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评价体系的构建(1)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左美云等[3]提出的五阶段信息化成熟度模型(IMM)对后继学者及管理者在研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问题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IMM模型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模型,在具体运用时,还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更为具体的细分类指标。因而,本文引入IMM模型,并运用德尔菲法,最终确定针对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五阶段评价模型并制定出与之相应的细分类评价指标,从而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评价体系。需指出的是,考虑到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尤其是在现代工业化企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借鉴专家反馈的信息,本文由此提出的评价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五阶段评价模型与IMM模型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我们将IMM模型中强调计算机技术的技术支撑级改进为信息技术引入级,这一改进体现了在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突出作用。其余4个信息化成熟度层级分别为:信息系统普及级、信息系统集成级、信息资源管理级和信息化成熟级,而且模型中的各层级从信息技术引入级到信息化成熟级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层级越高,说明企业信息化程度越高。该评价模型中的各阶层所反映出来的关键特征或关键状态见表。以上是我们建立的反映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五阶段评价模型,然而该评价模型仅仅是反映企业当前信息化所处的状态,而该状态的具体特征却需要由具体的评价指标来呈现,因此,还必须构建相应的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面、系统地评价企业的信息化水平。(2)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当然,要构建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必须要遵循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的构建原则。具体而言,科学性,是指从实际出发,注重企业信息和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可操作性,则注重指标设计既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同时能将其量化,以便于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系统性,则强调指标设计在尽可能少的基础上,保证评价指标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前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并且能够对企业未来的信息化进程也能有一定的反映和指示。根据这3个原则,并结合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的实际、刘志妍以及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的企业信息化基本评价指标,同时采纳信息专家对初始信息指标的反馈信息,最终确定了以企业信息化应用环境、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人力资源投入情况和企业信息化收益情况为一级评价指标和相应的19类二级评价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5个一级指标的设定,参照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的企业信息化基本评价指标,不同的是,考虑到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不仅运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更多的是为各个具体的执行目标所服务,同时,安全更应该是矿产资源企业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用信息化应用环境替代了基本指标中的战略地位,同时将基本指标中的安全指标并入到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指标中;对于19类二级评价指标的设定,其中,企业信息化规划及预算制度情况、CIO的地位及权利、企业网络性能情况、办公自动化状况、决策信息化水平、企业信息化技术人才情况、企业信息化培训水平以及企业资金运转率情况来自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基本指标,而基础数据库建设情况、生产过程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引自于刘志妍,其余指标为本文参考专家建议而设立。评价体系各指标的具体内容见表2。至此,我们建立起了评价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五阶段评价模型和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要准确地对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价,还必须将具体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并将量化结果转化为相应的评价模型,以实现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价。
1.2数量分析方法(1)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衡定方法。目前,由Saaty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法)作为处理定性问题定量分析的通用方法,不仅能有效处理多目标决策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同时具有灵活简洁的优点,因而本文运用AHP方法来确定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的权重确定过程可参见Saaty以及刘志妍。然而,当前确定的权重是否合理有效,还必须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后才能确定。当一致性比例CR<0.1时,才可认为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进而说明当前确定的权重是合理有效的,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修订,直到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至此,我们得到评价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的权重,则可根据专家对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分得到企业最终的信息化成熟度分值,最后再将该得分与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等级与评价得分的数量关系表进行比较,由此得到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总体评价。于是,我们需要得到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等级与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测评得分之间的数量关系。(2)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得分与信息化成熟度等级的数量关系。需指出的是,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尤其是矿产资源企业要达到信息化成熟级是非常困难的,而要实现信息技术的引入级却是很容易的;当企业达到信息技术普及级后,通过制定信息化管理规范以及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也较容易达到信息化系统的集成级;但是当企业达到信息系统集成级后想要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级或是由信息资源管理级提升至成熟级时,企业却必须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积累期。基于此,同时参考信息专家给的指导意见,我们最终将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等级与企业评价得分之间的数量关系见表4。
2数值算例
2.1算例说明将具有全国煤炭“百强企业”称号的某矿业公司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采集到关于该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相关信息,随后将该企业的相关信息发至5位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并要求专家对该公司的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分,最后将信息化专家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实现对该矿业公司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通过比较评价结果和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真实情况,以验证本文推出的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的适用性。
2.2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运用AHP法来确定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且将各信息化专家对各评价指标的评分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所有检验结果均小于0.1,即各专家的评分是客观有效的,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中,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信息化的应用的权重达到了0.69,由此可见,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以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同时,在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评价指标中,企业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信息化安全保障占到了该评价指标的73.47%,因而说明,企业在信息化基础建设过程中,企业应将自身的基础数据库建设放在首要地位,尤其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能够让企业了解当前及过去的历史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企业从历史数据中发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当然,在建设基础数据库的同时,企业的信息安全保障也必须同步跟进,以保证企业的信息及商业机密等不被泄露,从而保全企业的利益。此外,在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评价指标中,企业生产过程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系统间资源共享程度以及信息系统集成情况占该评价指标中的比例超过了70%,由此可看出,目前矿产资源企业在信息化的应用上主要集中在生产和管理流程上,而且注重企业各信息系统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2.3数值算例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结果将专家反馈的关于算例公司(具有全国煤炭“百强企业”称号的矿业公司)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的评分和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相乘,进而得到关于该算例公司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得分,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情况见表6。从表6中算例公司信息化成熟度的平均得分来看,该矿业公司在各项测评指标上的得分均不高,尤其是在决策信息化水平以及电子商务状况的评价指标上得分较低,说明该矿业公司运用现代信息系统进行决策,以及开展网络销售与预定等电子商务活动的水平还比较低。尽管如此,该矿业公司在生产过程信息系统建设、企业网络性能、企业网站建设,企业信息安全保障情况以及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得分较高,这反映出,该矿业公司在安全生产、作业流程的信息化及信息安全方面做得较好;企业重视信息化,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从过去冗杂的业务流程和制度管理中逐步解放出来,以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及营运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由此可以看出,该矿业公司目前的信息化特征是,企业具有较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企业信息化在管理层及员工中得到重视,公司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程度还比较低,企业的信息决策水平以及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水平也比较低。总体来看,该矿产企业的信息化还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具体是哪个阶段,则需要通过比较企业的最终得分和评价得分与评价模型的分类标准之间的量化关系表(表4)来确定。将表6中算例公司所得的各项信息化成熟度测评指标的最终得分相加,进而得到该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总体得分为43.82分,再将该得分与表4所示的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等级分类与得分之间的量化关系进行比较,可以得到该矿业公司的信息化成熟度属于信息系统集成级。处于信息系统集成级的企业表现出来的信息化特征为:具有较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信息化意识在员工中得到进一步增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初步实现共享,并开始筹建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网络与企业的门户网站基本建成。通过将该矿业公司目前信息化水平所反映出的实际特征与信息系统集成级应有的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两者的匹配度很高。因而说明,本文针对矿产资源企业提出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能够为矿产资源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最后,通过评价矿业公司的信息化成熟度之后,就该矿业公司目前的信息化水平而言,该企业若要进行更进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则重点除了继续完善其生产管理制度和系统的建设、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水平之外,还应该着重加强企业如何提高决策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电子商务水平,以及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水平。
篇2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2
过去国内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建设”,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关注效果评价。这种转变是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向理性转变,企业逐渐把信息化评价视为企业整个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评价工作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判定具体建设目标的实际实现程度,促使企业决断趋向客观与科学,杜绝“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
所谓“企业信息化”,其本质就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挖掘信息资源使用的深度和广度。而其具体的建设过程主要由4部分构成,即计划、实施、评价、改进。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信息化评价作为典型的效果分析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构建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政府、信息技术供应商、企业。
对于政府而言,负责信息化的相关部门能利用该评价体系对企业的信息化,信息化成熟度进行测评,精准把握企业信息化运转状态。
对于参与信息化的企业而言,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能促使企业明确自己的具体建设目标,帮助企业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管理水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另外,企业可利用企业信息成熟度评价的评分计算出自身信息化水平和其本身的战略之间的契合度,并以此作为参考,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这一评价体系能使企业真正明了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发现企业制度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改善整体经营水平。
对于互联网技术供应商而言,这一评价体系有助于他们掌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加强信息技术研发的针对性。
1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1 国内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国内企业在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场压力越来越大。基于这样的现状,企业已经能体会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发展运营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既可降低其在人力和管理方面的成本,增加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砝码,又可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优势,帮助企业在竞争环境中建立新的壁垒。
目前,国内对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较少,水平较低。以整个企业为使用范围的信息系统是需要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的。而目前国内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这就导致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出现了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企业信息化程度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企业信息化程度较差。此外,行业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也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当前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针对企业信息化,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法律法规,这种现象导致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对发生的纠纷难以寻找相关的依据进行取证和认证。
2.2 信息机构种类贫乏,相关人才缺乏
信息机构种类贫乏在我国国内企业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问题,这种机构建设上的问题进一步导致信息技术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2.3 重大信息工程建设滞后
目前大多数企业拥有不少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属于本企业的人才资源。但是物料资源管理(MRP)、资源制造管理软件(MRPⅡ)、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的使用和推广还有待发展。
3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构建
3.1 构建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原则和方法
目标明确,量体裁衣。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在于利用这套评价体系评判各个企业当前信息化成熟度状态。
简洁明了,客观科学。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应避免繁杂。只有通过简洁的指标来展现企业实际的信息建设状态,企业才能更好地掌握整个评价体系的精髓。
立足企业,使用方便。该评价体系选择相关指标时,应考虑到指标取值与相关企业间数据的可得性。
与时俱进,动态更新。像所有的科学技术一样,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十分迅速。国内企业信息化一定是以当前的信息技术状况为依托的,因此信息技术出现任何进步都会导致企业信息化的转变。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人才培养。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引导扶持与人才储备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应不断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监督行业发展。此外,企业也应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库,为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3.2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流程
3.2.1 明确企业实际,选取适合企业运行特点的评价坐标
当前国内企业之间信息化水平的差异较大,因此企业在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从企业本身的实际状况出发,有目的地推进自己的信息化发展程度。在选取具体的评价体系指标时,指标应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各项指标间应彼此关联而又互不重复。比如,重庆市在构建自己的有关制造类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时,虽然需要将国家以及地方政策法规列入考虑指标中去,但是由于针对整个重庆市而言,市内企业的政策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他们就删掉了政府政策这一指标。这样的做法使其指标体系更加简单明了,针对性也更加明显。
3.2.2 梳理企业内部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体系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建立的做根本目的还是帮助企业评估其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发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高投资效率以及投资效益。所以在选择其评价指标时,其可操作性就成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只有整个指标体系是可轻松搜集和使用的,这个评价体系的建立才是有意义的。
3.2.3 构建二级评价体系
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本身的动态与变革也是必须考虑在内的。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企业大多使用CIM技术,但是随着信息及时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技术选择使用ERP技术来替代当年广泛使用的CIMS。而评估体系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依旧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对其指标选择的动态性提出了一定要求。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的基础是麦克利兰设计的胜任特征模型。这一模型创建之初是用来评价人对工作胜任程度的评价方法。在对信息化基础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后,通过下面两个二级指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完善评估企业信息化的成熟度,一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明确信息系统应用的功能和应用边际。
首先,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一次性投资之后,我们可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依据企业信息化的具体需要,企业就可把这个指标分为3个三级指标,它包括硬件平台、网络平台、软件平台。
其次,明确信息系统应用的功能和应用边际。信息系统的应用应着重显示在信息活动后,在静态之下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情况。可从以下3个三级指标来进行评估:系统应用的广度,系统应用的深度和系统应用的安全程度。这三个指标依次作用于明确信息系统应用的功能和应用边际,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广度着重考量的是系统整体的使用状况;应用深度强调的则是系统自身的使用协调程度;应用的安全程度则重在体现企业内部应用的实际保障情况。
3.2.4 最后完成整个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依次完成上述几个步骤之后,完成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整体构建流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企业往往更注意信息系统应用之后,系统是否安全。尽管在广义上来讲,信息化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所以本文所讨论的企业信息化中,主要把企业信息化整体的安全状况看作信息环境制度优化。而和信息化基础关联密切的局部安全情况则单独探讨。应用深度以单个系统而言,它反映的是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使用中得到保障的状态。
4 企业信息化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1 内部因素
4.1.1 企业员工因素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就是企业各层员工。这里所说的员工并不仅仅指企业的部门,它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从高级领导到普通职员的每一个人。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以及其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都将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4.1.2 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部门与相关计划因素
企业的信息化是需要非常严谨、客观,科学的论证与规划的。因此,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企业信息化是否成熟与其负责机构是否专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一机构在企业信息化的日常工作中需要协调其遇到的种种问题。
4.1.3 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转是一个长期工作,它对企业的人才水平,资金力量,物质状况有着一定要求。没有这三个因素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能走向成熟。
4.1.4 企业本身管理状态因素
所谓“企业信息化”,顾名思义是需要依托企业进行的。所以,一旦企业本身管理制度上存在漏洞,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效果就会受到影响。信息化是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相互依托的,所以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发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企业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而这种使用效果最终将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4.1.5 信息化具体操作因素
信息技术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种风险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企业缺少科学的信息化手段,必将导致其最后的成功概率降低;此外,其信息的标准化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面对这各种各样的选择方案,如何判断哪一个方案最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也十分重要。所以在选择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影响因素时,其具体操作状况绝对不可以缺少。
4.2 外部因素
4.2.1 政府相关政策因素
政府的各项政策对于当前国内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而企业信息化自然也是离不开政府的导向和政策帮助的。特别是对于规模比较小,资金力量不够强大的民营企业而言,政府的扶持与帮助对于增加其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很有必要。
4.2.2 市场环境影响
企业信息化与整个企业所处的市场发展环境息息相关。当整个市场发展态势比较好,不同企业之间以良性竞争为主时,企业就会将更多地注意力放在自身发展上,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以更好的姿态面对市场挑战。反之,企业则会忽略技术层面的建设,而将更多精力放在节省成本上。
4 结 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任何一家企业离开信息化都是没有办法完成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改造运营模式,重构企业内部结构的。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构建,以及企业信息化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在对企业的信息化成熟程度评价体系的架构过程中以下几大因素必须进行慎重考量,包括:企业员工因素,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部门与相关计划因素,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企业信息技术建设的着力方向,企业本身管理状态因素,信息化具体操作因素,政府相关政策因素等。
主要参考文献
[1]冯莎.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城市地理,2015(4).
[2]周海.如何评价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7).
篇3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程度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显著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持续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不断扩大等。但从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国际化经营中存在多方面的制约瓶颈,大大影响其国际化程度的速度与效率。从微观层面来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困境
与传统产业中的企业相比较,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的企业在融资能力方面要困难很多。特别是对于初创期和扩张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资金不到位常常陷入严重的融资困境。据统计,我国每年有科研成果约3万多项,但能最终形成产品的只有20%,而实现产业化的只有5%。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造成资金链断裂,导致经营的失败。
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来源于外部市场和自身获取资金能力这两方面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市场的变化是有限的。此时,企业的融资能力就取决于企业自身获取资金的能力。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难以获得商业银行贷款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尤其是初创期和以研究开发项目为主导的企业,资信度低,可供抵押的资产少,破产率高。而商业银行的信贷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大原则,降低了高新技术风险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同时,我国鼓励大、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优惠信贷和信贷租赁机制都未建立。
2 风险投资总量不足,产权制度不完善,尚未形成有效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但在我国风险投资体系和机制远未形成,致使风险资金量不足,技术和风险资金结合困难。此外,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来自于高校、研究机构或传统企业,它们与原单位的产权关系模糊,加上我国产权评估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使得我国高科技企业不能很自由地转换产权,这又阻碍了转让股份的道路。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风险资本退出机制尚未形成,风险投资体系还不够合理和完善。因此要实现其进出畅通、保值增值并能够良性循环的目标就很困难。
3 主板上市门槛过高,不利融资;首推创业板无法立竿见影
我国的证券市场(主板市场)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更多的是偏向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仅有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都是实力雄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的企业,并非那些处于成长期或扩张期的高新技术风险企业。上市门槛过高,极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另一方面,即使目前推出创业板市场,大部分符合上市条件的高新技术风险企业的上市需求仍然难以得到满足,短时期内融资缺口仍旧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风险资本从高新技术风险企业实现成功退出,不利于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
(二)技术创新乏力,R&D投入不足,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八五”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技术创新,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企业也逐步发展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三方互动也大有改观,但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技术创新依然乏力仍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性太强,而发达国家为维持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优势,不断加强技术控制,严防技术外溢。因此,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引进受阻,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比例严重失调,自我创新缓慢,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国际竞争中遭遇到极大的产权壁垒,也使得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陷入极为不利的恶性循环中。
(三)创新人力资本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创新人力资本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优势,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科研人员和经营者的素质起到关键作用。而我国各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科技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限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造成我国当前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是教育体制问题与人才流失。
(四)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利润持续下滑,企业大而不强
高新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和高投入、高回报的行业,因此,它需要持续的资金和人才投入,而这一切又来源于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目前,由于我国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低端,受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利润不断下滑,企业大而不强,而真正获利的是发达国家和跨国投资者。从贸易差额来看,外资企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体,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拥有相当高的贸易顺差,而大部分内资企业仍然具有较高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周边国家与地区竞争的加剧,我国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严重依
赖外资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
三、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产业政策,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贯彻落实现有的法规和政策,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体系,建立基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政策协调机制和政策落实机制,加强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和企业引进技术的政策,进而加强国家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为成长和成熟型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融资渠道;扩大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为创业和成长型企业融资增加资信。在风险投资领域分清政府和民间资本的职能。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应从上市前的短期风险投资中退出,重点用于培育可以商业化的技术,兴办技术孵化器,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发体。
(二)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引进国际研发资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国际竞争己经逐步演变成了科技的竞争,而科技水平依赖于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R&D水平。R&D活动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命之源,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R&D水平才能使自身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提高国内R&D整体水平。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宰,引导着国际市场的竞争走势。在科技转化为产业过程中需要有资金的融入以促进其转化为商品。因此在构建国际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科技对资本的更高要求,站在全球的高度去寻求科技与资本联姻的新方式。一些发达国家的投资体系发展比较早也比较完善,我们应该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并不断创新去吸引这些国外资本的融入,提升本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所以,高新技术企业要尽快变革科技投资理念,在科技与资本的联姻中实现高新技术国际化经营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健全职业开发机制,打造高水平团队
人力资本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宝贵财富,对人力资本承载者进行投资和激励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就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状况而言,还存在着创新人力资本缺乏,人才不断流失的严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就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建立一套规范、完善而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价值实现体系,增强企业人力资本价值,促进人力资本的转化。企业应该把自身职业计划与员工职业计划相匹配,为员工职业发展开辟可行的道路,作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有效激励机制,予以充分合理利用。同时,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和有利于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薪酬机制,打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构建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快国际化程度。
(四)科技与市场紧密结合,同时进行国际技术合作
篇4
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意义重大,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企业信息化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重要课题。企业信息化就是要挖掘先进的管理,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存在很多企业片面追求采用高、新和全的技术,不顾其自身的信息化基础水平如何,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投入大于产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可操作的企业级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模型,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客观、准确评价是迫在眉睫的。部分学者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并对EICMM的分层模型做了实证分析,但我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有的方法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因此本文将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EICMM的分层必要性进行实证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 EICMM) 作为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一个度量方法。EICMM为企业的过程能力提供了一个阶梯式的进化框架,它采用分层的方式来安排它的组成部分,目的是适应不同目的需要。阶梯共有五级,从初始级,技术支撑级,管理模式级,综合集成级到优化级。在初始级阶段,企业主要是购买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部门之间还不能很好的沟通,存在着信息孤岛。在技术支撑级阶段,企业开始认识到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是其不可或缺的资源,信息实现共享。在管理模式级阶段,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安全,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能够有效整合。在综合集成级阶段,企业使IT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信息化融入到员工的实际行动之中。
在我国的信息化道路上,大部分关于企业信息化模型分层的研究都重点放在定性或概括归纳上。我查阅了一些文献,其中有对EICMM的分层模型做了实证分析的,但是我还是不能完全同意其方法,所以想用自己的方法对EICMM的分层模型做实证分析。
2 文献综述
目前有部分学者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收集来的数据评价指标的降维分析,然后用SAS统计软件选择欧式距离法对数据做聚类分析。设26个对象,序号Oi,i∈{1,2,…,26},描述每个对象属性68个,序号Aj,j∈{1,2,…,68}。在根据这26个对象68个属性相似情况进行对象聚类,这是26个对象68个属性维的聚类问题,类的稀疏差异度上限为b,聚类的结果受稀疏差异度上限b的影响。
3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及分层必要性的论证
3.1 EICMM的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属于信息化大系统。企业信息化评价从字面上看是一个检验体系,事实上更重要的是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导体系。有了这样一个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运行过程中的效率、成本、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
3.2 验证EICMM等级分类的思路
企业信息化能力成熟度是否能建立在等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工作。主要针对现实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所处的等级进行测评,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定位自身所处的等级,发现优势、找出劣势,从而改进自身的薄弱环节,提高自己的信息化能力成熟度。
3.3 实证分析
3.3.1 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
根据EICMM指标体系和验证思路,设计了问卷。为了论证企业信息化能力成熟分级的必要性,对36家企业的信息化能力成熟度现状进行了调查。在调研中,要求被调查者尽可能属实地对问卷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调研的对象主要为企业的CIO或是企业IT部门的职员。一个企业即为一个调查对象,一共有36个对象。问卷中有10个题目,能反映出31个指标属性。36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每个企业填写每道题目时所选择的选项的响应得分。本次被调查的企业不受任何限制,说明企业信息化应用和推广区域不受企业形式和模式限制。
3.3.2 聚类验证过程
选择分层聚类对话框并选择变量:把十个变量都选人变量对话框中。聚类方法采用的是离差平方和,经过验证此方法的效果要比其他方法好;测量间距方法采用欧式距离平方和。
3.4 结论
基于以上对各类特征描述,在把这36个企业当作样本全集的基础上,把这些企业分成五个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等级,即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等级模型。根据调查表的详细数据及以上对各类别企业特征的分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等级模型的五个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上述结果对于聚类而言是比较理想的,但也存在问题,即调查问卷题目数量过少。不过,该聚类结果可以论证企业信息化能力成熟度分级的必要性。针对此结果,证明我们可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成熟度情况进行分级处理和分析,并通过划分等级来分析各类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各个企业都满足哪些信息化的指标。
篇5
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开始萌芽。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在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带领下取得了飞速进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6月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包括B2B、B2C、C2C)交易额达到2.25万亿元;其中,B2B交易额达到2.05万亿元,B2C与C2C网购交易额达到了2000亿元。预计2010全年B2B交易额为3.85万亿,网购交易额为4300亿。据《2009-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报告》,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预计2013年将达到12.7万亿元的交易规模。
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不同,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似乎总是在蹒跚迈步。从50年代开始的单机应用,到70年代企业内部的跨部门应用,再到80年代开始的企业之间集成应用,一直到今天,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普及程度低于业内预期。来自于原信息产业部、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指出,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但利用互联网来从事业务应用的只占44.2%,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这些数据表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程度不甚理想。在中小企业中企业上网、企业网站、电子邮箱等虽然有广泛的应用,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经营活动和改进管理方面,特别是实现核心业务管理如生产控制、人财物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还需要大力发展。
据用友的《2009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数调研报告》调研结果,2009年中国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为40.46,其中应用状态为51.3,应用范围为25.3,应用效益为49.9,中国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成熟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二、企业信息化趋势――全程电子商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也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电子商务、信息化模式难以帮助企业应对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也催生了增量交易挖掘、存量客户在线与离线管理、企业内外管理协同、企业间商务协同等需求,中小企业信息化亟需新的应用模式。
2006 年1 月,北京网信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公开提出要打造“全程电子商务平台”。7月,重庆金算盘软件有限公司也提出向“全程电子商务”转型的战略,推出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全程电子商务概念开始走入公众视野。
全程电子商务( Integrated E-Commerce) 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面向全球化供应链网络,将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供应链协同融为一体,实现企业贸易活动、内部运营管理及供应链上下游商务伙伴间协同等所有业务过程的数字化、电子化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活动模式。它融合了IT、管理、商务等领域特征,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全程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主体是企业,重点是全程。
企业信息化是实现企业全程电子商务的基础。只有把企业内部的各工作流及有关信息进行“数字化”,并在企业OA系统架构基础之上,实现真正的协同办公,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融入并体验全程电子商务的优势。这时,企业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搜索”、动态整合上下游产业的有效资源,形成产品供给或服务,挥洒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理念。不仅如此,全程电子商务的应用,将有助于企业降低营销、采购两端的成本,提高企业内部运营效率。市场需求动态信息源源不断地汇入到企业经营决策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将大大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已经取代了企业单体之间的竞争。产业链竞争的核心是快速促进供需双方达成交易活动,而全程电子商务正顺应了这一点,它是构建产业链竞争的一种理想模式。通过全程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不仅能快速获取市场需求信息,还能对用户互动参与所建立起来的“商流”进行分析,掌握用户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趋势,获取市场潜在需求。当然,要实现这一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要从理念和观念上进行转型,要从早期的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定位在企业的内部管理,延伸到外部合作伙伴,建立集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和客户紧密于一起的全程供应链管理。鉴于此,全程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注入了新的内容,这必将大大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企业实施全程电子商务的条件
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技术把企业管理和企业运营的商业模式打包、集成,这种全集成的趋势是全程电子商务的基础、前提和土壤。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企业的需求欲望
企业实施全程电子商务的首要条件是企业真正的需求欲望。企业在实施全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需要把产业链的协同、管理、统一通信、交易、支付五个功能全部融合在一起,难度很大。一个要实施全程电子商务的企业,只有真切地感到必须实施全程电子商务,才能端正思想,明确目标,满足企业当前以及未来战略性发展的需求,从而以百折不回的决心和恒心实施全程电子商务。相反,如果一些企业没有确切的需求欲望,勉强开展全程电子商务,则必然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
2.具备良好的技术支持及软件支持
全程电子商务是以企业的信息化为前提,信息化需要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为此,企业需要稳定的网络设备支持全程电子商务实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安装功能完善的客户端软件,软件可通过企业自身开发或者向提供商购入。
3.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管理的基础上
全程电子商务包含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它不能脱离企业基础管理这一操作平台。只有扎实的管理基础,才能将企业内部运作数字化。同时,数字化也是其基础管理的发展与延伸,并赋予了基础管理新的内涵,对基础管理起到了一种放大和加速效应。例如,黑龙江的斯达公司将基础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了实现质的飞跃。
4.与管理改革相结合
全程电子商务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经营机制、组织形式、业务流程、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这里主要体现为企业信息化。斯达公司的前身--黑龙江造纸厂利用合资的机会,明晰企业产权,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作,为斯达公司大力进行信息化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斯达公司的信息化又与激励约束机制的改革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经营者、生产者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堵塞了一些人的灰色收入和消极怠工现象。
四、中西部实施全程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1.中西部发展背景
中西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受制于其地域的制约,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为中西部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从事各种商务活动没有地域的阻隔,中西部企业可以和东部、南部甚至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来获取商业信息资源,展开竞争。
将实施全程电子商务应用阶段归纳为简单的部门级应用、多部门级应用、企业级应用和生态链级应用四大阶段。根据调查,69.1%的企业处部门级或多部门级应用阶段,23.2%的企业处于企业级应用阶段,只有7.7%的企业处于生态链级应用阶段。可见,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第一或第二阶段,只有极少数企业已经发展到了高阶段的应用。也就是说,中西部正处于全程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需要向更高阶段前进。
2.法律支持
我国的信息化法律在《电子签名法》于2004年8月28日出台后有了“零”的突破,数据电文、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地位得到认可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安全性得以全面提升。而从广义的角度看,规范交易行为的《合同法》、规范电信网络的《电信条例》、规范网络信息服务的《因特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范计算机软件保护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范信息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都在从不同角度支撑着我国信息化的法律环境。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法律环境作为信息化法律环境的一个子集,其立法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从1999年开始,相关的立法呼声开始出现,2000年人大会上一号提案使电子商务立法成为更多人关注的焦点,在其后5年的时间里,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陆续出台,以电子签名法为首,以相应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为辅助的我国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已经较为完成熟,为全程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环境和基础。
3.政府政策
从政府的角度看,首先是政府的角色定位。目前,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社会环境是:政企不分,信用制度不完整,流通秩序比较混乱。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纵横交错滋生出形形的保护主义。这种境况不利于全程电子商务的开展。
其次是政府的支持度。同发达地区相比,西部的信息技术比较落后,政府的参与将有利于引进技术,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也将有助于各地区发展的平衡和各部门之间利益的协调。实施电子商务的主角是企业,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应以宏观规划和指导为主,不应过多地予以干涉,应遵循电子商务的国际准则,尽量放权于企业。可当前,我国西部所面临的环境是,一部分企业政企不分,信用制度不完整,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
4.全程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
继2006年,金算盘推出国内第一个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后,许多软件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全程电子商务服务产品,如伟库、友商网等。然而,不同的提供商对于全程电子商务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以至于各种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购买合适的产品,实施运用。
5.中西部自身条件剖析
中西部各省区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网络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与加快信息化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信息交流不畅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经济不发达,消费水平低
西部有些偏远地区总体上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居民收入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服务的费用却高于东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事业单位实施电子商务的设备投入成本与其收入相比较高的。
(2)基础设施滞后与人才短缺
目前,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大多未实现电子化。信息加工和处理手段落后,且仍以提供单纯的技术产品信息为主,不能及时进行动态信息的跟踪和获取。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非常淡薄,真正交费上网者的很少,企业用户还没有大量出现。
人才短缺是制约西部电子商务发展的另一大因素。西部实施电子商务的主体应是企业。无论是创办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在网上开办电子商务,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从目前情况看,人才短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供求矛盾非常突出。近几年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大多数流向东南沿海大城市。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偏僻,条件艰苦,待遇低,更由于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创业的环境与机制没有形成,难以吸引、留住人才。
(3)观念落后
中西部偏远城市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传统文化和习惯比较浓厚,人们改变传统习惯的内外部推动力相对较弱,经济水平低等,使实施全程电子商务在中西部企业中需求不高。
(4)基础管理水平不够
目前,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相对于东部来说,比较薄弱,缺乏高级管理人才,理论知识水平低,管理基础不牢固。
五、中西部实施全程电子商务的建议
1.提高企业整体信息化成熟度
中西部企业整体信息化成熟度偏低的主要症结在于,企业对其所处的业务发展阶段和信息化应用阶段的关系认识不清晰,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于企业实际的业务发展需求吻合度低,同时缺乏前瞻性;企业信息化应用范围小,大部分放入信息化集中在企业的部分业务中,无法体现出整体信息化的效益,但同时在目前的信息化应用范围下,其应用效益已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企业IT治理普遍欠佳,缺乏科学全面的IT规划,IT部门设置不完善,地位较低,人数严重不足,无法承担起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相关职能,另外相关的IT制度体系和IT绩效考核体系缺失严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信息化参与程度低,直接影响了企业整个信息化应用的状态、进程和成功。
为了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成熟度,企业需要加强与专业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合作,在其咨询指导下,顺利完成企业信息系统的升级,实现系统间的集成与整合,进行面向业务流程、跨领域、跨组织的信息化应用部署。在当前集团掌控和企业间互联互通需求的驱动下,企业要加强集中式信息化应用和全程供应链信息化应用的部署,加强企业间的协同和整合,从全程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中取得发展。
2.扩大企业信息化应用范围
通过对目前中西部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范围调研发现,其信息化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业务管理信息化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和战略管理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应用范围的广度偏小,其中企业财务管理应用居于首位,其次是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再次是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应用,战略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最低,且应用比例相差较大。
为改善这种状态,应用范围的科学扩展与深化将有效地提升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成熟度。企业信息化应用范围扩大的主要方向有:扩展信息化应用的广度,主要是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和全程供应链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加强信息化应用的深度,比如财务管理应用深度的扩展。
3.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政府在全程电子商务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程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政府要做好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和宏观指导
政府对电子商务活动不应过多地干涉,而应遵循电子商务的国际准则,尽量放权于企业。政府在其中起的作用应是扶持和服务;而不是控制和干预。当然,当交易中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等现象时,政府应有及时、准确的行动。
(2)建立行业的综合保障体系,加强管理
全程电子商务的实施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管理、金融结算、网上税收、法律法规的制订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要使其蓬勃发展,需要跨部门跨地区的强有力的机构进行组织和协作。由于互联网服务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个复杂的综合体,因此,为了保障全程电子商务健康顺利地实施,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行业综合保障体系。
(3)加强对网络工作者和用户进行职业道德及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目前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有待健全,电子支付有待完善,政府必须制定规则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电子商务操作流程,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4)促进网络安全产品开发
政府应当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平台,针对不同用户的实际情况,不同侧重点,设计适应用户的网络安全方案,开发出不同层次的网络安全产品,保护全程电子商务的实施。
(5)促进物流体系建设
中西部物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扶持,发展物流联盟,引进技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在中西部地区范围内构建物流体系,并实行规范管理,为中西部地区企业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创造一个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企业物流发展的积极环境,引导中部西部地区企业加强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力度,引导企业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原有物流体系进行改造和优化。积极配合国家建立统一的物流管理的行业组织,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其次,统一建设中西部地区综合物流基地,完善现代物流系统公共设施,改变中西部地区物流资源复配置的格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物资集散的高效运行。最后,加快建立以物流科技创新和培养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积极联合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和物流系统,做好人才储备和智力投资。
4.企业自身发展
由于企业目前信息化的程度不同,在具体实施全程电子商务时的起点和步骤也不一样,但总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企业门户网站(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双模建站最优),以满足企业更多的需求和功能。网站建成之后,进行网站推广,通过组合传播,达到更多用户流量的效果。通过精确营销,变流量为交易,以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最后,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经营以及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间的协同,提高采购、销售管理效率以及企业内部物资流通速度。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有必要,可租用已有的全程电子商务服务来进行管理。
六、总结
当前,置身于信息时代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西部企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抵御风险,赢得持续的发展和显著的竞争优势,这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大量研究和事实表明,企业要解决以上问题,要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战略作用。全程电子商务将会是解决中西部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陈火全 郭东强 欧阳钟辉:信息化文化_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 营销在线.2010年第2期(下)
[2]陈宪宇: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6月 第6期
[3]宁连举 商 浩:我国企业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探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6月 第3期
[4]蒙 薇:企业信息化建设探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第12期
[5]赵 赵许发:西部开发中的电子商务功能.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1
篇6
谭汉莹对广州经贸系统信息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结合国家和省对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她介绍说: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正式公布了《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广州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城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超过90%;电子商务成为政府、企业、市民交易的重要方式,年交易量达到2250亿元;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90%,30%以上的企业开展网上采购、网上销售。而目前仍与目标有较大差距,200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量652亿元,相当一部分企业网站基本处于信息处理与信息阶段,电子商务整体上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她要求工商企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做到:一是领导重视,做好信息化规划;二是积极组织资源,加大信息化投入;三是加强沟通配合。
企业信息化方案层出不穷
会上,华为3COM(H3C)技术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工厂咨询顾问侯婧熠提出了“企业IT成熟度模型”,从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框架、IT-CMF等级框架角度、提出IT成熟度等级的概念和主要特征,通过IT-CMM等级的企业方案、IToIP四大产品及IToIP愿景,详细剖析在企业IT-CMM2至IT-CMM5级的模型中,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及解决办法,最终提升企业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区大客户总监向远望则在“信息集权――打造集团企业竞争力”为主题的演讲中,重点围绕“集团企业面临的问题、塑造集团企业竞争力三项优势、IT系统实现的三类管控模式、中国集团企业信息集权化实践”等展开,对中国集团企业IT管理实践做了深入的分析。其用友软件的培训顾问李志伟对“集团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向与会的企业嘉宾做了介绍。
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李建军在“打造‘商务领航’平台,助推‘数字广州’建设”的主题发言中,介绍了商务领航平台的功能及特点’以及该平台推动数字广州的成功案例,如:广州市经贸委“工商电子黄页”项目、“工商企业应用设备中心”。广州市交委“电子口岸网”项目:从化市政府“从化旅游信息平台”;广州市规划局“信息化服务项目”等。
篇7
(一)ERP的基本概念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以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罗延举等,2004)。ERP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达到优化企业资源,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网络集成化管理的目的。
ERP由美国的加特纳公司在1990年提出,认为ERP是“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供需链制造”。目前ERP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涵盖ERP管理思想、ERP软件、ERP管理系统三个层面。
(二)ERP的主要内容
企业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风险管理六部分,ERP将其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的系统信息管理,主要集成生产控制管理模块(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财务管理模块(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分销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模块(周三多等,2010)。
ERP 扩展了MRPⅡ的应用范围,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信等技术,发展成为面向供应链的集成体(见图1)(王东迪,2002)。
成熟度模型下ERP在供应链管理(SCM)中的应用
(一)供应链管理(SCM)发展现状概述
供应链一词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后经迈克尔·波特发展为“价值链”,最后演变为“供应链”(郭立宏,2006)。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马丁·克里斯多夫,2009)(见图2)。马丁·克里斯多夫主张“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何明珂(2004)认为“尽管供应商关系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企业对供应管理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总体上说,中国目前的企业供应管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二)ERP在供应链管理(SCM)中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ERP在供应链管理(SCM)中的应用现状。ERP的核心思想即是供应链管理。目前国际著名的ERP软件商有Oracle(甲骨文)公司、用友公司、德国SAP公司、香港金蝶公司等。ERP软件商针对中国企业的特点开发了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很多企业诸如海尔、苏宁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节约成本、提高决策水平及协作能力方面效果斐然。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至今,ERP的推广和应用并不乐观,《计算机世界》提到MRP、ERP从诞生到现在已经20多年,实施成功率极低,美国大概40%,中国大概10%。现在还有很多企业不敢采用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而在实施ERP的企业中也是较多地采用财务管理模块。
2.ERP在供应链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配套设施落后。在推广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是离不开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硬件诸如电脑、网络,软件诸如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诸如BAR CODE(条形码)、EDI(电子数据交换)在中国很多地区并不完善、普及,制约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其次,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经费投入不足。截至2013年3月底,中国实有企业数量1374.88万户,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在ERP的实施过程中,前期因为ERP软硬件收费不菲,中期需要软件维护、咨询服务,后期软件进行系统升级,都需要花费高昂的费用。企业外部面临竞争压力,内部进行生产运营,资金短缺,即使实施ERP,效果也大打折扣。再次,从业人员信息管理观念淡薄。企业从业人员对ERP应用认识并不全面。误区一混淆了“ERP软件”和“ERP系统”,误认为只要购买计算机和安装软件就万事大吉;误区二将ERP看作信息化建设,实施ERP是IT部门的事,缺少管理人员的参与;误区三认为ERP是灵丹妙药,可以解决企业的所有管理问题,未明确ERP首先是管理思想,而后才是计算机应用;误区四不重视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分析和利用,部分人员被动参与甚至IT抵制,对ERP实施需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熟视无睹。最后,ERP在供应链管理的适用性有待提高。现阶段的ERP还不能很好地集成、优化企业的各种资源,全面实现与电子数据交换、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关系管理。软件开发商方面,存在ERP厂商把国外软件和中国产品简单嫁接,仅将软件的界面和报表汉化,敷衍了事;实施企业方面,一部分企业没有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需求分析、正确规划建设、业务流程重组及实施效果评价;另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服务商和产品选择时,盲目追求“大而全”,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3.ERP成熟度模型简介。ERP成熟度阶段划分: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和COBIT标准,模型分为规划、实施、交付、运行、更新准备五个阶段。本文主要研究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ERP成熟度各阶段级别确定:汪小梅、袁薇(2007)结合SW-CMM和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EIMM)”,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成熟度分为初始级、基本级、集成级、战略级、优化级五个等级。关键状态指标:即要达到某个成熟度等级需要满足的条件。ERP供应链实施主要涉及四类关键因素:一是人的因素,包括顶层管理者的支持、项目经理的能力、中层部门经理的支持、项目组的工作能力、员工的素质、员工对信息化(ERP)的认识。二是内部管理与环境的因素,包括基础数据的完整性、业务流程的规范性、人员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模式、项目资金支持、企业文化、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三是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大客户或竞争者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四是技术支持因素,包括软件供应商的支持、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支持(董得敏,2010)。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各等级对应的关键状态如图3所示。
基于云计算构建ERP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集成体系
ERP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手段,其建设的出发点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企业组织的生产运营提供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和服务(周蕊等,2013)。故此,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采用云计算技术、实施绩效评价体系是ERP在供应链管理应用中的三项重点任务。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将BPR与ERP完美结合;通过云计算,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协调和整合;通过绩效评价,最大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基于业务流程再造,实施ERP供应链协同管理应用系统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首次提出的,是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
梅绍祖指出BRP和ERP几乎是对方取得成功的互为成功的条件。一方面,ERP的先进系统要发挥作用,产生效益,企业必须进行BPR;另一方面,若企业组织从观念重建、流程重建、组织重建三个层次成功实施BPR,则有效地保证ERP应用成功并达到预期效果。故此,BRP是ERP实施的前提条件,ERP是BPR的保障(李映辉,2006)。面向ERP供应链的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实施步骤为:第一,识别现有业务流程;第二,进行企业流程分析;第三,结合ERP的实施设计新的业务流程;第四,制定文化变革计划;第五,流程再造实施及改进阶段。通过ERP+BPR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和管理改善持续化。
(二)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有效存储、共享和使用
云计算(云服务)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美国的咨询公司加特纳估计,2013年全球的云服务的消费水平将达到1500亿美元。
云处理是ERP的技术基础与延伸,应用在ERP供应链管理的数据存储管理工作中,具体体现在:第一,“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无限扩展的,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按实际付费,即使一家中小企业也能接受云的价格。第二,“云处理”技术可以减少噪音,在供应链内简化、加快数据交换,企业能从云服务中寻求最大利益。例如云服务商能提供80%全球供应商的数据库,企业能在更佳的时间,以更便宜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进入市场。第三,在“云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云服务提供了有效、灵活管理供应商的能力,组织优化供应链更加容易。第四,云基础的供应链服务还可以增加组织边界的能见度。能见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验证供应商订单进度报告的真实性;二是获得第三层供应链的能见度。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收集有关运输、库存、质量保证等点对点的信息,并将之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姚晨辉,2011)。
(三)加强ERP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满足顾客需求
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的目的在于评价供应链的运行效果、评价各成员的贡献以及激励员工。验证供应链是否有效的依据在于最终客户的满意水平。Christine Harland(1995)提出:不同节点的企业对用户的需求以及各自的工作业绩的评价是不同的,下游企业更加注重顾客导向,顾客对交货期最为关心,逆供应链而上,顾客不满增加。“你评价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郭立宏,2006):突出重点,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采用能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情况;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和评价方法,要把绩效量度的范围扩大到能反映供应链实时运营的信息上去;战略层面上使用关键绩效指标,战术及操作层面使用具体绩效指标为宜。
参考文献
1.罗延举,黎明等.ERP管理思想及我国ERP应用现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秦皇岛,2004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东迪.ERP原理应用与实践—East light ERP(第一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郭立宏.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
5.马丁·克里斯多夫.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何明珂.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R].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参阅,2004
7.种卿.工商总局:全国私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近80%[EB/OL] .中国新闻网,2013-4-19
8.汪小梅,袁薇.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10)
9.董得敏.中小制造企业ERP应用成熟度模型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0(6)
10.周蕊,戚桂杰.数字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与推广[J].民俗研究,2013(4)
篇8
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 ISO9001∶2008定义质量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126的信息技术标准中将软件质量定义为:与软件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的能力有关特性的总和,包括可靠性、可用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6个质量特性。
经过对电信、科研和制造等行业的多家企业信息化状态的深入调研与分析,发现常见的信息系统质量问题如下。
(1)预期功能未实现:鉴于信息系统业务需求的多样性,企业流程的目标性、动态性,业务需求往往不能被准确、全面地挖掘、确认和管理,导致需求没有得到正确的设计、实现和验证,无法达成预期的业务目标。
(2)项目进度控制乏力:信息系统建设进度受软件开发、硬件、接口、网络、供电和机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项目策划、监控和风险管理机制,软件研发进度失控等原因,常常无法及时上线,影响企业核心业务支撑。
(3)遗留缺陷多,用户体验差:信息系统建设往往面临快速上线使用的业务压力,时间紧、任务重。进度压力、重开发轻测试、过程控制不足,导致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验证不足,系统质量难以达到用户期望。
(4)信息孤岛,重复建设:很多企业以部门为单位,以部门主要业务为对象各自开展信息化建设,网络、设备、数据、技术架构与实现难以复用,造成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受限于业务主体。
(5)维护性、扩展性差:企业缺乏对信息系统体系的统一规划与架构,项目层面难以开展有意识的通用设计与接口、数据复用,导致已有系统难以扩展、关联整合,运维投入大,且效果不好。
(6)对业务流程支撑性差,绩效不佳:大多数信息化活动往往将来自企划部、体系规定及相应业务部门的已有业务流程进行简单地自动化,未经梳理和再造的业务逻辑往往是混乱的、不适应自动流转的,难以很好地发挥 IT体系集成化、自动化、流程化的管理效用。
二、IT治理思路
针对上述 6大问题现象的分析,体现出企业 IT团队在需求开发与管理、项目策划与监控、风险管理、测试与验证等方面的管控不足,软件过程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扩展性差的问题,根源在于信息化过程处于自发、混乱的状态,缺乏统一的 IT规划和架构指导;流程绩效不佳则要求 IT实施必须结合流程管理和再造。质量现象 -问题原因-应对策略的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是企业要提升信息化能力,提升信息系统质量的主要因素: ①软件过程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能力; ②主动实施信息化体系规划,形成良性的企业 IT架构; ③好的信息系统离不开业务流程的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和优化。
软件是信息系统的灵魂,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核心与关键。建设可靠、易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和企业信息化体系,首要的,就是实施软件过程控制,保证软件质量。
1.软件过程质量保证
以ISO 9000标准和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为基础,众多的国家和企业裁剪和开发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软件过程体系和质量保证平台框架。在我国,此类标准与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等众多行业领域中,用于规范企业的核心产品研发和主要业务领域。但同时,由于企业信息化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组织和个人,建设模式一般采用外包或结合较小规模的自主开发,其产品质量、特别是过程控制往往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在信息化建设中全面贯彻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的具体要求,是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
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过程特点,汲取ISO9000以及CMMI体系中的核心方法与要求,关注需求、架构、变更、测试、项目管理和供方管理等方面的过程,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条例,是合理的解决措施。因此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需求分析与管理。需求分析的随机性和时效性是信息系统软件区别于嵌入式软件和软件产品研发的重要特征。需求分析活动的开展形式往往随机且非正式,难以保证用户的持续参与。需求分析和管理过程往往因需求迟迟难以“确定”、需求二义性、项目后期发生的严重变更等问题,导致难以控制,甚至造成项目失败。
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需求分析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①让用户尽可能多地持续参与到需求分析及其他阶段;②重视需求的跟踪与一致性,正视变更,将不可避免的变更控制在项目早期发生;③对于变更风险较大或初期获取需求较少的项目,考虑敏捷、迭代等生命周期模型,代替一成不变的瀑布模型;④加强需求的跟踪和验证,确保业务部门认可的需求得到满足。
(2)项目管理。由于业务部门迫切的使用需求,信息系统建设往往有较高的进度要求。为避免项目后期的测试、验证不足,甚至是延期交付,应实施项目监控与管理:①定义并管理项目范围,在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基础上,估计并形成项目管理计划;②根据项目管理计划,监控项目执行,除了进度、成本和资源等重要因素之外,尤其应注意风险管理、软硬件到位计划、利益相关方的承诺达成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间的冲突往往是造成项目滞后的关键;③项目团队的沟通、项目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是项目进度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3)供方管理。“任何企业中仅作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与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企业的最终目的不外乎是最优化地利用已有的生产、管理与财务资源”,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如是说。在信息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外包作为提高绩效、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生产力的重要解决途径。在选择服务提供商和外包执行的过程中,以下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因素:①选择服务供应商,重点考察其资质、管理和交付能力;②清晰地表达外包的目标并获取认同,制定绩效衡量方法和制裁措施,取得供应商的重视;③外包执行和监控,项目策划时明确评价、监控供应商的时机和要求,并遵照执行,把控风险。
(4)质量保证与变更控制。软件质量控制与保证是通过走查、测试、质量审计和培训等手段使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通过确认/验收测试来验证产品质量,但更为重要的却是用户的及早介入,验证、走查系统的早期需求、设计以及代码。信息化建设同样离不开配置管理,其中变更控制(特别是关于项目范围、需求和计划的变更)必须得到有效的管控。
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主要靠软件过程控制实现,也就解决了“如何做”的问题。对于独立软件或站点,开展面向用户的需求获取即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但对于企业信息化体系,其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与企业的业务和流程紧密关联,IT实现应与流程优化相辅相成。
2. IT治理从流程开始
先做流程,后做实施,这样的IT管理体系建设才可能成功。如果企业跳过了管理流程化的环节,那就意味着将把一个混乱的、不适应自动流转的业务逻辑层呈现给实施方,这会让集成化、自动化的IT管理体系无法在复杂环境中立足。无法理顺信息系统与原有流程体系的关系,常常导致信息化与原来的手工业务两套体系并行,老的体系一直难于完全转化到新的信息化体系下,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将严重受挫,对信息化也将颇有微词。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企业再造)的作者海默(Hammer)曾提到:不要对现有的流程进行简单的自动化,而要忘记它,重新开始设计,因为它是充满错误的。业务流程管理(BPM)是一种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而业务流程再造正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流程体系的落地更多地依托信息化手段,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重要来源,只有符合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才能成功。同时,信息化过程也是企业流程再分析、再设计和落地的关键步骤。
将PDCA循环应用于流程管理,其步骤可以包括流程设计、执行、评估和改进。在具有成熟的流程和信息化体系的企业中,流程管理每一步都与信息化落地密不可分。每个信息系统的建设,都应在需求分析阶段将对应的业务流程进行再分析、再设计,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落地。赵泓一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比较,对企业信息化和企业流程再造实行的配适程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信息化企业建置的规划管理与系统开发阶段中,企业流程重组实施之程度较高,则企业信息化的成效将较高。”
信息化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满足不同应用的信息系统之间并非孤立存在,仅仅高质量地实施符合企业流程的IT应用并不代表这个企业的信息化体系是健康、高效的。只有通过有序、精密地架构,科学地在各层次组织硬件、网络、接口、数据和服务等,形成明晰、可控的IT规划架构,才能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信息化体系的统一规划架构
被誉为世界“ERP流程之父”的奥林・汤普森(Olin Thompson)认为不充分的应用很容易吞噬信息化的价值。新系统30%的需求,已有系统已经实现;新系统20%的需求,已有系统也能够实现,但是一直没有执行。也就是说,已有系统的价值,企业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影响信息化发挥效益的瓶颈不是技术,而是管理,也就是协调、维护和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和程度。
由于“重功能、轻架构”,以及缺乏IT架构管控制度与流程,企业的IT架构往往呈现出难以整合的异构的信息孤岛的集成结构,同时给企业信息化体系的维护和扩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成功的IT管理体系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IT水平、具备合理、统揽全局的管理架构,同时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作为指导,形成灵活稳健的IT架构,和谐的IT环境。进而,形成信息系统构架框架,使用逻辑的企业构造蓝图来定义和控制企业系统和其他组件的集成。总结起来,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规划。
(1)企业基础网络规划绝不是简单的网络部署以及服务端/客户端的承载。安全、数据交互和业务整合是网络规划中最应考虑的因素:以电信运营商为例,业务支撑系统(BSS)、运营支撑系统(OSS)往往比管理支撑系统(MSS)有更高的安全考虑。网络的划分如何保证安全与效率的统一,其安全策略与鉴权机制如何设定?移动互联网和终端的发展,如何使我们在享受移动办公便利和高效的同时,保护国家和商业秘密?以上所有的综合考量,基础网络层的健全协调将是信息化建设实施的保障和前提。
(2)业务应用层的规划包含功能的规划和数据的规划。功能规划,除了可以避免功能的重复建设,降低成本外,也是信息系统保持一致性和可扩展性、易维护性的有效途径。数据规划,指识别和分类由流程、需求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在对数据和业务流程了解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和业务流程的关系,进行系统总体逻辑结构规划,即功能规划。目前,很多企业采用拥有完善的鉴权认证机制的服务总线来实现功能和数据的划分与复用。
(3)在功能与数据流的有效规划基础上,有序整合,提升现有IT资源的利用,新的功能可以通过组合现有的服务快速构造出来。功能的松耦合更利于其自身的变更和完善。便捷地应用合作伙伴的服务并提供服务,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决策支持/专家系统也可在此基础上快速构造。
三、基于APP的企业信息化过程框架
信息化不是目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对业务流程进行评估、梳理和再造,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管理将成为企业战略实现和管理提升的重要工具,而IT规划和软件过程管理就是其中的关键过程。因此,健康的企业信息化过程是关注APP并不断改进的建设过程。过程框架如图2所示。
在此框架下,根据企业业务流程远景和IT战略规划,通过实施有效的软件过程管理控制,营建高效、良性的企业流程体系和IT生态,才能使信息化成为企业的管理优化和业务转型的动力和关键。
(1)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质量的核心过程。软件生命周期前期的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过程是与业务流程和已有IT架构广泛交互的过程,作为信息系统实施的输入,是信息系统好坏成败的关键。同时,作为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软件应在全生命周期实施必要的过程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质量保证、验证、外包管理和配置管理等)。
(2)流程体系是企业信息化的依据和动力,信息化则是流程不断自我审视、走向卓越的基石。流程靠信息技术实现落地和升华,信息系统必须符合企业的流程形态。业务流程的分析、改进主要在软件的需求分析过程中落地。越来越多的成熟企业通过实施流程管理,保证其战略目标的达成。
(3)信息系统建设的软硬件设计活动必须基于已有的企业IT架构和规划。好的IT架构支持信息系统的高效扩展和软硬件资源的复用,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更能降低IT实施的难度和风险;每个系统的设计过程应遵循、保持并完善整体架构的规划。
篇9
项目选题工作是所有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信息化工作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信息化日常维护工作。第二类是项目类工作。如果我们有针对性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用信息化工具对企业业务做一些改善,就属于信息化的项目工作。项目工作第一步就需要选题立项。
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我们的工作结果,如果选题不对,工作再努力,也是没有效果的。案例中的IT部经理张波的做法,就是在选题上栽了跟头,以至于无法推行,效果自然是无法达成。
那么如何进行选题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企业高层、各主要业务部门、IT部门本身能力进行综合权衡,才能有正确的结论。对于企业老员工来说,由于了解企业现状,可能还相对容易一些,而对于新入职的CIO,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上面讲到,上任伊始的CIO面临高层、业务、IT部门的三重压力,我们认为这三种压力正是选题的切入点,也是工作选题的三个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对此进行一一分析。
高层因素是选题工作的第一关注点。所谓的高层压力,其实就是高层的期望,这种高层有可能是CIO的直接领导,也有可能是董事长或总经理,新CIO要同他们进行充分地沟通。了解他们的担心与工作方式,判断他们对信息部门工作的定义与期望,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业务因素是信息化选题的根源。 来自业务部门的压力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业务需求,业务部门的压力同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有很大的关系。企业信息化的程度越高,业务部门对信息部门的压力就越大,企业信息化程度越低,业务部门的压力反而越小。
这主要是因为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业务部门借助信息化工具的意愿更强烈。而新CIO与他们沟通就是为了解选题的可能性和选题的难度,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信息部门的工作之本。
IT部门自身因素是选题工作的前提条件。 IT部门自身因素指IT部门与CIO自身的能力问题,一个CIO的能力是有限的,面对信息化众多的新技术,不可能全部精通。这个IT团队能做什么事情,也是由团队的技术水平决定的。
篇10
2005年8月8日成立了旨在开拓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这一联盟是由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集团牵头,联合微软、联想等八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成立的,目的在于通过产业链协作,为广大中小企业创造良好信息化建设基础环境,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方案,进而拓展中小企业用户市场,为电信业开辟一块蕴含巨大潜力的增量市场。这对于3G仍停留在探讨阶段,增值业务还在“襁褓”中,亟须借助增量市场来保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中国电信业来说,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国电信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成立的同时,正式推出其倾力打造的、旨在服务于企业信息化的“商务领航”全新客户品牌。这是中国电信实施从基础电信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以来的重大举措。
无独有偶,2005年6月15日,中国网通“宽带商务 网通天下――2005中国网通商务客户解决方案巡展”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网通的巡展将经历12个城市,巡展活动以“宽带商务 网通天下”为主题,主要面向以中小企事业单位为代表的商务客户群体,重点推广中国网通集团公司评选制订的“商务客户优秀解决方案”。中国网通宽带联盟的合作伙伴―华为、上海贝尔、中兴通讯三家合作企业代表对活动即将产生的深远影响表示信心十足。
电信运营商急切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信息化进程和产业发展需要;第二是来自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从基础电信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必须要求电信运营商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和市场;第三是用户需求。随着中国电信产业在商务领域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逐渐增加,并从单一的服务转向要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服务。
因此,电信运营商涉足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是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选择。
需求个性化
从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特征看,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色。表现为:
首先是软件需求增长迅速,在IT投资中比例逐渐增大。2004年,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取得较大发展,软件增长尤为明显,软件投资总额为171.6亿元,占整个投资总额的15.8%,比2003年增长了2. 2个百分点。从2004年中小企业IT市场的结构来看,中小企业关注的焦点从以往重视财务软件转变为以整个企业的协同办公解决方案为主。随着中小企业逐渐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并注重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管理信息系统将会加强,从而带动软件快速增长,在以后的2~3年,比例将进一步增大。
其次,IT服务受到中小企业用户更多关注。2004年,在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中,IT服务投资总额为132.5亿元,占整个IT投资总额的12.2%。中小企业IT应用趋势由硬件向软件和服务的方向发展,中小企业对服务的需求将愈发突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逐步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所需的服务也逐渐从硬件维护转向系统维护、IT咨询等方面。中小企业重视通过咨询服务确定企业自身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打造适合企业本身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流程。在未来几年内,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中小企业在网络服务、IT咨询、电子商务等方面都会有良好的需求。
第三,个性化IT应用逐渐凸显。2004年,中小企业IT应用存在着行业、地区、水平上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特点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加之中小企业资金、人才的缺乏,导致了中小企业在IT产品的投资和解决方案以及信息化的整体实施上都要求适应性和灵活性,个性化的需求日益明显。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行业化、本地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直接推动IT产品和解决方案向行业细分发展。
结构性矛盾
而从目前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产品看,难以完全匹配中小企业的需求。无论从软件产品的提供上,还是从适应中小企业IT应用趋势由硬件向软件和服务的方向发展上,以及满足中小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需求上,运营商的业务产品供给都存在着不适应状况。
目前电信产业链无论从长度上,还是从幅度上,都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增值电信产业链上。产业链所涉及到的行业、业务、企业性质等层次多,范围广,未来的3G业务将更是如此。
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和中国网通的“宽带商务”业务的推广都涉及到产业链上众多的产业主体,特别是要提供“一揽子”电信解决方案,必须动员产业链上所有的企业,让整个产业链的主体充分参与。
中国电信领头推出“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与产业链上的主体设备厂商、SP、系统集成商进行了捆绑,也是体现了产业链合作和整合的需要和理念。
在具体操作中,运营商起到的是一种纽带作用,一头连着最终用户,另一头连着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内容提供商等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实际上,尽管运营商在产业链上起着主导作用,但要真正号召和组织起产业链上的主体,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还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运营商将面临着重大挑战。
目前,运营商对产业链管理能力仍然薄弱。电信产业的产业链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基础通信业务的价值链中,运营商直接面对市场和用户,较少有其他参与者。在电信增值业务价值链中,运营商是整个市场的主导者和主控者,通信设备厂商、终端厂商、增值服务商、内容提供商等众多主体紧密结合而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的“生态群落”。这一产业链上,运营商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但仍然薄弱。
但总体上看,运营商对产业链的管理仍然滞后于产业发展。如对产业链的管理仍然采用“强势”管理,而不是市场驱动;对业务的开发、设备的开发处于被动,而不是主动;对市场需求反应滞后于用户需求变化等。
因此,电信运营商目前整合产业链的力度和幅度还远远不能满足调动产业链所有主体积极性的要求。
运营商的战略选择
面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增长趋势,电信运营商必须紧紧把握这一机会,推进企业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1.不断探索开发出本地化的适合企业应用层面的解决方案
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需求个性化、多元化与电信运营商业务产品供给不完全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具有信息化成熟度低、需求导向性、系统结构精简、追求较高投资回报率、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弱等特点,电信运营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应遵循“需求导向、重点突出、实用适用、快速实施”的基本原则,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主线,不断探索开发出本地化的适合企业应用层面的解决方案,准确把握相对应的潜在市场群体。
2.利用3G契机,继续完善产业链,提升管理能力,全面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产业链丰富、层次多与电信运营商目前整合产业链的力度和幅度的不适应存在根本性矛盾,电信运营商应该充分利用3G契机,以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产业链。
建立在3G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需要运营商联合通信设备厂商、3G终端厂商、增值服务商、内容提供商等一起来继续建立和完善一个全新的3G产业链,包括建立适应新生态环境下的业务模式、合作模式。这就需要运营商全面提升产业链的管理能力,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主体结成战略联盟,达到相互之间在技术、资金、信息上的共享,以此来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整合,更周到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3.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业务创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开发增值电信业务和新产品的开发,如基于NGN、3G、IPv6的新业务和新产品。在用户基本通信需求被满足以及基本通信业务“增量不增收”的环境下,增值电信业务成为运营商新的业务增长点。
2003~2004年,宽带接入业务和小灵通业务促进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业务收入以两位数幅度增长,新业务贡献超过80%。2005年,新用户有以宽带替换窄带拨号方式的需求,现有用户则有对带宽升级和对宽带应用的需求。
篇11
一、信息化下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1.信息化创新中的问题。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和经济效益,也给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提出了新课题。随着电算化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出现,新情况层出不穷,如何将科技控制转化成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手段就成为信息部门的任务。在此进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化发展与流程和控制的同步问题。就是科技手段在实现对企业各流程的监督,控制重大的企业事项的过程中,如何使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以及在管理方式的科技实现上,变粗放型管理模式为集约型管理模式,实现集成化、价值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管理,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中,两者的结合点出现的问题。
2.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中的标准化问题。近几年来的信息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信息化与标准化息息相关,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只有标准化的信息化才是有发展前途的,只有标准化的内部控制才是有效的。信息化的基础是标准化,逐步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内部控制至关重要,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前提和基本保证。但目前由于有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健全,管理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化,有的规范执行不力,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针对流程和内部控制,很多是“先做了看”,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有的有了标准,也只是一纸空文,没有能够认真执行。这样的造成的后果一是摸着石头过河,流程再造中随意性很大,形成拍脑袋工程;二是造成信息化建设的被动或浪费,让信息部门先做,做完了使用部门再提意见,再改流程,显而易见,流程的不确定给信息化建设造成了难度。
3.控制信息失真。控制是一个信息系统,它将针对企业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控制信息传递给管理者,但是目前有的内部控制所反馈的信息,有的似是而非,由于信息的处理或传递中的失真,也是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今天提出信息化下的内部控制问题,有的是技术原因造成的如系统设计的漏洞等等,但更多的不是技术因素而是人为因素,有的甚至是打着信息化的幌子来谈所谓的内部控制,而这些问题是因为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与之协调的信息化建设有风险才会产生。
二、信息化下的企业风险
对一个企业而言,如何进行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信息化下的企业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本身的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和业务的技术手段和实现方法。对内部控制而言,信息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首先,无形磨损,这是指企业所采用的技术能否跟上企业业务流程的发展。其次,技术成熟度问题。一般而言,信息化投资较大。企业管理和信息化注重创新,但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应该看此技术是否成熟,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集成商是否有较强的售后服务能力等等。一般而言,较成熟的技术,更有利于内部控制。因此,企业就应该对在使用系统后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谨慎的推行系统的应用范围,循序渐进,逐渐推广。
2.业务流程带来的风险。随着信息化的建设的深入,为业务流程重组带来了可能性。这样的结合,在这样的结合过程中,创新与风险并存。如果利用风险评估手段来确定企业中关键的业务流程,从中可知业务流程风险的大小。
信息化建设发展下的企业的整个流程和控制的设计,是否很好地满足和支持最终业务目标的实现;流程中岗位的设置和职责的分离,在整个流程中是否存在正确的稽核点和平衡点,对各级不同的业务交易有没有足够的访问控制等等,都是企业业务流程发展中产生的风险。
3.有关控制信息失真带来的风险。信息的失真,特别是控制信息的失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致命伤,为企业内部控制也带来了风险。企业控制过程本身中的信息失真,一是可能带来对问题流程的无动于衷或矫枉过正等,二是带来决策失误,使企业误入歧途。
篇12
信息技术治理(IT治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的,它部分继承了公司治理的思想,发展至今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
Webb等在2006年对IT治理作了文献综述,他们认为众多学者和业界对IT治理的认识可分为以下6个方面:①与组织战略相协调;②通过IT为组织创造价值;③IT绩效管理;④风险管理;⑤制度和流程;⑥控制和责任。他们指出,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所以,IT治理必须要从最高层推动,通过最高层进行领导和控制。本文认为,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是以股东为中心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为了让IT产生最大收益、解决IT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设计的与IT有关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Weill认为,IT治理是在IT应用过程中,为鼓励期望行为而明确的决策权归属和责任担当框架,他们对美国116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IT治理良好的企业,比采用相同战略但治理薄弱的企业的资产回报率要高出20个百分点。
1现有IT治理评价体系
本文认为,IT治理评价是由企业内部或外部相关机构对企业IT治理的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对IT治理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为企业IT治理提供指导的过程。
现有IT治理评价体系主要有4种,其中以Weill的IT治理评价体系最容易操作。具体方法是在企业中选择10个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每人回答4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重要性和实际结果两个方面,在1-5分的范围内打分。比如IT对于成本控制的作用,某管理者将其重要性评价为4分,在企业中的实际结果为2分,那么该题得分为2*4=8分。假设4个题的重要性得分分别为4,5,3,4,实际结果的得分为2,2,3,4,则该高管对企业IT治理绩效的评价是(8+10+9+16)/(4+5+3+4)*20=78.2分,再计算所有高管的平均分,即可得到企业IT治理有效性的结果。这4个题目分别包括IT对于成本控制、IT对于增长、IT对于资产利用、IT对于业务灵活性4个方面。
这种IT治理评价是基于主管们对IT作用的主观认识(或者说是对IT期望和现实差距的衡量),其计算方法存在问题。假设企业主管们没有意识到IT的重要性,即IT的重要性得分都较低,那么分母较小。根据以上公式计算,IT治理的绩效会很高,这显然与实际不符;同样,假设企业主管们接受了IT治理的思想,认识到了企业在IT利用上的不足,那么重要性得分会提高,而实际结果得分会降低,这就会导致IT治理的绩效过低,与实际不符。同时,以IT在企业中的作用作为衡量IT治理效果的标准也存在偏差。
关于IT治理的衡量,除Wei11外还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评价体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美国IT治理研究所(ITGI)与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共同制定的信息及其技术的控制管理目标集(COBIT)标准。从1998年到2005年,COBIT标准不断完善,现已发展到第4版。为了达到“通过IT过程管理IT资源,实现IT目标满足业务需求”的目的,COBIT认为,首先需要有一些控制管理目标来定义正在实施的政策、流程、实践的最终目的,从而保证业务目标能够实现。但仅设定控制管理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标准,用来评价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就要求有一套度量现状的方法。COBIT采用美国软件工程研究所(SEI)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来描述IT过程能力,以此作为IT过程能力评价标准。COBIT共确定了34个处理过程以及318个详细控制目标,每个过程还有评审工具。这个体系以IT管理为目标,强调IT资源的有效运用,作为IT衡量的标准而言,显得过于庞杂。
(2)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IT治理评价标准。在Ka-plan等人提出平衡计分卡后,以VanGrembergen为代表的学者也将这种工具用于对IT治理的评价,将IT治理的效果从对企业的贡献、有效提供IT服务、为企业提供创新机会(如电子商务)、以用户为中心4个方面来衡量。VanGrembergen将这4个部分划分为16个主题,每个主题再包括1-5个子项,进而设计出IT治理的衡量体系。这个体系仍将IT的效果作为IT治理衡量的标准,但加人了许多客观标准(如资产收益率等),体系较全面,但不易评分和比较,对企业IT治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3)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将IT治理分为意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其中,意识包括高层认可和参与IT决策的责任明确程度、相关激励措施等;IT治理能力包括结构能力、协调能力和关系能力,其主要指标有IT领导小组、投资批准程序、结构例外程序、服务水平协议、项目跟踪系统、业务价值常规追踪、学习共享、高管层和Web门户等。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提出的IT治理能力,实际是对Peterson和VanGrembergen等学者研究的深化,他们提出IT治理的框架包括治理结构、治理程序和关系机制,其中治理结构包括IT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定义、IT的组织结构、IT战略委员会、IT指导委员会等;治理程序包括制定IT战略、使用平衡计分卡、IT成本与收益分析、服务水平协议(SLA),COBIT、信息技术基础资料库(ITIL)、治理成熟度模型等工具;关系机制包括让各方有效参与和沟通协作,建立激励和培训机制等。这个标准的指标更细致,更贴近IT治理所要达到的多重目标,但有些内容难于被企业高管层理解,且过于繁杂,其学术意义大于实践意义。
现有对IT治理的研究一般以案例分析为主,重视对IT治理理论的构建和完善,许多学者提出了IT治理的研究领域、IT治理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等,但没有形成独立的IT治理评价体系。
2IT治理评价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对IT治理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设计,不仅有利于衡量IT治理是否有效,而且能对其有效程度进行衡量,是IT治理的基础工作。对企业而言,只有确定了合适的IT治理标准,才有努力的方向,才能对IT治理进行改进。对IT治理的评价是完善IT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有效IT治理的重要条件,并且有助于防范IT风险。现阶段,企业开始重视IT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而忽略了对IT治理进行评价,没有认识到IT治理评价、监督的重要性。
IT治理评价有助于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IT治理式。IT治理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参照。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对IT治理的评价,那么会有助于我们建立中国化的有效的IT治理模式。另外,IT治理评价是企业有效防范信息化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IT风险管理的基础应是IT治理,有效地对IT治理的状况进行评价与诊断,从而及时发现IT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控制IT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IT治理评价体系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IT治理评价的复杂性,因为“成功的IT治理没有固定模式。如果我们以单个企业为案例进行研究,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其IT治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而将大量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抽象出他们IT治理成功的特点,计算每个特点所占权重时,会由于企业的所有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文化背景、规模和发展阶段、行业等不同而存在差异,而一个不能重复、不稳定的研究结论,其指导意义非常有限。同时,在IT治理的评价中还必须回答以下问题,这也导致了IT治理评价的复杂性:
(1)简单还是复杂。使用少量的标准进行IT治理的衡量,可使评价易于操作;而建立综合全面的指标体系,可增加评价的准确性。使用数字打分的方式,计算出IT治理的综合分,可使IT治理的绩效容易在企业间进行比较;而使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更能结合企业的特点,给出企业IT治理的改进建议。
(2)主观还是客观。是让企业管理者凭经验打分,还是考核企业的客观绩效,二者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其中的平衡点在哪里,是IT治理评价所要面对的问题。
(3)结果还是过程。比如是衡量IT在企业中发挥的效果,还是衡量IT治理对管理者的激励程度,或是衡量决策权分配的有效性,强调结果与强调过程对企业的作用不同。
(4)即期还是远期。即IT治理评价是衡量IT为企业带来的即期利润还是发展潜力,是衡量IT治理与现有环境的适应程度,还是衡量IT治理对企业战略的支持程度。
3IT治理评价的新思路
IT治理的评价标准应是客观可衡量、容易理解且对企业IT治理有指导作用的,但由于上述5种障碍,这些目标很难达到。同时,由于IT治理的本质是创建某种环境,克服IT决策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决策者能从组织的立场出发,做出对投资者和组织有利的IT决策,但是好环境也不是必然导致好行为,因此,我们不能仅用结果来衡量IT治理。而如果不使用客观的结果作为衡量标准,是否能测量IT治理营造的环境呢?实际上,环境更不可测量,让管理者回答他们做决策时是否从组织立场出发,是不易得到准确答案的。
我们认为,IT治理的评价可从公司治理和信息化水平
两方面进行衡量,加上时间滞后因素,我们给出‘`IT治理评价二F(公司治理评价,信息化水平评价,时间)”的表达式。具体而言包括:
(1)公司治理评价与信息化水平评价的体系相对完整和成熟。公司治理评价通过对公司治理各因素的科学量化,来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公司治理评价萌芽于1950年美国管理学会会长Martindell提出的董事会业绩分析,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有标准普尔创立的公司治理评分系统、欧洲戴米诺推出的公司治理评级系统、穆迪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估系统、亚洲里昂证券推出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等。国内现有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包括海通、大鹏证券公司设计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南开大学的中国公司评价系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司治理中心的评价系统也有较多的成果。在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方面,2002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了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随后,许多学者也从通用性和实用性、信息设备装备指标、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信息化人力资源开发指标、组织和控制指标等方面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评价。
(2)IT治理与公司治理的正向相关性是我们提出这个表达式的基础。多数学者都认可IT治理是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运作的观点,Weill指出,IT作为一种资产,同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等一样,需要大量的组织机制(如组织结构、流程、委员会、议事程序和审计等)来完成,那些拥有治理多项资产的通用机制和企业,表现更为出色,能使多项资产彼此更好地协调运作。在IT治理中存在与公司治理相似的问题,如显性激励、信息不对称、制度安排等,在公司治理制度设计良好的企业,其IT治理作为子系统,也必然能逐渐完善。我们认为,公司治理包括IT治理,良好的IT治理能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公司治理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应包括对IT相关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确定的企业竞争战略,也应包括IT的发展战略及与其它资产协同的机制;公司治理确定的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模式,也应包括对IT的业绩衡量和评价框架。IT治理是在公司治理整体框架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协助企业开展业务和提高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协助人力资源治理、金融治理、实物资产治理、知识产权治理、关系资产治理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它通过提高公司的信息质量、加强公司治理环节的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为企业的利益所有者(股东)提供更多的信息,最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缺乏IT治理的公司治理是不完整和不科学的,反之,即使IT治理科学有效,但整个公司治理结构混乱,从长远来看,IT治理也缺乏体制保障。
(3)IT治理的效果可由信息化水平来衡量。组织经过一段时间有效的IT治理后,其整体信息化水平应高于其它组织。当然,IT治理的效果可能还包括组织的利润率提高、IT服务质量提高、组织的客户满意度提高等,但这些因素都与组织的信息化水平密切相关。这也要求我们在设计信息化水平时,不仅要考虑硬件和软件、人员和制度,更要评价信息化给组织带来的收益,尤其是长期和隐性的收益。
(4)用公司治理和信息化水平来衡量IT治理存在时滞。公司治理是IT治理的基础,信息化水平是IT治理的结果,对IT治理的衡量应考虑时滞。比如假设两者的满分都是lO,IT治理评价二公司治理评价x信息化水平评价。企业A的公司治理得分是5,信息化水平是8,企业B的公司治理得分是8,信息化水平是5,那么企业A的IT治理水平与企业B相同。实际上,我们测量的数据都是当期数据,而影响IT治理的公司治理的数据要看前期,衡量IT治理的结果即信息化水平的数据要从后期取得。假设两个企业的公司治理和信息化水平都是不断提高的,那么,实际企业A的公司治理得分是4,信息化水平是9,企业B的公司治理得分是7,信息化水平是6,即企业B的IT治理水平高于企业BoIT治理的时滞也说明,要使衡量有效,就必须采取一种面向未来的衡量方法。由于我们无法获得远期的信息化水平指标,所以对IT治理的衡量始终是“过去时”,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在信息化水平指标设计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4结论
篇13
过往的一年,我们用心搭建平台,您是我们关注和支持的财富主角,
邀请函内容。
新年即将来临,我们倾情实现网商大家庭的快乐相聚。为了感谢您一年来对unjs求职网的大力支持,我们特于20xx年xx月xx日14:00在xxx大酒店一楼举办20xx年度unjs求职网客户答谢会,届时将有精彩的节目和丰厚的奖品等待着您,期待您的光临!
让我们同叙友谊,共话未来,迎接来年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快乐!
邀请函内容怎么写
尊敬的:
我们诚邀您出席20XX年4月19日,由主办,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咸阳市科学技术局、咸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办,咸阳益利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信息化企业从U8All-in-One开始用友老客户升级体验会咸阳站。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大多以信息化项目完成为目标,缺乏对企业整体发展及与企业核心价值融合的考虑,容易造成信息化对焦中间价值而偏离最终价值,造成盲目投资,因而往往取得的实际效果有限。而信息化企业以企业的基业长青为基本目标,以企业的先进性为保障,始终瞄准企业的根本价值,通过信息化固化基业长青因子、制度化价值创新,激励企业围绕核心理念不断进步。
回顾中国管理软件的发展,在中国管理软件市场,没有哪款管理软件有20xx年的历史,并且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U8All-in-One是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是在全面总结、分析、提炼中国成长型企业业务运作与管理特性的基础上,针对成长型企业不同企业管理层次、不同管理与信息化成熟度、不同应用及行业特性的信息化需求,通过不同解决方案互补的部署形式,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型,为成长型企业提供了预配置的最佳管理与业务实践,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个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全面建设信息化企业,实现企业基业长青,从U8All-in-One开始!
本次会,用友软件将向业界阐述关信息化企业的全新理念及用友U8All-in-One信息化企业全面解决方案,您也将现场听取并感受用友软件作为中国管理信息化领军厂商,在伴随中国信息化进程中,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20xx年用友软件的核心理念、经营策略和发展目标。
同时本次会还会联合市科技局、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本次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企业与管理升级提供政府扶持资金;咸阳市的用友实施服务合作伙伴咸阳益利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为本地企业提供全面的咨询、实施与升级等本地化服务。
衷心期待您的到来!
邀请函内容写什么
一、请柬上内容包含:
1.至:___________
2。首先感谢各公司对山推的一贯支持与帮助!
3。为促进和加强山推和公司的合作与发展,我们将于20xx年11月22日至11月24日在上海召开山推第二届全球年会。在此特邀请贵司总经理、销售经理和服务经理参会。
4。会议时间:
20xx年11月22日全天报到20xx年11月23日开会
20xx年11月24日商务活动(上海周庄一日游城市观光高尔夫自由活动)
5。请将会议回执于20xx年9月15日前传真至市场管理部
联系人:电邮:传真:电话:
附件一:
会议回执
公司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