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城市化将是经济发展运行中一股给人以信心的新的现实推动力。
当前,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在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民收入指标走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扩大,这是解决第一层次矛盾即国民经济主要矛盾的动力。1999年城市工业品剩余积压减少缓慢和农村居民收入低消费水平低的局面将延续到2000年以后。市场的压力动力都在加大,要求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从扩大内需出发,为缓解城乡收入消费差距的矛盾,人们也不得不把加速城市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况且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已经从规律上认识到城市化的本质意义,正在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是把城市化作为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一个过程来考虑的。抓住人口城市化这个主要矛盾,其他几个层次的矛盾将随之解决。因此估计2000年一些地区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因而将释放出国民经济增长的相当能量,推动GDP增长加速。去年GDP增长7.1%,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超过1999年。
二、区域结构调整将有新的气象内需将进一步扩大。
近几年区域同构带来的内需不足,市场狭小,已引起国人足够重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产品剩余居高不下,但企业效益下滑之势在1999年下半年已有改观,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市场销售相对平稳,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这说明市场自调节的力量迫使区域、产业、产品结构逐步调整,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经受了痛苦的磨练,市场观念更加成熟,为2000年经济的发展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总结“九五”经验,积极制订“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中长期规划。这项跨世纪的发展规划工程,将使各级政府官员和各界人士对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上一个新的台阶,必将引起发展观的革命,从而使2000年的年度计划将会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各级政府在制订区域经济发展计划、规划、战略过程中将增加区际分工,互补共荣的自觉性,将比“八五”、“九五”时期更注意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更注意经济运行的质量,自觉地使短期行为服从长远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将大大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各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要素空间配置将更为合理。因此,预计2000年的国内市场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销售将有明显增加,内需将逐步扩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会比1999年顺利。这将抵消海峡两岸政治关系紧张,利用外资减少等负面作用,使GDP增长势头好于1999年。
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度加快,去年三条补贴线的提高,将在2000年产生明显作用,成为调整居民心理预期,扩大内需的推动力。
抓住城市化就抓住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而提高三条补助线,加速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就是降低城市化的门槛,就是加速劳动力商品化,货币资本化的催化剂。因而2000年中国城乡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速度将有加快的态势。利息税的出台、遗产税的酝酿、国有资产运营方式的深化改革都将有利于预算内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的积累和合理的使用,必将增加公民对政府社会保障功能的信赖,消费、投资的心理和社会环境都将好于1999年。
四、2000年将是中国由政治型、计划型农业向效益型、市场型农业真正转变的第一年,农业种植结构、经营结构的调整将是2000年农村经济的主旋律。
20多年来农民的农业纯收入增长的70%靠提高农产品价格,靠粮食生产以外的多种经营,粮食生产并没有真正纳入市场经济体系,计划种植、计划收购仍然占有统治地位。粮食生产能力在整个国民经济改革发展、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有了巨大提高,而经济效益提高甚微,致使农民和政府财政为此两败俱伤。1998年、1999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加重、粮食积压、财政损失加重的严酷现实,迫使我们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效益型农业提到日程上来。这将给农业生产方式带来新的生机,新的变革。2000年从春耕开始,农业的结构调整将出现新的气象。以效益为中心,就是以市场为中心,虽然风险增加,为此要付出一定代价,但一个农民、政府双盈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诞生必将在总量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财政的损失。农业体制实质性的变革必将加快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使农业企业化的进程。自2000年始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建立在更加坚实、协调的农业基础之上,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将有所缓解,发展和运行的势头将好于近两年。
五、2000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国际经贸关系走势都会比去年好。
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正在消失,全球经济走出紧缩低谷,我国政府近两年成功的外交努力,开始进入收获期。美国和欧盟不能不正视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的存在。随着中国加入WTO,合作和斗争的天平将会偏重于合作,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国际环境将大大好于去年。从1999年下半年起,我国的出口回升之势已令人瞩目,2000年这个势头将会保持下来。去年下半年出口回升,当然有退税增加的短期政策效益,但它毕竟为出口企业和经销部门赢得了结构调整的时间。可以预见,今年即使扣除退税的贡献,出口也将是正向增长。1999年进口的大幅增长,客观上也为出口创造了宽松的国际贸易环境,进口增加是内需增加的一个标志,已对国内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产生巨大压力,我们应把压力看做动力,借以推动结构调整,使我们的产业升级、产品换代的步伐加快。没有这个压力,国内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进出口形势确定人民币汇率走势,而应该高瞻远瞩,从国家发展战略,长期政治经济影响上看待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问题。人民币不贬值不是承担什么国际责任,而是出于本国长期、根本利益的需要。(未完)
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我们的既定目标,但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发展观需要迅速调整
20多年来我们为解决温饱问题,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了国民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基本克服了相对于生理需求的短缺状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势,使相当多的人把发展等同于增长,GDP指标成为经济景气的第一指标。由于重增长轻发展,重短期运行,轻根本战略措施,致使国民经济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由缓解又转为尖锐状态。工农、城乡两种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的矛盾在90年代中后期呈扩大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既是政治问题,又是市场问题,必须放到首位来解决。但主要不是在农村解决,也不仅仅是就就业抓就业所能解决的。必须调整我们的发展观,抓住发展的本质内容本质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其标志是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而我国的最大的本在农村,大多数人口在农村,这个状态必须改变。发展的速度,就是农村人口减少的速度,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人口城市化就是农民的分化、农民本质的变化,社会关系总和的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按照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使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动同步,目前的剩余和短缺矛盾尖锐的局面将逐步缓和。2000年调整发展观,明确发展思路,应在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人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教育产业化过程,把人作为加工对象,提高人力资本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使经济投入从以自然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化,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必须把社会保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社会分配两极分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分化大多不是正常的市场因素按要素分配的结果,因而不能靠市场手段来解决,只能靠政府这个有形手采取财政分配的强制性手段。由此建议把社会保障的内涵改为政府保障,由政府行使社会保障功能。把社会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应明确社会保障是政府的第一功能、主要功能,除了社会保障之外,任何债务和赤字都是不应该的。只有在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不了的前提下政府才可发债券,搞赤字财政,其他理由都是不充分的,不应该的。在保障社会稳定之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能是社会保障政策和增税、减税政策,不应该是为保障以外的原因而借债。社会保障资金到位,低收入者获得了保障劳动力正常再生产的费用,国内市场就获得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冲淡了少数人金融资产含金量,缩小了收入差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充足。
三、中国的事情必须以中为重
我国在强调大力开发中西部的同时,要从经济效益出发,要把中部和近西部地区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
中国的事情必须以中为重,中部地区、中等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是“十五”到2010年这个历史阶段必须突出重视的问题。中部的崛起,中等城市的扩容,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将对东西部的发展,对四个层次矛盾的解决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从抓两头带中间,转变到抓中间带两头上来,以中为重应成为我们一切经济工作的思想方法。各地有各地的中,各行业有各行业的中,它是转化的关节点,一定要从中抓起。
四、加速工业区域的调整
从2000年起我们应加速工业区域结构布局、空间布局的调整,特别是对目前分散的农村和城郊工业,一定要下决心采取工商、地租、财税、金融等手段,迫使其向城市集中,向准备发展为城市的地区集中,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人气,创造服务半径。
分散工业化已成为人口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包袱,不要因其辉煌过而对之手软。要加速农村的原始积累,要素的积聚,必须实行产业政策地区化的方针。这不仅是改造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实现人口城市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要调整投资空间的机会成本,使投资者感到分散在乡村的土地成本、融资成本、税收成本都高于投资于应该扩容的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的成本。这样,就应对对中小城市扩容给予特殊政策。
2000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我们一定要当做一个战役来打。扎扎实实地在转化四个层次的矛盾上下功夫,不要让符号经济的几个指标指引我们的进退,而要抓住主要矛盾锲而不舍,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定不会辜负我们的努力。(未完)
发展面临结构矛盾
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好坏,要有一个特定的质和量的客观标准,不能仅仅根据几个总量统计指标的走势,简单地以升降论是非。经济运行指标在时间上不能简单地向后看,和上年同期比,和上月,上季比;在空间上也不能简单地和别的国家、地区比。首先要给当前经济运行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即当前经济运行是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阶段上。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当前经济运行走势是向着解决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主要矛盾方面推进,还是朝着反方向推进。这是判断经济运行走势好坏的主要标准,定性标准。
从发展的本质含义、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根本性转变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历史时期。在生产方式上以工业、商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带动农业的小生产方式向现代的企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在交换方式上主要是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种转变和过渡必然要和增长方式与体制模式的变革、改革互为因果。
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是结构性矛盾。所谓总量矛盾不过是抽象了结构内涵的结构性矛盾在统计上的一种反映。总量矛盾是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总量统计之中,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实质经济之中只有结构矛盾,没有总量矛盾。我们面临的结构矛盾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种生活方式,这种两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矛盾。
这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中国诸种经济与社会矛盾的总根源。由于农业生产方式改造受农村内部主要矛盾人多地少的影响,因而当前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城乡人口布局这个大结构的矛盾。改造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必须以减少农民为前提,因而目前人口城市化滞后,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源在于城乡要素流通受过时的城乡体制制约。
第二层次是区域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不仅是东、中、西大区结构间的矛盾,而且还有每一个大区内部小区结构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根源在于区域间要素流通受行政区划限制,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的矛盾是区域结构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区域同构是由行政区划限制要素流通造成的,因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行政区划和政府管理职能定位。这个层次的矛盾在发展大势中居第二位。
第三层次是产业结构的矛盾。
多年来我们对这个层次的矛盾是重视的,当做第一位的矛盾来抓。实际上它受前两个矛盾的制约,就产业结构调产业结构是调不动的。
第四个层次是产品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剩余和短缺产品的矛盾。
短缺产品包括公共产品和劳务,由于受非市场因素制约不能增长,不能减少短缺,因而资源向剩余产品领域倾斜,使剩余也不能减少。这个层次的结构矛盾受上述三个层次的制约,主要矛盾方面也难以转化。
这四个层次的矛盾同时存在相互交错,呈现复杂的局面,但只要认真进行矛盾排队,就会发现第一层次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诸矛盾的总根源。
篇2
理论的力量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指导改造世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认真总结和大胆借鉴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不断进行科学发展的实践探索。在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努力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把握好根本目的与基本途径的关系,既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把根本目的与基本途径统一于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措施和工作都应该反映这个价值诉求。实现根本目的要靠基本途径来保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是关键,人民群众是基础,必须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组织领导,负起领导责任,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情。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
篇3
三)建立经济形势季报制度。县发改局、扶贫办、经贸局、财政局、农牧局、水务局、劳动保障局、商务局、统计局、物价局、人行县支行等部门,按季向政府报告经济形势。
二、认真做好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经济形势分析会的主要内容
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加强对各类经济热点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国家、省、市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关注周边省区、市县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指标,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准确客观反映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深入分析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县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加强对生产总值、工业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物价、节能减排和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走势的监测预测。
1工业经济运行方面。主要是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分析,包括生产情况和发展趋势如何,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效益状况,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和运行情况,对工业经济发展全局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情况,主要工业品产量和价格变化情况,全县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变化等情况;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高科技产业培育、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情况;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能源原材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2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主要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候环境等条件变化影响分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进展情况,节水增收、农业生产有关环境等条件变化影响分析;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服务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种植业生产面积、产量;畜牧情况,包括主要畜禽产品的存栏量、出栏量变化,肉、奶、蛋等产品产量增长情况;农畜产品流通情况,包括农产晶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及其带动农户增产、农民增收的情况;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输转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打算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
3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主要是全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农村、三次产业和重点行业投资完成情况;投资来源和构成分析,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情况和非税收入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情况,包括一般性转移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财政执行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资金配套情况和公共财政支出情况;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结构和运行态势;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4财政金融方面。主要是财政收入情况,包括税收收入情况和非税收入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情况,包括一般性转移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财政执行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资金配套情况和公共财政支出情况;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结构和运行态势;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5服务业方面。主要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传统服务业、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6消费和价格方面。主要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主要消费品的市场容量、供应状况和价格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城乡分布;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能源原材料供应情况和价格趋势;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及价格走势;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化;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7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主要是全县就业情况,新增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城镇职工、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规模及动态变化,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就业培训和拓宽就业渠道的政策措施;养老、失业、医疗及城乡低收入群众社会保障和基本政策和实施情况;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8为民办实事方面。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每年确定为民办的实事。年省、市、县政府承诺为民所办实事工作进度和落实情况;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二)工作分工
经济形势分析牵头和协调组织部门为县发改局,注重对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各参与部门侧重于对本行业、本系统运行情况的具体研究分析,确保信息资源采集准确有效,不断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的质量。发改局重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的综合分析,侧重于全县投资形势和项目建设进展分析,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统计局汇总、整理全县和省内外有关县区统计资料,会同发改局共同做好全县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月定期报送政府办公室、发改局和相关部门。经贸局负责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及生产运行情况,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突出问题,提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扶贫办负责农村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反映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发观和反映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农牧局负责全县农业经济现状、趋势和阶段性的特征分析,及时反映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况,反映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商务局重点做好主要农产品市场信息的运行监测、编报和分析,及时对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农产品和消费品市场做出分析预测,提出建议对策,特别要及时反映市场建设中存在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基本数据统计汇总整理,按月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资料及用工公告。物价局负责全县群众生活必需品、重要商品和服务监测,及时反映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并提供分析报告。人行县支行主要负责全县金融运行和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和预测,针对金融运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提出金融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信息中心主要做好国际国内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解掌握全国、全省、全市和市内务县区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情况的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其他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责范围和工作特点,及时收集整理本行业的相关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
三)材料准备
由县扶贫办、经贸局、财政局、水务局、农牧局、商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物价局、人行县支行、信息中心等部门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分析汇报材料汇总,送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局和统计局具体掌握每月各行业部门的经济分析情况,于每季度第一个月8日前,将上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上报县政府。
三、有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对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程,指定专门工作人员,切实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本部门、本系统经济运行中存在突出问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二)充分发挥发展改革和统计部门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职能作用,加强协作。县发改局、统计局要共同做好全县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向县政府汇报,并及时向各部门通报情况。统计部门要及时做好数据统计工作,每月5日前完成数据统计,为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县发改局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衔接,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相关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报县发改局汇总。
三)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统计职能和行业部门、基层单位的基础统计作用。要加强统计执法力度,各部门、基层单位要及时按要求向统计部门报送基础数据,统计部门要及时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为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篇4
一、城市化将是经济发展运行中一股给人以信心的新的现实推动力。
当前,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在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民收入指标走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扩大,这是解决第一层次矛盾即国民经济主要矛盾的动力。1999年城市工业品剩余积压减少缓慢和农村居民收入低消费水平低的局面将延续到2000年以后。市场的压力动力都在加大,要求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从扩大内需出发,为缓解城乡收入消费差距的矛盾,人们也不得不把加速城市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况且一些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已经从规律上认识到城市化的本质意义,正在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是把城市化作为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一个过程来考虑的。抓住人口城市化这个主要矛盾,其他几个层次的矛盾将随之解决。因此估计2000年一些地区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因而将释放出国民经济增长的相当能量,推动gdp增长加速。去年gdp增长7.1%,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超过1999年。
二、区域结构调整将有新的气象 内需将进一步扩大。
近几年区域同构带来的内需不足,市场狭小,已引起国人足够重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产品剩余居高不下,但企业效益下滑之势在1999年下半年已有改观,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市场销售相对平稳,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这说明市场自调节的力量迫使区域、产业、产品结构逐步调整,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经受了痛苦的磨练,市场观念更加成熟,为2000年经济的发展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总结“九五”经验,积极制订“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中长期规划。这项跨世纪的发展规划工程,将使各级政府官员和各界人士对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上一个新的台阶,必将引起发展观的革命,从而使2000年的年度计划将会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各级政府在制订区域经济发展计划、规划、战略过程中将增加区际分工,互补共荣的自觉性,将比“八五”、“九五”时期更注意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更注意经济运行的质量,自觉地使短期行为服从长远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将大大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各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要素空间配置将更为合理。因此,预计2000年的国内市场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销售将有明显增加,内需将逐步扩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会比1999年顺利。这将抵消海峡两岸政治关系紧张,利用外资减少等负面作用,使gdp增长势头好于1999年。
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度加快,去年三条补贴线的提高,将在2000年产生明显作用,成为调整居民心理预期,扩大内需的推动力。
抓住城市化就抓住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而提高三条补助线,加速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就是降低城市化的门槛,就是加速劳动力商品化,货币资本化的催化剂。因而2000年中国城乡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速度将有加快的态势。利息税的出台、遗产税的酝酿、国有资产运营方式的深化改革都将有利于预算内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的积累和合理的使用,必将增加公民对政府社会保障功能的信赖,消费、投资的心理和社会环境都将好于1999年。
四、2000年将是中国由政治型、计划型农业向效益型、市场型农业真正转变的第一年,农业种植结构、经营结构的调整将是2000年农村经济的主旋律。
篇5
坚持四大建设协调推进,是由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决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集中表现,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支配和决定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矛盾,并以此确定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呈现多个层次,它既表现为基本生活需求,也表现为精神和发展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必须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推进去实现。
坚持四大建设协调推进,也是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得出的,它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虽然世界上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有大量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不仅面临特殊的历史背景资源,面临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而且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发展的方式等方面,都与其他国家有显著差异,如果简单照搬它人经验,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其他方面发展,让经济建设孤军深入,缺乏政治、文化、社会的保障和支撑,不仅将付出惨重代价,而且可能葬送正在兴起的事业。
用科学发展观把握总体布局的协调性
我们对四大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认识已经比较清楚。从总体上看,经济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文化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社会基础,四大建设共同构建了现代化建设基本内容。
然而,在全面推进四大建设中,四者之间关系如何更好地把握,仍然存在不少疑惑。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和国情去认识各项建设之间关系,促使其保持动态平衡。譬如,建国后的几十年中,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不仅制约着政治文明建设,而且制约着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制约着社会组织的发育。为尽快改善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为其他建设创造发展的物质条件,我们必须将经济建设置于四大建设首位,让经济适度超前发展。经济建设先行,既体现了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也符合加快发展的要求。而在物质条件发生很大改善的今天,尽管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还不能被取代,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通过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质量。
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建设滞后,也导致各项建设之间的不协调,引发了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协调发展要求。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符合广大群众的新愿望和新期待,也符合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同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也需要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明确相对具有的主次关系。
促进四大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还需要在各项建设内部形成相应结构。经济建设如果仍然以传统增长方式为主,那么,政府管理体制、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劳动者培训、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等,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根据四大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主导性
篇6
一般来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初期阶段,由于贫穷与落后,主要任务发展经济,这使得经济发展优先于社会发展,所以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在这一阶段有其客观性与合理性。但是,进入发展中期阶段以后,随着生产力落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人们温饱问题解决,对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于是,加大社会发展比重,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进入发展中期阶段的主要任务。
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以及拉美许多国家的发展道路来看,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在发展的初期,为了摆脱经济落后的状态,将经济建设置于重中之重,这使得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局面。例如,人们工资增长低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福利供给滞后于人们需求,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然而,随着由发展初期向中期迈进,一些国家或地区及时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适时加大社会发展比重。由于政策把握得当,这些国家顺利闯关,成功迈向现代化的更高阶段。但是,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出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脱节,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就当前中国而言,在过去三十余年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发展特征。从经济建设诸项指标来看,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但是从社会发展指标来看,我们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公共物品的市场化,使得住房、教育、医疗等于民生需求呈现恶化的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增长与民生需求满足二者之间日益呈现出“有增长,无发展”特征,例如依靠高房价拉动的GDP增长,使面临住房民生困扰的公众越来越形成“经济增长与我无关”的心理感受,从而对经济增长的合法性产生置疑。与此同时,加之社会分化的加剧,资源与机会的配置越来越封闭,这使得社会冲突显现和社会心态危机显化。
从主观上看,近年来相当部分公众从发展中受益的程度开始出现下降,导致对社会问题的心理承受呈现下降的趋势。
社会问题是否会引发公众心态危机,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心理承受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改革与发展必然会导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改革与发展也带给人们更多的资源与机会,从而改变自身的命运。所以,只要从改革与发展中受益的程度大于出现的社会问题,公众对社会问题就具有较高的心理承受。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公众从改革与发展中受益是绝对需要肯定的。人们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大多数人获得了向上流动的资源与机会。但是,近年来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公众从发展中受益的程度却开始出现下降了。一方面,人们的收入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但是民生的支出压力却越来越大,幸福感受开始下降。另一方面,社会流动的资源与机会开始出现了集中的趋势,“富二代”与“穷二代”的出现,表明社会流动空间出现闭合趋势,相当部分公众失去了向上流动的空间,典型的就是在过去十年中社会底层的规模不是缩小了反而扩大了。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没能继续从发展中受益,反而是利益受到了损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众对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必然受到削弱,抱怨与不满开始显化,社会心态危机成为了现实。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强化。劳资矛盾、房地产商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中的官民矛盾成为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心态危机多数时候会表现为“仇富仇官”心态。非常典型的就是近年全国发生多起所谓宝马车、奥迪车撞人引发的。原本普通的交通事故为什么会引发?原因就是撞人的是宝马车和奥迪车,在公众的心目中,宝马车是财富的象征,奥迪车是权力的化身,而行人肯定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宝马车、奥迪车撞人便被赋意为财富阶层和权力阶层对普通老百姓的侵犯,加之在同情弱者的心态驱使下,那些心怀抱怨与不满的公众便会自动的参与到这种“非直接利益”的中去,而并非“受少数不法分子挑唆”。
当然,就当前来看,“仇富仇官”现象,并不是阶层与阶层间的冲突与对抗。在许多公众心目中,对那些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拼搏,勤劳致富的人,多是佩服;同样对那些公正无私、清廉执政干部,多为拥戴。当前的“仇富仇官”心态,更多折射的是公众对富而不公、贪污受贿的憎恨,尤其是有些底层公众,联系自身的利益受损处境,这种心态会更强烈。
从政策调整上看,面对当前已经发展变化了的形势,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明显滞后,相关政策调整不及时,使得社会问题与社会心态危机没有得到及时化解。
抓住主要矛盾,确立主要任务,是我们党革命与执政的基本逻辑。改革开放之初,面对贫穷与落后的国情,我们党重新确立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由此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十余年来,经济建设成就斐然,极大地改变了贫穷与落后的面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但是,三十余年过去了,我们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问题却层出不穷,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社会利益冲突不断显现,社会心态出现危机。这些新的问题是生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矛盾所导致的吗?显然这样的解释是不能让人信服的,也是不利于社会问题治理和社会心态危机化解的。
事实上,我们必须得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绝不是静态的阶段,而是从贫穷落后不断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态进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从发展初期到中期,再到现代化基本实现的若干个不同发展时期。这些不同发展时期串联起来,就是中国实现由贫穷落后逐步迈向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因此,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把握住各个发展时期阶段性变化的特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当前,我们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不仅仅只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发展性矛盾,同时也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结构性矛盾,但是由于对矛盾判断的滞后,导致相关政策不及时。例如收入分配政策调整不及时,没有有效地抑制贫富差距的扩大。民生政策调整不到位,导致公众面临巨大的民生压力,社会福利保障政策调整不全面,导致相当部分公众并没有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由此引发人们的抱怨与不满,当这种抱怨与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引发社会心态危机。
篇7
从突出问题看,首先是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其次是社会融资能力不强,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支撑能力亟待加强。因此,实现“好”对我省而言尤为迫切和紧要,对各级干部来讲责任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艰巨。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省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经济建设的中心由求数量开始向求质量转变。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连续4年达到或超过百分之十,经济发展由追求发展速度,增长速度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质量。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经济总量保持平衡,防止通货膨胀;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缩小城乡差别;资源节约;生态良好;改善民生,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篇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据需求的动态变化对影响供给体系的制度所进行的改革,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保持经济增长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为主要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国内经济领域中由注重需求管理转变为注重供给管理。我们都知道,供给和需求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两大主要力量。然而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是为了让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进行的宏观管理,目的是为了使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结构上保持平衡,从而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进行调整以此来确保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需求管理是通过对总需求进行调整以此来确保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在现存的的经济运行中,若主要矛盾发生在供给侧,则宏观经济管理方法以供给管理为主; 若主要矛盾l生在需求侧,则宏观经济管理方法以需求管理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一般情况是出现在需求侧,所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多采用以需求管理为主要的方法。目前,在新常态背景下,整个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矛盾越来越凸显。例如,一方面重工业发生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出现了中国游客在国外大量购买电饭煲、马桶盖等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管理的角度看,无论是在理论、政策还是实践层面上都具有创新意义。“实践―政策―理论―政策―实践”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过程,实践是理论与政策的基础,理论与政策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政策起到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供给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创新。
1 供给管理创新的关键
1.1 供给管理创新的基本方向是重新配置资源
供给侧改革主要为了让要素流动变得合理,即由低效率部分流动到高效率部分,从无法提供供给的部门流动到有需求的部门。在先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对要素的流动性设置了许多门槛,实施这种门槛的本源是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性,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门槛已经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说,先前的需求管理政策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要求,例如在先前需求管理中起主要作用的货币政策,在目前国内供给侧矛盾突出的状况下,通过加大货币供给量的方式已经无法达到货币政策的初设目标,加大货币量的投放只会导致货币政策出现“流动性陷阱”,没有办法刺激出所期望达到的需求。只要陷入“流动性陷阱”中,先前的需求管理政策就很难再产生新的需求,然而持续进行需求管理只能带来“滞胀”问题。
1.2 供给管理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利用供给创造需求
篇9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取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因而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这种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正是的人民主体价值观,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理想。正是从这一价值理想出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所有价值目标的第一位,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到发展依靠人民。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从唯物史观的高度阐明了当代中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发展的基本问题,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价值性以及人作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彰显了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宗旨。这是创造性地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理论,是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刻体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辩证统一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发展是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其内部矛盾不断产生、运动和解决的辩证过程,发展总是辩证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的辩证发展观,主张在普遍联系中发现、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坚持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科学发展观主张全面发展,就是把握矛盾全局的发展,即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个系统工程,把握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问题,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好与经济增长相关联的各种社会问题,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原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这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辩证的发展。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就是把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发展中要解决好各要素、各环节、各方面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互平衡问题,防止发生失衡现象。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结构性原则及其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法,反映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在要求,揭示了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普遍联系,我们应当充分把握这些复杂的联系,发挥能动性,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认识任何事物的发展一定要保持内在发展能力、要有连续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用前瞻的眼光看待发展问题,始终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的辩证关系,要注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久、连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运动前进性、无限性的发展趋势。
科学发展观把事物以系统状态辩证发展的原理运用于对经济、社会、人和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创造性地回答了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体现了的辩证发展观和社会全面发展理论。
篇10
产生并形成“第二次改革”的思路,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至少在过去5年的研究中,我从矛盾变化的研究、发展阶段的研究、反危机的研究中,愈来愈感觉到,当前的改革,与过去30年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1.关于社会矛盾变化与政府转型的提出
2003年,我提出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政府转型命题。2005-2006年,在全国各地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基本公共产品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认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这一主要矛盾虽然总体上没有变,但矛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突出,并有深刻变化。我把它归纳为两大突出矛盾: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与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
2.关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的提出
当前我国突出矛盾的产生源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基本的判断是: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实现了从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但现行的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调整还不适应这一历史性的变化。
3.关于危机挑战改革的提出
危机不是一次简单的周期性调整,而是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变化;不仅对我国短期保增长形成巨大压力,更对我国发展模式提出严峻挑战。正是在这个判断下,我提出“大进大出”时代的结束以及“增长主义”时代的结束。这两个时代的终结,对第二次改革提出历史性的新要求。
4.关于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改革思路的提出
在国家发改委《十二五改革规划研究》课题中,我们提出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改革大思路,这是对第二次改革的一个系统性概括。也就是说,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型这一历史使命,我国需要尽快启动第二次改革。
关于第二次改革的主要思路
对第二次改革的研究,主要还是基于改革所处的历史阶段、改革环境、改革面临的矛盾与30年前有明显不同。
1、第二次改革与第一次改革有机联系但又明显不同
提出第二次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第一次改革,我国总体上还处于生存型阶段,解决温饱问题是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基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改革,我国开始进入到发展型的新阶段,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成为改革的主要挑战,基本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基础。
第一次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落后的问题,是社会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第二次改革,生产力已经得到极大释放,面临的是内需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
第一次改革,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很长时期内把转变经济总量增长方式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二次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目标,需要推进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等在内的结构性改革。
2、实现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是第二次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二次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消费大国,主线是发展方式转型,基本思路是推进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第二次改革就其领域而言,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也涉及到社会领域和行政管理体制;就其实质而言,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也涉及到社会公共需求转型和政府转型;就其目标而言,不仅涉及消费,还涉及创新、公平、绿色。
能否全面提高消费率,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是未来30年我国能否真正成为经济强国的一个核心因素。
从生产大国走向消费大国是第二次转型的战略目标选择,走向消费大国将是长期的发展过程。为此,需要把构建消费大国的体制机制作为改革的主线。
“十二五”是推进第二次转型的关键5年。能否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型,关键取决于未来几年能否下决心推进相关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
3、第二次改革的时代特征
总的分析是,第二次改革要适应时代性发展趋势,推进相应的转型与变革。
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变革。随着我国内部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外部需求的萎缩将成为中长期趋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增长是必然选择。
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构建消费大国的战略性选择。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成为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未来5-10年正是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黄金期,城市化率有望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达到55%-60%。如果这个时期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有重大突破,城市化率有可能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达到60%-65%。
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变革。我国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伴随着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为此,需要加快社会体制的转型与改革,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年均增长率至少达到5%,未来10年投入15万亿元左右。
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变革。低碳经济涉及发展方式,涉及制度安排。我国主动应对减排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加快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环境产权制度改革。
政府转型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可以说,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是政府转型。这就需要尽快转变“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次改革与第二次转型
第二次转型与第二次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进第二次转型直接依赖第二次改革。
1、第二次转型的实质是发展方式转型
第二次转型的实质是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需求转型、政府转型在内的转型。这就需要强调发展方式转型的三根支柱:一是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扩大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社会公共需求转型,构建适合我国特点的发展型社会体制和政策体系;三是强调政府转型,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2、第二次转型与第二次改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
篇11
1社会运行和社会体育运行
1.1社会运行
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兴运行和模糊发展以及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范围之内。
1.2社会体育运行
下面首先从主客体的角度理解社会体育的构成要素。
1.2.1社会体育的主体
主体在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社会体育的主体指全体与社会体育事业有利益关系的人,这些人包括职业群体和业余群体。职业群体中分为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业余群体分为业余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骨干、积极分子和体育志愿者,广义上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以及进行社会体育活动的普通社会成员。
1.2.2社会体育的客体
客体在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社会体育的客体包括:对象要素,是指社会体育事业运行的对象即社会体育活动,这也是社会体育事业最本质,最根本的表现形态。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指社会体育事业运行和发展的地理空间和地理环境,因为任何一事物的发展必须依托一定的地理空间和地理环境。经济要素,经济基础是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主要表现在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两个方面,物质资源有社会体育的场地设施和器材等,资金资源主要是社会体育得以维持自身运行和发展的经费来源。政治要素,在宪法、体育法和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等相关法规中对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做出了规定和指导,这是社会体育得以运行和发展的政治保障。文化和心理要素,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和心理来维系,而社会体育本身就属于文化活动,它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体育事业的主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心理环境。
1.2.3社会体育的多层次子系统
按照行政区域的标准把社会体育分为农村社会体育,乡镇社会体育和城市社会体育。那么依照这个标准把社会体育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体育的运行系统就分为农村社会体育运行系统、乡镇社会体育运行系统和城市社会体育运行系统三个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内部又有不同要素和层次的区分。
1.2.4社会体育运行
根据社会运行和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体育运行是指社会体育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体育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农村社会体育、乡镇社会体育与城市社会体育等多层次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而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社会体育的多层次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体育的障碍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范围之内,进而促使社会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妨碍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障碍因素
在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障碍因素,这些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pJ卒土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体育事业的主要矛盾,董新光认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矛盾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f41因此,社会体育的主要矛盾是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社会体育需求与社会体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也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重点解决的突出矛盾。
2.2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主要问题
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种超常状态,它影响到体育系统抑制社会正常运行,使部分人意识到它的危险性并希望使之得到改善。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社会和群众的力量l。据此分析社会体育问题是指在社会体育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体育结构和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了社会体育主体的共同生活,对社会体育的正常秩序甚至社会体育运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需要依靠社会和群众的力量来解除威胁的社会现象。社会体育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社会体育的构成要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主体要素方面,主要表现为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和比例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管理缺乏规范性。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51。而(2oo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表明,2000年,我国有35%的人参加了至少一次体育活动,占全部人口的33.9%,65%的人没有参加一次体育活动,占全国总人口的66.1%t51。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43万余人f61。显然这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也是偏低的,而且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职业性和业余性两种人群,对他们的管理也是缺乏规范性的,这些都使社会体育的人口结构缺乏协调性,形成了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障碍因素。
其次在经济要素方面,缺乏体育场地设施和经费投入。尽管在我国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与第四次普查数据相比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增加了11.8亿m。,场地面积增加了5.5亿m,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38m,人均投人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增加了117.09元。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川,要想使我国社会体育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很显然,这些数据相对于我们13亿人口来说还是偏低的。
其三是政治要素方面,关于社会体育的法律法规仍是不健全的。《体育法》第4l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但在法律方面没有规定如果未能做到对社会体育提供必要资金支持或比例过低时作何处罚,体育行政部门对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的行为并没有执法权。这些都说明了社会体育的法制建设是不健全的,致使社会体育的运行缺乏相关法制的保障,可能导致社会体育运行安全方面的问题。
2.2.2社会运行系统方面的问题
即使社会实现了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由于功能作为一种活动,常常是变动不居的,功能上的协调也是经常变化的。功能协调变动不居的特点也说明,社会运行总是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新的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之中的。这表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在社会良性运行的状态下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那么,在中运行和恶性运行的状态下会有更多的矛盾,这样的社会运行肯定给社会体育系统造成不良的社会环境,也会制约社会体育各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2.3转型社会和迟发展社会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加速期,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受到了转型效应的影响。转型效应是指由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等转换的不同步性而对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也会折射到社会体育系统之中,使社会体育的体制和结构的转换受到制约,给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造成障碍因素。从国际环境上看,我国属于现代化起步较迟的国家,属于迟发展国家之列,因此我国社会是一种迟发展社会n。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在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中会受到较多的限制,因此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当然这种影响也会折射到社会体育系统之中,主要表现在妨碍我国社会体育与国际社会体育的及时与平等交流。
3消除妨碍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障碍因素的对策
为实现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消除这些障碍因素。
3.1积极面对和解决社会体育的主要矛盾
我们要承认并紧紧抓住现阶段社会体育的主要矛盾,由于我们国家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体育的主要矛盾。社会体育事业关系到全体国民的身心健康,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这个矛盾的解决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所以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由政府作为引导者,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发展社会体育事业,使社会体育日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进而消除社会体育运行中的主要障碍。
3.2增加体育人口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
在改变人们体育观念的基础上,是非体育人口通过社会体育的参与转化为体育人口;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两个制度下同时发展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分清两类性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实现他们的统一化管理。
3.3解决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和增加社会体育经费来源渠道
充分提高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便民利民的体育场地设施。充分利用身边的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开辟各种各样的体育健身场所,自得其乐地开展体育活动阎。近几年全国范围内逐步兴起和建设体育公园工程,有效地增加了体育场地设施;社会体育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除此之外,我们要不断开拓其他筹资渠道,例如,社会赞助、社会集资以及社会体育自身产业的开发。
3.4完善现有的法制建设
针对当前法制中的漏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解决社会体育运行中的法制缺陷因素,使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有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和保障。
3.5促使社会运行各系统的协调配合发展
社会运行总是处于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统一体中,要想正确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社会各系统的协调配合发展。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各个社会子系统的改革应当保持同步关系,某一子系统的改革过分超前或过分滞后都会对改革产生不利影响。就某一领域看,单项改革必须由配套改革来支持。进而使社会大系统的运行给社会体育系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减少给社会体育系统带来的制约和不利因素。
3.6解决转型效应和迟发展效应的不利影响
篇12
最近,中央提出要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不动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前郭县还要按照既定思路加快发展速度,把我们的经济总量做大,结构调优,确保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现在抓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我们松原市以及前郭县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我觉得我们的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财政实力不强,这些归结起来,是我们二产发展滞后。我们的一产占的比重比较大,前郭县是34.7%,在全市各县区中比重最小。长岭一产的比重是74%,扶余是59%,都是二产发展滞后。松原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样是二产比重小,工业发展速度慢。所以,我们要认清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从而研究确定我们的产业方向和发展重点。
二、要培育主导产业,突出项目拉动。
省里提出要实现县域突破,如何突破?我想首先要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松原市在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石油化工、农畜产品加工、医药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最近,我走了长岭、扶余、乾安等地,还要到宁江去,研究一下我们各县区的主导产业到底是什么?你们已经提出一些想法,我建议你们再归拢一下。我想长岭的主导产业就油气开发、农畜产品加工、风能开发;乾安的比较明确,油田开发及其配套产业、以玉米为主的粮食深加工产业、以亚麻为主体的纺织产业和制药产业;扶余就难一些,扶余有优势,但又不明显,很难把产业确定的很清楚。我觉得建筑材料可以算一个产业,第二个是特色农业及产品加工;第三个产业就是商贸流通产业。另外可以研究一下为哈、长两大城市配套发展相关产业等;宁江区考虑发展三个产业,即:油田开发及配套产品、绿色食品开发、社区服务业;前郭县可以考虑搞四、五个产业,一个是油田开发及配套产品开发,第二个产业就是与食品加工相关的产业或是农畜产品加工业,第三个产业是新型建材业,最后就是旅游业开发。这样一、二、三产业都有了,产业格局就初具优势。
县域突破说到底是工业突破,经济总量的突破,要围绕这个重点把我们主导产业的思路理清。产业的层次、思路理清了,就要突出抓好项目拉动。前郭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的总体工作思路非常好。这个工作思路体现了一个抓经济的大局,突出了抓主要矛盾——工业,突出了抓关键环节——项目开发。如何搞好项目,一个是研究市场,研究我们这些项目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是什么样的,没有市场我们的项目最后只能是倒闭,所以在上项目前一定要搞好市场预测。第二个是资源,我们的资源情况怎么样,除了有我们县域内的自然资源,还有社会资源,包括交通、区位、民族、人文等都是资源。所以,考虑资源的优势一定要不仅仅局限在自然资源方面,要综合考虑。第三个就是开发项目的主体,今后要突出民营这个主体。再一个就是产品开发的技术路线问题,产品开发走向是什么,这对项目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最后就是要把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项目开发上,应该大中小一起上,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小项目发展成产业群也是十分可观的。现在的东南沿海发达省份都提出产业集群化,最近《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都连续报道“产业集群化”。产业集群化是一个产业群落化,几十家、上百家企业都从事一个产业,比如温州的打火机产业,几百家企业都生产打火机,占世界打火机市场80%份额。所以,小产品实行集群化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用创新工作机制来破解发展的难题。
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前郭县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工业园区这块实现了突破,为加快发展带来了机遇。现在有这么几个事情需要进一步研究。一个是抓好载体创新,前郭县有两个市级工业园区,还有县级工业园区,把园区这个载体抓好了,对项目才会产生聚集效应,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为项目建设节约了资金,增强了对项目的吸引力。园区的规划一定要搞好,要把项目分类布局搞好,项目的占地也一定要控制好,节约用地为多摆放项目创造条件。第二个就是技术创新。现在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之路,我们要用现代技术、现代信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增加我们传统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同时,要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比如玉米深加工产业将来会延伸成为化工产业。要解决一个好产品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区域发展的问题。第三个就是在所有制体制上创新。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四个就是人才机制的创新。前郭县这方面做得很好,派了25名干部到南方学习先进经验,为发展大工业逐步培养人才。再一个是创新工作机制,比如推进组制度、包保制度、激励制度等,也是推动项目开发的一个有效措施。
四、改善发展环境,构造投资洼地。
改善环境,一个是硬环境建设,各县区中前郭的硬件条件最好,投资也最多;还有软环境建设,包括政策、法制、服务等等都要不断改善、提高。不管上级直管部门还是地方管理部门都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投资环境现在看主要是诚信环境和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的优势在各地区之间已经不是很明显了。所以,我们要创造诚信和法制环境这个优势,以获得“洼地效应”,吸引投资。我们引进投资的过程实际上是引进企业家的过程,是企业家把资金带来了,而不是把资金放到我们这里就不管了。所以,我们要努力创造成一种洼地效应,吸引商家来投资。
篇13
第二、总量矛盾只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符号经济之中总量矛盾是一个永恒的主要矛盾。在实质经济之中没有总量矛盾,只有结构性矛盾。在运行中哪一个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是我们从事调控应该明确的问题。
当前物价指数同比下降,存在大量市场剩余,人们认为总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那么,1994年、1995年前后一个时期内,物价腾升,市场供给不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指数两位数上升说明总量矛盾比今天还严重,也应该说总量矛盾是主要矛盾,不过供求形势相反而已。物价上升供不应求,物价下降求不应供,何时没有总量矛盾?何时总量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总供求平衡中存在理想之中,存在于历史的平均数之中。在符号经济中,总量矛盾是绝对的、永恒的、唯一的,因而不是主要的。对于发展和运行而言实际上等于没有这个矛盾。短缺和剩余都是供方结构性矛盾的反映,而需求过旺是各级政府盲目跃进的产物,所谓求大于供是计划需求和实际需求、实际供给结构性矛盾的反映。在正常的市场格局中,不是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矛盾。因而也不能用市场调控的措施来解决。客观上只存在个别产品、要素的供求矛盾,不存在社会总产品的总供求矛盾。可统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同空不同时,在实质经济中缺乏时间上的统一性,形不成一对矛盾。
个别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公式P=WD/S(W为价值,S为供给,D为需求。当D=S时P=W,我们几乎找不到这时点。一般情况下不是D>S,就是DW,就是PW时,该产品价格大于价值,有价值转入,当P?W时,该产品价格小于价值,有价值转出。对社会总产品来说,这部分产品获得的转入价值总和等于那部分产品未实现的价值总和。社会总产品的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总需求等于总供给。∑D=∑S。也就是总剩余∑(S-D)等于总短缺∑(D-S)。全社会投入的总劳动在一个时期是定数,总量不变,而在区域、产业、产品间的分布是可变的,不均衡的。在甲地投多了,在乙地投少了,在甲产业、产品投多了,在乙产业、产品投少了。因而从理论上总需求应该等于总供给,因为总剩余等于总短缺,有剩余必有短缺。
第三、符号经济中的统计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关键是统计时空不对称,剩余掩盖了短缺,或短缺掩盖了剩余。这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品格、性质不同。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不对称,生产结构一般都滞后于消费结构变化。供给的内含和数量只能代表过去和现实,而需求的内含和数量代表现实和未来。它们对称的等量的只是现实,因而总是部分产品价值得到实现,部分需求得到满足,过去的产品成为现实的剩余,未来的需求成为现实的短缺。我们说总供给和总需求时间上没有统一性,就是因为过去和未来不在一个时点上,所以总供给和总需求,构不成一对矛盾,时间上缺少统一性,它们时间上有统一性的部分只是供给和现实需求相当的部分。总供给和总需求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S1=D2代表现实供给和实现了的需求。S1代表剩余,不符合现实需求的供给,D2代表未实现的需求,但对需求而言是现实的,不是没有购买力,而是实现不了,相对现实供给而言未来才能实现。只要在剩余没有丧失使用价值之前,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消费,生产剩余的社会劳动量在再生产中投向短缺,去创造需求,实现未实现的需求,结构就逐步调整到合理结构。从社会总劳动看问题,圆S和圆D是两个面积相等的圆,不过由于投入结构不符合需求结构,两圆心不在一点上,而在图形上形成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状态,实际上S1逐步缩小,S2逐步扩大,D2也会逐步缩小,在某一个时点上两圆心重合,两圆重合S1为零,D2为零,S=D。当然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错位是常态。而在符号经济中,统计总供给时反映的是S1=S2为总供给,统计总需求时只统计了D1,无法统计D2,甚至观念上根本就没有D2这回事。所谓需求不足,在人们眼里,需求只是D1。其实在有剩余和大量储蓄存款同时并存时期,D2转化为储蓄,等待短缺的供给。
我们当前的供求关系正是如此。从统计上看,存在大量剩余,物价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有效需求只统计了实现了的一部分D1,而D2没有统计出来。无效供给的剩余掩盖了有效供给的不足。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是相对的,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运行体制机制、特定的交换分配关系前提下的有效性。离开了特定的交换前提无以判断有效无效。
我们暂且不谈使用价值意义上的供给结构和新的需求结构的矛盾。仅就现存分配交换关系而言,某些供给也是无效的,没有有效需求的供给就是无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