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危机的认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影响
1、经济危机使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导致下游行业需求下降、煤炭需求量减少,从而导致经济增述减缓,宏观经济走弱,反馈到市场上,首先表现为煤炭下游企业钢铁、火电、水泥、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增速变缓,煤炭需求疲软。
2、经济危机影响世界煤炭市场供应格局,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煤炭进出口市场,导致进出口格局改变。全球经济危机,国际石油、煤炭价格大幅下滑,我国煤炭价格虽较之前有所下滑,但仍高于国际价格这就造成我国煤炭市场供求割据进一步发生变化。一方面国际煤炭价格偏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放弃国内采购,转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的价格下滑势必倒逼挤压国内煤炭市场,影响进出口贸易格局,引发国内煤炭价格波动,造成国内煤炭市场较大面积较大幅度的价格下跌。
二、加强煤炭产品质量势在必行
煤炭市场“黄金十年”期间属于卖方市场行情看好,许多小企业受利益驱动影响不重视产品质量只注重短期行为,给用户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在经济危机情况下,陷入了产品滞销,价格下滑的泥潭,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立足提高产品质量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的管理理念与用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利互惠实现双赢。
三、应对经济危机具体措施
1、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既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赢得用户信赖。
(1)、建立煤质管理体系:
按照煤质达标标准,建立煤炭各级管理体系,从集团公司、矿区队班组落实各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月度考核奖罚兑现。
(2)、抓好井下现场管理
做好地质勘测,掌握地质变化,调整生产工艺,在生产一线;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对煤矸子分装分运,采取治水措施,降低煤炭水份提高原煤质量。
(3)、加强煤质加工管理及采制化管理
原煤升井后,加强筛选力度最低限度降低矸石含量,提高商品煤质量,依照国标严格采制化工作减少因质量问题与用户产生的纠纷。
2、严格履行合约和售后跟踪服务制度
重合同讲信誉是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一直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合同约束供应双方行为保证双方利益,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程序,满足用户各种需求,与各大企业建立相互信赖的良好合作关系。组织专门的人员到现场为用户解决疑难,对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提高皖煤品牌的竞争力。
四、企业员工应端正思想、脚踏实地、共度难关
篇2
1.经济法地位的涵义
经济法地位,也就是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指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重要性如何。
由于法律体系是由多层次的法律部门组成的,因此要回答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必须说明它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如果经济法是某一层次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则表明它在法律体系中具有一定地位;如果经济法在任何层次上都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那就是说它不是法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法律体系中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任何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都在法律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它们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又是不同的。要回答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还必须说明它的重要性如何。
2.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在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问题上,国内外法学界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有些学者认为,所谓经济法,只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其中包括分属于其他许多部门法的法律规范;有些认为,经济法虽然不是一个独立部门法,但可以把各种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综合起来,作为一个学科来加以研究;有些学者把经济法看作是民法或行政法的一种特别法;而直至现在,我国还有人将商法与经济法等同起来,认为经济法其实就是指属于商法的一些法律。
当前,起码在中国,认为经济法是独立部门法的人越来越多,已经争论不大。经济法之所以成为,能够并且在某些国家实际上成为—独立部门法,是有其内在根据的。
1)经济法的产生是符合法的发展规律的。认为,法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法律部门的划分并不是不变的。经济法的产生决非偶然,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阶段,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由竞争规则的活力。以禁止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为核心的新型法律部门便脱颖而出。
2)根据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分析,表明经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其他法律部门不能调整的,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的特殊性,是确立经济法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本身就是那些需要由国家干预和调整的经济关系。经济法的调整不同于经济政策的调整,它是指国家将其意志深入到物质关系,使其成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通常认为,经济法的调整,从功能上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促进、保护、指导;另一方面是限制和禁止。国家对那些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经济关系,需要加以促进、保护和指导;而对那些危及其经济基础和正常经济秩序的社会关系要加以限制和禁止。这些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1,确认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是指市场主体参加市场活动时在法律上所有的主体资格。如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第2,调控市场,维护市场秩序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市场秩序的内部包括市场交易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以及市场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等。
第3,为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限制其负面作用,进行宏观调控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宏观调控的内部包括计划调控、投资调控、财政税收调控、金融调控以及其它宏观调控关系。
第4,涉外经济关系。它是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关系。如调节与涉外企业的税收优惠问题,反倾销、反补贴问题,三资企业的利益保护问题等。
3)经济法有着自身特有的基本原则和完整的独立体系。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立法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法的规范和法律文件所应贯彻的指导性准则,也是经济法的灵魂和经济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依据之一。其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优先,兼顾各方利益公平原则、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等。经济法基本原则同其他部门法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如民商法调整各自然人和法人这些“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其基本任务和立法宗旨重在保护各个体的合法权益,其基本原则是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等;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和命令与服从。除此之外,经济法还有着完整的独立体系。经济法是由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环节的法律规范所构成,各种法律规范互相关联,互相衔接,并且有着贯彻于全部经济法具体规范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和法律制度,这些经济法规范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篇3
一、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一)录取模式
传统的高校录取模式“以分取人,一考定终身”。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各种需求的细化等等,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许多弊端:
(1)使学校远离素质教育,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高校目前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文化考试的分数,评价学校的标准是升学率,一个学生可以不关心社会,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这种片面的择优方式使学生潜意识里也不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偏离了真正高素质人才的标准。
(2)这样只重成绩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缺乏了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能力,这与社会多元化的人力资本的需求是相互脱节的,在这种以分数定终身的制度下,高密度的学业重压下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能力却很强,但思维却被渐渐束缚,进入大学后,在很多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等教育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人才素质的提高就是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的社会效果。然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仍与社会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能力差。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只是盲目的选择将来收入较高的专业,并没有认真的思考自己真正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和将来在那些领域中发展会更好,不能冷静的分析自身的自身所到之处与自身条件是否相符和,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顾及眼前的利益。
(2)动手能力差。很多毕业生都有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有的还是优秀毕业生,但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太差,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明显。
(3)合作能力差。受当今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个性更加鲜明,做事,说话都不太注意别人的感受,步懂得社会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不知道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4)交际能力差。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毕业生难以应付日常生活的各种各样的交际,更不能灵活处理。
(三)现行的大学毕业模式。
毕业生学位证的体制并不完善,不能激励在校大学生主动的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自身素质,只是盲目的考证、得分,毕业之后更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打不到企业的用人需求的标准。
二、针对高校培养模式弊端应进行如下改进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综合大量的大学生心理调查问卷统计资料,在当前的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问题的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认识和适应的问题。例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挫,陷入苦闷、焦虑、恐惧等而产生心理障碍,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处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要提高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就要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此,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些课程的重要性,懂得众生心理健康,了解做心理咨询与到医院看病是一回事。
(二)有针对性的提高的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选择一个学期开设实习课,或者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大学生也应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用大学生容易接纳的方法不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协作竞争意识,学校要经常举行一些有关团队合作的活动,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最重要的付诸实践,提倡班级多开展主题班会,培养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素养。
(三)毕业制度的改革
高校的年限不一定是四年或者五年,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的学分是一定的,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一年可以修多少个学分。但是,取得学分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让学生修满学分,真正具备某种技能才可以获得毕业证,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年限,这样既能激励在校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三、高校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
(一)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下降,正所谓“大学者,大师之谓也”,伴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应该说拥有高等教育文凭或者证书的人明显的增多,然而伴随其中的却是毕业学生的素质的下降。正如人体需要新鲜的血液一样,高校的教师队伍也同样需要新人的不断加入,这也就难免会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在如今的高等院校,教授既带本科生,又带研究生似乎已经不是多么奇怪的事了。或许校方的初衷是好的,让多数的学生感受大家的魄力。然而也正是如此,不仅仅累坏了教授,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教授往往迫于压力,忙于带研究生搞科研项目,从而无暇顾及其手下的本科生。毕竟本科阶段的教育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
(三)很多的高校教师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一味的进行各种理论的灌输,而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同样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大学作为社会人才的摇篮,应该是不同学术思想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地方。
四、高校人才与企业需求的矛盾
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但却始终没有一中明确的定位来解决这一问题,究其根本,无疑就是搞笑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而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弊病已经越来越明显,二者之间已经明显的表现出它们的不适应。也就是,现今企业需要的人在高校中找不到,而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企业不需要。相比较而言,作为企业在高校中寻找人才是非常被动的,因为它们无法左右高校,让高校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而各高校有着自己的一整套人才培养方案。
怎样实现两者的相契合,很明显,高校对于“人才”的定位的观念必须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适用企业、适用社会的发展,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在这方面,学校不放借鉴一下欧美发达地区一些名牌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实行小班制,以七八个学生作为一个课题小组,进行各种课题的探究,树立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关于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个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养成适应社会要求的良好素质的过程。当前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过于呆板僵化,不能及时的 跟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调整,例如,我国的一些社会知识本来就落后于先进国家的水平,但老师所教授的和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上个世纪显然已经过时的东西。又比如一些计算机知识已经被淘汰,作简要了解即可,但是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做无用功。另外一个就是人文科学受到冷落,科学学科发展的很快而且经费充足,而人文科学则是另外一些景象。
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强调知识的授受,缺乏灵活性,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要建立综合性的课程体系,注重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的并重,双向发展、相互促进。及时更新新的知识,加强对新的领域的自主探求。专业课既要体现拓宽专业培养“通才”的目标要求,又要体现自身专业的特色。
六、结语
要使大学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危机下的变革,适应企业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有所改革,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合理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人才培养与学校发展的双向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双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变化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徐兵.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3]王伟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4]李湘祁.美国著名大学新生录取标准的多样化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
篇4
凡申报**年度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和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任职资格的人员,均须参加专业测评。
二、经济系列专业测评
申报高级经济师人员专业测评采取闭卷方式进行,内容以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经济专业基础理论教程》为主。考虑到今年重新修订了教材,考生复习时间较短,因此指定重点复习内容。考生需重点掌握教材的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其它章节的内容也需了解掌握。
申报高级经济师人员的考试定于11月20日进行。考试时间为上午8:30-11:30,共180分钟。考试地点:山东省交通干部学校,地址:济南市无影山黄岗东路3号。乘车路线:从长途汽车总站乘32路或45路公交车到西苑小区下车,从火车站需到天桥南乘32路公交车到西苑小区下车,按照附件中的线路图行走即可。
参加经济系列考试的人员考试时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遵守考场有关规定,凡未能出示有关证件的,一律不允许参加考试。
三、工程系列专业测评
申报高级工程师和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人员专业测评采取面试答辩的方式进行,答辩时间为25分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申报人员进行业务自述,时间10分钟。第二部分由测评委员会专家结合申报材料、业务总结和专业测试考题提问,答辩人员根据测试题目回答,时间15分钟。
申报高级工程师和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人员的专业测评定于11月17日-20日,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具体时间安排见附件)。考试地点:山东省交通干部学校,地址:济南市无影山黄岗东路3号。乘车路线:从长途汽车总站乘32路或45路公交车到西苑小区下车,从火车站需到天桥南乘32路公交车到西苑小区下车,按照附件中的线路图行走即可。
参加工程系列综合考核的人员须按携带本人身份证。凡未能出示有关证件的,一律不允许参加专业测评。
四、组织领导和有关要求
经济、工程系列专业测评是评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评成绩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凡未参加专业测评人员,一般不予提交高评会评审。对于专业测评工作,各呈报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与职称办公室的联系,按照有关要求,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和专业测评的各项准备工作。
1、各呈报单位接到通知后,要指定专门联系人,负责本呈报单位参考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按照通知要求和日程安排,尽快将有关事项通知参加专业测评的申报人员。对参加经济系列考试的人员,各呈报单位要将其近期1寸正面免冠照片2张(照片背面注明单位、姓名)收齐,于11月10、11日到省经贸委职称改革办公室办理准考证。对参加工程系列考核的人员,各呈报单位要核对好人员名单,落实带队负责人。
篇5
金融危机对毕业生的影响,包括求职所需的时间、可供选择的职位和行业、薪酬水平、就职空间、招聘人数等,是一个逐步波及和渗透的过程,并不一定在当年完全呈现。
劳动力需求不足和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即使最终能够就业的毕业生,个人、家庭通常面临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
就业前景不理想,会促使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校园、继续升学,等待时机再就业,而非就业。国家教育部也通过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来缓解就业压力,此法只是治标,而并非治本。
二、新的经济形势下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各高校应加大实践环节比重,提高学生的各种适应社会能力,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有效途径,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理论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锻炼胆量的机会,如阐述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题、上台讲课,演讲等;让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参考书、学术期刊,通过调查、设计实验方案,撰写自学报告和实验报告,举办交流学习体会、小型学术报告会。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创造性习惯和精神的养成。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项目,突破书本与课堂的局限和范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潜能。
在实践教学中,增加开设实验课程的门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数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训练项目、面对师生开放实验室,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其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培养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供适应就职就业的针对性训练、适应职业变换能力的教育,更好的达到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的一致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创新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我校将其作为整合课内外培养的重要环节,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结构设计大赛、物理教学技能、物理实验大赛、测量比赛、力学比赛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其创新思维。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自主进行结构设计、试验方法设计、技能展示和实施,大大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形成课内与课外并重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进而为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素质培养。
充分利用其他高校良好的实验资源,培养学生主动性、合作与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合理规划使用良好的实验资源,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效率,简捷、巧妙的达到预期成果。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越来越趋于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全面开发利用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接受、理解和掌握大量信息,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不仅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甚至改变了人才培养方式和高等教育的存在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营造创新氛围,教师首先应在教学基础上,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科研活动,从自身方面培养“双师型”教师,致力于教学、科研、实践。学校经常邀请各个学科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报告会、座谈会、交流会等以营造浓厚的创新、科研氛围,使学生深层次了解学科前沿、专业动态、就业前景、发展形势。
创立“创新基金”,鼓励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磨砺学生的创新、创造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金融危机时期,信息的公开和及时传导至关重要,是辅助个人做出抉择、调整规划的前提。高校就业部门应做到信息的细致收集、认真评估和全面公开,及时为复杂经济形势环境中的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气氛。只有充分给予学生信息,才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在网上向所有学生公开每一年毕业生流向、就业率、薪酬水平等具体信息,针对金融危机,邀请其他国家和地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举办专题讲座,而不是让学生自己需求出路,以致曲线发展。
另外要多方面拓宽毕业生的选择面。加强学生就业导向,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辅导,避免毕业生不切合实际以造成恶性竞争就业倾向及不平衡心态。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未来十年需要大量的社会服务组织、新增行业和专业人士。社会服务行业一直以来是金融危机中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力量,毕业生应具有健康心态,摆正自己社会位置,去除干扰因素,积极面对社会,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篇6
二、经济危机对机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2008年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机械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械企业人才流失
根据相关调查[3],有60%的被访者表示,在经济危机时期会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高业绩和关键人才的流失。经济危机使得机械卖品市场竞争残酷,从原材料、机械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参与、成品的研发、进入市场赢利的压力巨大,如果长时间不能进入市场或研发产品周期较长,会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直接引起员工大规模的跳槽行为或者在工作中采取保守。受到经济和市场波动影响的机械企业,其薪酬和奖金削减及裁员范围涉及到从高级管理人员到一线员工的所有层级,这必将引发员工群体恐慌症状,归属感低,从而导致人才的流失。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危机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机械企业的发展策略不正确,不但有可能流失自己的人才,还有可能因人才流失到竞争对手那里而使自己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二)不能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在机械行业中,一线的人员从事的工作一般是最为艰苦的,而且由于机械企业的资金往往要在投入市场后才能收回,拖欠机械企业的款项是经常的事情,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拖欠款项的事情更是频繁发生,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员工的工资、福利也可能滞后,极大的损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人力资源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工作效率低。
(三)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下,机械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于未来的人力资源工作失去方向感和目标,由于机械企业更多的关注原材料、市场投入等问题,企业的裁员、降薪必将对重新界定与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众多人力资源工作者将无法按照过去的理论系统及管理框架进行有效的工作。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将面临比以往工作更为繁杂,变化更为快速的复杂局面,以至于在进行具体的工作中彻底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
(四)机械出口下降,部分机械企业陷入困境
从2008年1-9月份,我国机械业出口结构来看,中小机械企业出口迅速下滑,部分企业遭受沉重打击并迅速陷入困局。我国机械企业以技术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尽管近年来一些中小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所提高,但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品牌意识不强。大部分机械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薪技术,更缺乏世界一流的品牌,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中小机械企业小而散,经营规模和专业化协作水平和国际同行相比寻在较大差距,整体实力较弱,缺少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和能力,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远远没有大型机械企业和外资机械企业强,所以一旦宏观经济形式发生变化就会立即显现出危机的一面。
三、经济危机下机械企业人力资源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观念,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源于传统人事管理,而又超越传统人事管理,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因此,要改变机械行业在经济危机下人力资源窘迫的现状,必须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建立一个能根据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营计划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技能人才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资源支持和保证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应该是经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管理人才,拥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并掌握机械行业各技术工种的分析技术,对人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懂得如何去开发本企业内部的技能人才资源,知道怎样去引进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掌握激励员工的各种原则和方法,懂得如何去激励员工,以获得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共同发展。这样一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队伍,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条件。
(二)组建民主的科研、技术革新团队
在适当的时间,有必要主动收集客户、原材料商、供货商以及战略联盟成员的观点。再根据市场重心的迁移,结合机械企业转型的发展趋势,挖掘适合自己的人才。将这些技能训练、工作经历、职业关系、熟悉客户的程度以及年龄和文化关系各不相同的人才聚集起来。组建企业自己独特的科研、科技革新团队,吸收回国的海外精英,鼓励有经验技能的高级技师加盟企业,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三)“以人为本”打破危机
人力资源是企业提高综合实力,是经济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在一定的程度上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事实表明: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原材料,不同机械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相差很大。因此,企业要生存、要搞活、要发展、要做大,必须首先尽快地转变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企业是什么?企业说到底就是人。管理说到底就是借力,你能把许多人的力量集中起来,这个企业就成功了。”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机械企业要持续经营发展,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降低企业员工的异常流失,带走技术、市场及其他资源的风险。留住人才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这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1)物质激励:以经济利益的形式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愿意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可以通过工资福利以及股权等方式,把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2)精神激励尊重员工,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可以为员工制定健康研修计划,帮助员工克服身心方面的疾病。
篇7
一、超低生育率:头号韩国问题
韩国陷入了超低生育率陷阱(Low Fertility Trap),预计短期无法摆脱。国际人口学界认为,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低于1.5就可被称为低生育率社会,而如果这一数值低于1.3,则被称为超低生育率社会。韩国在1998年的生育率降低到了1.47人,成为了低生育率国家,并且这种状态一直在持续。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发表的《2009世界人口现状报告》,2004年至2008年韩国平均生育率为1.22人。这与世界平均生育率2.54人、发达国家1.64人、以及发展中国家2.70人和低发展国家4.29人相比,都相差甚远,可见韩国低生育率问题的严重。
据说,“超低生育率陷阱”是2006年奥地利人口学者鲁茨卡为解释欧洲与日本、韩国的超低生育现象而提出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一个社会存在:(1)人口方面,育龄妇女和出生儿数量减少;(2)文化方面,已婚夫妇希望的子女数量减少;(3)经济方面,将来期望所得无法跟上年轻层的消费水平等因素,便算作是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出生率下降到不足1.3人之后重新上升到1.5人的国家只有希腊和捷克。
1983年,韩国生育率降至2.08,已低于世代更替水平2.1。然而,韩国在1996年生育率跌到1.71的时候,才废除了小规模家庭政策。十年以来,生育率维持下降趋势,到2005年跌至1.08后才开始有所反弹。这足以证明韩国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有趣的是,“家庭计划”口号的变化正反映出韩国生育率下降的变化。1966年的口号是,“35岁前,三个子女的出生间隔为三年”;1971年是,“不要区别对待女儿和儿子,只生两个,把他们好好养育”;1980年是,“只要有养好的一个女儿,就不必眼馋十个儿子”。为鼓励国民生育,2010年,韩国提出了新的口号:“一个孩子很孤单。对子女最好的礼物是弟妹”,但生育率仍旧停留在低位上。
篇8
经济危机是用人的良机,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经济危机当前正是人才决胜沙场的时候,是骡子是马子拉出来溜溜,平时说得再好也不管用,关键时候职员能否撑得住干得好,便一目了然!危机当前如果职员能不离不弃,与企业同心协力,与企业一起及时应对面临的困境,弘扬正气扎实工作,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企业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甚至帮助企业开辟一片新的领地,那自然是企业“力挽狂澜”的的大英雄,若有合适岗位企业则会立马提拔!危机当前如果职员知难而退,畏缩不前,思想不稳,个人利益至上,不但自己不好好工作,甚至见风使舵,散布不利消息,瓦解军心,影响或妨害其他职员的正常工作,那么这个职员不仅仅是个“狗熊”,更是害群之马,当然企业也会毫不客气地迅速将其开除,决不能让一个苍蝇坏了一锅粥!企业可以把经济危机当做用兵拉练的机会,这就能充分检验团队的整体素质,比如可以看出团队的团结协作、灵活应变、快速反应、目标达成等方面的能力,以此可以找出团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便于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也能为日后团队培训、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篇9
抽油泵正常生产时,上冲程,抽油杆带动活塞向上运动,活塞上游动凡尔在油管内液柱作用下而关闭,并排出活塞冲程一段液体。与此同时,泵筒内压力下降,在环形空间的液柱压力作用下,固定凡尔打开,井内液体进入泵内,占据活塞所让出的空间;下冲程,抽油杆带动活塞向下运动,泵筒液柱受压缩,压力增加,当此压力等于环空液柱压力时,固定凡尔靠自重而关闭。活塞继续下行,泵内压力升高,当泵内压力超过油管内液柱压力时,泵内液柱即顶开游动凡尔,并将载荷转移到油管内。
2.抽油泵漏失的诊断
在现场抽油机井漏失的诊断方法主要应用示功图法、憋压诊断法和电流分析判断法。主要根据功图、产量、含水、沉没度、电流等生产数据。
漏失问题的诊断方法:
2.1示功图法
示功图是目前检查抽油泵工作状况的有效方法。根据对示功图的分析,可以判断砂、蜡、气等对抽油泵的影响和泵漏失、油管漏失、抽油杆断脱、活塞与工作筒的配合状况,以及活塞被卡等故障。但对受自喷因素影响或中上部油管漏失井,诊断准确性会大大降低。如中31-斜P35井因含有自喷因素而导致示功图形状呈扁平状,用示功图法分析将会与漏失原因混同;中32-P28井上部油管漏失,但测得的功图为正常图。可见,示功图法很难正确诊断抽油机井井下的实际情况。还必须结合在平时油井管理中积累的资料,如单井产量、动液面、压力及电流的变化。
2.2憋压诊断法
对于在用地面示功图法解释之后的抽油机井,为了进一步核实是否漏失,常用的方法是憋压诊断法。这种方法用来检验有油泵的游动凡尔的工作状况,如凡尔座或凡尔球粘附砂、蜡而造成轻微的不严或被卡。憋压诊断法是通过在开关井的条件下通过记录、观察井口压力变化来诊断泵况的方法。憋压诊断方法应同时测得憋压曲线,憋压曲线就是起机关井和停机关井的不同条件下,各测一条油压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憋泵方法虽然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但是仍旧存在着局限性。在憋泵操作中,对于泵径70mm以下的抽油机井,一般最高压力可以憋到4Mpa,但对于泵径70mm和70mm 以上的井,最高压力应该控制在3Mpa,防止脱节器被憋脱,对于自喷能力较强和泵筒严重漏失的井难以判断。
2.3电流分析判断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都有一定的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示功图和憋压曲线,基本可以确定抽油机井是否漏失。但是由于示功图每月定期测试,憋泵费时等特点,对于漏失井及时发现,以上两种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电流分析判断法很好的解决了这方面问题。电流分析判断法,既根据每天录取的电流数据,与正常数据对比,分析流的变化,根据变化再去检查,结合其它生产数据,综合分析,对数据中变化较大的井,查找原因,进行泵况诊断。其它生产数据主要包括产液量、含水、沉没度、油套压资料。我们资料录取规定中,要求正常井产量、含水和油套压资料每10天录取一次,电流要求每天录取,因此我们通过电流的变化能很及时的的发现异常情况,如中41-P22井,该井正常时产液量95.34吨,产油2.22吨,含水97.7%,沉没度192.7米,该井无自喷能力。但是在6月27日,录取电流时发现该井的电流变化较大,电流由19、18变为16、25,我们及时核实了产量和油套压资料,发现该井的产液量下降到2t,油套压下降,含水突然上升到99.9%,我们初步断定为断脱,联系试井队测功图和液面,示功图判断结果为断脱,液面上升到井口。
3.抽油泵漏失部位的确认
示功图基本可以解释泵漏失和下部油管漏失。通过憋压过程和憋压曲线可以判断漏失部位。下面简要介绍憋压过程确认漏失部位。
3.1游动凡尔漏失
当游动凡尔因机械性损坏或因结蜡等原因而关闭不严时,便有漏失孔道产生。在憋泵过程中,表现为抽憋时上、下冲程压力无摆动或摆动较小,在停机关井时憋压曲线基本不降。
3.2油管漏失和间隙漏失
在憋泵过程中,表现为在起机关井时,油压表指针摆动幅度相对较小,摆幅值随漏失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如果漏失发生在油管上部或井口且动液面在井口,则从套压表还可以看到指针随光杆的上下行程而摆动;在停机关井时油压下降,套压上升。
3.3固定凡尔漏失
固定凡尔漏失与游动凡尔漏失的机理相同,只是由于进排液顺序相反,一个发生在上冲程,一个发生在下冲程。在憋压过程中,表现为在抽憋时,上下冲程压力摆动幅度大,其幅值随漏失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停机关井时压力不下降。
4.预防措施
经过以上分析,主要针对泵况异常原因中漏失问题进行阐述,在清楚漏失原因,明确漏失部位,就要有针对性的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异常井的发生率
4.1强化作业质量是预防漏失的前提条件
油管漏失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作业施工质量,作业队应加强责任意识,严格执行作业操作规程,特别是杆管清蜡和油管整体打压工序。采油队的作业跟踪员要加大监督力度,跟踪员必须经过作业跟踪知识培训、才可上岗实施作业质量全过程监督。
4.2合理制定热洗周期,严格执行热洗操作规程是预防漏失的根本途径
热洗周期制定不合理,会造成产液下降或杆管结蜡多的情况。所以,应该根据单井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合理制定。热洗周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动态变化的。
4.3合理优化参数是预防漏失的重要保证
合理优化参数,使抽油机井在合理工作制度下生产,使惯性载荷对管、泵影响小,它是预防漏失的重要保证。
5.认识
篇10
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了第一届古奥运会,从那时起,田径运动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896第一届奥运会至今田径运动由最初的几个项目发展到现在的数百个项目,可谓历史悠久。然而近年来,田径运动项目在各级学校体育教材中所占比重逐年减少,爱好田径运动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少。一般情况下少年儿童体育运动采用成人的比赛项目和规则,往往不适应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导致竞赛过早专业化,对少年儿童生长、发展不利。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情况,国际田联和德国田联从儿童少年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兴趣发展和生长发育的规律,为7-12岁的儿童量身打造了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一项运动,通过团队竞赛对抗的形式,利用材质安全、绿色环保的器材全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以及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和参与兴趣。
一、国际田联少儿田径的概述
国际田联少儿田径就是力图把激情融入娱乐田径运动之中。新的比赛项目和开发的组织活动能使孩子可以在任何地方(体育场、操场、健身房以及任何可能的运动场地等)参与一些基本的活动: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旨在增强少儿体质健康的同时,发展其田径基本能力,传授田径基本技术,并培养少年儿童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二、国际田联少儿田径包含的内容
(一)健康促进。所有活动的目标要促进少儿健康成长,鼓励少儿全身心投入活动之中。田径运动是唯一能够通过改变活动性质和活动自然特征来满足这种挑战的运动项目。不断改变少儿比赛的形式将促进少年一代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参与。“国际田联少儿田径”是在社会背景下培养少儿团结精神的有益因素。团队中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的集体项目,为少儿的相互参与接受差异提供机会。规则简单和无害、天性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少儿在活动中发挥领导和团队教练的责任。这些责任是他们成为公民时必须真正承担的。
(三)冒险特点。要激发少儿在比赛中取胜的动力。精选方式(团队、项目、组织),使得比赛活动不到最后一刻都难以预测结果。这样就为少儿积极参加活动提供动力。
三、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的特点
(一)集体性
集体性是“国际田联少儿田径”的基本原则。在练习或比赛中要求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团队中每个人的表现都能对比赛成绩产生直接影响,个人表现对集体成绩的影响,这有利于增强少儿积极参与的观念,每个少儿都觉得自己是团队中重要的成员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每个少儿都参加所有的活动项目(跑、跳、投),这样避免早期专项化。“国际田联少儿田径”将参加的儿童少年分为三个年龄组别进行比赛或练习:第一组:8岁至9岁少儿;第二组:10岁至11岁少儿;第三组:12岁至13岁少儿。第一、二组的活动项目是集体项目。第三组以接力项目或个人项目为主,每个队都有两个组参加每个项目。青少年比赛的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设置,需要两个队多名成员参加。
(二)趣味性安全性
少儿趣味田径器材颜色多样,造型奇特,既有红黄蓝搭配的栏架和标志杆,又有圆形的接力环和火箭造型的标枪,还有投出去会发出嗡嗡响的“手雷”。这就改变了竞技田径器材色彩单一的弊端,传统田径器材大多数为金属质地,而且重量和尺寸也不适合少年儿童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伤害。少儿趣味田径器材专门为7-12岁的少年儿童所设计,栏架高度大幅降低,材质为泡沫将伤害降低到最低,投掷物重量减轻有利于少儿持握且材质为塑料减小了可能造成危害。安全系数高,同时也消除了孩子们在练习中的恐惧心理。
少儿趣味田径巧妙的将跑、跳、投有机的结合起来,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例如,一级方程式接力跑,既有跨栏跑、绕杆跑,还有前滚翻;撑杆跳远则要求少儿通过短程助跑的加速,利用撑竿的支撑,跃出尽可能远的距离。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能够改变孩子们对田径练习单调、枯燥、乏味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原来田径可以如此”。
(三)便利性和灵活性
便利性和灵活性是少儿趣味田径的另一大特点,一块平地(例如草地、空地、灰土或沥青球场-60米×40米)就可以了。其受场地制约较少,既可以在正规的田径场地进行,也可在公园的草地、广场、土场地等场所开展。器材的组装简单,拆卸方便。如果由于某些原因缺乏器材,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采用当地材料绘制,也可以利用废弃的轮胎、纸箱、竹竿、饮料桶等物品,“变废为宝”地制作出适合少年儿童进行练习的器材。
四、结语
少儿趣味田径所针对的少儿年龄正好与我国小学生的年龄匹配,在小学校园开展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不但有助于解决传统田径教材枯燥、乏味的问题,突破“学生不喜欢田径运动”的困境,而且符合新一代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11
前言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最大限度地适应人的生理特点与行为特征及其规律,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需要的生存生活环境空间。在人和环境组成的环境系统中,人是核心,因此环境设计理所当然应“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空间设计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安全、高效、便捷地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及其它活动,保证人在各种环境当中能够顺利、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此外还要满足人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要把工作生活在期间的“人”的精神需要作为依据,把特定环境空间中的人的情绪或感情要求纳入到整体设计构思中,重视人的心理感受满足人的心理要求,满足个性化的情感与价值意义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体现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的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概念包含着两层含义:
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环境”所指示的范围:一方面指室内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另一方面指自然环境、建筑室外环境等的有机组成与融合。
2.室内设计的核心是“人”,这就决定了室内设计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为“人”服务,并能为“人”感知、理解并为“人” 所接受。体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就要求室内环境艺术的创作不仅仅要注重视觉效果和设计主体的情感表现,而更要关注期间生存并生活着的“人”的生存发展,以“人”的需求为依据,以“人”的感受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生活环境空间”。
室内设计首先要符合人体尺度的基本要求。特定地域的物质空间为人类提供了建筑室内与室外、城市与自然等相互渗透的硬质环境,建筑内外的空气、声、光、热等的传递与变换构成软质环境。“软”、“硬”环境因人的参与而产生场所意境。这样在场所中就包含了景观的自然美和人工美、人文美和意境美,意境美因人存在、因人而异。由此可以看出,设计师在营造环境氛围时的使命并不在于完全满足人的视觉心理享受,而在于营造一个令人心动的超越视觉审美的体验:环境中造型、色彩、空间宜人的比例尺度,材质肌理、家具、绿化、陈设等给人的良好感受,都体现了人性化关怀。此外,室内设计还要适应特定空间特定人群的行为特征和规律。例如设计中要考虑老年人这一特殊的人群,根据其特定的行为特征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为老年人夜间活动而设置的感应灯;卫生间里设置扶手与急救电话;用防滑地板代替光滑大理石;房间里设置双极开关等等,对人性的关怀要体现在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2.注重室内空间“意境”的营造
室内空间的“意境”是空间的品位与气质的升华与传达,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磁场力”,是外化空间的“灵魂”,它更多地强调人的参与,以满足人们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最终目标。设计者应该特别致力于激发人们更多的互动及多种空间元素的组合而给予室内空间更大的自由,应着重于空间与使用者的对等性。空间之构成及表现之手法,可借由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及多元化的设计元素,衍化出最能融合使用者本身独有生活及空间的存在形式,以艺术设计的形式传达空间的“意境”,以取得美学与舒适的最大平衡。室内空间设计应该最大限度地追求人与空间的情境互动,设计师可以赋予空间更多的幻想与力度。二者的表现可以摩擦出强烈的不可抵挡的魅力,充满了新奇。多变的设计,呈现着短暂而又永恒的视觉印象,人们去触摸它,翻阅它,改变它,组合它们,分离它们……室内空间在静态与动态的相互来往穿梭间,必将产生奇妙的吸引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提供的是一种“过程”,过程中的所有元素进入人们的感觉系统,构成人的感官体验,而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认知也是由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符号共同承载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动态地组织空间的设计元素,让人们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3.尊重主体(人)的审美价值取向
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个性化、异性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被转译为物的差异。个人(群体)的丰富性被转化为物的丰富性。人群的分类体系被映射于物质的分类体系。人们追求着新奇、异性或自我的外化,物是这些需求最好的载体。
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目标主体追求个性化的手段动因不断得到发展,但如果不知道目标用户的需求,那么现代技术也就无所适从。因此,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深层次的探寻目标用户的审美、价值、情感需求,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肤浅的设计上。
用户的差异化、个性化趋势增加;设计者与目标用户的分离导致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成为了设计者自己个人的表演舞台,设计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达,设计不是表达与其特定的社会宗旨相矛盾的个人感情的场所,因此造成了设计者与目标用户的“无知的对等性”。用户与设计者、使用者与创造者都是独立的行为主体,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审美观、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因此,作为“意义制作”者位于“客位”的设计师应该更多地转向作为“意义解释”者位于“主位”用户的不确定因素的探寻,建立与用户的“主体间性”,达成“视域的融合”。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到目标主体(特定环境中的人)的审美取向。目标主体的审美取向受到历史、文化、地域、风俗、职业、年龄、性别、兴趣等的限制与制约,因此在具体的室内设计中只有充分的考虑上述因素,室内设计才能与目标主体的审美取向相和谐,融入目标主体的审美情感之中,被目标主体所感知、所感悟、所感动、所接受。另一方面室内设计作品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审美情趣来引导目标主体的审美价值取向,以特有的形式去感化目标主体,从而构建起一座室内设计与目标主体之间融合、互动的桥梁。
3.1心理需要的和谐构建
人和许多动物一样,将居住空间,看作其隐私的一部分,只是其私密性涉及更为广泛。 比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视线的单方向隔绝性和声音的完全隔绝性,他们或许希望能看到的更多,但对于室外之人,往往希望隐藏的更多,而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要求更为突出。和私密性同时存在的还有人的“尽端趋向性”。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宿舍中先进入住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说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座位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 的心理要求,所以这也成为人们经常选择的位置。人是一种更复杂的生灵,因此在我们的设计中,更要考虑客户的主观意向。
3.2营造归宿感和安全感
我们都把家称作避风港或者温暖的港湾,因此,在设计中构建它给人们带来的包括归宿感和安全感的依托感显得格外重要。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非单纯的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在大型室内空间中,通常更愿意有有所“依托” 的物体。比如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是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愿意待在柱子边,因为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所以人群会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当然,这只是我们在设计中考虑到一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开阔的视野对人压力的缓解仍然是不可忽略的。
3.3趋光性与避光性
篇12
某种意义上说,女生的形象打造,就是内心对爱情形象的追求、把握与彰显,不同的形象有不同的固定的死忠的男性“消费群”,若想贪心通吃,有几个人能做到?而且女生的美丽或者魅力,应是柔顺,一旦扭曲强行逼鸭子上架,就让人倒胃口了。
没有错,一谈到爱情,每个女生都本能地蠢蠢欲动想妖娆起来,如同浓郁的玫瑰,洋溢的全是爱情的蜜意与气息;而没有香味的郁金香常常给人感觉太清高,以至只有“友情”的气韵。可是,东方女孩很多时候,如徐静蕾一样,很难妖娆起来,因为身体的和文化的原因,都让她们很难在爱情里摇摆妖娆。
2、静蕾女人味
其实,徐静蕾以往一贯驾轻就熟的清纯形象,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有广阔的“爱情市场”,中国男人比较欣赏这样的女生,清新、脱俗、舒服、知性,优雅!
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是不是每个恋爱的女生都要打妖娆牌?在我看来,拿徐静蕾的爱情形象来说明,对平凡的东方女生而言,更有参照意义。
获得过诸如“阳光健康电视明星”等光荣称号的徐静蕾,单眼皮,皮肤偏黑,不丰满,个性生涩与拘谨;但也是朴素的真实的内敛的,甚至是文学的,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种气质一样吸引无数中国人。在一个群星争艳的时代,徐静蕾的美具有特殊的韵味!她的美是那些妖艳明星们永远无法追及的!那种传说中的“没有优点却无懈可击”的女人,贴近生活,贴近美丽,却有纯净清新味道,被称为“静蕾女人味”。
3、“小家碧玉的性感”很吸引有内容的男人
徐静蕾自己也从没把自己列入美女的行列,上大学的时候她还因为自己又黑又瘦而自卑过。不过就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徐静蕾的这种率真和自然获得了众多影迷的喜爱。在浮躁而奢靡的社会里,这种清纯自然,不加修饰的出水芙蓉气质,反而是追星族们稀缺的追逐资源。加上这个“博客女王”的知性发酵,她的魅力与吸引力,就不断升值,她的爱情形象,值得我们平凡的邻家女生反思与学习。
必须承认,妖娆是有强烈的诱惑力与性意味的,但是小家碧玉一样有出路,比如徐静蕾“亲切的性感”,同样让男人耳目一新,而且很健康、可心与可信。再来八卦一下徐静蕾的爱情轨迹,就会发现,她的爱情也同样精彩,虽然不妖娆。她的绯闻男主角都有淡淡的书香或者才子气息,从现任的黄觉,到过往扑朔迷离的王朔、三宝、张亚东,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欣赏这样的“玉女+才女”的女生,爱到有品位与段位,其实,男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低端与粗俗。
4、在此,我要隆重强调这个爱情动词:欣赏
妖娆只是浮光掠影的止渴式的诱惑,而可以让一个男人“欣赏”的柔性特质,则可以细水长流。有欣赏的爱情才是可靠、可贵与深厚的,否则就是轻浮与脆弱。
妖娆如果说是一种广义的“露”与“重”,那么中式的“藏”与“淡”也有它的美妙之处。虽然说,当今“暴露”已经成为一种社交礼仪,比如服装和身体相得益彰,展现出最美的姿态,是男女社交文明的一部分。可以选择露出身体中最美的部分,比如暴露颈部的弧线、温柔的小腹、光滑的小腿……可是,如果你的暴露、妖娆起来很勉强吃力,还不如让自己“珍藏”到含蓄,自然到纯真、亲切到清澈!
徐静蕾说,即使再怎么相爱,仍然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所以内心的内涵、教养、甜美、恬静很重要,不要为博妖娆而让自己没有后路可退。她说,美好的爱情应该既有激情,又是平稳的。能平稳的,当然是你的内秀。如果“风情”有些困难,那就“纯情”到底,那也是很得体、包赢不输的选项。纯情不是简单,而是有意味与内容的东方女性魅力。
5、妖娆不当,则是危险的
有个女孩写贴“求救”:我朋友说我不风情,我很郁闷,大家帮帮忙,怎么样才算是风情啊?拜托了!
结果,大部分男人居然是这样的幸灾乐祸回帖:去鸡窝里生活3年,所有风尘女子该有的你都有了。换句人道一点的话说,不太支持。如果有硕胸、肥臀、蜂腰的生理性感,不必加大力度妖娆,很容易夸张成“芙蓉姐姐”;如果没有以上的身体硬件,硬撑妖娆,则有些画蛇添足。
清汤挂面,却要靠肢体语言去放浪,总有离题的嫌疑与不适,如徐静蕾妖娆未遂,浪费了表情也失去本真之美。天鹅可以飞,却不放浪;你适合玻璃丝袜,就不要冒险穿黑色的网眼袜,性感很招摇,但是还有一种风情含蓄而收敛。
篇13
在党的关怀下,我们的家乡充满了关爱,民族团结的曙光,美丽的校园亦是如此,校园里各族兄弟姐妹一起学习、生活,尤其是民汉合宿,各民族同学住在一起,互帮互助、相亲相爱。
自从自治区推行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举措后,学校里的各民族师生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了零距离接触,紧紧凝成了一股绳。老师们对各民族同学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不定期与他们交流沟通,用真情换真心,让各民族同学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作为现代高中生的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
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用知识武装头脑,认清分裂分子的丑恶本质;我们要积极发挥青春的无限力量,时刻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着我们民族团结之花,决不能给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提供任何可乘之机。
我们不能成为那些“”、“恐怖分子”们害民族、害国家的工具;我们各民族兄弟姐妹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团结起来,正确认识我们背负的责任,共同举起反对“”的旗帜,齐心协力,一同反对暴恐团伙、宗教极端分子们反社会、反人类的一切行为。我相信新疆只有稳定,才能发展。我们要把“觉醒书”中的每一句记在心中,做一个爱团结、爱民族、爱国家的优秀青年,一个值得骄傲的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