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产品销售策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产品销售策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产品销售策略

篇1

一、利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开展农产品销售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创设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农产品产业和乡村景观旅游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游客们的吃、住、购、行等均和农产品具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所涵盖的层次也很多。各类农产品销售同时也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多的就业良机。比如,农民们可以扩大自身的种养殖规模,这就需要有更加多的乡村劳动力资源,而且还应当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带动下创建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公司,以求转移与吸纳更加多的劳动力。

二是能够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以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新的发展。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和农业产业化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农业产业化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产业基础以及景观背景。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能够提高本地的知名度,改进当地乡村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产生新的产业集聚,提升特色乡村产业的边际效益,提升当地农业以及旅游业的效益。同时,还可进一步改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当地农村的各个产业的同步发展,提升农产品市场销售的额度,扩张农产品销售的范围,以旅游业来促进农业产业的新发展。

三是能够帮助延长当地农业的产业链并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随着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了农业以及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即休闲农业之发展。为切实满足前来观光游客之需求,当地的乡村特色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均能实现新的发展,并且促进了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其典型表现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过程中采摘农产品、垂钓等项目的溢价现象。同时,农产品如果能够实现就地销售与增值,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我国农产品中间销售层次偏多的问题,从而在无形当中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销售的主要策略

(一)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绿色销售策略

如今,乡村农产品绿色销售已发展为主流农产品销售方式之一。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注重农产品是否属于绿色农产品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这就很好地证明了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过程中绿色农产品具有相当好的市场销售前景。对初加工农产品来说,传统农家往往是有独立的院落的,其中专门建有菜园,所种蔬菜和水果均可使用自家饲养的动物粪便进行施肥,对于果蔬所采取的病虫防治也可以采取人工诱捕或者捉虫瓶等生态型办法,这样一来所生产的蔬菜水果往往更加新鲜和健康。农民们自家所养的猪、鸡等各类家禽,使用纯天然的野菜加以喂养,而鸡和鸭等还可放养于当地的山坡林地,这样一来所饲养出来的就是纯正的土鸡,能够很好地满足游客们的需求。部分既有果蔬种植而且还有动物养殖的农业园区,则能够实现果蔬种植和家畜养殖业进行妥善的结合,并且在园区中辟出专门区域来放养猪、鸡和鸭等,使用剩余水果蔬菜等加以喂养,而且还可利用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来建设沼气池,粪便在发酵之后就成为了肥料,能够有效避免化肥造成的现代化学污染,而引入生物防治病虫害法则可把水果蔬菜农残物降至最低值,从而实现绿色与无公害。不仅要控制养殖的成本,而且还应当确保农产品具备相应的品质。对深加工类农产品则应当在符合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之后为其实施绿色化包装。所谓包装绿色化,是指对包装材料实施绿色化处理,也就是要使用环保型材料,其后再制定出绿色亲民的价格。这一价格不但应当体现出绿色产品的成本,而且还应当考虑到购买者的接受程度。当然,还可使用绿色销售形式,例如绿色促销,也就是通过广告、公关以及市场销售人员向广大游客宣传乡村特色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观念。

(二)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消费规范化策略

依据一项调查,我国游客对于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餐饮、卫生等满意度不高。笔者觉得,如果现在能够强化农村餐饮条件的改进,很好地提升农产品销售的成效,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用餐环境,让其愿意耗费更多的时间驻留,从而推动游客更多地购买农产品。比如,通过提升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餐饮烹饪水平,促进餐饮管理的规范化,就能够很好地提升消费者的旅游体验。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的提供,是实现乡村旅游长期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只要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就一定能够推动农产品销售实现更好的发展。有鉴于此,应当更加深入地挖掘特色农产品,改进农产品旅游的环境,强化游客安保等工作,让游客们能安心旅游,延长各游客的出游时间,推动农产品的销售进程。要充分注重农产品包装,提供多种多样的包装,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定价策略

一是要实施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加工策略。农产品往往具备了鲜活、易于腐烂等特点,而在实施加工之后,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而且还能延长储藏的时间,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更好地利用农产品资源以提升综合利用效率。农产品加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改进以及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提升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特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强化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引进国际上大量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诸如,微波加工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以及冷冻干燥技术等,不但能够对水果、蔬菜以及肉类等农产品实施灭菌消杀处理,而且还能较好地保留农产品原有的营养成分以及新鲜度。二是要实施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定价策略。价格通常都是游客们购置农产品时十分关心的内容之一。依据一份问卷调查,有15%的游客能够接受的农产品价格位于50元以下,有39%的游客能够接受的农产品价格为50至100元间,能够接受价格为100元至200元以及200元以上价格的农产品的消费者分别为31% 与15%。所以,在对农产品定价时应当注重于考虑游客是否能够接受,是否愿意耗费比较高的价格来购置优质农产品。如今,我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农产品价格还相当混乱,除本地工商管理、物价以及市场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切实提升监管工作力度之外,还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督体系,全面规范市场经营主体之销售行为,千方百计地扼制市场中的不合规经营问题。自然,农产品经营者也需要依据各个不同消费层次,实施农产品差异化定价方式,从而切实提升当地农产品的销售额度。首先是要实施技术差别定价,也就是按照农产品所采用技术以及服务难易度加以定价。其次是实施团购优惠定价,也就是依据购置农产品的具体人数来确定价格,比如一旦超过多少人购买,即可享受8折或者9折优惠等。最后是要实施时间差别定价,也就是要依据淡旺季、工作日以及节假日时间之差异,分别确定不同的价格。

(四)实施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体验销售策略

当前我们正处于体验经济时代,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游中的游客对于当地农产品之需求已不再局限在农产品数量以及质量上,而是升华至更加高档次的精神享受以及体验上。感官体验能够让广大消费者们得到味觉与视觉等感官层面的良好体验。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农产品感官体验销售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从选择优质农产品发展到对农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分级,从而让农产品能够在色、香和味等各个方面均能够让消费者们产生良好的体验。二是改进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以及品牌形象。农产品包装应当很好地展示出本产品所具有的功能、色彩以及美观度等,而合理的农产品包装设计不但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农产品自身所具有的信息,为消费者们留下十分直观的印象,而且还可为消费者们展示农产品所具有的特殊背景,比如,历史、人文背景以及习俗等,从而体现出农产品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让其有别于同一类型的农产品,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消费者们得到完全不同的精神层面上的体验。当然,我们还可运用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民俗文化传统或者农产品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来加快农产品销售进程。比如,在各类水果成熟期可以为庆祝丰收而举行专门的节庆活动,在各地经常举办的樱桃节、苹果节、葡萄节、西瓜节等就是如此。运用系列化的宣传活动,能够很好地吸引游客们前来亲自体验务农的乐趣,进而实现促进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农产品销售之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具有非常好的乘数效应,综合性也比较强,所以特色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式。随着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的不断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找到了一条新路。下一步,应当对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中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实施专门化研究,从而以特色乡村风貌景观旅游为新的平台切实降低农产品成本,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很好地调整乡村特色产业结构,促进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林锐,周丽永.新农村建设中农产品营销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2]龙玉祥.基于文化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农村经济,2009(06)

[3]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01)

[4]都培田,李度.乡村民俗旅游的5E体验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11(08)

篇2

1.1营销者思路不成熟

在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主要是农民和一些小型的商户,他们在经营思路上不够成熟,导致很难融入激烈的农产品销售市场竞争中,也无法与大型的农产品加工厂家进行抗衡,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国农产品的销售者在销售思路上就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和不足。甚至有些农民并未意识到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性,只将精力集中于农产品的生产上,并未意识到销售策略的调整对于整个农产品市场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尽管目前出现了许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商贸市场,这些市场的经营者能够使用经营和销售的理念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整,但是由于这些农产品销售思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型生产和巨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所以也就无法根本解决农产品销售者营销思路不成熟的问题。

1.2同类型农产品在质量上参差不齐

在我国现有的农产品生产水平下,我国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初级产品,与那些在高级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相比,这些产品在质量上参差不齐,有些初级农产品受到适宜的气候和温和条件的影响,质量比较好,但是有些农产品由于土地的养料不够充足,光照不够充分,气候比较恶劣,所以质量比较差。在加上农产品的加工需要非常复杂的程序,这些加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有些小作坊就会对其进行粗糙的加工,有些优质的农产品在这一过程中质量被降低,这一问题的存在是农产品大多为低附加值产品的主要原因。此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农产品属于吉芬物品,其受到市场环境影响的概率低,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对农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调整,首先就要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进行加强,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1.3市场营销的交易范围有限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销售主要以批发为主,即使是在网络和电商如此发达的今天,受物流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农产品都是走批发的路子。批发地点大多都不是从农民的手中直接批发,而且批发的数量一般比较小,规模上也不够集中化,也就是说,在我国,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是比较高的。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拍卖和网上销售等农产品销售模式为农产品销售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契机,要想实现农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策略上的创新,就要加大力度开发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2网络背景下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2.1应用数据挖掘技术

农产品市场一直都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农产品销售一定要保障降低农产品的生产风险,保障农民的权益和利益。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南北地区的农产品在生产周期上和气候条件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也就很容易出现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两种极端市场现象。从这一点出发,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可以应用其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农产品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划分,最好是能够应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预判,降低农业的生产和销售风险。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对农产品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将各种因素考虑在内,将多种类型和同一种类不同生产地区和不同品种的农产品生产状况进行统计,以保障数据的全面;另一方面,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最终的汇总,特别是要将市场环境考虑在内,探索出一条网络时代背景下适合农产品销售和发展的营销策略和道路。

2.2打造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品牌的树立在销售策略上是重要的一环,在过去受到销售者和生产者的经营思路和经营理念的影响,未能树立起农产品的专属品牌,特别是一些粮食产品,一般只用种类进行大体的分类,而未能树立起自己的多样化品牌。而我国的农产品种类比较多,比如说,在广西和海南省,有芒果、椰子等热带水果,也有各种新鲜的蔬菜,这些蔬菜的视觉效果非常美,而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并不能直接感受到这些生物的魅力,所以农产品的销售者在进行销售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这些果蔬进行展示,让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红直播或者是图片感受到这些果蔬的魅力。这样不仅能够扩大产品的销量,最重要的是,这种新型的方法可以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农产品本身和农产品销售,从而起到树立农产品品牌的效果和目的。

2.3充分利用现代物流体系

篇3

1.2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良好

随着当前国内民众经济水平提升,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网络应用成本不断降低,截止到2013年年末,我国网民已经超过8亿,尤其是农村地区,是近年来网民数量增长最快的区域,无论是网民数量、结构年龄都意味着已经具备较好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众多移动终端、平台软件的出现进一步优化了销售平台的建设,农民群体可高效利用专业销售平台服务自身农产品销售,降低销售成本与信息畅通成本。当前国内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国内立体物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制约农产品销售的冷链物流困境已经得到显著改善,国内物流产业趋于专业化、精细化,制约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瓶颈已然不在,自然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根据当前调查数据来看,未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将保持着年25%的成长速率,市场规模也将破万亿,虽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市场潜力来看,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发展模式在国内必将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期[1]。

2.农产品网路营销问题分析

受信息技术、物流产业影响,目前国内物联网发展劲头十足,以淘宝、天猫、京东等一大批电商为代表的网络营销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对于国内多个地区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而言,产生了一定助益,但是无论从规模、发展速度还是产业进步空间来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还存在着制约瓶颈,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2.1农产品网络营销主体不明确

虽然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者尝试加入网络营销大军,但是从其所占比例来看还是偏低,农产品生产者中有一部分都因为自身认识、素质等因素影响了网络销售活动的开展。网络营销要求销售者至少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可顺利在销售平台上制作并信息,一部分还要求能够熟练进行网络维护与设计,这对于多数农民而言有一定难度,受限于自身素质,无法将网络营销化为销售优势,还有部分从业者由于网络销售存在较大的风险与安全隐患,所以犹豫不决,在参与网络销售方面顾虑重重,这些都进一步制约了农产品网销局面的打开。

2.2电商销售配套环境有待提升

农产品销售本身受限于季节、保鲜等因素,尤其是冷链物流当前虽然已经迎来较好发展局面,但是市场规模与流通需求不相符合,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在农业销售方面,专业营销人才的缺乏、销售主体规模偏小、销售针对性不足、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网络营销配套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都增加了网销发展的难度。虽然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主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机会,但是纵观全局,农产品网销还是存在诸多制约发展的难题[2]。

2.3农产品网络应营销创新策略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必须突破制约瓶颈,利用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配套优势,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服务于农产品立体化营销网络的打造,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缓解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实现产业升级。

2.3.1利用移动电子商务优势

所谓移动电子商务是指以个人移动处理终端(手机、平板电脑、PDA、笔记本电脑等)通信设备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活动,电子设备与技术的高度结合成功实现了移动式办公,在市场应用中提供花样繁多的各类服务。比如移动终端可处理个人银行、购物、交易、娱乐等服务,因其移动性特点,比之其他设备具有灵活性、便捷性等优势,突破了设备限制,实现实时性联通服务,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产品提供定制服务,无论是各类软件平台还是硬件设备,都进一步降低了使用难度,提升了使用性能,这对于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发展而言,无疑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环境与一个可靠的技术平台[3]。当前农产业销售的一大难点就是信息流通不畅,信息的畅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大小,农村地区受限于地区硬件原因,在销售方面先天弱势,不过凭借网络优势,可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借助固定终端、移动终端优势处理各类销售情况,配合应用设备、网站平台推出的各类应用服务可高效完成农产品销售处理。尤其是许多网站推出的针对农产品销售的定制服务,不仅提供了更为贴心的农产品销售服务指导与帮助,另外还可通过加强与网站的合作解决智能检索、农产品质量等级评定等问题,以便该产品更适用于网络销售模式。移动电子商务有益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可高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移动平台处理各类销售信息、求助信息发乎、农产品加工等问题,与营销大户、农民、农产加工企业提供优质交流平台,高效解决各类疑难需求。另外,移动终端厂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可有助于拓宽业务销售渠道,比如建立农业专家服务平台,利用微信、短信、微博等方式实现农户与专家、与厂家、合作社的交流,也可通过建立B2C与C2C电子商务平台达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推动农产品销售。

2.3.2利用物联网优势

农产品多数本身对季节性、保鲜性要求较高,在物流环节必须做好保险冷藏,一定程度上了增加了销售压力,尤其是供应链管理方便变得复杂,对于农民而言,限制了其市场销路的拓展。当前物联网建设作为国家重点发展课题,发展十分迅速,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也可借助物联网优势,做好冷藏保鲜运输处理,在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基础上缩短产品流通链,加快农产品销售速率,以高品质的农产品流通改变当前销售格局。物联网的发展是依托各类互联网技术与各类电子设备(扫描设备、感应设备、识别设备、定位设备等)而形成的巨大网络,在可提供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和各类人性化服务,利用该技术可对农产品追根溯源,利于供应链的管理。物联网将各类技术方案整合方便了信息供应链和物理供应量的整合与收集,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尤其是生鲜农产品,无论是流通便捷性还是安全性都得到保障,这无疑为网络营销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农产品高效营销而言事半功倍。

2.3.3利用客户关系管理优势

农产品销售中留住客户十分重要,做好客户关系管理意味着占据市场,因此必须要在深入了解客户的基础上根据客户属性、需求等从多角度剖析,采取不同的网络营销方案、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服务以此提升客户信任度、依赖度和忠诚度,减少客源流失。客户关系管理可利用大数据模式下数据挖掘来实现这一目的,当前国内众多电商平台拥有浩瀚如海的用户数据资料,可利用数据挖掘将潜在高价值信息与知识进行总结利用,比如分析不同客户群体消费特点、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分析农产品购买用户需求、心理等,将这些高价值信息以信息推送或信息定制的方式出售给销售平台上的广大商户,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更好的进行农产品销售策略的制定和农产品生产方案的制定。以数据挖掘为代表的用户数据利用有利于客户关系的经营管理,可对用户数据内在关联性做有效分析,通过及时分析当前农产品市场销售需求、用户需求、消费群体分布情况等制定高效营销策略,还可实时监控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回应,以便在竞争中占据领先,更好的完成产品销售使命。

篇4

笔者于金华尚湖,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实地观察等形式,展开调研活动,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最后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农产品营销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提出建议和对策。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年龄结构断档

图1 农产品种植户的年龄结构分布图

上图可以看出,当地从事农产品种植的人群中“老龄化”现象尤为突出。在尚湖镇农产品种植业的发展需要引入人才技术的背景下,年轻一代从事农产品种植的人员甚少。因此,如何让年轻人鞒猩泻镇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将尚湖镇的特色农产品推广向人民大众成为当地政府及人民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营业主体规模小且呈分散化

尚湖镇的农产品种植主要是以小型种植户居多,达到32.16%,农产品种植大户仅占4.70%,这说明目前尚湖镇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以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为基础和基本单位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优势与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下种植的优秀农产品结合,可以为当地的农产品开拓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市场。

(三)销售渠道单一

当地农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中介收购,大型农贸市场与中介签订收购合同。销售渠道相对单一,农民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然而通过互联网,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时间及地点的需求,风险较大,以至于在销售上过于依赖中介。如何发挥当地农村合作社的作用,解决农产品种植过于分散单一的局面及销售渠道的问题是当地政府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构建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模式

由于电子商务属于新兴事物,且当地的种植农户年龄普遍较高,对新兴事物接受度较低,因此需要通过生产合作社将农户统一管理,并由生产合作社通过相应的方式,构建“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所需要的人才、物流、平台在内的一系列电商销售生态系统,从而推动尚湖镇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销售。

(一)发展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

(1)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农产品交易。当前,尚湖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较为传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借助移动电子商务,利用网络的普及性与广域性,实现农产品现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分购联销等多种交易模式,从而拓宽尚湖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为了提升农产品质量,需要尚湖政府与合作社合作,构建农产品信息服务及农产品的物流渠道管理功能。需要通过生产合作社将农户统一管理,并由生产合作社通过相应的方式,建立“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所需要的人才,物流,平台在内的一系列配套设施。

(2)采取分购联销方式。农产品销售所具有的规模大、难保存、季节性等特点都是在开展农业移动商务活动的过程中理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适应这种特点,农业移动商务通过将分购联销的销售策略应用到具体流程中,会是传统农业营销策略和当代电子商务结合的一大亮点。合作经济体系的经营工作无论是销售还是购买,都取预购的方式,有很强的计划性,可以减少库存保管成本和运输成本。在销售和购买中,农业生产者利用规模大的优势,在市场中取得较高的谈判地位和优势价格,同时统--组织协调农产品生产者的活动,减少体系内部在价格上的内耗。合作社把利益的一部分让渡给农产品生产者。

(3)发展农产品信息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目的是触及农产品的销售,所以农产品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力求为买卖双方提供相关农产品的完整信息。农户可以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自家农产品生产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订制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同时农户可以在移动终端获取到各种高效、有用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农产品的供应信息,需求信息,农业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等,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二)落实农超对接,实现三赢局面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1)多种对接方式。①“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超市”模式。虽然尚湖镇政府倡导农超对接多年,但是在实际合作中一直存在农户与商超衔接不顺、农户无法理解商超的市场意图、商场不满意农户作物质量、超市话语权一家独大等问题。在这种模式中我们引入了政府和高校。政府可以进行提供土地和政策,积极组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寻找合适的超市进行合作,宣传“农超对接”的内涵和理念等。积极引入政府还可以制衡超市对合作社的控制能力,防止其一家独大。而高效,尤其是农业类高校可以给农民提供种植技术上的支持或者给农民提供定期的培训,这就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问题;②“超市+供销社+合作社+农户”模式。超市不直接与合作社进行对接,避免会花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寻找合适的合作社。因此,超市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供销社,供销社这时候就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供销社帮助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基地。目前北京物美超市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和山东供销社进行合作,且分为“供销社与超市联合直采”和“供销社在超市直营”两种;③“超市+合作农场”模式。由农业生产公司直接投资设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把土地租借给公司进行使用,或者通过土地入股。公司以尽量聘请当地租借土地的农民为员工进行农业生产,并定期给予农户发放租金或者红利。不同于传统“农超对接”模式的是连锁超市也可以入股此农业生产公司,或者进行直接控股进而可以主导整个农超对接流程。在这种模式中,超市和农户的关系更加紧密,农户可享受到更多的农超对接的好处。

图2 农超对接流程

(2)内外兼修、培植农产品特色

①在以上模式基础上,尚湖农业需要依据自身特色,发展高附加值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并根据当地的优势农业资源,结合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培育自身的特色品牌,加长自身农产品的深加工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采用科学的方式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并做到对农产品的分类挑选,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②对于超市而言,农超对接使超市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从而得以持续发展。首先其应搭建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配送平台,重点是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投入,以降低农产品损耗,保障农产品质量。同时,建立好与农超对接基地规模及零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鲜活农产品经营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广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和电子订货系统等,从而进一步推广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增强消费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心。

参考文献:

[1]陈永东.社区O2O新趋势:智能可持续闭环[J].广告大观,2014,(12).

篇5

传统的生鲜农产品销售主要以现场交易为主,这种销售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致使生鲜农产品销路狭窄。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关注到以电子商务模式为基础的网络销售对于生鲜农产品销售的巨大优势。因此,以网络零售为主要形式的C2C电子商务模式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其得以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网络销售为主的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找到了新的途径,使生鲜农产品的信息能够及时地传递出去,进而买卖双方通过网上交流达成共识,完成农产品交易。另一方面由于生鲜农产品自身的特点给销售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通过电子商务快捷的物流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销售中的不足。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更愿意在网上进行购物,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时间,也具有更大的选择权,从而购买到令自己满意的商品。从当前网上购物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网络购物每年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这就为生鲜农产品的C2C网络销售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我国主要以小规模、分散性的农业生产为主。使用C2C的网络销售模式可以为小型农户提供全新的销售模式,通过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直接网上交流,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还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减少人为炒作行为,从而使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保护。

3生鲜农产品C2C网络销售的发展现状

3.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我国也加大了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区域间存在很大差异,发展不平衡。农村网络设施比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很少具备上网条件,即使该地具有网络设施,其设备也相当落后,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农户网络销售受损,大大降低他们的使用积极性。

3.2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缺乏专业人才

要想做好生鲜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农产品供应商除了要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还需要有收集和分析农产品市场信息的能力,从而根据市场动态,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从销售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农户对电子商务相关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一些农户根本没有听说过电子商务这个概念,更不用说去使用它进行网络销售。

3.3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在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的交易中,买卖双方能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消费者能够对农产品的质量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而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在线交易,消费者无法掌控产品的质量,因而农产品的质量也是网上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此外,使用C2C电子商务模式进行网络销售的生鲜农产品大多是农户自产自销,造成产品质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一些商家还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也致使C2C网络销售发展缓慢。

3.4缺乏完善的物流体系

大多数生鲜农产品保质期短、易腐烂、不宜保存,这就大大提高了运输的难度和成本,也使生鲜农产品不宜进行远距离的流通,否则随着时间与距离的逐渐加长,将会给农产品物流带来巨大的损耗。此外,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这也严重制约了生鲜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其主要表现为配送时间过长,物流覆盖面较窄,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证等等。

3.5政府没有建立相关的保护制度

以B2B、B2C为基础的商务电子模式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与制度来支持其发展。而对于当下比较热门的C2C网络销售模式,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发展,对于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消费者以及销售者权益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保证,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受害者只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对于生鲜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久而久之就会给生鲜农产品的长远发展带来危害。

4提高生鲜农产品C2C网络销售的重要途径

4.1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网络基础设备落后是制约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实现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的良好发展,首先,要保证网络销售的硬件设施能够满足生鲜农产品销售的发展需要。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村网络的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生鲜农产品。此外,农民还可以利用农业信息网络服务站来掌握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动态,从而把握最佳销售时机,更好地参与市场销售,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4.2加强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人才的培养

网络技术的操作对象是人,只有专业人才才能够把网络技术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加强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政府需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尤其是对农民网络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技术运用水平以及C2C电子商务水平。其次,还要重视农民网络销售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学习,使他们认识网络销售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网络销售,在不断地实践工作中,提高生鲜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水平。最后,政府还要及时主动地观察本地生鲜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情况,对于农民出现的困难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同时还要定期举行交流会,加强网络销售的沟通与交流,互相分享销售心得,同时共同讨论出解决网络销售问题的办法,以保证网络销售的稳定发展。

4.3提高网络销售生鲜农产品的质量

网络消费者在进行购物时,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生鲜农产品,才能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才能够保证网络销售步入正轨,并越走越远。首先,国家和政府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标准的产品质量准则和质量检测流程,同时有质检部门对其进行严格检测,以为网络销售提品认证服务,从而提高网络销售的信誉度。其次,生鲜农产品销售者要有品牌意识,在网络销售中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效应,从而迎来大量的客源,为网络销售垫下坚实的基础。最后,C2C网站作为买卖双方的中间者,要建议相应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一定的保障制度,保证买卖双方都能够诚信办事。

4.4改进和完善物流体系

生鲜农产品的网上销售,离不开物流业的稳定发展,良好的物流体系能够为生鲜农产品的销售带来巨大的效益。因此,政府与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前物流业的发展特点,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物流体系。同时,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者要与高水平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物流损耗,同时还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以更好地促进生鲜农产品C2C网络销售的发展。

4.5政府要重视C2C网络销售相关制度的建立

生鲜农产品的C2C网络销售离不开政府相关制度的有力支持,只有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销售环境,才能够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一个比较完善和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要做好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保证他们的信息安全和网络维权工作,要有必要的执法监督手段,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网络行为要严惩不贷,从而为生鲜农产品销售做好制度上的保障工作。

篇6

在商业贸易活动中,电子商务是主要贸易方式,交易双方可以进行在线电子支付与网上交易,开展各种交易活动,例如,金融活动、交易活动、电子商务活动,目前,已经形成完善的商业运行模式。助农营销的主要目标是利用网络平台,将新媒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扩展销售渠道,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然而,部分中小型企业在电商运营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销售渠道过于单一,陷入了销售困难的窘境,尤其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平度草莓的运输渠道出现问题,积压大量产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应用电商新媒体营销助农脱贫存在的问题

1.1信息的不对称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0-60岁年龄段的农户是种植农产品的主要劳动力,其中包括春天草莓、夏天明村西瓜、秋季大泽山葡萄和冬季马家沟芹菜等,然而,部分农户思想观念较为传统,缺乏专业的指导,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在采用新媒体销售时,由于没有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导致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影响农产品的销售量。此外,在销售过程中,主要采用线下销售的方式售卖农产品,或者与商家达成合作,负责提供货源,销售渠道较为单一[1]。

1.2农副产品利润普遍较低

部分农户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往往会和商家与企业合作,虽然扩展了销售渠道,但是所获得的利益也会被分割。经过中间商的售卖,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甚至部分商家会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保证自身利益,由于价格变贵,导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会逐渐降低,农户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

1.3知名本土化

我国地广物博,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产品,虽然平度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但是消费群体有限,若是只在本地售卖,无法让更多人尝到新鲜的农产品,因此,需要优化营销模式,利用新媒体与电子商务,扩大农产品的影响力,吸引各地的消费者品尝平度高质量果蔬,增加销售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应用电商新媒体营销助农脱贫的具体方法

2.1调查平度农产品情况

平度农产品种类众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春天草莓、夏天明村西瓜、秋季大泽山葡萄、冬季马家沟芹菜,四季各有不同的特色。首先,春天草莓。平度素有蔬菜生产基地之称,其中草莓是主要农产品之一,因此当地有“胶东草莓第一镇”的名号。草莓主要种植在平度市白沙河街道,目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种出的草莓营养丰富、果香浓郁、果肉、酸甜适中,深受消费者的好评。由于草莓接触地面,因此不会受到污染,十分健康。通常每年有四个月,可以大量销售草莓,每天销售量高达十万金,收益十分可观。其次,夏天明村西瓜。明村西瓜主要种植在北纬36.9度胶莱河畔,当地具有昼夜温差大与土地肥沃等优势,适合种植特色瓜果。从1993年开始,平度人民开始种植明村西瓜,经过不断提高种植水平,取得了相关的产品认证,目前,主要利用简易棚与大拱棚等进行种植,每年可以获得4亿公斤的总产量。明村西瓜具有众多优势,例如含有硒元素、含糖量高、品种多、口感细腻,而且可以长时间运输。明村镇共种植了20000亩的大田西瓜与10000余亩的简易棚西瓜等,品种包含20多个,例如,袖珍、冠龙、无籽等,每年可以生产15万吨的西瓜。目前,明村镇的高档示范样板棚已经高达12个,被称为西瓜产品技术示范基地[2]。再次,秋季大泽山葡萄。在平度北部大泽山西麓30里范围内,是种植大泽山葡萄的主要地点,离高速公路20公里,具有便利的交通环境,该地被称为“葡萄之乡”,栽培历史高达300年以上,品种高达100多个,例如,红鸡心、龙眼、玫瑰露、玫瑰香等,具有香味浓郁、含糖量高、口味宜人、香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等特点,其中含糖量最高为33度以上,而且含有氨基酸与维生素,具有防癌、减肥、滋润肌肤等功效,受到各地人民的追捧。大泽山葡萄果穗整齐均匀,果肉晶莹,明显有果面白霜,具有良好的弹性,属于绿色食品,一般在地窖与保鲜库中保存,其中相对湿度为80%,而存放库的温度保持在0-3℃。当地人民利用百醇、赤霞珠、莎当妮等品种,可以进行酿酒,制作的酒香气浓郁,让人回味无穷。最后,冬季马家沟芹菜。在平度马家沟附近,种植了大量的芹菜,主要特点是清香酥脆、棵大鲜嫩、梗直空心,有利于促进食欲,由于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种植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的质量。芹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铁等,具有丰富的营养,以及独特的香味,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作用,例如排毒养颜、清热止咳、平肝降压、治疗高血压等,因此是当地餐桌经常出现的蔬菜。

2.2利用电子商务助农

在2020年春节期间,淘宝设立10亿爱心助农基金,利用阿里助农的板块,实施了多项助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农产品信息具有滞后性,对销售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淘宝开通爱心助农专线,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收集相关信息,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有力依据。第二,设立独立的农产品特卖专区,农业人员可以在软件品台上直播农产品,向消费者全面讲解口味与特点,消除消费者的疑虑,有利于增加销售量。此外,京东在助农方面也实施了25项措施,例如,增加农产品的消费渠道,其中包括友家铺子、七鲜超市、京东生鲜等,增加了品牌影响力,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购买的渠道,从而增加农户的销售量与经济效益。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在疫情防控期间,京东卖出了4000吨的生鲜产品,销售量比以往增长370%,由此可见,生鲜电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农业人员需要学习其他地区销售的经验,利用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标准化体系。农户需要规范化管理农产品,选择可靠的合作商家,优化销售流程,从生产采购到运输销售,采用规范的销售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商家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情况,对销售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利用电商销售模式,构建产业链加工体系,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生产,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打造生鲜水果品牌。平度一年四季具有独特的农产品,可以建立农产品品牌,遵循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明确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在控制产品质量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测,获得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认证,以及无农药残留认证,为建立品牌提供有力保障。在包装与运输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分析当地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保鲜与冷藏,确保将新鲜的农产品顺利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使其对该品牌产生信任感,从而增加宣传力度与影响力,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在夏季与冬季温度差异较大的季节,需要做好降温与保温措施,并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物流企业,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同时,由于毕竟是生鲜产品,难保不会出现损害的情况,因此做好售后工作至关重要,有效解决对消费者造成的困扰,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第三,优化销售流程。农业企业需要不断优化销售流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对销售策略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可以利用电商等平台进行相关的直播,增强推广效果,实施精准扶贫[3]。

2.3分析电子商务与新媒体运营的优缺点

篇7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以上关于网络营销的模式和策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出:当前研究比较关注网络营销模式、手段、功能等领域,而对于网络营销策略的系统论述并不多,而且大多数没有实践环节。更重要的是国内外对于某一地区及某一领域产品的网络销售模式和策略的研究较少,关于以及文化产品网络营销的研究就更少。鉴于以上方面,针对本研究,把文化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如何优化其文化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及策略问题,使其能够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研究的内容、主要观点及应用价值分析

3.1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文献研究:说明文化产品的内容、特点及发展趋势,并分析在网络环境下文化产品传统营销模式与网络营销模式区别及优劣。(2)实证研究:通过对文化产品特点及网络营销环境的分析,提出与之相应的网络营销模式及影响因素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构建文化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体系。(3)提出文化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并给出未来发展方向。

篇8

一、蔬菜流通渠道基本情况

生鲜蔬菜供应链中承接农民的生产行为的是销售行为,蔬菜作为商品,增值主要在生产和销售中实现,蔬菜供应链涉及生产要素供应商、农户、主要营销渠道(批发市场、零售渠道)。

二、蔬菜主要流通渠道分析

(一)批发市场及其空间分布

呼和浩特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近些年发展迅速,在呼和浩特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流通渠道。目前呼和浩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双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馨芳园农贸批发市场、惠东农贸批发市场、美通蔬菜批发市场、南郊蔬菜批发市场、石羊桥蔬菜批发部交易市场、玉泉区幸福瓜果蔬菜批发市场以及即将投入使用的保全庄农贸市场和西龙王庙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两个新建的大型农产品销售市场。

对于早期建立的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未来发展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规模小、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功能单一、交易方式原始、,物流与信息功能不畅等,蔬菜流通安全难以保障。再加上多数批发市场信息网络体系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发挥统一开放市场信息的作用。产销环节太多导致层层加价,客观上也阻碍了蔬菜商品的快速流通。据有关调查,目前呼和浩特市蔬菜商品从农户手中销售到最终消费者这一过程中,外调菜平均加价率达100%,地产菜平均加价率也高达80%。由此可知呼和浩特市传统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功能已跟不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为了解决批发市场功能落后的问题,近几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积极吸收国内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经验,尝试引进现代管理系统以及物流运营设备,加速了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的升级换代。

(二)菜市场空间分布

目前,呼和浩特市场的蔬菜供应基本都能达到品种繁多、价格合理且新鲜的优点,但是菜市场的建设仍然比较滞后。目前呼和浩特市政积极推动标准化菜场的改造工程,以改善老式传统菜市场的销售环境。

截至2010年,呼和浩特市200平方米以上的菜市场有 28个,50~200平方米之间的菜店111个,50平方米以下的菜店2000余家。尽管菜市场的数量较前些年有很大的增长,但与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规划不合理、设施简陋、规范不够等问题。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菜场网点配置明显不足,绝大多数社区具有一定规模能够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便民菜市场屈指可数,而现有的便民菜市场大多设施陈旧,功能不全,难以满足消费便利和保障安全的基本要求,急需进行标准化改造。

(三)超市空间分布

超市尤其是连锁超市具有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和相对完善的货源途径等经营特征,使其在食品安全及卫生防疫方面的优势远胜于一般菜市场,也有利于从源头上对食品安全加强监管。因此,未来应大力培育生鲜超市,特别是推进将标准型超市改造成生鲜加强型超市,这一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目前,呼和浩特市内的联华、华联、维多利、美特好、丽都等超市已经开始提供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服务。但是,此类生鲜超市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超市还没有建立以自己为主体的生鲜食品供应链,而只是将业务包给供应商经营。由于有了这一道中间环节,超市内的生鲜食品在新鲜度、品种、价格等方面与农贸市场相比缺少了竞争力。而从生鲜商品的供给方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还多是以小家小户的生产方式为主,规范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还很少,因此也难以满足连锁超市这种规范的高标准的大批量需求。针对目前呼和浩特市蔬菜商品流通发展现状,要大力培育生鲜超市。这无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需要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深入筹划。

二、呼和浩特目前主要的蔬菜流通渠道优劣比较

篇9

一、电子商务在国外农业领域的应用

截至2008年,全球正在运行的农业和食品领域的电子商务网站有10000~15000个,占同期全球电子商务网站总数的10~16%,其中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和欧洲[1]。

美国较著名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如“农场投标网”,注册用户近100万,其中10%是美国以外的用户。又如“XS农业网”,其经营范围主要涉及种子、农业生产工具以及化肥农药等产品,该网站1999年成立之初就有1万名农场主成为注册用户。

欧洲是继美国之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地区,欧洲比较著名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是农场在线,它是英国最主要的B2B模式电子商务网站之一,目前已有注册农民280000人。调查表明,该网站60~70%的用户平均每天登陆一次,占用系统时间7~8分 钟,平均每月总下载量达到1500万页[2]。

(一)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日趋专业化,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

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电子商务正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已有网站根据其市场和用户定位的不同,可以分别电子市场和信息咨询两大主要类型。前者的目标是实现 农业商品交易的电子化,后者则以实现市场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目的。不同类型的农业电子商务的功能和技术优势也各不相同。论文格式。

1、电子市场类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其销售产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即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站、农业服务销售网站和农产品销售网站。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站主要经营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资源和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农机设备、农药、畜药、饲料等,比较著名的网站如以出租和销售农用土地为主的“农场与土地网”,销售农机设备为主的“拖拉机在线”等。农业服务销售网站主要提供与农业有关的金融、财务、保险、物流、运输和仓储等的网络化和电子化服务;而农产品销售网站则主要以拍卖方式销售各种农产品,比较著名的网站有欧洲的“水产品网”和美国的“种牛网”等。

2、信息咨询为主的电子商务网站,根据所提供信息的不同,可以分两类,即以提供市场信息为主的农业市场信息网站,和以提供农业生产和管理咨询为主的农事咨询网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农业在线”,和“农事咨询网”等。论文格式。

二、发展电子商务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与意义。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流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软肋”,严重地制约着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因此,如何建立一种市场信息畅通、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已成为降低我国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促进农民 增收的重大现实问题。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商务信息平台,则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成熟完善的技术条件。

(一)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加速农业信息流通,为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信息交流,农户往往凭借自己往年的价格经验来选择生产项目,确定生产规模,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安排被动,进而造成一些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农业生产整体的稳定性和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利用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就可以跨跃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 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环节,提高农业效益。

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功能也有待完善。因此农产品销售仍然存在着渠道窄、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等问题。广大农户由于生产规模小而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与掌握往往处于劣势,自身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失。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网上交易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交易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新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方式,让供求双方最大可能的直接进行交易,可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三)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在进行农产品销售中一直沿用古老的传统方式,根本不具备现代商品营销所必需的市场调查分析、评估与预测、市场定位、产品品牌包装、 服务与促销等多种手段,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而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则不仅能实现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销售、售前和售后 服务,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及生产安排等多项商业活动,还能带动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金融、物流、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是未来的战略性市场。论文格式。

目前,我国农村网民已经超过3700万,涉农网站17822个。基本上覆盖了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市场流通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当前,农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尤其强烈。特别是一些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旅游文化型、商业贸易型、产业集聚型以及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农村更需要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全国的15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近100万农村经营大户,200多万农民经纪人以及遍布各地的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急需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及时获取市场行情,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急需及时获取农业新技术、市场新信息,以及产品开发新领域和网络营销新技能。以更好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

农业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和需求资源的提升,急需尽快发展和建设具有整合增值能力的、有品牌效应的、能适应农业发展新需求的电子商务网。因此,对于具有这种发展潜力的涉农网站,必将会提升政府以及金融界的支持力度,积极吸纳有运营管理经验的电子商务人才,整合社会资源,延伸网上服务,打造一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有品牌效应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为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流通由“大棚批发”向“现代物流”的升级,超前运作、全方位加强了鱼、禽、畜、菜、花、果、粮、棉等现代农业信息资源库建设。目前已在3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信息采集点,还建立了农机、畜牧、水产等15个专业网站,开发了番茄、樱桃、海水工厂化养鱼等10个农业专家网络系统;培育了济南、东营、农业厅信息中心、佳宝乳业等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为全面加快山东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探索和尝试,让广大农民眼见了电子商务的威力和实效。

三、 对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思考。

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互联网是农业电子商务和基础。只有为农民提供用的上、用得起的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2008年全国有1458家农业网站,其中有67.5%的农业网站有电子商务服务,可见随着农业互联网的普及及农村网民的增长,农业电子商务呈现直线上升态势[4]。目前已有一些较为成功的涉农网站,如阿里巴巴农业市场、中国农业网 、农业在线、农网、中国粮食贸易网、中国种子网和北方种业网等,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陕西是地处祖国的西北地区,受环境、经济、技术和人才等多种条件因素的制约,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与中、东部地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是,陕西又是最需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地方。这是因为,陕西3673.7万人中,66%以上在农村。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陕西的农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建成了国家优质粮棉生产基地,而且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种植业与旅游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远离国际国内市场,运距长,交易成本大,造成一些很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一直存在着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陕西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展较快,农民对网络和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利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目前,陕西已经建立并开通的涉农网站有500多个,这就为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今后应该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8年7月公布的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陕西互联网络用户人数为258万,仅占全国上网总人数的2.7%。而其中仅有3.7%的网民是从事农、林、牧、渔行业,并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身处城市的相关机构和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 而在广大农村,由于受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农民收入低,教育和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还缺乏应有的认识。今后要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和广大农民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完善。

尽管我国的一些著名电子商务网站如阿里巴巴等,已经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进入了收入和利润增长时期。但是仍有许多电子商务网站至今仍处于亏损阶段,最重要的原因是许多网站是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的,事先没有做好市场调查,网站定位不明确,“摆样子、装门面”、“人云亦云”和“大而全”的现象比较严重。今后 应当进一步鼓励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提倡由一些大型的涉农企业和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专业化的电子商务网站,以明确用户群体,不断提高网站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陕西特产数不胜数,但真正作为统一品牌对外宣传、实现销售的平台以前还没有出现过。在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一直相对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适应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今后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加快实施农产品包装化、商标化销售策略。另一方面,政府或行业协调机构应该尽快引导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加快执行国家的有关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重量标准和包装规格等标准体系,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实现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奠定基础。

(四)尽快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相关机制和体系,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目前陕西的农产品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企业信誉差、资金拖次等问题也很严重。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健全开展电子商务所必需的配套信用认证、信息传输、物流配送、支付系统,以及税收、网络安全等相关的体系和法律法规。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创建良好的技术和法律环境,维护网络安全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在农产品电子交易和消费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时代。我国农业要实现现代化,要发展要应对WTO的挑战,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培训逐渐深入民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在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下,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再是遥远的事情。

参考文献

1.Paul Wilson. An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for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Sector. European Commission. 1-20

2.JeffHopkins, Mitch Morehart. Farms, the Internet & E-commerce: Adoption &Implications. Agricultural Outlook,2001(11):17-20

篇10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存在问题分析农产品主要是指农民种植或养殖的农畜产品,一般包括了没有经过加工或包装的粮食、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常温下保存时间不长。农产品具有几个特性,即生物本质属性,时效性较强,差异性明显,季节性强,产在农村,销往城市。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农产品在流通中也具有特殊性,即流通运输成本高,流通方式落后,流通制度不完善,批发市场地位重要,农民个体在农产品流通中作用显著,物流与商流的统一。此外,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农产品流通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流通主体多元化、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效率低、损耗大;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服务薄弱、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农产品包装质量差、缺乏品牌、附加值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础薄弱;农民自身条件限制;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3]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的几种流通模式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方式主要有两种,企业自建型或产地与企业共建型。前者由农产品销售企业或大型超市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这种模式虽然拓宽了企业销售渠道,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负担,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发展。后者属于常说的农超对接模式,它通常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同超市或者大型流通企业共建电子商务平台,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促进农户与超市之间的合理分配,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但是,它忽略了农产品价值的提升。[4]因此,本文认为,以上这两种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模式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应该建立一个趋利避害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即建立一个以加工、销售为主并充分结合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将针对农产品的需求差异性进行配送,将大大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户收入,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让农户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从而促进市场供需的平衡性发展。在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下,农产品流通将变得更为便捷,超市、零售商、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网络选购所需农产品,配送中心也可以通过订单来制定配送计划,从而使得农产品进入到超市、零售商或消费者手中。它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农户—配送中心—消费者的流通过程,只是它的流通环节大大简化了,并在将来必然会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付款方式,并凭借自身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大大促进农产品流通与交易方式的进一步革新。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实施策略虽然说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面临着以上各种问题,但是,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农产品相关的流通基础设施也已初具规模,这奠定了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基础。然而,我国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手段流通,有着鲜明的需求特征。诸如农产品品种繁多、物流量大;农产品配送风险大,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配送技术要求较高等。我国现有的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已无法很好地适应现代的农产品流通需求,应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那么,以上几种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实现,到底需要哪些具体实施策略呢?1.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信息时代,农产品流通要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其发展与应用当然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网络、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和组织协调等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它仅仅依靠农户与企业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出政府的总体规划与全局指导作用,尤其是要制定出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农产品流通减少甚至消除很多障碍,为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明确发展战略与法规支持,为农产品提供良好的电子商务流通环境。只有在政府的推进之下,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流通平台才能够具有一定的品牌化与标准化特色,大力推行相关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投入等,为农产品在线品牌战略与销售策略提供坚强的政府后盾,让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做到有法可依。2.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网络。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的特点,往往表现出参与的个体与组织繁多,离散性较强,层次偏低,组织化程度远远不够。因而,本文认为应该针对农产品的这种特殊性,积极构建一个以供销社合作社为中心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网络,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把本来较为分散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机联系起来,而且这些合作组织对农村市场与农民需求了解的更为透彻,应该是我国农村中最大的流通组织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积极作用,建设一个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推进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通过供销社来采集和传播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并集中多种网络资源,形成一个自上而下遍布农村的完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从而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供广泛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3.注重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电子商务环境下要实现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还需要从相关人才培养方面入手。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流通平台,离不开农户的参与。然而,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因此,针对目前这种状况,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长期方案来教育农民,尤其要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掌握一些必备技术知识,还要能够熟悉经营策略的新时期农民。这些农民应该要对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从网络上搜索所需的各类信息,还要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相关的农产品交易。那么,政府就要为农民提供便利的上网条件,制定优惠政策,还引导一些大学生下乡进行电子商务的示范与推广活动,从而使得农民成为新一批电子商务人才,有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建设与发展。[5]

篇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世界各国相继开始建设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大幅度增加,网上资源日益丰富,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关注与参与,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1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发展现况

何谓电子商务?目前还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简单地说,电子商务就是指商务活动的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 等业务交易的过程。电子商务通常缩写为EC(Electronic Commerce),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模式,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易用性、广域性和 互通性,实现了快速可靠的网络化商务信息交流和业务交易。

电子商务根据其对参与交易方定位的不同,可以分为B to B(B2B,企业对企业)和B to C(B2C,企业对消费者)两种模式。而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功能设置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市场(E-marketplace)网站、电子销售(E-distributor)网站、电子购买(E- procurement)网站三类。其中,电子市场网站的设计是站在中立的立场,因此在进行核心技术研发时,既要考虑到购买方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也要考虑到销售方的利益;电子销售商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销售商,因此它在功能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消除或替代现存的销售链的某些环节。而电子购买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买主,其目的是通过网站聚集网上买主,通过大宗购买降低价格。

据统计,截至2001年,全球正在运行的电子商务网站有25000个。其中,B2B模式占的比重较大,2000年已达到60%,预计未来将上升到近80%。电子商务交易总价值1998年为80多亿美元,2000年达到近6000亿美元,预计2003至2004年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2.2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据估计,截至2001年,全球正在运行的农业和食品领域的电子商务网站有1000~1500个,占同期全球电子商务网站总数的4~6%,其中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和欧洲。

美国是互联网技术的发源地,也是目前世界上互联网应用最普及的国家。2001年,美国农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对216万多家美国农场互联网应用情况的调查表明,美国农民在网上的主要活动是信息收集、财务管理、网上采购和农产品销售等,这几乎涵盖了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功能。2000年,美国农场的网上 交易额为6.65亿美元,占农场全部交易额的0.33%。其中网上购买额为3.78亿美元,购买的主要产品是机械设备,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等,特别是生产 资料的网上购买量已占总购买量的35%;网上销售额2.87亿美元,其中66%为畜产品,34%为农产品。据预测,到2005年,美国农业领域的网上交易 额将占到整个网上交易额的14%。

美国较著名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如“农场投标网”,注册用户近10万,其中10%是美国以外的用 户。又如“XS农业网”,其经营范围主要涉及种子、农业生产工具以及化肥农药等产品,该网站1999年成立之初就有1万名农场主成为注册用户。

欧洲是继美国之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最快的地区,欧洲比较著名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是农场在线,它是英国最主要的B2B模式电子商务网站之一,目前已有注册农民18000人。调查表明,该网站60~70%的用户平均每天登陆一次,占用系统时间7~8分 钟,平均每月总下载量达到150万页。

2.3 国外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

1、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目前整个北美大陆的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为49.2%。而据美国农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的调查,2000年美国农场的计算机普及率为55%,Internet接入率达到24%。与此同时,欧洲互联网用户的普及率也达到34%,其中的一些国家如瑞典、英国和法国还分别达到65.2%、45.6% 和31.6%。这表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2、电信资费不断下降,保障农业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据经合组织(OECD)测算,目前发达国家的电话费水平仅为60年前的1.5%。与此相应的是,近年来互联网的平均通讯费也不断下降,仅1999年10月到2000年3月,每月20小时的网络平均使用费就下降了15%,而每月40小时的网络平均使用费也下降了17%。而且一些国家还计划进一步下调网络使用费,这就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提供了条件。

3、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日趋专业化,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服务。

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电子商务正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已有网站根据其市场和用户定位的不同,可以分别电子市场和信息咨询两大主要类型。前者的目标是实现 农业商品交易的电子化,后者则以实现市场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目的。不同类型的农业电子商务的功能和技术优势也各不相同。

(1)电子市场类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其销售产品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即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站、农业服务销售网站和农产品销售网站。农业生产资 料销售网站主要经营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资源和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农机设备、农药、畜药、饲料等,比较著名的网站如以出租和销售农用土地为主的“农场与土地 网”,销售农机设备为主的“拖拉机在线”等。农业服务销售网站主要提供与农业有关的金融、财务、保险、物流、运输和仓储等的网络化和电子化服 务;而农产品销售网站则主要以拍卖方式销售各种农产品,比较著名的网站有欧洲的“水产品网”和美国的“种牛 网”等。

(2)信息咨询为主的电子商务网站,根据所提供信息的不同,可以分两类,即以 提供市场信息为主的农业市场信息网站,和以提供农业生产和管理咨询为主的农事咨询网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农业在线”,和“农事咨询网”等。

3. 发展电子商务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与意义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 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流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软肋”,严重地制约着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因此,如何建立一种市场信息畅通、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已成为降低我国农产品交易成本,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促进农民 增收的重大现实问题。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商务信息平台,则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成熟完善的技术条件。

3.1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加速农业信息流通,为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信息交流,农户往往凭借自己往年的价格经验来选择生产项目,确定生产规模,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安排被动,进而造成一些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农业生产整体的稳定性和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利用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就可以跨跃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 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3.2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环节,提高农业效益。

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功能也有待完善。因此农产品销售仍然存在着渠道窄、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等问题。广大农户由于生产规模小而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与掌握往往处于劣势,自身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失。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网上交易平台,可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交易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新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方式,让供求双方最大可能的直接进行交易,可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3.3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在进行农产品销售中一直沿用古老的传统方式,根本不具备现代商品营销所必需的市场调查分析、评估与预测、市场定位、产品品牌包装、 服务与促销等多种手段,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而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则不仅能实现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销售、售前和售后 服务,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及生产安排等多项商业活动,还能带动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金融、物流、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 业产业化的进程。

4 对我区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思考。

目前在我国电子商务还仅仅是刚刚起步。据统计,截至2000年,全国共有B to C网站677家,持续运营的有205家;B to B网站有370 家。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771.6亿元人民币,其中B to B交易额为767.7亿元人民币,B to C交易额为3.9亿元人民币。尽管在这些电子商 务网站中,已有一些较为成功的涉农网站,如阿里巴巴农业市场、中国农业网 、农业在线、农网、中国粮食贸易网、中国种子网和北方种业网等,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使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新疆是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环境、经济、技术和人才等多种条件因素的制约,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与中、东部地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是,新疆又是最需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地方。这是因为,新疆1800多万人中,66%以上在农村。尽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新疆的农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而且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特色园艺业和畜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新疆远离国际国内市 场,运距长,交易成本大,造成一些很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一直存在着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新疆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发展较快,农民对网络和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 利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新疆已经建立并开通的涉农网站有30多个,这就为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今后应该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 的工作:

4.1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04年1月公布的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疆互联网络用户人数为117.8万,仅 占全国上网总人数的1.5%。而其中仅有3.7%的网民是从事农、林、牧、渔行业,并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身处城市的相关机构和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 而在广大农村,由于受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农民收入低,教育和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还缺乏应有的认识。今后要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水平和广大农民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4.2 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完善。

尽管我国的一些著名电子商务网站如阿里巴巴等,已经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进入了收入和利润增长时期。但是仍有许多电子商务网站至今仍处于亏损阶段,最重要的原因是许多网站是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的,事先没有做好市场调查,网站定位不明确,“摆样子、装门面”、“人云亦云”和“大而全”的现象比较严重。今后 应当进一步鼓励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中引入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提倡由一些大型的涉农企业和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专业化的电子商务网站,以明确用户群体,不断提高网站的经济效益。

4.3 加快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商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而新疆在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一直相对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 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适应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今后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加快实施农产品包装化、商标化销售策略。另一方面,政府或行业协调机构应该尽快引导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加快执行国家的有关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重量标准和包装规格等标准体系,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实现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奠定基础。

4.4 尽快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相关机制和体系,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目前新疆的农产品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企业信誉差、资金拖次等问题也很严重。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健全开展电子商务所必需的配套信用认证、信息传输、物流配送、支付系统,以及税收、网络安全等相关的体系和法律法规。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创建良好的技术和法律环境,维护网络安全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在农产品电子交易和消费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Paul Wilson.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for E-commerce in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European Commission. 1-20

2.Jeff Hopkins, Mitch Morehart. Farms, the Internet & E-commerce: Adoption & Implications. Agricultural Outlook,2001(11): 17-20

3.张磊等 中国农业产业化与电子商务《世界农业》2001(7):18-19,26

4.吴玉刚 黄世祥 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计算机与农业》2000(10):6-9

篇12

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经济是关系到我国民生和社会发展的支柱经济,传统经营手段和区域市场拓展是当前我国农产品经营的主要销售渠道。渠道模式的落后和信息不对称使我国农产品经营存在供需难对等,经营不畅等问题,转变思维模式,大力拓展农产品经营渠道途径,开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活动,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农村的全面进步,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由于农民本身的条件约束,缺乏对农产品信息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我国目前农村网络基础建设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64万多家,而涉农网站不足电商网站总数比例的3%。涉农网站的覆盖率依然低成为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本问题之一。相对全球范围内相比较,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短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息化的人才。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中技术人员的缺乏较为严重。自古以来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没有相互依托与融合,这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运营和维护等,都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缺乏高素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是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瓶颈。

(三)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不完善。受季节和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严重,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更好地利用产品编码化和分级标准化以及包装规格化等手段,目的是为了产品的交易提供便利。与此同时,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生产区域都相对分散,附加值较低,品类繁多,因而农产品不能大量保存,而且还不能一起加工和销售。这严重阻碍着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的发展。

(四)交易主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销售经验比较欠缺。农民朋友和行业的参与者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对网络信息知识的缺乏,许多农民及企业没有认识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巨大发展潜力。

(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农业生产人员相对分散、生成规模小等因素,因此,发展现在物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现代化物流配送的很少。物流配送需要大量的保鲜设备,而目前现在的设备老旧,在运输设备和人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各级部门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为进一步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力的基础条件。继续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带头开展和建设多媒体信息化服务。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上的不足。鼓励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中来,构建安全、稳定、开放的网络体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鼓励和帮助农民开展各类商务活动。

(二)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首先,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应发挥指导作用,鼓励各级教育机构开设农业信息化或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的农业信息化人才。重视我国各高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相关专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鼓励相关专业人才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工作。同时,开展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及讲座,以提高广大农业人员的信息能力,培养和储备人才。最后,开展远程技术支持,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农民信息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三)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建设。政府应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质量认证与管理。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有关组织或企业进行品牌申报和产品认证。大力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加快实施农产品包装化、商标化销售策略。主要抓住以下方面的建设:一是利用一些优惠政策,帮助相关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二是强化农产品信息的准确和质量保证,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知识水平。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等。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行业应积极引导和促进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执行国家的有关农产品质量重量标准、等级标准、包装规格等,为实现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奠定基础。

(四)对参与者进行引导和培训,强化电子商务意识。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是前提。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想快速发展,必须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树立广大农民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企业和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网络信息化人才,推广网络信息化应用水平,让农民朋友近距离地接触网络、使用网络、才能了解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利益所在。

(五)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农产品物流系统,大力提升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建设。将农产品物流体系覆盖到各个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培育一批相关的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加大物流设备和资金上的投入,将它们发展成为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支柱企业。努力建设和培育一批产区大型重点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较大的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

在世界信息化和网络化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坚定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信念,大力培养电子商务方面的技术人才,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物流体系等。坚持正对的发展方向,稳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改革和建设,相信未来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必将取得稳步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1“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概述

新时期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了首要经济发展形式,时代印记较为明显。当下互联网作为基础平台能够对生活中存在的所有要素进行管理和分类,使其融入各个行业中,推动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为了对“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发展模式做出保障,就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合理的保障措施,增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信息平台的融合,构建新型经济增长点,促使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主要变革环节,应该以互联网创新为基础不断朝着产业化、智能化前进。现阶段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智能性、系统性,所以这时进行资源合理配置能够加速农业经济发展。电子商务销售渠道的出现扩展了农产品销售范围,使经营更加便捷。互联网信息时代下,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使信息交流更加有效,拉近了农业生产方和经营方的交流与沟通,使农业产品在市场占有优势地位。

2“互联网+”时代下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其一,“互联网+”时代可以有效调整中国农业生产结构。“互联网+”时展模式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对农产品结构进行升级与优化,完善农业内部产业类型。由于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可以保证农业工作者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查询相关农业数据,从而借助各种数据信息掌握农产品的市场走向,进一步提升农业工作者的种植收益。另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政府部门对于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条例,并顺应政策调整农产品结构,使农业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在互联网中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内容,比如服务业、工业、农业等,农业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行各业的实际内容,掌握农业的发展走向,建立较为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环境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而互联网的特殊性也能够使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保证新技术产品的灵活有效应用,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大众展示农业新技术产品,使农业工作者能够及时找到与其对应的发展途径,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其二,“互联网+”时代可以使农业经济发展获得多重效益。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应用互联网发展模式,进一步节约农业工作者的种植成本,从而提升农业工作者的经济效益。互联网具有多样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互联网技术使用,引导农业工作者获得市场动态信息,基于市场发展走向使农业工作者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提升解决相关问题的灵活性。农业工作者为了更好的将信息化基础优势发挥出来可以使用信息化网络交易平台,这样能够简化交易程序,提升交易便捷性和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使农业技术能够实现有效发展,提高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三,“互联网+”时代可以有效优化农业生产技术。互联网时代下现代农业可以充分使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进行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把农业发展模式转化成技术型生产模式使其迎合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将创新能力作为农业发展重要标准推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

3“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手段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下,结合农业发展情况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质量。互联网发展为农业经济提供了相应的平台,因此有效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将能源资源优化和整合,并扩充农业经济发展范围,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实施优化配置。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出与其相对应的发展策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该从不同方面分析信息化技术,例如对农业发展过程中水土、肥料等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农业经济发展不断创新并及时掌握市场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销售策略,扩大农业经济发展效益[1]。其次,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互联网建设,完善信息交流渠道。在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时需要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农业发展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互联网信息平台,重点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将农业产品与电子商务相融合。“互联网+”时代下能够使信息实时性得到提升,想要增加经济收益就需要掌握农业市场信息。在农业生产中,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用于农业机械,还能够用于产品营销。农业工作者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及时了解行业信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扩大农产品宣传、销售范围,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可以实现新型的农业订单营销模式。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制定合理的制度与政策有效维护农业工作者的基本收益,引入电子商务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农产品的精细化管理。完善的农业互联网建设不但能够为电子商务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提供支撑。相关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农业具体发展过程,尤其是通讯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关研究人员还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业发展模式的更新,从而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潮流[2]。最后,对农业工作者进行相应的培训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铺垫。农业工作者思想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变,认识到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接受机械化农业生产。可以采用试验田作业方式进行直观对比,利用机械化在一片试验田内进行生产,而另一片试验田采取人工生产方式,对比两组试验田的生产效率。经过较为直观的对比可以发现,机械化生产的生产效率较高,质量较好,不但能够节约人力支出,还更加高效。这时农业工作者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推广农业机械化和互联网技术,可以拍摄农业机械化生产视频扩大农业机械化的思想普及程度。“互联网+”时代下,想要将农业机械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还应该对农业工作者进行机械化管理培训,使机械生产方式更加高效。可以通过扩大农业机械管理宣传使农业工作者了解农业生产中应用机械化的优势,在实际推广培训的时候可以基于农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对于一些专业水平较高具有农业知识的农业工作者,可以开展技术培训,对周边农业生产者进行技术普及。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培训人员进行培训,使农业工作者能够接触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理念,从而实现有效的农业生产。信息平台的建立完毕后还需要对农业工作者进行信息培训,使农业工作者充分了解农业信息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农业工作者及时了解产业结构和市场变化,定期组织培训工作,可以提升其互联网意识,使互联网技术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3]。

4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新技术不但能够提升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也能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便捷。农业经济想要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创新和改善,就应该在新时代下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程云飞."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8,000(00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