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政治哲学意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政治哲学意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政治哲学意识

篇1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国内医学院校纷纷引进了国外的课程设置实践和教学思想,以期可以达到让广大医学生更加关注生命、关爱病患、关怀社会的作用。但是,医学人文教育不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挖掘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单单依靠技术和工具来解决问题,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近来,的“人文关怀”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是西方摆脱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后,宣扬个性发展、追求个人平等和现实幸福的需要。在资本快速集聚并迅速发展的今天,物质财富和经济指标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所带来的“物化”问题已引起了巨大的关注,社会呼唤“以人为本”。高校思政教育应该以人文关怀为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营造人文氛围、关注人文精神、提高人文造诣。

一、医学人文关怀的概念解析

所谓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高校中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是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是指一种普遍的关注人自身,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关注,立足于人的成长,通过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尊重个体的差异和需求,以期达到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的。医学虽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是由于医生的职业特殊性,应具备一份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是严谨的科学研究中所不具备的。从这个层面来看,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医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医术精湛的医生,更是“总是去安慰”的心灵疏导师。

二、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

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是实施教育实践的群体或个人,通过实践活动将理念、思想作用于客体,以期起到影响、提升客体的作用。此处的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不仅仅指高校,也包括家庭和社会。诚然,高校在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作用。但家庭作为学生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成的关键场域,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应坚持正面的导向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起到家校联动、共同育人的作用。社会则作为人类所处的环境因素,对医学的看法和观点以及医疗行业的舆论导向也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文关怀的效果实施。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抵制社会的阴暗面,弘扬医学大爱。是对医学人文关怀实施的主体性要求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社会大环境的背景因素,避而不谈家庭对医学生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分夸大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作用,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对此,我们呼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民性、全员性。期待家庭和社会给予高校医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三、医学人文关怀的客体

正如马恩所论述的“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医学生,医学生是一个类的集合,具有特定属性的群体。但是每个个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因此,一方面应该把握其在发展中的个体性差异,另一方面又要总结其在发展中的一般规律,从现实的学校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促进其进步。医学生学业任务重,极易造成心理疾病和心理负担。在面上如何进行正面的引导,解决了一个量的问题,考虑了全面性。但是,面对个性差异、生活背景差异、所属阶层差异的个体,又要顾及到每个人的心理感受和依托,这是医学人文关怀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在马恩看来,人在创造历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表明了客体既是受教育者、受影响者,同时,也必然是自我教育者。客体和客体之间也会有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作用发挥。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理性去审视、去选择、去实施。

四、医学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人文关怀就必须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建设与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注重并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就得了解他们的具体利益诉求,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利益追求的多样性。因此,必须关心和了解学生的利益需求,并积极提倡和引导正确的、合理的需要。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人类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原则。既然人是整个价值关系的中心,那么关怀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来说,显然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医学人文关怀更应以如何当好一名医生,以仁心、仁爱、仁术去服务于更多的病患为导向,发挥好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r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既是学生满足需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和老师实现主体价值的过程。人的主体价值是通过客体对象的价值来体现,主体追求到的客体的价值越大主体自身的价值实现就越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者同样也是教育者。不仅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教育的过程对教育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五、医学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

1.公平正义原则。高校人文关怀并不是“阳光普照”,而是“因地制宜”。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在人文关怀的实施并不是绝对的平均和平等,而是适用于差别原则。教育要考虑到个性因素,给予缺乏人文关怀与关爱的孩子更多的雨露。当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改善一个人的状况而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时,这种方式肯定是有效的,并且实质上也是公平和正义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双方之间地位的实际平等也保证了和谐教育氛围的形成。

2.以人为本原则。人文关怀表现为充分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以追求人的生命的圆满和人性的提升为要旨,充分实现人的存在感为目的。首先,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将归结于人的发展,必须肯定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肯定人的价值取向。其次,将人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和特定社会制度中,以社会的支持、学校的帮助作为其发展的土壤。最后,个体在享受人文关怀的过程,同样也是创造人文关怀友好氛围的过程。个体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影响,同样起到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作用。这种关怀可以传递到每个个人,影响到学校的育人环境、行业的整体风貌、社会的总体风气。

3.交往实践原则。我们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区分为人文关怀的主体和客体,这种区分其实也不是必然的。有人将两者都界定为人文关怀的主体,探讨“主体间性”。这是基于二者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相互影响,共同受益的目的。对此,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交往实践”。交往实践原则是要求主客体双方在交往活动中就活动的目的、进度、效果等达成一致,以期取得效果。这既是目的,同时也是主体间相互理解行为。

在而今以经济作为重要甚至唯一衡量指标的社会,提倡人文关怀,特别在高校中广泛开展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必然,是历史的呼唤,是从功利物欲向高尚境界的升华。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将来即将走向医疗岗位的医学生,人文关怀更具有特殊的作用。现在关怀了他们,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同时还为患者在情感、心理、等层面提供贴心的服务。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学是一门关于人与治疗的艺术,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爱、冷静地判断……”在医学教育中理清人文关怀的几个要素、贯彻思想要义,并创新实践方法,我们任重而道远。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533.

(2)黄正泉,王键.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3):5

(3)周薇.社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J].广东社会科学,2011,(4):113.

(4)李林海.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反思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2):9.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邓福庆,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文价值定位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

Philosophic Interpretation of Medical Humanistic Car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XIE Xiao

篇2

高中政治课程在改革的背景下,它的教学理论和我国的国情紧紧结合,它的教学形式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热点不断变化,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提高探究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高中政治教学筵席了普遍教育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热情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增强探究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对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一般论述

1、高中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较难理解,涉及的层面较其他学科较繁琐,较复杂,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深层的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实际的探究性活动,让政治的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教学,必须立足于对高中学生本身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动课堂,让老师监督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将获取的有利知识应用到政治学习中,提高政治探究性能力。

3、高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理念主要是把高中学生看成一个实际的整体,并在整体的基础上融入一些部分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个人的探究性能力等。另外,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生的整体形态结合起来,化成有机的统一体,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问题不仅仅局限在探究上,而是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政治的文化课程,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表里如一,从内到外都有政治教育做后盾,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目标的确定

自高中政治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之后,达到了“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觉悟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

1、知识目标。举一个简单的高中政治的例子:以哲学课程的学习为例。A、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1)哲学的由来;(2)哲学的发展变化;(3)哲学在各个国家的不同观点;(4)哲学的分类;(5)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B、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1)哲学的含义;(2)哲学的命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4)哲学的两大基本观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哲学的意义;(6)哲学的影响。C、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哲学的初步学习,对问题进行的实际应用:(1)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探究一下我国经济全球化体现的观点;(2)结合当今热点问题——,用哲学理论进行分析;(3)我国近几年少数民族出现了动乱,结合哲学中的相关的信息进行解说;(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用哲学的知识进行阐述;(5)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实行对方开放的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意义

2、能力目标。A、哲学上通常将:对待问题要进行全面、具体、辩证的分析,形而上学的去解决问题是错误的。例如,对待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到的就不仅仅是哲学上的观点了,还有许多现实因素。B、哲学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例如:对待我国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问题,就必须将以前学过的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相关知识也要一并用上,这样才能达到具体、全面的目的,让政治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C、有些问题,虽然是热点问题,但是,受教材的限制,并不能对它们进行完全的解读,这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搜索网络,寻找热点资源,用实际例子与政治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开阔知识,提高政治学习的探究性。

篇3

1 对高中政治发现探索性教学的一般论述

第一、高中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较难理解,涉及的层面较其他学科较繁琐,较复杂,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深层的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实际的发现探索性活动,让政治的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第二、提高高中学生的发现探索性教学,必须立足于对高中学生本身的发现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动课堂,让老师监督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将获取的有利知识应用到政治学习中,提高政治发现探索性能力。第三、高中政治的发现探索性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理念主要是把高中学生看成一个实际的整体,并在整体的基础上融入一些部分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个人的发现探索性能力等。另外,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生的整体形态结合起来,化成有机的统一体,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问题不仅仅局限在发现探索上,而是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老师不仅要提高高中学生政治的文化课程,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表里如一,从内到外都有政治教育做后盾,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 高中政治发现探索式教学目标的确定

2.1 知识目标

举一个简单的高中政治的例子:以哲学课程的学习为例。A.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1)哲学的由来;(2)哲学的发展变化;(3)哲学在各个国家的不同观点;(4)哲学的分类;(5)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B.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1)哲学的含义;(2)哲学的命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4)哲学的两大基本观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哲学的意义;(6)哲学的影响。C.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哲学的初步学习,对问题进行的实际应用:(1)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发现探索一下我国经济全球化体现的观点;(2)结合当今热点问题——,用哲学理论进行分析;(3)我国近几年少数民族出现了动乱,结合哲学中的相关的信息进行解说;(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用哲学的知识进行阐述;(5)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实行对方开放的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意义 。

2.2 能力目标

A.哲学上通常将:对待问题要进行全面、具体、辩证的分析,形而上学的去解决问题是错误的。例如,对待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到的就不仅仅是哲学上的观点了,还有许多现实因素。B.哲学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例如:对待我国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问题,就必须将以前学过的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相关知识也要一并用上,这样才能达到具体、全面的目的,让政治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C.有些问题,虽然是热点问题,但是,受教材的限制,并不能对它们进行完全的解读,这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搜索网络,寻找热点资源,用实际例子与政治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开阔知识,提高政治学习的发现探索性。

3 高中政治发现探索教学模式的开展

任何发现探索性的教学模式都有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高中政治的发现探索性教学模式更是如此,简单划分为几个层次:首先、要及时地进行发现探索性思维,现在的政治教学大部分是这样的,教师以教学为主,学生以学会为主,这两个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转化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相互转化,老师把学习的设计方案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并以政治的教材为基础,将学案作为载体,为学生提出问题的模拟情境,摆出发现探索的问题。其次,老师应该采用新的发现探索性学案,对学生的政治学习进行整合,较为广泛应用的发现探索学案就是合作性的发现探索,这种形式主要是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分类,并选出标兵作为榜样,提高发现探索教学水平,学生通过目标的推动,通过解决疑难问题,对发现探索内容从根本上得到诠释。最后,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分组形式组成的学习小组,不仅可以满足课堂上的发现探索升华,还可以渲染一种积极地学习氛围,让政治的发现探索性活动鼓励学生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为我国的热点问题出谋划策,用政治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和教师的意识都要及时从传统观念中跳出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上:而学生自己也要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学科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一、生成性资源对高中政治的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教学专业度提高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提高专业水平。生成性资源由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的过程,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完善。在教学上,新问题的提出让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得不从传统的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方面转变为关注学生需求方面,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正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

高中的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有了新的思考也不属罕见。像是在高中哲学问题的教学中,一些哲学理念往往会让学生钻进牛角尖,这时教师就应将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在班级内进行讲解,避免其他学生出现类似问题。例如,在学习“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课程中,有学生在学到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观点,然后与其他哲学理论作对比,认为哲学理论本身就是应该具有两面性的,因此不应该作为指导思想。这是叫这时就应该充分发挥一到作用,告诉学生这种思考方式的片面性。这是若是没有加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哲学上很容易就会走进“死胡同”,不利于政治课程的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学生只有通过思考才会产生生成性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趁学生思维活跃的时候加强教学的传授。高中政治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思维方式的锻炼。生成性资源是链接“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日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新课改下,授课应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台下被动听课的“填鸭式教学”局面,转变为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教师应重视这方面的资源,将历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能够有助于之后教学的完善。

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成性问题,鼓励这种多思考、多提问的现象,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并运用到其它学科中去。在高中时期,学习相对于初中来说更具主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这种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自主思考来提出问题,让教学课堂产生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又进一步在班级内产生思考,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成性资源在高中整治中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意识观念,及时发现问题

要想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首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创设出利于思考的学习情境。这里,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来设计出相应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思考。并且,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在没有固回答方向的情况下让学生天马行空的发挥想象。想象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思考的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筛选,找出有效的生成性资源。

(二)对生成性资源巧妙利用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不必正面回答,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联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还能有效复习原有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这一课程时,有学生提出“违法必究”

原则在未成年人方面的落实力度问题。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将话题引到“法制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或是“我国法制建设是否能够一蹴而就?”这类问题。学生在辨证的过程中会自主了解生成性问题,让教学更加全面、深入。

(三)加强引导,拓展教学内张力

高中政治课程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模式,提高政治教育思想而存在的。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无论产生了什么生成性资源,教师都应加强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朝着政治课程的本质方向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筛选与重组,引导教学资源的扩展与深化。

(四)开放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政治课程比较枯燥,尤其是哲学部分。一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哲学内容时表示完全看不懂,并且不愿意去学习哲学。教师应该重视设个问题,多利用幽默的语言与开放性的环境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娱乐中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在哲学的讲解中,可以利用一些贴近生活的小例子来引导着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联想到其他哲学原理,也算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

结语:

对于高中政治课程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教师教学上的有效碰撞应该被充分利用。这类生成性资源是教师进行知识传递与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保障。学生产生生成性资源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生成性资源的意义,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篇5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作者:宝力高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篇6

一、教给方法,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学科素养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方法。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知识与技能总是易于掌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只背会答案,考试时问题稍微变一下就不会做了,也不懂得如何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去,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政治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更要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各科学习效率。

例如,在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点概括为两大点: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意义、哲学的定义。在大框架的指导下,学生填充具体内容:哲学智慧产生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生不断细分框架结构,在填充过程中回顾本次课所学知识,在脑海中建立知识体系,深化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

第一课在教材上有9页之多,但对内容进行概括,其实就是三大知识点:一个主题(哲学的起源)。将如此之多的内容概括为几句简练的话,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语文、历史、英语、地理等学科知识容量大,学生每天在这些学科上付出很多背诵时间,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方法。教师利用列框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背诵诀窍,能有效提高学生提炼、概括、记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不仅仅在政治课堂上,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可借用这些方法,优化学习过程,使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受益。

二、辩证统一观点,理性认识学科知识

辩证统一观点是整本《哲学》教材的核心内容,通过《哲学》的教学,学生应当学会用矛盾、对立、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全面提升思维广度与深度。很多时候,学生背会了辩证统一规律和方法论知识,却没有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图象的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疏忽对函数定义域的讨论,答题时丢三落四,导致失分,这都是辩证统一思想没有掌握的体现。

在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课本上的事例,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生活,转向其他学科,培养辩证统一的思想意识。例如,在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授课过程中,教材上列举了太阳风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事例,案例后面留有思考题:请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两个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适时组织学生思考,比如商品供需影响价格、函数定义域对绝对值的影响、“蝴蝶效应”、季风的形成等事例。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联系生活、数学、地理等其他学科展开探究,不仅深刻理解了“联系的普遍性”这一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用正确的观点指导学科活动。辩证统一思想能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深度与广度,拓展学习空间,激发探究欲望,学会使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用矛盾、对立、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哲学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开展其他学科活动,学会更科学的生活。

三、渗透德育理念,树立价值导向

高中政治本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典范,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部分高中政治课堂都置身于应试教育雾霾下,“呼吸苦难”。高中政治课堂成了考试的工具,缺乏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高中政治学科教研改革应当重拾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德育教学理念,为学生指引正确价值取向,为社会培育出思想道德健全、学科素质扎实的综合型人才。

篇7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1.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实际上是教学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高中政治的学习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2.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可以适当弥补枯燥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在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中,构建生活化课堂,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于讲解与传递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显得过于表面化,不能够深层次理解。而且,由于高中政治的学科地位尴尬,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会忽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之中运用到知识,进而了解到知识的深层内容。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

1.增强师生交流,清晰定位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与老师的地位平等性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抗拒与老师的进一步沟通。实际上,老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他们的关系不平等主要是缺乏交流所致。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老师和学生之间应加强沟通,以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制订更优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注重自己的地位,明确自己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实现学生配合教学,教师服务学生的教学目标。

2.融入生活素材,用生活化方式

拓展教学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枯燥的知识无法给予学生新鲜感,更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的眼光和思想得到充分的解放,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谈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成为教学的素材。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认识教学内容,从而得到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例如,在进行经济学教学时,可以将当期的经济形势与经济基础知识相结合;教学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时,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作为例子,老师分出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再让学生分析出该种物品上两种概念的区别,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3.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生动化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化,无法满足高中政治教学需求,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时可以通过教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实现生活中教学资源的开发,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政治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对学生来说,自己对一件事物是否有学习的欲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事物是否具有自己好奇的属性。生动化教学课堂,就是让高中政治课堂能够拥有这种属性的措施。例如:在面对课堂中的政治方面的教学时,许多学生缺乏对当前政治格局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时,需要老师先对当前的政治格局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历史因素进行解析,通过历史分析出当前国际格局,从而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面对哲学课程教学时,可以通过情景剧的设置,利用不同的角色给学生展示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学生还可以充分体会到角色中人物的一些心理,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哲学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总之,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让生活与教学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生活与社会。除了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也能够提高政治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品质。

参考文献:

篇8

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知识的重要途径。政治学习中涉及大量的文字,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语言表述,让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遣词造句,让学生体会语言中蕴含的美感,从而对审美产生初步探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使用优美、生动、具有文学素养的句子,让学生不仅能够对政治教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吸收,还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美感,领会到政治对于自己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也能够在政治知识中唤醒审美愿望。教师可以主动在讲解政治知识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古诗词、历史故事,让学生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了能够做好课堂辅助工作,为学生输送更多优美的语言,教师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产生主动了解美、欣赏美的动力。

二、深入教学内容,体会政治之美

篇9

现在的考试政治试题,更加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着重加强思维能力的考查。于是在部分师生中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基础知识不重要了。其实,知识和能力两者是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忽视基本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相对于高一年《经济常识》来说,高二年《哲学常识》的概念、原理更加抽象,不易理解,对这些概念、原理要特别注意记忆、比较、理解,如第一课中的物质和意识,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主观和客观等概念,如第三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等原理,对这些易混的概念、原理都要认真比较、理解和记忆、知识掌握要准确,回答问题时要符合要求,有些关键字、词要与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随意搞错,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存在",规律概念中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等。如果学生能准确把握,考试时就能避免很多失误。

循环复习,多做练习

政治和历史、地理一样都是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根据记忆遗忘规律,学生除了课前预习,认真听讲之外,课后还要懂得循环复习。可把教材分为几个阶段或部分,在与教师同步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又适时地回到第一阶段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循环复习有利于记忆,做到事半功倍。多做练习,规范答题。回答政治主观题要做到分点、分段,条理清楚,规范学科用语,原理同材料相结合。为此,学生除了认真听讲、记忆理解外,还要多做练习,正所谓熟能生巧,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是政治课的内在要求,也是政治考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学习《哲学常识》,应该把抽象的哲学原理同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做的话,既能进一步深刻理解哲学原理,又能运用原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考试分析能力。如国家的宏观调控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哲学常识的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等原理都可以加以结合。教学实践证明,若能将热点问题贺教材原理巧妙对接贺正确运用,就能使学生学有所长,适应高考的要求,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二政治治主观题得分套路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图表类

高中政治主观题中有这样的试题,会给出指示图(表格、柱状图、坐标或者是曲线图)。往往这类答题所给出的信息量比较大。各位同学在做这类试题时要注意对比横轴与纵轴所指示的信息。并且在回答时要结合材料与图标做答,不要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回答,离开材料与图表。图表还会给出一些注释,这也是各位同学需要注意的地方。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认识评价类

高中政治主观题在问题中会出现然各位同学评价经济现象的试题。各位同学在回答时首先要判断这类题是哪一类,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在进行做答。做答时除了需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评估以外,还要在最后加上各位同学自己的态度和做法。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数。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意义类

意义类主观题是高中政治常出现的主观类试题。各位同学在思考答案时要注意限定词语的要求,循序渐进的进行回答,条理要清晰,思路要明确。并且应该分两方面进行做答,即积极的一方面和消极的一方面。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分析类

这类主观试题是比较好回答的,各位同学可以从多方面展开答题思路,但是要注意的是将材料所涉及到的内容回答全面,所以在答题时并不一定只运用一种方法,有可能是多种方法相结合。

高二政治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高中政治的学习要注重预习和上课听讲,因为预习会让你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哪里没看懂,就要在课堂的学习中,着重听讲,那些懂了的,就不用那么费心听,这样在我们听课的时候也有个主次。同时很好的培养自学能力,课前预习使学生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增强了独立性,能够锻炼培养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

篇10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拓宽教学思维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对于“入门慢”、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容易失控,丧失应有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拓宽教育教学思维,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活跃和开阔,获得更多创造性、生活性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用发展的观念看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将未来假设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进行对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机会的难得以及青春年华的宝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的体会到哲学道理,并指导于个人的发展与实践。

二、充分挖掘生活教育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很多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对于哲学方面的知识,很多高中生在理解起来存在较大难度,单纯依靠机械记忆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学生周边的生活教育素材,积极构建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桥梁,利用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动感知。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相关内容时,不妨从学生身边的蝴蝶引出“蝴蝶效应”,也可以以某个生病的学生为例,阐述人体内部主要系统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因此,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实现政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境化和实用化,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营造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氛围,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政治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施加高考压力,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使得很多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只能进行被动的学习,丧失了政治课堂上应有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引入,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高中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状况,营造出贴近高中生心理需求的生活化教学氛围,进而有效吸引高中生的学习注意力,保持高中生的政治学习热度。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神奇的货币”时,很多学生会觉得货币在我们周边触手可及,所以没有什么神秘的,但是当真正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商品、一般等价物、信用工具的概念以及货币职能等内容时,很多学生又会觉得教学内容比较晦涩,存在着较大的学习难度,这时政治教师不妨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购买行为、交换行为以及赠予行为等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阐释,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经济生活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政治学习的效率。

四、走向生活课堂,做到学以致用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比较强,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政治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高中政治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切忌过于传统和封闭,而是应当大胆的走出教室,突破教材的限制,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构建生活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内外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思想政治的广阔天地,把政治课置于社会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思想政治。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时,不妨让学生赴敬老院献爱心,或者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与宣传活动,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做一名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实践者,这显然比学生在考试时拿一个高分更有实际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嵌入,既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高中政治教师要想使高中政治课堂真正走向生活化,就必须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教育素材,彰显出政治课程的价值和魅力,保持好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韩学志. 求新亦要务实――浅谈当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反思[J]. 新课程(教师), 2010,(02).

篇11

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特点和表现: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目的计划性;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

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原理内容】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高中政治选择题怎么答1.抓住立意。

每个政治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再看题肢的设问,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2.找关键词。

一般来说。每个政治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3.排查误项。

高考政治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题肢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查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4.不得已,猜。

对于实在拿不准的政治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可用猜测法。如果此题大多数人都不会,每一个人都有猜测得分的机遇。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这就意味着你答对的概率为50%,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了这50%的得分机遇。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

篇12

一、学会“提问”,激发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长篇都是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根据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没有结合生动形象的实际案例,学生很难对政治课产生兴趣,更难以融入到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去。正所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促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因此,在构建政治课堂时,教师要懂得设置适当的问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会“提问”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思索过程中产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进而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比如,在哲学思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形象的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深奥、枯燥的哲学观点。同在白雪茫茫的下雪天,官员感受到的是皇家瑞气,秀才望雪作诗,乞丐被冻的瑟瑟发抖、破口大骂。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把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雪天的不同表现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他们对下雪天的感受不同”“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谁决定谁”。在一步步的提问中,把抽象、深奥的哲学思想形象、简单化,进而激发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融和、连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枢纽,只有两者实现真正的和谐统一,课堂教学的意义才会得以实现。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学会“引导”,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想去探索新的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学会去“引导”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实现探究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那么,在这样的探究式课堂中,政治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政治呢?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从问题或者任务出发,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思想情感等等。在实际的课堂设计中,教师通常会把政治课中的课时难点或者重点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对象,然后再通过合适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

例如,在“多彩的消费”这一单元中,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我们周围常见的消费现象有哪些”这一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产生思考,进而发问“我们高中生该如何看待这些消费现象”“我们该如何抵制不良消费行为”。这样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设计思路,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消费,是盲目铺张还是追求实际。教师只有明确好自己的教学任务,积极引导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政治课堂才会得以构建。

三、学会“引例”,体现政治的时代特征

新课标在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立足生活实际,反应时代特征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亮点,再加上政治课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引用相应的生活实例,丰富课堂知识,调动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知道政治生活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例如,在价值规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具体的生活案例来取代深奥的经济思维。如冬天的西瓜比夏天的贵,为什么?过节气的时候,鸡蛋比平时贵,为什么?大雪封路的时候,菜价比平时贵,为什么?然后再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日常现象背后的价值规律。这样亲切自然的日常实例的引用,把枯燥的政治理论和日常的百姓生活结合起来,突出了政治的时代性和实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高效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融和、相互配合,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得以提高,高效课堂才会得以构建。因此,在实际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枯燥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日常的百姓生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政治的无穷魅力,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

篇13

新课程改革将高中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终极目标。高中政治教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基础的教育,人的自我存在、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高中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受教育者是16~18岁的青少年,他们似懂非懂、天真浪漫,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经常用灵活多样的眼光去审视现在的世界,内心有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强烈愿望,有着积极的参与意识与竞争心态。面对这样的受教育群体我们需要把情感教育放在政治教学最重要的位置上,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二、政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究

新课程为高中政治教学设置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重在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关注个性化发展。这些内容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以几个模块为例进行这方面的探究。

1.学习经济生活,学会合理消费

通过学习《经济生活》,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了解各类经济现象,知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主体的表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己看到的经济现象,明确在当今社会道德意义的真正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我把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这个问题上。课前我们从消费心理角度给学生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做了一次班内调查。问题有:

(1)某商品新款上市,不用很长时间就会出现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现象吗?

(2)你挑选服装的要求是新奇、前卫、突出个性,还是质量好、大方得体?

(3)如果让你选一款车,你会更注重外形、款式,还是质量、性能和售后服务?

(4)同学请你吃一顿饭花了100元,如果有机会请他吃饭你会花多少钱?

(5)你去食堂打饭会不会自己带饭盆?

(6)你的矿泉水瓶是随手扔进垃圾桶,还是聚集起来卖掉?利用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我让学生们进行合作讨论,探究当代高中生应该有怎样的消费观念?在探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学习政治生活,坚持正确方向

高中教材必修二《政治生活》的重点是关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了解中国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会逐渐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如:学习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相关内容时,在突破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个难点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资料:一个资料是中国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全国是怎样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度过难关的?一个资料是中国在艰难的情况下如何成功举办第26届奥运会,让世界为之震惊的?与此同时,我通过大屏幕给学生打出了汶川地震和举办奥运会的一系列图片,通过强烈的视觉感受,让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能够实现众志成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就会进一步增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3.学习哲学常识,身心健康成长

高中生学习哲学常识,就要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观念。通过哲学理论透视当代的现实问题,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如:我在讲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一课时,我首先给出了哲学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量变是前提,质变是结果。然后我从学生的行为入手探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入。我举例:

(1)现在的一些学生对自己确立的目标急于求成,不能长期遵循学习规律,遇到困难就退缩;

(2)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完成效果不好;

(3)总害怕自己考不好;

(4)学习过程中不能持之以恒;……然后我开展了一次小组讨论,讨论的题目是《学习上,我们如何实现量变到质变》,通过交流,学生们总结出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明确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这样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重在积累的涵义,找到了成长的有效途径。

高中政治教材的情感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情感教育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对一个人成长的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使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春光.上好高中政治课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