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篇1

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可以推进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可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进而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使农民在了解产业信息的过程中,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渠道,而且也可以让农民在第一时间详细了解市场变化。所以,农村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投入较多的信息化设备和仪器,就可以快速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因此,农村市场的竞争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了能够深入建设农业信息化,不仅让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很多,而且收入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促进了农村向小康型社会发展,另外,农村经济能够进入到另外一个阶段,都是因为农村信息化不断的建设所带来的良好效果,也为农村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1加大力度宣传,指引农民应用信息

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且在对于外来新兴的信息接受能力较差,如果想要让农民普遍应用农业信息化,就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可以让农民真真正正的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在应用的过程中,要能真实的感受到其所存在的真实效果。为了进一步对农民指导应用农业信息化,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多多推行示范点,进而可以扩大宣传,最终可以大力的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我们可以从当地农业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方面抓起,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培训班,进而重点培养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方面的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同时,在不断扩大宣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鼓励农民通过网络或电话等向农业专家或者相关的农业信息化部门进行各种信息的咨询,可以让农民及时的掌握农产品的价格和其他农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而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还可以为农民提高农产品增加收入的作用。

2.2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由于我国农村服务体系目前还不是很完善,而且市场需求和生产之间完成不相等,导致了农产品出现滞销的状况,进而严重的打击了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还可以指导农民不断的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体系,最终成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内容。由于国外具有先进的农业种植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经验,并尽快的建立和完善我们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给农民提供生产经营信息,进而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我国农业信息较为封闭的现象,而且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农业的风险,最后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最大竞争力。同时,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服务的模式,当地相关的政府部门或者相关的信息中介机构,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农业政策等,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农民对农业信息的咨询、检索、农产品供求现状的信息等服务需求,而且为农民提供的相关农业信息都比较及时、准确。这对我国农民在增收和增效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农业信息化在农村市场经济中的途径

在农村的生产经营主体中,单个农户存在着小、比较散、低、弱等先天性自然因素。然而所形成的小生产和大市场已经严重脱节,从宏观角度来看,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农业竞争力也很差;从微观角度来看,农产品则表现的是比较难卖,农产品不断增加产量却不能让农民增加收入。因此,只有不断的向农民宣传农业信息化,让农民真实的感受到农业信息所带来的服务,进而使农民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获取相关的农产品信息,清楚的了解农产品的供求与需求、市场价格等信息,并准确的把握好商机,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随着我国农业国际化水平迅猛发展,从发展角度来看,又给农业信息化赋予了新的指导定位,最后可以让农业信息化发挥更大的活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不断的扩大宣传农业信息化、科学信息技术等信息,不仅可以让农民获取海量的农业信息、农产品生产信息、市场价格等方面信息,而且也可以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使农民必须要转变自己的生产经营理念,并结合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使他们更加富有创造力和积极性,最终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作者:辜学东 单位:当阳市农业局

参考文献:

篇2

陕西省作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农业大省,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程度并不高。其主要问题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区域农业信息交流网中存在结构洞[1]约束、有效市场信息供给路径少、科技信息资源的转化与应用效率低下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陕西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为此,本文在对近年来陕西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基本现状及突出矛盾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基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来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并运用分层思想重构陕西农村信息创新网络优化流程。期望通过突破信息交流网中的结构洞限制,实现农业信息网络的结构升级,并以此为引导平台,积极寻求农业科技信息创新转化路径,这将对促进陕西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实现农产品成果转化及带动农民经济发展的引导平台。陕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地处西部,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8%,但其农业的科技化生产及经营程度并不高。“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面向“三农”实际,大力开展“信息入村”工程,加强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化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

近年来,陕西全省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其发展总指数由2005年的0.598提高到2010年的0.70以上,在全国排名第九,西部排名第一。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陕西省已经形成拥有3.8万个移动基站、超过5000万门交换机容量、485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其中,电话用户3300万户,总普及率达到87.72%;100%行政村通电话,73%的行政村通宽带;超过30万家企事业单位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普及率超过34%,位列西部第二。在外部网络拓扑系统方面,强化顶层设计,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即两网、两中心、一平台)框架已经确定[2]。

此外,陕西“信息入村”工程在各级政府的长期努力下也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全省累计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27914个,覆盖100%的行政村;完成35033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已覆盖100%的县区,初步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还建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接收站23377个。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应用历程中,“白河模式”作为信息入村工程的典范,是以“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站为支撑,以“农业信息网”为载体,以“农业110”服务为标志,以农业信息综合应用为目的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3]。此模式已成为全省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必要途径。此外,还建成了以“陕西省农村经济信息网”、“陕西兴农网”、“杨凌兴农网”等为代表的各类涉农信息综合性网站,并依托“陕西农业网”,建成了农产品市场网、种植业网、畜牧兽医网等一批农业专业信息网站。而各电信运营企业所推出的“电子农务”、“农信通”、“信息田园”、“农家乐”等农村信息服务项目也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新了农民的传统观念。

(二)陕西信息化网络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陕西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在工作体制、信息网络开发与利用、信息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网络覆盖能力也大大提高。但与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和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相比,其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

1.基础建设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收入困难,一部分区县往往依靠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维持工作运转,因此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4]。根据2007年全国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分析,陕西省对农业投资的金额与对农业投资金额最高的山东省相比,相差2137.41亿元;即使与对农业投资相对较低的福建省相比,也相差212.55亿元。此外,由于农村信息网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致使部分地区的信息收集、整理、传播工作困难。而网站基础设施的薄弱,限制了科技信息进一步深入农村的可能性,进而制约着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等。

2.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存在结构缺陷

尽管连接省、市、县、乡四级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网络已经建成,但部分跨村级的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仍存在结构缺陷,制约着农业信息向基层乃至普通农民的传播。加之信息交流缺乏政府的必要宏观指导,造成各信息管理部门权力分割、信息封锁,大量的科技创新知识封闭在部门内部,使知识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率偏低,从而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多,而农民获取的需求信息少的“二元矛盾”。例如,陕西省的苹果产量约占全国的20%和世界的8%,猕猴桃产量居全国第一,而且杨凌高新农业产业示范区拥有大批农业科技、教育机构精英,但由于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存在信息交流约束,屡有出现渭北地区苹果滞销、周至的猕猴桃滞销、关中的西瓜滞销及阎良的芹菜滞销等事件。这也阻碍了农业科技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的道路。

3.农村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相对滞后

从陕西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来看,农村的创新资源存量偏低,信息普遍供给不足、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且时间效应影响了信息的价值性,因此无法满足农民的信息缺口需求。从另一方面讲,各农技信息服务站或涉农部门分割拥有并垄断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使农村创新信息的开发与整合存在滞后性。由于科技信息传递缺乏有效的统筹控制机制,对富平县纳衣村等实施的奶山羊养殖项目造成了潜在威胁。此外,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低将不能满足农民的多种信息化需求,并导致大量创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而不能发挥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4.农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创新人才匮乏

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既懂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创新人才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分析,从而为农产品市场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5]。然而,农业部门的信息队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推进农村信息创新网络建设的要求。据2010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农业技术人员只占陕西省地方国有企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857%。而在国有事业单位专业创新人才中,农业技术人才仅占4.334%。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高难度、高综合、高时效等特性决定着各乡镇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人才更是贫乏。

二、基于网络运行机制的陕西农村信息优化建设思路

陕西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直接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因此对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进行优化升级是提升陕西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根本手段。从日益突出的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的结构缺陷入手,注重满足农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合理配置农业信息资源,打破行业、部门自封闭思想,努力缩小城乡村间的数字鸿沟,从而形成高效的陕西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这是解决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突出矛盾、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及其理论模型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以信息服务网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结构缺陷矛盾较为突出。概括来说,本质是农业信息网络存在着结构洞现象,即各涉农部门的联接交流及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间隙或空位,反映出不同群体之间交流关系的缺乏。在图1所示的陕西省某区域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中,3个跨村级联接的局部乡镇服务网络E、F、G具有相同的农技信息服务站D(创新信息源节点)为其提供创新信息;而E、F、G网络中则分布着经济状况、农业技术水平、科技信息接受能力等不同的村部(可称为信息节点)。由于农业信息资源互补的需求,相关信息节点在要素投入、技术信息交流以及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互动。首先在乡镇服务网络E的内部,由于信息节点e2与e3、e3与e7、e4与e7以e4及e5与间均存在着局部结构洞,使E内农业信息交流出现障碍,进而限制了各村部农业技术水平的协同发展;而在网络G的内部,4个信息节点联系频度均较高,不存在结构洞,但各村部与D所形成的等效性冗余联接却可能带来大量同质信息的重复流动,造成农业资源浪费。

图1 陕西省区域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交流关系

进一步观察乡镇服务网络间的信息交流状态。网络E和F间只有e3与f1间的弱联接及e7与f4间的强联接关系,这种跨越群体的整体性结构洞会对不同乡镇间的农业信息传递产生一定的束缚。农技信息服务站D与E、F、G间对应的各等效性冗余结构也将引致信息重复交流带来的资源浪费。此外,G作为一个信息“自封闭”网络与E、F间无任何农业信息共享。正是由于上述信息服务网中存在的各种信息交流结构障碍,使得各村部,尤其是处于边远山区的农村没有获取及时有效信息的途径,从而降低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机会。

(二)陕西农村信息网络优化的建设思路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型农村发展格局,陕西农村信息网络优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改善各村部间的信息联接关系,来打破网中交流结构洞限制,从而满足各村部的信息缺口需求。上述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有一个引导平台为信息节点提供相互接纳、彼此适应的创新作用环境。此引导平台的基本功能即是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进行创新优化的建设思路。它集中表现为以网中信息技术发达节点为核心的村部间联接关系的动态调整,同时通过发现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农业信息交流路径,从而实现图1区域信息服务网络的分层级重构。根据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及网络分层结构要求,信息创新服务网络的优化机制具体涉及备选信息节点界定、节点筛选的影响因素、信息节点评价与选择等三个基本环节。

(1)备选信息节点界定。即从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中搜寻所有可能的信息节点(村部),并进一步掌握其信息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地理位置及农产品科技成果等特征。

(2)节点筛选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好地理位置的村部或许能通过多重联接关系获得更多的创新性信息,但未必有充分的能力来吸收并转化这些信息技术。因此,节点选择条件事实上主要涉及信息技术质量与其获取、利用效率两个维度的限定因素,目的是促进各村部根据其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吸收能力及关联度值,重点进行高质量农业信息接触,并努力将节点的信息获取及运用效率最大化。

(3)信息节点评价与选择。核心节点首先按(1)中设定的约束条件从备选节点中选择出相互交流吸收性能力强的信息节点,将其聚集并放在网络的同一层级,然后在剩余节点中继续筛选直至所有信息节点放置在合适的层级位置中,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网络的分层创新重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通过调整节点集合及其联接关系参数,进行动态的节点选择与替换。

三、陕西农村信息网络分层创新重构流程

以上述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优化机制为基本原理,将图1信息网络的拓扑关系进行分层级创新重构升级。根据网络分层要求及(2)中节点筛选的影响因素,考虑将信息节点间的双向吸收能力αij和γij关联度值作为重构流程中的约束条件,并设定αij、γij的阈值区间均为。在此一般认为,只有αij0.5时,两节点间才有足够的互吸收能力并建立联接关系;γij则界定了信息节点的相似性特征,当γij

与核心节点ei强联接的节点为ej和ek,由此可得E的第一层级为,此时g1=ei,ej,ek,此时

ex=e1,e2,e3,K,en-3。在上述节点筛选过程中,对创新信息吸收能力较强的村部一般趋于聚集并形成相对稳定的联合体(较小层级)。为避免层级间信息交流的冗余性,相邻层级间需要选择一个关联核心节点承担层级间的信息沟通任务,其筛选条件是:

假定由节点承担联接上下层信息交流的责任,进一步在剩余信息节点集合ex=e1,e2,e3,K,en-4中选择与et聚集的节点组成第二层级。以此类推,直至E中所有节点均找到适宜的网络层级位置,即形成了局部乡镇信息网络的分层级创新重构格局。进一步将此分层重构算法扩展到整个区域网络,可将图1中带有结构洞约束的混乱农业信息交流网络重构成图2所示的层次分明、各村部间信息交流充分、非冗余且有条不紊的拓扑结构。

图2 区域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分层创新重构

四、陕西农业科技信息创新转化路径与对策

围绕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实际发展需求,并根据陕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农村信息网络分层级重构的建设思路为核心,注重信息网络为农民服务的优化反馈效果等,是进行农业科技信息创新转化路径与对策设计的关键导向。而积极探索并实施这些农业科技信息转化路径,将有利于企业农户微观经营的科学决策及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

(一)强化政府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主导平台作用

陕西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助,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落实职责,切实有效发挥各部门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主导平台作用。同时要从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监管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强化市场运作等方面来推进信息转化工作。首先,政府应把农村信息服务的启动资金和维护费用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中,并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实行专款专用政策;其次,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扩大投资渠道,加快完善以政府为主导、政企合作等多元农业信息化投融资体制;最后,有关部门要强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科技信息转化前、中、后相互脱节的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分割在不同部门的信息技术、资源及人员,以促进形成省级推进、主抓县域、服务到村、转化到户的农村信息化工作体系。

(二)构建以科技信息转化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市场体系

根据陕西农村信息网络重构流程中信息充分交流的优势,努力开展陕西农业生产的市场信息服务。重视农民对科技信息转化的多样需求,加快推进“金农工程”建设,培育和完善农业信息化市场网络基础平台,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经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路径。与此同时,在农业成果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要注意搞好农产品现代物流,推进信息技术转化在农产品运输、销售环节的应用,实现供需对接,积极推动农产品网上交易;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价格供求与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从而加快陕西省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交换和流通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及整合控制机制

陕西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此过程主要围绕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农产品交易、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精准农业数据等方面开展。而要想高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必须注重加强这些资源的充足性、时效性及分布平衡性,因此要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及整合的创新协调控制机制,以不断满足农户对缺口信息的需求。此处可基于Petri网能对信息流程中复杂特性准确描述和控制的思想[6]来进行协调控制机制构建。如:对于信息资源存量偏低、供给不足或信息流量不稳定的情况,可通过Petri网中控制弧权W值调控信息资源库所P中的科技信息分配;当两村部或其资源库间的信息流动整合情况存在时滞性时,利用Petri网中库所变迁构成的控制关系可产生一个自环反馈系统,能及时传递农业需求信息并进行反馈评价,从而可提高信息传递中的时效性。此外,利用着色Petri网还可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信息进行区别利用等。由此,在协调控制机制的帮助下,农村科技信息转化将开辟稳定的信息交流路径,从而实现农产品产销、进出口、库存、分配、外经外贸等涉农信息的共享。

(四)提高农民获取及转化信息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农民是陕西农业科技信息转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鉴于目前农民获取及转化信息的能力有限,因而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民的基础教育和信息技术培训,并依托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的信息化培训课件、教材,从而建成面向“三农”的信息化培训体系。此外,在培训过程中,应遵循优先选拔示范带动作用强,群众威信高、综合素质好的骨干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并逐渐扩大培训对象范围的原则,着重培养农民的现代科技、市场和信息意识,不断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素质和能力[7]。

【参考文献】

[1]Butt Bonald S. Structure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欧阳宇佳.陕西省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总指数排名西部第一[EB/OL]..

[4]张超,张权.陕西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4114—14151.

[5]崔岩.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

[6]周密,韩立岩.知识流的Petri网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8):2149—2152.

篇3

一、绍兴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 信息化平台建设。近几年绍兴县建设了三个农业信息化应用平台。(1)绍兴县数字农业平台。绍兴县农业数字网包括文件公告、农技110、政务公开、当前农事、农业专家库、农技资料、农家乐、农业企业等十几个栏目,通过网站可以了解到绍兴县农业信息,包括农业新闻、农业气象、企业动态等等。(2)农民信箱平台。绍兴县积极推广应用“浙江省农民信箱”,到目前为止,农民信箱注册用户数54000余户,建立县级机关部门联络室14个,村级联络点390个,农产品买卖信息3万余条。(3)万村联网平台。万村联网依托网站集群设计技术,分为新农村、农业企业、农家乐等模块,为需要建立网站的行政村、农业企业、农家乐提供自助建站服务。该系统解决了新农村信息化落地难、信息滞后等问题,便于农业企业建立网上形象,探索经营模式的创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2. 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1)信息化组织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人、财、物的投入,而且涉及到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习惯的变革,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信息化的进程。因此,绍兴县成立了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19个镇街成立了农业信息化服务站,302个行政村,47个社区建立了信息服务点。(2)信息化制度建设。制定了《绍兴县农民信箱村级托管站服务制度》,加强信息的采集、管理,加强对农业信息员的管理。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信息的管理,同时还把信息工作及信息的采集和报送、列入考核,使信息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道路。

3. 信息员队伍建设。信息员队伍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有力帮手,根据县镇村三级网络服务系统建设的要求,绍兴县组建了一支县、镇、村三级网络信息员队伍,村级信息员由行政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的工作人员组成,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信息员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绍兴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绍兴县实际情况,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认识问题。根据调查绍兴县大部农村地区虽已经普及电视、广播、手机、电脑等信息化产品,但大多都是用来娱乐,只有少数人利用信息化产品来查询资料、支持农业生产,不少农民还不能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2. 人员问题。当前,农业信息人才比较缺乏,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员素质不适应需求。既懂农业科学技术,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还很少,制约着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搞信息化的专职人员少,专业化程度不高,提供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

3. 信息问题。信息的质量不高,对市场有预测性和前瞻性的信息少,全方位反映农业生产作业的高层次信息也少;信息采集标准不够规范,采集面不够广;信息资源库存量偏少,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4. 资金问题。从农业信息中心到镇级信息服务站再到村级信息服务点都缺少资金保障,信息的采集、人员培训、软硬件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但现在投到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资金还不充足。

三、以农业信息化促进绍兴县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 加强信息化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信息化认识程度。对于乡村基层干部群体,可以采用专题培训、讲座、业务考核等方式;对于农民工群体,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实践、技术指导等方式;对于普通农民,可以进行宣讲性培训,向他们宣讲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获得科学种植、农产品销售、劳务信息、子女教育、法律知识等方面的信息,让他们感受到信息化给生产与生活所带来的作用。

2. 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健全镇、村级信息服务组织体系,给予资金、相关技术服务和设备支持,确保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都有农村信息服务点,同时在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基地、种养殖户等中发展农村信息服务点;帮助农业企业建设网站,推进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

3.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信息服务机构有专职人员,财政每年要提供配套资金,农技人员信息服务要列入岗位考核,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和信息服务模式,为绍兴县农业信息化发展多做贡献。

4. 加强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建设。重点在种养殖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干部中发展农村信息员,壮大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加强对信息员进行信息采集和处理、农业科技、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培训。

5. 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示范点建设。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绍兴县建立了一批农民信箱村级托管站,在村级托管站的基础上,把农村信息服务示范点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信息服务示范点建设,一方面可以使村民享受到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其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便利;另一方面为农业信息化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

绍兴县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走出了一条以信息服务站为基础,以点带面,创新农业服务模式的新路子。农业信息化的实施,在为农民致富提供信息,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力推进了绍兴新农村建设。

篇4

1.1覆盖地域广阔性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对传统的农村生产以及农作物处理运输环节进行改造,以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以覆盖地域广阔性为主,由于农村地区无论是农民居住面积还是土地种植面积都占据了我国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这就要求信息化建设能够覆盖在农村地区的各个土地区域内。不仅如此,各个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地形位置和土壤结构也存在区别,这就给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根据不同的农村特点来进行信息化技术设备的全面覆盖。

1.2涉及内容复杂性

农业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内容领域较为广泛,并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和设备应用,也是对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改变。首先,作为农业信息化的直接受众方,村民对待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与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效果关系密切。因此,信息化建设也是对农村居民思想体系和社会认知的信息化调整。其次,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特点都各不相同,各个农村之间种植物和经济发展结构都存在显著差异。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对多的建设模式,而是一对一的实现。需要根据每个村落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建设,内容更加复杂和多变。最后,农业生产的整个流程环节不仅仅是在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阶段,还涉及了农作物的加工处理以及市场销售运输。农业信息化建设旨在实现各个环节的自动一体化,因此在建设中需要考虑和涉及的内容更具复杂性。

2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拓宽

农业信息化的有效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是十分显著的。由于受到地域偏僻以及交通运输闭塞的影响,传统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玉米、水稻等基础农作物种植,以及猪、鸡等家禽喂养为主线。这种经济结构只能保证农民的基础生活稳定,但无法对经济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推进作用。不仅如此,一旦受到自然天气变化以及突发的自然灾害问题的影响,农作物的收成量就无法保障。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后可以对市场供求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分析,为农民提供更为准确的市场预估,帮助农民在下一年种植中实现农作物收益率的最大化。其次,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村区域信息传播的速度,进而帮助农民获取到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一体化运用可以实现新品种农作物的种植与培育,还能丰富家禽养殖的种类,进而有效拓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

2.2有利于农村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

农业生产种植环节涉及到资源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水源以及阳光等自然存在的资源,还涉及人力劳动以及资金投入等不可估算的现实成本。在传统的农村生产劳动环节,主要形式是各家各户负责各自土地区域内的农作物种植以及基础劳动生产。由于土地面积的区域差别,以及家庭可劳动人口数量的不同,村民之间的经济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村内贫富差距明显。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旨在通过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将土地、人力以及资金等资源整合起来分块利用,既避免了出现不同工种做同样工作的浪费人力资源的现象出现,又保证了有效面积区域内的可监管性。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效率进展,还可以减轻农民自身的劳动负担以及经济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

2.3有利于农村经济市场占有的加大

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只能通过线下集市销售的形式对外流通,收益率不高,市场占有份额也较小。农副产品的流通只能在本地区域内进行,一旦对外跨省甚至出国就会变得更加闭塞。一方面是由于产品对外宣传不足,后备力量薄弱,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产品交易的各个环节连接不够紧密,存在断层的现象。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通过流水线作业,实现整个农副产品在种植、包装以及销售出口的各个环节的自动化。对于已经建立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村落,可以通过互联网营销手段比如淘宝、京东等网上交易平台,将特色的农副产品直接通过互联网销售和运输。这种生产模式下,不但可以保证农产品的盈利率,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占有份额。

2.4有利于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的升级

农村经济服务体系是针对农村发展的各个环节而制定的专项服务体系,其中不但规定了上级政府应该负责的行为和对农村的关注力度,也明确指出了农村自身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上级政府对农村发展实施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也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管理调控。上级政府可以及时根据农村的信息反馈调整行动策略,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其次,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高效率的服务体验,避免了农民多次往返城乡上报问题的困境,农民的生产问题可以随时反馈到上一级,并能够快速得到处理和解决。这既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显著推动,也是对农村服务体系的升级构建。

3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3.1建设观念落后,信息化认知不足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展呈现出前期筹备周期较长,建设进展缓慢的特点。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化建设观念落后,村民的信息化认知不足。信息化建设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土地以及劳动人口的资源,这就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与敢于尝试的心理。但受到长期贫困和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影响,绝大部分村民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还是存在着思想上的误区和行动上的逃避的。一方面,部分农民家庭收入来源少,可支配资金有限,同时也片面化地认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是投钱买设备,没有真正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对自家经济收入的价值意义所在,因此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尽管部分农民对信息化建设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没有合适的平台和渠道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有效的学习,也间接地阻碍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效果。

3.2农民水平有限,信息化人才缺乏

农业信息化建设由于覆盖地域面积广、涉及内容复杂的特点,需要大量高水平高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完成信息化设备和平台的搭建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工作。一方面,农民的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和支持程度也很低,这就导致了农民自身不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上级政府以及学校科研机关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教育程度不足,优秀的技术人才思想不到位,不愿意投身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来。与此同时,现阶段的农业科研力度高于实践效果,很多对于农业种植生产的研究成果没有被实际应用在农村地区,只具备一定的理论性。这就导致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环节中理论成果与实践操作的脱节和不匹配性出现。3.3经济支撑薄弱,信息化设备陈旧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以及土地资源,不能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来建设,还需要上级政府以及社会企业的广泛支撑。但受困于农村多、占地广的影响,政府的总投入力度被平均分配到下级农村后就会显得少之又少。不仅如此,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技术设备都较为先进,不仅对计算机的硬件读取速度有较高要求,对互联网的质量和网速也有严格的限制。但目前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现状很难满足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农村的互联网覆盖面积较小,信息一体化平台没有实现对家家户户的贯穿联系。不仅如此,很多子女外出打工,只有老年人在家的农村家庭连基础的计算机设备都没有,或者是计算机设备过于老化,难以使用。计算机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农民对于计算机的熟悉掌握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农业信息化的覆盖深度和建设成效。

4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4.1推广宣传范围,提高思想认知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宣传,以提高农民的思想认知,帮助其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帮助作用。首先,上级政府要积极发挥出主导作用,鼓励农村开展信息化建设,并通过下基层和主题动员大会的形式深入农民群众队伍,了解并解决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顾虑和问题。其次,要借助手机互联网的微信平台,通过文章分享和群内讨论的形式向农民渗透和深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提高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的同时,获得农民对于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4.2拓宽培训途径,引进优秀人才

技术人才作为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上级政府以及相关的企业要加大向农村地区输送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村民们则需要向这些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学习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关键的技术流程以及操作要领,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其次,拓宽农民信息化建设的培训途径。可以通过在村内组织信息化技术培训班对农民进行系统化的专业教学,也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对外考察和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形式,相互借鉴经验,以提高本村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4.3加大扶持力度,更新技术设备

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倡议发出者,也是对农村进行直接扶持和管理的部门,要突出自身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首先,加大对农村的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和资金资源上的投入比例,鼓励农民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其次,政府要引导社会企业投资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村提供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并成立专门的技术保障小组,对偏远地区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家庭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教学,帮助其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化技术。

篇5

1. 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2. 农业信息化的新农村经济建设中作用

2.1农业信息化是克服农业弱质特点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在需求总量的扩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加之农业生产由于受条件的影响,人类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较低,大量的农业资本投入到土地上,资本的转移更新能力相对较弱;更由于农产品贮存难、体积大、价值低,经不起收获与销售时间的拖延,市场竞争能力也相对较低。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农业具有比较效益低下和自身发展能力差的特点,并由此形成农业的弱质性。为解决农业的弱质性问题,必须实现农业的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份额,实现农业产品的高附加值。

2.2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针对劳动力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在多数农村青壮年转向其他产业,务农人员主体由老、弱、病、残及妇女组成),生产技术含量偏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例下降,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要在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肥、农膜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建立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在促进未来农业生产和整个农业科技进步中将起到全局推动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得到改造,农业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通过信息技术,不仅可将现有单项农业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实现高层次的科技创新,而且可方便快捷地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信息技术,还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进步,传统的高消耗、低效益型的生产结构方式将被新兴的低消耗、高效益的生产结构方式所替代,将会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的总体水平。

2.3实现农业信息化是实施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模糊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复杂性。所以制定有效的农业决策,需要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利用,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判断与推理。作为农业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作物模型系统等的相互结合,目的就是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宏观决策的合理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化。实现农业信息化为生产和管理者作出科学而有效的决策提供支撑。

2.4农业信息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

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单个农户存在“小、散、低、弱”的先天劣势,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脱节,从宏观角度体现为农业结构调整难,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竞争力差,从微观角度则表现为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通过推进农业信息化,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获取全面、及时、准确的产销信息,了解消费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及时地调整生产取向,准确地把握市场商机,有效地回避交易风险,充分实现市场对土地、人力、资金及物化投入的有效配置,繁荣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入世后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从发展角度又进一步赋予了农业信息化新的定位。它是世贸组织规则框架内“绿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2.5农业信息化是提升政府部门管理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

通过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以农业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和出发点,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应用系统,从下行角度建立顺畅、有效的远程调控管理机制,从上行角度建立及时、准确的基层反馈机制,将显著提升农业管理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6信息化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以销定产”、“什么赚钱种什么”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农民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各种生产技术、经营信息的缺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结构调整的瓶颈。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推进农业信息化,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农民传递大量农业科技信息、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撞击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大批农民群众,而不是个别能人投入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去,迅速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隋艳颖.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J].北方经济,2008(8):30-31.

[2] 张海云.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 ( 9) : 38,40

[3]雷智仙.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云南农业,2007(9):11.

篇6

1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新农村信息化的基本思路[1]

1.1推进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新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

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应用,推动新农村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广泛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数字化的数据处理、农田作业、农业管理;采用大量智能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力求促使传统复杂的农艺操作技术和工序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促使大型、复杂的农业机械和设施的操作越来越简单、方便、舒适;采用信息化技术使每个农业劳动力能够同时驾驭和操作更多农业机械设施,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装备程度不断提升和强化,实现新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每个环节的机械化装备,推动大型化、高功率、易操作的农业机械装备比重迅速上升 。

1.2推进信息化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劳动效率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应用信息技术,促使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使新农村人均经营土地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1.3推进信息化促进新农村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手段来维持或者提高农业单产。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技术的相互融合和互相促进,有效地维持或者提高新农村农业的单产水平。

1.4推进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并据此安排生产,避免盲目生产导致的价格剧烈波动和买难卖难问题。充分利用通信联络高度便捷和互联网络的全面普及,大量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信息的收集与,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的高度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协调性,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了交易环节和交易成本,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新农村普遍实行订单生产。农民能够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手机、电子商务平台等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集贸市场以及其他农产品消费者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确保农产品的顺畅产销和价格的基本稳定,有效地促进新农村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避免产量的大起大落和价格的剧烈波动。

1.5推进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较早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质量提升和监管中。帮助农民利用计算机专家系统等技术决策最佳种植方案和农药、化肥、除草剂最佳使用方案,利用精准农业技术等提升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效率,防止滥用、过度使用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帮助农民利用二维码、RFID 等信息技术建立了完整的农产品追溯体系,从源头开始,对农产品生产、收获、加工、储藏、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与管理,保证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1.6推进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信息科技类企业帮助农民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帮助农民利用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劳动条件等挂钩,对农药、化肥 (特别是氮肥)、除草剂等化学品的使用品种、使用方式、使用数量等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农业生产者为获得政府补贴,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等的使用效率,减少使用数量。特别是精准农业、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施肥喷药的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减量化,有效地减少肥料、农药浪费和过度使用,大大降低了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内容

2.1推进精准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集卫星定位、自动导航、遥感监测、传感识别、智能机械、电子制图等技术于一体的精准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信息化高新技术与复杂农艺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田作业拖拉机全部装备了卫星定位系统,田间耕作、播种、收获、施肥、施药等机械全部加装了电脑控制系统和软件应用系统。可根据不同地块的地形地貌、肥沃程度、土壤墒情、作物种类等采取不同的作业方案,确保最佳效果;而且在同一地块内;根据不同位置的土壤情况实现自动化耕作、精量化点播、变量化施肥施药。帮助农民自动全过程收集地块不同位置的产量、地力、商情、作物长势等信息,存储或者传输到数据中心,以便制作成不同地块的产量电子地图,地力电子地图,酸碱度电子地图,氮、磷、钾分布电子地图等,为农业机械精准作业提供依据。

2.2推进智能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以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农业在新农村中发展。帮助农民使用专家系统开展辅助决策和作业管理。

2.3推进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以自动感知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在新农村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农民使用机械上加装很多感知作物高度、密度等指标的传感器;农民使用传感器、无线视频设备等对新农村进行全方位无线监控和管理。

2.4推进农业数据资源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注重和加强对新农村的基础数据建设。围绕新农村的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阶段,建设了大量基础性数据库并积累了丰富数据资源,为政府决策、科学研究、生产经营等提供了有效基础支撑。

2.5推进信息服务渠道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建立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开发建设权威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网站或者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免费为农民、农业科研工作者提供政策、科技、天气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信息。推进建设网络化的农业经济评价系统,任何农民都可以把自己的投入、产出等经济数据输入系统,确定经营水平和状况。通过商业化模式推进有影响力的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和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民能够及时通过网络或者手机获得这些机构的相关信息服务。

3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基本要点

3.1 紧密依托政府支持政策[3]

信息科技类企业从事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信息科技类企业面向农村提供信息服务,需要有政府政策支持,促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信息科技类企业按照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网络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开发高质量的新农村信息资源,使新农村信息化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3.2 充分利用健全网络体系

信息科技类企业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利用健全网络体系, 实现新农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

3.3 因地制宜地建设[4]

信息科技类企业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结合相关经济主体实际需求,采用相关经济主体愿意接受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对新农村进行信息化建设。

3.4 紧密联系产业化的方式推进

信息科技类企业需要根据新农村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产业进行推进。

参考文献

[1]郭永田.英国农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J].世界农业,2013(02).

篇7

论文摘要:新农村建设中,职业教育特别是涉农类专业从理论上讲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筹建工作中一些调查发现,虽然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人才培养,促进农户增收,开展技术培训与服务、直接支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存在作用发挥不足的现象。新农村建设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需要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这些都要依麓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职业教育以及本市的新农村建设,谈谈如何扩展职业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在农业培训中的作用。

我校作为市级农业培训的龙头基地,在本市的农业培训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两年的时间里,利用本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和实训设备实训基地等资源,通过各种培训,使得各类农民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对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着培训时间短、集中培训效率低等,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扩展职业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建立我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把我市各类职业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师资队伍、专业培训资源、实训基地资源等一并纳人资源库,统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每个职业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统一纳人资源库后,就不会造成重复建设。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技能、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时,可以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有选择的从资源库内调用培训资源,如师资专家、专业培训课件教材、实训基地等,这样有助干农业培训能结合各个职业学校特色,保持培训技能的先进性。wWW.133229.cOM建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既整合了职业教育资源,又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既降低了农业培训成本,又提高了各个学校的资源利用率。

2建立我市的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

据统计,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的促进下,本市的电信宽带已经覆盖了95%以上的自然村,在农村基层的信息化网络建设逐步完善的同时,农业网络资源的缺乏使得基层的信息化水平得不到提高。在筹建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过程中,调查发现,各地都扶持农村家庭购买电脑已经接入宽带,但是农民上网后,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技术培训资源、市场行情资源等。所以,如何完善网络体系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基础。在成立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我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统一服务平台,开发傻瓜式客户端软件,通过各种煤体,把各种资源快速的送到农民手中。如:可以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风络,把专家培训视频播放给农民观看,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把市场行情、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发个农民,通过互联网,把各类专业技能培训课件教材给农民学习使用,通过各个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农民可以在家读中专、大学。深人研发智能化服务产品,研究和开发适于农村市场和农民需求的智能化产品,包括应用软件、多煤体光盘、智能化终端等。这些产品应具有智能化、傻瓜化、实用化、平民化、多元化的特点,即在技术和设计上科技含量高、在使用上简单便捷、在内容上能解决当前农民急需的技术问题、在价格上低廉、在形式上多样化,真正做到为民所急、为民所想、为民所用。完善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从两端解决农村信息流通不畅和缺乏实效性的问题。

3培养懂农业的信息化人才

篇8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但问题依然突出。自1996年“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开始运行,到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初步建成具有较强技术支持功能的信息网络中心和国家农业核心网站,全国农业网站总数已达2200多个;农业部建立了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和国际农业生产贸易信息系统等,全国蔬菜市场经济信息服务系统运行良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等,县、乡级农业信息中心正逐步建立,全国已有7000多个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机构,占乡镇总数的18%。另外,我国广播电视和通讯业的迅猛发展,使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和电话,部分乡村开通了因特网,为农民直接通过综合信息网络来获取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奠定了基础。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长期以来,由于中央和地方偏重于城镇信息化建设投资,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不但造成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而且导致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业落后和农村信息资源稀缺,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90%的信息资源尚未电子化,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和联网率仅为15%—20%,农村许多地区甚至没有利用计算机。

(二)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发挥主导作用。由于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问题,使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不能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由于大量的农业信息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消费者“搭便车”心理及存在交易成本等特征,自发的信息市场难以使农业信息资源有效配置,需政府进行信息投入和对信息市场进行干预,并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农业信息服务。但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补贴、支持和有效监管机制,农业信息产品开发不足,许多农业信息产品没能及时得以推广应用,信息市场竞争无序。当前我国各地开发的农业数据库大都自定标准,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互通互联性差,不适应网络化时代数据共享的需要。

(三)农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开发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目前尚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和利用率低,农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发展缓慢,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善的信息产品市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信息的渠道不畅,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接收方式落后。

(四)农业信息人才匮乏。我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少,培训机制不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尤其是基层农业信息管理服务人员数量少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农业信息专业库数据的建设和更新速度缓慢,农业数据库与农业信息系统等的开发总量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和风险性不足,缺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使农业信息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的盲目性较大。

二、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应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篇9

Problemsofthe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Strategies

JIANG Yan-pingTIAN Xing-guoYANG ZhengLV Jian-qi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dong Guangzhou 510642)

AbstractThe content and statu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was briefly overviewed in this paper. Based of on the status of its construction,the current prominent problems issues were analyzed,and some strategie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response to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re proposed.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content;status;problems;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strategy

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两大前沿高新技术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及农业信息技术,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把“培养信息化人才”、“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等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1-2]。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举措之一即为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目前,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已发展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和人才支撑。

1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及发展概况

1.1内涵

农业信息化即: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环节,从而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3]。其内涵主要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资料、农业产品、农业教育、农业管理、农业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农业信息化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信息及智力活动对农业增产的贡献越来越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同时,农业信息化还代表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4]。

1.2发展历程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2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农业管理系统、精准农业技术、3S系统、生物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图书馆技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均在农业信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较快;越南也认识到其重要性,正在加紧追赶[5]。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开始于1979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资源、农业、环境和灾害等方面开展了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系统工程、决策支持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研究,目前已取得较大的成果,不少已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国大多数县已在信息管理中配备了计算机,县以上逐步建立了各级农业信息中心,一些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及大型的农业资源数据库已建成,遥感技术已被用于农业估产与灾害预测预报中,在生产实践中,各种农业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已有应用,且其已开始在我国发挥作用,有些已取得明显的效果[4],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农业信息网络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促进了全国全行业网络指挥调度的有效实现,目前,农业部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的县达到80%,农村信息服务站建立的乡镇达到50%以上;二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农垦企业及科研单位等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实践,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畜禽养殖、农作物种植、远洋捕捞、草原防火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三是农业遥感监测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已形成农业资源监测系统、大宗农作物监测系统及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等3个系统;四是启动了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工程“金农工程”。

农业部2002年6月启动了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的作用除了分析预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供求走势外,还对一些重要敏感的农产品实施动态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产品的价格、供求、进出口等情况,并针对分析及检测的数据,逐月提出监测预警报告。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农业信息领域中占据核心地位。另外,为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农业部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而建立产品信息系统及追溯制度,极大地推动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

3存在的问题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来说,农业信息化在我国还未受到足够重视,缺乏全国整体规划,研究与应用发展不平衡。尤其在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的开发和推广上存在着一定困难,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1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

一直以来,国家和地方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不足,造成了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力度不足、农村信息资源稀缺、信息服务业落后、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低、不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据目前有关统计,我国还未实现电子化的信息资源可达到90%左右,而仅有15%~20%的计算机利用率及联网率,甚至在很多农村地区没有计算机[6]。

3.2地域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其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同样的农业信息化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地域间发展不平衡。一般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在东部沿海的省份较高,其不仅发展速度较快,农业信息服务的渠道也很多,该地区很多农民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知道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寻找市场信息;而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较薄弱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包括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经济不发达,虽然有些地区实现了宽带到户,但有些地区农民获得农业信息化的主要途径仍然只是电话、电视、广播等。总之,生产者现代化程度及计算机普及率的不同,将直接对当地农业信息化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农业生产者及管理者目前在农业信息化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2],即为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信息化途径。

3.3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

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比较滞后,致使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对农业信息市场进行治理没有适合的法律依据,阻碍了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过程的实现。面对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大量的农业信息,消费者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仅靠自发的信息市场难以实现,需政府对信息进行投入,并干预信息市场,以全面、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但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支持、补贴和有效监管机制未有效形成,农业信息产品开发不足,许多农业信息产品尚未得到及时的推广应用,导致信息市场竞争的无序。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发的农业数据库标准是自定的,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尚未形成,互通互联性差,并不能适应网络化时代数据共享的需要[6]。

3.4农业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

目前,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由于目前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信息共享的程度不高。同时统一的标准体系在信息收集渠道、分类分级及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未形成,信息结构不合理,缺乏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各级政府部门不能全面、及时、系统、准确地得到信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尚处于较低的阶段,大多数资源属于单媒体产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利用率不高,农业信息的分析、加工、利用及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进程发展缓慢,完善的信息产品市场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导致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信息接收方式落后[6]。

3.5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

信息技术属于高新技术、高科技附加值技术,而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其发展优势不足,投入产出比不高。在该种情况下,难以准确定位既懂农业又具备信息技术的人才,且其稳定性也很难保持,尤其是高级农业信息化人才更难进行准确定位。在人才层次方面,农业信息人才可以分为以下3类:研究决策型、推广应用型及新型农民[2]。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农业生产决策信息和智能化生产手段的主力军力量是研究决策型人才。但目前由于行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尚未建立适合该类人才产生的环境条件,即使是一些现有的研究决策型人才,其也很难在农业生产部门能够长期稳定。推广应用型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其也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农业知识,目前此类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规模,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该类人才以充实到农业生产一线。另外,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农民信息意识淡薄,其利用信息资源的积极性不够,对风险性的认识也不足,对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有效利用也缺乏,导致农业信息传播效率不高,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盲目性。因此,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

4农业院校应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4.1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加强配置和调整

农业院校图书馆拥有包括大量报刊、图书及电子资源等农业文献信息,其中涉及到的信息资源有些是农民很难接触到的,但又是其需要的,如专利、实用技术、法律、标准、经济信息等。但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仅限于该校师生,因此应加强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配置和调整,农业院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使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跨越学校,走向社会、服务农村。在对文献资源进行配置和整理时,农业院校的图书馆应针对农村的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对文献资源进行一定的挖掘、整理和调整,可通过成立农业文献中心,对涉农信息进行充分收集,为农村信息服务提供保障;在对涉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时,应以实用的信息为对象进行整理,如畜牧技术、农林栽培种植技术、水产技术及农民关切的法律信息、经济信息、政策信息等。

4.2构筑网络信息平台

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市场的参与下,其在技术领域得到了大力发展,但通信网络建设本身只能作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在技术方面为农村信息化提供实现的手段。目前我国涉农网站的数量不多,与整个网络的发展不成比例,而已有的涉农网站中,真正有生命力的、在农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网站更少,这与涉农网站的技术信息能力不足存在必然的关联。农业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建立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以促进现代化信息网络体系的形成,以实现与国内外农业学校、科研院所、政府科技信息网站等的联网,加快农业信息的资源及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共享。通过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汇集分析、处理、集成与,可以将最新的信息提供给农业科技人员及农民,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4.3建立农业专家支持系统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专家承担了重要的任务。近些年,很多农业院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如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等有效措施,但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能够就农业方面的问题直接面对面地咨询专家仍然是一种奢望。农业院校拥有众多的农业技术专家及经济专家,但其绝大多数时间花在教学和科研上,所能够抽出的时间零散且不固定。针对该种情况,需要在农民和专家之间建立一个机动、畅通、灵活的交流平台,而农业院校拥有大量科技、信息及专家资源,完全可以基于自身优势,构建专家咨询系统。

4.4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化人才

精通农业及信息化知识,能够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圆满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各类优秀人员才能称之为农业信息化人才[7]。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各要素中,该类人才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农业院校在综合考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对学科的专业结构进一步进行优化,以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在专业设置方面,农业院校的信息类本科专业,应开设农业信息科学或农业信息技术等专业方向,因此有条件的农业院校可对农业信息科学或农业信息技术等专业方向进行合理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开设必要的基础课和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课程及现代农业技术课程等专业课程,如精确农业、农业专家系统、网络农业、虚拟农业等。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应着重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农业科学的科研实践,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其综合能力。在教学管理中,应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管理,使信息类的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对畜牧学概论、农学概论、水产学概论、林学概论、农业机械化概论、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等基础课程进行选修。

4.5建设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基地

农业院校传统的农学类专业资源为信息类专业与农业实用技术科学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农业院校具有构建农业信息人才基地必备的条件和不可替代的地位[8-15]。基地的建设和运作要发挥政府、学校和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厅应起到主导作用,充分履行政府的引导、协调职能,与农业院校一起制定相关政策。农业院校负责组织教学团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及教材配套等工作,有计划、成体系、分专题地对在校全日制学生(作为辅修课程)、地市县农业信息人员及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完毕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其结业证书。结业的农业信息人员要协助市县农业信息中心搞好技术支持、信息采集以及基层信息员业务培训等工作。同时,结业的在校学生也可到市县农业信息中心实习,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能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5结语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农业信息化的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16-20]。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新形势下,农业高校已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多元主体之一,应充分发挥其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21-22]。

6参考文献

[1] 李东明,任振辉,时君伟.农业信息化形势下农林院校信息类专业建设的策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1(2):51-54.

[2] 王立地,袁野,袁媛.农业院校信息类专业应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7(7):54-56.

[3] 卢秀茹,杨伟坤,高磊,等.新经济体制下农业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8(1):44-48.

[4] 刘淑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现状及差距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9):174-176.

[5] 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J].信息化建设,2006(6):50-53.

[6] 曹俊杰.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7):11-14.

[7] 王兴宇.农业类高校在江西新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823-9824.

[8] 万荣泽,何春玫.构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广西农学报,2009,24(1):68-70.

[9] 曹俊杰.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9):1-3.

[10] 朱莹,董越勇,陶忠良.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及发展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0(5):1127-1131.

[11] 赵天赐,李旭辉.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0(9):97-99.

[12] 肖黎,刘纯阳.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美目法韩四国为例[J].世界农业,2010(11):16-20.

[13] 王晓丹.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2-44.

[14] 孙谦.试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1):114.

[15] 高栾.农业高校图书馆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144.

[16] 邢安刚.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1):22-23.

[17] 杨兵.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4):25-26.

[18] 路文祯,李登武,叶晓东.宁夏固原市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0(5):181-184.

[19] 邵东伟,王俊发,吴贵福,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佳木斯地区的启示[J].农机化研究,2010,32(8):246-249.

篇10

随着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窘况成为岳庙村的“老黄历”。“去年过年,我二媳妇的哥来串门,硬是问了几个人才找到我们家!变化太大喽,好多外出打工的娃娃回来都不认识喽,好多人留下来就不想走喽……”老人的脸上绽开了花。

王顺禄说自己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记性也差了,即便有创作的心思也没那心力了。老伴儿在一旁补充道:老头子平时喜欢在村子里到处溜达,看人家下棋或者打乒乓球,再不就上村活动室看大电视、听戏。“娃儿都成家立业了,我们也都参了保,看病买药不劳心,日子过得舒坦哟!”

王顺禄是在新村建设中获益农民的一个缩影。2006年以来,广安区围绕“富裕新村、幸福新村、人文新村、和谐新村”的目标,着力在12个乡镇规划建设137个新农村重点村,辐射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惠及群众30余万人。特别是自去年起,新村建设在代市镇岳庙村全面铺开以来,当地农民的幸福指数明显蹿升。

“公路通了,硬是要得!”

在护安镇唬啸村,记者耳闻目睹的是“因灾得福、重建家园”的幸福。

车行在平坦、宽敞的村道上,左面是广安的母亲河渠江,右面则是在古代军事史上颇有威望的“唬啸山”,山水之间的这方富饶的冲积平地便是唬啸村现在的新址。5个多月前的那场“7・19”特大洪灾让曾经落户行洪线以下的唬啸村损失惨重,全村22户人家的房屋完全垮塌、26户部分垮塌,迁建工作迫在眉睫。除了确保居住安全,镇党委一班人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既然唬啸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何不以迁建为契机,打造农家旅游产业呢?”

通过全村的干部群众加兄弟村镇近半年的努力,换来了唬啸村如今的新貌:依山而建的一幢幢新砖房结结实实、白白净净,放眼望去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青瓦白墙灰条纹,屋前的院墙用统一的藏青蓝瓷砖围砌而成,给人以清爽、明快之感,更加赏心悦目的外墙上的一幅幅油画――用拙朴的笔触绘出秀美山川、农村新貌、农民生活……清雅的人文氛围和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如今Ⅰ期工程竣工,顺着山势往上走的Ⅱ期、Ⅲ期即将兴建。据了解,已建成的农家平均每户可接待3―4人,极具川东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前来观光休闲。

“整洁的村容和文明的乡风对老百姓的教化作用不可小视,为此,我们还免费给村民家写条幅、送字画。”镇长刘小平的一番话引来了村民胡明生的应和,“对头对头,等我的房子修好,也请镇长给我家堂屋写一幅!”胡大爷说着定要拉记者去他在建中的新居看看。

两层小楼在当地算“大户型”。开工两月有余,主体结构基本完工,正在粉刷外墙,预计正月就能搬进去。“以前住土墙房,一刮风就害怕,一涨水就心慌,住进新砖房,再不用担惊受怕了!”不仅居住条件改善,胡明生的经济来源也在转变――“以前守着几亩地种庄稼,公路不通,坐船运出去,等船要等上个把钟头,抛除成本,基本挣不到啥钱,现在我改种萝卜、白菜、莴笋了,种菜比种粮划算哦,城里人都喜欢吃蔬菜,不愁销路!而且你看,现在公路也通了,菜运到场镇上也就十来分钟,快当!”种蔬菜加上养家禽挣的钱,比往年翻了几番,尝到甜头的胡明生对党的政策充满了感激。

刘小平告诉记者,这种统归自建、拆旧建新的模式比传统的农民自建可节约50%以上的占地面积。节省出来的土地用来做什么?“土地流转,引进业主,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样对我们的农民来说,就是双赢。”刘小平的回答掷地有声。

现代农业园领跑小康路

龙安柚,黄皮粉肉,汁多味美,是广安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在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下,正冲出四川、走向世界。在广安现代农业园里,记者见识了“现代农业”的精髓,切身感受到它是如何引领农民走上致富“快车道”的。

现代农业园区涉及观塘镇5个村39个组、6600余人,已建成蔬菜温室大棚4000余个,2010年被列为全国首批5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八里村就坐落在现代农业园核心区内,主要种植精细蔬菜、反季节水果等市场价格高、销路旺的中高档水果和蔬菜。漫步园区,满眼绿意,满鼻果香,一顶顶巨大的温室大棚下孕育着现代农民奔小康的新希望。而八里新村更是成功实现了与城市小区的全方位接轨,水、电、气、闭路电视、宽带“五通”!造型美观的太阳能路灯更彰显出新村现代化、时尚化的特质。适逢场镇赶集日,万人空巷的景象更凸显了新村的宽敞宁静,唯有广场上正晒的“儿菜”提醒记者,这是在“村儿里”。

篇11

1.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生产”的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新农村建设把发展生产作为先决条件,生产力必然成为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生产中起着最主要的决定作用。我们知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农业机械就是最主要的农业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村农业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大力发展农机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成为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生活富裕”的强大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让农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能代替人畜力,直接创造财富。由于机械的大量投入,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农业机械在生产发展中,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转移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到第二、三产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使农民的生活逐渐富裕。只有以机械为主的生产力系统代替人力为主的生产力系统,也只有通过农业机械为主的先进生产力实施与农业,才能实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降低农村生产成本,将农民增收的希望变为增收的现实。因此,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必然带动了农民生活富裕。

3.农业机械化对“乡风文明”起到了促进作用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乡村科技发展,调动了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首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更具人文关怀的农业文明生产,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必然选择;其次,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科技致富,兴机富农思想已深入到千家万户。另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有利于加速城镇化进程和提高人口素养,进一步沟通了城乡文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农机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机经营者不断学习农机经营、使用维修、法律等知识技能,使农村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队伍不断壮大,促进了乡风文明。

4.农业机械化对“村容整洁”起到了重要载体作用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的功能不断扩展,农业机械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凸显。秸秆综合利用成为农机技术应用的又一亮点。通过秸秆用作饲料的柔丝青贮、秸秆用作食用菌基料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极大地改善了村容。另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使农村的宝贵资源——耕地和水都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大大降低农村火灾隐患。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整洁起到了重要载体作用。

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具有主导作用、保障作用、促进作用和载体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早期就已提出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同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为农机化的发展既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农机化获得的新的发展良机。

1.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中央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把推进农业机械化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它促使了广大农民购机的热情非常高涨。可见,购机补贴是一个利国利民、强农富民的好政策,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农机化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农机化促进法的实施,确立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几年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根据该法相继修订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规章,使农业机械化的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

3.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为农机化的研发制造及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围绕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战略,加快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加快了农机化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新农村建设,适应农业经济种植结构的调整大局,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广大农民提供出新型适用的农机产品,极大地盘活了农机企业,拉动了农机市场,引导农机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和市场运作使农机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4.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进程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机化在农业中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新形势下的农机化服务体系要不断适应这种变化。伴随国家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农业合作组织及农机协会也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走联动合作的路子。农机合作组织的建立,使农业机械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促进了农机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节省了大量的投入,同时,大量的农民脱离自己的土地,把土地租赁给农机合作组织管理,成了新时期的失业农民,他们可以自由地投入到二、三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农机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必须把它摆在重要位置。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给农业机械化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加速了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地发展。

篇12

我区幅员辽阔.人口居住分散,道路交通闭塞,长期以来各种信息传播渠道不够畅通,广大农村牧区获取信息十分困难。加之文化生活单一,因此群众的思想观念也比较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状况,让广大农牧民群众不断及时获取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与时俱进。

各类新闻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地处边远的我区农村牧区,有的地区连广播电视讯号的接收效果都不太好,报纸杂志在农村牧区的订阅率很低,在今夭这样的信息社会里,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难想象这样的地区能够有好的经济发展状况。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我们要有组织有规划的做许多具体工作。

1加大投人建设农村牧区信息网络

我区各级财政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农村牧区信息闭塞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性,下决心加大投入,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在农村牧区建立起有线电视传播网.让农牧民能够通过电视了解国内外、区内外动态。同时丰富文化生活。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尽管需要较大的投入,但这样做是十分值得的。我们知道农村牧区的电视还十分普及,但农牧区群众看到的电视节目很少,有的地方只能收视到一两个台,而且模糊不清,收视感觉极差。在农村牧区建设完善有线电视网络的事情一定要落到实处,政府、部门、个人可以集资搞。有线电视网络的畅通,是一个地区文明的标志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不能没有这样的标志。各种报纸杂志在农村牧区的订阅率低,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方面主要是订阅渠道不畅,时效性差。邮政订阅报纸杂志,农村牧区路途遥远,传递不能及时到达,影响订阅的积极性;报纸杂志价格高,贫困农村牧区存在经济困难。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农牧民文化程度较低,阅读和理解存在困难。另外,真正适合农牧民阅读,能够体现他们的生活情趣的报纸杂志少。但无论怎样评论这些事情,我们都必须认真地思考农村牧区的信息和文化传播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如果农村牧区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文化滞后太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不够完整的,甚至是建设不好的。

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我们各级政府应当制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信息发展规划,把它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同起来.投入足够的资金,建立完整的体系,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2搭建坚实的文化、信息平台

有人认为,文化的传播只能促进,不能推进,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就目前我区的情况,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搞,农村牧区文化、信息的传播事业是可以有效推进的。过去我们曾经尝试过,但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比如农村文化活动室,政府倡导搞了好长时间.但能够持续发展下来的不多。认真思考一下,问题究竟在哪里?归根到底还是我们不够认真,决心不大,做法欠妥。我们现在重新考虑这样的问题,应当把政府搞文化建设的职能同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起来,在农村牧区搭建坚实的文化、信息传播平台。

这个事情需要政府和群众一起来做。政府要积极组织、投入、规划,群众要参与、管理、维护。农村牧区党的基层组织要担负起具体的职责。有条件的行政村可以建立起文体活动室,可以进入互联网,由政府长期投入,群众后期维护管理。把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组织起来,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农村牧区的文化、信息传播事业上来,按照政府推进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模式,推进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农村牧区知识青年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既有强烈的愿望,又有基础知识,只要能把推进乡村发展与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统一起来,形成一种能够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牧区发展文化信息传播的平台就能搭建起来并持续下去取得成绩。

3农村牧区文化、信息传播既务应又务实

农村牧区文化、信息传播平台建设起来后,耍坚持走既务虚又务实的发展路子。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树立人生道德观,科学发展观等需要大力弘扬;生产生活中的科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市场信息,专业技术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面。这个平台既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又是播种物质文明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文化、信息建设先行。农村牧区的落后、贫困,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贫困是互相作用的。把农村牧区的文化、信息传播工作做好,一定能够大力促进农村牧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篇13

西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除了在经济建设方面存在差距,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狭义的文化内涵,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内容,正确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可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能驱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生态发展。在当前西部大开发时期,除了关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着手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建设,通过文化建设保持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增长。在21世纪以来,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对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

1.1文化产业的不同定义。

文化产业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就所提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

1.2本文文化产业的定义。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

2西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从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物质方面不断得到满足,而文化精神方面相对较薄弱。经济建设方面措施运行及取得的成果比较明显,而文化建设方面措施运行及取得的效果相对不够理想,致使目前西部农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2.2西部地区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农村地区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设。乡村青年长期外出打工,乡村经典传统文化建设逐渐淡化,直接导致了乡村传统文化的断层,从而使西部乡村大部分经典文化失传。例如:广西浦北县和邕宁县的“舞春牛”,在当地又称“闹春牛”、“唱春牛”等,是起源于明朝末期,至今已流传了三百多年。舞春牛是一种汉族民间舞蹈,主要寄托蕉乡人民的新年祝福,预示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六畜兴旺。舞春牛这项庆祝新年的民间活动,在20世纪末在广西部分地区春节期间表演的热度比21世纪的热度高的多,据资料显示,目前在广西浦北大部分地区在春节期间几乎没有舞春牛这项民间庆祝方式,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老一辈已经年纪大了,没办法继续舞,而年轻一代又没办法传承,导致这项民间特殊庆祝春节的活动技术正在逐渐失传。经典文化的传承,唤起人民群众对新文化建设的重视。(2)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设施相对落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的物质硬件,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是该地区文化设施的配置情况。文化基础设施包括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器材等,它对农村地区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虽然西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增加很迅速,但相对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民温饱问题基本得解决,精神生活相对贫瘠。

3新时期背景下西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策略

新时期条件下,农村建设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

3.1创新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

理念决定思路,只有把理念转化为思路,才会产生推动实践发展的作用。对于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而言,只有转变工作思路,才会真正改变过去那种文化建设由政府统一包办的模式,代之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新工作模式。也只有把理念转化为思路,才会真正改变过去那种文化建设由政府包办代办的做法,代之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工作新思路。政府的主题作用体现在做好文化建设规划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做好民众的宣传引导、投资改善文化基础设施等。

3.2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人才,深挖农村文化优势资源。

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农村党员干部的组织和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石。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结构建设科学合理,就能够团结群众齐心协力地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因此,培养一支为农村文化提供新驱动力、使广大农村群众得到实惠的农村党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西部地区正处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程中,而农村的文化建设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实践性课题。由于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已的社会现状,这使得农村文化建设难度更大。因此,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上取得突显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长期发展和提炼的过程。但是我们坚信,在我国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沉淀的基础上,在党和政府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强有力的政策制度的支持下,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必将迎来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崔巍.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