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节能减排建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节能减排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节能减排建议

篇1

5月17日,__碱业、黄岛发电厂、华电__发电3家企业联手启动了白泥与二氧化硫双向治理项目。项目的实施,不仅可“消化”掉__碱业每年产生的14万吨“白泥山”,还使发电厂锅炉烟道气的脱硫成本大幅降低,据测算,3家企业年可节约能耗支出和减少治污费用近3000万元,胶州湾也将不复受“白泥之患”。此外,通过资源化途径和循环经济模式,我市21万吨的“铬渣山”已提前半年处置完成,“电石泥”也正加快处置。

曾是污染源“白泥”、“铬渣”,一经循环模式下的资源化处置,则变成了经济效益巨大的“金山”,且换回了“绿水青山”。由此看来,我市搬掉的不单单是几座“泥山”、“渣山”,更为下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力行节能减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转换思路视角,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变废为宝”,可实现“节能”、“减排”的双赢。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所谓废物,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白泥”,在人们惯常印象里不过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的“废物”,而通过资源化处置的途径,却可点“泥”成金实现无害利用和产业开发,变为创造效益的宝贵资源。企业得到了切身实惠,由此产生的“减排”热情必然更加持久,“减排”成果也将更为巩固。

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和设施改造,让企业有“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是节能减排的关键。

应当看到,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对节能减排给予了高度重视,且包括问责制、区域限批等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实施,但实际的“减排”成效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一个根本症结是部分企业的畏于“减排”成本过高,不是不想“减”,而是不敢“减”或者无力“减”。要从根本上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动力,重要的是依靠科技,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企业在加大环境投入的同时,也如__碱业等企业一样实实在在地尝到“节”和“减”所带来的“甜头”,有“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否则,一些企业的排污设施仍将是“聋子的耳朵”, 诸如环境执法部门与违法企业间“猫鼠游戏”的尴尬也很难从根本上消除。

三、协调引导企业变只靠自身“单打独斗”式的内部节能减排,走多企业、跨行业、区域间循环经济之路,有利于广领域、大幅度提升节能减排的成效。

曾培炎副总理在去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展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上,指出“__把白泥用于发电厂脱硫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我市资源化处置铬渣也引起广泛关注,很多城市前来学习。实践证明,通过统筹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整合拉长产业链条,引导、协调相关企业走跨行业循环、区域间循环的路子,可实现参与企业多方得利、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共赢。

以技术改造和区域循环助推节能减排,是实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让“泥(渣)山”加快向“金山”和“青山”转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两手抓,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技术节能”。尽管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__的实际情况看,短时间内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比重难以大幅下降,因此靠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能耗指标短期内的快速下降不太现实。针对于此,必须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紧抓好。

二、推行“白泥”双向治理模式,密切校(院)企、企企合作,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和重点项目实施。白泥与二氧化硫双向治理项目的实施,是__碱业与中国海洋大学、黄岛发电厂、华电__发电联合科技攻关的结果。节能减排单靠单个企业自身往往力量不足、收效不大。针对于此,政府有关部门应整合区域内的企业技术中心、高校院所等资源,为企业与院校、企业与企业间牵线搭桥,支持其开展科研合作与项目共营,统筹推动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当前,应重点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在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技术,加大推广力度。

篇2

0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面对这样的形势,国家提出了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完善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规定了节能减排具体的约束性目标,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水电施工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现状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节能减排的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部有关建筑行业节能管理、设计的规定与要求,积极推广建筑行业重点推广的新技术,积极争取并规范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示范工程。在科技创新与科技攻关工作中将节能减排作为科技立项的重点之一。不断开展各类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施工工效,使各类材料及资源消耗大幅降低,应用各类新技术,有效节约了资源。在工程建设中,积极采用节约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注重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大力淘汰落后的高能耗的机械设备,降低实际能耗,减少排放量。由于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以积极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圆满完成国资委下达的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国资委第二任期节能减排考核目标等一系列佳绩荣获“十一五”中央企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荣誉称号。进入“十二五”以后,我们感到节能减排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了,该采取的措施都采取了,该做的工作也都做了,要达到要求越来越严格的约束性指标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开辟节能减排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是我们从事节能减排工作人员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碳汇

经过学习、研究和思索,笔者提出了一个将碳汇纳入节能减排指标的建议。什么是碳汇呢?“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CO2)及其它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汇主要通过固碳技术来实现,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是将CO2固定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里。生物固碳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是固定大气中CO2成本最低且副作用最低的方法。碳汇不仅包括林业碳汇,还有海洋碳汇、草原碳汇和农业碳汇等等,只要能从大气中清除CO2,都能将其归入”碳汇“的行列。目前的碳汇主要是指林业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增加对CO2的吸收,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过去,我们在减排工作中往往着重的是减少排放,这只是“节流”,其实还有另一方面的工作“开源”,这就是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增加碳汇。

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而形成了公约。1997年上述公约的缔结方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为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设定了三种履约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MD)是指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将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即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吸收1吨CO2,就在本国获得1吨CO2的排放权。这就是所谓的“碳汇交易”。按2011年的水平,每吨CO2碳汇的价格为18元人民币。

基于“碳汇交易”的概念,将我们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美化施工基地的成片林地、施工后期对料场、渣场等场地恢复的林地等碳汇纳入本企业的减排指标就是一个合理的作法。研究显示,林木每生长1m3蓄积量,平均吸收1.83吨CO2,放出1.62吨氧气(O2)。当然要准确计算每片林地的碳汇,在营造林地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碳汇造林系列标准》实施,执行《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建立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当然这是指要进行碳汇交易的企业而言的。对仅仅是把碳汇列入减排指标的企业来说,可以采取较简便的方法,即采用一棵中等大小的树木,每年能吸收约6 kg CO2的标准来进行计算。为了提高碳汇的水平,在选用树种方面可参照上述国家标准选用在碳汇方面表现优良的树种。如在南方可选用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的各类按树:赤按、巨按、蓝按与直干蓝按、细叶按和马尾松、铁松、油松、杉木、光皮桦和柏树等

过去,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实施产业结构转型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其中之一就投资控股和参股水电项目。众所周知,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是减排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作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投资了水电项目,那每年增加的权益水电装机产生的减排效果也应列入该企业的减排指标中。例如,一个企业的权益水电装机一年中发电量为1亿kwh。那么我们就可以能过下述方法计算出该年减排的CO2。假设发1 kwh 的电耗标准煤380 g;碳的原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那么,发一度水电减排的CO2为:

380*44/12 = 1393.33 g = 1.393 kg

1亿度水电减排的CO2就是13.93万吨。

(1.393*100,000,000 = 139,30,000 kg = 139,300 t)

如果知道了当地发电用煤与标准煤的折算率,以及含硫量,那就可计算出发1 kwh电可减排的二氧化硫(SO2)。

(如某地发电用煤与标准煤的换算率为0.7, 平均含硫量为1.8%,那么1 kwh 所减排的SO2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硫的原子量为32.065, SO2的分子量为64.065.

380*1.8%/0.7 = 9.77

9.77*64.065/32.065 = 19.52 g

1亿kwh 水电减排的SO2就是1.95万吨。)

“十一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十二五”,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增大。为了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国家制定了旨在强化约束中、推动转型、完美机制、创新驱动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能效水平提高、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搞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等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用能节能管理、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和能力建设、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有力措施。

篇3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今后,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九大措施重拳出击,以解决目前在节能减排问题上遇到的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

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

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

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意识。

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将率先垂范。今年全国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5000万支,中央国家机关将率先更换节能灯。

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当前,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焦点,抓住当前技术突破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节能减排道路,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他指出,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更需要在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系统推进。他强调,第一要增强共识,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第二要把资源工业和制造业作为节能减排重点;第三要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举措;第四要把创新驱动作为节能减排的根本动力。

二、各大企业、行业要身体例行当好节能减排的排头兵

国务院总理在日前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一定要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众所周知,石油和化工行业不仅是耗能大户,也是排污大户。因此节能减排对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形式严峻,国家已经将节能减排工作摆上到了突出地位。在推广节能减排工作当中,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仍面临较大的困难。

首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产能增长过快,抑制难度大。近几年来,氮肥、纯碱、烧碱、电石、黄磷等行业的投资增长均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致使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同时由于调控机制不力和地方保护等原因,致使国家产业政策不能得到贯彻落实,扭转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产能增长过快的势头难度很大。其次,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严重滞后。目前,行业的能耗和产排污统计办法很不健全。有的是十多年前制订的,已不适应当前行业的需要;有的根本没有标准,需要立即研究制订。另外,节能减排的统计和管理队伍十分薄弱,许多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和环保管理人员,即使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也有很多需要各行业协会帮助核实。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各大企业、行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

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要强化技术创新。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三、落实节能减排需要全民参与,全民行动

篇4

1 农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环保意识差,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大部分农村存在“脏、乱、差”等现象,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便及废弃物任意排放,造成面源污染;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及污水灌溉,土壤问题已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农业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向水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农村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饮水安全程度低。

1.2 农作物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在农村,大部分的农作物秸秆被直接燃烧,有的甚至在田间地头直接烧掉,这样既减少了能源的利用率,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2 发展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实践经验

九台市推进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工作成效突出,主要体现在“拓、增、提、减”四个方面:

2.1 拓展了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功能和领域

近年来,九台市力求创新发展,把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与推进城乡一体化、节能减排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技术,拓宽载体,强化管理,总结推广“猪、沼、菜”的北方农村能源“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建设和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养殖等模式。开展户用沼气、秸秆气化站、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高效预制节能炕等技术示范工程,使能源与生态有机结合,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三者兼顾,政府、企业、农户互动,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功能有了明显拓展。

2.2 增加了清洁能源有效供给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农村积极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有效改善了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而且由于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无污染,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大气层,这样既解决了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又美化了环境。

2.3 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户使用沼气产生的沼液、沼渣等优质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达到节本增收的效果。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通过开发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加快“猪、沼、菜”的北方农村能源“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建设、沼液浸种、沼液替代药品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促进了九台市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使农民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2.4 减轻了农业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九台市围绕城市污染整治,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思路,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禽畜生态规模养殖,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狠抓规模化禽畜养殖场排泄物处理,加快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步伐,堆进生产方式为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建设了大中型沼气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能源示范村的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卫生,减少了人畜粪便等对水质的污染,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

3 开展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

开展农村节能减排工作,要以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能源转化为重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发展能源作物为重点,增加商品能源供应,推进能源作物开发利用技术、秸秆能源利用技术、规模化禽畜养殖场与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农村高效预制节能炕及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

3.1 创新农村能源发展观念

目前,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用一种更高、更全面的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逐步引导农村能源稳步向前发展。同时,要努力挖掘潜力,拓展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领域,加强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在太阳能开发利用上,要加快光热、光电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把太阳能技术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去。

3.2 创新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

要进一步提高农村能源自主创新和开发利用能力,加大对秸秆生物气化、大中型沼气工程、太阳能光热、光电等技术的攻关力度,力争取得新突破,加强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能源产品和工程质量标准及检测体系。

篇5

加强节能减排的管理。在“十二五”期间,总量减排指标除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外,可在水污染中增加氨氮、磷,气污染中增加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并根据东中西部的发展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及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对节能减排实行分类指导。在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应遵循大部门制的思路,对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和减排的管理职能要相对集中,并提高监管能力。

3、完善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产品采取市场定价形成机制,并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结构,促进替代能源的发展。应理顺发电价格和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取消电煤计划内价格,加快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余热余压、煤矸石和垃圾发电的政策;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促使业主主动治污减排;建立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提高排污权的使用效能。

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及早出台燃油税,研究出台环境税,积极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特别是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要从投资引导向税收调节转移,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的消费品,征收消费附加税,或者提高税率。尽快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

完善相关投资政策。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国家应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倾斜。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强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跨流域、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增强流域及相关区域污染减排的能力和主动性,促进流域、区域间的和谐发展。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完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增长控制和落后产能的退出政策,形成落后产能适时退出、先进技术及时推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

4、强化科技,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产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瓶颈。二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产业化。实施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广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育节能服务市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引导消费者使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相关范文论文:节能减排视角下的车船税改革思考

篇6

政府采购,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和部门立足于公共服务的需要,在维持日常公务生活的基础上,支取国家财政资金、借贷或服务的活动。政府针对国家经济发展形式,支取国家财政资金对相关的服务、生产领域给予一定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治理污染的技术、资金支持,一方面,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另一方面,规范企业的生产发展,促进绿色生产,减少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理负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环境效益。如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签署法令规定联邦政府各部门的政府采取"能源之星"的标志,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秩序规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促进美国社会经济的绿色化发展。

1.2政策引导创立基金支持

公益基金的创立是现代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产业的重要举措之一,美国联邦政府就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建立节能减排的公益基金,充分调动第三部门的积极性,参与社会生产与生活。通过建立政策引导第三部门与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实现对接,以方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服务。密切贷款与直接货币补贴等措施协调配合,以此促进生产的企业和部门能够提升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生产意识和节能减排的生产积极性。

1.3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财税法律和制度

发达国家在进行节能减排的发展过程中,配套的节能措施采取和运用已成为惯例,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财税法律和制度成为保证节能减排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如针对节能减排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制定相关的税收制度,主要有二氧化碳环境税、能源使用消耗税以及二氧化硫环境税等。在制定和实施相关财税法律与制度方面,美国尤其典型,为节能减排,美国颁布了相关法案,如《新能源法案》、《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等一系列法案。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确保节能减排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这不仅可以为厂商提供生产与发展的依据,而且也能够实现对法律环境的规范与保障支持,促进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性发展[1]。

2.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建议

结合我国的生产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的节能减排举措,如何提升我国节能减排的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市场对绿色环保进行长期的调控,而且需要政府制定和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对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进行规范,促进我国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结合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现状进行如下的财政与税收政策分析:

2.1财政政策

第一,增加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科技是确保节能减排事业高效运转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积极性,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为高等院校和专门的科研机构提供财政资金支持,一方面是在科研设备与科研成果的包装和质量保证上,需要充足的资金运用于设备的引进与研发;另一方面,则需要进行科研人员的定向培养,确保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的人才保证。如在钢铁加工行业、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电力生产行业,这些耗资巨大的行业领域,就不得不需要国家实行财政支持,以确保我国国家经济的安全与可持续生产。

第二,加强对能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清洁资源与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日益扩大,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资源,诸如石油、煤炭等,但由于其污染性大,且循环再生难度大,如何增加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以及寻找可替代资源成为经济建设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三,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加强对落后产业的淘汰力度。政府转移支付在节能减排领域,应该集中于对发达地区或者落后地区落后产业的淘汰,实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资金向欠发达地区或者新型发展产业的支持,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整改,经济发达地区的落后产业主要应该由地方政府自行解决,增强地方政府的产能淘汰力度和范围;

第四,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引导带动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的采购引导能力不强,很难实现和满足对需求量大、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商品要求,因此需要加强政府的采购引导功能,实现对居民生活的和企业生产的绿色引导功能[2]。

2.2税收政策

第一,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开征能源税。针对国家或者国际重点开发的能源征收能源税,确保企业能够节能减排,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共生与发展。并适当扩大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对具有十分重要生态意义的资源,如树木征收相应的税收;

第二,对环境污染程度大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环境污染保护税的征收策略,是确保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限制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和企业进行责停整改;

第三,调整税收优惠。对污染和浪费严重的企业实行征收环境保护税与能源税的措施,而对绿色生产和环保产业实行研发保护,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如对研发机构经费费用同比增长超过10%的厂商,能够按照研发费用的1.5倍加记扣除研发的成本,这也是对绿色科研的税收优惠的表现之一;

篇7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地产资源和天然资源都非常的丰富,在全球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但每年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消耗的比例每年都在扩大。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我国相关的科研人员需要对能源进行不断的探究,发展资源节约型,打造低碳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虽然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但人均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是目前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节能减排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真正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1 当前燃煤工业锅炉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燃烧效率不高与能源浪费

我国能源不能充分的得到有利运用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的燃煤工业锅炉,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设置自动检测和控制仪表,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地根据运行数据对锅炉发生的状况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也对于锅炉的燃烧效率有一定的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与辅机的运行效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将锅炉的控制仪表调到最佳的状态,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加上燃煤工业中所放置的锅炉数量较多,且每一个锅炉的容量都比较小,这种锅炉所购置的年份都比较久远,操作起来不够简便,质量与安全不能完全确保。

1.2 燃煤质量不稳定与工作人员经验不足

当前我国仍有许多的燃煤工业锅炉在洗选和加工中运用的原煤均是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这种原煤的灰分、热值、颗粒度、含水分等多项的指标均不能符合相关的标准,同时对于锅炉的能力也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运用这种原煤的特性与锅炉在链接上不够紧密,不容易将燃煤的热能发挥出来,还会由于一些燃料不能得到充分的运用,而造成能源上的浪费。除此之外,燃煤工业操作锅炉的工作人员技术和经验不够成熟,很多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和考核,就直接上岗,燃煤单位也没有在后期为他们培训与锅炉相关的内容,这很容易给锅炉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对燃煤工业单位的经济和人身安全都造成了威胁。

1.3 污染物排放控制不足

在倡导环境保护的时代下,我国仍有许多的燃煤工业机构在经营的过程中,都偏重于将眼光放在经济效益上,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另外,还有一些燃煤工业机构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没有依照相关的规定运用脱硫和除尘设备,对于锅炉所排出的污染物处理的不够彻底,从而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

2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与措施

2.1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

2.1.1 更新低效燃煤工业锅炉与改进锅炉房系统

燃煤工业单位要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需要应用当前先进的锅炉房系统,这种锅炉房系统利用循环流化床与燃气降低锅炉运行中污染物的排放量[1]。另外,燃煤工业锅炉可选喷煤粉和分层燃烧的节能技术,一样可以达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目的,对于燃煤工业的经济发展不会有任何的影响。针对一些已有主机和辅机的燃煤工业单位来说,要将锅炉房系统与锅炉结构之间紧密联合在一起,并且提高锅炉自动化的效果,充分的发挥锅炉系统的热能,需要引用先进的技术,对工业锅炉房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锅炉总体运行的效率。在完成锅炉房系统替换低效锅炉整个步骤后,燃煤工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对中小型的锅炉房实行科学管理,尽量将锅炉的运行效率控制在85.0%之内。

2.1.2 实行区域集中供热

燃煤工业要想提高锅炉的供热效率,可以将所有的锅炉放置在一块,通过集中供热的方式,可以将锅炉热能比平时高出近两倍。集中供热这种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燃煤工业节约了成本,还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当前我国有一部分的燃煤工业锅炉所使用的煤炭主要都存在质量低和锅炉不匹配这两个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应当建议燃煤工业锅炉在使用煤炭之前先将其集中到一起,全部运送到加工和选洗中心,唯有这样,才能将很多低质量的煤炭筛选下来。

2.2 工业锅炉技术改进措施

2.2.1 燃烧系统的改进

改进锅炉燃烧系统,需要先找到锅炉膛的位置,并从中截取一个合理的位置,放置适宜的煤粉,然后在炉排层中添加适宜的悬浮燃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锅炉的供热效率,还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2]。同时,锅炉操作人员在放置煤粉时要注意煤粉的适用量,如果煤粉量过多容易加大排烟的黑度,不能充分的发挥锅炉燃烧系统节能减排的作用。燃煤工业锅炉要想尽快的将锅炉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就需要将之前使用的燃烧设备换成当前先进的节能燃烧设备。

2.2.2 改进煤设备

层燃工业锅炉使用的都是原煤,锅炉所采用的运行方式是正转链条式,当这种运行方式与原煤相结合下,很容易让将煤分成粉状和块状,对于工业锅炉的进风带来了极大影响,同时也造成了燃料浪费的现象[3]。要改善这种状况,提高锅炉节能减排的效果,应当将原煤分成几层平放置炉排上,这样有利于工业锅炉的进风,也提高了原煤的燃率。为了节约能源,可以降低原煤中的含碳量。经过实践证明,进煤设备在改进后的效果要明显高于改进前。而且在改进后,燃煤工业锅炉单位的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增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3 结束语

总之,燃煤工业锅炉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实现节能减排,需要将现代新型的锅炉设备替换陈旧落后的锅炉设备,引用当前先进的锅炉技术,对给煤设备和燃烧系统进行改进,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随时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美玲.煤中微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2011,14(11):18-20.

篇8

引言

目前,能源危机、环境问题不断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威胁,所以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政策,通过宏观调控来促使整个设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锅炉是电厂发展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但是其运行却会对大量的能源资源造成浪费,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就需要在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基础上相关技术人员对锅炉进行智控技改,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给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目前改革的现状来说,锅炉的智控技改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也不能够从根本上来完成节能环保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锅炉能源浪费原因

对各种锅炉,包括热能锅炉、电力锅炉等各项工业锅炉的分析,对以下几点能源浪费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一)锅炉的容量不够大,致使发热效率低

我国在进入21世纪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在一些项目上完成了资金支持,但由于在技术上很多企业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说缺少指导,导致小容量锅炉依然占据着很大空间,此外,在低负荷下大锅炉工作,不能够有效的燃烧煤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排烟的温度很高,造成大范围的污染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许多企业的锅炉依然以燃烧方法为主的燃烧方法。因为煤烟排放的温度非常的高,甚至超过3000C以上,煤炭的燃烧不够充分,而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大量的煤烟粉尘都洒落在了空气中,有害气体直接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三)锅炉运行自控装置水平不符合要求

在调整锅炉燃烧工况或负荷变化时,操作人员由于具体相关数据不能很好的进行全面的掌握,不能很快的根据负荷变化对锅炉运行工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调整,这都是由于大多供热企业锅炉大都没有检测仪表的运行配置,从而使电机,锅炉的运行效率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比较好的效果,因此产生量资源的浪费,锅炉系统运行效率从而逐渐下降。

(四)锅炉受热面结焦,积灰严重

近几年以来,出现了一些能源比较紧张,不能及时的补给锅炉系统的能源,而且锅炉采用的燃料品质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锅炉积灰严重,受热面结焦,黏结性物质增多,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受到国际环境与社会效应的影响造成的。根据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改进目前清除锅炉结焦,积灰的有效方法主要为化学方法和法机械方法,但由于结焦,积灰成分的不同及各锅炉结构的差异,清除效果不是很明显。

二、燃煤工业锅炉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锅炉选配不合理,造成实际运行效率低

实际检验中常常发现锅炉是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原因主要是因为使用单位在对锅炉容量选配时,习惯根据最大热负荷使得锅炉容量得到确定,这就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造成锅炉运行效率下降,锅炉的最高运行效率是在符合率75%~100%时获得,如果符合率不高,锅炉运行效率也肯定不会高;锅炉运行效率,超负荷运行也会降低。

(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通常来说,在运行过程中锅炉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在旁进行指导与管理。然而从目前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说,专业管理人员的人数远远比不上非专业的管理人员,这就无法在锅炉运行上实现了比较科学化的管理。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很多锅炉操作人员的学历不高,年龄都相对比较大,并且也没有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这就导致在专业技能掌握的过程中他们也都不相同,在管理工作与实际操作中节能环保的意识没有增强,操作不够规范,最终在运行中导致锅炉发生了各种问题。另外,由于相关操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指挥简单的操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导致锅炉大量燃料的浪费,排烟热损失非常大,能源的消耗也加大了,不利于锅炉实现节能减排。

(三)过量空气系数偏大

在实际工作中测得过量空气系数普遍偏大,据统计平均值为2~3,甚至高达5。原因首先是设备设计不合理或制造不精密。如侧密封与炉排运动部分间隙过大,造成炉排两侧风量偏大,而中间风量偏小,为达到充分燃烧,抱着宁多勿缺的想法,增加过量空气。其次是漏风严重。锅炉的漏风部位很多,例如出渣口、炉排侧密封、放灰门、炉门、检查孔、窥视孔、炉墙、烟道裂缝等。锅炉在实际运行中,司炉人员和操作人员往往会忽略这些。导致空气过量系数大。危害严重,不仅增加烟气量,加大排烟热损失,灰渣粉尘多排放超标,而且还会降低火焰温度,降低锅炉效率。

(四)燃煤质量不稳定与工作人员经验不足

燃煤工业锅炉大部分是运用未通过洗选与加工的原煤,这样的燃煤在热值、颗粒度、挥发分和灰分等多方面指标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就不能确保锅炉的出力效率,同时燃料特性和燃烧设施不匹配,就无法充分应用燃煤的热能,部分燃料不能完全燃烧造成能源浪费。另外,大部分小锅炉运用单位中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许多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在一定程度上给燃煤锅炉经济与安全运行造成隐患。

三、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措施

(一)给煤装置改造

燃煤工业锅炉使用的燃烧材料为原煤燃料,采用斗式给煤装置,在给煤过程中将煤粉和煤块混合供给,容易造成煤粉和煤块堆实在炉排上,不利于锅炉进风,使得煤燃烧效率受到影响。将给煤装置改造为斗式分层式给煤装置,通过重力筛选方式将堆原煤中的颗粒状、粉状煤燃料、块状分层供给,在炉排上使煤燃料松散分布,有利于锅炉进风,实现均匀给煤,煤燃烧供氧条件得到改善,煤燃烧效率得到提高,可实现5%-20%的节煤率。

(二)锅炉辅机节能改造

锅炉配套辅助设备包括引风机、破碎机、鼓风机等各种设备,其中引风机和鼓风机的运行参数影响了锅炉燃烧效率,因此应当根据锅实际使用情况调节好引风机、鼓风机的风量,风量得到充足供给,促使煤原料充分燃烧,不但可以设备电能消耗得到节约,且可以使得煤原料消耗量得到减少。

(三)高效抛煤燃烧技术

抛煤燃烧技术是充分结介抛煤机和链条炉排的特点,在给煤时将煤燃料抛入炉膛内,使得煤燃料中的煤粉或细小颗粒悬浮在炉膛中,形成悬浮燃烧,而较大煤块落到炉排进行层状燃烧团。该技术具有燃烧充分、热量产生较大、适应各种性质煤燃料等优点,加上二次风和飞灰回燃装置,使得飞灰充分燃烬避免热量的损失,实现锅炉高效运行。

(四)对锅炉燃烧系统的技改

在智能控制操作台上,凭借锅炉压力来作为主要的控制参数,锅炉出口蒸汽(热水)流量作为前馈信息直接参与调节,榆次同时,又作为负荷信号实现分段控制,这样就能使得锅炉能够完成前馈跟踪燃烧。即使流量发生微小的变化,也能做到跟踪燃烧,燃烧控制输出是对锅炉鼓给煤量和引风量做分时匹配调节,始终保持合理的最佳燃烧,在额定蒸发量(热功率)和额定的压力的条件下,有很好的可控性。

(五)采用并联蓄热器技术

蓄热器是用来调节负荷波动的,当负荷低时储备富裕热量,负荷高时可释放热量,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所以在选择锅炉容量时,只需按平均负荷选配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锅炉使用热效率。而且若企业生产需要锅炉少量增容,增设蓄热器可相应扩大锅炉容量投资相对较少。蓄热器是一项较成熟的技术,国外应用广泛,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国内也投产了一些,效果同样好,之所以未得到广泛应用是由于对该项技术的不了解,习惯于按最大负荷选择锅炉容量。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得到推广应用将提高锅炉热效率4%~6%,节省燃料5%~15%。

结束语

总之,改进燃煤工业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是降低煤炭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技术战略,同时是我国实现环境友好与经济发展的技术战略。所以,应当加强燃煤锅炉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积极结合,对软件控制系统和设备硬件技术进行技术方面的革新,我国燃煤锅炉确保得到高效运行,促进有效进行我国节能减排工程。

参考文献:

[1]张万红.推进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及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4,09:66-67+90.

篇9

能源是国家经济与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物质,缺少能源则就失去了一切所需的推动力。然而,能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不断消耗只会导致其逐渐减少甚至耗尽,国家正在不断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相关部门研发低耗能设备。建筑是耗能大户,建筑业的耗能情况占社会总耗能量的30%以上,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其耗能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暖通空调系统占用了整个建筑业能耗的一半以上,可以认为暖通空调是社会耗能量大的设施之一,不仅因其系统工作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而且空调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以前的城市扩展到农村,现已经普及到每一个角落,如果从电量节能角度分析,每一台暖通空调每天节省一度电,对于整个世界的能源稳定性而言则能上升一大步。因此,对于暖通空调的系统节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发展

最早对于暖通空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满足用电负荷的需求,并没有考虑能源消耗问题,且所有的控制装置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对于空调的控制系统研究逐渐由负荷方面转向节能优化方面,如今随着系统控制器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不断研究与发展,空调整体发展趋势得到明显改善,节能效率有大幅度提升。然而针对不同的应用途径,以及不同的围护设施,则空调的节能降耗也不同。例如在建筑业方面,对于国家实行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已明确我国三大主要节能领域,其中建筑节能是主要领域之一,并提出了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标准,基于城市改建措施,开展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其中空调是建筑的主要耗能设施。因此在满足舒适度的前提下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与如何优化使整个系统运行能耗最低,已成为当今空调行业的热点问题。

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可以改善建筑结构内的温度控制,减少冷热传递而造成的能量损失,同时如果建筑能够提高其结构的基础物质,如门窗的气密性或墙体的保温性等,可以大大提高空调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目前除了对暖通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布局设计,如何优化系统各个控制变量,最小化系统能耗也已成为目前空调节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例如变静压变温度的控制算法在空调系统变风量中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且通过研究表明,采用变静压变温度控制技术可以使空调风机能耗降低50%左右。即便如此,由于暖通空调系统是依据满足用户的最大负荷设计的,在实行这种控制技术之前仍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即如何预测送风状态点的位置以及评估所需送风状态,此外对于提高系统能效而言,如何在线优化参数众多且设备分散的空气处理机的工作点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结合实际环境与地方用电政策而进一步系统研究,也是未来暖通空调实行更加有效节能的发展方向。

三、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优化

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是空调发展的核心部分,如何设计优良且具有智能化的空调热交换系统,使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能基于环境有效调节温度,实时降低能耗,是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主要方向。因此,对于暖通空调的系统发展研究主要从空调系统的模糊控制技术、空调系统控制范围的能量回收技术、空调系统低温送风技术以及空调变频技术等方面展开。

(1)空调系统的模糊控制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模糊控制已成为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控制技术近年来在复杂工业过程控制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一种非线性系统控制策略,在系统优化设计的数学建模复杂度方面,具有无需建立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通过将积累的经验知识转化为模糊控制规则,通过模糊推理过程实现系统的实时控制,从而克服了线性化方法的运算复杂性,由于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以解决外在环境因素的扰动以及系统本身因素的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充分结合现场操作人员的成果经验,从而有效的提高过程控制质量,为复杂工业过程和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2)空间能量回收技术

空间能量回收技术是空调系统实现有效节能的关键部分,而对于这种技术有很多优化设计方法,可包括为采用无能量回收的普通机组技术、能量回收的全新风空气处理机组技术、带能量回收与混合风的空气处理机组技术等。其中对于无能量回收的普通机组技术,这种方式可以使室外新风与室内的大部分回风进行有效混合后再送入室内,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能耗,但不能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对于带能量回收的全新风空气处理机组技术而言,它是将室内回风全部排除,通过系统的热回收装置把排风的能量收回并进行预冷室外新风,导致热回收装置成为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如果回收装置的效率较低,则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能耗。因此,结合上述两种方式的优缺点,设计出带能量回收与混合风的空气处理机组技术,它是对能量回收实行范围控制,即在30%的排风上考虑能量回收,仍有70%回风引入混合箱并连续循环使用。

(3)系统低温送风技术

系统低温送风技术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能耗上,在建筑物的空间设计上也有促进作用。由于低温送风技术使送风温差增大,导致送风量降低,在系统结构上可减小风管和风机的尺寸,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的利用面积,降低能耗。这有利于空调送风空气处理系统的节能,低温送风一般要求冷源能够提供较低的温度,因此比较适用于冰蓄冷系统空调。

(4)空调系统的变频技术

目前变频技术成为了空调研究的热点,针对市场经济而言,不同品牌之间通过变频技术在相互竞争,同时利用该技术而不断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而空调的变频技术主要是对空气压缩机、冷热水泵以及风扇等设施安装变频器,从而使空调系统工作方式实现定频与变频之间的转换,从而降低暖通空调系统中主要设备的能耗情况,达到节能的目的。按照目前变频技术的发展进度而言,它仍存在很多的研究空间,同时结合空调系统本身的优化控制与设计,在未来空调节能研究领域以及市场经济中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与价值。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暖通空调的空气处理系统入手,分析了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研究了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对空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篇10

一、火电行业环保现状

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在“十一五”期间,从2005年底的50842万千瓦增长到2015年底的96219万千瓦,而2011年的电力装机容量则上升到了10.54亿千瓦,位居全球第一。其中火电装机容量占到了7.65亿千瓦。而2010年,我国的发电量为4.2亿千瓦时,2011年发电量比2010年增长11.9%,达到了4.7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的比例为82.5%。“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要求下,政府加快了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2012年发电量为4.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但煤燃烧量则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了16%。2013年全国火电装机容量为8.62亿千瓦,同比增加了5.7%。2014年火电发电量首次出现了下降,在环保的压力下,火电发电量正逐渐减少,尽管火电行业需求疲惫,但得益于煤价的下跌,火电企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2014年电力工业运行简况》显示,火电设备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706小时,同比减少了314小时,2014年12月份的活力发电量为3980亿千瓦时,同比降低了1.3%,连续六个月出现负增长。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火电行业实施了上大压小的政策,关停了小火电机组(7683万千瓦),而发电煤耗费大幅度的减少。2010年,我国原煤发电煤每千瓦时消耗465克,与美国相比要低114克。2010年,电煤消费量为151163万吨,与美国相比要高出1.4倍(106960万吨)。2012年,我国火电发电电煤消费量为185548万吨,2013年同比增长了2.7%,而2014年火电发电电煤消费量则同比下降了2.9%,这主要是火电发电量减少引起的。

现役火力发电机组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2014年电力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的下降,经统计电力烟尘、SO2、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下降约31%、20.5%、25.7%。

二、火电行业节能减排宏观建议

(一)进行电力结构的科学调整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结构并不平衡,其中核电装机容量所占的比例为 1.39%,与世界平均水平17.1%有着很大的距离。为此,我国应将核电的比重大幅度的提高,通过核电对煤电的部分替代,来保障日益增长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并减少能源进口的压力。另一方面,从安全性与方便管理的角度上来看,在核电的布局上应从缓解能源消费中心与资源中心不一致的角度,解决煤炭长距离运输造成的环境压力,因此不宜过度的分散,如我国核电站应主要建在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核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无污染,有关国外先进国家资料表明,其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发展较快,而我国现阶段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仅为0.12%,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按照我国到2020年的人均GDP 将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电力装机容量将超过10亿千瓦,而合适的电力结构所占比例为水电占25%、核电占5%、风电占5%、火电占62%,而其余清洁能源占3%。从这个结构比例上来看,火电的比例是与欲世界平均水平向接近的,因此具有客观性。

(二)强化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目前,我国的火电机组尚有3亿千瓦的火电机组并没有安装脱硫设施,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这部分火电机组的脱硫设施建设。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已安装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进行日常的运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脱硫设施的正常运行,达到火电SO2的彻底减排的目的。近年来,在火电脱氮中获得了逐步的加强,但是单位发电量氮氧化物的排放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控制。2006 年我国火电氮氧化物排放量平均每千瓦时为3.52 克,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的火电氮氧化物水平在1999年就分别达到了每千瓦时2.2、1.9、0.9、0.29克。目前控制CO2排放也已经成为了全球高度关注环境问题,针对我国火电排放CO2的研究并不够深入,但CO2排放量非常大的现状,需要尽早的采取措施应对,在火电CO2减排应尽早的制定目标,实现自主创新、实现CO2的有效减排和可能循环利用。对“长三角”、“珠三角”火电厂集中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可通过区域环保规划的制定、区域火电排放标准等强制性手段来解决。

(三)增强对电力政策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中,电厂建设存在盲目、无序和重复型,这些情况无一不加剧导致电煤供需的失衡,加剧对大气的污染,也就无法完成国家确定的“十二五”目标,以及长期的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应从源头上对电力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依法开展和增强对电力政策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从而避免过多的火电项目在不适合开发的地方进行开发。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结构具有十分矛盾的冲突,在厂网分开后,电力行业在发展中造成了部分发电项目的盲目布点。因此,应大力推动电力发展重点省市的电力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如山东省、河南生、内蒙古和江苏省等。以电源点和电网规划为对象,结合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统筹考虑。在一些煤化工能源基地,必须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来对火电发展的适度性进行考虑,同时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电方式进行探讨。如内蒙鄂尔多斯四个煤化工基地、宁夏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陕西榆林市两个煤化工基地等。同时,应加强对能源基地耗能、循环经济进行科学、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而有效的对能源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进行研究,并最终提高资源综合效益和生态水平。

(四)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钢铁业、化工业、有色金属业与建材业属于我国的四大行业,并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也成为了我国社会用电的主导力量。为此,应根据目前我国的工业发展情况,从四大用电行业入手,解决高耗能,实现工业节能的目的。为此,可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来改变我国重工业高能耗、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实现对电力快速增长的抑制。

结束语

近年来,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火电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为工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必须的电力,火电带来的环保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尽管在节能减排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气污染问题并不乐观。在近年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的指导下,想要实现有效的节能减排,不仅需要火电行业加强自身的环保措施,同时还需要从宏观上科学的调整电力结构、强化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增强对电力政策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并实现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而从根本上实现火电行业的节能减排,促进电力行业的科学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2.基层央行审计力量难以满足节能减排绩效审计要求。基层央行开展节能减排绩效审计的力量颇显不足。一方面,基层央行审计部门的人才结构难以满足节能减排绩效审计要求。目前,基层央行审计部门普遍缺乏节能减排专业人才,据对某市中支审计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在现有审计人员中,90%左右是金融、财会专业出身,审计部门人才结构单一的缺陷十分突出,这也可以从目前审计人员具备的专业技术职称中得到验证,而这一情况在基层央行审计部门尤其突出。另一方面,基层央行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节能减排绩效审计要求。基层央行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上过多的偏重财税金融知识,其它知识则非常匮乏,特别是节能减排绩效审计,它涉及到能源、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多项相关专业知识,要求实施绩效审计的审计人员必须是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对节能减排数据进行审计时,需要审计人员掌握能源消耗的计量统计分析对节能减排设备安装改造、工程建设造价进行审计时,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对节能减排工程合同管理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则需要审计人员具备合同法等法律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等。

3.基层央行节能减排绩效审计相关制度规定还不够完善。现阶段人民银行的法规、制度主要是规范被审计单位金融工作的真实性与合规性,基层央行长期以来都是以监督金融工作的真实性与合规性作为审计的主要工作重点,绩效审计转型也是近几年的事,且绩效审计方面的规范相对比较笼统、滞后。由于基层央行开展节能减排绩效审计工作时间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完整和权威性的绩效审计准则及评价标准,造成基层央行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感到缺乏依据和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能减排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而且,节能减排绩效审计与真实合规性审计在审计范围、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很大不同,如真实合规性审计的证据客观性较强,审计风险较小,而节能减排绩效审计评价由于审计对象的不同、行业专业知识的缺陷、审计方法的限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规章掌握不透,审计评价存在较大风险。

4.基层央行缺乏可借鉴的节能减排绩效审计经验。节能减排绩效审计是基层央行审计转型工作的新课题。目前,各基层央行节能减排绩效审计还处在探索阶段,对于节能减排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做得尤其不够,开展绩效审计多是参照经济发达地区或上级行审计部门的审计经验,来探索本单位、本辖区节能减排绩效审计模式,缺乏可借鉴的绩效审计经验。基层央行大多数审计人员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近年来审计工作虽然已经向绩效审计转型,但业已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基层央行审计人员接受新事物、拓展新领域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大都满足于对资料真实性、对工作合规性的审查与判断,审计的成果更多地局限于纠错防弊,缺乏对节能减排工作效益性的分析与评价。

二、强化基层央行节能减排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基层央行节能减排绩效审计基础环境。加强节能减排绩效宣传是优化基层央行绩效审计基础环境的重要途径。基层央行各级领导要在重要工作会议上大力宣传节能减排工作绩效及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不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部门)的沟通交流,在建立绩效评价标准、取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以至提出审计建议等一系列工作环节上,虚心听取被审计单位(部门)管理者、执行者的意见建议,争取各方理解和支持,不断强化基层央和干部职工的绩效意识和绩效审计意识,切实优化基层央行节能减排绩效审计的基础环境。

篇12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研究现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对相关资料关文献进行收集、比较、分析、综合并从中提炼出新的事实与资料,完善研究方法和策略。

2.2专家访谈法

对周围有关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最新进展情况,走访环保部门对节能减排和维护环境的监督和引导现状进行了解,根据走访加深对研究内容的深刻认识。

2.3实地访谈法

走访周围工业单位,收集有关企业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行动,对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于节能减排的认识。走访普通市民,征求他们对环境和减排的看法意见。

3结果与分析

3.1国内研究现状

节能减排贯穿于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目前中国正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工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如何在保持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目前科研工作者和管理部门的主要课题之一,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体系指标的界定上,节能减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体系研究上,如王彦彭(我国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9.2) 提出构建中国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建立中国特色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具体来说主要从工业、能源消耗、效率、能源结构、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治理、工农业用水、环境质量出发进行评价;王传瑜(港口企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水运工程》2010.11) 采用综合评价法从节能管理机制建设、节能技术应用评价、节能减排运营考核三个角度出发,构建港口企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解决对当前港口企业各部门环节评价体系各异,没有统一的行业评价体系,无法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促进环境发展的局面;樊耀东(电信运营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研究《电信科学》2008.5)通过研究发现电信运营业能源消耗情况,认为电信设备运行能源消耗以生产用电和汽油为主,污染物以CO2、空调氟利昂、基站蓄电池和电子废物为主,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电信运营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国内有关生态环境评价的文献较多,但也主要局限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只有了同一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李静等(整合上海中心城区闲置划拨工业用地推动生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策略探讨――以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东区升级改造规划为例《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10)将城市化发展体系引入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中,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水平及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出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化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数,应用系统相对状态发展度模型。综合以上研究现状,本研究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工业减排和环境发展为切入点,探索一定区域内工业节能减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是对以往总体研究的细化,又能突出重点,抓住问题的要害,试图在理论上对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进一步阐述。

3.2有关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调查

3.1.1厂表3-2结果显示,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方面,政府部门和企业都能认真落实,从调查层面上来看效果比较好,在没有落实的原应调查上发现主要是生产技术落后高能耗企业,而且基本上集中在小规模企业上。但是从环境继续恶化和调查结果上来看,有些情况并不相符,实际走访发现有些企业虽然在国家要求下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造,但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致使用技改项目。如有些企业具有污水处理设备,但是很少运行,常常直接就把污水排出生产企业。

4结论和建议

4.1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虽然进行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特点等差异较大,但追求经济发展的压力、竞争的环境却大同小异,但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4.2节能减排与促进发展并不完全矛盾,节能减排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反过来生态环境的发展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点,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

4.3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执法力度,改变以罚代管的管理思路,把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高压线,已经触犯坚决严惩。

4.4加大科技创新和科研资金投入,加大环保科技攻关力度,加强区域污染防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研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4.5必须用硬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要强化责任,要加大问责力度。严格执法,对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监测行为和监管失职渎职重拳打击,对相关企业、单位和责任人严惩不贷。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决不放过。

参考文献

[1]赵宏志 关键.绿色经济发展和管理[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篇13

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依据州统计局核定的各县和有关行业能耗指标进行核定;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依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监测办法和核查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核定。

第四条经评估和综合考核,由考核领导小组提出专题报告报州人民政府审定后,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县和州级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其主要负责人启动问责程序。

第五条对未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县和州级有关部门,由其主要负责人向州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州人民政府对其进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