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浅谈高中德育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新一代的学生,有新一代的特点。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叛逆心理较重。但是,由于他们的世界观、道德观还很不成熟,如果在这个阶段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就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加上现在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较重,没有时间接受其他方面的德育教育,所以,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非但不应减弱,反而应该加强。笔者参考相关理论,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坚持全面的德育理念
在德育实践中,人们往往过分重视了德育中“知”的因素,而忽略了其它方面,如“情”、“意”、“行”与“信”等因素。导致德育的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有很多虽然知道道德准则,能背道德教条,却缺乏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与道德信念。另一方面,人们过度重视公德教育,而忽略了私德的养成。事实上,私德是公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应该特别重视私德的培养。举个例子,为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品德,可当众悬臂高管执毛笔书写小楷。这个高难度的动作和比较好的书写效果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不断地说“居然能这样写,太神奇了。”此时,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此无它,但手熟耳。”同时教育他们凡事贵在有恒心,很多事情只要坚持就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这样做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并在情感深处产生了共鸣,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在实践中成长,在日常中培养良好品德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即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生就是在生活中成长、学习、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有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3.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强调以下几点:一是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二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三是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加里宁曾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只有教师把最好的一面呈现个学生,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引导他们,学生才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既增长文化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有用之才。
4.方法上换位,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作为老师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①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学生以同等的关注;②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鼓励和热切的期待;③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④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去玩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篇2
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青少年端正价值观,学会辨别不良诱惑。然而在实际的高中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成为高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高中德育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今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人才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职业道德。高中阶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努力促进德育教育,提高高中学生的素质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二、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高中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辨别事物的能力比较差[1],这一时期开展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高中德育教育并不到位,主要是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将智育与德体美劳相分离,认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就是要以学习为主,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同时社会家长等也将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重要指标,使得很多学校都全力提高升学率,维护自己“名校”的称呼。德育教育被严重忽视,无法落实到实处。
同时,德育教育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高中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逐渐增多,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学生对传统的德育教育失去兴趣。当前的德育教育内容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联系很少,内容死板,灵活性较差,很难得到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德育教育中出现的英雄人物缺乏时代特色,很难使学生产生共鸣,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2]。同时,对于学生出现的情况只当做思想、政治问题,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与学生有效沟通,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德育教育的形式单一也是当前高中德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德育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进行的,无法与学生快速变化的思想认识相适应。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述的方式进行的,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德育教育的效果很难深入人心。
三、提高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1、对德育教育予以充分重视
高中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质需要学校全体教职人员的配合和班主任的努力。对于高中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重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的环境,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树立育人的理念,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良好的效果。
同时建立完善的道德评价w系,这是实现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建立学生进行德育评价制度,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以及任务,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进行科学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解决。教师需要以德育目标作为行为标准,开展互动性的道德评价活动,提高道德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及权威性,对学生形成约束,规范学生言行[3]。
2、寻求各科教师的积极配合
高中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各科教师在一起的,高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离不开各科教师积极配合的,各科教师积极有效的配合对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应积极寻求各科教师的配合,使其转变自己的德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工作自然地穿插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各科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应当积极引导,使其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努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根据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鲜明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德育活动的参加是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充实精神。
教师与学生是朝夕相处的,教师的行为会不自觉的被学生模仿,教师的高尚、磊落的人格魅力能够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应当带头积极主动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引导各科教师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班主任还需要带头努力学习,是各科教师拓宽自己的视野,让学生对班主任及各科教师产生佩服、爱戴,以教师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
3、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不同年龄段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需要班主任和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班主任需要明白高中阶段的学生有想要获得成就的愿望,愿意表现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但也要认识到这一时期的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容易冲动,因此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信心,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高中德育教育要将传统美德与社会新风尚相结合,以此来教育学生,提高理论教育。同时强化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使学生自觉的接受教育,形成道德认知,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规范做事。
德育教育是以情感作为基础的,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情感要素,班主任及各科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在心理上实现融合,相互理解和信任,让学生对班主任及各科教师产生崇拜,自觉的接受教育。强化情感教育有助于使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提高自己的人格。
结束语:
高中德育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做好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是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与使命,需要提高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德育教育的顺利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中学生。
参考文献:
篇3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教学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高中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水平。
1.建立班委会,共同设计班级板报,张贴光荣榜,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班集体除了由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之外,还需要选举和组成一个优秀的班委会,这个班委会的作用就是组织班级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那么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班级的板报、光荣榜之类的,教师和班委会共同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班级的板报和光荣榜,板报设计的内容来源于学生收集的好人、好事、英雄人物或故事等,进行宣传。另外,引导学生把班级学习优秀、乐于助人、好人好事都以光荣榜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一方面给予优秀学生以荣誉感,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1]。通过每期的板报和光荣榜的设计更换内容,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竞争的激烈性,时刻要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竞争意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教学技术,有计划的进行视频传播德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我国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宣传德育教育知识,在每周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计划的为学生在网络信息中查找有利于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视频,如,在课余时间或者利用自习课时给学生播放关于社会献爱心活动视频等关于德育教学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良好的习惯,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未来发展和进步的接班人,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2]。
3.共同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固定场所,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学习和生活,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设计和创造积极的班集体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在班级黑板或多媒体的附近贴大条幅,上面写上:学习使人进步等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话语,再如在班级墙角的垃圾桶旁边贴一张告示:保持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和水平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道德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良好的习惯,而且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4.教师以身作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德育教学中以教师为榜样,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学生引以为榜样。我们都知道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写字、穿衣,同样的教师的言行,学生也会习惯性的学习和模仿,积极地教师行为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3]。例如,教师在班级里看到地上有一张废纸,那么这时教师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动手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这样的行为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会觉得任何人都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水平,不因地位高低、贫贱等而改变,因此学生在生活中就会像教师一样,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素质,养成维护环境卫生等良好的习惯,从而逐渐的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
小结:
综上所述,高中德育教育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建设班级文化时,注意建设的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德育教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但是在促进德育教学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着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我国德育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学生整体的德育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4
首先,过多强调语言知识传授。很多老师把阅读材料作为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以词汇、语法为主线,将完整而有意义的文章分解成若干个零散的语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含义。
其次,采用单一阅读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便不同程度地采用一些启发方式,也只是教师设计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学生很难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大为降低。
再次,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很多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判断。同时在教学中,老师实行纯粹的阅读教学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影响。
以上种种现象只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其根源一方面是长期应试教育传统习惯的影响,老师和学生仅仅注重眼前的考试成绩,不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对英语学习的误解,不能正确理解学习的真谛。针对上面的各种现象,笔者试就英语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有利于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
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考,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
篇5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语文课程德育教育效果首推爱国主义教育。建议高中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完成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现在的高中生而言,很多课文内容如果平铺直叙地讲给他们听,他们并不会往心里去。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使图片和视频有机地结合,则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些和爱国有关的现代诗歌,可以用诗朗诵配合图片展示,给予学生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沁园春・长沙》在展示豪迈情怀时很好地陶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当多媒体展示故居、展示橘子洲头、展示鹰击长空时,学生会为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同时对祖国充满感情。
三、教学内容与现实相结合,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
教师在授课中要有意识地将语文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适时地与现实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语文课文中关于思想道德的语句并不少,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并没有深入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指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在课文中适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效果远远超过直接的思想道德教育。笔者在和一名故意旷课的学生沟通时,直接对话总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讲到的《沁园春・长沙》,“鹰击长空”四字时,笔者发现这位学生突然很有精神,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多媒体,笔者乘机引导:若想鹰击长空必须有鹰击长空的能力,必须像飞鹰一样具备魄力和勇气。这位学生之后再未旷过课,并且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紫色灵魂”四个字让很多学生诧异和不解。笔者就“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让学生自由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意识到了艾青人格上的伟大进而思考自己的作为,这样也达到了德育的功效。对于课文的现实意义,笔者常常鼓励学生就课文内容深入社会实践进行探索,很多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体会到了课文对德育教育的意义。
四、于故事中发现德育价值,并适当引导
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政治课程,德育教育要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收获,而不是过于直接地给予道理的讲授。笔者认为一些课文本身就具有德育功能,作为高中教师只要有目的地引导一下就能很好地实效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更能吸引他们探寻内在的启示,所以对于一些故事性的课文,高中教师应该多在德育方面用点心思。像《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等,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故事的意义使学生收获一些东西。《荆轲刺秦王》一文有很多视频资料,笔者经常会在课上选放一些片段,对于荆轲的行为,学生的看法不尽相同。教师要给予很好的引导,有的学生认为荆轲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历史,是不现实的,所以最终以悲剧告终;有的学生认为虽然荆轲没有看到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是他的勇气和魄力值得中国人学习和敬仰,甚至有的学生直呼荆轲为英雄。对于这些看法教师要都给予肯定,对于不同的看法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最后统一到一个切入点。越是能呼应学生思维或者想法的课程越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通过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高中语文教学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是作为教师还是应该安排一些情景教学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比如诗歌朗诵、主题演讲、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实质上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为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诗歌朗诵能激发学生对于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体会祖国语言之美,并且能增强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主题演讲不论爱国题目或者理想题目都能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过程得到感情上的强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篇6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终身体育教育的构成部分。二者互相联系,紧密配合才能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目标。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只重视学校体育教育,而且体育教育很多时间只停留在学校体育教育上。传统观念中,体育教育只是从幼年时期开始,之后的15年或者20年中学生断断续续地接受体育教育,然而体育教育永远让位于文化教育。其后离开学校之后,体育教育只是成为学校体育的一种延续,这种延续不过是所学体育知识的实际应用,而这种实际应用往往并未落到实处,甚至绝大多数人都没进行体育教育的延续。这是我国当前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长远发展来讲,终身体育教育意义依然重大。随着社会发展,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精神紧张、肥胖等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发展。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医疗方法外,增加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尤其需要增加体育锻炼,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旨在于此。不得不说,我国当前的全民健身现状不容乐观,虽然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举世瞩目,但远远没有形成国外全面健身的高度。一方面表现为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仅少,而且集中在老年人,年轻人以各种理由逃避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对体育的投入不多,体育设施缺少影响全民健身的开展。一朝一夕之功并不能改变以上局面,只有全局动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完成。高校体育教育是庞大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责无旁贷。如果高校阶段能使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极为有利。终身体育不论从其前身意义和后期发展的意义都能满足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和要求。终身体育理论在实践上和体育理论上都有待于体育组织与体育教育组织去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内广泛地开展和推广。
学校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自觉性调查,小学阶段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佳,大学阶段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后。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经历高考后,在内心中已将体育锻炼排在最后的位置。若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观念,必须使他们从内心深刻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大学阶段就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试想,若他们大学时期都不乐意参与体育锻炼,毕业后的繁复事情更不会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具备终身体育的观念呢?高校体育教育者要对教学对象有深刻的了解。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在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和习惯,因为小学和初中阶段并没有深入理解体育锻炼和玩耍的区别,他们认为体育锻炼就是跑跳,所以这需要他们了解体育锻炼的实质和内容。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尽管意识还不太成熟,但是由于自身身体发育成熟,思维逻辑也已经成熟,他们已经或多或少有了体育锻炼的愿望和喜好。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我们应该使他们已经形成的关于体育锻炼的认识深化,并且能深入内心,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所以观念教育是第一位。
篇7
高中生由于词汇量不大,针对他们的文章难度系数也不会很大。纵观高中阶段的各级各类外语考试中的阅读题型,60%左右的题型都是事实细节题,这一阅读策略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成绩。因此语言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这一策略。逐句寻找,并在文章中划出相关细节的字词句
Often referred to as "swimming flowers",koi fish ar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resh water fish today. The word "koi"actually comes from Japanese, which means carp (鲤鱼).
Where does the word "koi"come from?
A. German. B. Spanish.
C. Japanese. D. Korean.
该阅读案例中,要求学生找到"Koi"这个词来自于哪个国家,学生可以划出"The word 'Koi'actually comes from Japanese."这句话,根据这一细节不难选出正确答案C。
二、精读为主,泛读为辅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多通过精读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巩固和学习语言知识。阅读教学多限于对课文的精耕细作,通常只注意教材上的文章,很少涉猎课外书籍,词汇量小,阅读量少,知识面窄,阅读速度慢。学生过于注重语言形式和某些无关的枝节,依赖视觉信息,导致不能正确理解语言;对语言不敏感,对英语国家的思维价值观及相关文化背景不甚了解。目前,这种英语教学方式显然难以满足社会及高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在大学英语专业都开有泛读课。我认为中学阶段也应适当开设泛读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学校高三也开了泛读课,但多以模拟试题充斥课堂,泛读教学难以真正实施。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贵在平时。从高一开始就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并安排相应的泛读课(高一可安排一周一课时,高二两周三课时,高三一周两课时),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以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提高其阅读速度,培养其阅读技巧,增强其理解力。此外,阅读材料的选择要讲究科学性,要求真实地道,难度适当,体裁题材多样化。现在报刊、杂志、互联网上英语材料很多,从中筛选出富于时代感,正宗英美文化风味,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兴趣。
三、要通盘考虑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
从高一起要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明确每学年每学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将要采取的配套措施。高一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英语学习的策略尤其是阅读策略的基本框架。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领悟语言书面形式的能力,培养速读技巧,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这样可以减少教师讲解语言点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有效利用率。高二侧重培养理解能力。通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各种题材、体裁的课文的分析,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促进作用。高三前一阶段进行高三新课讲授与一轮复习,主要进一步学习阅读综合技能和复习高一高二知识,温故知新。后一阶段进行二轮、三轮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训练,这时主要针对高考。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是由高考来检验。如何做好阅读理解的高考备考工作是我们英语教学者的中心工作。阅读理解题一般为5篇短文,阅读量在2000--2500之间,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80个词,生词率不超过3%。难度系数在0.55左右,语篇选材的真实性与语篇体裁的多样化是高考阅读理解试题的主要特征。阅读理解的题型一般有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和词义猜测题。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集中精力一气呵成,一般不要中途停下来查生词。在阅读时,要尽量快速。高考与平时朗读不一样,更不同于欣赏文学作品,而是迅速找到有效信息。
四、从方法论观点出发,渗透科学方法
1、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展望式问题,以启动学生的联想思维。要善于设疑,围绕教材内容的中心问题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引疑、激疑、质疑,引导学生从观察、猜想中提出问题。发现知识的内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篇8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19
笔者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强调了体育教学由单一趋向综合的改革。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和学法的角度来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倡“以学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体育界以及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所持的观点都各有不同。其实体育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是一样的,也有着本身固有的教学内容与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相比来说,唯一的不同就是教学场地,其他的学科的教学场地不会像体育教学这个宽阔,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比较宽阔的教学场地为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支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方法论,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范畴,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直接取决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可以这样说,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结果如何,直接由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所决定[1]。
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育界已经出台很久,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鉴于教育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视,也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例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2]“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改革灌输式、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探讨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3]。这些方法的出台不仅成为教学关注的热点,而且也丰富了体育教学活动。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1.按照整体教学方法分,(1)讲解和演示法,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2)探究性教学和示范法,是一种以发展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3)暗示和念动练习法,是一种以心理品质的形成为主的教学方法;(4)合作
性学习法,是一种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主的教学方法。
2.按照学生认知活动分,(1)讲解、问符以及讨论法,是一种以语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2)示范、演示、保护和帮助法,是一种以直接感知为主教学的方法;(3)分解完整和循环
练习法,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4)游戏、比赛和情境法,是一种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5)发现、问题探究和小群体法,是一种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3.按照信息感知途径分,(1)语言感知类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提示和问答法;(2)视觉感知类的教学方法有示范、演示和观察法;(3)本体感知类的教学方法有分解、完整和巡回法;
(4)统合感知类的教学方法有游戏、比赛和榜样法等。
除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以外,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方法还有很多,我们看到的这几种分类方法要比以前的分类方法更科学了。总体上来说,对于分类方法没有无懈可击,一成不变的,分类方法都是越来越全面、合理,越来越好理解,越来越结合实际;但是不管哪种分类方法都会存在着它的弊端和不足。我们更没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无止境的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应该避免的是为了分类而分类。
有文献介绍将按照不同的层次将体育教学进行分类,分别是“以练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中,“以练为主”主要包括模仿、练习和展示类;“以学为主”主要包括听讲、观察、提问以及讨论等类型[4]。
三、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
从近几年体育教学文献上来看,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生,特别是中小学院校的教师更应该从实践加以对“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上来研究。自主学习法更适用于现在体育教学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教学上更能影响“教与学”的变革;以学为主更能提高高中生的锻炼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质的健康以及体育课的成绩等等。
“以学为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能动性以及自主性。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主动参与、集中注意力不断地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有着高涨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练习的技能能够不断加强,学生可以自我发现、自我选择。此时教师就可以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更好的学习气氛。
从高中体育教学中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整个教学过程是先理论实践,再理论和再实践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启发式教学;2.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也就说本着从后向前的顺序先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逆向教学法;3.在启发式教学法的同时配合用上名人效应,即我们所说的模仿式教学。也有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构建过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自主探究――合作”,此种教学方法是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上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构思,并对某高中一百多名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5]。
四、体育教学方法的总结
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经验,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能提高年轻教师的自信和运动技能,高质量的教学在今后体育活动的参与中起着积极的作用[6]。体育教学相比较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而言其教学过程比较复杂,因为体育教学在教学特点、内容、环境等方面有着其独特的因素。未来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是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未来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我们要在工作中继续总结教学的经验,努力让我们以后的体育教学事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高菲菲.对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J].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14-16.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07-29.
[3]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质人才的意见[R].1998.
[4]基于“人体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体育教学内容分类与教学建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篇9
高中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尤其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辅以适当的德育内容加以充实,针对学生学习目标不一、学习动力不足穿插德育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针对学生学习行为规范方面欠佳以品德教育来规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2.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德育的策略
2.1 发挥教师人格魅力渗透德育。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另外,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
2.2 结合数学学习过程渗透德育。高中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讲解概念数学时,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根据;书写要规范,避免 "圆"和"园" 、"连接"和"连结"混用。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其次,教师要尽量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再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
篇10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情感是人类最为推崇的一种永恒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在的九零后出生在和平时期,对爱国之情缺乏真正的理解,加上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只是在学习应对考试的内容。对语文课本中的爱国之情也只是在教师简单的讲述中死机硬背,根本不能真正了解其所代表的意义。而笔者为了发挥语文课本真正的作用,对教学做了改动。如教学词《沁园春・长沙》,教师在分析讲解诗歌的基础上,播放《大浪淘沙》的古筝音乐,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青年,此时正站在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看万山红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随着学生情感的升华而深悟其理,因此感情充沛,读得抑扬顿挫,十分具有感染力。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仔细品味作者的爱国之情,并让学生对有关爱国之情的句子进行总结、归纳。并加深学生对爱国之情的理解。如: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体会出诗人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将其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爱国之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地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得到提高。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而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
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教师适时的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德育教育,而且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在大力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培养出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懂得回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关心他人,无私奉献。
篇11
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前演讲时,不一定需要将演讲活动安排在课前进行。如果演讲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可以在课堂教学的相应环节开展,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演讲是课堂中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种形式。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后开展演讲活动,确保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当然,教师在采取课前演讲的方式时,必须要对其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其不会对课堂的正常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2.演讲主题与教学内容相一致
教师在进行课前演讲时,应合理选择演讲主题,使其既能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又能切合教学的内容。一般传统的演讲方式往往是叙述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以及故事,这样的方式较为单一,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失去演讲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教学大纲》公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创造学生讲英语的机会
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还较为薄弱,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较为缺乏,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演讲。如学生对感恩节较为感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感恩节,有效设定演讲的主题:I’d like to say thanks to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演讲中国传统节日需要做的事情。由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较为浓厚,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许多新兴的元素会加入在其中。学生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演讲时,可以灵活运用角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并激发其他学生参与到演讲中,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水平,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4.评估课前演讲
学生在完成课前演讲活动后,教师可以有效评估演讲的质量和效果。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英语表达的语调和语音加以重视,有效评价学生口语表达内容的准确度、完整性、逻辑性以及表达的流利程度,并适当给出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课前演讲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演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其命题演讲以及自由发挥等形式,都需要学生合理选择和组织材料,充分利用词汇和语法结构将演讲内容加以连贯,从而使演讲的内容更有吸引力和艺术性。一般教师在教学之前,学生往往没有进入听课状态,而采用课前演讲,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进入听课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语言训练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2.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
篇12
随着课堂教学观念的改革和更新,高中体育教学方式也大有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通常就会采取相应的学习方式,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有可能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各种方式的教学方法来精心设计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每个不同的环节,以发展围绕学生为中心的健康素质教学模式。采取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衡量、确定学生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根据高中体育教学大纲要求,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以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来决定的。体育教学的基础结构和知识技能的完整性,可以将高中体育教学知识技能分成几个教学环节。除了第一节课外,以后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①复习已教过的高中体育技能;②教学新的高中体育技术或知识;③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活动。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这几个步骤缺一不可,每一个教学步骤中,高中体育教师所传授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如示范讲解、测试、提问等复习方式,采用实物、借助动作等介绍新的高中体育项目;通过分组等形势操练、做游戏的方式提高运用高中体育技术的能力。
三、提高目标,改进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要元素,它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了解、熟悉和掌握教学内容,明确高中体育教学纲要,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目标教学就是将各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分解成具体的目标教学任务,首先要完成一些细节的小目标,其次要完成重要性部分的目标,最终达到完成总目标的任务。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生新课程时,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其次,再分析学生达到目标的难点和重点。以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和兴趣爱好,来明确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和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及时地把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传授给学生。
篇13
情感教育具有兴趣性、审美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旨在通过多种情感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的感性化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现阶段,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法,习惯于灌输式知识讲解,忽视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和思考,因此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改善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环境,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认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如可以引进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以此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
二、高中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课程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课文编排突出人文特点,课文内容涉及青春、生命、历史、梦想等诸多方面,且蕴含丰富的情感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对课文中的情感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回应。在教学中要适当减少对文章字词语句等知识的讲解,努力通过感性因素的注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情感认识。同样,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挖掘作文题目中的情感诉求,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情感体验进行梳理,从中提炼出具有运用价值的写作素材,提升作文的情感深度。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课文《陈情表》,作者以真挚的语言向晋武帝阐明自己和祖母间的深厚感情,请求成全孝悌、推辞征召,表现了作者的孝义。教师可将祖孙两代间的亲情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点,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化对文章的感性认知。再如,必修2中“珍爱生命”专题,其中课文《我与地坛》以地坛为情感载体,表现了作者在人生低谷中寻求希望的心境,同时抒发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文章内容较长,且以抒情感怀为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以挖掘和放大作者的情感抒发为教学重点,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二)利用多媒体音像资料,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文字、图像、音效、动画于一体的特点,能够有效弥补二维教材的教学缺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先对与课文相关的音像资源进行搜集,选择适合的教学素材,然后将其中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直观演示,通过创设课文意境营造作品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感官的直接刺激,深化学生的课程体验,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专题四中的课文《祝福》,作者鲁迅通过描写祥林嫂的悲剧人生,揭示了旧社会农村妇女悲苦的命运,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文章结尾描写祥林嫂在新年热闹祥和的祝福声中悲惨离世,呈现出强烈的戏剧冲突。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可先播放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的电影《祝福》中的精彩片段,然后让学生结合文字表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电影结尾处,祥林嫂在除夕夜的大雪中行走在街头,面容疲惫,头发苍白,最后在新年到来的祝福声中倒下,身体逐渐被大雪覆盖。学生观看此场景后,内心的悲伤情感受到了强烈触发,心境与鲁迅的写作心境相一致,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深化。
(三)通过课本剧表演,加强学生的情感领悟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中注重课文体裁的多元化,教师可利用教材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简单的课本剧表演活动,引导学生对课文主旨进行自主思考,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从而缩短与课文的距离,增进与课本的情感交流,提高对课文的情感领悟能力。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人性世界”专题中的课文《雷雨》,通过讲述鲁、苏两家的恩怨情仇,对中国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进行了批判。由于《雷雨》属于剧本体裁,内容表述与一般课文相比有一定差异,且内容较长,情节较为复杂,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不易产生情感共鸣。基于此,教师可充分发挥戏剧的表演特性,邀请几名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分别饰演文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节选一段剧本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可以把学生带入角色世界,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深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与自身的情感体验相融合,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情感领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断审视自身的情感诉求,增强情感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旺强.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15(0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