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命名,包括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同时也明确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能与学校教育这一特殊情景相结合的性质,平衡了辅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但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而忽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师生间只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所以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教师的主体表现为引导性的主体 ; 学生的主体则表现为发展性。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会自学、自练、自检,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做学习的主人。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及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思考、想象、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机会。不应该全部都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而应该向他们提出要求,提出条件,让自己去尝试,并在关键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提示、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杨振宁博士提出 : “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体育活动的特点是竞争与合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使学生在身体素质上不断超越自己,而且在精神上、心理上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不断地挑战自我,迎接挑战。战胜自我、战胜对手,不只是表现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而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培养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五、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特别重要。但由于体育课既不影响学生的高考升学,也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根本不存在压力。所以只有他本人感兴趣时,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体育课教学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欲望放在中心位置。至于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很规范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因为,有了兴趣和欲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去上好体育课,才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篇3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后形成的体育教育教学标准。在新课程标准下能不能进行快乐体育教学,下面浅谈我的理论看法和教学实践。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让受教育者充分受益。总目标是使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具体做法是采用模块式教学,以田径模块为必修课,以球类、体操、体育游戏、民族体育模块为选修课,用学分制评价学生学业成绩,逐步与大学教学方式接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新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堂结构,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改革课堂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类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教学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提倡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快乐教学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乐意学习,积极参与运动,不断健康成长。
四、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达到热爱体育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什么是快乐体育呢?我个人认为:所谓快乐体育是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到乐趣,愉快地从事体育运动并健康成长。也可以说是“寓教于乐”。这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快乐体育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能享受运动的乐趣,是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有效途经。在实施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时,应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创造有利条件,充分满足学生体育兴趣,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愉快学习。在我们学校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我有机会有条件开展快乐体育。各种体育设施较为齐备,有标准的田径场及田径场周边设置的各类健身器材,有环保型的篮球场和室内体育馆,有排球场,有羽毛球场,而且还比邻有三百五十个台阶的望峰山。有较为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抛绣球、滚铁环、毛南傩面舞、马革竞走、板鞋竞速等等项目,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质朴、憨厚、勤学、听话,非常热爱参加体育运动,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健康和开心。我在新课堂标准下试行快乐体育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
1.快乐体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高中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压力也很大,上体育课时,我试图让学生减压,充分让学生身心放松,听乐曲跳韵律操或做有趣的体育游戏,学生十分开心,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在风和日丽的日子,还时常带学生登望峰山进行越野跑,既得到锻炼,又能享受了大自然的美好环境,呼吸着山林间新鲜的空气,学生可以放声大叫,释放心中的郁闷,开开心心地上完一节课,还依依不舍,期待着下一节体育课的到来。
篇4
1、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精神,调整教学理念
①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师生中起表率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促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给学生多一些发展的空间,也给自己多一些发展的空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的同时又必须发挥学生中的帮带作用,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乐趣中,养成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③放下“严师”的架子,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④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达到师生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以前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指挥下练习的教法,同一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法,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效果;体会到合作、互助的学习心情。而教师可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教法,从中有所启发,由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师生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
⑤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好课前准备,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障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长此下去,教师、学生均疲惫,对上课毫无兴趣。教师应尽快调整教学理念,尝试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新颖、创新、实效、可行的受当前中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改变“一纸”定能力的旧观念,确立“学无止境”的精神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四年体育本科毕业的专业水平足以胜任中、小学甚至是高校体育普修的上课要求,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的开发,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教师如果再不提高自己的话,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不能再只满足于一张大学毕业证书,而应从学生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更需突出一专多能,并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
3、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师观念更新的几点建议
①要有尝试和创新精神,精神是行为的动力,没有精神就没有动力,行为的效果就会受影响。
②体育教师要从多方面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并按精神的要求,不断补充自己的实力,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上课模式的要求。
篇5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八中、北师二附中、北京二十二中、北师大学三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五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与处理这几种方法开展研究。
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1)针对田径课教学目标的调查分析
在对中学田径课教师教学目标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等成为学校体育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虽然在教学中教师对田径课的认知情况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受传统的田径教学的影响,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培养学生合作以及顽强拼搏精神等的要求并没有十分严格。
在针对学生学习内容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快速跑、耐久跑、障碍跑、蹲锯式跳远、双手掷实心球占教学内容的80%以上:跨栏跑、背越式跳高等占20%以下,可见教学内容改变了过去那种“繁、难、偏、旧”的状况。
但主要内容还是以竞技教材为主,突出健康性的内容较少,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实用性差,不能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锻炼。同时我们还发现能够根据育人目标大胆创新,灵活设计教学内容的仅占25%,而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特长选择教学内容的教师却占有75%。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对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田径教学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法,使用游戏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的比例还很低。
在对学生当前田径课主要采用的成绩评价方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认识有所改变,对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感意志等方面多了一定的关注。但大多数教师仍然认为成绩和技能评定仍是首选的评价内容。
(2)学生对田径课教学认知情况及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
在学生对田径课重要程度的认识和是否喜欢田径课的调查中,尽管有54.8%的学生认为田径课重要,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喜欢田径课,喜欢田径课的人数仅占13.4%,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使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调查问卷中显示: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最主要原因是:课堂枯燥、太累、不喜欢运动、害怕考试等。学生没有感觉到田径课生动、有趣的一面。
在针对学生田径课学习方式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在田径课上的学习方式以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较好成绩为主;在对田径课上掌握技术的方式的调查中,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指导来掌握某一教学内容。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被动、应付性的接受教师的指导。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篇6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不同水平的内容体系。因此,以“快乐体育”为学习内容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的快乐,表现与创造体育的艺术美,灵活运用体育的多种功能,参与和发展体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获得掌握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群体学习的社会感和良好氛围的舒适感等方面快乐的体验,从而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持之以恒。
1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意义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带有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快乐体育”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的快乐,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获得掌握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及感受集体学习的责任感、团体协作和良好氛围的舒适感等。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快乐体育”强调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体育教学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学生失去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学习动机,不能体验和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快乐体育”十分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体育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体育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另外,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具体运用
2.1 表现艺术,体现乐趣
在新课标下的“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正确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表现与创造体育的艺术美的体育舞蹈、集体舞等,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他们快乐地参加体育学习,并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发现”及“成功”的快乐,以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的目的。
以音乐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即把优美欢快、激昂热烈、富有节奏感的音乐贯穿于整堂体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欢乐和充满激情的气氛中开展体育学习活动。如:在引入情景阶段中安排节奏欢快的“兔子舞”,在恢复调整身心阶段中安排轻柔的音乐或瑜伽音乐做放松练习。
以舞蹈为主的快乐教学方法。即根据体育舞蹈的艺术性、健身性等特点,以男女生喜爱的现代交谊舞、健身操、啦啦队等活动内容为主。另外,也可选用民族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为活动内容,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新课标的不同水平的要求下,适当的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看到体育的艺术美,学生积极的参与表现体育艺术性的表演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锻炼身心。
2.2 灵活运用,功能益多
体育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身心、锻炼意志等多种功能,新课标下的体育教育在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水平都有不同的要求。以“快乐体育”为内容和方法运用体育的多功能,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达到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篇7
【关键词】 健康教育;参考标准;美国;英格兰;日本;中国
健康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健康教育标准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指导框架,在各国都得到了高度重视。比如美国将学校健康教育列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制定了相应的国家健康教育标准,明确规定了从幼儿园至中学学校健康教育的操作指标[2-3]。英国教育改革条例将健康教育定为桥梁课系列之一,把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融入其他基础学科以及更加广泛的学校生活之中[4-5]。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将“卫生与体育教育”规定为与数学、科学课程等同的一个重点学习领域[6]。日本从小学直至高中阶段开设“保健体育课”,系统地为学生提供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并培养学生保持及促进健康的实践能力和态度[7]。
我国自2001年正式启动了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对目前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研究,并尝试新的设置[8-10]。笔者对各国健康教育标准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模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各国健康教育标准的现况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健康教育标准框架提供依据。
1 美国
1.1 培养目标 促进学生健康,培养有健康素养的人,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潜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1]。
1.2 内容标准 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有生理、心理与情感、家庭与社会等方面。主要包括:(1)心理和情感健康;(2)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3)人体生长和发育;(4)营养学;(5)个人健康;(6)酒、烟、对人体的危害;(7)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8)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防止;(9)消费健康及公共健康;(10)环境健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教学内容的设置分4个阶段,循序渐进。其中幼儿园至二年级为第1阶段,三~五年级为第2阶段,六~八年级为第3阶段,九~十二年级为第4阶段[12-13]。每个阶段有各自的要求与侧重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必须达到全国统一的健康教育标准。
1.3 实施模式 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定全国健康教育课程标准[14]。美国的国家健康教育标准是框架性标准,各州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更为具体的课程标准,规定课时和课程设置模式[15]。如今美国多数州从幼儿园开始到11年级(相当于国内高中二年级)都要求设有健康教育的课程,并且有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及管理服务体系与之配套[16]。
1.4 课程评价 经多年发展,美国的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相对比较成熟[17-18]。在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整体都要接受评价,包括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学校健康服务、学校健康环境以及健康教育计划中各部分之间的协调。评价是定性和定量兼而有之。评价小组由教职工代表,包括行政人员、教师、服务机构的人员组成,评价结果以评价委员会整体通过的决定形式公布[19]。2006年由国家高层教育官员委员会出版了《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工具》[20],该评价工具强调以实施为基础的评价,为美国健康教育评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 英国
2.1 培养目标 为学生提供健康信息、培养其各项技能及作出健康选择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行为模式,从而为人群健康作出贡献。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增加学生的健康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21]。
2.2 内容标准 英国的学校健康教育框架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物质使用和滥用、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安全教育、健康相关的体育锻炼、食物和营养、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心理卫生[15,21]。
2.3 实施模式 根据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课程指导5》,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其它课程加以传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通过教学计划被整合到国家规定科目的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技术)、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和性教育课程中[5]。
3 日本
日本文部省根据学校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法规法令(《学校教育法》、《学校保健法》)制订了《学习指导要领》,它作为指导学校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如同我国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3.1 培养目标 使学生获得有关健康与安全的必要知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与态度[15,22-23]。
3.2 内容标准 日本学校健康教育的传统内容主要有性教育(包括艾滋病)、安全教育和饮食生活教育(包括营养和进餐)。1998年,随着新的“教育课程标准改善的基本方针”的提出,日本的“保健体育”教育也根据社会变化做出了相应调整,其中关于保健领域的基本内容包括:“小学:身体的发育与心理发展,防止受伤,预防疾病,健康的生活;初中:身心功能的发展与心理健康,健康与环境,防止伤害,预防疾病,健康与生活;高中:现代社会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终身健康,集体健康”[24]。
3.3 实施模式 日本的健康教育包括课程教育与课外指导。作为课程教育的内容,又分为保健学习与保健指导2个方面。保健学习含体育学科中的保健领域、保健分项、科目保健与理科、社会科、家庭科等有关联的健康知识,保健指导含年级活动的保健指导、学校组织各项活动的保健指导和学生会活动的保健指导。课程外的教育活动包括对具有身心健康问题学生的保健指导和对日常学校生活中的保健指导2个方面[7]。日本从2000 年开始试行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学时为:小学三、四年级共8学时,五、六年级共18学时;初中3个学年共48学时;高中体育教育为7~8学分,保健教育2学分。日本的健康教育课时的安排特点是年级越高学习课时安排越多,每学期都有固定的授课计划安排健康教育课时[23]。
3.4 课程评价 日本评价的顺序把态度放在第1位, 其次是能力和知识[25-26]。这与他们培养人格和终身健康的教育目的相一致。健康教育的最终效果应该落实在健康的行动上, 而态度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4 中国
4.1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27]。
4.2 内容标准 教育部于2008年12月新颁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该《纲要》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分为5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还划分出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和高中年级等5级水平,并把上述5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这5级水平中。
4.3 实施模式 1998年,教育部体卫艺司印发了《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的通知,其中规定了“小学、初中每周保证0.5课时健康教育课,小学、初中以外的学校每学期开设健康教育讲座”[28]。健康教育课程在有关法定性文件中得到明确。
2001年,国家教育部开始试行新的课程标准,健康教育被明确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再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从课表中撤消了0.5课时的规定。健康教育课改为采用渗透、整合的方式来体现[1]。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经历了2003年“非典事件”以后,各地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辽宁、重庆等不少省市重新明确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2008年12月教育部新颁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小学阶段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对无法在《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4.4 课程评价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与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作为评价重点。评价的重点包括学生健康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卫生习惯、健康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程(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实施健康教育情况列入学校督导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5 不同国家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5.1 培养目标 各国健康教育培养目标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体现了身体、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既考虑学生现实健康的要求,又考虑终身健康的需要。
不同点:美国重视学生创造性及个性的培养[15]。英国强调了对学生健康技能、责任感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日本侧重于培养学生健康促进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态度及终身健康的理念[25]。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提出的健康教育目标重视提高学生整体健康素养,包括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养成及终身健康的理念。与我国以往的健康教育目标相比,有了很大突破,与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培养目标更为接近,更符合当今全球健康教育的理念。通过与各国比较,发现中国学校健康教育目标中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的重视尚不足;对学生创造性及个性的培养仍有待提高,教师把学生作为被动的社会客体来锻炼、塑造,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考虑比较少[29]。
5.2 内容标准 各国健康教育的共同内容包括: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安全教育;酒、烟、对人体的危害;食物和营养;身心生长发育;个人卫生及个人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环境卫生等[32-35]。
不同点: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有生理、心理与情感、家庭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内容标准中包括了情感健康、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和消费健康与公共健康等心理社会层面的健康要求。英国的学校健康教育框架中包括了性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等内容。日本学校健康教育包括了社会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终身健康与集体健康等内容。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对建立自信、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自我认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和异往等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将婚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婚前等内容纳入了教育范畴。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健康教育正在向身体-心理-社会的新健康观迈进。通过与各国比较,发现英美的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性教育内容,日本的社会与健康、终身健康与集体健康理念和内容,在将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健康教育内容标准时可以借鉴。
5.3 实施模式 各国健康教育实施的共同趋势是以一门课或多门课为载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
不同点:美国大多数州,在《国家健康教育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专门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强调通过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政府、社区、学校、家庭以及同伴等共同参与) 实现教育的目标[33]。日本的健康教育包括课程教育与课外指导。课程教育又分为保健学习与保健指导2个方面。保健学习的课时和内容都有具体的要求。英国的健康教育内容通过教学计划被整合到国家规定科目的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技术)以及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和性教育课程中,并提供了与相关学科具体健康内容的链接,通过“相关链接”或“提示”使得原本各自独立的课程整合成一个整体,同样使各科师资力量得到整合,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健康教育网络。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提出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此外,小学阶段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综上所述,如何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特点,建立完整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时辅以学校多课程相互渗透的综合发展模式,并将健康教育融入广泛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之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课时的落实是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各发达国家对此都给予高度重视。日本和美国多数州对各阶段健康教育课时都有具体的要求。日本在学习指导要领中对健康教育的指导强调:必须是在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中进行;在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在学科外的特别活动中也要给予充分的指导;不仅在学校生活中给予指导,还要促使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实践;培养能使自己终身健康、安全生活的基础[7]。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指出学校对健康教育的态度、重视程度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对于健康教育的成功实施是很重要的。以往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分配以体育为主,真正用来进行健康教育的课时较少,使学生不能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34-37]。因此,今后我国应重视和保证学校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课时和教学质量。
5.4 课程评价 各国健康教育评价的共同点是:遵循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26,32]。
不同点:美国评价小组成员由教职工代表,包括行政人员、教师、服务机构的人员组成,评价结果以评价委员会整体通过的决定形式公布。评价小组成员多样化,评价结果透明度高。另外,美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工具》评价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值得学习和借鉴。中日两国课程评价的共同点在于注重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评价,不同之处在于日本评价的顺序把态度放在第一位, 其次是能力和知识。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提出对健康教育的评价应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学生的结果评价也包括了知识、信念、行为3个方面,但目前尚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指南。综上所述,我国亟待建立健全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指南、促进评价小组成员的多样化,提高评价结果透明度。
6 参考文献
[1] 余小鸣.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挑战.中国健康教育,2005,21(5):377-380.
[2] 赵香柳.美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历史沿革.科教文汇,2009(8):98.
[3] 张蕾,刘海燕.美国的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基础教育参考,2007(7):18-22.
[4] 王家仁.英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之研究.体育教学,2006(2):44-45.
[5] 卢伯春.英国健康教育对我国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启示.体育教学,2008(11):41.
[6] 余小鸣.澳大利亚学校健康教育一瞥.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335-336.
[7] 齐建国,贾志勇.日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中国学校体育,2000(5):65-66.
[8] 余小鸣,张芯,杨土保,等.中国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1):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7-9.
[9] 余小鸣,张芯,朱广荣,等.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2):学生健康知信行相关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07-110.
[10]余小鸣,张芯,石晓燕,等.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3):学校健康教育需求.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03-205.
[11]李明生.中美两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健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1):102-105.
[12]陈华卫.中日美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12:37-41.
[13]席春玲.当前美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课程及其特征.比较教育研究,2003(11):20-24.
[14]侯倩,张杰.中国与美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之比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0):118-120.
[15]卢伯春.中、美、英、日基础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标准比较.扬州:扬州大学,2006:13.
[16]喻坚.中美两国学校健康教育之比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7:78-79.
[17]KANN L, BRENER N, ALLENSWORTH D.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from the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2000. J Sch Health,2001(9):266-278.
[18]JULIE LG. SHPPS 2006: School health policies and programs study: Change between 2000 and 2006.[EB/OL][2010-02-20]. cdc.gov/HealthyYouth/SHPPS.
[19]肖龙海,丁洁.中美中学健康教育课程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1):39-42.
[20]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CCSSO). Assessment Tools for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USA: CCSSO, 2006.
[21]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NCC). Health Education. UK: NCC, 1990.
[22]齐建国.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学科教育,2000(3):37-40.
[23]李英.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3(3):40-43.
[24]齐建国,薛懋青,贾志勇.日本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10.
[25]阎智力,市丸直人,石井腾.试析日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67-70.
[26]阎智力,顾渊彦.中国与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体育科学,2005(5):30-34.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北京:2008.
[28]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教体[1998]2号).北京:1998.
[29]廖文科.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国学校体育,2000(2):12.
[30]钱健.中、美、日三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120-123.
[31]俞爱玲.中美两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2-44.
[32]李英.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3(3):40-43.
[33]孙雷.美国基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及启示.体育与科学,2006(5):90-93.
[34]顾怀婷,傅茂笋.浅析中小学健康教育.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8):561-562.
[35]李俭莉.中小学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教文汇,2009(28):197-198.
篇8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我国学者班华教授曾指出:设置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早在1997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初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内容包括:正确看待自己、磨练心理品质等,课时安排为每一个内容4学时。教育部要求1998年秋开始在部分省市进行实验,取得经验后自1999年秋开始在全国实施。教材选用主要是各省自编,没有全国材。虽然各省市、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展望三个角度来探讨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国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是很多,现将部分学者的观点呈现如下:
于学兰(1997)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服务对象心理发展需求的阶段性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心理常识课、成才指导课、健康教育课、心理卫生讲座和团体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姚本先、方双虎(200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课程包括独立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其中独立型课程又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融合型课程也可分为学科课程中的融合、活动课程中的融合和环境课程中的融合。也有学者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构想。叶一舵(2003)认为,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取向:第一,学科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以经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第三,以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学者曹梅静、王玲(2004)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因为它以绝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为对象,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团体教育、团体训练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各项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性目标。还有学者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提出的见解。李慧生(200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从上述文献中不难看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它是独立型课程与融合型课程的综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经验取向课程、学科取向课程与问题取向课程的综合。
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度占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就目前来看,通过课程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大部分省市、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发展速度上城市发展快于农村。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看,其方式主要是有两种:一是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另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知识为主,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课程的实施看,主要是依赖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自发开展,受到教育者的观念、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影响。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地方性课程,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易操作,各地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编制了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操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我国历史短暂,经验不足,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的领导或学校的校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虽然近几年有教育政策导向,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足,提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现行的应试教育使他们疲于应付中考、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推广到应有的程度。不少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形同虚设,应付各种检查。正如有人所说,“上级检查时重要,平常教学中次要,抓统考升学时不要。”课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认为有开课的必要,但是在具体落实课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价值取向是学科本位的或社会本位的,这种教材可以说把什么都考虑到了、考虑好了,惟独忽视了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价值。这种“无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摆不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一切为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这一基本主题,严重压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体性,阻碍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教材基本内容上的失重。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过于强调中小学生非智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智能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状况是“匆匆上马,急急推出,草草收场,皆大欢喜”。
在教材个性特色上的缺失。为数不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三)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过于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理想化倾向表现为,从课程的目标来看,有些目标过于理想,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中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这些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课程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注重心理学学科知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拘泥于心理学学科知识的选择,忽视了选择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使中小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各种文化。
(四)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缺乏理论指导,使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无提高,用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这门知识,了解了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等定量的方法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个人的动机、态度、兴趣、自我观念、思想等。一般来说,个体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就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质。但是有时候却未必如此。如有的人心里想的和口里说的不一样,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评价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要把评价工作做好,需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奇缺,资金有限,时间也不够,这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使评价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设备、经费、辅导人员素质等的评价,或者学生自助作业的收集,等等。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望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社会及教育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的法规,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和规范化。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首先体现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学校领导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的认识、重视程度以及合理的制度是课时保障的重要条件。其次是选定或组织编制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和参考教材。学校管理层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主要参考教材。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理所当然应直指人的心理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因而教材的建设不应当是“物本”的,而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把人视为自身心理发展与建设的主人,把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的心理需求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心理健全发展,一切服务于人的心理潜能开发,一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人”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坚持以“实”为本,即联系实际、体现实用、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来确定适当的教材内容。在教材编写组织上,宜采取“多元优化、积极整合”的策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应以心理化取向为基础,以教育化取向为主干,以生活化、问题化取向为依托,建构整合化、网络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趋向。
(三)注重课程的可操作化
篇9
【关键词】 健康教育;师咨培训;学生保健服务
18世纪初,美国教育家Hoyacc mann首先提出了健康教育的概念,强调将学校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的迫切性。世界卫生组织原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将为达到全球健康目的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我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制定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九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00年,各省会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县镇以上学校要达到80%~90%,县镇以下学校要达到70%~80%。为充分了解甘肃省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笔者于2004-2005年对该省14个市、州所属112所中小学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甘肃省14个市、州,从每个市、州随机抽样调查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各2所,总计112所。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自行编制“甘肃省中小学健康教育现状调查表”,内容包括学校健康教育师资情况、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情况、对中小学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开展健康教育课的情况及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原因等5个项目共13个条目。问卷统一印制,由专人负责向相关市、州被抽取的学校定向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93.3%。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在112所学校中,将健康教育独立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学校有33所,占29.5%,开课的学校主要是城市中小学;未开设的学校79所,占70.5%。80%以上学校(小学56.4%,中学43.6%)以《体育与健康》课作为学校健康教育课,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课程改革,教师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导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感到困惑与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观念滞后,教师长期受传统落后意识的影响,认为开展健康教育课最大的阻力是“应试压力大”,与升学就业无关。有85.0%的农村中小学从未单独开设过健康教育课。
2.2 健康教育教师配备情况 开展健康教育课的33所学校均没有专职教师,主要由体育(17名,占51.5%)、生物(6名,占18.2%)任课教师和班主任(10名,占30.3%)兼职承担。兼职教师学历分别为本科7人、大专21人、中专6人。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培训的健康教育内容见表1。
在被调查的112名体育、健康教育教师及相关人员中,60%以上自认为不具备学校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仅有10%的教师在岗前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健康教育学课程培训;有84%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80%以上的学校教师认为体育教师的《体育与健康》课就是学校健康教育课;90%以上的任课教师愿意接受系统的知识培训,有65%选择短期脱产培训,25%的人建议归纳在学历教育中,其余的希望利用刊物自学。
2.3 健康教育教材 见表2。
健康教育缺乏系列教材,尤其是缺乏师资培训教材,教材在实用性、创新性方面尚有缺憾。各类开展健康教育的学校健康教育教材拥有率为36.4%(12/33),其余大部分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体育与健康》,个别学校使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初中生心理辅导指南》。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多种形式,缺乏规范性,没有有效、统一的要求,且极少数学校使用的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仍然是1995年教育部制定的。
3 建议
3.1 改变观念,把提高认识作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突破口 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接班人的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等重要使命,“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样是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应改变过去唯“升学率”的工作观念和做法,切实落实国家有关对健康教育课程安排的要求,将2周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中,做到有课时、有师资、有教材教具、有教案和有考核评价制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中小学领导层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理论和实施方法的培训,落实和配备师资,切实把学校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
3.2 建立相关师资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制度 教师是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要促进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配备良好的师资。目前,在体育专业的基础上建立学校健康教育专业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也培养了一批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但此次调查发现,担任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未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今后应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方面做必要的改革,拓宽专业口径。根据目前具体情况,短期培训也不失为改善目前师资状况的较符合实际的方法,可尽快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师生之间沟通技巧和知识传授技巧。随着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多元化的发展,高等院校既要培养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又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师范类高等院校应肩负起这门学科师资的培养任务。
篇10
1.引言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套用传统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课堂由教师决定和控制,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和应答,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大学生中认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很必要的高达87.3%。但对“您对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很满意和较满意两项只有15.9%,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71.7%。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在2010 ~ 2012 级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尝试将对话教学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结果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良好。
2.对话教学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分析
心理健康课程有学科性质的特殊性,不能沿用传统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来建构。它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在于它是基于学生心理并围绕学生心理而开展,学生要参与到课程运作中来。[2]传统课程中学生学的是以科学性权威为基础的经验,是“了解―体验”的课程,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恰相反,是“体验―了解”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设计情景,强调体验,重视与学生心灵交流、对话。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为归宿,教给学生的不是以认知序列为核心的心理学知识,而是对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处理后的生活化和个体化的阐述和形态。如多尔所言:“课程成为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引导”、“体验”、“对话”,课程的设计和运作在活动和交流中建构、生成。因此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洞察它的课程本质,引入新的教学范式来丰富它的教学过程。
对话教学是一种促使学生“在与情境对话中建构知识”的教学范式,反对知识霸权主义和独断主义,主张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获得所谓“客观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和探究意识,进而学会知识探究与建构的过程、方法。对话教学提倡多角度思考问题,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实现对话者之间认知的融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人与文本、人与环境的多层次对话,来建构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自我身份的认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转述者,而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对话者和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与环境、与他人、与自我的的对话中,不仅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且能够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自我身份(identity) 的建构取决于了解自我和了解他人。只有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我,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或差异,由此,才能形成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建构自己的身份。[4]
对话教学的范式契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诉诸认知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既包括预期的学习成果,也囊括从他人对话中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中学到的东西,所以它的内容是建构的,教师不是提出现成的结论,而是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领会、体悟,自主建构心理系统。这与对话教学范式的模式不谋而合。
3.对话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3.1设置启发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在问题空间里探索
问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粗略性、模糊性、未竟性,这些特性恰恰给师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中,知识退居“谈资”的地位,问题上升为学习活动的核心。学习活动从问题出发,而知识的学习则隐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是纲,知识是目,纲举目张。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旨在使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认知冲突的本能。当问题空间形成后,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层层深入,使问题衍生为知识表征或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以师生间的合作为基点,又成为师生关系的中介和对话体系的桥梁。例如在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探讨中,以具有整体意义的“问题群”,“为什么上大学,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大学学什么?”;“大学应该怎样学?”。这一具有整体意义的“问题群”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使得课堂教学发端于问题,推动于问题,归属于问题。所以说,创设问题情境是推动学生产生问题进而进行自主建构学习的契机、基础和前提。[5]
3.2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解决问题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为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为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为中,人的行为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6]对话教学范式中,强调创设社团实践或仿真的物理情境,这类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例如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的学习中,可以将课堂变成学生相互认知,尝试沟通的“舞会”。设置一系列的情境如“破冰游戏”中,观察新同学,感受集体温暖,“团队建设”中寻找共同点,增进感情,“社团实践”中学会倾听他人,说服他人。将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会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多元化理解,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应用中有更广泛的迁移。
3.3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促使学生在他人对话交流中建构新知
对话教学认为,教学是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与对话过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多维互动,一方面实现了知识信息、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知识意义和自我身份的双重建构。在和谐的人际情境中,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彼此尊重、互爱互敬、相互促进、合作互动。在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1)尊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必须以一个交谈着、倾听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教学对话的基础是平等、爱、理解和宽容。例如在对“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探讨中,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并尊重时,平等的交流氛围才形成。(2)民主教学。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挑战。利比特与怀特( Lippitt & R.K.White) 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性质不同,把师生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民主型师生关系中,其情感表现最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和谐。[7]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师生之间平等协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实现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等合作互动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生生互动中最有效最直接的形式,通过合作、对话与互动,实现多角度的沟通、融合,克服个体的认知偏差,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共同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中,学习者也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会了理解与倾听,学会了表达自己和说服他人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4形成开放式发展空间,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优化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学生不是“他者教成”而是“自主生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对话教学的范式注重形成优化的心理环境,使得学生与自身的心理环境对话,与自己的元认知体系对话。“在建构性学习中,学习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及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学习者还要不断反思自己及他人的见解的合理性如何,看它们是否与自己的经验体系一致,是否符合经验事实, 以及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8]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促进自我对话,例如,引导学生思考:遇到问题,我会选择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我运用的策略和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决途径?等等。进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进行正确的评价,如果意识到存在学习偏差能通过及时调整,变化策略。此外通过合作学习,促进自我探索,在与他人的争论中,商讨中,达成智慧共享,共同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向同伴解释自己的观点和策略,促使他们思考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深化对知识和自我的认知。另外,也可以从学习伙伴那里习得多元化的策略,进而自我反思,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
4.几点思考
4.1将对话教学的目的指向师生的自我实现
对话式教学由于其具有反思的特性,摆脱了教育的外在指向,而指向教学活动本身和人的内部需要与内心世界,从而可以帮助人达到自我实现。可以说对话教学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旨归。[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交互对话和自我对话,最终实现自我确认、自我认同、自我解放、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4.2教学过程基于平等合作
教学过程中,要求师生合作共同进行主题探索和问题解决。师生,生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习型组织”。教师和学生以问题情境为桥梁,联系在一起,教师不是富有经验的引导者,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伙伴。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的活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是学生的内在追求,也是教师的任务与职责所在。
4.3教学方法注重交往生成
应用对话教学,打破教师权威制定的既定教学设计或程序,给予新观念,新生思想以充分生成的机会与空间。尽管我国高校已制定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类目标,由于人的心理层面以及人与人之间心理特质的差异性,要求在总目标的大背景下,要体现出“个性特色”,不固守无弹性的教学计划。因此在对话教学范式中,通过师生交往生成目标,生成学习认知的结果,生成师生,生生的合作精神、生成互尊互爱的品质,生成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新型课程,它以增进人的心理成长,集课程设计与创作为一体的特殊课程。上好该课程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设性地应用对话教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真正实现增进学生的心理成长,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2]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3][美]小威廉姆・E・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 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孙可平,邓小丽.理科教育展望[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1.
[5]袁维新.认知建构论[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 110.
[6]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朱旭东,袁维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1998(3).
[8]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与教学[J].教育研究, 1999(5).
篇11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情况下,在初中时期是一个个体由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快速时期,这在心理和身心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再加上小学升初中的环境突然变化,很多七年级的新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此时,一些家长和老师并不能理解学生的感受和变化,这就让学生感觉到非常的苦恼,心理上也变得孤独无助。同时,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对事件的判断能力还不足,这就需要一位良师益友能及时引导并帮助他们在新事物中去学习精华。而事实表明,中学生的许多行为反映出来的不只是思想品德修养问题,有的甚至是心理扭曲而表现出的行为。这就说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这个身心发展特殊的中学阶段,如果我们教师没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就可能导致不少的学生偏离正确的航线。甚至是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出现或多或少的人格缺陷。因此,从心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师职业压力调适与自我成长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心灵成长的基地,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导师。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学校教师素质的高低。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如果教师存在诸多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就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心理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因此,优秀的老师不但是体现在教育科目的知识能力上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而且在心理上也应是处于健康的状态的。但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变得纷繁复杂,教师在抵御外界诱惑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同时教师也要面对艰巨的教育任务,更要面对学生升学压力、应对学生行为变化及课外补习等一系列教育问题。社会的期望、学生家长的期待及教育主管部门等的要求在无形之中给教师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很多时候选择逃避。这时将思想品德课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提供了自助的方式。
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创新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品德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由于道德标准的限制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行为。因此,个体良好的道德素养必须由健康的心理品质帮助引导和领悟,这样才能引导人们健康地成长。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标准》新规里有明确表示:思想品德课要以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为主。这次的课程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放在了主导地位,这就是表示我们教育的道德素质、法律内容和爱国感情要从心理上去教育和深化,让我们的每一个青少年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标准》里面也详细说明了,教师在注意以前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强化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自己成为更优秀、更符合新时展的教师。
二、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
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个课程中,让学生无时无刻能徜徉在健康的心理教育中,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唯有与学生相处融洽,做到从心理上无条件接受一切学生,接受学生的一切。不管我们的学生存在何种缺点,教师唯有首先做到接受,才能以心平气和的心态去正确地引导学生改正。另外,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即使当学生回答问题错时,教师也能做到不批评、不排斥,鼓励学生扩散思维再次思考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时,能先肯定学生的成绩再鼓励其他学生补充回答;当出现多种意见时,教师能鼓励学生一起讨论。相信在这样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更愿意去学习,逐渐地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加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成绩也能得到很到提升。
2.教师要有以身作则的态度
心理学上表明,情绪是会扩散的,试想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因此教师一定要能以身作则,能时时监控、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在学生中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将自己阳光积极的一面传导给学生,让学生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身为思想品德教师,在学识方面一定要渊博,在与学生沟通中能平易近人,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很好的朋友,而教师也能在平时的行为中做到积极向上,坚强乐观,从一点一滴积极的小事上去影响学生。
3.教师执业前的教师技能培训
有些教师并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没有接受专业的示范培训,课程上根本没有安排教育学和心理学科目,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快毕业的时候突击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在中学教育中不少学校都或多或少有体罚学生的现象,这既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重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教师在教育学生逆反心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方式。因此,教师在真正接触学生时、在进行思想教育之前应该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加强培训。当然,教师不仅是在正式进入职位前应该加速学习心理学,在进入岗位后更不能放松学习的脚步,因为唯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
4.依据新课标,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模块
在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新课标为准,分析目前青少年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用更科学合理的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好的教育指导,尤其是针对目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对象的一些特殊化,我们的教师在接受课程培训时也要注重一些方式方法,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将课程分成几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但又紧密相连,这样不但能保证课程的灵活力还可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在各个模块中都可以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总之,我认为如何解决青少年成长问题及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中。但是,这种融入并不是将心理健康课变成一门单独的课程来教育传授,而是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教育课程和内容。让思想品德课不但要涉及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同时还应该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配合。我认为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心理教育课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以仁,陈芳玲,林本乔.教师心理卫生[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篇12
1.2 教学教材滞后
心理健康课程是知识传授与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的综合课堂,目前教材内容多是理论概念学习,忽视互动实践环节。同时课程教材内容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不足,某些教材内容固定化,不能及时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虽然目前众多学者依据实际应用编制新教材,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1.3 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任课教师较为缺乏,某些由具有心理咨询师三级证的辅导员或教师担任,由于未受过专业心理训练,在运用心理学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在运用心理知识和技能与学生沟通方面,在觉察学生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心理案例分析、心理体验等课堂互动融入到知识教学中等方面不是很熟练,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1.4 课堂设计缺乏实践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侧重在心理知识普及,忽略了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等心理技能培训。同时在教学方法多的选择方面,多媒体教学,单向知识传输,缺乏互动。
1.5 课程效果评价单一
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传统考试时发现,难以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心理健康课程的独特性,将其改为考查课,但是由于考查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大学生心理是变化性,发展性的,在课程效果评价方面亟需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
2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建议
2.1 设置合理的课程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按照教育部要求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2.2 选编优质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在听取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各高校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师,依据实践教学经验编著合理的具有实性的教材,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 提高师资素质
组成授课团队,课前进行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学习,定期进行培训,学期结束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培训和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实践活动的拓展。
2.4 设计合理的课堂内容
近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课程内容主要由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 大学生心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阅历的增多,所遇到的心理困惑也会不断变化。课程的内容依据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有所侧重。例如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侧重学习和掌握在人际交往技巧,情绪管理方法,学习思路的转变等技巧。大二和大三学生关注情感问题、生活琐事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大四个人发展的思考和就业压力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
2.5 改进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在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授内容设置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自我,将教师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执行助人自助的理念。适合心理学专业授课特色的讲课方式有课程讲授、心理测试、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体验活动、情景表演、团体训练角色扮演等。例如在讲授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主体,在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是通过课堂讲授,运用案例导入法,通过现实案例,使学生直观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第二步通过科学测评法,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将班级进行分组,小组讨论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设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模拟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在模拟仿真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学会预防心理危机,珍爱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也可以邀请专家讲座,举办各类心理活动作为补充教学形式。
2.6 有效的课程效果评价
篇13
新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其是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高速、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主要依托网络、电脑、手机等技术平台,使得传播的信息扩展快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机的普遍使用,新媒体凭借先进的传播方式、技术以及多样个性的传播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不恰当的使用影响价值观形成
新媒体技术基于互联网时展背景,以用户个人体验为主要发展依据,这一特点切实符合高校学生的媒体使用心理,在各高校学生群体中,新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心理需求,丰富多样的内容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先进的技术和不断的更新可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使他们能够在社交网络平台中扮演各自中意的角色,因此能够极大的吸引这部分大学生用户群体,提高他们对于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增加主动性和依赖性。通过网络的认知学习会对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自我认同感产生相应的影响,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广大大学生宣泄各自情绪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不健全,心理发展也并不成熟,很容易对某些新鲜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甚至会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害,最终导致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大学生学习心理知识提供了不同的方式,以往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一对多单向传播方式,学生并不能及时进行相应的反馈(缺乏反馈渠道),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课堂知识的学习。
(二)改变传统思维、学习方式与习惯
由于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阅读方式的固定模式,采用超文本阅读的方式,使得学生思维、学习方式产生一定的变化,其打破原有的思维逻辑,使阅读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多样,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技术平台获取相关信息和新闻内容等。综上,新媒体技术由于其独特的方式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学生的思维逻辑。
二、网络时代对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影响
大学心理健康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活,对学生身心健康起到关键作用。该课程主要以推动大学生心智发展和心理健康良性发展为最终目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心理健康的真正含义、内容并掌握提高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调整,学会借助外部有效力量——外部心理健康辅导排解不良心理情绪,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个性化发展使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
大学生大多好奇心比较强而且情绪容易波动,心理相对封闭不愿与他人吐露心声,同时也拥有着独立的思维能力,很少因他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当今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外部环境充满各种诱惑,这些情况很容易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并得不到排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可以很好的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互联网信息飞速发展使得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样且不受地域、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快速高效的获取各种信息,因此深受广大大学生喜爱,这就使得传统课堂教学讲授的知识受到一定的限制。与此同时,许多大学生在课外经常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网络游戏等缓解自身的压力或排解各种负面不良情绪,这也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较大的冲击。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好发展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已经将心理健康课程设为必修课,这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需求,也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过讲授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性与应用性进行融合,课程设计上具有特色和普适性特点以满足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仍然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使得学生并没有发挥主体作用,教学的重点往往局限于人才培养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均受到新媒体技术所产生的教学环境的影响。
三、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化的改革策略
(一)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真实学习需求设计课程
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学习更具有自主性,同时也更具个性化的特点,只有让学生真实的参与到各个环节中,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才能提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工作。根据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实际需求进行分类:一是以整个高校学生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为依据进行划分;二是以学生未来职业规划为依据进行划分;三是根据某些特殊的心理需求进行划分。这些划分方法相对来说能够有效确保整个划分体系的完整性,同时也使该体系更具有针对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围绕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需求设计课程内容
在设计课程内容方面,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真实状况和心理需求,随后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为基础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设计。在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必须能够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生活发展需求,结合学生阶段性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和安排,除此之外,还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内容的侧重。在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应该包括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个人后期的职业发展规划等几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方面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关课程内容。
(三)根据学生的媒体使用情况改革现有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