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是各地区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速。2008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9.6%、33%、26.7%和35.4%,除东北地区增速加快2.1个百分点外,东、中和西部地区增速分别回落0.1、0.6和1.5个百分点,各地区投资增速总体上仍属于较快增长,表明宏观调控政策对促进投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1.4%、23.2%、22.3%和22.5%,增幅同比分别加快3.3、4.9、4.3和4.9个百分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积极效应也明显显现。
三是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及其它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区(带)继续带动区域经济稳定增长,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批复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GDP增速均超过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5.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41.2%,三大都市圈依然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圳经济特区在深化改革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上迈出新步伐,上海浦东新区行政管理、金融等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积极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带等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也在加快形成。
四是各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深入开展。2008年,我国区域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合作领域逐步深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区际产业转移明显加快。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市长联席会、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市长联席会、武汉经济协作区、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合作区等区域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合作内容不断深化。长三角地区核心区16个城市在30多个领域推进专题合作并取得积极进展,在推动金融合作和区域交通一体化方面提速。泛珠三角区域在交通、能源、科技、环保等领域合作稳步推进,特别是深港创新圈建设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京津、新疆乌昌、河南郑汴、广东广佛、辽宁沈抚、吉林延龙图等城市一体化进程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动性增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广东省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举措,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北和东西两翼转移;安徽、湖南等省积极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五是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8年,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自然条件等约束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各地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5%、5.5%、5.8%和7.8%,增幅同比分别加快0.9、1.7、0.8和4.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除舟山外,长三角地区核心区其他15个城市第三产业增速均快于第二产业。中部地区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达30.5%;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山东、江苏和西部地区的陕西、宁夏粮食产量继续增加。西部地区立足资源优势,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和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较快,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等民族地区依托资源、区位优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东北地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二)地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地区经济增速均明显回落。2008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增速同比分别回落了3.3、2.1、2.1和0.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降幅最大。各地区二、三产业增加值下滑,工业增加值回落幅度大且呈现出不均衡的明显特征,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4%、14.6%、15.2%和14.7%,同比分别回落4.2、3.0、3.4和2.7个百分点;四个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了11.7%、27%、25.9%和21.4%,同比分别回落了11.8、3.1、9.3和4.2个百分点,东、西部地区降幅较大。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7%、11.4%、11.7%和12.9%,同比分别回落了3.1、2.7、2.1和0.1个百分点。
二是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速度放缓。2008年,四个地区整体产业构成有所改善,但产业调整升级速度明显放缓,三次产业构成与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例分别为6.8%、14.6%、15.6%和11.7%,除西部同比持平外,东、中部和东北地区同比分别降低0.1、0.4和0.4个百分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且下降速度较慢。四个地区第二产业比例分别为51.7%、50.9%、48.1%和53%,同比分别增加0.2、1.4、1.8和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工业仍是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且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总体呈增长趋势。四个地区第三产业比例分别为41.5%、34.5%、36.3%和35.3%,同比分别下降0.1、1.4、1.4和1.1个百分点,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总体上看,四个地区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仍然较大。
三是各地区进出口贸易增速急剧回落。2008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6.2%、33.6%、35.8%和24.8%,增幅同比分别回落6.2、4.1、0.5和1.1个百分点。从出口情况看,四个地区同比分别增长15.4%、34.5%、38.9%和23.3%,除中部和西部增速稍微加快外,东部和东北地区增幅分别回落9.3和6.1个百分点,东部降幅最大。从进口情况看,四个地区同比分别增长17.2%、32.2%、31.3%和27.1%,除东北地区增幅提高5.9个百分点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了明显回落,尤其是中部地区回落幅度达到11个百分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尚需完善。当前,各地区依然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经济总量大、产值利润高的行业,区域分工理念不深,区域合作内生动力不强,同时,区域间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构和法律约束体制缺乏,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地方政府在推进一体化过程中仍未摆脱地域限制和现有体制约束,对资源配置的随意性较大,产业转移与承接缺乏统筹规划,难以从区域协调角度进行决策。此外,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雷同,武汉、成都、重庆、沈阳等城市的发展水平距北京、广州、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还有相当距离,次级城市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城市之间开展区域合作的动力不强。
五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2008年,我国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治理工作继续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根据可获得的环境统计数据显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随着节能减排门槛和产业层次的不断提高,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污染水平略低一些,但中西部地区明显偏高。随着产业转移活动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倾向有所抬头,环境容量压力增加。
二、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主要措施。各地区要以国务
院已审议通过的十大调整振兴规划为契机,加快调整振兴主导产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增强区域持续发展的动力。东部地区应进一步营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环境,优先发展以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等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尽快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优势。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加快产业调整和振兴步伐,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增强发展能力和活力;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形成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加强区际产业转移的有效平台,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升经济质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加快推进各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化地区结构是促进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式。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各地区要不断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加速区域经济发【下转第42页】【上接第37页】展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集聚,促进核心都市圈和城市带加快发展,加速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当前,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核心经济区、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为核心区域加快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其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整个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努力扩大进出口和对外贸易。各地区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积极调整外贸结构,努力扩大出口。要积极促进出口方式转变,加快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技术知识型产品出口转变,推动资源性产品出口向高附加值型产品出口转变,鼓励加工生产型出口向品牌创新型出口转变,促进注重数量型出口向以质取胜型出口转变。要积极发展多元化贸易,结合“走出去”战略加大对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和出口力度,积极发展边贸合作与跨国区域合作,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力保出口适度较快增长。要继续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外贸政策,重点帮助东部地区外贸型企业渡过难关,维持住对外贸易的中坚力量;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指导性意见,稳固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持续增长的基础。
篇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研究
收录日期:2015年4月4日
一、引言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标的关键,也是实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所在。湖北少数民族县市共10个,包括恩施州的8县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和宜昌市的长阳县和五峰县,人口共计247万,国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的15.8%。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大,是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多数经济指标存在5~10年较大的差距。2013年,10个民族县市的GDP为670亿元,仅占湖北的2.83%。因此,深入研究湖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动态发展情况,缓和发展失衡、协调区域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指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高新才等(2006)全面考察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多重差距,认为多重差距的产生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低等导致。周民良(2008)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呈现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趋势,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发生变化。李美娟(2012)认为区位条件、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少数民族文化等原因导致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二是研究探讨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任维德(2005)认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从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切实可行的法律与政策、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等着手,以及民族地区要从立足自身、认识差距、围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姚F(2009)分析创意产业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得出创新产业的特点非常契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将会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刘萍萍(2014)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模式,依据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刘坚等(2009)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动态描述了重庆东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冯建中等(2012)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河南省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得出经济发展动态轨迹与客观实际能够很好的吻合。鹿晨昱等(2012)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得出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较高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拟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湖北10个民族县市2003年、2009年和2013年相关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湖北省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定量和定性的决策参考。
二、指标设定、数据说明与分析方法
本文以湖北省少数民族县市经济动态发展为研究内容,建立县域经济动态发展的指标体系,基于《湖北省统计年鉴》2003~2013年数据、湖北县域经济考核2003~2013年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一)指标设定和数据说明。指标设定:基于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建立涵盖经济、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等4个方面的11个指标,据此观察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情况。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数据说明:根据湖北省民族地区2003~2013年经济发展的原始数据,构成湖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动态发展的数据表。本文以该数据表为分析对象,评价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
(二)分析方法
1、采取全局主成分方法的原因。目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但又有其局限性,即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模型精度是难以控制的。由于本文采取较多的指标体系,且要保证模型的精度,故采取全局主成分方法,其思想本质是对高维变量进行降维,将多指标客观地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能够保证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本文建立11个具体指标分析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前提条件,即按时间顺序排放的数据表序列进行主成分分析。
2、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前提条件。全局主成分方法是有前提条件的,其需要原始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为原始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就无法提出包含原始变量间共同特征的几个综合指标。因此,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需要对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对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的检验一般转为KMO检验。KMO检验是Kaiser1974年提出的,它是检验原始变量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说,KMO>0.5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KMO
3、全局主成分法分析的具体步骤。(1)确定分析目标,建立指标体系,收集数据;(2)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变量在数量级或量纲上的影响;(3)计算标准化处理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4)求解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5)确定主成分个数,提取主成分;(6)计算各主成分的权重,综合各主成分并计算评价目标综合得分。
三、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全局主成分分析
基于湖北省10个少数民族县市11项经济指标的原始评价数据,根据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水平。
首先,对这11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对其进行KMO检验和巴列特球度检验。其检验结果为:KMO值为0.739,该值是大于0.5;巴列特球度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514.274;P值为0.000,该值是少于0.05,这些检验结果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是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的。
基于SPSS软件,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动态发展的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总方差解释,如表2所示。(表2)从表2可知,前面2个主因子F1、F2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325%,这说明这2个主因子的包含原始变量的信息量达到了76.325%。因此,可用这2个主因子F1、F2替代原来的11个指标。
随后,可得F1、F2的载荷矩阵,该矩阵是表示F1、F2与变量x1,x2,…,x11之间的相关系数,即这两个主因子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这11个指标的信息。两个主因子的载荷矩阵见表3。(表3)从表3可知,第一个主因子F1在原始指标x1、x3、x4、x6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湖北省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因素和人均经济因素,因此,第一个主因子F1可以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地区总体经济水平和人均经济水平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在原始指标x8、x9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湖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因素,因此第二个主因子F2可以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因子。
之后,将这2个主因子的载荷矩阵除以相应特征根的算术平方根,可得这2个主因子的得分,如表4所示。(表4)基于这2个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这2个主成分的表达式:
F1=0.358x1+0.338x2+0.344x3+0.344x4+0.288x5+0.362x6+0.324x7+0.050x8+0.125x9+0.227x10+0.363x11
F2=0.012x1+0.134x2+0.085x3+0.160x4-0.201x5-0.037x6-0.193x7+0.514x8+0.620x9-0.470x10+0.010x11
其中,x1,x2,…,x11是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基于上述公式,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2003年、2009年和2013年的F1,F2两个主因子的得分,见表5。(表5)表5所表示的湖北省10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F1、F2两个主因子的得分,但是这只是反映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一个方面,不能综合地反映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需要对F1、F2两个主因子进行综合分析。以F1、F2两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加权后得到一个衡量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F=0.653F1+0.110F2
根据湖北省民族地区中10个县市的主因子F1、F2的得分,代入到上式中,可得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的综合得分,如表6所示。(表6)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比较2013年、2009年、2003年数据,10个民族县市经济发展综合得分显著提高,表明这10年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研究表明,2009~2013年的发展速度,比2003~2009年进一步加快。具体而言,2003年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为负数;2009年除了恩施市和长阳县,其他8个民族地区得分为负数,但每个县市得分得以提高;2013年各县市综合得分都为正数。
2、民族县市发展梯队特征已经显现。恩施市、长阳县在2003~2013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是名列第一、第二,说明恩施、长阳在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宣恩县和咸丰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都是摆尾,说明宣恩县和咸丰县的经济发展空间巨大,需要更多强有力的措施。其余县市处于发展中游位置。
3、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表现较大差异。从模型结果来看,10个民族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总量、人均收入、财政收入等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近6倍,这与各县市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政策执行等方面均有较大联系,这与湖北民族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
4、民族县市综合排名出现调整变化。比较2003年、2009年、2013年10个民族县市经济发展排名,恩施在2009年取代长阳后,保持第一位置;咸丰位次从末位上升为第7位,利川跻身前三甲,巴东稳定在3~4位之间,建始、来风位次一直在第5位、第8位。鹤峰从第3位下降至第6位。
(二)政策建议
1、依托武陵山试验区先行先试金字招牌,加快深化改革创新步伐。湖北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涵括在武陵山试验区中,因此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以依托武陵山试验区进行经济发展。首先,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以与国家层面进行创新对接,积极落实国家在民族地区各项经济政策;其次,与大武陵圈进行创新对接,湖北省民族地区可与武陵山民族区域进行横向比较,在经济合作和交往中,实现规划衔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避免恶性竞争;最后,可与省级层面进行创新对接,促进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深入转型”,从“开发”转向“开放”,从“开山门”转向“开脑门”,从“打基础”步入“快富民”,从“工程项目大干快上”步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政策输血”到“形成造血机制”。
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容纳能力。首先,建设综合大交通。构建“两纵两横”大通道,“两纵”指安(安康)张(张家界)常(常德)铁路和安(安康)吉(吉首)高速公路。构筑“周边广辐射、城乡全覆盖、衔接大交通、快速集疏远”的干线公路网络,形成“干支相连、惠民便民”的农村公路网络;其次,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激活民间资本,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实现项目、资金、资本的有效连接为目标,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最后,做好产业基础配套。加大对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支持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效提高土地承载能力,提升城乡电力、通信、邮政、网络、广播电视等设施体系建设水平,推进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延伸。
3、发挥资源要素禀赋优势,着力培植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首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湖北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人类文化的发祥地、巴文化的摇篮。把民族地区作为鄂西圈旅游开发资金重点投向地区之一,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品牌景区和精品线路,实现湖北省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形成拉动经济增长极;其次,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植物多达3,000余种,有药用植物达2,000余种,适宜各种山野菜生长的土壤、气候。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优质粮食、畜禽、水产、蔬菜、森林食品、茶叶、烟叶、油料、药材、林果等特色农业板块基地;最后,发展清洁能源业。湖北省民族地区水能蕴藏量丰富,发展水电产业有其独一无二的条件。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会在建设期间加大移民规划、小城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拉动流域经济,还会在建成后改善生态环境,为流域内的航运、灌溉、养殖、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73.
[2]高新才,滕堂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J].民族研究,2006.1.
[3]周民良.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民族研究,2008.4.
[4]姚F.创意产业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经济问题,2010.3.
[5]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民族学刊,2011.3.
篇3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原因的积淀等,我国西部地区目前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目前,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GDP份额的比重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与东部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缓慢,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远远的落后于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以资源能源型为主。目前,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仍还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不仅发展的形式比较落后,另外在产业结构方面也更加的单一,对于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没有相应的环境和政策支持,整个西部大部分地区都还处于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阶段。
2、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的落后,而且地处内陆,远离教育资源丰富的沿海发达地区,所以也造成了教育与人才的落后,反映在劳动力上就是劳动者自身素质的下降,接受的教育程度较低,西部地区的劳动者属于小学的比例很高。近年来,虽然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然差距巨大,劳动者生产效率低下,高科技人才匮乏,这些都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阻碍。
3、吸引外资的能力有限
由于受到自然地理位置的制约,西部地区无论在投资的硬环境上还是软环境上条件都比较差,又由于国家在前期出台的优先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战略,在国家战略层面形成的梯度式发展,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都远远的低于东部地区。由于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底下,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交通相对不便,也造成了吸引外资能力的下降,而且由于在管理以及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不足,其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水平也都比较低,效益不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
4、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备
所谓的基础建设包括通讯、交通、电力以及供水等,而西部地区在这些接触的设施建设方面却同样存在严重的困难。在交通上,西部地区的交通形式比较单一,而且覆盖面仍然较低。此外,又由于西部地区地质、地势的限制等,使得电网的覆盖也很难全面,另外通讯、供水管道的铺设等也都是苦难重重,基础设施的落后也同样是阻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原因。
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制定经济发展的总体计划
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且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政府在各个方面都需要有倾向性的政策支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照顾到生态环境的维护,文化价值的传承等。所以,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首先要制定与西部整体环境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借鉴东部发展的经验以及教训,在保证区域发展和谐统一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一总体规划的制定也能够很好的避免经济发展中资源的浪费和降级发展道路的偏离与激进,避免走只注重当前利益的经济发展之路,更好的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模式
我国西部边疆地区地广人稀,少数民族众多,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探讨适合各民族的不同发展模式,因地制宜,使西部的发展更加充满着地区的特色,这也是实现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此外,我国西部地区的情况本身也比较特殊,在经济基础、环境基础以及各类资源方面都无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因此,如果仅仅采用单一的发展模式是很难实现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的,所以也有必要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模式,深入到西部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方式,为西部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地政府要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之下,分析其人才、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民族文化取向等优劣势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实现西部经济的崛起。
3、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人在经济发展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发展西部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在西部劳动者素质低下的情况下,要通过普及义务教育,发展专业教育,扩大专业教育等方式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而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培养本土化的专业、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另外,充分吸收来自东部的优秀人才,在东部竞争激烈,压力大的条件下,应当积极寻找吸引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国家也需要注重相关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毕业大学生投身于西部建设的项目当中去,并且制定相对优惠的条件,吸引东部大学生加入到建设西部的队伍中去。
4、优化产业结构
前文已经提到,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不仅工业的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而且还缺少高新技术产业。不过,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所以东部地区可以将那些在本地已经丧失了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即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为劳动密集型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此外,东部地区还能够通过资金技术和中间产品的输出等方式向西部进行产业转移,优化西部地区产业机构的同时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力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能力。
三、结语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机遇包括国家政策上的倾斜、战略上的重视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技术设施的不断完善等。因此,西部地区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的情况下加快自身经济的发展。面对各种发展障碍,找出对策,决心解决,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爱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
[2] 袁纳宇.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
[3] 张唯实.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J].统计与决策,2009.23.110-112.
篇4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教育教学亦明显改善,随之我国少儿膳食结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过去相比虽更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但与时代及经济发展特点相呼应,少儿营养现状也存在一定的时代问题。为探讨我国少儿营养现状及相关改善建立,笔者自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对不同地区少儿营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国家策略及地区少儿自身特点,提出相关改善建议,现撰文汇报如下。
1不同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
1.1城市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领土面积较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随者我国社会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区由于历史及发展不同经济发展亦出现明显差异,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儿童营养情况亦出现差异,且表现为随经济发展特点的特异性[1,2,3]。与一般地区相比,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较优,快速经济发展及良好的物质基础对城市儿童营养状态存在一定不良影响,其中最为显著且严峻的一项即为城市少儿肥胖,逐渐超越其他营养问题成为城市少儿营养状况的主要问题。我国一线城市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经济发展较优,生活于此处的人由于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工作问题选择外出就餐,而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类食物成为少年主要选择,导致少儿肥胖出现及患病比例逐渐加重[4,5,6]。对我国城市地区小儿营养状况及肥胖比例分析,发现城市少儿超重比例达8.1%,而肥胖患病率高达3.4%。与健康少年相比,少儿肥胖则成年后患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发病率均显著升高,若不及时控制则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7,8,9],因此应针对该类地区少儿肥胖制定相关建议及措施。对城市少儿全面分析,可见不仅经济引起膳食方面改变对少儿营养具有明显影响,社会发展因素、学校及家庭等方面因素对少儿饮食及营养摄入亦有重要影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及优生优育的深入实施,使更多的父母选择少生、优生,越来越多的少儿均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朋好友的宠爱,越来越多的少年成为家庭的“霸王”、“小祖宗”,导致不节制及不平衡的饮食习惯[10,11,12],同时父母等由于“心疼”、“宠爱”等及环境因素,少儿体育锻炼减少,户外运动更少,引起过多营养无法代谢,极易诱发超重及肥胖的发生,同时导致少儿体质水平降低,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成长。同时由于现代对教育的重视,学龄儿童课业重、学习负担重,导致更多的锻炼时间被写作业、课外辅导等占用[13,14],导致营养物质及热量堆积,亦是引起城市少儿肥胖重要原因之一。
1.2贫困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少儿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的地区,贫困情况较为明显,部分地区甚至普遍存在。对相关地区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如贵州、云南等省份中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欠佳,存在较多国家级贫困县城[15,16]。通过对此类贫困地区部分少年随机抽样分析,并与我国疾病控制中心所存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现西部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欠佳引起少儿营养状况差的情况较为严重,甚至部分地区少儿由于营养状况差出现营养不良及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相关数据结果显示,一线城市少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不足1%,而二三线等中小型城市不超过3%,但对西部地区贫困乡镇少儿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比例超过30%。虽现有国家政策及民间组织、相关基金会的支持,现状仍不容乐观,应为此类少儿健康成长实施措施。
2以《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策略》为依据提供针对性改善建议
2.1贯彻儿童营养政策相关方案
依据我国少儿营养状态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不用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引起少儿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我国少儿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及各国经验,制定了《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策略》,并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应用。同时,针对少儿营养现状,确保少儿饮食卫生、健康成长,应严格贯彻儿童营养相关政策方案,其中较为重要的相关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17],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实施,结合少儿生长发育营养特点,保护及促进少儿营养均衡摄入,保证健康发展。
2.2开展营养知识教育讲座及知识宣传
分析我国各地区少儿营养状况,发现出现营养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正确的营养知识缺乏。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现有的营养现状,可制定相关、针对性的宣传及讲座。如贫困地区应传播相关营养不良知识,如营养不良诱因、表现、饮食注意事项等[18];经济发达地区应适当传播肥胖危险知识。通过营养知识的培训、讲座及相关宣传,使群众正确认识少儿营养现状,结合所得营养知识,促进少儿健康成长,在讲座及相关宣传过程中,相关部门需做好宣传、教育、动员等活动准备环节,确保活动有效及无误实施。
2.3不同地区改善建议
对于西部等贫困地区的营养不良少儿,可通过政府及民间组织共同努力,改善营养现状。当地政府可适当倡导“蛋奶工程”、民间组织可进行免费午餐等工程[19],通过政府、民间组织、社会、个人共同努力,结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以上全面实施,使营养不良儿童真正受益,才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少儿营养不良现状。对于城市少儿营养现状,可知最主要问题为肥胖;同样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父母应为少儿建立良好的榜样,科学搭配饮食,同时拒绝溺爱,应正确指导少儿科学饮食,控制及避免使用快餐等垃圾食物,三餐合理,促进少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学校方面应为少儿提供科学配比的营养餐,同时为学生制定恰当的体育锻炼计划,开展室外活动,促进体质[20];应适当关注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殊特点,避免由于节食减肥导致摄入不足、引起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社会在少儿营养促进方面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对于少儿应投入较多关注,结合少儿心理特点,恰当宣传及诱导少儿合理选择饮食,促进少儿生理及心理健康发展。
篇5
所以在分析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问题上,可以考虑选择以下三个因素更加直接的反映:(1)商品房销售额。根据经济学者谢国忠的文章,去年全国房屋销售额为4.6万亿,把建筑成本、毛利、土地税都算下来,这4.6万亿里面政府大概赚了75%,也就是3.5万亿多。另外,2010商品房销售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平均在20%,所以它对投资也有一定代表性的。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与经济规模有很大关系,而GDP表现了经济规模,但因GDP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不利于政策指导。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35%左右,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性还是很好的。并且,我国现在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由以前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转向以消费带动经济的趋势,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的。
(3)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根据实际经济情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一般教育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所以要观察地方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及定量分析
数据来源:“中经专网”
设商品房销售额(亿元)X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3,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 (人)X4,地方财政收入(亿元)Y。
做最小二乘回归并修正为符合经济意义、统计意义、计量经济意义的模型如下:
Yi^=0.533120+0.322730・lnX2+0.667741・lnX3- 0.134092・lnX4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商品房销售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地方财政收入都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似乎会减少地方财政收入,似乎有悖常理,所以考虑去掉这个因素。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所以还应考察地域差异对地方财政收入是否有影响。按照我国现在通行的经济地域划分方法,把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
引入虚拟变量:D1=0 不是东部 ,D2 =0 不是西部 ,
=1 东部 =1西部
新模型回归方程:
Yi=--0.261203+0.268967・lnX2+0.620880・lnX3+0.232208・D1+0.183236・D2
由于中部地区的模型效果不好,所以不予考虑。这里仅比较东部和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Yi= -1.176641+0.684893・lnX2+0.378728・lnX3
西部地区:
Yi= -0.242806+0.248886・lnX2+0.660084・lnX3
从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分析原因在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落后以至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东部地区(根据参考以前的文献得到:西部地区的MPC=0.82,东部地区的MPC=0.759)。
三、结果分析与建议
(一)地方财政收入与商品房销售额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商品房销售额”对地方财政收入确实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键原因在于“商品房销售额”中有一大部分是由于土地出让金造成的成本额。而土地出让金又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25%~50%。理论上,为了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其更好地发挥其职能,需要增加土地出让金收入。但是,现阶段中央的政策是稳定房价让老百姓买得起房。而增加土地出让金会抬高建房成本,致使房价加剧上涨,与中央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相悖。所以,想要在这方面提高财政收入现期是不太可行的。
(二)地方财政收入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地方财政收入也存在正向关系。所以,可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内需从而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提高。,消费增长对地方财政收入的促进作用以及同中央的政策相符合,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大力发展内需,拓展农村消费潜力,提高城市中低收入者消费,扩大消费热点等。
(三)对地区差异导致的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差距的对策分析与建议
在国民经济总量增长过程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落差”却十分显著,由此导致的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差距也比较明显。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迟滞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的比重,科技的投入及科技技术进步的应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还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增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潜力。
参考文献
[1]庞浩.计量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10(06).
篇6
受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三十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针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相继制定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战略。为了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细化和调整,成立多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功能和任务。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地方政府不断努力下,2008年上半年我国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超过了东部地区。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基础雄厚、经济基数大,相比其他地区仍具有很大的优势。具体到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同样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综合评价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建立一套综合指标体系,采用2009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应指标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依照指标能客观、系统、全面反映地区经发展水平的原则,结合具体研究的问题,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如下指标: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地区工业总产值(亿元);X3-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4-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5-地方财政收入(亿元);X6-地区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1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评价方法简介
主成分分析是由Hotlling于1933提出的,该方法设法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新指标变量数量较少并且相互无关,保持了原指标变量的主要信息量。这种方法有很多优势:一是消除了评价指标样本之间的相关关系;二是提取的主成分保持了原指标的主要信息,减少工作量;三是分析过程客观生成指标权重,能够区分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3、评价过程
首先用SPS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通过计算指标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各特征值的贡献率,最终得到方差贡献分析表,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前三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3.95%,这表明前三个因子可以反映出全部信息的93.95%以上,因此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成分。计算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并根据得分系数据矩阵计算各指标主成分系数,见表3:
根据系数矩阵得到主成分表达式:
F1=0.057ZX1+0.055ZX2+0.046ZX3+0.057ZX4+0.058ZX5+0.053ZX6+0.045ZX7+0.042ZX8-0.034ZX9-0.03ZX10
F2=0.135ZX1+0.165ZX2+0.215ZX3+0.121ZX4+0.033ZX5-0.025ZX6-0.19ZX7-0.178ZX8+0.277ZX9+0.286ZX10
F3=-0.1ZX1-0.057ZX2-0.202ZX3-0.101ZX4+0.115ZX5+0.141ZX6+0.388ZX7+0.425ZX8+0.374ZX9+0.431ZX10
根据个主成分表达式计算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4、结论及建议
从计算得到的得分及最终排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得分较高、排名靠前的都是东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直辖市,而西部地区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都是得分较低,排名靠后的地区。这个结果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情况,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形势。
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有了明显的提高,经济增速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还很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市场化程度,特别是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差距仍在拉大;很多地区高增长速度是以破坏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达到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一些落后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主动、积极的寻求高效的发展模式,而是被动的依赖国家支持、政策倾斜,这种情况下,地区的经济发展很难达到较好的水平。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细化和调整,使其更有效地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及技术支持,引导不同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速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应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便为中西部吸引更多的投资。
第三,加大投资,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足,导致地方缺乏足够财力,无法提供良好便捷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难以改善,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央及地方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使西部地区从卫生、交通、能源、水利、机场、油气管道等各个方面有较大提高,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并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
第四,教育是影响各地区及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在各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要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必须缩小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的差距。首先应该做到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实现公共教育资源的和谐共享。其次是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高校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呈双重集中之势:一是高校向东部沿海集中分布;二是高校向中心城市集中分布。高校布局失衡制约教育公平。再次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鼓励各高等学校扩招的增量部分,主要向人口大省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以利于不同群体获得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和进行公平竞争。最后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力度,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公平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权利。
第五,完善中西部地区各种保障制度,提供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引进优秀人才,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但是如果让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持续拉大,区域间长期不协调发展,必将对整个国家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解决差距拉大的问题,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全国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衷克定.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5
[3] 唐晓东.中国城市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6,7
篇7
(二)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国国内旅游的经济总量远高于国际旅游,可以看出国内旅游带来了经济效益,其供给面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而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现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地区建设―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循环的促进过程。
(三)南锣古巷现状分析
南锣古巷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也是北京市胡同肌理保存的最完整的棋盘式传统居民区。对南锣古巷的SWOT分析,如下:STRENGTHS:历史悠久,地区特色使商业化和古老的北京胡同融合一体;WEAKNESSES:较高的商业流给附近居民出行造成不便;OPPORTUNITIES:文化商业街定位既很好利用了南锣古巷的历史人文气息,也方便吸引投资激活当地经济;THREATS:商业开发和古城特色保护的平衡,过度的开发则导致古城特色不在,开发力度不够便无法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思路
(一)地区发展路径构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南锣古巷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文化遗产丰富,利用文化资源我们在城区范围内进行文化再生产,从而达到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其循环图如下:
以上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南锣古巷地区投入产出是一个循环促进的过程,通过不断促进本地区文化建设中以获得进一步的收益,使得经济发展循环上升到更进一步。
(二)文化作用的实证研究
通过文化旅游投入产出的流程图,来设定投入产出模型,先忽略它的循环效益,把经济建设的初步成果看做是一个静态的投入产出的过程。
利用投入产出的方法进行分析:
AX+Y=X(1)
其中
A=a a … aa a … a┆ ┆ … ┆a a … a,Y=Y1Y2┆Yn,X=X1X2┆Xn
分别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最终使用量矩阵和总产出量矩阵。
列昂惕夫逆矩阵为B=(I-A)-1,其元素为bij(i,j=1,2,3,…,n)
影响力系数:
Fj=∑ni=1bij\∑ni=1∑nj=1bij j=1,2,3,…,n(2)
感应度系数:
Fi=∑nj=1bi∑ni=1∑nj=1bij i=1,2,3,…,n(3)
在对其研究中,分析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不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利用全国文化产业建立投入产出矩阵模型,了解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得到文化产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南锣古巷的动态循环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以此为依据,为可历史文化地区的经济发展路径提供相关建议。
以下为2010年全国的投入产出表的简化整理,主要体现文化产业与其他国民经济的典型产业的区别。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
A=0.3203 1.3188 0.0686 0.16520.0288 0.7179 0.2128 0.08250.0163 0.2960 0.4539 0.13970.0166 0.3312 0.1874 0.4579
得出影响力和感染力系数分别如下:
第一产业:0.1046,1.7974;与文化相关较小的第二产业:2.2347,0.8156;与文化相关较小的第三产业:1.0545,,0.6475;文化相关产业:0.6062,0.7395。从影响力系数中可以看出,文化相关产业在各产业的比例很小,但对经济具有相对较高的带动作用,其发展虽落后与文化相关较小的第二、第三产业,但远远超过第一产业的影响作用;从产业感应系数可以看出,其他产业对文化相关产业影响相对较小,则其不容易受到经济问题的影响,从而可以独立促进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知,在地区的范围内,文化产业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受益的过程。
(三)地区发展的路径研究
除了主要的投入外,经济效益的获得还来源其他因素,在投入产出中体现为间接消耗。在南锣鼓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去最开始的对其基本设施的建设,中间产品的产出以及投入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的文化创造对经济、人力、资本和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形成此类中间产品的发展,对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而中间产品的发展和壮大又对文化的建设发挥重大的作用,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这种发展是一个循环再生产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动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来进行研究。投资过程的动态化:
xi(t)=∑nj=1aijxi(t)+yi(t)(4)
投入的持续带来产出的持续增长,要实现t时期的产出量,需要t-1、t-2、……时期为其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投资,以形成有效的生产能力;同样,t时期也要为t+1、t+2、……时期的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投资。投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把不同时期的再生产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三、结论及建议
(一)文化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化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利用文化的投入产出分析得出,文化产品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为一个产业,可以形成一个文化再生产过程,其涉及面广,辐射力度强,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这样可以使得地区的人、财、力充分的利用,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循环发展圈。
(二)利用文化遗产可以带来地区的繁荣
文化的再生产过程给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思路,部分地区由于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优势,利用其发展经济一方面是对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免去再寻其他路径发展所耗成本,因此,地区的发展可以利用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循序渐进的发展,不断开发并发展文化旅游产品,以此来吸引游客,加深游客对传统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吸引招商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
(三)地区的特点决定其发展方向
篇8
一、社会经济的新格局
中西部和东部的地区差异导致收支水平严重倾斜,进而影响了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导致落后地区经济实力下降,产业无法转移,加上落后地区无法追逐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明显失调。调查显示,我国地区差异还会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市场经济会加快地区经济差异,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依靠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地区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近几年我国始终坚持西部开发,试图振兴东北工业基地,进而发展中东部地区发展,形成全国视野下的新格局,借助东部的经济补偿西部经济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实现新社会经济的新格局。实际上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地区之间的差异缩短,将地区差异控制在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范围,才能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只有差异缩短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因此,政府对地区差异化的干预是势在必行的。市场经济基础下,地方政府只负责本区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差异控制只能依靠中央政府进行控制,从财政的角度出发,就是通过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给落后地区财务支持,减少落后地区经济负担,进而储备实力积累自身经济实力。
二、集中财权政策
现阶段,区域经济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主要是因为上世纪我国政府下发的偏重政策导致的,上世纪政府对东部地区优惠政策和支持政策,是造成东西地区差异大的主要原因。直到近10年来,中央政府才开始重视地区差异化,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但是因为财政的分散性,政府想要进行宏观调控非常困难。虽然中央政府征收的税费较多,但大部分都返还给当地。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然要提高政府自身财政涉取能力,与此同时,增加管理税收的力度,集中财权,尤其是提高涉取发达地区资金能力。采取资源共享制度,将富裕地区财政共享到落后地区,缓解落后地区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实施转移支付政策
中央政府是监管整个国家的一股力量,无论地区发展是否富裕,中央政府都应给予群众相同的公共服务标准,这也是转移支付的一种形式。一旦出现投资项目选择矛盾,中央政府应及时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国家整体利益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改革税收政策,根据税收地区经济情况制定税收标准。
实施专项拨款政策,这是一种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的一种费用补偿,也就是地方政府受到政策影响出现严重经济损失,中央政府可进行专项拨款,通过公平、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给予落后地区支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无法使全国各地得到统一,但是应尽量协调,并制定最低标准准则。
四、财政支持技术人才培养
技术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想要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化,首先要从当地人才培养入手,紧抓教育,地方政府应重视对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技术型人才,政府应在财政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下拨经费到落后地区的设备更新和人才引进上,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创建技术型培训基地,及时更换现金设备,为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后备支持。财政政策应与教育政策结合,减少落后地区教育成本,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完善地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在技术的推动下缩短地区经济差异。
五、科学投放资金
最后在财政资金的利用上要做到用到实处,合理下发资金。我国在资金投放上重视对发达地区的投放,导致东西地区经济差异越演越烈。所以,我国资金投放必须改变方向,虽然发达地区的资金投放回收率较低,但是从国家整体经济的角度看,这只是一时的利益,需要从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落后地区的资金投放量。因此,资金投放应以教育和设施为基础,提高落后地区劳动力素质,改善当地投资环境,进而吸引富裕地区投资者到落后地区投资,久而久之便会降低两地差异,实现良性发展的蓝图。我国财政政策应建立细致的制度,防止资金被贪污或挪至他用,严厉处罚贪污资金者。
六、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明显,需要通过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推进缩短地区经济差异化,财政政策是最直接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加快缩短地区经济差异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安烨.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乜堪雄.重庆农村公路发展的助推机理和困境突破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何丽娜.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4]张晓军.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甘肃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5]赵庆国.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6]张秀莲.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7]王伟兵.促进开发区产业集聚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8]赵艾凤.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9]温天力.吉林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对教育公共服务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
篇9
首先,金融制度创新是缓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资金供求矛盾的需求。
依据金融发展理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但是,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政治、文化和政策倾向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经济发展一直相对落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仅刚刚越过温饱线,尽管农民的储蓄率并不低,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积累率、投资率、发展速度都很低,农民人均收入扣除必要的生活开支后,所剩不多,更不用说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中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开发程度轻。自然资源丰富,在自然禀赋方面具有典型的后发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国策的确定,许多民族地区政府力足当地资源优势,确立了地方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加大了地区资源开发的力度,区域经济资金需求快速上升,旺盛的资金需求同缓慢的资金积累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快速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从地区外引入资金,通过资金积聚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缺口,但是,民族地区落后的金融行业无法从区外引人大量的资金,严峻的形势是,邮政储蓄和部分商业银行机构通过吸收乡村存款,资金逐级上存,形成农村资金流失的“抽水机”效应,使民族地区资金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因此进行金融创新,从区域外吸纳大量的低成本资金,直接用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紧迫问题。
其次,金融制度创新是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开发和企业成长的需要。
依据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中介不仅作用于资金的流量,更重要的是间接作用于资金存量的再分配,这个传递机制可简述为:金融机构一影响储蓄、投资一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一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一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一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过程是依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信用化顺序进行的,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上述作用的传递过程越明显、越有效。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大。
在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的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最明显。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机构在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不仅为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也为主导产业下的各种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对于部分短期效益不明显,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性不高,但中长期对地区发展非常重要的特殊产业,还可以通过政府建立公营金融机构,直接扶植相关产业,将其作为中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
中国很多民族地区具备优良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凭借这些天然优势,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矿产资源开发、商贸物流等许多产业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缺乏自有启动资金、缺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失现代管理技术,这些有光明前景的产业无法发展起来或者只能低水平地进行开发。除了资金缺少的负面影响,当地企业在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限制无疑是制约企业做大做强整个产业的重要原因,项目缺少开发资金,通过市场融资是可以圆满解决的。但企业经营制度混乱,管理能力低下。经营能力差,企业高层缺少发展的战略眼光,这些企业发展软件的不足是很难简单依靠资金供给解决的。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限制了当地企业在主导产业开发中的作用。
所以。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通过股权关系帮助企业实行现代经营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导向,促进企业的超常规发展是推动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2金融制度创新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议
为了一次性地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和全面支持主导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建议由中央政府在某一民族地区试点,组建一家综合经营性质的区域性政策性银行,该行实行以促进区域内特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政策目的,以市场化经营为手段,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手段,在区域内进行专业化的投资,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直接投资支持。该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手段,为区域经济提供巨大的区外资金支持,彻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同时兼具综合经营型银行直接投资企业的能力,通过参股控股部分新兴企业。支持和帮助这些企业快速成长为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初期投资的顺利退出。
由于具有了全能型商业银行和传统政策性银行的双重特性,该行产生了两种新的特性。第一,不同于全能型商业银行,其全能经营范围受到政府的限制。尽管地方法律上认可该行可以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业务,在业务子行业的选择上不受限制。但是,考虑到业务开展必须符合促进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同时避免同区内商业性金融机构展开不公平竞争,该行在三大业务的具体选择上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成员由投资方中央政府代表和自治地方代表共同组成,确保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在三大业务各子行业的选择上由政府决定。一般来说,该行从事的业务中银行业务包括,农业发展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政策支持行业企业贷款,被贷款客户存款及中间业务;不能包括普通储蓄业务。证券业务包括证券发行,资产证券化,实业投资基金,不能包括证券经纪业务。保险业务包括农业保险和财产保险,不能包括人寿保险业务。同时可以直接投资受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但参股企业上市后必须退出所有股权。其它业务由理事会视情况需要决定。同时该行的各种业务不能超出试点地区范围。
第二,不同于传统的政策性银行,其经营上,“适度盈利”原则代替“不盈利”原则。适度盈利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银行所有的业务必须保证适度的利润作为业绩审核标准。在具体经营中,能够产生高盈利的项目,引导当地商业性金融机构办理;盈利过低或亏损项目,但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项目,引导当地政府或其它政策性机构办理,②银行每年产生盈利的大部分以捐款的形式支持当地教育和文化建设事业。通过捐款形式将适度盈利下的大部分利润无偿回馈社会,实现政策性银行追求公共利益的根本宗旨。
3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该建议有利于中央政府支持和主导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4%,边疆地区大部分是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85%以上;民族地区资源非常丰富,水利资源蕴涵量占全国的66%。石油基础储量占全国的22.05%,天然气储备量占全国的41%,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6.0%。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自身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在总体水平上与其它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日益扩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全面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边疆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
给予民族地区优惠政策,让民族地区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是中央政府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建议试点一家综合经营型政策银行,总体上要求中央财政支付少,但对于民族地区经济促进作用大,而且便于中央政府直接调控地方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对于这种金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的可能性大。
其次,该建议有利于民族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
在综合经营型政策银行创新中受益最大的就是试点的民族地方政府,首先,该行的资本金是由中央财政支付,地方政府不存在资金投入压力,其次,该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可在区外融资为区内增加了贷款资金,有利于缓解区内资金需求缺口;对区内主导产业相关企业的直接投资和间接管理有利于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再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该行实现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最后,该行的业务弥补了区内现存金融机构的不足,有利于区内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该行试点中受益最大的地方政府全力配合该行的建立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篇10
我国是一个疆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迅速,社会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而民族地区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速度较慢,社会综合经济实力上仍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应正确进行职能定位,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切实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东西部差距也越来越大。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不只对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整个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09年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北京12153.03亿元、上海15046.45亿元、广东39482.56亿元,而广西7759.16亿元、宁夏1353.31亿元、441.36亿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及发达地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严重。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地区自然条件较差
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处我国的高原和山地上,自然条件比较差。在我国民族地区中,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有面积很大的石山区。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同时日照强烈,森林覆盖率较低,沙漠面积大。这些严酷的自然条件必然会制约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在发展初期就与汉族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民族地区的社会变迁相对滞后,其总体发展程度较低。事实证明,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而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了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民族地区市场化进展缓慢
东部及发达地区改革开放思想意识相对超前,他们凭借着沿海的有利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与较高的劳动力素质等优越条件,在市场化进程中先行一步,率先取得了市场化带来的各种效益。民族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化进程缓,与其存在了较大差距。
政府经济职能模式由“政府统制”变为“政府干预”,政府也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是我国相对落后的地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较大,不利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是我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落后的地区和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中的作用就越大。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和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二、民族地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面临的问题
在民族地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难,自身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政府仍处于干预或直接控制经济生活的路径依赖之中,民族地区整体水平落后,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明显,迫切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民族地区政府主要是使用直接行政手段管理地区经济事务来行使经济职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经济职能及其实现方式的问题日益严重。
1、民族地区的经济目前还是国有经济占绝大多数,计划的色彩浓厚;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市场发育水平低,市场化进程慢;科技发展程度低,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小等问题严重。其次,地区保护主义、部门垄断、行业垄断和行政壁垒仍然存在,市场的开放度低。政府“管”的意识还大于服务意识。
2、各类行政性审批项目多、程序繁杂、工作效率低、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差。虽然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在项目审批方面改进了许多,程序相较计划经济时期简化了不少,但是与发达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相比,我国政府的工作效率仍较低,这样增加了行业与产业进入的门槛,增加了企业和社会的成本。
篇11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
1.1自然地理存在差异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部分的沙漠、石川、冰川、草原等地理环境,而这些复杂的地理环境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无法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拥有平缓的地势,进行港口和海陆空交通网络的建设。这一现状不仅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活动开展的成本。
1.2市场经济体制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就呈现出逐步拉大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投入力度和发展速度都成了吸引海内外投资的集中区域。所以,就导致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无法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
1.3区域开放政策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优先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实行这一经济开放政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外资,可以很快速地吸引,同时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2.1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要想从根本上缩小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变现阶段采取的财政政策,加大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政策支持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目标。为彻底改变我国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人力资源匮乏的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这一地区的财政支持的力度。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完善的专项补助拨款制度。简化现行的财政支付形式,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财政支付制度;其次,中央财政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根据实际的情况上调财政分配的额度。
2.2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给予宽松的财税政策
首先,税收制度必须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和资本投身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积极地与企业和人力进行全方位的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到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其次,加大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投入的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变目前中西部地区无法留住优秀人才的现状,为中西部地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中央财政部门必须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予以大力的财政支持,积极的鼓励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全民文化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地方公债可以尝试发行
很多地方的经济建设,以及发展都需要有着充足的资金,将其作为支持,当前我国债务问题,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央转移支付能力出现了不足,因此,整体上就导致出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这些人口的经济收入问题已经与县级城市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县级城市所出现的财政赤字问题,不仅对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政府部门必须采取鼓励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共债务的方式,向全国人民筹措地区经济建设的资金,才能在解决经济建设资金的同时,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2.4划分制定优惠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其区域开发的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及重点开发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以优化开发区为主,而随着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于饱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高新产业减税,才能确保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不受影响。而重点开发区,则是现阶段政府部门给予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定位,而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予以充分的重视,实行减税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吸引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进入本地区,从而达到带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对于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在保护生态以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对地区内的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予以税收和政策上的支持,才能确保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不仅可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同时也是确保我国地区经济利益关系进一步协调的重要措施,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莉婷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篇12
1 引言
根据能源强度的大小对各地区进行划分,然后在对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6年的各地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因素,为因地制宜制定降低能源强度的政策提供依据。
2 能源强度区域划分
根绝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我国30个省市(除外)能源强度,各地区能源强度大小见表1: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各地区的能源强度的差异,我们用给出了30个省市自治区能源强度变化曲线图(图1)。
图1 各地区能源强度比较
全国能源强度的平均水平为1.564,我们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划分标准为:低于1的称为低能耗区域,1-1.564之间的称为中能耗区域,高于1.564的称为高能耗区域。具体情况如下:
低能耗区域:北京、广东、浙江、上海、海南、江苏、福建和江西共8个省市;
中能耗区域:天津、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陕西、重庆、黑龙江、湖北、四川和吉林共12个省市区;
高能耗区域:云南、辽宁、河北、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青海、贵州和宁夏共10个省市区。
从能源强度划分的区域来看,低能耗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能耗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地区;高能耗区主要集中与我国西部地区。 能源强度的总体趋势表明,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强度呈下降趋势。上海、北京、广东三市人均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其能源消费强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的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的能源消费强度也处于相对较低群组;人均收入水平处于较低群组的贵州、青海、宁夏等地区,其能源消费强度处于较高群组。这一结论与韩亚芬等人研究结论吻合。但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近的地区之间,在能源消费强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例如宁夏(10239元/人)的能源消费强度是海南(10871元/人)的4.56倍、辽宁(18939元/人)是福建(18646元/人)的1.91倍。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讨论能源强度与地区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未来20年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也将使地区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台阶。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强度是否会降低?经济结构转换对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作用方向如何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制定全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3.1 经济发展水平
由前面对能源经济区域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来,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能源强度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轻度呈下降的趋势。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起步比较早,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而原有的一些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的一些省区,由于产业结构老化,市场建立较迟,因而经济增长速度低于东部沿海诸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各地区GDP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它们之间的差距却在持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能源消费总量的差异,能源强度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3.2 产业结构
理论和实践证明,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基本因素和长期因素。经济活动(GDP)可以分解为产业增加值之和,因此能源强度可以看成是各个产业源强度的加权平均,如式(1)
EI=EGDP=∑ni=1XiGDP*EIi
(1)
EIi是商品或服务i的能源强度,Xi表示产业i的增加值。式(1)表明若产业i的能源强度高于总能源强度,则产业i所占比重的增加将导致总能源强的上升,即如果能耗水平高的产业或行业比重大,则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消量就会提高。不同产业的能源强度是不同的,第三产业附加值较高,尤其是一些新技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能源消费较低,能源强度较小,因此增加第三产业在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降低能源强度。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较高,其能源消费量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在工业内部,重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的能源消费远高于轻纺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最大户。
3.3 投资水平
2002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迅速增长,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增长过快。2002-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9%、27.7%、26.6%、26%和24%,年均增长24.24%,增长速度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了对高耗能产品的需求,导致钢铁、水泥、电解铝、石化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高耗能产业的过度发展不仅仅造成电力消费增长加快,而且使中国的煤炭消费增长也全面加速。2002-2006年成品钢材产量年均增长29.2%,水泥产量年均增长14.1%。这些产业的单位产出能耗过高,加剧了中国单位GDP能耗的升高。近年来,工业化的演进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增加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也促进了高耗能产业的扩张。各地区的投资水平及城市化进程的差异也是造成了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有很大的差异。
3.4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影响能源强度。目前我国的能源种类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和风电等,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都不一样。煤炭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居主导地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煤炭的利用效率也远远低于油气和电能,同时资源的开发和供应也成为严重的瓶颈。电能是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是最理想的能源种类。我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很大,能源消费结构差异也很大,这也是导致了我国能源强度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的来源
基于以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资水平、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消费结构作为自变量,能源强度作为因变量。具体的变量定义见表2。
对上述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建立的回归方程如下:
lnEI=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β5lnX5+ε
(2)
模型中,β0是常数项,β1-β5是回归系数,其意义是:当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因变量的该变量,ε是随机误差项。
4.2 回归分析过程及结果
采用样本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回归系数,以t统计量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以F统计量检验模型的显著性,以R2检验模型的拟合精度,以VIF(方差膨胀因子)检验多重共线性。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的结果如下表3。
在回归过中,模型的拟合优度R2=0.704,F=11.421,Sig.=0.000a,说明模型通过了显著行检验,且模型显著效果比较好。从tolerance和VIF我们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除LnX1和LnX5外,其他变量的系数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它们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因此,我们得到的非标准化回归模型如下:
由模型我们可以得出,能源强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强度会越低,这与我们划分的能源区域相符合。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越高,能源强度就越大。而且将两个变量的系数的绝对值进行对比得出能源消费结构对地区能源差异的影响比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要大。产业结构、投资水平和重工业比重对能源强度地区差异没有多大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首先选取了2006年各地区的统计数据对能源强度进行区域划分,通过划分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很大,且具有一定的规律:低能耗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中能耗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中部地区,高能耗区主要集中与我国西部地区。为了进一步分析能源强度区域差异的原因,我们选取相关变量对能源强度做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得出了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与能源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缩小我国能源能强度区域差异的几点建议。
第一,增强人们节能减排的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全社会投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以缓解日趋严重的能源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减低能源强度,即减低单位GDP的能耗,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努力,作为个人,应该树立从我做起,节约能源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节能习惯;作为企业,应该在生产前做好用能规划,在生产过程中要使得每一种能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在生产之后要对没有使用完全的能源进行回收利用;作为科研单位,应该尽快设计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针对各地区间能源强度的差异,我们要从根本抓起,从其影响因素着手,制定出具体的方针。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我国能源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必须制定相应的地区政策。加强能源消费与能源开发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对于能源禀赋条件好、人均收入水平低中西部地区,建议中央加大对相关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避免这些地区依靠高能耗来换取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消费结构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我们依据各地区的能源禀赋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利用污染小的能源代替煤炭,如电能,油气等。对于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较大的地区,国家应给予其科研投入,促进其开发清洁能源。
第三,国家的节能目标应在有效的制度约束下展开,关键是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的转变。摒弃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等经济考核指标组成的传统绩效考核体系,把资源环境行政管理纳入政府部门不可或缺的责任。“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必须与相关的体制环境和制度安排相协调和匹配,这样才可能真正落实为各级地方政府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
[2]吴巧生,成金华,王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篇13
定位转型符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
“地区经济司承担着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责,工作职能宽泛,任务十分繁重。”刘苏社介绍说,具体工作包括:研判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组织拟订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统筹指导全国区域合作和组织协调国际区域合作,协调国土开发整治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扶持老少边穷和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统筹推进全国对口支援工作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是推动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加深入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协调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如何更好地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各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作出更大贡献;如何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思考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规划和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下更大功夫,提高工作主动性,增强工作执行力,这些是地区司在深入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结合中央要求、地方期盼、部门转型对比情况及我委自身需要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发展改革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刘苏社说。
加强形势研判,做好政策储备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统一安排,结合地区经济工作实际需要,日前,地区司有关负责人陪同委领导赴江苏、江西调研经济形势,组织有关部门赴藏区调研中央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赴安徽调研长三角城市协调发展情况,赴云南调研地震应急落实情况等等。
据了解,调研过程中,地区司有关同志除了深入工矿园区、项目建设点实地以外,还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需要重点支持的政策措施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定位转型等问题,听取了地方和企业的意见与建议。
刘苏社介绍,各项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如何上下联动,项目和资金安排如何体现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导向,这3个方面的问题受到地方普遍关注。
2014年,地区司委托第三方,对12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开展实施评估。刘苏社表示,就是要推动区域规划制定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从重规划编制向重规划实施转变,从重一般性、常规性规划向重事关全局性、根本性规划转变。
“新常态下,区域间的分化比较明显,如何把握地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针对新常态、新要求创造性地做工作,特别是加强各地形势研判,做好政策预研储备,至关重要。”刘苏社认为,当前,在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既要有行业分析,也要有区域分析。例如,面对区域走势分化,地区经济工作应该怎么做;又如,“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之间有什么关系,地区司应该做哪些工作,这些都需要创新。
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深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今年3月份,地区司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5年度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方向大致分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新变化,培育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和主要思路,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增长潜力和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6个方面。特别是,要研究在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前提下如何加强区域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投资、消费、产业、土地、价格等政策工具的相互衔接、配合,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组合。
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敢于和善于自我革新,自觉破除思维定式、行为习惯和路径依赖,多做原创性工作,多提创新性建议。”刘苏社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要主动调适工作状态,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统领地区经济工作。
“继续把推动区域战略和规划实施作为突破口,加强区域规划后评估工作,查找规划实施中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规划真正落地、取得实效。”刘苏社介绍说,地区司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思路、政策工具和推进机制,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重大国家战略摆在工作中心位置。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差别化经济政策,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升级,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做好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相关工作。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促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引领带动“三北”地区发展,辐射东北亚发展。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落实好相关重大区域规划,统筹好国内区域合作和与周边国家区域、次区域合作,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衔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统筹实施“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处理好编制跨区域、次区域规划与缩小区域政策单元的关系。
刘苏社表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抓好潜力地区和薄弱地区,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