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工智能与语文教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作为中职教育中的基础学科的数学教育,它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研究活动,也具有人文功能。因此,做数学、教数学也就有依托于数学知识之上的数学思想和信仰;也就有贯穿于数学研究活动的数学精神和数学的审美能力;也就有与之相关的数学伦理准则。所以,数学教师除传授数学概念体系、数学计算技能外,还应注重数学教育的人文功能,使数学学习内化为中专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加强中专生的文化修养,使之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终身内在的品质。
1.运用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执着探索、勇于发现、百折不挠和不断进取的治学精神,激励学生独立思考,不迷信书本、不盲从老师和增强求异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可适时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的和。这个命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根据实验结果用归纳的办法猜想的。他于1742年6月7日写信给欧拉,希望欧拉能帮助他作出证明。欧拉在同年6月30日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但他不能证明。欧拉是当代首屈一指的数学家,这个问题叙述如此简单,而欧拉却不能证明,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托夫证明了“充分大奇数可以表示为三个质数之和”,由此推出每一个充分大的整数都是四个质数之和。1938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几乎全部偶数都能表成两个质数之和。”换句话说,任取一个偶数,它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的概率是1.1966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能够表示为一个质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质数之乘积之和。陈景润的结论已经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解,被国际数学界誉为“杰出的成就”。至今,这仍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结果。
远在5000多年前,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的人民,在测量土地、疏通河道、制造工具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农牧业的实践生产劳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得出了计算面积、容积、测量距离等的方法产生了几何学。公元前7世纪,几何学从埃及传到希腊,并逐步演变为几何原理之间的逻辑推理,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又将几何上升为系统的数学理论。15、16世纪,特别是17世纪,生产实践向自然科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于是有了“笛卡儿坐标”,产生了解析几何学。这些数学科学的取得,经历了封建迷信、宗教统治时期、资本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直至当代,每一次的进步无不是一次创新革命的成果。
又如,我国在前未能采用国际通用的符号体系;在1906年京师大学堂使用的教科书上就用“天”、“地”、“元”等来表示未知数,用符号“”、“”等来表示加、减,分数则自上往下读,这样式子就被写成:,这是及不方便的。还有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勃索斯向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发出质疑,由次而来“无理数”;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等人为提倡阿拉伯数这种优越记数法,自己忍受了讽刺和挖苦。
回顾数学发展史,刘徽与“割圆术”、祖冲之与“缀术”、李冶与“天元术”、秦九韶与“大衍求一术”、欧拉与“七桥问题”、古里斯与“四色猜想”、当代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法”、吴文俊的“吴方法”都是具有国际声誉的成就。这些数学成就的取得,无不是中外学者为了数学的不断完美呕心沥血写下的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2.在课堂教学,结合数学应用性问题加强人文教育。
例2.1 某顾客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一台售价为5000元的电脑时,与商店约定,在一年内分6次将款全部付清,即购买后2个月第1次付款,再过2个月第2次付款,……购买后12个月第6次付款,问该顾客每期应付款多少,总共应付款多少?(规定月利率为0.8%,每月利率按复利计算。)
例2.2 某公司计划在今年内同时生产纳米洗衣机和智能DVD,由于这种产品需求量大,有多少就能卖多少,因此公司要根据实际情况(如资金、劳动力)确定日生产量,以获得总利润最大。已知对这两种产品有直接限制的因素是资金和劳动力,通过调查得到关于这两种产品有关数据如下表:
试问:怎样确定这两种产品的日生产量,才能获得总利润量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这些例题很好的联系了生活实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懂得生活、会生活。
例2.3 某人听到谣言后1小时内传给两个人,这两个人在1小时内每人又分别传给另两个不知道这则谣言的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吗?[1]
这一例题,起先大家认为办不到,经过计算,发现却能传遍,结论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鲁迅先生说“众口烁金,积毁消骨”确实可怕。这既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又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受到思想教育,谣言传播速度惊人,影响及坏,传谣可耻。
从上面的例子,富含文化教育价值的数学应用题在对人的教育感化方面的作用是非凡的。
3.展示数学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学科的价值,从而孕育创新的潜能,激发创造的欲望。
数学的美随处可见,有外在的形式美、内在的结构美;有简明美、对比美、对称美、序列美、节奏美、奇异美、滑稽美等,这些美在教材中俯拾即是,美不胜收。如,罗宾逊引入了作为数的无穷小,它比任何正数小,比任何负数大,但又不是零,这是什么样的数呢?在传统的和直观的范围里是无法想象的,这是何等奇妙!但他引入了,而且建立了非标准分析,用崭新的方法重建了微积分学。
4.结束语
篇2
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是为满足军官更高一级的岗位需要而进行的培训。当前,在全军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新形势下,担负任职教育任务的军队院校,应充分认识基层文化工作在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基层文化工作课是一门实践性强、内容广泛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层文化工作理论、音乐知识、体育知识、美术知识和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方法,这些内容的可操作性决定了该课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因此,任职教育院校必须立足学员的任职需要,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学员基层文化工作的实践能力。
一 提高学员基层文化工作实践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实践教学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锻炼和提高学员的组织领导能力、动口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员是“导演”,学员是“编剧”和“演员”。实践教学的实施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利于促进学员素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员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要始终以问题为核心,以学员参与为基础,以实践为基本形式,以提高能力为目的,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民主教学原则,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性
实施实践教学必须贯彻以学员为主体的民主教学原则。实践证明,并不是教员教了学员就能进步,而是学员真正学了,自身才能提高发展。教员不仅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员怎样学。不应以教员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而应以学员为主体去设计、组织教学。教员要勇于让出讲台,把学员推上讲台,使学员由“台下听”到“台上讲”。如在学习“基层俱乐部工作”时,课尾的10分钟可以开展“我谈新时期俱乐部建设的创新方法”活动;学习“音乐知识”时,开展“我来教歌,大家点评”和“我指挥唱歌,大家点评”活动;学习“体育活动组织方法”时,开展“当一次篮球裁判”的活动。
2.坚持教员引导与学员自主学习相结合
首先要精讲多练,即理论部分精讲,增加学员实践机会。有些教学内容放手让学员自己组织备课、试讲、讨论交流;其次要实施换位教学。如由学员自己动手编写剧本,自导自演文艺晚会,并拍摄下来让学员观看,然后集体总结晚会组织工作的经验教训,提高学员对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领导能力。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员要注意引导和启发,从侧重“教”到指导“学”,从“学会”到“会学”。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参与教学全过程,锻炼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课堂实践教学与培养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员对基层文化工作的知识、技能产生了兴趣,就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精神。坚持课堂实践教学与培养兴趣相结合,就是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实践,让学员体验基层文化工作实践独特的魅力,使学员主动、自发地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课堂教学中要为学员提供广泛的实践活动和大量的参与机会,设定教员指导下学员多层次、全方位的参与模式,由主持人组的学员筹划主持程序,多媒体组的学员制作实践教学课件,摄影组的学员拍摄教学活动,留下珍贵镜头。
二 提高学员基层文化工作实践能力的方法
1.优化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注重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并不断加以完善以自成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组织“四个一活动”来实现知行合一。“四个一活动”,即“组织一台文艺晚会,组织一次篮球比赛,组织一次板报展评,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在文艺晚会的组织过程中,由学员自编、自导、自演,既学习训练了文艺技能,又培养锻炼了文化活动的组织领导能力;在组织篮球比赛中,由学员自己编排比赛的程序、要求,学员既当裁判又当参赛队员,篮球的竞赛规则、裁判方法、基本技术、组织程序都在活动中进行实践;在以“履行职能使命,争做忠诚卫士”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学员积极开动脑筋,查阅资料、撰写演讲稿、选定主持人、评选学员评委、评选优胜选手,锻炼学员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2.课堂教学坚持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针对基层文化工作课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理论要讲解透彻外,还要结合理论多做示范,把教员自己在文化活动中的切身体会、注意的问题和细微的感觉传授给学员,让学员仔细揣摩。同时,还要针对理论多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消化理论,真正做到讲练结合。另外,课堂实践教学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要有现代意识,努力掌握现代教学知识和手段。
如多媒体的运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以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和感染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以增强教学效果,增强课堂艺术性和感染力。还要运用录音机、电子琴、VCD光盘等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形象化,通过美妙的视听效果加深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3.坚持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
篇3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分析,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如今的科学与人文所有领域,其功能在于维护宗教精神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宗教的权威之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它作为人的精神统一性的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地位。大学教育也面临自中世纪大学兴起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困惑,即在愈加专业化的学科规训中,教育内容也同样面临四分五裂的尴尬处境。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然科学的功用性价值也伴随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被无限地放大,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余遗力地把技术的进步视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提高的唯一途径。在外部势力的强力推动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与技术联姻过程中,大学教育走向了更为狭隘、不断分裂和满足社会不断膨胀物欲需要的方向。与此同时,在分工更为细密,竞争愈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行为。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备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发展逻辑和文化结构潜伏的危机开始出现:永久繁荣的神话因为资源即将枯竭而彻底破灭;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层体制下,现代人正面临自身被科技奴役和异化的危机;战争的阴云依然密布;在工业化国家,暴力、吸毒、失业、边缘化现象和贫穷日益加剧,各种形式的狂热盲从有所发展。面对当代世界所涌现出来的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发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精神危机的产生及知识格局的调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社会功能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实现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融合
科学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传统之中,故而,还需回到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纪大学就是基督教文明对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传统有所选择和剔除的产物,尽管它内部的医学和法学教育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些学科的形成基础也同样离不开“七艺”),但在总体面貌上,它以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性机构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中世纪到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前,大学内部的所有教学内容与世俗生活处于相隔离的状态,包括算术、天文、几何、物理等自然科学,它们与其他古典知识一样,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属于精神科学、人文知识范畴。为此,中世纪的科学原本就是人文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纪自然哲学到早期的近代科学,它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与知识整体、人的精神统一性相悖离的具体学科,而一直是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随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分离,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旧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满,在本质上,此时的自然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在社会功能指向上,绝非是一种简单的缺乏与弥补的关系,犹如精神与肌体,两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才能浑然而成。自然科学的自由求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断得以丰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关于科学的文化思考,科学技术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积极力量。
(二)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文化,构成支撑整个知识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维,彰显其特殊的人文社会功能。
人类生活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自然世界,又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自然科学执著于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索、发现和解释,通过技术科学对发现的广泛利用来间接地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即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学不可能去阐述人生意义问题,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回答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回答。人文社会科学内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关怀社会、关怀人生甚至关怀自然的人文品格,对于科学精神以及基于科学精神建构起来的所谓“真实”世界,意义非同寻常。科学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难免会沦落为纯粹满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无节制膨胀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三)对科学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反思、指导和规范
在自然科学的“真”与技术的“用”结合愈加密切的当代社会,人类的确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属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现代社会,它往往成为强者征服、掠夺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富于人性化,让它能够成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剧世界和社会不平等的消极力量,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检视、指导和约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规律的同时,人类仍然需要以一种终极关怀精神来探问自我行动的意义、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种谨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视角来审视科学进步、科学行为的本质内涵。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技术社会中高职教育的责任内涵
进入20世纪,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联姻,技术作为一种反映外在社会需求的强大力量,开始对大学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走向产生全面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中叶之前,如果说因为对科学和理性的无限推崇,大学丧失的是人的精神统一性,那么,在20世纪中叶后,技术功利主义在大学的全面盛行,则不仅意味着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着在一个由技术所控制的世界中,人与其自然属性的背离,也就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的瓦解。
就技术的发生学意义而言,人无疑是主动的。因此,要摆脱目前人、社会和自然被技术控制的尴尬状态,只能诉诸人自身。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的确需要技术,但是技术本身及其所内含的效率化价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不可能拒斥技术,也不可能以技术手段来摆脱技术的控制,而是要从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术扭曲了的科学观以及技术自身的效用观。反省的主体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人”。为此,重新诠释大学作为“人”的培养机构,在当代技术社会中关于人的培养理念和培养过程,有着重要的价值。
19世纪70年代,科学开始应用于工业,促进了世界文明从经验技术到科学技术的转变。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职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系统。因此,高职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之时蓬勃兴起,各发达国家把发展高职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参照新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属性,职业教育类型,是以培养高级技术性技能人才为目标。
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职院校缺乏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高职院校以培训技能为目标),使之存在专业化、工具化倾向严重,伦理问题、价值体系难以进入教育的视野,人文社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割明显等主要问题。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当代技术社会,对社会有着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绝不是技术至上主义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反省意识的技术主宰者。高职院校欲有所作为,一个现实的途径不是对传统科学和技术理性的拒斥,而是培养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新人。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反省意识,即一种饱含着深切的生态和人文关怀,善于对既往知识、文化、技术以及自我行动的意义进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维倾向。
反省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能够不仅以科学的视角而且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自然,不仅以效率的视角而且以生态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技术,不仅以技术进步意义的观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为宗旨来批判社会。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反省意识形成的基本体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立足于广博的知识视野去思考视野的褊狭是把人塑就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机器的罪恶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种融合了丰富的知识,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怀、意义体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种素养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传统的“专业人”适当跨越学科和专业的樊篱,通过相对广阔的知识教育,获得关于人和自然的意义。也唯有如此,人类才有可能摆脱技术的工具理性控制,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自身的解放。
自觉的批判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指对当代技术社会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现代技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的压迫,这种意识形态无所不在,成为现代社会奴役和压迫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合法性权力结构。现代社会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对科学和技术的过分盲从和崇拜中,人类不仅没有把自己从各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反而在逐渐走向不自由之境。更为可怕的是,在由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从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飞行技术穿梭旅行的来路和“文明化”的轨迹,因而置自然的法则而不顾,毫无顾忌地打乱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赋予的生命密码,重新编译和再造自然。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有所作为,就不能不注重培养具有自觉批判意识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个个体能够从社会伦理和自然生态伦理两个层面,批判性地审视既往的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过程,检视被技术扭曲了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这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辟出通向未来的新路。
智慧的品质美国环境研究学者奥尔在分析人类环境危机与当代大学教育间的关系时指出:智慧与经验学习分离,甚至不知道智慧为何物,这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严峻的问题。的确,只是理论的抽象和深奥,这仅反映出一种认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术的实用和经济,这仅是一种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融知识(理智)、技术(实用)、艺术(美)和伦理(自然与人文的关怀)于一体的高层次整体驾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反省意识的最终环节。如果广博的知识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本质、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自觉批判的精神在于培养学生发现、检视和反思技术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则代表一种如何能够以一种深切的生态与人文关怀来灵活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当代社会,它无疑是实现人类在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实践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人文环境较差,甚至出现人文教育的“盲点”。然而,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建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高职院校应克服专业化的高职教育主导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倾向,定义全面发展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要参与推进技艺性教育、科技性与学术型教育融合的实践;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实践教学),都要渗透人文社科教育。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
拆除专业“篱笆”,谋求学科贯通,促进创新思维当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显得较为封闭保守,学科、专业之间存在太多的隔膜与界限。因此,要突破学科界限,进行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学习。
依托校园文化,发挥理论辐射作用内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所创设的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犹如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之光产生多角度、多层次辐射作用的基础塔台。所以,应很好地依托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导引与校园文化的感性滋养融合起来,让人文社科知识、观念和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潜移默化,塑造教育对象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广平.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上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董步学.高等职业教育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篇4
二、医学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
首先,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文字、视频、图片等多样的传播元素,广受用户青睐。在医学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上,可以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便利的传播平台。其次,作为接受群体为本校全体师生的医学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其推送内容的丰富性,增加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深度和广度,是医学院校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最后,医学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类型多样,能够多元化的传播人文素质教育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师生互动参与的体验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
三、医学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实现途径
1、打造特色传播内容。“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在医学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一些轻松、活波的医学名家轶事、医学趣闻、医患感人故事、医学生实习等内容,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是有益填充。另一方面,可以设立一些品牌栏目,如设立【医学Q课堂?电影扒扒乐】等栏目,整合一些反映医患和谐关系的电影,对影片的剧情、台词、人物角色设定、音乐等元素进行分析,让医学生在娱乐中感受到医患和谐所带来的职业荣誉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元素。微信主打的语音、图文、视频等信息功能,让信息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新颖化。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为医学院校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带来了极大机遇,把握运用好这一机遇,可以优化医学院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扩展传播途径。此外,还可以灵活运用微信漂流瓶、扫一扫等功能,让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更贴近学生生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也大有裨益。
篇5
在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本人初步探索出一条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路子。以下简单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认真去研究、敏锐地捕捉,我们就会拥有多种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那末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是指日可待的。
让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我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境结合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中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更利于他们正确朗读,形成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学《春》时,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听多媒体的朗读,一边欣赏春的画面,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地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又如在教《真正的英雄》一课时,我使用多媒体课件,重映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的一幕,在同学们一片惊呼声中,屏幕上出现了课题——真正的英雄。
华东师大教授袁振国认为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能否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创造性思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让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贯穿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模式探索
一堂多媒体语文教学课采取什么形式进行,要取决于对状态信息的掌握。状态信息应包括基础状态信息和目标状态信息。基础状态信息主要是用来评定内容的难易、多少、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媒体状况、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等因素。这些状态参量正是成为多媒体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其目的是实现课程安排、教学活动及过程的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选用恰当的应用模式,在适当的教学环节和范围内应用。一般的讲,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主要有几种常用的模式:(1)、训练和实习。这是当前最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是由计算机逐个显示问题,由学生键入自己的答案,然后计算机断定答案正确与否,正确则进入下一个问题,不正确则提示给予帮助并再给一次机会,或直接显示正确答案。这样通过学生回答一组难度渐增的问题,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2)、个别指导。这种模式模拟个别化的讲授型教学情景,即利用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它将教学内容分成一系列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介绍一个概念或事实。首先计算机向学生呈现一小段教学内容,包括正文及有关例子,然后向学生提供有关问题,以便检验他的理解情况,如果回答正确,计算机将控制转入下一个单元,否则将转向相应的分支,采取适当的补助措施,帮助他成功的掌握当前的这一单元。(3)、会话教学。此模式的教学目的与个别指导相同,但允许学生与计算机进行比较自由的通讯。一方面当计算机提问时,允许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来解决,另一方面,允许学生主动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对话教学的模式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得在课件设计上比较困难,通常要用到人工智能的技术。
四、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师在备受指责的困窘中似乎看到了曙光,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的应用中,效果极佳,无可挑剔。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教学,以下是笔者对某些误区以及解决对策的分析。
1、为用而用。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有位教师在教学《致橡树》时,将《梁祝》中的“化蝶”一曲引入课堂。尽管“化蝶”与《致橡树》都涉及爱情这一相同的题材,但《致橡树》重在表现一种现代爱情观,即木棉(女性)在橡树(男性)面前的独立和自尊;而缠绵悱恻的“化蝶”则表现了古人在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那种无奈和伤感。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请美术教师画了大量意在表现“空中楼阁”独特意境的图片。笔者认为,图片的表现力并不能与文字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无限想像空间相比。实际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2、盲目“拿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3、课件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和课改理念。
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却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谈何来的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面对误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解决对策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必须理认清,(1)多媒体其实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因而,多媒体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辩证关系,不能盲目利用。(2)多媒体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课文,我们必须以大纲为主,以课文为主。(3)我们要弄清电脑与人脑的关系: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脑,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处、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4)不可盲目一味的依赖多媒体,合理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认真去研究、敏锐地捕捉,我们就会拥有多种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利用多媒体,那么,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是指日可待的。相信语文的教与学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篇6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领域的运用势在必行!素质教育呼唤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技术将迅速地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促使教学过程的重大改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喧宾夺主,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等不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大原则:第一、要因课制宜,不求大求全;第二、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观;第三、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遇到了许多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只有采用端正评估方向;解放思想,创新教育体制和模式等方法予以解决,方能使之更好的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教学探索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领域的运用势在必行!
一、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必然性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未来的技术是信息技术。显然,未来的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教育技术 。
素质教育呼唤多媒体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促进全体少年儿童的全面主动发展,其在个人能力开发上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教育特别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创造意识、创造精神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然而,以上诸方面正是"应试教育"最容易忽略甚至挫伤的。对此,只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予以满足。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将使教学形式发生巨大变化。
第一,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育模式开始发生变化。新的信息技术正从根本上悄悄地改变教育的原始模式(即教育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移)。由于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开通,将逐渐消灭校园的明显界限。教育将面向整个社会,教育机构向受教育者提供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及各种类型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对于学习者来说,所有的信息都是开放的,自己可以主动安排学习的环境,有目的、有选择地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第二,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完善。由于计算机存储信息量大、运算速度快、存取方便、使用灵活,教学内容可以提前预制成课件,使教育资源优化有了保障。
第三,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学方式真正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但多媒体教育网络,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相互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按照个人需求进行。教学的内容、时间及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个人意愿选择,是一种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方式。
第四,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同时利用视、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由于多媒体教育网络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和窗互操作,使学习者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
"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将在各个领域获得充分发展 考察目前直到下个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形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可以发现目前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深刻。未来的教育技术将在以下几个领域中充分展开:
(1)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不仅有书本教材、音像教材,还有多媒体教材。而对于多媒体教材,要求它首先满足教学性要求,即选题是否恰当、满足教学需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深入浅出、易于接收;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作业适量、问题典型,善于引导。其次满足科学性要求,即内容正确、符合逻辑、层次清楚;模拟仿真合情合理、准确真实;场景设置、素材选取、操作示范符合有关规定。三是满足技术性要求,即图像、声音、文字设计合理;画面清晰、色彩真实、文字醒目;声音清楚、音量适当、声像同步。四是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即交互设计、页面跳转以及人机应答合理方便。五是满足艺术性要求,即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合理;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利用的理论与实践;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情况下,学生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控制学习进程,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网络的使用、基于计算机的阅读和写作方法,自觉地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的问题,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地去解决。
(3)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以往的教学中,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例如期末考试、年终评定等。在网络教学中,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减少了以往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而是利用网络实时评论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网络答疑系统、多媒体网络考试系统等对学生进行实时、综合的客观的评价。
计算机的技术将迅速地进入教育教学领域 考察技术革命的形势,其中以下几点容忽视,它们将影响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名称来自美国,它是由电线和电缆、计算机工具、应用软件、操作系统、信息网络、互动电视、自建录像等组成,它是集有线、无线和卫星通讯方式于一体的数字化立体交互网络。它实现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等重大变革;实现了六无革命,即无纸邮政、无纸贸易、无纸货币、无纸会议、无纸报刊、无纸书籍。它可以通过数字压缩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等保存在电脑资料库中,随时提供人们使用。
(2)全球个人通讯系统。随着社会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与
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我们不再需用往常古老的方式与人联系,而只是需用电话、手机、传真等现代通讯工具便能很方便的实现人与人之间、异地间的通讯联络,从而缩短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时间,提高了我们利用信息的能力。
(3)电子出版物。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借助计算机来阅读、查询信息,电子读物电子出版物正是迎合了这样的需求。它具有存储容量大、保存时间长、检索方便、体积小便于收藏保存等优点。
(4)电视会议系统;视频会议能使人们更有效的交流,因为可视化的交流是最自然的交流方式。因此看比说更能加深人的理解与记忆,特别是当话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形象的观点的时 候。
(5)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主要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机器智能。
(7)激光技术。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涉及到科学研究、工业、军事、医学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随着它进一步发展,将不断推动储存技术的进步和完善,从而提高了我们对资料的储存能力。我们对更多资料的储存不再象以前需要保存成千上万的纸制书籍,而只是需要一张体积小小的软盘或光盘,这样既节省了空间又便于查询。
二、语文多媒体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因而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然而,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先进不等于教学思想的先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它无法也不可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
第一、要因课制宜,不求大求全。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有其明显的优点,但它毕竟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因而教师切忌为了表现自己驾驭多媒体的能力而不问教学内容,每堂课非到多媒体教室授课不可,甚至有时候明明用现成的挂图、投影片、录音带等就可以解决的,也要自制课件授课。这样顾此失彼只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第二、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观。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是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追求动态效果、直观性、演示性等。
第三、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更是教师无法代劳的。叶圣陶强调"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把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和课文中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与不足
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集声音、视频、动画、文本于一身,能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第一、形象直观,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由"被动"变成"主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传统的教法将学生看成被动的知识灌输对象,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向学员面对面地传授知识,通常只能是听其形而不能观其形,一些很简单的事物描述得很复杂也不能使学员明白。而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音频、视频设备来向学员授课,它以"图文并茂"的特点,为学员创建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极大的促进和改善学员的理解能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
第二、多媒体教学可创设教学情景。
语文教材选取了不少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作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启迪他们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作品。
第三、多媒体教学可启迪创新思维。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多媒体教学是优化教学手段的需要。多媒体教学借助其本身的优势创造了适合学习者认知活动的学习环境,计算机的交互式功能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干预,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放。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仅靠听觉,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就只能保持10%;若仅靠视觉,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仅能保持20%;如果综合依靠听觉和视觉,三小时后可保持85%,即使三天后仍可保持65%的信息量。
在我们充分肯定一种新生事物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美中不足。
第一、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主性。教师对每篇课文都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侧重点,有着对个别学生特点的具体认识和因材施教的设想。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往往是提供现成的答案,学生缺乏由教师引导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而语文学科中有些问题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根本没有现成的答案。多媒体技术虽然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给予了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自由度,然而这种模式,由于过渡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教学就容易使教师失去了主导性,学生失去了主体性。
第二、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传统教学中教师能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对他们的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媒体课件事先的既定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实际课堂中所需要的教师双边活动所带来的即时性、交流性,使师生间缺乏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第三、喧宾夺主,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只有与教学相结合,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现在有些课件不是从教学内容出发,而是从所选画面有无观赏性出发,致使课件美观有余,实效不足,收不到想要的效果。试想45分钟的一堂课,一会儿是真实逼人的三维动画,一会儿又是动听的音乐,一会儿又是语言优美的课文,一会儿又是激烈的讨论,学生的感官是被调动起来了,但同时也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淡化了他们理解文章的思想深度,当然也就掌握不到学习的重点和目的。
第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造成学生思维能力的不足。多媒体课件多为教师制作,学生只能是一个观众,他所接受的是老师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本不是学生自己的发散思维。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物形象根本不是某个多媒体手段所能分析出来的,而是每个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所以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逻辑思维的形成,阻碍思维的发展。
第五、扼杀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功能。掌握好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其中言语性是言语及其听说读写的机能反应决定的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理解课文、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本于一身,虽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但是一节课仅45分钟,如果在课堂上大做视听的文章,想必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和交流时间越来越少,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差,这与我们语文学科历来提倡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更不符合现代社会需要培养交际公关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四、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的障碍及其原因分析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各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优化了教育与教学过 程,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教育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对无情的现实"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一天"的"历史悲剧"依旧上演得如火如荼。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仍然难在中小学课堂上争得应有的一席之地。其原因是存在着种种障碍,阻碍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深入中小学课堂。
第一、评估偏向是根本障碍。长期以来,由于评估体系不科学、评估标准偏向,造成了升学、就业、晋升中简单地以名次论优劣的不良现象。这种机械的评估模式,将一个本来十分复杂的教育评估体系扭曲为以"分"为导向,以"考"为法宝,以"率"为标准,从而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逆流一浪高过一浪。致使一些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中小学课也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当作"软任务"。
第二、师资状况堪忧是主要障碍。众所周知,我们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尤以中小学的计算机师资状况为甚。主要表现在:①计算机在中小学教师中的普及率低;②能够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科教师少。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中从事计算机教学的人员已不少,其中计算机专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学的人员中所占比例高达67.8%,而兼职教师的比例仅为32.2%;但能够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科教师的比例却很低。③在学科教师中未获得计算机知识的占60%以上。④学科教师获得计算机知识的渠道不畅、途径有限。
第三、经费方面存在问题是客观障碍。用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经费存在许多问题。①经费不足,导致计算机的数量不足,档次不够,软件配备不足。②用于计算机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当。据调查,中小学在分配使用用于计算机方面资金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值得引起注意的倾向:软件资金的投入远远低于硬件资金的投入,而培训资金的投入又远远低于软件的投入。
第四、软件资源方面存在问题是直接障碍。软件是硬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硬件使用质量和利用率的高低与软件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没有有效适用的软件,再好的硬件也无异于一堆废铜烂铁。就目前我国面向中小学的教育软件而言,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由于软件开发人员缺乏,软件数量太少,部分进口软件又不适合我国国情,造成了有"车"无" 货",软件资源极其匮乏的可悲局面,同时也极大地浪费了硬件资源。二是软件质量方面的问题严重:①可操作性差。不少软件不适合中小学的学习特点,程序运行易出故障,趣味性差,使得软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②许多软件的内容尚显单薄,与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视野还有很大的差距。③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④不切合教学实际,不成体系,与现行教材不配套。⑤软件时常无配套使用手册。这是一些软件难以被计算机教师和学科教师了解和使用的重要原因。
第五、思想认识误区及体制落后是社会障碍。据调查,目前中小学教师中,计算机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们对进一步接受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培训的态度也是非常积极的,而学科教师对此却是消极,认为目前无必要将CAI 等手段列入学科教学中。此外,思想上还存在其它一些顾虑,诸如使用计算机会影响视力,可能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或与他人合作;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道德观产生消极的影响等等。由于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行动中也表现得不够积极。
另外,我国现有的以各级各类学校的正规教育体制为主,电大和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体制与继续教育体制为辅的这种教育体制,与未来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和模式是不同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占统治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与一般CAI 课件本身的特点(个别化教学、学生自定学习步调、交互性)是不适应的。这就造成了现有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面积运用与推广的阻碍。
五、排除语文多媒体教学障碍的对策
第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突破口,端正评估方向。首先,坚决执行教育法规,贯彻教育方针,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改革高考制度。在"3+X"的高考改革办法中,在"X "上多做文章,比如在"X"中设置计算机应用或操作能力的内容。再次,完善用人制度。在级别晋升 、职称评定中也要加强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测试。最后,彻底废除在升学和用人过程中"一锤子定音, 一卷定终身"的落后做法,打破将"分"作为唯一标准的僵化局面,综合考查素质。
第二、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师范院校文理各科中开设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提高师范生的计算机水平,为他们日后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培养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观,为适应未来信息社会中教师的新角色做好准备。其次、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科教师努力自学计算机有关知识。最后、加强学科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
第三、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合理使用专用经费,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大对教育的直接投资,切实有效的缓解当前教育经费紧缺的局面。其次、合理投资。从计算机教育的长远有效发展来看,协调投入在硬件、软件及人员培训几方面的资金比例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资金和设备的利用率。最后、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共享,可缓减经费紧张。
第四、软件开发要向规范化、科学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做到广博、操作方便、适应时代的要求;力求考虑到社会需求、学科的内在规律、学生的身心健康;立足教材,又不失特色;面向全体,又不乏灵活性。为此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学软件的设计研究和设计力量,从根本上解决软件数量太少的问题。其次,软件开发人员要与学科教师结合。导致软件质量差、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多数不懂计算机、不编软件,而软件编写人员大多又远离教学一线,不了解实际教学情况。所以,软件开发人员要与学科教师结合。尤其是大型软件的开发,既要满足学科教师在解决教学难点和重点时的迫切需要,又要充分发挥软件开发和研究人员的特长和优势;既要尊重软件开发和研究人员的设计思路,又要与学科教师的教学思路相吻合。做到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机的统一。再次,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科教师自己动手开发一些小软件。
第五、解放思想,创新教育体制和模式。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阶段),正面临教育大变革的前夜。如果我们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站在信息化社会的高度,运用全新观念、全新视野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中小学课堂这一新事物加以审视,抓住机遇,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中小学课堂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试验,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大放异彩。反之,如果我们不抓住当前全人类正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继续保持原来教育领域的传统体制与模式,不革旧除弊、不励精图治,我们将会坐失良机。等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已完成信息化社会中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时,我们将仍处于原来的落后状态。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落后的民族是愚昧无知的民族!教育落后的国家是孱弱挨打的国家!教育落后的社会是不文明的野蛮社会!而教育进步的起点在于观念更新和体制的创新。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尺度,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吸其精华弃其糟粕,便能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光和热,从而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使之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收到事半功倍的可喜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昭乐:关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信息世界》1994年第1期。
(2)金 建:论当代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其新特点, 《信息科学》1994年第2期。
(3)Internet世界,第1卷1、2期。
(4)《世界科普画廊》1992年第12期。
(5)何云坤.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原则对策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3)
(6)郭琴.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0,(6)
(7)陈时见,刘继平.多媒体与网络背景现代教学J.教育研究,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