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语文笔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语文笔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语文笔试

篇1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 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 时矫首而遐观 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 策扶老以流憩 名作动,拄着

② 乐琴书以消忧 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 或棹孤舟 名作动,划船

④ 实迷途其未远 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 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 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 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倚南窗以寄傲 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 携幼入室 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 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 审容膝之易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 眄庭柯以怡颜 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 悦亲戚之情话 意动,以……为愉快

② 乐琴书以消忧 意动,以……为乐

③ 善万物之得时 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 为吾子之将行也 《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⑥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⑦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

⑧《琵琶行》 (行,古诗一种体裁。)

háng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杜甫《绝句》(量词,排,行。)

②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 《过秦论》(泛指军队。)

③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

① 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

②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

③ 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

④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

⑤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

⑥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

⑦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

3.乘

chéng

①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

②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

③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

④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序》(动词,交互,连接)

⑤ 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

①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 《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殽之战》(“四”的代称。)

4.策

① 执策而临之 《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 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③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同“册”,记录。)

④ 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名词,策略。)

⑤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

5.审

① 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

②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③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

6、委

① 曷不委心任去留 《归去来兮辞》(动词,随从,顺从。)

② 如土委地 《庖丁解牛》(动词,散落,堆积。)

③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过秦论》(动词,托付。)

④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动词,放弃,舍弃。)

7.怀

① 怀良辰以孤往 《归去来兮辞》(动词,留恋,爱惜。)

② 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动词,怀念,想念。)

③ 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 《孔雀东南飞》(名词,心情。)

④ 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动词,心中藏着。)

⑤ 汝姊在吾怀 《项脊轩志》(动词,胸前。)

⑥ 怀其璧,从径道亡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

8.而

① 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 表并列

② 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 表转折

③ 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 表修饰

④ 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 表承接

⑤ 泉涓涓而始流 连词 表修饰

9.之

①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助词,取独

② 恨晨光之熹微 助词,取独

③ 悦亲戚之情话 助词,取独

④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助词,取独

⑤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动词,到,往

⑥ 求之靡途 代词,它

⑦ 公田之利 助词,的

⑧ 会有四方之事 助词,的

⑨ 感吾生之行休 助词,取独

10.以

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使,让

② 舟遥遥以轻飏 连词,表修饰,“而”

③ 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词,把

④ 引壶觞以自酌 连词,表承接 来

⑤ 聊乘化以归尽 连词,表修饰

⑥ 园日涉以成趣 连词,表结果

⑦ 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⑧ 问征夫以前路 介词,用

⑨ 乐琴书以消忧 连词,表目的

⑩ 耕植不足以自给 连词,用来,来

⑾ 诸侯以惠爱为德 介词,把

⑿ 家叔以余贫苦 介词,因为,由于

⒀ 策扶老以流憩 连词,相当于“而”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 将有事于西畴

②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 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 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 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④ 皆口腹自役 (宾语前置句,代词“自”作宾语前置)

(三)被动句

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② 遂见用于小邑 (见,被)

(四)省略句

①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省介词“于”)

② 稚子候(于)门 (省介词“于”)

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 (省主语“余”)

④ 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省主语“余”)

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 (省主语“余”)

(五)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

例:载饥载渴 载歌载舞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2《滕王阁序》

一、通假宇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

① 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句意:一个书生。)

③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 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今相当于“又”。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 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 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 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 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 上出重宵,下临无地 “上”“下” 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① 一言均赋 “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 目吴会于云间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③ 烟光凝而暮山紫 “紫”,呈现出紫色

④ 梓泽丘墟 “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3.名词的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 四美具,二难并 “美” “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 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指俊杰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 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放下

② 腾蛟起凤 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③ 川泽纡其骇瞩 骇,使……吃惊

④ 屈贾谊于长沙 屈,使……受屈

⑤ 窜梁鸿于海曲 窜,使……逃匿

四、一词多义

1.尽:

① 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词,全、都。

② 潦水尽而寒潭清 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 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 动词,死、死亡。

④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 副词,最。

2.胜:

① 胜友如云 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 躬逢胜饯 形容词,盛大的。

③ 胜地不常 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动词,超过。

⑥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形容词,尽、完。

3.穷:

① 响穷彭蠢之滨 副词,尽。

② 穷睇眄于中天 副词,尽。

③ 穷且益坚 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 岂效穷途之哭 形容词,走到头的。

⑤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形容词,穷困。

4.舍:

① 舍簪笏于百龄 动词,舍弃。

②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名词,客舍、住所。

③ 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 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④ 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 动词,释放、放弃。

5.临:

① 临别赠言 副词,将要。

② 临帝子之长洲 动词,面对。

③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 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④ 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到、走近。

6.怀:

① 怀帝阍而不见 动词,想念。

② 有怀投笔 名词,心思。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揣着。

7.序:

① 序属三秋 名词,时序。

② 滕王阁序 序言、序文。

③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 名词,次序、秩序。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动词,安排次序。

五、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① 都督阎公之雅望 ② 宇文新州之懿范 ③ 孟学士之词宗

④ 王将军之武库 ⑤ 等终军之弱冠 ⑥ 慕宗悫之长风

2.宾语前置句

童子何知

3.状语后置句

①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② 空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③是所望于群公

④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⑤ 窜梁鸿于海曲 ⑥ 屈贾谊于长沙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3《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

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8.而后乃今培风(通“凭”,凭借,依靠)

9.其正色邪(通“耶”,语气词)

10.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语气词)

11.辩乎荣辱之境(通“辨”,辨明)

12.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用于整数和余数之间)

三、古今异义

1.虽然: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

4.野马: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5.羊角:古义:旋风。

今义:羊的角

6.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在吉林长白山)

7.海运: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8.小年:古义:短的寿命;今义: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节日

9.是:

古义:这;今义:作判断词

10.控:古义:投,落下;今义:控制

11.虫: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

12.枪:古义:触碰;

今义:发射枪弹的武器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上)

(二)名词作动词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2.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降落)

(三)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四)形容词作动词

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五)使动用法

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使……信任)

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

五、一词多义

1.之:

①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 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

①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4.以: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齐谐》者,志怪者也。

(……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者,……也)

3.南冥者,天池也。

(……者,……也)

4.此小大之辩也(……也)

5.此小年也(……也)

6.此大年也(……也)

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者也)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 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以奚知其然也)

② 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 莫夭阏之)

③ 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彼且适奚也)

④ 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知何)

⑤ 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 彼且待恶乎哉)

2.状语后置句

① 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② 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于蓬蒿之间翱翔)

③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结构后置,= 以六月息去)

(三)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省介词“于”)

(四)固定句式

1.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例: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3.且夫: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4.故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不译

5.若夫: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至于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篇2

1、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要求教师根据以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为研究对象,宜对比片段或通篇资料,亦或仅从字词、写作意境与气势及风格中进行对比。经比较,总结作品的共性与个性,判断并划分优、劣作品,从而探讨它们效果各异的主要原因。

其一,从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自传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与史铁生自传的《我与地坛》中寻找两作品中的对比点。第一,两者共性之初均肯定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叙写自己的逆境及从不幸中感悟生命(两位主人公均为残障人),最终以乐观的态度对生命给予崇高敬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讲述自己对生命的渴望,作者第一天光明给予能让她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则是自己用于看看光的变幻莫测及日出;第三天光明用于看日出与探索及研究。作者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通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宝贵的生命,珍惜造物者赐予有关于生命行程中出现的人或事。源自史铁生自传的《我与地坛》是作者对自己早年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生死的思考、悔恨在母亲过早离世后才理解母爱的无私及伟大,该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述说领悟生命。第二,两者个性之处在于《我与地坛》全然阐述了自己的逆境观,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着重于表达作者“一颗乐观的心”,例如作者规划三天光明中每天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以向往生活美好、憧憬三天光明的乐观心态诠释对生命的敬仰。

其二,从两作品说理特点上选取对比点。两作品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及思辨色彩,且文中阐述的观点较为明显,但两者却在说理特点上有所不同。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作者对三天光明的规划及这三天所期待、所憧憬并最想做的事情,表达出一颗无比乐观的心。而《我与地坛》则是以“地坛”为写作背景,文章的前两部分逐一描写作者与地坛的故事、与母亲的故事,后部分则是母亲离世后作者以地坛作为精神支柱乐观、豁达的对待死亡。总而言之,前者意在对三天光明的规划,以完成人生中的心愿为主,后者则是人与地坛间的故事及对生命的感悟。

其三,从两作品的艺术手法上选其对比点。《我与地坛》传达出地坛在作者生命旅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母亲离世后,地坛成为作者的精神支柱,被拟人化为作者的朋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叙写对三天光明的安排及做自己最想完成的心愿,体现作者尤为珍惜时光,对生命的敬仰。

2、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通常是对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主要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的思想历程及主题。其次,则是从政治、历史、经济及文化等方面进行辨析,总结作品主题,从而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度,能较为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作品。

其一,两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同。首先,两位作者具有国域差异,其次,作品的写作时间不同,因此,具有差异性的文化背景促使他们在写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有所不同。

篇3

1通假字

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

8.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

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2虚词实词

(一)实词

飨土卒(飨;犒劳)

夜驰之(之:到,往)

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从沛公(从:跟从)

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

与臣游(游:交往)

籍吏民(籍:登记)

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

具言(具:详细,完备)

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

坐须臾(须臾:片刻)

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

督过之(督过:责备)

留谢(谢:辞谢)

(二)虚词

固不如也(固:当然)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

因言曰(因:趁机)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3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2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4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续耳

(二)被动句

1.若屑皆且为所虏

2.晋属今为之虏矣

(三)宾语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为者

4.大王来何操

5.沛公安在

6.今日之事何如?

7.何辞为?

(四)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具告之以事。

4.良曰:“长于臣。

5.得复见将军于此。

5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6一词多义

(一)为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动词,是,

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

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动词,出,制定,

且为之奈何动词,对付,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

(二)故

故听之连词,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

(三)辞

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

未辞也(告辞,辞别)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四)幸

妇女无所幸(宠幸)

故幸来告良(幸而)

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2《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1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2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3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4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5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3.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4.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6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3《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1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2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4词类活用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5词类活用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

篇4

比较文学起源于国外,在经历了引进、介绍以及改造后在国内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呈现出日趋完善的趋势。目前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其两大主要支柱,跨学科研究和阐发研究则是比较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两种研究方法。

目前对于比较文学的定义,较为典型的定义是:所谓比较文学,主要是基于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学科间的跨越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其主要采用的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以及跨文明研究的方法,对跨越式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以及互补性等进行详细探究,通过发现文学规律及特性,促进世界文学加强了解和整合,最终全面推动世界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近来来,随着比较文学在国内的逐渐发展,将人文精神理念积极融入到比较文学中,进一步彰显人文素养,推动文学理念朝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样充分说明了比^文学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新鲜的学术活力。

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在于通过文学教育手段,运用综合性和边缘性的学科整合,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以及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对人类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在中学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而这种教学理念正和比较文学中“兼容并包”和“和而不同”、“尊重生命”、“新人文精神”等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比较文学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二、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要素和教师的学历构成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其中学生的主导地位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导位置往往由教师所代替,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其学习能力还在进一步培养当中,所以这种替代也显得顺理成章。

以往研究当中大多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比较文学教学的重要作用,更多的关注点则放在了教材的编写以及教改方式方面,其实高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才应当是多加关注的地方。具体来说,比较文学的理念以及方法是需要教师通过备课、授课以及课外辅导来完成的,而对于学生的要求则是使其学会如何应用比较文学思维和视野来分析文本,提高自身思维,拓展视野。

(二)实施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囊括了备课、教授、课外指导以及作业批改等具体行为。首先,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

若是教授外文作品,应用比较文学的合理性就不言而喻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重视作者以及译者介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译文和原著之间的关系,可能这种教学只是浅尝辄止的尝试,但势必会增强学生对不同语言差异的理解,体会不同文化语境,懂得语言表达方式的区别。

长期以来,将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选读课文直接当做外国文学作品来宣讲是有一定问题的。抛开翻译问题不谈,译文在中国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就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若是课文是来自和外国文学有关系的中国文学作品,则可以借助延续影响的思路来探寻课文的外国文学渊源及其在中国发生的变化,而课文同外国文学缺乏关联性,教师就需要通过平行研究的方式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工具的作用以灵活直观的方式来讲解比较文学方法中的难点。这里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幻灯片以及视频资料等来展示异域文化特色,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文化差异。

一方面,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阐明课文所涉及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文学特色,使学生加深对外国文学作品背景的理解,以此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学及语言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讲授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然而就目前流行的比较文学教材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理论枯燥的问题。

因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具体的文献现象,以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切入点,让学生有一个大致轮廓。然后在逐渐深入,讲解翻译研究等,重消化不重记忆。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培养宽广的胸怀和广博的视野。

这对于学生尽管要求很高,但应当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具体讲解时,教师要善于联想和引申,善于引入他国文学文化为参照,这就要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再次,在课外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阅读比较文学书籍的习惯,以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为宜。

教师可以通过周期推荐文学读物的方式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譬如一周或者是半个月为一个周期,在周期内向学生推荐影响研究方面的理论及论文或是有关世界文化方面的书籍,让学生明白文化的多元性。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以减少阅读量,求质不求量,让学生知道基本的中西方文学经典作品,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资源来主动探寻答案,解除内心的疑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培养学生形成“世界主人”的意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还应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逐步形成“世界主人”的意识。现阶段,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文化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地球村的观念逐步形成。

篇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91-02

高中语文是一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既要考虑语文基础知识点、线、面互相结合,又要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潜存着许多容易忽视的陷阱,如“光环陷阱”“限量陷阱”“人气陷阱”,创新高中语文教育、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应避免陷入这些陷阱。

一、跳出“光环陷阱”,解决教师自身突出的素质问题

所谓“光环陷阱”,是指高中语文教师凭借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形成的“光环”,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没有从实际出发,对新课改发展模式估计和认识不足,喜好沉迷和满足以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主要弊端:思想僵化,知识恐慌,缺乏创新和生机。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凭经验、凭记忆、凭传统、凭兴趣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学习需求,语文教师要突破老观念、老经验、老办法、老眼光,要有时代眼光、发展眼光,要有创新思维、独特思维,要具备很强的会说能力、会写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引领风尚、树立标杆的理念。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师不主动跟上时代节拍,不善于分析面临环境,不屑于“充电”“补学”,就会让课堂教学失去生机活力,失去创新创造氛围,就会掉入过去光鲜成绩的“光环陷阱”。解决思想僵化、知R恐慌和避开陷阱,需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补脑”意识。高中语文教师要做到“事事关心”,必须具备敢于批判、敢于纠正的创新勇气。“补脑”要态度坚决,从最新教学理论入手,做到勤学、勤思,通过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坚持读书、阅报、上网,形成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善于从新媒体吸取新鲜知识,把握教学领域新形势,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丰富学识常识,切实补上理想信念和专业知识的“钙”,增强“授渔”能力和水平,不仅要多“授鱼”,而且要更加注重“授渔”。

(二)寻找学生思考兴趣点。是否瞄准学生“兴趣点”,体现语文教师学科能力的强弱,更是避开“光环陷阱”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对语文教材基本内涵和要素做到心知肚明,而且还要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学生特长专长、课外阅读等指标,找出规律、找出着力点,主动探索归纳学生“兴趣眼”,从“兴趣眼”着手,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语文教师每年确定至少 1-2 个教研专题,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形成探讨式实验课改模式,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把控能力。

(三)争当队伍“行家里手”。跳离“光环陷阱”,需要语文教师主动学习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做到“先学一步”;获取知识方法和渠道要多开辟一些,目光多看远一些,做到“先着一棋”;强化教师语言训练,要学会多说“行话”“新话”,符合新课改之后的行业和专业表述,使得教学语言更加贴近学生,做到“先入为主”;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亲自调研和执笔,形成符合各自特点的教研成果,做到“先行先试”,真正把自己培养成为高中语文教师队伍的“行家里手”。

二、避开“限量陷阱”,解决教师教材讲授片面化问题

所谓“限量陷阱”,是指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眼睛只看到教材的平面知识量,而看不到教材的立体内涵量,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把平面知识讲授传播到位就是成果。比较侧重平面知识,忽视立体内涵,学生从教材中摄取的精神食粮供应不上,出现教材“钙质流失”现象,不利于高中学生精神引导和人生价值确立。主要弊端:游弋教材,浮于表层,缺乏深度和拓展。

其实,高中语文教材潜在信息量非常丰富,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传达的不止于语文基础知识,更多的是和、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语文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上,把教材的表层涵义作为传播知识的唯一途径,缺乏知识摄取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出现三种倾向:一是阅读理解能力低;二是自由命题作文分值低;三是学生思想素质提升速度慢,书生气重,缺乏活力。出现这三种倾向,是陷入“限量陷阱”的主要体现。俗话说,“教书先教人”,人的素质提升必须从语文教材中吸取涵养,语文教师作为引路人,应跳出教材信息平面,俯视教材信息“库存”,自觉避开教材信息“限量陷阱”。对此,破除不良倾向,避开陷阱,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重视触类旁通引导学。“限量陷阱”的突出特点,就是把教材信息作为唯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学生掌握了教材基础知识,却掉入了另一个知识“黑洞”,无法应对全新语境带来的新问题。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基本载体,将教材信息向课外其他领域延伸,俯瞰和传播教材信息所涉及的之外其他知识,扩大语文课堂教学空间,打开“教材情结”,打破教材知识点“枷锁”,引导学生培养“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和拓展本领,向无限量语文宇宙空间吸取基础知识和精神食粮。

(二)重视经典著作深入学。经典著作是高中学生逐步培养思想品格的重要载体,隐含着前进的历史影子,流露出忧国忧民的价值取向。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重新审视高中语文教材,认真识别经典要义,把经典名作的学习和引导作为帮助高中生打开阅读理解库存、获取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资料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坚持深入学,组织高中学生不定期开展语文“读书会”“主题书评”“名段名句”阅读班会等活动,通过合作探究模式,比如深度解读诗词《沁园春・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文章,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提醒、把控作用,让学生融入经典名作学习,帮助学生吸取名作思想精华、创作精髓。

(三)重视网络资源补充学。运用新媒体网络手段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以高中语文教育资源为主经营的网站不计其数,特别是微信的推行,拓展了语文教材信息量,教学观点各种各样,做到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订阅“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学语文”等微信公众号,从网络中选取一些网络名篇和学生分享,教育引导和增强高中生资源信息辨别能力,进一步拓宽高中生知识面。

三、远离“人气陷阱”,解决教师角色定位问题

所谓“人气陷阱”,是指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维护和树立个人形象出发,将个人角色定位为“人气王”,以“人气”聚“学气”,形成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出现了思维错位。其主要弊端是:注重气场,虚设氛围,缺乏成熟的师资风格。

语文课堂教育不是文化艺术表演舞台,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克服讲台“作秀”“走秀”,塑造个人独特形象引起学生关注的错误倾向。毕竟,语文教学是影响高中生思想走向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风向标。有的语文教师认为,只要学生产生崇拜心理,就能活跃课堂,就会听得了课、入得了脑。因此,课堂教学方法各式各样,“各领”,把“嘴功”当“脑功”,把学生当观众,把自己当演员,教师虽有掌声,学生却无长进。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引导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不专、不尖、不深,出现课堂教学“人气陷阱”。克服“人气陷阱”,形成成熟而独特的教学风格,要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课堂教育要严肃活泼。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探讨交流、思考问题、促进记忆、强化吸收的氛围,是课堂教学范围的主要方向。高中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要坚持成熟的基本教学方法,秉持课堂教学严肃且活泼的原则,预留足够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出现偏差的话题,在充分把控课堂秩序基础上,推动学生自由探讨。教师在其中担当“控制手”“魔术棒”作用,但不能无原t地引起课堂“喧闹”“轰鸣”,课堂同样需要一份安静空间。

篇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不能脱离外语教学。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仍只是注重学生课堂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文化比较的学习几乎被边缘化。课堂上教师只偏重于国外即目标语文化的简单传授,而忽视了与自己国家的文化比较。即文化比较的学习缺乏启发性,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到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为此不少外语专家进一步呼吁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的教学。针对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已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美国早在1996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的外语学习全国标准》(ACTFL,1996)中指出:外语教育应该包括5个目标(即5个C)语言(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联系(connection) 、比较(comparisons) 和群体(communities)。 “比较”是针对21世纪时代特征提出的心得目标概念。通过比较目的语和母语以及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才能增强学习者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认识。于此同时,有学者(张革承,2007)也指出语言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应是培养学生通过文化比较、通过反思形成的对于本民族文化乃至世界各国文化的认同感。正如刘润清(2000:4)提出的既要让学生懂写西方文化,也要懂得本族文化,二者并重。可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比较不仅仅是高职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研究现状与分析

1、研究主要从母语文化的缺失或文化的不平衡性角度来提出外语教学的导向。即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目的语,主要是英语文化的介绍。(肖龙福,2010)曾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英美文化,忽视母语文化,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和文化比较的缺失。李涤非提出大学英语课堂大多都建立在脱离母语及和母语文化的比较学习,只是对“目标语文化的简单模仿,脱离了中国社会现实,只重学习,不重实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失语’的产生。(李涤非,2006: 82) 这些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存在严重的文化缺失,过分偏重目标语文化,而忽视母语文化。但研究结果尚缺少实质性的突破,特别是对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并未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2、研究集中于从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指出目前英语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杨学云 2010:128)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制约并不是来自对目的语文化的不了解,而是来自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的不了解。杨具荣等(2006:4)则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的输入,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这些研究多是纯理论研究多,实证性研究少,英美文化研究多,对两种文化或多元文化的比较少。最为重要的是研究成果并未对我国目前的英语课堂的文化实践教学给出有效的建议。

3、研究还从汉语文化的本质特征角度提出应注重英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相互比较学习。(孔德亮:2012:24)认为英语文化、汉语文化学习和汉英文化比较同时进行能够揭示英语文化的深层内涵,进一步理解汉语文化的本质特征。美国教育专家Patrick(2004)对语言中的文化教学实践理论作了较全面而深层次的研究,他倡导语言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体验性”的文化学习与教学。张蓓则指出英语教学中文化比较的缺失主要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材内容都以灌输英美文化为主要内容,只满足了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社会的需求,却未满足我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张蓓、马兰,2004)但以上研究都未深入地从实践方面加以探讨。只有郭颍(2010:9)从教学实践论证了只有进行目的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的比较教学,以本族语者的视角构建文化框架,学生才能对目的语文化知识掌握得更透彻。使学生感悟不同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正确的人文主义思想,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文化比较教学应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导向,这不仅是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语言学习的本质。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英语课堂上的文化比较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语界虽然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有关如何构建文化比较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有关如何构建高职英语教学的文化比较模式更是鲜见。因此,本文试图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如何借鉴国内外研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来构建文化比较学习的模式。

三、 文化比较模式的缺席

一直以来,高职高专的学生由于存在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的现象,所以课堂上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这种过分偏重英语的词汇、句法、语法的理论教学使多数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散失了兴趣,导致课堂上师生互动越来越少,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越来越低下的现象。有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课堂的有意注意,适当增加了一些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但是大多都建立在脱离母语及和母语文化的比较学习,只是对英美文化文化的简单介绍,脱离了中国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引导学生与中国文化的比较。因此,针对这些实际,笔者试图以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文化比较模式的对策。

篇7

“问什么”,都在试题的题干之中――题干既是命题者对考生的限制,又是命题者对考生隐藏的提示。命题者为了避免模糊和误解,不得不在题干中透露一些自己的命题意图,暗示解题的技巧和范围。所以,考生在解题前,认真、全面地分析题干的含义,揣摩和捕捉其中隐含的信息,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答题效果。我认为,面对语文高考,考生审读题干必须注意强化以下三种意识。

一、圈划意识

目前,广东语文高考试卷形式相对稳定,考生对试题面貌也相对比较熟悉,尤其是选择题。然而,这种熟悉往往容易造成经验主义错误,很多考生一上来注意力就集中在题目的具体内容上,而对题干只是一眼带过。比如第一道选择题,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常规选择题,就有这样几种不同的提问方式:读音全相同/全不相同;读音全都正确/读音全不正确;读音有错误/错误最多,甚至有的和字形一起考查,“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凡此种种,考生如果不认真审读题干,不明确题目具体问什么,答题自然无法满足命题者的要求,非常容易出错。

应对的方法是:划圈圈作标记――把题干中的限定要求(如上文中黑体字部分)圈出来或划出来,引起自己的充分注意。同类的还有:字义题的使用恰当/使用不恰当;语病题中的没有语病/有语病;文言实词题的解释正确/不正确(错误);虚词题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不相同;文言理解题的直接表现/间接表现,全属于/不属于,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不正确,等等。

主观表达题也是如此。考生在考前都接受过大量的训练,熟悉命题的形式。因为熟悉而不能用心,正所谓习焉不察,才看到这是第几题,就以为自己已经知道问的是什么,忽略了题干的变化,没有分析此题的要求与同类常见题的异同,按照平时训练的思路仓促下手,失误就在所难免。

例如,2009广州一模现代文阅读题14题――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题干明确要求要求列出的“这些”观点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不同看法的“那些观点”,是别人的观点,不是作者的观点。但我们考生的答案大多是直接截取文中作者的观点“意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境生于象而超乎象、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所答正好和题干要求相反。试问,是我们考生读不懂题干的这一句话吗?显然不是。评卷时候只要我们让考生再读一遍题干,什么都不用讲,个个恍然大悟。这里失误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考生对这类题型太熟悉了,一看到问题就以为是常规的“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结果当然是下笔就错。应该怎么规避呢?很简单:划圈圈作标记。树立圈划关键词的意识,养成随手圈划的习惯。如果能在审读题干时把关键词圈划出来,不仅这种错误可以避免,而且还可以注意到“分点列出”这个具体要求。

题干的关键词往往揭示解题方向,提示答题范围,包括题干中的单数和复数,是“哪些”“各种”,还是“哪个”“一种”或“某种”;包括题干中的疑问代词,是“怎样”还是“什么”,是否问了“为什么”,只要考生养成随手圈划作标记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扣住关键词作答,那么即使在高考考场那样的严肃气氛中,也不至于因为紧张而出现疏忽发生失误。

二、捕捉意识

题干的关键词往往暗示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圈划出来之后还要训练考生捕捉题干隐含信息的意识。

例如,2009广州一模文学类阅读题17――作品在塑造司机这个人物形象时,为什么要设置“司机曾目睹轨道上酿成的四次悲剧”和“小屋母女给司机留下深刻印象”这两个情节?这里,题干里面至少有两个信息隐含其中:这两个情节的设置是直接指向司机这个人物形象的;是两个具体的情节而非一个。捕捉住这两点,答题就自然能从司机的形象入手,分别分析这两个情节与司机的关系,避免因没有概括司机这个形象或没有分别陈述这两个情节各自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而只是笼统回答“将两个情节进行对比”这样的答题失误。

这里的捕捉,其实就是寻找就是筛选。审读题干,一定要弄清楚题干的要求,到底问了几个问题,是问的哪些方面的问题,本题给了多少分,弄清楚这些问题才有利于筛选信息,有利于分条作答,一般情况下每一点是两分,如果此题总分是6分,那么答案常常就有三个要点。寻找信息区域,就是根据对题干的审读,确定答案在原文的位置、范围。筛选信息,就是在所确定的信息区域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

三、整体意识

高考命题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决定了每一道试题题干表述的准确性。换句话说,试题题干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个词每个字,都是必不可少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之间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可惜,我们的很多考生答题时,往往因为仓促而草率,眼睛是设置了“?”的搜索功能的,一扫到“?”那里,就立刻定住了,题干上的其它内容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马上抓住“?”前的几个字做文章。

篇8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但这并意味着不管学生,当学生知识不明时,教师应该适度地讲解,适当点拨,教给他们方法,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通常,大多语文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依据的都是教学参考书中所提供的内容,对此教师要吃透它。我们的语文课堂迫切需要有创见、有发现的教师。需要教师对课堂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控,要灵活的变通。教师既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又要吸取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阅一些有关高中语文教学理论方面和语文教学方法方面的书籍,对书中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教师在运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语文教学实践工作的同时,应当验证并发展这些理论,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克服教学中的盲目、随意,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一种大语文观,一切都围绕学生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三、感动学生的能力

新教材中,文章类型很杂,但是文学作品一般会占多数。对于那些经典之作,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人生。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要引导学生咀嚼语言,品味美文,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权益。学生若是对老师所教内容无法消化,一定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好的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求知的欲望,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愉悦身心。五、友好交往的能力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搞好师生关系可以提高教育效果。好的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其中语言修养很重要。它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体态表达等。语文教师要做到声情并茂、语言规范又流畅,要做到幽默机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极具感染力。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会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有所收获。

篇9

从浙江省的情况看,高校扩招后的2003届毕业生,总数比2001年增加42617人,增长率为114%;2004年更是达到106721人,比2001年增加了69565人,增长率为187.22%,2005年达到139889人,比2001年增加102733人,增长率为276.49%。然而,浙江省2003届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0.8%,比2001届的76%增长4.8个百分点,2004年也较2003年增长10.1个百分点,2005年却较2004年下降10.15个百分点。

浙江大学作为浙江省一所教育部直属院校,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处在全省最高水平,从2001到2004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浙江工商大学作为部门与地方共建的高校,初次就业率比浙江大学略差一些,但除了2002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9.1%外,其他3年都在90%左右;而像浙江财经学院这样的地方性院校,其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近3年一直在75%左右徘徊。

从浙江省2003、2004、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地方性院校的毕业生要比名校的毕业生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专科和高职生扩招幅度的确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专科生和高职生的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几年,用人单位已经从教育的过度消费变为比较切合实际地招聘人才,尤其重视招聘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尚未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人才规格还达不到“适销对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解决的关键在于高校能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大学生就业难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就业从整体上呈现持续滑坡的态势。在此,我们使用总体的就业弹性和再就业率来反映就业状况。这两个数据表明,中国的整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中国的总体就业弹性在最近10年来一直徘徊在0.1-0.2之间,总体上处于低水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平均在0.3-0.4左右,发展较快的中上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在0.6-0.7左右。从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变化来看,情况更不令人乐观。其一,本来应该出现的从大量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存在的第一产业中把劳动力转移出来的趋势(表现为负的就业弹性),在最近几年中反而呈现出相反的势头。其二,本来需要作为就业主渠道加以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最近几年的就业弹性反而呈现出有所下降的趋势。其三,主要反映中国制造业和建筑业发展状况的第二产业,在近几年基本处于负值就业弹性。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变动的关系,国内外学者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技术进步论、经济结构调整论、名义就业量下降中的有效就业增长论等等。上述各种不同的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就业增长缓慢和失业上升的原因,笔者认为,造成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体制、国有企事业改革没有真正深化,企业创新和核心就业扩展缓慢、滞后导致了就业困难的积累。就业需求的不足、就业弹性的不足是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此外,大学生失业和一般性失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大学生失业的特殊性体现在“灵活”两个字上面。因为就一个大学生而言,其失业的原因、失业的期限都比较复杂。《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一书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被称为“毕业漂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复习考研者,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第二类是边看边干者,这部分人员占“毕业漂族”的20%;第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约占“毕业漂族”的50%。前两类都是具有较大就业潜力的,唯有第三类人需要特别关注。因此,大学生和其他失业人员相比,在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一旦愿意从主劳动市场到次劳动市场就业,将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工作分层模式”,“工资竞争模式”,“工作竞争模式”。第一种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机会减少,并且由于毕业生不愿意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导致毕业生失业的增加。第二种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不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而只会使毕业生工资水平降低,由此还可以缩小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之间经济收入的差距。第三种模式则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其毕业生数量增加,将使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后移,致使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其后果将是毕业生文凭贬值和过度教育现象的加剧。

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与大学生需求扩张

高等学校毕业生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与一般劳动力就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其就业的方式和服务体系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通过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共同努力,创造区别于一般劳动力就业的大学生就业空间。通过各方面工作的改进,扩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调节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关系,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合理流动,以满足广大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1.经济增长:就业的原动力

经济增长与就业需求紧密相关,在一定的就业弹性基础上,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率的增长。 1994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逐年下降,1999年达到谷底,增长率只为7.8%,比1992年的12%低4.2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就业需求的增长也逐步减弱,就业景气在较长时间里在低谷徘徊。据我们所做的分析,我国城镇就业增长随着GDP增长的波动而波动,其波动周期平均滞后三个季度。因此,加快经济增长,保证一定的就业需求增长是缓和就业压力的关键。

2.第三产业:就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就业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二是就业弹性。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化在人均GDP大于800美元以后将会加快,1999年我国人均GDP大约为800美元左右,下一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将有可能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信息、服务、旅游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并因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就业的增长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3.新产业:劳动就业的新增长点

由于新技术产生而形成的新兴产业不仅是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是劳动就业的新增长点。据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前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1999年互联网经济新增加了65万个工作机会,同时,互联网经济已直接提供了247.6万个职位,超过了保险、通讯及公共设施等行业的就业人数,是航空、化工及相关产品、法律及房地产产业就业人数的两倍以上。

4.外商投资:就业的新空间

自199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3年7月,中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5.3万多家,合同外资金额641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277亿美元。在外商企业中就业的人数约2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的10%左右。因此,国外的投资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还为就业提供了新的空间。外资进入的增加势必带动对劳动力的需求。

篇10

一、引 言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同生与共。自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T. Hall)1959年撰写了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以来,国际学术界关于语言与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硕果累累。相比之下,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在近十多年才真正兴盛起来。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日益频繁的交流,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标准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除了之前一直强调的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还加入了文化意识。文化意识目标要求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在文化研究的论文、专著等如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同时,文化教学与高考相结合起来的研究渐渐多了起来。赵立柱谈到英语高考中的文化测试改革,谈到文化测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时还借鉴了国外的文化测试经验。廖翠坚通过分析2008年广西岑溪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英语试卷的完形填空为例,说明文化意识在完形填空中的体现。宋鑫婧及其组员分析了2009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但是对于高考英语试题中文化的系统性及平衡性的研究甚少。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比中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在近十年的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I)中的文化主要载体――完形填空及阅读理解部分中的出现频数,探讨中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在英语测试中的平衡关系。

二、中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在高考英语试题中的对比分析

1.研究对象

为了研究的量化及典型性,笔者最终选择了十套高考英语全国卷I中的十套试卷(2002-2011)中的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部分。原因在于全国卷I是所有高考试卷中全国覆盖范围最广的测试卷,而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部分又是高考英语试题中的核心部分,所占分值为70分,占总分的46.67%,它们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形式,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本研究十套高考试卷中,完形填空共10篇,阅读理解共50篇。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统计和比较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将文化分为中国文化及目的语文化,以篇数为单位,统计并计算出十套高考试卷中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中两种文化的出现频数。之后,分析两种文化在高考试卷中的体现,以验证是否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所提出的文化意识目标的要求。

3.中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在十套高考试卷中的出现频数及对比分析

从表1和表2的统计结果看,两种文化在阅读理解部分及完形填空部分中的出现频数有显著差异。目的语文化在两部分的出现频数都比较高,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50篇文章中有37篇是目的语文化。这说明目的语文化在高考题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对于中国文化,无论是在阅读理解部分还是完形填空部分,出现频数都明显低于目的语文化。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50篇文章中仅有3篇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要求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七级标准。七级的文化意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英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异同,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由此看来,高考英语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不够,两种文化不平衡。

篇11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因为,“课程资源”的研究将为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加课程的普适性添加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应用前景。但应该注意到,目前在教育理论界,关于“课程资源”的研究还相对粗浅,并且“课程资源”对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而言还是一个较为生疏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更没能成为多数人自觉的要求和行动。因此,认真探究“课程资源”开发应当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其重大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课程目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开发课程资源,意在使课程资源丰富而适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与此同时,课程目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很显然的,该课程目标一经实现,便意味着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语文素养,具有了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也因此得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无疑是密切呼应的。据此,可以推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果能以“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引领,开发丰富且适切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能促成课程目标更有效的实现。

三、以比较文学的学科理念为视角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是必要而可行的

(一)把“比较文学”这一典型的人文学科理念引入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是必要和紧迫的

早在1995年,“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就提交给教育部三条关于提高“比较文学”教学质量的建议,其中之一就是从“二十一世纪人才观”的角度说明了“中小学普及比较文学”的必要性。1998年,教育部下达的有关“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文件中,把“比较文学”列为师范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与此同时,教育部师范司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该包括“比较文学”,即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懂得“比较文学”。2001年5月,来自山东省胶洲市第一中学的姜悦亭老师在于潍坊市召开的“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上有感于“比较文学”符合全球化新时代的需要,再次呼吁“比较文学”走向中学,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重视。2002年5月,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由潍坊学院和潍坊市教育局联合承办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研究”开题会议在潍坊学院召开,从此揭开了“比较文学”走向中学语文特别是高中语文的新篇章。

但时至今日,我们却遗憾地看到,把“比较文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呼声还未能汇聚而成激昂的改革号角,关于“比较文学与高中语文”的探索和实践还相对零散相对肤浅,我们能够查阅、搜索到的关于“比较文学与高中语文”方面的文章实在非常有限,至于以比较文学理念为视角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就更少了。这是一片亟待开垦的沃土!

(二)以比较文学理念为视角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是可行的

“比较文学”是一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融、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做贡献的学科。所以,它以人文关怀为学科宗旨,以开放、前卫、综合、跨越为学科特点,以沟通对话、尊重宽容、互补共建为学科精神,以改善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为学科目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泰斗乐黛云教授认为,从“比较文学”的宗旨和目的上推论,在21世纪,“比较文学”已经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是一种生活的原则,一种人生的态度:它不仅是少数人进行的“高层次研究”的“精英文化”,而且是应该普及于大多数人的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笔者由此认为,如果能用比较文学的理念来观照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首先将进一步彰显作为21世纪最重要学科之一的比较文学的学科宗旨、学科特点、学科精神和学科目的;其次将使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更加切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总目标;最后,它将使语文学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承担起服务时代,推动人类迈向沟通、对话、尊重、宽容、和谐、和平友好的新时代的光荣使命。

四、比较文学理念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之探究

(一)正确解读“课程资源”

只有正确解读了“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有可能进一步有效地开发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

什么是“课程资源”呢?吴刚平教授在《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一文中,把“课程资源”界定为“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并按其功能特点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物质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人力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指学校的教材、教师的数量、图书馆、活动场所、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设施、学校环境等;后者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

(二)建立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我们所应关注的物质与人力资源开发是“有开发价值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这就需要从课程理论的角度建立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第一,应通过教育哲学的筛选,使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第二,应通过学习理论的筛选,使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应通过教学理论的筛选,使课程资源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三)以“人本”理念为引领,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益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作为新课程的有效建设者和执行者,教师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起课程资源开发的重任,而教师本身就是最基本同时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益,教师首先应该以“人本”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也就是以比较文学的核心理念引领课程改革实践,有效地为学生搭建终身发展所需的实践、体验和创新的平台,并与学生同行在个性发展的精彩过程中。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愿有更多用心于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同行加入讨论,尝试行动,分享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淳.关于比较文学与中学教育的思考,2002

[4].刘献彪,孟宪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002

[5].刘蜀贝.比较文学:语文教学应有的开放视野.北京:人民教育,2003

[6].叶绪民,朱宝荣,王锡明.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篇12

(二)教学环境情况

目前鹤壁市7所高中几乎都拥有两块以上的操场,部分学校甚至还拥有4块操场。塑胶田径场占了62.1%,煤渣田径场占了37.9%。其中,6.9%的跑道是250米;31%的跑道是300米;62.1%的跑道则为400米。67.2%的学校拥有至少一个室内体育馆。除此之外,7所高中平均拥有3.2个篮球场、3.3个足球场、1.4个排球场、1.8个羽毛球场、1.9个乒乓球场。部分学校是将操场与田径场、足球场套用,或者是将篮球场与羽毛球、排球场进行套用,由此既节约了用地空间。与《河南省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和《河南省高级中学体育装备标准》比较,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体育课开展情况

大部分学校仅仅通过室外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但却很少开设一些理论课,来丰富学生的运动知识,培养其积极、健康的运动心理与情感思想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既造成了鹤壁市高级中学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无法系统、科学地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造成学生体育知识的匮乏。不仅鹤壁市高级中学面临的问题,其它诸多学校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四)体育课内容情况

从教学内容来说,一方面由于各个班级每周只有2节体育课,一个学期大致40个课时左右,时间有限,无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课程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大多采用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的集体式的体育课教学活动,学生的运动技能良莠不齐;对特定项目的兴趣也呈现出较大差异,目前体育课程主要是以传授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比如篮球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运球、传球、步伐、规则等等;足球课中的教学内容包括传球、带球、点球、规则等等;而羽毛球与乒乓球的教学内容则主要是以发球、对打以及相关规则为主。

(五)体育课组织形式

目前鹤壁市7所高级中学,67.2%的学校仍然是以行政班的方式来组织体育课堂,也即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式教学活动。很难顾及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运动需求情况等等,几乎无法实现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

(六)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的看法

一方面是上级部门对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硬件设施的考核;另一方面则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资金的匮乏以及沉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等等,既要兴建部分硬件实施和开设相关课程,应付上级检查;同时在体育课规划、管理与监督方面又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导致当前高中体育课“有名无实”的发展现状。

二、面临问题

(一)领导不够重视,教师培训不足

鹤壁市7所高级中学的领导普遍存在着对于体育课重视不够的现象。大部分人表现出来的是“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认为提升文化课教学质量才是升学之道,因此,不仅在职称评定与外出培训方面,偏向于文化课教师,或是缺少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监督与考核等等,从而造成体育教师的懈怠心理。

目前鹤壁市7所高中的体育教师,26.7%的人在最近三年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或者是进修活动;33.8%的人仅参加过一次外出培训活动;26.7%的人参加过2至3次培训或进修活动;参加过4次以上培训或进修活动的老师仅仅占12.8%。这反映出鹤壁市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师缺乏对外沟通和交流活动,可能带来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匮乏等方面的后果。

(二)体育课时间短,内容散乱

鹤壁市几乎所有的高中都能够保证高一的学生每周有2节体育课,一个学期40个课时左右;77.3%的高中为高二的学生开设2节体育课,同样为40个课时;而高三班级则很少开设体育课。比如篮球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运球、传球、步伐、规则等等;足球课中的教学内容包括传球、带球、点球、规则等等;而羽毛球与乒乓球的教学内容则主要是以发球、对打以及相关规则为主。目前鹤壁市高级中学体育课主要是以传授基础性、常识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篮球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运球、传球、步伐、规则等等;足球课中的教学内容包括传球、带球、点球、规则等等;而羽毛球与乒乓球的教学内容则主要是以发球、对打以及相关规则为主。

三、建议

(一)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高级中学的指导与考核,激发学校对于体育课教学的重视,完善的体育教学计划和实施方式。

(二)在校内建构系统的体育教学监督与考核机制,提升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的重视程度。

(三)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背景、体育课结构有一个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篇13

一、两版高中国文教材选文通览

(一)民国高中国文教材选文特点

民国教材版本较多,本次选用的是教育总署编审会出版的版本,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使用度较广。本书(教育总署编审会出版,以下没有说明的都是指该教材)与初中国文相衔接,计分六册,共高级中学三学年国文可精读及讲授文章法则之用。本书教材,务取思想积极,内容充实,以振发精神矫正虚浮者为主;至体制完整,文辞明达,亦堪为写作之模范,而有助国语新文学之创造。

1.选文内容。本书选材,顺文学史发展之次第,由古代以至现代,选取各时代中主要作家之代表作品,使学生对于文学源流及其发展有一个系统的概念。其各册教材之支配如次:第一册秦以前,第二册汉至隋,第三册唐、五代,第四册宋、金,第五册元、明,第六册清及现代。

2.选文编排。总览民国与现行大陆的高中语文教材,其差异还是比较多的,受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和教育背景的影响,教授内容和教授思路方法都存在迥然不同的现象,而其中的文言文经典篇目的选择可以说有共同之处,之后将会以民国教材与大陆苏教版中都选用的文言课文作为分析对象,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两者的差异。

(二)大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特点

1.选文内容。邓瑛博士在博士论文《台湾翰林版与大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比较研究》中曾做出这样的统计,大陆现行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选文中文言文只有38篇,在五本必修教材中的113篇课文中只占了33%,这样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大部分的比例是现代文,各类小说、散文诗歌,选文体裁多样。粗略翻阅,已经选用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也是散文性质。这表现出教材选文对文言文方面不够重视,与民国时期的大多数文言文选文有很大不同。

2.选文编排。苏教版《高中语文》的每一个专题一般由导语和2―3个板块组成。导语对专题内容作扼要介绍,每个板块再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专题的人文内涵,同时提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具体要求。为了增加积累,整合知识,拓展学习领域,培养应用能力,每个专题都开设了“积累与应用”栏目。在每册教科书中,还设置了选教或自读的内容,以增强选择性。

二、两版国文教材课后材料的比较――以《项脊轩志》为例

观察发现,除选文及其架构编排上两者存在差异之外,在文章的课后材料的设置上存在更大的距离,在此以民国教材第五册和大陆苏教版必修五都选择的选文《项脊轩志》为例,试图通过比较不同教材在课后材料上的设计来表现民国与现行大陆版高中语文教材语文知识教育意图上的差别。

首先看看民国版教材对课后材料的设置,很特别的是这里的课后材料与我们一般设想的提出一些问题完全不同,民国教材选文之后根本就不存在课后习题。民国版教材第一册“编辑大意”中这样提到:本书为教学双方之便利,课文之后,列有以下三项内容:(1)题解――说明内容、解释题语、叙述文体源流及介绍课文出处等。(2)作者略历――略述作者生平、著作、文章特色及其派别与流派等。(3)注释――解释深奥词语、典故、人名、地名、年号及事实须加说明者。民国版《项脊轩志》中的“注释”标注了“洞然”、“冥然”等一些较少使用的词语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使学习者更好地体会选文作者的内心感受。

其次看看大陆现行必修五中选择的《项脊轩志》,本片选文与《陈情表》、《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旧日的时光》、《箭与歌》、《别离》共同组成一个单元篇章,名为“此情可待成追忆”。通过阅读卷首语可以看出本选文主题是“情感的篇章”。对于课后的文本研习,本册编者将《陈情表》与《项脊轩志》放在一起讲解,以下是文本研习的内容(部分):“表”和“志”是古代两种文体,我们曾学过《出师表》、《核舟记》、《岳阳楼记》等,请结合《陈情表》和《项脊轩志》的内容,说说“表”和“志”的文体特点。可以从上面的内容中看出,这里的课后题设试将《陈情表》与《项脊轩志》结合起来考核,分析热萆系闹魈夂粲Γ也研究了语体上“表”和“志”的区别。

综上所述,民国与大陆现行苏教版高中国语教材在课后材料方面差异较大。民国教材没有大量的提问内容,大致只包括对选文内容的简要助读材料,提供一点简要的注释;现行大陆苏教版语文教材课后文本研习内容则比较丰富,一般是将连续的两三篇课文结合着找出在文本内容和语体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一起出4―5道问题以供思考。

三、两版国文教材之“语法论”知识内容比较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的奥诀――王荣生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这样一个观点。“语文知识内容”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以语文教材选文为载体,展现语文知识是一般的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而在民国版和现行大陆苏教版高中国文教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除了通过选文形式展现出来,即以选文为载体展现语文知识,还有部分知识是直接以条条框框的形式展现的,也就是接下来要阐述的内容。以下将从语法论角度来探讨两版教材的设计差别。

在民国版的高中国文教材中,各册之后,备有讲授文章法则之教材;其分配如次:第一年讲文法,注意于语体与文言之异同及古文法之特例,以为学者解读古书之助。第二年读文章之组件与体式,使学者对于体制获得更明确之认识。第三年注意对修辞及辩论术,前者说明遣词造句之方式、词格之种类、风格之形成,以增进学者欣赏文学名著之知识;后者叙述辩论之方式与技术,使学者得由分析综合以养成其推理之能力。

关于这样纯粹的理论性知识的内容,在现行大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还没有直接出现,大多是出现在课文的鉴赏阅读中。其实本质上来说,民国与大陆的教学内容完全是不同的,民国注重语法、语体的教学传授,而在大陆,更多传授的还是阅读技巧、鉴赏技巧、写作技巧等,基本上没有提及语法方面的问题,只有一些教师会在讲课过程中提及一点,学生也不会有系统的认识。

所以,翻遍苏教版教材,也不会有与上述民国教材所出现的相似的内容。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除了选文的编排,还特设置了写作教学的部分于每个专题范文之后。专题的写作部分由“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组成。每册教科书对一些重要的写作观点还有专文阐述。比如,在苏教版必修五当中每一章之后的写作指导,讲的是“写作指导说明要说得清清楚楚”、“写作指导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写作指导学会分析”、“写作指导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又如第二章,即上述提到的《陈情表》和《项脊轩志》所在的“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单元中,通过讲述提出文章要写的“真”,在写作实践中提出“我的心因 而高贵”、“幸福的n钟感觉”、“友情”为话题和标题的写作练习。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民国与现行大陆苏教版高中国文教材在教授的课程内容上有交叉处,但在选文编排上存在很大差异。不能评论何者更好,何者不佳,只能说不同的编排与构架适应不同的学情,依据学情适时调整教材也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