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物流专业特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丁雪峰,谢五洲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思考[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2):126-128
[4]夏旭东等 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运行模式探析[J] 中国药业,2 00 9,1 8 (4 ):15-17
[5]陆国平 医药现代物流的质量管理实践与探索[J] 上海医药 2009,30( 8) : 366-368
[6]商务部 2011 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R] http:///stat, 2012,(6):1-2
[7]李 华, 曹 莉,陕西省疫苗经营企业冷链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西北药学杂志 2011 ,26 (1):61-62)
[8]灼月 承载梦想 创造价值[N] 上海医药 2013年 第34卷 第1期 (1月上)
[9]李志锋等 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其模式选择[J] 物流技术,2008,27(6):9-11
篇2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足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对比普通院校,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需要突出高职的特色,突出其针对性、实践性。经调查20余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数据来源:大部分来自各院校网站物流专业的教学计划,部分来自于笔者的调查),其核心专业课程如:物流基础(或称物流学等)、供应链管理、仓储与运输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基本一致,而以下课程则只有少数院校开设:
(一)国际物流、国际货运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对外业务不断增加,物流业务也相应大幅度增加。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物流企业多,对国际物流方面的人才需求更大。这也就给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建设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大多高职院校却没有开设面向这类企业的课程,主要是因为缺少师资。市场需求变化很快,而学校的教学体制、师资队伍等都具有一定的惯性,不能及时的根据市场需求来做出反应。另外,对毕业生的定位也未瞄准这类外向型物流企业,从而忽略这类课程的设置。
(二)物流实训课程
有的院校建设了校内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接触物流的一些硬件设施以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但这只能对物流企业的业务有很肤浅的感性认识,在提高技能方面的收效甚微。有的仅仅是模拟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有的甚至没有专门开设实训课程,只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联系单位实习,以此代替实训课程,这种“放羊式”的实训使得学校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实训教学质量。
实训课程是学生提高技能、增强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而上述院校的实训与企业现实岗位的作业相去甚远,对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尽快适应工作的作用不大,从而使得作为高职院校的技能性和实践性特色不突出,不能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究其原因,最主要是缺乏相应的“双师型”师资,大多专业课程教师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与企业联系太少,教学内容只是重在理论,实践方面极其欠缺。其次,学校对实训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门机构(如校级实训中心、教研室等)负责管理物流专业实训的设计与管理。第三,教师缺乏与外校的联系,也缺乏与企业的联系,使得教学与实践脱节。
二、校企合作的“双赢式”人才培养模式
以上分析的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办学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企业的介入,仅仅是在校内“纸上谈兵”,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在应有的实践能力方面突出优势。因此,要改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突出高职特色,必须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关于校企合作的课题已有诸多专家学者作了研究,本文仅仅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这一角度,从操作层面来提出建议。
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找到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尤其是要找到企业的利益点所在,根据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比如,企业可借助与某院校合作,从而接触更多同类院校,寻求与更多院校的合作,在院校推广其品牌、技术及产品。广州唯康通信公司先在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实验室,并与该校合作培养学生,然后借助该校取得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等。又如,企业可利用学生的实习来降低劳动力成本,如果日后录用该学生作为正式员工,则减少培训成本以及适应工作的时间。安徽芜湖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排其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假期到宾馆和旅游公司实习,由企业支付学生工资,但这工资低于其正式员工的工资,优秀的毕业生可以优先录用为正式员工。
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校企合作开发物流教学实训软件
笔者在近年的实训软件教学以及在与20多家物流软件开发商的接触中发现,物流软件开发商开发的实训平台的原型大多是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再进行一定的修改。这种软件有利于学生熟悉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熟悉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不适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软件开发商不能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设计管理员(或教师)的角色,实训软件不能使教师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关于这方面功能的提高最好是由软件公司与教师一起根据教学实际所需来设计。
第二,目前市面流通的物流实训软件从内容上看,大多只是描述了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以及一些基本概念与操作。其现实“仿真”程度太低,远远达不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有部分教学软件配有企业工作实景的录像,但缺乏系统性,也没有相应的解说,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由校企双方紧密合作进行。教师通过对物流企业的调研,结合其教学经验,确定学生应掌握哪些内容,应按照什么规律来组织这些教学内容。软件开发商则可以为教师提供调研的对象,软件设计人员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来实现。例如,软件开发商选择几个典型的物流企业作为调研的对象,教师深入这些企业进行调研,与软件设计人员共同探讨如何用软件模拟其业务。并且将其业务流程分解为一些标准化的作业,针对每一作业作出详细的分析及说明,并可以用实景录像或动画效果来表现。
第三,现行物流教学实训软件在表达形式上大多是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软件开发商可以在整个软件中嵌入一些图片、音乐与动画,提高软件的趣味性。例如,在运输路线的选择决策中,可以嵌入地图,在地图上标示各种方案,让学生对决策有形象的认识。在仓储作业中,可以出现立体仓库的画面,并插入一些动画来形象表示货物的上下架、进出库作业。做到图文、动画并茂,让学生饶有趣味的学习每一作业流程,而不是光看枯燥的表单。
(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高职学生的特色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适合的实训基地,依赖于学校提供的实践环境。一些院校现行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大多是物流仓储配送企业的缩小模型,在几十平方米的实验室里放置几排货架,其间穿梭着几辆叉车、自动搬运小车、巷道起重机等,配套的条形码系统、RF系统等。这样的投资动则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不是每个院校都有实力购置,也不是每个院校都能把物流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来投资。而且这样的实训基地过于单一,学生所学习到的技术也很单一、简单,不能适应企业复杂工作所需。如果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则可解决投资问题以及学生实践问题,同时也可为物流企业提供员工技术培训。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以采取下述形式:由企业出资在校内建立实验室,并定期派培训师给教师和学生作短期培训(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唯康通信公司);学生到企业接收统一的岗前培训,并在实际岗位上实习,由老员工带新徒弟,学生在“干”中“学”(如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泰物流公司);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形式。
有企业参与的实训基地可以使得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提高技能,充分认识到所学与所需的差距,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在就业竞争中突出实践性优势,从而取得成功。另外,对于院校的师资培养也大有裨益,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密切联系企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
(三) “双师型”师资培养
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资。高职教育需要有密切联系企业、实践性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学阶段,更要求教师具备“双师型”资质,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专任教师职业技术能力的培训,每年应安排一定时间让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或任职,扩大“双师型”教师成分。可派教师在企业一些岗位上从事实际工作,并进行职位轮岗,或参与企业的决策咨询顾问。
仅仅依靠院校来培养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各方面的力量。由于院校通常都缺乏实践型教师,尤其是能够进行实训教学的教师。这仅仅依靠院校来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各方面的力量。可以从企业、研究所或培训机构寻找合适的兼职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对兼职教师加强教学方法、技巧的培训,对专职教师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院校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如地处珠三角,或长三角等区域,位于物流企业集中的地区,可以积极与当地的物流企业合作,共谋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惠贞,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1期.
[2]张宏伟.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4月.
篇3
近年来,随着物流热的不断升温,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设置物流专业的高校数量迅猛增长,其中不乏行业特色高校的积极参与。这些行业高校大多由过去隶属中央部委行业部门到现今划转归地方政府或教育部管理,为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纷纷在学科专业结构和办学功能上表现出“多学科化、大规模化、地方化、市场化”的特点[1]。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378所本科高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在经历如此快速增长的学科发展趋势同时,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的教育培养正呈现较大程度的同质化现象,与一般综合性大学或高职高专院校所设物流专业相比,行业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异、缺乏独有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大同中寻找不同、在专业中凸显特色,成为行业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流专业教学改革为例,讨论如何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保持和发扬行业特色,以期对其他行业特色高校相关专业的发展起到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二、气象行业背景与物流专业的关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前身是创建于1960年素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由中国气象局管理40年后于2000年划归江苏省管理,其行业背景是以大气科学为核心的气象事业。在特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理清气象行业与物流专业之间的关系。纵观整个物流流程,其主要物流操作环节如运输、仓储和信息技术都与气象密切相关,即一个物流运作方案的完美执行需要气象知识的支撑[2]。
1.实现物流的运输环节极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低云、浓雾、雷电等气象条件会制约航空运输,台风、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会威胁水路、公路和铁路运输安全。因此,既要注重通过搜集气象资料获得较准确的天气预报,又要坚持以安全经济的原则拟定合理运输线路,选择有利天气,避开不利天气,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2.气象条件在物资的仓储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和湿度。如高温高湿常会引起物资的霉变、虫蛀、老化、融化、串味等损伤,需要根据专业气象预报服务,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防止物资的质量、使用价值、性能或可靠性遭受损失。
3.物流信息技术的成功应用离不开气象条件的支持。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应急救援、交通系统等领域,国外很多物流企业都采用GPS来定位运输车辆。而值得注意的是GPS卫星不是同步卫星,易受气象影响,如云层、雨雪、雷电都会干扰GPS的正常运作,从而影响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事实上,国外一些专业物流公司非常关注极端天气的影响,如联邦快递就组织气象专家成立专门团队致力于天气状况分析,并依照所获气象数据提前设置物流优化路线。这个气象分析团队提供诸如货物途经香港时是否会遭遇台风、台风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运输业务,以及应该采取哪些物流应对措施等辅助决策信息。综上,物流与气象行业密切相关,在气象行业特色高校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加强两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使物流专业学生具备基础气象知识背景,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复合型气象物流人才。
三、气象行业特色的物流专业教学改革
将气象行业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物流专业为主、气象学科为辅,培养具有扎实物流管理理论和气象学科基础知识、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气象勘测和制定物流决策的能力,可胜任国内外大型物流公司气象分析或气象部门物流指导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课程设置
为了更好地培养能够进入物流领域的气象学科特色毕业生,在本科高校学习的总八个学期里,可推行“1331”的教学课程体系:即所有物流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仅进行《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至第四学期间开始学习物流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与大气基础课程,同时在第四学期末安排为期2―4周的一次实习活动;第五至第七学期逐步深入接触物流管理与气象专业方向选修课,其中可在第六学期重点设置两学科交叉衔接课程;最后第八学期,要求学生自主进行为期2―4个月的工作实习。
除“基础课程+物流专业课程+大气基础课程+交叉学科衔接课程”这个课程体系设置外,物流专业也可结合气象行业背景建立独特的专业体系,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气象物流经济等学科,以鼓励物流专业毕业生进入气象领域工作。可引导物流专业学生选择五门(中国气象局要求非气象专业进入气象领域工作的学生必须培训的五门课)或十门(南信大发辅修证书)气象类课程,形成“气象+物流”的综合型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2.教学资源
(1)教材选择
在气象行业特色物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合理选择教材:物流专业课程方面应选用高质量教材,在引进、消化和使用国际优秀主流教材的同时注意适应我国社会物流发展的实际需求;气象相关课程方面可依托学校优势,采用学校气象专家自编的教材,通过灵活施教更有利于提高气象知识教授的质量和效率;而对于物流与气象两学科交叉课程,可选择性组织资深物流专家与气象专家共同合作编著教材并进行定点试验,也可参考借鉴国外部分教材和最新研究进行筛选重整。
(2)师资队伍
要培养出优秀的、有特色的学生,必须有一支特色化的师资队伍做保障。气象行业特色物流专业的师资力量应由物流与气象专业两学科教师组成,双方专业教师都须完成对方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即气象专业教师在教授课程之前需进行基础物流培训,同样物流教师也需接受大气科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另外,应组织任课老师分期、分批到物流企业或气象部门实习,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活动,积极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和观摩学习,掌握物流和气象行业的新动态。同时可选择性聘请一些从事相关工作的资深人士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
(3)教学设施
气象行业特色物流专业的教学过程涉及物流仿真模拟实验和气象观察实践环节:关于物流实验室的建立,应注意侧重围绕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和物流技术设备的操作、优化和管理,设置一些演示性实验、模拟性实验、制作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实验,等等[3],可以秉承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经济性与方便性相结合的原则,联合同一地区的其他高校积极整合资源,共同建立物流实验室或物流模拟基地;有关气象类课程实验,可依托学校自身拥有的先进气象设施优势,与气象类专业学生共用实验设备,也可将简单的气象观察实验融进物流实验室的整体规划中。
3.教学方式
(1)教学手段
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手段,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官效应和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反映学科前沿的新思想新成果等[4];注意推进启发式教学,采用探究式、研究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如分组案例讨论等。另外,由于特色专业的本身是物流与气象的结合,故应该注意两学科教学手段之间的相互借鉴,双方以长补短、相辅相成,实现气象优势学科带动物流普通学科的特色发展并快速形成竞争优势的目的。
(2)重视实践
一切理论知识脱离了实践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气象行业特色物流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实践课程的编排与开展。实践课程的设置应当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流程,结合学校气象行业背景全面系统地考虑,避免“空洞型”、“肤浅型”实践课程的出现。可采取将实践环节得分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求让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践,逐渐改变教师和学生缺乏互动、专业特色和行业发展相脱离的流于形式的课程实践现状。
(3)校企合作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并未关注气象分析,这给气象行业特色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合作空间与机会。凭借气象行业特色,积极主动地与大型物流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尝试与企业共建物流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理论教学的实践训练场所,是加强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平台。气象行业特色的物流专业可以采取与物流企业共同建立特色物流实训基地,如运输过程气象分析室,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而且可为企业员工提供短期理论培训,最终为企业培养定制专业方向的特色人才、为社会输送实践性强的复合型气象物流人才。
四、行业特色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推广
各行业特色高校间天然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和优势,如行业特色高校均是由过去的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人才培养上需要在多学科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保持人才培养在行业中优势和特点的同时迫切要求学生具有更广泛的学科背景,体现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等。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气象行业特色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可在同类高校做适当推广。
1.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由原先化工部门划归地方管理的以工为主的省属高校,其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优势学科,而物流活动与各种化学材料息息相关(物流运输离不开包装,包装的质地、重量、抗压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物资的品质),故南工大的物流专业可依托行业背景积极培养材料物流特色人才。
2.原隶属于农业部的南京农业大学于2000年划归教育部,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学科,其主干农业学科接近或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学的农业背景知识可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操作成本、提升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如若知晓某种农作物在仓储时需要干燥的环境,则在物流仓库选址时就会注意避开有地下水上渗的地区。故南农大的物流专业可重点关注农产品物流,着重培养农作物物流的交叉学科人才,有助于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3.南京邮电大学也是由过去隶属的邮电部被划拨至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一所行业特色高校,其以通信、计算机等电子信息学科为鲜明特色,在通信和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领域有重要影响。而我国现阶段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化系统功能欠完善,可以说,物流信息系统工程人才非常匮乏。所以南邮大也可以依托信息系统学科优势开展物流专业特色教学,培养出可从事物流信息化工程的特色物流人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依托各行业高校进行物流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物流人才的同质化现象,又可在行业特色学科的推动下提高物流专业教学水平,使物流真正成为具有专业特色市场和美好需求前景的新型热门专业。然而,基于交叉学科融合的特色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其教学活动中不断探寻合适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多学科交叉特色的实用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行业划转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任务和战略[J].阅江学刊,2011,(1):12-18,23.
篇4
民用航空业作为全球发展最好的行业之一,也是竞争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其发展需要的航材资金,是航空公司最大的资金消耗和资产类型之一[1]。目前,有相当数量民航特色类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会在航空公司从事航材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实践中胜任航材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方面的知识,但目前各大民航特色类院校设置的相关课程多针对飞行器制造、维修或驾驶专业的学生,专业性较强,对缺乏工程理论知识、工程实践条件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难度过大。因此,有必要针对民航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发一门既能涵盖所有飞机结构与维修的知识要点、又难度适中、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够使民航特色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具专业性、特色性,为学生后续学习航材管理课程做好铺垫,为其日后从事航材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一、《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的课程定位
基于民航特色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日后从事航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将《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定位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设计有别行器制造、维修专业及驾驶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既保证知识点的覆盖性,同时控制好难度和深度,更多地从实用性的角度确定授课内容及重点,形成教学建设方案,增加趣味性、增添认知性、更具实践性,确保学生掌握从事航材管理工作所需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民用飞机的结构特点及各系统的基本构造原理,掌握飞机维修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学生对飞机的基本结构及维修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为后续专业课航空器材计划与管理打好基础。
二、《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教学内容体系
(一)理论教学体系设计
针对民航特色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有别行驾驶、维修专业的《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该体系主要从实际出发,简化复杂的结构、原理等知识,拟构建模块化的教学体系来帮助串联所有知识点,侧重于介绍飞机构造与维修的全景知识,尽可能地便于学生理解,便于教师讲授。筛选后的知识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模块1:飞机概述模块。主要包括:飞机的主要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ATA100、ATA300等飞机规范、飞机维修手册IPC、AMM、CMM、MMEL、MEL的内涵及特点、SRM、WDM手册的基本内容。
模块2:飞机结构模块。主要包括:飞机基本尺寸参数、各部分构成材料、飞机舱门的种类和位置、飞机水平、垂直安定面、飞机驾驶舱、客舱的窗户组成、飞机的机翼及小翼。
模块3:飞机设备、内饰及灯光系统模块。主要包括:驾驶舱设备、客舱设备、货舱设备及应急设备、飞机驾驶舱灯、客舱灯、货舱灯、勤务舱灯、外部灯及应急灯的外观及作用。
模块4:飞机动力装置及发动机模块。主要包括:飞机动力装置构成、发动机点火系统、发动机空气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动机指示系统、排气系统发动机起动系统、发动机滑油系统。
模块5:飞机液压系统及起落架系统模块。主要包括:飞机主液压系统、地面勤务系统、辅助液压系统及液压指示系统、起落架系统中主起落架系统、前起落架系统、机轮和刹车装置。
模块6:飞机引气、空调及电源系统模块。主要包括:飞机气压系统动力源中1发引气系统、2发引气系统、辅助动力装置引气系统及地面气源系统、飞机空调系统、飞机交流电系统、直流电系统以及备用电源系统。
模块7:飞机通讯及燃油系统模块。主要包括:飞机燃油系统中1号油箱、2号油箱、中央油箱及防喘油箱、油箱放泄活门及燃油量指示系统、飞机供油系统。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是需要实践性操作的课程,如果仅从理论上讲授,容易造成学生对飞机结构及配件缺乏实际认知及直观感应,难以胜任日后的航材管理实践工作。因此,有必要根据大纲进一步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确定实践方式和具体课时结构,构建适合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更具认知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课程教学大纲,主要设计以下实践教学内容,分别通过设计成小任务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
任务1:认识飞机的外形和尺寸
这部分主要涉及模块1、模块2的教学内容,通过带学生到某飞机的停放现场,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飞机,观察飞机机体的表面,弄清楚飞机各部分的结构及材料,对飞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要求学生观察飞机机身上各种开口位置和数量,对飞机的登机门、舷窗、以及维护飞机的各种口盖和舱门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任务2:参观飞机内部,了解驾驶舱、客舱和货舱结构
这部分主要涉及模块3的内容,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以及实地参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驾驶舱设备、客舱设备、货舱设备及应急设备的构成及作用;掌握飞机驾驶舱灯、客舱灯、货舱灯、勤务舱灯、外部灯及应急灯的外观及作用。
任务3:了解飞机发动机系统
这部分涉及模块4的内容,通过观看图片、实地参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飞机发动机系统,简单介绍原理,重点介绍实物。
任务4:认识飞机停放、起飞和着陆装置
这部分涉及模块5的内容,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现不同飞机的停放、起飞和着陆装置,或者带学生前往停放有不同飞机的现场,参观飞机实物。让学生重点观察飞机的起落架,期间,给学生讲解起落架的基本功用,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飞机起落架的配置和结构形式。
任务5:认识飞机的燃油供油系统
这部分涉及模块7的内容,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向学生展示飞机上储存的燃油在飞机上是如何分布的,油箱指示系统如何识读,结合实际向学生讲授飞机供油的方式和原理。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运用语言形式或视听手段描述真实的特定情景,具有极大的生动性,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以及在群体中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特定情景,从而建立真实的感受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还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热烈讨论[2]。该方法在《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精选一些来源于有关飞机各部件出现问题和维修的实际案例,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对航材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答案。在这种学习环境中,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更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精神。
(二)启发引导教学法
启发引导教学法要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内容涉及的在实践和理论上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介绍种种观点,诱发学生思索,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各种航材配件出现的实际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以及敏锐的战略管理理念,以及将来作为航材管理人员或研究人员独当一面的能力。
教师运用启发引导教学法,主要针对优秀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各类实践性教学资源、聘请校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到民航运输企业的航材基地进行现场实习等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明确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该方法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思维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中小任务,并且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互动开展学习[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培养目标侧重于新知识的传授,以及新技能的掌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加印象深刻地了解、掌握飞机部件和维修的基础知识。同时,学生还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规定时间内规定任务量有利于学习者克服懒散的学习习惯。任务驱动教学法采取小组形式,小组任务的布置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者的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开放性任务的布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结论
航材管理是民航特色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就业方向之一。为使学生具备从事航材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开发专门适用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飞机结构与维修方面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设计了《飞机构型与维修基础》课程,对其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期望为民航特色类院校的类似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篇5
特色专业建设方向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建设比较成功的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定位。精准定位专业特色一般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差异性。差异性就是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有不相同的地方。这种不相同可以是知识基础的不相同、能力要求的不相同、市场面向的不相同、培养目标的不相同,等等。只有具有不相同,才能说有“特”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专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二是价值性。价值性是指“特”的价值性,是指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差异化的地方是一种新的价值增长源泉,带来的或者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或者是人才培养成本的降低,是为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核心竞争力服务的。特色专业建设不是“为特而特”,特色专业建设应该是一种需要所为。三是可行性。学校或者学校所在的地方具有或者有能力提供建设这种特色专业的相应资源,如果没有相应的资源支撑,特色建设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只能是空中楼阁。
基于对特色专业建设有关影响定位问题的全面考量,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特色定位于:着力培养具有较高就业能力和较强创业能力,在地方物流、商贸等相关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式就业和创业人才(以下简称“两栖型”人才)。这种专业特色定位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第一,坚持能力为本。物流管理人才市场存在背反现象: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供给急剧膨胀,学生就业出现困难。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410所大学、824所高职院校和2000多所中职学校开设物流专业,接受物流教育的在校生超过100万人;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岗位很难招聘到符合企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市场存在供求缺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才供求发生结构性偏差,高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主要是理论知识型,而不是企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型。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有必要把学生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第二,坚持“两手抓”。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不仅重视就业型人才培养,而且要重视创业型人才培养。因为:一方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的讲话中要求高校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既是高校社会责任,也是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是一项提高物流产业企业家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和振兴物流产业的客观需要;此外,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无论是从教学资源保障来说还是从创业壁垒跨越来说都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
第三,坚持服务地方。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发展中如果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果不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可能失去存在的社会土壤,就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安庆市把物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以及安徽物流产业发展的整体落后,为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潜在庞大的地方人才市场需求,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坚持服务地方、融入地方可以说是一项具有广阔前途的事业。
3 科学谋划建设思路
围绕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要求,我校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基本建设思路:学科交叉融合,专业通识并重,强化实践实训,深化校地合作。
3.1 学科交叉融合
物流管理具有交叉学科性质,做好物流管理工作需要复合型知识。而培养富有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物流管理“两栖型”专业人才,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物流学、管理学、经济学、
信息学、社会学和创业学等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我校把这种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要求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3.2 专业通识并重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个性化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受到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要同步发展,在传授专业知识同时,要重视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道德和创业道德。
3.3 强化实践实训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才培养绝对不能忽视知识传授。但能力又不等同于知识,它是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是一种心理特征。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实训,完成一定活动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而不是纸上谈兵。坚持能力为本,要求物流管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强化实践实训。
3.4 深化校地合作
要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要让学生接近活生生的物流管理实践,要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需要深化学校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地方社会的合作,不断丰富、拓展合作形式。在专业建设各个方面引入企业资源、地方资源,构筑学生和教师进企业、进社区和企业家、管理专家进课堂的宽广渠道。
4 系统部署建设举措
4.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模块体系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从传统“就业型”向“两栖型”转变,我校重视物流管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在理论研究、市场调查、校企互动、精心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培养“两栖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市场化。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我校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一是合理设置专业方向。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基础,为了更好地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专业方向进行了细分,重点开设商贸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和制造物流管理三个专业方向,为之配置可选修的课程模块,形成更精准的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二是改变物流管理专业必修课程结构。将《创业导论》、《商业计划书写作》等创业基础课程纳入专业必修课程中,同时将物流管理专业部分非核心必修课调整到专业选修课当中,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创业管理基础知识的教育;三是增加物流管理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在选修课程中增加创业知识拓展课程和物流管理能力提升课程模块,如《风险投资管理》、《物流行业创业》、《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物流管理综合实验》等;四是本着理论管用够用的原则,减少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课时,增加课程中实验与实训课时,特别是增加就业模拟和创业模拟实战课时,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和素质;五是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区开展就业和创业实践实习的长效机制,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实践实习时间原则上要求不少于半年。
4.2 聚集力量,加强能力培养导向的教材与课程建设
一是认真修订由我校主编的安徽省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物流管理系列教材》,广泛吸收物流管理专家和物流行业企业家的意见,增加有助于“两栖型”人才培养的内容。二是致力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分销渠道管理》、《国际商务谈判与实务》等学校能力型课程创建为学校精品能力型课程,致力将《物流管理导论》课程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三是积极邀请物流行业知名管理专家、企业家和创业成功的校友参与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并根据物流行业发展需要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动态修订。
4.3 内培外聘,建设高素质的知识与能力合一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培养“两栖型”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内部培养”。着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积极派遣教师到高校、科研机构、物流企业接受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教育;鼓励教师走向物流行业第一线,到企业挂职,做科技特派员,到企业或工程单位参加实践训练;鼓励教师结合物流行业管理和发展实践问题做科研,把论文写在解决物流企业实际问题上。另一手抓“外才内引”。引进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知识,又具有丰富的物流企业管理和创业实践的专家和企业家来校承担教学任务;注重从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聘任少量兼职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改善队伍结构,增强活力;聘请一些具有饱满创业精神、扎实创业知识、过硬创业能力、良好创业道德、对物流行业创业问题有着深度思考的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创业教育导师,常态化邀请他们来校开展创业教育和辅导。
4.4 瞄准“两栖型”人才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积极采用课堂讨论教学、情境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尝试建立导师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合学生个性思考的机制,使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性、创新性、战略性、系统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实际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4.5 抓好第二课堂建设,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功能
篇6
一、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实训场室建设的现实紧迫性
根据权威机构的一项调查:“物流专业人才已成为21世纪十二个紧缺人才之一”。而我国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的专业教育缺乏专长及特色,教学环节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作为物流专业应用型蓝领的培养摇篮――中职学校,通过开设出有地域特色的物流专业,建设好中职学校自己的物流实训场室,从而培养出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专业蓝领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除了在课堂教育教学来完成以外,物流实训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实训场室的建设实际上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二、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实训场室建设的意义
我们知道:国外很多国家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之后,才能从事物流和配送方面工作。在美国就是由物流协会组织,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为物流产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物流的实用型操作与管理人才是符合市场需求,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
现代物流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操性极强的专业。为了实现我们的职业培养目标,除了课程体系的建设之外,还大大力完善学生的实训课程,加大实训场室建设投入和使用。因此,职业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建设上,要按照物流企业的需要,改革实践教学,丰富实训项目;使实验实训环境既具有教学和培训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功能上实现产、学一体化,要避免与工作实际脱节的虚拟实验环境。
三、我校现代物流实训场室建设的目标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努力使中职学生成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操作人才。我校的物流实训场室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具有较强社会适用性和设备先进性,管理科学规范和高使用率的,能够满足教师教学教研需要,能够服务南海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有学校特色的,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现代物流实训场室。为学生提供灵活、真实的物流实训环境和教学环境,为校企合作方式搭建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
四、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实训场室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1.物流实训场室建设缺乏地域性特点,没有地域特色。在我们曾经参观过的一些物流实训场室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特点:共性的东西太多,缺乏自身的特点。盲目引进所谓“先进设备”,不顾本地发展的实际和本地实际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了部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闲置,实用率不高。
2.低水平重复建设,存在盲目性。所有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几乎都是冲着“物流热”办起来的,缺乏调研、论证。必然导致定位不准,针对性不强,专业缺乏竞争力等不足。
3.专业实训场室建设和设备引进严重滞后现实发展的需要。物流专业人才特别强调动手实操,实践能力是检验一个物流专业人才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但是,我们看到的,所有中职学校在“物流热”的指引下,都纷纷办起物流专业,培养物流人才,但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硬件的支持。简言之就是物流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和设备引进严重滞后。
4.物流专业师资的匮乏直接影响到物流实训场室的建设和发展。专业师资方面,专业师资十分匮乏,物流专业人才从高到低都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有些学校在引进一名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未能如愿。而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现有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几乎都是相关专业的教师经短期学习培训后改行的,这些都足以说明师资匮乏是影响物流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5.实训场室管理不到位,社会效益低下。有些地区的中职学校的实训室建设缺乏较长远的规划和和科学管理,有限的经费使用分散,场地设施浪费大,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使得很多中职学校的物流实训室落入到了“小而全”的局面。实训室设备使用效率低,整体效益不高,影响到实训场室的长远发展。
五、我校物流实训场室建设几点建议
1.突出地域特色,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
南海区作为广佛两地的衔接区,在整个都市圈的物流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物流业的发展基础稳固。近几年,南海就达成了22个项目的合作意向,签约总金额达到51亿元,大大地推动了南海物流与国内外物流业的合作。在未来,南海还将以现代的物流理念引领住物流业迅速发展。根据南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南海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将重点着力于推进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我校物流专业实训场室建设离不开南海物流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南海经济发展服务,为南海本地物流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我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实训场室建设方面必须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多听取来自企业的声音。强化地域特色,突出我校在物流专业建设方面的特长,“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集中办好有特色有生命的实训场室。我们应该结合南海区域发展走“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这样的模式符合现代物流“应用性”的特点,也符合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是物流管理教育成功的有效模式。
2.坚持先进性和发展性结合
物流实训场室建设必须确保坚持实训场室建设理念的先进性以及设施设备具有先进性。努力做到设备和技术高起点,紧跟物流技术与实验教学手段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网络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等的综合应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搭建好我校的物流基本操作平台,如叉车训练场、自动化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备及各类货架等。同时紧跟现代物流教育发展趋势,坚持引进先进设备,坚决淘汰落后无用设备,为学校吸引生源,为学校教育教学,为学生实践操作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3.坚持实用性和可操性融合
我校建设物流实训场室建设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实践实操环境。所以与物流实训室对应的物流实训课程必须强调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中心的规模、设备、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在物流实训场室的建设中,应该结合物流发展的新趋势,开发出操作性强的校本实训课程,做好物流实训实操课程的设计,增加新实训内容,提高实训的效果。
4.坚持服务社会与效益统一
可持续发展是我校物流实训场室建设方向。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学校教育教学,还要加强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加强与政府部门和营销、物流等行业协会的联系,面向社会,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功能,力争物流实训场室效用最大化。同时,鉴于实训场室的日常维护管理,设备的添置,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实训场室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的同时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实训场室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才能真正地为本校师生服务,为地区服务。
结语
现代物流实训场室建设是强化学校专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彰显办学特色、吸引生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提升职业素质的基础保障,是专业教师教学教研的重要平台。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发展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校内校际合作,调动社会、企业资源,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中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本校培养目标的定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办出本校特色。
篇7
我国的物流教育始于1980年前后,许多高校逐步设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等专业,进入21世纪后更是不断发展壮大成熟,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的阶梯型人才培养结构。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430所本科院校共2138.5万在校生,其中有105071名学生就读物流工程、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三个专业,同年,有22772名毕业生从该专业毕业。而有242649名专科生就读于923所专科学校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两个专业,同年,96295名毕业生从以上两个专业毕业。
近年来,物流同业人员资格培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自2003年下半年开展物流师职业资质培训工作以来,至2012年5月,共计21.4万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而2005开展的ITC全球采购与供应链项目培训认证工作,有2.47万人参加考试,1.67万人通过认证。
目前,我国物流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的贴近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切合实际,重视结合物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物流教育仍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
(一)物流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教学滞后于行业
目前物流人才结构为枣核形,高校的本科和专科生人数占总体物流相关专业人才的77.3%,而在企业中高端人才比例也不足15%。现代化的技术使得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一个资源优、效率高、技术新的领域,而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还停留在最初的物流发展阶段。
(二)物流人才课程设置无特色
高校物流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严重趋同,造成同类型的物流专业学生"批量生产",不具有专属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存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与学校设置的主干课程脱节,没有依据当地经济情况定位培养目标和方向,无法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物流人才培养无针对性
国际物流管理和企业物流管理是目前物流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其课程设置更侧重于理论教学,侧重于讲解物流流程,淡化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仅了解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概念,缺乏许多物流作为主导的行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定位的不清晰,难以适应综合性强和专业性强的工作。
二、构建有区域经济特色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大力倡导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若没有与之适应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是无法紧跟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势头的,并且许多传统行业如煤炭、钢铁、农产品、港口的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物流管理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
在钢铁、煤炭等传统企业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其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受限,每个物流环节被分割开来,信息沟通不畅,不利于物流整体效益的发挥,因此导致的浪费损失问题极其严重。
(二)物流管理专业化程度低
传统行业大多保持着最初的经营模式,物流仅仅被当做在整个企业中的配套辅助工具,缺乏专业的管理方式,无法将物流的价值体现出来,不仅运输方式和服务单一,而且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不能有效衔接。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仓库以普通平房为主,而对温度、湿度有特殊需求的货物,如农产品缺乏配套的专业型仓库,钢铁等货物的存储更是简单粗放。仓储空间安排不合理,利用率低;货物入库、出库机械化程度较低,甚至在部分小企业中仍普遍使用人工装卸,
三、"产学研"有机结合构建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构建原则
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情况,例如,以钢铁、煤炭生产为主的地区的高校,其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侧重于讲授车辆运输最优化的运筹学知识的学习,将侧重点放在运输业和流通加工业等,而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地区则可将培养的侧重点放在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管理等方面,同时可带动本地区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只有对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全面、客观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的体系。
(二)构建目标
产学研结合,通过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实现学生与生产单位的管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职业竞争力,在学生进入到就业市场后,迅速的满足和适应岗位需求。只有将物流人才的知识面宽度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才能提升物流人才的能力,培养出高层次的符合性物流人才。
(三)构建体系
1、区域物流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2]
一是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增加具有应用性和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如港口物流较为发达的地区,应增加进出口贸易业务、口岸物流业务的课程学习,在农业大省的高校则开设农产品贮藏预加工、农产品质量管理等课程,而钢铁和煤炭等则应开设物流信息技术、煤炭材料学、物流采购管理实务等课程。二改革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加大课程的实践部分,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综合应用结合课程的考试形式中,将课程所授知识与案例规划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实操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作为操作性十分强的物流专业,其教学活动必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建立物流时间教学体系时也要充分考虑与本地区经济相匹配。首先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本地的物流企业发展成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基地,企业所具有的一流设备不但为学生的教学实习、毕业实习都提供了的实践平台,把实习贯穿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实时跟踪最新技术,并且为在区域经济背景下企校合作奠定了基础,为企业储备和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物流人才。还要进行实验室建设,除在原有的硬件投入,如物流仿真实验室、物流系统实验室等基础上,还应增加软件的投入力度,如国际物流单证软件、港口物流软件、联合运输软件等,从硬件、软件两方面逐步扩大实验室建设。并且加强与其他院校共建实验室,构建全方位的区域经济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3、师资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物流专业教师大多从其他专业如系统工程学、经济学、物资管理等专业转变过来,所以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水平刻不容缓,一方面鼓励教师攻读物流专业高学位,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和业务深造学习,增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大从企业部门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师,开展讲座讲学等学术活动。除此之外,鼓励教师申报相关课题,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完成调研工作。建设一支思维活跃、积极实践、精于业务、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篇8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作为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最为紧密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办学定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发展。高职办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专业建设。近年来,为更好地对接产业,很多地区和高职院校整合专业资源,通过建设专业群来对接产业办学。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来研究区域某个专业的布局是高职办学策略研究的关键,需要根据产业布局和专业布局的现状来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研究现状
本文中所述专业类是指高职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大类和二级类;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因此,专业群往往由专业类中的几个专业或跨专业类的几个专业组成,一般有一个核心专业,服务于1~2个产业,通常有一个产业作为主要服务的产业。“高职专业布局”可以是一个专业中多个方向的布局,也可以是一个专业类中多个专业的布局。
已有不少学者在高职专业(或专业群)与产业经济对接的理论上作出研究,认为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在专业(或专业群)的布局上应服务于产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设置专业是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1]。张舸认为我国高职普遍存在专业布局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问题[2]。高小泉认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高职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征相脱节问题[3]。杨振军认为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标准是区域内高职专业的种类、人才培养规模是否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否基本匹配[4]。桑雷、尹玉珍、马蕾认为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5]。杨善江认为常州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走专业“群”发展的道路,应当建立起专业群与产业群“双向协调机制”[6]。吴岳军认为,应通过本土化的专业、专业群来服务地方产业[7]。邓鹏、赵晓琴、许健通过对新疆2007-2012年的经济数据和高职教育数据分析,得出了农学专业对产业的正向促进使用关系[8]。张苗、赵静、张尹莉对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序列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及关联度排序,得出高职专业结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9]。赵昕、张峰认为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是区域高职服务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10]。
从省市地理范围、跨地理范围的协同发展等不同视角,有学者在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和高职专业的布局对比后进行了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王玉婷分析了广东省及广东省内的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11]。章建新认为高职专业建设应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来进行专业布局和功能提升,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分析[12]。杜怡萍对广东省的高职专业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广东省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结构性短缺严重等问题[13]。倪永宏、王武林、黄兴海以苏中为例重点分析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提出了通过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专业、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等建议[14]。柳燕君、吕良燕在文献[15]中,以及杨振军在文献[16]中均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北京市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提出了调整建议。孙莹、闫丹在文献[17]中,张艳、孙婉、张默等在文献[18]中均针对辽宁省高职专业布局存的问题,建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职院校围绕不同的产业群建立相对应的专业群,并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张菊霞、任君庆认为宁波市高职已基本形成了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布局,但存在专业重复率高、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19]。李真真、陈庆合、孙芳芳等建议山东省高职院校应当按山东省的区域行业设置特色专业[20]。唐继红通过对重庆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和高职专业设置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调整和优化高职专业布局的建议[21]。
可见,有关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的关系、内容、问题、对策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此前的研究作定性分析的较多,产业结构用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与专业点在所有专I点中的占比作比较分析的较多,做一、二、三产业这些大产业宏观层面研究的较多。但是,目前尚未见有专门针对省级区域内某个高职专业(或专业类)布局开展研究工作,亦未见有量化的评价研究出现。
二、研究思路
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思路:提出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该方法分为若干个可操作的研究步骤,提出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的量化评价量表;以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作为案例剖析;通过分析湖南省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现代物流业的专项规划,得出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统计分析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现状,与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作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的定性评价;针对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用量化的评价量表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找出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
三、区域高职专业布局的研究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
(一)产业规划、专业布局现状分析
高职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向就要与产业发展保持一致,但学历教育的培养时间较长,高职专业的布局和教学内容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得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最好的参考素材就是区域产业有关的规划;再结合区域专业布局的现状来对比分析。
(二)产业与专业布局的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要将产业经济布局情况与专业布局情况进行定性的对比分析,见图2。
从产业有关的规划可以得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集聚的区域、要打造的产业特色、会出现的产业新兴业态。
从专业布局的现状可以得到专业与专业群设置的情况、专业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域分布情况,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重点与特色专业的情况,专业与专业群重大的产学研一体化布局举措;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与创新情况等。
将产业与专业布局对比,可以定性分析发展方向的趋同性、地理布局合理性、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三)量化的契合度评价
下面提出一个简单的量化衡量产业经济布局与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的量表,指标主要根据图2所示的定性对比分析的5个方面进行设定,见表1。
有了量表后,根据定性分析可进一步得出评分结果。可认为80分以上为优秀,专业布局只需少量调整;70~79分为良好,专业布局需要做一些优化和调整;60~69分为一般,需要对专业布局做较多的改进;60分以下表示专业布局与产业经济布局不相适应,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大量的变革、改进。
(四)专业布局问题的查找
可将问题的查找范围放在评价指标的5个方面。
(五)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分析
有了对问题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总体的评价,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下面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作为案例研究。
四、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
(二)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情况
高职专业在2015年经过了一次专业目录调整,在这次调整中物流成为一个二级类。物流类中有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供应管理7个专业。还有一些与物流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如港口物流管理、铁路物流管理、航空物流、快递运营管理。接下来的专业布局分析中,将这4个专业作为物流类专业分析,共计11个专业。2016年,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中一共有27所高职院校办有物流类专业;共开办有物流类专业点39个,分布情况见表3。近年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情况见表4,其中,毕业生人数为0的表示是新增专业,暂无毕业生。
于湖南省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大多从物流管理专业变化而来,专业开设的课程带有浓重的物流管理专业色彩。普遍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非物流管理专业(和专业方向)根据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的偏向性设置一些方向性课程,如物流工程技术(制冷方向)开设有食品冷冻学、冷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航空物流专业开设有航空港物流运营、飞机载重与平衡等课程。
在专业群建设上,湖南高职院校大多将物流类专业作为某个专业群的非核心专业来建设。仅有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将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作为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
有产学研合作上,湖南的物流类专业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合作,如湖南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行业公共信息平台――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顺丰快递开办了“顺丰班”。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教师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大量科研服务,部分学校还承担了编制物流规划项目、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等任务,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长沙市现代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物流实训中心等。
(三)布局对比分析
1.发展方向的趋同性
从湖南现代物流业的布局可知,总体上“十三五”期间是“一核三区多园六通道”“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促进物流业集约发展”“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下面做出“发展方向的趋同性”的定性分析,如表5所示。
2.地理布局的合理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地理布局合理性的对比分析,在湖南省现代物流集聚的“一核三区”中,分布不均衡,专业点的布局长株潭核心区27个,大湘西地区1个,洞庭湖地区4个,湘南地区6个,湘中地区1个;且39个专业点中仅物流管理专业就占到25个;目前仅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管理4个专业有毕业生,其他7个专业暂无毕业生。因此,总体上的定性评价是“集聚区域都有专业提供人才培B服务,部分带动相关专业以群方式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3.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
在对“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的支撑上,尚不够有力,一些方面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如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因此,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撑”。
4.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
对现代物流业的一些新兴业态,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两业联动、物流物联网、物流云计算、物流大数据等的支持上,已经开始有一些专业出现,如物流金融管理;已经有一些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出现并已经运营多年,如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有一些新技术课程被开发出来,如RFID技术、条码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等。然而,这些课程对新兴业态的支持还不够全面,许多方面还没有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如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物流大数据等。因此,对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持”。
5.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大部分重点业态、新兴业态可以找到专业、专业方向或课程进行支撑,但有少部分找不到支撑,如保税物流没有专业、专业方向和课程支撑,港口物流管理暂时还没有毕业生,说明专业结构尚需向现代物流业结构靠拢和改善。此外,已有专业结构和毕业生人数中,物流管理专业占比最高,2016年专业点占比和2013-2015年毕业生人数占比分别为64%和95%,见图3。许多体现地方现代物流产业特色及重点发展方向没有专业点进行支撑,也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
通过前文所述的分析,可以归结出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落后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两业联动、多式联运暂无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支撑;港口物流专业刚刚新增,无毕业生;无农产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快递物流没有专业进行支撑;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二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地理布局不合理。物流类专业点大多数分布在省会长沙,其他区域很少;物流管理R刀来螅其他专业布点很少;大湘西地区布点过少,仅1个专业点;在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湘南地区没有以物流类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大湘西地区缺乏布局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有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洞庭湖地区缺乏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湘南地区缺乏布局无水港、农产品物流及快递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是对湖南的特色物流支撑能力不足。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优势产业物流、快递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在先进物流技术上(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尚无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四是现代物流业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技术课程开发太少,很少有开设新技术课程;现代物流业的新型业务课程开发较少,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两业联动、多式联运等。
五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离现代物流业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快递运营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暂没有专业点布局;物流管理专业布点相对过多,特色物流及本地化物流所需的专业布点过少。
(五)对策
1.改善高职物流类专业设置,新开发非物流管理专业
如表7所示,可在大湘西地区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农业物流方向)、物流管理专业(边贸物流方向),用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大湘西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洞庭湖地区可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用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洞庭湖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湘南地区新开发港口物流管理(无水港物流方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农业物流方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用铁路物流管理、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增专业构建一个与湘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
长株潭核心地区也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可新开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增加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工程技术、工程物流管理、物流金融、航空物流、铁路物流管理等非物流管理专业的布点,增设物流金融管理(保税物流方向)、物流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方向),除已有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可新构建现代物流金融专业群,这样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上均有现代物流专业群进行覆盖。
此外,结合湖南本土产业特色新开发专业方向,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在已办的和新增的物流类专业上,结合特色产业开发专业方向,如物流类专业的工程机械物流方向、轨道交通物流方向等,将这些专业方向纳入到学校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群建设范围中,在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产学研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上,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来进行打造。
2.推动产学研格局形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出台政策或办法,在与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一致、服务特色产业经济的物流类专业、专业群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联合研发岗位培训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课程等。如在长株潭核心地区校企合作成立以企业命名的股份制或董事会制快递物流学院,共同培养快递专业人才;在洞庭湖地区与企业合作建设港口物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共同培养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和联合科技攻关。
3.加大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力度,对新兴业态及特色物流形成支撑
篇9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当中发展最快、最具有蓬勃活力的一个朝阳产业,同时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而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系统工程质量要求,除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及结构等模式外,还必须建立实现能力指标任务的功能保障体系,即设置科学、优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反映。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人才知识和能力的优化组合。而这一组合还必须与社会需求、社会环境、学科属性相符合。
1.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专业建设目标
1.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和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术,具备物流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物流实际工作且具有相关学科知识和一定的电子商务物流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精通各种运输、仓储、配送业务与技术,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谙现代物流运作规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2课程建设目标
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着眼于夯实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的原则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具体规划如下:
1.2.1在现有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的基础上,主要专业主干课都能使用专业教学软件教学。
1.2.2抓住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情况结合电子商务相关专业,提出了与行业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与就业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
1.2.3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断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做动态的调整,注重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灵活性。
1.3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建设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多环节、多岗位、多流程”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各项目的专业技能训练。
建设集专门化、现代化、多功能,集运作、信息管理、管理决策于一体的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室,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熟悉物流业务流程,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管理类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2.1探索订单驱动的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下,能适应崭新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的信息流、商流、金融流、物流操作管理工作。适应到企业、机关、学校、医院、金融、外贸、物流、商场和连锁超市等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营销操作、管理及技术工作。培养具有区域特征和竞争优势的既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又符合人才个性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人才。
2.2构建“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针对地区差异、行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层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进行调研,针对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信息等主要岗位群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动态调整与优化专业教学方案,构建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
2.3建设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实训基地
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作业流程为导向,按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生产顶岗实习四个层次建设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实践性、顶岗实习性、技术服务性。
2.4构建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专业群
电子商务和物流业都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产业,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覆盖物流市场,电子商务物流技术,物流基本功能,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等内容。在物流运作链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贯穿其中。而“物流”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的支持,“商流”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的支持,“资金流”需要会计专业的支持,“信息流”则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支持。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流通业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21世纪的今天呈现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发展连锁经营急需大量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有利于资源共享,形成实践教学优势,降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整体优势,增强专业竞争力;有利于满足企业岗位群或产业链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支撑重点专业形成特色和品牌优势;有利于带动专业群其他各专业共同发展。
3.应用型本科院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考察国内外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实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采用多种模式:
3.1以信息流管理为主体的特色模式
这一模式以信息流管理为特色,即加强信息搜集、存储、转换与资讯利用方面的知识课程,重在学生的电子商务的信息处理与资讯利用的能力上。
3.2以物流管理为主体的特色模式
这一模式以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为特色,即加强经济学基础知识教育,重在商务活动能力的培养上。
3.3以资金流管理为主体的特色模式
这一模式以资金流管理为特色,即加强金融、货币银行、会计、审计学方面的基础内容教育,重在电子商务资金流管理能力的培养上。
3.4电子商务技术为主体的特色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研究电子商务活动的技术支撑体系,重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上。
3.5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集成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知识模块,实现宽口径、复合型的课程设置教育目标。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应根据社会多元多层需求及自身实际情况而定。但作为物流专业教育,是推进社会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工作。而物流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物流专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必须以质量为本,以物流本质内涵为主体,否则,则不能称之为物流教育。
教育部物流指导委员会、中国物流协会2010年物流教研教改课题
民办高校物流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课题编号 JYJ09034
参考文献:
篇10
一、专业设置背景与指导原则
(一)专业设置背景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从物流业的体系建设、发展方向、基础设施、主要产品专业物流到地域区域发展、管理与技术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引。可以说,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北京市也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业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与创新,更加注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服务保障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教育部在2012年9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单列出来,提升为一级学科(代码1206),下设两个本科专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这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物流管理学科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为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服务的。
综上所述,物流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是长期可持续的。
(二)专业设置的指导原则
到目前为止,全国开展物流类本科专业教育的学校已经多达上百家[1],而北京地区作为全国的教育中心,更被誉为物流教育的发源地,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更为集中[2]。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北京化工大学新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就必须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优势,坚持特色办学,为此我们制定了“依托优势、坚持特色、错位竞争”的专业设置指导原则。
北京化工大学作为行业性特色型大学,在化工、材料领域具有极为显著的学科优势,所属的化工行业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平均增速远远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主要化工产品的产量都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发展速度仍将持续。化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工物流行业的发展,也对化工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工物流具有设施专用性强、规模大、安全至上等区别于一般物流的特点。化工物流行业既需要科研活动为其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针对化工物流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化工物流教育更是十分薄弱,针对化工物流的教育与研究尚需给予高度的重视。
同时,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办学多年,资源丰富,这些专业的很多课程都与物流管理学科相关,可以为物流管理专业提供丰富的校内共享资源。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着力加强以化工学科为背景的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建设,通过为社会培养人才以及自身的科研工作,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大幅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同时减少各种物流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
(一)专业培养目标
现代物流业是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它具有规模大、运营复杂、学科交叉、操作性强等特点,是一个兼具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服务行业,所以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应培养物流领域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为此,我校将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意识与素质,掌握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理论知识、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方法,具备供应链系统分析、物流系统规划、物流运作管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物流人才。
(二)专业方向设定
依据上述专业设置原则,物流管理专业要与化工领域有机结合,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具有化工学科背景,具有扎实的化工物流相关理论基础,因此我们首先设定了化工物流作为专业方向之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核心区别,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继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全面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新技术也已经崭露头角,开始大规模应用于物流行业。下一代全智能化的物流即是以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和载体的。目前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此同时,各高校的物流教育也加入了更多的信息化内容,信息化将决定物流发展的未来,因此,我们又设立了物流信息化的专业方向。
三、能力构成与课程体系设计
通过深入分析现代物流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专业方向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我们凝练了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即仓储运输配送组织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物流信息处理能力、物流系统规划能力、特色方向应用能力(两个方向能力+国际化能力)和物流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如表1所示)。
仓储运输配送组织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物流信息处理能力、物流系统规划能力是物流管理人才的四项基本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物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规划》四门专业必修课与之对应。同时,为了加强这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我们又开设了各种专业选修课程:《配送与配送中心》、《采购与仓储管理》、《分销渠道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现代生产物流与仿真》等课程。
为了体现我校的化工特色,将《化工物流管理》、《化工基础》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将《化工安全工程》设为专业选修课,从而实现对专业化物流应用能力的培养。
物流业外向型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国际化趋势,因此开设了必修课《国际物流学》及选修课《国际服务贸易》。
现代物流业涉及多个领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十分重要,为此开设了《物流案例分析》和《第三方物流》两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物流综合实践能力。
两个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图2所示。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学习相关的软件、电子商务模拟实践、物流设施综合操作等实践课程,培养综合实用型人才。
首先,应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软硬件设备,详细设计实验环节、实验课程,针对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编写符合学校自身专业教学特点的物流实验指导书,注重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以加强实践教学。设置专业导向型课程,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知名企业家授课。为了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强化了实用性教学内容,如报关实务、运输实务、配送实务、国际物流实务等,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符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和教具,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就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及管理模式,准确了解和把握企业的现状及流程。
第三,尝试采用“订单式”教学方式,即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增加了应用课程的比重,加大社会实践教学的力度。通过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研讨式教学、讲座式教学、实训教学等等,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第四,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 、结束语
秉持新专业设置尽量与学校的专业体系和办学特色相一致的原则,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了化工物流方向,既加强了学校专业体系的集约性,增强了内部专业间的相互支撑[3],又使新专业与原来的专业体系融为一体,从而着力突出学校大化工的办学特色,形成了特色重点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新平台。物流管理这个富有个性、蕴含特色的新专业必定会为北京化工大学的长远发展增添闪光的一笔。同时,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对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篇11
有关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国内学者谢朝阳等(2009)、马晶(2008)等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在目前的研究中把专业特色等同于人才培养特色,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相混淆,很少有基于区域经济优势对本校的特色专业进行规划建设,本文拟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结合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着手培育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特色。
一、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1.打造食品工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河南省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力求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从普通农产品到优质农产品生产,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增值,从“卖原料”到“卖产品”,河南省农业产业演绎着深刻的嬗变,向农业强省进一步迈进。2012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工业行业首位,居全国食品工业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河南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为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河南省在2009年在《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将食品工业列为省战略支撑产业加以支持。规划明确指出,以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为契机,极力推进食品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今后十年依然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强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2.建设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河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一直努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物流园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指出,要以圃田为中心,在郑汴路、金水东路(郑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开封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成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河南省必须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抓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机遇,以及河南省开放带动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必须考虑我省新时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供河南省实现新跨跃、新崛起的“动力源”。 因此,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长期的积淀,专业凸显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南省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但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基于以上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新型工业道路、粮食核心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人才的需求,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河南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
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紧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河南省贸易的区域性贸易特点,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力度,广泛征求相关业务部门意见,集思广益,以河南省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导向,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以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国际物流管理、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国际贸易运作能力、从事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专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访谈等途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进行调研,进而对该专业特色培育开展规划等工作,围绕该专业特色培育的需要,我们主要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特色培育,并将教改成果体现在最新版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期待落实到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评价,不断完善,直至最后得到社会公认并产生一定影响。
1.师资队伍:企业家进课堂。河南省独特的区域优势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物流、粮食期货贸易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家在多年的创业与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企业家进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或体会的知识,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实践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具体做法是,由专业教师牵头规划,开设专业选修课,邀请企业家通过专题讲座方式给学生讲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专业不仅已邀请多位外向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讲学,而且还与他们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进课堂是许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如何体现“典型性、时代性、贴近性、借鉴性”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贴近性往往是一些国内外经典案例所不具备的。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河南省企业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国际物流等典型案例引进课堂,不仅增加贴近性,而且更具有借鉴性。通过实地调研、高层访谈或当地商业媒体等多种渠道挖掘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并按不同课程汇编成分册,现已有“实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国际物流教学案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案例”等,将案例实实在在地融入理论教学,很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
3.专业课程:地方课程。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特质课程。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建设和郑州市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按照我校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准备与就地取材,已经先后开设《粮食期货贸易》、《国际农产品贸易》、《粮食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采购》等课程。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策划,专业教师与校外专家、企业家共同对中小企业创业及经营活动进行深度挖掘,形成课程教学体系,组织自编讲义,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4.实践教学:仿真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习平台、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国际物流运行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软件,形成高度模拟的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实验环境。
篇12
1我国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
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水平的物流主要取决于一国高素质物流人才的拥有量。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较晚,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物流工程专业人才供给缺口很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物流人才分为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类,在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物流管理类人才多于物流工程类人才。物流管理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各大高校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也比较完善。而物流工程专业设立较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方案不够完善。有些院校对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定义不清,以物流工程专业之名,上物流管理类的课程。我国从2002年设立物流工程专业,大多数院校是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机械、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大连海事大学的物流工程专业,其前身为大连海运学院航管系在1989年创办的综合运输专业,1994年更名为国际多式联运专业,2002年,更名为物流工程专业。因此物流工程专业的定位多以原有专业特色为基础,专业定位局限在机电、运输、规划和管理的领域,少数高校以信息技术和系统仿真为特色定位。现在物流专业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交通学院、机械学院(或系)下面,也有的单独成立物流学院(系)。国内还没有一家院校能够完全涵盖物流工程这一学科的所有领域。
2物流工程的专业特色
物流工程是从系统的观点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资源优化配置、对物流运作过程进行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的工程领域。物流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涉及范围广泛,是管理与技术的交叉学科。物流工程的特点决定了物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特色多样性。目前,我国物流工程人才培养专业方向总体上分为物流机械方向,物流自动化方向,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信息化方向,物流工程设施方向。
物流工程是一个范围广泛的系统,要使学生在大学四年内学习到物流工程领域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在师资队伍上,因为物流工程在我国是个新兴学科,与之匹配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待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大学学习时间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局限,学生很难在大学四年将物流工程的全部课程学完。鉴于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和本科教育时限的瓶颈,建议我国高校结合自身的师资情况和办学特色及学校区域岗位需求制定具体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就IT 类大学而言,由于其具备高水平计算机技术和应用教学方面的师资队伍并配备完善的硬件教学设施,物流工程人才培养应主要定位在物流自动化方向和物流信息化方向,以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软硬件优势。
3IT物流工程人才的岗位需求分析
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而物流信息化是调整和振兴物流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合理运用物流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获得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减少市场运营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产品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和设施需要高水平的信息技术的支撑。如自动立体化仓库,自动分拣系统及智能运输系统(ITS)等。不管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前期的设计和开发,还是后期的应用和维护,都需要大量高端的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的参与。
“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物流人才是我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各类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缺口在200万人以上。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管是生产类企业,还是专业的物流公司在企业的运营中都在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而随着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物流系统开发及物流相关工作的人员已经成为物流工程专业中炙手可热的人才。
4IT高校基于岗位需求的物流工程人才培养实践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大连地区培养IT应用型人才的大学,在物流工程专业的设立上,结合学院区位优势、办学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将物流工程专业定位在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物流系统规划和国际物流上。
4.1结合学院办学特点定位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以培养IT 应用类人才而知名的一所民办大学,学院拥有一支强大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和网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从学院建立之初到现在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IT人才。2007年学院获批设立了物流工程专业。在专业定位上,学院依据物流工程专业特点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将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物流信息化方向。学院的主要办学特色是培养IT应用类人才,基于学院成熟的IT师资队伍和完善的硬件教学环境,将物流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在信息化方向,并将该方向细分为开发和应用两个子方向。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学院发挥其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
学院针对物流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构建了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物流信息化开发方向主要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Jav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SP、物流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SAPR/3开发、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等专业课程;在物流系统信息化应用方向增加了SAPR/3应用课程。
4.2根据岗位需求培养物流人才
在物流人才培养上注重与企业对接,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办学理念的实践。学院与海尔、汇聚等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定制化物流信息化人才,较好的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并通过ERP系统的培训,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系统应用和维护能力,满足企业对物流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上,通过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相关软件实践教学,模拟企业真实环境,提升学生的物流岗位能力。并通过SOVO公司和物流协会及社团,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3基于学院区位特色丰富专业内容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地处美丽的滨海城市大连,大连由于地处沿海,国际物流公司和货代公司数量较多,因此对高端国际物流及港航物流人才的需求较大。学院根据这一区位特点将国际物流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辅助方向,在物流工程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与货运的相关课程,培养其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的岗位能力,扩展学生就业方向,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工作岗位,更好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
4.4设立管理类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物流工程是技术和管理的交叉学科,而对于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技术和管理都感兴趣,有些学生喜欢学习技术,而有些学生喜欢管理,所以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下,又开辟了供应链物流业务运营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以弥补管理能力强而技术较弱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优势,扬长避短。
在供应链物流业务运营管理方向主要开设了生产运作管理、采购与分销管理、运输与仓储等课程,这些业务类课程丰富了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5结论
IT高校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及自身的资源禀赋,根据区位优势和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上,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基于社会岗位需求和学生特点制定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法,为我国IT类大学物流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的实例。
篇13
2.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2.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定位在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制定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体现地方经济的发展特色,又要体现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同时还要体现学生毕业后适合的就业领域”。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要做到正确定位、改革创新,要整合各方力量,依据地方院校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优势,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自己的优势学科,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道路。地方高校要认清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以现代物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在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需求为依据,建立“双参三联合”的培养机制,即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当中,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之中;实现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教学活动、联合评定教学质量。从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创新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监督等多方面加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众所周知,“单纯理论教学可培养出专业型理论人才,但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存”。对地方院校而言,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影响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直接因素。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构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综合课程体系;要做到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课程设计、实训、实习等)、社会实践与创新学分(物流设计大赛、条码设计大赛等)等多种课程种类相结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技能体系,包括工具性技能(计算机应用类能力、数宇运用能力等)、专业基础技能(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现代物流技术、物流成本管理等)和基本技能(自我管理能力、责任心等)等,培养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
2.3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完善实践教学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培养的人才应具备更强的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燕珍等学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安排分为4个阶段,基础实践教学阶段、专业实践教学阶段、综合实践教学阶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基础实践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物流认知实习,如到物流企业参观、学习、听讲座等,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等;专业实践教学阶段,主要任务在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综合实践教学阶段是指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角色虚拟、实训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顶岗实习)阶段主要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地方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开展新的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项目,加强物流实验室建设,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发挥校企特长,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优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学科特色的关键。对于物流管理这样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是否能够真正满足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要求,关键在于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地方院校,应该支持和鼓励专职教师到物流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深人企业开展科研,促使专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更应该从物流相关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双师型”教师补充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总之,要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5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专业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项应该深入、持久开展的工作,只有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实践能力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更好的促进地方髙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完善。然而,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做监督,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和保证。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要定期开展校内专业评估,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因此,构建长期有效的专业评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包含校级专业考试合格率、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用人单位对物流管理毕业生的跟踪评价等;同时,还要定期开展毕业生回访和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工作历程和知识需求,从而建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