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

篇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近年来的基建项目大量增加,建筑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当中的支柱产业。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信息化建设管理则是提升建筑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则具体针对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展开具体探讨。

一、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指将企业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实施企业资金流、人员流、物资流等集成管理,以提升建筑企业的协调沟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能够借组信息化工具,准确提供各种生产数据,保证各个部门的信息一致性,可以将公司总部同生产项目部紧密结合,完善指挥与监控。其次,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辅助企业决策,建筑企业在运作过程当中积累大量的信息,利用信息化工具可以建立起信息管理与交流的平台,信息平台能够提供必要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信息,对材料购销情况、业主信息等及时跟踪与收集,信息化的管理也避免了人工管理统计的误差与片面性,企业的决策者可以根据数据库信息及时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有效减少了决策过程当中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使得决策更为合理。此外,信息化管理也能够降低建筑企业成本,提升工作的效率,信息化管理减少了重复劳动,节约了沟通的成本,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合理分析、供应、采购以及核算等,节省劳动力成本的同时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足

建筑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企业的领导者没有坚定的信心,并做到身体力行,则很难推动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发展。一些建筑企业对信息化存在偏见,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就是进行网络等相关的建设,而不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去进行管理,实际工作当中,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作业层等相关的人员对于信息化工作普遍存在认识不足、意识不强的现象。

2.信息化管理不规范

就现状而言,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虽然目前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项目工程管理上运用了部分信息软件,但这些业务单元当中的信息处于孤立的状态,无法将系统数据共享,并且系统的扩展性差,无法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许多建筑企业没有明确相关的信息管理制度,导致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不明确,造成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地开展。并且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虽然重视对信息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的优化,但是却忽视了将具体的优化流程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互相结合,导致企业信息管理化管理工作脱离了企业具体运行状况,只是停留在了理论上,阻碍信息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性不足

一些建筑企业无法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自身的需求,因为基础跟不上,无法对企业信息化进行完善的管理,系统资源得不到共享,大量的数据与信息重复储存,导致信息化的综合难以实现。并且,软件开发能力不足也影响了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如今项目综合管理软件、数据只能分析软件以及信息系统集成软件等在建筑行业当中仍然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目前所适用的软件在兼容性、易用性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缺陷。

三、完善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统一认识,加强管理意识

首先,作为建筑企业,应当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坚决性,只有坚定信心,才能够有效实施管理,对组织构架进行重组、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对权利与利益进行重新分配。信息化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企业管理者也应当意识到,信息化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必须要将规程与流程固化管理,加强垂直管理,增加管理的幅度。

2.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信息化中的标准化能够促进系统的兼容性以及信息的共享,建筑企业应当对企业的信息化的每一个阶段实施完善的标准化管理,做出明确的管理规定,一切形式的企业信息都应当被看做为一种战略资源,进行妥善的管理。企业的总部、分部以及项目部等的财务管理、合同管理、文档管理等,都应当确保规范化,只有确保基础工作的规范与标准化,才能够促进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各个要素的标准化。同时需实施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的项目成本管理,利用先进的核算方式,准确计算出项目实际成本,做到消耗有定额,质量有依据,从而更好地进行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

3.提升信息化管理效率

建筑企业需要以科学的态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地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不能一味地对先进的管理思想进行生搬硬套。企业应当通过系统分析总结出适合自身的管理理念,划分出企业信息化流程的特征与类型,确保针对性与实用性;同时,在制定信息化管理建设方案时,需要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良性发展。此外,也要开展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软件认证工作,提升软件的兼容性、易用性与稳定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影响着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建筑企业必须要在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之上,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加强信息化监督与管理,推动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合理化,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2

2.1建筑施工企业总体信息化水平较低,实施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处于基础应用的初级阶段。就中人集团建设公司而言,目前主要的信息化应用管理仍停留在各业务模块的软件应用层面上:如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工程概预算系统等。与其它行业,如金融、通讯及生产制造行业相比,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与发展速度还是相形见绌。软件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规划整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集团各业务板块之间、总部及各下属单位之间各自为战:财务管理链条出现断节,预决算体系难以建立;项目监管难以实时深入开展,项目风险无从实时管控。如何实现施工企业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集团项目一体化、人财物管理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成为广大施工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2.2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还缺少与之对应的整体信息化管控模式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从原来的项目经理全额承包制向法人集约化的项目管理模式改变,施工项目从承接、施工到内部财务清算和审计全过程的管控权回归到公司总部,公司总部对所有经营项目有绝对掌控权、决策权。而目前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最多也只重视在项目经理部层面上的局部应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控制项目部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等。随着项目管理模式的改变更加需要加强集团管控能力,需要通过集团管控发挥集团资源协调优势来控制项目的合同、物资、成本、设备、风险管理等。

2.3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信息孤岛”依然普遍存在

我国多数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之初缺少整体规划与统一管理,集团内部信息化重复投资现象严重,造成集团资源的浪费和时间的浪费,同时,由于集团内部各个系统分期、分批建立,系统之间前后衔接以及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交互、数据记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造成了集团企业内部存在信息孤岛,信息无法共享,最终很难达到既定的目标。

2.4资质信息化评审考核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造成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透支

2007年住建部颁布了《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其中对企业的信息化要达到的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近270家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为特级资质顺利就位必须重新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新标准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但同时,部分对信息化认识不足的施工企业,为了达到资质评审的要求,匆忙应付做表面功夫必然造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障碍,也造成了企业人财物的浪费和造成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透支。

3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化,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其抽象性在于,当遇到涉及大量计算、需要快速传递信息的工作、需要高效地存取信息工作、需要自动控制的工作时,自然地可以考虑利用信息技术。其具体性在于,必须拥有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系统才能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对于施工企业来讲,由于对硬件没有过高的要求,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关键取决于软件系统。为了更好地选择为企业信息化所需的软件系统,对于有志于企业信息化的施工企业相关人员来讲,应该在以下几点上引起注意。

3.1关注信息系统的发展,加强与同行业的交流与学习

作为企业信息化相关人员,平时应格外关心相应的软件系统的发展,利用好各种机会。例如,时常参加一些相关的学术会议,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甚至通过会上的相互讨论,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积极主动的与同行业信息化主管交流学习,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及信息技术的方向。

3.2实施时应以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为主导,进行详细的调研和比较

在信息化实施初期阶段,应该带着问题去进行调查研究,可以请软件厂商来本单位介绍情况,并进行讨论,也可以走访软件厂商达到同样的目的。关键是,要搞清楚软件厂商提供的服务究竟对企业有什么用,从而选择真正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软件系统。信息化建设与软件供应商之间不要简单的理解为常规基建项目的甲乙关系,双方更是利益相关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选择侧重于:产品成熟度、咨询和实施能力、行业成功案例、专业度、持续服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3注重信息化发展的持续性和信息化的合理投入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到位。所有信息系统都有使用寿命的,软件厂商也在不断升级产品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因此推行信息化一定要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企业需要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对应的需要软件厂商提供什么,应该全面规划。信息化的投入也是一项持久战,相关的费用不菲,因此根据企业的实际现状制定合理的投入计划很重要。做到合理规划、谨慎投入、分阶段投入、持续投入并实时规避风险。信息系统还应适应企业管理需求的不断变化,相应的管理流程和体系也应及时发生变化,只有不断更新完善的信息系统才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

3.4强调施工企业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施工企业首先遇到的能见效果的信息化应用应当就是协同管理工作平台的应用。施工企业选择协同工作平台时要按照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分步实施的决心和力度进行,不能保障执行力的企业即使建立了协同工作平台也无法真正发挥作用。选择的协同工作平台应具备跨平台的功能并具有相对可靠的安全认证等内在功能,以便能集成其他业务处理系统。

3.5加强培训,做好企业信息化基础工作

企业信息化的过程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没有一支良好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难以顺利实现的,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最终决定于建设、应用、维护信息系统的人,决定于人的素质。因此必须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训体系,使企业每个员工都能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只有拥有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和信息系统,才是真正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

4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4.1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和总体规划

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的建筑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家住建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了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加强建筑业信息化软科学研究,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所以,为尽快实现建筑生命周期建筑业集成管理的发展目标,建筑生命周期涉及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协调起来共同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业务整合、流程优化、组织业务功能合理、管理目标统一和信息系统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统一协调,建立起以建筑生命周期为主线的建筑业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稳步推进。

4.2进一完善建筑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业务流程

住建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了将进一步完善建筑业相关的信息化标准,重点完善建筑行业信息编码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电子工程图档标准、电子文档交付标准等,推动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综合利用水平。建筑业管理的基础信息编码和业务流程统一是管理信息共享、交换的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用以指导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统一行业业务流程是建筑业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基本工作之一。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统一规范建筑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流程。

4.3加快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化进程,从源头上规范建筑业整体市场的运营

篇3

2.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施行状况

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的进行信息化改造,建造信息化共享平台,一方面增强竞争的透明度,另一方面针对高科技时代的发展要求,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利用网络资源的强大优势与数据库信息的存储能力,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建筑施工企业受企业规模和规范化管理等条件的约束,信息化开展程度参差不齐,致使施工企业面向市场化所呈现的信息不够完善,科学化管理工作尚待改进。一些大型的施工企业,已经建成或在筹建自己的网站,并不断的丰富网站内的资源,一方面形成一个向浏览者展示企业实力的平台,给咨询者以初步的企业印象,另一方面,通过网站建设可以对企业的各项作业实施辅助管理,简化工作程序。除了建立自己的网站形成对外宣传与工作辅助的功能以外,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引进,同样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设计计算综合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将企业的信息详实的记录下来,免除了传统手工资料采集、处理、存放的不变,形成了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信息基础平台。此外,目前很对针对工程项目而开发的各种专业软件的使用,也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预算准确性。

此外,一些成本意识管理不强的施工企业,在造价信息化管理方面的重视不够,事后的数据分析没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举步维艰,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都是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到位而产生的。与国外强大的信息管理相比,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进程尚属于起步阶段,需要向国外大型同行业企业借鉴信息化管理敬仰,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竞争优势。

3.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目标

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以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为主,此外包含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控制数据,例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以及材料管理等。除了业务层面的数据以外,还包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等内容。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牵涉到企业的科学管理反馈与施工信息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高、规模大、施工复杂,建筑施工企业协同作业的模式,加强了施工的整体实力水平,提高了综合施工效率,不仅将企业间的施工工作进行了整合,同时也将企业的项目管理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为施工企业实现多方协同作业提供了信息共享基础,加大企业间优势互补的组合,将协调工期、监督质量、统筹成本等工作通过企业间的信息化互通来实现,为项目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施工工作,使建筑项目更具有可行性。

完善施工企业的信息数据资源,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数据依据,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之一,通过有效的分析和综合利用,可以辅助企业管理并提供战略决策参考。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执行情况系统的记录下来,一方面作为项目承建能力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今后承接类似项目招投标阶段重要的参照依据,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通过智能分析软件的应用,有效的指导企业业务运作,引导员工学习,掌握项目管理动态情况,成为新时期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可替代的优势之一。

4.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范畴

4.1项目概况信息化管理

项目立项首先要对项目概况进行细致的表述,因此,在承接项目的同时,应当将项目概况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纲要性内容进行整理。其中按照项目的名称或施工承接时间来排序,对项目施工地点、投资单位、投资金额,以及建设要求的开、竣工时间,具体的项目负责人等信息,进行统一化管理,形成项目概况信息体系,从而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项目概况,并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实时更新性。

4.2项目招标规划信息化管理

项目招标对于施工承建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招标规划的信息对企业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招标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扩大招标信息储备,并对招标工作的招标范围与内容,进行及时的掌握,有利于企业在进行项目招投标时,做出准确的判断。招投标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过程,是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最为有效的信息武器,做好招标规划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4.3资金管理信息化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重要保证,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根据承接工程的进度来划分成本预算,从而对项目的总资金分配与施工个阶段支出,形成统筹化管理。对资金的进项、使用、与临时的资金变动等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系统,从而对整个项目的资金分配实施有效的调整,严格资金收支管理,防止资金使用混乱等情况出现。实行企业资金信息化管理,可以增加施工支出的透明度,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由于信息具有记录功能,因此,资金计划的每一次变动都有据可查,且比普通的纸质凭证与记录依据更易保存,从而督促企业项目资金的合理开支,严格成本控制理念,降低高额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风险。

5. 结语

针对我国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现状,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将成为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其中,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提升企业乃至全行业的从业信息积累,规范业务流程,提升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市场化挑战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深入项目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同时也应当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对对外信息公布,建立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可信任度,以信息平台为基础,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对重点项目工程实施多方协作的模式,从而与国际跨国大型建筑施工承建企业抗衡,形成我国自身企业的良性竞争发展机制。推行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重视项目施工的后期评价与分析,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合理化进程,提交网络化资源,逐步形成建筑施工企业的神经网络,提高整个行业的抗冲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冯兰晓.如何进行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13.

篇4

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建设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等一系列项目步骤的展开,都需要大量与之配套的相关文件和数据,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就是搜集和整合项目施工所需要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法规类信息以及技术类信息和经济类信息。

随着建筑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专业化生产日趋精细,企业的管理信息也急剧增加,企业对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经验表明:正确反映建筑行业要求的规章制度、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各项定额、数据、报表以及社会经济动态、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等信息,是组织建筑企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就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因此,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信息化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组织模式分析

(一)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核心体系

“以信息化为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核心”是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之所以把信息化作为企业的重点发展战略,这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发展必然趋势。

首先,建筑企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有的传统管理组织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了,特别是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拓展新市场时,由于时空的限制,传统的手段对远程管理已无能为力。其次,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尽管企业信息化在国内进展的不是很顺利,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信息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建筑企业而言,信息化能够有效的实行集中管理,加强项目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们在对信息化的认识上,不能步入信息化的误区。

(二)信息化环境下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

建筑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本质是要解决总公司、分公司(事业部)、项目部之间如何协调发展,以及每个机构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控制。传统建筑企业的组织模式是传统的三层管理模式,但是现在的三层管理模式与传统的三层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管理层与生产层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项目部的管理职能,使项目部成为执行机构,类似于职能行使部门。

传统的三层管理模式由于缺少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基层直接管理模式,即分散式管理。而现在的三层管理模式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化管理,即通过总部设立专职的职能部门(信息中心),由这类专业性机构辅助高层管理者进行整个企业范围决策管理,这就是集中管理模式,但是这种集中不是绝对的集中,而是分散与集中的统一。三层管理模式按照职能性质可以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它对应与管理组织模式中的公司总部、分公司和项目部。

1.总公司的职能:建立公用信息平台,制定各种信息规范,信息系统的维护、公用信息的、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建立企业内部基础数据库,比如企业内部定额、材料库编码、劳务信息、人力资源库等。

2.分公司职能:分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协助总公司对项目部进行管理,比如信息的初加工,然后传送到总公司。

3.项目部职能:项目部是信息的终端,也是信息的来源。很多数据和信息都来自于项目部,比如生产数据、实际成本数据、材料耗费等,因此项目部的信息最终通过分公司或者是直接上报到总公司,为总公司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提供依据。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这种信息化管理组织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传送、加工、处理为导向的”,不再单纯的以职能划分为组织模式,这也是它区别于以前组织模式的地方。

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以建筑生命周期为主线的总体规划

基于建筑生命周期的建筑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建筑业管理条块分割,如项目审批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建设管理归其他有关部委管理;而且各管理部门职能交叉,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所以,为尽快实现建筑生命周期建筑业集成管理的发展目标,建筑生命周期涉及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协调起来共同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业务整合、流程优化、组织业务功能合理、管理目标统一和信息系统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统一协调,建立起以建筑生命周期为主线的建筑业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稳步推进。

(二)统一完善建筑业基础信息编码,规范业务流程

建筑业管理的基础信息编码和业务流程统一是管理信息共享、交换的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业包括勘察设计企业、总承包、施工、装饰等基础信息规范编码系统,统一行业业务流程是建筑业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的基本工作之一。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统一规范建筑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流程。如用友财务管理软件、北京今驰公司开发的“建筑材料管理工程系统”软件、北京光环和税公司开发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等。

(三)拓宽渠道、增大投入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必须保证必要的投入。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1.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专业公司)、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创造一个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政府每年用于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投资应该逐渐增加,并且集中安排重大基础工程和骨干项目;采取增加贷款、贴息、税收优惠、价格补偿等办法鼓励企业和民间投资;实行市场准入和以市场换技术政策,多渠道吸引外商投资。

2.根据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实行不同的筹资方式。对适于实行股份制经营的项目,可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对适于在市内或国内寻找合作伙伴的项目,可采取共同投资、合作建设的方式;对适于在国际上招商引资的项目,则应积极吸引外资。

(四)加快信息资源分类与整合,建立数据生产、维护与共享机制

建筑生命周期建筑业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之一是信息、知识共享与增值,信息、知识共享与增值的前提首先是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数据的有序生产、维护与管理。只有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收集、筛选、分类,分清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建立数据生产、维护和利用机制,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克.建设工程信息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篇5

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数量繁多,企业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施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将是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选择。作为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大型建设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等一系列项目步骤的展开,都需要大量与之配套的相关文件和数据,信息化广利可以有效搜集和整合项目施工所需要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法规类信息以及技术类信息和经济类信息。就我国目前来说,一些大型建筑企业起步较早,计算机技术应用相对成熟,已经完成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初步构建,但是,大多数中小型建筑企业信息化开展较晚,甚至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平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价值。事实证明,正确反映建筑行业要求的规章制度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各项定额、数据、报表以及社会经济动态、市场需求、资源供应等信息,是组织建筑企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就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因此,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外部问题

(1)缺乏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已无法满足建筑企业的发展,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状况,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规范,缺乏公平的交易平台,难以进入良性的循环发展。

(2)各级政府的重视不足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足,对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政策引导支持,完全是企业自发投资建设;缺乏相应制度规范,监管力度不够到位;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阻碍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

(3)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建筑企业都是各自编制标准开发信息系统,建筑企业信息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标准,这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阻碍企业间的系统发展。

2、企业内部问题

(1)认识不足

许多建筑企业的领导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企业变革的系统工程,因此对企业信息化不够重视,不是自己亲自参与,而是交给技术人员,这使得信息化建设无法落到实处,企业无法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2)不符合企业实际

信息化管理是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产生最大效益,但是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是简单模仿成功大企业,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贪大求全,资源利用程度地,造成极大的浪费。

(3)复合型人才缺乏

具备深厚计算机知识、熟悉本单位建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是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但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知识和建筑施工管理知识的培训相互脱钩,导致复合型人才缺乏。

(4)信息化未形成系统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软件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没有形成网络,业务单元的信息化是非集成的,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系统扩展性差,无法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全面集成的信息支持。

三、推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1.促进观念的转变,以信息化推动企业

在新的形势下,建筑企业必须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永恒的真理,要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有步骤地开展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要制订周密的阶段性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要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要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及关键所在,选择投入较少、成效明显的工作为突破口。

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

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坚持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各个阶段的工作要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协调一致的系统,进行高度信息化管理,达到对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减少管理层次,实现企业扁平化组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动态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3.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各个组成部分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企业信息网络硬件平台、企业网站、网络办公平台、企业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企业应用集成等几个方面。

企业信息网络硬件平台可以采用TCP/IP协议作为企业的网络通信协议,应用多项技术和软件,建立起先进、安全、可靠、稳定、开放的网络应用平台;建立企业网站,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企业实力,使潜在客户和公众可随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在国内外建筑业市场赢得更大的市场机会;建立网络办公平台。

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网络办公系统平台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效率,为各级领导提供经营管理的有力支持,更有效地发挥决策作用。

4.加强培养信息化专业管理人才

企业在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后通常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诸多的问题出现后都会影响我们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一个企业应该拥有自己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建筑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发掘一些功底强劲的人员,并实施严格的培训,使他们达到专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21世纪的企业竞争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建筑企业要寻求最高的效益、最小的消耗,就必须实行信息化管理,将企业、经营、管理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只有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才能在风云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崔惠钦.建筑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应用[J] 施工技术,2008.11.

篇6

基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使得建筑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在国内的建设项目承包过程中,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也同样不得不面临与国际跨国工程施工承包商的竞争压力。由于建设施工项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要求的不断提升,这就促使建筑企业不得不积极的发展各自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以博得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不断深化,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督导良性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成为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检测系统的广泛运用,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借助于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也得到加强,并使得建筑企业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建筑企业得以实现网上竞标、招标,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还有助于通过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支出和成本的监控,有利于优化建筑施工过程。

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施行状况

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的进行信息化改造,建造信息化共享平台,一方面增强竞争的透明度,另一方面针对高科技时代的发展要求,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利用网络资源的强大优势与数据库信息的存储能力,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建筑施工企业受企业规模和规范化管理等条件的约束,信息化开展程度参差不齐,致使施工企业面向市场化所呈现的信息不够完善,科学化管理工作尚待改进。一些大型的施工企业,已经建成或在筹建自己的网站,并不断的丰富网站内的资源,一方面形成一个向浏览者展示企业实力的平台,给咨询者以初步的企业印象,另一方面,通过网站建设可以对企业的各项作业实施辅助管理,简化工作程序。除了建立自己的网站形成对外宣传与工作辅助的功能以外,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引进,同样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设计计算综合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将企业的信息详实的记录下来,免除了传统手工资料采集、处理、存放的不变,形成了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信息基础平台。此外,目前很对针对工程项目而开发的各种专业软件的使用,也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预算准确性。

此外,一些成本意识管理不强的施工企业,在造价信息化管理方面的重视不够,事后的数据分析没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举步维艰,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都是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到位而产生的。与国外强大的信息管理相比,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进程尚属于起步阶段,需要向国外大型同行业企业借鉴信息化管理敬仰,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传统的以人工计算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手工描绘工程图纸的设计方案以及单纯的依靠人工体力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行为,以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建筑施工方面,引进高科技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施工生产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市场经济环境对建筑施工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目标

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以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为主,此外包含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控制数据,例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以及材料管理等。除了业务层面的数据以外,还包括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等内容。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牵涉到企业的科学管理反馈与施工信息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高、规模大、施工复杂,建筑施工企业协同作业的模式,加强了施工的整体实力水平,提高了综合施工效率,不仅将企业间的施工工作进行了整合,同时也将企业的项目管理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为施工企业实现多方协同作业提供了信息共享基础,加大企业间优势互补的组合,将协调工期、监督质量、统筹成本等工作通过企业间的信息化互通来实现,为项目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施工工作,使建筑项目更具有可行性。

完善施工企业的信息数据资源,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数据依据,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之一,通过有效的分析和综合利用,可以辅助企业管理并提供战略决策参考。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执行情况系统的记录下来,一方面作为项目承建能力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今后承接类似项目招投标阶段重要的参照依据,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通过智能分析软件的应用,有效的指导企业业务运作,引导员工学习,掌握项目管理动态情况,成为新时期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可替代的优势之一。

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范畴

3.1项目概况信息化管理

项目立项首先要对项目概况进行细致的表述,因此,在承接项目的同时,应当将项目概况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纲要性内容进行整理。其中按照项目的名称或施工承接时间来排序,对项目施工地点、投资单位、投资金额,以及建设要求的开、竣工时间,具体的项目负责人等信息,进行统一化管理,形成项目概况信息体系,从而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项目概况,并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实时更新性。

3.2项目招标规划信息化管理

项目招标对于施工承建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招标规划的信息对企业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招标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扩大招标信息储备,并对招标工作的招标范围与内容,进行及时的掌握,有利于企业在进行项目招投标时,做出准确的判断。招投标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过程,是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最为有效的信息武器,做好招标规划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3.3资金管理信息化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重要保证,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根据承接工程的进度来划分成本预算,从而对项目的总资金分配与施工个阶段支出,形成统筹化管理。对资金的进项、使用、与临时的资金变动等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系统,从而对整个项目的资金分配实施有效的调整,严格资金收支管理,防止资金使用混乱等情况出现。实行企业资金信息化管理,可以增加施工支出的透明度,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由于信息具有记录功能,因此,资金计划的每一次变动都有据可查,且比普通的纸质凭证与记录依据更易保存,从而督促企业项目资金的合理开支,严格成本控制理念,降低高额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风险。

4.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4.1全面数字化的趋势加强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也得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国内建筑施工行业中,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已经渗入到了建设施工的资源配置、建筑施工的财政管理、建筑施工的人员利用、建筑施工的日常安排等各个方面。其中,我国国内的很多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商机,打赢这场现代市场的信息战。更是充分地利用企业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不仅引进了先进的信息高新技术和设备,为施工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环境。并且,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建设施工企业更是注重了数字信息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软件环境。

4.2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机遇。这主要表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建筑施工能够得到更便捷的信息数据支撑,而且对于建筑项目的管理来说,网络同样提供了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有效途径。此外,在信息交换方面,借助于内外部网络则实现了对建筑施工信息数据的无障碍交换和共享,并且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建立,为便捷的检索相关信息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和现代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电子商务也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发展趋势。

网络及电子商务的操作性强、可复制和存档的便捷性也在建设施工企业的企业重组,企业合作中凸现出来。传统的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注重了“人”的主观地位,人才的流失可能导致整个建设施工企业无法正常运行。而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运用,加强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即使没有当事人的参与,整个信息系统由于自身完善存档工作而保证企业高效的运转速度,也能在短时间内,综合有效地信息,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也降低了人的主观重要性。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实现,节约了建设施工企业出门洽谈业务的经费,节约了企业资金。

4.3信息里用的科学化趋势加强

建筑施工企业统一的工期信息可分别为生产计划、材料供应、预算等方面。建筑施工统计部门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检索,而数据库规模和种类的增加,使施工人员不但可以及时掌握施工项目自身的信息,还可检索到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与管理规定,获得全面的信息支持。此外,检索结果还可加工为各种需要的格式输出, 支持办公自动化。在信息利用方面, 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引入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基础信息进行自动深加工,进一步产生支持决策的有效信息。例如,可提供工期、质量、成本分析工具软件, 分析比较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排定下一阶段生产计划;发现质量通病并查找原因;及时汇总成本,找出节支或浪费发生的主要环节。

4.4市场导向性趋势加强

施工建设企业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形式,常常根据中标项目的水准完善市场价格数据库。与此同时,根据市场人工机械成本,主材、周转材消耗水平建立市场定额库,进而修正企业内部定额数据库,另外在建设施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企业技术资料储备。建立基于企业内部定额及市场价格基础上的投标报价分析决策系统;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在不同标的、交易规则、业主、对手构成特定市场条件,分析不同市场环境对投标人及投标技术、价格的影响,分析价格变动因素,对照企业成本价格,得出工程结算利润的变动规律,再根据测算竞标对手出价范围,结合几率分析判断修正报价。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拓展企业自身的信息渠道,以真正做到以市场发展为企业发展的标杆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依据市场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市场应对策略,促进建设施工企业的长足发展。

篇7

笔者所在公司是一家央企的改制企业,2004年改制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建筑施工、地产开发、装饰、塑钢窗生产、涂料、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监理)于一体的中等集团企业,但企业多年形成的传统手工管理依然是企业主要管理模式。近年随着企业迅速发展,公司承揽的建筑工程遍布省内外,由于项目地分散,集团集中管理和信息及时有效传达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1.建筑企业的管理特点

建筑企业可分为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企业管理层主要包括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还包括对所属分公司的管理以及对所属重点项目的直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预决算、施工组织与计划、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等。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与其它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企业相比,存在着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小建筑企业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内部挖潜力,提高自身的效益,是企业普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1]

2.明确企业管理体系

2.1企业现行制度与信息化的整合

目前国内各行业都在提倡信息化管理,其内涵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怎么才能成为企业提升自我空间,创造自我优势的法码呢?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管理模式,制度是企业多年经营管理的积累和沉淀,为了建立企业组织架构、约束员工岗位职责、决定业务流程等一整套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包括行政、人事、采购、合同、生产制度等)得以实现,正是依靠制度的执行,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建立在符合企业管理的诸多特点、顺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的现行企业制度体系之下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企业制度最好的执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发挥理顺各部门原有的业务处理流程,协调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更新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的作用。

2.2企业业务流的过程控制

建筑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没有固定标准、统一流程和批量生产的特点,每个建筑产品都会因为施工环境、建筑结构或构造、项目管理者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正因为这些特点,管理中我们必须根据特有的业务形式加强过程控制。

①业务形式多样。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各种业务形式的管理方法、业务流程、项目人员组成各有不同。建筑产品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和材料亦不同,很难实现标准化;

②对采购管理提出要求。因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现合理化的集中采购、零星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③完备合同管理。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现场签证变更,使原合同信息(工期、合同金额等)发生变化,进行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很重要;

④资金调配。建筑项目工期长,费用成本高,付款业务每天都在发生,控制企业资金流动,要作到事先计划,提前定额;

⑤各部门配合。根据业务形式进行多分公司和多部门(工程部、采购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交叉配合,集团公司对施工机械与工具进行统一调配,因而对横向部门和员工协同办公管理的要求较高。

2.3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化应是内外兼修的信息化,首先依据现行的公司规章制度制定内部信息系统,再根据公司的业务形式面对的生产环境与市场环境制定外部信息系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的过程,就是由管理信息系统向项目信息系统深入和细化的过程。

3.中小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3.1信息化管理规划

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多半不是企业自己制定的,而是由国内外信息技术(IT)厂商提供的,他们尽管征求企业有关人员的意见或吸收企业信息部门参加,但往往对企业的需求“吃不透”,何况这种需求是经常变动的,对企业千差万别的情况又弄不清,即使弄清了也还是会变化的。因此,虽然解决方案的技术是先进的,但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相脱节,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修正、完善、其成效自然大打折扣。[2]

笔者所在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了多家国内外厂商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和需求,最后选择附带相对比较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的OA系统为平台,在实现企业自动化办公的基础上,运用其强大的协同功能解决了异地信息管控,并深入开发其附带的数据挂历功能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集成和重要业务的过程管控。

3.2系统构架

建筑企业在管理中分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两个层面植入到信息系统中,衍生出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信息系统,设计出企业的系统架构。

3.3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目标

第一阶段事项综合管理。公司原有的行政、人事、制度文件等管理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员工对综合管理的单据样式也耳熟能详,将这部分内容列入信息化管理的第一阶段,可以帮助员工更快的了解信息系统,为下阶段的信息系统实施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实现合同管理。设计了合同管理方案,将合同管理分为四个阶段,通过一张表单(合同审批表)展现三张表单内容(解决原合同评审、分包合同评价表、合同备案三方面的信息),笔者公司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下图:

合同准备阶段:发起(合同审批表),审核部门、审核人意见、合同生效前法律顾问审核合同文本回馈意见,草稿合同修订;

合同签署阶段:合同管理人员盖章并生成合同流水号,统一公司合同用印,实行了合同用印申请;

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信息的跟踪,包括变更、转让、合同履行中或结束后的终止。规范合同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责、界定管理层面、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能;

合同履行后的管理阶段:实现合同电子化归档管理,生成电子合同备案号对应合同文本分发相关部门。

第三阶段实现财务审批管理。财务审批严格按照公司财务规定,设置单据和流程。

用款申请――①自动判断,当申请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存在差值时,根据所差金额不同,审批流程不同。②电子单据便于管理者的查找和统计。③实现了异地项目用款的集中审批,资金申请的控制管理。④实现了付款行为与业务(合同、采购等)行为的互相关联;

资金计划管理――每月未由公司各部门提交下月资金使用计划,每笔资金支出计划都与业务相互关联,了解费用的已付未付款情况,管理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资金流。

第四阶段实现采购过程管理。公司设计了采购管理方案,通过该方案将采购申请计划、采购询价确认、采购到货和采购付款,四部分采购行为管理起来,实现对采购过程及供应商的管理,同时也生成了原手工业务流程中出入库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第五阶段实现项目部管理。整个方案以项目部成本为目标,针对项目部管理中涉及成本的三大项(材料、人工、机械)为主线,项目预算、进度、现场签证变更为辅线,以数据对比的方式分析项目部的成本。企业决策者通过数据分析掌控工程报价、项目成本管理、进度计划控制、项目物资管理、项目设备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等,实现公司项目部信息化管理。下图为方案描述:

4.结束语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全过程设计步骤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调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选择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平台,每个步骤都同等重要,将来决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成败。

其中软件系统平台的选择将会影响到企业长远使用效果和引进系统的费用,这里笔者谈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选择软件系统一定要首先考虑购买的系统软件与其它系统软件的接口,系统尽量选择相同的数据库,以便保证数据存储格式的一致性,数据的完整性。

篇8

1.3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相对匮乏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是当前的普遍现象。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缺乏,尤其缺乏掌握深厚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的技术人才。信息化系统运营管理需要一支既懂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由于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呈现系统性缺乏的状况,致使技术工作不能与实际需要相结合,技术问题和实际问题往往相脱节,致使信息化系统大部分功能无法发挥作用。

2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2.1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信息化的建设将带来大量信息数据积累,信息积累为知识管理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支撑,最终实现知识管理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使企业信息即时化,管理高效化,从而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加强总部对项目部的控制,同时通过流程优化去规范企业各个基础业务流程,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信息化可以整合业务流程,通过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人力、资金、材料、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

2.2信息化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随着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不断做大做强,企业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需要十分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加快项目信息交流的速度,实现项目数据的及时、准确收集,将施工现场到管理层面的全部信息系统化、结构化,使管理层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从而为项目管理提供定量的分析数据,支持项目的科学决策,促进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迅速的预测、分析、防范和控制。

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信息化

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支持手段,更是对企业改革发展、机制体制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保障作用。为了稳步推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贯彻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分步实施,梯度推进,务求实效的方针,推动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

3.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谁的信息技术先进,谁就能及时、高效地了解市场动态,掌握市场主动权,赢得市场,创造优良效益,保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清醒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职工认识,加强学习,掌握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技能,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更深层次建立信息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措施,进行统筹安排,保证必要资金、人才投入,保障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3.2实施人才战略,提高能力水平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既需要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又需要全体干部职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实施。企业应一方面建立引进人才的优良机制,在招录人才时要有意识地录取领军人才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要加大培训力度,投入时间、投入资金、投入人力,使干部职工掌握一定程度的信息知识和应用技术,切实提高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要建立信息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人才培训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的积极性,提升建筑行业信息化人才的专业素质,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3.3健全管理机制,强化推广应用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通过应用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效能建设。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健全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和协调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信息化与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的全面融合,使企业内各部门、各项目之间做到应用系统互通、工作业务互相协同,使信息化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

3.4统筹发展规划,实现资源共享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为了应付检查做摆设。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全面、长远的发展规划,有层次地逐步实现,不断逐步提高,真正实现信息化技术对企业改革的强力促进作用。要以信息化为平台,所有管理流程纳入到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做到实时监控,远程指挥,彻底解决项目管理不规范、管理混乱等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共享,真正达到支撑决策、快速应变、服务管理、高效执行的目的。

篇9

引言: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我国 21 世纪头 20 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当前,随着我国信息化产业的飞速发展,许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提高,但是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还相当落后,信息化的概念还没有真正融入到企业管理的业务范围之中去,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较低的水平上,从而严重制约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一、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与发展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确的获得相应的信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做好战略数据规划;调查分析信息要求和数据流,建立主题数据库;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性规范、标准及编码体系;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框架―功能模型;开发应用适合本企业的软件系统。建筑施工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单项业务应用

上世纪 70―80 年代,由施工图预算,工程进度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等单项程序的应用,逐步扩展到工程造价计算、钢筋计算、物资台账管理、建筑CAD 设计、区域规划等,以及企业管理与办公自动化、招投标、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程序系统的应用。

1.2自动控制技术

上世纪 90 年代,又扩展到在产品生产及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养护、深基坑工程监测与控制、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钢结构安装施工等。

1.3基于网络平台的工程管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特别是 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网上虚拟协同施工、部分业务采用电子商务提供了条件。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基础编码体系以及标准化建设、电子商务三个方面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高级级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

当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缺乏,尤其缺乏掌握深厚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的高级人才。很多企业的信息部门只有几个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而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职工也许对计算机软硬件本身比较熟悉,能够承担起维护单位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任务,但他们往往对管理知识比较欠缺,不能协助企业深人分析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以及应该建立怎样的信息系统来解决企亚管理问题。而我国近年培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很少,实践经验匾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真正的该领域的高级人才应该是深人掌握管理理论,同时深人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能够深刻理解企业的管理模型,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帮助企业分析与设计适合特定企业的信息系统模型。

2、计算机在重复计算、机械记忆、快速通讯、标准化过程控制等方面有着人脑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对于非标准化过程控制, 模糊判断, 自然语言处理及含有文化、艺术成分的管理问题,计算机还不是理想的工具。市场上有些行业如金融、电讯、运输等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数字化、紧耦合的特点,这些行业的核心业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纯技术、纯逻辑层面,很少夹杂非技术因素,在核心业务与计算机结合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筑施工行业难以与其相提并论,更不能盲目照搬这类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3、企业没有认识到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要成功的建立建筑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了解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买软件安装,然后学习使用这么简单的过程。首先信息系统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涉及企业很多部门、人员的工作,甚至涉及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造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而企业这种管理模式的变革本身就蕴涵一定的风险。另外,信息系统的建立周期长,短则数月,大的系统往往长达数年.企业管理层不了解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容易贸然实施而导致失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1、转变观念,全面做好宣传普及工作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理解和积极参与,需要各业务系统的协调配合。只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引进并消化吸收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使大家形成广泛的共识,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决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得以顺利推进。

2、领导重视,全面做好各种资源投入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需要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和业务流程,而且这种投入和协调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完善,不可能马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领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合适的资源,创造适宜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促进高层次之间的协调,将问题减至最少。

3、统一规划,严格按目标逐项落实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应该确立一个明确、适中、而且可行的企业信息目标,对规划进行反复优化和全面评价,将其分解成年度计划来分步实施;其次,认真做好实施的过程控制,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以求更高效地取得期望的结果。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原则上可以按以下四个方面逐步落实实施。①推广普及工具类技术普及单机版应用软件。通过广泛采用单机版工具软件和计算软件,解决工程施工工艺等具体问题。譬如:钢筋优化下料、模板及脚手架 CAD 设计、依据工程量清单快速报价等。运用生产控制系统。通过采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施工生产活动。譬如:混凝土搅拌站的自动控制、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数据采集统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总量控制等。②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化技术项目级管理信息化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项目管理全部管理单元。建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根据法人管理项目的管理模式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以及配套的编码和制度。该系统侧重于公司相关业务的处理以及所属项目的管理监控、审批审核、指令下达作业指导和工作协调等。③着力推进信息化标准技术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分类编码就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工作、组织、资源条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立编码系统。统一的编码系统是企业内、外部进行交流的基础,是进行信息交换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④全面构建商务层面的互联网系统电子商务是工程项目协同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子商务可连结到建筑部件、产品、材料的供应商,实现网络集中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确保材料质量。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把蛋糕做大,把企业做强。在推动信息化的同时,企业要把信息化建设列为技术进步的首要内容,特别是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要充分考虑信息化的要求,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玉胜,李涛。 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信息化的难点及对策[J]. 中华民居. 2011(06)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企业经营的成本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成了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并且贯穿在工程建设自招投标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施工企业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项目成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用全面有效的措施,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建筑施丁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在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成本并没有实现最大化的控制,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也不十分普及。一方面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准入门槛并不高,与技术含量较发达国家的建筑施工企业比较来说较低,竞争相对来说比较激烈。尤其是随着国际性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断的进入国内市场,使得我国国内的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最大化的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信息化管理显的尤其重要。

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策略

1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

施工项目管理是市场化的管理.市场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提高工程投资效益,求得全方位的社会信誉,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

(1)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动态管理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合理地、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2)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

项目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技术系统是系统的核心,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社会系统中人是第一要素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组织领导工作能力,这也是顺利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所在。经济系统是项目管理施工系统的关键分系统,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

2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管理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项目成本控制

①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责尽职。

②人工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材料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机械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③依据承包合同为依据,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详细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减少和消灭。财务方面主要是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平衡调度资金以及建立各项辅助记录和配合经理部对各部门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等手段,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项目成本的偏差。

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慢慢的,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已经被市场经济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当前阶段,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各级管理层次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宣传上、推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也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动高科技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结合。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领导的重视。

基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对项目成本管理的要求,我们在借鉴其他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化建设做了一些探索。硬件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将分散于各个部门的计算机互联,搭建了信息共享的基础平台。但是,并不是有了计算机就实现了信息化。只有这些计算机能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时,信息化建设才能说是成功的。所以,软件的选择才是至关重要的。在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后,我们选择了“项目成本管理软件系统”作为项目部的管理软件。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为项目提供了在运作当中动态归集成本、量化分析盈亏等多项功能,使得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成为可能,其核心是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软件系统”一般包括:进度管理、预算管理、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分包管理、劳务管理、财务管理和成本分析等子系统。这一系统从施工项目中来,服务于施工项目,真正做到事先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在行业规划上,通常会规划为传统行业,传统产业如何能进一步发展,是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建筑施工企业,是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途径。通过管理创新和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改造和提升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建筑施工企业资源的共享,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优化管理,以信息化带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从而最大的获得经济效益,与发达国家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有优势。但是,在针对不同企业信息化管理时,要涵盖企业各方面的需要,尽可能的做到全面,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设计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贴合建筑施工企业的需要,更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特色充分体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特色。

总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建筑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都是建筑企业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强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才能达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要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与综合化的教育,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造价控制的技术方法,实现施工管理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11

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日渐复杂,为了确保集团公司能够快速革新发展,便必须针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分析、核算水平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须知经过企业经营发展规模持续扩张之后,财务管理中的内外部信息亦同步极速增长,由于其间信息处理速率要求的提高,所以使得这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强度和繁琐度持续倍增。如此一来,传统的财务和核算工作形式,便难以迎合企业集团对财务信息的精准和及时性控制要求,理当及时借助一类实效性较高的手法加以调试,而这也就是所谓的财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有助于令财务信息处理形式变得愈加健全规范化之余,顺势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为今后企业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提供最为完善和科学的指导性依据。

(二)强化财务管理与核算的规范性

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最为基础的指标,便是快速缩减财务人员手工操作量、提升财务工作实效和质量。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考察认证发现,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涉及内部的财务管理与核算流程亦变得愈加规范。唯独在财务工作之中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同时沿用足够高端可靠的财务管理技巧,集团公司才能够顺利地改善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

(三)为企业科学合理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集团公司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充分克制自身的财务、业务、统计系统间信息流通存在的问题,即将一切信息予以全方位整合,顺势衍生出一类数据和信息流通式的闭环。在此类环境下,作为企业的管理主体,要结合当下需求快速获取必要性的信息和数据,最终为决策主体提供更为可靠和完善化的指导服务。

二、建筑企业集团科学合理性组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措施

(一)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进行整体有序性规划

预期开展整体有序的规划,对于建筑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有着极为深刻的指导辅助效用,如今已经被认定是提升建筑企业集团市场竞争实力的关键点。针对建筑企业集团制定健全科学的信息化建设纲领,最终目的就是妥善性扩张信息化建设规模并减少成本的消耗数量。具体贯彻方式,就是保证精细化设计财务管理信息化框架基础上,修订该类信息系统的各类实施标准并且明确财务信息化任务的先后顺序,持续到最终确认出具体化的子系统。

(二)竭尽全力创建出专业化的建筑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第一,资金管理体系方面。建筑企业想要获得可持续经营发展成就,就必须针对其内部资金加以全方位监督控制,归根结底,就是在确保贯彻落实集中化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其下属机构的资金加以统一化监控和调度。第二,财务核算体系方面。作为建筑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有必要在预设的标准化数据库和会计核算体系之下,进行不同类型账务验证调试,确保母公司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必要性的凭证信息和报表数据,进而整合演变成为企业集团的报表,为日后愈加理想化的创建会计核算平台,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归根结底,财务核算体系有助于持续引导企业集团完成业务协同化处理、经营效果的实时性监控等使命基础上,维持数据的集中性和信息掌握的及时性状态,最后愈加顺利地改善会计核算的总体质量。第三,全面化的预算管理体系方面。判断一类建筑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否全面有效,主要看其能否高效率地进行预算编制、执行、事后分析、业绩考核等流程监督控制之余,支持多回合的协商,以及多编制模式与过程。所以,在进行这部分预算管理体系健全修缮过程中,要保证积极提升预算编制的工作实效与可执行性,强化预算执行管控力度,为日后预算执行状况及时性反馈与分析,奠定基础。

(三)合理加快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控制进程

在建筑企业集团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期间,为了进一步凸显出财务管理深刻的价值地位,就必须想方设法促成企业集团中业务和财务的有机融合结果。为了达成这类要求,便需要各子公司财务管理负责人沿用统一化的信息化管理程序和编码标准,在保证大幅度提升财务、业务信息利用实效,以及整合程度基础上,创建科学合理化的信息系统。再就是贯彻持续性引入和消化原则之余,全方位开发设计高端化的系统软件,这也是今后建筑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归根结底,就是建立起健全样式的计算机操作平台,保证沿用统一化的信息管理程序,并且快速地进行财务系统和生产、供应、销售等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包括信息、资金、物流等信息的集成化共享管理等。长期下去,令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和高效化方向持续性革新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集团想要借助信息化建设途径,进行财务管理实效和工作质量提升,就必须预先细致化掌握信息化建设内涵和指标基础上,依照时展需求进行各类创新性操作平台创建和沿用。至此过后,保证建筑企业集团最新的业务、财务信息等实时性得到整合、共享,进一步为日后整个企业集团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科学合理性的指导依据。

作者:于德光 单位: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重视信息化管理,很大一部分企业也已经切实的建立了项目信息系统。例如,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筑工程预算、概算和核算管理系统等。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系统还局限于一定的模块,还没有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并且,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与其他企业,如金融业、通讯业等相比,其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程度都相差甚远。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国民经济比重中占着越来越重的比例。因而,加强建筑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国外建筑施工企业相比,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百分之九十都是以信息化软件进行管理的,但是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到百分之十。同时,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大概有六万多家,但是,每一家企业在项目信息化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2 信息化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到进步,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是其必然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信息化是使用社会经济不到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建筑业的市场也越来越程序全球化和国际化,为了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其次,信息化管理也是现代建筑企业生产发展的的基础条件之一。我国住房建设部颁布了《特技资质标准实施办法》,这项办法对与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和高效化。再次,信息化也是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生存、经营发展的内部需求。科学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与社会各个领域,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总综合实力,必须切实的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建筑施工集团,由于涉及的部门广泛,人员众多,其财务管理核算,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也比较复杂,信息化管理就能够通过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化平台实现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切实的提高企业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3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策略研究

3.1 制定可行的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做好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战略规划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要实现信息化,首先必须切实的认识到企业自身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做好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战略规划,从而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依据。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个集合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核算结算管理、合同管理等项目繁多的综合管理系统。企业在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和规划的时候,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分析不足,从而改进。总体上说,项目信息化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的内容:实现是实现企业财务的集中统一信息化管理,加强对财务状况的监控,切实的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对企业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降低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风险;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一体化和办公自动化等。

3.2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科学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和平台

信息化管理离不开科学的高效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和系统的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基础。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构建一个综合的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把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等各方面纳入到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方面的办公自动化。在财务管理方面,要构建一个信息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建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数据库,提高财务管理的公开化和透明度,让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可以对企业对财务状况进行动态的监督,以便及时的做出调整,从而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的集中管理,实现财务一体化管理。从财务信息化管理开始不断的向其他方面扩散,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向人力资源管、合同管理、资金引入管理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辐射,切实的实现整个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

3.3 建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建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体系,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有效保证。在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之后,要加强制度的建设。首先,需要企业的领导足够的重视项目信息化管理,切实构建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方在项目信息化管理中的职责,权责到人。明确制定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在项目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流程。此外,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建设一支拥有信息化技术和建建筑项目管理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切实的执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维护。科学的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制度和体系只有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团队下才能够切实是得到执行和维护,从而最终实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和业务全方位的一体化和信息化。

4 结论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企业必须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目标,以目标来指导具体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建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一个科学的网络平台,实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经营预算核算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一体化的网络平台。加强对建筑企业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对建筑管理的动态信息监测。通过信息化管理来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飞;毛强硕.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月报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探析[J]. 建筑经济.2011.06.

篇13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有快、有慢,程度不同,但建成以“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上下信息畅通和有效数据共享是建筑企业共同的发展趋势。安全管理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素。安全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在重新整合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资源和环境等,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内部办公、项目管理、现场操作等多种功能的发展和应用,以提高企业和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施工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公司内部管理网络进行改造,搭建公司的数据资源平台和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框架,建立起符合公司总体规划的内部安全管理网络,完成信息化集成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完成部分安全硬件建设和安全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使安全信息系统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关键。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和掌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实现及时发现消除违章、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高效办公和解决问题是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建设中运用门禁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测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扬尘自动喷雾系统、施工升降机智能控制系统、网络办公系统、资料录入无纸化办公系统,不断提高公司的安全信息管理水平,将及时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全面协调,是企业施工安全生产的保障。下面列举几点信息化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实例,供大家探讨。

一、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

1.推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等建筑施工企业应实行劳务人员实名制,大力推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在施工现场配备专职或兼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负责登记劳务人员的基本身份信息、技能状况、从业经历、考勤记录、诚信信息、工资结算与支付以及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等情况。施工劳务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劳务人员实名制资料,并委派专人或独立部门实施管理,在承包工程项目时应将劳务人员的相关实名制资料报施工总承包企业核实、查验。施工总承包企业也应配备现场专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监督施工劳务企业实名制管理情况,对劳务实名登记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业绩档案等信息进行核实,并留存相关资料。进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在项目劳资管理员处进行实名制登记,递交相关实名登记资料,办理门禁进出登记卡,刷卡进出施工现场,无门禁卡严禁进出施工现场。通过刷卡进出和实名制登记制度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建立务工人员的安全业绩档案,有效地对务工人员进行动态监控,了解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业绩、工资支付等情况。施工总承包单位、工程承包单位应当投入必要的费用,建立门禁打卡系统,并与企业进行联网,纳入企业管理考核内容。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应实行监管,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劳务用工管理,落实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各项要求。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应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实名制管理的宣贯、推广及施工现场的检查、督导工作。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方式,将劳务人员的实名登记信息内容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逐步实现不同项目、企业、地域劳务人员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建立广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建筑务工人员的用工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推进劳务人员的诚信信息和安全业绩管理,对发生违法、违规、违章记录行为以及引发的责任人,记录其不良行为并予以通报,或采取其他方式对务工人员进行限制等措施,以提高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施工作业用工环境。2.施工企业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实名制管理。(1)施工企业关键岗位实名制人员:1)企业负责人: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2)各类注册执业人员: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3)现场专业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监理员、材料员、资料员、见证员、取样员、标准员、机械员、劳资管理员。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5)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岗位人员。6)不在上述范围内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从业人员。(2)结合业务登记实名制信息。a.单位办理资质等业务时登记。办理资质新设立、升级、增项、延续、变更及施工图审查、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备案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b.个人办理资格业务时登记。注册人员在办理初始注册、延续注册、增项注册、变更注册、继续教育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现场专业人员在办理岗位证书、继续教育、延期登记、变更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安全管理三类人员在办理A、B、C证首次申请、延期、变更、继续教育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岗位人员在办理岗位证书、继续教育、延期登记、变更等业务时,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在办理首次申请、延期、变更、遗失补办时要完成实名制信息登记。(3)实名制登记信息内容。基本信息: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岗位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工作经历和业绩、个人证件照(近照)、个人签名等信息。(4)IFA广域网考勤系统。IFA广域网考勤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项目部下列人员: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质量总监、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监理总监(注册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及项目部施工特殊工种作业操作人员,进行人脸识别登记,实行广域网络考勤(IFA),由地方建设主管部门、监督机构或建筑施工企业监督实施考核。

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为及时、准确了解施工现场操作过程,实时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的缺陷和施工环境影响情况,以及施工项目中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时刻掌握施工场地治安状况等。施工企业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施工现场根据需要在各个角度设置远程监控系统,并成立信息化办公室,配备专职信息管理员,实时监控现场违章作业行为、防护措施、作业人员情况、项目工地人员进出,以及对重大事故隐患、治安状况实现网络远程跟踪、监测和控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技术实行企业安全管理,将企业监控日常在线情况作为企业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司随时通过抽查视频在线率,不定期抽查项目监控,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关问题及时通知到项目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进行整改,同时可以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对讲功能网络,通过电子地图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快速导航,采用手机3G或WiFi上网实现移动执法。

三、远程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系统,是通过现有的各种电信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资料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因建筑施工企业人员分散,通过建立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将多方音视频交互、电子白板、文件共享、动态PPT、协同浏览、媒体播放、桌面共享、文件传输、文字交流、远程控制、会议录制与控制等方式实现远程视频会议,实现办公不限地域区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在短时间内召集相关人员或全体员工,进行会议、培训、安全学习,既节约会议经费、时间,同时管理层还可及时与员工面对面地信息交流和沟通,使处于不同地方的人就像在同一房间内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四、动态管理系统

针对安全执法中存在的时效性不足、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动态化管理系统予以改进:(1)建立各方参与、交互式的工程信息系统。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互动式的数字化工程信息平台,可与企业互动,并充分调动企业安全管理的信息,为实施施工安全动态执法提供基本保障。系统的搭建以“项目”为管理单元,分为项目信息、施工过程信息、监管信息三部分,他们之间通过数据交换实现协同工作。一方面企业根据系统设置的界面主动录入关键工序信息,另一方面监督机构执法建立在企业填报施工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执法内容更具针对性。施工过程信息记录、强制性条文审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诚信系统等有关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可供追溯的数据库,不仅节约行政资源,提高执法效率,还起到固定证据的作业。(2)实施“节点式”抽查执法。实施“节点式”执法的目的是要转变以往对项目无目的、随机检查的模式。执法人员首先根据交互式的信息系统初步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特点,对建筑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的关键工序设置安全节点。其次,信息系统根据企业填报内容自动记录施工过程信息,当施工进度到达安全节点时,监管信息系统可自动提醒结合视频监控对工程节点的设置主要参考超过一定的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3)实施现场移动执法。施工现场移动执法是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3G、GPS、数据交换等技术手段,集成执法文书管理系统、实时联机操作,以实现执法人员在现场实时上传执法信息,打印执法文书的一种执法手段。实现执法人员在现场实时上传执法信息,提高现场执法的时效性和威慑力。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活跃的生产力要素,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深深地扎根于建筑业这块沃土之中。它的理念、理论和实践都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安全和生命更以时刻鸣响的警钟不断敲击着人们的心灵深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也成为新时期建筑业永恒的课题。安全管理成为建筑业发展升级,成就辉煌,结出硕果的一门必修课。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由局部的技术辅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工作,特别是对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管理水平,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信息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我们在搞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现“中国梦”建设的强有力的推动。

参考文献:

[1]周尚永,张健,朱艳.科技兴安-实现本质安全的必然之路[J].建筑安全,2013,(12):59-60.

[2]黄爱莲.依托信息化管理构筑建机安全生产屏障[J].建筑安全,2013,(12):61-62.

[3]连保廉,朱奋发.建筑施工安全动态执法分析.建筑安全[J].2013,(1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