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地理教学课程标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地理教学课程标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地理教学课程标准

篇1

一、正确使用教材的反思

新教材在知识的编排方面较旧教材更为零散,这就为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怎样建立知识体系和网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删减了一些有难度的知识、图表,但是课堂的活动量比以前有明显的增加。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活动。是我们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问题。初中地理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而高中地理的难度则越来越大。因此,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说。难以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教学难度。

因此,我们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因素。同时确立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同伴助教、探究、模仿等等。例如:在讲授“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二课时,确立的重点内容是气旋与反气旋。首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看书、填表,然后学生在学习中提出各种问题,再分组讨论,再由各组的代表提问并由其他的学生来解决,如果解决中有困难的.由教师来帮助解决。最后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探究。

二、突破闭合式教学的反思

以往的教材,偏重于理论,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多大用处,新教材注重地理学科的实践,就应该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范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变课堂静态教学模式。丰富课余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兴趣小组活动;开办地理小广播、小墙报;师生一起制作、改进地理教具等。还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工农业生产布局等发展地方经济的小型辩论会,评价当地的环境质量,开展当地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这样放手让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应用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而且能有效扩展地理教学手段。

对于现有的地理教材中理论性强的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加以运用,新教材提出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弥补了以往教材的不足,做到了传授地理知识原理与介绍当地工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经济同步进行,使学生深刻体会学地理的好处。

三、教学氛围的反思

教师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及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检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对知识的梳理和与学生的沟通。因此要注重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的营造。一种民主、平等、活跃、自由的教学氛围可以给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状态轻松愉悦,进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四、教师角色的定位反思

学生的学习以及知识一的意义建构是学生依靠学习资料和学习伙伴自主形成的,不是经过老师的传授获得的。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新课改强调师生角色的大转换,更新了教学理念。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师生角色的转换,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再是一人独掌课堂,而是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民主相处。所以对教学的反思,首先应该思考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否实现了转变,是否改变了过去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做法,是否关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否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上而忽视了激发、引导、组织和合作的新型教师功能。所以,通过反思更加确定教学氛围和情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认知水平,从而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五、学生创新思维的反思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

例如上“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一课时.我们应局限于教材,而是让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洁净的空气?现在我市尤其是大街上空气如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能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改变这一现状?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高招”出来了:大家一致认为应该使用无铅汽油,并大力提倡骑自行车,尽量少用汽车和摩托车来减少空气的污染;有的同学建议最好骑电动自行车,速度快,又没有污染;有的同学建议应该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上面安装个过滤器。把有害物质都过滤掉……学生的建议颇有创造性.这让我感到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被动摇了。

篇2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课程改革及教学当中。因而,他们不再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导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其要求促进教师的发展,要让教师与新课程同步成长。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张扬学生个性,实现教育公平

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方式、学习倾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的潜能、兴趣、爱好等也不相同,我们不应用同一方式来教育学生。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征。

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互动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要理解对方的所想所思,并为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对话。对话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信息,而且也可以是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对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变革

地理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效果也不同。采取什么教学方式,取决于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学方法是“表”,教学理念是“里”。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中多使用讲述法,采用满堂灌,教学呆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应有的动力。课程改革要有教学方法的改革,即要解放思想,开放课堂,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篇3

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地理教师应该应通过“区域地图、地理略图”等途径来架桥铺路,来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能够达到破解难点的效果。由于图文转换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地理简图来表示,许多地理原理可以通过地理简图(原理示意图)来直观呈现,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就可紧紧围绕地理略图,进行知识整合,而通过地理简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明确和理解地理知识的联系。例如,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简图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整合。

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判断。

2.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高度大小判断。

3.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季节、日期判断。

4.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南北半球及直射点将要移动方向判断。

5.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纬度范围的判断。例如2000年文综高考题第36题

6.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风带气压带的移动规律。

7.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通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的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前后联系、因果联系、逻辑联系以及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等)和理解知识难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升华、能力的提高。

三、多引导、促探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其实知识掌握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不重视,甚至忽略了,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与解放。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因此教学时地理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结论。例如,气温分布和等温线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教学中就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结论。

1.等温线的分布:(1)等温线分布规律:等温线的温度数值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即无论一月,还是七月,无论陆地还是海洋气温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2)不论陆地还是海洋,如果表面状况较均一,等温线大致平行于纬线(即等温线与纬线基本一致,说明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南半球因陆地面积小、水域面积大,等温线较平直,大致与纬圈平行,说明影响南半球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3)北半球1月份等温线比7月份等温线密集(即南北向水平温度梯度冬季大于夏季,南半球相反),但是其数值仍然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的凸向:(1)一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均向北凸;七月正好相反。(2)由于受洋流的影响,海洋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3.等温线分布影响因素简析。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季风等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不完全平行。(1)许多沿岸地区等温线近于与海岸平行。(2)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受地形的影响,如果等温线闭合,则说明受山脉(等温线数值由外向内递减)或谷地(等温线数值由外向内递增)的影响。在这种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科学性大大地增强了,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四、多设疑、缓坡度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地理有很大的作用,还要引起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要遵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问题的坡度要缓,要在渐进中不断加深。当然地理设疑应该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新课开始时设疑。在上新课之前可通过地理小故事、热点事件来设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为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二)在思维分散时设疑。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都集中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变化教学情境或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三)在思维疲劳时点拨。教学中如果始终是一种枯燥的内容和平淡的氛围,如果长时间学习同一内容或长时间思考同一问题,学生的思维容易出现倦怠和疲劳,从而出现厌恶或不思的状态。因此在地理课堂中应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提高思维的含金量,以活跃学生的自主思维和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四)在课堂小结时设疑。一堂好课也应设疑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例如在学习了高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后,让学生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具体地说,中低纬太平洋西岸为日本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大西洋西岸为墨西哥湾暖流和巴西暖流,印度洋西岸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中低纬太平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大西洋东岸为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2)中高纬大洋西岸为寒流(太平洋西岸为千岛寒流,大西洋西岸为拉布拉多寒流),东岸为暖流(太平洋东岸为阿拉斯加暖流,大西洋东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在此基础上继续设疑:除了同学们总结的规律外,还能够概括出哪些分布规律(如中低纬洋流呈反气旋型流动;中高纬洋流呈气旋型流动等)?在一堂课结束时,通过提出新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课后进一步的思维,也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多归纳、显规律

地理知识总体比较抽象,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浮于教材的表面,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的线索和规律,从而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昼夜更替周期的长短变化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规律、海水表层温度分布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分布规律、洋流的纬度分布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水平、垂直分布规律)等。通过这种规律的总结,并进行知识的联系和思维的拓展深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盐度分布规律,当然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多训练、辅方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发展性和创新性,关注的是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因此地理教学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在地理教学中应该讲练结合,并要处理好练习的强度和适度的关系,并应该让学生在训练中总结和体验思维方法,从而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例如、在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中,有关区位因素的知识主要有以下一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影响工业的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气候、河流、地形、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和宗教)、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航道条件、港区建筑条件、经济腹地条件)、铁路机场等交通枢纽和工程建设的因素(水域条件、陆域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国家政策)、影响商业网址布局的因素(商品的供给条件、交通条件、客流量的多少、人群消费能力)、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因素(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等等。在地理教学中就可结合一些典型试题,进行思维方法的提炼和总结,从中得出思维方法:1.问题归类。认真阅读试题要求,明确试题的考查意图和问题的属性即考查的是工业区位还是其它区位问题;2.区位展示。如果是考查工业,则展示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等;3.综合分析。按照试题的要求,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应该结合具体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深入分析,抓住关键信息、突出主导因素、把握动态因素。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流程和解题方法的提炼和总结,不但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为学生自己的灵活解题奠定基础。

由于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仍在持续地影响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为此地理教师必须主动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地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从而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

篇4

例如,《标准》中“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相对于“说出”来说,“说明”更高级,也就是说“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重点,讲“过程和主要环节”是为了“说明地理意义”服务的。但是,大多数课堂将重心放在水体介绍、河流补给和水循环过程甚至潜水等问题上,对“说明地理意义”仅花了1~2分钟点一下,显然没有准确领会《标准》的要求。再如,《标准》中“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也就意味着一定要结合实例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进行分析,在考试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也应该用一个实例请考生分析。我们在具体教学中,不能仅凭以前经验对课标要求任意删减或拔高。教师只有准确领会《标准》,才能真正意义上构建高效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尊重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知识的迁移

地理教材版本多样,但都是以《标准》为依据,按《标准》要求来撰写和选择的,教材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依据,又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的载体,教师应该研究教材,宏观上要把握到位,然后再对每节课进行深入的钻研,把每节课都吃透。尊重教材是得以创造之本。“举一反三,注重迁移”的根本是教材。用好了教材中的“一”才能有效引导“反三”,务实了教材的“本”才能有效实现学有所用的“迁移”,但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载体。就教材而讲,教材与舍本逐末的做法同样不可取,教学应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要充分重视教材内容的探索性、启发性和开放性。教材更新往往落后于知识的更新,多关注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地理事物,在备课时加以补充,使学生及时接收到最新的地理知识和信息。另外,课堂教学中可以不拘泥于教材中的案例与区域,关注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

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提高地理基本技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目标。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夯实基础对地理学科尤为重要,因为地理在很多省份是中考不考科目,必然导致高中生对初中区域地理内容掌握有限。另外,地理学科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这使得很多学生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自然地理难度较大,加上很多教师不按《标准》一味拔高标准,使大部分文科学生感到地理难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地理课堂教学应以《标准》为依据,不仅重视知识点的教学,更应重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地理基本技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考纲》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的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项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如果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面对新材料、新情境会不知所措。因此地理教学中要从能力的四项目标出发,围绕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加强问题引领和活动引导,开展多种形式富有成效的训练和培养。

篇5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优点

这次课程改革与之前的课程改革比较,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之前的地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习的内容和考试的内容都会有统一的标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结果就比较片面性,不能够做到多样化。很多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太注重理论,太依赖课本,没有通过自身的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发散性的思考所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应该是根本,但是之前的模式却本末倒置了。老师讲授什么,学生就得到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不是主动地去接受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没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次改革后,课程的体系变得更人性化。老师不再是一味地讲理论知识,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让地理的学习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结合最新的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时政问题的意识,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这种教学模式更好地相应了素质教育。老师和学生在这种新环境下都得到了学习以及更好的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之前的地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只是单方面的讲课,讲授的内容也只是理论知识。很多有能力的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而通过这次课程改革,提倡更加灵活以及更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让老师不再单纯的讲课,而是需要结合实践,利用周围的一切资源来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但因此,老师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对周围资源的开发运用能力欠缺。其次是怎样将课程变得更丰富多样化,避免只是枯燥难懂的理论教学。

三、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的有效方法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才是最主要的。老师应该根据学生需要什么调整自己的讲课内容,而不是单方面的自己讲学生听。因此,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该给予表扬并支持这种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行为,并且应该在一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下,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和促进。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要敢于思考,敢于突破。

2. 改变教学方法

(1)观念的改变:课改后,老师首先在观念上就应当做相应的变化。不能再是之前单纯的依靠课本讲授理论知识。而且,老师也需要完善自己,不论是从知识上,还是从讲课的方式上,都要有新的变化。知识面上,要能够紧跟时代的变化;在讲课方式上,要更加灵活多变,内容也需要更加丰富。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也是现在的课堂教育中备受关注的话题。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放松,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并且遇到难题时,学生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一起解决问题。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改革后的课堂质量的保障。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效率就会有所提高。老师如果能和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多一些和蔼的关心和引导,少一些批评,就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更容易接近。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加有信心的学好地理。老师需要及时地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上的自信。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论做什么,兴趣都是很主要的因素。如果能够培养兴趣,就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地付出实际行动。地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国内和国外的地势、气候、自然等状况,大多数学生会觉得地理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遇到困难后不会退缩而是迎难而上,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在更加人性化的课堂上,如果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会更加容易的理解知识。因此,老师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提高地理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知识越丰富多彩就越吸引人,如果能够让学生感到好奇,那么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与实际相结合,化难为易。老师应该注意讲授内容的实用性,与实际相结合,也能够将较难的问题通过容易懂的方式讲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从而做到自主学习。

篇6

1.教师的专业水平的限制和教学经验的不足。对于刚步入教学岗位的教师遇到冷场的现象较多,或因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能力不够而囊中羞涩,或因对学情的了解不够而曲高和寡,有时也存在启发不到位、设置问题没有梯度不利于学生探究,或对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流于形式,或者创设问题情境不能恰到好处的问题。这些都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的非情感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如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时教师只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和情感体验则漠不关心,因而引起了学生的苦恼与恐惧。

3.使用的教材比较陈旧,内容抽象,语言单一。且教师所举案例陈旧,缺乏新鲜感,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教材和学生唯一的学本,上课时照本宣科,不对课本进行知识拓展和思维挖掘,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得学生的情绪不能够得到激发,思维不能够得到发散。

4.教学方式的老化和教育理念的陈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语言贫乏、教学活动单调,无疑会造成学生情绪的疲惫、思维状态的疲软,也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传统的教学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教学计划的完成、按部就班的训练,往往造成学生知识面窄、思维力弱,使课堂没有生气,使学生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5.学生长期被动式接受知识,对新的教学方式无法迅速适应。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的精心培养。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班中学生多来自农村,对新的教法很不适应,不能积极讨论、不能探究、羞于与人合作。或者同一所学校的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相差太大,使学生无所适从。

6.地理学科博大精深,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有一定难度,如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洋流等知识,学生的认知结构很难在短时间里建立,若急于求成就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二、措施

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为了落实国家新课程标准,让高中地理课堂活起来,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欢、学有成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改革课堂,具体应注意以下方面:

1.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心理安全的空间。

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进入课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重视情感对思维的激励作用,多使用激励性评价。课堂教学中有宽松的心理氛围,学生有愉悦的心理体验,则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达到最佳状态,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批评,而要肯定他的勇气,鼓励他下次做得更好。严厉的教师一定要改变作风,否则,就不会有主动解答问题的学生。

2.用教师的激情调动学生的激情,多渠道地促使学生积极地思维。

教师要拥有和保持一份激情,并在激情的推动下,恰如其分地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活泼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语言生动有趣,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的参与、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或组织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如测量当地地理坐标,考察城镇布局等;或组织一场小小的辩论。

3.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探究。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仔细琢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尤其是要创设创造性问题的教学情境,善于提出一些根本对立的观点来引导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应该多提出一些高质量的、有思维价值的、值得学生争论的问题,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学习海水的温度,提出海水的热量来源于海底的地球热能,让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反对的理由。

篇7

1 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或地区教育部门为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方面所作的全面的、具体的规定,是编制教科书的依据,是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地理教师实行地理教学的依据。因此,正确的学习和使用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

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是我们日常教学过程的指导,它是指导地理教师备课、上课和课外活动的主要依据。因而,只有认真的学习课程标准,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 地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只是为教学提供了材料和依据,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对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加以组织和处理,进行一番再创造,都能使用好教材,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以来,地理教材一改过去教材的单一性、知识性等特点,而呈现出方式的多样性。在教材的编写上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和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教学过程中不能没有教材,离开教材,教学活动很难进行。

3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位置如何摆放,就要看两者之间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第三条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明确规定:1.教材要建立合理的结构。 2.选择联系学生实际 ,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3.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4.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5 .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6. 重视教科书系列化建设。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课程标准而编成。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自然是课程标准的位置高于教材了。

4 使用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是实施地理教学的依据,我们如何使用课程标准,在教学上至关重要,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

4.1 掌握它的方向性。地理课程的指导性突出表现在它的素质教育的价值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宣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这个方向性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好这个方向。尤其是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中,详细的叙述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点,通过学习后达到的目标及教学活动的建议,这部分是我们备课之前必须认真研读的内容。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0-0062-02[ZW(N]

[作者简介]唐新凤(1973―),女,安徽宣城人,教育硕士,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初中和高中是中学教育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高中是初中的延续和深入。然而,高中不管是教材内容的深度、教学目标的要求,还是教学方法,都较初中有了明显的变化。加之初、高中学生在身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育衔接问题由此出现。做好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

一、对比分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选择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基点

对比分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初中地理课标》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地理课标》),初、高中地理课程都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课标》在“认知目标”要求上增加了更高层次的“地理原理应用”,这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对学生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高中地理课标》提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高中地理课标》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课前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必要性,在教学的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结合气候的教学,我们确立衔接基点如下:

1.知识体系:了解世界气温、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能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三圈环流理论来解释其成因。

2.学科思想和方法:实验探究法、计算机模拟法、地图法、统计图表法、成因分析法。

3.其他:良好学习心理的调适、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从《初中地理课标》可以看出,气候教学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主要目标是基础知识介绍,只要求学生能读懂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等。这样的学习只能给学生一些零碎的知识,无法使初中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高中地理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用三圈环流理论来解释其形成原因,进而构建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建构起有关气候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在最近发展区确立高中地理教学的起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即学生的基础水平,另一种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即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基础为依托。

气候的教学首先要把握初、高中地理的具体学习目标,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及学习习惯,要对学生现有的有关气候方面的基础做客观评判,确定学生的现有水平,并了解学生现有水平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选择并确定教学衔接的起点。这是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

从《初中地理课标》可以看出,初中地理中只是对气温、降水及气候类型的分布进行了常识性介绍,要求学生会阅读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并归纳它们的特点,能绘制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能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等;高中地理则要求以三圈环流理论来解释、运用、拓展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气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搭建知识“脚手架”式的衔接:(1)让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其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地球上的五带,引导学生用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气温分布特点做成因分析;(2)让学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归纳其特点,并过渡到用气压带、风带解释其形成原因;(3)让学生绘制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并过渡到用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等原理解释其成因;(4)让学生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过渡到用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等原理解释其分布的成因;(5)让学生回忆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引导学生用初、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成因;(6)通过某一案例,引导学生用初、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的思考

(一)教师要树立衔接教学的意识

衔接教学意识是指地理教师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视角和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层次性出发,整体把握地理教学全过程的观点和思想的总称。地理教师衔接教学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能否顺利实施。推动地理教师衔接教学意识形成的先导性力量是理论的引领,也就是通过地理课程专家的讲座从理论上引领地理教师的衔接教学意识。地理教师通过理论引领所形成的衔接教学意识在教学场域和教学实践中逐渐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从而使他们用已经掌握的衔接教学理论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生积极的互动,最终确立起衔接教学意识。

(二)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地理课标和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有课程标准意识。所谓课程标准意识是指教师在备课、教学及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中,对课程标准的本质与内容、意义与价值等认识和运用的自觉性,并以此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学生、课程标准、教材、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敏感性。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联系,进而从总体上把握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切实以地理课程标准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和检测教学结果的依据,以保证地理教学的连续性,顺利实现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

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目前地理衔接教学一直为地理教师和教育理论专家所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工作,树立衔接教学意识,在实践中认真落实衔接教学工作,使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工作被中学地理教师当做一项常态工作并始终贯穿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杜环欢.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篇9

纵向教学衔接就是指高中地理老师培养学生拥有高度地理素养的全过程,并整体掌控初中和高中两个学年段地理课程的“性质、基本思维、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等相关条件和教学现实效率,并探研和实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保障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完善性和持续性。

1.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的培养

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在后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建立在前一阶段教学的基础之上的,任意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不到位,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其后阶段的教学质量。从“应然”的角度出发,高中教学是建立在义务教育教学的基础之上而更深层次的教学实践。而事实上,由于现在的升学竞争影响,义务教育的地理教学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自然也就出现了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很弱化,而因为初中和高中的学校分离情况,即使部分初中和高中学校没有分离设置的学校,那么大部分地理老师也没有进行初中和高中大量的循环教学,也从而使得老师无法全面去清晰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使得造成了“初中、高中”地理学习脱离,这不仅影响了其老师教学质量,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的培养和挖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的衔接认知度,来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去真正地实行新课程所提倡的培养现代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思维意识。

1.1从理论方面引导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

促使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形成的有效前提是“理论引导”。通过在教育理论上的引导,使得高中地理教师子啊教学过程中逐渐达成清晰的衔接意识,并且能够培养他们所制定的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衔接意识方案。倘若老师真的有趣制定方案,那么他们就会在教学的实践中去有所尝试。当进行尝试之后,发现期许的教学效果和自己所设想的一样,那么老师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就会进一步去激励老师巩固自己的教学衔接认知,从而去改变过去不确定的教学理念并使得运用现在所实行有效果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可以从研读地理课程标准下手,因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析、考试命题”等相关方面的重要依据。课程标准其具有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目的和检测教学结果的意义,因此,老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课程标准认知能力。而老师的课程标准认知是指老师在“备课、上课、课后”等教学环节中,对课程标准的“本质、内容、意义”等方面的认识,并以此来进行不断的调整自身教学准则、学生、教材之间相互关系的“敏感性”。此外,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挂钩的,所以,老师必须要认真对待和研讨高中新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思维、目标”等方面去把握高中地理课程的新标准要求,来使得保障高中地理教学的“持续性”和“前景性”,从而达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更好的衔接目的。

1.2从实践方面培养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

“衔接意识”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达成的。而地理老师也只有从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去积累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际经验,并将其地理课程相关专家所提供的理论与自己所学导的地理专业知识进行有效互动,才能够更好地树立教学衔接认知。比如说,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因为教学活动场地是老师形成教学衔接意识的重要实践基础,只有老师亲身经历了才有可能去进行深度理解,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衔接角度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深思,要不断地跟进当下时新有效的教学思维方式,进而让自己的教学衔接意识能够有更深度提升。

1.3从建立体系方面培养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

“理论引导”和“实践培养”对于唤醒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些举措是必须要实地进行的。当然,除了高中地理教师自身的付出外,还需要去建立完善合理的体系来做有效保证,使得将高中地理老师教学的衔接意思进入“规范化”管理的日程中。比如说,可以建立老师互动交流体系。地理老师需要一定的教学衔接能力,那么地理老师互相之间的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地理老师只有互相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长期的合作沟通。学习可以组织一些地理老师到其它的初中或者高中去听课,尤其不是教不同学段的地理老师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当然还可以利用网络交流方式去讨论他们在教学现实中的得与失。通过老师之间这样互相交流的活动,来最终实现“互相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

2.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更好地培养高中地理老师教学衔接意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从“理论引导、实践培养、体系建立”等三个方面加以唤醒,从而达到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目的。

篇10

结合地理新课程改革和中学地理教学实践,本文所探讨的地图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运用地图信息分析地理事物的现象、规律及其成因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学习读图、析图、绘图、用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地图能力教学目标分析

1.地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地理素养作为课程标准的重要基本理念,它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能力的培养是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同时地图的分析和运用也是重要的地理学习方法,这对其他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分析、运用等值线图是解决地理问题的一种非常有用而且有效的方法,这非常有利于对自然地理、区域地理等内容的学习。而且也可以用在其他学科的相关领域。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显然,地图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

2.地图能力教学目标分析

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和地图能力的构成要素,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理念下,地图能力教学目标主要分为读图、析图、绘图、用图四项能力。

三、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地图能力的评价策略

1.地图能力的过程性评价

考试和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机制。然而,传统的地理评价过多的侧重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结果,重视了地理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的评价。因此,对于地图能力的培养以及评价应重视学生在地图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让地图能力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石。

2.地图能力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由于地图信息量大,知识密度高,在中学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均须依赖于地图显示,所以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心理过程。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在学习地图和分析、运用地图的各阶段的心理特征,实现地图能力评价目标多元化,可以有效的发现学生在地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3.地图能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地图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推进,地图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地图素养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被逐渐提升。而在当前,传统的地图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笔试、读图、填图等方式,这些评价方式不易发现或发展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地图学习评价方式的要走向多样化。

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评价,可以借鉴的方式主要有档案袋评价、评定量表法、学生自评、观察法、行为摘录法、苏格拉底式研究讨论法等。在新课程试行的过程中,这些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评价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自我建构应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和地图素养的不断养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不同的目标领域要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而以往的地理学习评价重视自上而下,以教师和管理者为主的他评,基本上没有学生自评,学生在地理学习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够很好的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在地图的学习中,将师评、组评、自评相结合进行评价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利办法。总体来说,师评适合阶段性学习完成之后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作总结性测试,组评适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以及对学生地图作品展示评价时使用,而自评适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和针对性复习时使用。

4.地图能力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学生认知地图、学习地图和利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各阶段所掌握的地图知识、地图技能和地图应用方法都在变化。在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基础上,才更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从而帮助并促进他们在已有的水平上不断进步,发挥地图能力评价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叶澜.《教育学原理》.人们教育出版社,2007.7

[3]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篇11

中学地理教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相衔接的[1]。但目前大多数省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现状是,初三不开设地理课,使得中学地理教学在初二和高一之间出现了一个断档期,这增加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难度,降低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差异,并进行有效的衔接是中学地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差异

1.教学内容的差异

初中地理课程总体定位为区域地理,这是考虑到区域知识相对简单,可不涉及深层次的成因分析和较抽象的理论探究,又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初中地理课程内容有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是“地”,主要介绍“是什么”和“有什么”,即重点介绍某一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社会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高中地理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其课程不在全面学习区域地理,内容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本结构和地理学的基本思想。高中地理教学侧重点是“理”主要介绍“为什么”,即在介绍地理事实的基础上,探究地理过程、归纳地理规律和成因。

2.教法和学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少,每周两个课时,课时充足,教学进度较慢,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应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并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以及训练地理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提高,课时量紧张,每课时安排的教学内容繁杂,教学进度快。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多采用讲授法,重在阐释地理原理和规律。

此外,学习方法上也有差异。初中地理通常只要求学生了解和识记,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多数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或反复练习强化,不注重理解,归纳和运用。进入高中之后,地理课程的学习需要求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死记硬背和强化训练已不能适用于高中地理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注重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的培养。

二.有效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1.了解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初高中地理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是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准确把握学情是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基础。初高中地理教师应经常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双方的教学和学生情况,高中地理教师要进入初中地理课堂进行听课和评课,参加初二的地理水平测试的阅卷工作,了解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由于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情况有所不同,教学水平更是层次不齐,所以高中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地理水平测验、问卷调查、统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谈话等方式,对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地理学习兴趣和态度,以及地理思维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归类,及时找出学生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发现基础知识上的漏洞,并且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有关内容,制定实施相应的补救措施,对部分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做到因材施教。

2.研究初高中地理教材,做好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初中地理中的地球与地图以及和区域地理知识是学习高中地理的基础,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是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关键。就目前现状来看,学生刚进入高中时地理课程基本是“零基础”,所以高中教师必须研读初高中地理教材,找出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点,进行及时的补救。但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融合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与堆砌[3],也不是将初中地理知识重复一遍,必须是有机的结合。由于课时量有限,单独利用几周时间来复习初中地理知识显然不可行。借助导学案,衔接巩固基础知识是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新课之前,找出需要补充的初中地理知识,精心设计衔接内容,并将衔接内容与导学案相结合,以自主预习的方式呈现,学生利用初中地理教材就可以自主复习本节课所要涉及的初中地理知识。这样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可以为学习新知识铺设一个过渡的台阶,减缓“坡度”,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例如在高一学习“地球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将初中地理中已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仪、经纬线、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昼夜交替等知识点,设计成填空或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导学案中的自主预习部分,要求学生在新课前完成。

3.正确看待初中地理课程,端正教与学的态度

目前初中地理课程不作为毕业升学考试的科目,在多数初中学校地理被视为“副科”,得不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部分初中甚至没有专业地理任课教师,即使有专业的地理教师任课,也经常被被数学、英语等大家眼中的“主课”占据着。学生进入高中后依然会沿袭了以前的观念,把地理看作是一门“副科”,不重视地理的学习。所以学校、教师和学生必须正确看待初中地理课程、端正教与学的态度,这是有效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前提条件。初中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地理教师,合理安排地理课时,优化地理课程的评价方式;地理教师应研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认识到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探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态度,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篇12

一、新课改给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及高中教材带来的变化

1.新课改给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带来的变化

在新课标中无论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还是课程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和过去的课程标准比起来都有较大的变化。另外,在对课程标准的表述方式上新课标和旧课标也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新课标的表述相对要简单一些。同时新课程标准更加顺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新课标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学生更加轻松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提高教学效果。

2.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材带来的改变

新教材的特点在于添加了更多的直观的图片,同时也开设了许多栏目供学生参与讨论。新教材更加强调与学生的互动,在教材中添加了许多能够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素材。新教材对于学生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培养也很关注,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对各种地理现象和复杂的地理过程的分析能力。新教材还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与传统的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旧教材中的一些不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地图进行了删改。新教材更加注重在地理教学中对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新教材通过科学合理的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的引导了学生开展了多种实践以及探究学习。新教材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加入了许多符合时代特点的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与此同时新教材还特别关注到了我国各个地区的文化的差别和教育水平的差异。

二、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带来的变化

1.新课改给教师的教学理念带来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只要经过几年的知识传授就能熟知整本教材的所有知识点,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创新的动力。而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材的内容最多只能占到一般,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而产生的新的内容也要占到大约40%,另外的一小部分的内容则要求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而产生的内容。因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师都感受到了比较大的压力,促使教师们尽快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以适应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所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教师必须学习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同时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以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新课改下的教学。

2.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变化

新课改的背景下新教材与旧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有着较大区别,具体表现在新教材比旧教材没有那么系统化,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更好的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并对教材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好的理解。由于新课标对于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有明确的要求,因而高中地理教师就要合理的运用教学方式来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同时还要对教学进度进行科学可行的安排。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势必会造成课时的紧张,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高标准的组织好课堂活动又要处理好课堂时间的安排。

教师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来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新教材在部分的教学内容上是高度概括和高度浓缩的同时新教材中也少了很多的概念和名词,结论性的叙述在新教材中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很多的活动、阅读以及案例等需要学生去探究的内容。针对于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再象以前那样直接灌输了,而应该采用引导和启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目标。

三、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带来的变化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都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教授下被动的学习。而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应该更加注重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要建立在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和学生的这种民主和谐的关系后,就会打破自己内心的禁锢给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以及从某个角度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有这样的一些抱怨,教师觉得学生的基础比较差进而造成上课也比较吃力。特别是在讲解自然地理这部分内容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学生听完课之后对知识结构的掌握依然一头雾水。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的跟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困惑解决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加深建构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带来的变化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组织形式多为单一的教师讲授式形式,很显然这种课堂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了。在新课改下的地理课堂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性格等因素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复杂性和丰富性。因而现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必须有所改变。

1.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目前大多数教师都采用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由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2.情境互动式的课堂组织形式

情境互动式的课堂组织形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巧妙的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并进行互动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比如在教学《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一课中,教师在进行等压线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让教室里的学生们都参与进来。先假设一个情境让每一排的学生都代表着一条等压线,通过教师的示范,让一排排代表等压线的学生们通过肢体来重现教材中所叙述的风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表演和观察的过程就可以更好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符合了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五、新课改给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变化

在多年以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甚至有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压迫式的。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课堂组织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体现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新课改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尽量不干涉学生发表意见,遇到一些问题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也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去学习地理知识开拓自己的见识。

六、新课改给高中教学带来了新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一改传统的课程标准只以考试成绩为评价的方式,有机的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即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应用更多的渠道,让新课改的精神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可。

综上所述,新课改目前还在探索实施阶段,针对新课改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新变化,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理念上破旧立新,同时还要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案,并以新理念为支撑,对课堂教学进行革新。

【参考文献】

[1]李新红.走出课改困惑打造高校课堂――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误区与反思.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09).

[2]陈祝如.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创新.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

篇13

高中地理教师在针对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时,需要用新思维实施教学,需要考虑如何将新课程标准引入到课程教学领域。现有文本资料所反馈的信息显示,同行们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都能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诸如探究式、问题导向以及互动教学模式等,都植入到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然而,对于过于理念化的教学模式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笔者当前仍持谨慎态度。理由包括:1.理念化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为教学方法的探究性成果,是否可以直接照搬到现实教学中还有待观察。2.理念化的教学模式在界定上较为空泛,难以为每位高中地理教师提供启示。正因如此,笔者减弱教学模式的理念化特征,而以“应用性教学模式”作为文章的考察对象,来探究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师要以应用性作为课程讲授的目标,先不论应用性教学目标的界定,只需研究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便知,应用性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标准是完全契合的。为此,认识其作为引导课程讲授的目标时,可归纳为这样两个方面:①高中地理教学总括层面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②高中地理教学具体层面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由此可见,在总括和具体两个维度上,应用性教学模式的目标紧密围绕着新课标而展开。以应用性作为课程评价的标准,在目的、手段、结果的三段式方法论中,实则体现为对教学结果的反馈。不难理解,作为封闭循环状态的教学流程必然存在着对教学效果评价的要求。

高中地理教师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先精心备课后实施教学。在教师的备课阶段,往往需要明确该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尽管现行教学大纲已为目标建立了原则导向,但是教师仍需在校本要求下给予细化。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应突出城市化对当地经济生活的影响;而对于城区中学的地理教师来说,则需突出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联效应。这样一来,在此引导下的教学才能将知识应用落到实处。众所周知,教学手段是教学模式的主体,也是构建起应用性教学模式的关键。正因如此,如何将课程知识切实根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之中,则是合理选择教学手段的出发点。根据当地情况确立教学目标,结合学校实际设计教学手段。

以上只是我对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些简单讨论。当然,在具体的模式实施中,探究式、互动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都可以应用其中,从而形成手段丰富的应用性教学模式。总之,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才是硬道理。

(作者单位:河南省修武县一中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