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篇1

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人、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其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最终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并给管理层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便于进行正确的决策,以促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用于管理领域以来,信息管理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网络,从功能单一到功能集成,从传统到现代的一系列演化。根据其发展的时序和特点,可将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个阶段。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是多种学科混合紧密联系的一门新兴技术。就其功能来看,信息管理系统是组织理论、会计学、统计学、数学模型及经济学的产物,综合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技术。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观点来看,信息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将导致新组织结构的产生,而现存的组织结构又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引进的成功与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小供电企业信息化现状

上世纪末,电力企业已初步尝试探索实施信息化,如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企业信息化覆盖面已涉及到电力生产、管理、经营和社会服务等多个环节。作为关系到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国家基础性行业的电力企业,近年来信息化的应用在提升电力行业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电力企业信息化的目前现状来看,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孤岛较多、有些地方存有信息盲点、技术平台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存在信息安全漏洞等。从2008年起,电力行业信息化跨入了大发展时期,信息系统数量、资产、应用水平等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企业面对种类繁多的平台和各式各样的应用,信息管理部门必须结合生产、管理、经营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企业特点,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从而促进电力企业信息化健康有序稳步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刺激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信息化的应用加快了普通劳动力与科技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的流动。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汹涌浪潮,正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文化观念,促使人类走向新的文明。面对信息化,中小供电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着以下显着的特点:

(一)管理集成度高

电力行业由于其生产、消费的特点,发电、送电、变电和配电等必须同步,电力产品不可能像其他机械业、手工业等具有时效性。这种工作流程时时的特殊性质要求高强度的管理信息集成。而中小供电企业主要涉及变电和配电环节,其管理行为必须全面覆盖从变电、配电、送电到用电的整个过程。信息管理系统(MIS)必须将企业的各个部分、生产的全过程密切组合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集成从原料采购、设备维护、工程施工、用户服务以及资金结算等企业运转的全部过程。

(二)生产环节复杂

电力工业虽然只生产单一产品,但其生产过程却极为复杂,用户对电力产品的需求是24小时不间断的,设备维护、故障抢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等众多功能部门的配合,管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极为繁杂。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MIS具有高度敏捷性,时时更新联动,能够建立支持企业各部门和各企业的密切联系,确保各个环节运行流畅。

(三)安全、稳定性要求高

电力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比拟的特殊地位,也正是因为这样,电力企业的生产、传输、供应和服务的及时性、可靠性具有极强的经济意义。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在某一程度上需要较高的可靠性与保密性。这就要求电力企业MIS的构建必须以稳定、安全、便捷为前提,同时具备功能扩展能力,以适应不断进步的信息化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提升的要求。

(四)行业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电力行业才渐渐地走出垄断面对市场化竞争,每一次变革都会使企业内部、外部的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电力企业的MIS的建设无法及时更新达到完善;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管理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都又各自不同的操作模式和习惯,既没有统一的操作要求,也没有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这对电力企业规模化MIS建设带来了信息控制、开发通用、数据及时准确的信息软件的困难。

三、中小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国家电网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提出,对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的未来战略规划和信息化战略规划,都作出了更新的指导思想,也指明了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发电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朝着深化应用和优化应用的方向进一步迈进,集团化、统一化的发展思路在大型集团型发电企业中全面确立,行业内的两化融合程度势必得到进一步提高。就目前中小供电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实质来看,管理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OA),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以及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等等。

(一)办公自动化系统(OA)

根据中小供电企业点多线长、人员相分散的实际情况,OA系统首先要建立内部通信平台,即内部的邮件系统,以方便企业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并基于安全性、便捷性考虑,应实现有条件限制的与Internet邮件互通。其次是信息的平台,即时电力企业信息,提供交流平台,例如新鲜新闻、信息简报、内容通告等能够在员工之间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再次是工作流程自动化平台,例如公文的收发、审批、处理,以及请示、汇报等流程化工作的自动化处理,以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旨在规范各项工作,提协同工作效率。最后是信息查询平台,通过设定不同用户等级,检索查看不同权限的文档、图片等信息,实现不同层次的文档共享、查阅和使用。与此同时,OA系统还应充分考虑信息集成,具备数据接口功能,能把企业原有的MIS、ERP、财务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数据,集成到工作流系统中,使员工能有效获取并处理信息,提升供电企业整体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障供电设备安全和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是采用计算机信息及网络通讯技术等,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和生产运行指挥人员提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技术依据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统计计算、远程操作、报警处理、实时数据监控及分析等。重要环节应采取双机热备,当任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所有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数据可以自动完整地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需要有健全的权限管理功能,能快速、平稳地自动或人工切除系统本身的故障,故障切除时不能影响系统内其他设备正常运行。调度主控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从全局实现调度自动化的监视和控制,分析电网运行状态,协调各变电所内RTU之间关系,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三)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市场竞争形势日益发展,建立完善的创新信息化营销体系是满足不断深化的市场化变革和日益发展的客户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按业务逻辑关系分,电力营销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客户服务、营销业务、营销质量管理、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四个层次。客户服务层与客户进行交互并为客户提供直接的服务,主要通过规范服务标准,提供优质服务,共享服务资源,提供多种项目服务,如:故障抢修,信息咨询,用电业务查询,投诉、举报、建议,电费催缴等。营销业务层是客户服务层的支持层,对系统内的基础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处理,主要进行各类供电服务事务地处理,保证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有序地在各业务部门之间流通。同时负责向客户服务层实时提供客户的用电信息,如:业务受理,电费抄、核,电费计算,帐务管理、线损管理、计量管理、用电检查等。营销质量管理层通过工作流程平台,监控各部门工作状况,提供监督手段,实时考核绩效,如:营销业务的稽查、各项营销指标的统计等。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是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的综合信息分析和处理中心,主要向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提供营业管理功能,主要从市场分析、客户分析、市场预测、需求侧管理四个方面分析电力营销工作的经营状况和政策实施效果,进而预测供电市场需求。

目前供电企业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存有不足,已经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竞争力的提高,企业需要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实现信息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同样需要专门的机构来推进和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推动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是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满成.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经营管理.2006(4)

篇2

1 系统工作模型

目前企业IMS的现状是:对开发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要求持续增高中,它使C/S和B/S模式相结合,进行基于Web网络的分布式异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包含不同区域、不同网络的结构、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程序开发工具,并具有相对独立的信息管理功能;从而基于Web服务器来使大量信息进行浏览器式的访问,来实现系统信息的共享。

这种系统结构主要开发的工作点是Server部分,而在实际过程中人们使用CGI来访问DBMS,或者通过Web服务器本身携带的数据库处理能力和混合访问DBMS的方式来进行访问。关于子系统功能的应用,依旧采取C/S方式,或者通过浏览器编制CGI程序,来实现数据服务器的信息连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全方面,应该对用户的请求进行筛选,从各个方面去思考网络应用和传统C/S模式应用的安全问题。可以对这两种模式分别给予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的权限,首先利用C/S模式来实现数据的浏览、查询和改正等功能;其次,对于那些只拥有数据浏览权限的用户,我们可以通过Internet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利用HTML页面文件的形式回传到浏览器以方便用户的浏览,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查询。

2 系统的设计需求及目标

2.1 系统用户的需求分析

现代企业的生产特点是:产品种类多、质量监督严格、储存期限要求高等,以扬中化工厂为例,通过对该企业的系统需求分析的收集,得到以下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部分,只单一的考虑了生产设备的能力,对市场销售的订单和产品库存方面欠缺考量,达不到对生产管理精细化的标准。可以通过对生产计划的分解来了解生产计划的完成进度,并高效准确的完成对生产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数据的管理,并恰当改进企业的生产计划。

在企业的销售管理部分,该企业当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来对销售方面的业务进行管理,这样就导致了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产品入库和产品包装等方面的信息。我觉得应该实施销售管理,来加强我们对销售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及预测分析,从而提高跟我们合作客户的满意度。

在企业的规划方面可以使用信息管理系统让管理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相关的资料信息,从而避免企业业务总结及各种报表资料不能及时交给管理人员所造成的企业发展规划隐患,最终使企业能灵敏的应对外面市场的各种需求变化。

2.2 系统的设计目标

第一,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采用计算机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企业各项数据的准确度和统一性,还可以帮助公司员工摆脱繁重的报表统计工作,并能在第一时间向公司高层提供相关的信息;从而通过公司内部共享数据库的方式,来方便各部门员工对自己所需数据的采集。

第二,加快公司资金的周转。公司财务部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发现存在的漏洞或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对公司资金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节省了本该向银行支付的各项利息,提升了对公司资金的使用率。

第三,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采用计算机生产管理方式来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并能及时得到这方面所反馈的信息。我们可以在对产品的设计及在制作方面材料的选用、设备选用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来制定一个合理并能优化产品原材料、辅料制品库存的生产计划,从而达到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第四,压缩企业库存积压。可以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基础上,合理的采购和调整原材料及备品备件的库存数量,以达到对库存积压的减少、对流动资金占用率的降低等目的。

最后要说一点是:缩短生产的周期。在如今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节中,公司想要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就是降低产品的生产周期,以最快的速度交货或者投放到市场中。

3 系统的实现

3.1 系统的功能概述

根据系统用户的需求分析,我们设计的功能模块有生产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质检管理模块及系统管理模块5个模块,而每个模块都包含相应的输入输出等功能;并通过共享的数据库及参数传递来实现5个模块间的数据传递。

生产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包含可以进行添加、编辑及删除的生产计划单,可以录入每天生产完成的进度情况及瑕疵品记录的任务检查表,和显示规定期限生产进度是否达标的生产报表。

销售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包括可以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的订货单,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的发货单,和在规定时间对制定产品订货量及发货量统计的销售查询表。

仓库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包括可以对入库产品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的入库管理清单,可以对出库产品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的出库管理清单,可以对仓库库存产品进行盘算统计信息登录的盘点管理表,和可以依据盘点管理表的任一一次时间来选择相对应的盘点结果的统计报表。

质检管理模块:质检管理模块包括可以对产品原材料入库前各项检验工作进行统计的原材料检验表,和可以对半成品进行检测所得到的产品是否合格结果的中间体检验表。

3.2 数据库设计

这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使用了从上往下的管理设计思路,这样就可以确保对系统需求的全面分析。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包含了以下几个数据库表:生产计划表、产品订货表、产品发货表、进度完成情况表、公司客户资料表、产品入库表、产品出库表、库存盘点表、原材料检验表、半成品检测表、用户信息表、用户权限设置表及模块的编码表。从而在这些功能表的基础上来制作出能符合用户需求的逻辑结构设计,实现数据的相互传递和管理。

3.3 系统的测试

最后在扬中化工厂利用黑盒对系统进行模块功能的测试,比如生产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一一测试过去,测试结果基本能够运作,但是在很多细节方面还需进行一定的完善。

4 结束语

总之,在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基于计算机的企业信息管理方法,并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出较完善的企业管理系统。并通过这样的管理系统帮助企业自身实现产品信息准确度高、更新速度快、查询收集便捷等高效的功能,从而在根本上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并未企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1 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是指由人、计算机和其他部件构成的可以采集、传递、存储、处理、维护以及使用信息的系统。它的基本功能是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信息管理,调查统计企业的各种资源情况,建立准确的数据库,自动整理成各种数据材料,并为管理人员提供最确切的数据,方便人们进行正确的决策,来推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收益。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网络,从传统到现代的逐步改变。从它发展的时间与特征来分,可分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三个阶段。它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许多学科,是多种学科密切联系的一门新技术。从功能上看,信息管理系统是会计学、数理统计、经济学等学科的产物,它也运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数据库等,是多学科融合的边缘技术。就其社会技术系统来看,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企业结构是相互影响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会出现新组织结构,现有的内部结构也会对信息管理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2 供电企业信息化现状

自供电企业尝试实施信息化以来,已经有大概20年的时间,企业信息化已应用到电力生产、管理、经营以及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供电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与人民生活的重要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电力行业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但从目前的供电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管理机构不完善、信息孤岛严重、技术平台不健全、缺少统一的原则、存在信息安全隐患等。近年以来,供电企业信息化步入了发展阶段,细心管理系统数目、资产等明显提高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企业面对品种多样的平台和应用,信息管理部门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结合企业的技术优势与特征,选择最好的方案,从而推动企业信息化的稳步发展。

3 软件系统的技术实现

3.1 工作流管理

工作流是指工作对象的状态变化过程,用来探索怎样用计算机实现过程自动化。工作流模型是业务过程的计算机化的形式表达。工作流技术能用于表示企业的动态信息模型,改善企业的业务流程;工作流管理系统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并能够使业务过程重组。应用工作流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实体与数据流程的分离,加强系统的灵活性。

3.2 OLE技术的应用

OLE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制,能够将服务器程序的文档插入包容器程序的文档中,并可以对其进行操作与管理。运用OLE技术,能够在用户的应用程序中增加许多其他程序的数据或程序,为系统集成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

利用建立OLE自动化对象的形式,达到对Office的集成,用户把数据输入Office文档中,然后对数据进行修改、整理以及计算等操作,进而对数据分布处理。而文档存储利用中央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共享。

3.3 多层C/S软件体系

多层C/S体系是MIS发展至90年代比较先进的模式,有强大的数据操控与事务处理功能,而且有数据的安全性与齐全性制约能力。这种体系把应用划分为两部分,服务器用来管理数据,客户机与用户交互任务。利用拓展服务,能够有效的完成系统功能的拓展与工作内容的更改。多层C/S模式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系统的开发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4 系统登录控制

供电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会根据系统应用人员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登录控制。企业内各部门会将综合信息上传到系统的数据库中,需要调取查阅的职员必须依据自己的工号信息进行登录,查阅权限设置之内的数据信息。系统管理员则具备有系统信息调整及删除的权限。供电企业严格信息系统的实名制登录,不仅有利于层次化管理的实现,也能够更好的保障系统安全性。

4 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1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依据供电企业的特点,办公自动化系统需要设立内部通信平台,为职工提供通信与交流的途径,从安全性、便利性考虑,需要采用有条件限制的内部交流。要设立信息平台,实时供电企业信息。还要建设工作流程自动化平台,比如文件的手法、整理、审批,以及请示、汇总等流程化工作的自动化处理,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旨在加强企业管理,增加工作效率。最后要设立信息查询平台,设置用户的等级,不同等级的用户可以看不同权限的书籍、文件等信息,实现不同等级的文件共享与利用。此外,OA系统还要考虑系统集成,具有数据接口功能,可以将企业的MIS、ERP、财务信息系统等数据集成到工作流系统中,有利于员工及时获取数据并提出措施,提高供电企业的反应速度与决策能力。

4.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确保供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供电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技术依据以及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体系。关键部分要使用双机热备,当服务器有问题时,全部运行在此服务器上的信息能够自动切换到其他服务器上,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系统要建立健全的权限管理功能,可以及时的自动或人工消除系统存在的问题,问题解决后不会干扰系统中设备的正常工作。调度主控站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它可以对全局进行监控,分析电网的运转状态,保证供电企业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4.3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建设完善的信息化营销系统是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改革与日益提高的客户要求的必要手段。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按业务逻辑关系可分为:客户服务、营销业务、营销质量管理、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四个方面。客户服务是与客户进行交流并给他们提供服务,服务层按照规范服务标准,提供可靠服务。营销业务层是服务层的支持层,采集与处理系统中的基本数据,确保业务处理时的信息保密、有序的在各组织间流通。营销质量管理层利用工作流程平台,管理各单位的工作情况,提供督查措施,实时考核评测。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是为营销决策提供凭据的综合信息分析与管理部门,它为管理人员和组织者提供管理方案,它从市场、客户、以及人们的需求方面讨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从而分析供电市场的需求。

5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供电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它们妨碍了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竞争力的增强,供电企业需要积极加快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供电企业实现信息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要需要企业内部各机构与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供电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进步是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手段。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占据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推动了各行各业信息领域的全面拓展。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将办公自动化、资源共享、媒体交互等功能组合在一起提高企业的软实力,通过信息化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单位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可以有效的考察员工的工作情况,方便员工查询各种信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1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本文主要使用基于Web的ASP开发技术,该系统由多个功能做成:员工基本信息、员工业绩录入、查询、管理和打印等。

1.1 系统数据流分析

本文使用数据流图(DFD)描述数据的执行过程,通过图形方式描述数据的变换过程。通常情况下DFD能够描述新的逻辑模型,反应其新的功能、系统处理流程以及数据的输入输出交互过程、数据存储,传递数据等等。DFD图能够表示系统的总体设计情况。员工信息录入的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图2为员工信息查询数据流程图。

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本文设计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三个处理权限组成:管理员权限、主管权限、员工权限。其中,在管理员权限中,其能够根据输入的管理员密码登陆系统,对员工信息进行管理,即录入、更新、删除以及打印等。在主管流程中,主管根据密码进入员工考核管理模块,该模块由两个部分组成:员工业绩管理和员工业务管理。在基本信息管理主要是为了完成员工基本信息的录用更新;而业绩管理主要是为了对员工工作活动进行管理考察,提高员工的业务执行力以及业务成绩。

1.3 系统的数据库和编程分析

本文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选择使用SQL Server 2008,采用先进的ASP技术设计页面,其能够简单快速的实现Web应用程序。

(1)ASP的基本操作对象。主要有7种,分别为Request对象、Session对象、Response对象、 Application对象、Server对象、ObjectContext对象和AspError对象。通常情况,用户请求由Request对象进行处理,以HTML或URL形式进行输入表示;(2)ASP优点。开放性:能够在IIS 4.0上运行,不需要任何专用的脚本语言进行网络程序开发;操作简单:能够使开发人员快速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页面设计和系统逻辑设计分离:ASP将页面设计和系统逻辑设计相分离,使开发者集中程序逻辑设计,不需要考虑页面情况;因此,本文使用ASP技术开发系统。

2 系统设计

本小节重点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描述。

2.1 数据库设计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部门表、员工基本信息表、职务表、业绩表、业务表、业务计划表等。

(1)员工信息:员工受教育程度,联系方式,各种技能证书以及企业评测成绩;(2)员工在岗期间的所有业绩信息;(3)其他信息:主要有业务指导信息、培训信息、业务提交等。

2.2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权限:管理员、主管、员工。管理员具有最大的权限,管理所有用户信息;主管权限进入系统,能够对员工的业务情况进行管理查询监控,并能对员工进行及时的分配新的任务。员工进入系统后,只能浏览各种信息,例如新的任务、培训信息,此外还能够随时提交业务报告等。

(1)管理员: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录入员工信息;②更新员工信息,包括修改和删除两种操作,可以一次删除一条也可以批量删除多条记录;③查询员工信息,包括两种形式(员工编号查询和名字查询),如果出现重名问题则可通过选择部门和职务进行区分,或直接使用编号进行查询,因为编号是唯一的不存在重复的情况。(2)主管: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员工业绩管理和业务管理。员工业绩管理模块有:①录入员工业绩。在录入员工业绩时,先选择部门,然后进行录入;②更新员工业绩情况,即删除修改员工业绩情况;③查询员工业绩,分为两种方式(名字查询和编号查询);④打印员工业绩。业务管理模块:在此模块中,可以添加新的业务,修改/删除业务。当需要进行业务删除时需要首先进行确认,避免误操作。该本模块需要首先登录后才能使用。(3)员工:①员工信息查询。分为两种方式进行查询(名字查询和编号查询)。查询员工基本信息。②员工业绩查询。分为两种方式进行查询(名字查询和编号查询)。查询业绩,首先选择所要查询情况的时间跨度和所在部门,然后再根据员工编号或姓名进行业绩查询。③下载提交信息。员工能够浏览所有企业信息并下载相关的文件。

3 系统实现

篇5

生命周期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指的是在生物界存在的应用词汇,随着词汇的快速发展也开始在非生物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工艺技术的生命周期以及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等,生命周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指的是某一种事物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规律性发展趋势。信息系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其中,实现生命周期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重新植入,从而最终呈现出企业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发展规律。

一般情况之下,企业的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生命阶段:一是信息系统规划阶段,这个阶段系统的主要任务在于提出项目、给项目做出概念定义以及做出相应的项目决策等;二是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阶段,这个阶段系统需要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相关要求服务等变为系统开发人员的技术方面的规格说明;三是信息系统设计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根据上述的说明书将信息系统的构架结构、开发思路和执行计划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整合;四是信息系统实施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在上述基础之上进行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环境构建和软件开发实施;五是对信息系统进行测试验收,并进行后期的运行维护,保障信息系统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发挥最大价值。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风险模型如下图所示:

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风险因素分析

从企业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系统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截然不同的:

一是在企业信息系统规划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企业信息系统在系统规划阶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系统立项风险,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物力和人力资源,同时开发周期也是非常长的,因此企业信息系统的规模、成本、进度安排、资源投入以及成本预算等都是无法进行精确的估算,从而使得企业信息系统在项目立项阶段存在着较大的风险。(2)领导风险,企业信息系统在规划的时候往往都是需要一些大领导进行牵头,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导和领导对整个项目的规划对项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信息系统外界环境的影响,信息系统构建需要有一定稳定可观的外界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法律环境的支持,但是这些环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给项目的规划进行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

二是在企业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企业信息系统在需求分析规划阶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信息系统项目队伍的组建风险,信息系统开发一般都需要一支技术强硬、管理得到的团队,才能保障信息系统的顺利开发,如果项目队伍专业知识不深、管理错位等都将给信息系统的构建带来潜在的风险。(2)信息系统用户的风险,在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用户往往都需要将所有的信息传达给开发团队,同时项目团队也不可能准确无误地受到信息和理解信息,这就容易使得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系统需求分析无法全方位地表现用户的需求。(3)现实脱离计划的风险,信息系统项目团队往往无法很好地把控用户的需求,脱离实际,最终可以导致信息系统的计划需求分析与实际需求脱轨。

三是在企业信息系统设计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企业信息系统在系统设计阶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个人设计偏好引发用户需求偏离风险,企业信息系统在设计阶段如果与用户缺乏合理的沟通,系统设计团队往往会从自我偏好着手进行系统设计,很容易与用户需求偏离。(2)缺乏长远的设计眼光引发风险,信息系统设计人员往往只会考虑到用户的短期需求,没有从长远的视角出发进行设计,最终导致信息系统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利用。(3)系统设计技术方面的风险,信息系统的设计规模大、技术复杂,技术的成熟变革给信息系统的设计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风险。(4)信息系统说明书引发的风险,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之上成稿说明书,如果没有充分理解用户的流程需求等,可能导致说明书不全面等问题。

四是在企业信息系统实施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企业信息系统在系统实施阶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信息系统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方面的风险,系统开发小组有时候花太多的时间写程序,却忽略了系统开发的进度把控。(2)信息系统质量控制风险,由于系统开发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环境、用户需求以及技术变革等,这将给信息系统的质量带来严重的隐患。(3)信息系统程序开发风险。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之中没有使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化模式开发,导致信息系统后期难以修改完善和运行维护。

五是在企业信息系统测试验收和后期维护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企业信息系统测试验收的时候可能存在验收质量把控不到位的风险。企业信息系统在后期维护阶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信息系统在转换方面的风险,由于经费、时间以及技术方面的限制,导致信息系统以及相关数据转换困境,最终不利于信息系统的良性循环运行。(2)信息安全风险,信息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会引发信息安全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风险。(3)信息系统导致企业流程出现一定的风险,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植入必然会引起企业内部一系列的流程重组,可能会带来人员抵制、流程重组不合理以及信息系统无法适应流程等方面的问题。

三、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政策建议

1.树立企业信息系统风险防范的意识

在任何系统中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构建的时候需要全员树立信息系统风险防范的意识。首先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对企业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控制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在企业信息系统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前针对各种类型的风险做好应急预案准备,但信息系统风险因素超乎警戒范围的时候,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除此之外,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应该时刻树立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好时刻预防潜在风险的准备,一旦出现任何风险事故都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风险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规避。

2.强化企业信息系统风险识别技术和水平

根据当前企业信息系统风险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比较成熟并广泛应用的风险识别技术主要有头脑风暴法、SWOT风险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情景分析法以及德尔菲法等,针对企业信息系统不同生命周期中的风险,可以综合采取上述风险识别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的识别,从而提升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的综合识别能力。比如在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阶段,可以综合采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SWOT风险分析法以及访谈法等方式对企业信息系统规划阶段潜在的领导风险、项目确定风险以及环境风险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识别分析;在企业信息系统实施的阶段,可以综合采用头脑风暴法、影响因素分析法、文件审查法以及流程图分析法等对企业信息系统实施阶段潜在的进度把控风险、程序开发风险以及质量管控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识别分析。

3.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机制和策略

一般情况之下,往往可以使用如下几种类型的策略来应对企业信息系统风险:一是风险规避策略,指的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计划制定和变更对企业信息系统风险发生的条件进行控制消除,从而将潜在的风险及时规避;二是风险降低的策略,指的是针对一些潜在的信息系统风险,采用相应的措施将企业信息系统风险损失最小化;三是风险转移策略,指的是通过合同或者法定约定的方式将企业信息系统风险转移给另一个单位;四是风险接受策略,指的是当企业信息系统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小于风险防范成本的时候,可以使用风险接受策略减少负面影响。因此在企业信息系统风险对应策略之中,需要根据不同生命周期中的不同类型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机制和策略,保障信息系统价值最大化。

4.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实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控制理念

企业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管理需要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做好全过程的风险控制:一是在信息系统规划阶段需要明确系统目标,做好资源和领导参与,综合分析系统规划的外界环境,保障信息系统在良好的环境和合理的目标定位范围内进行规划设计;二是在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阶段,争取各种类型人员的参与,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保障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实际、用户需求无缝对接;三是在信息系统设计阶段应该实现设计小组与用户的良性沟通,做好技术及时跟踪、客观系统设计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四是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规范技术采购流程、系统开发人员技术保障,有效控制信息系统的质量和技术方面的风险;五是在信息系统后期维护过程中重视用户技术和维护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系统使用说明等工作,保障信息系统在后期的运行维护中有效防范安全风险、流程重组风险等。

四、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1.A企业概况

A企业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集团,为家电行业中的领头羊,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订单增加迅速,个性化的订单给库存、销售以及生产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多种压力;其次,生产产量的快速攀升对生产的准确度和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三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管理层级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四是绩效考核在大规模企业之下难以准确到位。针对这些问题,A企业选择了符合社会潮流和自身发展的信息化道路,投资构建了集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整个公司在管理层、生产层以及销售层的信息化管理。

2.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A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实践

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之下,面对A企业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制定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状态报告——项目例会——问题跟踪——技术监督管控——文档管理和审查等。将信息系统风险监督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从信息系统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行以及后期的维护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整,确认各个阶段风险管理的有效进展。A企业成功的ERP实施项目和有效的风险控制,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企业运营和利润回报,进一步提升了A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绍艳,汪传雷. 基于生命周期的农机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0,(03):153-154.

[2]李建芳.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0):18-19.

篇6

本文提出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一个覆盖矿区和远程办公区的煤矿信息管理系统。它在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的同时配合必要的应用工作流可以把煤矿部分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不仅能消除业务信息孤岛,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还能保证煤矿企业中各部门信息的通畅,并将井下监控设备所采集的数据直接导入数据库以实现各层管理人员对井下安全参数的实时掌握,而且整个系统还提供数据接口以满足后期煤矿企业功能扩展的需要。

一 需求分析

我国的煤矿企业很多采用传统人工进行安全信息管理或采用部分现代化业务管理系统加人工的方式,然而随着企业的扩大发展,企业的日常数据量和安全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已往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了。其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安全管理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当前,大部分采矿工作人员总体文化层度不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虽然很多煤矿企业不停的加大安全培训力度,但是很多流于表面,没有落到实处,如企业管理层为采矿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或仪器使用培训时,可能就存在部分矿区为了赶进度并没有施行或者出现部分人员没有参加的情况。

2、煤矿点分散,企业与所属煤矿联系不够。部分领导不了解实际情况,比如出现领导不知道各矿区人员是否与矿区所报人员是否相符的情况。

3、煤矿监测设备多而复杂,可能出现由于管理人员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 很难适应矿井灾害事故的复杂多变条件。

4、传统系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对信息的处理速度缓慢,还可能出现井上管理人员对井下情况不熟悉或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如规定当天下井员工向矿区领导请假未下井,而检查人员没按时上报,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5、监测信息点多而且分散,使各系统管理员陷入了信息的收集和汇总,他们又缺乏有效的信息分析手段。而管理者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甚至现有的信息被层层过滤,不利于他们的决策。

二 系统总体规划

煤矿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需要两类数据:一是现场业务处理数据,主要用于对各控制系统的控制和反馈信息(如通风、瓦斯、防火、防尘等系统);二是信息、人事信息等数据。在设计管理系统时,调查发现部分部门早已购买了一些安全设备,而这些设备还能满足当前部分需求,就需要对现在部分业务系统的整合,保留该业务系统(该系统有自己独有的管理系统且能升级或改变),给这类系统也建立相应的数据传输接口,并把需要的数据提取出来放入共享数据库中。

本系统采用基于Web混合模式的解决方案,这样利于管理。系统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硬件结构

从现有系统需求来看,该系统需要提供一个独立的、可移植的、多用户的、安全的、稳定的和基于组件的企业级平台,同时能够满足不同系统平台的要求。

由于J2EE技术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能够简化企业应用的开发、管理和部署。各个平台开发商按照J2EE规范分别开发了不同的J2EE应用服务器,使用J2EE技术开发的企业级应用可以部署在各种J2EE应用服务器上。所以,J2EE技术正好符合它的要求,那么本系统的开发的就采用基于J2EE规范的技术,其中包括EJB、JSP、Servlet、JNDI、JDBC等技术。

2.1 系统结构设计

该系统主要是煤矿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是煤矿企业实施网上办公和网上业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它构建起以中心数据库为核心,各部门数据库分别存储并与中心数据库具有互联互通能力的系统。在各部门的数据与中心数据库互联互通时,实时更新各类信息,共享各类信息。共享数据能够为企业领导提供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图中,各独立系统基本功能(如该系统开发移动客户端用于领导和外出人员用于办公和电子签章、实现人才的网上招聘、实现无纸办公等)在很多文章和系统里面都有介绍,这里就不在赘述。而本方案中,为了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管理,需要采取如下设置和措施:

1、加强人员管理,特别是加强采矿工作人员的管理,在矿井的进口处为工人出入设置了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在矿工进入矿井前,需对矿工进行身份识别(可利用定位系统或射频识别技术),同时需把进矿人员的视频监控保留,如矿工没带身份识别设备,系统发出警报,并及时通知矿领导,避免矿井中人员信息的不对称。为了加强管理,前期可以在该处设置专人检查,以加强规范,对使用别人身份识别设备的人员,加重教育和处罚。

2、在矿井中建立人员定位系统[2],了解人员所在的位置;

3、实现严格的现场业务系统领导负责制,对每个设备的管理精确到人并规定各设备维修时间范围,在系统中记录每个设备(矿井下各安全设备,如定位天线、监控探头等)损坏和维修时间,把该时间作为人员考核标准。

4、定期对矿工进行安全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安全意识和业务熟练度。把培训作为考核的标准。在培训过程中,同样利用身份识别设备检测培训人员并保留人员参加视频。

图2 系统功能模块

2.2 系统功能设计

本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设计的集网上办公、人事管理、信息和现场业务系统于一体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使煤炭企业实施网上办公和网上业务系统管理,还能实现事故预测和辅助决策,该系统主要功能有:

1、该系统采用跨平台的J2EE架构,融合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能对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基于Web的混合模式,提供移动平台的支持。而且能够提供对现场业务系统的整合,对井下空气、通风等进行检测,对异常区域或探讨提供预警,并建立日志。

2、可以实现各系统的协同工作。在协同工作的基础上,可加大安全奖罚力度,可以实现文明生产,达到安全生产目的。比如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做如下工作流,见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进矿人员必须在矿进矿前经过身份识别和安全学习后才可以进矿工作,在工作的时还能够通过定位系统了解他所在矿区的位置;井下设备自检有问题和监测数据有问题(安全人员检查后确定是小问题)经过决策后可以忽略该项检查,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当然,还可以在本流程中加入一些检查流程,比如,加入上班指纹拍照考勤系统,进矿人员信息必须在上班考勤人员中才能进入,这样还和工资系统协同工作,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身份卡乱用的问题。

通过系统间的协同工作、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优化管理流程、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支撑平台。

3、该系统能够支持Internet的连接。安全设定方面,其安全措施主要有:

(1)在企业局域网和矿区局域网在连接上Internet前,需要有防火墙。在数据传输上采用加密方式,通过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安全协议和国际数据加密算法,如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RSA等,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2)加强业务系统管理。在业务系统的管理岗位,配置数字证书和加密狗的方式以保证其他人员不能对设备参数的进行调整和修改;在领导签署文件是使用手写签字或者电子签章等方式[3]。

(3)系统帐号的权限设定通过制定细粒度的控制规则[4]。应用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灵活的范围控制,给系统的分散、分层权限控制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 提供访问日志管理。登录用户、登录时间、IP地址、访问的系统等都需要记录在日志中以便后期对管理跟踪。

(5) 安全审计:对用户的登录、参数的调整、人员的变动、变更等行为进行规则校验和统一审计,记录完备的日志,实现安全监控与行为回溯。

4、加强了企业的监管力度。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由于部分监测系统或设备故障、人工巡查流于表面、工人不熟悉操纵等造成的。而本系统从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它不仅能了解安全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让更多管理人员包括非专业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并在故障时给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告警),而且能够使用它检查员工的学习情况,了解安全检查情况及干部下井情况。加强了企业对所有矿区的监管力度。

5、提供扩展接口和标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扩展系统功能,提供接口标准,支持用户的二次开发。可随意根据实际需要订制相应模块,贴近现实管理,增强系统灵活性和适应性。如,可与LED显示屏、触控屏查询系统、手机群发短信平台等软件相连接。

6、提供图形化的监控和分析工具,能够对各业务处理数据(通风、瓦斯、防火、防尘等)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监控和分析,例如:当前风机运行情况、瓦斯浓度的实时监视、各探头的数据波形分析图等。

7、本系统整合了所有现场业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更准确和及时的把矿下情况传递出来,方便领导及时做出决定,更利于隐患、三违等情况的发现、跟踪、预警、排查、统计、分析。

五 总结

煤矿事故的发生除了人为因素外,很多是由于监管不力,很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对没有遵守或不了解生产安全的规定、安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违章操作等)。本论文设计了一个集信息采集、业务处理、运行控制、事故预测和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基于Web的煤矿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消除信息管理孤岛,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而且将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落实到采掘现场管理中去,实现文明生产,达到安全生产目的。

[参考文献]

[1]顾春瑜.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整合方案分析与设计.电子世界.2012,05:127-128.

篇7

Requirement Analysis of Anima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Yang Yang,Rao Chaoying

(Nancha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chang330046,China)

Abstract:Animation production industry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most still low level of information reality.From daily routine ofanima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the target system functions needs analysis and use case analysis aim to create a animation Produ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can give the managers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management.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o solve the dispersion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utilization,unified management,resource sharing software for animation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improve efficiency.

Keywords:Animation;Information system;Management;C/S architecture

一、引言

动画产业是新兴的把劳动和技术密集结合的产业,其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生产工艺技术不仅相对独立,还具备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系统的显著特征。动画生产中包含大量个性化的艺术创作――纯手工艺生产的特征,它不但要保持工作人员的个体创造力又需要使众多的工作者具备一致的风格和质量水准,其生产管理必须平衡艺术风格与生产质量、生产成本与生产进度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实际项目生产管理过程中大多数传统的动漫企业信息化程度低,每天生产的数据量都是巨大的,因此设计并实现一个符合动画生产管理特点――网络化、集成化的,能够解决生产管理信息的分散采集、综合利用、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等问题的管理信息系统迫在眉睫。

二、系统架构分析

系统选择C/S模式,所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在逻辑上将整个系统划分成前端客户进程和后台服务器进程并且以网络将两者连接使信息得依高速交互的软件架构。这种构架集成度高、数据安全性好,易于开发、维护与管理,在保证前端的客户应用程序拥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的前提下与后台服务器进程进行交互,使系统用户方便快速的完成业务获得系统返回结果。

三、系统需求分析

动画片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动画生产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本系统开发的基本要求与功能是实现动画片生产管理相关信息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根据目前动画片生产管理业务内容,其基本数据流动为用户数据的输入,人力资源信息、项目生产信息、部门信息、考勤与奖惩信息、设备信息的输入,以及生产情况、员工绩效、工资核算等信息的查询、排序、分析等数据输出。因此,依据动画片生产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可以把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分成以下几个子系统

(一)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涉及员工个人情况和职业素质信息。(二)动画项目信息管理子系统。动画项目信息管理子系统具有项目基本信息录入、项目生产计划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生产情况分析等功能,是项目生产计划与生产分配、产品质量审核等业务处理的重要模块。(三)生产部门管理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中能够实施部门组织管理、部门生产任务计划与分配、部门产品质量审评、部门生产绩效管理、部门生产进度跟踪、部门生产数据查询等业务功能。(四)员工生产绩效信息管理子系统。员工生产绩效信息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子系统提出其原因在于动画片生产的技术和工艺的特殊性使得在管理上经常需要以“精耕细作”的方式进行,使管理细化到“个人”。此功能模块作为管理子系统是动画生产管理系统的一大特色,使得动画项目生产高层管理者在采取微观化管理策略的同时而不至于损耗过多的精力。(五)考勤与奖惩信息管理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主要目的在于录入或统计员工的奖励或惩罚情况,对员工奖励、惩罚记录提供统一的管理和维护,方便所有员工和管理人员查阅。(六)工资信息管理子系统。工资管理是动画项目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较为烦琐、工作量大的一个环节。工资系统的设定是一项非常敏感的工作,能够直接影响到项目生产成本、项目生产周期,也能够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员工的工作状态。因此必须保证工资信息管理子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自定义性,涉及业务内容包括基本工资设置、绩效工资设置、福利待遇设置、奖惩规则设置、工资核算、工资表生成、工资数据分析等。(七)设备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能够跟踪设备分配、设备使用状态等信息,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降低设备事故,保障生产顺利地进行。(八)系统设置管理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包括设置用户管理、密码管理、用户注销、数据备份等基本功能模块。其中数据备份功能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的重要保证。

四、用例分析

(一)在动画片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归纳出以下主要问题。1.项目生产管理者输入、查询相关的员工信息、项目信息。2.员工查询他们所需的信息(生产任务)、汇报个人生产进度。3.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维护。4.部门主管查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生产任务)、汇报部门生产进度。(二)创建用例。指定与系统交互的角色后,就要通过用用例来建模来详细的描述角色和软件系统交互的具体内容,用例代表系统响应角色动作引发一系列反应。

五、结束语

系统的功能将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用性和国内动画企业生产业务流程、企业管理文化的特征相结合,力图获得最佳结合点,并将动画片生产管理三要素:人力资源、生产绩效及生产设备管理系统集成,能够有效地帮助管理者提升动画项目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篇8

一、企业人事管理的分析与设计

1.需求分析

企业人事部门主要工作:根据公司需要,招聘相关的人才以及对现有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对员工的信息管理,包括新员工的录入,员工信息的修改以及删除等;记录员工的奖惩、考核等信息;处理员工的调动等。

人事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整理,使得管理员能方便、快捷地对人事档案进行查询、统计、更新。通过该系统,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人事管理的效率。

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实现企业人员信息的详细记录 人事管理专员可以通过人事管理系统维护员工资料、部门架构、人员分组、员工异动信息等。强大的查询功能,支持多条件值搜索 系统提供的多种报表、统计图表,可以帮助人事主管通过不同的查询条件查看人员信息、生日汇总、合同异 动等,实现系统智能化操作。自动提醒机制,人事管理专员的小助手 系统提供合同到期提醒、员工生日问候等职能提醒方式,并且支持邮件或者短信通知人事管理专员,以便提前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实现员工资料的电子化管理 人事部门的工作一般都是日常性的而且是比较繁杂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很容易导致员工工作没有新鲜感。使用人事管理系统可以让繁杂的工作电子化管理,提高人事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 详细记录招聘过程,为企业积累招聘经验。根据对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本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系统用户管理、职工信息管理、职工考勤管理以及机构编制管理四部分。

2.1系统用户管理

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为他们分配一定的权限,使他们规范的使用系统。本系统的用户及其操作权限都是由管理员添加的,管理员添加完毕之后,再将登录名(即职工编号)和密码分配给员工。

2.2职工信息管理

职工信息管理包括对职工基本信息和职工调动情况的记录进行查询、添加、删除和修改。

2.3职工考勤管理

用于对职工的考勤情况进行记录,同时管理和查询企业职工出勤情况。其中包括日考勤记录、请假、加班、出差等情况的查询、添加、删除和修

2.4机构编制管理

2.4.1调动管理模块

员工就职员工调动,批量调动员工离职员工复职 员工退休 员工离休员工反聘员工异动浏览档案清除

2.4.2合同管理模块

2.4.3招聘流程模块

招聘计划、招聘项目、招聘人信息、面试信息、录取信息

2.4.4解聘流程模块

离职登、.工作交接、资产返还、费用结清

2.4.5工资管理模块

工资管理,可以自定义工资项目明细及其计算公式,数据导出生成银行转账盘.帐套维护.员工套帐设定(薪资福利).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提成工资.工资发放,包括每月应发,实发,补贴,代扣,四金.保险福利管理 .第三方支付复选框,预留接口,定义付款方式,支付方法,要注意.在此基础上的决策支持

二、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1.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必要环节,也是重中之重。作为该过程的结果,需求规格说明书是对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完整的描述。系统设计将来自于需求分析的抽象规格说明转变为面向真实世界的设计。一旦构建完成,该系统就会投入使用,同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更多的新需求。同时,需求过程与分析活动之间有相当程度的重叠,分析建模对于设定工作的范围和其他一些事来说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利用分析模型来描述需求过程,随着开发工作的继续,分析活动在工作中占的比例将变得越来越大,直到所有需求都已知。根据以上情况,决定实施建立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因为人事信息管理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可以解决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存在着的许多缺点,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当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正在从US结构向B/S结构转移,但是由于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占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流。人事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2.系统功能设计

2.1系统的功能分析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它由员工信息管理、工资管理、假条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等模块组成。包括:(1)系统用户管理;(2)职工信息管理;(3)职工工资管理;(4)职工假条管理。

2.2系统功能结构

系统功能结构图主要从功能的角度描述了系统的结构。

3.数据库设计

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采用Access ,系统数据库的名称为“data”。数据库data中包含了4张数据表。下面分别给出数据表概要说明和主要数据表的结构。

3.1职工信息数据表:用于储存职工的基本信息。

3.2工资信息数据表:用来存储职工的工资情况,包括姓名,职称,工资等信息。

3.3假条信息数据表:存储假条相关信息。

3.4用户信息表,用于储存用户信息。

三、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1.系统架构设计

人事管理系统的架构分为窗体和模块两个部分。在窗体的部分有以下几个窗体,他们的作用分别是:“frmAbout”是关于窗口,是对系统的说明;“frmEdit.frm”是编辑窗口,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添加,删除的操作;“frmHelp.frm”是帮助窗体,对新用户提供帮助;“frmLogin.frm”是用户的登陆窗口,启动系统时就会出现这个窗口;“frmmain.frm”是系统主界面,用户可以选择要执行的任务;“frmPsw.frm” 是密码修改,用户可以在此修改自己的密码;“frmSearch.frm” 是寻找窗口,用户可以进行模糊查询和逻辑查询;“frmSetup.frm”是设置条目的窗口,管理员可以把可以对外公布的设置为显示条目, 而对少数人公布的设置为隐藏条目,从而达到不同的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frmSys.frm” 是关于用户窗体,在这个窗体中可以添加新用户,可以设置密码,也可以对用户权限进行授权,这个窗体和数据库也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在这里更新用户信息;“frmTable.frm”是桌面窗体,它罗列了员工学历和部门的信息,同时可以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的操作。

2.控件准备和引用设置

控件准备和引用设置是目前制作应用程序的前提条件,在Visual Basic 6.0默认的工具箱中,很多使用的部件没有显示,所以要将我们需要的部件添加进工具箱。另外,包括一些库文件的函数,也是没有被引用,我们要先将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函数引用。1.控件准备。人事管理系统中需要通过“工程”“部件”命令添加到工具箱中的“ActiveX”部件; 2.引用设置。人事管理系统中需要通过“工程”“引用”命令引用库文件内的函数,来完成数据库的连接。

3.系统登陆设计与实现

系统用户登录模块主要用于完成对登录系统的用户的验证,只有合法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系统。

3.1系统登陆窗体的功能

登录窗体是用户进入系统的钥匙,只有合法的登录才是有效的登录。在本系统中预设了两种用户:root超级用户和wan一般用户,超级用户对一般用户有管理的功能。超级用户和一般用户对系统的员工信息,假条信息,工资信息都有编辑,删除,查询,设置的功能。而超级用户对一般用户有权限的管理,一般用户是超级用户授权了的用户,它不能对其他用户进行干预,它只能对修改自己的密码的功能。超级用户也可添加登录用户,也可对其设置权限。

3.2系统登陆的代码设计

3.2.1登陆窗体代码设计

窗体代码主要实现了连接数据库的功能,用于连接用户信息表。其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i As Integer

If App.PrevInstance Then

MsgBox (“程序已经运行,不能再次装载。”), vbExclamation

Unload Me

End If

'本段代码用于判定本程序是否已经装载于内存中,以避免程序的多重启动

i = 0

Open App.Path + "\user.ini" For Input As #1

Do While Not EOF(1)

Input #1, user(i), pws(i), state(i), Emplo(i)

If state(i) = "A" Then

Combo1.AddItem user(i)

End If

i = i + 1

Loop Close #1

Combo1.ListIndex = 1

'在窗口装载阶段读取用户设置文件获取用户信息 并装载于用户列表框中

End Sub

3.2.2“取消”按钮是退出登录界面,退出系统的。其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CmdCancel_Click()

Unload Me

End

End Sub

3.2.3“确定”按钮代码设计

“确定”按钮代码主要实现了用户登陆时,用户名和密码的认证,当用户名或密码错误时,系统提示错误。其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cmdOK_Click()

If txtPassword = pws(Combo1.ListIndex) Then

CurId = Combo1.ListIndex

EmploID = Emplo(CurId)

CurUser = user(CurId)

CurPsw = pws(CurId)

Me.Hide

'Load FrmMain

FrmMain.Show

Else MsgBox "Invalid Password, try again!", , "Login"

txtPassword.SetFocus

SendKeys "{Home}+{End}"

End If End Sub

4.主体窗口的设计与实现

主窗体界面是显示系统主要操作功能的面板,在系统主窗体的状态栏中,可以显示当前的操作员、当前系统的日期时间、程序制作人员等信息,还可以通过菜单的列表或窗体中的按钮来控制其他功能子窗体,并且为不同的操作员赋予相应的操作权限。

4.1系统主窗体的功能

成功登录后,进入的系统的主窗体,在主窗体中有两组按钮,第一组是表单选择按钮,通过点击相应的按钮可以在主窗体中显示不同的表单,这些表单分别是员工信息表,假条信息表,工资信息表,这组按钮和Access数据库中各表相联系。在第一组按钮中设置按钮对超级用户和一般用户所执行的情况不同。超级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按钮进入用户权限窗体,而一般用户则通过设置按钮进入修改自己登录密码。第二组按钮是对各个表的操作按钮,包括编辑,删除,查询和设置。用户成功进入系统主窗体运行结果见图6所示:

4.2系统主窗体的主要代码设计

主窗体是由两组按钮实现的,它们分别是窗体选择的单击事件按钮和命令事件按钮。

4.2.1窗体选择的单击事件代码设计

窗体选择的单击事件代码主要实现了进入本系统所有模块的功能,这里有以下几个模块,它们分别是员工信息模块,假条信息模块,工资管理模块,用户设置模块等。其程序略。

4.2.2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代码设计

命令按钮的代码主要实现了进入本系统部分主要模块的功能,分别是编辑,查询,删除设置。其程序略。

4.3员工信息模块的功能

把员工信息表作为主窗体的默认表,所示主窗体的运行结果也是员工信息表的运行结果。在员工信息表中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编辑,删除,查询和设置。

员工信息的编辑是可以对新员工进行添加录入,对在职员工的信息进行修改,也可进行相应的删除操作。

4.4假条信息模块功能

点击假条信息按钮,在主窗体上就会显示假条信息表,假条信息是员工的离职情况的记录,包括离职日期和中止日期,请假天数,和原由等情况,是员工出勤情况的侧面反映,是核算工资的重要依据,必须详细,准确记录,用户可以通过下面的一组按钮可以对假条信息进行编辑,删除,查询和设置。(1)假条信息的编辑是可以对新假条信息进行添加录入,对已有的信息进行修改,也可进行相应的删除操作。(2)假条信息的查询是用户可以通过假条信息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模糊查询和逻辑查询,可以帮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3)假条信息设置是对假条信息中的相关信息的显示与隐藏的设置,本系统可以对假条信息进行显示条目和隐藏条目的设置。

4.5工资信息模块功能

点击工资信息按钮,在主窗体上就会显示工资信息表,工资信息是员工发放薪酬的依据,通过输入基本工资,加班工资,交通补助等一些应得工资,减去考勤扣除,保险扣除,扣税等总扣除项,从而得到员工的实际工资。用户可以通过下面的一组按钮可以对工资信息进行编辑,删除,查询和设置。(1)工资信息的编辑是可以对新员工的工资信息进行添加录入,对已有的信息进行修改,也可进行相应的删除操作。(2)工资信息的查询是用户可以通过工资信息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模糊查询和逻辑查询,可以帮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3)工资信息设置是对工资信息中的相关信息的显示与隐藏的设置,本系统可以对工资信息进行显示条目和隐藏条目的设置。

4.6系统用户管理模块

系统用户管理分为用户管理和口令修改两个部分。

4.6.1用户管理的设计:用户管理是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比较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帮助管理员管理用户信息。在本系统中系统用户管理可以为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系统管理者可以添加、删除用户,但是普通用户则不可以操作,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修改自己的口令。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只有系统管理者才能进入。

4.6.2口令修改的窗体设计:口令修改是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比较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帮助用户修改自己的密码。首先用户要正确输入自己的旧密码,两次输入自己的新密码,否则系统便会抱错。口令修改的主要代码设计:“确定”按钮的代码主要实现了用户密码的修改功能,当旧密码错误或两次新密码输入不一致时,系统会提示错误。其程序略。

四、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与运用

为了确保本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在之后做一次较全面的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标

1.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的过程;

1.2好的测试方案实际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为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测试。

2.测试举例

2.1测试用户登陆是否成功

打开人事管理系统,在“用户名”里填入root,“密码”框里我们填入root作为用户登录密码。填写完成点击“确定”按钮,将会出现操作程序页面,即该用户已经登陆成功了。再运行程序,会有提示页面出现:程序已经运行,不能再次装载。

2.2测试其他用户是否能够登录

打开人事管理系统登录页面,输入任意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将出现密码出错提示页面。然后点“确定”返回人事管理系统登录页面。

编辑功能:在登录成功之后,即可进入相应的管理页面,点击“编辑”,即出现编辑页面,即可以修改和删除员工的个人信息资料。最后保存。

2.4测试查询功能是否成功

查询功能:在登录成功之后,点击“查询”,在弹出的文本框,在里面输入想要查找的资料,点击“查询”按钮,成功即可出现结果页面,页面内显示查询出来的员工资料内容,表示测试成功。

2.5用户登出系统的测试

在管理操作已全部完成,需要退出程序的时候,在系统页面“系统设置”下拉菜单的有一个“退出”的选项,点击之后便可退出。也可以点“关闭”退出。

2.6测试密码更改

在以超级用户登录的情况下,在程序中打密码设置,弹出文本框,显示用户列表。可以添加新的普通用户,也可以删除和禁止普通用户使用程序。在以普通用户登陆情况下,打开密码设置选项,系统会提示该用户为普通用户,只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

参考文献:

篇9

一、管理信息系统在采购过程中的实现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采购物资、服务等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由此决定了企业采办要面临一定的采购风险,为有效地控制采购风险,必须建立一系列内部控制规则从而实现对采购风险的有效控制;对于石油企业所处的能源行业,采购支出一般占整体营业额的30%-50%左右,采购管理是石油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内部控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及管理要求建立采办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设立现代的采购管理制度,并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的手段将采购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贯彻到每一个过程与控制节点,成为现代石油企业实现采购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下述将就国内某石油公司构建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过程,力求在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与采购内控管理的有机结合方面作探索。

(一)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组织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与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企业采购管理的两个重要子系统,其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实施起来牵扯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及各个层次,需要大家的共同配合,因此两个子系统的实施必须有企业最高领导者的深入理解与支持,必须成立一个最高领导负责的组织机构,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保证系统的顺利进行。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组织机构的建立,要考虑企业的规模与当前企业的管理现状,信息化建设项目多为阶段性项目,因此其建设一般模式是项目组建设模式,即组织机构多为项目组、项目部等形式,通过项目运作,待项目完成成熟后移交到企业内部信息化部门或专业运行维护机构进行运行维护。现在石油企业多为集团化企业,集团下设多个分公司,项目组的组成要以集团内位于核心管理层的采购部门及信息管理部门人员为主,其中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策划分析人员、程序员等及采购管理人员。项目组一般由集团总经理、CEO或级别相当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以此确保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推动。

(二)系统需求调研与企业采购管理流程重塑

在内控管理上为适应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工作必须逐步完善以下工作: 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业务的标准化;表单、记录及报表文件的统一化;基础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和代码化。这样才能实现通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节点、过程及流程的有效控制,避免风险,确保内控原则的落实。

采购信息系统项目组首先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及采购战略有一个了解,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目前的采购管理模式。系统需求调研与企业采购管理流程的重新塑造主要采用调研问卷、走访座谈及查看资料三种形式结合。

调研问卷的内容包括企业目前的组织机构、采购管理模式、采购管理流程、采购管理人员及采购从业人员关注的问题等进行初步的了解,调研问卷的发放范围应确保覆盖全部采购部门,其他采购相关部门也应有一定的覆盖面。

“过程方法”是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相互作用及管理。在采购管理流程重新塑造中应用“过程方法”,就是要按照:采购管理过程的识别、采购管理流程的梳理、流程改造、形成新的采购管理流程,这样一个轨迹去逐步推进。在各个阶段的工作中贯穿始终的原则是:以“过程方法”为核心思想,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对企业所属所有分支机构的采购过程、流程进行充分辨识。绘制企业整体的采购管理流程图,考虑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两个内控因素,各风险点的控制。对流程进行优化、合并,形成新的采购管理流程。并以此为依据,重新以体系化、标准化的形式编写采购管理制度,统一记录表格及统计报表的格式。形成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

在“体系化”采购管理制度应用的基础上,将采购管理风险点、过程控制及流程控制等内部控制贯穿在整个需求分析报告中,涵盖以下具体内容:采购管理流程的业务描述、功能需求、数据需求、性能需求及运行需求。需求分析报告作为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基础性文件,编写完成后,经过项目组初步审核,经公司主管采购业务领导审核并批准。

(三)系统程序及结构特点

下图为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的逻辑模型。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S的架构模式,方便该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维护和升级工作。在软件业务流程上,根据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特点定制了“工作流”引擎,其具有组织机构设置灵活,能实现复杂多变的流程设置。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化流程时,把采购管理的流程分拆成若干各关键工作过程,由系统把这些关键工作过程串联起来,对于单个工作过程根据需要穿插以审批“工作流”,这样就形成了对采购各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实现。“工作流”推动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采购效率在18%左右。

二、结束语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推进,采购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不断地改进和重写管理流程。这也给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开发出一套应用性更强、软件业务重组更开阔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软件工程的不断进步,相信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会与企业的内控结合的更加紧密,为企业内控管理,风险管理起到更大的作用。

篇10

一、绪论

我国医院的信息化进程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开展和应用起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药经营企业也迫切要求加快管理信息化的进程,计算机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环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计算机管理替代人工管理是时展的趋势,它不仅可以让医院摆脱过去人工操作的低效率等问题,还可以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整体业务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

目前,我国规模较小等级较低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仍相对落后。建设好小型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更好的为病人服务,还能加强对医院效益的监控,促进医院的信息化管理。

二、相关技术综述

(一)软件开发模式

软件开发模型指的是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等阶段在内的全部过程及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给出了软件开发活动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式是一个映射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体系结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演化等六个子过程。在软件开发的初始阶段,选择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好的系统结构会随着需求还在不断变化,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对系统的技术方式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体系结构是可以有所演化的。在建立体系结构的初期,选择一个合适的体系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根据对本系统的设计分析,在系统所采用的是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式。

(二)SQLServer2005概述

SQLServer2005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新版本,该版本继承了SQLServer7.0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Windows98的桌面电脑,到运行MicrosoftWindows2005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三)J2EE及相关技术介绍

J2EE是基于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的体系结构,按照功能区分,它将系统的应用逻辑划分为不同的组件,定义根据每个划分出来的组件所在的层不同而将它们放在不同的应用计算机上。按照大的划分,可将J2EE划分为有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它们分别是客户层、应用服务器层和企业信息系统(EIS)层[14]。由于,应用服务器层又可以分为表示逻辑层和业务逻辑层。所以,按照详细划分,可将J2EE划分为有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客户层、表示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和企业信息系统(EIS)层。

三、系统需求分析

(一)系统基本功能需求

和平医院HIS系统主要包括的功能模块有:医生工作站、门诊收费、门诊药房、院长工作站等,并增加系统管理功能。医生工作站包括挂号功能,开具药品处方、检查和治疗处方,并且有查询、修改处方的功能,并可以在权限范围内进行相关报表的查询。门诊收费就是根据医生工作站开出的门诊编号对处方进行查询,然后计算药费,并进行收费,其中收费方式支持刷卡付费。产生收据编号,根据收据编号可以查询病人的所有药方。还有当班收入结账等功能。门诊药房根据处方编号取药,同时自动减去库存的功能,并可以进行药品统计、库存查询功能。院长工作站,主要是给院长等相关负责人查询医院的各种收入,包括医生的工作量统计等功能。系统管理,主要提供人员权限管理、角色管理、药品信息管理、收费信息管理等功能。

(二)系统其它需求

系统除了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外,还应该满足如下需求: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可扩展性。界面要求简单友好、保持界面一致性、较好的容错能力。

四、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医生工作站子系统首先是录入患者信息,产生一个门诊编号,然后根据诊断给患者开具药品处方和医技处方,包括就诊处理、工作报表、处方查询。

2.门诊收费根据门诊编号计算患者需要缴纳的费用,收费后产生收据编号和收费标志,避免出现重复收费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收费人员应对每日系统初始化,产生新工作日。

3.门诊药房,根据处方和收费标志给患者取药,处方的所有信息都会显示出来,药品可以进行条码扫描,取药完成后,生成确认标志。可以对某个时间段内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等操作。

4.院长工作站。针对医生的工作情况、药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医院的各项收入等进行查询和打印,便于对医院的整体管理和把控。

五、结论

通过对本系统的设计,拟使医院的就诊流程更加清晰,主要按照就诊、缴费、取药的流程进行,就可以完成看病的全过程,而不需要向以前那样在医院来回奔波,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更多的是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医疗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冒晓斌.医院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方案[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8,3.

[2]张春生,宋琳琳,张景山.关于医院管理系统中通用性的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3]程进.医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2.

[4]任朝彦.医院管理系统的改善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篇11

录取工作是高校招生重要环节,由于录取工作特别是省级的招生比如高考录取,中招录取均涉及到政策、技术等方面,设计一个好的录取系统对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东省本科插班生录取工作为例,详细介绍广东省本科插班生录取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

一、系统概述与需求分析

本科插班生录取系统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通过网络进行录取。招办用户除负责数据维护外,在业务上负责制定计划,投档和审核申请,查询统计功能。各个院校通过系统查询生源,对已投的考生进行录取退档操作,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划调整的申请。录取结束后,院校申请结束并打印工作。

除系统管理员外,用户大体上分为两类:省招办用户和院校用户。每类用户又分组长和组员,组员由组长创建并分配权限,组长由系统管理员创建,系统管理员也属省招办用户。共有五个参与者和9个用例,系统管理员主要进行系统管理工作和数据初始化工作,由系统管理员为每个院校创建一个组长,并为招办端创建不同的分组。初始状态下分为6个用户组,分别为:管理信息公告组、投挡组、审核组、计划组、打印组、领导组。招办端包括系统管理、用户组管理、用户管理、查询统计、投档管理、审核管理和打印功能模块;院校端有用户管理、查询统计、机会管理和录取管理功能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参与者,只要分配了相应的权限,才能使用这个用例,相同的用例名,对不同类型用户或不同的组用户,其作用范围不尽相同。

二、设计与技术方案

(一)数据库的设计

投档、录取和审核是整个录取的核心,业务流程的关键是根据策略来修改状态。所以设计好数据库是关键。另外在实际系统中,我们共设计了32个数据表,包括4大类数据表

系统类:包括招办用户表、院校用户表、用户组表、菜单表、功能表,功能文件表等。用户表包括基本信息外,还需包括所属的组字段;用户组中包括字段功能列表号,关联功能表的功能号,功能表还有功能链接,菜单号等字段。

基本数据类:包括考生情况表、院校情况表、计划情况表、专业表、科目表、分数线表、志愿表。当然也有一些元数据表,如政治面貌、民族、考生来源、专业国标码;

录取类:包括院校状态表、考生状态表、投档参数表、退档表、回收参数表。这里的设计要多方面考虑,比如,考生状态表ks_zt包括字段状态zt:0:在库、1:在阅、2:已分档-拟录、3:已分档-拟退、4:拟录、5:拟退、6:拟录-通过、7:拟录-不通过、8:拟退-通过、9:拟退-不通过、10:录取、11:挂起、12:拟录后退、13:拟录后退-通过、14:拟录后退-不通过。还包括如下字段操作院校和专业(如状态1、2、3、4、5、6有值)、审核结果,曾经被审核的状态、曾经被审核的院校号、曾经被审核的专业号、退档原因、审核原因、挂起原因、已打印录取名册为1,其它为0,投档单号。

日志类:主要为审计和查询统计用的。有考生轨迹表、分数线轨迹表、用户操作轨迹表和院校计划轨迹表,投档轨迹表和退档轨迹表。

(二)技术方案

采用基于J2EE(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技术的B/S结构,Web服务器采用weblogic,数据库使用Sybase数据库。

J2EE核心是一组技术规范与指南,其中所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均有共同的标准及规格,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满足无需太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的需求,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商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制。J2EE 典型的四层结构:

运行在客户端机器上的客户层组件,本系统主要使用applets,用于打印报表格式的设置,采用基于浏览器的Web方式;

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的Web层组件,主要是Java Servlet和JSP页面;

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层组件,主要使用各种类、接口以及EJB(Enterprise JavaBeans)下有介绍。

运行在EIS服务器上的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层软件。主要之前的报名系统和数据库。

具体的开发中,我们还采用了基于Struts的MVC架构来开发Web应用,MVC是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Controller)的缩写,应用Struts框架有效实现了模型、视图与控制器之间的分离,,有利于开发角色的分工,当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可以在不改变系统框架的基础上,快速增加一个模块。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三、系统实现

采用Jbuild为开发工具,并自动生成类和接口的文档,我们共有88个类11个包,分别来放置不同模块的类。页面文件用JSP文件和响应的servlet,并根据Struts框架来配置和编码。Web模块根据功能分别设置不同目录,并放置对于的jsp文件,依次设置功能表的字段。

为了提高性能,系统采用了缓存功能,通过CacheFactory类实现各种缓存部分基础数据类表的方法,通过CacheSearch类的方法来调用CacheFactory的方法查询这些缓存数据。这为提高查询效率提供的帮助。连接池技术主要是在web服务器weblogic上设置。

另一个提高性能的方式是使用存储过程,投档和回收过程非常耗时,所以我们用了四个存储过程来进行批量和指定投档和回收。数据库视图的应用也是一个提高性能的好方法,比如经常需要总分,省统考总分和报考志愿,把相应的表的字段做出不同的视图来供统计和投档判断和使用。系统特点如下:

1.基于角色的分级用户权限控制。只允许授权的合法用户进入系统,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同时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具备系统日志记录等安全跟踪功能;2.采用中间层和组件开发技术,通过建立和有效管理数据库连接池,简化连接管理,减轻Web服务器与Sybase服务器的压力。3.瘦客户端模式,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浏览器,减少系统的维护压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4.采用灵活的报表输出与打印格式,既有基于JasperReport和Ireport的开源报表引擎设计,也有基于JavaScript的HTML打印。

四、结束语

本文以广东省本科插班生录取系统为例,进行系统需求分析,以此提出其数据库结构,给出了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即基于MVC设计模式的多层J2EE电子商务架构开发而成,开发中重视代码的重用性和移植性,符合软件设计的开放性、兼容性、可移植性等标准。录取系统的开发模式和技术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后续开发的,如成人高考、中专招生等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篇12

目前市面上一些为大型旅店设计的旅店管理系统软件多采用多层架构设计模式[1],软硬件要求较高,功能太过完善,操作复杂,建设成本较高。本系统是一款专门针对中小型旅店餐饮企业开发的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本软件主要实现了对旅客信息、住宿、餐饮、食物采购和员工信息等业务的管理。考虑到安全性,本软件对不同角色设置了相应的使用权限。顾客(包括普通顾客和VIP顾客)能登陆本软件预订客房、预订餐饮和查询账单,并能修改本人的基本信息。前台普通员工能利用本软件实现对顾客消费信息的添加、查询和修改等操作。管理员角色权限相应较大,既能查看旅客消费信息,还能查看和修改员工信息。软件界面设计简洁、美观,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其人性化的软件流程可以使旅馆繁杂的业务简单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管理、前台预订、顾客开销、顾客服务、咨询平台、餐饮管理、后勤部门、旅馆管理,在设计过程中用到了UML统一建模语言[3],其总体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总体功能结构图

①系统管理:顾客与员工可以登录本软件,顾客有普通顾客和VIP顾客,员工也分别设有不同的权限。帮助模块对软件功能和操作做了简单说明。关于模块设置了本软件系统的一些版本和版权信息。

②前台预订:注册的顾客能登录系统预订客房和餐饮。

③顾客开销:前台员工根据顾客住宿和餐饮信息统计付款金额,VIP顾客能享受一定折扣和延期支付。

④顾客服务:账单管理协助前台员工对顾客账单进行信息查询与修改。前台员工通过查看住店信息通知客房管家对旅店进行日常保洁,前台员工根据顾客是否续给顾客办理续住相关手续。

⑤咨询平台:顾客可以通过咨询平台查看日常消费信息和订房信息。

⑥后勤部门:后勤员工把采购的食品信息录入系统实现食品采购入库,并通过系统查询食品仓库的信息。

⑦旅馆管理:管理员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管理,还可以对顾客信息进行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管理。

2.旅店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与实现

开发本系统,使用的工具软件主要有eclipse,JBuilder 2006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4]名为:HotelDB。数据源名为:HotelDB。

(1)系统主要包和类库

根据系统的开发使用,系统设计有hotel包。系统管理模块主要类有:login.java(员工登录)、loginface.java(顾客登录)、about.java(关于系统的说明)和help.java(帮助)。顾客开销模块主要类有:payfor.java(付款)。咨询平台模块主要类有:consult.java(日常消费)和selectroom.java(订房信息)。饮食部门主要类有:storage.java(采购食品入库)和selectroom.java(订房信息)。饮食部门主要类有:storage.java(采购食品入库)和selectstorage.java(查看仓库)。ConnDB.java实现数据库的主要操作。会计小工具主要类有Java.io.*。顾客服务模块主要类有:billmanage.java(账单管理)、roommanage.java(客房管理)和checkout.java(住店管理)。旅馆管理模块主要类有:workeadd.java(员工添加)、roommanage.java(客房管理)和checkout.java(住店管理)。旅馆管理模块主要类有:workeadd.java(员工添加)、workeupdata.java(员工修改)、workedelete.java(员工删除)和guestmanage.java(顾客管理)。

(2)系统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共建有7个表,分别为:bill(账单信息表)、bookroom(预订客房表)、menu(菜谱表)、orderroom(预订客房信息表)、storage(食品采购表)、users(顾客信息表)和worker(员工信息表)。以bookroom(预订客房表)为例对数据库表的设计进行说明。bookroom(预订客房表)结构如表2所示:

表2 bookroom

字段名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描述

预定人 nvarchar 50 预定人

性别 nchar 10 性别

电话 varchar 50 电话

客房 ncchar 10 客房号

客房类型 ncchar 10 客房类型

客房金额 monney Checke 客房金额

管理员 nvarchar 50 管理员

时间 nvarchar 50 时间

是否退房 nchar 10 是否退房

(3)关键技术

本系统实现的重难点是对数据库的操作。

①数据库连接

String sDBDriver="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

String sConnStr=”jdbc:odbc: HotelDB”;//数据库名为HotelDB

co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sConnStr,"sa","");con.close();

②以前台服务功能模块中的账单管理为例,该部分核心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Show(){

ConDB dbc=ConDB.getInstance();

ResultSet rs1=dbc.executeQuery(“SELECT总数=COUNT(*)FROM bill”);

ResultSet rs2=dbc.executeQuery ("SELECT*FROM bill");

try{

rs1.next();

int count=rs1.getInt(“总数”);

rs1.close();

Object[][]cells=new Object[count][7];

int i=0;

while(rs2.next()){

cells[i]=new Object[]{rs2.getString(“客房号”),}

rs2.getString(“账单号”),rs2.getString (“菜名”),

rs2.getString(“单价”),rs2.getString (“份数”),

rs2.getString(“时间”),rs2.getString (“备注”)};

i++;

}

String[]colnames={“客房号”,”账单号”,”菜名”,”单价”,”份数”,”时间”,”备注”}; (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43页)

jTable1=new JTable(cells,colnames);

jScrollPane1.getViewport().add(jTable1);

}catch(SQLException ex){

}

}

本系统还添加了背景音乐播放和账单打印功能,篇幅所限,不再累述。

3.旅店管理系统运行与测试

本软件占用系统资源少,经在64位CPU、2GB内存、WindowsXP操作系统上测试,该软件运行稳定。

软件运行主界面如图2所示,顾客支付界面如图3所示。

4.结束语

艾文尔旅店管理系统是一个针对中小旅店餐饮企业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该软件实现了对前台、客房、餐饮、后勤、员工和顾客等进行管理的相关功能,具有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灵活性好,运行稳定,占用系统资源少等优点,达到了中小型旅店餐饮企业信息自动化办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浩.基于ExtJS技术的酒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4).

篇13

1. 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概述

(1)工程施工从原材料采购、施工,到最终工程建设的完成,涉及面广、协助关系复杂,因此时刻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工程施工的信息涉及到政府部门、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个部门,信息的来源包括工程施工项目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即工程施工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参与单位所产生的总信息,如工程概况、设计文件、会议制度、施工成本、进度、质量、目标控制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外部信息包括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市场物价指数、新技术、新材料、资金市场变化等信息。同时工程施工信息的形式多样,包括可数字化的数据信息和文档文件、图片、图纸资料等无法完全数字化的信息,如勘察、设计图纸、合同、统计报表、指示、工作检查等。[1]

(2)工程施工信息是施工过程中实施进度、成本、质量和目标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没有信息的支持,控制工作就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由于施工活动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需要充分的信息作为支持,利用信息指导工程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3)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控制协调施工信息,提高信息的正确性、精确性和实效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各种活动,如利用感知与识别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通信与存取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计算与智能技术进行信息的认知和再生、控制和显示技术进行信息的执行等,实现施工信息的效用和价值。信息借助各种技术手段经过人工处理具有了其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成为信息资源,与企业组织活动中人、财、物等具有实体形式的资源一样,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未来的发展,为了控制工程施工的四大目标,对施工信息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目标,信息管理首先分解信息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制定各项分计划,指导并协调施工活动,实现信息管理的计划职能。其次,信息管理要组建、运做并维护信息系统,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服务,实现信息管理的组织职能。然后,为了实现施工企业的目标,施工管理人员指导和影响施工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实现其领导职能。最后,为了实施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计划和实现最终目标,要对工作进行衡量、评估、纠偏等工作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的控制职能。

2. 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平台

工程施工信息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互联网、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工程施工信息的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下面具体介绍工程施工实践中常用的基于数据库的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为基础的项目信息门户和以空间建模与分析为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三种信息平台。

2.1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1)施工管理信息系统(CMIS)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收集、存储、传递和处理所需要的施工信息,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和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2]系统首先要建立其信息源,也称中央数据库,将整理好的基本公共数据如定额依据、资源单价和招标投标信息等和工程施工初始数据如预算数据、网络计划、外部信息、施工实时信息和投标依据等输入中央数据库。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从而实现对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和合同的控制,这四大控制作为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与中央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和交换,集成和共享收集到的数据。系统的开发经历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主要目标和活动。

(2)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是围绕以下三种功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维护安全系统和业务职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是为项目的管理人员提供项目共性的信息。维护安全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它通过各种条件的约束使使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行并且不断的发展。业务职能系统由工程管理系统、技术质量系统、商务系统、物资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行政系统六个模块组成,是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2.2施工项目信息门户。

(1) 项目信息门户(PIP)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处理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中心对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设置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用户权限,为项目各参与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项目信息的安全、高效的信息单一入口和沟通环境。按照项目信息门户的运行模式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PSWS模式(专用门户)和ASP模式(公用门户)。项目信息门户提供的主要功能有:桌面管理、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项目通信和讨论、任务管理、网站管理、电子商务、在线录像等。

(2)随着当前建设施工项目规模的逐渐扩大,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数量庞大、信息的类型非常复杂,信息来源广泛、存储分散,并且大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项目信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信息的应用环境非常复杂,而项目信息门户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系统的实施工作采取自主开发和购买商业化信息平台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考虑经济、管理、系统实施的目的、方法等因素。实施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应用系统需求分析产品选择,调查项目情况并分析用户需求,组织项目管理知识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实施阶段主要是设计与外部应用程序的接口,采集数据,购置所需设备,分解项目结构、对项目的信息进行分类、收集组织信息、分析组织过程,并组织系统总体的培训和信息共享与交流的知识培训。安装配置阶段主要是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硬件的组装和配置、部门的确定、编写系统实施手册和信息管理制度,并组织系统管理和用户操作的培训。试运行与二次开发阶段主要是确定试运行部门、修改和调整系统、编写实施手册,并组织用户操作和工作专题的培训。全面实施阶段主要是软件和硬件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监控系统的实施情况,贯彻信息管理制度,并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最后全面评估和持续改进系统。[3]

(3)项目信息门户使得项目信息的沟通方式变为集中的存储和共享,项目信息门户的应用,使信息存储数字化、相对的集中了数据的存储,程序化信息的处理和变换过程,使信息的传输过程电子化和数字化,并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并最终提高功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应该充分重视项目信息门户的建设和实施。

2.3施工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综合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是一种地学空间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多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施工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4]施工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包括建筑物的位置、地下管线的布局等空间地理数据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管径等空间信息所对应的属性数据。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数据输入、图层、文字和点样式的管理、查询分析、施工控制和系统维护。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如: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布局等,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有效、合理并快速的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特有的空间分析及可视化表达功能,可以扩展和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可视会议等新技术的图形查询和空间信息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的辅助。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施工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直有力且高效的管理手段,如将管辖区域内的施工项目显示在地图上,定位查询施工项目,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1]曹吉鸣.工程施工管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99~410.

[2]钱建春,牛经涛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J].施工技术,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