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育的主要内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的主要内容

篇1

1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阅读是由“看图”逐渐过渡到“识字”的过程,其先决条件并非识字。即使幼儿尚未识字,也可以通过绘本里的图画来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体会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幼儿可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认知的发展,提高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水平;幼儿随着故事中出场人物的情绪情感变化或喜或悲,产生移情,丰富情感体验;帮助幼儿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道德品质;增加感性、理性知识,开阔视野,使生活充实而精彩。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协作,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读物,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愉悦,爱上阅读,一边享受阅读,一边进行思考,在阅读中有所收收获,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成长发展是从自然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最主要的三种因素为:家庭、同伴和幼儿教师。在步入幼儿园之前,幼儿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局限性,所建立的人际关系较为单一,自我中心倾向十分明显。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运动机能急速提高,活动意愿明显增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人际交往的对象趋于多样化,人际交往的方式趋于复杂化,而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幼儿园生活恰好能以适当的方式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求。通过幼儿园生活,幼儿走出家庭的“小圈子”,可以接触到许多的事与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感受社会文化,掌握基本的社会规则秩序,学习穿衣、叠被、吃饭、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建立起亲子关系以外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幼儿园集体生活可以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强化幼儿的性别概念、性别意识,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为幼儿提供学习人际交往技能、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责任心、自尊心、同情心,促进幼儿分享、互助、合作、谦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基地。

3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教育

俗语称“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食物的种类、烹调方式不断增多,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逐渐趋于多元化,但随之所产生的问题也日愈凸显,挑食、偏食、进餐不规律等现象屡见不鲜。学前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组织科学合理的进餐活动,使幼儿掌握关于食物、营养的基本知识,教导幼儿做到卫生进餐、健康进餐、合理进餐、规律进餐和礼貌进餐,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将因此受益终身。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开设“我是小厨师”生活体验特色课程,带领幼儿在植物角种植各类蔬果,利用亲子活动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参观传统美食的手工制作流程并亲自制作,向幼儿介绍其他民族、国家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而且能够让幼儿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懂得对食物怀有珍惜和感恩之心,对为自己提供食物以及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成人怀有感恩之心,还可以使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得以传承,并让幼儿接触到多元的饮食文化。

4求知欲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实践动手能力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由于成人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对于某些事物、某些想象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在幼儿阶段,阅历、生活经验都比较匮乏,对周围世界由于未知而产生好奇心,出于好奇,他们会进行各种探索行为,在探索活动中会产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正是在不断探究周围事物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但是如果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将大量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幼儿,必将削弱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禁锢幼儿的思维,折断幼儿“想象”的翅膀,扼杀幼儿的创造力,最终可能导致厌学和各类学习问题的出现。因此,成功的幼儿园教育必定是要能够激发并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并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探索行为,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评价都应幼儿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要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倡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幼儿教师应该创造机会和条件来引导、促进幼儿实际动手操作,动手才能动脑。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而是要指导实践,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5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审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审美素质教育,不仅能够使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享受美、创造美,更加热爱生活,提高生活品味,而且能够促进幼儿思维、想象、创造力的发展,还有助于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开展审美素养教育不仅仅要依托于音乐、美术、文学等形式,还要将自然环境、人的言行举止等作为审美的对象。幼儿教师应将审美素质教育渗透于各个教育领域,为幼儿创设进行审美实践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去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幼儿辨别美丑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风险教育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对象的风险教育课程体系,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现在国内外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对风险问题进行研究,但多限于理论的层面上,不太适合教学。因为我们不是培养专门从事风险理论研究的学者,主要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所以学校的风险教育要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要组织理论界、教育界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入的研究,编写出针对各类学校不同年龄段的教材。笔者认为,风险教育应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1.让学生充分认识风险的客观性,树立风险意识。风险并非很遥远的问题,对每一个人来说,随时随处都可能出现。如美国的“九一一”事件、非典型肺炎疫情、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等等。从小的方面说,有各种人身伤害、疾病、经营决策失误等等。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有很多潜在风险,如: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防火安全以及就业风险、交往风险等等,还有的学生因学习成绩差,便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沮丧和失望;因所学专业不理想,便觉得这一生太不遂愿,前途无望;因被老师批评,便觉无地自容,见不得人,等等,于是有的就缀学、逃学、甚至出走、自杀、杀人等等。风险涉及的方面很广,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十分复杂的,人们同自然、同其他人群的矛盾也是不断变化的。到目前为止,人类凭借现有的知识还远远无法掌握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无法总能准确地预测可能发生的灾难和危险,无法确切地判断他人的意愿和未来的行为,同时也无法保证自已的一切决策和行为都永远是万无一失。要生存,就要研究风险。它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一样重要,都是我们的必修课。因此,要端正对风险的态度,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风险不能采取逃避的态度,要敢于面对。从另一角度说,很多风险也有它积极的一面。经历风险、战胜风险能使人变得更加坚毅、顽强和勇敢。历史上很多英雄无不历尽磨难、战胜无数风险才成就事业的。二万五千里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主席说过,要让青年人到大风大浪中去“游泳”,经风雨,见世面。

2.帮助学生提高对风险的预见性。在各种风险中,有些是按现有人类的能力做不到准确预测的,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风险是可以预见的。“凡事预则立。”有了预见就能够有准备,或者在导致灾害之前消除这些风险,把风险化解掉,或者把风险造成的灾害减到最低程度,或者受到伤害后能及时得到补救。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及时的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防范风险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预防风险知识的学习,很多危机是可以避免的。古今中外屡战屡胜的将军,无一不是对敌方的战略战术有很强的分析预料能力。“知此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不能预见,置身风险之中全然不知,就会在灾难发生时感到突如其来,措手不及。要培养学生养成预测风险的习惯。对风险的预测包括4个方面:一般地,什么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有风险,会有哪些风险,这些风险导致灾害的可能性有多大,能造成什么样的灾害。为了提高预见性,一是须增强风险意识,做事情要先想到风险问题,不可盲目乐观或有侥幸心理;二是须具备必要的知识,掌握一些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推测出可能存在的风险;三是须注意总结别人和自已经历过的经验教训。

3.培养学生化解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由于现代社会日益明显的复杂性、变更性、竞争性和发展性,一个人随时会面临多重风险、多种选择问题。不是所有风险都必然导致灾难,很多是可以化解的,如果将风险排除,就能化险为夷。有些风险还具有可补偿性,风险的发生同时伴有某种积极效果。要创造机会实践锻炼,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去爬山、宿营、到市场去做买卖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独立地处理危机,经受考验。要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挫折教育和失败教育,不要怕出差错,也不要怕学生受到一些磨难。因此要通过专门的授课,使教师有时间、有机会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风险认识教育、预测教育和防范化解教育。培养学生的风险控制能力,在风险面前争取主动。一要正视风险,在风险面前不怨天尤人,而是积极想办法消除它。积极加强学生应对火灾、交通安全、人身安全以及交往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择业教育和恋爱观教育,使他们提高经历挫折和防御风险的能力。就像有些时候,我们要求必须事先消除所有的风险,保证万无一失。如载人宇宙飞船上天,就必须对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充分估计到并逐一制定出有效的应对办法,尽可能排除各种“意外”发生。二是要培养坚强的心理素质,一旦风险演变成灾害,也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冷静思考,果断决策,正确处理。报载,某煤矿发生事故,一名矿工在没有食品和水、氧气稀薄的矿难现场坚持七天七夜后被救出,奇迹般生还。1998年洪水,一个小女孩挂在树上一直坚持到来人营救,都说明信心和毅力的重要,这些事例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的很好素材。三要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金融市场是风险最大的,投资时,若不能正确地审时度势、分析论证收益情况,便很可能造成亏本,投资决策造成失误,学生也要有防范风险的能力,积极加强预防教育,通过事例教育、动员教育和报告会等形式的教育,达到学生掌握遇见风险的有效手段和常识,使他们在风险来临之前就能够了解风险的危害和防范手段,以便及时加以避免和预防。四要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人离不开群体,离不开社会。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有时无法单独抗拒面临的一些灾难和风险。团结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精神是应对危机最重要的保证。我国成功地战胜大洪水和“非典”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学生中也要进行集体观念教育,培养团结协作教育,遇到危机要团结共同抵御,相互帮助,共同战胜困难。试想,如果在那个时候大家都是自己顾自己,该会是什么后果?在动物世界,马尼亚拉水牛很懂得集体的力量,发现其他猎食者来犯,立即群起而攻之,十几头凶猛的狮子连一头小牛犊都抓不到。相反,一只北极熊可以跑到拥挤着成千上万头海象的海滩,任意扑向一头大海象,其他海象尽管个个身躯庞大、长着坚硬的大牙,却自顾自纷纷跳海逃走,眼睁睁看着同胞被咬死吃掉。因此,在风险教育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社会公德。

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不要害怕风险,该冒些风险的也要敢冒。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上的风险往往和机遇并存,风险越大,获利的可能性也大。除了国家政策保证之外,没有风险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基本上没有。但不能盲目冒险,尤其是对于那些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很明显而又没有切实有效应对措施的风险,必须慎重。

篇3

冬天,幼儿园要求孩子穿短裤上学。有的孩子刚入园时,经常被冻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家长也为此担惊受怕,怕孩子冻坏了。幼儿园的老师就说:“没事的,孩子来幼儿园冻两次就好了。”后来,家长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确实挺好的,才放下心来。

幼儿园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有运动会、歌舞演出等,以启发幼儿的智力。但是,幼儿园却不注重知识教育,孩子没课本、没作业本,只有一本绘画本。也没有音乐、外语等教育。家长问幼儿园都教什么?老师说:“教孩子眯眯笑,教孩子说‘谢谢’。”

篇4

“生命教育”一词最早兴起于美国,经历了从“死亡教育”到“生死教育”再到“生命教育”的演变过程。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概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上世纪60年代,死亡教育在美国高校得到了系统推广。到上世纪的90年代,美国己经基本实现了在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

1979年,澳大利亚在悉尼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该机构作为一个国际性机构,主要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从此,西方国家开始明确使用“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国际上许多国家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

在日本,谷口雅春1964年出版《生命的实相》,最早推出生命教育。此后,针对青少年中出现的自杀、杀人、破坏自然等现象,国家1989年从修订《教学大纲》入手,开展生命教育,并将道德教育目标确立为“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生命教育。日本非常重视下一代生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等自理生活能力,中小学则通过每年的“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组织学生到自然条件艰苦的地方,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近年来又针对青少年生命意识薄弱问题,大力实施“热爱生命,选择坚强”的“余裕教育”。

在我国,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其湾地区最早。1963年台湾晓明女中开设《生活指导课》和《伦理课》,其中贯穿生命教育内容。1997年台教育部门在该校设立“伦理教育推广中心”,并通过它培养生命教育课程师资。1998年生命教育在台湾中学实施。2000年,政府教育部门将生命教育理念正式纳入从小学到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并计划在台湾40所初中及10所高中设置生命教育中心。同时南华大学设立了生命教育学研究所,台北护理学院成立了‘生与死研究中心’”,其他大学也陆续开设了生死学、生命教育等相关课程。

香港的生命教育始于上纪末。其生命教育注重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包括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科目,设立了“宗教与人生―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等网站,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等专著,2002年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并在多所学校推广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课程,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增强抵抗逆境的能力。

在大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影响,生命教育在很长时间未得到重视,直到2002年云南大学马家爵事件发生后,人们才开始重识生命教育。2004年3月,北京中加学校开设第一个生命教育系统课程。同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学者大声疾呼尽早、尽快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同年12月辽宁省第一个启动了生命教育工程。2005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出台。2010年,教育部公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目前我国生命教育实践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受传统思想和现实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谋求的是“以何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许多高校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生命教育,即使少数高校在有限的范围内实施生命教育,其目的也仅限于预防大学生自杀。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珍惜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进而尊重生命、维护生命。这是生命教育的起点、核心。一是珍惜自己生命。相对于浩瀚无穷的宇宙,人的生命是短暂而不可复得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一次疾病或意外都可能导致生命的消逝,因此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父母和社会,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随便处置自己的生命,更不能因为一点挫折而放弃自己生命。二是珍爱他人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而美好的,大学生要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生命,不怨天尤人,不伤己无辜,要学会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学校应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从关爱自己开始发展到关爱亲人,通过生命教育的熏陶逐步延伸至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三是珍视一切生命。生命不只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任何一个良好的生命存在,必须是个体生命与其他生命及非生命体系的相互协调。大学生生命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生命意识,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还要珍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要拥有爱世间万物的博大情怀。

责任与感恩教育。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都肩负着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片面的应试教育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有许多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学习、做事马虎,过分注重自我,心理脆弱,精神萎靡不振,更缺乏感恩之心。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与感恩教育。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并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个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和社会的理想中去,鼓励大学生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其次要教育大学生对自己负责,以此为起点,强化大学生的人生责任感。最后要教育大学生对家庭、对社会负责,要感恩父母、他人及社会。每个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周围的许多人给予了无限的关怀、帮助,当大学生们独立之后,要有感恩之心,要对家庭、社会进行回报。这种回报是大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挫折和死亡教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人生也一样,也可能遭遇各种困难、挫折。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关爱备至,呵护有加,使许多学生缺乏基本的独立生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剧烈的就业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感情困扰,很多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处理、理智对待、有些甚至采取自杀、他杀等极端的方式解决。因此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其承受挫折和抗击打击的能力。每个人都要经历生与死的过程,“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总是以萌芽状态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因此敬畏生命视野下的生命教育必然包括死亡教育。但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关注生命的美好,避讳死亡的话题,死亡教育在我国几乎成为。许多大学生由于对死亡知识无知导致对生活绝望、对生命放弃的错误人生态度,有些甚至因为学业不顺、感情受挫、生活贫困而随意选择结束生命。近年来各高校自杀或他杀事件频频发生。因此高校应当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通过死亡教育,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接纳死亡,让其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必然现象,从而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随意,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美好,从而使其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和谐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和谐社会建设,不仅要求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学生生命教育也应该创造一种广泛的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和谐、与他人及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首先,培养大学生身心和谐的意识。每个人的生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人的身体和思想(心理)是一个整体,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一个健康和谐的生命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家庭教育缺失、个人主观忽略等原因,许多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学校应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传授、提供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其次,培养大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和谐相处意识。任何生命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它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每一个体生命都是其与其他个人、社会的相互交往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高校应开展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怎么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尽量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最后,培养大学生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意识。自然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人类应当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但长期以来,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对自然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因此,生命教育应培养大学生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然也具有生命意义和自身的内在价值,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其学会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像善待自己一样善待自然。

参考文献

[1]胡斯源.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研究生学位论文.

[2]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43一44.

[3]李忠东.日本实施吃苦教育[J].河南教育,2005年2月.

[4]张华,张宗新.台湾学校生命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生命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学报,2009年11月.

[5]韩月莉.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2010年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黄志强,石青林.试论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8]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7月.

[9]朱芳.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三个层次[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12月.

作者简介

篇5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既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独立的人格,又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正确的自我认识。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适当的独立性、自信心和好胜心;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悦纳自己;认识执著追求成功的重要性,自觉克服虚荣心、自大、自卑、悲观、依赖、自我中心、拒绝自我等问题。

(2)坚强的意志。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制力、坚持性(恒心);果断沉着,当机立断;坚毅、不畏艰难,不怕挫折。自觉地避免冲动性、易受暗示性、优柔寡断、顽固、惰性和随意性的不良心理特征。

(3)稳定的情绪。能自我调节情绪,用理智控制各种情境中的情绪波动,基本做到稳定而乐观;自觉地克服抑郁、厌烦、烦恼、急躁、易怒、压抑、孤独、焦虑等心理倾向。

(4)良好的品格。有健全的人格,有积极正确的社会认知,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有利他人精神和集体观念,自觉避免自私、狭隘的心理倾向。

(5)积极的心态。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自信、自强;能确立适宜的目标,不断追求,争强好胜,立志成才;自觉避免消沉、失望、自卑的心理倾向。

3.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认识社会交往的重要性,乐于交往;掌握正常的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在交往中积极求得进步,让对方了解或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能自觉地克服紧张、恐惧、偏见、故意报复、猜疑、嫉妒等心理倾向。

4.强化学习效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恰当的动机;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能合理与人竞争,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能合理应试,自觉减轻焦虑程度等。

5.培养良好的性文化:认识自身性生理的变化及其对自我发展的价值,形成科学的性意识和健康的性心理,掌握准确的性知识,学会适宜的异往方法:能用有益的方式宣泄自我望,调节控制自我的性冲动;能自觉地抵御不良的性诱惑。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辅导,其辅导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学习能力辅导;②应试能力辅导;③自我发展辅导;④人际关系辅导;⑤应对挫折辅导;⑥青春期辅导;⑦意志品质辅导;⑧情绪情感辅导;⑨休闲与消费辅导;⑩升学与就业辅导等等。

从辅导的功能来说,又可以分成发展性辅导和问题性辅导。从辅导的形式来说,又可分成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和家庭辅导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学校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校各种教育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所有活动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许多现象和效果更是互为因果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应注重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对全体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能充分运用心理学、心理健康学、心理咨询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机地与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从而积极有效地对学生施加良好的心理刺激和影响,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有些地区也叫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人认为,无论名称如何称呼,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都不应该以传授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的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必须始终以心理能力训练为目的。通过运用各种适合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的状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是专门开设的一堂课,也可以是在班主任安排和指导下的主题队会课。课程的内容可以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逐段、逐课进行;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主题的形式开展的活动。

3.开展团体与个人心理辅导

团体辅导是指在心理测查或调查的基础上将有基本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合在一起,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和其它形式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帮助这些学生在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能力,个人心理辅导则是心理辅导教师与来访学生一对一的、面对面的帮助、分析、训练、宣泄、矫治的过程。

篇6

1、《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

2、《爱的教育》第2章主要内容:包括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2011年1月4日,郑州市政府出台《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实施意见》,将按照城市组团的理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扶持举措,推进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根据《意见》,未来两年,郑州市将投入21.54亿元,新增4.58万个优质学位,使优质学位总数达到6.1万余个。在1月13日召开的2011年度郑州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被列为该市教育工作“一号工程”。紧接着,1月11日,郑州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推进会,成立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指挥部。实行优质教育倍增工程,其实质是实现教育的高位均衡和高质公平。工程将按照存量挖潜、扩能建园、产事并举、借力发展、创新体制、提高质量的原则,加大力度,科学统筹,精细运作,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使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明显拓展。所谓优质资源,就是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被社会公认的学校,这样的学校目前仅占郑州市教育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根据测算,郑州市区目前共有优质学位15500个,其中优质小学学位6900个,优质初中学位3600个,优质高中学位5000个。按照倍增项目计划安排,到2012年,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将实现45810个学位的增量,其中,高中学位增量6200个,初中增量学位11600个,小学增量学位28010个。按分年度目标,2011年学位增量总数为15435个,其中高中学位增量1350个,初中学位增量4400个,小学学位增量9685个;2012年学位增量总数为30375个,其中高中增量学位4850个,初中增量学位7200个,小学增量学位18325个。倍增项目总投资概算21.54亿元(市财政投资9.41亿元,区财政投资6.27亿元,其他投资5.86亿元)。其中,2011年投资概算10.78亿元(市财政投资6.25亿元,区财政投资3.52亿元,其他投资1.01亿元);2012年投资概算10.76亿元(市财政投资3.17亿元,区财政投资2.74亿元,其他投资4.85亿元)。

郑州市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项目共分为省属学校、市属学校及各区学校项目。其中,省属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是重中之重。按照实施方案,倍增工程整体实施采取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四种倍增模式。根据安排,今明两年,对没有改扩建空间的学校,将通过局部调整、初高中分设或新建、购置等途径增加新校区,实现好的学校一校多区办学,均衡合理布局。两年内,郑州17所学校将建新校区。今年,郑州市区好学校还要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有发展空间的,要通过改扩建或内部挖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量,今年,17所学校将进行改扩建。对于相对薄弱的学校,将通过优质学校托管的办法,充分利用相对薄弱学校的校舍,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增量,今年,有16个优质学校托管了弱势学校。另外,对部分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将通过资源整合、联合办学,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为实现倍增工程“增量不降质”的目标,郑州市教育局高标配备优秀师资。其一,强校托管、联合办学项目优秀学校的校长一律兼任被托管、联合学校的校长,并由优质学校向被托管、联合学校选派优秀的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同时,优质学校向被托管、联合学校增派起始年级优秀中青年骨干任课教师,其中小学4~8名,中学5~10名。其二,郑州市教育局还建立了“校聘” 、“局聘”、“市聘”三级教师储备机制,为选聘优秀教师服务倍增项目学校教学开辟新渠道,新进的优秀教师提前一年到优质学校跟班实习,第二年任教担课,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增量不降质”的目标提供了优质师资的储备保障。其三,采取“以师带徒”、“学校自训”、“系统培训”、“课题引领”、“专家指导”、“外出进修” 的方式,对倍增项目学校教师进行分类别、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

【图表说明】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以市区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认可的招生热点初中、小学为依托,采取“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四种推进模式。

3. 倍增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五项保障机制促项目推进和落实

为保障项目的推进和落实,根据《工作方案》,郑州市教育局建立五项保障机制:

实施指挥部运作模式。成立了倍增工程指挥部,下设办公室、项目组、财务组、组织组、人事组、教学管理组、师资培训组、督导组、民办学校组等18个项目组,分别负责项目的统筹规划、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善设备、干部和教师调配、师资培训、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督导评估、民办学校项目发展等,强力推进项目落实。

建立项目推进新机制。项目运作以学校为主、指挥部统筹协调、压茬交叉、易难并重、精心组织、优质高效的原则组织推进和实施。建立“三会两报一紧盯”制度,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例会,根据需要及时召开专题协调会和现场办公会;每周向局长办公会和市委、市政府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向各区和项目学校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于每一个项目安排专职人员紧盯推进。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对项目的审批立项开辟绿色通道,提高项目推进的时效性。对项目实行目标管理,将倍增工程纳入到各区、各学校年度目标考核。

加大投入,增配人力。除基本建设外,每年增设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教学、科研和教师聘用及交流等。2011年度单列专项资金4000万元对托管、联合办学学校的教学设备进行充实完善、更新提升,率先在项目学校建成班班通优质课、示范课录播系统。为托管、联合办学的学校增派专兼职相结合的优秀管理、教学团队,并注重实战效果的运用,把倍增成果作为提拔任用和职称晋级的重要条件之一。

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研究出台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优质民办教育壮大力量和规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经费补贴、优质教育资源输出等举措,不断提高民办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扶持打造一批规模适度、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优质民办学校。

强力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倍增的重点在学位的倍增,难点在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班班通的作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达标课、优质课、示范课活动,确保质量。在项目学校实施“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评价、校本教研、教育科研、师资培训、教学考核”八个统一,推动以内涵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实质性联合。把托管学校列入市教育局实施的学校优质化工程序列,请全国教育知名专家为学校把脉会诊,边指导,边实践,边提升,用2~3年时间把这些学校打造成优质特色学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九大机制和“工作月历”确保优质教育资源倍增

为保障计划顺利完成,2011年3月8日,郑州市教育局又公布了详细的工作月历及新的保障措施。这份“工作月历”,以每个月为一个单元,清晰表明当月的工作安排以及相应责任人。按计划,今年8月,2011年度的倍增项目基本能完成预定目标,实现优质教育的增量。同时,郑州市教育局推出了经费、教学质量、基建项目目标管理、干部、师资、扶持民办学校发展、奖惩、舆论引导、督察等九项保障机制。

【图表说明】在干部、师资和经费保障机制中,省属学校项目由市指挥部与项目学校协商解决,区属学校由各区教育局研究解决。

4. 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各具“特色”

由于郑州市各区教育发展基础、特色不尽相同,在实施倍增工程方面,各区也有着自身的“特色”。

二七区“六名工程”。二七区把倍增分为“硬倍增”和“软倍增”。“硬倍增”指的是量的倍增,如名校扩建。今年还将加大名校引进力度,引进国内名校1~2所,提升名校档次和水平。在优质教育资源倍增上计划总投资5369万元,预计新增小学一年级优质教育学位30个班、1350人。“软倍增”主要指“质”的倍增,具体做法就是深化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科、名学生、名区“六名工程”,使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科色科目;二七区还计划重点培养名校长4~6名、分梯次重点培训培养名师及名师培养对象100名,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艺术团队,发挥名学生的兴趣特长。

中原区集团化。中原区将通过一校多区、强校托管等多种形式使优质学位倍增,实施从教育大区到教育强区的转变。还将推广集团化办学,在以往强校加新校,强校加名校等强校加乡校的模式下,尝试教育集团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管城区植入式办学。管城区提出,采取植入式办学模式,以行政命令为主,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与若干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管理、科研、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共同提高。

篇8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二)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三)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四)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篇9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我认为,责任心是一个人学习、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缺乏责任心,一个人就失去了立人之基。责任心需要从小培养。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阅读教学告诉学生一个人具备责任心的必要性。例如,在教学《 我不是最弱小的 》这一课时,我紧紧抓住“弱小”这一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思考“谁在谁的眼里是弱小的”这个问题。通过这一梳理,再对照文中人物传递雨衣的顺序,学生很快理解了文中隐藏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弱小者”的道理。接着,我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帮助弱小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植物)的经历。对教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明白了: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角色里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尽己所能去履行自己的责任。

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重要助推器。通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人生总是充满坎坷、布满荆棘的,只有那些具有顽强意志的人,才能将苦难踩在脚下,才能将自己的生命活出精彩,活出不平凡来。例如,在教学《 小草与大树 》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声色朗读等多种方式,对夏洛蒂·勃朗特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像小草一样“卑微”的夏洛蒂不畏生活的艰辛、不畏世俗的偏见、不畏环境的恶劣,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都表示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一定不畏困难,勇于挑战和拼搏。

4.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

篇10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农村基层定向)培养具备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工作能力,能在农村基层从事预防保健、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检验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实用型公共卫生专门人才。达到这个培养目标各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要适应农村基层疾病谱特点及农村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实际,扎实掌握方法学和卫生学等知识并具备相应技能,使培养的学生既有丰富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又具备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城乡生活饮用水监测与干预、食源性疾病监测与干预、城乡居民营养和健康监测与干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因素监测与干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与常见病的监测与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等能力。

2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属于方法学。《流行病学》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主干学科和主要技术支撑,教学中侧重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实际结合起来,加强现场流行病学内容的讲解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课程以流行病方法案例讨论为主,辅以方法学的综合性应用;《卫生统计学》主要任务是健康相关因素的信息管理与统计分析及评价,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基层公共卫生数据的特点,安排SPSS统计学软件教学和案例讨论内容,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应当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牢固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尤其在食品营养与食品检测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技术训练并重的原则。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倡导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环境卫生学》教学内容要和农村基层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加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内容的教学,如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土壤卫生、环境污染性疾病、家化产品卫生、环境质量评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应急处理等内容。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内容上注意理论知识与农村基层职业卫生相关实践应用的融合,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案例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内容安排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辅以少量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根据国家学科调整,将儿童少年卫生、儿童保健及妇女保健三个学科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阐述的新的学科体系。《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保健要求,以及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的新型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幼保健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的保健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贵良,梁维君,刘爱忠,等.新的公共卫生形势下深化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3):52-53.

[2]叶运莉,杨超,张俊辉,等.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思考与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2084-85.

篇11

人文关怀教育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期望和目的有很大关系。大学生人文关怀式思政教育的内容的选择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学生没有兴趣;过于社会化的内容,在学生和老师的对话中,经常会包含老师对于事件的认识。这样的话对于老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对事件的全面认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如何选择内容,作者认为采用必修课、选修课和特定科的模式较好,其定课主要是根据学生情况而临时和专门设计的课程。人文关怀教育的题材和内容可以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人文关怀理念的精髓,也可以是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占有很大比例,它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学生对未来、社会、社会事件等认识,以及学生在校中或者走向社会之后的处世行为、工作态度等。总之,人文关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以政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以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教育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形成一定结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的过程中,这四方面占有的比重程度也将影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施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目的的实现。对于具体教育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自主选择和开发教育内容。

三、人文关怀教育方法和途径

根据人文关怀教育的实质看,人文关怀教育重在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包括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素质状况、专业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即未来发展状况等。因此,在人文关怀教育工作开展的时候,首要工作是了解学生的状况,对于了解过程中可以是问卷调查,也可以是深入访谈。总之,要求教师做多对每个学生的状况了如指掌。其次,是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开展。为了提高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与行为改变理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来就业和发展所需的人格品质等结合。关于对于人文关怀教育的形式,可以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和课后教育相结合形式,课后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以政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育,以道德观念和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等等。人文关怀教育的组织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室如心理咨询室,当然也可以建立网络,通过网络教育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根据学生的状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可以培训一些专任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

篇12

三级安全教育的的做用是为宣传劳动保护的意义、任务、内容和其重要性,使新入厂的职工树立起“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主要包括:

第一级: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

第二级: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第三级: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3

为了加强学校禁毒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首先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行政、各班主任为组员的学校禁毒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的预防教育的关键在于预防,在于唤起民众的自觉防范意识。相对于众多的德育主题教育,禁毒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几年来,我校把禁毒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通过教师大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广播、手抄报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举行“关爱生命,远离”签名活动,把禁毒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法制教育相结合,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相结合,做到预防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使广大师生了解基本常识,无人参与涉毒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预防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集聚合力,加强教育

我校注重活动载体建设,在活动中落实预防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教育活动,学校组织了“珍爱生命,远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们通过查阅、展示资料,了解学生吸毒现状,讨论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增强禁毒、拒毒意识。全校范围内进行了预防宣传教育。学校还依托家庭、社区,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合力,开展禁毒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了学校的知识教育,自觉形成了禁毒意识。

四、落实措施,精心组织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禁毒教育活动,尤其是切实做好“五个一”活动。

一是学生制作一份校园法治小报。

组织五年级学生,每人制作一份以预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法治小报,并进行张贴展评活动。

二是教师创作一份书法或绘画作品。

组织每位教师创作一份以预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书法或绘画作品。学校要自行组织教师书法或绘画作品张贴展出活动,并张贴展出。

三是班级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组织每个班召开一次以预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

四是学校开展一次集中宣教活动。

在“6.26”国际禁毒日当天,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主题为“珍爱生命、远离”的禁毒宣誓签名活动。

五是兼职法制副校长举行一次专题讲座。

聘请了法制副校长红岗子乡派出所所长,为全校师生举行一次以预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

本次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增强了师生的禁毒意识,在学生当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们做到远离、珍爱生命,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