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相关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合同管理相关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

篇1

从小学到中学,我发现路越来越堵。虽然摄像头和电子警察越来越多,但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法学家贝卡利亚说,对于犯罪最有约束力的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交通违法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就是因为它是否被记录和处罚有很大的偶然性。

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开始了社会调查和初步构想。

2 基础调查

2.1 现有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广义的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警察、交通监测子系统(包括路面图像监控和电子警察装置)、交通控制子系统(包括智能红绿灯系统)、交通导引子系统(包括流量指示和导引装置、可变车道指示装置),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准。其中,与交通违法行为关系最密切的装置是交通监测子系统。

交通监测子系统最大的缺陷是路面图像监控和电子警察装置相互割裂——图像监控主要基于治安管理的需要,故虽然记录了车辆的图像和数据,却不具备电子警察的功能。而电子警察固然有很多优点,缺陷也很致命:成本高,位置固定易被发现,只能被动记录不能主动预防,无法覆盖全部路面,甚至经常有车辆突然发现电子警察而紧急减速、严重危及后车安全的情形。

2.2 现有的车载行车辅助装备只服务于车主

目前,常见的车载行车辅助装备有电子狗,导航仪、行车记录仪、车载智能服务系统。

电子狗能提示限速、路口及电子警察装置,不过功能单一,需要不断升级,但信息还是经常不准,已被基本淘汰。

导航仪除了电子狗的功能外,还可以接收GPS信号定位开展导航,但经常把驾驶人指引得晕头转向。

行车记录仪类似于车载摄像头,主要被驾驶人用来预防“撞车党”“碰瓷”。

车载智能服务系统以通用的OnStar系统和丰田的G-BOOK为代表。服务中心通过GPS和无线通信技术提供服务,包括碰撞自动求助、路边救援协助、车门远程开启和锁闭、停车位置提示、车况检测、音控领航等。

上述行车辅助装备为车主服务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一味的迎合助长了驾驶人的侥幸心理。通用推出OnStar系统之初并无电子狗功能,但进入2013年,导航下发的路线就自动附带了电子警察提示。这些服务表面上使驾驶人避免了交通违法行为,但事实上往往导致其违法变本加厉——驾驶人往往会在没有得到辅助装备警告的路段肆意违法行车。

2.3 上述系统不成体系

目前,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和车载行车辅助装备是相对独立甚至割裂的,没有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互动的、完整的系统,相当于配备了大量高端的个人电脑甚至银河计算机却没有联网应用,没有实现作用最大化。

3 初步构想

3.1 系统概况

要整合城市交通管理系统,首先,强制规定所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安装“行车伙伴”智能服务装置,并经交警部门登记信息。其次,将现在的交通管理系统和企业商业化服务运营中心整合成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监控处理中心。最终,“行车伙伴”与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监控处理中心通过网络相连,形成完整、互动的系统,实时监督车辆运行和城市交通状况、提供特定的服务。

3.2 系统构成

(1)机动车“行车伙伴”智能服务装置。“行车伙伴”智能服务装以现有的OnStar、G-BOOK等智能服务系统为基础,国家实行标准化管理,统一、强制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实时定位。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实现实时定位,并记录路线、速度等要素。

二是信息上传。即时将信息上传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监控处理中心保存。三是记录备份。就像“黑匣子”,自己备份信息,起到双保险作用。“行车伙伴”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比如红绿灯、设置等)联网后,能直接记录机动车超速、闯红灯等行为,和路面图像监控装置联网后还能记录遮挡号牌等电子警察无法记录的行为,实现对车辆行驶情况的全覆盖。

当然,“行车伙伴”可以保留现有的OnStar、G-BOOK等智能服务系统的商业化功能,由车主根据各自的需要自主选择。

(2)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监控处理中心。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监控处理中心以现在的交通管理系统为基础,整合了现有企业商业化服务运营中心的部分功能,与“行车伙伴”通过网络相连,形成完整、互动的系统,实时监督车辆运行和城市交通状况、提供特定的服务。简言之,具备系列功能:一是提供证据。向交警部门提供车辆违法行驶的证据,帮助交警部门实现违法必究。二是预防违法。系统足够强大时,对有违法、事故的倾向和行为的车辆自动发出语音警示。三是预防犯罪。一旦车辆行驶异常,危害公共安全,系统自动远程控制车辆停车、锁闭车门并呼叫治安部门前往处置。

(3)企业商业化服务运营中心。整合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后,企业商业化服务运营中心仍然保留,由企业实行商业化运作,继续根据车主的要求,使用与“行车伙伴”独立的各自的装置提供差别化服务,包括智能导航、车门远程应急开启和锁闭、停车位置提示等。

4 主要支撑

篇2

1.合同总体策划

1.1 合同总体策划的概念及意义

在项目的开始阶段,为使项目合约工作有计划地、高效地顺利开展,从而使项目建安成本得到切实、有效地控制,业主须进行合同总体策划,即对合同分判方式进行决策,确定将整个项目工作分解成多少个独立的合同,合约管理架构(总包与分包和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关系),各合同的工程范围和界面、招标方式、招标时间等。

合同总体策划决定合同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合同总体策划是起草各个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的依据,策划的结果最终具体地通过合同文件体现出来。

合同的总体策划是确定对整个工程项目有重大影响的,带有根本性、方向的合同问题,是确定合同的战略问题。其目标是通过合同保证项目总目标的实现,对整个项目的计划、组织、控制有决定性的影响。

1.2 合同总体策划的要求

1)业主要从确保项目成功和各方面的互利合作的角度,在项目实施前对整个项目合同方案预先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以确保整个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合同主体的众多合同顺利履行,从而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和效益。

2)业主应该理性权衡工期、质量、价格三者的关系,追求项目利益最大化。

3)各合同承包界面的划分要明确清晰。若各合同承包界面划分不清,不但会出现各承包商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而且不利于业主对投资和进度的控制。对需要交叉配合的界面及易混淆的工作内容,建议在相应招标文件中列出承包界面,特别是总承包工程。

4)合同责权利应明确,由于总、分包合同往往不在同一时间签订,所以在设定相应招标文件之时,就要强化合同生效前的审查,并对日后可能出现的缺陷和疏漏制定相应对策,防患于未然。针对大型工程总承包与专业指定分包商可能在质量、组织、资料、技术、安全、成品保护、现场平面布置等方面管理责任不明确的现状,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增加相应的合同条款,从而让总、分包商在投标时即明确其责任,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

1.3 合同总体策划的依据

合同总体策划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工程项目特点、业主和承包商情况及项目所处环境。

1)工程项目特点

工程的类型、规模、特点,技术复杂程度、工程技术设计准确程度、工程质量要求和工程范围的确定性、计划程度,招标时间和工期的限制,项目的盈利性,工程风险程度,工程资源(如资金、材料、设备等)供应及限制条件等。

2)业主情况

业主的资信、资金供应能力、管理风格、管理水平和管理力量,业主的目标以及目标的确定性,业主的实施策略,业主的融资模式和管理模式,业主期望对工程管理的介入深度,业主对工程师和承包商的信任程度,业主对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要求等。

3)承包商情况

承包商的能力、资信、企业规模、管理风格和水平、在本项目中的目标与动机、目前经营状况、过去同类工程经验、企业经营战略、长期动机、承受和抗御风险的能力等。

4)项目所处环境

工程所处的法律环境,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物价的稳定性,地质、气候、自然、现场条件的确定性,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获得额外资源的可能性,工程的市场方式(即流行的工程承发包方式和交易习惯),工程惯例等。

1.4 合同总体策划过程

1)研究企业战略和项目战略,确定企业和项目对合同的要求。项目总的管理模式对合同策划有很大的影响。一个项目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项目管理体制,则有不同的项目任务的分解方式,需要不同的合同类型。

2)确定合同的总体原则和目标。

3)合同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列出可能的各种选择,按照上述策划的依据,综合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得失。

4)在项目过程中,开始准备每一个合同招标时,都应对其合同招标策划再做一次评价及相应修订招标策划方案。

1.5 合同总体策划需关注事项

工程分判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标人参与投标,以发挥各个承包商的专长,降低造价,保证质量,但分判也要考虑到便于施工管理、减少施工干扰,使工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业主不能希望通过签订对承包商单方面约束性的合同捆死承包商,或压低合同价格,不给承包商利润,否则最终不仅损害承包商的利益,最终也会损害项目总目标。

实践中,总体策划可能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进行总体策划,合同分判方式、合同管理架构、合同招标时间等全无计划,边做边看,无序签约,这种作法必然导致各方问题和纠纷不断、工程管理混乱。二是虽进行了总体策划,但策划却脱离业主、承包商情况和项目及环境特点,导致自己处于不利的合同管理地位,工程管理困难。

2.合同招投标策划

2.1 招标策划的概念及意义

招标策划,就是招标人(业主)在准备招标文件前,根据自身情况、项目特点、潜在投标人情况等,确定的招标方案。

对于项目已完成合同总体策划但尚未签订的合同,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合同不能按照原先总体策划的思路去签订,所以每个合同招标时都需要再一次对其招标方案进行重新评价、修订。如将原先打包的大类或大范围合同分解为数个小合同,或因后续合同的范围将发生交叉,需要将多个合同范围进行调整,重新明确每一个合同的范围、金额及发生时间等。

招标时是否进行招标策划,招标策划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业主是否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招标,招标策划在招标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2 招标策划需确定的内容及建议

1)招标方式,常用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直接委托。

公开招标的优点是招标人可以在较广泛的市场范围选择承包商,各投标人充分竞争,有体现公平和竞争的一方面,但由于建筑市场鱼龙混杂,招标结果难以预料,对招标人风险较大,不建议采用,如必需要采用时可考虑采取进行投标资格预审、设置投标及履约保证条件、在合同违约及争议条款中加强对业主的保护力度等措施,为工程招标及合同实施提供保障。

邀请招标可以在招标前考察投标单位和项目经理的业绩、素质、管理水平等,保证受邀请的单位和项目经理比较可靠,建议优先采用,但这种招标方式应特别注意防止串标。

工程数额较小或地方垄断性质工程可采用议标并直接委托方式。

2)招标范围,招标范围是编制招标清单和投标报价的前提,需在招标策划时明确,如果不同合同招标范围界面模糊的,应在招标策划时认真梳理并在充分讨论后切割清楚。

3)招标估算价或招标控制价,建议在招标策划时确定招标控制价,避免招标结果出现重大偏差,设置招标控制价要求招标人对市场有较深入地调研,必要时可以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

4)评标方式,通常采用经评审地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一般项目建议采用经评审地最低投标价法,甚至可以不要求提供技术标。特殊项目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采用综合评估法,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时,应合理设置技术标、商务标和资信标权重,且应提出详细的技术标编制要求、技术标评分办法、商务标评分办法、资信标评分办法等。

篇3

1.严审工程预结算

审定工程预结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诸如:工程量、定额、费用及不合理技术措施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预结算中减掉增加费用,删除冗余内容,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以便达到控制造价的目标。

2.严把工程材料和设备价格

工程造价中建筑工程材料费用占据比例庞大,因此,严格把控工程材料和设备的价格,对于控制整个工程造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建设单位详细了解市场,掌握最新材料的价格信息,以便控制施工单位的材料价格,要求其做到物美价廉。

3.严控工程变更问题

工程变更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具有决策时间短,决策科学性差,监督薄弱的特点。从以往工程造价控制经验不难得出,压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变量,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一个难点。实际发生工程变更主要由项目设计变更引起,施工进度随着发生改变,从而工程量发生改变,造价得到控制。因此,项目工程师要严格控制处理工程变更及价款。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工程师需要及时处理并确认变更的合理性,根据施工单价和工期的科学合理性,确定施工条件变化,引发合同变更,最终确定变更价款。

4.严管索赔问题

索赔是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具体指根据合同权利,承包商向业主提出补偿的要求。承包商向业主索赔,业主便积极进行反索赔,会尽量化解施工中的索赔问题,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最终控制工程造价。出现索赔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业主选择合同模式不得当;

(2)合同文件和合同管理质量水平达不到要求;

(3)合同执行的前提不完善,存在很多不确定情况。随着国际项目逐渐扩增,索赔管理已经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一旦索赔管理不良,后期索赔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最终致使工程造价增大。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合同管理势在必行,避免索赔条件成立,如果出现,要及时处理,尽全力协商解决,因为一旦到了仲裁或者诉讼阶段,就会浪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增加工程造价。

篇4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制管理中采用的“代建合同”主要有三种模式:上海、广州代建制试点采用的“委托代建合同”模式,深圳、重庆、宁波、厦门代建制试点采用的“指定代建合同”模式,北京、武汉等代建制试点采用的“三方代建合同”模式。高校基建项目与政府投资项目相比,作为业主的高校既是投资方又是使用方,高校应根据所处地区的政策要求来选择采取哪种模式的代建合同。代建合同中需要重点关注代建范围、代建单位职责的明确约定、代建费的计取与核发、变更管理、履约保函、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2.1确定代建范围

代建方案的选择决定了代建合同中对代建范围的约定。根据高校基建项目特点、前期立项及设计完善程度可选择全过程代建管理或分阶段代建管理两种模式。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项目,可采取项目前期代建和项目实施阶段代建管理两阶段选择不同的代建单位或部分自行管理、部分委托代建管理的模式。前期代建工作范围包括组织编制可研报告、开展勘察设计招标、协助高校基建部门办理征地拆迁、环保、规划、消防、人防、绿化等政府审批手续、组织施工和监理招标选择以及办理开工前准备工作等内容。实施阶段代建工作范围包括组织各项招标及采购、洽谈、签合同,负责对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安全、文明施工的统一管理,审核、签证工程拨款意见,会同高校基建部门组织各项竣工验收,以及编制工程决算报告和负责工程保修期管理等内容。对于专业性不太强的一般性项目,可采用全过程代建管理的模式,全过程代建从头到尾都是由一家公司执行的,统一安排项目执行全过程的界面划分,减少不必要的接口管理,可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2规定代建单位职责

代建单位是高校基建部门委托的项目建设阶段的项目法人,是项目的建设管理主体,在高校基建部门委托的职责范围内对项目建设进行全方位、全权制、全责制的管理。代建单位对高校基建部门负责,作为建设方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严密的管理经验,对项目的投资、质量和工期进行专业化控制与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按合同目标顺利实现。需要指出的是,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与代建单位的责权在一些具体的工作中势必形成交叉与重合,因此在代建合同中应对代建单位各个环节的职责进行具体规定。

2.3计取代建费用

代建费指代建单位承担高校基建工程委托代建服务所应获得的报酬,目前国家对于代建服务计费尚无统一规定。不同地方的政府部门对代建服务费定价不统一,具体的定价方式有:1)招投标报价: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代建单位,代建单位的投标价即为合同费用,如北京、武汉等;2)政府指导价:由项目审批部门确定一个固定比例,或政府指导价,例如宁波市规定最高不能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90%;3)固定取费区间:有的地方在试点项目实践中,固定一个取费区间,在此范围内上下浮动,如宁夏自治区图书馆代建项目;4)代建费加节余奖励:项目竣工验收后,从项目结余资金中提取30%~50%奖励给代建单位,如中国科学技术新馆工程、国家网球中心、曲棍球场及射箭赛场工程等。由目前代建服务费现状可见,项目代建费宜根据代建工作内容、难度和承担的责任,在政府指导价的引导下由市场主体确定。可以考虑的具体方法有:在代建单位招标过程中,明确要求投标单位在投标书中详细列示费用明细及取费依据,并请评标专家就代建费做出专项评审,但同时也要避免恶劣竞争,防止低于成本中标的现象发生。当采用“总投资×费率×代建难度系数”的方法计取代建费时,代建难度系数应综合考虑委托代建范围、工程的功能复杂性、工程实施管理的负责性、协调管理的复杂性等因素。代建费可按照前期、实施期、后期分三阶段并结合绩效考核情况进行拨付。

2.4规定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是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像高校基建工程委托代建管理这种模式中,对变更的管理更是严格。代建合同发生变更的情形主要有委托代建工作范围的变更、相关工作时间的变更、合同各方责任、管理、义务的变更、委托代建费及其支付方式的变更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的变更等。合同变更应经过相关各方协商一致后,相关各方签订一个附加协议作为原来合同的一部分,该变更方能生效。高校基建方应严格控制变更管理,例如《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就注明:“严禁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施工洽商或者补签其他协议随意变更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总投资额。因技术、水文、地质等原因必须进行设计变更的,应由建设实施代建单位提出,经监理和使用人同意,报市发改委审批后,再按有关程序规定向其它相关管理部门报审。”

2.5实行履约保函

为了有效地控制代建风险,可采用要求代建单位提交履约保函的方式作为约束机制。代建单位确定后,应向高校基建方提供银行出具的一定金额的履约保函,保函提交后才能签订代建合同。代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代建单位未能完全履约致使投资增加或工程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损失或投资增加额一律从履约保函中补偿。

2.6建立奖励机制

实行履约保函是约束代建单位严格履行代建合同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增加代建单位做好代建工作内在动力出发,使代建单位严格履行合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可建立奖励机制。代建单位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按代建合同约定的代建酬金和工程项目的结余奖励。为了激发代建单位搞好代建工作的积极性,可在招标文件和代建合同中,把代建费定得低一些,同时把项目竣工验收后,按项目结余资金奖励给代建单位的比例定得高些。这样代建单位为业主节省工程建设资金或增加投资效益,就可以取得较高的工作回报,从而达到代建双方的共赢。

篇5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核电设备制造更加复杂,其质量管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因此,对核电设备制造的质量管理模型进行分析,明确其需求,制定高效的解决方案,以产品制造的质量管理思想进行质量控制的同时,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质量管理系统结构设计、业务对象提取、数据库设计等,完成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通过管理系统实现质量管理和控制。

1 核电设备制造质量管理模型

1.1 质量管理综述

质量管理是指与质量有关的指导和控制的相互协调活动。为了进行更有效率的质量监管,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以实现其职能。质量管理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与生产密切结合,依据各种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二要对生产外料进行严密管理,防止进厂的外料发生漏检。检查要有理有据,结果能使人信服。三要能准确反映生产情况和质量情况,保证质量检测无遗漏,无错误。四要管理制造车间的质量检验标准,严格按照质检标准生成检测报告。五要保证检验单据的生成方式灵活,并且检验内容和指标可调整。六要妥善保存纸质检验报告。

1.2 质量管理模型分析

核电设备制造的质量管理模型主要采用的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即PDCA管理循环。PDCA管理循环是源自于管理学的一个通用管理模型,循环细分为P(计划)、D(执行)、C(检查)与A(总结)四个环节,通过P、D、C、A四环节的循环作用来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作为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PDCA循环也适用于核电设备制造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核电设备制造管理中,P代表的是计划,主要是分析企业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结合生产环境制定解决措施,提出质量管理计划,并分析结果。D在核电设备制造企业中代表的是质量计划制定后的实施阶段。C代表的是对上述执行结果的验证、分析和检查阶段。A代表的是对上述质量管理结果进行总结检查、反馈,将经验归纳为方法,重新提交并进入下一循环阶段。

因此核电设备制造的PDCA质量管理模型可表述为:P:质量技术编制(包含采购质量计划编制与产品质量计划编制)D:质量计划的执行与控制(细分为对应采购质量计划的原材料采购控制,对应产品质量计划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以及产品出产质量控制)C:产品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A:产品质量的反馈与总结进而得出下一步核电设备制造的产品质量标准(包含检验方法、产品标准等)P:依照新的产品质量标准再度进行质量计划编制,由此循环往复,直至达到高质量管理成效。

PDCA管理体系主要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可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在PDCA循环中,设备制造的各级管理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循环,相互之间形成大环套小环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通常PDCA循环的上一级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实现。在整个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A是整个循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既是循环结束的阶段又是循环开始的阶段。在循环完成以后,需要进行总结和提高,将所获得的经验纳入质量管理的标准,将需要提高的部分融入新的循环中。

在建立PDCA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出质量管理的核心业务包括质量计划、质量的检验控制、质量保证、质量统计及分析和质量的反馈。各个业务包含不同的质量管理要求,对应PDCA管理模式的各个阶段。核电设备的质量管理业务流程也主要是按照PDCA管理模式进行的,根据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编制质量计划和采购质量计划设置流转卡,再根据指定的质量计划执行,依据质量检测报告单进行质量情况的分析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调整质量计划,进入下一阶段的循环。

2 核电设备制造的系统设计和实现

目前,国内核电设备制造的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多级的重复质量控制,影响生产进度,导致资金投入过多,质量计划制定不合理,易出现漏检现象,质量统计分析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质量管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高效的质量管理。

2.1 系统体系设计

核电设备制造的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对象提取、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等。这里主要分析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业务对象提取。通过组装现有的与业务流程紧密联系的业务构件、调整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方式建立应用系统,使系统拥有快速变化的能力,适应软件的需求。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接口层、业务构件层、构件容器层以及平台软件层。接口层对应客户需求,出发和启动业务流程。业务构件层主要是对应业务流程中的共性部分以及相关的对象和规则。构件容器层和平台软件层主要是为整个系统运行提供一定的环境和基础设施。

业务对象提取主要是通过编制质量计划和流转卡设置而实现,对每道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然后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产品的质检卡,设置产品的质检内容和对象。最后根据各种检测,生成质量检验报告单。如果发现质量存在重大不合格问题,则需要生成不合格报告。核电设备制造中的各个核心业务对象质检都存在联系,其相互之间作用形成了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

2.2 系统实现

质量管理系统主要基于构件的框架进行实现。构件的框架结构设计从上至下依次为展示层、控制层、业务领域层、持久层以及资源层,各层执行不同的命令。采用的技术主要有POJO技术、Ajax技术、Dhtmlx技术、BO、DAO以及AML技术等。系统的实现过程中,业务构件的实现至关重要,关系到质量管控能否有效实现。在业务构件实现过程中,质量计划的编制是重中之重。其实现过程主要包括:编写质量计划展示层,存在三个文件。QualityPlan.jsp负责存放暂时代码,包括查询和编制等信息。QualityPlan.js负责检验和提交代码信息。QualityPlan.xml负责存放展示配置权限信息。在质量计划控制层中,主要是对展示层的信息进行检验,明确其是否符合业务规则的需求。同时,根据要求调用业务领域层。在质量计划领域层中,主要是编写业务对象逻辑。在质量计划持久层中,其负责对Model层调用XML文件的SqlMap实现数据库操作。主要对单条进行删减、增加、修改以及查询。最后通过对产品编制质量计划,输入产品和计划数据,依据质量计划设置流转卡,采用质量管理评价模型中的质量统计报表,通过报表分析得出产品的质量情况,理顺质量管理中的各构件之间的关系,迅速找到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实现核电产品制造的高效质量管理。

3 结语

通过对核电设备制造的质量需求、质量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可采用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同时对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各构件之间的关系,并在基于构件的框架上研究了质量管理系统的实现。随着核电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其质量管控还需要进行不断拓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蔡琳娜.核电设备制造质量控制方法探索[J].质量探索,

篇6

1.1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等级划分,合同管理风险可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可控风险是在合同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规范化的流程管理,进行信用风险评价、履约风险评估、合同争议解决、合同解除管理等,最大限度地规避或降低风险。不可控风险是指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政治、政策、法律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因素影响,造成合同不能正常签订、履行。

1.2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范围划分,合同管理的风险可分为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一般情况下,合同管理的客观风险受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合同条件以及国际惯例等制约和影响,其风险责任是合同双方无法规避的。而合同管理的主观风险受内部和外部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是可以规避的。内部管理风险是由于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造成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或转移、解除过程中存在风险,这种风险可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或带来巨大损失。外部环境风险是由于合同对方信用等级较低、不正当竞争以及财务状况不佳等因素,造成的蓄意欺诈或违约导致合同管理风险。1.3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

按照风险防范控制的责任划分,合同管理的风险可分为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直接管理风险是企业自身在直接参与合同管理全过程中,由于在合同评审、履约、变更或转移方面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因素,给合同管理带来的直接风险。间接管理风险是企业自身在间接参与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中,由于合同中的联合体成员、分包方及第三方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合同的履约、变更或转移、终止等方面存在的管理风险。

2合同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合同管理风险贯穿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或转移、终止等各个环节。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合同管理制度因素和人员素质因素。

2.1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客观因素,主要涉及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自然灾害事故等不可控因素。经济环境变化因素受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形势等影响较大,只能提前进行预测和进行必要的风险规避。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因素主要是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现行法律法规的适当调整,调整的内容、时限、幅度可在一定范围内搜集和预测,相对经济环境变化风险可控程度高。自然灾害事故因素偶然性较强,很难提前进行预测,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可通过风险转嫁等进行分担。

2.2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

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对合同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等因素。风险意识因素是对合同隐含的风险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必要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如在合同中经常出现责权利不平衡,罚责不对等的情况,使承包方在苛刻的条件下,被动地承受质量、付款、索赔等方面的诸多风险。法律意识因素是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全过程中,对现行的法律法规掌握不深,重视程度不够,对合同条款未做仔细推敲,未按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签订和履行合同,不能有效地规避合同法律风险。例如:一些建筑工程在开工后再补签合同,存在制的认识程度不高、责任意识淡薄,造成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失灵,给合同管理带来风险。

2.3合同管理制度因素

合同管理制度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关键因素,主要涉及合同评审制度、成本核定制度、工程款支付制度、结算管理制度等因素。合同评审制度因素是各部门在合同评审中未按评审程序、内容、标准、时限等进行评审,致使合同不能正常签订或存在履约风险。成本核定制度因素是未按成本核定制度进行成本分析、核定,造成经营风险。工程款支付制度因素是一些单位未按合同条件支付工程款或随意挪用工程款,对各类分包分供合同的付款不能加以有效控制,导致合同履行存在风险。结算制度因素是由于结算制度不完善,不能及时对已竣工项目进行结算;对以往项目不能及时进行清理、核查数据;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导致结算不能顺利进行,合同履约不能圆满完成。

2.4人员素质因素

人员素质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因素。知识结构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或对经济社会变化的敏锐性不强,缺乏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的准确分析、预测,造成合同在签订和履约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能力水平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未能发现合同中条款不合理的风险;发现问题,但未提出合理性改进意见的风险;起草合同人员未采纳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风险等,致使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风险。

3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在合同管理的实践中,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合同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可分为合同流程管理体系、合同文本体系、信用评价体系、风险预警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等内容。

3.1建立健全流程管理体系

合同流程管理一般由合同调研、策划、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签订、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存档等环节构成。明确流程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每个环节有制度、有落实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对合同的全过程监管,就要在合同的准备阶段、签署阶段、履行阶段和履行后管理阶段,指定专人进行监管,开展综合评价,以确保签约合同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合同表示真实、条款完备、表述规范、签订手续和形式完备,能有效防范与控制合同风险,实现合同流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2建立健全合同文本体系

合同文本风险是指合同条款不合理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合同条款存在的不合理、不完整、不严密;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控制风险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执行评审制度。因此,要根据国家规范化合同示范文本,综合考虑合同的类型、管理方式等不同要素,建立本单位的合同标准文本体系。并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合同文本的发展变化,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同时,拓展思路,及时补充完善合同文本体系,力求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合同管理与投标报价、成本核定和结算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合同管理人员须认真仔细地对各个业务单位报送的合同进行审查、把关,严格做到“四不”标准,即:不规范的合同不加盖公章、不合法的合同不加盖公章、不经审核的合同不加盖公章、有巨大经济风险的合同不加盖公章,才能从源头上避免不完善合同的发生,切实提高合同签订的准确率。

3.3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是使合同双方增强互信、加强合作、确保合同签订和履行顺利进行的平台。为此,应建立并完善分级信用等级制度,对合同当事人的组织机构、经营现状、财务状况等情况进行信用评价,划分等级,建立合同对象的商业信用档案等,并纳入日常动态管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对于信用良好的单位可给予优先考虑,反之,则从严掌握。

3.4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实施合同管理全过程风险预警是降低合同风险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建立并完善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对合同对象的信用等级进行分析,在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全过程分阶段进行风险评估,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实行分级分类预警,果断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要建立信息会商制度,通过对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对发现的风险隐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集体会商,研究防范和控制措施。在实践中,对各单位合同中潜在的风险、条款的合理性以及收益情况进行认真负责的评判,特别是对所报收益过低、甚至是亏损的项目应要求其找出问题的根源和风险之所在,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上报详细的报告,对如何化解风险进行详细说明,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风险。要建立风险跟踪制度,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实时跟踪、反馈和预警,努力降低合同风险。

3.5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是有效控制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管理体系可包括定管理、项目施工预算管理、项目结算管理、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等内容,可通过互联网或单位内部局域网实现各单位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全面掌握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推广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执行力差、管理人为因素大的问题,能够有效实现过程管理控制,适时反映合同管理状况,最终达到对合同管理过程加以控制的目的。

3.6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篇7

前言

在经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建筑企业为确保其稳定发展,需要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价值,以应对激烈的经济市场环境。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合理的实施成本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等,将项目施工中所控制下来的成本间接转化为企业效益,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企业结构与优化资源配置,以此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案,以及如何选择可靠的成本控制措施是当前建筑企业所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也正是本文中所要分析的主要内容。

1 成本与成本管理概念

成本所指的是个人或企业在整个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等经营活动中所消耗生产要素的价值,以货币的价值予以表现。成本概念随着不同时代背景以及经济的变化,在不断的被调整以及完善,就现阶段而言,经济市场中关于成本的定义存在着诸多方向[1]。

成本管理具体所指的是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各项成本的核算、评估、决策、控制等行为。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在各个生产环节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产品生产期间的资源损耗。

2 公路交通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价值

2.1 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基础路径

公路交通施工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且具有着一定的多样化与流动性,整个工程项目的价格预估是进行整个工程成本的预算并进行投标而得出的,这个预估价格是建筑企业竞标的主要优势,需要在工程预算中进行综合的考虑,得出一个在确保企业受益的基础上尽量低的价格是成功竞标的关键[2]。这个竞标的最终价格在除去施工项目投入成本后才是企业的最终受益,为此,合理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主要环节,也是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阶段。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基于多种因素导致实际投入成本超出预算,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施工材料出现问题、施工现场环境出现变动影响工期进行、施工周期被延长、竣工验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实际成本的上涨。所以证明工程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而在此阶段中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则能够对这种流动性与不确定因素进行事前控制,有效的改善项目施工期间成本失控局面。

2.2 提升成本控制效果的基本方法

战略决策是建筑企业赢得利益的最直接手段,工程战略具有重要的地位[3]。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战略因素,在确保不会影响到企业经营战略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现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多数企业所选择的战略方向都是成本方向的竞争,经由成本的降低,获取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若成本控制方法选择不当或控制效果不理想,则会损害到企业的最终效益,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到亏损局面。为此,需要合理的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管理,避免过度成本控制情况的发生,从而确保企业的成本控制有效性。

3公路交通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措施

3.1 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的实施都必须依据一定的制度,而成本管理也是如此,成本管理活动的实施必须要确保有可依靠的制度。成本管理在实施期间成本责任制便是一个主要的依靠,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责任制,是提升成本管理水平的关键内容[4]。需要在建筑企业或施工单位内部建立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体系,将权力与责任相互协调,将成本浮佑虢崩进行紧密联系。建立一个完善的责任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落实:第一,充分落实各个部分的权责分配,制定清晰的岗位描述,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交叉区域或盲点,形成资源浪费行为。第二,建立完善的成本责任定位,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其责任需要充分与权力相对应,规避现象的出现。第三,充分明确各层级的成本指标,建立分级控制体系,各层级之间相互制约,相互限制。

3.2 树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念

成本管理的理念绝不只是在生产环节进行成本的控制,而是将成本管理深化到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包括企业自身生产、客户方面以及供应商方面,都应该是成本管理需要关注的地方[5]。市场是建筑企业或项目施工单位的经营导向,基于此,将企业运行成本控制在市场价格之下,才能够将其代表的效率转化成企业效益。在现阶段的经济市场环境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在内部树立一个成本管理理念,树立成本管理为系统性的工作,关注成本管理的全面性。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需要对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到最为适合的成本管理方案,以此为核心建立系统性的成本管理体系。同时,现代经济市场中多样化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非物质商品逐渐充斥在市场中,成本管理的核心必将随之发生转变,将向非物质产品成本发展。

3.3 完善现有的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具有建筑企业特色的成本管理体系是成本管理落实的基础保障,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架构,能够对成本信息失真问题做到有效的控制,且能够调整以包代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6]。就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严格且合理的制度能够有效的控制交易发生的成本,也就是说,对现存的成本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能够有效的降低损耗,实现控制成本的核心目的。在逐步健全成本管理制度与架构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关注制度的制约性,同时也需要关注相应制度对员工的激励性。一旦管理制度缺失了制约性,则会造成管理制度的孤立,便形成表面化,不能够实现成本管理的实际价值;若缺失了激励性的成本管理制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必将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相关政策的长久推行。基于此,若想企业内部所推行的制度能够实现长久效应,其激励制度是不能够缺失的,如此才能够科学合理的提升全员控制成本的主观能动性。

3.4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成本管理办法

就公路交通施工项目而言,建筑企业或施工单位在传统成本管理中,多是经由减少人力资源或材料的成本投入来控制整体投入成本,但就现阶段经济市场环境而言,建筑企业继续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显然不能够配合发展需求,单一的成本管理、节能降耗等数量属性上的管理措施,不能够更为有效的缓解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矛盾,难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7]。基于此,要改善建筑企业现有成本管理的不足,便需要从成本管理方式上推陈出新,也就是在原有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引进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实现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就现阶段而言,相对成熟的成本管理包括责任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以及系统管理方式等,建筑企业可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与企业经营特点,将适于企业应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引入到企业内部,实现成本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更新。

4 结束语

成本管理对优化企业结构与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具有重要影响,而建筑施工单位为确保其稳定发展,需要借助于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不断的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尤其是在公路交通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成本管理内容较多,包括施工周期、施工材料、劳动力资源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施工阶段投入成本的流动性,为此,必须要经由有效的成本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各项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进行控制,从而提升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效益。可以理解为合理的成本管理能够直接提升成本控制效果,间接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建筑施工单位的长久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新燕.高速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5(09):200-201.

[2]T国艳.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4,09(15):323.

[3]张厚英,万东东.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7(10):193.

[4]庄江涛,胡成龙,曾军.高速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及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19):142.

篇8

1.1 工程建设中合同管理的意义 施工合同是为了明确建设单位和总包单位以及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之间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制定的协议。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前后必须对合同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合同条款周密、详实、严谨,使合同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合理地解释,防止日后双方争论。实施过程中,要求管理合同的人员必须懂得造价管理,才能极为专业地加强合同管理,降低工程风险。

1.2 工程建设中造价控制的意义 造价控制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预定限额内,对于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造价控制往往从多方面实施措施,加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是目前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总要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证工程进度、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使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达到最优化。

1.3 工程建设中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的关系以及影响 由于土建工程项目的造价必须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况真实反映施工企业的实际消耗和工作效率,为了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现如今对施工合同的管理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合同的签订必须周密、详实、严谨,不能有引起双方争论的模棱两可的解释。而且在合同签订之后的实施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必须对合同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施工处理。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合同管理贯穿到整个施工造价控制过程中。施工合同明确当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要求合同的签订必须公平合理、严谨清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合法性,减少纠纷,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保证合同能够有效实施。在总价包干模式下,一般招标文件中都要求设定变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实行定额计价。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将实际施工图纸与招标图纸进行比较,采取相同的计价方式,对造价实行相应的增加或扣减,让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在可预见的范围之内。

从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角度来看,施工合同管理的内容涵盖了实施阶段与造价相关的所有方面,是解决工程双方经济争议的重要依据。由于合同签订时,就确定了合同价款,承包方式,工程款支付方式,以及材料供应及价格,计价方式,工期质量要求等条款,所以施工合同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如若不履行合同约定,就会影响另一方的权益。按合同规定,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施工合同为依据,使受害方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解决工程双方的经济争议,确保工程的竣工结算。

施工过程中各类变更对造价的影响。由于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常常会因为实际的操作出现设计变更、工期变更、施工变更等各种情况。那些对整体项目影响很小的变化,只要合同双方进行书面确认就可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图设计变更较多,而且有的牵扯到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及装修标准等大的变更,这些都会导致造价的较大变动,这必然会给工程造价的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工程设计内容,防止随意变更工程内容、规模以及建设标准,防止工程造价的提高,增加工程造价的控制难度。在出现变更时,合同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确认合同变更的原因,如果是承包商的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或工期延误等状况,合同造价将不予以追加,由承包商自行承担。

合同管理中主要材料的采购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为材料费用在项目总成本费用中占据了一半以上,所以材料费用的控制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材料的消耗量以及进场价格控制是材料费控制的主要方面,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量,防止超标使用,而在材料进价方面,要多方询价,把握市场情况,尽量采用供应及时、质优价廉的材料,以达到工程造价的要求,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合同管理索赔对造价的影响。索赔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赔偿要求的行为。主要有人为障碍,工程变更,材料价格调整等引起索赔的方面,其理由要正当,并且要有充分证据,如招标文件,合同,各种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还有材料采购,订货,运输,进场,使用方面的凭证。在施工阶段,由于双方对合同条款理解上的差异,也会引起加合同纠纷,所以合同双方必须加强合同的跟踪管理,做好工程施工记录和文件管理,根据合同条款进行正确的处理索赔问题。

2 合同实施中的管理

2.1 合同管理的动态性 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比较长,导致了合同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要实时的对合同进行动态管理。在合同的签订中,特别是对变更合同的签订,一定要做到格外谨慎,防止过早、过量签证,要依据相关合同条款进行衡量,收集和整理工程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文件,对合同变更部分进行审核与分析;及时处理停工损失,严格执行定额标准,参照有关规定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补偿。

2.2 合同管理中的工程款支付 合同签订后应建立工程款支付计划台账,与工程项目进度吻合。根据合同规定支付,使资金落实到位。工程竣工结算后,根据合同规定对工程保修金、保证金要进行归还或撤销。

2.3 合同中的索赔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索赔是一种正常现象,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合同是索赔的第一依据,所以在工程的施工工程中,一定要加强主动控制,工作做在前面,减小工程索赔,使得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降低工程造价。

3 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及造价控制对策

3.1 在思想上要重视合同管理及造价控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3.2 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认真分析招标文件和工程现场情况,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方法减少中标后的风险。

3.3 建立强有力的合同管理及造价控制管理人员,增强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及工程报价的准确性,加强合同谈判工作,严把合同签定关。

3.4 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注重项目实施前合同的交底,严把材料费,抓好分包合同管理,做好计量支付工作,完善相关签证手续,加强管理以减少工程索赔。

3.5 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提供完善的工程结算资料,审核后报送业主,以施工合同和结算审计报告为依据,结算工程款。

3.6 增强技术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防止技术人员只注重技术,而忽略了造价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 总论

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是一门精细的科学,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及工程造价控制的全过程,需要造价管理人员及合同管理人员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雄厚的实践管理经验;合同是造价控制的依据,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理顺价格、费用及合同的关系,建立符合项目特点的合同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实现最好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勇.项目业主施工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J].管理与财富.2009.

9:83-84.

[2]王胜英.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及造价控制[J].四川建材.2006(3):183-185.

篇9

Effects of Different Soil Managements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Korla Pear Fruit

CHEN Xin-yan, SUN Xia, JIANG Ping-an, LI Jian-ping, YE Wei-li

(College of Grassland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Xinji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 In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t soil management mode in the Korla pear orchards in the south of Xinjiang,its influence on Korla pear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reatments of growing grass and covering straw effectively enhanced the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compared with clean tillage,and showed the order of growing grass>covering straw>no-tillage>clean tillage. The fruit of the treatments reached standards of pear fruit shape. growing grass and covering straw improved soluble suger, soluble suger, acid and vitamin C content,but hardness and titratable were lower than clean tillage.

Key words: soil managements;Korla pear;yield;quality

果园土壤是果树生长所需水分和矿质营养的来源和基础,而土壤管理方式是果树栽培和有机安全果园建设的重要技术内容之一[1]。目前,大部分果农管理果园一直延用传统的清耕制,即冬季深翻树盘,生长季节中耕除草或打除草剂的管理方式[2]。传统的清耕法会加速土壤有机质消耗,破坏土壤结构,最终导致果园土壤肥力退化。目前,许多国家已广泛采用果园生草地面管理模式[3-5],欧美及日本实施果园生草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55%以上。果园生草模式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果园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土壤肥力,并有利于果树害虫天敌的繁育, 抑制杂草生长,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对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起到一定作用[6-7]。香梨是新疆南部广泛种植的特色果树之一,栽培面积大,但长期以来果园管理采用清耕的管理方式使园内生物多样性差,生态小环境恶劣,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频发,果实产量、品质下降。本试验选择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梨园,研究分析了不同果园土壤管理方式对香梨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该区域改进果园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新疆南部阿克苏市市郊三角地,北纬39°30'~41°27',东经79°39'~82°01',面积

18 369.9 km2,海拔1 114.9 m。阿克苏市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无霜期205~219 d,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546~592 kJ·cm-2,年日照2 855~2 967 h,年均气温9.9~11.50 ℃,平均降雨量44.6~60.8 mm,年蒸发量1 980~2 602 mm,土壤质地为壤质粘土,0~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15.49 g·kg-1,速效氮29.37 mg·kg-1,速效磷9.6 mg·kg-1,速效钾96 mg·kg-1,pH值为8.57。

1.2 试验设计

新疆库尔勒香梨属蔷薇科,原产新疆库尔勒地区,栽培历史在1 400年以上,为瀚海梨(新疆梨的原始种)和鸭梨的自然杂交种[8]。试验于2011年春季进行,选取9年生梨树,行株距3.0 m×5.0 m,设生草、覆草、清耕、免耕4个处理,选树势一致无病害的20棵树为1个处理小区,重复3次,各处理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生草:果树行间条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播种量为45~52.5 kg·hm-2,播种深度为2~3 cm,覆盖果树树盘和株间。当草长到一定高度后刈割,覆盖于树盘。

覆草:4月下旬灌水后全园覆盖麦秸,厚度3~5 cm,在草上星点式压土,防风刮和火灾。

免耕:只施用化学除草剂控制果园杂草,选用果农常用除草剂,一月除一次。

清耕:在果树生长季节多次进行中耕,除去杂草,常年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除草次数根据需要确定。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产量测定:2011年秋季果实成熟时测产,4个处理样区各随机选取10 棵树, 准确数出每棵树所结的果实总数,在每棵树上随机采摘10个梨果实, 分别测其单果质量,以每棵树的结果总数与这棵树的平均单果质量之积计算单株产量,结果取各处理平均值。测得单株产量后折合成每公顷产量[4]。

品质测定:每个处理选取5株树, 在每株树冠中部沿东、南、西、北4个方向摘取4个果实,将每处理果实混合,作好标记,带回实验室-5 ℃冷冻保存,同时对果实品质进行测定[4]。

测定方法:单果质量用电子天平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用苯酚法测定。可滴定酸用NaOH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用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WYT-4型手持糖量计测定。果实硬度采用GY-B型果实硬度计测定。参照李凡[10]的方法取样测定果实长轴径a、中轴径b、短轴径c并计算纵横比、圆度比。采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横径和果皮厚度。每个项目3次重复,结果取各处理各项目平均值。

试验数据应用Excel 2003、DPS 6.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果实产量的影响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的果实产量见表1,生草处理的平均产量最高,为15 799.95 kg·hm-2,清耕处理的产量最低,为11 959.35 kg·hm-2。各处理之间的株产表现为生草>覆盖>免耕>清耕,与清耕相比,覆盖、生草和免耕处理的株产分别增长了20.99%、32.12%、13.97%。生草处理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免耕和清耕处理,说明生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园产量。

2.2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果实外部品质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这4种处理中,生草处理的平均单果质量最大,达139.33 g,清耕处理的平均单果质量最小,为123 g。生草区的单果质量比清耕区的高16.33 g,增幅为13.2%。覆盖与免耕处理差异不明显。

李凡等[10]认为库尔勒香梨果形纵截面分为近圆形、卵圆形、长椭圆形,横截面分为圆状和椭圆状,当香梨圆度比<1.10且纵横比<1.29时,香梨果形为标准果形。如表2所示,覆草处理和生草处理的梨果实纵截面是卵圆形,横截面是圆状,果形达到标准果形,清耕处理和免耕处理的梨果实纵截面是长椭圆形,横截面是圆状,香梨果形是非标准果形。

对果形指数的测定表明,清耕处理的果形指数最大,为1.396,生草处理的果形指数最小,为1.275,较清耕处理减小了0.121。生草处理果形指数低于其他处理,表明生草可以减少果实纵横径比、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各处理对果形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表现为清耕>免耕>覆盖>生草。

清耕处理的果皮厚度最大,为0.091 mm,生草处理的果皮厚度最小,为0.073 mm,各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表现为清耕>免耕>覆盖>生草。

2.3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梨果实的内在品质主要由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因素组成。果实内在品质反映了果实的味道和口感,是评判果实优劣的另一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GB/T 10650-89对鲜梨主要理化指标的规定:库尔勒香梨的果实硬度为5.5~7.5 kg·cm-2,可溶性固形物≥11.5%,可滴定酸≤0.10%。如表3所示,这4个处理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差异不大,表现为免耕>清耕>生草>覆盖,其中,免耕处理最高,为7.14 kg·cm-2,覆盖、生草、清耕处理较免耕处理分别减少了0.43,0.10,0.05 kg·cm-2,分别降低了6.0%、1.4%、0.7%。

4个处理下的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1.5%以上,以生草处理最高,为13.14%,清耕处理最低,为11.87%。4个处理之间的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明显,与免耕和清耕处理相比,覆盖和生草处理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的营养价值。

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生草>覆盖>免耕>清耕,生草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9.89%,清耕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为13.57%。生草处理与覆盖处理之间的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生草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清耕和免耕处理,且较免耕和清耕处理分别提高了3.55个百分点和6.32个百分点。4个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普遍比较高,清耕和免耕处理的酸含量还高出了国家标准。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出现在清耕处理,为0.13%,覆盖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06%。覆草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表明了覆盖处理的果实营养物质变为糖分的转化率较其他处理高。

这4种土壤管理方式下,糖酸比表现为覆盖>生草>免耕>清耕,覆盖和生草处理之间的糖酸比差异不显著,覆盖处理的糖酸比显著高于清耕和免耕处理,清耕和免耕处理之间的糖酸比差异不显著。覆盖处理的糖酸比最高,为324.08,清耕处理的糖酸比最低,为109.49,糖酸比普遍较高表明库尔勒香梨的风味以甜为主。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基本都从水果和蔬菜中获得,所以维生素C含量也成为评定果实优劣的标准之一。覆盖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0.162 6 mg·g-1,清耕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为0.141 9 mg·g-1,与清耕处理相比,覆盖、生草和免耕处理分别增加了0.020 7 mg·g-1、0.011 9 mg·g-1、0.003 1 mg·g-1,增幅分别为14.59%、8.39%、2.18%。

3 结论与讨论

与清耕处理相比,生草和覆盖处理提高了果树的株平均产量和公顷产量,提高了果实单果质量,生草和覆盖处理的梨果实达到标准果形,果形指数表现为清耕>免耕>覆盖>生草。

生草和覆盖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较清耕处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低于清耕处理。本研究结果表明,南疆干旱区梨园生草和覆盖后能有效提高果园产量,改善梨果实品质。

梨果实品质评价因子主要有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可滴定酸含量、果肉硬度[11]。一般情况下,同一年份同一梨园果实性状变化幅度较大,一般多见于广卵形,椭圆形和纺锤形。梨的果形指数一般为1.1~1.4[12]。本研究的4个处理的果形指数虽都在这个范围内,但免耕和清耕处理都达到1.35以上,梨果实为长椭圆形,属于非标准果形,所以,生草和覆草处理有利于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果园的生态效应、果园土壤的理化性状有着较大的影响,果园进行生草和覆盖后,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保温能力[3,13-14],形成了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的微域小气候生态环境, 从而改善了梨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生草和覆盖处理果实外观品质优于免耕和清耕处理,单果质量、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免耕和清耕处理, 果实硬度、果实可滴定酸低于免耕和清耕处理,这与李先明等[15]、和润喜等[4]、Caspari[16]、毛培春等[17]、刘蝴蝶等[18]、赵春磊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1] 李惠峰,吕德国,张兴路.几种果园土壤管理技术浅析[J].烟台果树,2005(2):21-22.

[2] 高新中.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建设项目实施进展[J].草业科学,2007,24(11):11-13.

[3] 李会科,赵政阳,张广军.果园生草的理论与实践—以黄土高原南部苹果园生草实践为例[J].草业科学,2005,22(8):32-35.

[4] 和润喜,邵扶民,石卓功.生草覆盖对苹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8(5):100-103.

[5] 高喜荣.生草栽培对苹果园土壤及树体养分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5(7):75- 77.

[6] 韦士成.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实施果园生草制度[J].安徽农学通报,2003,9(4):59-60.

[7] 刘恩斌,董水丽.种植绿肥对土壤肥力和苹果产量品质影响试验[J].西北园艺,2005(10):36- 37.

[8] 张钊,王野苹.香梨品种种源问题的探讨[J].果树科学,1993,10(2):113-115.

[9]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0] 李凡,吴杰,胡蓉,等.库尔勒香梨果形的定量描述及分类[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4):514-517.

[11] 田瑞,胡红菊,杨晓平,等.梨果实品质评价因子的选择[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3):8-11.

[12] 张大海,徐庆岫,李利民,等.库尔勒香梨果形变化规律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1999,36(6):261-263.

[13] 赵建民,赵锋.旱地苹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探讨[J].果树科学,1995, 12 (1):32-34.

[14] 王淑媛.果园生草制的研究[J].北方果树,1991(3):34-38.

[15] 李先明,秦仲麒,刘先琴,等.生草对梨园微域生态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1) :92-95.

[16] Caspari H W, Neal S, Naylor A, et al. Use of cover crops and deficit irrigation to reduce vegetative vigor of ‘Sauvignon Blanc’ grapevines in a humid climate[J]. Proceeding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ol Cimate Viticulture and Enology,1997(11):63-66.

[17] 毛培春,孟林,张国芳,等.白三叶对桃园小气侯和桃品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6,14(4):360-364.

[18] 刘蝴蝶,郝淑英,曹琴,等.生草覆盖对果园土壤养分、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土壤与肥料,2003,34(3):184-186.

[19] 赵春磊,赵之峰,公庆党.生草方法对土壤环境条件及黄金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落叶果树,2006(4):11-12.

收稿日期:2012-04-16;修订日期:2012-05-07

篇10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0.007

Effects of Different Soil Texture and Management Pattern on Soil Properties

and Tea Quality of Tea Garden

ZHANG Wen-li, XIE Heng, LI Tao, WANG Dan-dan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2,Hubei,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il texture and management pattern on soil properties and tea quality of tea garden were researched, which took three different green tea garden under different soil texture and the management pattern in main producing areas of Wufeng, Hubei province as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texture of tea garden 1 was sandy loam. Its contents of tea polyphenols, amino acid, and caffeine were the highest, which were related to its good soil nutrients content, the high number of soil microorganism and soil urease activity. Higher clay/sand is helpful to maintain soil moisture and soil fertility in tea garden 2,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its higher aboveground species diversity. The tea quality of tea garden 3 was as much as of tea garden 2. The main reasons might be the lower soil pH, poor soil phosphorus and low microbial activity in tea garden 3,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mprove its soil pH and the increase of phosphorus.

Key words: soil texture; management pattern; tea quality; soil microorganism

质安全的茶叶依靠土壤质地、养分条件和茶园的生态管理[1]。湖北省五峰县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雨水比较充沛,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较适宜优质茶叶生长。五峰县是“宜红”茶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全县拥有茶叶面积1.27万hm2,茶叶年产量1.95万t,年产值7.99亿元,其茶叶产量和产值居全国产茶县前列。随着当地茶园生产规模扩大、管理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诸多茶园的土壤质地势必会发生累积性恶变,如土壤养分有效性降低、土壤酸化、土壤微生物数量下降、土壤酶活性降低等,进而降低茶叶品质和产量,影响茶园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研究不同土壤质地、不同管理模式下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脲酶活性,以期探明影响当地茶叶品质的土壤因子,为五峰茶园土壤改良、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为该区域复合生态茶园模式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选择五峰县采花乡茶区3个代表性的种植10年的绿茶茶园为研究对象,试验样地基本特征见表1。茶园1、3是集约化、单一种植的密植型茶园,但两个茶园的土壤质地明显不同,茶园1土壤沙砾多;茶园2是不进行任何茶园管理措施的天然茶树,茶树分布稀疏、树下杂草丛生。

在每个茶园确定5个采样点。各样点以S形取3~5个取样深度为20 cm的土样混合。每个茶园5个混合土样,共15个土样。采摘1芽3叶新梢,测定茶叶品质成分。

1.2 方法

1.2.1 样品处理 土壤样品按常规方法处理,剔除石块、肉眼可见的植物根系等,风干、研磨、过筛,待测。部分土壤样品需冷藏待测。茶叶采摘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及时杀青、烘干,粉碎后过40目筛,待测。

1.2.2 样品测定 土壤粒径分布采用欧美克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土壤pH采用酸度计法测定;土壤有机质(SOM)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土壤全氮(TN)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铵态氮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硝态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全磷(TP)采用HClO4-H2SO4法测定;土壤速效磷(AP)采用NaHCO3法测定;微生物培养菌落计数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酸总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咖啡碱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含量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

1.2.3 养分评价标准 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Y391-2000)[3]、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Y853-2004)[4]和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营养诊断指标[5],将茶园土壤的肥力、pH分为3级(表2);同时根据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进行土壤质地确定(表3)。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园土壤颗粒的组成

土壤颗粒是构成土壤固相的物质,是土壤结构形成的基础。其粒径大小、组合比例对土壤水分和孔隙结构等的物理性状有较大的影响。由图1可知,在0~20 cm土层,就沙粒含量而言,茶园1最高(46.0%),显著高于茶园2(29.2%),与茶园3(38.9%)差异不显著。茶园1的粉沙含量(46.9%)显著低于茶园2(59.1%)和茶园3(52.9%);茶园2的黏粒含量显著高于茶园1和茶园3。根据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茶园1属于沙质壤土,茶园2和茶园3属于粉沙质壤土。

在一定程度上,土壤颗粒的黏粒与沙粒的比(黏/沙)可反映土壤的质地。沙粒是土粒中最粗的部分,土壤持水能力随沙粒含量增加而减弱[6]。而土壤黏粒含量高,土壤孔隙就会越小,从而保水、保肥性会增强。本研究中3个茶园的土壤黏粒含量较低,均在10%左右(图1)。由图2可知,3个茶园土壤的黏/沙的比例大致在0.1~0.4范围内;无人为管理的茶园2的土壤黏/沙最大。比较3个茶园的土壤含水量发现,无人为管理的茶园2最高,粉沙质壤土的茶园3次之,而沙质壤土茶园1最低。推测茶园2、茶园3土壤含水量较高应该与土壤中较高的黏粒含量和较低的沙粒含量有关。

2.2 茶园土壤的化学性质

酸性土壤是茶树生长所必需的生态条件。根据茶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一般认为茶园土壤pH以II级标准为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土壤养分标准。由表4可知,茶园1、茶园2、茶园3之间土壤pH差异显著。沙质壤土茶园1的土壤pH(6.46±0.03)处于I级标准,偏高;粉沙质壤土的茶园2和茶园3土壤pH小于6,处于II级标准,适宜。

土壤有机质(SOM)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可表征土壤肥力。茶园1、茶园2、茶园3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沙质壤土茶园1的SOM含量最高(47.96±1.07 g/kg),无人为管理的粉沙质壤土茶园2的SOM含量最低,为(19.51±0.52) g/kg(表4)。根据茶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茶园2处于土壤II级水平,茶园1和茶园3均处于土壤I级水平。

土壤全氮(TN)代表土壤氮素的总贮量,用于衡量土壤的基础肥力。其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是植物可以直接吸收与利用的氮源。本研究中3个茶园的TN无显著差异,且根据茶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均达到I级标准。茶园1和茶园3的铵态氮(AN)和硝态氮(NN)含量均显著高于茶园2(表4)。

土壤全磷(TP)是茶叶磷素的主要来源。茶园1、茶园2、茶园3之间土壤TP含量差异显著,茶园1的TP含量最高(0.96±0.01 g/kg),茶园2的TP含量最低,为(0.31±0.01) g/kg(表4)。根据茶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茶园1达到了土壤I级水平,茶园3处于II级水平,茶园2处于III级水平。速效磷(AP)经常作为重要的指标来说明土壤磷素肥力的供应情况。本研究表明,茶园1的土壤AP含量最高,茶园3次之,茶园2最低,为(1.42±0.07) mg/kg(表4)。根据茶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茶园1土壤达到了I级水平,茶园3处于II级,接近于I级水平,茶园2处于III级水平。

2.3 茶园土壤生物特征

茶园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是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质量的重要因素。通常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活性强,可以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7]。由图3可知,茶园2土壤中霉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均最高;茶园3土壤中霉菌、细菌、放菌的数量均最低。茶园1和茶园2微生物总数显著高于茶园3(P

2.4 茶园茶叶品质特征

茶汤的滋味是茶叶品质中许多因素中的核心。茶叶主要呈味物质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糖类等。其中茶多酚的含量不仅呈味,而且决定茶叶的色泽,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而绿茶中的氨基酸含量高,茶叶滋味浓,香气好。由表5可知,茶园1的茶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均显著高于茶园2和茶园3;茶园2和茶园3的茶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无显著差异。3个茶园的茶叶中,氟的含量适中,具体表现为茶园1最低,茶园2最高。

3 小结与讨论

土壤质地与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沙质壤土的茶园1的土壤肥力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以及茶叶的主要品质均明显高于粉沙质壤土的茶园3。茶园3的土壤pH较低(4.70),自然土壤植茶后,土壤理化性质最明显的变化是土壤pH会显著降低[8]。Koga等[9]曾采用热量测定法研究茶园土壤微生物,发现当pH低于6.0时,微生物的生长活性随着pH的降低而减弱。本研究结果与该结果类似,pH为6.46的茶园1和pH为5.30的茶园2,它们的土壤微生物总数量较高;而pH为4.70的茶园3,其土壤微生物总量最低,土壤脲酶的活性也不高。从中国茶园土壤的实际情况分析,茶叶品质较高的土壤pH应为5.0~6.5[10]。因此,茶园土壤pH不应太低,建议对茶园3的土壤pH进行调节,改善土壤的生物活性,以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茶园3土壤的TP和AP较低,均处于II级标准。而土壤磷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元素,如土壤磷含量增加有利于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增加[10],磷素能促进茶叶糖类向茶多酚转化与积累[11],而茶叶中氨基酸形成所需的ATP是高磷化合物[12]。因此,茶园3较低的土壤磷素水平限制了其茶叶的品质。建议对茶园3进行增施磷肥,改善土壤磷素水平,以达到提高茶叶品质的目的。

茶园2为闲置的荒地,尽管无施肥和任何的人为管理活动,但其茶叶的品质却跟集约化种植的茶园3相当。相对于长期施肥的茶园3,茶园2的土壤性质除有机质含量不高、磷素含量较有限外,其土壤含水量最高,土微生物数量最多,土壤氮素含量达到I级标准。这可能与茶园2地上杂草丛生,物种多样性相对于其他茶园丰富有关。有研究表明,多物种群落茶园的土壤物理性状较纯茶园优良,这与间作植物落叶及根系生长影响土壤生物作用有关[13,14]。本研究中茶园2的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含量较高、沙粒含量较低,比较有利于维持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因此,探讨以茶为主,多种物种组合、立体种植的复合生态茶园模式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刘美雅,伊晓云,石元值,等.茶园土壤性状及茶树营养元素吸收、转运机制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15,35(2):110-120.

[2] 黄运湘,曾希柏,张杨珠,等.湖南省丘岗茶园土壤的酸化特征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0,41(3):633-638.

[3] NY/T 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S].

[4] NY/T 853-2004,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S].

[5] 尹 杰.高产优质茶园施肥原理与技术应用[J].耕作与栽培,2007(6):52-54.

[6] 李 卓,冯 浩,吴普特,等.砂粒含量对土壤水分蓄持能力影响模拟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3):204-208.

[7] 杨清平,毛清黎,杨新河.不同生态茶园土壤微生物及脲酶活性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4):300-302,306.

[8] OH K,KATO T,LI Z P,et 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rom tea cultivation in Japan and a control measure using calcium cyanamide[J].Pedosphere,2006,16(6):770-777.

[9] KOGA K,SUEHIRO Y,MATSUOKA S T,et al. Evaluation of growth activity of microbes in tea field soil using microbial calorimetry[J].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03, 95(5):429-434.

[10] 胡明宇,林昌虎,何v兵,等.茶园土壤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现状[J].贵州科学,2009,27(3):92-96.

[11] 陈志丹,孙威江,陈泉宾.茶园土壤性状与绿茶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技术,2009(1):16-19.

篇11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有资本需要逐步退出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环卫、园林、审图、咨询、广告经营等领域,2014年南京市宁政发(2014)76号文件已经明确国有资本退出,欢迎民间资本和外资逐步进入交通建设市场。随着交通工程招投标程序日趋完善、透明,交通施工企业竞争必将异常激烈,但机遇与风险并存。要提高国有交通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一、国有交通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交通施工企业由于改革不到位等原因,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普遍,和私营企业相比责任心要相对差些,内部控制管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如下五点:

第一,系统内部的项目工程投标比较随意。认为系统内的项目风险较小,因此报价不讲究合理性。造成即使项目中标了,将来也是一个“鸡肋”,利润率严重偏低。

第二,材料采购缺乏严密监管。由于没有建立专门的材料采购库,有一些材料采购人员在购买的过程中会与熟悉的供应商勾结,在价格和数量上做手脚,造成公司材料成本加大,甚至由于购买了质量差的工程材料,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也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第三,资金收付没有规范意识。许多国有交通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有的公司考虑到避税,收到款项时不直接打进公司账户,而用该支票直接支付购货款,将账目记在账外,其实就是“小金库”。

第四,存货管理没有采用库存管理。由于工程施工是个连续的过程,为保证工程进度,在施工现场需要大量备料,材料进出库比较随意,缺乏规范的手续。盘点时材料少了是属于正常损耗还是被人倒卖了也无法分清楚,甚至有些不法员工还会想方设法钻公司的空子中饱私囊,给公司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五,资产清查走过场没有实际效果。国有交通施工企业一般重建设轻管理,很少有人会认识到资产的清查、保养等工作对交通施工企业的重要性。资产清查走过场流于形式,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完善国有交通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国有交通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国有施工企业有以上内部控制的薄弱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工程投标决策需慎重,要做好项目的风险控制。 国有交通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多接项目,但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在于企业能否有丰厚的利润。因此笔者认为承接每个项目都要认真对待,对外投标一定要严谨,决策程序要缜密、慎重,项目风险的大小力争事先提前预估到位。

第二,企业要建立完善材料采购库。将单位需要采购的材料品种到市场上寻找相应资质、信誉比较好的供应商,并邀请其参加本单位的材料采购库,每个品种至少要对应三家企业以上,企业需要采购时,进行单价投标。其实每次材料采购就是一个项目,材料采购全程都要对进度、费用、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

第三,项目工程款的收付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税法》的要求做好各类账目。偷漏税或避税是短视行为,没有长远发展的目标和眼光,能够长期经营、越做越大的企业必然是讲诚信的企业。

第四,材料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机制。由于材料所占的比重较大,建议建立库存管理系统,由专门有一定的管理知识、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的材料管理人员进行库存管理。公司应采取先进先出法进行成本核算,材料管理环节直接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尤为关键。

第五,资产清查工作应认真对待。如果企业资产不经常核对,势必会造成账实不符,资产虚列,施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肯定会失真。如果资产严重不实,有可能已经达到破产的边缘而企业不知,这不但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也是对企业员工的不负责,更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二)学会灵活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对公司每个组成单项的费用进度等加以控制

我们传统的项目施工一般只注重工期和质量,很少进行项目绩效评价,即用工期、预算费用、实际费用之间没有深入进行对比分析。笔者推荐一种比较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叫挣值法(Earned Value,简称EV),希望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不断提高公司的效益。

挣值法主要运用到三个费用值,分别是“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

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又称“已完成投资额”,简称BCWP。

BCWP=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定额

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又Q“计划投资额”,简称BCWS。

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定额

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实际为总包单位支付的给分包单位的进度款,又被称为“消费投资额”,简称ACWP。

我们以上面三个费用值为基础,确定挣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

(1)费用偏差是指检查时BCWP和ACWP之间的差异,简称CV即:

CV=BCWP-ACWP

(2)进度偏差是指检查时BCWP和BCWS之间的差异,简称SV即:

SV= BCWP-BCWS

(3)费用绩效指数是指BCWP和ACWP之间的比值,简称CPI。即:

CPI=BCWP/ACWP

(4)进度绩效指数是指BCWP和BCWS之间的比值,简称SPI。即:SPI=BCWP/BCWS

这几者关系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如果代表“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BCWP)“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WCS)“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ACWP)的三条S型曲线,靠的很紧密,平稳上升,这表明该项目正按照预算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如果这三条曲线的离散度很大,则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尽快调整工作安排。

举例来说:假设公司承包了一个地下停车场建设,其中有土方需要外包,总的挖方量为200000立方米,计划工期200天。按照传统的做法,让土方分包单位每天必须运走1000立方米,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车辆出车情况、现场交通情况、车辆的维修等原因,运土方的数量每天都不等,如果等到工期快结束再考核承包单位肯定来不及。我们可以采用挣值法对分包单位分阶段予以考核。

假设本项目的土方的预算单价为20元/立方米,那么该挖方工程总费用为4000000元。我们可以在工期第101天时,到让现场监理人员前去测量一下实际的工作量,发现承包单位已完成挖方1100000立方米,查阅财务付款,发现已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工程进度款累计已达2580000元。

我们运用挣值法分析,可以发现到100天结束,承包单位的相关数据如下:

(1)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S)=100/200*4000000=2000000元。

(2)已完成投资额(BCWP)=20*110000=2200000元

(3)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ACWP)=2580000元

通过进一步分析,该承包单位的相关评价指标如下:

(1)进度偏差(SV)= 2200000-2000000=200000元,意味着承包单位进度不慢,和预算相比,承包单位已经提前干了相当于1天的工作量,即(200000/(1000*20)=1天)。

(2)费用偏差(CV)=2200000-2580000=-380000元,说明已经总包单位多付承包单位不少的进度款。

(3)费用绩效指数(C P I)=2200000/2580000=0.8527,CPI小于1表示工程款超付了,更要及时了解超付38万元的具体原因。

(4)进度绩效指数(SPI)=2200000/2000000=1.1,SPI大于1,说明该项目虽然进度提前了,但要分析提前的原因,不能出现质量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确实出现有影响质量或因个人过失导致多付工程款的情况,可以对项目相关管理人员予以警示甚至处分。

(三)灵活运用项目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

就目前而言,项目管理其实在公司的各项管理中无处不在,大的项目资金上亿,小的项目资金只有几百上千。即使是上亿的项目也可以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因此我们掌握并灵活运用项目管理理念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我们对待项目要学会抓大放小、突出重点,一定要紧紧抓住预算成本高的项目,如专业分包、材料采购、存货管理、固定资产采购及管理等,对于重点环节必须采用完善的管理方法来对其进行成本、进度、费用等控制,对于偏差大的、即将要到期仍然未完成的项目或环节要引起重点关注。

四、结束语

我们在实行项目内控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学透、灵活运用项目管理的各类分析指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从而达到质量最优、费用最省、工期最短,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才能使国有交通施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从长远意义来说,“国资退出”改革对正在改制的国有交通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有内炼素质外塑形象,才能抓住机遇,迎来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管理控制和信息技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二版).

[2] 诙和社会保障部.项目管理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 1.

[3] 郑石桥.内部控制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投资风险的认识的不断加强,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合同管理越来越受到投资方重视,在整个工程建设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明确投资方与承建方之间权责的法律依据。良好的合同管理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在合同管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一般会出现拖欠或者少付甚至是拒付工程款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制定明确的条款,并且对合同出现变更时也没有采取合理的应变机制。造成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方面纠纷不断,严重的妨碍和经济建设和建筑行业的发展。

加强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合同管理的措施

1. 规范处理合同中各项条件变更和施工方案的改变

在建设合同中涉及到气候、环境、施工条件等方面的资料是施工单位制定各项文件和开展工作的依据。在工程施工阶段遇到气候变化或者是受其它因素的影响都是无法避免的,在发生这些变更时,要根据合同中的各项规定采取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投资方没有按规定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由此引起的施工方案变动和增加的费用,应该由投资方承担。由于施工企业监督管理不善,延误了工期,造成人员工资、机械等方面的费用,由施工方承担。所以,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种情况,要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研究,并依据合同法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理。合同中提及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也应作为合同类的附属条款,不得独立于合同之外。如果出现单方面修改合同的行为,另一方可以寻求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索取违约赔偿。

2. 规范工程变更和素赔

在施工阶段出现工程的变更并进行索赔是常见的纠纷现象。处理这方面的工作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对工程变更和索赔方面的流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不但是维护工程双方权益的需要,也是工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的需要。具体的做法如下:

(1)正确分析出现工程变更的原因。工程变更可能是设计方、工程师、施工方、投资方提出的。在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下,要对变更的后果进行考虑,看其是否增加了成本或者是出现了质量或者工期方面的变化。如果需要增加费用就必须依据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来进行。

(2)造成索赔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也可能是合同双方违约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施工企业的索赔内容有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等。在进行索赔方面的工作时,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去完成,不可胡搅蛮缠或者采取暴力等非法的方式,以免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3. 规范纠纷解决方式

在合同发挥效力的过程中,虽然合同对双方的权责、工程的变更、索赔的标准以及其他突发性实践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但是由于当事人对同一条款理解上的差异也会引起双方纠纷的出现。一般纠纷的处理方式是双方私下协商,协商未果可以请求第三方进行调解,调解无法解决纠纷之后可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最后可以向法院提讼。在纠纷解决方式上,要严格的按照合同规定来进行。为了明确合同中各项条款的实际意义,可以寻求权威法律咨询机构进行审核并到公证处公证。纠纷解决的方式需经过双方共同决定,后续的工作一定要合理合法,避免二次纠纷的出现。

篇13

Keywords: high, big inclined to shear wall, steel wire rope combined support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约78000平方米,2层以下连通成一体,2层以上由主剧场和小剧场双塔组成。主剧场能容纳1750-1890座,可上演古典及中国歌剧、芭蕾、交响乐等;小剧场能容纳450-750座,兼容室内乐、实验剧、流行乐演出、时尚秀等功能。

为了满足舞台使用的特殊要求,本工程存在多处的超高、大斜向空间,其中最大处斜向剪力墙结构墙厚600,高度为13.75米。如下图1所示。

对于这种建筑外型体系复杂,造型独特的结构。尤其是对于大型的公用建筑,如体育馆、歌剧院、会展中心等,一般都存在超高结构斜向剪力墙结构体系,同时由于砼浇筑施工工艺的要求,在斜墙的顶部无水平支撑楼板。按照常规的加固方法,不仅对斜墙内侧的支撑加固体系进行加强,耗用了大量的人力,占用了大量的钢管、扣件,同时,由于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较密,人的操作空间受到限制,很难保障脚手架搭设的质量。而且对于斜向剪力墙的挠度控制难度较大,对于后期的室外、室内装修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对于这种复杂的超高、大斜向剪力墙结构,在确保结构支撑体系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节约工程成本、缩短工程工期,选择合适的支撑体系非常关键。

图1 斜向剪力墙结构剖面示意图

2 支撑体系的选择

根据支撑体系常用的施工方法,我们将从以下施工质量、施工难度和成本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经过分析对比,最终选择方案三作为本工程高、大斜向剪力墙的支撑方案。

3 钢丝绳及钢管组合式支撑

3.1施工工艺原理

采用一定规格的钢丝绳,配套花篮螺栓进行斜拉,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结构梁板原设置的预埋钢筋上,另一端穿过斜向剪力墙内侧,固定在斜墙内侧模板加固体系中的钢管上。斜墙内侧根据超高脚手架设计要求所采用的钢管脚手架支撑的横杆、立杆(斜度范围内)需与斜墙相连。

这样,斜墙外侧钢丝绳的斜拉和内侧竖向及横向钢管支撑共同作用,形成了斜墙加固的组合支撑体系,共同来承受斜墙钢筋砼结构的竖向荷载以及砼浇筑时的施工荷载。

3.2实施方法

超高、大斜墙支撑体系包括斜墙内侧支撑体系及外侧钢丝绳斜拉体系。主要施工方法为:搭设斜墙内侧满堂脚手架做为斜墙内侧模板的在支撑体系,然后,在支设斜墙内侧模板,绑扎斜墙钢筋,进行斜墙外侧模板的封闭,其次穿斜墙外侧的斜拉钢丝绳,最后进行斜墙模板体系的加固,并调节花纹螺栓,进行钢丝绳的加固。

3.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3.1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

3.3.2.1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先在结构框架梁部位预埋钢筋1。

3.3.2.2进行斜墙内侧满樘4搭设。

3.3.2.3根据斜墙底部结构控制线,支设斜墙内侧模板支撑系统5。

3.3.2.4进行斜墙钢筋6的绑扎。

3.3.2.5待钢筋完成隐蔽验收后,进行外侧模板系统7的支设。

3.3.2.6根据斜向钢丝绳2的位置,在外侧、内侧模板上开孔,并穿钢丝绳。

3.3.2.7再次复核斜墙模板的定位后,进行对拉螺栓的加固。

3.3.2.8随后进行钢丝绳的连接,并通过配套花蓝螺栓3,把钢丝绳调紧。

3.4质量控制

3.4.1、钢丝绳、钢管组合支撑系统在正式实施前,必须根据工程情况进行结构计算,确定采用钢丝绳的形式、预埋钢筋大小,确保支座有足够的抵抗力,同时计算钢丝绳端部的抗滑移等。

3.4.2、钢丝绳拧紧时,必须全面检查,避免不均匀受力。

3.4.3、钢丝绳、钢管组合支撑系统在进行搭设斜墙内侧脚手架时,确保立杆、水平杆以及剪刀撑的设置。不应超过规定值。

3.4.4、内侧脚手架支撑与斜向模板的连接杆必须按照计算要求设置,确保传力可靠。

3.4.5、斜墙的砼需分层浇筑,浇筑高度满足规范要求。

3.4.6、并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严禁混凝土堆载过高,确保施工安全。

3.4.7、在全部斜墙砼浇筑完成前,斜墙模板组合支撑加固体系不得拆除。

4 结 语

本工程所采用的斜墙模板组合支撑加固体系适用于空间结构比较复杂的超高、大斜向剪力墙的加固。该加固体系施工简单,斜拉所用的钢丝绳可以进行周转重复使用。在本工程中,钢丝绳、钢管组合支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1满足高、大斜向剪力墙的支撑系统关于承载力、刚度、挠度的需求。

4.2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工程施工中常用材料,竖向工字钢同钢管支撑的连接均采用钢管连接,施工方便快捷。

4.3结构施工完成后支撑系统材料可以重复利用,经济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