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化学的学习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学的学习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化学的学习方法

篇1

不过,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学习有不同之处。在此,只说说学习方法的特点。(l)可操作性。不管哪种学习方法,按方法规定的方式可进行运作,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2)可训练性。要掌握某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专靠理论上认识它是不行的,要在学习的实践中去运用,在运用中得到训练,从而掌握它。由此我们也得到启发:学习方法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学习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的。(3)技巧性。每种学习方法都有其技巧,掌握其技巧就能更好地把握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方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什么是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方法是指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这里所说的方式、手段和途径,主要是指外显的和内隐的方法。所谓外显的方法是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控制或操作的方法,如“四环学习法”,该学习法将整个学习过程按时间的先后次序划分为四个环节;“实验学习法”,该方法要通过实验仪器、实验药品进行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那么,内隐的方法又是指什么呢?所谓内隐的方法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由于大脑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人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称其为内隐的学习方法。从思维的活动方式来看,其形式有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等,多种的思维形式就构成了多种多样内隐的学习方法,如综合分析法、归纳法、综合对比法等。实质上,外显方法和内隐方法是互相关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

三、找准适当的学习方法

篇2

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包括抽象性、复杂性。抽象性,高中化学中包括了大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侧重于抽象思维,进而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来形成化学概念与规律。复杂性,高中化学的学习内容较为复杂、难度较高,涉及的元素与化学方程式较多。

2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2.1预习、听课与复习:课前预习:了解教材的大致教学内容与难易程度,在预习过程中把握教材的整体思想。例如,在这一章节中主要教授什么物质,各种物质之间有何联系?重点物质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要明确。在预习的时候如果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可以使用笔记本将其记录下来,从而在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听讲。课堂听课:课堂听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沿着教师教学的思路来学习,勤于思考。在预习中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略过,对于疑难点要仔细听。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课堂笔记,记录下概念、思路与疑难点。课后巩固:在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将自己课前、课堂中所接受的内容来进行整理,以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2.2掌握化学知识记忆方法:由于化学的知识点比较多,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记住的,因此应该灵活掌握化学知识记忆的方法。例如,比较法、归纳法、特殊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我们可以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总结成为记忆口诀,然后朗读背诵。

2.3注重化学知识的积累

2.3.1物理性质的记忆:物质的物理性质就是物体的颜色、大小、性状、形态、气味等。在记忆化学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根据实物来进行记忆。在看到某种物质的时候,同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和总结,将会很容易就记住。例如,记忆硫酸的物理性质,在看到硫酸的时候可以指导其为无色油状液体,硫酸不会挥发,而将浓硫酸与水互溶就难以分出硫酸与水,因此可以得知硫酸是融于水的。再用手触摸硫酸容器则会感受到热量的散发,因此硫溶解的时候会发出热量。通过上述情况进行重点总结就可以抓住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无气味、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2.3.2化学性质的记忆:通常物质的化学性质即为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在记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时候最好可以自己亲手来操作实验,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来对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归纳。在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后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的时候,也需要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性进行总结。例如,在对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记忆的时候,首先可以结合元素周期表对氧进行分析,氧元素是在第二周期的VIA族,是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可以得住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气体,是化学行为中常用的氧化剂。并且,氧气可以助燃,但是无法自己燃烧。可以自行联想如果氧气可以燃烧那么地球有氧气的地方将会一直燃烧爆炸。

2.4重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仅能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与动手能力,还能够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领悟。因此要学好高中化学必须对化学实验加以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要勤思考,多询问老师问题,常常思考为什么,进而实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实验现象结合起来,在观察实验的时候要勤思考,根据反应前、反应中以及反应后的顺序来进行观察。例如,在进行观察铜和锌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的现象的时候,要勤于思考为什么锌放入稀硫酸中会形成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没有气体产生。通过思考与探索可以将所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升华,进而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锌的活动性要与氢更强,可以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与氢相比没有氢活泼,因此无法置换酸中的氢。另外,在使用化学实验仪器的时候,基本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设计都要认真操作,大胆实验求证。在设计试验段时候要秉持着合理可行的态度,装置简单便捷,操作步骤简易,程序合理,实验结果明显。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各种实验要细心观察,从感性的现象进行本质的认识,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以及关键点。

2.5关注化学反应过程与实质:反应过程:高中化学中涉及到一些半定量的反应,例如铝离子与NaOH的反应为量变所引起质变的反应。量的关系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找出关键的临界点是十分重要的。反应实质:结构决定性质,在看到反应方程式的时候不要急于背诵,而是要仔细观察产物与反应物,在自己的知识能力范围当中去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周期律和电化学的时候写出反应物可以自己凭借着已学实施来推敲。

篇3

中药化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强、直观性差等特点,易引起学生的听课疲劳和理解障碍。多数学生的整体印象就是各种化学结构的漫天飞舞和各种分离流程的铺天盖地。笔者通过化学结构式绘制软件和结构分析软件,比如Chemoffice软件包,可使中药化学成分生成全动态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各类化合物,解决了学生对于化学成分结构学习困难的问题。但是,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流程的教学内容却一直停留在理论课纸上谈兵、学生实验课开始阶段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其原因就在于理论课教学缺少直观的演示环境,使内容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实验印象;而实验教学开始阶段学生又不能立即利用理论课知识,将实验设施合理搭配、组合使用解决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实际问题。所以,找到一种好的方法来衔接理论课与实验课,解决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内容教学直观性差的问题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引入这个方法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药化学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行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要求极高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可以进入到日常生活中,这种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技术和成本门槛已经被逾越,使其被引入直观的互动教学成为可能。

1.中药化学课程的特点适合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

为解决中药化学课程中提取分离等内容的直观教学问题,采用虚拟教学技术就能达到虚拟中药化学实验室的程度,让学生以全3D视角的第一人称身份从实验室选取实验仪器进行组合和流程设计完成药材提取、溶剂回收、化学成分色谱法分离等一系列工作。对于玩过3D全景PC游戏的学生不需任何培训,直接就可以用鼠标操作,让实验仪器组合使用和流程设计过程和学生充分互动,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主流计算机的PC硬件平台可以支撑虚拟现实系统

的正常运行中药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在学校基础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开展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中药化学课程教学不能脱离学校日常采用的PC系统。现在PC的CPU已经发展到多核阶段,其运算能力足以应付全3D虚拟现实技术的各方面要求;同时,作为图形运算单元为主要支撑的GPU也已经开始多核化的尝试,并且多GPU交火技术的普及已经使全3D画面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而且中药化学课程教学采用的虚拟现实技术根本不用达到大型3D电脑游戏的硬件高度即可良好运行。

3.全景3D第一人称虚拟现实开发引擎平台可以轻松

开发中药化学课程的教学软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全景3D第一人称虚拟现实内容的开发已经逐步向傻瓜化方向靠近,因为现有的虚拟现实内容开发都是在商业化的开发引擎上进行,简单的内容实现都可以达到不用编程的高可用性上。而且,随着免费引擎的不断推出和脚本化编程语言的支持;还可以使中药化学课程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的开发更加容易。

三、中药化学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案

1.中药化学虚拟实验室的中药学科特点

中药化学有关提取、分离等内容的理论课程讲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采用全3D场景的第一人称模式进行虚拟教学,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和虚拟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互动,并随时观察到实验现象,用以训练学生利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防止实验差错造成的危险事故。中药化学虚拟实验室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以理论知识为指导,虚拟的实验现象要严格仿真实际实验现象。比如,柱色谱法分离中药化学成分时的成分色带特征,因未及时添加洗脱剂造成的色谱柱干涸的实验失败现象及减压抽松过程的发泡现象和抽松后未冷却而通大气的抽松物回缩的实验失败现象等。

(2)合理使用实验仪器,仿真提示错误操作造成的危险事故和人身伤害现象。比如,有毒有害有机试剂未进行密闭减压回收造成泄漏的现象,系统应进行提示,并终止虚拟实验操作。

(3)提供标准化兼容性虚拟实验仪器设备,锻炼学生合理搭配实验仪器、组合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流程设计。比如,提供多种色谱填料和色谱柱及板材,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设计实验。

(4)同时设计常规实验室和中试实验室两种模式,便于学生根据实验药材容量和实验目的合理选择;同时也便于学生比较常规实验和中试实验的差异并进行常规实验向中试实验的合理扩大和转移。

2.中药化学虚拟实验室的3D建模特点根据3D虚拟现实中药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实验室建模采用3DSMAX910。

(1)实验设备建模,比如HPLC色谱仪、薄膜旋转蒸发仪等常规设备的建模可以直接采用3DSMAX910进行。

(2)玻璃仪器建模,玻璃仪器是实验室常规用品,采用VRay115RC3渲染器制作。

(3)溶剂流体,采用FumeFX110插件用3DSMAX910进行。

(4)烟雾效果,采用Afterburn312a插件用3DSMAX910进行。

3.中药化学虚拟实验室的3D引擎选择

DassaultSystemes集团的Virtools全系列的3D/VR完整解决方案,目前广泛使用的是410版。它能创造出如同游戏般高质量的3D互动应用内容,能够使得非专业人士都能体验到3D/VR产品和环境,这就为创新程序的所有人员提供了分享三维体验的工具。

(1)3DSMAX模型转换成Virtools可导入格式,需要安装Virtools410ExportPluginfor3DSMAX插件,然后将模型文件及动作文件依次导入Virtools410。具体操作是:在3DSMAX910中安装插件,建模完成后即可用3DSMAX910的Export命令,导出以/1vmo0为扩展名的Virtools文件,最后在Virtools410环境中导入此文件即可。

篇4

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特点,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关键就是要针对学科特点来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做题方法。下面就高中化学的各个特点,来探讨一些学习方法。

(一) 抽象概念多,难记忆

初中化学是入门知识,主要是叙事化学事实,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来讲解化学观念和原理,而高中阶段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同时存在,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和探讨化学概念和规律。如氧化——还原反应就是一个理论性强而且很抽象的概念,摩尔一章出现了很多概念,记忆这些概念让有些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不适应。

针对上述特点,需要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化学学科的内在规律,采取巧妙的学习方法。

1.联系直观的实验来记忆

其实除了概念意外,化学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内容——实验,可以说化学是一门实验加记忆的学科,通过直观的实验去理解抽象的概念,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降低了概念记忆的难度。

2.理解记忆

除了依赖实验以为,另外还要探索化学的记忆方法,高一课本中的第一、三、五章里面出现了较多的基础理论,单凭死记硬背是无法记牢这么多的知识的,要首先重视对概念的理解。最初有的学生没有理解记忆的习惯,不懂得怎样才算是理解记忆,这需要老师详细地进行指导,如对于化学离子反应的概念,书上的表述是:“凡是有离子参加或者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叫离子反应”,如果想要对这个概念进行理解记忆,需要我们对每个字、每个字都要深刻理解。首先要明确这是所说的离子是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而离子自由移动的条件是什么呢?由电解质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知道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其次,要理解“有离子参加或者离子生成”的含义,第一层意思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一定非要同时都含有离子,就如同下面两个反应中的情况一样:(1)Ca(OH)2+Ca(HCO3)2=2CaCO3+2H2O,(2)2Na+2H2O=2NaOH+H2; 第二层含义是概念中的“有”的意思是只要反应物中有一种物质带有离子即可,而非要求所反应物或生成物都带离子,所以这个概念可以作另外一种更为简单的解释:只要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出现,该反应就是离子反应,这样理解后,离子反应的概念就很容易被记住了。

(二) 反应方程式多而复杂

高中化学较初中难度增加很多,而且内容繁多,往往让学生没有时间去消化吸收,而伴随这么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会出现相应的反应方程式,这些方程式复杂多样,规律性不强。但是如果不及时理解并记忆,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内容的学习。如高一课本上出现的水、碱的反应,NaCl与浓硫酸微热与强热制氯化氢反应的各种情况,比初中所学的反应要复杂得多,虽然难理解、难记忆,但是如果不掌握牢固,就会使得后面的学习陷入被动。

(二)针对上述特点,建议采用的学习方法有

1.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加强记忆

方程式的记忆要力求形成网络体系,从而优化记忆的效果,同时要贯彻突出重点、分析对比、前后联系等原则,对于特别抽象难记的方程式可以做出形象的比喻,编程押韵的口诀来记忆。

2.在习题中去掌握和巩固

每次学完方程式之后,尽快去做课后的练习,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尤其是要重视课本上的习题,它们真正突出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部分的练习,说明对于方程式的应用就没有问题了,当然往往还需求去找更多题来练习使用学过的方程式,但是对于课本上习题的启发作用始终不能忽视,可以在做课外练习之前先翻看一下对应的课本上的习题,尤其是注意用到了什么方程式。

二 、做好预习和复习

除了针对上述特点采取的方法外,无论是在学习课本内容时,还是在做习题时,都要注意做好预习和复习。预习内容不仅仅是包括课本上的章节内容,更要预习后面的习题,练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复习的内容也要包括教材和习题两部分,对于做过的习题进行复习,可以起到不断警示自己思维缺陷的作用,预防在做题时总犯相同的错误。

教材复习要运用章略节详法,复习要以章为单位,先整个翻看一下本章的各个标题,形成一个前后联系的整体印象,这样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然后详细阅读每小节的重点内容,最后针对每章的重点做到脱离课本来列出完整提纲,并能在提纲上添枝加叶,避免漏掉某一知识。

三、小结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要想学好高中化学,跨越从初中到高中所上升的难度,离不开方法的运用,在学习中只有同时做到了“勤”和“巧”,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5

(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 、听讲的方法: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对于眼到,除以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记住这些现象。不论好看有趣与否,都有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觉提高和发展观察能力。关于耳到、心到,着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和操作及装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属于理解的内容。

切实克服和改变不注意听和想的过程,而只记住结论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耳到、心到的关键是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当然,在此前提下该记住的内容,还是要记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规范,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至于笔记,要学会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在检查复习时,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听同学的回答,看同学的操作。不要因没有检查到自己而不认真想、不注意听和看。当同学的回答、操作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时,更要想一想有无道理。总结巩固阶段,主要是会小结归纳,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条理分明有个系统,同时回忆看或所做的实验。

2 复习阶段

2.1 复习的种类

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这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2)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马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如第一章可分为一至三节和四至八节两个单元。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③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通过复习及学期考试检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寒暑假作业弥补,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以上各阶段复习,按课本的顺序进行为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

(3)学年总复习。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2.2 复习的基本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这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复习,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手续。

2.3 复习的操作方法

(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制法、用途、存在决定于它的性质,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内在联系的。因此,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联系它的存在。同样,复习用途与制法,也必须充分了解它们所根据的是该物质的哪些性质。如复习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特性时,便应注意联系氨的实验室制法。因为氨的实验室制法,就是根据铵盐这一特性。

(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元素间、化合物间、同族元素与异族元素间,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复习时均可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不仅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

篇6

化学学科的开设是在初中的后期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学习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都处于基础阶段,面对一门新的学科,每个人的学习起点都是相同的,所以,除了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差异可能导致学生的成绩不同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发挥着作用,所以,需要一定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将化学学好。

一、课堂听讲是学习的主要环节,笔记的整理必不可少

初中的化学知识都是比较简单的,学习的知识都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其实我们都知道,化学是理科学科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科,理科的显著特点就是灵活性大,在学习时不能死记硬背将知识学死,而且理科学科都是需要学生具备触类旁通的能力的,因为限定的学期内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的范围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总要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新授课时也要注意放慢节奏,以免造成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基础知识不牢靠。

初中化学学习整体来讲就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可能有的教师会专门给学生时间记录笔记,也可能有的教师不会拿出时间给学生记录笔记,因为教师可能认为理解最重要,而课堂又是学生接受知识最重要的阶段,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不会拿出很多时间留给学生记录笔记。但是据我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初中化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还是应该重视笔记的重要性。

例如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原子分子等这些最基础的概念,都需要学生记录。有的学生会认为,课本中这些概念都有记录,没有必要再记录到笔记本中,但是根据经验我要说明的是,每个人的笔记都有自己的特点,化学学习中这些基本的概念会随着知识的积累变成最简单,甚至教师都不会再带领学生回头复习的知识点。化学课本中这些概念都是分散开的,如果要查阅的话很麻烦,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概念例如单质、化合物、混合物和氧化物这些概念都是非常容易混淆的,记录在笔记上,不仅条理方便观看,而且方便对比记忆。 我认为,学生应该在学习这些概念之前就先记录好或者是教师在讲的过程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将这些容易混淆的而且在较短时间内都能学习到的概念记录下来,在讲课过程中举出相应的例子,学生可以直接在笔记本上记录,既方便了教师讲解,又方便了学生理解,所以,课堂笔记在化学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知识体系的构建对化学学科的学习事半功倍

化学学习包含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有化学物的写法,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有很多学生会越来越手足无措,所以,在初中阶段就要总结出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适用自己的学习方法。个体差异不同,所以学习方法自然那不同,在这里,我想提供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整理知识大纲。化学学科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化学知识的每一章节都是承接紧密,联系非常强的,所以每一个小的知识点都是为以后大的知识点做准备,而且每一个小的知识点在以后的学习中都会经常运用到。

例如,酸的概念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而碱的概念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在学习过这一概念后,并不是考查学生的概念记忆,而是考查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给出一系列的化学物质,让学生判断哪个是酸,哪个是碱,哪个是盐。按照初中考查的一般规律,都是考查学生学过的化学物质,所以,在学完这些概念之后,将这些概念整理在一起,并在笔记本上空出足够大的空间,方便以后接触新的化学物质的记录。也有的学生会认为,某一章节学不好,过去就算结束了,这种想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松懈心理,初中的化学笔记在往后的任何阶段化学的学习中都能用到,所以,知识提纲的条理性以及方便后来补充的空间性对于化学的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教师编制试题应注意的方面

化学学科不属于主科的范畴,所以,一般三个班或以上都是由同一个老师教授的,由于每个班级的情况都不相同,但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一样的,因为教师本身不能够去适应每一位学生,只能让学生来适应教师的教学。化学也是一门需要经常考查的学科,通过考查查漏补缺,与数学有着相似的性质,都需要学生大量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因为化学不同于历史政治学科,直接考查背诵的知识概念,化学是根据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去解答题目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学习特点去编制试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题目都是直接在试题库中抽取,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试题库中抽取相应难度的试题,之后再根据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试题的改写。教师要注意的问题是首先应该适应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其次应该根据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试题再改编。

篇7

有机化学虽然在高中化学内容上占有重要比重,但有机化学并不难学习。学生只要掌握好一定的学习方法,认真学习并在解题过程中仔细认真,很容易得满分。而且有机化学与之前所学的化学知识关联性并不大,所有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就可以改善目前的学习状况。下面是笔者在化学教学中总结的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1.1通过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习化学的一个有趣之处就是化学有许多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机化学本身也有很多化学实验,如实验室制乙烯,实验室制甲烷,实验室蒸馏石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机化学的实验有很多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可能对学生和教师的身体造成损伤,对环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对实验进行控制,尽量避免由实验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将有机化学带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机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知识讲给学生听,给予学生一种亲切感与熟悉感,由此增加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比如让学生查看衣服铭牌了解布料中有哪些有机物、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由有机物构成的、塑料分解原理等等。

1.3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如今,国家对学生的教育愈发重视,教学设备也得到改进,几乎每个中学都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在讲课过程中,配上视频教学、动画教学。采取视听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利用多媒体,可以扩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并不只是局限于书本表面上的知识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机化学的有些实验不方便教师直接演示,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查找相应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当然教师也应该注意到使用多媒体的程度,不能让学生因此产生惰性,也不能让教师自身对多媒体产生过多依赖。

1.4学生参与有机化学教学。传统的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有其可取之处,但也有其不可取之处。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问题等等。在讲授同分异构体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出分子式,选不同的学生写出该分子的同分异构体,教师此时只需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即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

2.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最初接触有机化学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机化学枯燥难懂,但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一个十分有规律的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定的章节后,可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完甲烷以后,让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甲烷的教学步骤,先讲出甲烷的分子结构,再讲出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总结出乙烯的组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工业上怎样制取等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3.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教师所讲内容需要教师仔细进行研究,根据课改要求及高考考点要求,认真备课,对学生讲出最有利学生学习的部分。因此学生不能避重就轻,忽视课堂的作用。有机化学内容较多,学生要认真做好笔记,教师在课堂中务必监督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光是课堂上的听讲远远不够,学生还应该经常拿出笔记巩固所学内容,自己多加思考,总结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教师在课堂中也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高学生注意力来提升课堂效率。

4.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

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夯实基础,不要好高骛远。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也不例外,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格外多。学生必须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容易与哪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等。有机化学的主要基础就是记住官能团的性质,因为官能团的可以推断出物质能够发生哪些反应。只有理解了有机化学的基础内容后,才有可能做好后面的练习和考试。

5.总结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

有机化学中,有很多规律可言。尤其是在学习结构相似的有机物的时候,只需要掌握一个典型内容即可。比如在学习有机化学的加成反应时,学生在了解加成反应的定义:有机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之后,然后只需要通过了解乙烯与溴的反应模式,就可以很容易的推出氢气、水等与乙烯的反应方式。有机化学有许多规律可言,这是有机化学好学的一大重要原因,教师在课内外都需要帮助学生总结出有机化学的学习规律。

6.寻找合适的记忆方法

有机化学的内容繁多且较为零散,也需要学生的大量记忆。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记忆,不模糊概念,需要一定的记忆方法。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前文已经提到过,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往往具有相似的特点,在建立知识体系时,就需要学生将相似的内容总结放在一起记忆,减少记忆负担。另外也可采取有趣的记忆方式,趣味的记忆方式可以引起神经兴奋,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趣味的记忆方式有浓缩记忆法、口诀记忆法、会意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等。比如在有机溶剂中Br2、I2的溶解度增大,颜色加深,溴溶在有机溶剂中溶液显"橙红",碘溶在有机溶剂中溶液显"紫红"。所以可会意记作"溴橙碘黄水中藏,橙紫双红有机相。"

篇8

二、从前的强迫性学习对比于现在的主动学习

过去的被动强加式,让学生丧失了积极探索的性质,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新的学习则改进了这一点,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获得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变成善于创建问题情景,善于引导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求知欲,产生认知的冲突,去展开个人思维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思维认知能力、创新认知能力。

三、从前的实验对比于现在的探究实验

以往的实验,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让自己操作,而学生在下面观看并做课堂笔记学习。这样会使实验探究过于固定,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现在的实验则更注重学生亲手操作,亲自思考做实验记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受用。大学课程要求做到“活动探究”,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例如,有关原电池的实验探究,教师的传授往往是单一的方案。即使从经典的案例中顺录下来的经典方法,而学生资助研究的则会形成许多新式的、更好的方案。第一,铁定插入硫酸中,观察现象。第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贴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连接在音乐盒的陶片上。第三,铁片和铜片插入用浓食盐水和面团中,穿脸上灵敏电流计。第四,铁片和铜片插入纯碱溶液中。第五,铁片和铜片插入橘子瓣中,串联上电流计。第六,用铁定和铝条插入西红柿中,串联上电流计。通过这样的多种探究,做到了创新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不再局限于经典案例。

篇9

(一)结合化学教学选择研究课题

当今课改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Fe2+和Fe3+的转化,可以改进为探索性实验: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如何实现Fe2+和Fe3+的转化?让学生首先设计实验方案,其次交流设计思想,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探索过程比空洞的讲授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信息加工、构建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二)结合日常生活选择研究课题

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我们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资料、研究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极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探讨铁生锈的原因,一方面学生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铁件,又设计了锈蚀的不同条件开展实验,另一方面学生又到工厂、商店、居民区、农村……开展实地调查,学生对铁生锈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生锈的措施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写出了较高质量的化学小论文。

(三)结合当地生产实践选择研究课题

我们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外活动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譬如围绕水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我县水的资源、利用、水患、污染、监测、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调查排污口,参观自来水厂,监测水的pH值及重金属离子、苯酚等含量,并请来环保局人员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结合化学课外活动选择研究课题

利用化学课外小实验、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等积极探讨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案,研究化学实验的现象、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和实验报告。如自制汽水的原理与方法、热水瓶(锅炉)中水垢成分的分析、相片冲洗原理的探索等等。

二、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应用

(一)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提出实验目的,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师生共同逐个讨论,寻找多种方案或确定最佳方案。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乙烯这一内容时,先说明乙烯中会混有SO2和CO2气体。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存在。结果学生都知道应先将气体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看到品红褪色,证明有SO2气体。但在接下来的检验CO2存在的操作中,意见出现了分歧,学生提出了如下方案: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②将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浑浊;③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④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⑤将气体再一次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中,品红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师生讨论:方案①和③没有将可能未与品红溶液反应完全的SO2带入澄清石水中,方案不合理;方案②虽完全除去了SO2气体,但SO2与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CO2气体,显然也不合理;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气体,也不会减少或生成CO2气体,且现象明显,上述两个方案都合理。

(二)改进实验装置

教材上有些实验装置复杂、实验费时费药,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还有些实验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教师可带领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如酚醛树脂制取实验以后,试管难以洗净,每次实验只得更换试管,改进后我们用医用废磷霉素小瓶替代试管进行实验,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试管,而且药品用量比原来少了许多。

(三)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

学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后,让他们将上述实验操作顺序颠倒,观察现象,并进行解释。再如用较纯净的锌粒与稀硫反应速度较慢,当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可让学生探索原理。

篇10

二、抓好学习的三个环节

1.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化学课本。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化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学生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它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堂听讲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

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认真记好笔记。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3.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复习时,学生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书上的内容。

三、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科书中安排有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应学会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2)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做好记录。

四、扩大知识面

1.读化学课外读物

2.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五、利用网络资源

篇11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但通常都是老师教他们如何学习,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缺乏自学能力,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化学这门学科,初中化学是学生新接触的一门自然和实验科学,其中有风趣的化学实验、许多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研究的成果。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业都离不开化学,潜意识的都好想知道化学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有多大。往往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一开始会很有劲头去学习化学,可能去查找有关方面的资料或者书籍。但是,这样的热情往往持续不了多久,因为随着他们深入的进行学习,他们会觉得化学好深奥、好难懂,对化学的兴趣慢慢变得烦躁和厌恶。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授之以鱼,还要学会“授之以渔”,让他们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面更加的事半功倍。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浅

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科学的提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上课效率的一大坚强后盾,提前预习上课要讲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跟着老师的讲课进度,以便老师已经再讲新的内容,学生还在纠结之前的知识,慢了脚步,那么有可能这一节课就白上了。但是有些学生复习了,上课也吊链子,就说明预习工作不到位,常常不能抓住重点,也不能发现问题。因此,上课时,仍然是“漫无目的”不能起到预习的作用。

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初中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要制定一套科学的预习方案。也许老师会给学生列出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本书都有目录,概况了整本书的内容,学生可以先了解本书大概在讲什么,然后阅读和了解新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遇到难理解的部分做好记号,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问老师或者仔细听老师在讲相关内容,那么上课就可以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预习不仅仅是预习新的知识,也是对之前的知识的巩固和温馨,通过课外的理解和消化,扫清之前存在的障碍。在预习中,学生能自我扫除一些问题,即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肯定,对未能解决的问题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听老师讲来解决,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有让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子”的味道,既有重点,又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富于思考性。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大都是带着玩玩的心态,并没有把实验看的很重要,在感叹神奇的同时,却不会去仔细去看有啥现象,自然很难根据实验得出有关结果,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多做一些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学心,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生成特殊颜色沉淀的,这时让学生先记下石灰水的颜色及状态,然后再看反应后发生啥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此时,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演示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学生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当学生看到银白色的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时,会猜想红色物质是什么,教师就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铁丝质量的变化情况。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做完后,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这样的引导,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是每个人的应有能力,每个人的记忆能力也不相同,同时也是学生解决难题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我往往会进行实验或者举例子来举一反三,也采取事物对照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比较同样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在比较中,必须找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共性以及它们的不同。例如:学生学完原子、分子的知识后,我与学生一起对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分别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比归纳能力。学完溶液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自己列表比较过滤和结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通过比较,学生对概念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篇12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化学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约20min的阅读,我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我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时时提醒同学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记忆能力的培养。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不记则思不起”,没有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化学是半记忆性学科,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如: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我就教学生“一二三”记忆法,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学与记忆,我就提醒同学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其化学性质;我还提醒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记忆,如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实验有红色沉淀物(Cu2O)生成以帮助记忆这个反应。

5、归纳能力的培养。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上完一节新课后都必须在课后认真阅读课文,并对本节课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非常牢固地掌握好本节课文的知识重点、难点。在学完一章后,必须对全章知识进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归纳。教师对学生归纳总结的作业本要认真批阅并写出评语,对总结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13

1.因心理因素引起学习障碍。学生进入高中大门,对化学一开始兴趣浓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逐渐随之淡化。在初中的时候,有的学生基础没有打好,到了高中,知识衔接不上,所以常常听不懂课,因此对化学失去了信心;有的学生一直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只会死记硬背知识点,不会灵活应用,怕动脑筋,缺少耐心、恒心和毅力,被困难吓倒。长此以往,越怕越难,越难越怕,直至放弃。

2.因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引起学习障碍。由于教师的经验不足或方法不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科学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要求过高,知识点拓展的太宽,以至于学生接受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太多,忙着赶课时,速度过快,没有过多的时间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

3.因学生知识经验能力的差异引起学习障碍。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不同,对问题的认识、理解、感悟也就不同,导致思维的某一个环节受阻。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处于弱势的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不会设计实验,不会分析实验现象,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因而在行为表现、心智方式和行为结果等方面与他人形成较大反差,产生自卑感而形成学习障碍。

二、学好高中化学的基本方法

1.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行动指南,它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科学支配时间、积极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对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小结,提出本学期努力的方向、目标、措施等。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检查执行情况,必要时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计划。

2.听课

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形式,听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果。听课主要包括听讲、观察和记笔记三个方面。其基本要求是:要集中精力听讲,紧跟教师讲授思路,积极思考,多方联想;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应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遵循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辨证性原则;课堂笔记应记纲要、思路、要点和问题;要及时做好笔记整理;要处理好听、看、想、记的关系。不仅听会当堂所讲的知识,还要学会本节的学法。

3.做实验

做实验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经常性的重要实践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显著特征。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实验前认真预习,做好准备;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实验程序,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中操作规范、认真、精确、细致,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包括数据),并做到实验、观察、思考相结合,坚决废除“照方抓药”的现象,对实验过程出现的意料之外的问题不能轻易放过,要进一步深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实验结束后应认真及时写好实验报告。此外,还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爱护仪器、节约水电气及实验易耗品,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的习惯,重视实验安全的习惯等。

4.复习

复习是消化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复习方法,重视对学生复习的管理。要求做到:复习要及时;复习要有重点;复习时先回忆课堂的内容,再阅读听课笔记和教材;有疑难问题要及时弄清;注意把经常复习与阶段复习结合起来。

5.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