剖与组胚的整合,机能学实验中生理、药理、病生的整合),及时补充学科发展中的最新动态,让学生能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
3.2开设大量选修课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在整个课程设置中,选修课比重大都在80%以上。选修课作为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以自由成长的空间。结合医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设置了三大类选修课:第一类是早期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选修课,如文学艺术类、心理学类、法学类、经济管理类、数学类,这些课程可进一步整合三维知识结构;第二类是科研类选修课,主要包括:临床科研设计、实验动物学、循证医学等课程,着重介绍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学习基本的科研方法,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第三类是专业选修课,如老年医学、美容与整形、肿瘤治疗等,目的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学习,促进个性化发展。
3.3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服务性很强的学科,它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实验环节中我们首先进行重组,打破学科的界限,减少原有实验课程中大量重复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不同课程实现互通,开设了一些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设计实验,并亲自动手验证结果,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整个实验环节分为五大模块:物理实验模块、化学实验模块(包括无机、有机、物理化学实验)、形态学实验模块(包括解剖、组胚、病理实验)、技能学实验模块(包括生理、病生、药理实验)、临床检验实验模块(包括生化、病原、实验诊断)。对实践性环节的改革重点放在实习的内容和实习的考核,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作为医生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修改实纲,在传统的内、外、妇、儿、传染等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急诊和社区的实习。对实习的考核,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时的临床技能各站考核和实习结束时临床技能综合考核相结合,考核知识能力和伦理道德素质并重,强调与同事间的团结协作、与病人的有效沟通,加强对医生责任感的感悟。
3.4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对知识只是机械性记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首先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老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法常见的有:PBL(以问题为中心)法、案例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标准病人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学科界限、基础和临床的界限,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形成科学概念,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符合医学的整体性原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学会解决问题,完成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学手段不仅仅停留一支笔、一块黑板的运用。通过多媒体的声音、图象、色彩、动画等能丰富教学形式,扩大每节课的知识容量,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学习兴趣,维持长久记忆。
3.5构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关系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创新教育维持的动力,更是关系到为创新人才培养所构建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否成功、可行的关键。因此,首先,评价的内容能够全面、系统和科学,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记忆理解的能力,更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评价的形式应多样,充分利用书面考试、实验操作、临床技能考核等各种形式的不同特点,从不同的侧面考察学生。同时,小论文、小综述、调研报告的形式可以反映学生是否能成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最后,评价结果的反馈性,科学的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老师和学生,纠正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偏差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3.6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行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这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融合、个性的培养,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创新灵感的激发、创新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而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强的同学还可实行本硕连读,这有利于统筹兼顾本科、硕士的教学计划,优化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4创新人才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构建一合理的医学教育模式,同时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更新教育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观念是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前提。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继承为中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必将被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思想所替代[3]。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理念也应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所转移,我们的教育模式应是以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中心。
4.2营造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