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治理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当下,谁来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从学理而言,现代政治学认为,现代社会应是政府、市场、社会三种力量基本均衡的社会,三者共同构成稳定社会的“铁三角”。[1]
“青年社会组织”一词由上海团市委在工作实践基础上首创,最先称作“青年自组织”。[2]目前理论界、实务界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概念内涵尚存争议,上海团市委认为,青年社会组织是指由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充分体现了青年的社会性、发展性,以及青年组织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3]
本文认为青年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以18至40岁的青年为主体,自发成立、自主运作、自我管理,涉及青年事务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其中包括依法正式登记注册的青年社会组织和暂未具备登记注册条件但在发挥积极作用的青年自组织。目前,闵行全区注册社会组织(民非、社团)共756家,其中以民非注册的青年社会组织43家,以社团注册的3家,共计46家。
为更全面地了解区内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笔者于2015年7~8月期间对相关青年社会组织进行了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共发放46份问卷,获得有效问卷40份,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一)青年社会组织的生存概况
(1)提供有偿服务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资金来源最主要的方式是提供有偿服务,占31.25%,其次是政府采购或政府拨款(18.75%)和项目收入(18.75%)。剩余依次为商业赞助、会员费、其他,社会捐赠为0。
(2)行政办公支出是青年社会组织的主要支出。数据显示,行政办公支出占31.58%,是最主要的支出。其余依次为活动支出26.32%、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支出21.05%,以及设备和器材支出、公共服务支出。
(3)缺乏资金是青年社会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数据显示,缺乏资金是青年社会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占38.46%。其余依次为缺乏社会支持23.08%、缺乏政策支持15.38%,以及缺乏人才、组织自身能力有待提高和其他。被调研组织中无人勾选“行政干预太多,体制不顺”的选项。
(二)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况
(1)承接政府委托项目是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在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情况中,71.43%的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是通过承接政府委托项目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剩余14.29%表示与政府部门没有合作关系,14.29%表示曾向政府部门提供咨询。被调研社会组织中,均未接受过政府部门的无偿赞助。
(2)教育、文化体育服务是青年社会组织承担的主要社会公共服务。数据显示,在青年社会组织已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中,教育服务和文化体育服务是最主要的两大类,均占到了23.08%,排第三的为环境美化服务15.38%,剩余依次为就业服务、慈善扶贫和社会救助、公共安全、社会融合、心理咨询,被调研社会组织中没有从事卫生医疗和家政便民服务的机构。而在未来还能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教育服务仍是最主要的服务,占21.74%,其余比较多的仍然是就业服务、慈善扶贫及社会救助、文化体育服务、社会融合服务,依然没有机构选择家政便民服务。
(3)政府采购是青年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数据显示,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方面,最主要的是政府采购或政府拨款,占27.78%,其他还有商业赞助等。
(4)资金不足是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面临的最大困难。青年社会组织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主要困难方面,37.5%认为资金不足,25%认为税收政策优惠无法落实,12.5%认为是信息不对称等。
(三)对今后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期望
(1)集中招标采购和定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是青年社会组织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最希望的方式。数据显示,当问及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应采取的方式时,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认为应“由政府公共平台集中招标采购”和“定向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均有30.77%。其中,也有较多机构选择了短期合作、定向补贴、行政职能授权转移。
(2)采购标准明确是青年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中最看重的程序因素。数据显示,35.71%的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认为采购标准要明确是政府购买服务中最重要的程序。其余依次是程序公开透明和信息公开透明。
(3)加强项目的过程监控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最应加强的环节。数据显示,在问及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应如何加强监督和审核时,26.67%的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认为“要加强项目的过程监控”。剩余选择较多的是加强绩效考核和第三方评估监督,但资金跟踪监管的选项较少机构选择。
(4)政府加大放权和制定明确服务标准是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中有待加强的最主要方面。数据显示,在问及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中有待加强的方面,认为“政府部门要加大放权力度”和“制定明确服务标准”的均占27.12%。
(5)提供财政支持和项目经费是今后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最需要的政府支持。数据显示,38.46%的受调查青年社会组织认为需要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和项目经费”。剩余诉求依次为税费减免和场地支持,而通常政府提供较多的“对社会组织开展培训”则没有一家机构选择。
三、闵行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和瓶颈
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和座谈走访,我们认为当前闵行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仍存在以下主要瓶颈:
(一)资金是困扰青年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
资金是青年社会组织最基本的资源之一。缺乏资金的青年社会组织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也难以吸收足够的专业人才,严重影响其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这不仅在问卷调查还是座谈走访时都是青年社会组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二)缺乏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的常态化机制
一方面,政府部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意识不够普及;另一方面,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具体的制度性安排相对缺失或滞后,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拨付力度不大。此外,与青年社会组织有最密切业务关系的共青团组织,资源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青年社会组织资金困境的资源不足。
(三)政府监督管理方式单一
目前,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主要集中在登记与审批这道关口。社会组织登记审批一旦获批,政府的监管力度就显得不够,尤其缺乏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手段。
(四)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够多元
目前,除了共青团系统的青年中心项目等,没有针对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平台和项目,部门合力尚未形成。例如,民政系统的公益创投、公益项目招投标对青年项目支持力度相对较弱,根据福利彩票金相关规定,只能用于弱势青年群体,实际上就排除了大量青年文体公益类的诉求。此外,青年社会组织作为新时期青年再组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承担重要的群体利益表达功能,但目前没有很好的渠道提供给青年社会组织向党政反映诉求。
(五)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各类媒体对于青年社会组织宣传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会影响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在整个社会中形成鼓励从事社会创业的氛围,以及青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四、深化闵行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的重要性
只有思想上为社会组织“松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为社会组织“松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并非政府责任的转移,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具体方式和机制的转变,是政府为了向民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将其具体生产过程让渡给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只有清晰认识到这点,才能为包括青年社会组织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政策环境。
(二)强化公共财政在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责任
青年社会组织承接政府的一部分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是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一种体现,但这不等于政府不再承担相关责任。政府应当强化公共财政在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责任,一是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在政府购买中明确服务对象、服务方法、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的监控和评估方法等。二是探讨建立公共财政对青年社会组织资助和奖励机制,并加大对区内青年社会组织的枢纽型组织――“青年空间”的支持力度。三是要切实落实公益性社会组织税收优惠管理办法,并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拓宽社会组织筹资渠道。
(三)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估
政府应该转变“重登记管理、轻运行监管”的做法。在事中监管方面,考虑在相关主管部门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和失信惩罚制度,建立社会组织法人数据库,定期公布社会组织遵纪守法、年检情况等信息。在事后评估方面,民政、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应联合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机制,加强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的绩效管理。
(作者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作者简介:迟骋(1983―),男,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MPA研究生3班。]
参考文献
篇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由政府公共财政支出膨胀而引发了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为解决和处理对这些危机,理论界掀起了治理研究的热潮。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集中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稳定形势堪忧、农民上访事件不断,甚至形成了农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对立。这些社会问题使得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它所面对社会治理困境不容忽视。本文拟从前人研究的基础出发,全面分析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实践及启示,并进一步提出深化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改革的建议。
一般说,社会治理能力是指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它是指公众对涉及社会管理的公共物品的需求与政府提供这些公共物品水平之间的持续平衡过程。社会治理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治理泛指所有与乡镇政治、行政、经济、社会变迁有关的管理体制和变革模式,包括政治上的村民自治或乡镇自治;行政上的乡镇管理机构、体制和方式;经济上的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和城镇化建设;以及国家与社会(具体就是乡镇政府与农民和农民自治组织)的关系等。狭义的社会治理是指乡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体制、机制、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与综合,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乡镇政府能够有效发挥其治理能力。这是因为:首先,这是由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的范畴决定的。虽然关于农村社会管理的范畴还处在争论之中,但至少包括上述列举的各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可以纳入公共物品的范畴,而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就涉及到政府能力的问题,因为能力建设是政府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其次,这是由我国“三农”问题突出的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历史反复地表明,良好的政府不是一个奢侈品,而是非常必须的。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笔者更倾向于在狭义上运用社会治理的概念。因此,从内涵来看,乡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可以转化为乡镇提供的涉及社会管理等公共物品的能力,而供给的过程即是其能力作用的过程,包括获取要提供的公共物品资源的能力、决定提供何种公共物品和如何分配这些公共物品的整合和配置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涉及到乡镇政府职能划分、行政权力运用等问题。
二、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现状
(一)乡镇政府公共财政能力较弱
影响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首要因素是政府的财政能力,分税制改革后,乡镇政府公共财政能力偏弱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事实。目前我国乡镇政府财权的配置主要源于1994年后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该体制基本划分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职权,同时地方各级政府比照这种方式,形成了地方政府之间包括与基层乡镇政府财政职权的基本配置。中央拥有财政税收的最大权力,而乡镇政府财权空间则被逐级压缩,财权逐层上移。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使这种状况更加明显。乡镇政府的巨额债务即是一典型的例证,据保守估计,我国县乡两级的债务已经高达5000多亿元,并且每年以200亿元的速度递增。乡镇政府财政能力不足,制约了其资源获取能力,而资源获取能力的强弱影响了乡镇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直接表现在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和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或低效供给。
(二)乡镇政府权力虚置,存在授权不足与越权并存
政府能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使行政部门能够强而有力,所需要的因素是:第一,统一;第二,稳定;第三,充分的法律支持;第四,足够的权力”可见,政府能力的强弱与行政权的大小有关。虽然宪法赋予了乡镇政府方方面面的权力,包括领导本乡镇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建设,做好公安、民政、司法、文教、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工作,但实际上这些权力因没有实际的机构载体而被虚置。乡镇政府在形式上设有包括农经站、农机站、水利站、林业站、畜牧站、文化站等名目繁多的机构,然而这些“七站八所”并不为乡镇政府管理,形成对乡镇政府实际上的授权不足。另一方面,在“垂直型体制”的作用下,乡镇政府为完成上级分解的政绩指标,在没有法律明确授予权力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如计划生育、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执法工作又有明显的越权行为。授权不足与越权并存使得乡镇政府很难有效地整合和配置现有资源,大部分资源被分配到实现政绩指标上,而与社会治理密切联系的公共物品难以提供。
(三)乡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单一,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不足
目前,农村公共物品大多是由乡镇政府和部门自上而下来决策供给,供给的主体多来自于政府。主要的提供方式是:预算内的包括财政拨款、购买服务等;预算外的包括乡镇企业上缴利润、管理费、乡镇统筹、各种集资、罚没和捐款等。比如农村的主要公共物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农业水利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农机事业服务等都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而预算外供给的公共物品范畴更加广泛,无论预算内还是预算外的供给主体始终是政府,且大多采取行政性的手段,甚至是计划性的方式,较少采用市场的方式。而治理理论和实践表明,政府并非是公共物品的唯一供给者,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网络中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只是各参与者中“同辈中的长者”,公共物品提供方式要包括市场化、私营化或公私合作等多种模式。当前由于乡镇政府单一的供给方式与农村生产和生活中日益增长的公共物品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造成了社会治理有效性不足。
三、浙江“强镇扩权”改革的启示
从社会治理能力的现状分析,我国乡镇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资源获取、整合配置和运用能力上都存在缺陷,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地方政府进行很多有益的探讨和实践。目前在浙江省刚刚推行的“强镇扩权”改革即是其中之一,其做法是直接从影响乡镇政府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因素人手改革。2005年9月,浙江省首先在绍兴市进行了改革的试点,2006年又将试点扩展到嘉兴市,2007年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强镇扩权”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启示有三个方面。
(一)赋予乡镇政府一定的财政权用以支持其公共物品的自主供给
“强镇扩权”改革的原因之一是乡镇没有独立财权,其税收基本被上级(县、市)抽走,致使乡镇的公共财政无法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浙江省政府在支持中心镇发展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将部分财政权力下移,如在中心镇范围内收取的规费和土地出让金,除上缴中央部分外,地方留成部分向中心镇倾斜。绍兴市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从2007年起除了上缴中央和省级财政的部分,增收部分不再由县镇两级共享,而是全部返还给乡镇。乡镇财权的扩大,能够促使基层政府将更多的支出应用到公共服务领域内,如嘉善县西塘镇原计划从2005年开始用3年的时间,每年从镇财政拿出420万元解决7个行政村的便民服务区的建设,但因为工程欠债不得不将原计划的每年7个行政村缩减为3个。“强镇扩权”使该镇具有了相当的财力,可以按照原计划实行了。可见,改革初步缓解了乡镇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其自主提供公共物品的积极性。
(二)通过权力下放赋予乡镇政府实际的社会管理权限
“强镇扩权”改革下放了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主要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赋予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了扩权镇政府农村科技、信息、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建设、公共文化、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职能。权力下放的主要方式是县向乡镇委托授权。例如,为了填补乡镇政府在环保监管上的职能缺位,首先进行改革的绍兴县就通过书面授权的形式。在2006年底县委县政府与钱清镇等5镇签订委托行使管理职能协议书,明确规定了乡镇执法员可“对辖区企事业单位违法排污行为开展调查取证并提出处罚建议”。也就是说获得授权的乡镇环保执法员只要拿出相关执法证就可对发现的偷排污水行为进行及时处理,而不用再向上级汇报,由县级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处理。通过委托授权,理顺了乡镇与上级政府的权责关系,解决了其“有权管不了,无权不能管”的问题,化解了乡镇政府权能不符的矛盾。
(三)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实现多样化的公共物品供给方式
《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确定了中心镇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一校(高标准的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二院(中心卫生院、综合性敬老院)、三中心(文化中心、科普中心、体育中心)”等设施,以及“一路(高标准的进镇道路)、二厂(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三网(自来水供水网、垃圾收集(处理)转运网、通村公交网)”等设施。当然这些公共物品的大量投入仅仅靠乡镇一级政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改革过程中一些乡镇采取了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走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道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如诸暨市店口镇采取了BOT方式,由政府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当地一家民营企业占投资额的51%,其余49%由店口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出资,建立起国内第一个乡镇垃圾焚烧场。2006年该镇将一些道路、公交、公共区域广告经营权进行特许拍卖,当年即为政府筹措上千万元建设资金。乡镇政府通过BOT、特许拍卖等形式转变了其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即从原来的行政方式转变为市场方式,提供的主体也由政府单独提供转变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为以后发展成为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提供方式奠定了基础。
“强镇扩权”改革以下放财权、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核心,赋予乡镇政府一定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改革抓住了我国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不足的关键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应该成为我国乡镇改革的可选路径。
四、进一步改革的路径选择
浙江的改革刚刚起步,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改革才能持续下去,实现乡镇政府权责对等、乡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一)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
乡镇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是财政汲取能力不足。这源于我国现有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因此仅仅着眼于乡镇政府的财权配置并没有抓住改革的关键问题。在单一制国家,乡镇的财政配置是从属于整个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制度的,因此要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不仅要明确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财政支持,而且还要明确市级、省级甚至中央政府对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具体的可以从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制度人手,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改变由上到下的转移支付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效益评估机制,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是乡镇政府具备应有社会治理能力的基础。
(二)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监督体系
拥有权力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为保证权力的有效合理运用,权力监督就成为关键。随着乡镇政府财政自主能力和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增强,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体系,促使其权力不被滥用,发挥其应有的能力。目前学界比较一致的建议是,对乡镇建立起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定位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所以在绩效考核指标上应该淡化对经济指标的追求,而应该把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治理、污水垃圾处理、社会治安、乡风文明、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和规划管理等公共物品供给列入指标内。但这些监督考评的方式还是行政性的,容易滋生长官意志。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该转变上级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监督方式,即从行政性的转向法律性的,主要是以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干预,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责任纳入到法治轨道。即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政府具有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法定义务,必须通过合法的行政程序来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接受来自权力机关、非政府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大力培育社会自治力量,发展非政府组织性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篇3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国外学者不仅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且也十分关注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课程实践的研究上。对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等,基本观点认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而党的十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等。论文方面数以万计,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周中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韩振峰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等。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如周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方法、对策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关系研究
做这方面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钊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统一的。[1]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薛明珠、陈树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难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层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评价困难。并提出了具体恶实施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2]
陈延斌、周 斌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围的弱化;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显现出两重性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环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实现有效融入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胡绿叶、何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条路径选择:以提升教师素质槠鸬悖展开理论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主线,精选教学内;以大学生认知律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以校内外教学资液为载体,拓展教学途径。邵 银 、余 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分别从四门思政课特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问题:“基础”课重在帮助大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原理”课教学重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纲要”课教学侧重于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概论”课教学重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和选择能力。陈宗章在《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规范化路径,即合理规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依据,使之成为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生活化路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体现生活内容,在生活叙事中展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社会化路径,即搭建社会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展开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王占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几条途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手段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体系,从环境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基本范畴、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鲜有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局限进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径和策略等方法论上”的研究,体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倾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维度和文化维度问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条件研究不足,对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重视。
4、技术性路径研究呈现出简单重复的研究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
5、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的思考。
篇4
一、广西高校教师社会兼职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对广西11所高校的40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研,包括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玉林师范学院、贺州学院、钦州学院、百色学院等各层次、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征求教师们对高校教师兼职的现状了解及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调研发现:有40%左右的高校老师参与社会兼职。从兼职时间来看,这些兼职教师中,每年兼职在半年以上达到6.3%;3—6个月的占比16.4%;0—3个月的占比18.6%。从兼职数量来看,每年兼职在5个以上的占比1.9%;3—5个的占比4.7%;1—2个的占比31.5%。从兼职的地点来看,去学校兼职的占比25.2%;去企业与公司兼职的占比36.7%;给私人做兼职的占比19.2%;自己办公司的占比14.8%。从兼职方式来看,校外兼课占比21.6%;自己办班的占比6.8%;技术咨询占比15.3%;经商占比7.1%。从兼职专业来看,目前实用专业的专业兼职人数最多占比54.8%,其次是热门专业,占比22.2%。可以看到,目前高校教师兼职的形式多样化,而其中大部分教师选择去校外兼课和到企业、公司做技术咨询。大多数教师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兼职给予积极评价,在受调查者看来,教师兼职的领域多与本人专业相关,有利于个人专业上的成长;往往是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承担更多社会兼职工作,实用专业、热门专业的社会兼职人数最多。对于人们所担心的精力转移问题,超过70%的受调查者认为兼职不会影响本职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而更多人认为高校教师兼职会激发科研热情和灵感(83.9%),有利于发挥自身潜能(62.5%),更可通过兼职,拓宽信息渠道、扩大人际关系、充实个人生活、增加获得资源的途径。至于高校教师的稳定问题是否因之受到影响,只有26.0%的教师表示如果兼职受限,会考虑离开高校,而大多数教师在高校与兼职领域之间,都选择继续“留在高校做个好教师”(42%)、“不会离开学校”(22%)。尽管如此,64.1%的受调查者也认为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优化高校教师兼职提供法律保障,这从某个角度上说明了高校教师的理性和客观认识。
二、如何认识高校教师社会兼职问题
为了获得对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社会兼职问题的准确判断和定位思考,需要考查高校的社会功能及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以及教师社会兼职对于高校功能实现的影响。可以看到:
(一)高校教师社会兼职有其现实的合理性
1.高等教育功能使然
现代大学教育的功能被定位为: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教学、科研功能的定性是明确的,并一直是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基本指标。而其社会服务功能,在我国长期的精英教育指向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发育。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大学分类管理的改革进程,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会越来越体现高校应用性转型的实力,高校教师需要主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赢得高校转型发展的主动权。高校教师的社会兼职发挥着专业和智力优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正面积极的作用,是服务社会、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2.政策法律规范的允许
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规划,高等院校实践性教学改革,高新行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多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背景都在推动着高校教师与社会的联系。高校教师兼职有不少政策上的依据。1988年国家科委的《关于科学技术人才业余兼职若干问题的意见》对科技人员(包括高校教师)进行兼职有一些细则性的规定,鼓励科学技术人才在专利、发明等技术成果等方面进行应用开发。2002年科技部和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教师兼职进行科研创新。2011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高校教师要“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同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也提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福建、湖北等省、直辖市相继出台了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政策。3.学科专业发展的需求高校教师社会兼职有利于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影响力的拓展,这对于高校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高教大众化发展阶段,教育教学需要不断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尤其在一些新发展和发展迅猛的行业领域中,大学教学的传统内容和模式都已落后于社会的需求。教师在具备一定理论专长的同时亦有一定的工作领域实践经验,是教学效果质量的必要保障。社会兼职为教师提供了机会,帮助教师获得实务经验。更有甚者,由于专业的实习和就业很多时候也依赖于教师的社会影响力,教师主动参与社会兼职并发挥其影响力是专业实力的重要表现。在某些学科专业中,高校教师兼职还有助于深化发展学科专业,带动新学科新专业的形成。如民政部政策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依托专业资源创办民办社工机构,是解决当前社工专业的应用性的重要举措。综上所述,从高校教师社会兼职的主流来说,是符合从个人到学校到专业学科发展的需求的,值得政府和学校管理予以充分肯定。而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高校发展相对迟滞,服务社会能力较弱,实践性教学尚未得到较好实现,高校教师主动参与社会兼职活动有利于提升高校及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认识这些现实的合理性,是把握好高校教师管理分寸的前提。
(二)高校教师社会兼职易触发一些管理问题
由于参与社会兼职带来的显性利益,在当前管理失位、高校评价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高校教师社会兼职容易引发这些管理问题:
1.职业道德问题
虽然高校面对的成年学生,不像中小学生那样易受教师言行影响,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同样严重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自由性等特点,以及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兼职的宽容,有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裸地推销自己的社会兼职产品(如某些直销产品、资格考试培训等),有些教师热衷于在课堂上反复渲染自己社会兼职的“成功”故事,社会上的一些拜金思想被无节制地传播,干扰学生的求学意志,扰乱学生的思想,影响到学校声誉和教师的职业尊严。
2.利益分配问题
在外兼职的教师大多拥有一技之长,这些特长是个人智力的体现,但也是在高校这个研究环境中成长的结果。教师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兼职工作中,大多数时候二者并不冲突,但在一些专利、发明、技术秘密、教学模式、管理技术等具有浓郁的职务产品性质的成果输出中,基于学校声誉而产生的兼职行为,利用的是学校名称、声望等无形资产,教师所获取的利益很少会主动兼顾到职务成果中的学校利益,有时也难免造成学校、教师与兼职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甚至知识产权纠纷。
3.教学影响问题
一些教师处理不好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间的关系,在大量投入兼职工作的过程中,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挤占教学、科研的精力与时间,在教育容量和教育深度上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声誉,损害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教育目标的达成,除应藉由法规范予以确立外,尚需经由教师全心投入教学加以实现。授课与教学的成功与否,有赖教师感情的投入、师生的互动,亦即教师专业的纯熟。”[2]当前的高校教育环境变得更复杂了,需要教师对学生投以更多的关注,对教学投入更多的热情,对一个教师来说,只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始终是第一位的。4.同行质疑问题基于高校教师管理缺位的现实,部分高校教师凭借其校誉、职位和个人声望,在多个社会机构中兼职,有的甚至在企业参与分红,轻松拿到不菲收入,引发强烈的不公平感;而有部分高校教师热衷于社会兼职却在本职工作中挑肥捡瘦,只承担最基本的教学课时工作,常年缺席各项集体活动,在学生实践指导、高校承接的社会公共服务工作方面很少承担甚至完全不承担责任,引起同行的强烈不满。
(三)高校教师社会兼职问题的性质不同,应区别对待
综上,高校教师社会兼职对于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兼职形式、不同的兼职人员和不同的兼职领域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国内很多高校的管理首先是区别对待,将高校教师社会兼职区分为不同的范畴,而加以分类管理,这种做法值得认真借鉴与思考。比如,在湖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名牌高校集中的地方,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度大,利益分化也更加严重,他们通常会将高校教师兼职分为三类并分别予以规范:一是鼓励性兼职;二是限制性兼职;三是禁止性兼职。①那些可“扩大本人和学校学术声誉或社会影响的兼职,如在各类学术组织或其他非赢利性机构任职,在其他高校兼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不担任实质性工作任务的名誉性职位,在学校大学科技园从事产品孵化、成果转化、创业实践活动等”[1],是学校乐于见到的情形,学校通常会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对于那些于高校没有太多显见好处,却占用工作时间的兼职,很有可能损害学校既有声誉和利益的兼职行为,学校通常予以禁止。包括“接受校外机构的全职聘用或与校外其他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个人或与他人合作开办公司(不含在学校大学科技园开办公司)、举办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培训班;到与学校存在直接利害关系冲突的机构中的兼职等”[1]。近年来,随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明确和政府反腐力度的推进,对高校领导干部的社会兼职的禁止性规定也在党纪国法中不断强化。①这种对党员干部看似一刀切的做法可算是新时期反腐倡廉运动的必要举措,旨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3]。比较值得探讨的是限制性兼职。所谓限制性兼职,系指那些与本人专业、学科有一定关系,以赢利为目的的兼职。这类兼职有其营利性驱动,利弊参半,信息模糊,在占用兼职者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及其所在学科专业的发展,有时还有助于增强个人与单位的学术影响力。这类兼职是高校教师管理的一个难点。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中,这类兼职所占比例较大。
三、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社会兼职学校管理探讨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社会兼职实际,有必要对教师社会兼职的政策和规范确立起鼓励加管理的政策立场,强化监督,分类管理,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兼职的规范体系。其中,高校作为教师管理的主要单位,应确立好具有约束力的学校规章制度,确保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专业智力优势,要生动活泼地迸发,而不是随波逐流、迷失正确的方向。这里提出若干基于高校主体的社会兼职管理策略。
(一)确立社会兼职的限制性条件
首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合法程序的前提下制定本校社会兼职的限制性条件。虽然说社会兼职对于教师个人和高校学科专业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好处,但高校工作的核心“仍然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任务……社会服务职能不能冲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核心职能”[4]7。一般来说,要求教师承担社会兼职的前提是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单位必需的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等工作,不得随意占用工作时间、打乱教学秩序。为此,需要建立起社会兼职的申请制度,确定限制在一定的工作日内从事社会兼职,因特殊情况需要占用工作时间的,应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特殊情况下的兼职申请,由校长办公会审批。否则不予批准或以违纪处理。此外,业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不得损害所在学校的利益,须有利于扩大所在学校的学术声誉或正面社会影响;不能未经审批无偿利用本单位的设备、资料等也都是限制的基本条件。
(二)明确社会兼职中单位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高校是社会的知识堡垒、文化标志,有着崇高的社会声誉,高校中的知识产权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中,那些确属已登记注册的发明创造、专利产品、著作和软件产品等职务技术成果,其所有权涵盖的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等权限均属所在高校,个人不得对外转让,只能通过个人影响力促成单位与成果应用方的合作。个人从中分配的利益采取协议管理的方式,由知识产权的拥有主体根据各个主体在其中的贡献进行公平分配。而那些代表着高校无形资产的标志性名称、图案等,一般不得由个人或兼职单位使用。另外,也有不少的技术成果属于技术秘密,所谓技术秘密,“系指那些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5],另外还有通过学校组织的培训学习,以及教师团队共同开发的一些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法律上并没有得到明确的保护,但带有深刻的学校职务烙印,这些高校优势技术的使用收获的利益,更多由单位与个人之间协商处理。在这方面,高校自身要有知识产权管理的意识和技术,对相关教师明确责任义务规定。为了促进高校教师社会兼职的有序发展,扩大产学研的主动合作,有人建议“由学校宏观统一管理,有计划、有组织地让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4]9,这不失为一种让学校的知识产权增值的好办法,更值得重视的是其对于提升高校教师的社会参与能力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不小的意义。
(三)理清社会兼职中的法律责任和违纪处理办法
大学教师校外兼职期间所产生的一切民事方面的纠纷,基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由兼职教师与兼职单位合议解决。对于那些承担一定延续性兼职工作的教师,提醒其与兼职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参与社会兼职的教师须承诺在兼职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或与兼职单位发生的技术、经济、法律纠纷,一律由兼职者和兼职单位负责,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对于教师社会兼职期间产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如偷漏税行为、资金非法转移等,除了按相关法律追究其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外,学校一经查实,即应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包括年度考核不合格、补缴相应经费、降级聘用,直至解除与学校的人事关系等。
(四)重视师德考核,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我国高校现有的职称评审和考核指标体系过分重视科研,强调统一的内容多,显性指标多(如、课题申请),相关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的内容缺失,无法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导致教师忽视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尤其是社会服务方面,更因其能力和资源上的限制使得高校教师无法投入。所以,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引导教师夯实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的技术和能力,可根据教师的擅长和兴趣,建立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分类管理模式,尤其注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的分类考核,将社会服务效能充分纳入考评之中,并注重发展性评价,对教师进行教师综合评价,保证不流于形式,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得到激励。同时,建立起新的师德考核制度用以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和教师的工资、待遇等切身利益方面相挂钩,并把教师的行为纳入要求之中,例如:严禁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在社会团体挂名谋取私利、严禁私自以高校名义在校外兼职、严禁教师在兼职过程中损害高校利益。
(五)完善教师社会兼职的救济政策
有管理就会有管理不当的行为。高校教师社会兼职行为作为一种性质复杂的工作形态,在得到普遍规范的同时,也要谨防管理不当对当事人的权益造成损失。因此,须基于权利救济设定相关程序,教师社会兼职中因学校管理行为产生的纠纷也应纳入到学校教师申诉制度之中,《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而如果教师社会兼职行为导致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人事争议,则适用仲裁制度,由省(自治区)、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适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进行公平公正地仲裁。学校内部亦可完善有利于教师维权的教师申诉制度,使教师在社会兼职方面所受的不公正待遇可以得到合法合理的纠正。以上只是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社会兼职的学校管理的一些原则性的建议,要真正管理好教师社会兼职,使其社会功能得到有益地发挥,全面促进学校当前面临的应用性转型,还需要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兼职作更加细分程序上的针对性指导,有待研究者进一步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湖南大学关于教职工校外兼职的若干规定(暂行)》(湖大人字[2011]10号)[EB/OL].(2011-03-29)
[2]董保诚.论教师法教师辅导与管教,引自教育法与学术自由[M].台北:月旦出版公司,1997:100.
[3]于伟峰,吕婧.试论的反腐倡廉思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7.
篇5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编制《“90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问卷》,从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等五个方面对“90后”高职学生的责任感意识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2011级新生,男女比例为5∶5,所有参与调查者出生年月均在1990~1993年之间,共发放问卷1100张,去除无效问卷108张,有效率为90.18%。通过原始数据的输入、筛选、整理、排列得出一手数据,从而为 “90后”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奠定基础。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在行动上能自觉履行对社会、集体和个人应尽的权利和义务。即个体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安定与变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应负的责任,将自己的存在与活动同人类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社会责任感是伦理道德的重要方面,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中最主要的品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它包含以下五个层次:第一是对自己的责任感;第二是对家人的责任感;第三是对他人的责任感;第四是对集体的责任感;第五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下面就以上五个方面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对自身的责任感
(1)在生活费来源方面:有51%的学生回答“全部由家庭支持”,27%的学生选择“各类奖学金”,9%的学生选择“社会资助”,13%的学生选择“家庭负担的同时自己勤工助学”。从调查结果上看,90后高职学生在经济上过于依赖家庭和社会,自我责任意识只在较少的一部分人身上觉醒。
(2)在校规校纪方面:在问及“考试作弊或作业弄虚作假”问题时,有9%的学生表示“强烈反对,从未做过”,38%的学生选择“知道不对,但偶尔为之”,53%的学生选择“无所谓”。从调查结果看,90后高职学生对自我行为负责的意识不强。
(3)在规章制度方面:在问及“闯红灯或横跨护栏”问题时,1%的同学选择“经常会”,46%的同学选择“偶尔会”,“53%”的同学选择“从来不”。从调查结果看,有将近一半的90后高职学生有过违反相关规章制度的不文明行为,表现出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2.对家人的责任感
(1)在赡养家人方面:有82%的学生选择“子女负责”,14%的学生选择“老人自己”,4%的学生选择“社会或其他”。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90后高职学生有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但另外两项选择比例也不低,也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
(2)在欺骗家人钱财方面:有59%的学生选择“从未骗过父母钱财”,36%的学生选择“偶尔会”。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的90后高职学生对父母充满感激之情,认为骗父母钱财是不孝敬行为。但也有少数学生有过欺瞒父母的行为,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
3.对他人的责任感
(1)在对待同学朋友方面:在问及“同学朋友犯错如何做”这个问题时,有63%的同学选择“会多次提醒”,19%的同学选择“会提醒一次”,18%选择“不必参与别人事情”。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90后高职学生还是关心同学朋友,对朋友负责,但也有少数同学的态度反映出他们内心深处对他人的冷漠。
(2)在对待他人方面:在问及“他人需要帮助时如何做”这个问题时,有18%的学生选择“围观”,36%的学生选择“立即帮助他人”,39%的学生选择“看情况通过其他方式帮助他人”,17%的人选择“离开”。从调查结果看,较大多数的90后高职学生能够不求回报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他人,体现了他们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选择围观和离开的比例也不低,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4.对集体的责任感
(1)在班级管理问题上:在问及“上课时秩序混乱如何做”这个问题时,有4%的学生选择“会及时制止”,63%的学生选择“不确定”,33%的学生选择“不予理睬”。从调查结果看,90后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停留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作为层面,还没有达到主动参与、关心集体的作为层面。
(2)在社团活动问题上:在问及“是否乐于参加学校社团活动”这个问题时,有18%选择“根据兴趣积极参与”,27%的学生选择“偶尔参与”,55%的学生选择“没兴趣”。从调查结果看,90后高职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对社团的责任感淡漠。
5.对社会的责任感
(1)在志愿服务方面:在问及“志愿服务西部或基层”这个问题时,有64%的同学选择“不会去,条件艰苦”,25%的同学选择“会考虑,但会考虑家人态度”,11%的同学选择“会去,对将来发展有好处”。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90后新生在为西部和基层做贡献上显得不是很积极,当然这也跟参与调查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北京生源有关。
(2)在为社会做贡献方面:在问及“为和谐社会做贡献”这个问题时,有26%的学生选择“愿意”,42%的学生选择“不太强烈”,32%的学生选择“丝毫不”。从调查结果看,有相当一部分的90后高职学生并不具有强烈而清晰的社会责任意识,根本没有思考过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通过这些数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90后高职学生在社会责任感上的总体表现为对家人的责任感稍强,对他人和自己的责任感稍差,对社会的责任感表现在理论上认同行动上不积极等。因此,基于上文的分析结论,特对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针对“90后”高职学生存在的价值观非理性化、理想信念模糊和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等问题,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用主导价值观念教育学生。要加工、整合、滤清多元的价值观念,从而确立起新的主导价值观。主导价值观不是一个孤立的价值单元,而是一个囊括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个人精神生活层面的价值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增强自身的时效性和生动性,多联系大学生的实际,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成为大学生交流、沟通和讨论的重要平台。通过采取课堂讨论、专题演讲、案例讨论等教学模式,进行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价值轴心”,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规范自我的言行。
2.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1)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的正面作用,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校园生活网、就业指导网等主题的教育网站或网页,为广大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引领学生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
(2)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运用法律手段打击网络犯罪,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同时,注重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3)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主动掌握网络技术,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的研究,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交互性、多媒体性来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培育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应加大力度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管理,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通过专题宣传、演讲辩论等形式,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校园网站等各种学校资源,应到学生关注国家、社会、民族、民生等问题,创造一种科学、求实、文明、创新的文化,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能力
调查显示,“90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艺术和科学活动参与不足。所以,此时高校应担负起责任,不断拓宽途径,深入加强大学生在法律、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高校可以通过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研究会、社会调查、校外参观等多种方式,扩大学生的视野,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在此情况下,学生可以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可以得到检验,在此基础上需要给与正确的引导教育,不断促进其全面发展。
5.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高校应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形成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符合大学生心理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心理教育形式。
(2)高校应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开展从心理知识普及、咨询、治疗到问题研究四个层次的工作和实践,逐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必须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机构,建立一支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人员等组成的完善的工作队伍,同时重视工作队伍的正规培训以及必要的考核和上岗资格认定,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权威性为
6.加强公益劳作教育,实现高职学生德育教育最终目标
公益劳作服务的经历是一个让参与者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极有价值的实践。他们在无偿付出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了被他人需要、被社会认可的非物质回报,实现了心灵充实、精神升华、潜能发挥和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精神追求。同时,他们在对社会上的各种弱势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助活动中,缓解了个人的心理压力,完善了个人的道德品格。公益劳作也使得高职学生走出了校园,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协调与合作能力、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等,加快了高职生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思坤.论学生责任教育的切入点与着力点.教学与管理.2009(1)
[2]王怡.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6)
[3]姜立英.在高职教学中加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商业经济.2009(4)
[4]刘申辉.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6)
篇6
1.留守儿童及社会支持的涵义
留守儿童一开始是指父母在国外学习、工作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1]。今天通常指的则是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社会支持则是涉及不同主体实际提供或可觉察到的支持性资源。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缓解儿童不良情绪有重要作用[2][3]。沈黎、汪光珩等人认为,社会支持应具有以下几层涵义:一是社会支持概念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二是社会支持具有满足个体情感和信息需求的实质;三是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要依赖于正式或非正式人际资源的建立;四是社会支持是提供者与接受着互动的结果[4]。
2.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
留守儿童因其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所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其独特的特点,系统包括监护人、学校、社区和社会。但总体而言,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仍主要来源于父母。有研究[5]显示,父母是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但在陪伴维度上老师的支持要多于父母。父母的肯定、工具性支持是六年级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而四年级留守儿童则感受到更多来自同伴的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另有研究发现,六年级学生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的总体程度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女生无论在支持的总体水平、客观支持还是支持的利用方面都优于男生[6]。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关于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作用模型,只要有缓冲作用模型、动态模型和主效应模型三种[7]研究者提出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模型主要有主效应模型、缓冲作用模型和动态模型 [7]。主效应模型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总伴随着良好的身心状况,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效应;缓冲作用模型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在压力事件与身心健康之间产生缓冲作用;动态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有可能是曲线关系。陈功香,王本法[8]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的预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冯景秋、赵笑梅[6]的研究也显示,高社会支持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低社会支持组;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健康水平总分呈显著相关;客观支持与孤独倾向也存在显著负相关。还有研究显示,同性朋友在初中生的社会关系中有重要意义,从初一到初二是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发生转折的时期;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9]。
参考文献:
[1]一张.留守儿童[J].瞭望, 1994 (45)
[2]Callaghan P, Morrissey J.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a review [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3(18)
[3]Demaray M K, Malecki C K. Critical levels of perceived socialsupport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adjustment [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2, 17(3): 213-241
[4]沈黎,汪光珩.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青年研究,2006(7)
[5]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小学生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6]冯景秋,赵笑梅.小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5)
[7]王雁飞. 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4,27(5)
篇7
Key words: social servic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222-02
0 引言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承担着这三大职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由量的扩张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对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途径,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为例,对云南高职省级示范院校社会服务现状进行了调研及存在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目的是为了解决在经济欠发达、高职学校办学条件需要不断改善的西部地区,示范院校如何发发挥好示范和带动作用,从而整体上提高云南省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1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现状
云南省现共有35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级示范性院校2所,省级示范性院校8所。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是一所省级示范院校,也是云南省唯一的一所民办高职示范院校。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为视角来研究云南省高职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据有代表性。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和经验,走在云南省高职院校的前列。而且近三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除了承担三所地州中专的对口支援任务,还承担了一所任务,对口支援迪庆民族中等学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训等工作。但是卓越的成绩并不意味着在工作开展阶段并无问题。下文将深入研究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为服务社会能力现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改进建议。
本研究通过在每个二级学院随机抽取了两个专业,四个学院共8个专业调研和近三年的数据采集,主要是为了调研各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然后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1.1 为企业培训员工
从表1可以看出培训职工总次数在逐年增多,这说明了校企合作从2013年开始逐渐进入了逐年增强的良性轨道,师资队伍水平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因为专业局限性,部分专业,比如新开办专业和管理类专业,企业培训实在不好开展。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因为适逢该校高职示范的评估,而在相关评估条例中有相关规定,所以这一年除了新增专业,其余专业数据都没有为零。
篇8
会理县处于四川省西南山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26。N,102。E),东邻会东县,难接云南省元谋县、永仁县,西靠攀枝花市、米易县,北与德昌县,宁南县相接壤。会理县海拔较高,会理县城海拔达到1800米,县城四方被山脉环绕。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气候适宜,冬暖夏凉,适宜人类居。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会理县全县总人口43万,全县包括50个乡镇,2012年全县人均农民纯收入达到8836元,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内县域经济前列。境内108国道经过,靠近京昆高速攀西路段,成昆铁路,有通往相邻县域的省级公路,交通便利。
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分析
县域发展是由一个县域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政府的政策,产业结构的构成、经济水平基础、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
2、会理县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2.1会理县的自然条件分析
会理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海波较高,境内拥有435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矿产资源丰富,有铜矿,铁矿等。林业资源丰富,有2570000亩森林,覆盖率为37.4%。年降水量丰富,在1212毫米左右,境内地势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2会理县的经济状况分析
会理县依靠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吸引外资企业,经济水平发展较快。
2012年,会理县生产总值达到190.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8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1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工业化率达到54.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65.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8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4.81亿元,比上年增加28.6%,税收收入7.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3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5元。
2.3会理县的社会状况分析
会理县人口有43万,作为一个典型的民族县,有22个少数民族,包括占全县人口16%比例的彝族、羌族、苗族等。这样有利于造就多样的民族风情,为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基础。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县内有基督教、佛教等活动场所。县城内有会理古镇古城,目前,已经被国务院批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于本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县内盛产石榴,形成了以石榴为特色的石榴文化地域,被封为中国石榴之乡。
3.会理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阻碍因素
会理县位于大西南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地,横断山区南部。县域交通条件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县内有108国道,S11省道,距离四川省省会600公里,市场距离与省内其他县域比较处于劣势。以会理县城为中心,县城四面环山,老城区的功能区分不明显,新城区的发展得到限制,当地农民小产权房的新建不利于县城的合理规划,境内的交通条件改造的成本较高,投资较大,不利于县城的长期发展。
县城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有待发展,第一产业的发展不足造成县内物价偏高。此外,工业化水平虽然达到了54.4%,但是城镇化率只有34%,低于全国的平均率以及四川省平均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需要得到改善,农民的住宿、医疗条件需要得到改善。
县域境内的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存在差异,少数民族之间由于交流不畅容易引起冲突,人口的结构、教育水平较低,社会保障等水平不高。
在旅游资源方面,虽然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中国石榴之乡的头衔,但是由于交通因素、自然资源、宣传程度不够、历史文化资源的组合不佳,其与凉山州其他县域比较存在劣势,因为市场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旅游资源的组合不佳,在旅游的旺季与相邻的西昌、攀枝花、泸沽湖等地相比,人气不旺,旅游的相关产业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4.改善会理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建议
首先,改善交通条件,让境外的人财物容易进出。成昆铁路、京昆高速攀西路段永郎站距离会理县城有70公里的距离,由于地区山区,国道108盘山而走,客车行驶需要2个小时,货车行驶需要更多的时间。从会理县城到攀枝花市区公路有100公里,对于高速客运发展的今天,这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心里距离,高速客运的发展势在必行。
其次,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加大市场宣传。把红色文化与龙肘山为首的自然风光、古城小吃、文物建筑相结合。在自然保护区设立一定数量的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自然风光以及人文风光的本体特色;加强对会理古城的修复,加大对古城的宣传,加大中国石榴之乡的宣传,树立品牌效应,建立品牌文化。
再次,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资,提高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改善农村地区的农民住宿条件,农民土坯房的改造,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加强少数名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共同发展。
最后,调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合理发展住宿业,商业等第三产业。合理发展第二产业,以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带动经济的发展。
总结
通过对会理县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的分析,得出会理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高于周边其他县域,如宁南县、会东县。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市场距离的限制,会理县的旅游产业等相关产业受到了阻碍、企业化运输成本偏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车冰清,朱传耿,孟召宜等.江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及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0,07:1074-1079.
[2] 谭云进.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的意义和指导思想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5:85-86
篇9
关键词 :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3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LJKJY1426B)
收稿日期:2015-04-16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涌现。在这一背景下,形成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其中,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现在这些“留守儿童”长大成人,进入了高校。目前尚未有学者进行留守经历的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系统研究。笔者从以往关于留守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研究中试图寻求解决留守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现状
主观幸福感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主观上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社会支持是指以个体为核心,由个体和他人通过支持性行为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它包括三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也可分为三个不同来源: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它支持。以往的研究者指出,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梁彦红、王秀华对大学生(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得出,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状况良好,主观幸福感越高。相反,社会支持状况不佳,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大学生,体验到消极情绪较多,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低下,总体上自我评价幸福的程度会比较低。在已有的研究中,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大学生中,对于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的相关研究较少。
2 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笔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由于其留守高职学生特殊的成长生活和教育环境而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在来访的学生中有相当的一部分人曾经处于留守阶段或者正处于留守阶段,他们表现出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自我评价低等特点。
(1)自我评价偏低。留守儿童 “父母关爱的缺失”所带来的心理成长困惑,影响了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让他们较多地体验到消极情绪。而其他的监护人对其心理发展需求的疏忽或者教育方式不对,可能会导致其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即使父母偶尔回到身边,但并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教育有些甚至采取简单的打骂方式,忽视了孩子的需求,从而使孩子出现自我评价降低,出现自卑、自我否认、自我厌恶等问题。
(2)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家庭是个体身心成长的重要环境,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留守儿童因为家庭主要成员在其成长过程中的缺失,缺乏亲密的亲子关系,在家庭中他们难以获得适当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表明,家庭支持解释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42.5%。而在学校的同伴群体中,又因为自我评价的降低导致缺乏社交安全感和信任感,其自卑,敏感,内向等性格特点更不利于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使他们更加退缩,更加封闭,孤独感在社交需要和社交障碍的矛盾中更加突出。
(3)情绪不稳定,负面情绪较多。由于性格上的自卑,自我评价低,同时缺乏一个安全和信任的外界环境,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情绪更加不稳定,更加敏感多疑,感到抑郁、焦躁、恐惧、无助等,而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体验又不能通过家人朋友得到很好的疏解和宣泄,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压抑、否定、退行等消极的防御方式。
3 提高留守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策
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大学生会有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具有较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高的自尊。那么在高职学校要做好留守大学生心理工作,矫正他们不良心理问题,提升他们主观幸福感,就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寻求家庭支持补偿亲情。新生入校时,高校要对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对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学生工作队伍如辅导员、班主任可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多关心学生,指导他们如何有效的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从家庭的角度寻求更多的支持,弥补亲情的不足和情感的缺陷。同时也可以鼓励班级同学在班级里给予留守大学生家庭式的温暖。通过各种方式弥补他们亲情缺失,使其家庭支持系统得到修复,以引导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2)增强朋友支持,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大学生活中,朋辈群体的作用非常大,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与朋辈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退缩的行为,因此,要教会他们学习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纠正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认知偏差和消极情绪,提高人际交往的有效性,从而结交更多朋友,正确理解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学会面对由于自己性格缺陷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3)增强自信,提高自我评价。在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型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及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加强他们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重新寻求自我定位,认识自身价值,提升自尊。
(4)专业心理疏导,培养良好情绪。辅导员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结合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了解其生活动向,经常与其沟通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与及时的指导帮助,教会他们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使其能正确认识到留守经历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以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依旧会有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短时间内还将存在,因此,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数量规模会逐渐扩大,对他们心理健康工作的关心依然是我们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2 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
3 Adela Y,Noreen E M,Thomas JY.Social support and wel—being nearly adolescents.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M].Thousand Oaks,2001(2)
4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5)
5 梁彦红.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5)
6 王秀华.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4)
7 王玉花.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
8 张建人.黄懿.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6)
9 丁新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9)
篇10
社会服务与高职院校、企业及政府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高效地开展和利用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这是教育界、企业界、政界高度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掌握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求平衡情况以及供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服务社会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制作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走访、电话及网络等形式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简单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以后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组制作了武汉城市圈物流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向高职院校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提供社会服供给能力的大小、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提供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等方面的情况。
(二)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法。
本课题组在整个调查中,课题组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召开座谈会1次,走访学校20人次,教师生50人次。这次座谈会和访谈,既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又为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
(三)其他调查法:课题组还运用了访谈、电话采访、网络调查、以及查阅资料等几种调查法,详细了解了社会服务中的具体情况。
三、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情况分析
(一)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强烈,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20%,主要是民办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下属的高职院校;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68%;非常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12%,主要是示范高职院校和地市州高职院校,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意愿最为强烈。具体如下图1所示。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内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80%以上都愿意提供社会服务,进一步调查得知,这种意愿也在逐年增强。
图1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情况图
分析发现,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意愿强烈且不断增强的原因主要,一是高职院校办学中更加突出社会服务的功能;二是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服务朝阳产业的新兴专业,需要通过对外提供社会服务提高专业的影响力;三是物流业态的快速发展拉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不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不相同,其原因是各个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服务能力和相关社会服务政策差别较大。示范和骨干院校专业实力较强,学校出台社会服务相关政策,鼓励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院系及专业社会服务意愿较强;民办高职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上,学校也没有开展社会服务的氛围,所以开展社会服务的意愿不够强烈,甚至不愿意开展社会服务。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强,但差别很大。
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非常大,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但不同学校之间的供给能力相差比较大。我们把社会服务供给能量折算成经济价值指标,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国家示范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52万元;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代表的省示范或省骨干院高职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35万元;其他公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22万元;民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10万元,具体如下图2所示。
图2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图
武汉城市圈内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几乎都是在2000年——2005年之间开设的,至今已经积累了10多年的办学经验,都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较强的专兼职教师团队,而且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稳定或下滑,很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基本稳定并有所减少,越来越多的教师有精力也愿意花精力去从事社会服务,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团队的能力也在逐年提高,这种趋势在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最为明显,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每所学校供给能力差别大是因各自的师资力量悬殊而导致的,同时也是与每所学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努力不同是分不开的。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容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点。
调查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每年都要向社会提供社会服务,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物流相关培训、物流技术研发、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物流行业规划及物流政策法规制定,但不同学校及每个学校每年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不太相同,各有千秋。处在武汉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为较低服务档次的物流培训,相反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形式还比较多元化,既有较低层次的物流培训,也要层次较高的物流流程优化、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以及物流行业规划等等内容形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武汉市内的高校较多,武汉市的企业不太信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把高层次的社会服务交付给本科院校来完成,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比较少,学校在社会服务上也比较主动,地市州的企业基本上把所有的社会服务都交给地市州仅有的一所或二所高职院校来完成。
四、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不强,社会服务意愿不够强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尽管都意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很多学校仅停留在口头或想法上,缺乏主动性,内生动力不强。调查中发现,有20%以上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80%的高职院校尽管表示愿意提供社会服务,但他们没有主动与企业对接,主动提供社会服务,等着企业找上门来。
2、社会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但学校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科研上,真正把社会服务放在同等乃至突出地位的还很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停留在社会培训上,服务内容很单一,也不能满足企业多形式的个性需求,最终出现学校有劲使不上、企业有病求不到医的局面,打消了双方的积极性。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调查中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企业、政府等都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路径,但基本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和措施最终无法形成合力,激活所有参与的相关利益体,导致方法和措施只能从短期或表面上发挥作用。要想正在使社会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社会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社会服务优化建议
1、提供认识,提供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学校除了考核专业的招生、教学、科研以外,还应该把专业社会服务作为专业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专业社会服务创收多少应该与专业团队的收入分配及职称晋升挂钩;政府也应该把学校社会服务创收作为办学实力和对经济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与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挂钩。这样一来,学校各个层面都重视了社会服务,就会主动与企业对接,想尽办法提高社会服务的创收能力,从而激活了社会服务的活力。
2、整合资源,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尽管已经有1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师资,但该专业基本都不是各个学校的主打专业,专业相对比较薄弱,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比较单一。但这些学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校校社会服务合作联盟,师资进行共享,形成合力,这样解决单个学校实力薄弱的问题,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企业所需要的所有物流问题。
篇11
社会服务与高职院校、企业及政府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高效地开展和利用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这是教育界、企业界、政界高度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掌握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求平衡情况以及供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服务社会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制作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走访、电话及网络等形式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简单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以后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组制作了武汉城市圈物流社会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向高职院校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提供社会服供给能力的大小、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提供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等方面的情况。
(二)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法。
本课题组在整个调查中,课题组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召开座谈会1次,走访学校20人次,教师生50人次。这次座谈会和访谈,既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材料,又为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研究创造了条件。
(三)其他调查法:课题组还运用了访谈、电话采访、网络调查、以及查阅资料等几种调查法,详细了解了社会服务中的具体情况。
三、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情况分析
(一)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强烈,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20%,主要是民办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下属的高职院校;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68%;非常愿意提供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占12%,主要是示范高职院校和地市州高职院校,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意愿最为强烈。具体如下图1所示。这表明武汉城市圈内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80%以上都愿意提供社会服务,进一步调查得知,这种意愿也在逐年增强。
图1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意愿情况图
分析发现,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意愿强烈且不断增强的原因主要,一是高职院校办学中更加突出社会服务的功能;二是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服务朝阳产业的新兴专业,需要通过对外提供社会服务提高专业的影响力;三是物流业态的快速发展拉动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不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意愿强烈程度不相同,其原因是各个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服务能力和相关社会服务政策差别较大。示范和骨干院校专业实力较强,学校出台社会服务相关政策,鼓励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院系及专业社会服务意愿较强;民办高职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上,学校也没有开展社会服务的氛围,所以开展社会服务的意愿不够强烈,甚至不愿意开展社会服务。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强,但差别很大。
调查显示,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供给能力非常大,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但不同学校之间的供给能力相差比较大。我们把社会服务供给能量折算成经济价值指标,其中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国家示范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52万元;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代表的省示范或省骨干院高职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35万元;其他公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22万元;民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为10万元,具体如下图2所示。
图2 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年供给能力图
武汉城市圈内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几乎都是在2000年――2005年之间开设的,至今已经积累了10多年的办学经验,都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较强的专兼职教师团队,而且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稳定或下滑,很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基本稳定并有所减少,越来越多的教师有精力也愿意花精力去从事社会服务,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团队的能力也在逐年提高,这种趋势在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最为明显,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每所学校供给能力差别大是因各自的师资力量悬殊而导致的,同时也是与每所学校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努力不同是分不开的。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容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点。
调查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每年都要向社会提供社会服务,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物流相关培训、物流技术研发、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物流行业规划及物流政策法规制定,但不同学校及每个学校每年所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不太相同,各有千秋。处在武汉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表现为较低服务档次的物流培训,相反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形式还比较多元化,既有较低层次的物流培训,也要层次较高的物流流程优化、物流流程优化、物流项目策划、物流项目论证以及物流行业规划等等内容形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武汉市内的高校较多,武汉市的企业不太信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把高层次的社会服务交付给本科院校来完成,处在地市州的高职院校比较少,学校在社会服务上也比较主动,地市州的企业基本上把所有的社会服务都交给地市州仅有的一所或二所高职院校来完成。
四、武汉城市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不强,社会服务意愿不够强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尽管都意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很多学校仅停留在口头或想法上,缺乏主动性,内生动力不强。调查中发现,有20%以上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不愿意提供社会服务,80%的高职院校尽管表示愿意提供社会服务,但他们没有主动与企业对接,主动提供社会服务,等着企业找上门来。
2、社会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经过近10年的发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都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但学校把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科研上,真正把社会服务放在同等乃至突出地位的还很少。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停留在社会培训上,服务内容很单一,也不能满足企业多形式的个性需求,最终出现学校有劲使不上、企业有病求不到医的局面,打消了双方的积极性。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调查中发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企业、政府等都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路径,但基本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和措施最终无法形成合力,激活所有参与的相关利益体,导致方法和措施只能从短期或表面上发挥作用。要想正在使社会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社会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社会服务优化建议
1、提供认识,提供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学校除了考核专业的招生、教学、科研以外,还应该把专业社会服务作为专业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专业社会服务创收多少应该与专业团队的收入分配及职称晋升挂钩;政府也应该把学校社会服务创收作为办学实力和对经济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与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挂钩。这样一来,学校各个层面都重视了社会服务,就会主动与企业对接,想尽办法提高社会服务的创收能力,从而激活了社会服务的活力。
2、整合资源,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尽管已经有1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师资,但该专业基本都不是各个学校的主打专业,专业相对比较薄弱,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提供的社会服务内容也比较单一。但这些学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建立校校社会服务合作联盟,师资进行共享,形成合力,这样解决单个学校实力薄弱的问题,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企业所需要的所有物流问题。
3、建立社会服务长效体制机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模式都比较传统和落后,缺乏长效的体制机制,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体制机制,把政府、企业、学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体制机制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最终使社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杜佩莲.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09,03.
[2] 曹卫中.天津地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求状况调研报告[J].中国储运,2012,09.
[3] 赵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调查分析报告――基于广州地区受访者的调查 [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
课题项目:
篇12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在专业设置上大胆对传统体育专业进行改革。提出“以师范体育专业为主,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实践的办学经验积累,部分体育院校与重点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都相继开办体育教育专业的延伸专业,如体育康复、体育保安等,给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专门的社会体育人才。部分院校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时间:天津体育学院(1993年)、上海体育学院(1999年)、成都体育学院(1996年)、湖北大学(1999年)、山西大学(1998年)。开设了体育康复、体育保安等专业,在当时还未规范的情况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雏形初现。高等师范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萌芽期的主要特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各行各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洗礼,传统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主要以培养师范专业教师为主,市场化的社会对非师范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超过对师范专业人才的需求。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健身需求,在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一些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率先开始试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非师范专业体育人才。但是此时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并无先例可以借鉴,参考国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经验,各高校只能自己摸索发展。其专业培养目标以社会体育和健身人才为主;课程体系以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课程为支撑;师资以体育教育专业教师为主,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师。
四、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开办情况
1993,天津体育学院与国家体委群体司合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社会体育研究的机构——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科研所,承担了制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任务。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兴起对不同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天津体育学院在国内率先探索论证、创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科)。1994,原国家教委批准在体育学专业目录中增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试办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天津体育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设立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高等体育院校。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程与教材建设、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于1997年,在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中被批准为正式本科专业,是全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创始者,同时也为我国其他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建立提供了最初的办学模式和思路,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本专业本科学生修业年限为4年,将在4年内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实习实践、论文等学业任务,为深化专业教学与社会接轨,专业课的设置会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逐年调整,主要专业课程有: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器械健身、健身健美操、高尔夫、网球、水中健身、瑜伽、街舞、体质测评与运动处方、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等。
五、天津体院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特色:
1.确定了为体育健身市场服务的专业方向,专业定位与发展顺应了体育健身市场需求。
2.通过改革与建设,使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更加准确、更符合社会需求,构建出了一套符合社会需求、科学合理、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3.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更趋合理,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更加符合并适应社会需求,师德和教学与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进一步得到优化。
4.实践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功能作用。
5.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在本领域就业率、就业层次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毕业生供不应求。
篇13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67. 2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53. 95万人,城镇人口113. 32万人。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33. 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4%。那么,枣庄市是否具备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条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其经济条件进行逐一的具体分析。
一、枣庄市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分析
枣庄是否具备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必须对该地区是否达到国际上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低标准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全面合理的结论。
(一)枣庄市人均gdp和农业gdp的比重
近年来,枣庄市经济发展连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633. 35亿元,是2000年的2. 5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5%。经济结构全面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16. 7:49. 5:33. 8调整到2005年的9. 6:63. 9:26. 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7. 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4. 4个百分点。全市人均gdp为17602元(约合2000余美元),比2004年增长23. 5%,己远超过斯里兰卡和波兰的368. 9美元和1822美元。近四年来,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gdp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14. 6%下降到2005年的9. 6%。以低于芬兰和波兰的14. 5%和12%,基本接近日本的8%(见表1)。因此,可以说,枣庄市的经济实力已达到了推行该制度的经济条件。
(二)枣庄市的城市化率及农业劳动力结构
2005年枣庄市城市化率和农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31%和47%(见表2),单从量的角度上来看,还远未达到国际上的最低标准。但是,研究这两个标准无外乎是想知道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国家财政和农民自身等方面经济负担大小的问题。换句话说,就目前枣庄市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自身经济实力等方面,是否能够达到推行该制度的最低标准。
1、枣庄市人均应领取养老金标准匡算
枣庄市每位老年人每年应领取多少养老金才能基本保证他们安享晚年,没有一个现成的标准可供参考,但是可以在2005年《枣庄市统计年鉴》中找到与它最相近的该年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统计资料(见图1),该年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598元,那么,剔除老年人基本生活之外的消费因素便可得出能够基本反映客观需要的养老金标准。在生活消费支出的各因素中,交通通讯、教育娱乐因素基本可以剔除,医疗保健因素应放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中加以考虑,因而也可以剔除,居住因素中用来购买建筑生产用房材料和直接购买生活用房的人均支出为172元,考虑到迈入老年的这一群体中绝大部分应居有定所,因此,这一项支出也应被剔除掉。此外,设备用品消费因素也应略有降低。综合以上方面的考虑,枣庄市老年人每年领取的养老金若能保持在1650元左右的水平便可以保证他们的晚年基本生活。
2、枣庄市财政支出能力分析
2005年,枣庄市的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境内财政总收入55. 5亿元,比上年增长41. 9%,全年人均财政总收入达到1511. 15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 16亿元,增长36%。同时,财政收入的质量稳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 5%,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的比重为73. 2%,分别提高0. 4和2. 5个百分点。所以,只要加强财政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杜绝资金浪费,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就能结约更多的财政资金,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3、农村居民收入分析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呈现出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枣庄地区2005年农村经济人均总收入实现5660元,r匕2004年增长13. 2%,而且,从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势头(见图2)。一方面,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取消了农业税等税费,农民基本没有了负担。农民已经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承担自己一部分保险费,其参保意识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