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

篇1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要有效地组织建筑工程企业生产经营,就需要强制力的权威来制约,并且需要一个完善的链接每个部门的健康有机体系。不然,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每一部门的各项工作都会因为缺乏组织而变得混乱不堪。

(一)计划工作。对于企业目标的确定以及具体工作的实施目标计划等。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必须要进行计划工作,对建筑工程企业行政工作进行指导,这是建筑工程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组织工作。建筑工程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建筑工程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建筑工程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怎么样去完成,又由谁来完成,任务的合理分配等。建筑工程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从上到下建立责权关系,确保管理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工作万无一失。

(三)指挥工作。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层必须确定企业人员间的具体分工关系,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具体责任与权力,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好,每一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解决他们直接的矛盾与冲突。对于这一环节,就必须建立以首长为行政指挥的责任制指挥体系,这也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二、型建筑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管理层过于膨胀。在我国,大多数的建筑工程企业的行政管理层都是过于庞大的,但是有好多些这些管理层都不够精简,有些企业根本没必要设立庞大的行政管理层,这样只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对于集中权力的限制工作不够到位。在我国的建筑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将权力集中在最高管理层的某一人身上,但是企业又缺少对其进行监督制约的机构,使得这些权力在身的工作人员、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大大的影响到企业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导致了建筑工程企业从事人员积极性的衰退,行政管理层缺乏活力,使的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行政管理的法律以及体系不够完善。有些行政法已经制定,对执行的力度不够。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科学的工作程序以及规则制度。一旦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或者是规章制度不够合理,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科学方法的应用也会受到影响。

三、提高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效率对策分析

(一)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实际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来说,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上层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一些活动的组织、规划,并且对整个工作的全部过程进行控制,使社会总体效率的最大化。

(二)型建筑工程企业的规则制度的制度与完善。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具体规范等,并对这些制度规范进行认真的执行,建立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除此之外,还要对管理法规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必须的工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来提高行政效率。

篇2

 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要有效地组织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生产经营,就需要强制力的权威来制约,并且需要一个完善的链接每个部门的健康有机体系。不然,对于中小建筑企业而言,每一部门的各项工作都会因为缺乏组织而变得混乱不堪。

 (一)计划工作。对于企业目标的确定以及具体工作的实施目标计划等。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必须要进行计划工作,对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行政工作进行指导,这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组织工作。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怎么样去完成,又由谁来完成,任务的合理分配等。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从上到下建立责权关系,确保管理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工作万无一失。

 (三)指挥工作。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层必须确定企业人员间的具体分工关系,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具体责任与权力,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好,每一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解决他们直接的矛盾与冲突。对于这一环节,就必须建立以首长为行政指挥的责任制指挥体系,这也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二、中小型建筑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建筑企业管理层过于膨胀。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行政管理层都是过于庞大的,但是有好多些这些管理层都不够精简,有些企业根本没必要设立庞大的行政管理层,这样只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对于集中权力的限制工作不够到位。在我国的中小建筑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将权力集中在最高管理层的某一人身上,但是企业又缺少对其进行监督制约的机构,使得这些权力在身的工作人员官僚主义、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大大的影响到企业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导致了建筑工程企业从事人员积极性的衰退,行政管理层缺乏活力,使的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行政管理的法律以及体系不够完善。有些行政法已经制定,对执行的力度不够。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科学的工作程序以及规则制度。一旦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或者是规章制度不够合理,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科学方法的应用也会受到影响。

三、提高我国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效率对策分析

 (一)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实际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来说,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上层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一些活动的组织、规划,并且对整个工作的全部过程进行控制,使社会总体效率的最大化。

 (二)中小型建筑工程企业的规则制度的制度与完善。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具体规范等,并对这些制度规范进行认真的执行,建立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除此之外,还要对管理法规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必须的工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来提高行政效率。

篇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work is the variety of hous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ust be completed by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e general construction work and more involved in housing and ancillary facilities, etc.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would seriously affect the safe us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is paper, a simple expos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源头。常规建筑施工过程一般是有顺序的,它反映了设计者、施工者及材料商的投入。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是通过技术要求及合同精确地定义过程中下一个公司将做的工作,这种施工过程可以使建设者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而业主的利益来自选择新的设计队伍、新的承包商及新的材料商。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多、技术复杂、难度大,它涉及土建、金结、机电等数百个子专业,且要求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技术协调十分复杂。这也导致项目管理系统庞大,包括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而组织指挥协调难度大。但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也要求项目管理系统既精干、高效,又灵活、畅达。

1建筑施工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1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一,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会存在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包死价等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二,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基层的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其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常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1.2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弊端其一,部分企业不是从技工、材料、机设资源上运筹组合,而是靠行政命令或领导好感等关系进行运作,使得项目部工程开工,专业队、技工缺乏储备。另外,施工人数方面只关注人多,而忽略工人素质,致使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二,常会有注重租赁,而本单位机械设备却闲置的现象,这就造成资源固化,得不偿失。其三,在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的情况,而出现重速度轻质量、急功近利等现象。

2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改革和创新

2.1 管理弊端的解决建议其一,对于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设置安全保障经费,未建立安全保障经费的施工企业;不予发包工程,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管理投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监机构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生产作业。其二,针对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问题,应该对于新录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一般教育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其三,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依法加强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工、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的问题的解决应该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减少事故发生。

2.2 管理新技术创新——4D模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4D模型技术的提出和研究为实现建筑施工动态模拟和跟踪管理提供了可能。4D模型是在3D模型基础上,附加时间因素,将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动态的3D方式表现出来。4D模型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是以建筑物的3D模型为基础,以施工进度计划为时间因素,将工程的进展形象地展现出来,形成动态的建造过程模拟。4D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媒介,使用户可以看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图形模拟,而且能对整个计划过程进行自动优化和控制。4D模型建立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各结构构件之间、施工工序与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材料之间、施工工序与场地布置之间等诸多复杂的依存或继承关系,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施工效率或结构安全的影响,动态模拟相应的变化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3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4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管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检查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参考文献:

[1]楼建成.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J].今日科苑.2009.(13).

篇4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增长,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管理工作从之前的可有可无的状态逐渐转变为被建筑企业的监管人员所重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推陈出新。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1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

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并没有对项目工程管理形成系统的认识,在进行项目工程管理时,也浮于表面,很少将其落到实处,有些方面还不够规范,这些不足直接制约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由于管理不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有的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管理非常的不重视,他们甚至认为管理工作是毫无意义的。

1.2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们仍然没有明确的法规来规定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各项活动,这就直接造成了建筑企业没有明确的权责观,普遍缺乏责任感,这样也导致建筑企业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还有一些企业在项目工程管理方面表现出了极强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予以引导,其日常的管理活动大多都是凭借经验来完成的,这也极大的制约了项目工程管理的进步。

1.3没有完善的管理机构

在建筑企业中,管理机构是一种辅的机构,为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建筑项目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不仅仅包括工程前期的投标和设计,还包括工程进行中的策划、运行等等各项工作,特别是对于项目的整体管理,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实施状况。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中并没有完善的管理机构,所配备的管理人员也不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这些直接制约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

1.4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管理部门所配备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很高的素质和很好的协调能力,对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不够清楚,也不具备完善的管理知识体系,这些直接造成了各种管理规则并不能够被管理人员合理有效的使用。此外,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合理的人员配备,人员缺乏以及重复配置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实施培训活动,使得人员的素质很难得到提高。

1.5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能否合理有效的使用纷繁复杂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单位的发展,而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很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在项目工程管理中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建筑单位内部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信息化管理网络;没有引进先进的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技术等等。

2.建筑企业与建筑项目的管理

企业要想实现有效的管理,就必须要形成系统性的管理体系,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始终要以市场为载体,及时的获取有关市场需求的信息,敏锐的察觉行业的发展规律,通过积极的监控来不断调整企业自身以及项目的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与建筑项目管理的有机统一。

2.1建筑企业现代化管理

首先从管理者的监督来说,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者的思想能不能符合时代的潮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发展能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中要形成正确而又明确的管理理念。首先是效益的观念,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归根到底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管理者必须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是竞争的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管理者不断的监视建筑企业所处的环境,并协助施工部门制造出顾客需要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持续的发展和进步。最后是人才的观念,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建筑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念,将人才看做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并采取措施吸收更多的人才进入到本企业,并不断的进行人才的培训,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合理的配置人才。建筑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计划,招聘符合要求的人才进入组织,并根据每个人的才能不同而分配不同的任务,赋予不同的职权,确保人尽其才。除此之外,还要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其主动的发挥潜能,奉献给企业来推动企业快速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要进行科学化的经营和可持续的发展。科学的管理体系有助于解决建筑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能保障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确保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建筑企业还必须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可承受力度,确保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促进建筑企业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2完善建筑项目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相比于欧美的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我国建筑企业并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管理体系,所以,社会要注重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管理才能,同时企业也要积极的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模式,再结合本国的特点,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

其次,要不断的加强理解项目工程管理的内涵。很多的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管理理解不到位,直接制约了建筑企业项目工程管理的进步。所以,企业要加大项目管理的培训力度,加强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内涵的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强化,以促进企业项目管理水哦的不断提高,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强。

篇5

1 对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同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相互交流和沟通。众所周知,不同的生产或经济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当今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可以方便大范围地与其它生产或者经济领域进行合作,从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1.2有利于解决当今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诸多管理问题。由于当今建筑企业私营化起来越普遍以及企业自身的改制导致的管理机制被严重削弱,使得质量问题、违法违纪案件、管理混乱,工程事故以及鉴定不利等管理问题普遍出现,因此必须对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 加强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2.1 加强进度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中的管理

管理人员编制的进度计划要具体、合理,要对人员、天气、材料等影响施工过程的因素充分考虑。对管理人员定期召开会议,使他们能够牢记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计划与目标。进度款是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做到使用合理、规划详细。以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这个大局为重,对施工中出现的矛盾,要积极协调,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要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

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的管理都是其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在主动与监理部门等积极配合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方法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加强管理力度,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严格依据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对施工作业进行监管,对施工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明确规定,对于随时发现的问题,要立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编写质量控制书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细说明。对建筑工程变更的体系要严格控制。

第一,既不能由个人的主观愿望对建筑结构布局、和装修等标准进行任意变更,也不能对建筑临时设备和材料进行随意变更,以避免造价失控的出现。第二,既定的施工时段内不要轻易更改施工方式,保证加班施工和签证用工的必要性,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第三,对于施工方面的管理,如果出现问题和矛盾需要变更签证,要先弄清楚是属于哪一方面的责任。

2.建筑施工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2.1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一,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会存在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包死价等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二,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基层的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其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常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

2.2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弊端其一,部分企业不是从技工、材料、机设资源上运筹组合,而是靠行政命令或领导好感等关系进行运作,使得项目部工程开工,专业队、技工缺乏储备。另外,施工人数方面只关注人多,而忽略工人素质,致使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二,常会有注重租赁,而本单位机械设备却闲置的现象,这就造成资源固化,得不偿失。其三,在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的情况,而出现重速度轻质量、急功近利等现象。

3 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改革和创新

3.1 管理弊端的解决建议其一,对于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设置安全保障经费,未建立安全保障经费的施工企业;不予发包工程,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管理投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监机构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生产作业。其二,针对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问题,应该对于新录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一般教育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3.2 管理新技术创新――4D模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4D模型技术的提出和研究为实现建筑施工动态模拟和跟踪管理提供了可能。4D模型是在3D模型基础上,附加时间因素,将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动态的3D方式表现出来。4D模型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是以建筑物的3D模型为基础,以施工进度计划为时间因素,将工程的进展形象地展现出来,形成动态的建造过程模拟。4D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媒介,使用户可以看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图形模拟,而且能对整个计划过程进行自动优化和控制。4D模型建立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各结构构件之间、施工工序与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材料之间、施工工序与场地布置之间等诸多复杂的依存或继承关系,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施工效率或结构安全的影响,动态模拟相应的变化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3.3 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管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检查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篇6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construction project;project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063-01

0前言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源头。常规建筑施工过程一般是有顺序的,它反映了设计者、施工者及材料商的投入。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是通过技术要求及合同精确地定义过程中下一个公司将做的工作,这种施工过程可以使建设者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而业主的利益来自选择新的设计队伍、新的承包商及新的材料商。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多、技术复杂、难度大,它涉及土建、金结、机电等数百个子专业,且要求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技术协调十分复杂。这也导致项目管理系统庞大,包括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而组织指挥协调难度大。但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也要求项目管理系统既精干、高效,又灵活、畅达。

1建筑施工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1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一,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会存在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包死价等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二,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基层的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其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常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1.2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弊端其一,部分企业不是从技工、材料、机设资源上运筹组合,而是靠行政命令或领导好感等关系进行运作,使得项目部工程开工,专业队、技工缺乏储备。另外,施工人数方面只关注人多,而忽略工人素质,致使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二,常会有注重租赁,而本单位机械设备却闲置的现象,这就造成资源固化,得不偿失。其三,在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的情况,而出现重速度轻质量、急功近利等现象。

2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改革和创新

2.1 管理弊端的解决建议其一,对于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设置安全保障经费,未建立安全保障经费的施工企业;不予发包工程,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管理投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监机构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生产作业。其二,针对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问题,应该对于新录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一般教育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其三,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依法加强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工、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的问题的解决应该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减少事故发生。

2.2 管理新技术创新――4D模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4D模型技术的提出和研究为实现建筑施工动态模拟和跟踪管理提供了可能。4D模型是在3D模型基础上,附加时间因素,将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动态的3D方式表现出来。4D模型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是以建筑物的3D模型为基础,以施工进度计划为时间因素,将工程的进展形象地展现出来,形成动态的建造过程模拟。4D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媒介,使用户可以看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图形模拟,而且能对整个计划过程进行自动优化和控制。4D模型建立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各结构构件之间、施工工序与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材料之间、施工工序与场地布置之间等诸多复杂的依存或继承关系,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施工效率或结构安全的影响,动态模拟相应的变化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3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4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管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检查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参考文献:

篇7

一、建筑施工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一,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会存在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包死价等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二,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基层的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其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常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弊端其一,部分企业不是从技工、材料、机设资源上运筹组合,而是靠行政命令或领导好感等关系进行运作,使得项目部工程开工,专业队、技工缺乏储备。另外,施工人数方面只关注人多,而忽略工人素质,致使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二,常会有注重租赁,而本单位机械设备却闲置的现象,这就造成资源固化,得不偿失。其三,在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的情况,而出现重速度轻质量、急功近利等现象。

二、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改革和创新

1.管理弊端的解决建议其一,对于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设置安全保障经费,未建立安全保障经费的施工企业;不予发包工程,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管理投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监机构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生产作业。其二,针对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问题,应该对于新录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一般教育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其三,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依法加强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工、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的问题的解决应该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减少事故发生。

2.管理新技术创新——4D模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4D模型技术的提出和研究为实现建筑施工动态模拟和跟踪管理提供了可能。4D模型是在3D模型基础上,附加时间因素,将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动态的3D方式表现出来。4D模型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是以建筑物的3D模型为基础,以施工进度计划为时间因素,将工程的进展形象地展现出来,形成动态的建造过程模拟。4D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媒介,使用户可以看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图形模拟,而且能对整个计划过程进行自动优化和控制。4D模型建立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各结构构件之间、施工工序与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材料之间、施工工序与场地布置之间等诸多复杂的依存或继承关系,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施工效率或结构安全的影响,动态模拟相应的变化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三、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管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检查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参考文献:

篇8

在市场经济下,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工程造价的竞争,谁在工程建设中既能确保工期、质量,又能注重成本管理,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位置[1]。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在合理决策,优化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在建筑施工各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有限的资金高质量,短周期,低造价完成工程项目,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3]。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怎样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谈以下几点看法。

1 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1.1 工艺多样性

众所周知,施工工程的艺术性决定了建筑艺术的精粹,而艺术的表现与社会环境、人文素质的水平息息相关,只有创新才能焕发建筑艺术的生命力,因此,没有统一模式的艺术建筑立面和结构,尤其是建筑面层的价格材料变化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根本无法预测,无法统一价格,材料价格波动变化幅度大[4]。

1.2 价格复杂性

建筑材料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更是给建筑材料更新提供了良好条件,各种材料组成变化很大,材料的式样品种、规格、厂家、型号、材质更是变化无穷。各种建筑材料、构件种类繁多、价格差异较大,有些材料、构件即使同样规格、型号,其价格有时相差高达数百倍。同时业主和施工企业对材料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材料使用和价格上很难定价[5]。

1.3 费用多样性

当前建筑工程的费用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而直接费又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一个大项目的措施费包括的费种更多,比如: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装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脚手架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施工排水降水费。间接费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等等。如果工期较长,还会出现不可预见的费用。同时各种费用的计取方法也不相同,这就会使建筑工程造价更难以控制。

2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2.1 投标时的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投标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第一道工序,是确定工程合同造价、择优选取施工单位的关键阶段,因此非常重要。建筑施工企业不仅要分析业主和设计单位编制标底的心态,还要分析其他投标人可能报出的价格。投标人必须仔细研究招标文件中的支付条款、技术条款和评标办法。为了能够中标,即使利润非常微薄也在所不惜。因为有以往的施工经验,建筑施工企业相对更清楚地掌握着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投标人对于自己的施工能力,对自己的财务承受能力十分了解。这就决定了它在编制投标价时会设定一个承受底线。我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对可能发生变更设计及施工工艺较复杂的工程报价应高些;对于工程量较大、技术含量较低或施工中具有索赔可能的工程,应采取低的报价。这样做,既可以降低工程总报价,有利于中标,也为获取经济效益留有余地。

2.2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首先是加强直接成本管理,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其次是加强现场标准化管理,现场管理标准化的范围很广,在适用方面需要灵活运用,实际操作应因地制宜,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建筑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都是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每一个建筑企业的共同点,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造价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造价目标的实现。

2.3 结算时的造价管理

结算工作在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工程结算工作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执行情况。如果想做好结算工作,首先必须让基层的工程造价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本工程的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工程量变更情况、现场材料变更情况等等。整理好相关资料,为结算提供充分的依据。资料齐全,内容清楚属实,结算工作才会顺利的进行。其次按照竣工图纸将工程量逐一核实,一定不能缺项漏项,算全该算的内容。同时结算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搞好结算,施工企业除充分考虑自身因素外,还应正确处理与其他相关单位及人员的关系,包括业主单位、监理、设计、造价咨询等单位。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实施中所确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同他们建立必要的经济合同关系,在工作中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在各方面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合同履行上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从而来结算各环节,为搞好结算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自始至终作用于施工企业整个施工过程中,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将造价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微利时代赢得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 姜早龙.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14-116.

[2] 张嫜文,黄荣校.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05,31(3):153-154.

[3] 方筱栋.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7,6(2):263-265.

篇9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一系列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一成不变的。

一、建筑工程项目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

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第二要建立约束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项目管理将会失去控制而难以为续。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三要建立监督机制,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对劳动和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建立三大市场;同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的监督控制,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和质量管理,控制施工进度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是对立和统一的矛盾体。它在工程建设中投资与进度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往往要增加投资,采取各种赶工措施使工程建设项目及早竣工,尽快发挥工程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而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因人、机械超强工作造成工人疲劳,机械维修,材料供应紧张,施工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适度均衡的加快施工进度,可以在计划工期内得到合理的提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质量,可以避免返工,进度则会加快;反之则会因返工,造成工期延后,施工成本增加;投资与质量的关系是质量好要增加施工成本,但严格控制质量,可以避免反工,提高了承包商的施工效益,减少建设项目的经常性维护费用,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反而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

质量管理控制在工程建设中,勘察、设计、施工和设备安装而言,其控制的要点主要有“人、材、机、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事先对这五方面的因素预以控制,加以规划和设计,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关键。只要紧紧抓住成本质量管理及进度控制的要点,就可以保证建设工程在施工中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为顺利的保质、保量、保期完成建设施工任务创造出一个好的局面。

进度控制的任务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工期计算,是施工单位工程师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建设单位对工期和项目投产时间的要求,资金到位计划和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进场计划,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设地区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后,设计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最佳工期。合同工期确定后,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就是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具体的讲,进度控制的任务是进行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

落实进度控制任务和质量控制任务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满足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必要条件。进度规划、进度控制、进度协调、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是落实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任务的具体施实。

合格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与规划,才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合理规划,对施工工期,对施工质量,对施工经济效益,对建设工程投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进度、质量、成本控制规划设计,在施工中的关系是紧密的,只有认真的完成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才可以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优良的建筑产品。

三、 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我们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同时,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近年来重大恶性事件发生频繁,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落后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我们致力于改善这种局面,就要强化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总之,只要与安全、健康、环境有直接关联的,安全部门都管。

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行到位管理,施工队伍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结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篇10

一、前言

对于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而言,所花费的投资金额和耗费的人工、材料、能源都是相当大的。投资者在付出巨大的投资之后,期望得到理想的、能够满足

适用要求的工程产品,进而在预定的时间内发挥预期的作用。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水平达到标准。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的不科学性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设备水平、工艺水平上达到或者已经接近了世界的先进水平,但是,企业质量的科学管理与生产本身的客观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对施工企业的要求中,有很多要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这些本应该进行理性判断的问题被很多企业靠感觉判断决定所取代。比较典型的有:过程质量的评价、数据的假设检验、抽样方案的确立等。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企业对待许多感性的问题的处理方面都是通过上述的理性判断来决定,这就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的差距所在。

2、施工单位管理上的问题

在国内施工单位的管理方面,也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施工企业因为分包单位众多,造成了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执行的情况时有发生。再加上管理层人员的执行能力不强,管理环节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和专业化的经营,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进而导致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质量、资金投入、施工进度方面产生恶性循环,许多工作滞后,也为后面的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不能够及时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就必然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造成不良的企业品牌,阻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要注重产品的工程质量。

3、工程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作为工程的监理单位,在对进场材料和设备把关不够严格.当不合格的材料企图进入施工现场,监理单位必须立即予以制止。对于设计不合理的地方,监理单位也有责任和义务给予纠正。如果工程的设计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已经纰漏,但监理单位在施工前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这就会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有效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职能

保证工程建设严格遵照政府对基本建设的要求程序进行。政府的主要作用

就是完善立法、公平执法,只有建立和完善一个公平的、互相监督和制约的建筑市场环境,这样才能给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的良好的外部条件。根据国外的经验借鉴,可以通过不断完善设计审核制度、资质评定制度以及工程咨询制度保证建筑工程建设严格遵照基本的建设程序实施。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一是根据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并下发的相关法规、条款为指导,监督本地区的建设工程的质量。二是监督工程承包单位评定的工程质量的等级,核查项目相关的单位上报的关于工程项目质量评定报告;三是监督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承建工程的相应资质证明;四是监督对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的正确执行过程,参与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环节;五是督促本地区的施工企业建立和健全工程质量的相关系列检验制度;六是审定和考核建设企业的质量从业人员的资格证明,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并按照使用规定配备检测器材;七是抽查检验本地区建设项目的器材使用,要保证器材具备出厂合格证明和化验单等相关的条件符合证明。

2、施工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建设单位不但要依照相关的规定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立项、报建、招标、选择施工和监理队伍的各项工作之外,还要和质监、监理、施工人员一起投入到项目施工建设中,并长期进驻工地。作为甲方代表参与到项目工期、质量、进度、合同等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能过多的干预,应充分给予他们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人员三方都要在

设计、遵守规程和规范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共识,共同努力做好工程的质量工作,形成监督、互助、促进的良好合作关系。

3、抓好材料的质量管理

一是掌握材料的相关信息。选择优秀的供货厂家。随时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并择优选择厂家,就能得到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减少工程的造价。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二是合理组织材料的供应,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制定科学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周期,尽量减少材料的占用量,保质、保量、按期地满足建设的需要,是提高供应的效益、保证正常施工的关键环节。三是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降低材料的损失。正确按照定额的计量使用材料,加强在运输、仓库、保管流程中对材料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是保证材料质量、降低材料使用的重要措施。四是加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要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的材质化验单。凡是不具备或者通过检验证明有影响的时候,应进行补充检验。由于运输、安装等原因造成的构件质量问题,也要分析研究,在处理鉴定之后方能使用。材料质量的抽样和检验的方法,要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并且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对于重要构件或非匀质的材料,还

要适当增加采样的数量。

4、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作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一方面与工程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质量控制还包含了对出厂制定和实现项目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高度重视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要严格落实责任,明确质量的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要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

经理部要通过对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确定各工序的质量管理标准,将指标落实到班组和个人。与此同时,要注重采购工作,保证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工程材料的质量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建筑原材料做基础,很难建设出令人满意的优质工程。因此,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之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不能有一点的疏忽大意。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不但要严格把好质量关,而且要健全完善相关质量的管理制度,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参建的各方工作的正常运转,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篇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指挥部、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一系列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一成不变的。

一、建筑工程项目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

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第二要建立约束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项目管理将会失去控制而难以为续。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制订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三要建立监督机制,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对劳动和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建立三大市场;同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的监督控制,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和质量管理,控制施工进度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是对立和统一的矛盾体。它在工程建设中投资与进度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往往要增加投资,采取各种赶工措施使工程建设项目及早竣工,尽快发挥工程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而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因人、机械超强工作造成工人疲劳,机械维修,材料供应紧张,施工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适度均衡的加快施工进度,可以在计划工期内得到合理的提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质量,可以避免返工,进度则会加快;反之则会因返工,造成工期延后,施工成本增加;投资与质量的关系是质量好要增加施工成本,但严格控制质量,可以避免反工,提高了承包商的施工效益,减少建设项目的经常性维护费用,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反而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投资效益。

质量管理控制在工程建设中,进度控制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工期计算,是施工单位工程师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建设单位对工期和项目投产时间的要求,资金到位计划和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进场计划,国家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设地区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后,设计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最佳工期。合同工期确定后,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就是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和调整,以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具体的讲,进度控制的任务是进行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

落实进度控制任务和质量控制任务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满足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要求的必要条件。进度规划、进度控制、进度协调、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是落实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任务的具体施实。

合格的建筑产品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与规划,才能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的合理规划,对施工工期,对施工质量,对施工经济效益,对建设工程投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进度、质量、成本控制规划设计,在施工中的关系是紧密的,只有认真的完成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规划设计的工作任务,才可以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优良的建筑产品。

三、 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近年来重大恶性事件发生频繁,引起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落后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业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我们致力于改善这种局面,就要强化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总之,只要与安全、健康、环境有直接关联的,安全部门都管。

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行到位管理,施工队伍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篇12

1、工程预算的概念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招投标以及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

2、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预算工作是基本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过以“形”到“量”,再转化成价

值的过程,贯穿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近些年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预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

目前还有许多工程出现了投资失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由于跨地区承揽、跨行业承揽。导致预算差错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建筑市场的壁垒已被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企业逐年增多。由于我国现行各地区、各行业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有所不同,致使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不甚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中常出现差错。

2.2预算管理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同时由于贷款利息不断增加,致使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中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3工程预算确定方法滞后

由于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编制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无法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2.4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达到要求

一般来说各建设单位都是自我组织建设、审核工程预结算、实行监督管理,因此需要建设单位配备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此类工作。但实际上除了大中型企业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常常是进行工程建设时才开始筹集人员,等这些人刚刚熟悉业务,又随着工程竣工交付生产或使用单位而终止业务。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就很难准确地进行预算管理。

3、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3.1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就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投资预控,更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后果极其严重。所以需要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把好工程预算第一道关。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而又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部门,最好是成立一个建设监理组织。当然这个组织必须经有关部门核实批准,

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直接受聘于建设单位,并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管

理。这样一来,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也使建设单位的管理向科学化、高层次的方向迈

进。

3.2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结构和工程预算定额

根据产品价值构成分析,建筑工程造价有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支出、盈利,工程预算造价应充分反映产品价值构成的三个方面。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费用构成,将劳动消耗部分人为划分为两部分,即生产工人劳动消耗计入直接费用,管理人员的劳动消耗计入间接费用和现场经费,这样就造成了工程预算取费的复杂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将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区分开来,使预算费用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易操作,有利于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符合国际化的标准。

工程预算定额是关系建筑安装产品的生产消耗、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的数量关系。合理确定工程预算定额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建筑安装企业的劳动力平均水平。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消耗就会降低。二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消耗。但是目前基本建设的立法、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企业的管理水平、劳动人事制度及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等方面,尚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安装产品生产消耗量标准的制订。

3.3加强工程预算的监督和校审

工程预算环节需要进行监督和校审,防止出现大面积误差。工程预算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人为错误。工程预算的校审是完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目标的重要工作,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对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对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都起着重要作用。做好工程预算校审工作,首先要分清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和重点,制定出工程预算校审程序,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贷款银行、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防止工程预算校审走形式,造成工程预算校审形同虚设;再次,工程校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预算经验,有能力承担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3.4开发动态智能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曾有位经济学家说,建国以来我们最大的浪费是信息资源的浪费。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这种现象就很突出。目前,政府编制发行的造价信息只有建材价格信息、有关造价的文件和一些造价研究文章,而对已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比较缺乏。已建同类工程的造价信息对新建项目的投资确定具有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可是,却很少有人来做这种具体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这些信息或是散落在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柜里,或是存在于一些富有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的脑子里,或是根本就已丢失,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这真是很大的浪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超支预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工作管理方式落后,资料精度不够,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篇13

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合理的控制项目的造价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力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才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跟踪、分析、协调和考核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目的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造价控制中,如何控制好成本是重中之重,只有将工程的前期进行好,才会在施工中更好的控制成本。招标投标是项目管理中前期的成本控制。在我国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以及使用国有资金、国家融资、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资金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就需要进行招标。要在企业推行设计招标,开展方案竞选,引进竞争机制,并且在工程造价管理只有将现代化造价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才能逐渐提高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的成本也就是工程价格,在为建成一项工程中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也可以成为成交价格,它是在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由需求主体投资者和供给主体建筑商共同认可的价格。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就要在批准的工程成本限额以内,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其目的就是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只有建立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才能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成本来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工程的成本管理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所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

2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工程中的、怎么样制好成本是重中之重,只有将工程的前期进行好、才会在施工中更好的控制成本。所以我们要对建筑工程的首要就是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前期的设计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本。前期的设计也是重要的一点要在企业推行设计招标,开展方案竞选、引进竞争机制、招标投标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有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设计者的思想保守,又会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必须克服,控制工程费用应从设计抓起。2、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对施工进程的需要了解,在工程施工过程,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若不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也不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不及时与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就会导致施工工程结算时就会浪费较多的资金,增加成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要做到及时化,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3、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因为工程结算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在结算的编审过程中由于编审人员所处的地位、立场和目的不同,而且编审人员的工作水平也存在差异,因而编审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纯属正常。但是相差太大,就有有意压低造价或高估冒算的可能。所以工程结算在建筑的成本控制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是随着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来进行控制并根据设计图纸、定额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专业设备材料表、建构筑物和总图运输一览表,对已算出的工程量计算表进行审查。才能从根本上控制。

3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旨在把施工费用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实施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然而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如何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控制是现在我们要做的,建筑施工中施工成本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施工的成本:有以下问题:1、尽快制定企业定额,根据企业具体的施工来确定,从根本节约施工成本。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工程施工设计中,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前期经济设计、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对工程中各种消耗进行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各种偏差,把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计划范围之内。但是一些施工队伍中,会增加一些费用,如:机器的保养费、材料费等,这些费用会降低对成本的控制。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工程的必要保证,在选材过程中、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利保证,并且避免其多余的费用。也不应盲目用材料,应根据施工的具体内容来讲。2、管理制度落后,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健全的制度是工程成本管理的重点,有许多的单位没有建立建设监理制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不讲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建立其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齐全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是控制工程建筑成本的一个途径,应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在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约定的计价依据,做好材料等费用的记录情况。3、重视投标策略研究。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后,建筑企业的投标策略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盲目投标、盲目降价。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企业以合理最低报价中标的同时,确保企业得到一定的利润回报。在企业中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在施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需要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来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成本。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量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在施工活动中,需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来实现赢利的目的,实现企业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4 结束语:

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合理的控制项目的造价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力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才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