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房地产市场策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房地产市场策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房地产市场策略

篇1

(一)房地产顾客的类型

按照房地产产品的用途将房地产市场分为商业类房地产市场和住宅类房地产市场。

1.商业类房地产是指用作商业用途的房地产,包括酒店、超市、临街店铺、大型住宅项目的商业配套、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区、商业广场、专业批发市场等用途的房地产。商住两用公寓,或建筑物体塔楼用作公寓、写字楼,底层裙楼用作购物中心的大型综合体也属于商业房地产范畴。商业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开发商对应的顾客类型是商户型顾客。

2.住宅类市场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向个人消费者出售的房地产产品。在住宅类市场中,房地产开发商最终面向的是个人消费者。对应的顾客类型根据个人消费者购房的用途又可细分为消费型顾客、投资型顾客以及消费投资双重型顾客。

(二)不同类型房地产顾客的特点

1.商户型顾客,商业房地产能够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投资价值较高,顾客经济实力强。

2.消费型顾客,消费型顾客主要是购买房屋用于满足自身居住需要的消费群体。我国,消费型顾客居住需求大致分为生存型、富裕型和文明型三种,不同居住需求的顾客对房地产的功能要求不同,导致房地产价值构成也不同。

3.投资型顾客,投资型顾客是为了满足投资获利的心理需求,而购买房地产产品的消费群体。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消费群体,归因于房地产产品具有保值增值功能、信用担保功能及融资功能等特性。

4.投资、消费双重型顾客,投资、消费双重型顾客购买房地产产品是为了暂时居住使用,等待升值时再销售。

二、房地产顾客的消费行为特征及因素分析

(一)房地产消费过程中的顾客行为特征

1.房地产消费行为是普通产品消费与特殊产品消费行为的综合行为。房地产产品特殊属性决定房地产的投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是通过市场来完成,而非传统商品的简单流通行为。

2.顾客的消费行为不仅包括从房地产产品的需求识别到购后房地产后进行价格评价这一简单的单次购买决策过程,而是从购房者的购买心理、购买行为、购买后行为与心理特征进行定义,从购买前的影响因素、决定因素与购买时的决策行为,再到购买后价值评估、实现与消费评价整个过程。

(二)影响房地产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

1.顾客收入因素。住房消费行为明显受到顾客收入的约束,顾客收入水平的绝对数量上决定了人们消费水平高低,是顾客购买能力、消费能力与消费结构的直接决定因素,顾客的收入直接决定了购买房地产的档次、房屋的面积以及房地产所在区域的选择。

2.顾客行为(消费行为)偏好因素。房地产消费行为是多层次性消费,它表现为受消费水平与结构制约的消费层次性差异,主要是城市房地产消费与农村房地产消费观念差异性、人口构成在消费群体中的结构差异、由于收入等因素决定的消费房地产时的区域差异性。

3.顾客组成结构因素。房地产消费行为具有个体行为与家庭行为的综合性,本文研究的房地产顾客是个人或个人为代表的家庭,不是其他主体。因此,个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家庭因素的制约,家庭结构、文化层次、总体收入、房地产消费时的心态都是影响房地产购买与评价的综合因素。

4.房地产价格弹性因素。房地产消费行为的弹性主要是需求弹性,由于房地产产品的供给弹性较小,房地产产品生产周期决定了价格弹性对供给的影响不会短期出现,而价格对于房地产需求弹性的影响则可以迅速反映在顾客行为中。顾客同样具有双重需求弹性,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的房地产价格弹性较小,也即是说生存需求较为刚性,而满足发展与奢侈消费需求的房地产价格弹性大,而这样的房地产价值的创造与形成反过来也具有较大的供给弹性。

5.房地产产品非同质性。房地产产品不可复制,因此房地产消费行为是差异性与不可替代的。顾客对于房地产消费得到的是不可复制的房地产产品自然该产品的价值属性也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基于房地产产品的非同质性的价值衍生、延伸与附加就自然成为房地产业价值创造的源泉。

三、房地产开发商的主要市场策略

(一)针对商户型顾客的市场策略

1.产权分割出售模式是将店面或店铺进行分割,并将分割后的房地产产品出售给各个业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使业主多元化,在店铺的使用上业主可以自用也可以出租,从而使用起来比较灵活,而缺点是不便于进行管理。

2.为弥补产权分割出售模式的不足,避免和解决此种模式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商提出售后返租的模式。售后返租模式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在商业房地产售出之后统一返租、统一招商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以先销售后返租,同时给予一定比例租金回报的方式吸引买家人场。因为售后返租必须附着于租赁行为,所以一般出现在商场、写字楼、商用住宅(如酒店式公寓、商住楼)等的销售过程中。

3.“地产大鳄+商业巨头”的开发运营模式是商业房地产开发运营中一种较新的模式。它充分发挥国际商业巨头的吸引力,是投资价值实现的有效方式之一。这种模式是房地产商在开发商业房地产之前,就先与知名商业企业结成战略联盟。

商户型顾客具有显著特点:商户型顾客不仅对租金的差价和管理费比较关注,还关注终端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消费者对房地产项目的支持与否决定了项目的升值空间;商户型顾客价值不仅受房地产项目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与房地产项目所匹配因素的影响,如增值力、产品力、销售力、招商运营力、经营力和消费力。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何从这些方面提高商户类顾客的满意度而增加顾客价值是房地产开发商实现价值的根本。

(二)针对消费型顾客的市场策略

具有生存型需求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低收入家庭。此类消费者以安置为首要目的,对房子的最基本的居住功能更为关注,而对生活的便利性和其他功能关注甚微。

具有富裕型需求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中等收入家庭。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居民都属于富裕型需求。此类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处于生存型和文明型之间。他们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层次高于生存型消费者,低于文明型消费者。富裕型消费者要求房地产产品功能齐全、经济适用、面积适当。具备如此功能的房地产产品的价值构成由房子本身价值、物业管理及服务价值三部分组成。

具有文明型需求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富裕家庭。在我国,这样的消费群体正逐渐增大,将成为房地产产品的一种发展趋势。此类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已发展到个性化、生态化的高层次阶段,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是否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和孩子的成长。此类消费者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类型以高级别墅和高档豪华商品房为主。此类房地产产品的基本价值有房地产产品本身价值、物业管理及服务价值、周边环境与公共资源价值和业主价值四部分构成。

(三)针对投资型顾客的市场策略

此类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产品时,更关注购买的房地产产品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潜力和升值空间。而在影响房地产产品价格的众多因素中,地理位置这一因素最为重要。因此,投资型顾客在购买房地产产品时,尤其关注房地产产品周边环境与公共资源的价值。

篇2

二、房地产市场营销就是楼盘促销。在很多的社会人士看来,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就是简单的楼盘促销,这种思想在广大的房地产企业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误读了市场营销的概念,没有建立对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科学概念。营销是指企业有计划、有目的的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进行科学的运营,以达到增加销售份额,增强销售效果的策略。营销在很大程度上指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交流,企业尽力让顾客了解更多的销售信息,从而为做出决策打下基础,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就是通过政策的宣读实现对顾客的心理干预,从而使消费者倾向于自身企业,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很多企业对市场营销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将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认为是简单的市场促销,从而导致在营销时不能采取有效的营销手段,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将营销的重点全部放在了商品的销售之上,将营销与促销混为一谈,大大降低了市场营销的效果。再者,由于企业将营销与促销混为一谈,这就导致了企业不能顺利进行相关的促销活动,促销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真正意义的促销就被大大的忽视了,从而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出于被动的地位。

三、对市场定位不够清晰。在很多的房地产企业中,企业不能充分的进行自身实力分析,不能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与把握,造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时不能准确的市场定位,不能给自身一个科学的定位,从而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迷失了自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的环节与元素存在于任何的角落,企业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其在竞争中形成良好的企业信誉,这对于企业赢得竞争,实现营销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的策略

一、树立全员营销的理念。房地产企业在我国都是基础性的行业,对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受到国家的保护,这就造成了企业前进的动力不足,员工营销概念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企业也不会永久的受到政策的保障。如何靠自身的实力来实现企业的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机制下,房地产企业会面临更多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全员皆兵的营销意识。将企业的发展同员工自身相联系,转变传统的身份,实现房地产企业由买方向卖方的转变。在市场的竞争中遵循价值规律,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全新的营销理念。

篇3

    在我国所谓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和附着于其上的各种权益(权利)的总和。这些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主要包括为提高房地产的使用价值而种植的花草、树木、或人工建造的花园、假山;为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安装在建筑物上的水、暖、电、卫生、通风、通讯、电梯、消防等设备。它们往往被看作土地或建筑物的构成部分。因此,房地产本质上包括土地和建筑物及附着于其上的权益两大部分。房地产由于其位置固定、不可移动,通常又被称为不动产。

    房地产主要有三种存在形态。其中土地指的是地球陆地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建筑物是一种土地定着物,具体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由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等组成的整体物。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其他土地定着物指的是建筑物以外的土地定着物,具体是指固定在土地或建筑物上,与土地建筑物不可分离的物,或者虽然可以分离,但是分离不经济,或者分离后会破坏土地、建筑物的完整性、使用价值或功能,或者会使土地、建筑物价值明显受到损害的物。

    房地产是实物、权益和区位三者的综合体。实物指的是房地产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例如外观、结构、装修、设备等;权益指房地产中无形的、不可触摸的部分,包括权利、利益、收益(如使用权、所有权、抵押权等)。在我国,就房地产开发经营来说,附着于土地和建筑物上的权益包括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以及在其上设置的他项权利,如抵押权、典当权等;房地产区位指的是房地产的空间位置。具体的说,一宗房地产的区位是该宗房地产与其他房地产或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

    二、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概念

    房地产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分支.房地产市场营销与其他市场营销一样,也是个人和集体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某些创造性的活动,同别的个人和集体交换产品和价值,以实现其经营目的的一种社会过程.可见,房地产营销的实质是以消费者对各类房地产商品的需求为出发点,企业通过有效地提供住宅,办公楼,商业楼宇,厂房等建筑物及相关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生产或生活,物质和精神等的需求,以获取一定利润的一种商务活动.与一般商品市场营销相比,房地产市场营销的主要特点是其交换对象的特殊性,房地产市场营销的客体是房地产物质实体和依托 物质实体上的权益等,因此,房地产市场营销既有其特点,同时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也能在房地产领域得到很好的运用.

    现代市场营销已经从商品交换过程发展到以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各项相关活动中,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市场营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趋于成熟,在我国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在不少行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三、房地产营销渠道策略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中,房地产营销渠道策略可以大致分为企业直接推销﹑委托推销以及近几年兴起的网络营销﹑房地产超市等。

    企业直接推销,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自己的营销人员直接推销其房地产产品的行为,也称为直销或自销。直接推销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节省一笔数量可观的委托推销的费用(相当于售价的1.5%~3.0%),但推销经验的不足和推销网络的缺乏也是这种销售渠道的致命缺陷。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必需的人才与管理经验还有待于积累发掘。所以目前它还是我国房地产销售的主要渠道,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将来,它依然会占据重要位置。

    委托推销,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房地产推销商来推销其房地产产品的行为。所谓房地产推销商,是指接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委托,寻找消费者,介绍房地产,提供咨询,促成房地产成效的中间商。委托商可以分为企业商和个人商,前者是指由多人组成的具备法人资格的机构,后者是指中介的个人,即经纪人。

    网络营销是信息时代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的产物,目前它也运用到了房地产市场营销上,目前国内出现了一些以房地产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如搜房网﹑中房网等,它们为房地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信息沟通渠道;同时,许多房地产商也利用internet网络资源,进行网络营销。2000年9月,上海“青之杰”花园推出了全国第一本电子楼书,标志着网络房地产营销又增加了新的手法。现在不少开发商都在互联网上注册了自己的网站,为企业和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互联网双向式交流,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进行远程信息传播,面广量大,其营销内容详实生动、图文并茂,可以全方位地展示房地产品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同时还可以进行室内装饰和家具布置的模拟,为潜在购房者提供了诸多方便。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营销将成为房地产市场上一种具有相当潜力和发展空间的营销策略。

    房地产超市营销是最近在浙江﹑上海等地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营销渠道。它的出现表明我国房地产销售开始告别传统的开发商自产自销的单一模式,进入一个以超市为显着特征的商品零售时期。有专家认为,房地产超市是我国楼市营销理念﹑方式的一次改革和突破,为解决当前商品房销售困难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转机。

    四、房地产营销策略的现状

    目前 ,我国常用的房地产营销策略主要有房地产企业直接销售、委托销售和 网络 销售三种。

    1.企业直接销售策略。它是指房地产企业利用自己的销售部门对房地产商品进行直接销售。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都是采用这种销售渠道。最常见的形式是派出销售人员,在一个固定的场所现场售房。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销售渠道最短、反应最迅速、控制也最为有效。

    2.委托销售策略。它是指一般开发商委托房地产商寻找顾客,顾客经过商中间介绍来购买物业的销售渠道方式。相对于直接销售模式,委托销售降低了开发商的风险,通过商的服务性质,更易于把握市场机会,能更快地销售房产。

    3.网络销售策略。网络营销策略是利用现代 电子 商务的手段,实现房产的销售。与传统的销售策略相比,网络销售策略可以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成本,可以实现零距离和全天候的服务,更方便地和消费者沟通,可以树立房地产企业意识领先、服务全面、信息完备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增加房地产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利于消除销售的地域性等优势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主要有以下特点:

    品牌领导形象震撼——确立市场地位,引起市场关注,锁定目标消费群;

    把握时机高昂入市——抓住有利时机,高姿态低价格进入市场,迅速掌握市场主动权;

    分期分批卖点不断——分期开发分批销售,步步为营,组织储备卖点群随销售阶段适时引爆,带动价格走高,达到持续热卖效果;

    进度跟进迭起——紧跟工程进度(奠基、正负零、封顶、竣工、样板房开放、园林开放等)制造阶段性销售,实现阶段性销售目标;

    以质论价升值诱人——以户型、朝向、楼层、景观论价,小幅多频高走,预留升值空间,以升值空间激发热销;

    物管跟进后顾无忧——物业管理提前介入能迅速树立项目形象,强化认同感,购买者无后顾之忧,达到促销效果。

    五、房地产市场营销观念。

    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直接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营销的观念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指导思想.

    (一)生产观点

    20世纪2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得到了高度发展,但社会生产的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消费增长的速度,社会产品供应不足,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市场需求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愁卖不出去,因此,企业整个的着眼点就放在生产上面,“我能生产什么,就能够卖什么”,企业的普遍思想是“生产观点”.

    (二)推销观点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复苏,资本主义经济由于大批军品生产设备和技术运用于民品,社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市场商品数量,品种开始增加,部分商品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竞争开始加剧,不少企业逐渐采用“推销观点”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其基本特征是“我卖什么,人们就买什么”.这一时期企业经营活动虽然增加了推销活动,但其仍然是一种“以产定销”的观念,即“我生产了什么,就推销什么”.

    (三)市场营销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市场商品进一步供过于求,各种需求和欲望花样翻新,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许多企业家开始认识到,能不能使自己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许多企业逐渐用“市场营销观点”代替“推销观点”.

    用市场营销的观点组织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活动,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清楚地了解潜在的市场和需求,以及消费者和可能的买主的消费观念和偏好,并运用合适的产品,定价,销售渠道,促销和服务等方法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商应本着顾客需要的宗旨去开发和经营房地产,才有可能吸引购房者,才能获取盈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做不到这一点,市场营销工作就可能是浪费金钱和时间.

    我国房地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房地产企业之间竞争加剧,部分房地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因此,我国房地产企业必须运用市场营销观点组织房地产营销活动,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胜.

篇4

1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背景

1.1 次贷危机的蔓延

2007年以来,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表明,房地产业的泡沫一旦破灭,其影响和后果并不止于房地产业本身,房地产业与其他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联系得越紧密,泡沫破裂后所波及的范围就越大。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繁荣,次贷市场迅速发展。

1.2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被公认为是快速发展的亚洲新兴国家之一,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2003―2006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5个百分点,较印度高出2个百分点,比俄罗斯高出3.5个百分点。

1.3 房地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可以看作是市场化进程逐步推进的过程,一系列的国务院文件及国家法规、法律规定正逐步将各个层面上不同程度的非市场化因素剔除出去。从土地出让、住房供应、金融监管到二级市场的运作,越来越贴近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

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分析

2.1 区域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房地产市场显著的垂直梯级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这主要是由于历史、自然、区位、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区域经济不平衡不仅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差异,也表现在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存在着的巨大经济差异。这种到目前为止依然明显存在的不平衡状况直接决定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不同区域之间显著的垂直梯级差异。因为房地产市场是依托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而存在和发展的,东中西部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决定了城市的价值,城市的价值又进一步决定着房地产的价值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兴衰与走向。

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以及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各区域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会逐步缓和。我国正在积极采取财税、金融、产业、教育等多方面政策措施,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在减少贫困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同地区之间房地产市场显著的区域差异也会逐渐由原来的垂直的梯级差异为主演变为横向的特性差异为主。

2.2 供需矛盾:房地产需求与房地产供给之间矛盾重重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1996年全国城市化水平为28.7%,2006年增长为44.9%,年均增加1.5个百分点之多。快速城市化为城市带来大量的新增人口,城区面积迅速扩大。这个阶段还伴随着以城市旧区改造和基础设施重建为主的城市更新过程,因而,城市在规模和品质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而这种复合型的提升所释放出的对于城市发展用地和房地产的巨大需求应该由房地产市场中的供给予以适当满足。

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需求,城市用地和房地产商品供给层面的调整却是相对谨慎而滞后的,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和稳健从紧的金融政策,另一方面也是由房地产供给自身弹性较小和存在滞后性所决定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分析从来都是解释市场现象最有力的证据。

2.3 商品性与保障性的碰撞: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是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

在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的几年中,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在历次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均把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列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点。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建设部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002年底的22.8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底的约28平方米,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83%。但同时,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还有约1000万户,截至2007年10月底累计解决了68.1万户,不到总数的7%。

住房的商品性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的公平交易中,住房的保障性则要体现在政府的扶持方面,但两者是紧密关联的。当房地产市场无法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适当住房的时候,政府要采取措施来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权;当政府提供的住房保障品不充分的时候,一些中低收入者不得不勉强到市场上去租赁和购买住房,扩大了市场需求。

3 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判断

3.1 刺激内需与减税政策博弈“下滑”,重振房地产市场的活力尚需时日

自2007年底以来,我国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滞胀”乃至“下滑”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指数小于100.0的城市共37个,等于100.0的有11个,大于100.0的有22个,全国70城市平均为99.7。为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推出了十项旨在拉动内需的措施,加上之前财政部出台的对房地产交易环节的减税政策,可以看做是对疲软的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拯救。但是房地产市场中的观望气氛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很大转变,当前的交易一般是前面几个月洽谈的结果,在一定的降价刺激下促成的。因此可以判定后面一段时间的交易状况仍会减少,一个充满活力的房地产市场的再现还需要一定的时日。

3.2 政策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累积现象加重

如前文所述,在房地产市场高度繁荣的几年里,住房保障工作的滞后加剧了住房价格的上涨。当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时候,却遭遇到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的下滑期。当前政府和城乡建设部门正在逐步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规模,各地建设和住房保障部门正按照规定条件开展工作,各地区已经开工的廉租住房建设项目也正在加快工程进度。这不仅体现了房地产产品建设的滞后性,同时也显示了政策反应的迟缓。

结合以上分析,在保障性住房大量建设和商品房大量积压并存的局面下,可以尝试将两者进行结合,即由政府提供购房补贴直接支持中低收入者购买商品房。

篇5

科学和技术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促使施工技术的不断变化,这就决定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有很高的质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建筑施工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实际上是我们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建筑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组成部分。

一、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也生产建设和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性能的体现。因此,施工企业要“内抓现场,外抓市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一)优化现场施工的管理基本原则:

1.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最基本的的要求。事实上,为了建设和生产活动的有效协调,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

2.科学合理的原则。施工现场的工作应该是按照科学、合理的工作的原则,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规模化生产的客观要求。

3. 经济效率的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注重工程进度和质量,而不是计算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进度理念和生产理念。

(二)优化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优化现场施工管理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上述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优化的目标。

1.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杰作,为全面完成生产任务。

2.尽量消除浪费的生产建设,科学合理地组织经营,实现高效率,高效率的生产经营。

3.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

4.加强定额管理,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压库占用资金的现象,继续降低成本。

5.优化现场协调工作,发挥其管理的有效性,有效地控制领域的投入,尽可能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与交流。

6.平衡组织施工作业,标准化作业管理。

二、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以人为本,优化施工现场员工的整体素质。优化网站根本上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加强现场管理,并充分发挥其主要作用,并高度重视思想素质,提高员工的素质。

(二)以一定的团队为主,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团队是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施工管理的班组。集体活动的范围是现场,对象是也在现场,所以我们要加强现场的管理总是需要团队来执行工作。

(三)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质量和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喜欢质优价廉的产品,这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确保专用,否则,企业将难以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了走产业市场的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三、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精细化管理方面

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从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手段,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实施一个全面的安全文明管理的全过程,还必须建立一套安全管理模式,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健全六个保证体系。从公司到项目部每一个施工现场,健全组织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监督检查保证体系,安全目标责任体系、思想保证体系、政策制度体系。严格按照一标准五规范及安全文明工地管理规定,加强现场管理,优化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对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以及临时用电等重点工程制订相应的专项方案。

(二)确保四个到位。思想到位,组织管理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安全责任到位,以确保在施工现场的管理。

(三)做到三个落实,落实奖惩办法,落实实施的评价结果,落实安全和技术实施的成本。抓文明安全管理,也要从“严,细,实”的安全管理作出努力:以严格的管理,安全保卫工作,“三违”现象,要严肃处理;存在的隐患,必须一查到底,形成精细化的工作流程;抓住控制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做好团队建设,并从最基本的层面实施保安措施。

四、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监督四个机制,创造一流的员工队伍

(一)建立有竞争力的机制。自上而下通过竞争机制上岗,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具体作用: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建设。

(二)建立激励机制。从工人最关心的分配政策的开始改革,彻底打破铁饭碗,取消沿袭多年的档案工资制度,全面推行联产的记酬工资分配方法,支付工资。实施两个工资的方法:第一是承认历史差距的部分,第二部分是联产相关职责的部分。将工人个人收入和施工产值、质量、安全、成本等等结合起来。并实行在额定编制内“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的规定.体现多劳多得。

同时对员工奖惩分明。在员工合同上,可以注明对施工质量好坏及工期提前或拖延情况的奖惩制度。这样员工就能充分调动施工方的积极性,在使员工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感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同时也达到了工程管理的理想境界。

(三)建立约束机制。严格执行该法的规则和规章,使其有效生效,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善各项奖励和惩罚。严格奖惩,推动建设工作,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章程,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监督机制。着眼于提高企业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率的中心,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首先是建立混凝土施工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加强项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二是进一步加强劳动力,物资,材料,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干预,建立三大市场;同时加强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的四个控制成本,发挥市场在监管的基础上建设的资源配置的作用。

五、增加信息技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企业利用科学方法对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的技术的总称,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上述信息的特点,结合施工管理的现状,战略规划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并逐步建立站在各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计算机的现代化施工管理,不仅可以快速、高效、自动、系统地储存、修改、查找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跟踪可能是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水平。

结论:

总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紧密围绕着建筑所包含的施工内容的多样性和繁复性进行管理。对相关专业的工程内容理解认识熟悉。系统的控制建设工作的实施。及时和专业的施工队伍、设计,监理、施工明确建设的各类矛盾,并敦促有关各方参与项目实施的协调配合。从而确保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的根本实施。从根本上保证整个项目的具体实施。

篇6

1我国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正确的营销理念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繁荣发展的局势,对土地开发的力度加大,房地产企业火热增长,很多人都投身到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房地产行业在宽松的经济环境中追求较高的利润.再加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经济水平提高了,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提升,会把很多资金投入到房产消费上,房产需求很大.但是,在意识到房地产行业繁荣发展的时候,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一直都不完善,处于不断调整的道路上,这样,房地产行业缺乏严格的市场行业规范,在其市场营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已经导致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其不懂得调整营销战略,不能够积极调整应变化多端的形式.因此,房地产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市场营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能够帮助房地产行业调整自己的营销计划和目标,在市场营销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措施[1].

1.2对市场需求研究不透彻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不断变化,需要各行各业针对不同的形式做出变化,房地产行业也一样,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针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的战略调整.以前,我国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大力支持房地产的开发,从土地开发到房产销售为其提供大量的扶持措施,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轻松,房地产企业迅速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但是,随着其持续的繁荣发展,我国对土地开发到房屋销售的整个流程中都做出了限制,消费者的购房需求也在逐渐减小,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渐饱和.而很多房地产商依然在大力开发,很多房地产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注重营销战略的改革,不能从整体的经济形势出发,考虑不到该行业的长远发展,缺乏对当前市场需求的透彻分析,导致出现很多失误的营销战略.

1.3忽视了顾客满意度

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和价值都必须依靠消费者对房屋的满意程度.很多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忽视了顾客的满意度,不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再加上,其产品的价格较高,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甚至有些产品的价格已经严重脱离其实际价值,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更加严格,产生的不满也更多.房地产商不能虚心听取消费者的反馈,不能全面改善自身的不足.长期的循环,加重了消费者的不满.市场需求减少,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2].

1.4没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一直处于持续火热状态,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很多房地产企业都是在盲目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其产品设计和服务也缺乏新意,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市场经济持续繁荣,加上经济的开放程度越高,市场需求减少,如果房地产企业没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会脱离本行业的发展步伐.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非常残酷,企业必须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对抗.很多房地产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沿用传统的营销手段,不注重营销策略,不重视对新市场的开发,导致企业客户流失,不能通过有效的手段提升竞争力[3].

2市场营销策略在我国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

2.1市场划分

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首先对市场划分进行,通过顾客的消费喜好、消费需求、消费行为、消费能力等标准进行划分,通过市场划分把消费者划分成有明显差别的消费群,只有对消费群的区分和认识不同,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才可以针对其不同特点做出不同的营销策略.在房地产企业市场划分过程中,首先要对自身的产品开发类型进行定位,可以是高级的别墅区,也可以是普通的居民住宅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进行别墅区的开发,满足高层次消费真的需要,同时,也要为了满足大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开发住宅区.在消费者中,又有很多区别,年轻人、老年人和中年人对房屋的需求量和功能需求是不同的,也应该在产品设计中针对其特点,进行不同的调整.比如,很多高层住宅区并不适合老年人居住,很多年轻人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支付昂贵的房屋,但是很多中年人群却是房屋的消费主体,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房屋的要求也较高.所以,房地产企业应该根据这些不同的因素做出不同的营销计划.这样房地产企业可以灵敏地感受到市场的变化,也能遵照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和消费需求,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和销售计划.衡量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因素就是其产品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通过较多的交易获得利润.

2.2选择目标市场

房地产企业在市场划分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水平和特点,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就能运用不同的营销战略,这主要包括无差异性、差异性与集中性营销战略.针对单一的目标市场模式,房地产企业要重点抓住其大多数人的需求,比如二十世纪末在深圳建设的万科俊园,作为中国的第一栋高层住宅楼房,其突破了传统的建筑模式,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在遥遥观望,同时非常担心这样盲目地投资和建设,但是开发商在建设前已经对本区域以及周围区域的消费者做了深入详细的了解,当地的居民数量较多,同时住宅面积较小,房屋需求较大,高层住宅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房源,还能解决很多的现实问题,在占地较小的情况下满足很多人的消费需求.事实证明,消费者非常满意,很快房子销售一空.也有的房地产商注重一种类型房屋的开发,在其内部设置了多种规格,这样的房屋满足普通居民的住宅,也满足小型企业的办公,同时满足豪华型居民的需求.但是这样的设计模式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会有很大的风险,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调查.很多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其商品开发遍布全国各地,为了追求更大的价值利益,要满足很多类型的目标市场.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多种商品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要重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能力,也要注重自身的产品特点,保证不同产品的独特特点,才能吸引消费者.房地产企业只有通过目标市场的选择,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市场,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4].

2.3对市场进行定位

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前要根据自己的资金、技术等条件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定位,根据对其调查、了解制定出相应的营销方案.当前的市场定位内容包括对本区域经济水平的调查、开发项目所涉及的一切因素的了解,消费者的实力与需求,对同行业竞争者的了解.本区域经济水平会影响到当地所有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作为最大的经济支柱,受到的影响更大,因此,应该对本地经济又全面的把握,如果经济水平较高,而且在健康、平稳的环境中进行,就可以扩大开发项目.同时,要对开发商的水平,项目的目的,以及开发项目所需要的各种配套设施做好准备.消费者的实力和需求也是开发商进行开发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如果消费者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和较大的消费需求,应该努力完善项目建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同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同时不能盲目比较,忽视了相关法律法规[5].

2.4多种营销方式的组合

在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多种营销的组合,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首先要加强自己的实力,消费者的需求是建立在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让消费者的消费过程物有所值,才能刺激其消费动力.房地产企业要从产品实力、企业形象等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实力.同时,作为房地产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注重自身资金来源渠道,加强融资建设,防范各种风险.在营销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追求价值利润,要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实力.房地产企业不仅仅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也要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一定要重视自身的完善[6].

3结论

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优劣影响着我国整个经济的饿发展,其发展程度关系着很多行业的发展,也关系着很多人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由于紧缩政策的实施,将会由前几年的火热发展转变为平稳、有序的健康发展.因此,针对当前房地产行业市场营销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改善,对其市场营销战略做出调整,保证房地产企业利益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者:杨思远 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戈.基于4P营销理论下的逆市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分析[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2.

〔2〕吴疆.我国房地产企业品牌战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3〕邵世庄.南通市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篇7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断涌现出一系列的市场热点问题,如房价持续上涨、宏观调控、中低收入者住房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开始怀疑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健康状况。因此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必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反映。在当前全球经济遭受次贷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所呈现出来的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更真切地观察房地产市场内在的运行规律,以便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1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背景 

1.1 次贷危机的蔓延 

2007年以来,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表明,房地产业的泡沫一旦破灭,其影响和后果并不止于房地产业本身,房地产业与其他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联系得越紧密,泡沫破裂后所波及的范围就越大。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繁荣,次贷市场迅速发展。 

1.2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被公认为是快速发展的亚洲新兴国家之一,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2003—2006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5个百分点,较印度高出2个百分点,比俄罗斯高出3.5个百分点。 

1.3 房地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可以看作是市场化进程逐步推进的过程,一系列的国务院文件及国家法规、法律规定正逐步将各个层面上不同程度的非市场化因素剔除出去。从土地出让、住房供应、金融监管到二级市场的运作,越来越贴近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 

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分析 

2.1 区域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房地产市场显著的垂直梯级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这主要是由于历史、自然、区位、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区域经济不平衡不仅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差异,也表现在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存在着的巨大经济差异。这种到目前为止依然明显存在的不平衡状况直接决定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不同区域之间显著的垂直梯级差异。因为房地产市场是依托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而存在和发展的,东中西部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决定了城市的价值,城市的价值又进一步决定着房地产的价值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兴衰与走向。 

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以及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各区域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会逐步缓和。我国正在积极采取财税、金融、产业、教育等多方面政策措施,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在减少贫困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同地区之间房地产市场显著的区域差异也会逐渐由原来的垂直的梯级差异为主演变为横向的特性差异为主。

2.2 供需矛盾:房地产需求与房地产供给之间矛盾重重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1996年全国城市化水平为28.7%,2006年增长为44.9%,年均增加1.5个百分点之多。快速城市化为城市带来大量的新增人口,城区面积迅速扩大。这个阶段还伴随着以城市旧区改造和基础设施重建为主的城市更新过程,因而,城市在规模和品质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而这种复合型的提升所释放出的对于城市发展用地和房地产的巨大需求应该由房地产市场中的供给予以适当满足。 

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需求,城市用地和房地产商品供给层面的调整却是相对谨慎而滞后的,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和稳健从紧的金融政策,另一方面也是由房地产供给自身弹性较小和存在滞后性所决定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分析从来都是解释市场现象最有力的证据。 

2.3 商品性与保障性的碰撞: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是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 

在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的几年中,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在历次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均把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列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点。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建设部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城

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002年底的22.8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底的约28平方米,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83%。但同时,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还有约1000万户,截至2007年10月底累计解决了68.1万户,不到总数的7%。 

住房的商品性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的公平交易中,住房的保障性则要体现在政府的扶持方面,但两者是紧密关联的。当房地产市场无法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适当住房的时候,政府要采取措施来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权;当政府提供的住房保障品不充分的时候,一些中低收入者不得不勉强到市场上去租赁和购买住房,扩大了市场需求。 

3 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判断 

3.1 刺激内需与减税政策博弈“下滑”,重振房地产市场的活力尚需时日 

自2007年底以来,我国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滞胀”乃至“下滑”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指数小于100.0的城市共37个,等于100.0的有11个,大于100.0的有22个,全国70城市平均为99.7。为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克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推出了十项旨在拉动内需的措施,加上之前财政部出台的对房地产交易环节的减税政策,可以看做是对疲软的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拯救。但是房地产市场中的观望气氛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很大转变,当前的交易一般是前面几个月洽谈的结果,在一定的降价刺激下促成的。因此可以判定后面一段时间的交易状况仍会减少,一个充满活力的房地产市场的再现还需要一定的时日。 

3.2 政策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累积现象加重 

如前文所述,在房地产市场高度繁荣的几年里,住房保障工作的滞后加剧了住房价格的上涨。当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时候,却遭遇到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的下滑期。当前政府和城乡建设部门正在逐步加大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规模,各地建设和住房保障部门正按照规定条件开展工作,各地区已经开工的廉租住房建设项目也正在加快工程进度。这不仅体现了房地产产品建设的滞后性,同时也显示了政策反应的迟缓。 

结合以上分析,在保障性住房大量建设和商品房大量积压并存的局面下,可以尝试将两者进行结合,即由政府提供购房补贴直接支持中低收入者购买商品房。 

参考文献 

篇8

二、进行合理灵活的营销定价

首先,房地产产品应该根据产品的成本进行定价。在进行房产交易的过程中,价格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市场行情的影响下,一个合理的价格容易被广大消费群体接受,有利于房地产商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这是对于房地产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其次是在销售过程中灵活调整定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价格措施来面对市场上的种种竞争,根据我们自身发展的特点,在房产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低开逐步高走,或者高开逐渐低走等,通过价格的调整来实现产品的最大销售和盈利。再者就是在定价过程中运用折扣的方式,通过一些让利活动来博得广大消费者的好感,吸引消费者;根据时间差进行定价,限定时间,优先购买者价格便宜,获得更多的优惠条件,来达到销售的目的;还可以采用组合定价,不同但有相互关联的房地产产品可以组合在一起进行捆绑销售,价格便宜,通过这种让利优惠的方式,增加人们的购买欲望,达到销售的目的。最后就是关于房地产产品的差价来进行销售,分析不同的地理位置,方位朝向,周边的景观设计和交通状况等分别定价,以此来诱导消费者购买,在房屋的差价中获得利润。价格就是一个调控杆,在营销的过程中,通过价格的多方位调整,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吸引广大的消费者,实现房地产产品的销售。

三、拓宽营销的渠道

如果只是通过一个单一的渠道去进行营销,那力量相对来说是较小的,其中的效果可想而知,不会起到多大的效果与成效,所以在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营销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不断的拓宽营销的渠道,达到产品销售的效果。最关键的是企业自身直接的推销,通过对公司人员的培养进行房地产产品的销售,在这种渠道下,我们需要加强对于专业销售队伍的培养,例如,万达企业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市场销售过程中,积极对销售人员进行房地产基本知识,销售的基本技能进行教育培训,对员工的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与指导,构建一支高效能干的销售团队。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营销已成为一种最新的最具发展潜力的营销方式,各个房地产商家积极在互联网上推广自己的产品,呈现大量的图片展示,给消费者带来一个生动形象的感官体验,能够对产品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各种房地产网站纷纷兴起,不断促进房地产项目的市场销售。

篇9

一、房地产概述

(一)房地产概念

房地产的概念,指的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所有建筑物。房地产的另一种含义,也可以理解为不动产,指的是自然特性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土地。房地产业是一种开展金融业务、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相结合的行业。因住宅业在房地产业中占较大比例,是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金融的概念,指的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消费的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的方式,对投入的资金进行筹集,以此来开展一系列的房地产金融业务。

(二)房地产产业的特征

房地产产业有众多特征,主要包括有:(1)不可移动性。由于房地产是不可移动的土地。所以,房地产业具备不可移动性的特点。(2)极高的价值性。与其他商品相比,房地产业的消费价格要高出数倍,久而久之具有极高的价值性。房地产业的这一特征,使得广大人民在购买住房期间,通常采用分期付款或按揭贷款等方式。与此同时,贷款业务活动的开展,形成全新的房地产金融市场。(3)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土地作为地球上变化最小的物体,具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只要房地产业不会受到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其使用年限可以维持在数年之久。

二、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性

房地产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广大人民的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根本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现今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由于城市人口的数量不断上升,若缺少最基本的住行保障,势必会给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房地产企业便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特点,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二,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众所周知,建筑、装修等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企业。只有房地产企业得到稳定发展后,才可以很好地解决其他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带动其他行业的未来发展。第三,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房地产企业只有开展大量的房地产金融业务,不断扩增房地产金融市场,以此来提升投入资金的周转速度,促进自身的经济效益发展。由此可见,房地产金融对房地产企业及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创建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主要包括: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住房融资等。但是,就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言,由于房地产金融体系的不健全,致使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方式较为单一,房地产金融贷款的方式受到限制,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如此,由于未能创建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导致房地产金融融资业务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慢

由于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使得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略慢。因我国只有少部分房地产企业具备一级房地产金融市场,其他房地产企业只依靠银行提供的巨额资金,加剧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存在。与此同时,由于二级房地产金融市场尚未建立,一旦房地产金融市场发生巨大改变,给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限制着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

(三)存在一定的房地产金融风险

房地产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阻碍着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房地产企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但是,房地产企业时常出现供给与需求不相符的现象,导致住房空置率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一旦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发生变化,势必会造成房地产企业供需失衡的风险。不仅如此,由于开发商及住户的信用未能得到保障,同时也未能创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致使银行不能及时向其进行贷款,也未能对发放的贷款实施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地产金融风险。

四、提高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现今社会,在国家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为有效加快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速度,应当完善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确保房地产企业在金融体系的作用下,积极开展各项房地产业务。比如,住房融资担保等。首先,房地产企业可以与各大银行进行合作,向广大人民推荐贷款的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住房水平。其次,房地产企业可以创建适当的担保机构,或是在国家及社会的支持下成立住宅融资委员会,向住户宣传有关贷款方面的内容,使绝大多数的居民能够得到安全保障。最后,创建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房地产金融体系有众多种类,主要包括: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只有不断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才可以促进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加快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些发达国家抓住商机,大力开展房地产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不仅具备以融资市场为核心的一级房地产金融市场,同时还具备以证券市场为载体的二级房地产金融市场。因发达国家有完善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大幅度减低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机率。换句话讲,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逐渐成为房地产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国房地产企业也应与时俱进,加快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使我国房地产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还应降低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相关条件,不断转变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奠定基础。

(三)积极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积极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第一,房地产企业应重视金融的重要性,督促其他房地产员工加强防范风险的主观意识,不仅应开展大量的房地产金融业务,还应时刻预防潜在的金融风险,从根本上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发生。第二,政府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企业的改革发展提出有目的性的指导意见,并且针对房地产企业开展的房地产金融业务,制定正确的规范政策,促使房地产金融业务得到很好的保障。第三,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房地产企业严格按照相关审批手续进行工作,严禁开展具有较高金融风险的贷款业务。不仅如此,若开发商及住户的行为举止较不规范,房地产企业有权利拒绝向其进行贷款,以此来起到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作用。第四,加强贷款方面的管理。房地产企业可以对已经发放的贷款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出现工程停工、罢工等现象,阻碍着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同时为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打下成功的基石。

结论

综上所述,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可以加快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速度。本文对房地产概述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房地产金融的重要意义,从中可以发现房地产业有众多特征,这些特征成为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但是,房地产金融市场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使这一现象得到改善,本文提出几点提高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策略:完善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积极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为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明.深化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九届中国房地产科学论坛综述[J].上海房地,2017,12(08):4-6.

[2]卞瑜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价值工程,2017,36(16):70-72.

[3]蓝雅卿.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7(03):92-93.

篇10

(一)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交易双方就某宗特定房地产的交易价格达成一致并进行房地产商品交易的领域。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是形成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

(二)房地产市场特性

由于房地产不可移动性,因此房地产交易流通的对象实际上是附着在每一宗具体房地产上的权益,而不是物业本身。因此,房地产市场是房地产权益交易市场。由于房地产不可移动,其区域性极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甚至一个城市内的不同地区之间,房地产的市场条件、供给关系、价格水平都会大相庭径。①

(三)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

2010年,为遏制一些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国务院三次部署调控工作。出台遏制部分房价过快上涨的办法后,房价出现回落,投机性购房需求得到一定抑制,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2011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加强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国务院办公厅于1月26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限购令下昆明主城区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土地市场供求情况

土地供给方面,从同比增长率来看月度供应变化,2011年土地供应量大幅上涨。据昆明市房产信息网数据,2010年土地供应量的峰值出现在12月为7337亩,2011年的峰值出现在6月为17961亩,达到最高同比增长率4797%。

从土地成交来看,限购之后,土地成交的同比增长率较供给大为缓和,仅有12月同比下滑,其他月份都出现显著增长。整体来看,2011年土地市场的增长,尤其是6月份土地成交量大幅上涨,来自于政府对于土地供应的大规模放量,其在土地市场供应的垄断地位形成的特殊局面。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新城开发、旧城改造、保障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产生了对土地和资金的大量需求,为实现上述工程,在地方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通过土地提高财政收入就成为重要的资金保证途径。

(二)全市房屋成交情况

据昆明市房产信息网数据显示,昆明市2011年共成交各类商品房72926套,成交面积602.62万平方米。虽受限购限贷影响,成交套数少于2010年90套,但成交面积约有4%的涨幅。据昆明市房产信息网数据显示,2010年昆明全年成交套数73016套,成交面积583.57万平方米。2009年成交总房源套数78134套,成交面积702.35万平方米,有大幅度增长,比2008年翻了近1倍。

(三)昆明房地产市场预测

从宏观经济来看,2012年11月CPI回落、PMI指数低于50%、楼市价格回落等系列信号,国家本轮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带来了2013年经济下行的风险。宏观基本面从紧缩到微调,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投资层面,2012年昆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仍将达到40%以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也为2013年及后期的昆明房地产市场发展打下了基础。结合土地市场来看,昆明2012年逆势高走,实现了供应面积、成交面积和成交总额的大幅上扬,其中住宅用地就可能形成323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形成32万套的供应量,对未来市场形成了充沛的供应量。

2014年国家对房地产政策是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的政策,以确保公民福利政治,以保证改革脆弱期平稳过渡。公民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不会变,保障性住房回暖,政策性商品房成为市场新的垄断,商品房在困难中向前。

三、限购令下房地产企业投资策略

2013年政府的宏观调控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及落实,土地政策及楼市调控双管齐下,房地产市场逐步由高速成长向常态发展回归。尽管昆明房屋成交量未受到太大影响,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强,但行业内认为目前的房地产投资依旧面临新的调整与转型。要想在市场内寻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房地产企业必须进行房地产投资策略的重新调整。

(一)策略一:顺势而为

在限购令下,房地产企业应调整好心态,从积极的意义上解读调控,正视和承担调控的存在。

从国家政策趋势看,房地产企业应大力配合政府推进当前“房地产合理化运动”,把投资重心转移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与政府政策保持一致。在当前楼市调控的政策趋势下,房地产企业可以配合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这将有利于投资者在激烈竞争下占有市场。

(二)策略二:科学定位

房地产具有的固定性、适应性、异质性的特征,其价值本身受到区位环境、配套设施、房屋结构、外观装饰等影响。限购之后,房地产投资空间受到挤压,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科学定位显得更为重要。为满足不同投资或置业的需求,房地产开发商应制定适合不同目标客户群的方案,来优化市场定位。

(三)策略三:成本管理

由于房地产的长期使用性,开发周期长、流程多,成本项目的构成十分复杂,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意识到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限购的新形势下,低成本战略成为房地产企业最基本的竞争战略。更新成本管理理念,有效地实施战略,能快速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策略四:薄利营销

在房地产定价方面,还应考虑低价营销的策略。对限购后推案的项目来说,低价入市成为了最为直接且有效的价格策略。除了考虑到成本定价和市场定价策略,对不同客户可采取差别定价策略。对于首购置业者、老顾客置业、一次性付清全款和按揭付款的,可按具体情况分别给予1%-5%不等的优惠。

结语

通过资料收集和分析,可以看到,短期之内,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公民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不变,保障性住房回暖,政策性商品房成为市场新的垄断。在此背景下,策略转型与调整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着力解决的问题。鉴于此,

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1)顺势而为:房地产企业调整好心态,配合政府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科学定位:投资空间挤压下,优化市场定位及产品定位;(3)成本管理:低成本战略;(4)薄利营销:实行低价营销策略及差别定价策略,以满足不同投资者和置业者需求。(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东.房地产投资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 王书城.中国房价大趋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 李庆生.建造黄金屋:高回报房地产投资策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篇11

据人民银行的关于《201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1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共为832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1%,其中包括国内贷款12564亿元、此项和2010年持平;其次利用外资达814亿元,增长2.9%;自筹资金34093亿元,增长28.0%;其他资金35775亿元,增长8.6%。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21610亿元,增长12.1%;个人按揭贷款共有8360亿元,同比下降了12.2%。从而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总体也在2011年回落,全年累计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7704亿元,全年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7.5%,比去年同期水平低了9.4个百分点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量占比提高。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开发贷款及按揭贷款仅2.096万亿,仅占25.1%,低于历年同期。与此同时,由于2010年市场形势好,房地产企业加大了开工力度,目前施工在建规模有史以来最高,各大企业资金支付压力极大。

鉴于2010年度一片大好的销售形势,各大房地产企业都上提了2011年的销售目标,由于业内目标都定的较高,造成很多企业到了年底都无法有效的完成预期目标,可重点是完成情况直接决定了经理人及其营销团队的奖金。所以为了达成年度目标及更好的回笼资金从而缓解企业内部资金压力,从2011年10月份起,各大企业都推出了以价换量为目的的种类繁多的促销活动。从10月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的部分楼盘率先打响了房价调整的第一枪!上海成为第一个降价的城市,其中龙湖郦城最先引发大幅降价,接着还有绿地秋霞坊、中海御景熙岸等楼盘都一一效仿。由此引发的一线城市大多数楼盘的打折促销从而形成了市场降价的表面现场,之后又被专家及媒体炒作放大,故导致了市场购房者们的观望态度,最终引爆了当前全国性的市场疲软与各种变相的打折促销活动扎堆现象。针对这一系列的销售问题,要提出一些促进发展的营销策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二、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营销新策略

(一)活动新策略

①植入式营销

目前市场上植入式营销已经开始普及,作为房地产项目的营销方,有效的加入植入式营销的理念可以辅助销售、将营销活动的传播效率进一步提高。其中借助各类媒体和社会热点事件之势而进行的互动式植入营销以及与企业的信息平台网络宣传联合起来的营销活动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②广撒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营销手段的不断更新,短信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作为“第五媒体”,手机短信平台以其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高精确、受众广等无可比拟的优点备受企业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嗅到了其中有利可图的商机。比起传统的广告牌、传单、宣传册等耗费人力物力、见效时缓、范围有限的宣传手段,手机拥有最为庞大的用户群体,群发短信平台能在一瞬间完成其他媒体无法做到的大面积辐射轰动效果,高度的传阅率以及储存性使企业的宣传效果大幅度提升。随着功能的扩展,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短信群发平台作为新一代的商业营销模式备受广大企业青睐。

(二)媒体组合推广新策略

在整个营销系统的组成中、营销渠道策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对降低企业成本及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更新、企业的营销渠道也在不断发生新的改变,陈旧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①区域内

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项目广告调性可适度向大众媒体传播(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同时增设高端商场地下停车场广告、万达影院大片独家广告放映权、高端会所广告、财富广场分展场等,扩大圈层渠道。

②区域外

区域内外渠道应进行系统安排,合理搭配,保证长期、稳定的推广效果。由于未来推售量较大,蓄客难度加大,建议拓展区域外客户,如增设动车广告、机场VIP候机厅的广告投放及温州等富裕地市项目宣讲会等。

(三)客户资源拓展新策略

客户策略如何执行,不是我们自己拍脑袋定的,而是客户告诉我们的,包括客户的籍贯,客户购买的决定因素,客户从事的行业、职业、以及客户的共同特征和客户的爱好。

打破传统的对客户性别、家庭结构、职业、工作区域、居住区域等等方面的刻板的研究分析。而通过客户与营销的对位研究,互动研究得出了客户会出现在何处,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能够打动他们,而他们又对什么无动于衷。有了这些方面的认知,在如此的市场环境下,针对客户在营销方面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拓展和推广。

(四)展示新策略

保持园林美观、整洁,导视系统展示到位。即业主入伙后高度保持小区整洁、卫生,让业主满意,让客户感知,给出建议。现场情景体验,配备专业讲解示范大使、管家,仅供认筹客户参观体验。全天候内场钢琴演奏,配备样板房专业讲解示范大使、样板房管家。在样板房不同分区设置不同场景,邀请专人在书房绘画,在客厅弹奏乐器,在会客室摆设茶道,在厨房制作点心,甚至举行室内party,利用每一个真实情景。

参考文献:

[1]陶云彪. 房地产定位意义及要素分析[J]. 企业活力,2010(5)

[2]唐志军,徐会军,巴曙松. 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J]统计研究, 2010,(02)

[3]陈婕,路静,高鹏,董纪昌.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房价关系的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9,(13)

篇12

    一、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涵义

    市场营销一词最早出现在1942年,克拉克出版的《市场营销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市场营销的雏形。对市场营销公认的定义有三种。其中以菲利普·科特勒对市场营销下的定义较为广泛地被接受,“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别人进行交换,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市场营销的涵义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营销概念,而是具体到了某个行业的营销概念。

    房地产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分支概念,它的涵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进行概括。从广义上讲,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涵义是指房地产企业通过创造住房产品及其相关价值,与客户进行等价交换,实现房地产企业经营目标的一个过程;从狭义上讲,房地产市场营销是指房地产企业运用各种促销手段,将房地产产品和服务销售给买房客户的整体过程。

    二、目前房地产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市场考察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一个优秀的企业,始终是依托于市场这个大环境,去谋求发展。科学地考察市场的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前景,把握好企业发展的方向,才能使企业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房地产企业开展营销策划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进行市场考察,但是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在开展市场考察的时候,考察力度不够深入,注重表面资料数据,未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导致企业决策者在制定项目市场营销方案时,做的营销方案过时,缺乏时效性,未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及其购买力的角度出发,导致市场营销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实现。

    (二)目标市场的定位不准确

    我国消费者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收入、文化水平、消费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消费者在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上是具有差异性的。但是某些房地产企业忽略了消费者对产品需求差异性的特征,只是盲从随波逐流,跟随大流,侧重对高档产品的定位,以致最后效益不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企业没有确定这批项目主要针对什么群体消费者,市场定位的不准确不但对房地产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导致整体房地产结构的不平衡,难以解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

    (三)广告投入过度

    许多房地产企业寄希望于广告的传播作用,来提升本企业品牌效益。房产广告具有基本广告的告知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使销售业绩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较小。加上目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大众媒体的传播而获得各式各样的广告,譬如说,房产、家电、促销活动等广告,早已形成一定的审美疲劳。房产广告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已不大,在这样的形势下,还去过度投入广告,加大市场营销成本显然是不明智的。

    (四)企划创意不合理

    房地产企划创意是为了达到项目预期的效果而采用的一种方向性决策,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许多房地产企业在营销策划过程中,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新”与“奇”,而没有真正地创新思维,就成了标新立异;就是采用过于保守的营销策划策略,这样就成了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无法实现创意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还有就是在整个企划创意过程中,并没有将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更无法进行有机整合,致使最终房地产产品无法使消费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提高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水平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市场考察,增强市场预测科学性

    市场考察对于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市场考察为营销策划提供了真实的信息数据。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市场考察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说考察的目标、考察方法以及如何收集整理材料。房地产市场营销贯穿房地产从选址、设计、施工、销售以及物业管理的始终,这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考察,并根据大量的数据材料作出科学的预测,并经过专业的人士的反复论证,才做最终的总结工作。

    (二)明确目标市场

    房地产市场营销需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去,将具有相同需求的消费者聚合在一起。按照地理因素、文化水平、购买力等因素可以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市场需求群体,比如按照消费者的支配类型有可以划分为价格支配型、户型支配型、品牌支配型。明确目标市场以后,就能决定采用适合的形式进行市场营销,比如市场集中化、选择专业化,科学地选择目标市场,不但可以平衡市场供求,还可以促进房地产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三)适宜地进行诚信宣传

    房地产广告要起到预期效果,在宣传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诚信与实效原则。在充分考虑企业广告投入成本的基础之上,去选择广告宣传的具体形式;并在广告时间、广告量、广告地点上把握好分寸,广告内容上以真实有效为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让客户相信企业的信用度,形成一定的好感;在广告表现形式上可以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给客户以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发散思维。

    (四)企划创意设计科学化与艺术化相结合

    房地产企划创意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客户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本企业的房地产产品,并购买产品。要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就必须在企划创意设计上将科学与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客户的注意力、识别力、对产品的可信性、愉悦性以及需求性,用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产品的优势,譬如说产品的美感、质量等,给消费者心中留下良好深刻的形象。企划设计更要让消费者感到真实、亲切、贴近实际,时刻围绕主题,以设计新颖、妙趣可心、精巧的设计风格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样的企划创意设计不仅会让人们觉得标新立异,更会让消费者认为脱离老套陈旧,真正达到创意设计的新、秒、精。

    总之,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策略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并在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多方面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房地产企业要正视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的自身情况出发,制定符合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应用,并对其作出深层次、多角度地科学分析。笔者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对如何提高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水平作出更趋完善地阐释。

    参考文献:

    [1]刘艳.浅谈房地产营销策略[J].沈阳干部学刊,2005(6).

    [2]杜宇.试论房地产营销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篇13

一、房地产发展的新趋势

1、市场趋于平稳

在经历了较为快速发展的阶段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从房地产供需情况看,得益于近年来房地产投资的加快,市场供给大大增加,住房市场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人们的居住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大规模进行房地产投资的需求已经没那么迫切,房地产发展由快速增长阶段进入相对平稳发展阶段。

2、投资趋于理性

近年来,为实现人们住有所居的住房目标,房地产投资快速增加。大规模投资带来的巨大供给基本满足了近几年市场的住房需求,住房供需市场基本实现平衡。再加上政府为防止房地产过热出台了一些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地引导了市场和民众预期,基本上控制住了市场的过度投机需求。以投资为目的的需求得到有效遏制,投资需求趋于下降,房地产投机得到有效遏制,房产投资趋于理性。

3、适老住宅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养老住宅的发展将迎来良好的前景。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65岁人口为1375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0.1%,老年抚养比为13.7%,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有着不断加快的趋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住房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再加上房地产业进入存量房时代,市场和企业也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国家也出台了政策鼓励支持适老住宅发展,适老住宅成为房地产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点。这既包括新建住宅中的养老房产的增长,也包括既有建筑的适老化改造。在房地产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下,适老住宅的发展将是房地产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之一。

4、去库存压力仍较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去库存定为2016年的五大主要任务之一,去库存成为住房市场的新常态。近几年的大规模投资促进了住房市场的快速发展,住房供给大幅度增长,且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住房市场的库存压力不断增大,去库存(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已成为当前房地产发展的首要任务。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20日的消息,2015年商品房待售面积首次突破“7亿”大关,达到7.18亿平方米。

二、房地产发展呈现新趋势的原因

1、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带来的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年均GDP保持了近10%的快速增长,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体制机制的弊端对经济发展的束缚也越来越明显;同时受国际市场低迷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步放缓,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换挡。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GDP增长分别为7.7%、7.7%和7.3%,均达到历史较低水平,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投资建设。

2、政府产业政策干预

在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政府寻求创新、开拓新经济增长点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在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较大的时期,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住房市场发展,住房供应大幅度增加。近年来住房市场的供需矛盾基本解决,房地产库存压力增大,国家又紧紧抓住住房市场的新情况、新特征、新要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调控房地产发展,房地产发展也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样进入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鉴于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增大,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房时代,有效地去库存而又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已成为新时期房地产发展的新任务。

3、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近年来提升迅速,老龄化人口的加快在给社会保障等带来更高要求的同时,对住宅设计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几十年来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同时伴随着卫生、医疗、保障等措施的不断完善,人口的平均年龄也不断提高,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养育多个孩子的意愿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烈,虽然现在国家已实施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人口出现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也不大。人口增长缓慢加上老龄人口增加使得社会的抚养比不断提高,这一重要的趋势转变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4、前期政策消化期到来

为了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国家制定了鼓励房地产发展、加大住房供应的政策。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房时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提出去库存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要任务。中央相关部委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房地产去库存,如下调非限购城市的首付比例、完善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等,这些政策效果将在新时期不断产生,经济政策效果的滞后性意味着前期政策将在近阶段进入发力期。同时,国家正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带来房地产销售的增加。另外,国家积极鼓励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也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5、刚性需求不可期

我国长期以来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经过时间的累积,计划生育政策也确实有效地降低了人口增长速度。现在我国的基本家庭结构呈现出四二一结构,即一对夫妻养育一个孩子和四个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呈现出家庭房产相对集中的趋势,即房地产市场刚需将进一步下降。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由刚需市场向改善性需求转变,由满足基本需求向提升住房宜居程度转变。未来房地产将更为注重差异化、宜居化、适老化建设,刚性化需求的潜力不可期。

三、应对房地产新态势的政策建议

从总体上看,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存量房时代,房地产市场发展由注重数量增加向注重质量提升、注重结构优化方向转变;由刚性需求向改善性个性化需求转变;由增量发展为主向增量和存量共存发展。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新趋势,应积极开拓新的市场需求,落实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的基本政策。

1、框定总量、盘活存量

鉴于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房时代,大规模地追求数量增加的时期已经结束,而进入增量发展与存量发展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在总量上看,应继续适度增加房地产的市场供给,保持房地产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背景下,应继续合理增加市场供给,满足城镇化人口增加带来的市场需求。在保持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优先化解房地产市场存量。特别是在城镇棚户区改造、城中村和危房改造中提高货币化安置的比例,鼓励居民通过市场购买商品房,增加市场需求来化解库存。

2、大力发展适老住房

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已经未富先老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我国的适老住房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成熟的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经验看,普遍的规律是当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65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10%时,养老地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人均GDP突破20000美元,65岁以上人口占比处于12%~15%之间时,养老地产进入市场成熟阶段。截至2014年底我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65岁人口为1375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0.1%,老年抚养比为13.7%,养老地产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国家应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鼓励支持适老住宅的发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职能,吸引社会资金、企业等积极向适老住宅领域投资。同时,鉴于我国早期的住宅建筑标准相对较低,对适老设施的重视不足,现有的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特别是适老设施相对不足,适老化水平亟待提高。因此,积极大力发展适老住宅是我国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一大亮点。

3、积极稳定刚性需求,不断满足改善性需求

存量房时代下人们的住房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市场供需基本平衡。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地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住房需求,住房市场由刚性需求向改善性需求转变。伴随着我国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刚性需求可能会有一定的增加,但预期效果可能不大。未来的住房市场改善性需求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国家、企业、投资机构等应适应房地产发展新趋势,住房供应应该向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转变。

4、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鼓励农民进城购房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红利。新型城镇化要把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作为重要内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农民工进城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同时,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在此基础上,出台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的政策措施,完善并落实公积金相关政策,尤其是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为农民工购房提供便利。针对农民工购房及还款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还款策略,协助购房农民应对暂时性还款困难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