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课题可行性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在真善美方面追求一致
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程度越来越大,同时在新闻创作的方法和手段方面也更加注重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运用,这使得体育新闻一度成为了新闻界和体育界一致关注的热点,同时社会对于体育的关注以及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都使得体育传媒在新闻领域中更快的发展进步。目前人文关怀的普遍发展导致汉语言文学中多追求的真、善、美等内容已经扩大到了许多领域,其中就包括体育方面,体育报道中航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和汉语言文学是一致的,都是对于人性真善美的探索。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和体育最大的融合就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文性关怀。
2体育文学的快速发展
2.1体育文学的发展情况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前进,对于体育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许多领域的范围,虽然现在体育文学发展还比较缓慢,但是以体育作为题材的文学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这也正是汉语言文学和体育融合的第二个可行方面。体育文学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迷,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社会转型等诸多原因无法跟上我国文学发展的脚步,出现落后的情况。但是对于体育文学的研究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目前体育文学的发展也逐渐活跃了起来,出现了很多作品例如体育诗歌、体育小说以及体育戏剧等,它们在题材上借鉴了汉语言文学,但是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丰富了汉语言文学中文学内容的同时带来了艺术活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考虑的话,体育比赛这项活动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艺术感和思想深度,所以可以认为文学和体育之间是具有深层次的联系的。
2.2体育文学的发展表现
随着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大放异彩,沉寂已久的体育文学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是体育和中国古典文学的融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国古典文化和体育事业的融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健身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传播,同时还可以对我国的体育事业以及文学事业都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在文学中融入体育,可以将静态的文学因素和动态的体育因素融洽的结合起来,使得二者在融合的时候显得更为协调和统一。近年来出现的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文学作品,例如《足球流氓》,不进描绘了当前环境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同时也是对体育界中的某种特殊形态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体育网络文学的发展,以李寻欢的作品《足球男人》为代表,虽然这些网络文学大多形式都比较随意,以随笔、评论或者散文为主,但是他们多多方面呈现了体育文学中的多元化特点,实用汉语言文学中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手段来描述了体育的发展情况,正是二者融合的可行性的主要体现。
篇2
对于课堂提问来说,多种多样的课堂提问与引人深思的课堂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对待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现金采取的提问方式就显得非常的单一了,学生不会主动地将问题提出来,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的严重。再者,小学教学提出的问题大多是一些记忆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虽然简单,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还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不能够充分的准备问题,也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渐渐低下去,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养成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课堂就越来越没有效率。
二、对学生数学课堂的提问进行有效性的措施
(一)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都有相对较强的表现欲,他们渴望教师的表扬和赞美,教师应该学会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赞赏和支持,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活动,从而创建出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
(二)要设置有目的性的提问
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提出具有明确性的问题,不能将问题与教学任务分离。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有整体的运用能力和掌握能力,这样才能够提升课堂的提问水平。
(三)课堂提问要有相对的导向性
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与教师能够充分的交流,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向,让学生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学习中去。如果教师不能够明确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导向,学生的学习就不能达到该有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明确性,为学生指明道路。
(五)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提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那么学生就不会自发的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思维运转。例如可以加一些小游戏到数学教学中去,让游戏帮助学生学习,将学生的理论练习能力培养起来。
(五)尽量选择能够兼顾每个学生的问题
学生的能力与学习能力不同,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以此为基础,对学生提问时要选择不同的问题。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将相对困难的问题留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回答,而一些简单的问题则要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回答。
结语:虽然小学课堂上一直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具有导向性和目的性的提问以及兼顾每个学生的兴趣,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课堂提问中达到理想得效果,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篇3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tional think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科技对建筑设计一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20世纪的建筑中有不计其数的科学性的象征。建筑设计,总是具有时代的印记,从设计构思、施工工艺、材料到内部设施,必须和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建筑设计是动态发展的,由于时间的推移引起内部功能发生相应变化,建筑材料、设施设备的更新日新月异。建筑设计对时展应该是敏感的,它必须自觉地在设计中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需要积极采用当时物质技术手段,主动地满足当时社会生活活动和行为模式的需要。由于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本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按照生产今技术令科学的顺序发展的,往往是生产需要刺激技术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又为科学理论的形成莫定基础。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己经逆转。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头,而且为生产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形成了科学令技术今生产的发展顺序。科学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建筑,一种是科技本身在建筑中直接运用,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影响社会文化,间接但更深刻地影响建筑。建筑当中必然会有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冲击和影响,设计师的创造需要技术的带动,很多科学还能给设计师提供更好的表现手法。牌地毯、特卫强保护材料等等。
一、建筑设计必须运用科学的理性思维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也有着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以19世纪为分界,科学性的技术取代了靠直观感觉的技术,科学成为引起设计发展变化的因素,它改变了建筑的表达方式。在人类所有创新活动中,取决于技术的因素越来越重要。每当科学技术有重大突破,建筑就有新的发展,现代建筑已深深打上了现代科技的烙印。建筑技术、设备、材料以及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推动建筑发展的重大动力,使建筑的跨度、高度、空间和品质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这也使设计进人了新的阶段。21世纪的科学技术必然会更迅速地发展,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经验会大量涌现,建筑设计将面临知识、技能与观念的进一步更新。信息技术引起城市结构改变。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方兴未艾,科学技术闯人人类生活.改变了生活环境,创造了新的生活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扩大到许多领域,把人类带到更新的境界。信息时代“建筑”注重“信息资源”。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和信息的迅速传播,设计出现了国际化、全球化、同一化的倾向。信息时代的“建筑”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而“信息资源”涵盖了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生态资源。信息时代中的“建筑”将大规模应用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建筑材料,建筑形态所传达的信息量将成倍增加,其传播方式也将大为改观。高清晰电子屏幕、虚拟现实装置可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广泛运用于“建筑”之中。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设计方法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三维空间效果的创作,而对于建筑的节能、通风、采光,以及环境影响等的评估、预侧难度更大了,应用计算机模拟与计算要求更高了。
二、现代建筑设计科技含量日益增高
建筑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现代建筑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含量日益增高,新材料及新构造形式的运用体现出建筑的技术感和时代感。现代建筑的新型室内环境,往往在电脑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具有新的要求,从而使室内设施设备、电器通讯、新型装饰材料和五金配件等等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如智能大楼、能源自给住宅、电脑控制住宅等。由于科技含量的增加,也使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及其产品整体的附加值增加。现代建筑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除了建筑技术科学本身的发展,提倡建筑师能根据现实的需要与可能积极地运用和融会多种技术,推动设计理念、方法和形象的创造。科学往往会给建筑师带来灵感的来源,科学在建筑设计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要坚持这种理念,建筑师要有引导建筑进步的责任。建筑的发展要正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建筑设计应从四个方面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一是应用新技术。不断采用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了解生态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应用的同时,也挖掘技术的潜力。二是.新材料研发。建筑设计师应协助建材单位开发新材料。应开发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以替代不能循环使用的材料,开发无污染的材料替代污染环境的材料。三是材料产业化。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许多建筑材料,实际上还属初级产品,无法直接使用,必须经再加工再处理(如油漆、防水、防火处理等)。产业化的目的是使建材能够预制,在现场快捷安装,加快施工进度;甚至用户可以自行安装。但这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依靠各相关行业共同完成。四是开发新的环境检测手段。针对环境污染,应当开发运用新的环境污染检测手段,以及简捷、正确的检测仪器或工具。
三、智能建筑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主流
当前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电子商务的时代,使人们对建筑物的高效化和多功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智能建筑应运而生。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信息社会中的信息特征,建筑物智能化程度将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智能建筑是建筑艺术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需要。智能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在一个智能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建筑结构的生命周期最长。而一般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有5到7年的生命周期,有的自动化系统仅有两至三年的生命周期。如果智能大厦系统做成开放式系统,它就能不断吸收新的技术,更新旧的设备,从而使整个智能化系统设施运行得更好。应用在智能建筑中的基于Web的Internet网络技术正成为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络的主流形式。智能建筑中除了应用有线网之外正在越来越多认识到无线宽带网络带来的好处,它始终是与宽带有线网络平行发展和互补发展的技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无线局城网技术利用微波、激光、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介,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在智能建筑内的数字视频点播和会议电视,均是采用可视化技术向建筑物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视像的传抽、交互和服务的功能。
四、结语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智能建筑不仅需要计算机控制,也需耍相应功能的智能建材的配合。智能建筑是为了支持建筑内的所有活动,增强对使用变化的应变能力,并保证建筑空间的安全、健康和节能,智能建筑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于结合每一个具体建筑的特征和性能,智能建筑的设计必须提倡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就是坚持以大系统、动态运行的角度进行建筑对象和使用对象的系统分析.针对特定建筑的具体需求,根据系统运行状态,深人到特定细节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程大章.温伯银编著,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实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决策可靠性分析的步骤如下:
第一,运用现代概率论的理论和方法,确定出所选择的最优决策方案实现其期望益损值的概率,以反映最优决策方案的可靠性。
首先,讨论最优决策方案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设最优决策方案随机变量为A,其取值为αij,i=1,2,……m,j=1,2,……n。由于绝大多数的最优决策方案随机变量往往可以表示成大量独立随机变量的总和,且总和中的每一个单独的随机变量对于总和又不起主要作用,因此,根据李雅普诺夫中心极限定理,可以认为最优决策方案随机变量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即A~N(μ,σ2)。
其次,讨论最优决策方案随机变量的取值情况。显然,采取某一最优决策方案后实现的益损值只能在其最小和最大益损值之间。也就是说,αij的取值在min(αij)与max(αij)间。
于是,将随机变量的取值与所对应的概率相联系,用概率表示,则有:
P(min(αij)≤αij≤max(αij))=1-β
式中,1-β则为所选择的某一最优决策方案实现其期望益损值的概率。
最后,讨论1-β的计算方法。由前面讨论已知,A~N(μ,σ2),则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必有:αij-μσ~N(0,1)。为此,可按照标准正态分布概率的计算方法,求出概率1-β,即:
对于Φ(max(αij)-μσ),Φ(min(αij)-μσ)的值,可查正态分布表求得。通过它,可以反映所选择的最优决策方案实现的可靠性状况。关于μ和σ2,可根据样本对其作出估计。由数理统计可知,μ和σ2的估计量分别为
。
第二,对所求出的最优决策方案实现其期望益损值的概率(1-β)进行假设检验。步骤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H0:1-β与1-α没有显著差别,亦即1-β=1-α或β=α
备择假设H1:1-β与1-α有显著差别,亦即1-β≠1-α或β≠α
(2)计算t统计量,t=
(3)决定显著性水平(α) 在本文中,显著性水平(α)与决策者期望的可靠性(1-α)中的α是一致的。及相应的临界值t(α/2,m -1),
(4)比较t统计量与临界值t(α/2,m-1),当|t|≤t(α/2,m-1),则接受H0,可以认为所求出的最优决策方案实现的可靠性(1-β)与决策者所期望的可靠性(1-α)相一致;当|t|>t(α/2,m-1),则拒绝H0,可以认为所求出的最优决策方案实现的可靠性(1-β)与决策者所期望的可靠性(1-α)不相一致。
二、例证运用
某企业以批发方式销售它所生产的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为0.03万元,批发价格每件为0.05万元。若每天生产的产品当天销售不完,每件要损失0.01万元。该企业每天的产量可以是1000、2000、3000、4000件,每天的批发销售量,根据市场的需要可能为0、1000、2000、3000、4000件,相应的概率分别为0.1、0.2、0.4、0.2、0.1。所构造的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收益矩阵,计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见表1第6列。因此,依据最大收益期望值(EMV)准则,我们最终确定出的最优决策方案为A2。
但正如前述,所确定的这一最优决策方案A2实现最大收益期望值(EMV)的可靠性又是怎样呢?最大收益期望值(EMV)准则并没有给出,决策理论也没有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根据决策可靠性分析步骤,计算出最优决策方案实现最大收益期望值(EMV)的可靠性(概率)为:
也就是说,采取最优决策方案A2以获得最大收益期望值(E(A2)=28)的可靠性为72.00%。为了比较,我们也计算出了其他方案实现其收益期望值的可靠性,见表1第8列。
问题在于,所求出的这72.0%的可靠性是否与决策者期望的可靠性(假定决策者期望的可靠性为95%)相一致?为此,对72.0%的可靠性做假设检验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H0:1-β=0.95,备择假设H1: 1-β≠0.95,
(2)计算t统计量,
(3)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表得t(α/2,m-1)=2.776
篇5
Key words: membrane structure;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feasibility stud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127-02
1 某膜结构工程施工状况
某膜结构工程分为两种膜结构施工类型区域,分别为中央全天景式天窗区和入口悬挑式雨篷区,中央全天景式天窗部分为双层ETFE充气气枕式膜结构,入口悬挑式雨篷区为单层PTFE张拉式膜结构。工程目前中央天窗区域的ETFE气枕已基本安装完成,而入口悬挑式雨篷区的天沟已完成安装以及部分雨篷的PTFE单层膜处于安装施工准备阶段。由于业主和总承包方提出,拟定将入口雨篷处的膜结构形式,由PTFE单层张拉膜式更换为ETFE双层充气气枕式,现就这一实际工程情况,对膜结构由单层张拉式改变为双层充气气枕式所带来的具体问题,分别从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
2 某膜结构工程施工组织可行性研究分析
某膜结构工程的实际工程变更问题如上所述,如果按照业主的具体要求进行工程更改,则在施工组织方面将会对工程带来的实际问题如下:
2.1 由于膜结构从PTFE单层张拉膜式更换为ETFE双层充气气枕式,则工程需要额外增加两组风机以满足膜结构正常的工作使用要求,而目前国内尚不具备此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风机还主要是依赖于从国外进口,通常订货周期需要4~6个月的时间,因此将会大大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增加整体工程工期;
2.2 工程如果变更,不仅仅只是从原先的单层张拉膜式更换为双层充气气枕式,而且要将PTFE膜材更换为ETFE膜材,这两种膜材的性能有较大的区别,不能够互换使用。因此如果要更改,原先按原设计所采购来的膜材PTFE不能继续使用到工程相应结构部位中,则需要补充采购ETFE膜材,材料为国外进口,采购期一般需要2~3个月,同样会对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带来影响,使工期滞后;
2.3 如果膜结构从单层张拉膜式更换为双层充气气枕式,膜材与结构连接边界将产生本质的改变,如果工程要变更,不仅要增加双层充气气枕式连接边界所需的二次钢结构、钢索、膜材、铝型材等材料,而且由此还会带来的材料以及人工等方面的问题;
2.4 如若变更,工程部分已经安装完毕的膜结构则需要全部拆除,不仅施工拆除工作量大,而且施工条件极为危险,也将会带来工期延长的问题。
3 某膜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可行性研究分析
3.1 连接节点构造变化 由于膜结构从单层张拉膜式更换为双层充气气枕式,这两种类型的节点连接形式,对节点构造上的要求自然不同,气枕节点形式构造较为复杂,为了适应气枕结构的特点,上、下层膜材的连接焊缝压在上、下铝合金之间防止撕裂,需设置EPDM橡胶条保护膜材并密闭防水等,所以更改为气枕后,现有的单层膜铝合金并不适用于气枕节点,必须进行更换,而且所有已经安装完毕的雨篷处的二次钢结构也全部需要更换。
3.2 供气管道、电源及充气设备信号布置问题 因较好的隐藏效果,入口雨篷处可采用与中央天窗同样形式的供气管道布置构造。如更换天沟,则按照中央天窗的方法进行施工即可;如不更换天沟,则敷设管道难度较大,一种做法是将一侧天沟支架割去,然后固定供气管道,再将其重新焊接上,但其施工工作量大;另一种做法则是将供气管道悬于支架一侧,但是很不美观,影响膜结构建筑效果;还可将充气管道放置在天沟里面的做法,但是难以保证气密性。
3.3 膜材强度分析 由于此处位于室外,采用单层因有钢索加强,可以保证在强风情况下的结构稳定,但如果改成气枕,此处的荷载只有通过气压以及膜材本身来承担,需要改成三层气枕才可以满足结构计算。
由于入口雨篷处的风荷载较大,在先前设计单层膜时,在每个单元膜内埋设了数根钢索用于加强。考虑换成气枕后,钢索不必使用,但如果采用与中央天窗同样矢跨比(中央天窗的矢跨比为上层15%左右,下层8%左右)、同样厚度ETFE的气枕,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一是:加大气枕上、下层的矢高,即提高矢跨比。经过试算,上层需达到20%左右,下层需达到10%左右。对于上层,20%的矢跨比是个比较大的数值,膜材在进行三维裁剪分析时会产生较大误差,安装后有可能发生褶皱现象,有必要进行试验确认。
二是提高膜材厚度。下层采用250微米,提高矢高即可,而对于上层膜则采用500微米厚度膜材——由于膜材供应商并不生产500微米的ETFE膜,可将两层250微米的ETFE叠加在一起使用,即采用三层膜结构。
3.4 膜单元划分 由于入口雨篷处的膜单元划分,是在主结构网格的基础上,对一些边缘单元进行了拆分合并,是在考虑单层膜的特性基础设计的,如果更换为气枕的话,有部分单元则会不再符合要求,如单元过小,某些角落过于尖锐,都不适于气枕成型,或会造成褶皱发生。因此需要更改部分单元的划分形式,即重新安排部分天沟线路,使其更为符合气枕的要求,最终就需要将原来做好的二次钢结构变更的形式,重新进行加工和安装。
总之,如果将膜结构从PTFE单层张拉膜式更换为ETFE双层充气气枕式,则需要对二次钢结构进行重新计算加工安装;要采用新型铝型材;安装供气管道的工作将会比较艰难;为了保证结构计算,如果只提高气枕膜面矢高,膜面会发生褶皱现象;或者采用三层膜结构,但是膜材用量将会增加很多。
4 某膜结构工程变更问题施工优化技术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膜结构工程在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可行性的研究分析,提出对现有单层膜结构进行优化,以保障工程的工期节点和施工进度。具体优化措施如下:
①原有钢索为不锈钢材质,可采用白色PE钢索,淡化钢索的视觉效果;②减少钢索数量或者减小钢索直径,经过结构计算,现在的钢索数量以及钢索直径并未达到最为优化的状态,因此可适当减少;③缩短钢索耳板:适当缩短钢索的耳板,从而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这种措施只需要拆除部分已经安装的膜结构,虽然原先已经采购进场的钢索无法使用,需要重新采购,但耳板更改工作量与膜结构更改工作量相比较小。
参考文献:
[1]王海明.ETFE膜结构主要形式及ETFE工程难点[J].世界建筑,2009,(10):105-109.
[2]黄建鹰.浅谈骨架支承式膜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J].福建建筑,2007,110(8):70-72.
篇6
何谓“身份”思考?它是一种强调思考行为的“主体身份”问题。思考作为观念陈述的一种方式,一端连接着思维的结果,另一端连接着行为主体,这是一个内在的连贯性过程,其中,各个组成因素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定义。简言之,某个思考行为及其所包含的结果并非意味着与主体的隔断,而是深层次地关联着思考主体的特定身份,诸如人的利益诉求、语境、陈述视野、各种成见等等。正是这类身份标志,才决定着人们的透视视野及其运思逻辑,并最终影响着思维的结果形态。就西方传统美学观念而言,它所遵奉的思考范式一直归属于“无身份”陈述。很多美学家在表述各自的美学观念时,试图立足于“真空”之中,从存在论上(或许是无意的)忽略或忘掉了自己的特定身份,即自己的有限性存在语境,从而割断了思考行为的连贯性或一体性,最终做出了各种欲强行推及一般却始终无法实现的美学结论。
反之,如果换个位置思考,美学家们将自身的各种特定身份介人进去,那么就会发现,所有的不同美学观念及其审美判断都有存在的合法理由,它们虽然是异质的,无法通约的,但并不妨碍其“和平共处”的可能性。下面便结合着西方传统美学史中两位代表性思想家的美学观念,作一下佐证。
在(大西庇阿斯》篇中,柏拉图做了给美下定义的最初尝试,即找出“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是那件事物成其为美的”所谓美本质来。柏拉图虽表示出了“美是难的”无奈,却还是横下心来挖出了美的本质:美是理念。这个对美本身的判断真不真实?它有无普遍性?后起的美学思哲们可谓莫衷一是。笔者认为,衡量美的观念及审美判断不适宜用“真假”或“正误”的标准,而应该由“身份”的立场审视其合理与否,即其有无根据。如柏拉图的“美在理念”说,如果转换成完整的合乎语境的陈述形式应该为:“我”(柏拉图)认为美在理念。这个“认为”作为柏拉图的行为方式包含着许多含义,诸如确信、感知、体验、推论、判断等等。
柏拉图作为特定的生存个体,一方面会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体验着美,另一方面作为一位伟大的美学思哲,又试图确定地“知道”美。柏拉图对美所下的判断实质上是从后一立场上作出的,他力图客观地告知人们美的普遍意义是什么。柏拉图的意图是神圣的,因为他想提供给人们知识,然而他的思考规范行为却显得有些粗暴,因为他将自己作为有限个体所把握到的审美经验升华为绝对之物,进而推及到一般。这其中隐含着由或然性的“是”到必然性的“应该”的价值转换。按照尼采的隐喻说法,这是“权力意志”在作怪,亦或称之为福柯式的“知识权力”游戏。
在笔者看来,柏拉图的美学观念有其合法性,这联系到柏拉图的个人“身份”就会自明。柏拉图作为特定的贵族阶层,其存在立场决定了他对于包括艺术与美在内的诸多现象的认识都受制于某种特定的历史语境。同时,柏拉图作为“理念”哲学的创建者,他从作为至高实体的“理念”推论出“美在理念”的观念,就表明了这种逻辑推论的合法性。换个立场看,假如一个作为农奴身份的“西庇阿斯”说“美是一只汤罐”,这又有何不可呢?
再比如亚理斯多德,亚理斯多德一反柏拉图的做法,在客观的现实世界本身去寻找美与艺术的本质。他认为,美不是理念,美主要取决于体积的大小适中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和谐统一。依照通俗的说法,亚理斯多德的美学观念和柏拉图的美学观念可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二者截然不同,但他们却都声称自己发现了“美”的本质。这是为何呢?与柏拉图一样,亚理斯多德作为古典时代的一位认识者,他的思考身份与柏拉图相较,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很多差异。相似之处在于,他犯了与柏拉图同样的错误,即同样忽略了自己的主体身份,把从自己思想系统中演泽出的美的特有属性强行推广至普遍性;差异之处在于,他的特定个人身份与柏拉图分属于特殊的个案,故而殊途殊归。
根据上面的例证,笔者可以初步总结出立足于“身份”视角所展开的美学反思将要贯彻的主要思想原则。
第一,“身份”强调立足于“主体视角”来认识美学对象。这种特定的透视主义不从“大写的人”出发而抹掉一切有限性来寻找所谓美的绝对本质,相反,它着眼于个体自身的有限性,包括经验背景、利益立场、知识视野等诸多方面所限定的身份标志,由此出发,认识者才能历史地反思美的具体存在所具有的特性。这种对美的把握方式必然不是全视角的,而是存在着盲点,其对美所作出的评价和分析仅仅局限于他自身的认知视野,所获得的美学成果也相应具有一些片面性。
第二,“身份”标志不预先假定研究对象存在着所谓的“客观事实”。与西方传统美学孜孜以求美的本质或审美判断的普遍性不同,身份视角彻底阻断了通向美的先验本质的通道,它主张此类先在的独断中心是传统经验意识的幻觉,是根本不存在的,故而有限的认识个体不可能遭遇到美的绝对存在,相反,特定的个体身份只能捕捉到有关美的相对性。
第三,“身份”主张美的相对性、多元性,尊重一系列有限性审美实践的差异性,强调它们之间的“异质”与“平等”。“身份”的介人将取消先验美的绝对存在的,这就为审美认识的多元平等性开辟了存在的空间。“在场”之美既不在场,便从根本上打消了某些权力知识分子试图借此获得支配一切的逻辑或事实前提。
第四,“身份”视角倡导美学学科的历史性与创新性。由于美的观念形态不再来源于非时间性的绝对存的,而是受视角和观念的限制,这势必将美学思考拉向具体的认识语境。置身于具体的语境中,某些美学观念的意义才能合法地呈现出来,由此,美学才能够进人历史。
篇7
物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由于高层次的物流岗位人才需求有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物流专业学生的创业不仅符合现代的教育教W导向,也能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在创业导向下,应该进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应该在秉承传统专业教学理念的同时,加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力度。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及各专业领域的创业能力需求,设置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我国物流行业亟待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物流管理创业课程选择
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了创业课程,开设最多的课程都是创业类相关课程,如小企业管理、创业财务、家族创业、创业营销等。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开始注重创业人才的培养。如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根据典型院校的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及物流工程系的教师讨论,初步得到了针对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创业教育课程。基础型创业课程:创业理论与实践(A)、创业法律知识(B)、创业心理(C);创业实训实践课程:物流企业运营实务(H)、创业实践(I)、创业方案策划(J)。
三、关联分析
关联是两个或多个变量取值之间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可被发现的某种规律性。本论文旨在研究创业课程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之间隐藏的关系,通过关联分析找出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
本文依据最小支持度找出所有频繁项集(频度),寻找频繁项集的算法众多,本论文选用Apriori算法。
寻找频繁项集的Apriori算法描述:(1)对于给定的数据库D,设置最小支持度(minsup)n;(2)扫描数据库,统计每个1项出现的频次;(3)筛选出所有出现频次大于等于最小支持度n的1项,生成频繁1-项集(即包含1项的集合);(4)连接,通过将与自身连接形成候选2-项集;(5)剪枝,对进行剪枝生成候选频繁2-项集;(6)扫描数据库,统计候选频繁2-项集中所有元素的出现频次;(7)筛选,筛选出其中所有出现频次大于等于最小支持度n的项,由这些项生成频繁2-项集;(8)重复步骤(4)-(7),由频繁k-1-项集产生频繁k-项集;循环迭代,直至迭代不能进行;(9)将上述计算得到的所有频繁项集进行并集操作,得到频繁项集。
四、基于关联分析的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针对表1中的初步创业教育课程,从专家学者、知名物流企业家、创业的毕业生三个角度,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征求意见。通过对5位专家学者、5位知名物流企业家、5位创业的毕业生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得到课程事务表,如表1所示。
设minsup为50%,最小支持度向上取整为8(原本为7.5),采用2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得到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密切度相对大的课程:A(创业理论与实践)、F(物流企业创业营销)、J(创业方案策划)。
根据课程A、F、J的支持度、课程性质及宜开设时期,结合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创业课程总课时为60),得到创业课程的开设方案,如表2所示。
五、总结
本文在遴选3类10门创业课程的基础上,综合5位专家学者、5位知名物流企业家、5位创业的毕业生的意见,得到了课程事务表。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关联分析,得出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密切度相对大的3门课程:创业理论与实践、物流企业创业营销、创业方案策划。该方案可以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创业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2]唐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3]彭秀卿.我国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4]王长宇.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中国民族教育,2006,7(8):72-75.
篇8
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具有申报容易、审批迅速、有全面支持的特点,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对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是审核研究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研究项目或课题的可行性,然后需要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进行监控,尤其是针对操作困难、容易出?F漏洞的环节更应当加强监控。若是在监控的过程中发现异常问题,则应当立即与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协调,必要时则需要开启预警体系,以便保证科研项目在合法、预先进度过程中顺利完成,并且保证了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科研项目资金浪费,督促科研项目负责人顺利完成考核和评估。由此可知,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不仅能够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真正发挥监控和督促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二、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综合既往研究资料可以将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结如下,首先是运行机制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层次管理的作用不够充分,缺乏良好的目标管理机制,科研项目责任制不够明确,且其中的责任、权力和利益把控作用并不够理想,评估和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对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不良影响较为严重,很容易导致科研项目管理落后,不仅影响管理成效,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方面也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其中主要有部分工作人员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并且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很难真正愿意打破常规管理模式做实事,并且难以保证国有企业的科研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企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并且很容易出现信息滞后的情况,也是影响科研项目管理成效的重要问题。另外,部分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项目的相关技术了解不够全面、综合素质和水平仍不够理想也是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方面常见的问题。
三、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
在对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两项原则,即责任制原则以及权力、利益和责任综合平衡的原则。其中,责任制原则只要是指对专门的部门赋予特定的责任,并且在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设置特有的科研项目小组并且通过设置负责人执行整个项目以及小组成员的管理工作。因此,遵循责任制原则的情况下,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首先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且将管理责任进行分散化和明确化,具体明确科研项目质量、时间进度以及科研经费等细节的负责人,真正增强科研小组成员与管理成员责任明确的状态,并且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有效完成。另一方面,权力、利益和责任综合平衡的原则也是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中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首先需要使管理成员和项目负责成员意识到做好项目管理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责任,所有的员工均应当以强烈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此外,还应使员工的实际工作量与项目收益相结合,增强管理人员和项目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集思广益,鼓励管理成员充分引入现代化管理方法,最终达到促进项目顺利完成、改善社会效益的目的。
四、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当引入并健全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管理成效和水平的目的。
1. 引入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
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的引入不仅能够改善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体系的绩效,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科研项目小组成员的整体技术能力,最终实现总体目标。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的环节主要包括战略研究、综合评估、项目立题、课题申请、专家评估、实施与检查、阶段和进度评审、调整目标、验收成果、课题结题等,在每个流程中均引入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才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成效。
2. 引入并健全考评和激励机制
考评和激励机制的引入和健全是保证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的基础措施,也是改善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步骤。首先应该建立健全考评和激励制度,才能达到更好提升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效果的目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公平、公开和公正,另外还需要考虑考评和激励机制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建立真正符合现实、真正有效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五、强化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措施
强化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并完善管理规章体系、建立并完善奖励机制、建立并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以下是笔者根据既往工作经验对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强化措施进行的分析,以期能够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1. 建立并完善管理规章体系
根据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科研项目管理细则》、《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细则》、《科研项目进度和阶段管理规范》等条项,以保证对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的各个阶段加强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另外,根据科研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制定考核制度,请有关专家设置考核项目和问题,分别对科研小组成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定期开展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与工作绩效等挂钩。
2. 建立并完善奖励机制
建立并完善奖励机制是强化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的另一项重要措施。科研奖励机制应当包括奖励形式和奖励标准,以及不同工作贡献下的相关奖励规范。建立并完善奖励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责任感,而且还有助于保证科研项目的质量,真正达到为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目的。相反地,若是在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纰漏或者失职的情况,应当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相关责任人加以惩戒。
3. 建立并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
篇9
[
关键词 ] X线计算机;泌尿系结石;双能量;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9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027-0003
Feasibility study of components in stone by DSCT dual energy judgment
LIU ZongcaiFU JunZENG XianchunWANG YuquanTANG Lei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rodidogy ,guizhou 550000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dual energy DSCT judgment component calculus in vivo.MethodsFrom 2012 September to 2013 June underwent CT scan in dual energy urinary examination and confirmed by operation, 118 patients with infrared pop analysis (stone 127)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DSCT dual energy scan on the post, in the workstation (MMWP) on stone composition analysis; analysis and DSCT spectra comparison dual energy scan results.ResultsDual energy technique of dual source CT can accurately differentiate between pure uric acid calculi and non uric acid calculi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was 100%), to distinguish pure calcium oxalate stones accurately (sensitivity 100%, specificity 89.8%), pure hydroxyapatite (sensitivity 84.6%, specificity 100%). ConclusionDual energy technique of dual source CT can carry on the composition of urinary stones in the treatment of preliminary analysis, h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urinary calculi.
[Key words] X-ray computed;Urinary calculi;Dual energy;Component analysis
泌尿系结石病(Urinary stones disease)作为泌尿外科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简称尿石病,其患病率在1%~5%,且在治疗后容易复发,甚至在治疗后10年内的复发率高达50%[1-2]。治疗好泌尿系结石的关键是制定一个好的治疗计划,而制定一个好的治疗计划的前提是在术前确定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目前,检测尿路结石化学成分的方法多为传统方法,即将结石取出后进行体外分析,但这种传统方法不利于尿路结石治疗方案的预先确定。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T技术越来越成熟,双源CT双能量结石成分分析国内外文献偶有报道,归纳后存在不足:①绝大部分研究为体外模型研究[3];②体内结石成分分析或因样本量小、或因结石成分单一[4]而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以红外波普分析尿路结石的结果作对照,研究DSCT双能量判断体内尿路结石可靠性和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9月—2013年6月行CT平扫双能量泌尿系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红外波普分析的患者118例(结石共127颗),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住院部,其中男性71例,女性47例,年龄7~69岁,平均(49.3±12.6)岁。就诊主要症状为血尿、腹痛。排除儿童、哺乳妇女、孕妇及屏气时间<10 s的患者。118例患者均进行红外波普分析和双能结石成分分析,并将两种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 双能结石成分分析
使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机加上双能量扫描模式。双能量扫描模式即A管球管电压为 142 kVp、参考管电流为50 mAs而B 管球管电压为80kVp,开启CARE Dose 4D,球管旋转频率为0.30s/圈,螺距、准直、重建层厚、扫描野以及重建间距分别为0.8、64 mm×0.6 mm、1 mm、210~250 mm和0.7 mm,卷积核B30f smooth。扫描方向为从上而下。卷积核D30f medium smooth。图像重建层厚1.0 mm,间距0.75 mm。后处理工作站为Siemens Syngo Multi Modality 工作站(Syngo MMWP, version 2008A,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经双能量扫描后得到140kV的薄层图像和80kV的薄层图像以及一组融合图像,这组融合图像是通过特殊计算按照70% 140kV的数据与30% 80kV的数据比率融合后得到的。将图像调入双能卡,启动Kidney Stones应用程序,对所需分析层面以及结石分析曲线中的蓝色斜线的位置(系统默认该斜线斜率为1.15)分别作出选择和调节,点击“calculate”,结石样本则被用红色和蓝色标记,所在点的斜率决定了分析结果中结石的颜色。蓝色斜线位置调在尿酸点,则尿酸结石被标记为红色,非尿酸结石被标记为蓝色;若斜率被调节至胱氨酸为结石点,如果结石含胱氨酸成分为红色,不含胱氨酸成分为蓝色;若斜率被调节至羟基羟基磷灰石为结石点,如果结石含羟基羟基磷灰石为红色,不含羟基羟基磷灰石为蓝色;如果调节斜率,结石始终被标记为蓝色,结石则认为含草酸钙盐成分。每一例结石均按上述步骤进行结石成分分析。
1.3红外波普结石成分分析
将结石标本冲洗干净后,自然干燥,将其放入玛瑙研钵中,再加入200~300 mg烘干的溴化钾晶体粉末,将其混合反复搅拌研碎。 将研碎后的样品倒入样品板,置于液态加压器上压片,加压至20 kPa。同时点击计样品采集确定键。结石红外光谱曲线可通过将压片放入结石分析仪器卡槽中由计算机工作站自动得出,完成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对于混合成分结石,依据各种成分吸收峰的强度确定,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根据结石主要成分含量是否达到70%为标准,若达到70%则为为纯结石,若未达到70%则为混合结石[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统计指标为准确性、敏感性、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红外光谱结果
118例127颗结石中,103颗纯结石,24颗为混合结石。结石包括草酸钙68颗、羟基羟基磷灰石13颗、尿酸19颗、胱氨酸1颗、磷酸铵镁2颗。24例混合结石包括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及羟基羟基磷灰石混合结石11例;一水草酸钙、羟基羟基磷灰石混合结石7例;尿酸、一水草酸钙混合结石4例;尿酸、羟基羟基磷灰石2例。
2.2 双能与红外光谱对比结果
全部127颗结石均被标记显示,双能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表1),草酸钙结石:双能显示纯草酸钙结石74颗,约占全部结石的58.3%,光谱证实68颗,约占53.3%。双能显示纯草酸钙准确性为95.3%,敏感性为100%,特异度为89.8%,阳性预测值为91.9%(表2)。羟基磷灰石:双能分析显示纯羟基磷灰石结石11颗,光谱显示13颗结石含羟基磷灰石,另外2颗结石双能量显示为羟基磷灰石和草酸钙混合结石。双能显示纯羟基磷灰石的准确性为98.4%,敏感性为84.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表3)。尿酸结石:双能显示纯尿酸结石19颗,光谱证实19颗。双能显示纯尿酸结石的准确性为100%,敏感性为100%,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表4)。胱氨酸结石:双能显示2颗纯胱氨酸,但红外光谱未发现含胱氨酸的结石,故均为假阳性。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成因复杂,且不同成分结石成因不同[6]。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结石是根据结石的成因给结石分的三种类型。由此可见,了解泌尿系结石成分对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结石意义非凡。首先,在结石诊断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结石成分来推测结石的成因,进一步还可以推测体内代谢情况,然后便可以针对性的选择治疗计划,最后研究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可见其对指导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复发及评估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将结石取出体外分析是检测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的传统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CT技术的进步,多层螺旋CT已能够通过测定结石的 CT 值来予以鉴别,但遗憾的是对成分混合复杂的结石尚不能够区分[7]。在DSCT的双能量扫描模式下,A、B球管通过对球管电压、参考管电流的滤过和设置的不同,使得双能量 X 线的扫描与数据采集能够同时完成,这样一次扫描采集便能够得到两组数据,而且这两组数据的电流值和采集背景电压都不同。其原理是在不同的 X 射线能量照射下不同成分的泌尿系结石的X线吸收率都是不同的,这样就导致表现出的 HU 值也不相同,最后经过后台处理软件 Syngo Dual Energy 处理之后利用图像融合重建技术进行有效地图像融合,于是能体现结石化学成分的DSCT双能量特征性重建图像便被构建出来[8]。不仅如此,DSCT双能量扫描的优点也很多,首先便是时间短,一个熟练的放射影像科技师从患者上检查床开始,到扫描结束,可将扫描时长控制在3min左右,这样扫描带来的辐射剂量便被有效降低,并且操作步骤易行、简便。本研究结果显示,DSCT双能量可以准确区分草酸钙、羟基磷灰石尿酸、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类结石。以红外光谱比较,DSCT双能量对于纯草酸钙结石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3%、100%、89.8%、91.9%;对纯羟基磷灰石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4%、84.6%、100%、100%;对纯尿酸结石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00%、100%、100%;说明DSCT双能量对泌尿系纯结石的诊断与金标准红外光谱法一致性强。与周长圣等[11]利用双源双能量 CT 鉴别尿路离体结石成分的研究报道相一致。但对纯胱氨酸结石的诊断,存在假阳性,分析原因可能因本组资料中纯胱氨酸病例较少所致,将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
综上,双源CT双能量技术能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尿路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1] 张剑飞,邱建宏,丁红,等.尿路结石成分分析 (附326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3,28(5):381-382.
[2] Alaya A, Nouri A, Najjar M F. Urinary stone composi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05 cases[J].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2011,49(2):243-248.
[3]Basiri A, Taheri M, Taheri F. What is the State of the Stone Analysis Techniques in Urolithiasis[J].Urology journal, 2012,9(2):445-454.
[4]石华,徐述雄,李凯,等.贵州省708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7):657-660.
[5]Ramakumar S,Patterson DE,LeRoy AJ, et al. Prediction of stone composition from plain radiographs: a prospective study[J].J Endourol,1999,13(6):397-401.
[6]顾方六.尿石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10):717-719.
[7]Boll D,Patil N,Paulson E,et al.Renal stone assessment with dual-energy multidetector CT and advanced postprocessing tyechniques: improved characterization of renal stone composition—pilot study[J].Radiology, 2009,25(6): 813-821.
[8] Hidas G, Eliahou R, Duvdevani 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renal stone composition with dual-energy CT: in vivo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X-ray diffraction[J].Radiology, 2010,257(64):394-401.
[9]Stolzmann P, Kozomara M, Chuck N, et al. In vivo identification of uric acid stones with dual-energy CT: diagnost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patients[J].Abdom Imaging, 2010,35(17):629-635.
篇10
1 引言
DotNetNuke(DNN)是一个免费、开源、可扩展的CMS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商务网站、企业内网(Intranet)和外网网站、在线内容网站等,几乎可以用来构建任何Web 2.0应用。DNN最迷人的地方是其所拥有的几乎完美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
DNN5.X是目前的最新版本,该版本在技术和设计理念方面体现出了不小的先进性。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其真正实现了插件式机制,除了核心之外所有的皮肤,容器,业务功能模块,语言包,Provider 都视作为插件,可随时卸载或安装而不影响核心机制的运行,并统一安装,统一部署,统一管理,这也让DNN的产品线得到了完全的扩展。在DNN强大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背后,需要非常优良的体系结构设计作为支撑。本文将就这一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 概述
DNN是目前微软社区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开源项目,DNN是基于来进行构建的,其官方站点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开源项目他同样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商业市场,目前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dnn皮肤市场,模块市场,咨询市场,培训市场。DNN在国内的市场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是随着需求的增长,DNN应用在国内这一潜在市场正在形成。
DNN的框架易学易用,利用DNN进行Web站点的建设效率很高。使用官方或第三方提供的DNN模块及其皮肤资源可以非常快速的定制自己的Web站点。在最新版本的DNN5.X中,除了核心之外所有部件包括皮肤、容器、业务功能模块、语言包、Provider 都被当作插件,可以随时安装,卸载和使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关闭服务器,不会影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真正实现了功能扩展部件的“热拔插”。DNN也因此具有了强大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开发人员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业务功能模块,然后以插件模块方式添加到DNN站点就非常方便的实现了功能的扩展。相比于目前很多Web应用框架,DNN在技术和设计理念方面体现出了不小的先进性。目前,对DNN系统架构进行分析的资料还相对稀少。本文将就DNN支持高度模块化和可扩展的系统架构进行研究和分析。
3 系统架构
DNN是一个相对比较庞大和复杂的项目,从体系结构上看,他仍然是一个比较典型的3层结构(图1)。在这3层结构中,DNN给开发者提供了相当大的自由度。开发者可以自己编写业务逻辑对象和数据访问层,也可以使用DNN自带的工具类进行开发。
在表示层(UI),DNN的定制方式比较特殊,所有的模块在加载之后,其表示层都要求使用的控件页(ASCX)进行页面展示。因为控件页(ASCX)本身是中专门用于页面重用的一种文件,这样的设计将非常有利于同一个模块在不同页面上的多次加载。中间业务逻辑层,DNN类库内建了很多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常用函数和工具类。利用这些工具开发者可以大大减少业务功能开发的代码量。在数据访问层,结构设计上使用了提供者模式和工厂模式。该设计的关键是让接口(API)和具体实现分离。可以看到数据提供者抽象类(Abstract Data Provider)结合工厂模式的设计,客观上保证了DNN在数据访问层(DAL)对多数据库的支持。
除了水平层次的3层结构,在纵向层次上DNN提供了一个贯彻3层的工具类---自定义业务对象(Custom Business Objects)CBO。CBO本质上类似一个超轻量级的ORM映射,他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方便的将业务数据映射为数据对象,其原理是利用.net中的反射机制,动态的从DataReader中读取数据,并给相应的对象属性赋值,从而起到实例化对象的效果。当然为了起到通用作用所填充的对象都是object类型的,所以需要用CType进行转换。CBO的使用为开发者提供了不少便利,可以省去不少业务逻辑对象定制的代码量。
从类层次结构和命名空间上看,主要又由以下部分组成。
mon: 可被用于整个DNN应用程序的所有类,比如其中的global实例就是荟萃了所有DNN全局的静态方法,可被直接用于整个DNN应用程序,而global就位于命名空间mon.Globals之下。
DotNetNuke.Data: DNN核心数据层,可被用于扩展数据层,比如我们最熟悉的DataProvider基类及其API就位于命名空间DotNetNuke.Data之下。
DotNetNuke.Entities: DNN核心实体类,主要负责实例化和管理组成DNN Portal的核心实体,其中包括Host,Portals,Tabs,Users,Profile,and Modules。 每一实体都独立分支并形成自己的二级命名空间,比如负责管理模块的实体类位于DotNetNuke.Modules之下。
DotNetNuke.Framework: DNN框架类,主要管理一些DNN框架的扩展辅助类,比如DNN对Ajax的支持,对CDefault的衍生等等。
DotNetNuke.Security: 主要用于DNN的授权及其验证. 其中包括了页面权限(tab permissions),模块权限(module permissions),文件夹(folder permissions),角色管理(roles manage)等等。
DotNetNuke.Services: DNN核心服务,比如异常处理,本地化支持,用户定制(personalization),搜索引擎,缓存优化,Mail分发等等。
DotNetNuke.UI: DNN核心UI,比如DNN特有的Skin 和 Container就分别位于DotNetNuke.UI.Skins.Skin 和 DotNetNuke.UI.Containers.Container之下,除此之外,还包含一些UI设计扩展的辅助类。
4 核心功能的扩展
示意图2中可以看到每一个层次的内部结构和各个基本模块相互协作的工作状态。其中在表示层,不同类型的模块:用户控件、皮肤资源、容器都被统一当作插件来进行处理。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源都可以当作模块,然后方便的进行装卸和使用。
研究DNN的扩展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分析,一方面是基于DNN核心框架的功能扩展,而另一个是基于业务功能模块的扩展。首先,DNN核心框架功能的扩展性主要指的是DNN作为一个Web开发的框架,可以根据开发者需求对Web站点进行基础功能的定制和扩展。包括数据访问层的基本功能,目前DNN系统内的DataProvider只提供SQL Server的访问支持。但是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扩展其他的数据库支持。除此而外还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和扩展站点缓存机制、认证机制、站内搜索规则、站点活动日志等等。这些能为站点的架构师提供友好扩展接口的特点,主要得益于DNN组件模型(ComponentModel)的优良设计。DNN组件模型其实本质上是一个抽象基类和接口的集合。在DNN中,为了保证功能模块的可扩展性,在整个架构设计中贯穿始终的用到了提供者(Provider)模型。这种设计模式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分离系统内核和的功能性。
内核与功能直接由Provider来进行挂接。Provider的顶层只保留相对稳定的抽象方法和接口,这些抽象方法和接口只关注功能定义,而不关心具体实现。而Provider的底层则使用具体的实现类。顶层与底层之间则是一个契约(contract)层,而Provider的工作核心就是如何根据契约(contract)的指示来选择相应的实现类,然后完成具体功能需求。在具体的实现上,就是通过实现类对象向接口的向上转型来完成和实现的。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楚的发现,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中想要完成功能模块的“可拔插”,只需要在契约中进行定制就可。这样一来,系统的层次就显得非常清晰,而且可以让系统具有几个比较明显的优点。
首先,内核和功能性的模块可以做到相对分离、松散耦合;系统内核可以做的比较紧质,只保留抽象层次较高的方法和接口,而且内核功能的添加和删减比较容易;另外,的功能模块可以完全独立的开发和单元测试;极大的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进入到2009年,DNN也更新到了5.X的新版本,与以前的老版本相比,5.X在核心结构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提供者(Provider)模型来说,过去在系统中添加一个新功能的Provider,需要对契约进行描述和定制,这样才能让系统知道Provider的功能。对于开发者来说,手工的撰写配置文件是不可避免的。而在新版本中,DNN重构了一些Provider模型所依赖的核心类使用了接口并且增加了简单的原件工厂模式,为Provider模型添加了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的支持,同时核心构架也提升了对单元测试(Unit Testing)的支持。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对Provider进行测试,而不需要依赖Web环境和配置文件。这不得不说是DNN新增的一个亮点,对于一个开发框架而言,这样的设计将更符合现代软件开发的思想,对测试驱动开发(TDD)的友好将有利于推动DNN进入更多大型应用开发的场景。
5 业务功能扩展
DNN中另一个方面的扩展指的是业务功能扩展,这也是更为常用的一种扩展方式。它主要面向系统功能的开发人员,系统功能的开发人员将业务功能以控件页(ascx)的方式实现然后封装到DNN的模块中,那么这一功能模块就可以当作一个功能单元在DNN站点上进行安装或卸载。安装之后的模块可以在站点的任意一个门户(Portal)、任意一个页面上自由的。这样的设计为开发人员带来不少的便利,首先,他大大提升了业务功能的模块化程度,利于单独的开发和测试。另外,他也有利于站点对各功能单元的部署和管理。
在框架的UI层,DNN将业务功能的开发主要划分成了几个方面。也就是:用户控件、皮肤包模块和容器(Container)。
容器在这里是被当作功能模块在门户或者其他页面上呈现的一个边界。其中可以填入模块的描述信息、行为定义、皮肤文件以及嵌套其他的子容器。
皮肤文件是一个封装好的CSS模块,对模块的呈现效果进行渲染。从下面的关系图(图5)可以看到UI层模块加载的一个具体流程。首先,要先载入模块信息,然后创建容器实例,接着将两者注入到皮肤面板中,皮肤面板主要负责样式外观的表现。最后将功能相关的模块行为加载进去。
在DNN的设计中,每一个皮肤文件就是一个外观的渲染方案;每一个容器就是一个功能模块的呈现窗口。这样的设计方式,将非常有利于业务功能开发和外观美工设计的分离。不同的开发人员只需要开发自己所属的功能,而不用考虑其他的模块。而对于站点的部署也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因为每一模块都可以加载自己的皮肤,所以部署者可以为每一个门户、每一个页面甚至每一个模块以及模块内部的子模块选择不相同的渲染方案。而且部署的过程也十分简单,只需要加载皮肤模块并在需要它的地方选择使用它就可以。如此动态的部署方式也为各种个性化站点定制的需求提供了便利。
6 改进
DNN虽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框架,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表现出了一些不足。
首先,DNN的功能部件都是以模块方式存在的,而模块之间的协作离不开模块之间的通信。DNN中模块的通信依赖于IMC(Inter Module Communication),因为IMC在原理上是使用广播――监听的方式进行通信。所以当模块很多,而且这些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又需要不断相互通信时,通信将很容易阻塞,系统的性能也会大大减低。随着.NET的发展和WCF技术的成熟,笔者实验,使用WCF+Service的方式进行模块间的点点通信可以达到高效得多的通信效果。
另外,DNN中的自定义业务对象(Custom Business Objects)CBO,作为DNN中自有的一个超轻量级的ORM映射工具,在遇到比较复杂的业务数据时并不能够满足需求。CBO对象利用.net中的反射机制,动态的从DataReader中读取数据并给相应的对象属性赋值,从而起到实例化对象的效果。然而,反射机制和动态构造会占用很多的系统开销,从而影响性能。这个时候开发者可以使用.NET 下Linq to SQL或者 Entity Framework来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
DNN作为微软.NET框架下一个成功的开源项目,随着.NET技术的发展,DNN也在不断的发展。DNN框架中的很多东西会因为.NET技术变革的需要而不断调整。
7 结束语
本文从整体结构入手,介绍了DNN的系统架构。重点对DNN支持高度可扩展的核心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DNN支持系统功能和业务功能方便、高效的扩展,把所有资源都视为模块,同时实现插件式管理和“热拔插”。与其他Web框架相比在技术和设计理念上都体现出了不小的先进性。DNN还在不断的发展,并不断完善着自身的设计。深入的分析并学习这些优秀的设计可以给架构师更多的启示和灵感。DNN的特点也代表了门户网站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 Walker S,Santry P J,Brinkman J,et al.Professional DotNetNuke Portals[M].Indianapolis: Wiley Publishing,2005.
篇11
一、边坡稳定性的概述和特点
(一)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概述
边坡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岩土工程质量评价的基本指标,其稳定性一般包括三大类,包括安全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当这三个属性全部满足时就说明该边坡工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从这一概念当中不难看出,边坡本身的稳定性与工程质量呈正比,提高了边坡稳定性,也就是提升了工程的质量。为此,在整个边坡施工的过程中都必须深入地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而这也是岩土工程质量保证和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而边坡稳定性分析主要就是以实际和计算获得的数据来推算施工区域内边坡土质的稳定性,为施工监理可靠的评价体系和模型,将自然环境当中的自然因素、岩层压力因素、地震影响因素、荷载因素等诸多随机变量引入评估当中,并且由此可以了解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具有随机性,只能利用模型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选出最好的施工方式,增加施工质量。
(二)边坡环境的特点
边坡环境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首先,其复杂性主要来源于其岩土地质的属性,在悠久历史的地质变迁过程中,其所涉及到的地质条件、岩土参数等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和多边形。其中最为明显的就要数地质当中各岩层属性的复杂程度,随着土层的逐渐深入,边坡环境下的土壤成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给岩土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阻碍。而我国研究者也提出,边坡的这种复杂性和测量的精准性存在极大的冲突,在测量时根本无法获得准确数值,只有利用最优化设想数据和概率模型相结合才能够得出更加贴近于实际的测量数值。其次,边坡环境还具有不确定性特点,根据其实际情况可以分为物理不确定性、统计不确定性以及模型不确定性三大类。其中物理不确定性主要指的是由于边坡环境的地质变化程度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其变迁情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统计不确定性主要指的是边坡环境下各岩层组成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因此在统计过程中会严重影响统计的准确率,导致参数、容量等数据较大的波动,产生随机变量。模型不确定性就是指基于不确定性特性基础上,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出现了非线性随机结构,变量的不确定直接导致模型的不确定特性,其主要是由于变量和未知效应共同作用产生的。
二、边坡环境稳定可靠性分析指标的计算
(一)确定主要变量的参数
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在计算的过程中主要是基于数据的不确定性下进行的,其能够最大程度反映边坡环境土质变化的差异特点,进而提高稳定性评价的准确率。在计算的过程中对于模型影响最大的为两个变量( 和 ,其中 ),将其作为分析稳定性的可靠性变量,而为了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将变异缩小,以此一般将其以定值方式进行处理,确定这些基本变量的最可能值、均数或标准差。其中最可能值指的就是在所有参数当中出现概率最大的数值(这一数值可以为均值),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边坡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一最可能值的计算和获取较为困难,因此可以将这一变量转变为设计采用值进行计算。目前,制约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标准差变量的统计,这一变量无法利用现有的统计学处理方法获得,因此使得现代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二)失效概率判断
刚体极限平衡法是一种操作简便,计算结果直观,应用范围广,安全度较高的一种计算方式,也是目前我国岩土和水利工程当中应用最多的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以这一理念为基础,确定极限状态方程式,并根据我国工程统计标准来确定失效概率,借此提高对边坡稳定的准确分析。
(三)指标计算方法
在对边坡稳定性的各指标进行计算时,首先应确定边坡的最危险滑动面,一般采用瑞典圆弧法对滑动面进行计算,假设边坡当中的土质均一,可以获得其稳定系数为 ,公式当中的 代表第i条滑动土带的质量; 则代表第i条底部滑动面的长度; 代表第i条滑动带滑动时的倾斜角度。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由于该公式下的滑动面的值具有随机性,因此整个公式所代表的是虚拟状态下的工作状态,其需要应对与各种可能性进行计算,并从其中找到安全系数值最小的滑动带,而这条滑动带也就是该边坡环境最危险滑动面。虽然这一计算所需要的数据量十分庞大,并且过程复杂,但是所获得的数据是最接近实际情况的。
三、边坡环境的综合支护体系
边坡环境因其特殊性很容造成滑坡、坍塌、剥落等危险情况,并且由于人为施工因素还可能引发沉陷、崩落等情况,随时可能会对施工人员造成巨大伤害。因此根据边坡的主要特点进行综合支护处理,根据加固方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直接加固方法,包括抗滑桩、挡土墙、抗滑栓、锚杆等;其次是间接加固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边坡的排水、防水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防滑加固;特殊加固法主要以麻面爆破为主,增加边坡的摩擦力,减小滑坡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夏元友,李梅.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及发展趋势[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21(07):1087-1091.
[2]孙慕群,符向前.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中若干规律的探讨[J].岩土工程技术,2010(02):109-113.
[3]翟才旺.水利水电岩质边坡的加固技术综述[J].广西水利水电,2012(03):1-4.
[4]冯光乐,凌天清,等.公路边坡支护方案优化设计[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02(01):43-47.
篇12
一、新课改对题型的影响
1.题型具有时代性
课改后的语文教材,很多内容都跟上了时代的脚步,不再像以前的教材,停留在一个时段。相应的高考题型也发生了改变,题型中的内容越来越具有时代性,例说2008年的高考题中,奥运会相关内容的题目随处可见,例如这样一道题:就奥运会中的比赛项目标识图形,结合两种以上的修辞对图形特征进行联想描写。这道题可以说是不仅具有时代性,还考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考核。
2.题型具有地域特色
课改前的高考命题是全国性的。课改后,为了适应课改中提出的“积极利用各地资源”的思想,全国有很多省份开始自主命题了,这样就使试卷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也使考生能在做题时不仅能学习,还能对自己的家乡更深入地了解,可以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3.题型具有开放性、探究性
语文新课改中要求学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就使高考的考题越来越具开放性和探究性。在文章的阅读理解中,通常会让学生阅读全文后谈谈阅读后的人生感悟。这比之前的让学生直接回答一些问题更具开放性、探究性。它能使得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发散思维,积极进行探索,使思维活跃起来。
二、考试题型内容的改变
在作文的写作上,课改前的作文要求一般是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而课改出现后,作文通常会要求以论述的方式进行写作。论述不单单指的是议论或记叙,它是记叙和论述的综合体。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写作时要边记叙边议论。而且还要求了写作的内容要深刻,中心思想要具有启发性。
篇13
1 煤矿供电系统安全隐患
矿井中主要由低压供电系统为煤矿的开采提供动力,因此,供电系统的负荷分配、设备型号、谐波污染等等都将是矿井安全存在隐患的因素。
1.1 主变压器过负荷运行 由于目前市场上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加,加之煤炭行业的内部竞争,许多煤矿的生产量已经超过了应该承受的范围。产量的上升就需要更换大功率的采掘设备,但是很多矿井都是只更换设备,没有及时进行供电系统的整改,在低压系统中增加大功率设备,导致中央变电所的主变电器容量不能满足用电负荷的增加,使变压器在过电压的状态下长期运行,引起变压器绝缘老化、变压器过热、供电性能降低,从而导致变压器烧损引发火灾。
1.2 供电电源不合理 矿井内的通风机、主排水泵、提升机等都是同属一类的负荷,这些设备的供电必须安全可靠,在《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以便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另一回线路可以完全担负起矿井所需的所有负荷。两回线路应该来自于不同的电源线路。但是,在实际的矿井设计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来设置线路,尤其是部分矿井本身就建设有发电厂,矿业部门为了节省电费,提高经济效益,基本上是两个回路引用一个区域发电厂或者变电所。这样就很有可能导致两条回路同时发生断电。在矿井中如果主扇风区停止半个小时以上就属于特大事故,所以一定要保证矿井内具有合理的供电电源。
1.3 谐波污染 目前各类矿井中使用的开采设备和控制设备都是高科技产品,集中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提高了矿井电气的自动化水平,电气网络中的半导体设备产生一定的谐波分量,这些谐波分量会直接反馈到矿井的低压供电系统中,污染电网。谐波的污染就会导致供电电压产生严重畸变,造成各类继电保护出现误动和拒动现象。
1.4 防爆电器的防爆性不合规范 要有效保证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保障相关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国家在文件中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能量电弧的分支线路空气开关。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部分煤矿企业因为改造资金不足和相关企业法人的忽视,这些开关设备仍然是矿井的主要电源控制开关,这对煤矿矿井低压供电系统可靠性和井下从事煤炭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
1.5 人为误操作 煤矿企业为了提高煤炭的生产量,经常在矿井中进行多工种同时作业,这就给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开采中,现有的技术装备和工人操作技能素质水平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加之井下安全用电制度的不完善,井下电工疆场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这样不仅会导致工作人员触电伤亡,同时会出现设备带电作业,其产生的电火花就会引燃井下的可燃气体,造成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
2 提高煤矿供电安全可靠性主要措施
2.1 供电可靠性保障措施 矿井的供电可靠性就是要求实现对矿井的连续不间断供电,矿井中的第一类负荷断电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主通风机断电则很容易引起瓦斯爆炸,而排水泵断电会导致淹井,而提升机更是矿井工作人员的唯一安全出口,所以用电的可靠性关系着矿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财产安全。
在供电可靠性的保障中,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保障矿井有两回电源线路,来自不同的发电厂或者变电所,如果矿业单位内部有自己的电厂,要确保投入使用的运行设备完好,运行方案要精心设计,避免出现两条回路同时断电。矿井的用电可靠性还要依赖电厂的配合,电厂要采取措施保证在应急情况下能恢复矿井的电网供电。没有两条回路供电电源的矿井,必须设置备用电源,能在电网故障发生时,保证通风和排水设备的供电。
2.2 供电安全性的保障措施 煤矿的井下工作环境恶劣,井下长距离输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供电安全性,主要采用的措施有提高电压等级、分段供电、增大电缆截面积、配置相敏装置等,实时进行用电方案的调整,保障井下供电安全。
2.2.1 优化井下供电结构。合理的井下供电结构是保障电网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让井下的开采工作安全可靠、节能、经济。井下的分支回路都是独立运行的,因此不能在分支上接上其他负荷,所以要在开采中及时调整供电结构,优化配电线路的结构,减少供电和配电的过渡环节。
2.2.2 完善保护装置。矿井下的高压电动机和动力变压器等高压控制设备应该具备一定的过负荷、接地、短路和欠压释放的相关保护,所以需要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和方案,改善保护设施。因此,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网则都需要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并且必须用该配电网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校验开关,以此来提高设备的分断能力和动、热稳定性;同时,要选择正确的熔断器熔体,保障在电路故障的情况下发生不熔的情况。保护装置必须保证配电网路中最大容量的电气设备或同时工作成组的电气设备能够启动。
2.2.3 加大煤矿供电设施投入。煤矿的供电设施要随着设备的改进做出相应的改造,严格按照相应的文件规定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更换。发现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遭受破坏,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和处理,严禁继续使用。陈旧的设备要加大监控力度,有效减少故障隐患。
参考文献:
[1]李洪美,姜红年.提高煤矿供电安全可靠性的探讨[J].能源技
术与管理,2010,(1):140-141.DOI:10.3969/j.issn.1672-9943.2010.
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