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古典文学的特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思想的不断发展与开阔,中国文学文化也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到了近代时期,伟大的学者提出了使用白话文,最初白话文与文言文并行使用,在以前,文学系统以白话文占据先导,很多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与意思被代代相传,例如:先秦时期的很多句式、词汇都在文言文中被广泛使用,很多的词汇活用现象甚至在文言文中稳定使用。由此可见,文言文保留了自身的词语特征与语法系统。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异常繁多,甚多不朽篇章依然被现代人所传颂,在文字表达上的意思也相对浅显,多数能被现代人读懂,例如:孔子的不休之作《论语》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中的意思很容易被后人读懂。古代的很多名篇名作甚至国家的文法章节也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其中的语言文字以简练精辟而闻名于世。文言文的简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文章中的词语多属于单音节词,很少有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词语。第二,文言文中缩略的现象十分明显,多数的句子都省略了主语、谓语甚至是宾语。总之,整体来看文言文属于简练、精辟的语言文学,略去冗杂词汇,忠实韵律和音节,才形成了文言文这种简约的风格,铸就了中国古代文言文学宝贵、珍奇的文化氛围。
3汉字意义理解的多重性
汉语是一种独立性较强的语言,单个词句就可以表达多重涵义,正是由于汉字的这个特点,才导致了文学篇章理解与阐述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首词的前三句单纯描写了九个单独的景色,景色词语之间没有多余的词语,逐句逐词都表现出了非常简练、独立,乍一读只有几个凋敝的景观映入脑海中,然而却就是这样几个词语去表达出了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浓郁的羁旅秋思之情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缺少谓语、宾语以及完整语言结构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渗透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情感,而且这种非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能够给读者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可创造的艺术形式,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所渗透出的文字特质。进入了20世纪中后期,人们对于语言文学、文字的探究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往的语言探究,转向了文字探究。从文字的发音、结构再到文字的历史起源与用法都成为了文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篇2
显然,古诗词作为汉语文本中最具有“歌”性的文体,合辙押韵、旋律优美,读起来节奏分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全无诘屈聱牙之感。古诗词在声律上的抑扬顿挫、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词教学最根本的策略应该是吟诵,离开了吟诵,古诗词教学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什么是吟诵?就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它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文作品的创作规律来进行的,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一系列的知识。两者的区别在于,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有曲调。此处主要讲诵读。那么,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呢?笔者认为“读”要顺应学情,如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顺畅;其次,读出停顿、节奏、轻重、缓急;再次,读得有滋有味,读出诗意;最后,读得有声有色,读出诗境。
首先,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古诗词因为押韵,音节整齐匀称,句调抑扬顿挫,所以朗读时用得最多的技巧是重音、停连、语调、节奏。而读准字音是诵读的基础,教师应适时指导学生读好难读的字音,读准确、读响亮、读饱满。重音指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突出重音的方法很多,重读只是其中一种,拖长、快中显慢、前后顿歇都是突出重音的方法。停连指的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中断处是停顿,声音延续处是连接。语调是由语气决定的,大致可分为平调、升调、降调和曲调四类。节奏并不完全等于速度,速度只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内容。上述内容,我们不一定讲给学生听,但是教师应当了解掌握,在走进课堂之前,自己要读得滚瓜烂熟,读出韵味和意境,毕竟教师范读就是最好的指导。教学生朗读技巧不能一蹴而就,而应随着年级升高逐步渗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把握重音、停顿、语调以及不同格律诗的节拍规律。比如,我们可以相机渗透五言诗的“二二一式”—— “离离/原上/草”,“二一二式”——“春风/吹/又生”;七言诗的“二二二一式”——“远上/寒山/石径/斜”,“二二一二式”——“白云/深处/有/人家”等诵读规则。
教师适时、逐步渗透基本的朗读技巧,持之以恒,学生会慢慢地有所领悟并能自觉地加以应用,最终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其次,让学生在多元诵读中融情。古诗词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而要采取多元化的诵读,以声传情,以读悟情。诵读的形式有很多,如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创设情境读、配乐读、闭目想象读、教师设置导语引读、师生叠读、表情诵读、配上动作读等。通过导语的铺陈是引领学生诵读诗词的一种好办法。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长相思》指导学生朗读堪称经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孩子,听得出,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在读。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王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导语,引领学生在一次次诵读中走进冰天雪地的塞外,走进作者那孤寂的内心,真切感受到作者身在旅途、心系故园的情怀。
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诵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创设情境展开多元诵读,指导学生诵读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渐入佳境。
二、 以具体意象为立足点,让学生在放飞想象中融入意境
古诗词凝炼含蓄,言简义丰,意境优美。古诗词的第二个特点是意象。意象,指那些被诗人情感化了的个别事物的形态与特征。融入情感的个体事物是意象,而意象的总和就构成了诗的意境。意象是诗的关键,意境是诗的灵魂。古诗词中的意象,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意境所蕴涵的情思往往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所以,从意象入手感悟、理解古诗词是一种较为贴近古诗词本身文本特性、领略古诗词语言美的方法。
古诗词的意境不能靠告诉,只能是读者凭借自身的经验,通过想象、联想去补充、去丰富,才能走进意境。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象和观念的心理过程。古诗教学要善于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字、词、句,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比如:在教学《示儿》时,可以抓住一个“悲”字,诗人为什么而悲?你看到了怎样的悲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联想,文字转化成了诗人老泪纵横,用颤抖的手写下这首诗的情境:诗人用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着,收复中原,还我河山。学生对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诗词是情与美的结合体,而情与美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倘若过分注重理性分析,就会背离诗歌的阅读规律,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就会走入误区。古诗词蕴含的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入其中,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悲诗人之所悲,喜诗人之所喜,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薄而出、跃然眼前。
一位教师教学《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这样引导学生:“看到伸出墙外的红杏,诗人会情不自禁地想:园内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自由想象园内多姿多彩的春景。”学生纷纷展开想象之翼,用语言编织出一幅幅迷人的情境:
生1:园内一定万紫千红,许多蜜蜂、蝴蝶正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2:园子里百花争艳,你瞧,杏花开得像一团团火焰,桃花开得像一片片朝霞,梨花开得像一堆堆白雪,真是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生3:园内有一个小池塘,几只鸭子正在欢快地游泳。池塘周围有许多垂柳,微风吹来,垂柳开始梳理飘逸的长发。
……
这位教师引领学生聚焦“红杏”这意象,抓住文本的“空白”点,巧妙设问,激活了学生相似的生活体验。这样的教学让深藏于诗中的韵味和意境得以立体呈现,学生的想象力与言语表达能力也得到协调发展。
教学中,以具体意象为立足点,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学生才容易走进诗词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的情感脉络,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 以背景资料为链接点,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体悟情感
古诗词语浅情深、言近旨远,且写作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加之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窄,要准确把握诗词情感主旨,仅仅拘泥于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每首诗词的诞生都有特定的时代境况,包含着具体事件,表达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及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链接相关的背景资料,适度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思想渊源、写作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成功破解隐含于古诗词字里行间的密码和旨趣,这是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情感的基础和准备。比如,了解到杜甫曾经历了安史之乱,与人民一起流离失所,就能体会到《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凄凉怨愤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国忧民;了解到李清照生活的变故,便能理解她早年诗句的自由欢快和晚期作品的凄凉悲苦。
另外,古诗词好用典故,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适时插入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篇3
一、“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建设的缘起及历程
迄今为止,国内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时,大都采取纸质平面教材、课堂口头讲授、课后查阅资料这三种传统的也是基本的教育教学形式。虽然有不少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制一些计算机课件,但仍然苦于没有丰富的相关数字化资源可资利用,而陷于东寻西找、重复劳动的低层次循环中。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既难以有效地调动高校内外更多的师资力量与学术资源参与课程建设,也难以调动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促进对课程自身的积极建设。
有鉴于此,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所教师提出实施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的设想,力图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教学及传播工作,建立一个融合国内外各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资源的开放的、立体的、共享的平台,尝试一种进行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并探索与实践其作为进行互动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模式的实际效果,最终建成一套完整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资源数字化的软、硬件环境。
上述设想的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以校园网为平台,建成“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网。2006年,北师大古代文学所所长郭英德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工程”被批准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随之初步成型。2009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与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CENTV)签订协议,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利用该台“学习超市平台”(果实网(省略))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对“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建成一个全新的教学资源网站(gx.省略/)。该网站的建成与运作,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成熟阶段,确立并发展了一系列创新特点和创新功能。以下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的主页面:
二、“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的创新特点
一般而言,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在教材上选择纸质教材读本,具有平面化特点;在教学模式上采取课堂口头讲授方式,具有单向性特点;在学习模式上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具有封闭性特点。在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交往理性”、“公共领域”等理念成为社会共识的时代,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也需要突破平面化、单向性、封闭性的窠臼,而“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就是力图在教材、教学、学习三方面都突破常规的创新典范。
(1)“中国古代文学苑”网站的教材建设呈现立体化特点。
该网站以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版《中国文学史》、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等三套教材的全部文本为对象,按照断代、文体、主题、思想、流派、群体、作家、作品等不同层面,分别提取和加工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细致的信息标引工作,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同时,建立丰富的关联功能和强大的搜索功能,使任何一个知识点经由超级链接功能出现在不同的知识谱系中。
新建成的立体化电子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包括“大文学视野”、“断代文学史”、“分体文学史”、“主题文学史”、“文学思想史”、“文学流派与文人群体”、“文苑传”、“艺文志”等板块,看似是各自独立的部分,其实相互之间具有极为深细、广阔、多元、多变的有机联系。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页面左侧是网站整体框架的压缩,学生可以随时点击,实现跨越。页面正文提取自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标引为“《西游记》成书过程”。这不是原教材的一个完整小节,而是网站编辑对教材内容所做的更为精细的单元切割和意义概括。不仅具有独立的知识内涵和逻辑结构,而且具有可引申性、可发挥性甚至可研究性的丰富价值。标题下方“《西游记》成书过程”等三个主题词,则是对标题的进一步提示和引申,便于搜索功能的最大化发挥。页面下方“明中期文学”等6个分类,则足以实现丰富的关联功能,导引出新的“知识簇”。比如点击“白话小说”分类按钮:
学生可以从“分体文学史”的角度检索到白话小说的发展史、概念流变,还可检索到该文体范围内的文学主题、主要作品、主要作者等等相关信息,从而迅速地形成发散性思考,便捷而有效地把握多套知识谱系。
篇4
一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
阅读古代诗话词话,扑面而来的大都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诸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它们对传统写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把握功能,能够给有共同阅读背景和艺术经验的读者以极大启发。这些术语,不仅是传统批评中沟通批评家和读者的中介,同时因其反复使用被不断注入深刻的美学内涵又成为了传统美学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
除了诗歌批评的简约性用语,我们在大量的评点派批评文字中,还随处可见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诸如“寒冰破热”、“草蛇灰线”、“急脉缓炙”、‘笙箫夹鼓”、“一击两鸣”等等。运用这些不同于诗文评论的术语,往往能够使批评家的文学理解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协调起来,增加批评的可读性。
此外,清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开始出现一些先释后用的术语,如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因缘生法”,陈廷焯提出的“沉郁”,王国维提出的“悲剧”等。这些批评用语已经不同于那些虽有诗意却内涵模糊的弹性语言,具有确定的内涵,带有现代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特点。
二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特点
以西方文学批评的术语为参照,我国传统批评术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提出者往往是用以表达自己审美理解中的感受印象,故不作明确界说;运用者则主要也是依据自己的体会,并不注重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提出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故一个概念术语统统难以求得一致。每一批评术语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含义。例如古代批语中常用的术语“味”,就具有这一特点。陆机首先将“味”用之于文学批评,《文赋》云:“阙大羹之遗昧,同朱弦之清泛。”用白煮的肉汁比喻文章缺乏必要的修饰而乏味。《文心雕龙》中多处用“味”,“味”已转变成专门的文学批评术语:“深文隐蔚,余味曲包”(《隐秀》);“儒雅彬彬,信有遗味”(《史传》);“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体性》);“张衡怨篇,清典可味”(《明诗》)。到了钟嵘《诗品》,“味”特指诗歌的艺术性:“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昧者也”;晋代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昧”。到了唐代诗评中,“味”的涵义又有新的发展。《文镜秘府论》云:“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里的“味”显然是指情意交融产生的抒情诗特有的艺术韵味。晚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南宋杨万里倡言“去词去意”而诗“昧”犹存,“味”又成为了超乎言间之表的文学韵致,一种综合了诗歌全部艺术要素的美感效应。至此,“味”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其基本含义才得以明确。
由于批语术语的提出者是用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往往使术语带上具象比喻的色彩。批语术语的具象性使批评文本具有隐喻的特点,如果这种具象比喻贴切中肯,便能超出批评家一己之感受,为后批评家所采用。《石林诗话》卷下曾说:
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初日芙渠”等,出语精当,比喻贴切,作为风格批评的术语,被后人经常采用。
第二,批评术语的人化倾向。以人喻文学,是占代批评术语体系的突出特点,秦汉以来,以气、以性论人的传统,导致六朝批评家以人为喻的术语成批出现。古人批评中普遍采用的诸如“气”、“才”、“性”、“情”、“志”、“骨”、“神”、“脉”、“文心”、“句眼”、“肌理”、“神韵”等术语都是“近取诸身”以人为喻的产物。六朝文学批评大多带有品评特点,而最早设品所论的对象,便是人。品藻人物的风气影响到品画、品书、品诗,自然就带上了由品人带来的特点。
第三,传统批评术语具有长期延续性,在不断运用中注入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活力的同时,也容易老化,几成套语。
例如古代批评的“气”,由单词而推衍为许多复合词,内容越来越丰富,含义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人身之气,如“志气”、“意气”、“气力”、“风气”、“生气”、“神气”、“才气”等;有的侧重于艺术方面,如“辞气”、“气象”、“气格”、“气势”、“气体”、“气韵”、“气脉”、“骨气”、“气味”、“气调”、“气候”、“声气”、“气魄”等。古人谓“文以气为主”,居于主体地位之“气”便成为判断作家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尺度,由此衍生出如此之多的“气”,其原因就不难理解了。玩味之余,很难辨别各种近似而又含义模糊之“气”的含义,不觉反生疑惑:是否有必要提出这样多烦琐之“气”?“掷笔三叹之余,好心肠的行家应该告诉普通读者一个诀窍:与其永远纠缠不清,不若大刀阔斧”,将这些眩人眼目的“文字迷宫”予以合并归类,抓住它们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
随着小说戏曲批评的兴起,批评家“别作奇警之新熟字以为命名”,如评《西厢》有烘云托月法,月度回廊法,羯鼓解秽法,那辗法,浅深恰好法,起倒变动法;评《水浒》有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叙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鸾胶续弦法,等等。这些术语来自日常生活用语,易流于批评者个人一时之趣味,不易被他人理解。故这一类的批评术语只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在一部分小说戏曲作品的评点中运用,频率较低。
三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文化成因
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先秦时期,哲人对于抽象意义的表达普遍是从具体的感性对象人手的,并借助于感性对象本身的某些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抽象内涵。孔子强调高尚独立的人格,但也从未作过关于人格的抽象论述,而只是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即“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界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因此也需借助于具体物象的“空虚”来使人体会“无”(道)的特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十一章》)远古的八卦也是现象直观的产物,《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陨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可见,八卦是在对象中对“象”之“像”的抽象,而抽象的结果不是导致概念的产生,而是对“象”的模拟,《系辞上》说:“对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先秦哲人这种在现象中直观本质的直观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古代思维的基本形式,制约着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批评术语的具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作为直观思维(主要表现为把握事物现象的表象特征及其本质属性的主体性活动)的产物,既为历代批评家长期遵奉,也为广大读者所认可。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传统批评术语的形成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汉字没有走上与大多数民族语言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而成为对现象进行概括、模拟的象形一表意符号系统,与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八卦的起源同时也是文字的起源,文字因而也具有类似“象”的特点:内涵不确定,包容性极大。这就客观上限制了语言文字在数量上的膨胀,“古者字极简,……字简则取义自广。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熟绎上下文,涵咏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尚简不仅是文字的固有特点,而且是使用汉字的文人的习惯,刘大槐《论文偶记》云:“文贵简”,“简为文章尽境”。字简和尚简的语言表达习惯制约着术语概念的精确。西方哲人,力图弄清术语内涵不同层次的逻辑关系,力图区分不同术语之间的界限,其结果是术语增生,而中国古代哲人则不作此种区分,“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
一定的时代和社会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对于既定文化传统,批评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抗拒它的渗透力,只能被刻上历史文化的印记。中国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概念术语笼统含糊,缺乏明确定义,这明显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因为术语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符号工具和理论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要以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术语概念为前提。
篇5
一、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古典文学教学脱离现当代生活
“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教学,目前从大多数课堂教学来看,还是局限在“说文解字”上,未能有效地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开拓和延伸古典文学丰富的内涵。其实,古典文学中的许多篇目与当代生活是紧密结合的:陶渊明的“饮酒”、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词等等,对于现当代浮躁的心态是一帖很好的清火剂。甚至文学源头的《诗经》中的“蒹葭”,也是教育当代大学生坚忍不拔地追求精神的好教材。
2.古典文学教学脱离网络
由于不少古典文学教学者在教学时脱离了当代生活,这就很难运用当代生活最前沿的网络科技。在不少教古典文学教师的眼里,古典文学与网络生活的结合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网路传播知识的功能是无所不包的,自然也包括古典文学。只要我们更多地从思想、情感、人物的个性之美去解读古典文学,就很自然地与网络生活发生有意思的联系。
3.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可开掘中国丰富的文学资源
中国的古典文学资源十分丰富,但面对90后的大学生,因为古典文学显得“老”和“厚重”,他们不买账,许多气势非常强盛的古典文学资源被束之高阁,难免可惜。但我们如果能将古典文学与当代网络生活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好比将骨头熬成骨汤给他们喝,这样,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更主要的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十分丰富的资源一次有效地开掘。
4.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是古典文学教学的必然趋势
时代在前进,古典文学教学也不例外。当许多领域从互联网上领略到新传播媒体的优势,我们理应顺应这一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以吸引新新人群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热情。同时,教古典文学的大多是相对年龄较大的老师,这何尝不是他们的一次重新学习、提振的机会呢?将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有机结合,不仅让当代大学生学得有味,也是顺应古典文学在新时期的教学,它的深远意义在于:如果这真的成为大多古文教学者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其宝藏,甚至引导成群的青年学生以现代的眼光和心情欣赏中国的优秀的文化,这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如今虽已成为当代文化视域中令人瞩目的对象,表面看来是对传统文学的一个颠覆,但我们仔细留意就不难发现,它其实与古典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最明显的表现在语言运用的沿袭上,网络文学的文章命名、作者笔名、专栏名称等,多有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古典诗文句子。如著名的武侠沧月的名字,就是化用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我们指出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关联性,就为我们的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提供可能性。
事实上,现在很多的光盘、影像资料都已经将古典文学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只是我们的古典文学教师未能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上。我在教“春江花月夜”一文时,充分运用了互联网的特有功能,不仅在文字条理上通过课件给他们清晰的印象,还播放了“春江花月夜”的音乐,让他们在听觉的享受中理会文字美妙的意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前景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有着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他们喜欢生活化、口语化、生动灵活的语言风格,也就是说,喜欢直接、随意、形象的语言。我们若能将古典文学中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与现代网络相结合,无疑是从中提取精华的部分给学生,这将会受到他们的欢迎,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认真学习传统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兴趣。这对于他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3.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的创新性
无论进入“万方”或“维普”,输入“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关键词,检索命中的都是0。由此观之,此论题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一创新成果无疑会引起相关教师参与教改,并加深对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理解,培养高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快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教学的改革。
三、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的途径
1.古典文学教学如何实现与网络结合
古典文学教学如何与网络结合?现在相关的论述大多是孤立地从网络文化语境的角度或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人指出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具体途径。网络语言作为当代新兴的文体语言,其特殊灵活的表达方式与传统语言相比更具有创新性、随意性、简约性、容错性等特点。我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使两者实现结合:①在多种媒体功能的运用上结合。②在思想、情感、情景分析上的结合。③与现当代生活感受的结合。④在网络文化语境方面引导的结合(像易中天在讲解古典文学作品时运用现在的词语)。
2.利用电子信息库,浓缩古文学习资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类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用纸媒图书检索系统去搜寻,不仅费时又费力,还不利于及时找到所需的资料。网络的出现,使堆积如山的古典文学,依然可以轻松的梳理,那就要看古文教学者是否能及时地利用电子信息库。当你将古典文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时,古典文学教学不再是咬文嚼字,这一变化将是惊人的。再说,当今社会的纸质出版物开始向电子出版物的转换,这已成为信息载体发展演变的一大趋势。作为古典文学的纸质物,也应顺从这一大趋势。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代典籍总汇,如《四库全书》电子版、《四部丛刊》电子版都在相继问世,让足以汗牛充栋的古籍,浓缩在若干张轻巧的光盘上。古典文学的联结不再是排列的线性的,而是浓缩的网状的。
古典文学教学只要与网络相结合,它会向你展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你可以在几秒中之内锁定你所需要的目标,任凭你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上纵横穿梭。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信息平台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你可以把古典文学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样,当学生在阅读诗词曲赋时,就再也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学生可以从文字里听到美妙的古典音乐,也可以看到一个个古代人物的动画形象栩栩如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将文字的阅读和感性的视听有机地混合在一起,既符合90后读图时代的需要,也会大大提高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效率。
3.将信息资源链接到课堂教学
目前,可以说大多教师普遍拥有计算机设备,网络资源也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传统的古典文学课堂教学与文化信息资源实现链接的条件已经具备。但主观上你是否有意识地将它们链接,这是古典文学教学者首先要解决的思想问题。计算机设备可以说是既简单又复杂,但仅仅从与古典文学教学结合这点来说是简单的。从关键词的输入到点击,从复制到粘贴,一旦当你习惯了将信息资源链接到课堂教学,也就意味着你在古典文学教学上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你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模式也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革。
有了网络信息资源,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沉默与缺席,教师要从讲坛上的“讲者”变成材料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材料的理解者与发挥者,整个过程仍然要“讲”,讲要点、讲重点、讲心得。既要将古典文学的神韵呈现在学生面前,又要激励他们自身到网络世界中找寻那些具有人文精神之美的诗文,使有形的接触和无形的熏陶相得益彰。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信息库里,教师应该做一个高明的引路人,为学生引导一条通向知识圣殿的路径。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将传统古典文学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的信息资源有效地链接起来。总之,教师怎样用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去构建网上古典文学学习资源,这是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4.树立信念,更新观念。
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者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它需要教学者树立信念,更新观念,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学生汲取古典文学所蕴含的思想精华,意识到古典文学是我们这个群体的根,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魂。“古典”与“现代”是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但它们可以互相融会贯通。只要更新观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古典文学的凝缩美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全然地融化,而现代丰富的生活内容,也将为古典文学的新解注入新的激情。越来越多的古典文学教学者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是拉近现代人与传统文化距离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古典文学教学顺应时代要求至关重要。让我们用新的观念在课堂上尽情演绎古典情怀,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我们古老灿烂的文明与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古典文学独特的魅力,让古典文学成为他们心灵的永恒寄托。
参考文献
篇6
首先,文学教育以现代文学教育为主。、至期间,在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只有以鲁迅为代表的的文学思想。直到1978年,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恢复高考,才让中国古典文学教育重新回到教育的层面。但由于深受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教育理念为主。
其次,应试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以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为例,中国的高中教育,老师会给出文言文中高考的重点,而学生则根据重点去刻板的面对高考。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诗歌鉴赏考查由选择题型变为简答题型,改变了以往的诗歌鉴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为选项分析能力考查的状况。
第三,现代文学多元化的趋势对古典文学造成威胁。文化也是在时代中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1998年,第一本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使台湾和内陆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网络文学的狂潮,此后的题材除了爱情,也有历史、武侠、恐怖、魔幻、侦探、悬疑、纪实等,拉开了一股“新新人类”的“新”,人们更加愿意喜欢阅读新颖的题材类型。文化种类的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网络带给我们的快捷、娱乐化的信息,使得古典文学的地位更加削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典文学的教育。
第四,古典文学的接触渠道较少。中国教育的模式普遍是填鸭式教育,这也让在校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古典文学的机会只限在课堂。但书本上的文言文、古典相对于中国2500年的历史文化来说,只是凤毛麟角。同时由于古代文学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繁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使得学生在接受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如何面对古典文学教育存在的危机
首先,加强教师的职业知识素养。古典文学的传教,不一定要按严肃、古板的方法。而是要课内课外的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也必须加强古典文学“深”度、“广”度,才能满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讲诗经侧重于艺术的角度,突出情感的渗透;讲唐宋文学,侧重想象力的发挥,扩散学生的思维;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不应只按教材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古典文学拓展到学生心理。
其次,通过多渠道传播学生宣传古典文学教育。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把古典文学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的阅读古典。老师经常带动学生到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地进行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美;不断拓展古典文学的传播渠道。
篇7
一、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意义
1.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是传承古典文学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古典文学不仅包括汉族民族的文学瑰宝,也是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古典文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中国的古典文学一般指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直到五四以前大量的有一定价值的文学作品,包括先秦文学、楚辞汉赋、魏晋文学、南朝文论、唐宋诗词、元杂居、明清小说等。技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加上个人学习兴趣、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很多技校学生的古典文学基础非常薄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已有发现。因此,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非常有必要,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以语文课程改革为突破,能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技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以散文、说明文、小说、诗歌、古文等文学体裁为单元,每单元安排4~5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材。技校语文课程教学主要还是关注每篇课文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性与完整性,忽视了历史文学脉络,这样以知识点为线索教课的方式,让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大多采用灌输式方法,教学评价简单粗放,进一步导致了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笔者认为,现行技校语文教材显然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学校及各级主管部门应重视语文课程改革,加大古典文学的教学力度,尝试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逐步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3.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能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虽不直接提高技校学生的操作技能,但作为新时期的高技能人才,只懂得技能而不熟悉一定的古典文学,会显得有点苍白。因此,在技校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播古典文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使学生形成对浅易的诗、词、歌、赋、曲、小说等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逐步养成乐学、自学古典文学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奠定基础。
二、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存在的困难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尚且存在不少困难。例如,各地技校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本身科研能力有限,校本教材开发能力不足,导致无力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语文校本教材,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教材便难以进入课堂。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够,也影响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特别是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更是严重缺乏,导致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困难重重。
笔者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将古典文学教学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就可以系统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格局。将古典文学教学以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展开,进行古典文学阅读训练,将古典文学知识的讲解融入活动中。可以开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猜谜语、贴春联等语文趣味活动,介绍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例如,过春节时,学生家里经常贴春联,如何辨别对联的上下联,上下联应贴在大门的哪个位置,是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在进行《史无前例的一次大迁徙》的课内练习“对联写作训练”时,笔者重点介绍了有关对联的知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实用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
三、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途径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开发校本教材,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1.发挥技工院校的作用,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
技校以往开展的古典文学教育,通常是教师根据各自的掌握情况,在讲课时自然开展,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课程整体设计。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教育,势必会影响原有教学计划规定的语文教学进度,且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大量的备课,在对古典文学进行提炼、梳理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开展古典文学教育。因此,应该从语文课程开发的角度重新梳理技工院校学生的语文教学的需求,特别是对古典文学的需求,并按照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组织人力对现有的语文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删除无关紧要的课程,为古典文学课程的开设留下空间,进而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较为系统的古典文学知识的语文教材。
2.加强语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古典文学修养
无论是教学改革,还是课程改革,抑或是语文教学,其最为根本的因素就是语文教师。要能够顺利地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推行古典文学教育,拥有一支高素质、古典文学底蕴深厚的语文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业务能力培训,结合各校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情况,以集中培训、自我学习、教研组集体研修等多种方式开展语文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古典文学研修和讲课的能力,为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古典文学教育夯实基础。
3.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篇8
一、书籍设计基本原则概述
要保证书籍设计的最终效果符合消费者的审美特点。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则。
(一)可视性原则
(1)保证文字传递的明快性。书籍内容设计是书籍设计的核心,其他一切元素的设计都是围绕内容进行的,为了在视觉上带给读者更好的体验。设计文字字体应当简洁明快。
(2)保证空间设计的疏密有致。一本书籍无论是在封面设计还是在内容设计上,都需要做到空间的疏密有致,既要有留白的地方,又要利用文字或者图片加以充实,这样才能够提高书籍的可视性。
(3)保证图像精良。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在书籍设计中常常会用到图片这一设计元素。无论是封面图片还是文中插图。都要使用精美且与书籍主题相符合的图片,以起到解释说明或者美化书籍的作用。
(二)愉悦性原则
(1)纸质工艺精良。良好的书籍材料,不但可以改善书籍的整体质量,提高形式上的美感,优化设计,还能够利用“通感”将触感上升到心理层面,增强读者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
(2)色彩搭配f调。色彩是视觉效果表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绿色能够让人觉得清新、自然,蓝色给人纯净、通透的感觉,而黑白相间则能够凸显书籍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色彩搭配方面要保证其协调性。从书籍的实际内容出发,选择合适的色彩来强化视觉效果,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
(3)文化底蕴深厚。书籍本身具备较强的文学价值或者理论价值,而针对文学类的书籍,在设计方面就必须凸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不同的设计要素有效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体现书籍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例如古风图片的插入、传统字体的应用等,都能反映出书籍的文化价值,从而符合读者的内在需求。
(三)整体性原则
上文中提到。书籍设计中的一切设计元素都是围绕书籍内容而应用的,因此在书籍设计中,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保证书籍封面、语言风格、体例转化等方面都要与内容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强化书籍本身的文学价值,使整体设计风格看起来和谐统一,不会让人产生突兀的感觉。
(四)创造性原则
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借鉴传统的设计经验与设计结果,而是要融入设计师自身的创意。因此设计师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设计学知识与美学知识。还要充分了解书籍的内容与主题。并针对书籍本身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使书籍设计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新颖独特,且符合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
书籍的装帧设计,即是通过书籍艺术设计与工艺制造这两种手段对书籍的封面、文字、腰封、插图、色彩、版面、材质、装订等各个方面的整体设计过程。下面基于视觉语言表现的几个要素(文字、图形、色彩),分析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
(一)文字要素的应用
文字是承载书籍灵魂的重要载体。是书籍内涵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因此作为视觉语言表现的要素之一。文字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封面设计中,文字要素包括了书籍名称、作者名称、导语以及其他一些次要信息,如出版社名称等,其目的是为了展现书籍名称、体现书籍主题,并对内容起到一个提示作用。为了使其符合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特点,在进行设计时,其标题应当选择楷书、隶书、行书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字体,并利用加粗使之醒目突出,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作者名称应当位于书籍名称的后方或者下方,字号不必过大,但需要加粗显示。而在导语性质或者出版社名称等次要信息的文字设计上。则可以利用一般的字体如宋体等。其字号不能过大。否则就会产生喧宾夺主的反作用。
其次,在版面的设计中。文字要素主要是针对书籍正文而言的,在设计时需要注意正文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等,按照一般书籍的版面进行设计即可。当然,对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来说。在字体的设计方面也可以利用楷体字与繁体字,凸显书籍的文化底蕴,符合古典文学的特点。
最后,在腰封的设计中,常常也会用到文字要素。腰封,即围绕在书籍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书籍装饰的一部分,一方面是要提升书籍的视觉效果,使之显得更加精美;另一方面,则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往往在上面印刷关于书籍内容的介绍、名人的推荐或者其他宣传文字。由于腰封面积不大,其中的文字设计字号偏小,字体一般为宋体、楷体等常见字体。
(二)图形要素的应用
图形是书籍装帧设计中除了文字之外应用得最多的一种要素,既包括了封面图片,也包括了正文中的插图等,除了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之外。其在正文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对正文内容的解释与说明。因此不同部位的图片设计效果也是不同的。
首先,在封面的设计中,图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可以给读者带来直观的视觉感受,用以展现籍的主体。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封面的图片选择上,一般会使用水墨画或者与民间传说相关的图片,以展现书籍的主题,并体现其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封面设计中,图片往往是作为背景而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图片的应用不能过于杂乱。选择特定的一张或者几张即可。过多的图片会影响整体的审美效果。且可能遮挡住重要的文字要素。
其次,在版面的设计中,插图的应用应当在特定的位置,即与需要说明的文字相关,并加以标注。这部分插图需要根据正文的实际内容来选择,例如《红楼梦》的插图,则可以选择《红楼梦插图集》中的图片作为补充。
最后,在腰封的设计中,同样也可以加入图片元素,但要保证其与封面图片在颜色、内容上相得益彰,这样才能提高书籍的整体视觉表现效果。
(三)色彩要素的应用
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装帧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主要是在书籍的封面与腰封中。其正文版面空白处是白色.文字则为黑色。为了体现出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特点以及文化底蕴,在封面与腰封的设计中其颜色往往是以黑色、白色、灰色、褐色、蓝色等深沉性色调为主,而不会使用过多艳丽的色彩。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其封面设计色彩以蓝色为主色调,字体颜色则选择了黑色,十分醒目,而在蓝色主体中又应用了淡淡的白色,描绘出了书籍中展现的人物、场景,简洁而富有内涵。
三、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内容设计
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的内容设计主要包括正文内容的选择、体例的选择、风格的驾驭这三个方面。
(一)正文内容的选择
在民间古典文学类书籍中,其正文内容应当属于民间文学与古典文学的范畴,如果是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其正文内容直接刊载原文即可。如果是民间传说之类的,则需在对这些传说故事加以搜集的基础上,由作者本人进行整理编辑,可以加入适当的评注。如果是关于民间古典文学的论著。其正文内容必须保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具有原创性,是作者本人的研究观点。
(二)体例选择
由于民间古典文学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其可能有着一定的体例要求。不同的民间古典文学可能有着不同的编写格式。例如民间文学中包括了民间叙事诗、谜语、谚语、歌谣、传说、神话等多种文学形式,在具体的设计中应当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编写格式。如果在书籍中涉及不同的体例,则需要做到体例转换流畅,保证书籍的文学价值。
(三)风格驾驭
篇9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维吾尔民族古代文学的传承结晶,具有连贯性和奠基性。因此,在安排课程时必须要注意这点问题。但是,目前各高校安排本课的学期和课时数不尽相同。就拿我校来说,在2010年的教学计划中(三年种《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二年第一学期上,一周六课时共十七周安排到当年第二学期;2012年的教学计划中,《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被安排到第三年,一周四课时共三十四周(136课时)。显然,这个计划有问题。其一,忽略了时间顺序。我们知道《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民间文学的延续,是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开端,如果将这门课程安排到最后学年上,不符合教学规律;其二,大大缩短了应有的课时。其三,忽视了教学效果《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学习相关文学专业课的必要补充,如果将其安排到最后学年没有发挥出其课程重要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对此,笔者认为应将《维吾尔古典文学史》安排到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学年,在《维吾尔民间文学》课之后(或并列),在《维吾尔现当代文学史》课之前。至于课时,要安排的尽量充足,保证其课程内容的全面讲授。
二、选择适合讲授《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教师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其复杂性在于它首先具有古老性,其次是具有历史一贯性。其中用多种语言文字记载着维吾尔先民衬托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历史的多变形生活现实。它早先是开放的文学,将东西方最优秀的文化精髓集于一身,形成复杂的思想体系,使得经验和模拟文学得到盛行,着力于作品的艺术性。最重要的是,维吾尔文人首先是学者型作家和诗人,其作品超越了纯碎的文学范畴,成为了反映所有学科、传播其最新成果并且传给后人的伟大窗口。总之,这类文学内容丰富、语言多样、形式独特、思想复杂、紧密联系历史,一般单科教师很难胜任其授课任务。笔者认为,要承担此门课程的教师除了首先应该了解课程内容和体系之外,还要精通维吾尔历史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历史、民间文学,多少了解语言学知识和古代语言,家庭书房要有古典著作藏书,真正了解各种宗教的传播和特点,要具备能够及时掌握有关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带进课堂的能力,还要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包括《写作基础》、《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以及《宗教学》,即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基督教等专业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很好地掌握维吾尔民族的精神境界。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一般很难胜任《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的授课任务,也很难让学生满意。
三、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在2000年以前,其它高校和各类进修学校将教育家瓦伊提江吾普尔和艾斯哈尔玉赛因合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一书(民族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研究家阿布杜热依木沙比提编著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一书(内部教材,喀什市师资培训部,1982年10月印)都作为教材使用,将射尔夫丁.吾买尔教授的《论维吾尔古典文学》(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肋、《中世纪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两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19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三册,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等著作也作为参考资料。2002年起由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之前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出版)也被作为教材使用。以上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体系完整、语言精巧、教材性质强,易于记住。当时,它是作为在维吾尔古典文学领域里出版的、很清晰精致、符合教材要求的第一部书,对维吾尔古典文学教学的组织、保证其正常秩序和培养出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研究者队伍的作用很大。不足之处是,随着岁月的推移,很多新研究成果没被吸纳,忽略了修订更新出版、有些见解被推翻。至于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一书,在《维吾尔古典文学初探》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内容不断被丰富,体系更加优化,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信息价值进一步提升。不足之处是由于执笔者较多,以致书中的思想和语言的一贯性受到阻碍,语言不够流顺,有些内容层次模糊混乱,有些内容光提出了问题而没有做出结论,年鉴、内容排序上出现错误和模糊现象。
因这本教材出版己经十多年了,没有吸收和补充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应该对这本教材的体系,语言等方面做进一步的修改。
四、优化教学方法
《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综合风险、研究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讲授法为最佳。
(一)制定进度计划应从实际出发,增强科学风险、操作性。目前,我校人文学院2010级学生开设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三年制度)安排了102课时,2012级学生安排了136课时(课堂讨论、小测验、考试安排都在课时之内,这样一来,实际授课课时又缩减了10课时左右),实际授课时数不多。采用的教材为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牵头编写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上下两册书。这本教材实际上是为本科层面的学生使用而编写的,对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时间方面,的确有点儿吃力。总之,我们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既受到时间(课时),又受到学生素质,同时还受到教材等几方面的压力。显然,制定计划时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无法保证课程的体系、进度甚至对课程的领会。那么,进度计划怎样制定才合适呢?笔者认为,制定进度计划应坚持突出重点,对重复的内容、非文学内容要采用简略的原则处理。具体来说,绪论部分时间要宽裕一点儿,特别是要把《维吾尔古典文学的特点》这一内容讲的深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该学科的复杂J险和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兴趣;有关语言文字的内容因在《现代维吾尔语》课程中专门进行讲解,故应予以简化;因《民间文学》课程单独讲授,故本课程中与此有关的内容应予以精简,只讲传说神话部分;长诗部分,特别是《乌古孜汗传说》要重点地讲授;塔里木、吐鲁番绿洲古代文学艺术部分没有像样的内容和值得给学生讲授或者阅读的大著作,所以按照一般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为给其后的经典内容的讲解抽出时间打下基础;对鄂尔浑时期的文学特别是当时的历史论述多抽出时间,就塔里木绿洲和鄂尔浑流域的维吾尔人的总体状况和个别情况、以后的命运进行全面的讲解,力争解开学生头脑中对维吾尔族的起源和所生活的地域不太清楚的观点;重点讲解碑铭文学;重视高昌时期的文学,对喀喇汗王朝文学特别是对《突厥语大辞典》、《真理的入门》的讲解创造条件,抽出宽裕的时间,讲清讲透;辽、元文学要以总体评论的形式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察哈台和帖木儿时期的文学,要突出其中的拉勃胡兹、鲁提菲、纳瓦依等人物;在叶尔羌王国时期的文学中要重点讲解当代历史和赫尔克提的创作,着力于霍卓时期的文学;突出讲授仔黎里、艾尔西、哈拉巴提、诺比提、麦赫宗等先驱;在清朝统一新疆以后的文学中要重点讲授艾合迈德.沙.喀拉卡希、阿布都热衣木.尼杂里、诺茹孜阿洪.孜雅毛拉.夏克尔、纳克斯和毛拉比拉力艾则孜、毛拉比拉力纳孜木等;介绍性地讲授各时期史学家及其著作;关于阿布都卡德尔大毛拉和泰杰里的内容要在《维吾尔现代文学史》中进行论述,暂时忽略不讲。总之,把应讲授200课时左右的内容压缩到1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减缩上述一部分属于非文学或者正处于研究阶段的内容,重点讲授既有作者,又有著作而且造诣较深的内容,更要突出其中的有些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维吾尔古典文学史》课程中达到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多效果的目的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针对性强。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要以讲授法为主,也适当采用讨论法和研究法。重要的是要能在短时间内正确掌握学生的特点,设计机动的教学方案,要灵活执杭《维吾尔古典文学史》是以具体的作家诗人及其著作为主的文学,在讲授某一位作者及其创作时,教师应有与其有关的著作和图片,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有些重要著作,比如:《乌古孜汗传说》、《希四传说》、《碑铭文学遗产》、《占卜书》、《卜古可汗传说》、《高昌维吾尔诗歌》、《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真理的入门》、《圣贤传记》,纳瓦依的各类著作,其他作者的大典要以整篇或摘录的形式阅读给学生,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查阅的应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在课堂上,不要动不动就说很可惜,他的著作没有被流传下来之类的话来忽悠学生;也不要一味地说那些其诗歌语言轻巧、流畅,有效利用修辞手法,,在著作中赞扬真善美和人间真情以及忠孝、鞭答假恶丑和不忠不孝等通用的套话,将学生拉入条条框框之内;要用该作者创作中的实例来印证每一句话,突出个性。笔者认为讲授文学史课程时,对自己没有读过著作,甚至连情节都不知道,就进行盲目进行分析的教师是对学生、对自己最不负责任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也不会树立起自身的威信。另外,授课教师要善于将课程联系历史,力争在课上让学生成为既能了解几千年的历史,又能掌握历史知识的人。在整个课程过程中要以完整的意义充分体现课程名称所提到的维吾尔 、文学、古典,历史等四个词。
篇10
儒家推崇仁者爱人、行仁为乐,孔孟认为由“行仁”而做志士仁人是人生的崇高目的,“里仁为美”要求人们把追求仁德作为自身存在的终极目标。“仁德”作为内心世界的最高原则,至高无上。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这种圣贤的理想人格是以天下为己任,以自我牺牲精神来维护宗族以至国家民族的利益,做事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诗人陆游唱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他们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无疑让后人为之动容和折服。屈原、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等人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词,永远都是激励人心的优秀作品。
当然,重仁德的社会心理,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人们高尚其志、净化心灵,有着积极的意义。像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曾起到了激奋人心,唤起正义感的作用,这样的伦理观念逐渐熔铸成中华民族志士仁人的共同信念,是民族得以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因而,仁义也便成了游戏人物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比如三国题材系列游戏,不论是《三国志》《猛将》还是《三国online》《傲视》,这些游戏中最正面的人物始终都是代表蜀汉的以仁义治民的刘备,这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仁德的一种深深体味。至于爱国,也可以看出每每乱世,都会有英雄人物站出来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类游戏的典型代表是《大唐豪侠》。
浑厚的民族精神
古典文学所蕴含的浑厚的民族精神,也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魂魄,中国古典文学披露的正是华夏民族的精神,一个有着强大的民族自信、民族尊严和精神凝聚力的民族,才是真正具有现代化动力的主体性民族,这一点更加深刻地体现在游戏当中,凡涉及到古代题材的游戏,无不蕴涵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无论是《秦殇》《大唐》抑或者是《少林传奇》《郑和》,古典文学融会了民族思想与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充分浓缩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资源在先秦文学中,屈原以其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不仅为游戏塑造了精神主线,也为游戏提供了直接的素材。另外,中国文学又体现了人间的真善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与友爱,千载之后,读之仍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不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体现出民族精神中富于人性、温良与美好的心灵价值。行健不息的生命精神、坚韧不拔的君子人格、积极有为的人生取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志品质等等,对于当今的素质教育、品德教育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游戏中体现出来的便是对正义、善良、美好的追求和对虚假、丑陋、邪恶的唾弃,无数玩家会踏着正义的足迹前进,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所歌颂精神的一种传承。
古典文学的悲剧意识和隐喻的使用
中国古典文学悲剧意识的这一基本特征是和中国文化注重现时现世,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相吻合的,也和执着与超越统一,此岸与彼岸统一的传统哲学相吻合。《登幽州台歌》先是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呐喊暴露了人的价值困境,然后指出了融入“悠悠”天道的出路,而融入天道的方式就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感受天道,这正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而体现在游戏之中,凡是以中国为背景的游戏,绝大多数都要涉及到复杂的文化背景,反映的都是一种统一体,超越与执着的统一体,在游戏之中探询茫茫之路。
受儒家中庸平和、温柔敦厚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含蓄写意的美学风格,主张要有节制地宣泄情感,委婉曲折、隽永深沉,体现出温和、含蓄、偏重理性的民族文化性格。特别是在古典诗歌当中,几乎没有大喜大悲、狂风暴雨式的情感描写,而是多用隐喻意象来表现蕴蓄深厚的激烈感情。
这一点上和武侠类RPG游戏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凡这类游戏的主人公都是身兼重任,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以含蓄内敛的性格学得一身武功,锄强扶弱,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无论是《仙剑奇侠传》还是《剑侠情缘传》体现的都是这种隐喻的意象。
而这种隐喻在另一方面也为游戏场景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思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它在我们眼前立时呈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我们仿佛真的看见一位乘风破浪,高挂云帆横渡沧海,去济时救世的大侠。
彰显乐观知足的民族
文化心理
篇11
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民族性。日本文学反映的是日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特点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素质、语言等特点所形成的特色。因而,它是既不同于中国文学,也不同于欧美文学的一种富有日本列岛特色的文学。富于日本民族特点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自然景物等描写,都是构成日本文学作品民族性内容的主要因素。日本文学课正是对深刻影响着日本社会文化的重要文学事件的系统讲诉和梳理的学科。因此,作为日语学习者在掌握日语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高年级应该强调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目前国内高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日本文学类的课程大体主要有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选读和日本古典文学三门。
1.关于日本文学史课
从以往高校日语专业的文学史课的课堂教学开展状况来看,主要是由教师讲授为主,并以考试的形式来验收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在国内大学日语学习者的数量增加与一些学校的招生扩大的新情况下,日本文学史课在学习者人数众多的课堂上继续采用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开展形式,很难取得超越以往的教学效果,并且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等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文学史课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展开这一问题摆在了日本文学史课授课教师的面前。而就日本文学史课的特点:既教授日本的文学的历史的课程,它的内容是统一的、有定论的。因而,与作文、会话课等科目不同,它不能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思考模式。而机械的背诵记忆对于教学来说又比较枯燥乏味。笔者认为,在日本文学史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课上发表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方法。就学习的主体来看,虽然都是刚刚接触日语的初学者,但是作为大学生来说在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已经完全具备了。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比如在课程进入到日本近代文学的阶段,可以采用著名作家经典作品的推荐阅读等做法。像对于日本近代知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很多学生都对他的代表作《雪国》和《伊豆》等都非常熟悉。像这样的作家、作品部分的内容可以把学生随机分为若干小组,从作者生平、作品周边、创作背景等方面先让学生在课前合作预习,再在课堂上分组发表及讨论。在掌握了一定基础日语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字典等工具,学生们可以完成一些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师再在课堂上就学生课下预习过的这一时期的代表文学人物的部分展开讲解其他作家、作品及总结这一时期或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及定义。这样将会取得很理想的教学效果。比由老师来讲解,而是由学生自己在阅读后总结归纳内容和作品中的文学创作特点,更加能够使学生具体的体会日本文学以及日本文学欣赏的角度。教师则对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结果进行学习成果的验收和指导。这样会比单纯对于卷面考试成绩结果的验收方法更为科学而合理。因此,采取教师讲授与学习者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活动,应该是今后日本文学史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之一。
2.关于日本文学选读课
对于文学选读这门课程,除了可以调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外,还可以利用比较文学的基础研究方法来采取中日比较的教学活动。在选取日文文章时,可以侧重于像是日本文学巨匠森鸥外的名作《舞姬》这样的作品。森鸥外的《舞姬》与我国唐代诗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虽然是中日两国不同时期的两部作品,但是在题材、创作背景、人物塑造等多方面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正代表了来自中日两国的这两位作家有着相似的审美角度和对于艺术的追求。通过对这样两部文学作品异同的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中日两国在文学领域的相似与差异。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开拓学生对于文学研究的视野与思路,从而使学生在大四进行文学类论文创作之前就能有所思考和实践。
那么采取比较研究的作法其意义还在于它能使教学相长的作用充分发挥。不仅使学生开拓了思路,还能使学生更加加深χ泄的文学、文化的理解、对比较文学重要意义的认识。其实比较文学也是近年来较多被提到的热门学科之一。现在学界普遍认为: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的互相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互相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关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首先,比较文学无处不在:它不只存在于古今,还存在于中外;不比较就不能进步,不比较就不能互相了解,不比较就不能促进各文化间的交流。其实,各文化间差异的协调就等于比较,同时比较文学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投入到了中西文化与文明的交汇与比较中生活着了。由此可见,比较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现今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比较文学在欧洲产生,比较文学在美洲发展,未来比较文学将在亚洲丰富起来。我们中国的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如果成为新生学术力量继续把比较文学搞下去,会更大的发挥跨文明阐发研究具有的文化、文学新因素的促生功能。从而刺激原有文化、文学的新发展,使我们渐趋萎顿的文化被激活、更新、再生,逐渐更加繁荣发展。
3.关于日本古典文学课
目前很多高校在日语专业本科阶段不开设古典文学课程。而笔者认为相对于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的、繁荣发展的日本近现代文学,日本古典文学课对于我国大学日语专业本科学生又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对于日本古典文学的学习就必须与日本古典语法的学习相联系。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史。就文字上来说,从公元九世纪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假名,日本文学创作开始定着在文字上以来,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就与中国文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发展加快,中日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为了顺畅的进行交流。这就需要培养更多日语语言功底较厚的外语人才。深厚的语言功底不仅需要懂得现代日语,也要掌握古典日语。要想较完整的掌握日语,也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古典语法知识。这样才能对现代日语中的谚语、惯用句、诗歌等理解得更透彻一些。提高了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其实也是同时提高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另外,日语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从2002年起至今实施的日语本科专业八级考试的内容也包括日语古典语法的知识。从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古典文学学习的重要意义。由于日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还会对于古典文学进行更为系统、专业的学习,所以在本科生阶段只要对古典文学中和歌、俳句、物语、随笔、日记等的知名代表性作品进行有选择性的教学因该就会得到很理想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h.1999.4.ちくま文芸文
2.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2011年10月.山东教育出版社
篇12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已然掀起了学习国学,引入经典的热潮,在这种大环境下,再加上古典文学自身魅力的吸引,我们只要稍为留意,就不难为学生创设更大的花园,让学生欣赏到更为芬芳的古典文学花朵。因此,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1利用好现有的教材资源,形成几种古诗课堂诵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如基础传授课,主要以课内的古诗词为主,研究古诗的文学常识、诗人的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故事等;拓展阅读课,主要以由课内学到的内容为兴趣的生发点,推荐学生阅读同一主题,同一作者,同一朝代的其他作品,然后由点及面。由老师精选的一些篇目逐步引导学生去广泛的阅读,只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的质的目标,最后由师及生,由教师之间共同阅读古典文学的浓厚氛围来感染学生。自主创新课,通过自创小诗;以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兴趣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不能只靠单纯的死记硬背,背诵只是古典文学学习中的一块敲门砖,它不等于强记,让学生能做到领略古典诗词曲赋的意境,把握古典小说戏剧的情节,从中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自然的将其熟记并运用和表现出来,这样,才真正实现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其成为古典精粹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2研究各年级段学生的阅读心理,根据需求提供合适的古典文学名著,以完成每个年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低年级以晓畅易懂的古诗,民歌为主,要求能背诵,懂得大意,知道作者;中年级以意境的诗词典赋为主,开始接触一些古文片段的阅读,体会意境,掌握阅读的方法。五六年级以古典小说、戏剧的阅读鉴赏为主,掌握抓住“人物、地点、情节”阅读古典小说、戏剧,学会分析人物形象,读有所感,读有所悟。现在很多学校都自己编印了便于学生携带使用的古诗词小册子,我们学校的小册子就是各学段里全组的语文老师根据本年级孩子的特点自行编制,经过领导检查指导后印发给孩子们的,里面包括弟子规、三字经、以及一些精选的诗词等等,同时附上它们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解释(包括重点词的解释)、以及教师的指导语言。方便简洁,孩子在茶余饭后之余就积累了诗词,提高了文学素养。
3古典文学阅读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单靠课上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由内而外地把孩子真正的引入到古典文学的海洋里来,现在学校每个年级都在搞同读一本书活动,从低年级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到高年级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丰富多彩,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比如我校大课间的经典诵读活动等,创设了独特而又典雅的校园文化。阅读结果的展示形式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而有层次性、多样性。例如,低年级以口语展示为主,可通过开展古诗文吟诵比赛,给小诗配画等活动;中年级可组织开展办手抄小报,朗诵比赛等活动;高年级可组织开展“漫画三国人物”“我来说《西游记》”“走近《水浒传》”等口语交际活动,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还可以建立一个古诗专题学习网站,创设一种富有古诗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古诗学习积累的主题系列活动,满足学生的需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古诗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诵读提供资源和帮助。
4学科教学中结合或渗透古诗学习实践的研究。如语文教学中可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学习,比如“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成果有了教师的参与,孩子更有兴趣,同时教师可以把平时阅读所得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比如我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作为初学写诗的香菱来说,入道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地位低下,可作为老师,林黛玉没有丝毫的嫌弃,能主动为师,还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循循善诱,更使香菱学有兴趣,学有所得。自主学习的理念: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重视表扬激励的理念: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鼓励探究的理念: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理念:宝钗笑道:“不象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这就是打击。
篇13
日本文坛对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研究已经很深入了,特别是从欧美文学这个角度,目的就是为了知道世界文学的特征是怎样体现在村上的 作品中,但是却忽略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日本文化对于村上春树的影响,而且影响还不小。从村上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明显的地道的抒情表示手法,同时村上也提到过自己文学的原点还是在日本的古典文学体验。我们国家对于村上春树的研究还是还处于初级阶段,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欧美文学和村上春树的关系;解析村上的作品特点;挖掘村上作品的魅力。鲜有人能够准确阐述村上作品的中国特性,相反更多人却在研究它与日本文学的共通点。有人说:村上的作品虽然受到欧美文学的影响,带着欧美风格的表现手法,但是究其根本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情感、意识深处带有佛教禅学的观念,只是被日本文学给掩盖起来,如果不真正的投身村上作品,去体会他的精神活动、解析精神体验我们是很难发现的。很可惜,对于村上作品的分析都很片面,要么只考虑它作为日本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却忽略了其受欧美文学的影响在结合日本文学所产生的特殊性、要么就只是λ的作品进行浅层次的批评,这就使得村上的作品至今不能全面的解析。
所以,本文旨在通过改变分析的角度,重点分析村上作品和日本古典文学的关联,通过分析村上春树对于古典文学的理解来寻找其中文学特点。村上作品的文学主体一直都是在变化,如果我们能发现这一变化背后最真实的不变特性,我们就能自然的全面分析村上文学,同时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进而可以推进世界文学的发展。村上曾经说过他从没有被日本的文学作品真正的打动过,甚至不喜欢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兼职就是排斥,现在我们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村上的家庭教育来看。村上从小就很讨厌日本文学和日本的家庭教育,这跟他的从小家庭教育有关,村上的父亲是一名老师,并且是喜欢日本古典文学的语文老师,所以从小村上就被父亲灌输日本古典文学知识,还需要背诵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而且谈论古典文学已经是父子交流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村上春树从小也是非常喜欢阅读的,可以说在成长时期博览群书,基本上都是世界名著,以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为著,升入高中以后具有了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开始接触到原版的欧美小说,而且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最后基本没有看过日本文学。所以村上说他自己并不是依赖于日本小说才成长的。
从村上春树成长的社会环境方面来说。村上春树出生 1949 年,中国胜利,日本作为战败国无条件投降,所以日本就成为了美国的文化肆无忌惮渗透的对象,村上春树的成长时期正好就是日本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得变化深深的影响到了村上春树,同时文化的渗透使得他们不得不接受美国的文化,学习美国的语言。在美国的影响下日本在战争后确实飞速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不断被渗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一时期的作家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美国文学的影子。很多小说很鲜明的刻画出了日本人屈辱的内心和美国霸道的现象。但是这些作家还是要分两种,一种是已经长大然后经历美国文化渗透,这群人对于美国有仇恨感;另外一种就是在文化渗透下出生的日本作家如村上春树就是。他们对于美国没有仇恨感、对美国文化没有排斥,加上村上春树的家庭教育背景,使得村上春树从小就一直浸泡在了美国的文学世界里,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出来看书村上还是很喜欢爵士音乐的,收集了很多唱片,写过很多关于音乐、外国文学的报道。因此村上这代作家和他父母一代的作家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可以这样说:村上的父亲们对于没有是有着很深的芥蒂,但是到了村上这一代人就基本很喜欢美国了。因为随着美国文化的全面渗透,村上春树这一代的日本人已经接受了美国文化,并且把美国文化看作自己的生活范围以内,在享受这种新新的、舒缓的美国文化的同时很自然的就接纳了,有的甚至被取代了。对于村上来说,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习得了日本的古典文化,另一方面沉迷于美国的爵士音乐、美国小说、虽然在政治上美国是日本的敌人,但是从这些方面来说,美国文学已经根深蒂固了。在村上成名之后又对美国文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批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
从以上的两个方面来看,我们知道村上春树确实深受美国文学的影响,而对日本的文学是直接忽略的,从来没有在某个方面把日本作家看作自己的学习榜样、奋斗目标,反而把美国大家看作良师益友。正是如此在使得村上春树和日本文学有着说不清的联系。所有的看起来是美国文学的表现背后都能感受到日本文学的气息。村上春树表示自己只是对于美国文化感兴趣,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意思,而他自己也只需要这样一个不同的而已。去除自己和日本文学的关系,在他看来日本文学就是自己的羁绊,所以村上春树才会疯狂迷恋外国文学作品,虽然是有着一点对家庭教育的抗议,但是更多的还是对美国文学的喜欢。
对于村上春树的作品,评论家们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直接批评村上春树的作品跟美国文学太过相像,另外一种以日本文坛大师丸谷才一为首的评论家,他们说村上春树的作品虽有着美国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却有日本古典的抒情在里面,这种手法独一无二,是这位作家独有。村上春树对于这些评论感到很惊讶,说第一种吧,这也是事实,但是第二种就是完全的没有想到,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是想通过英语来写的,这也使得村上意识到自己与古典的日本文学之间确实一直都冥冥中有着联系,不是自己想要切断就能断的,他也不得不去面对这个现实。
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依靠从小的良好家庭教育使得谙熟日本古典文学,同时加上博览外国文学才造就的这种特点,并不是处于那个时代下所有作家的共性。《且听风吟》是第 22 届群像新人奖的获奖作品,可以说这部文学作品的发表是村上春树对于日本文学看法的一个转变点,使得村上从心开始看待自己,看待自己作为一个日本人,看待自己从小接触古典日本文学这些联系在当下自身的体现。当他开始寻找的时候,他发现以前所谓的日本文学是一种束缚,其实这种束缚并不存在,只是没有去真正的理解过一次,这可能跟小时候的叛逆心理有关,他发现这很多都是因为父母从小把自己带入日本古典文学的世界,培养了兴趣,从而才会叛逆的时候会去读外国文学,正是培养兴趣的时候自己的最初文学体验都是源于古典日本文学。在他的寻找之旅途中,村上开始阅读日本文学,并且从新把小时候父亲
让自己读的日本文学重新看了一遍。他说:“当我想通之后我就开始重新的走一遍小时候的古典文学之路,每次看日本文学我都想把它读出来,但是一个人在房间里读是很尴尬的,这与我多年不碰日本文学有关,然后我就一边放爵士一边阅读,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对日本文学的态度慢慢的发生改变,慢慢的接受”。当他慢慢走进日本古典文学的时候,他也开始把自己领会到的日本文学特质加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每次想到日本文学作品我就会想到上田秋成,我自己小时候看过他的《雨月物语》,非常喜欢,所以我就试图让自己的文学作品结合“物语”这一元素”。在他获得新人奖后出版的《寻羊冒险记》可以看出来。在村上看来日本文学可以分为古典文学和在社会的成长中出现的当代文学两大部分。村上从小就谙熟日本古典文学,在寻找之旅中可谓是开始喜欢上了古典文学,但是对于当代日本文学可谓是觉得其毫无亮点,让自己提不起兴趣去阅读,态度不得不说是区别很明显的。这种对于日本古典文学的喜欢不得不说对于之后村上的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是这跟他喜欢美国文学没有关系,没有影响。
自 1979 年以来,村上春树的小说一直被大家所接受、喜欢。在小说创作的这条路上村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因为自己的热爱,村上还阅读、翻译了很多的美国文学作品,获奖不断,可谓是在文坛上一路高歌,人气飙升。在 90 年的时候村上为了追求更好的创作环境,新的创作灵感不远千里背井离乡,
在国外开始新的定居生活,并且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教授的身份开始了他全新的创作生涯。此前,村上春树对于日本文学一直保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接受古典文学和拒绝当代文学。所以这就使得村上春树从来没有系统的阅读日本小说,只是在小时候阅读古典文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部分古典文学,对于当代的日本文学的了解是很浅的。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期间村上春树被要求指导日本文学,但是他之前是从没有全面的了解日本文学,所以他觉得这也是一个自己重新的接受日本文学的一个机会,所以在普林斯顿大学大学任教期间村上春树开始全面的、系统的阅读日本文学,思维和日本文学全面的接触、碰撞,让他的文学创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在村上开始外国定居的生活之前,在外国读者的心中,村上春树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甚至他的《再袭面包店》被收录在哈佛的文学类教科书当中。村上发现他的作品虽然都被看作是美国文学下的日本文学,但是几乎自己的作品吸引别人的地方还是在于他是一个日本人,运用了日本式的抒情表现手法,可见他的文学作品在外国被人接受不是在于他热爱美国文学。这使得村上春树对于自己的定位产生了疑问,他知道不论自己怎样的去割弃自己与日本文学的关系,都不能让自己完全的脱离日本文学,最起码他的作品是日语类的。村上春树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虽然一开始自己教授日本文学是学校的要求,但是自己在后期的过程中还是具有主动性的去学习,大家说我的作品是日本文学,但是我却没有真正的阅读日本文学,这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所以我就欣然接受了,而且我每次回国带来的东西都是我在日本买的各类小说,我发现自己的思维、体验有了很大的变化”。村上后来把自己与日本文学碰撞的收获写成了一本书――《为青年读者的短篇小f导读》,在书中,村上的写作风格跟以前大不一样,开始就表明了自己和日本文学长期脱轨,但是随着后期的的全面学习,他开始喜欢上了二战后期在日本文坛上享有声誉的作家,他们这被称为‘第三代新人’,全面解析这类作家的文学作品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分析的期间,村上对日本文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日本人,用日语写作的作品早该回归日本文学。村上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期间我才开始全面接触日本文学,慢慢的我发现自己以前为了割弃自己与日本文学的联系而做的事大错特错,而且自己内心也慢慢转变了这种强硬的态度,开始对于回归日本文学有了很大的期待,‘同心圆’的想法是错误的,总之来说就是想回归自己的国家,回归自己本该去到的地方,就像一个浪子,现在想回头了”。村上决定的文学的回归不仅仅是文学,自己从小接触外国文化,对于日本不仅仅是缺乏文学的理解,在各个方面都一样。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探究村上的作品应该从日本文学的角度来看,只有把其中的体验和表现置于古典文学的传统观念中才能理解的透彻。不能把村上文学仅仅看作是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文学是发展的,动态的,应该把村上的文学结合日本文学一起看待,共同进步、相互影响的。我们相信村上的文学之所以被人称赞,不仅仅是由于家庭社会关系所造成的独特的‘美国文学下的日本文学’,而是他与日本文学的联系,在村上的寻找之旅上,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这位作家不断的打破内心的枷锁,不断追寻自身的‘跟’,他在文学的创作之路上会有更大的突破,会最终成为一位像他儿时所崇拜的的那些大家。
参考文献:
[1]蔡雨. 浅析高校日本文学课堂教学新模式――以远藤周作与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为例[J]. 科技风,2016,(04):47-48.
[2]段珩. 还原本来的村上春树――评《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J]. 博览群书,2013,(12):53-55.
[3]王向远. 日本文学史研究中基本概念的界定与使用――叶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学思潮史》及《日本文学史》的成就与问题[J]. 山东社会科学,2013,(04):90-98
[4]藤井省三,贺昌盛. 论村上春树的汉语翻译――日本文化本土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变革[J]. 扬子江评论,2012,(04):46-51.
[5]邓英杰. 村上春树文学的暴力性――《奇鸟行状录》的暴力书写[J]. 文学界(理论版),2012,(03):161-162.
[6]陈婷婷,徐F. 日本文学中成长主题的演变――以《破戒》《斜阳》《挪威的森林》为个案[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17-122.
[7]赵佳舒. 开放式历史记忆的书写――论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中“介入”的局限性[J]. 名作欣赏,2011,(36):98-100+105.
[8]袁惠. 传承“和风” 守望日本――对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及其他作品的解读[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05):62-65.
[9]藤井淑. 二つの高度成L期――『Lと共に去りぬと村上春湮难[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04):1-4+10.
[10]刘钟鸣,曾妍. 村上春树的个人理解与宽容――村上春树与他的《地下铁事件》、《约束的场所:地下铁事件2》[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92-94.
[11]李莲姬. 战争对村上文学的影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4):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