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商业文化素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作者简介:庄丹华,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3-0060-03
根据2014年5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这也是许多高职院校多年努力的方向。当前,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分数线不断下调,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偏低,由此带来一系列教育问题,而对于介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之间的高职学生来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固定,要引导提升其人文素养难度也很高。为了培养高职学生具备“高素质”,为他们成为“职业人”做好准备,高职院校有必要专门开设适合学生就业所需的人文素养课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感染、影响学生,提升其职业人文素养。如百年老校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以“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养现代商帮人才”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为此,该校特意开设了“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人文素养。为提高教学实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推广使用了体验式教学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体验式教学法做了深入的阐释和演绎,经过几年实践,已取得明显成效。现以该课程为例,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职业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开设的目的与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教学内容
(一)开设目的
“宁波商帮文化”的开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职业伦理和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具备或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诚信、务实、协作的精神,并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同时培养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和现代商业意识,故不以知识点的讲授和掌握为目标,而重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全面实行体验式教学,达到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使以“创业、务实、诚信、协作”为核心的宁波商帮精神深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课程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宁波商帮精神与人才培养、宁波商帮崛起的背景、宁波商帮的发展历程、宁波商帮的典范人物、宁波商帮的经营谋略、宁波商帮的人文精神等。上述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进行有倾向性的讲授。
2.参观考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由主讲教师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含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等),请资深讲解员随同讲解,播放相关资料片,以从多个方位体会、感悟宁波商帮精神。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明确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互动中体验、实践中体验,逐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且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循环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厘清自身的思想认识,对“宁波商帮精神”产生真切的感悟。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加入教学进程,共同探讨。一方面,组织教师对“宁波帮”现象及其中的典型人物、事件作深入系统地研究,并结合其他商帮进行类比,贯穿古今,以更好地分析其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以真实的材料、生动的实例感染和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老师解析的方法,就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质撰写考察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交流,开阔眼界,并加深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交流方便,打破课堂的局限,建立课程网站,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课外学习需要,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同时,利用QQ空间等和学生加强沟通、联系,拓展教学时空。
(二)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观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参观宁波帮文化园区,并请博物馆提供导游和讲解,实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直观印证教学内容,撰写心得体会,从而对其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建立了固定的实践体验教学基地: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含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等),在导游、讲解、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保证了校外教学的顺利进行。
专门组织学生参加在宁波帮博物馆召开的“2011全国商帮文化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期下商帮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讨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全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联盟、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宁波帮博物馆执行承办。本次全国商帮研讨会有徽商、晋商、甬商、粤商、陕商、鲁商等全国各地商帮积极与会,是国内商帮最集中、探讨最深入的研讨会之一,也是国内级别最高的商帮研讨会。部分师生参加研讨会的讨论并作大会发言。
(三)课程教学与课外主题教育活动(现代商帮讲坛)有机结合
现代商帮讲坛以现代商业文化建设为核心,具体包括宁波商帮精神、商业经营之道、创新创业事迹、地域文化内涵等。主讲人包括本省(市)宁波商帮、浙江商帮等研究专家,本省(市)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本省(市)经济研究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等。每学年开设10次以上大型讲座,以达到进一步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养学生现代商业意识,营造出以现代商业文化(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目的。
在两年中,现代商帮讲坛开设了20多场,所开设讲座包括:宁波商帮在上海的崛起、保税港区建设与宁波经济发展、宁波商帮的经营谋略、宁波帮成长的土壤、家电业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学生理财规划、宁波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与大学生就业、宁波市工程造价行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如何成为优秀的外贸业务员、甬商大讲堂—放飞心灵、甬商大讲堂—激情与理性、甬商大讲堂——职业精神、甬商企业转型升级与产品创新设计、从甬商成功的秘诀谈大学生创业、高职学生走向职场融入社会之要领、宁波商帮文化与当代企业家价值、当代高职生如何适应民营企业文化等。讲座与课堂教学互相补充、有机融合,拓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不同视角的体会与感悟。
(四)采用体验教学评价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考查知识点为主的卷面考核的方式,采用新的体验教学评价的方式,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小团队考察报告加现场汇报)、学生体验与反思(参观心得等)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期中考试要求学生介绍、提炼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制作成PPT向全班同学汇报;期末考试要求学生将参观考察宁波帮文化园区的情况进行介绍,并结合每位同学的参观心得,也制作成PPT汇报,与全体同学共享。考试成绩由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定。从任教过的班级来看,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后,期中、期末考试学生普遍参与热情很高,现场气氛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果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系公共必修课,计16学时,在模具、机电、电子、自动化、楼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投资理财、电子商务、应用英语、产品设计等10多个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5年来已开设百余个班级,学生数近五千人。就学评教的结果来看,基本上排名在前三分之一,而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这门课从一开始纯粹的传统课堂教学到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明显提高,有时甚至很热烈;从学生的心得来看,体会明显加深;学生能举一反三,用以分析体会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和共同的价值取向,说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下面列举几位学生的参观心得。
“包玉刚,邵逸夫……那一个个伟大的宁波名人,用他们坚韧不拨、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很多的奇迹,并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对中国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可见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前进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这些宁波名人也确确实实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同时也把自身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大学生的我,通过这次活动,更是受益匪浅,对于未来大学三年有了更准确的规划以及更明确的目标,说白了,人就这短短几十年,我们应该实现自身的价值,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在这次博物馆的参观中,我学到了许多,坚持、努力是他们的精神;公平竞争是他们从商的原则;永不放弃是他们固有的态度;而扶贫救济,更是他们内心的最真挚的表达。我们学习、生活,都应该不放弃,自信的面对一切。”
“通过这次宁波帮博物馆的参观,我认识到了从商的积极一面。我以前并不理解从商的真正含义。自从听了商帮文化研讨会后,我知道了,从商,就是把商人集结起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回馈社会,回馈消费者,努力把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以前上商帮课的时候,一直都感觉到宁波商业历史的魅力,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我更加感到宁波商业实力的雄厚,我要努力学习商业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2
二、加强专业素质教育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其通过学习艺术设计学可以提高专业素养。设计艺术学主要包括艺术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等方面,这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忽视了这类课程的教学,一些学校甚至放弃了此类课程的教学。这两门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明确设计观念,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达到更高的专业水平,使学生成为懂得市场和社会经济规律、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的人才。实践与理论并不是各自存在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应当关注其基础理论与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学习。若忽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暴露出后劲不足的弊端,进而失去发展机会。为此,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时。不但要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当以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合理设计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艺术设计作为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负责具体的管理、施工和设计,成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4-0103-04
一、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及其演进
在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在不同时期经历了4次转向。
1 免疫范式
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社会,印刷术的进步不仅使书籍能够为普通民众所接触,而且大众报纸也较前一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加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的日趋便利、普通大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众受众。与此同时,在英国,大众报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然而伴随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则是通俗报纸的媚俗化倾向,它们所传播的内容和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以及学校正规教育之间开始出现分歧。《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的作者利维斯和汤普森敏锐地看到了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那些在学校刚刚接受文化品味教育的年轻人,在校外却陷入赚取最廉价感情的竞争中,电影、报纸以及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和追求商业利润的媒介故事,所有这些都只是迎合低级趣味,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直接的。”[1]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非同寻常的批判意识——文化素养。”[2]这是“媒介素养”思想诞生的标志。1944年,站在精英学者的立场,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商业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认为文化工业的显著特性之一就是迎合消费者的需要来获取最大可能的商业利润,因此文化工业常常把人限制在片面的感官欲望和刺激当中。在这些理论和学说中,精英学者们普遍将受众视为一群在低俗媒体所传播的“病毒”面前毫无抗体的人,要保护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培养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对大众文化负面效用的抵御能力。这一时期受众研究——“枪弹论”的内容与此基本统一,受众同样被视为对媒介传播的信息没有辨别力与抗拒力的人,就像“枪靶”一样在信息传播中“应声倒地”。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被称为“免疫范式”。
2 甄别范式
二战结束后,人们的生活日趋安定,电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着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文化工业中占据突出位置,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逐渐同文化工业形成合谋,他们不但全力支持着文化工业的肆虐,同时也成为文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电子媒体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加剧,大众文化在商业逻辑下继续吞噬人们自主性的同时,也显示出了积极的一面。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不满于法兰克福学派完全的精英主义的立场,在批判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倾向于把大众文化看作是大众底层生长出来的文化,强调文化生产的力量和受众的自主创造力。雷蒙德-威廉斯开始关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他认为,文化应该是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因此需要重新认定大众文化的价值,随后他提出了“文化共同体”的概念。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不再强化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和区别,而着眼于利用学生对媒介的日常文化体验来进行教育,不是让学生片面地拒绝媒介传播的内容,而是把重点放在教导他们对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加以区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这与使用一满足的受众研究理论不谋而合。这一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以卡茨为代表的学术思想)得以正式确立,该理论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了受众的某种需求的角度来衡量媒介效果。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被称之为“甄别”范式。
3 批判范式
篇4
高三通史复习课,内容繁多、关系复杂,不易形成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逻辑性的认知理解把握不足。对于通史的复习,常见的做法基本停留在知识的梳理层面,缺少消化、加工和提炼,难以真正构建知识体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更难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基于此,笔者以《平民社会的来临:以宋代的经济和文化为视角》一课为例,探讨如何以知识为依托和载体,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目标设置的方向性——明确素养与要求
(1)通过时空对比,突出唐到宋城市商业和东西方“商业革命”的比较,初步掌握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方式。
(2)通过搜集文献、图像、学术著作、文学作品等不同类型的史料,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学习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开展合作探究,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解释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二、材料选择的取舍性——重组内容与结构
将有关宋代农业、商业、文化等基本史实,整合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平民化——宋代农民从‘佃仆’向‘平民’转型”;第二部分“商品化——宋代的‘商业革命’”;第三部分“世俗化——宋代市民的世俗文艺”。
三、程序设计的主次性——优化过程与情境
第一部分“平民化——农民从‘佃仆’向‘平民’转型”的教学中,主要通过思考讨论、合作探究、史料研究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从而推导出农民身份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D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太祖曾说:“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结果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经济衰退,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宋代法律,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这表明宋代( B )
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
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
【解析】从“客户退佃离开时,地主不得阻挠”中进一步思考,可以归纳出租佃关系盛行产生的影响:(1)国家、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2)有助于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3)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发展。
第二部分“商品化——宋代的‘商业革命’”是本课教学重点。以史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纵向对比唐代长安和北宋汴京的城市布局图和商业区示意图,探究北宋汴京城市商业在空间、时间、机构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通过横向对比东西方“商业革命”的表现和影响,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思考宋代的“商业革命”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的原因。这样既帮助学生建立起可以迁移的知识体系,更提高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1.城市商业的纵向对比:唐代长安城VS宋代汴京城
第一组材料:
第二组材料: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通过对比两组史料,指导学生从中归纳得出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汴京城市商业发生的变化。(1)空间:坊市分离→街市。(2)时间:严格的时间限制→夜市、晓市。(3)机构管理:专门的机构(市署)管理→不再设专门机构直接管理。
[设计意图]借助唐代长安城和北宋汴京城的商业区布局图,以及若干则文献史料,比较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差异性。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史料提取信息,又能使学生提高时空观念,增强史证意识。
[巩固运用] 城市、市民生活与市民观念
材料一城市与生活
东京城商业区示意图 (同前图)
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粱录》卷十八
分析说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理清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市民价值取向变化与宋学兴起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相互联系的历史理解。
2.“商业革命”的横向对比:宋代VS近代西方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东西方“商业革命”的表现如何?它们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2)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第一层次: ①经济方面,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 ②政治方面,重农轻商政策影响; ③文化方面,宋明理学的保守性和科举制度的限制。
第二层次: ①政治方面,游牧民族南下,中央集权体制过于强化; ②文化方面,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冒险精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思考宋代的“商业革命”没有改变原有生产方式的原因,建构历史解释,并加以评析和价值判断,提高历史认识的时空观念。
第三部分“世俗化——宋代市民的世俗文艺”借助经典宋词以及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使学生感受宋人的市井生活和社会风貌,帮助学生了解宋代在城市商业繁荣的基础上,市民阶层扩大,继而产生了迎合市民的通俗化、普及化的文艺。
文学:宋词成为主要文学体裁,宋“话本”兴起。
绘画:民间风俗画兴起。
戏剧:南戏在南方民间流行。
娱乐场所:瓦肆、勾栏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化向民间和大众转变的特征以及向追求娱乐和文化经济发展的趋势。
四、功效评估的侧重性——反思立意与策略
1.目标达成的针对性
2.内容选择的情境化
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理解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与政治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
3.教学思考的层次性
篇5
一、传媒文化的特征
1.信息属性――大众化
传媒文化主要是从感性或者形象的角度来传达信息,为了打破类似于语言等的隔膜障碍,使得信息的传播在商业领域中脱颖而出,所以,在传媒文化传播模型中必然得以加强的就是信息源层面的内容;此外,受众层面包括预定的、资的和实际的消费者,他们成为被潜移默化影响商业行为的主要载体。例如耐克的影视广告以“纯粹体育精神”的名义,借用其“全球化”和“无国界”的特点,在世界上不同地方进行着“特类”消费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由此改变和影响着相当数量群的受众者在商业行为上的变化。
2.语境属性――非时空限制
传媒文化通过特定媒体(例如电视等)进行的谈话取消了语境,创造了新的话语场,讲话者(即信息传达者)对语境进行了精心和严格的控制。在商业化社会里,传媒不仅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而且成为具有独特社会功能和精神影响力的大大小小的集团。这些传媒集团利用它掌握的话语权,构织起一个经过筛选和过滤的媒体话语空间,凡是生活于这个空间的人都无法摆脱它的支配,无时无刻不受其制约和框范,成为社会时尚和文化潮流的风向标,在自然而然中便影响着商业行为的判断导向。
3.表述方式属性――单向性、惟一性
由于传媒表述的方式主要是独白式的,而非对话式的,这就造成了其表述方式是单向性的。传媒文化倡导由观众自我建构的形式,传媒广告建立的符号影像为他们提供了在消费场景中的自我想象和建构,真实的形象和虚幻的想象交织在一起,开始了传媒文化视觉文本与商业行为密切“亲和”的关键一步。
二、商业行为和传媒文化的关系
传媒文化和商业行为的关系,首先是依托在物质层面。即过于重视对物质的兴趣,而对非物质因素则不够重视;其次,两者的关系也在于资本(或特殊投资)的关系――传媒文化就是通过提供这种特殊投资转变的潜在可能,把个体资本的不平衡通过形象的手法体现出来,并重新建立一套象征资本体系,让人们看到转变的必要和可能,从而影响他们作出选择和判断。
1.消费符号化
商业时代是个形象的时代,是个通过标榜自我形象,彰显个人风格的时代。传媒文化对商业行为的形象符号化的导向作用,是广告商打开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渠道。
2.话语权力化
在商业行为的意识形态中,有着一个话语的环境,传媒商们用各自不同的基调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服务、形象等,新的商业思维也应运而生。例如在美国上映的票房极高影片《航班蛇患》,没有靠剧情、表演、制作等传统的硬性标准脱颖而出,而是由一场事先张扬的网络狂欢先声夺人,从实际效果来看,《航班蛇患》的确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创作空间:邀请网友参与创作思路和台词的讨论,片尾曲从群众的原创作品中投票诞生,甚至,为了契合网友创意,影片在杀青半年后特意补拍了更为血腥的镜头……这是较为典型的传媒手段影响决策商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判断的案例。
3.思维时尚化
进入商业时代,传媒文化的出现解放了受众者对时尚的追求,其高端的媒介特性更是带来了对阶级性的逾越。通过传媒手段,无论哪个阶层的个体都可接受到消费文化的信息,需求的欲望都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逐渐实现。所有这些都是在科学的名义下进行的,传媒文化于是有了对商业行为的量化过程,进而带来的是对商业思维的深层影响。
三、传媒文化对商业行为的负面影响
1.从片面追求利润与利益的“释放心态”中产生畸形的商业行为
毋庸置疑的是,传媒导向对商业思维领域构成了现实的威胁,由此形成的商业意识也裹挟而来。“三鹿奶粉事件”无可争议的事实证实,纯粹利润导向是一个最有害的商业信条,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伤害。因此,传媒文化在最大限度宣传他的“商业游戏规则”时,社会道德底线是一个决不能忽视的因素。
2.对社会虚幻反映造成的商业价值判断误区
消费者在传媒文化的宣传和引领下,已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商品实用价值所带来的舒适和方便,而是越过它们,直指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和象征价值。与其说他们是在消费商品,毋宁说是在消费商品的符号意义。受众者在传媒对消费、享乐、欲望合法性要求的表达下,浑然忘却了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可见,必须矫正虚幻传媒导致商业理性的缺失,摒弃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
3.由潜意识的接受认可而导致的商业文化危机
在当代全球传媒发展战略中,发达地区的企业通过媒介和营销,对不发达地区通过传媒进行商业文化的侵略和扩张。面对这股不可抵挡的潮流,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观念的先进、技术的先进,而本土商业文化的优良特性,在全球化的压力下阵地渐失。例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者不失时机地站出来喊话:“在这场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的灭顶之灾巨大风波中,外资婴幼儿奶粉品牌做到了独善其身。为什么外资奶粉品牌能做到独善其身,中国本土的民族品牌就做不到呢?” 但事实却是,香港检测中心验出6款雀巢奶粉也含三聚氰胺,超级市场全线停售这6款雀巢奶粉。所以,借助现代传媒尽快打造出民族的商业精神品牌势在必行。
四、消除传媒文化对商业行为负面影响的对策思考
1.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切入
传媒文化对商业行为心理定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舆论导向和文化暗示作用。首先,传媒载体在经营层面保持竞争的同时,必须形成积极向上、客观理性的商业舆论环境。其次,针对当前迅速膨胀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必须对媒介信息实行必要的控制,强化商业信息流量,形成信息合力。第三,要慎重对待“洋文化产品”,严把质量关。总之,要努力使传媒文化引导合理商业行为,在传播消费信息的同时不忘人文精神的传递,加强商业行为的文化心理引导,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实现商业思维的优化。
2.建立创新机制:从理念上切入
传媒文化是当今社会最重要、也最普及的沟通和交流手段。现代商业行为和消费意识,很多都来自于传媒渠道,这就要求传媒素养必须提高改进。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对传媒素养作出了一定界定,就是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因此,需要努力寻求在坚持有民族特色的商业价值观的前提下,找到与“市场文化”的结合点、兼容点,从而达到提升理性商业思维能力,健全商业文化精神的目标。
3.建立系统机制:从手段上切入
美国一位传播学者说:“人类是否能享受到他的好处,主要取决于我们运用它的智慧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当前,应当建立国家管理调控一体化的传媒文化协同机制。对媒体文化的调控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三个方面:即国家权力系统的调控――主要是国家运用权力机构对媒体的功过进行奖惩以及对媒体文化发展的方向给予必要的引导;社会的调控――主要是社会各阶层、各社会组织和团体对媒体施加多方面的影响;受众的监控――主要指广大受众的监督,其主要作用在于:一是慎重处理好传媒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商业消费性二者关系;二是正确处理传媒效益和商业效益的辨证关系,形成具有民族品牌特色的传媒文化和商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张志安许海妹:今天,你该怎样看电视[J].黄金时代,2005,2
[3](法)尚・布希亚:物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2
篇6
(一)网络论坛传播下女性话语权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论坛传播下,女性的话语权面临着来自商业利益和传统文化的考验以及自身对技术的运用等问题。
1、商业利益与传统文化陈规的谋和
网络论坛传播作为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之一,其自身并没有摆脱商业化运作及其与传统文化隐蔽的谋和,媒介为了其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不可避免地要服从于商业利益,而为获取尽可能大的商业利益,媒介会利用女性来取悦男性,将女性作为“卖点”来迎合传统文化中女性的附属形象,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男权主导的传统文化与现今商业利益共同产生的影响。在市场杠杆的作用下,包括网络论坛传播模式在内的媒介信息在涉及女性内容时都会更多地为人们提供消费、消遣而非阐释、供人娱乐而非供人作出判断的报道,在报道的形式上也更多地倾向于无思想深度但却显得轻松畅快的故事,营造纷繁炫目的视听空间,所谓的“女性之美”在消费社会的结构中被经济学法规所操纵,女性的美幻化成为商品形象。女性话语权微弱,在男权传统禁锢和商业文化背景下,女性沦为“被看”、“被评论”、“被审视”的地位。
2、女性缺乏对网络技术使用的掌握
网络论坛传播是基于网络论坛使用技术的,相对于传统媒介形式来讲,它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女性自身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在整个社会中的文盲比率较高,这就导致了女性对新兴网络技术使用的障碍,由此影响到女性对网络论坛传播方式的接触和使用,尽管网络论坛传播提供了女性话语权施展的空间和平台,但由于女性在技术层面的缺位,导致女性在网络论坛中的话语权也存在危机。
3、女性自身话语权意识的缺位
网络论坛传播可以容纳和汇聚不同的声音,但是由于女性自身缺乏话语权意识导致了女性在信息传播中依然处于被动地位,性别不平等的传统文化评判标准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受此濡染的女性受众在网络使用和表达上缺乏理性的反思,网络论坛传播模式下信息把关的缺失使得信息内容过于芜杂,图片和视频等侧重视觉感官传播的方式也有意刻画女性形象的“诱惑力”,女性的身体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消费的一种特殊符号充斥在网络传播中,以女性身体形成的对男性的“性”吸引和从属成为主旨,这就使得女性对自身话语权的重塑意识逐渐消弭,也在无形中强化了传统的男权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状况使男女之间话语权不平等的鸿沟进一步拉大,女性在网络论坛传播的平台下获取了表达资格,但是这种表达未能形成应有的影响力,这种表达还不足以改变两性不平衡的状况,甚至在某些方面反而强化了传统社会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网络论坛传播的这些弊端反映了产生于传统媒介环境的新兴媒介传播方式在维护女性话语权上的不足。
(二)解决传媒语境下两性话语权差距的对策建议
话语权的积累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它的形成与知识和实践有关[1],媒介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建构传播文化和权威性的过程,信息传播由于男权中心文化的存在而处于不自由和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自由和不平衡具有隐秘性,因此,要改变媒介中的女性地位,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女性文化,以文化为后盾,提高传播参与者的素养和女性意识以及女流的活跃度。具体对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强有力的女性文化
文化是一切统治秩序的基础,媒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作用者,随着媒介在社会中日益广泛的运用,媒介与文化现象产生了内在的联系机制并形成了崭新的文化形态,媒介文化的塑造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这些影响也波及受众对女性的态度和女性地位的获得,因而,媒介中的女性地位问题也应该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如何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建立自己的女性文化、如何利用新技术的发展来推进女性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传统男权文化单向控制的局面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下已不复存在,新兴媒介有其互动性和开放性,女性文化可以借助新媒介使传统的单向性转变为男性与女性的平衡。建构新的女性文化需要媒体的不懈努力,媒体可以关注社会现实,挖掘中国女性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有效借鉴西方女性文化成果,在自主和平等的基础上形成适合中国女性的、积极向上的女性文化。
2、提高媒介传播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涵盖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受众对于媒介的认知和媒介知识,二是媒介传播者对于自身职业的认识和职业精神。[2]提高媒介语境下的女性地位,需要切实从这两方面入手,只有从整体上提高了媒介参与者的媒介素养,才能提高女性的地位,使女性话语权得到释放。
从受众角度看,我们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男性受众和女性受众。男性受众应该从接受和尊重女性文化的角度考虑,摒除将媒介作为传播男性文化霸权载体的思想观念,力求在新的媒介环境中与女性建立一种和谐平衡的关系。女性受众应该提高自身的权利主体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尴尬境地,清醒认识男性文化的统治,逐渐消除对男性的依赖,从自身角度出发,建立属于自己的女性文化,主动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和手段传播自己的思想,争取足够的话语权表达。
从媒介从业者角度讲,应该改变利益至上的观点,摒除将女性作为获取商业利益的工具,媒介的传播内容应客观地服务于广大受众,提高信息质量,建立和谐的媒介环境,还女性与男性同等的话语权力,媒介从业者应该看到社会整体平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女性话语权缺失的不良影响,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为良性话语权的平衡表达做出努力,另外,社会应该鼓励女性媒介从业者的职业发展,扫除两性在媒体从业人员地位上的不平等,让女性作为信息传递的主体争取和发挥更大、更强的话语表达权。
3、提高女性意识和女性信息交流的活跃度
提高女性意识最重要的是需要女性的参与,这要求不仅仅有良好的女性文化和相对自由的传播环境,更要有广泛的女性群体参与到文化建构和信息传播的实际行动中,只有女性真正参与到维护自身权利的行动中来才能使文化建构和媒介使用获得现实意义。
篇7
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业贸易文化的价值
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业贸易文化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从古为今用的角度思考,我们可以从商人德行与商业素养、商人与自然、商人与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业贸易文化的价值。
首先,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对德行与商业素养的推崇。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弦高、子贡、范蠡、白圭、吕不韦等商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并流芳千古,与其在商业贸易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商人德行与商业素养有着密切联系。先秦时期的弦高、子贡、范蠡、白圭等商人,在德行修养方面各具特色。弦高是中华民族世代传颂的爱国商人典范。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27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在“滑”这个地方,他遇到了前来侵犯郑国的秦军。但弦高临危不惧,通过智慧与胆识维护了郑国。子贡崇尚老师孔子的主张,他演说技能突出,政治外交才能非凡。再如范蠡“富好行其德”,白圭能够“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由此可见,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人十分注重商业素养的积累。
其次,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主要表现为贩运土特产、遵循商业活动的自然规律、利用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商业活动等方面。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人贩运的大量商品中,有很多是取之于自然的土特产。据《王制》记载:“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当时各地物产异常丰富,这其中当然有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人的积极参与。
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注重遵循自然规律。如白圭“观时变”,认为天象与农业生产之间有规律可循,把这样的自然规律运用到商业活动中,由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如此,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人还十分注重利用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商业活动。一方面,这表现在交通枢纽中心多形成商业城市,如定陶(今属山东省菏泽市)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另一方面表现为利用基于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陆路、水路进行商业贸易活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东通宋、鲁、齐,西至秦、陇,南连楚、吴,北达晋、燕等多条重要的主干道路或路线;水路方面,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黄河及其支流泾、渭、汾、浍、淇等水皆可行舟。而至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水路交通更加便利。
最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人与社会政治融合。这主要体现在商人逐步成为社会的重要阶层、商人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执政者制定保障商业发展的制度等方面。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商人已经逐步成为社会的重要阶层。例如郑国商人在参与国家迁移过程中,贡献了自己阶层的力量。西周末年,郑桓组织了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迁移,史载“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y,而共处之”,可见郑国商人在此次迁移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郑国重要的社会阶层,主动参与社会管理。郑国参与国家迁移的商人群体、在去周做生意的路上解救国家危难的弦高、准备在楚国营救晋国贵族荀的郑国无名商人、在卫国任相也经商的儒商子贡等人,皆是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商人的杰出代表。这些商人或者参与国家迁移,或者爱国救国,或者试图解救诸侯国贵族,或者出仕任相,都充分表现出强烈的参政意识。
此外,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执政者也注重采取保障商业发展的制度。春秋时期,郑桓公同郑国商人的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先前的商业贸易制度得到了延续,并且出现了新的保障制度,如魏国实施的“平籴法”就很好地平衡了农民与市民的利益,国家储备的粮食也越来越多,抵抗灾年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原地区的商贸文化
挖掘与整理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商贸文化,展开系统研究。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商贸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但是文献中的记载却比较分散,地域分布也不集中。再者,由于历史久远,罕有实物保存至今。近年来,学术界已经推出了《豫商发展史》《古代豫商列传》《商圣范蠡评传》等相关学术成果,为我们继续深入挖掘与整理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商贸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现在需要在学术界前期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这项研究工作,以期对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商品、商人、商业制度、商业理念、商训、商谚、商业风俗、商路等文化资源给予更为深入、更为系统的研究,最终达到传播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优秀商贸文化、服务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鼓励、促进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相关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丰富中原商贸文化。运用现代科技等手段,把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的宣传融入到文学作品、影视制作、动漫网游的创作等各个环节中,有效利用手机、电视、互联网,通过开办专门网站、设立专题、专栏及开通微博等方式,不断拓展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宣传的新阵地与新平台。
开发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旅游资源链。在河南全省进行整体布局:以时代为线索,建设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的资源链,比如在商丘市,我们可以梳理其在夏、商、周等不同时代的相关资源。而在全省关于以时代为线索的资源链建设,应该主要围绕商丘、郑州、安阳、鹤壁、南阳、禹州等地展开。
加强以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建设。在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多渠道吸引资金,建设以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一类是综合性的,展品可以囊括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产业的资源;一类是专题性的,展品以某一类型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产业的资源为主;一类是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元素与现代豫商产品结合的创意设计产品。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吸引与激励。不断引进创新理念,传承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是中原豫商文化不断焕发活力的重要保障。而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商贸文化传承创新理念的引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吸引与激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培养、吸引、激励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领军人才,最终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传承创新人才队伍。
(作者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先秦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商贸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2017-ZZJH-2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②[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篇8
一、长三角区域文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
本文论述的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具体地域的人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积淀而形成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态度、生存精神、道德信仰、行为准则等。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过是一种强化人的生存的机制。当然,它是对作为其载体的人影响和作用最重大的强化机制。文化几乎成了人生存与发展的唯一依靠。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今天的人能够摆脱文化而生存下去。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价值认同的思想基础。
考察沪苏浙三地文化发现,基于开放包容、务实诚信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而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创新。因此,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就具有重大而持久的影响。这正是本文特别强调从区域文化的视角研究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根本原因。长三角区域文化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在本质上主要是地域文化和创新主体的关系,是文化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长三角区域文化塑造着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创新主体推动和促进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发展,丰富着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创新内涵。文化浸润、潜行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所有活动细节中,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稳定、富有生命生机活力的精神体系。文化是依靠内在的生命机制自然发育、自然生长的,一种文化的成熟、成型需要漫长的时间。制定、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是追逐文化速成、文化速效的做法,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也违背了文化的本性,很容易也极可能会伤害文化自身。文化发展战略充其量适合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当前流行的“浙江精神”、“江苏精神”,不过是浙江文化、江苏文化的意识形态化的表述方式。其实,我们能做的只是尊重文化内在本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继承并发扬已有的区域文化历史传统,吸收和借鉴区域之外一切有益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文化养分,进而创新区域文化。
创新文化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具有重大持久的影响。所以,不应把文化仅当做普通的环境要素,对文化的本质、地位和作用需要重新认识。创新文化的主要特质包括容忍失败、宽容叛逆、敢冒风险、崇尚创新等。优秀的创新文化不是三天两日就能够成就的,也不是几个人振臂一呼就能确立的。优秀的创新文化是一个区域内各阶层人士长期以来共同探索、不懈追求、锐意进取的结果。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长三角区域在开展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对创新行为的大力支持;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创新;法律体系对创新行为及成果的保护;教育培训机构对创新精神的大力弘扬、对创新意识的不断强化、对创新人才的大量培养,这些都反映了该区域优秀的创新文化的丰富内涵。它们将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水平,使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持久强大的内生性比较竞争优势,对其他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显著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二、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江南”的概念“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又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更是一个文化区域。在历史上,“江南”始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地域概念,也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近代所说的江南,通常是指今天的苏南和浙江一带。1992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会的15个组成城市(上海、南京、扬州、镇江、南通、泰州、苏州、无锡、常州、杭州、湖州、宁波、嘉兴、舟山、绍兴),与明清时期的“江南”所包括的地区相比较,其行政地域的主体部分(指苏南的苏州、常州、镇江、南京,浙北的杭州、嘉兴、湖州以及上海)几乎完全重叠。由此可见,今天的“长三角”是由明清时期的江南各府发展而来的。
(二)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以吴越文化为底蕴和渊源的江南文化,是以苏南的苏锡常、浙北的杭嘉湖以及上海为核心区域的长三角地区人民通过千百年来的积淀、融合、凝聚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江南文化是世世代代江南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和繁衍生息的精神动力。从吴越文化到江南文化到今天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一脉相承,但也有明显的阶段之分。吴越文化古朴刚野,但也柔雅;江南文化柔弱文雅,但也烈性。正是南方的吴越文化吸收、融合了北方中原文化的一些成分才形成了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在不断的融合与扬弃中建构起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至隋唐其主要内涵已渐趋稳定。
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崇文重教。江南地区历来崇文重教,吟咏成风,鸿儒巨子层出不穷,明清时期则登峰造极。江南人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讲理性,善思考,守秩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使江南地区人才辈出、社会进步、经济繁荣。
2.诚信合作。江南人诚实守信,善与人处,把诚信合作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和商业经营之道。江南地区地域相连,人缘相亲,联系密切,来往频繁。在此基础上,诚信合作造就了江南地区的繁荣繁华。
3.谦和礼让。江南人不仅重文,而且重商。懂经营,善交易,在商业活动中谦和礼让,即使与人争执,亦柔声细气。这种品德使江南人不仅赢得了良好人缘,而且抓住了宝贵商机。商人追求和气生财;官人显得和蔼可亲;文人崇尚平和淡泊;长者具有高风亮节。
4.求精务实。江南人在农事上精耕细作,在经商方面精打细算,在传统手工制作上精雕细刻,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精益求精的态度。江南人崇尚务实,反对空谈,脚踏实地,进取向上。
5.融合开放。独特的水乡环境,优越的海陆区位,使江南人具有开放的胸怀和融合的气度。江南人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像水一样随形就势,灵活亲和。千江百川归人大海。江南人拥有大海的胸襟和气魄。
三、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江浙沪地域相连,人缘相亲,导致了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上海文化表现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融汇中西,善于扬弃,乐于标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英雄不问出处;精明诚信,重视契约,遵守规则,讲究规矩;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吸收外来思想观念,不断创新,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造,讲求实效。江苏文化表现出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发挥长处,把握时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活力旺盛,心态开放;四民同道,义利兼顾,互动并进;善于通变,富于创造;开放多元,交融互补。浙江文化表现出智慧灵巧,开放包容,敢于创新,自强不息,注重功利。
从上述可以提炼、概括出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1.开放包容。上海文化中的海纳百/if,兼收并蓄,融汇中西,善于扬弃,乐于标新以及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吸收外来思想观念;江苏文化中的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活力旺盛,心态开放以及开放多元,交融互补;浙江文化中的开放兼容,在本质上都反映和体现出开放包容的特征。江浙沪三地相互开放,也共同对外开放;江浙地区内部各亚文化区之间也相互开放,对异质文化因素少有排斥,表现出包容的气度和胸怀。只要有意义有价值,人们都愿意吸收进来,化作本土文化成长的养料。同时,人们也乐于对自身的原有文化作出适当的改进与完善。
2.务实诚信。上海文化中的精明诚信,重视契约,遵守规则,讲究规矩以及讲求实效;江苏文化中的四民同道,义利兼顾,互动并进以及善于通变;浙江文化中的注重功利,在本质上都反映和体现出务实诚信的特征。人们不仅重义,而且重利,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务实而不务虚,工商亦本,崇尚经世致用。在商业活动中,人们诚实守信,戒欺戒诈,信誉第一,品牌至上,努力打造百年老店。正是务实诚信的品格为该地区长期的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和世面繁华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3.合作创新。上海文化中的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江苏文化中的富于创造;浙江文化中的敢于创新,在本质上都反映和体现出合作创新的特征。创业创造都是创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是创新。创新通常不是孤军奋战、单打独斗,而是联合起来,通力协作,共同创新。合作的人们,哪怕是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也能够以开放的胸怀包容接纳,求真务实,以诚相待,相互信任,精诚合作。所以,合作创新是建立在开放包容和务实诚信的基础上的。不能相互开放包容,不能彼此务实诚信,合作创新也就失去了前提,合作创新也就无法实现目标。
四、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在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该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合作创新是长三角区域文化的核心、精髓和灵魂。长三角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创新主体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发挥重大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三角区域文化对政府部门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各地各级政府官员队伍尤其是主要负责官员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协调联动所主导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其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整个区域提供了全面的公共服务,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内容。
(二)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高校院所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的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精诚合作所主导的智力支持、知识生产、科学原创、技术发明和研究开发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其中,打造一流的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内容。当然,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水平,也是他们的创新使命。
(三)长三角区域文化对工商界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的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包括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企业家以及商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商界精英)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强化着他们的创业创富精神、企业家精神、商业精神及商业文明传统。由他们跨区联合主导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其中,区域合作创新文化将促使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密切合作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主体,成为研发投入和产出的主力军,成为研发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而创造巨额商业利润的重要力量。
(四)长三角区域文化对社会中介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作为纽带和桥梁主导的服务创新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在合作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在行业定位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将为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创新发挥独特的作用,拓展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层次,深化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率,促进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更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为凝聚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提升合作创新的水平做出独特的贡献。
(五)长三角区域文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和作用
长三角区域文化的合作创新内涵塑造着长三角区域的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创新文化素养、创新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意识、创新文化精神及创新文化境界,由他们统一筹划主导的金融服务创新、长三角金融一体化、金融经济协调联动发展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在合作创新文化方面获得了充分、持续、永久的保障。长三角区域的金融机构将促进沪苏浙三地金融资源跨行政区的流动和配置,推进区域内金融组织、制度、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协调、稳健、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创造条件不断消除制约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各种障碍,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实现金融的区域性联动,为区域创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实现区内各方的互利互惠、共荣共赢。
(六)长三角区域文化对创新资源布局的影响和作用
篇9
一、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的概念非常广泛,它的定义是:通过锻炼和学习,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业务或完成某种特定职责所具备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由此看来,它除了包括职业技能外,还应包括敬业精神及职业道德和态度。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 简称CQ,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很多业界人士都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括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而中职学生多数一毕业就走向工作岗位,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
中职生大多十六岁左右,毕业于初中学校,他们普遍因为成绩不佳才来到中职学校,很少因为想工作才来读中职学校,他们本身的学习兴趣缺失,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因此他们本身的学习素质较低。从职业能力来看,他们尽管是在学习专业知识,但由于学习素质较低,文化功底较薄弱,他们无法建立起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笔者也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从自身的德育过程及其他同事的反馈来看,中职生普遍集体观念及团队合作精神淡薄,缺乏创新精神及刻苦钻研精神。从职业道德角度来看,他们诚信精神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塑造能力欠佳。这些都影响着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三、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三个方法
篇10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转贴于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
篇11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
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篇12
基于审美教学培养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对于学生审美观培养的方式以及重点,具体有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
现代美学教育研究表明,文化素质培养是与审美观培养有着不可分割关系,其直接影响了审美观的培养和建成,文化素养也是美学赏析以及审美观培养的基础性内容。因此,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审美观的培养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对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素养的培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提神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可以这样说,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文化素养为基础,这基础其贯穿于整个文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以特别的重视。
2.以美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作为平面设计教学中审美观培养的中心
美学鉴赏能力是现代艺术类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通过对没学生美学鉴赏培养也可以实现学生自身平面设计中作品的美学艺术造诣以及审美观,因此,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对经典设计作品的鉴赏,并在经典设计作品的鉴赏活动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这也是学生提高自身平面设计水平和作品美学艺术造诣的基础。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加强对设计作品分析、设计思路分析以及美学基础的讲解,通过对于经典作品设计思路、美学的基础和作品分析作为学生平面设计能力提高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在进行经典作品分析讲解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讲解作品创作背景的描述和分析,使得学生对于不同时代已经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的经典作品的分析都有一个更加深入、更加细致的提高和了解,促进学生动态的审美能力的培养。
3.以动态审美观作为审美观培养的重点
众所周知,审美观也是随着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以及不同的经济条件和地区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平面设计作为现代社会应用学科,其也是需要根据大众审美观的变化作为创作的基础,这就要求平面设计人员在设计作品时,其自身的审美观可以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以符合大众审美观为设计重点来进行平面设计创作,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动态审美观的培养,其需要以审美观的动态发展过程作为培养的中心,其确保学生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与大众审美观相适应,能够为大众所接受,也能符合客户的需求。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学生对现代人文文化艺术发展教学和关注,并且通过对学生自身的美学鉴赏以及理解能力的培养来掌握大众审美观的发展过程,进而实现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态审美观的培养;同时,通过对学生动态审美观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大众审美的发展变化来创作设计作品,提高设计作品的水平,从而实现作品的商业价值,以最终达到学生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作品的商业需求,在大众审美观的基础上,通过以设计者审美观为中心以实现平面设计过程中的商业目标。
4.注重生活体验,基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符合大众审美的审美观
平面设计的每个作品其最终都是需要面向大众和市场的,其受众是广大的消费者,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培养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时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一促使学生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从实际生活体验出发,以达成设计作品的商业诉求。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在开展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大众审美感知能力,增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大众审美以及生活事务的观察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为设计作品提高符合大众审美观的设计素材,为平面设计作品的商业效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5.通过对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作品赏析的方式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审美观的培养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就是经典作品的赏析和评鉴,在这个过程中教学需要充分的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审美观的培养。具体而言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需要教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以帮助学生可以充分的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的诉求,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位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其次,在注重对于创作背景的讲解的同时,还需要教师对于经典作品的创作理念以及作品的创作方法以及创作的技巧进行一定分析和讲解,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对于平面设计的审美观和创作思维吗,并且通过对于经典作品案例的分析也可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的技巧。另外,在教师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于学生周边的平面设计作品的鉴赏以及评价,或者教导学生以消费者的角度可思考作品的,进而培养学生的大众审美观,促使学生自身的设计思维可以和大众审美观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平面教学目标的实现。
篇13
所谓商务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商业经济活动中被约束和应当遵循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商务礼仪体现在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对参与者而言,如果能够按照商务礼仪的要求去展示自己,对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相比,商务礼仪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和商务组织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仪表礼仪、仪容礼仪、沟通礼仪、举止礼仪、电话礼仪、宴请礼仪等,这些商务礼仪已经成为现代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商务礼仪培训作为员工的基础培训内容。
二、企业对商务礼仪重视的原因
商务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随着商业活动越来越全球化,商务礼仪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企业对自身的形象以及员工的形象越来越重视。因此,掌握商务礼仪在商业交往中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学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是否懂得和运用现代商务活动中的基本礼仪,不仅反映出企业自身的素质,而且折射出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水平和经营方针。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现状
大学生由于交际范围主要局限于校园,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缺乏实践锻炼,因而大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并不容乐观。此外,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在家庭教育方面缺少对礼仪方面的教育,甚至连起码的礼仪素养都不具备。
另外,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侧重对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课程的安排。商务礼仪教学也多半采取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缺少仿真的职业环境和角色扮演,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可能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
四、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商务礼仪的重要意义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主要有翻译、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客户服务和文秘等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与他人打交道,特别是外贸工作,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需要掌握商务活动交往中的沟通艺术。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方能拓宽人际交流范围,便于开展职场活动。
另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将比任何时期都有可能面临着一个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课题,如能对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习俗、商业习惯、管理理念等有一定的了解,在外国客户面前展示自己良好的商务礼仪以及企业文化,往往对业务工作起到很好地助推和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今后的社会和工作,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简单地学习语法、词汇、阅读、听力等专业基础知识,而应该更多地掌握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与他们合作等。因而,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掌握就业所需的商务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五、如何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礼仪教育
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亦非一日之功,需要后天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学习。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加大对商务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
当今社会,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新形势下,由于区域、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各领域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从事商业活动的群体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素养也逐渐提高,这就要求即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学生能够作为独立自主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因此,要使学生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不仅要求他们掌握较全面的专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及较强的商务交往能力,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多数高校一味追求专业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实践能力培训,导致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不高。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给予商务礼仪教育足够的重视,专门开设商务礼仪课程选修课,给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接触商务礼仪的平台,从而使学生掌握就业所需要的商务礼仪。
2、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认知水平
大学生商务礼仪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高校的重视,更需要增强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学生意识到掌握就业所需的商务礼仪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行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自律性,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说,商务礼仪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只有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才能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
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录音、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教师不应拘泥于传统的讲授法,要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方法,如启发引导、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或概念。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教学任务的特点,通过设置一些商务活动的真实场景,组织商务礼仪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体验式学习,逐渐掌握相关技能。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实践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进入到企业去实习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在商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和实践能力。
六、结论
现代企业需要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就业所需的商业礼仪,并不断提高礼仪修养和运用能力,未雨绸缪。只有在学校、学生、教师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下,教师积极参加商务技能学习和培训,不但提高自身商务礼仪素养,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感受商务礼仪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商务礼仪运用能力。只有这样,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 珏.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礼仪教学[J]. 职业,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