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理解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信息化的理解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企业信息化的理解

篇1

一、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组织变革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手段,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低廉的费用和最准确的结果去处理和传递大量复杂的信息。企业信息化管理因其能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等诸多优势,逐渐走入现在化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可将邮件信息化、文件信息化,企业也将信息化融入其中,帮助企业完成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地位发生逆转,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信息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面对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时,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反应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将这些资源转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企业在生产运作中使用,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和其他一些管理问题一样出现同样的情况,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好它,可以挽救一个企业;但如果有人认为它是天衣无缝,是企业的尚方宝剑,也可能使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环节上输得一败涂地。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管理既是对管理人员的一次考验,也是对企业员工的一次考验。要求企业员工注重从上到下一致的配合。有些企业夸大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并将以往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套用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不熟悉、管理程序摸不着头脑、与其他部门不能很好的配合、软件没有很好的利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企业整体运作失败,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

2、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认识程度不到位。信息化管理出现后,对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变,也对员工主观认识进行了冲击。部分中上层员工沉醉于长期管理实践经验,不愿意主动分析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威胁,使系统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影响了总体效益。部分底层员工由于自身能力和思想抵触行为对信息化管理接受程度不高,致使一些生产运作环节脱节,导致总任务进度迟缓、甚至无法完成。

3、员工培训程度不到位。一项新生事物出现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在这里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接受程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员工在态度上认识不足、培训不到位的问题。这里就涉及到软件供应商和企业人力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有软件供应商销售完软件后培训服务不按时、不全面,员工未能完全掌握软件操作流程,导致系统一正式运作就问题重重,使企业找不到方向。

4、信息化管理软件与企业生成运作不能完全融合。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就目前来说较为混乱,在日常生活中留意的话,可以发现有很多管理软件的名字和软件供应商,软件价格相对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大多数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软件供应商与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可能出现企业因为要购买某软件的某一个环节而购买一整套系统,这对于那些有规模的企业来说相对难度要小一些,可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只能望而却步了,而且一些软件供应商为适应大型企业要求或是没有进行很好的调研、设计,致使一些软件与企业生产运作不能完全相融,对于企业实施者来说,就是花钱买问题了。

5、信息化管理数据安全性存在隐患。数据安全在信息化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安全性存在的隐患使信息化管理存在巨大硬伤。如果企业信息资源丢失或混乱,会造成企业无法运转,日常管理功能无法实现,财务报表无法处理等情况。企业在日常使用软件时因为病毒感染或他人恶意攻击,出现小到某个员工个人数据丢失,大至网络服务器瘫痪,都会给企业带来恶劣的影响。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目的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以便日后能够清楚地认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里对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改变领导方式,处理好内外关系。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完成,它使企业迎接新经济的挑战,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数以万计的小型企业,对信息社会的回避、熟视无睹都必然给企业发展带来阻力。因此,把信息社会的思维管理理念嫁接到传统企业,需要处理好内外关系,不要迷信电子商务、网络化和信息化。企业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驶上信息化管理的快车道。在组织出现变革时,需要上层领导足够重视,深入每一个环节,高瞻远瞩、统筹规划、全员参与、责任分明、层层落实才行。重视企业组织的重新设计与适应性的关系,不可以生搬硬套。注重每个业务处理流程,每道工序数字化工程,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2、改变员工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工作模式需要全员渗透,在信息化管理模式进入初期将业务的优点以及最实惠的日常工作流程传授给员工,让所有员工感受到信息化管理带来的益处,而且益处不仅是对企业的,还有对员工个人的。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那些不能胜任的员工需要加强培训或进行岗位调换。

3、加强员工培训,考核面前人人平等。将员工培训视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进程,在培训之初建立培训体系,培训机构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考核制度,对员工分层次培训。与软件培训机构在购买之初达成培训协议,制定培训计划,双方严格控制培训流程,防止软件培训机构偷奸耍滑,被培训员工消极怠工,付出时间却没有成效。在培训开展时应由专门部门负责培训流程,监督和管理软件培训人员与企业员工,对考核过程进行严格监控,防止考核人员碍于情面出现漏网之鱼。

4、注重信息化管理软件与企业的适用性。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购买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现在市场上信息化管理软件颇多,层次不同、价格不一,这就需要企业认真斟酌,要花精力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选取上,企业需挑选既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又懂计算机网络的复合型人才共同完成此任务。若企业内部在建立初期没有此类人才,那就需要企业从长计议了。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一些软件供应商为吸引顾客,他们采取了试用、租用等形式,企业为减少成本和风险可以一试。一些有资力的公司可以在管理软件开发公司开发前期参与设计或在软件成品之后为适应企业管理流程要求对各别模块进行修改。以上这些都可以解决信息化管理软件在企业生产运作中的适用性问题。

5、加强信息化管理中的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和核心。随着计算机用户的范围和访问计算机资源的手段发生巨大变化,对企业来说保证信息安全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信息化进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威胁,但要尽最大努力防止信息数据丢失或泄露。在加强信息化管理中,数据安全问题可以采取成立专门的网络中心,保证企业内部网络安全和防止外部网络攻击,采用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在网络操作中,对员工进行权限设置,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和及时备份,等等。制定相关信息安全条例,不允许员工非法操作,并制定相应严格的惩罚制度。

四、结束语

通过探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目的是让更多的企业认清信息化管理,它并不是一项高新技术,也不是普通的管理方法,需要企业正视信息化管理问题,它是企业不断改造和升级的过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单靠以往的产品质量、价格、功能等传统因素已无法完全确保其竞争优势,需通过一种途径以确保在市场反应速度、决策的正确程度、创新能力、运作效率等方面占有一定的先机。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企业信息化管理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希望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学会从外部准确而及时地获取信息,迅速调整企业结构,保证企业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1.新疆财经大学;2.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现代企业信息化网络是基于内部传输网和Internet网络的互联网络,由于公众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网络接入比较复杂,挂接的相关点比较多,网络一旦接入公众网络,对于一些网络安全比较敏感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就比较弱,比较危险。本文将重点分析企业网络系统安全性方面以及业务系统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企业信息化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Windows系统的安全隐患

Windows的安全机制不是外加的,而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内部的,可以通过一定的系统参数、权限等设置使文件和其他资源免受不良用户的威胁(破坏、非法的编辑等等)。例如设置系统时钟,对用户账号、用户权限及资源权限的合理分配等。

由于Windows系统的复杂性,以及系统的生存周期比较短,系统中存在大量已知和未知的漏洞。一些国际上的安全组织已经公示了大量的安全漏洞,其中一些漏洞可以导致入侵者获得管理员的权限,而另一些漏洞则可以被用来实施拒绝服务攻击。例如,Windows所采用的存储数据库和加密机制可导致一系列安全隐患:NT把用户信息和加密口令保存于NTRegistry的SAM文件即安全账户管理(securityAccounts Management)数据库中,由于采用的算法的原因,NT口令比较脆弱,容易被破译。能解码SAM数据库并能破解口令的工具有:PWDump和NTCrack。这些工具可以很容易在Internet上得到。黑客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发现漏洞而破译―个或多个DomainAdministrator帐户的口令,并且对NT域中所有主机进行破坏活动。

1.2 路由和交换设备的安全隐患

路由器是企业网络的核心部件,它的安全将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的安全。路由器在缺省情况下只使用简单的口令验证用户身份,并且在远程TELNET登录时以明文传输口令。一旦口令泄密,路由器将失去所有的保护能力。同时,路由器口令的弱点是没有计数器功能,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不限次数地尝试登录口令,在口令字典等工具的帮助下很容易破解登录口令。每个管理员都可能使用相同的口令,路由器对于谁曾经作过什么修改没有跟踪审计的能力。此外,路由器实现的某些动态路由协议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有可能被恶意攻击者利用来破坏网络的路由设置,达到破坏网络或为攻击作准备的目的。

1.3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隐患

一般的现代化企业信息系统包含着多套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存储重要信息的场所并担负着管理这些数据信息的任务。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在数据库技术诞生之后就一直存在,并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如何保证和加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对于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将企业数据库系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据库,按照一定的方式存取各业务数据。一部分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为用户及应用程序提供数据访问,同时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维护等多种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隐患有如下特点:涉及到信息在不同程度上的安全,即客体具有层次性和多项性;在DBMS中受到保护的客体可能是复杂的逻辑结构,若干复杂的逻辑结构可能映射到同一物理数据客体上,即客体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的分离;客体之间的信息相关性较大,应该考虑对特殊推理攻击的防范。

2 企业信息化网络安全策略的体系

网络安全策略为网络安全提供管理指导和支持。企业应该制定一套清晰的指导方针,并通过在组织内对网络安全策略的和保持来证明对网络安全的支持与承诺。

2.1 安全策略系列文档结构

(1)最高方针

最高方针,属于纲领性的安全策略主文档,陈述本策略的目的、适用范围、网络安全的管理意图、支持目标以及指导原则,网络安全各个方面所应遵守的原则方法和指导性策略。安全策略的其他部分都从最高方针引申出来,并遵照最高方针,不与之发生违背和抵触。

(2)技术规范和标准

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各个网络设备、主机操作系统和主要应用程序应遵守的安全配置和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技术标准和规范将作为各个网络设备、主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安装、配置、采购、项目评审、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时必须遵照的标准,不允许发生违背和冲突。它向上遵照最高方针,向下延伸到安全操作流程,作为安全操作流程的依据。

(3)管理制度和规定

管理制度和规定包括各类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和暂行规定。从安全策略主文档中规定的安全各个方面所应遵守的原则方法和指导性策略引出的具体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必须得到有效推行和实施。它向上遵照最高方针,向下延伸到用户签署的文档和协议。用户协议必须遵照管理规定和管理办法,不与之发生违背。

(4)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安全职责,包括安全管理机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机构和人员的一般责任和具体责任。作为机构和员工工作时的具体职责依照,此部分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而目必须得到有效推行和实施。

(5)用户协议

用户签署的文档和协议,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网络和系统管理员安全责任书、保密协议、安全使用承诺等等。作为员工或用户对日常工作中遵守安全规定的承诺,也作为违背安全时处罚的依据。

2.2 策略体系的建立

目前的企业普遍缺乏完整的安全策略体系,没有将政府高层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体现在正式的、成文的、可操作的策略和规定上。企业应当建立策略体系,制定安全策略系列文档。建议按照上面所描述的策略文档结构,建立起安全策略文档体系。

建议策略编制原则为建立一个统一的、体系完整的企业安全策略体系,内容覆盖企业中的所有网络、部门、人员、地点和分支机构。鉴于企业中的各个机构业务情况和网络现状差别很大,因此在整体的策略框架和体系下,允许各个机构根据各自情况,对策略体系中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用户协议、组织和人员职责进行细化。但细化后的策略文档必须依照企业统一制定的策略文档中的规定,不允许发生违背和矛盾,其要求的安全程度只能持平或提高,不允许下降。

2.3 策略的有效和执行

安全策略系列文档制定后,必须和有效执行。和执行过程中除了要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外,还必须要有合适的、可行的和推动手段,同时在和执行前对每个本员要进行与其相关部分的充分培训,保证每个人员都了解与其相关部分的内容。必须要注意到这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由于牵扯到企业许多部门和绝大多数人,可能需要改变工作方式和流程,所以推行起 来阻力会相当大;同时安全策略本身存在的缺陷,包括不切实际的、太过复杂和繁琐的、规定有缺欠的情况等,都会导致整体策略难以落实。

3 企业信息化网络安全技术总体解决方案

参考以上所论述的,结合现有网络安全核心技术,本文认为,企业信息化网络总体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将围绕着企业信息化网络的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和安全服务层搭建整体的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将着重从边界防护、系统加固、认证授权、数据加密、集中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在企业信息化网络中重点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网络防病毒、VPN五大子系统,并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企业信息化网络安全既定的目标。

3.1 防火墙系统的引入

通过防火墙系统的引入,利用防火墙“边界隔离+访问控制”的功能,实现对进出企业网的访问控制,特别是针对内网服务器资源的访问,进行重点监控,可以提高企业网的网络层面安全。防火墙子系统能够与入侵检测子系统进行联动,当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中的数据包进行细粒度检测,发现异常,并通知防火墙时,防火墙会自动生成安全策略,将访问源阻断在防火墙之外。

3.2 入侵检测子系统的引入

入侵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检测针对重要网络资源的网络攻击行为,它会对企业网内异常的访问及数据包发出报警,以便企业的网络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重要的信息资产遭到破坏。同时,可在入侵检测探测器与防火墙之间建立互动响应体系,当探测器检测到攻击行为时,向防火墙发出指令,防火墙根据入侵检测系统上报的信息,自动生成动态规则,对发出异常访问及数据包的源地址给予阻断。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相互配合,能够共同提高企业网整体网络层面的安全性,两个系统共同构成了企业网的边界防护体系。

3.3 网络防病毒子系统的引入

防病毒子系统用于实时查杀各种网络病毒,可防范企业网遭到病毒的侵害。企业应在内部部署网关级、服务器级、邮件级,以及个人主机级的病毒防护。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容灾能力,提升企业网整体网络层面的安全性。

3.4 漏洞扫描子系统的引入

漏洞扫描子系统能定期分析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把隐患消灭在萌牙状态。针对企业网络中存在众多类型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运行着营销系统、财务系统、客户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重要的应用,如何确保各类应用系统的稳定和众多信息资产的安全,是企业信息化网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漏洞扫描子系统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的扫描,定期提交漏洞及弱点报告,可大大提高企业网整体系统层面的安全性。该系统与病毒防范系统一起构成了企业网的系统加固平台。

3.5 数据加密子系统的引入

篇3

作者简介 周裕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苏小玲,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贸易经济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江西 南昌 330038)

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江西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制度建设日益健全和完善,投资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日渐提高。2000-2005年,江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78.0亿美元,是1984-1999年累计之和的3.2倍。外商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3.4%上升到8.6%。外商投资领域已覆盖轻工业、纺织、机械、化工等传统行业和光纤、光学、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外源动力已成为江西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时期,是江西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基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外资吸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本文就新时期江西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问题进行思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外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当今世界,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外国资本与技术的联系,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与国际投资和引进技术息息相关。可以说,利用外资是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技术化、产业结构高附加值化、产业结构高开放度化的重要手段。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通过投资形成和技术外溢来发挥对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1、从投资形成的角度来讲,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提高资产存量的质量。一方面,外资通过对东道国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可以将低质量的资产存量变成高质量的资产存量,从而达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外资通过设立新企业,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新增资产,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

2、从技术外溢的角度来讲,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推动东道国产业的技术进步。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国外先进技术。一方面,通过引入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扩散,可以实现技术的跳跃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结构的优化。而技术结构优化,又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技术知识的扩散、劳动力的训练、新生产技术的示范、组织和监督技能的加强等生产方法或结构方面的级差,对发展中的东道国产生一种外部经济效应。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管理技能和HR(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也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更新技术观念等方式间接促进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所有这些都会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东道国原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升级换代。

二、新时期江西利用外资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举措,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进入“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在国际、国内外部环境的推动下,江西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982个,合同金额40.3亿美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28.1亿美元,增长15.9%。利用外资总量继续保持中部六省领先地位。自2007年以来,国际间的直接投资继续扩大,沿海发达省份把传统的制造业和加工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为江西对外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

从总体上看,新时期江西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有:

1、利用外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2001年提出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到2003年“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江西大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利用外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新签合同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3个。从省外引进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际投资额383.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19个。2005年新批外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比2000年高286.65万美元,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耳79个,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72.4亿元,增长23.2%。2006年新批合同外资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81个,比2005年又增加2个。更为重要的是,新时期江西在吸引外资的招大引强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继2006年马士基有限公司南昌办事处、南昌ABB泰豪发电机有限公司、赣州江钨友泰新材料有限公司、2007年亚洲货运有限公司(香港)及中粮可口可乐顺利落户南昌后,世界500强企业又陆续人驻江西,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背景的外资项目现达到26个。

2、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争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升。近几年,随着江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外资也开始跨越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弥补建设资金缺口的初级阶段,进入注重改善结构、提高经济素质和综合效益的新阶段。在利用外资过程中,江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了符合经济长远发展规律的科学引资理念,坚持量质并重,注重招商选资,正确把握扩大规模和提高水平的关系,把握总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把握招商引资和优化环境的关系,实现了在利用外资结构上产业从单一向产业多元化的转变,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重大基础设施、工业、农业、旅游、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对外开放也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在利用外资上取得重大性突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密集型等项目的外资不断增长。

3、制造业最受外商投资的青睐,居主导地位。2005年江西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40个,其中制造业占560个,实际利用外资15.18亿美元,投资额约占江西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成。2006年外商投资的行业仍然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制造业仍然充当引资龙头,全省制造业项目引进外资17亿美元,占全省利用外资比重的60.5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是投资的重点领域。

4、工业园区利用外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新时期,工业园区已成为江西引进外资的主要载体。2006年全省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15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0多家落户园区,国内500强企业达到49家。工业园区招商引资

规模和质量提升,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2007年上半年,园区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项目2316个,资金562.66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省外资金400.06亿元,增长27.5%。境外资金11.17亿美元,增长47.8%,“两外”资金占到全部到位资金的86%。

应当说,从规模和总量上,江西利用外资正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但也存在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以2006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为例。

江西经济结构优先急需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及电信业、教育、科研及技术服务业外商投资份额偏低,外商投资产业分布存在不均衡,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结合江西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江西在利用外商投资中存在的产业分布不均衡等情况,从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根据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几点解决思路。

三、新时期江西进一步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几点思路

1、加强政府对外资的引导作用

外资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积极与消极作用的两面性。因此,利用外资调整优化江西的产业结构,也需要在外商投资政策中加强外资的引导和管理,放大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首先应符合我国“十一五”期间利用外资的总体战略目标,即:进一步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切实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切实把利用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

其次要加强对外资的结构引导。应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调整当前的一些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注意外资在三次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部的合理搭配。应根据江西省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明确规定鼓励和禁止投资的项目,通过利用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鼓励性经济手段,引导外资投向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产业部门,如相应的第一、三产业,制止外资投向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行业,如第二产业的相关行业。

2、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力度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江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在利用外资方面,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以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在措施上,首先要继续对外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同时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外资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做好商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工作,加快高科技工业园的建设步伐。其次是要重视利用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以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产业升级与进步。

3、增加外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工作,鼓励外商投资于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经营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要扩大地方政府引进农业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土地使用费标准。三是允许自产农产品出口。四是对一些好的项目和国家鼓励的项目继续给子优惠政策。五是优先保证外商投资农业项目的配套资金。六是改善农业利用外资环境,加大投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4、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

篇4

(一)对会计主体的影响

在网络企业核算和具有实体的企业进行核算时,都可以运用会计信息化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会计核算手段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会计主体范围的增加,导致一批网络公司的成立和发展。其中一批网络公司专程致力于帮助企业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在完成一个核算目标之后,该网络主体会解散并在遇到下一个目标时重组。这对传统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对持续经营的影响

网络中的会计核算机构的存在对于传统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网络核算机构扩大了会计行业的范畴,另一方面,网络核算机构的存在又加速了传统会计行业的消亡瓦解。网络核算机构受市场的影响巨大,当市场需求量大时,会有大批网络核算机构成立;但是当市场需求量较少时,这些机构会快速解散。这就对传统企业的持续性会计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带来一定风险。

(三)对货币计量的影响

传统会计工作通常采用本国货币作为计量单位。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使得会计工作换算货币的工作减轻,带来较大的便利。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习惯于从网上进行相应的交易,这样降低了经营期,更实现了对币值的忽略变动。网络虚拟公司逐渐产生,并实现了对国际资本流通的全面提升,企业货币实现了短期内完成的目标,并对货币风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会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会计处理工作的时候,会通过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收集、归类、编制和加工完成,相对来说工作是比较复杂的。企业本身的经营额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对会计人员带来较多的工作量。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运用,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并全面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对财务目标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而且交易方式逐渐简化,更能够提供良好的企业财务信息状况表,对于会计信息的全面掌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对信息的控制和传递,确保了财政数据的准确性,并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目标,确保了企业的财政指标都能够达到。进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超额完成预期的财政目标。

三、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策略

(一)更新财务理念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于人才,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财务管理观念的不断转变,使得财务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更要提高对人的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以提高人员的各方面水平为根本,并以此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企业的经营者,需要有相应的风险理财观念,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面临高风险,就需要财务管理管理人员树立良好的风险关,并对有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一定的预防。

(二)建立财务目标

对于目前信息时代下的财务管理,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往所设立的以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应成为过去,为了适应新时代的不断发展,需要企业财务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一定的更新,并切实制定出符合财务发展的真正目标。在信息化的时代中,无形的资产是十分重要的,更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所以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利用,并根据管理者的真实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互融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性。

(三)拓宽财务内容

财政管理目前还主要是为了工业经济时代所服务,企业的管理对象是存货的收发存、资金的投产比和固定资产的保管情况。对于企业的现金流,需要进行重点的关注和认识,并确保资本的主要地位。另外还需要将风险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实现对企业人才资源的控制,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四)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所以为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出多方面的综合人才,既需要懂计算机技术,还需要懂财务管理,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知识普及的时候,注重对不同人员的知识培养,确保培养出激动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还懂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后备动力。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全面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质量垫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财政部使用的财务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报表。会计信息化的广泛使用依托于网络和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企业需要注重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并以此全面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许小玲.浅析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

[2]窦永刚.浅议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3]肖昕.探究会计审核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6)

[4]焦卫锋.新常态下应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设简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6)

篇5

一、 企业人格定义

企业人格是指企业运行中所表现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及精神状态,企业人格具体是由企业生产、组织、运营等企业流程表现的。一个企业要发展要创新,必然要有一个指引企业发展定位及方向的核心理念,而企业人格则可以将企业知识、意识、行为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人格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分别为企业行为、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三者相互融合才是完整的企业人格。

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是指企业在外开展的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它是企业人格在活动中的体现,是企业对外展示自身文化及优势的手段,企业行为将企业置于社会生活中,使大众可以充分了解企业。

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运营中所遵循的价值理念,它是企业人格化的重要体现。企业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等,可以说它的形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企业只有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及战略,才能在运营中进一步实施,因此企业价值观是塑造企业人格的关键。

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它具体是由企业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优良传统等诸多因素表现,它是企业文化的直接体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二、 企业人格管理的作用

1.企业人格管理具有组织性

企业人格管理需要对企业的责任、权利、利益三者进行义务承担,通过其自身的完善管理制度,将企业员工团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使企业员工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企业在运行发展中存在一定风险,此时需要企业向心力来支撑员工与企业共患难,而企业人格管理就是凝聚企业向心力的关键,它是员工之间的理念连接点。

2. 企业人格管理是企业进行社会活动的纽带

进行企业人格管理,有利于企业开展社会活动,它是企业与社会群体及活动保持联络的重要纽带,健全的企业人格管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及连续性,通过系统的管理从而加强企业与社会的联络,保证企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经济需求,及时了解社会活动内容,从而掌握社会信息,有利于企业发展商机,使其有更高的发展水平。

3. 企业人格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人格管理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关键。它是每个企业所独有的内涵。企业人格管理对企业整体管理、企业发展定位以及运行模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健全的企业人格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以企业人格管理为路径建设企业文化的措施

1.工作中关心尊重员工的想法

人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感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工程中一定要以企业人格管理为路径,在工作中关心体谅员工,尊重员工对企业的看法。一个企业实施企业人格管理,当员工感受到其自身的重要性以及价值,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形成良好心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文化是由企业运营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所提炼出来的企业精髓,企业人格管理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建设企业文化的整体水平。

2. 应建立健全高效的沟通体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攀升,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一形势,传统的企业管理,比较注重员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员工的工作情绪及需求则关注较少,这种做法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要使企业立足于日益发展的社会,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就要建立健全高效的沟通体系。建立沟通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与员工的交流沟通,使企业及时掌握员工动向,了解员工想法。因为员工是企业人格管理的主体,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

3. 建立自我管理队伍

新时代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来讲,员工是为了生活需要,然从广义上来说,工作可以实现一个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方式。组建自我管理队伍,有利于加强企业人格管理,原因在于管理好局部才能确保整体管理的完善,此外,建立自我管理队伍,强化企业员工的团结力,使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实现企业文化的高效建设。

4.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综合素质

一个企业员工的语言方式,行为方式能够体现企业文化,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综合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新的力量,从而为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奠定基础。现今状况下,企业员工看重的不仅仅是薪资,而考虑更多的是在企业的发展空间,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要真正的贯彻落实,根据员工的不同状况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重点培养员工全面发展,促进企业文化的长远的发展,巩固企业的社会经济地位。

5. 培养员工的绿色观念

我国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总是以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去看待问题,在企业发展中也是如此,在企业人格管理中,要重点培养员工的绿色观念,将节约环保的观念根植于员工心中,绿色观念是企业人格管理的重点之一,企业人格管理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作质量,减少员工工作中的资源浪费,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形成科学发展观,拖进了建设企业文化的进程。

四、企业人格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意义

企业人格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重点,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表现,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的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企业人格管理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源泉。以下就是笔者所总结的关于企业人格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意义:

1.塑造健全企业人格是企业文化的创新目标

企业人格是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核心与关键,它在弘扬企业文化中发挥着积极性作用。新时代下,塑造健全企业人格是企业文化的创新目标,企业文化文化要具有创新性,就需要其有独特的企业人格。塑造企业人格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社会反馈及员工思想,制定相关的企业人格,使其适应企业发展。形成企业人格,将其根植于员工心中,对员工形成一定的行为约束力,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的长效发展。其次,企业人格充分尊重了社会群众及员工的想法感受,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从而赢得社会认可,使整个企业传达给社会群众一种高尚而丰富的企业文化,增加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2. 塑造企业人格是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人格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人格观念、心理、制度、情感。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员工之间统一目标的理论依据。塑造企业人格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实践的,健全的企业人格需要吸取企业文化中的精髓,将其不断发扬才能发挥出其功能性,影响整个企业价值观、行为理念及精神的形成。企业人格的行为能力包括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企业人才管理、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员工自我约束力、企业所需承担的社会职责等等诸多因素;企业人格是由三者组成,其思维能力包含了企业对社会经济商机的把握,商业风险评估、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企业人格的塑造是以人为本的,因此具有情感特征,其特征表现为企业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友好合作,获得社会高度认可的愿望以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展望。塑造企业人格是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企业人格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及精神理念,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经济运营,增加企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提高企业的向心力以及社会会竞争力。

企业文化注重培养企业人格的自我管理,在自我管理中不断发现其本身不足之处,加以修整,从而使企业人格更加完善。其实企业人格与人的人格修养有一定的共性,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企业本我,也就是说企业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整体利益是综述企业的整体运营发展来看其经济效益,局部利益就是指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以及企业每个员工的利益。倘若没有健全的企业人格,易出现企业本我为了个体利益而做出违法或不道德事件。第二,企业自我,使企业在社会中的真实体现,是企业中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及在社会活动的表现,实现企业自我价值需要在本我的基础上。第三,企业超我,是指一种精神的超越,也就是企业自身行为受道德化约束,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企业文化建设。

3. 企业人格塑造及企业文化发展是美学范式的范畴

从理论的提出,部分企业就对文化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追求,甚至一些先进企业已经将全力打造和谐企业、幸福企业作为企业长期的一项目标,以往传统的企业管理已面临被埋没的现状。

坚持“全人“的发展理念。全人的发展理念将人作为主体来对待,以人为本,在企业发展运营中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对外,在开展社会活动时要把握社会群体的主观意识,了解社会群众的真实想法,使其发展向和谐企业靠拢;对内,要及时了解员工对企业的建议及想法,有助于企业的人格管理。

全面发展劳动美育。企业进行艺术品经营,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美的追求,通过艺术品运营,人民群众可以直观的去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全面开展劳动美育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审美观,使其在生产劳动中带着一种美好意愿去工作,去创造精致的商品。一个企业要时应和谐社会的发展就要注重对美的追求,而企业文化及企业人格就是对美的一种体现,健全高尚的企业人格有利于企业形成永久的影响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五、 总结

企业人格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好坏,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核心,因此,要健全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要全面开展企业人格管理工作,它是现今时代下企业向和谐企业、美好企业迈步的关键,是新时代的企业产物。企业人格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运行模式及整体管理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力,所以要对企业人格进行正确定位,从而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推进企业的合理化进程,提升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作者单位: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篇6

8月26日,在刚刚结束的“2010中国IT服务年会”中,国内知名信息化运营专家――中企动力,荣获“电子商务领域2010年IT服务业务绩效典范奖”。凭借为成长型企业服务十余年的丰富经验和不断创新,中企动力正在为“IT服务”作出更深的诠释。

中企动力总经理陈丹认为,中企动力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实践商业模式的创新,并希望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信息化运营模式的创新之路。而对于创新,中企动力又一直遵循着一个基点、两个核心的原则:以满足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提供适用、灵活、定制化的服务为基点,以完成本地化的面对面服务和信息化运营为核心。也就是说,服务是中企动力产生、存在乃至发展的根本所在。

中企动力主推的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服务模式,不仅是来源于中企动力十余年经验累积的创新,也是最适合中企动力及其用户发展的服务模式。中企动力的服务对象是中国的成长型企业,他们的特点是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但个体规模较小又普遍缺乏人才、资金,由于资源有限,综合实力普遍偏弱。同时,这类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往往相当恶劣,他们总需要不断调整自身业务和发展方向,才能求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而在信息化方面,他们认知有限,更缺乏专业的IT技术人员,投资预算很少,却又非常渴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竞争能力。成长型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既需要持续、有力的保障,又要能负担得起。所以,基于“云平台”的应用服务可能是最适合这种需求的信息化实现模式。

所谓“云平台”,是基于行业领先技术搭建的,集硬件、软件、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为一体的应用导向型服务平台,它将企业的各类信息化需求按功能拆分成不同的模块,以标准化组件的形式集成在这一平台之上。“云平台”所提供的应用服务均通过互联网提供给使用者,“云”中的资源对使用者来说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并按使用付费,而用户则无需掌握IT技术,即可轻松应用。中企动力还在本地化服务和商务网络的基础上,在全国主要城市和二、三级城市建立了庞大的专业服务网络,面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业顾问服务。随时了解企业客户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篇7

首先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从数量上已达到5204.64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达1308.57万户,个体工商户达3896.07万户,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纳税额占到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GDP的60%。中小企业面临的是充分竞争市场,具有灵活、高效等特点,能有效引导了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增长。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并在我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下企业中有90%的企业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而微小企业中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截至13年6月,我国四大行国内个人活期存款余额就达到10.35万亿元,活期存款的利率为0.35%,而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接近4%,13年下半年至14年初经常甚至超过5%。货币基金的收益超过活期利息的10多倍。“余额宝”自13年6月13日开通存款业务以来,9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规模超过4000亿,通过天弘货币基金进行运作,七天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过7%,目前仍在5.6%以上。

第一个例子说明,数量巨大,并且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无法取得贷款,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中小企业企业经营状况的高风险性与银行放贷的审慎性原则显著冲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和数量都受到了很大限制。

(2)传统的抵押模式阻碍了轻资产企业获得贷款。我国银行业目前仍然是依靠抵押来获取安全性的老思路,因此重资产的大型企业、资金状况良好的企业往往容易获得贷款,而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往往因为抵押物不足无法取得贷款。

(3)金融的定价机制比较紊乱。2011年以来货币环境总体稳中偏紧,并且这种状态在2014年将延续。数量工具控制下,大企业贷款具有天然优势。同时,由于利率水平整体较低,小企业在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价格上与大企业的差异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第二个例子说明,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银行面临成本提升的压力。在以往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坚持审慎原则,仍然把贷款资源配置大幅倾向大中型企业;而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及互联网金融迅速正发展倒逼银行进行改革。贷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净息差,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出路在于增加非利息收入和把贷款投向其更有定价能力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目前国内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很小的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2013年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比21.5%),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成了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净息差收窄的重要选择。欧洲和美国的大型银行正是通过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提升定价能力,使得净息差大大高于我国。(2010年美国银行业净息差3.7%,远超我国同期的2.5%以及2013年的2.68%)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未建立征信系统,且单笔业务量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要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耗费大量的交易成本。并且即使花费高昂的成本也无法保证贷款的安全,此类贷款的高风险性与银行的审慎原则是相悖的。因此,我国银行业陷入了这样的窘境: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银行需要开拓定价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来增强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作用重要但普遍资产较轻、风险较高,与银行贷款的审慎性不符。而设计合理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正是解决这一困境的良方。

供应链金融是指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机构,利用各自优势,整合信息流、物流状况,使信息充分流转,最终形成新增的、低风险的业务合作,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更高效运转的一种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

站在银行角度,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的一种业务模式,银行依托核心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规避供应链单一企业的信用风险,为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站在供应链各企业角度,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上个企业利用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满足自身资金周转需要并维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站在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商的角度,供应链金融的解决方案是由提供贸易融资的金融机构、核心企业自身,以及将贸易双方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有效连接的技术平台提供商组合而成。技术平台的作用是实时提供供应链活动中能够触发融资的信息按钮,比如订单的签发、按进度的阶段性付款、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入库、存货变动、指定货代收据的传递、买方确认发票项下的付款责任等。

在整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帐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然而我们发现,一般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只是使得部分中小企业贷款成为可能,实际操作中,虽然得到了核心企业的担保,以及更加充分的信息,银行依然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道德风险。因此,当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在抵押品价值估算方便、变现能力强的钢铁、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领域,希冀通过抵押物的变现能力来减轻流动性风险。事实上,由于不直接参与产业链的业务环节,银行得到的信息总是不充分的,因此,银行应该跳出依靠抵押品来保证安全性的老思路,依靠取得充分的信息,通过价值成长判断来保障贷款的安全性。获取充分信息的最佳途径就是让业务的直接参与者核心企业深度参与该业务,把产业链中最有话语权、信息掌握最充分的核心企业利益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度捆绑起来。拥有充分的信息后,银行的利益保障不再仅仅依赖于流动性好的抵押品,从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行业拓展上也可以大幅放开。

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安全的解决方案――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如下图):银行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贷款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再将该笔贷款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委托该银行以较高的利息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在此过程中银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1.银行以低于市场的利率向核心企业贷款

2.核心企业向银行申请委托贷款

3.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势将该笔资金贷给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

4.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势将该笔资金贷给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

5.核心企业掌握上游供应商的资信情况,并要求上游企业进行应收账款抵押

6.核心企业了解下游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并要求下游经销商进行货物、单据抵押

如上图所示,整个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核心企业资信状况优秀,但本身不需要贷款,而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属于轻资产中小企业,不符合贷款要求,但急需资金支持,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民间融资,但成本高昂。通过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参与业务的多方都能受益。

1.银行方面。银行仅仅需要与核心企业发生直接信贷关系,核心企业资信优良,担保充足,各类审批手续简单便捷。虽然贷款的利率低于市场水平,但贷款安全性很高,低于市场的利率部分也能通过委托贷款的手续费得到补偿;

2.核心企业方面。由于核心企业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具有较高的掌控力,并且对其资信状况、经营状况非常清楚,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可控,通过这笔业务,核心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同时,与上下游的贷款业务加强了多方的联系,强化了合作关系。并且为供应商提供资金,可以改善其资金不足导致的效率低,供应不足、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状况,为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可以提升其渠道拓展能力,批量进货能力,从而促进核心企业业务的发展,增加企业效益。

3.上下游中小企业方面。由于规模偏小、风险较高,资金问题往往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解决,成本非常高。通过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一方面得到资金支持且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核心企业深度介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为银行以及整个产业链带来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篇8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覆盖了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处理,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管理+决策科学化/数据化。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在提倡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们不能片面地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有了设备和网络,开发一个系统不等于企业实现了信息化,更不等于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经常会出现信息系统技术建好了,但数据不准确,不及时,没有与业务流程集成在一起,没有实现管理与信息的结合,没有多少人使用,对企业效益贡献不显著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一)企业信息化管理其实也是一场革命,是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统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生存环境的根本变化,使企业不得不对信息资源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石油企业主辅业分以后,企业必须在成本管理、过程控制、技术改造等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条可行且必须经过的途径。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是解决企业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

1、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财务帐目不实的问题。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下级对上级透明化的系统,企业无论在任何地方,哪怕是在国外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和开支,不进入信息系统就无法实现,而一进入系统就被上一级的财务部门所跟踪。分支机构根据程序形成的报表,在总部同步生成。这样,在做帐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不可能做手脚。数据一旦被录入就不得更改,更改便会留下记录。通过电子商务系统采购人员甚至不能接触采购票据和资金,而由财务监控和执行。这样使企业运作过程中所有环节的人财物的变化,都通过财务如实、准确、适实地体现出来,从而提高资金的透明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2、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采购部门的“暗箱操作”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控制,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失。尤其是在采购环节,由于信息不对称,最终的价格确定掌握在商户和采购员的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制度。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一是采购信息在局域网上公开,一目了然;二是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将采购与定价分离,合同草签与审签分离,进货与验收仓储分离。三是设立独立的核价环节。这一切都是依托计算机软件,在不同的部门,防止了“暗箱操作”。

3、企业信息化管理还可以有效解决生产经营过程的“跑冒滴漏”问题,尤其是在我们国有大型企业,跑冒滴漏问题不少,防不胜防。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全过程的监控系统,对企业所有环节,所有部门实施有效的制约和监控,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每一项科目的开支和预算进行比较,及时提出警示和禁止的信息。有效防止了生产经营过程的“跑冒滴漏”。

(三)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1、企业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传统的人事管理信息数据保存的比较零散,帐目繁多,每提供一个数据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而数据的统计更是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通过建立网上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可以方面而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每一种数据,而且便于大量的统计工作和人力资源规划。

2、以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带动其他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过去的人力资源信息处在“离线”状态,各基层单位之间存在信息孤立现象,通过建立功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条件有限制地公开各个部门所需要的人事信息,方便他们提取数据,这样既简化了工作程序,又加强了人事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的工作联系。

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使人事管理工作进一步透明化、公开化、科学化。通过信息权限的设置和分级管理,上级单位可以及时掌握和了解下级单位的人员状况、员工待遇、薪酬、奖金及考核等方面的人事信息,促进人事信息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方便上级部门的宏观调控,并以此来核实财务、生产等部门的财务属实情况,便于上级部门更好的贯彻落实各项政策。

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领导层提供决策支持

企业领导可以用收取资料、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节省下来的时间考虑企业管理更深层次的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人员现状、构成及人员动态,了解员工的收入水平,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培训等方面做出准确而快速的决策反映,从而真正的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理解不够、认识不足,有的理解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就是计算机代替人;有的只注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的缺乏系统化和全面性思考而导致了对企业信息化缺乏整体规划,出现了信息技术滥用、信息资源浪费等现象。

(二)员工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对信息系统的响应不够积极。比如我们企业最新推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很多相关人员只把它当作网上发工资的一种工具,而不注重对信息资源的维护和完善,更不注重对这个系统中主要功能的探讨和思考,在工作中不主动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这种信息资源的闲置或未被充分利用在企业其他部门同样普遍存在。

(三)由于企业信息化管理刚刚起步,对于网上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何有效的防止信息资源的丢失,防止信息资源被任意改动,如何通过层层授权,使信息资源保持一定范围内的公开性和保密性以及加强网络安全、防止恶意病毒的攻击等方面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支持。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滞后,甚至空白,信息化的环境建设还不能适应需要。比如说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关规范,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评估体系等,还是一片空白。这些因素都客观上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四、关于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和倡导工作。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投资大,非常复杂,如果企业信息化管理不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工作重点,很难得到企业上下的支持与参与,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必须从企业的宗旨、发展目标和竞争态势出发,决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对每个部门的信息化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员工深刻了解和熟练掌握本系统的业务流程,加强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要以全局和系统的眼光审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项工作,把信息化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甚至核心能力之一,从而营造企业信息化管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二)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计划的信息系统整体规划,信息系统整体规划协助系统管理层明晰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价值所在,同时为企业有效计划和实施信息系统提供整体纲领和指导。要从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架构,理解和分析企业业务需求出发,建立企业信息理论构架。

(三)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咨询服务机构,该机构由专门的信息网络技术人员组成,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并定期收集企业信息资源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针对生产和管理实践加以改进,使各个部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更加合理有效,从而不断优化和提高信息系统,使信息化管理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篇9

一、企业信息化冲突相关文献回顾

组织冲突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Pondy于1967年发表了“组织冲突:概念与模型”一文,初步奠定了组织冲突理论基础。Thomas发展了冲突的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两位学者的研究使组织冲突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初具雏形,并引导后来的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Barker等认为,当不相容的行动出现时,冲突就存在了。在冲突中,一方的行动伤害、干扰、阻碍、反对或以某些方式使他方的行动和地位变得无效。冲突既可以出现在合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在竞争的情况下。Morrill认为,冲突可以是对抗性的或非对抗性的抱怨的沟通,对抗是当事方之间通过语言或行动直接表达的抱怨,而非对抗则是指抱怨不通过直接的语言行动表达。这样宽泛的定义允许人们对以抱怨为基础的现象进行广泛地分析,而当事方回避是典型的非对抗性冲突的解决方式,谈判则是对抗性冲突的解决方法。Darling和Walker研究认为,冲突源于各种因素,在目标、期望、价值、行动方式以及关于怎样把握环境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人们将难以预计的未来因素加入到这些差异中去的时候,冲突就更加激烈和无所不在了。冲突代表了面向未来的一种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冲突是组织活力的象征。Wall和Callister将冲突的成因归为三方面:第一是个人特质方面,如个性、价值观、目标、压力感、对自由的要求等。第二是人际因素,包括知觉因素,如误解、不信任等;交流因素,如敌对、不喜欢、侮辱等;行为因素,如权力斗争、阻碍别人的目标等;结构因素,如权力不平衡、地位的差异等;以往的互动因素,如过去合作的失败经历、以往的冲突经历等。第三是冲突的问题特性,如复杂的、多面的、模糊的问题往往引起冲突。

相对于管理学领域的其他研究相比,对管理冲突的研究比较少,拉巴隆巴拉对《哈佛商业评论》所做的文章统计分析,从1975-1999年中期发表的6500多篇文章中只有3篇的标题有“冲突”这个词汇。以往的冲突研究关注的是组织内部的人际冲突、团队冲突或部门冲突,采用的是微观视角。托马斯・谢林指出,冲突的第一种理解是将冲突看成是一种组织的不正常状态,要寻找冲突产生的根源和解决方法予以根除。这种观点被称为“冲突的传统观点”,盛行于20世纪30-40年代(罗宾斯,1997)。谢林的冲突第二种理解认为冲突的产生具有合理性,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并研究分析与冲突相关的各种行为。罗宾斯认为,抑制冲突的文化过去行得通,但是,在激烈竞争全球化经济中却是绝对不行的。那些不支持、不鼓励、不同意见的组织将无法生存下去。员工来源的多样化及适度的冲突,即可以保持组织的活力,又可以提高组织、生产率水平。这种结论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冲突管理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研究框架主要有三个,即基于资源稀缺的冲突分析框架、基于利益矛盾的冲突分析框架和基于特质差异的冲突分析框架。这三个框架下的冲突也分别称为资源冲突、利益冲突和特质冲突。资源冲突分析框架认为,冲突主要来自于资源的稀缺性,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个人、团队或组织之间的冲突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分析框架认为,冲突的根源在于利益的矛盾,不同的个人、团队或组织拥有不同的偏好和目标,也就有了不同的利益追求,正是因为利益的矛盾,冲突就产生了;特质冲突分析框架则认为,冲突是由个人、团队或组织的特质的认同和相互对抗引起的,也就是说,冲突的真正原因在于人的深层次需要,如尊严、承认、安全、控制、目的和功效等遭到了威胁和挫折。基于对冲突的不同理解,这三种框架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三类不同的分析冲突的视角和管理冲突的技术。典型的冲突管理的“硬策略”如威胁、竞争, “软策略”如妥协、回避、迁就,“折中策略”如谈判、合作,“冲突激发策略”如沟通、引进新人、组织重构、任命吹毛求疵者等(Barker et al,1988,Thomas 1992,罗宾斯1997)。

国外企业信息化冲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Halsey,John J.研究认为管理科学和信息系统领域之间的冲突已经被发展了,他建议人们认识两个领域的相似和区别并理解他们,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对公司的各种管理具有许多相似性,无论是长期的战略计划和短期的成本降低,两者都是有帮助的。两者的不同在于领域的界定和数据的处理,管理科学和信息服务都应投资,以利于提升两方面的技能。信息服务提供数据,管理科学提供各种数据如何应用的建议,帮助评估或建立合适的模块。Daniel Robey,Dana LFarrow,Charles R.Franz发表的论文《系统开发的组成过程和冲突》认为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促成了组织的成员进入到一个具有潜在冲突的过程中,项目组的冲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被系统开发忽略了。建立了参与,影响,冲突,冲突结果的冲突模型。Smith,Mckeen研究认为,信息系统和用户部门之间关系通常被描绘为缺乏信任。四个冲突的根源被识别为:(1)关于计算机化控制的意见分歧;(2)区别在目标和经理时间表不一致;(3)缺乏可测量的益处;(4)在系统开发期间的角色和责任的分歧。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认为:(1)这些表现出的趋势影响是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的关系;(2)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3)对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的改变;(4)管理控制和决策制定的侵蚀。美国南明尼苏达大学的Trimmer,Kenneth James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讨论了跨职能团队的信息化冲突,他认为冲突是跨职能团队一个固有组成部分,并且包括两个类型,感性和实质。冲突的两个类型可能导致团队满意度水平降低,也可能导致团队生存能力和团队整体效率水平的降低。冲突,特别是实质或面向任务的冲突的决议,是功能良好和有发展团队的特征。Kumar,kuldeep;van Dissel,Han G研究了跨组织的系统引起的冲突问题,他们把跨组织的系统(10s)类型分为三种:合并资源的IOS,价值或

者供应链IOS和网络的IOS,将系统中潜在的冲突的性质分为经济的、技术的和社会一政治原因。

国内企业信息化冲突的研究起步较晚,丁祥海,唐任伸将信息化冲突分为技术冲突和利益冲突,技术冲突可以通过专家协商的和利用知识库解决,高诚毅从组织管理角度对信息化冲突产生的根源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唐东平从ERP实施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冲突特点,提出冲突管理模型及对策,屈丽萍,王雨晴从项目管理视角对企业信息化冲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冲突的办法。

二、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冲突机理

要研究分析企业信息化冲突的机理,探索其对企业管理活动的种类影响效应,并确立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冲突管理原则,必须首先明确信息化冲突的类型、不同类型信息化冲突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识别信息化冲突发展的内在过程和阶段特征。

1、企业信息化冲突类型

2、企业信息化冲突模式

信息化冲突会给组织带来不利情绪,如紧张、不安、烦燥、恼怒、怨恨、疑心,对组织来说,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和效应都会是信息化冲突的结果。我们把给企业组织带来正面效应的信息化冲突称为良性信息化冲突,把给企业组织带来负面效应的信息化冲突称为恶性信息化冲突。要有效地激发和诱导良性的信息化冲突,规避或转化恶性信息化冲突,必须探究信息化冲突的发展过程。

Pondy把冲突的一般过程分成五个步骤,即潜在冲突、知觉冲突、感觉冲突、显现冲突和冲突结果。由于信息化冲突的主体异质性的特点,其过程包括产生、发展、转换、结果四个环节,如图l所示。在初始阶段,良性信息化冲突和恶性信息化冲突表现为信息化行为的碰撞。随着冲突的发展,冲突各方调整了自己的行为,产生多种冲突的结果,使冲突得以化解。

3、企业信息化冲突的层次结构

企业信息化冲突从时间和过程层次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实施前准备阶段的不足引起的冲突,如决策失误、系统分析不完善、技术不成熟等引起的,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来。第二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引起的冲突,如流程变革、组织结构调整,等等,这些冲突是伴随着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突显出来,企业的大部分人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领导者对其准备也不充分,冲突随着信息化的实施逐步化解。第三层次是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后,进入日常管理阶段产生的冲突,冲突的特点是局部的,小范围的。

从范围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企业间冲突、部门间冲突和个体间冲突。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冲突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企业间冲突主要表现为客户企业、咨询公司和系统提供商之间的冲突。部门间冲突主要表现为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冲突。个体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对企业信息化的抵触,其中有工作和利益原因,也有个人的性格、背景原因。

从产生的原因层次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技术方面原因产生的冲突,如系统冲突、设计冲突、时间冲突、数据冲突等引起的技术冲突,另一类是实施中各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如权限分配的冲突、组织角色的冲突等的利益冲突,也可称为管理冲突。

4、企业信息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1)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理念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倡导的是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作业流的网络化和所有数据的透明实时的管理。这和传统企业原有的“背靠背”式的、各个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是格格不入的。要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就牵涉到企业的内部流程管理费用和管理者思想上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跃进的过程,冲突自然就产生了。

(2)企业信息化高起点管理方式和传统企业滞后的手工管理方式所产生的碰撞

企业信息化实施能带来利益回报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依靠系统的使用者能够准确详尽地采集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对数据做维护和回馈。由于企业原有的手工操作不能及时准确地做好这项工作,因而在系统的实施和上线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要求企业的员工改变自己的日常工作习惯来配合系统的更好运行。这种改变自然会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痛苦期。

(3)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信息系统过高的期望值之间矛盾心情

信息化项目实施失败的报道时时出现,这使得企业的领导和项目的参与人员出现了这样一种心态:信息化是个好东西,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但我们到底能不能做成呢?其实,这就是一种缺乏信心的表现,这种冲突在决策阶段就表现出来,属于第一层次的冲突。

(4)企业信息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作业流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企业信息化从文化角度看主要是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物流的供应链,在企业外部则通过灵敏高效的反应机制最大化利用企业的外部资源,它所倡导的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意识。企业信息化要求学习在企业文化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还要有改革旧文化的需求和欲望,实施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就是激情加坚持不懈的毅力。企业文化本身更多地强调企业的使命和文化理念,体现的是企业的宗旨、目标和企业价值观,这些文化理念经过长久的培育,已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而且企业的全体成员都共同遵守。实施企业信息化不仅要变革企业的流程和模式,而且也是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变革,保持企业运行模式和文化的协调统一。这种变化无疑引起企业新旧文化的冲突。

(5)企业信息化中的速度冲突

对信息化企业来说,依托网络进行的信息化应用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时上网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等;实时跟踪行业性的专业网站提供行业信息、行业动态等;不间断在网上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活动提供依据;实时在网上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全天不间断与用户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用户意见,组织网上用户的培训与产品使用问题的解决等;快速与协作生产企业进行网上的信息交流和商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如产品销售、产品的虚拟展示等。这种管理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工作时间的概念,通过网络技术企业实现了经营速度的加快和时间的延长。这将引起企业管理层和操作层以及决策层相应的响应速度的加快,这种加快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往往是滞后性问题出现才研究解决的办法,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调整,才能实现组织与系统的协调一致。

(6)企业信息化中的人事管理冲突

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并且是专门的计算机技能,但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每隔几年都在更新,要求人员原有的计

算机技能也要更新。也许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员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要求,一些员工的能力会不适应这种更新的变化,从而产生对信息化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知识工人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传统工人的比例缩小,对企业的人员裁剪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冲突。

(7)企业信息化要求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和传统管理层次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来改造公司的流程和管理方式的过程,相应地要求减少管理的层级,大幅度的减少管理人员,导致权力重新分配。在传统的组织中,权力是按照等级分配,权力越大,掌握的信息就越多,信息与权力相匹配,成为等级的标志。由于等级性的传递,使信息产生迟滞和变形,因此,企业信息化要求信息传递同步性、同时性,这必然引来权力和利益的冲突,失去传统的信息控制能力。

(8)企业信息化与企业规模的冲突

企业在规模上有较大的差距,导致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在管理、业务发展上与大企业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上也是一样,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也很难像大公司那样通过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来推动。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的不同,企业的人才储备也不一样,大企业人才济济,实施信息化与中小企业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势,无论从规划、实施、运营、维护、更新换代都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从财力上来说,大企业财力雄厚,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所以大企业会上更好的系统。但是企业信息化的动因都是一致的,这种规模上的不同必然导致企业信息化的理想与实际的冲突,以及决策中的利益权衡冲突。

三、化解企业信息化冲突方法

我们研究冲突的目的不应该是消弥冲突,而应该是有效地管理冲突。认为冲突都是好的和都是坏的看法显然并不恰当也不够成熟。冲突是好是坏取决于冲突的类型。管理者维持一种冲突的最低水平,这能够使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善于自我批评和不断创新。罗宾斯认为,冲突可以分成功能正常和功能失调两种类型。功能正常的冲突是具有建设性的、利于组织发展的冲突,功能失调的冲突是具有破坏性的、不利于组织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企业信息化中的冲突重新进行审视,应该对冲突的类型、冲突的原因、冲突的作用、冲突的演变、冲突的管理等进行更加科学、更加系统的研究。

针对管理中冲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际冲突方面,其中以托马斯(Thomas K.W.)提出的五因素模型影响最为广泛。托马斯从满足自身利益和满足他人利益两个维度上来确定个体应采取的冲突处理策略。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解决冲突的五种策略:回避,即置身事外、不作处理;强迫,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为达到目标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迁就,只考虑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或者屈从于对方的意愿;合作,即通常所说的双赢方式;折衷,即双方各让一步。这五种人际冲突处理策略分别代表了武断性和合作性的不同的组合。

对企业信息化冲突管理过程包括诊断、处理和效果反馈三个主要过程。破解冲突首先要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诊断,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冲突的水平和影响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是企业信息化冲突管理的前提。

首先,明确企业信息化必须立足于企业的内在需要。信息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必须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是为了“作秀”。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宜适时、适度、适用,不要盲目追求技术的“新”、“奇”、“高”。

其次,企业信息化要整体规划,逐步实现。由于实施信息化初期,一些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现有的信息化项目很多不成功。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规划失度,盲目求大求全,从而导致虎头蛇尾,最后草草了事。以上两项诊断是要解决决策阶段的信息化冲突问题。

破解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方案:

1、维持现状

如果采用这个办法,企业继续在自己当前的信息系统架构内处理信息。维持现状可以让冲突自行解决,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些冲突会逐渐缓解,直至消除。

2、采用优选信息系统

优选最佳信息系统加以整合实施企业信息化,可以解决存在的许多信息化冲突问题,并在所涉及的业务项目产生规模经济。

3、转用全新系统

新系统不仅容许兼并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运作,而且为将来升级的运作留有余地。这种办法要求所有当前的信息系统运行必须转而适应新系统,所有人员必须同时接受培训以便使用新系统,推动了团队气氛,因为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必须经历相同的学习过程。这是一个大刀阔斧消除冲突的办法。

4、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

从开始阶段就要求全员参与企业的信息化工程,保持大家对企业信息化的激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能把信息化仅仅看成是企业信息化部门的事。信息化是管理上的一场管理革命,从以往的失败案例看,往往是错误的认为企业信息化只是上一个计算机系统,忽视了可能给企业管理带来的问题。所以,搞企业信息化一定要企业全员、全过程的动员起来。

5、实施在后培训先行

篇10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依据煤矿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围绕企业的生产、人才、采购、成本、质量、营销、财务等业务建设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合理、优化地安排企业信息化有关的项目。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业务的计算机化,还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煤炭企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覆盖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它不可孤立地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操作,实现信息采集、处理、适用过程的集成化。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准确定位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及主要部门业务的发展目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方向;了解同类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把握煤炭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资源状况。根据煤炭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其次,以层次化的结构设计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每一功能模块又可分成更细的层次。信息技术标准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或制定标准,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最后,对信息化总体架构中的各功能模块及相应的各项煤炭企业信息化任务进行评估计划,把它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项目。明确各个项目的功能、预算、时间等。按具体项目重要程度和煤炭企业财务情况做出安排

三、保障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涉及的技术难度较大,内容较多,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保证规划按时、保质、保量进行,煤炭企业应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建立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机构可分为领导决策层、企业信息化组织协调及技术支持层和实施执行层。1)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他们为领导决策层,从全局上权衡、协调、审定、决策以及组织企业信息化实施;保障实施煤炭企业信息化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煤炭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营造良好环境。2)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牵涉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设置一个组织协调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来负责日常的工作。3)专家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要有本企业专家,同时,还必须邀请社会专家、IT专家与经营管理专家以得到智力支持,共同组成专家组。5)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组织。实施执行组织要按照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进程,具体分为多个项目小组。项目组是实施执行小组的执行单元,由项目负责人直接领导,选择若干专家和业务人员组成。项目组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项目负责人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物,要选拔德才兼备、威望高、信息工程技术过硬、又有经营管理经验的技术干部担任。

2、制度保证

1)煤炭企业管理措施保障。采取强制措施清除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各种障碍,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2)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主要制定和规范煤炭企业业信息化的评审制度、实施模式等保障制度。3)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稳定一批懂企业管理又通IT 的中坚技术力量,特别是选择几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精英,他们在信息化规划中能发挥重大作用。煤炭企业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系统培训,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建设队伍。

3、技术保证措施

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我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态,吸取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教训。如:一些应用系统分别找不同的合作伙伴分散开发,缺乏统一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选择几个长期的IT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联盟。另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各个应用系统,由项目实施小组与会同相关部门编制面向不同使用者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如:面向全体使用人员的使用培训、维护培训和面向领导和管理干部技术业务培训等。

四、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长期的工作,信息化规划是这一工作的指向标,通过信息化规划可以确定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和步骤,通过分阶段实施来降低信息化工作的风险。只有做好全面、细致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准确把握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战略层面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11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分析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主要是采用CAD/CAM/CAPP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采用MEP/ERP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则是为了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科学化,管理流程信息化;采用CMS等、等进行制造企业信息的搜集,逐渐形成集设计、制造以及管理为一体的计算机综合集成制造系统,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制造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料整合起来,并将其扩展到制造企业外部。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本质来看,就是实现制造企业各个层面的信息化,使得企业整体运营逐渐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由此可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个企业信息化的建立,它是一个信息化系统的革新,对制造企业而来,更像是一场信息化革命[1]。然而,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虽然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当下企业管理格局的改善,但是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关注信息化建设之外,还需要对周围的风险源进行及时的侦查,分析风险源的源头,做出最佳的风险处理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

高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属于高科技的信息化应用,这类信息化技术对于制造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搜集大有帮助,但是该类型的技术牵扯信息内容过多,是多种综合技术的结合,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初步建立信息化的制造企业而言,这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合理化的有效控制,无法预测信息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偶然现象,对于风险的发生不能做到及时的防范,进而给制造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风险。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种软硬件设备的购买、软件系统和信息支付企业的服务费用等等。除此之外,还涉及一些隐藏费用,例如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的信息系统应用培训、信息化系统安全维护费用等,致使制造企业耗费大量的资金费用,给企业的资金流转造成阻碍。此外,由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预算和实际花费资金差距过大,会造成制造企业运营的资金短缺[2]。此外,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后,需要花费几十万或是几百万资金用于整个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调整,使其满足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由于对信息化的陌生,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匮乏,忽略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风险,导致客户信息资料的泄漏,外来病毒入侵,引发整个信息系统的瘫痪。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风险防范措施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措施的应用是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营大有裨益。此外,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防范,还能减少因风险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3]。以下则是笔者结合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在查阅多方资料后总结出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必然离不开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而言,其应用的信息化技术都是按照信息系统建设的总规划,按部就班的采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因而,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防范中,需要根据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目标和阶段性计划,找准技术的切入点,按照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层次,进行风险防范。

(二)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防范措施。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因素的发生,必然造成制造企业的经济损失,治愈资金损失额度大小,则完全取决于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风险管理。比如,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处就制定好严密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安排管理人员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进行预算统计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监控,一旦发现隐藏风险源及时进行处理解决,降低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额外的风险资金投入[4]。

(三)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风险防范。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风险防范,需要从制造企业信息化内部进行管理和风险监测。由于每年制造企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安全风险维护,基于此,可用这笔资金进行信息化风险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日常信息系统的维护当中,一旦发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漏洞,采取防火墙措施,避免客户资料的外泄和外来病毒的入侵。其次,加强客户安全意识的提升,采用邮件形式,告知客户安全操作流程,便于客户的风险防范。

结语

综上所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增强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首要举措,也是当下制造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此,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规模也日趋大型化发展,而网络信息系统也呈现多样化。此种情况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必然存在多处风险,进而影响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基于此,还需要找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各项风险因素,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评估,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祝连波,穆好新.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源的识别研究[J].施工技术,2011,40(16):89-91,101.

篇12

曾独立开发完成“兰花科创销售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兰花工程系列人才资源库管理”等软件系统。

荣获过“山西省优秀青年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的实施对下一个环节的工作乃至整个工程的成败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准备工作作为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第一个环节,更是保证整个工程成功的前提。

筹备企业信息化团队

首先需要筹备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团队。团队人员应该非常清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熟悉相应的管理和业务。

在准备实施信息化时,企业首先要成立一个信息化项目组,负责组织协调和领导信息化的实施。

这个项目组的成员中,首先要有企业负责人参加,以保证能对企业有总体的把握和决策权,使信息化全面有力推行;在成员中还应有对企业非常熟悉的人员,他们处于企业的管理、科研、销售、生产等核心位置,了解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情况;成员中还应有计算机信息方面人才,他们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清楚信息化软件的功能和实施,了解企业信息化行业。

自上而下了解信息化

了解企业信息化,可以找相应的专业人员或咨询人员听取建议,但公司一定要自己做主导。

组织好信息化实施项目团队以后,就要开始全面了解企业信息化。尤其让企业团队所有成员对企业信息化有全面认识,清楚企业信息化到底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一过程很重要。

目前大多数企业进行信息化时,很多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对信息化了解得非常笼统,只知道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及时查看财务信息、销售情况等,却不知道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分析企业运行,如何利用信息化真正提高企业效率等具体操作手段。

对信息化的了解可以采取通过相关咨询培训、专人授课等方式,也可以组织人员到信息化实施较好的单位进行观摩、了解。此时如果有咨询公司介入,也要以公司自身人员为主,不要过多地受咨询公司人员的影响和干扰。

确立实施信息化目标

有很多信息化失败的企业在进行信息化之前并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或者概念笼统,比如只是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加强管理等,并没有认识和找出运用企业信息化如何提高效率的具体目标,比如通过加快财务决策,或者提高订单处理,或者降低库存等手段。

所以企业决定实施信息化之前首先要将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和作用认识清楚,然后信息化项目组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企业信息化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项目组也可以在了解信息化的同时就进行自身企业信息化的思考,并整理制定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目标,即确定企业为什么要信息化,要解决什么问题,能达到什么效果,以及怎样利用信息化去解决目前企业遇到的问题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考虑需要利用企业信息化实现的目标,最好能订出实施企业信息化后对企业贡献的指标,并且该指标订得越细越好。这样企业就能对将来信息化的实施形成纲领性指导方向和思路。

做好流程、管理等变革准备

企业的信息化就是用计算机手段去实现企业的管理运作,其业务流程、实现方法和原来都有变化,所以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和非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是不一样的。企业信息化不是模拟现有管理方式,而是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结合和变革。

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应做好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变革的准备,以及做好将来人员岗位设置和调整的准备, 使企业在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有明显改进、提高和创新。

由于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都不同,因此当企业实施该项目工程时,必须从整顿企业原有管理和工艺过程的基础入手。要将企业信息化和现在的业务流程结合起来考虑,或进行彻底改变,或进行调整。

业务流程再造

在目标和思想确定以后,就要在具体管理模式和业务中实现,通过分析企业的现有业务,确定通过信息化如何实现,并进行整合。

一定不要用信息化去套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模式,而应该首先整体分析目前企业的业务情况、运作流程、管理模式,根据已经制定的目标,分析研究运用信息化去改造优化业务,并将目标细化,贯彻到业务中,最终实现总体目标。这个过程被称为“业务流程再造”。

这个过程有时很危险,因为将企业原来运作成熟的模式改变为新的业务模式,是否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能否满足业务要求,人员能否适应等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了降低风险可以选择合适的分公司或部门进行试点运行,待没有问题以后再全面实施或一步步推广实施。

优化重组确定信息化要求

这个过程是关键一步,它是既基于目前的业务流程和方法,又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重组和优化业务流程的过程。

在制定出实施企业信息化总的目标、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后,就要将业务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或业务系统。

例如,总目标是将产品和相关市场信息在一周之内汇总到决策部门,那么采购部门和相关业务系统应制定出在一周之内如何收集、分析信息,销售部门如何统计和反映信息等目标。

这要求各部门或业务系统根据总目标、总管理和本部门实际的业务情况、目前的业务实现流程和方法、将来自己部门要达到的业务目标,制定出本部门或业务系统的目标和业务模式。

然后将企业新制定的信息化总体目标、总体信息化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结合具体的部门和业务系统的信息化目标和业务管理模式,统筹兼顾,优化重组,汇总成一个整体信息化文档,这个文档就是实施信息化的纲领文件。

选择好软件提供商

在信息化实施目标和纲要都确定以后,就可以选择信息化软件提供商了。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也可以自己选择,也可采取引进监理机构为企业把好质量关。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企业信息化项目组亲自去了解信息化软件企业。

篇13

1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念

根据ISO9000对管理系统的定义,可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理解为: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各阶段的过程为控制对象,以提高信息化项目实施成功率为目的,由信息化建设方针和目标驱动的一个标准化的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建立一套指导、控制和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的运作程序,与企业其他标准化管理系统一样,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控制各种过程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内容

在借鉴IS09000质量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划分为4大过程:“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测量和改进”。这4个过程并非相互独立,而是按照顺序形成内循环。每个大过程又包含很多子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由这些过程组成的有机整体。

“管理职责”过程规定了企业决策层的活动,其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针和目标;明确部门职责;主持管理评审;系统的策划等。系统文件主要包括: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文件。系统文件作为企业标准(包含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是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及管理工作的指导和依据。

“资源管理”过程保障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源,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中资源包括人力、资金、硬件、软件、数据、信息和政策。

“测量和改进”过程涉及企业系统改进和过程改进两个方面。其中,通过“内审”进行系统的运行控制,评价系统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和绩效。其中“信息化绩效评价”能促使企业采用正确的方式和合理的依据,主动评价信息化的绩效或重视信息化产生的价值,帮助企业走出“IT黑洞”,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应急准备和反应措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为改进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以及信息化建设持续、有效地进行提供保障。

3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化管理模式,强调按系统思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事务,以达到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率的目的。为了适应系统化的管理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了戴明模型,即按照PDCA循环思想,通过识别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监控和测量,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实现管理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

4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4.1 系统策划

系统策划的实施步骤,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和编制系统文件6个步骤。

第1步:企业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是做什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何将企业的要目标、方针、策略和行动信号构成一个协调的体结构和总体行动方案

第2步:企业信息化规划。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的优势、弱点、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信息化水平所处的层次。开展企业信息化瓶颈分析,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现状,找到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点,增加决策的准确性,决策者根据企业信息化现状和瓶颈分析来确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第3步: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其内容包括确定信息化管理系统适用范围、确定方针、目标设定与分解、所需资源分析等。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确定系统适用范围,以指导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确定系统方针,以它作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推进原则;设定系统目标,以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总的目标,明确各个阶段每个部门的目标,以保证企业总的信息化目标的实现。

第4步: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的方法,对识别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进行分层归类,建立3层结构,分别为系统层、过程层和活动层。

第5步:编制系统文件。根据建立的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文件也分为3层,其内容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记录的编制。系统文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有利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并为员工学习和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材。

第6步:系统文件的评审。由企业系统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文件进行评审,然后正式。

4.2 系统运行

在系统文件完成评审和后,系统运行的步骤,包括宣传、培训、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4个步骤。宣传、培训和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部门领导和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骨干人员。其主要内容包括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各种理念、技术和方法。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中制定的企业业务模型以及信息系统规划中对组织、资源配置的需求,对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解决企业旧体制对信息化工作的阻碍。

4.3 系统评价

该阶段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审核、过程测量和监控、信息化效益评价、应急准备和反应。通过对运行过程的评审和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清楚地知道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需要改善之处。

4.4 系统改进

根据系统评价的输出成果,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系统运行过程提出过程改进意见,促使企业信息化水平螺旋上升,业务流程越来越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5 结束语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内容基本涵盖了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方式,运用过程方法,通过系统文件指导企业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避免出现缺乏监管、控制不力、运营不善等现象,有利于规范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行为,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朱瑜庆,张根保,任显林.标准化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