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艺术的基本问题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艺术的基本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艺术的基本问题

篇1

这是针对学术界有人提到的秘书是一种职位、职业、职称而言的。把秘书界定在一种职位、职业或职称上并非错误。但是界定在职务上更符合它的本义,最具实质意义。

二、秘书与领导者保持着尽小的空间

在"秘书"定义中,有不少关于秘书与领导空间位置的表述,大多为"秘书身处领导近身"等词句。 应该说,它反映了一种客观状况,表明了秘书与领导保持着尽小空间的事实。但是,这种表述不全面,因为它仅仅从物质空间这方面描述了两者距离的接近,而忽视了他们在精神空间上具有着同样接近的另一面。

三、秘书"以文字材料的处理为主要特征"

在传统观念中,秘书常常与秀才联系在一起,什么是秘书--秘书就是搞文字工作的,写东西的。以后,秘书学科的建立,人们在理性的高度努力作出科学概括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忘记秘书的文牍性,只是把"制掌文书"与"事务处理"--一同作为了秘书的根本特征加以揭示。应当看到,这是认识上的一大变化,是客观对象发展的及时反映。然而,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来分析,这一认识又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按逻辑学分析,"制掌文书"与"处理事务"这两个概念显然不相互排斥,而是交叉。

二是从实际状况看,"制掌文书"的表述不及"文字材料处理"的表述准确和全面。

四、秘书所做事情的全部是"信息和其他事务"

严密地说,秘书所处理的信息大部分也应归属事务工作的范畴;但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秘书的思想、智慧融入领导决策之中,即不少人称之为的辅助决策、参谋、智囊等等。

除了信息处理以外,秘书还有大量的其他事务工作需要做,也有文字的和不是文字的。不少文章和专著都努力想把这部分事务工作罗列清楚,但又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秘书为领导者服务这一特点所致。

五、秘书是为领导者提供服务的行政人员

这有三层意思,一是秘书所做的事情是服务性的,二是秘书服务的对象是领导者,三是秘书是行政人员。

篇2

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下,本雅明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生产理论深入到艺术之中,构建了自己的艺术理论。他将艺术作品看做一种产品,艺术创作活动则就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家创作艺术产品的过程就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来改变物质材料的形式,使其符合他心中所想。尽管艺术创作与物质生产都由生产者、消费者、产品等要素构成,同样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一方面,艺术创作同一般生产相同,遵循着一般的生产规律,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基础,也为物质材料而制约;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有自身特殊的技术要求,材料、表现手法、工具等等的特殊要求都决定了艺术创作的特殊性。

尽管艺术生产于艺术家的精神性创作活动,但是在精神性劳动之后,作品往往以一种结构性物理存在,来传达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在本雅明看来,不同时代的艺术生产有不同的条件,现代艺术生产的技术条件的变化,即现在艺术生产力的改变致使艺术生产中一系列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最终影响到了艺术的生存方式。就如文化传播,从口头相传到印刷技术的运用,再到现在电子媒介的产生,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从而改变了文化的形态,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所以他认为只有立足于艺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技术上加以考察,才能真正理解艺术。

在本雅明艺术理论中,技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生产、生产工具、传播方式、形式手段的变革、传统的革新,此外还包括那些物质性的技术手段。艺术创作作为特殊的生产活动,决定了艺术生产中技术的双重性,即物质性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精神性生产的技术手段。艺术家生产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受到时代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对新的生产工具的改革和使用,不仅仅提高了艺术本身的生产力,发展和丰富了艺术表达的水平,而且新机器的使用还促进了艺术家和消费者间关系的发展。所以,对于艺术生产力的研究,其实就是对时代的艺术技术的研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机械复制时代,采用现代手法的革命艺术是本雅明讨论艺术的出发点。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等几个重要的著作之中,本雅明讨论了现代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艺术生产中技术的发展给现代艺术生产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机械复制时代意味着现代艺术生产条件发生了与以往根本不同的变化,他选择了电影和摄影作为研究对象,让我们感受由于技术的发展艺术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化。首先新工具---摄像机的产生,使艺术对现实的复制再生能力较以往出现了质的变化,并且产生了新的物质性材料,例如相片、曝光时间、感光材料等等,为写实艺术提供了强有利的技术支持,技术条件的改变带来了艺术存在方式的改变,也使艺术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本雅明主要涉及了生活与艺术、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

首先,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在他看来艺术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一些现代技术制造的产品就是艺术作品,它们发挥着广泛的影响。就如电影,它的技术更加逼真、直观,能如实的反映生活,也能制造虚假的生活,用艺术的幻象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的幻想。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现实力量,技术让技术与生活的边界逐渐模糊;其次人与人的关系。艺术生产者和艺术消费者之间,由于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使以往少数生产者和大多数消费者的局面打破,两种社会角色渐渐重合。并且艺术家开始考虑新技术的使用,从个体劳动走向集体劳动,例如电影就是团队集体的生产劳动成果;最后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化生产,导致人要部分地适应机器工具,与机器在协调中进行创作活动,不再是以前工具机器听凭人的驱遣。可以这么说,人与机器原本是主与客的关系,而今变成了互相依存补充的关系,例如拍摄电影时,为拍出最好的效果,演员就像是机器的道具,在走位等方面都受到机器的限制。还有一个方面,由于摄像机的作用,消费者在欣赏影视作品时,会陷入剧中的情节,跟随镜头的视线进入到角色的世界之中,那种在阅读纸质文本时出现的主客距离感变淡了,欣赏者与被欣赏对象融为一体。

篇3

二、秘书与领导者保持着尽小的空间

在"秘书"定义中,有不少关于秘书与领导空间位置的表述,大多为"秘书身处领导近身"等词句。应该说,它反映了一种客观状况,表明了秘书与领导保持着尽小空间的事实。但是,这种表述不全面,因为它仅仅从物质空间这方面描述了两者距离的接近,而忽视了他们在精神空间上具有着同样接近的另一面。

三、秘书"以文字材料的处理为主要特征"

在传统观念中,秘书常常与秀才联系在一起,什么是秘书--秘书就是搞文字工作的,写东西的。以后,秘书学科的建立,人们在理性的高度努力作出科学概括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忘记秘书的文牍性,只是把"制掌文书"与"事务处理"--一同作为了秘书的根本特征加以揭示。应当看到,这是认识上的一大变化,是客观对象发展的及时反映。然而,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来分析,这一认识又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按逻辑学分析,"制掌文书"与"处理事务"这两个概念显然不相互排斥,而是交叉。

二是从实际状况看,"制掌文书"的表述不及"文字材料处理"的表述准确和全面。

四、秘书所做事情的全部是"信息和其他事务"

严密地说,秘书所处理的信息大部分也应归属事务工作的范畴;但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秘书的思想、智慧融入领导决策之中,即不少人称之为的辅助决策、参谋、智囊等等。

除了信息处理以外,秘书还有大量的其他事务工作需要做,也有文字的和不是文字的。不少文章和专著都努力想把这部分事务工作罗列清楚,但又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秘书为领导者服务这一特点所致。

五、秘书是为领导者提供服务的行政人员

篇4

一、忽视“插图”的作用

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不仅有封页彩图和章图,更重要的是每节内容配有若干幅简洁明了的“插图”,总计180余幅。这些图中有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技术的展示、有实物及科学家的照片、有生动活泼的运动造形、有寓意深刻的成语故事,特别是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软件的操作流程图展示,这对学生尽快实现学习目标大有帮助。这样设置既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又降低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对学生学习情趣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如为了说明信息来源的相互结合和不同的信息来源的特点和优势,教材编写人员精心选择了插图;为了说明大批量下载文件,笔者者利用flash插图,突破了知识的难点;再如为了体现文本信息的形象化表示,编者举了奥运项目的运动造型,为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信息形象化留下广阔创意空间。

二、忽视“前言”“导言”“页边图文”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阅读每章的前言,它将描述本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虽然很短,但有助于我们掌握整章内容的主旨。其次还要注意每一节的学习导言,它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生学习目标简述,前者可以让你轻松地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后者是你教学本节内容所应达到的目标,可对照参考。页边上的一些图形和文字往往容易忽略,它们也是与相应位置的课文相对应的,作为相关内容的拓展,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忽视“资料”的作用

“资料”和“前言”“导言”一样,在教材中都用粉红色块表示。“资料”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实或联系实际的实践知识,集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为一体,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第14页的奥运知识竞赛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方法。再如第56页的汉字输入码的编码方式则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补充。而第74页的资料则是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资料,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忽视“光盘”和“实践教材”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都备有电子光盘和实践技能教材以及教师教学用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用书大家都比较关心,看得比较多,钻研得也比较透。而忽视了电子光盘和实践教材。所附光盘内容其实有两类,一类是教材的电子文稿;另一类是学习本册教材的拓展性资源。电子光盘是我们电子备课的好帮手,很多资料无需加工直接复制过来就可以使用。有的教师喜欢自己脱离教材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这当然无可厚非,其实配套实践教材都是编者精心选题,经过专家审定,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的。

篇5

建筑的质量与建筑结构设计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对设计环节的控制,要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设计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设计理念,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产品。

一、建筑结构的设计的基本方法探讨

1、被动设计法

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以及结构计算理论方面的研究往往考虑较多的是怎样将建筑结构的抗力R提高,这便导致建筑施工所需的混凝土等级变得越来越大,并且所需的配筋量也随之而不断增多,最终极大的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这与经济合理的原则是相背离的。通常将抗力R提高的结构设计方法称作被动设计法就抗震设计而言,通常是按照初定的尺寸以及o等来对建筑结构的刚度进行初步的计算,然后再通过结构钢都来将地震力算出,最后计算所需的配筋数量。

2、主动设计法

众所周知,如果结构钢度越来越大,那么地震效应便会越来越大,并且配筋数量越来越多,刚度也随之越来越大,地震力也便会不断增强。由此便会导致为抵抗地震所配置的钢筋,由于结构钢度的增大进而使得地震效应大大增强。因此就应当适当的考虑将作用效应S降低,通常将作用效应S降低的结构设计方法称作主动设计法。在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进行设计的时候,通常会在主体和基础中间加设弹性层,以便于将地震效应降低;部分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往往会在建筑的顶端加装“反摆”,在发生地震的时,这个“反摆”的位移方向便会与建筑顶端位移方向保持反向,进而就能够在建筑物随地震的作用而振动时产生一定的阻尼作用,从而大大的使得建筑物的位移减小,最终使因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效应降低。

3、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从总体上来看,建筑结构的计算理论大体经历了破损阶段计算、容许应力法、经验估算以及极限状态计算等多个发展阶段,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则处于概率极限状态设计阶段。当前我国国内的建筑结构设计普遍采用的结构设计方法就是概念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作用效应S应当等于或者小于结构抗力R,建筑的结构应当与位移条件以及强度条件相互满足。与此同时,对于内力的计算则运用的力学模型通常是弹性模型,在需要对塑性变形重分布进行考虑时,那么则应当将借助于弹性模型所计算出来的内力与调整系数相乘。与其它方法相比较,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更为合理、更为科学。其中,概念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当中所普遍使用的公式便是作用效应S等于或者小于结构抗力R。

二、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1、建筑结构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向。

(1)楼板计算。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经常会出现不正确的楼板计算,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误区。问题存在于:误以为单向板这样的计算方法可以代替连续板的计算,最终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误以为使用双向板查表方式计算的时候,可以完全忽视材料泊松比方面的影响,但实际得出的数据往往存在错误,原因是未能及时调整“跨中弯矩”,使计算结果偏小。对此要采取的措施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运算方式,切莫因为贪一时轻便,而导致整体结构设计的失败,因小失大。

(2)荷载计算。在建筑结构计算中,要注意防止荷载方面的计算出现明显错误,比如忽略计算荷载、又或者少算了荷载,不当折减活荷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实际计算与建筑物用料的情况不相符,最终造成基础底板多算了,或者少算了土重,不管是多算还是少算,最终都会导致建筑结构在实际施工中造成不理想的实施效果。对此要采取的措施是要事先做好荷载的情况调查,要将计算方式与荷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计算出来的数据落到实处。

(3)电算结果。有些时候建筑结构进行电算的时候,不注意正确的操作性,最终导致电算结果不正确,一旦根据错误的电算结果投入到进一步的工作中,就会导致接下来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出现偏差和明显的错误,就会导致一步错,步步错的糟糕情况。对此要采取的措施是树立重视电算技巧的意识,牢记电算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评价工作和投入工作。为了不造成损失,我们应当引进有保障的电算技巧,再根据正确的结果进行判断、分析,这样的话才能最终为施工图的设计提供科学的数字依据。

2建筑结构设计构造角度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向。

(1)配筋率的设计问题。配筋率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它对巩固建筑体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筑结构设计中有时候缺乏一种重视的意识,往往会草率、马虎的计算得出不够精确的最大和最小的配筋率,将这样的结果使用到实际设计当中,后果可想而知。对此,我们要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精确的配筋率在最大和最小的范围,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结构在发生外部震动或者突发损坏的时候具备一定的延展性,同时又能够满足配筋的最小限值。

(2)钢筋的规范使用。钢筋在搭建整个建筑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材料,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图方便、图便宜,购买了质量不过关的钢筋,最终在施工建筑的检验中过不了关,或者在日后的建筑使用中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得不偿失。而购买质量合格的钢筋后,要做好钢筋的施工方案,最终达到能够锚固建筑的各个部位,延伸并搭接相关部位的长度,因此涉及到钢筋的技术问题,既要确保性能高、质量高的钢筋材料,又要确保钢筋的操作使用恰到好处。

(3)温度的调节体系。任何的建筑建设必须将耐温性考虑到内,这样才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一些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关注房屋温度的调节,最终设计出来的建筑尽管外观大方美观,但是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对此,设计师的设计建筑物结构的时候要加入通风融热的功能,避免房屋使用中出现因为温度高而导致墙体开裂,最终造成事故的发生。三、在抗震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加入抗震元素,是必要的一个步骤,应当置放于将建筑物的整体设计当中统筹规划,抗震的设计需要融入到整栋建筑的建设当中。对于多层砌体式的建筑结构,要做好承重的方案设计,可以考虑横墙承受重量,也可以考虑纵墙、横墙能够共同承受重量。对于钢筋砼多、高层结构的住宅,我们可以考虑双向布置抗侧力结构,从而确保能够承担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的地震力度。针对框剪体系的各个部位的侧力结构,要将各个结构融合一起共同工作,发挥整体结构作用。

篇6

这是针对学术界有人提到的秘书是一种职位、职业、职称而言的。把秘书界定在一种职位、职业或职称上并非错误。但是界定在职务上更符合它的本义,最具实质意义。

二、秘书与领导者保持着尽小的空间

在"秘书"定义中,有不少关于秘书与领导空间位置的表述,大多为"秘书身处领导近身"等词句。 应该说,它反映了一种客观状况,表明了秘书与领导保持着尽小空间的事实。但是,这种表述不全面,因为它仅仅从物质空间这方面描述了两者距离的接近,而忽视了他们在精神空间上具有着同样接近的另一面。

三、秘书"以文字材料的处理为主要特征"

在传统观念中,秘书常常与秀才联系在一起,什么是秘书--秘书就是搞文字工作的,写东西的。以后,秘书学科的建立,人们在理性的高度努力作出科学概括的时候,也始终没有忘记秘书的文牍性,只是把"制掌文书"与"事务处理"--一同作为了秘书的根本特征加以揭示。应当看到,这是认识上的一大变化,是客观对象发展的及时反映。然而,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来分析,这一认识又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按逻辑学分析,"制掌文书"与"处理事务"这两个概念显然不相互排斥,而是交叉。

二是从实际状况看,"制掌文书"的表述不及"文字材料处理"的表述准确和全面。

四、秘书所做事情的全部是"信息和其他事务"

严密地说,秘书所处理的信息大部分也应归属事务工作的范畴;但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秘书的思想、智慧融入领导决策之中,即不少人称之为的辅助决策、参谋、智囊等等。

除了信息处理以外,秘书还有大量的其他事务工作需要做,也有文字的和不是文字的。不少文章和专著都努力想把这部分事务工作罗列清楚,但又总是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秘书为领导者服务这一特点所致。

五、秘书是为领导者提供服务的行政人员

这有三层意思,一是秘书所做的事情是服务性的,二是秘书服务的对象是领导者,三是秘书是行政人员。

篇7

一、现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人本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很多功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然而,在这种转型时期总会出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制约着现代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人本化的进一步实现。

1.缺乏资金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已经来临,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便捷,同时也使得人们逐渐对图书失去了兴趣,特别是数字化的阅读平台使得人们在阅读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简单的纸质图书已经无法满足阅读者的需求,这就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其更加完善、更加便捷。然而,由于各方普遍缺乏重视,导致资金问题成为了当前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阻力,无法令其充分发挥潜在的职能和作用。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是以人为中心的,因此一切都需要从人出发,了解人的需求。具体而言,广大图书馆服务人员应在心中时刻记得为读者服务。然而,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并没有把这一点作为工作的重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图书馆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更无法实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人本化,而且现在大多数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没有革新,管理模式太过封闭,方法固化。因此,在对馆员进行管理时,无法做到灵活转变。一方面有些馆员不适应这种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很多馆员的潜力没有被发掘出来,这就造成了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需要。

3.馆员自身素质太低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并不需要很高的专业素质,因为图书馆内大部分都是纸质文献,馆员只需要进行图书的摆放和清洁等工作,或者有人借阅图书时进行简单的记录即可。但是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方面的操作需要比较专业的人员进行,因此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比如,管理图书馆的图书数据库、借阅图书数据库等,这些都需要馆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然而,现阶段馆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馆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基于人本管理的图书馆管理路径

1.树立并普及“以人为本”意识

一名管理者成功与否,在于他是否能够立足于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为图书馆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并引导所有工作人员一同向这一目标努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的意识,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化图书馆管理。同时,图书馆应建立馆内信息交流的平台,使管理信息、读者信息以及其他对图书馆有利的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将人本管理理念灌输给全体馆员,用馆员素质的提升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馆员是人本管理理念的主体,人本管理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馆员是否能够接受这种理念,并进行内部消化,最后以实际工作来体现。基于此,图书馆的管理者应首先明确图书馆的定位,图书馆是面向读者的非盈利性机构,然后使馆员明确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对自己手中的工作有个清楚的认识,如下半年的读者阅读人次比上半年增长一成,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的投诉率下降一成等。

2.对馆员实行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通过对被管理者进行心理暗示,从而将意识转变为实际行动。从图书馆角度来说,就是将馆员的个人素质、发展目标作为管理重心,对馆员的作用予以重视,并对馆员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对馆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一套丰富、灵活的柔性激励机制,可以给馆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一定的趣味性,也可以使馆员对于社会地位、自我价值等目标得以实现,最终使馆员树立以图书馆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自主管理。

3.建立完善的馆员培训体系

馆员的个人素质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图书馆提供优质读者服务的保障。因此,图书馆应加强对馆员的培训力度,以馆员的自身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构建以人为本的培训体系。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员工培训应贯穿在图书馆发展的始终,将业务培训与终身教育相融合。例如:为馆员提供开拓视野的培训,并借此提高馆员的学习能力;在新馆员入职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使其能够尽快的掌握岗位技能,熟悉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了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并融入其中,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针对全体馆员应定期开展团队协作相关的培训,以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向心力。在培训的内容上,应以技能培训为主,并辅以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和道德教育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为图书馆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读者服务人性化

对于图书馆来说,应把以读者服务作为管理的宗旨,把读者的需求、读者的关注点作为制定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基础,树立以读者为先的理念,将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关心并尊重读者,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觉到一定的人文关怀,把图书馆作为其精神的家园;在为读者服务时应积极站在读者的立场考虑问题,对读者的所思、所想进行深入了解,为读者量身提供合适的服务,以满足读者的要求。在为读者提供服务时,还应将一定的情感注入其中,为读者提供有“情”、有“味”的服务,以此加深彼此的了解,使图书馆对于读者来说亦师亦友。

篇8

就目前我国医院的管理现状而言,主要的成本管理工作以《医院会计制度》、《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为主要依据,归集和核算医院内部的各项成本,并在医院内部设立卫生经济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落实成本管理工作,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全面了解医院对医疗成本的投入情况与收益情况,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但就我国医院目前的成本管理工作状况来说,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创新与完善。 

二、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管理有利于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确保医院改革和制定重大决策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另外,成本管理是医院进行成本控制的核心,有利于合理调控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医院内部的成本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医院现阶段的成本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一)没有充分的发挥成本管理的决策职能 

首先,完整的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中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分析、核算、决策等。但现在大多数医院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都以分析、核算为主,还没有真正的使用成本管理的决策功能,致使成本管理工作的真正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医院在落实成本管理的工作中,仍然会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医疗业务上的工作为主,而忽略了财务工作方面的管理。致使医务人员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简单的核算、汇总过程,与医院的发展无关,由财务部门负责即可,不需要增加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从而导致管理者所做决策的不全面性。最后,由于管理者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成本管理在决策方面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抑制了医院的正常发展。 

(二)成本审核监督管理过程中过于形式化 

医院通过审核监督管理机制来监管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不必要资金的使用率,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医院的监督力度不够,审核监管不到位,致使医院中存在许多资金浪费的情况的发生。如,在医院各部门购买电脑的过程中,如果普通机型就能满足工作需求,而医务人员购买了高档机型,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此时,如果监管部门从成本效益这个方面进行审查,就会避免资金浪费的情况的出现,降低医院的成本支出。但就我国医院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审核人员责任心不强且缺乏应有的成本管理监督意识,致使医院的审核监督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导致医院成本支出不断加大。 

(三)成本核算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增大了工作难度 

现在电脑虽然普及到医院的各个部门,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系统软件,导致相关数据无法共享,致使核算人员在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的过程中还采用手动输入和电脑生成相结合的方式。如月末的时候,成本核算人员需要协同统计科、药房、信息中心等部门进行全部医务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的汇总和录入,但由于数据几乎全部都是手工输入,增加了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手工输入存在较大的不准确性,给医院中的成本核算带来了一定的误差,致使成本核算与实际成本不统一,影响了核算结果,导致决策出现偏差。 

(四)将职工绩效考核与成本物资耗用量相结合,提高职工的节约意识 

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主要的参考指标是临床类科室的创收额,创造收入越多的部门,奖励性的工资越多。但是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并没有和成本物资的耗用量相结合,导致医疗和行政等辅助部门没有评定标准,而是全额发放,导致员工缺乏必要的成本节约意识,浪费现象严重。另外,还存在各科室随意领用物资,不按需领用,使得医院需要增加医疗产品、医疗物资等的购买量,提高了成本开支,降低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优化医院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管理层在成本管理中的领导职责 

医院需要充分的发挥成本管理体系的作用,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度。首先,负责医院财务工作的领导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制度。其次,领导层要敢于实践,勇于探究,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避免形式主义。如院领导可以从生活细节入手,针对空调过度耗电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等,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最后,医院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成本消耗量设为考核指标,科学、合理的分配奖金,提高医务人员的节约意识,提升资源使用率。 

(二)建立资金使用申报审核机制 

首先,医院进行成本管理包括全面监管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为了避免出现资金使用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的出现,减少资金浪费的现象,医院应该建立资金使用申报审核机制。如下级使用资金时需要向上级申请,上级使用资金时则需要通过全院的讨论,大额资金则需要通过审核表决后才可以批准使用,通过以上手段来保证资金可以花在刀刃上,避免浪费。其次,加强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严格审核资金的使用流程,降低资金违规使用的可能,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 

(三)加强节约资金的宣传力度,完善奖惩结合的管理模式 

首先,医院需要从多个方面提出可行的节约成本的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加大节约资金的宣传力度,促使医务人员正确认识成本管理工作。其次,医院应该制定一定的管理考核制度,保证惩罚分明,对于节约医疗用品、医疗物资等的医务人员提出表扬,并予以奖励,而对于工作态度不认真、使用资源不节约的医务人员则需要提出批评。从一定程度上,奖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节约意识,减少成本使用过程中的人为浪费,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不断的完善成本核算工作 

首先,加强成本核算人员与各科室的协调沟通,促进电脑软件的不断更新,加大数据的兼容性,并建立部门之间的软件系统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尽量减少手工录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最后,要对核算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玉成.浅析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 2015(6):35-35

篇9

再比如说,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内容为核心,可惜的是,这样的常识,近段时间好像不正确了。我们经常看到,评价一堂课的好坏,常常是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现实情境,学生是否自主探究,气氛是否活跃,是否分小组活动,用了多媒体没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是可有可无。实际上,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的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这类言论还有很多,简单梳理后,可以发现其中的核心指向两点:

一是偏离“数学本质”;二是“去数学化”倾向。

这样一来,问题好像还比较严重,但是偏离数学本质的教学现象的的确确普遍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数学本质”的内涵。数学本质指什么?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数学本质”,一般其内涵包括: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等方面。什么是“去数学化”?通俗的认为就是“数学不像数学,数学没有了数学的味道”。也就是去掉数学本质的东西,成了变味的学科。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强调数学的个性,抓住数学的本质,突出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不管课程改革怎样变化,数学知识的本质不会变化。而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的核心。“去数学化”倾向就是忽略了数学知识本源和数学思想方法。

下面以几个教学案例为例,说一说在教学中偏离数学本质,以及“去数学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案例1: 一位老师的循环小数教学导入设计是这样的,

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他们的变化是很有规律的,请看大屏幕。(多媒体演示)

①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②白天黑夜的的交替变化;

③课程表的反复使用;

④电子相册的自动播放……

老师:看了这些展示后,你有什么话想说……他的重复有规律吗?有怎样的规律?……我们找到了图片出现的规律,你还有什么想对这些图片说的?

学生:这些图片有完没完啊?

老师趁机问:你觉得呢?

学生就说:没完没了。

老师问:那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是怎样出现的?

学生:不断的出现。

老师说:也就是无限的….像这些现象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我们就称它为循环现象。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

这样,就引出了今天需要探究的数学内容《循环小数》。这样的引入,建立在大量生活中的循环现象中,再来理解小数中的循环现象,算是很精彩的导入设计吧!

但是仔细一想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以下的一些问题:

1.这些现象与循环小数到底有什么关联吗?循环到底是从何处来?

2.循环小数的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现象是从生活中来的吗?

显然,循环小数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有很多的相似,但是,我们该怎样处理好这个“精彩的情景”与循环小数直接的关系?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数学课中循环小数,不是研究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而只是让学生去感知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至于循环小数的产生,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大多数倾向于是在各种运算过程中产生。应该不是在生活中的循环现象中产生的。

案例2:《偶数、奇数》教学片断:

一位教师在教学奇数、偶数分类时,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偶数和奇数,并形成以下板书:

自然数:偶数0.2.4.6.8……

奇数1.3.5.7.9…….然后引导探究偶数、奇数的特点。

师: 仔细观察,你发现偶数有什么特点?

生: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偶数;两个相邻偶数之间相差为2,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的个数是偶数的2倍。

老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自然数的个数是偶数的2倍?

生:因为自然数是按一个偶数一个奇数,又一个偶数一个奇数这样排列的,偶数与奇数的个数一样多,所以说自然数的个数既是偶数的2倍,也是奇数的2倍。

师:你的眼力真厉害,看问题很全面,自然数的个数确实是偶数的2倍。

这里就产生了一些问题,果真是他们说的那样吗?我们不妨追问:①学生的推理是否违背规律?②学生的推理结论是否是正确的?

篇10

这里的所谓美学的基本问题,主要限定在理论意识形态的基本问题这一范围当中。近百年来,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进程,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相应标志十分明显,包括对基本问题的研究。以下,分别从问题丛生、基本问题等进行阐述。

一、问题丛生

基本问题是一个问题,而且,呈现丛生状态。首先,之所以形成基本题的原因,主要在:音乐美学学科自身性质,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和与之相应的表述方式。之所以基本问题总是在历史进程中时隐时现的原因是:

1.整体全局论域无关。毫无疑问,基本问题在音乐美学学科中具有整体全局关联性,也就是说,任一具体研究,无论是逻辑思辨还是经验实证,其实,都无法回避对基本问题的回答。

2.本质主义批判指向。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另一端,今年来,音乐美学的本质主义逻辑受到质疑,其中提出三个重要学术课题:(1)现代性条件下的中国音乐美学;(2)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教育;(3)跨文化视野中的音乐美学。

3.形而上学终结之后。很显然,所谓形而上学终结,就是指以本原性与同一性为基本逻辑依据的传统反噬似乎正在失去原有的效力,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一种范式,一个不断叠置的逻辑程序和一条逐渐展开的历史路径。

二、基本问题

回到本文的提问。关于第一个问题:美学的本质和特征。

美学历史上关于美感的本质有很多说法。我们认为,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美感的本质要在人的感官和欲望的社会性中寻求。美感的这种本质决定了美感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美感的特征等问题。

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美感的个人直觉性的意思是,在对审美对象直观性的意思是,在对审美对象直观的、具体的感受中,人们无须借助抽象思考和逻辑判断进行理性分析,就能迅即地、不假思索地感知到对象的美丑。我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中,都会有这样的审美经验。

除了个人直觉性和社会功利性外,美感还有一些其他特征,例如情感性。审美感受总是动情的,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关于第二个问题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就是:围绕音乐作品这个中心而相对成型的音乐审美经验。之所以选择音乐作品作为中心对象,不只是出于这个对象的体量适中,相比较更加宏观的音乐艺术现象,或者相比较更加微观的声音材料和音响结构方式,应该说音乐作品是一个相对完整集中又非常具体实在的对象单位。音乐作品不仅仅是可以进行形态描述和历史叙事的普通对象,而且,还是完全足以经受感性主体观照的一种音响实体,而这样一种音响实体,只能是一种通过人的非常感性冲动和高度理性组织之后形成的音乐艺术作品。

第三个问题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就是:补偿功能,艺术以幻想补充现实世界,以虚构唤起完全真实的,从而弥补我们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净化功能:净化功能和补偿相互毗邻、相互转化。净化功能则是现存的、压抑精神世界的那些东西的释放。教育功能:艺术培养人的审美价值取向、激发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作用,叫做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艺术充填闲暇时间,使得人像体验休息一样体验到娱乐的作用,叫做娱乐功能。

第四个问题人生的艺术化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世界学术背景中的人生艺术化命题。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自然资源被浪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生活空虚。生命意蕴和人生艺术化的关系还表现为:善于体味生命意蕴的人,必定有更为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生活也更有情趣。生命意蕴和人生艺术化的关系也表现为:执着于生命意蕴的人,他的生活必定是本色的生活。本色的生活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它就是艺术化的生活。苏轼认为写文章应该像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本色生活也应该如此。

三、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丛生,并从(1)美的本质和特征,(2)形式和内容,(3)功能与价值,(4)人生的艺术化这几个基本音乐美学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给大学对了解音乐美学问题有些许的帮助。

参考文献:

篇11

有一位哲人这样讲过:世界上震撼人们心灵的事情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的宇宙,另一个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而戏剧及戏剧表演艺术之所以对我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就在于它对人们心灵深处的震撼。当我们听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台词无不是惊天地,泣鬼神;当我们重新阅读老舍、、郭沫若的戏剧作品时无不为之心动。而现实中的戏剧或小品,能够打动观众心灵深处的东西有多少?不仅如此,在表演、台词、风格上,导演和创编人员,在不断刻意的追求上,以“贴近生活,求奇、求特、求方言”为名,在越来越通俗的表演上,达到俗不可耐的地步,距离我心中的戏剧艺术越来越远了。这样势必将戏剧艺术的发展走向死路。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个人认为:戏剧的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创作上的问题。一个是表演上的问题。下面就这两方面问题谈一下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请读者给予指教。

一、创作上的问题

创作上首先是题材的问题。题材是创作的原始材料。将一个题材怎样转化为戏剧性艺术表达形式是一个基本问题。一个题材,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是人们心灵深处道德观的矛盾冲突和震撼,这是题材的本源。这就是说,一个题材可以歌唱化、美术化、音乐化、戏剧化、电影化,这也就是可以被文化的。而戏剧化是文化形式的一种。不管什么化,题材的核心是能够震撼人心灵深处道德观的“事件”。但是,当今有些题材的采风上,确注重方言化、通俗化、娱乐化、戏说化。在创作的题材、选材上出现了艺术化的偏差和文化上的偏差,导致了戏剧艺术的衰退。

我不是反对小品。如小品《超生游击队》,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生子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的矛盾,对人们的心灵有着震撼的教育意义,是个好作品。而表演风格上的方言、口音是对题材表现上的一种润色。不用方言用电影写实或舞台口语表达,也是感人至深的。题材意义是本,表演形式是末。而现在的小品本末倒置。甚至一个小品就剩下一句搞笑风格话了。如果没有了这句话,作品毫无价值。这就是创作人员的刻意导向导致艺术内容和艺术核心的缺失所致。所以,戏剧艺术的创作,题材的选择,要遵循文学艺术的本质:能够震撼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灵。

二、表演上的问题

柏拉图在论述音乐的《节奏论》时说过:我们要迎合节奏,因为有节奏的艺术表达是最接近上帝的。即使我们的艺术表达与节奏相同,我们还不是上帝,与上帝还隔一层。如果我们艺术的表现与节奏相左,我们与上帝就隔两层。

虽然,柏拉图讲的是音乐,但文学艺术是隔行不隔理的。我们戏剧创作的题材,要贴近群众。但是,群众的方言表达与题材的事件核心,也是隔一层的。怎样通过艺术的戏剧表达、台词表达更接近事件的心灵深处,这是表演艺术要下功夫解决的问题。一旦人类的灵魂被“戏说”,那么,我们距离文学艺术就十万八千里了。

篇12

艺术真实是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真实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在人们过多的关注西方文学艺术真实观的同时,笔者认为我们也应关注到中国艺术真实理论的变化发展。笔者对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这三大类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硕博论文类文献,以关键词“艺术真实”在知网搜寻硕博论文情况,截止2015年5月,共计279篇论文。由于艺术真实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期刊较多,根据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只选取了文学理论核心期刊类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文艺研究》有12篇、《文艺理论与批评》有6篇,《文艺报》有5篇,《文学评论》有8篇,《外国文学研究》有4篇,《文艺理论研究》有26篇。

 

根据专著类书目的介绍及评述,笔者发现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多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本文主要列举的艺术真实论专著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

 

再者,经过国内文献研究的整理,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艺术真实理论线索的文献不多。笔者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艺术真实理论尚有挖掘的空间。在古代文论中,很难找到有关于艺术真实理论的专论,但是其中关联性的线索是有迹可循的。笔者的问题是,中古国代文论中能否通过这种源头性线索的梳理来建立起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的理论框架。笔者试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相关线索以验证其探寻其可能性。

 

2.国内艺术真实论研究概况

 

笔者基于国内艺术真实理论专著、文艺学专业的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文献的综合分析,将国内艺术真实理论研究的问题及特点概括如下: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2.1艺术真实论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80年代

 

围绕艺术真实论进行探讨的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艺术真实论专著主要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这些著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受思想及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些艺术真实的观点主要围绕生活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等。

 

陆贵山的《艺术真实论》首先在概述部分梳理了中西方艺术真实理论的历史发展。《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是萧殷收录的个人论文集子,主要论述了生活、艺术和真实的关系。此外,在文学写作实践方面也给年轻人指出了宝贵的意见。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一书首先梳理了西方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和中国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并比较了中西方的艺术真实论,建构了艺术真实论的动态模型。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一书共分为五辑。在本书中,张炯指出“作家的职责在于暴露”,他认为作家应该“全面地辩证地反映生活真实的问题”,弄清楚“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问题”,并要“准确地描写人物和关键的关系问题。”

 

2.2艺术真实概念的模糊不清

 

艺术真实的概念含混不清首先则体现于用法的混乱。如“艺术的真实”、“文学真实”、“文学的真实性”等。理论家们在运用此术语时则呈现自说自话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其次,艺术真实的概念在文艺界的讨论中众说纷纭。众多理论家关于艺术真实的概念也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反而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中间接阐明观点。再者,艺术真实的概念界定也出现了变化,热衷于探讨艺术真实的性质,由以往的二元关系模式(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走入了多元动态的关系模式(如朱立元提出的艺术真实“创作—作品—鉴赏”的动态模型)。

 

2.3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

 

国内艺术真实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极强的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当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能普及性的运用并解决问题时,研究者会开始审视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如赵炎秋在《“艺术真实”辨析》一文中通过三类教材艺术真实观的比较,他指出了艺术真实研究的局限。颜翔林在《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一文中运用怀疑论美学质疑“艺术真实乃文学之生命”的命题叶茂康在《“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再认识》一文则主张推到“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他将“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界定于现实主义范围之内。生琳,黄浩在《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新时期以来艺术真实问题讨论的基本思考与批判》一文中,结合网络文学,武侠,科幻小说以及网络统计数据,质疑已有的艺术真实论命题。

 

2.4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艺术这是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的相关线索的文献较少。在此只列举部分文献,以咨参考。除了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见本书21-24页)和朱立元《真的感悟》中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真实理论的相关梳理外,还有以下文献做出了相应的梳理。如张新艳硕士论文《论艺术真实之维》、朱述超硕士论文《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分析了袁枚的性灵论,指出其情感论与真实论的统一。此外,王汝梅《白居易的文学真实论——谈小说理论的萌芽》一文中论述了白居易的文学艺术真实论并指出“我国古典诗论,从诗的主客、形神、虚实、有无、真魇两方面的对立、融合关系探求艺术真实,大道了极其精妙的程度,表现了特有的民族风采。”蒋述卓在《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一文中,从古代文论“真幻”、“情真”等范畴分析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

 

3.小结

 

篇13

审美人格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都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在理论研究中,审美人格作为一个比美、美感、艺术、审美活动等更为切近人自身发展的范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根据张法教授在其《美学原理》一书中的统计显示,从1980年到2002年间中国出版的242册美学原理著作中,“条分缕析地谈论美学原理所可能涉及的全部问题或基本问题”\[1\]的标准型原理有127册,超过总数的50%,而在这些涉及全部问题或基本问题的标准型原理著作中,主要谈到的问题就是美、美感、艺术,在此基础上,根据作者的研究兴趣,加上审美教育、审美文化、部门美学等。人们最为熟知的李泽厚的《美学四讲》就是从美、美感、艺术三个方面来布局的。而在教育实践中,审美人格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又被人们简单化、庸俗化了。赵伶俐教授在《人格与审美》一书中指出,审美人格的教育,往往被简单化为德育,而德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被庸俗化为政治教育,从而完全偏离了人格教育的目标。可见,审美人格研究的现实状况与其自身的重要性是极为不对称的。本文立足于实践美学,从审美人格属于人的自身生产的范畴,审美人格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态化,审美人格属于美学的基本问题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阐释审美人格。

一、审美人格属于人的自身生产的范畴

(一)传统的审美人格观

以往对审美人格的研究,基本上是把审美人格归入美育的范畴。王一川教授在《美学与美育》一书中就明确指出:“美育侧重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其目的在于实现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生成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2\]完整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的实现,而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的实现又依赖于美育。因此,美育被赋予了塑造完整人格的使命。审美人格属于完整人格的一个方面,很自然地被纳入了美育的范畴。

进入20世纪以来,出于培养现代人格的需要,中国学者积极汲取西方的美育理念,以期能够重塑国人的人格。梁启超提出了“趣味教育”,主张通过文学、音乐、美术来“更新一国之民”。则直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以期到达重塑国人完整人格的目的。在的积极倡导下,通过几代人的倡导和研究,美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审美人格属于美育范畴也成了一个不言自明的常识。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美育被等同为德育,甚至是政治教育,与实现个体潜在的丰富性,培养完整的人格的初衷渐行渐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有美育提出的教育方式操作性的因素,比如美育主张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目的,这就比较难以操作。更为深层的原因则在于,美育并不能够胜任实现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生成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的重担。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知情意的和谐发展,并不能够通过美育来最终实现。

第一,个体潜在的丰富性至少包括了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历史性、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又包括人的自然、物质需求,这些需要的满足是不可能通过美育来实现的,而必须是通过物质生产来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来实现的。人的精神属性则是在人的自然属性得到实现和满足之后发展起来的,包括“能够认识自己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力量”,“能够强烈地实现自我愿望和目的的意志力量”,“能够感受世界并能够表现主观的爱好和厌恶的感情力量”\[3\]。这些精神属性的实现和满足,同样不可能在美育中实现,而必须是在求真的认知活动,向善的道德活动,寻美的审美活动中历史性地实现的。同时,个体始终是历史的产物,并且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还有历史性和社会性。因此,个体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实现更要置身于历史和社会的大环境中。美育仅仅属于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个体潜在丰富性的实现并不能够起决定作用,而仅仅是一个范导作用,指引我们如何投身于无限丰富的实践活动之中,去实现人的丰富性。

第二,个体的完整人格的形成也不能单纯依靠美育来实现。个体的完整人格至少包括利益人格、理性人格、道德人格、审美人格四个方面。利益人格的形成主要是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它的形成意味着人们的物质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还是处于第一位的。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后,人们则把注意力转向了对世界之真的追问,需要去探究这个世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这主要是通过认知活动来实现的。在认知活动中,人们的理性精神得到高扬,逐步形成了理性人格。在道德活动和审美活动中,人们又逐步形成了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逐步地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形成完整的人格。

可见,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的实现和完整人格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的历程,需要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够逐步地实现。这个过程就是人的自身生产,而美育仅仅是人的自身生产这个动态历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因此,严格地说审美人格并不是美育的范畴,而是属于人的自身生产的范畴。

(二)人的自身生产与审美人格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4\]这就是的“两种生产的理论”,前者是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后者则是人的自身生产。

关于人的自身生产,恩格斯解释为“种的繁衍”。但是,人的自身生产的这种“种的繁衍”绝对不同于动物的那种“种的繁衍”,而应该至少包含两层内涵:第一,人的生命的再生产;第二,人的自我完善。前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再生产,是确保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基因的生命体的不断延续;后者则是指在多层次积累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不断的人化,即个体潜在丰富性的实现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关人自身生产的理论更加侧重于后者。“人是类的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是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作为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5\]45。在实践和理论上,人能够把自己与其他物种区别开来,并且能够在对象化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人的自身生产与动物的“种的繁衍”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类的存在物,与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的再生产。因此,强调人的自身生产,不是要强调生物学上的再生产,而是侧重于在实践活动中人的不断社会化、人化,即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分为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外在自然的人化,即山河大地的‘人化’,是指人通过劳动直接或间接地改造自然的整个历史成果,主要指自然与人在客观关系上发生的改变”。“内在自然的人化,是指人本身的情感、需要、感知、愿欲以至感官的人化,使生理的内在自然变成人。”\[6\]外在自然的人化,是人通过劳动把自然界改造为人类的无机身体,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一部分。内在自然的人化是人的自然属性逐步走向精神属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潜在的丰富性才得以不断地实现。二者的实现都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达到。

因此,人的自身生产主要是指内在自然的人化,即属于人的自然属性的感官、和物质需要的人化。感官的人化的特点就是功利性的消失和非功利性的生成。动物的感官纯粹出于功利性的目的。人的感官首先是属于自然属性的,也具有功利性,受各种生理欲望的支配。但是,由于长期的“人化”,感官逐步摆脱了单纯维持个体生命存在的狭隘目的,向社会性、精神性逐步靠拢。功利性的消失,使得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由单纯的实用关系开始向审美关系转换。在这个过程中,人也开始向审美的人转化,为审美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人化和物质需要的人化与感官的人化一样,都是人的自然属性中的功利性逐步向审美转化。动物的,只有性,没有爱,而人能够由性到爱,尽管其中依然存在着动物性的欲望,但是已经渗透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超生理性和超功利性的。动物的物质需求只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人却超越了单纯的生存目的,转变为一种超生物性的审美享受。因此,内在自然人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功利性的超越和审美要求的生成。这个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实现个体潜在的丰富性和生成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即审美人格形成的过程。

人的自身生产主要就是内在自然的人化,而内在自然的人化就是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的实现和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的生成,以及审美人格的生成。其实现途径就是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7\]这即是说,内在自然的人化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通过社会实践,人的丰富性才得以展开,才形成了有音乐感的耳朵,能够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即人才能够从自然属性走向精神属性,从单纯的功利性走向审美性。因此,人的自身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属于人的自身生产的审美人格自然也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因此,我们研究审美人格就不能够单纯从美育着眼,而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二、审美人格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态化

审美人格属于人的自身生产的范畴,而人的自身生产的过程即是内在自然的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逐步从自然属性走向精神属性,从功利的人走向审美的人。这个过程的完成,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的实现,人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是从其抽象的理性角度进行把握的,它还应该表现为一种感性的直观,即人们可以通过感性清晰地直观到自身的这个巨大转变。换句话说,就是属于人内在的本质力量需要外化为能够被感性直观到的“形式”。这种感性可感的直观的“形式”就是审美人格。审美人格的生成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主体上的感性显现和精神凝结。人的自身生产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自然属性的人化,而审美人格正是人的自身生产的物态化“产品”。因此,审美人格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对象化之后的感性显现和精神凝结,在格调和风度上表现为自由、和谐、个性、创造、超越等特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到审美人格的生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践的多层次积累和人格的多层次积累。

(一)实践的多层累性与审美人格

审美人格的生成属于人的自身生产的范畴,因此,我们谈审美人格的生成只能立足于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也只有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个体潜在的丰富性才能够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才能够生成。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8\]48,主张以“游戏”去统一被分裂的感性和理性,从而生成一种完整的人格形态。这有其合理性,因为“游戏”作为一个感性的活动,不仅能够“摆脱法则的强制,而且还摆脱了需要的强制”\[8\]46,而且能够集中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丰富而又分散的实践形式,让游戏者在集中的时空中最大化地发掘自身潜在的丰富性。但是,由于“游戏”本身仅仅是“游戏”,主要的意图还在于娱乐,并不能真正地代替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实践,正如欣赏艺术并不能取代我们的现实生活一样。因此,审美人格的生成还是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实践。

人们之所以忽视了从实践来阐释审美人格的生成,主要是长期以来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局限于生产劳动上,忽视了实践的多层累性和开放性。因为只有确立了实践的多层累性,我们才能够清晰地揭示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是如何具体地对象化,并生成审美人格的。“所谓实践的多层累性就是,实践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积累的结构;所谓实践的开放性就是,实践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结构,而是随着实践和空间及具体条件不断调节和变化的、恒新恒异的结构”\[9\]。实践的多层累性包括了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

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就是实践积累的第一层,因为一切历史的前提是个体生命的存在,维持和满足个体生命存在的物质交换发展为人类的第一个实践活动。实践在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之后,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精神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或自我实现需要。这些精神性的需要在人们的心里逐步形成相应的目的、动机,即认知目的、审美目的、伦理目的,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指导,与现实产生相应的关系,即认知关系、审美关系、伦理关系,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为实践的第二层,即意识作用层。实践活动并没有停留在由人的精神需要产生的认知关系、审美关系和伦理关系之中,因为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直接推动了人对外在现实的判断和评估。这在实践上就积累为实践的价值评估层。它包括合利益的评估系统、合规律的评估系统、合目的的评估系统、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评估系统,并通过具体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认知活动、伦理活动、审美活动来体现,具体地表现为利、真、善、美的价值属性。

因此,实践的多层累性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认知活动、伦理活动、审美活动之间的层递积累关系,呈现出利、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在这些关系之中,人的本质力量才得以逐步地展开,并且在不同实践层次凝结为相应的人格特质,形成一个具有多层累性的人格结构,即以利为特点的利益人格,以真为特点的理性人格,以善为特点的道德人格,以美为特点的审美人格。

(二)人格的多层累性与审美人格

通过多层次的实践活动,“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才得以对象化,并在相应的实践层级形成相应的人格。因此,人格的生成也呈现出一种多层累性和开放性。在《试论审美人格》一文中,陈望衡教授就指出:“人格能不能分成若干层次呢?我认为是可以的”,并且把人格分成了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法制人格,中间层次的道德人格和最高层次的审美人格\[10\]。法制人格受制于法,道德人格受制于德,审美人格则遵从于自由。可见,这种划分已经显现出了人格的多层累性了,法制人格是基本的,道德人格则是法制人格的升华,而审美人格又是道德人格的升华。只是这种划分并不是以实践的多层累性为依据的,因而不能够完整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但已经显现出人格多层累性的端倪。

人格的多层累性是指,人格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一个多层次积累的结构,由低级到高级为利益人格、理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在其特质上表现为利、真、善、美的层递关系。人格的开放性,是指人格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结构,而是随着人的丰富性在实践的多层次积累过程中不断展开和实现的一个动态结构。人格会随着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中凝结出相应的人格特质。因此,实践的多层累性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多层次积累的开放的动态的人格结构,成为我们划分人格类型的基础和逻辑依据。

实践的多层次积累为人格的多层次积累提供了直接动力,而人格的多层次积累又为审美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为人格结构中高级阶段的审美人格,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其他人格形态的基础之上的,是人格多层次积累的结果。理性人格是对利益人格的升华,道德人格是对理性人格的升华,审美人格是对道德人格的升华。这反映了人们从追求利到真到善到美的动态过程。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就会转而探索世界之真,追求人间之善,进而追求人间之美。这是一个多层次积累的过程,利、真、善、美相互作用,彼此作为基础,进而实现知、情、意的和谐发展。审美人格作为这个多层次积累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它的生成意味着利、真、善统一于美,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因此,审美人格是建立在实践的多层累性和人格的多层累性的基础上的。

三、审美人格属于美学的基本问题

审美人格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和精神凝结,直接关系到个体潜在的丰富性的实现,是我们衡量人的自身生产是否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审美人格应该属于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美论、美感论、艺术论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问题域。长期以来,我们只是从美育的角度去考察审美人格,并没有从人的自身生产这一维度去分析审美人格的生成,从而忽视了审美人格在美学理论中应有的理论地位。从实践美学的理论视域中审视审美人格,让审美人格回归人的自身生产这一范畴,不仅能够更加科学地揭示审美人格的内涵,同时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界定审美人格在美学中的理论地位。

(一)传统的美学基本问题

古典美学的基本问题是由美的本质、审美心理和艺术三部分组成的。这三个基本问题基本上反映了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对美的本质的追问,源自于古希腊人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世界探寻不变的本质的精神。自然哲学家们追问世界的本原,以为找到了世界的本原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认识整个宇宙。这种精神影响到对美的探讨上,使人们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只要我们掌握了美的本质,就能够阐释一切审美现象。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的追问,开启了美学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根据这一思路,西方的古典美学形成了以美的本质为核心的哲学美学。

哲学美学对美的本质的研究的逻辑是从客观世界探寻美的本质,而审美心理的研究则意味着美学的研究开始从客观世界转向了主体心理。古希腊把人体心理划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知,是追问世界之真的,属于逻辑学的范畴;意,是追问人间之善的,属于伦理学的范畴;唯独与情感相关的一部分还没有一门专门的学科。1750年,德国的鲍姆嘉通出版的《美学》一书认为美学就是情感或者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从而使得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哲学中独立了出来。美学从客观世界转向主体心理,这个转变不仅意味着研究对象的转变,也意味着美学研究的思路开始关注人本身了。

艺术是美学的第三个基本问题,它源自于艺术与技术的逐渐分离。在古希腊,技术与艺术还没有进行区分。直到18世纪查理斯·巴托《论美的艺术的界限与共性原理》中才明确地把艺术与技术区分开,称之为“美的艺术”。把艺术与技术区别开来以及把不同的艺术统一起来的正是艺术对美的追求,从而形成了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即艺术哲学。

美的本质、审美心理、艺术组成了古典美学的基本问题。美的本质是属于客观的,审美心理是属于主观的,而艺术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从这个角度看,美学的基本问题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问题域。实践美学承袭了西方古典美学的这一传统,在西方现代美学拒斥美的本质的时,用的实践观来统一美学的基本问题,从而又掀开了与西方古典美学、现代美学截然不同的一页。然而,仔细考察实践美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阐释,我们会发现,美学的基本问题不仅仅包含既有的三个方面,还应该包括审美人格。

(二)审美人格作为美学的基本问题

审美人格作为美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基于三点:第一,审美人格作为与人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最为紧密的范畴,是我们研究的基本问题。从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美学关注的问题从客观世界转向主体心理,实际上就显示出美学的核心是人。美学首先就是人学,关注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审美人格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感性显现和精神凝结是对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集中反映。首先,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主体上的表现就是审美人格的生成;其次,审美人格作为感性可感的直观形式,能够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潜在的丰富性的标准。因此,审美人格与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美学所关注的核心之一就是人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审美人格理应是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第二,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间应该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问题域,而且这个问题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会随着美学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加入新的问题。西方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就反映出美学的基本问题域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实践美学以的实践观来统摄美学的基本问题,从而使得这个开放的结构获得了逻辑上的相对统一性和完整性。但是,当我们以实践的观点仔细审视美学的基本问题域时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域还是不完整的,还应该包括审美人格。

在实践美学看来,美、美感、艺术都需要从实践中才能得到合理的阐释。但是这个问题域显然是不完整的,因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主体上表现为美感的获得,在客体上表现为美的生成和美的艺术的产生。因此,在形式上这个结构是不对称的。主体的美感与客体的美对应,但是主体却没有相应的对应物与客体的美的艺术对应。而实际上应该有一个与美的艺术相对应的对应物,即审美人格。美的艺术是美的物态化产品,美的人格则是美感的“物态化”产品。因此,美的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之后在客体上的物态化产品,而美的人格则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之后在主体上的物态化产品。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主体上表现为美感的获得和美的人格的生成,在客体上表现为美的生成和美的艺术的产生。美与美感,美的人格与美的艺术,相互对应,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问题域。

第三,从美学的基本观点看,审美人格也应该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47这里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其内涵不仅指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我们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集中表现的艺术,而且还指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自我,塑造自我的美的人格。因此,审美人格理所当然地属于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从实践美学的视域重新审视审美人格,能够更加深入地阐释审美人格的内涵和更加科学合理地界定审美人格的理论地位,从而在推动审美人格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使得美学基本理论的视野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1\] 张 法,王晓旭.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

\[2\] 王一川.美学与美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158.

\[3\] 蒋孔阳.美学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6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65466.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