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学基础诊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医学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现在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中医高等院校教育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均较少。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问题是pbl教学的三个重要要素,而教师又是pbl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中医诊断学》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其范围广,内容多。初学者学习的难度较大。为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本教研室以学分制1大班为试点,开展了pbl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辅导老师,我们参加了pbl在《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pbl教师有一定的体会。
1 转变旧观念,接受新角色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完全不同。pbl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角色必须进行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注意的中心和知识的源头,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教练或指导者。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更加完善,思维要求更敏捷,担负的责任更重[1]。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一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或者几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其中每位教师主讲一段(几部分或几章内容)的授课方法。这样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更熟悉,更能讲深讲透。然而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师的知识面,只有深度而缺乏广度。中医诊断学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学生们刚刚结束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对中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如果内容讲得太深可能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作为pbl指导教师,我们除了需要讲授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扩展学生的科研与学习兴趣,更需要具有扎实基础带领学生讨论,予以直接指导。
《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点繁多、零碎,概念较抽象,“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给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pbl教学围绕问题而展开,从教学开始提出问题到问题的最终解决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自我学习完成的。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区别。bpl教学不但能培育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医诊断学本身临床技能应用强的学科特点,亦可强化和弥补操作技能应用的局限,提高学生收集临床资料及对已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动态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
2 组织讨论,注重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就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pbl教学模式则不同,教师从主导地位转变为催化者,其主要作用表现为:在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非指导性、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促进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协助学生联系过去相关的知识、经验;协助学生讨论、理清及认识其学习议题;协助学生搜寻及运用学习资源;扮演学生学习的咨询者[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pbl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不管不问,对于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教师的“引导”作用应当贯穿始终,特别要扮演好在课堂中的角色。
鼓励和促进学习是pbl的主要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在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还需要设法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并能够主动投入到课堂讨论中。这就要求设置的问题不能太复杂,应该采用提出一些调动求知欲、发人深省、自由回答式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出现“冷场”时,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能直接指出答案,而是应该注意引导的方式,提供有关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激活已学的知识,使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式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等。
作为辅导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知道如何恰当地干预讨论,而不是强行打断,对学生的问题提出实际的反馈意见,在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此外,必须注意改变传统的知识权威形象,善用“低姿态”及平等“口吻”,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信心。同时,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将整个教学讨论融会于教师与学生的最大快乐之中。
3 加深交流,培养感情
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发现,每组学生都非常愿意与辅导老师交流,他们讨论的内容已经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本身,还包括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怎样参与科研活动等诸多问题。事实上,这种交流让老师们清楚同学的兴趣及爱好、了解同学希望学习到哪方面的知识颇有益处,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兴趣。
实际上,在课堂pbl教学之前,师生已经建立了某种关系。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预读和查找资料,一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途径,启发学生怎样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和取舍,并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此时与学生沟通不够,关系不融洽,势必会影响pbl的教学效果。
pbl教学效果评价非常重要,采用传统考试方法只能占其一部分,另一部分应由教师根据学生在平时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动态评估。标准由教师和各小组负责学生掌握,师生互评便是其中一种。每次pbl课程讨论结束后,在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互相评论的基础上,辅导老师从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小组学习及相互间的合作等方面对该次讨论课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肯定优点并指出问题,以促进学生在下次讨论时更好地表现自己。同时指导老师也要听取学生对该阶段学习情况及老师的评价,以便不断改进方法,保证pbl教学的顺利进行。
所有这些沟通交流在增进师生感情的同时,更能反应学生本身真实的需要,让教师真正理解pbl教学的目的与目标,使自身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达到pbl的教学需要,亦对pbl教学模式的推广运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表面上看,运用pbl教学时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似乎教学的重心转到了学生身上,教师可以轻松些了,其实恰恰相反,pbl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驾驭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专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仅有某一学科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pbl对教师的要求。目前国内具有pbl执行能力的教师还为数不多,这对教师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4]。
【参考文献】
[1] 黄 翠,王 革,宋光泰,等.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j].口腔医学教育,2006,22(5):568.
篇2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医学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现在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中医高等院校教育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均较少。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问题是PBL教学的三个重要要素,而教师又是PBL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中医诊断学》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其范围广,内容多。初学者学习的难度较大。为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本教研室以学分制1大班为试点,开展了PBL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辅导老师,我们参加了PBL在《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PBL教师有一定的体会。
1 转变旧观念,接受新角色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完全不同。PBL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角色必须进行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注意的中心和知识的源头,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教练或指导者。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更加完善,思维要求更敏捷,担负的责任更重[1]。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一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或者几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其中每位教师主讲一段(几部分或几章内容)的授课方法。这样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更熟悉,更能讲深讲透。然而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师的知识面,只有深度而缺乏广度。中医诊断学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学生们刚刚结束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对中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如果内容讲得太深可能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作为PBL指导教师,我们除了需要讲授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扩展学生的科研与学习兴趣,更需要具有扎实基础带领学生讨论,予以直接指导。
《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点繁多、零碎,概念较抽象,“填鸭式”“灌注式”教学方法给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PBL教学围绕问题而展开,从教学开始提出问题到问题的最终解决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自我学习完成的。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有着较大区别。BPL教学不但能培育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医诊断学本身临床技能应用强的学科特点,亦可强化和弥补操作技能应用的局限,提高学生收集临床资料及对已获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动态分析和概括的能力[2]。
2 组织讨论,注重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就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PBL教学模式则不同,教师从主导地位转变为催化者,其主要作用表现为:在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非指导性、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促进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协助学生联系过去相关的知识、经验;协助学生讨论、理清及认识其学习议题;协助学生搜寻及运用学习资源;扮演学生学习的咨询者[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PBL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不管不问,对于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教师的“引导”作用应当贯穿始终,特别要扮演好在课堂中的角色。
鼓励和促进学习是PBL的主要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在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还需要设法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并能够主动投入到课堂讨论中。这就要求设置的问题不能太复杂,应该采用提出一些调动求知欲、发人深省、自由回答式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出现“冷场”时,不能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能直接指出答案,而是应该注意引导的方式,提供有关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激活已学的知识,使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式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等。
作为辅导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知道如何恰当地干预讨论,而不是强行打断,对学生的问题提出实际的反馈意见,在帮助他们建立信心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此外,必须注意改变传统的知识权威形象,善用“低姿态”及平等“口吻”,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信心。同时,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将整个教学讨论融会于教师与学生的最大快乐之中。
3 加深交流,培养感情
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发现,每组学生都非常愿意与辅导老师交流,他们讨论的内容已经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本身,还包括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怎样参与科研活动等诸多问题。事实上,这种交流让老师们清楚同学的兴趣及爱好、了解同学希望学习到哪方面的知识颇有益处,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兴趣。
实际上,在课堂PBL教学之前,师生已经建立了某种关系。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预读和查找资料,一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其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途径,启发学生怎样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和取舍,并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此时与学生沟通不够,关系不融洽,势必会影响PBL的教学效果。
PBL教学效果评价非常重要,采用传统考试方法只能占其一部分,另一部分应由教师根据学生在平时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动态评估。标准由教师和各小组负责学生掌握,师生互评便是其中一种。每次PBL课程讨论结束后,在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互相评论的基础上,辅导老师从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小组学习及相互间的合作等方面对该次讨论课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肯定优点并指出问题,以促进学生在下次讨论时更好地表现自己。同时指导老师也要听取学生对该阶段学习情况及老师的评价,以便不断改进方法,保证PBL教学的顺利进行。
所有这些沟通交流在增进师生感情的同时,更能反应学生本身真实的需要,让教师真正理解PBL教学的目的与目标,使自身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达到PBL的教学需要,亦对PBL教学模式的推广运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表面上看,运用PBL教学时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似乎教学的重心转到了学生身上,教师可以轻松些了,其实恰恰相反,PBL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驾驭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专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仅有某一学科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PBL对教师的要求。目前国内具有PBL执行能力的教师还为数不多,这对教师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4]。
【参考文献】
[1] 黄 翠,王 革,宋光泰,等.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J].口腔医学教育,2006,22(5):568.
篇3
粪便隐血试验现常用的主要有化学匹拉米洞法和免疫胶体金法两种。化学匹拉米洞法灵敏度较好, 属于中度灵敏试验, 能检测到1 mg/L的血红蛋白(Hb), 消化道出血5~10 ml即可为阳性, 但特异性低, 易受到外源性食物如含有血红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以及铁剂、肉类、绿叶蔬菜等影响出现假阳性[1]。由于化学试剂的不稳定性, 长期放置会出现反应减弱, 并且如果患者服用大量维生素C或其他具有还原作用的药物时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免疫胶体金法灵敏度高于化学匹拉米洞法可以检测到最低0.2 μg/L的Hb, 最高检出浓度可达2000 μg/ml且不受相关食物药物影响[2], 这说明免疫胶体金法对人体早期的消化道微量出血更敏感。但高于2000 μg/ml时, 由于前滞反应可出现假阳性。所以柏油样便出现假阳性时应充分稀释后进行检测。由于免疫胶体金法的高度敏感性, 某些服用刺激胃肠道药物后的正常人也可出现阳性结果。本文主要对两种方法在粪便隐血试验中及应用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全部粪便标本均系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随机标本。100例随机粪便样本和50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柏油样便标本。年龄0~90岁, 男82例, 女68例。
1. 2 试剂 免疫胶体金法隐血试纸由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化学匹拉米洞检测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 3 方法 按照操作说明分别对100例随机标本及50例上消化道出血标本同时使用化学匹拉米洞法、免疫胶体金法进行隐血检测。
2 结果
2. 1 100例随机粪便样本应用化学匹拉米洞法检测的阳性率为52%, 胶体金法阳性率为15%,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柏油便标本使用化学匹拉米洞法检测的阳性率为100%, 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为86%,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大便隐血实验阳性率消化道溃疡为40%~70%, 消化道肿瘤为95%, 粪便中微量Hb的检出对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 在早期无症状时粪便潜血即可为阳性, 所以此项检测也可以作为肠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可以早发现, 早治疗, 提高该病患者的生存率[3]。粪便隐血胶体金法的原理是免疫学上的双抗体夹心法, 故用单克隆抗体法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时只有粪便中含有人的Hb, 隐血试验才为阳性, 而其他均为阴性。本文表1结果显示15例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结果均作了胃镜、直肠镜、内腔镜等检查。化学匹拉米洞法受饮食以及含亚铁离子的食物和药物对结果均有影响, 包括由于牙龈出血而咽下的血性唾液, 所有这些均可对化学反应造成干扰出现假阳性。如表1中化学匹拉米洞法阳性的52例患者有15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 21例为柏油便或脓血便, 而其他均无明显消化道出血症状。通过表2发现了免疫胶体金法的一些缺陷。实验方法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柏油类粪便的患者, 胶体金法有着较低的阳性率, 检测上消化道潜血40%~50%不能检出, 胶体金法检测为假阴性。所以在检测上消化道出血时免疫胶体金法阳性率低于化学匹拉米洞法。免疫胶体金法其最低检测浓度0.2 μg/ml其范围在0.2~2000 μg/ml, >2000 μg/ml时即出现后滞现象[4]。而Hb稳定性差, 在消化道中长期停留发生变性, 抗原性降低。在表2中7例柏油便且临床证实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免疫胶体金法检测阴性。所以对此种标本应稀释50~100倍重新测定;并且在冬天温度较低时会受到温度影响使有些阳性标本出现阳性结果较慢。
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要求其必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不同的实验方法存在着不同影响因素, 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通过本次试验比较作者认为, 粪便隐血试验免疫胶体金法特异敏感, 但存在假阴性可对临床造成误诊漏诊。化学匹拉米洞法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结果较多, 但对假阳性结果可以用免疫胶体金法予以纠正。因此在实验室发出检验报告时应标注检验方法, 方便临床医生参考, 为临床提供准确无误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43-244.
[2] 苏丽莎, 路白杨. 试纸卡法和胶体金法检测大便潜血的方法学评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18):2771-2772.
篇4
1 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 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篇5
1 FLASH技术在《中医学四诊》教学中的价值
按教育部要求,西医院校的本科教学中《中医学》占3.5个学分,每届授课达50~70学时,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考试必修课。《中医学》从整体理论出发,强调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学》,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有益于学生利用中、西医的长处创造出新的医学成就。
传承二千多年的中医学,由于其理论抽象和深奥,现代教学技术开展得较为困难,目前仍处于摸索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使之形象化、多元化;中医学又是一门经验医学,各个老师的经验不同,其认知也有差别,教学中又往往难以标准化。所以中医学教学迫切需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使之在保留传统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现代化、标准化。在临床,《中医学》以“四诊”为诊察疾病的基本手段,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第一手资料,学生需要直观、形象、标准化的教学来打好扎实的中医临床基础;但所给的课时少,内容多,临床见习短暂,如何精炼、清晰、突出重点地讲好《中医学四诊》,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常用的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也可插入使用一些图表、示意图、照片,甚至链接一段视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较板书或文档直观了不少,但照片是某一瞬间的形态反映,不能反映事物变化的全过程,而录像只能以一定的速度播放或暂停,无论是交互性还是清晰度其效果均较差,而且对一些难以直接拍摄的、抽象的、活体内的或一些隐私内容的知识点就无法实现拍摄。我们试用Macromedia FLASH技术制作了《中医学四诊》课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FLASH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矢量图形编辑和交互式动画制作专业软件,具有矢量描述、数据量小、播放流畅等特点,不仅具有“演示”功能,还可以“操作”[1],支持多种图象和文件格式或插图播放形式,利用FLASH软件制作的课件可实现逼真的动画效果;且可利用FLASH内建的Action Script交互功能,可以控制、调用不同的图像动画文件。
2 运用FLASH制作《中医学四诊》动画课件举偶
2.1 用于舌诊原理的讲解舌诊原理主要要讲解通过经络系统将舌与人体内脏、气血津液密切相连,舌苔的变化是人体内脏变化的一面镜子。我们用经络立体模型演示了人体内脏通过经络和舌的密切联系。为了使整个图像清晰逼真,我们用数码相机分别不同角度拍摄了大量的人体经络立体模型照片,将这些存于数码相机的图形文件, 导入Picture Manager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再使用flash8软件自带的动作脚本功能,根据我们实际的教学需要设置好大小、背景、帧频、等,反复调试其全局函数和属性,制成了一个能演示经络体内外动态走向的、并连续作365°旋转的经络立体模型动画,可以反复循环演示,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全身的经络沟通着人体内外、上下,把人连接成一个整体,尤其是心、脾、肝、肾、肺等重要脏器与舌的关系能一目了然,这较以往之口头讲解或用模型、示意图等更直观生动。
2.2 用于脉诊指法的讲解脉诊指法是诊脉正确与否的关键,技术性高,课堂上口头讲解或图片都无法显示它的全过程和细节之处,而用学生演示则教室大,学生多,看不清,所以一直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用数码照相让经验丰富的医生拍摄诊脉的分解动作,除、姿势、时间、呼吸等要求外,指法包括: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调节布指、举、 按、寻(推)、单按等,用FLASH合成动画电影,同步播放各步骤动作名称、要领,循环播放,反复演示,使同学们一目了然,条理清楚,易学易练。
2.3 用于正常脉和病理脉象的讲解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说明了脉诊是复杂的,掌握是比较困难的。脉搏位于皮肉之下,不能直观,个体差异也大,要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长久、反复地体验、琢磨,才能获得“心悟”。历代医家为了便于使后人掌握,在脉诊的形象化方面也用了不少方法:有宋代《图注脉诀》的脉象图;上世纪中《脉学阐微》中西结合改良脉象图;《脉法》脉象图;上世纪末用脉象仪描取脉电波,但均不尽人意。
我们综合上述脉象的特点,用FLASH描绘了教材所列常见脉象的示意动画,以四条横线划分三层空间,分别代表诊脉浮取、中取、沉取的位置;用脉道的宽度和脉道内血色的深浅代表脉搏的力度;脉道曲线的圆润度或曲线表面光滑度表示脉搏的流利度和紧张度;每个单元(一息),脉搏的搏动频率数和间歇期长短表示节率快慢或节律是否整齐,利用FLASH功能,我们把脉搏的频率或节律调整到与临床实际病例基本相似。示意动画与实际的脉象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较之以往能够比较切合地动态地体现出了中医脉象的诸要素,给学生演示后反应良好。
3 运用FLASH技术制作《中医学》课件的体会
中医学虽然是一门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学科,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中医学的某些章节如“四诊”“中药炮制与鉴别”“经络与针灸法”等却是具备了形象思维的特性,关键是如何正确、恰当地有选择性地利用多媒体形式来体现,而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将生命过程人为地简单化,或使人体内各种生理病理反应“失真”[2],中医学多媒体教学改革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提高和完善。
篇6
1.2科研需要
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医学科研领域,有许多西医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其中高级职称者最多。这表明,高级职称者在努力带头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而且许多中、初级人员也在努力跟上。而要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前提,对于西医工作者而言,首先就要懂得中医。因此,西医院校设置中医教学也是科研工作的需要,为有志于以后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研究、发展的基础。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
在正确认识西医院校设置《中医学》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后,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是让学生达到精通中医理论的程度,而是在掌握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能灵活恰当地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及开展科学研究。具体有三方面:首先是西医专业学习中医学,可以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多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次是可以运用扎实的现代医学知识研究中医的本质,促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推动中医发展;其三是通过研究中医,可以推动现代医学的进步。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3授课时间宜提前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大多安排在大学三年级。此时西医的基础课都已经学完,学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西医思维模式,加之中医理论本来就抽象深奥,使学生感到难懂、难学、难记忆,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没有积极性。西医学校中医学这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联系不大,不受其他课程制约,可尝试将课程提前至第一学年。主要是可以避免现行中医课安排在3学年学生学习西医后,再学中医,脱不开定势思维,总要利用西医的思维来理解中医,这样是不利于掌握中医整体思维和辨证论治的方法。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改进教学技巧
中医学这门课程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要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熟记这些知识点,教师必须在上课技巧上多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帮助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药学教学中,“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等,这些趣味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了理解、记忆。又如在方剂教学中,汤头歌诀也时因拗口难以掌握,而形象的趣味记忆法可以化难为易,如小青龙汤,可记为“少将为妈甘心下跪”,其中少(为白芍)将(为干姜)为(为五味子)妈(为麻黄)甘(为甘草)心(为细辛)下(为半夏)跪(为桂枝),通过运用趣味法记忆,使中医学中枯燥的理论、概念变的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3.2增加实验教学
中医是实践医学,应该增加实验教学的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使中医学中原本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如脉诊,理论看似简单,实质上是最难学、最难懂的。因此,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而且要细心揣摩、研究才能掌握。通过脉象模拟手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切脉方法,训练切脉技能,体会常见脉象的指感特征,使之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的诊脉技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中医教学中脉诊的难度,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3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功能,直观而又生动地把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诊疗方法等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他们多动脑,勤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合记忆。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对中医理论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的看法。比如舌诊教学中,我们把临床上收集到的各种典型的舌像一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3.4运用病案教学法
病案教学是一种医学实践教学方法,能将中医学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中医学教学中利用病案举例讲解疾病,利用病案引导学生对病案进行诊断及治疗,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临床思维,能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优化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教材精髓
在授课学时没有办法增加的情况下,只有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首先,要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对各个部分的学时数进行适当调整。着重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中药、方剂、针灸、内科的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学时。授课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始终贯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其次,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精讲与本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如临床医学专业,侧重于讲解四诊技能和辨证处方规律,让学生理解从中医学角度该如何去诊断和用药。对于授课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教材精髓,传授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知识;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去解释晦涩、抽象的中医概念;要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横向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及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去进行分析、阐述,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理解中医学。
篇7
众所周知,人如果没有支撑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不能存活的。人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才能成长,才能摄取到食物营养,自身废物才能排出。显而易见,环境应列入到生命之中,即环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细胞和细胞液,它们都是生命。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思维,具有现代医学科学意义。
由上可见,中医学的医学学术思想是从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生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也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的角度来研究医学、研究人类健康、疾病和治疗等医学问题。这也就是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应”的医学整体论。这种医学学术思想表明中医学是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因此才有《中医学》这门课程,西医学就没有这门课程。所以解剖学、生理学和全科医学不能等同于西医学,西医学是多门类医学学科的综合。
由中医学的这种医学学术思想出发,从而建立了以阴( 月) 阳( 日) 为“和”( 即平衡) 的中医阴阳学说、以木火土金水所表征多种医学含义的横向相互关系、纵向系统联系和总体连结的中医五行脏腑体系学说,以及以经、络、穴之气液为形实的经络学说等。相应地,也就有了辨证论治、四诊八纲、病因病机、治则、药食药理和养生等临床医学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学的医学整体论还包括药食和药理在内,因而凸显了中医学使用天然药物的医学意义和绿色意义,更体现出了中医学在防治疾病上的科学观: 大自然就是一个极好的医生。当然,恶劣和污染的环境也是非常厉害的杀手。
2 中医学医学整体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内容
阐述中医学学术思想内容的论着颇多,本文则着重从医学科学角度来阐明它的医学科学学术思想内容。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 1 人与时间的统一 建立在天干地支的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文时间”与疾病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亦有述及。故“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四气调神论》和《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论述了季节对人体健康状况的专属影响,故“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论述了昼夜与疾病的关系: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经络学说论述卫气的运行具体到时辰。《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论述了人的年龄与身体健康状况和生育等的关系。《素问·热论篇》讲到了疾病与时间的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阐明了痈疽致人死亡的时间。中医学还阐明了疾病发生阶段的治则,因而出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临床治法。其实,中医学在许多方面,如脉学、治病、养生、药食等都有时间观念,特别表现在采药和用药上:如《温病条辩》曰: “凡夏日所生之物皆可去暑,尤以扁豆花最”; 《本草纲目·四时用药》的用药规则和用药方法。所以,中医学“时间医学”的学术思想是非常突出的。恽树珏先生言: 脏腑乃“时序的脏腑耳”,“五行为四时之代名词”,“医学不讲四时、寒暑……即属荒谬”。
2. 2 人与环境的统一 俗话说得好: “一方水土一方人”,“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的生命多么重要。故《黄帝内经》曰: “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与天地相参也”。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疾病和防治关系十分密切,四季和健康、疾病的关系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地区或地理环境和人的形体、体质、生理、性格、声音、治疗、生育、寿命、疾病和保健方法等都有密切联系。中医五行学说所述五方与人体等各方面的联系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关系。人是社会的一员,所以必然会参与到社会生活、工作和活动中去。这时由于个人的各种原因,如贫富、地位、性格、爱好等,常会引起心理和心态的反应,从而影响身体。《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素问·疏五过论》等多有阐述,在此从略。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中医学的人与生物环境的统一。人也是生物中的一种,当我们阐述人与时间、环境以及下文所说物质性的关系时,其实,细菌和病毒等也与这几个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当中医学用病因六和病机病症等来说明人的健康、疾病和防治时,其实是间接地反映了细菌和病毒等的作用。当然,这是非常不够的。中医学应该按照自己的学术思想去研究细菌和病毒等,建立自己相应的分科。中医学“环境医学”的学术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值得进一步专门研究。
2. 3 人与物质的统一 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防治疾病的用药等也主要靠自然物质( 气、水、动植物和岩石矿物土壤等) 。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曰: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神乃自生”。中医学十分重视人的物质性。不论脑、心多么重要,如果没有营养物质供需,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无米之炊。故《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千金要方》曰: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本草纲目》曰: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中医学的人与物质的统一性,特别表现在对食、味、色的研究观察和总结上。味与人体健康、疾病、防治、养生等的关系尤为丰富,有味入、味生、味合、味宜、味食、味走、味多、味过、味禁、味伤、味病等。
人的物质性表现有二个方面: 无机性和有机性,从环境角度来看,则是人与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 或生物环境) 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物质演变和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必然与无机物质与有机物质具有统一性。现代( 微量) 元素医学研究就表明了这种关系: 地壳的、有机体的、人的各自平均化学成分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地壳的多种元素、有机体的大量元素、人的主要组成元素中都有氧、氢、碳、钙、钠、钾,后二者中还都有氮、氯、磷、硫、镁。此外,人体中 60 种元素的丰度曲线与地壳中相应元素的丰度曲线相一致,也是极好的证明。有趣的是,上述的 11 种元素成分亦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它们占细胞全重 99%。
人是一个客观实体,物质是第一性的。中药也是具体的物质。那么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来研究中医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将会使人更深刻的认识中医学的深厚理论和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并将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2. 4 人与自然变化的统一 俗语“不服水土”即是很好的说明。随着时间的前进,无机环境( 气圈、水圈、土壤、地质地理等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 、有机( 生物) 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人的健康以及疾病的防治,并发生相应变化。例如,季节的变化、不同方位地区、社会处境的变化和不同体质等的人的健康以及疾病的防治等状况,就反映出这种统一性。
2. 5 人体构造结构与自然的统一 人生活在地球上,受到它物理场,特别是重力场的控制。有趣的是地球构造具有三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而人体也具有三层: 皮肤、肌肉和骨骼,人体细胞一般也具“三部结构”: 细胞膜、细胞液和细胞核,其中细胞膜亦为三层: 内、外疏水区和中间亲水区,间期细胞核也为三部: 核膜、核基质( 和染色质) 和核仁。又如把双手向上举直,如果手掌和脚掌相当于两极,头胸部相当于赤道,那么手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流注是由赤道向两极,而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流注则是由两极向赤道,真类似于大洋中的冷、暖洋流的流动。这种流动显示出调节整体的平衡作用。中医学的“援物比类”研究方法和全息性观察( 局部看全体) 均反映出这种统一性、一致性。所以中医学有面诊、舌诊、目诊、耳诊、手诊、足诊、骨诊和脉诊等。
2. 6 人体本身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阴阳平衡、五脏为首,通过经络体系而把全身相互联结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对环境既有顺从适应性的一面,又有主动适应( 或对抗) 性的一面,人体的自愈能力、通过治疗恢复健康和通过养生保健而长寿等,就说明了这一点。人体脏腑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有生克乘侮和相及关系,而且还有相聚、劳补、相济相助、互藏、别通和相通等的关系。这些关系至少表明二点: ①人的生命不是放在“一个蓝子”里面的。所以才有“脑死亡”和“心死亡”之争,所以保存好的古尸之肌肉皮肤还具有生物学特征。故人的生命是顽强的; ②人体切除脾、或人工心脏、或去一肺、去一肾、或去部分肝、部分胃,并不能说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不能成立,相反,却更体现出中医学的医学整体论和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医学认知。
篇8
1.2科研需要
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医学科研领域,有许多西医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其中高级职称者最多。这表明,高级职称者在努力带头从事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而且许多中、初级人员也在努力跟上。而要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前提,对于西医工作者而言,首先就要懂得中医。因此,西医院校设置中医教学也是科研工作的需要,为有志于以后从事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研究、发展的基础。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
在正确认识西医院校设置《中医学》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后,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是让学生达到精通中医理论的程度,而是在掌握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能灵活恰当地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及开展科学研究。具体有三方面:首先是西医专业学习中医学,可以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多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次是可以运用扎实的现代医学知识研究中医的本质,促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推动中医发展;其三是通过研究中医,可以推动现代医学的进步。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改进教学技巧
中医学这门课程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要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熟记这些知识点,教师必须在上课技巧上多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帮助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药学教学中,“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等,这些趣味教学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了理解、记忆。又如在方剂教学中,汤头歌诀也时因拗口难以掌握,而形象的趣味记忆法可以化难为易,如小青龙汤,可记为“少将为妈甘心下跪”,其中少(为白芍)将(为干姜)为(为五味子)妈(为麻黄)甘(为甘草)心(为细辛)下(为半夏)跪(为桂枝),通过运用趣味法记忆,使中医学中枯燥的理论、概念变的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3.2增加实验教学
中医是实践医学,应该增加实验教学的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教学手段。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使中医学中原本抽象、深奥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如脉诊,理论看似简单,实质上是最难学、最难懂的。因此,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而且要细心揣摩、研究才能掌握。通过脉象模拟手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切脉方法,训练切脉技能,体会常见脉象的指感特征,使之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的诊脉技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中医教学中脉诊的难度,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3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功能,直观而又生动地把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诊疗方法等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他们多动脑,勤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合记忆。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对中医理论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的看法。比如舌诊教学中,我们把临床上收集到的各种典型的舌像一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3.4运用病案教学法
病案教学是一种医学实践教学方法,能将中医学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中医学教学中利用病案举例讲解疾病,利用病案引导学生对病案进行诊断及治疗,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临床思维,能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优化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教材精髓
篇9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模式不同于西方医学。张登本[1]认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具有长久稳定而又普遍起作用的思维定势或曰思维惯性,是一种被定型化的思维样式、结构和过程,是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样式、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可以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大主要特点着手,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张虹[2]提出中医学体系中的整体观念有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疾病和一切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疾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辩证论治有助于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重视个体体质、年龄、性别、地域、时间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整体观念是对人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如《黄帝内经》所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辨证论治是对于疾病的辨别和诊治的认识。如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咳嗽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湿阻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等。中医思维方式是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灵魂,贯穿于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操作技能的全过程。教师在授课中紧紧围绕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两大特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中医思维方式。
2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包海燕[3]提出在《中医学》这门课中,首先开启中医神秘面纱,面向初学者的就是中医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故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上奠定了中医学习者们对中医的初步印象及学习基调,并将深刻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第一课,也是后续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指导。专科医学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等5类学科的知识,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贯穿于《中医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阴阳学说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被用来剖析、总结药物的性能、作用;五行学说在治疗疾病时对脏腑用药的指导意义,以及根据五行学说可以针对疾病确立具体的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需要安排充足的学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的讲解务必深入透彻并适当练习临床诊治、用药。使得中医基础理论的讲解不再空洞无物,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 灵活运用病案分析授课
临床病案详细真实的记录了诊疗的全过程,直观地反映了医生的诊断思路和诊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是临床医学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到应用理论知识诊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病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辨别诊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惠翠兰[4]等研究表明病案讨论能以最快速度使学生从理论转向实践,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了临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医传统医案众多,授课教师应在有限的课时内筛选出来最具针对性、与临床教学密切联系的医案进行讲授。具体做法,可以结合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给学生展示病案,并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对病案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最后,教师听取各组讨论结果,做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病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良好的中医学教学方法。
篇10
通常绪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是以概述、简介的形式出现,一般都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在中医学的教学中绪论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会形成学生对中医药学的第一印象,讲得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讲解时可以医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纲,详略得当地向学生讲述中国医学史:如汉末之前的四大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神农氏尝百草著成《神农本草经》,扁鹊切脉断生死被誉为神医,华佗自制麻沸散行剖腹手术堪为外科鼻祖,张仲景勤求古训、拯救生灵而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李时珍赴深山、访千家、三易其稿而著成《本草纲目》;明清温病学派开拓创新、使温病学自成体系。这一幅幅生动的医史画卷向学生展示出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历史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医学的探索欲望,为今后学习中医学做好心理准备。
3借助现代医学,阐述中医理论
中医学的形成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的抽象性,加之其文字专业性强、术语多,对于初学中医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中医教学应尽可能通俗易懂,教学过程中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以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经过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热证时在病人和动物模型中发现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的排出量亦有明显增多,而寒证则相反;中医血瘀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等,这样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会使学生感受到中医学的奥妙和神奇,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中医理论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且开阔了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篇11
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脾肾有关,基本病因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犹,心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久病可见虚实夹杂。因此患者不寐乃为虚证,已经服用滋阴降火,养血安神之剂无效,故考虑为心胆气虚证。
处方:人参10g,茯苓15g,茯神15g,炒枣仁30g,石菖蒲5g,知母10g,川芎10g,龙骨20g,当归15g,麦冬15g,甘草10g;五付,日一付,水煎服。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后烦躁不减,夜间仍不能眠。与其家属细聊始知道,患者病前曾因感寒,自已大剂量服用生姜红糖水,发大汗后,时日不久才出现失眠,日渐加重。因思起《伤寒论》:发汗过多,其人双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因此试之。
处方:桂枝15g,炙甘草10g;二付,日1付,水煎服三诊,患者已有笑颜,问之,其自述服用1付药后夜间即可入眠,2付后睡眠已近正常。余亦感惊讶。诊其脉仍弱,舌淡,少苔。
处方:桂枝108g,炙甘草10g,生龙骨20g,人参10g,牡蛎20g,生姜2片,大枣2枚,3付,日一付,水煎服。
仲景“桂枝甘草汤”临床多用于治疗发汗过多之心悸,属于心阳衰之心悸,结合脉弱,乏力,气短等症,用之多效。恍悟此例失眠之证,亦是发汗过多后,损伤心阳,心舍神,心神失舍,故虚烦躁,不能入眠。虽然无心下悸症状,但是病机相同,遵仲景之法,不想却抓到了不寐的主证,故能够见显效。
病案二:王女,29岁,1997年6月初诊,患者自述确诊肝炎已经5年,现在右胁胀痛,畏寒肢冷,晨起眼睑足踝浮肿,面色晦暗,诊其脉沉弱,舌淡,苔白,查肝功:转氨酶260单位,思《伤寒论》“少阴白,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处方:制附子10g,茯苓15g,人参10g,白术15g,白芍15疼5付,日一付,水煎服。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后,肠鸣肠动明显,胁痛大减,畏寒肢冷,已经明显减轻,晨起眼睑足踝浮肿消失,处其脉仍沉弱。
处方:制附子5g,茯苓10g,人参10g,白术10g白芍15g,当归10巧4付,日1付,水煎服。
三诊,患者自述服药后,全身舒适,双手温和,胁痛消失。视其面色仍晦暗,舌淡,脉已有力。
处方:柴胡75g,当归100g,白芍100g,茯苓100g,白术50g,薄荷50g,枳壳50g,党参100g,砂仁30g,炙甘草50g;以上诸药打粉,每次5g,日3次口服。
1月余后,来医院复诊,面色已有光泽,查肝功:转氨酶25单位,已降到正常。嘱其禁酒,忌辛辣厚味。定期复查肝功能。
此例虽然是胁痛,但辩证属阳虚寒湿阻滞的附子汤证,初以此方治疗,寒湿阻滞之证消失。仍有肝病之面色晦暗,治疗以益气养血,柔肝舒肝之剂收功。这里就有辩证和辩病之分了。仲景《伤寒论》虽然以辩证为治疗核心,但是皆与病相联系。如:太阳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等六经病。言证必言病,言病必言证。这是中医学,最早、最系统的病和证结合的经典之例。
篇12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 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 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转贴于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 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 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 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 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
篇13
1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尽管中医诊与断的科学性毋容质疑,但其局限性也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而日益凸显。首先中医诊断学诊断手段的落后性。中医学自其诞生之日至今的漫长岁月里,诊断手段几乎无任何革命性变化,即望、闻、问、切。在科学发展仍处于落后、萌芽时期的古代,用望、闻、问、切尚可理解,且在当时应该说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在科学已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病情资料的采集手段还墨守陈规、对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仍无动于衷,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与科学同步,势必被科学所淘汰;可作对比的现在医学主流――西医,在其发展之初,医生耳朵贴近患者皮肤来了解患者体内的声音的变化,接着改良为听筒、听诊器,乃至发展为X线透视、CT、核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可见西医的诊断技术紧紧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一切能利用的技术手段来延伸医生的“眼睛”、“耳朵”,因而西医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而革新。直至目前,西医诊疗手段与其产生发展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了。相比之下的中医,仿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自保一方“净土”,因此其诊断手段自其始至今无突破性进展,那么其相对于西医的落后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中医以“四诊”为主要手段的“诊”法,以中医辨证思维为逻辑方式的“断”法具有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石就是“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表明中医诊断的方法就是捕捉疾病的外在临床表现而揣摩机体内部病变的本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其实质就是通过医生的感官系统去体会疾病的外在表现,那么感觉器官对疾病外在表现的感受往往因人而异,医生的心态、临床经验、身体健康状况、感觉的偏差、环境变化等等不确定的因素均可影响,因此在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下采集的病情资料很难确保是基于客观、疾病本质的检查所得。而且,中医学的“断”就是在中医逻辑思维的指导下的“辨证”,寓于其中的主导因素仍难以摆脱主观因素的羁绊,也就是说中医学整个诊断过程过多地依赖人的主观思维活动,而客观因素的制约度很少,其结果势必导致主观臆断的可能性增加。
给疾病诊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反映疾病本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但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往往也过于表面化、肤浅化。因为其诊断的病名基本是疾病某个临床症状或病位,如水肿、内伤发热、癃闭、眩晕、黄疸、泄泻、不寐、肺痈、心悸、腹痛、胃痛、头痛等等,故此这些诊断很难反映疾病的本质,因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医学就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念。值得思索的是如果同一个疾病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或不同的疾病可采用同一治疗方案,那么这样的诊断还有多大的价值?
3中医治疗措施的保守性
中医学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是建立在辨证基础之上,其治法涵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而且此八法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对于具体方药讲究“君、臣、佐、使”,既可针对主证进行治疗,同时又兼顾次要表现或兼证,并且在同一方剂中可以运用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达到“佐制”作用,这是西医治疗难以想象的,正是这些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医药有时产生不可思议的疗效,治愈了许多西医界颇感棘手的疾病,这也是中医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佐证。而且,中医药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就是中药(除少数外)基本都是天然药物,副作用少,这也是中医药为许多患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中药不是一点毒性都没有,这个观点慢慢为医患双方所共识,但比起化学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要小得多(少数剧毒中药除外),因而中药比西药要更安全,除了中医药可靠的疗效外,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优势,中医药是许多患者就诊的重要选择。但中药汤剂入口太苦,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年轻患者,虽然中药剂型还包括片剂、针剂等等,可目前中药主要给药途径仍就是汤剂,这也是中医药就诊人群逐渐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药方剂剂型改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上能购得的中药丸剂、片剂、膏剂、散剂、丹剂、针剂等也不少,但仍没有形成中药给药的主流,而且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丸、片、针剂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影响中医药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所周知,与西医比较中医药在治疗急性疾病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可选择针剂太少,因为水针剂在体内作用时间要比口服药要快,口服药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脏首过作用,达到血液循环至少需要20min的时间,而且中药的煎煮又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急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争分夺秒,20min或更多时间的耗费往往为病情不能容许;另一方面,中药方剂所含成分复杂,因而作用效果较为广泛,所以又被称为中药的“散弹效应”,但“散弹效应”带来负面代价就是疾病治疗的针对性不强,中医药理论中本来就有“力专则效洪”的说法,作用面广泛就无异于“无的放矢”了。因此,如何提高中药方剂作用“靶点”的准确性和缩短单次用药的起效时间,是中医药治疗方面突破的重要指针。
4中医人要迫切加强创新思维
纵观中医药两千来的发展历程,中医药一直没有摆脱《内经》的思维模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现代科学知识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发展,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而中医药的发展似乎永远处于“量变”之中,而且这种量变的步伐过于缓慢,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人思想观念的保守性、封闭性、排他性。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摆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中医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导致中医的灭亡;但没有创新的继承中医学就会固步自封、泥古复古,知识渐老,最后为时代所淘汰,渐渐消亡。因此,中医学的发展之路在于继承和创新双管齐下,缺一不可,但从目前中医的发展来看,是创新不足,继承有余。其实中医学自古就有厚古薄今的传统,太注重经典及考证,如《内经》《伤寒论》等的注者达数百家,考身世、考故里、考学术渊源、考流派、考字句文法等等。汉代医学宗师张仲景有一句名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今为许多中医人视为座右铭,因而绝大多数历代中医人对于“古训”,敬若天命而不敢轻易“篡改”,现在依然。目前,在中医论文或理论探讨文章中,动辄“《内经》云……”或“仲景云……”等,从古代医家古籍中寻章择句,断章取义,寻求理论依据,仿佛《内经》就是终极真理,与《内经》不同“政见者”,就值得怀疑或否定。“中医治病往后看,查查古人怎么办;西医治病向前看,看看有何新进展”[1],这句话是目前中西医思维最大不同之处,也是西医逐渐“蚕食”中医就诊人群和治疗病种的重要原因。
现在又有人倡议加强中医学人文因素的研究。诚然,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是在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起来的,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人文因素对于揭示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中医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无异议的话,那么其发展就应该遵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单从中医学文化层面去咀嚼、挖掘,很难想象能揣摩出什么中医学的“突破”来;另一方面,中医人文因素的研究不是什么新课题、新思路,自古有之,从某个角度说中医学发展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史,多少年来不是研究太少了,而是研究的够透彻、够详尽了,还能研究出什么“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