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化学各种物质的用途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燃料的利用和开发”的学习中,知识与技能是“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是“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重点与难点是“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能源的优点”。在导学案的设计时就要有所侧重,设计出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的探究性问题。如“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知识点的设计:
1.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哪几方面原因?
2.酸雨的形成:_______、________。
(1)实验探究:“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2)酸雨的危害:______________。
(3)防止和保护的措施:____________。
3.汽车的尾气污染:_______________。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和影响,目前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平时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有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三部分,每个单元有复习学案和单元测验案。在导学案的设计,我比较注意“归纳总结”的版块,有学生学过知识的链接和铺垫,也有与教材紧密相连的内容链接,由点到面的设计探究性问题等。
二、利用多形式,攻克化学概念问题
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发现很多基本概念特别是微观世界,摸不到,看不见,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尽量做到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印象深刻,易于记忆。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因此,对这两组概念要能正确地加以区别。如从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来学习。由此得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非常密切,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用途来判断物质的性质时,关键是看用途中是否含有化学变化,不含化学变化,即利用的是物质性质,含有化学变化,即利用的是化学性质。又如,“溶解度”概念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句子比较长,涉及的知识较多,学生难于理解。因此,在学习“溶解度”的过程中,要弄清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溶剂的量为100克、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溶质的克数。抓住了这四个要素,对“溶解度”概念就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三、利用实验演示法,提升化学课堂实效
篇2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练习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各种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再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气体发生装置为试管,规律为只要是通过加热一种固体药品或两种固体药品用来制取气体都要用到如同制取氧气的装置,抓住规律可以加以运用如给出信息题告诉实验室制取甲烷气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虽然我们没有学过这部分知识,但根据固体受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规律可知同制取氧气的装置一样。
2.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概念多,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确,是否掌握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非常重要。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而初三学生对概念学习不重视,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学法不当,效果不好,这部分内容也是中考易失分的知识点之一。
(1)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如通过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通过观察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可形成电离的概念。所以脱离化学事实只单纯的背诵概念不可能深刻理解化学基本概念。
(2)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化学概念之间既有本质区别又有相互联系,学习时不要孤立地机械单一记忆,应将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如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原子,不同点是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可构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是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是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3.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1)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关系密切。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之大;硫酸因浓、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有本质差异。所以必须把物质的性质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联系起来学习。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的。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学习中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如依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来推导它的用途、存在。
(3)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容多,即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全面分析问题。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如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实验的依赖性强,大部分化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C、P、S、Mg、蜡烛等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4. 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教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本质的。对教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篇3
1.分类观指导下的酸碱盐教学
分类是一种一般科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分类,学习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同类物质的本质。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分类标准是分类的核心,理解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质及其发生的变化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可以发生相似的化学变化,是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科学方法。
学生对物质分类的认识,从混合物纯净物的是否为单一物质的分类标准,到单质化合物的纯净物中是否一种元素,继而有机物无机物的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最终到依据元素组成对酸碱盐的分类,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由于元素组成的复杂程度增加,元素组成的分类标准在酸碱盐部分所起作用明显减弱,酸碱盐部分的化学反应几乎都与溶液相关,因而元素在溶液中的微粒存在形式,对酸碱盐性质影响非常大,近于决定作用。
对酸碱盐的分类,宏观元素组成是初步的,表象的;性质用途的分类标准是事实性的,显性的;微观微粒存在或构成,是深入的,本质的。学生只有明确了酸碱盐溶液中微粒的种类,存在状态,相互作用,才能理解酸碱盐之间、以及单质氧化物和酸碱盐之间反应,掌握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实质。结构相同性质相似,结构不同性质不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突破学生学习难点。
2.酸碱盐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通过课前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酸、碱的概念之前,90%学生对酸的认识仅限于一种味道,并不认为是一类物质,酸与酸味之间没有建立联系。10%的同学知道盐酸、硫酸和醋酸。而对碱的认识只有5%的同学提到面碱即纯碱。其他的同学对碱基本上没有概念,可以说他们所知道的碱,跟碱的概念没有关系。95%的同学认为盐就是食盐,只有5%的同学认为碳酸钙、氯化钙和硫酸钠是盐。可见从一种物质扩充到一类物质,是学生们的首要问题。
学生能够按照元素组成的分类标准,将化学物质分为连续的宏观形态的物质,如各种元素的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其他等,依据微粒构成将化学物质分为不连续的微观形态的物质,如分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构成的物质。因此,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类观研究物质的思想和方法。
在酸和碱的学习中,多角度认识酸碱,建立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共同的结构特点与相似的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归纳从几种物质的性质,推知一类物质的性质,又能从一类物质的性质,推知某种物质的性质,形成从零散经验到通性框架的认识角度,同时认识到对于物质进行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盐的学习中,学生运用分类观,巩固和应用研究一类化合物的方法,研究盐类物质,由特殊物质到一般规律再到具体物质的学习,体会对于复杂的、规律不明显的盐类物质进行二级分类研究的必要性,利用分类研究物质性质变化。
酸碱盐单元教学课时分配如下:
3.酸碱盐单元教学设计的教学价值
学生从生活中感知酸味、涩味,从指示剂的变色体验酸碱性质,从元素组成上区分酸碱盐,从溶液中微粒判定物质的性质变化。多角度认识物质,是分类标准的落实点。
在分类观指导下,突破物质性质核心概念,建立并应用“成分――分类――结构――性质――用途”的研究模型,更加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是思维能力的提升点。
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结合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探索新的知识,依据已有知识,预测未知物性质,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实验探究能力的创新点。
化学学科基本观念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深化提升的过程。单元教学设计发展了微粒观、元素观、分类观等,是初中化学观念发展点。
常见的酸碱盐的学习,通过典型代表物探究、推广分类研究的新视角,通过物以类聚,结构决定性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基本方式,促进学生对物质及其性质的认知发展,为学生研究物质性质提供了思路和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2(必修).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篇4
进入初三,同学们又要多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化学。同学们要想在不一年的时间里学好化学,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化学的方法,就一定能轻松、愉快地学好化学。
一、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经常选读是指有选择性的阅读那些重要的或难以全面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 初中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二、学习化学知识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练习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各种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再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气体发生装置为试管,规律为只要是通过加热一种固体药品或两种固体药品用来制取气体都要用到如同制取氧气的装置,抓住规律可以加以运用,如给出信息题告诉实验室制取甲烷气,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虽然我们没有学过这部分知识,但根据固体受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规律可知同制取氧气的装置一样。
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概念多,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确,是否掌握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非常重要。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而初三学生对概念学习不重视,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学法不当,效果不好,这部分内容也是中考易失分的知识点之一。
1、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如通过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通过观察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可形成电离的概念。所以脱离化学事实只单纯的背诵概念不可能深刻理解化学基本概念。
2、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化学概念之间既有本质区别又有相互联系,学习时不要孤立地机械单一记忆,应将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如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原子,不同点是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可构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是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是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1、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关系密切。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之大;硫酸因浓、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有本质差异。所以必须把物质的性质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联系起来学习。 转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的。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学习中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如依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来推导它的用途、存在。
3、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容多,即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全面分析问题。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如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4)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实验的依赖性强,大部分化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C、P、S、Mg、蜡烛等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五、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教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J真观察和思考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本质的。对教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要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多问、多分析实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要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并能解答一些实验问题。理解基本操作原理,要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并能根据实验装置图,解答实验所提出的问题。
篇5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主要是放大了化学的应试,弱化了化学自身的学科素养培养。初中化学老师长年经营于一个年级的教学当中,教学经历和教学视野注定了教师自身素养很难达到很高的高度,不少初中化学老师不能将化学教学建立在大学科领域去培养学生的学科r值、思想方法以及学科知识体系。
所以,我认为学科启蒙性这一基本目标应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关注点,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从学科本源和学科本质的高度立意,追求有学科品质的教学。
在这种教育期望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彰显四个关键特征,以满足教育本质的现实需求。
一、明确的教育对象和内容
化学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的学生,教学改革,是为了改掉现存的不合理的部分,剔除功利的、浮躁的追求,并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完善和修正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从现存的实践出发,回到“人”这一主体对象,才能确定改革的真正目标和方向,也才可能开展有效的改革。
化学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学科知识、核心思想和基本概念等这些更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部分,开展教学首先当围绕这部分进行。
就初中化学而言,氧气性质和实验室制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盐的性质都是重要知识。物质的转化、分类及物质结构如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与物质间相互转化,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观点,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观点,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相互联系的观点,化学变化中能量与质量守恒的观点,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观点等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形成的核心学科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清楚学科重要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可就事论事,应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原子论、分子论及元素周期律的发展,透过整个研究进程就发现互相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更看出化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化学对人类进步做出的推动。
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近年来各种教学模式甚嚣尘上,洋思、杜郎口以及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等等,大量无效的讨论引入课堂,热闹之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教学活动把改革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混淆,模糊了课堂教学方法与目标对象的不同。
化学教学当回归本质,形式模式不重要,科学有效的方法无外乎提高兴趣和培养能力。
针对当前化学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化学学科兴趣培养可以从下面两方面着手:一是实验教学。实验可以增强学习兴趣,现场体验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等,更何况这些附加值会反过来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二是化学教学不能只是讲题。化学课堂除了讲题应该还有其他很多知识需要传授。比如化学历史、化学与社会、优秀化学家故事、化学发展等等,包括各种化学情境,情境可以是实验性的,可以是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可以是科学史料或前沿科技的。即使做题也该是在情境之中完成,而不是孤立的为做题而做题。
三、高效而明晰的教学过程
彰显教育本质的化学课堂教学,其过程应该是高效明晰的,目标明确,对象清楚,没有太多的形式和炒作,也不需要过度的复杂机械。简洁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去除修饰,平淡是真,顺应学习规律,老师做好引导。其次,明确具体的聚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根本。第三,把握基本的核心要素,适合是最好的选择。
四、愉悦的感受,合理的学习收获
每件事情都有其自身规律,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交流互动的活动,要让师生做到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或者沉浸在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感觉要自然。这种自然的感觉使人精神轻松、身心愉悦,既能更好地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也有助于师生水平的更好发挥,核心素养的自然渗透。
篇6
《初中化学新课标》提出了新理念: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它要求教师把以单纯重视知识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第一维目标教师们落实得比较到位;第二维目标由于知识所承载的科学方法比较空洞,如果教师没有深入的思考,就不能把知识与科学方法有机地结合;第三维目标是建立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得到培养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非常重要。
一 渗透“微粒观”的科学方法
“建立物质构成的微粒观”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方法的核心,与具体的知识相比较,它是学生化学素养中最为本质的部分,是化学教育更为基本的任务。学生是否建立了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念,不在于是否记住了相关的概念,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把该概念蕴含的观念变成自己的理念,变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即用学到的知识解释问题时是否合理,是否令人信服,是否经得住反驳。所以,教学中“建立物质构成的微粒观”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关键所在。
如在讲九年级化学第二章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这一节时,可以增加一个探究性实验:把装有酒精的瓶子放到90℃以上的热水里,然后再从热水中拿出。学生就会观察到酒精从有到无又到有的奇怪现象,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释看得见的酒精加热后就看不见了,冷却后又看得见了?这时学生的解释肯定是气化了,变成气体了就看不见了。如果这时就结束了该情景问题的探索,可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培养学生化学科学方法的机会。教师应该再根据问题设置情景,问:为什么变成气体就看不见?追问:无色的乙醇为什么就看得见?物质气化分散了为什么不能反射光线?微粒是因为分散变小的还是分散前本来就小?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就迫使学生动脑给出一个自己认可的解释。因为“微粒观”的提出,是一种直觉的想象的产物,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经历这个创造过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的争论,归纳他们的解释,让他们记下自己认为最有说服力的解释。这样,学生的“微粒观”的科学方法就培养出来了。因为学生自己的想象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过程,保证了学生表达的微粒观念是自我建构的,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学生把分子、原子的知识即使记下来了,也很难理解它。另外,这个过程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家研究科学的的艰难和乐趣。
二 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用途的科学思想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分析物质的结构入手,推测物质的性质,进而推断物质的用途。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如在讲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燃料之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这一节时,首先引导学生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然后通过有关金刚石、石墨的教学视频录像,以问题“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差异会这么大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生揭开疑团的欲望。同时在展示金刚石、石墨结构模型时使用两幅漫画来展示金刚石、石墨结构的差异性,学生就会很轻松地知道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这样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二者的结构,从而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更理解了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性质的差异又导致它们具有不同的用途。这样,结构决定性质、用途的科学思想就从中培养起来了。
三 用实验方法熏陶出科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概念、原理、规律都是从实验中得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的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探究性实验中可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实验设计时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因为实验可以熏陶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精神。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接触实验设计、准备、操作、分析这四个过程,启发学生多思考,让学生养成重视观察、认真操作、细心探究、真实记录的科学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如在九年级化学第三章3.2制取氧气中,在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的教学中,提出如下问题情景:由表达式可知,放出O2的是H2O2溶液,且MnO2能使H2O2更快地放出O2,怎样通过做实验探索是H2O2放出O2而不是MnO2?怎样探索MnO2能使H2O2更快地放出O2呢?这时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要自问自答,应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和提出假设。如学生A:把H2O2
溶液和MnO2分别加热,谁放出O2?学生B:单独加热H2O2溶液和加热H2O2与MnO2混合溶液,谁放出O2快?学生C:把反应后的MnO2进行称量,质量是否会变?然后让三位同学分别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学生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加热H2O2后放出的气体,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放出O2。学生E:用试管盛MnO2加入H2O2溶液里,气体迅速放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MnO2能使H2O2更快地放出O2。学生F:把加热后的MnO2或干燥的MnO2进行称量,发现MnO2的质量不变,证明MnO2在H2O2放出O2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H2O2在加热或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均能放出O2,而且有催化剂存在时,H2O2放出O2的速率会加快。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学,学生参与实验的全部过程,学生的学习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统一起来了,在实验中熏陶出了学生的科学方法。
四 培养创新思维,形成科学方法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老师迫切而重要的任务。而各种能力的核心是科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把科学思维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这样,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可以形成科学方法。如在九年级化学3.1节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们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在集气瓶装少量的水或铺少量的沙?为什么要在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对于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如果再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对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方法十分有利。所以,深入研究和总结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知识技能,形成科学方法。
初中化学蕴涵着丰富的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篇7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
初中化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并且是科学教育方法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选择、化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化学创新能力的养成都有重要作用。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进行了分析。
(1)横比法。所谓横比法即是将两个或几个同类及相同发展阶段的事物加以并列比较。横比法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化学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在进行氧化物的性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对这四种碱性氧化物进行横比法,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又如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浪费燃料、易使管道变形、引起锅炉爆炸等内容进行横比法,从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对长期使用硬水的危害得到切实的理解。
(2)纵比法。所谓纵比法即是对单一事物从时间上或从历史过程上揭示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例如在盐酸和硫酸的用途这一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可以对盐酸和硫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途进行纵比,从而可以使学生对盐酸和硫酸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又如在进行防止水污染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化学教师可以对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等内容进行纵比,从而促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更加深刻的理解。
(3)综合比较法。综合比较法是对比要素较多的一种比较方法。例如在对硝酸进行学习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对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这一特点进行综合叙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硝酸的了解。又如在加强水质监测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通过对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等知识进行综合比较,从而促进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清晰理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方法教育的不断运用,比较法的应用对初中化学课堂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实验材料的比较。初中化学教学的比较法在实验材料的应用中比较广泛,并可以对实验材料从定义、应用范围、接触方式都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防止混淆概念现象的发生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比较清晰的理解。例如在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比较中,通过对两种试验材料的硬度、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耐热性、耐火性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对这两种化学物质进行了解。
(2)实验现象的比较。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得出化学实验结论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对化学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可以促进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化学知识的有效获取并能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中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关系。
(3)实验装置的比较。实验装置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中实验装置通常是固定的。因此,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比较可以促进实验设备各种功能的实现。例如在氢气的制取及性质这一实验中,学生通过对不同组实验设备的比较,可以对氢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都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4)实验条件的比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通常可以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比较提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化学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比较法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对于化学基础概念的阐述、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和教学理念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篇8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教师应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应该增强德育意识,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从教材中找到德育渗透与化学知识的结合点,并以此作为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载体,从而充分发挥初中化学的德育功能。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教师应该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初中化学的学科特色,发挥其学科优势,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国情教育和品质教育,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双赢。
二、环保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目前,全球的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对环境的保护迫在眉睫,而且任重道远。由于初中化学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所以我们可以将环保教育渗透在初中化学的学科教学中。
一方面,在学生学习空气、水和其他各种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出实例,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事件,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等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学习防治污染的知识。鼓励他们努力学好化学知识,积极投身实践,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
另一方面,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总是伴随着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的,它们散发到空气中、水中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而且,我们还可以经常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化学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又有助于环保教育的全面开展。
三、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对初中生的国情教育,可以让他们认清形势,认清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树立为祖国繁荣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树立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决心和意志;最终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我国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化学工业一度非常落后的历史事实;也要让学生了解到解放后,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在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明白在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还存在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还比较低的实际国情,从而增强他们节约能源的意识,激发他们为祖国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能源的决心与信心。
四、品质教育
篇9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蜡烛在氧气里的燃烧)。
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二.重、难、疑点
1.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2.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3.疑点: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的“气”’为什么不提剧烈反应的“剧烈”两字。
4.解决办法
(1)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比五个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典型的氧化反应,并解释氧化反应定义中不写“气”字的原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点。
(3)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2.了解氧气的用途。
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4.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的含义,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本节既为学习氧气的收集准备了条件,又为学习燃烧与灭火储备了感性材料。为分解难点,本节可以介绍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如O2(氧气)、C(碳)、P(磷)、S(硫)、Fe(铁)、CO2(二氧化碳)、H2O(水)等。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空气含有哪些组分?各占多少?
2.第一节习题第3题。
3.描述燃烧现象的程序。
[讲解]:说明研究物质的方法:存在、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其中性质是主要的。
[板书]:一.氧气的存在
[提问]: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氧气供学生观察其物理性质。
[结论]: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讲解]:除了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性质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到氧气的其他性质。
[板书]: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三态变化
无色无味气体1.429g/L不易溶于水-183℃淡蓝色液体
-218℃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反应现象是什么?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有何现象?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演示[实验1—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
[实验]:演示[实验1—3]硫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2.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SO2
[实验]:演示实验:磷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3.磷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浓厚白烟。
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2P2O5
[实验]:演示[实验1—4]铁在氧气中燃烧
[提问]: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为什么?带着问题观察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4.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
结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Fe3O4
[小结]: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
[实验]:演示[实验1—5]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火焰十分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教师活动]:演示和观察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预热(或点燃)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
(2)点燃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空气中是否能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
(3)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
(4)对生成物的色、味、态的描述或检验。
以上实验按“演示(观察)——描述——记录——写出文字表达式”的顺序进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按照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描述实验现象。
[讨论]:前四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通过对比,总结出化合反应的概念)
[板书]:*化合反应:(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A+BAB
[讨论]: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的共同特点。(总结出氧化反应的概念)
[板书]:*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它的化学性质可概括为氧化性,因此它常作为氧化剂。
[板书]:*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讨论]: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小结]: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种,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要着眼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没有跟氧发生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有氧气参加反应.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板书]:四.氧气的用途
[讨论]:课本图1-9氧气的用途,各种用逮分别体现出氧气的什么性质?
[板书]:(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A炼钢g,宇航C.气焊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
(四)总结、扩展
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代表物质,本节我们对氧气进行了具体辨析。其中,氧气跟碳、硫、磷、铁、石蜡的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大家要按照“根据现象得结论”的规律,掌握五个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同时要学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规律。
篇10
学习化学和学习其他课程一样,要从基础开始。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对它们的观察、探究和思索,可以加深我们对化学原理的解释,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所以,学习化学不限于书本和实验室。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自己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并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化学理论的学习其实就是一句话:专心一点,多问、多想。
现以高一教材为例,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做以简单的分析。我将高一化学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明晰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一化学知识的联系是基础。
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部分新生认为复习课枯燥乏味,“新瓶装陈醋”,提不起精神;一些教师也不认真对待,不复习初三内容就赶进度或者草草复习就开始新课学习。教材内容的需要。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记装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学生学习的行为特点的需要。初中阶段很大程度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
认识到过渡复习的必要性后,就要扎实抓好过渡复习,消除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和“障碍”。
第二步、建构高一化学知识体系是重点。
1.抓住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明晰知识节点、建构知识网络。化学概念与原理都是抽象概括的知识,是比较难理解和不易掌握的,更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体系中它们充当着知识网络中的“节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方法是理解概念的核心内涵,理清概念间的相互联系,透析基本原理的实质。
2.以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指导,重视实验,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⑴将各章内、各章间知识点横向比较、纵向联系,联线结网。
高一化学按教材顺序,以第五章为界,碱金属、卤素的学习是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氧族、碳族的学习,是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主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掌握“结构葑位置葑性质”的关系是重点。
⑵要以元素性质为核心,掌握“相似性”、“递变性”的同时注意“特殊性”,再跟物质的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
⑶重视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原理、设计、操作,重视实验习题探讨与处理。加强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
⑷元素化合物学习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3.掌握基本概念(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及概念间的联系;理解重要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内容,是增强计算能力的基础。同时还要学习例题的解题方法,规范化学用语及解题格式;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纠正每一道错题。
第三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 )课前习;( 2 )听课;( 3 )复习;( 4 )完成作业等几个阶段。
(1)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
(3)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的基本步骤:
篇11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概念多,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确,是否掌握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非常重要。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而初三学生对概念学习不重视,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学法不当,效果不好,这部分内容也是中考易失分的知识点之一。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1)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关系密切。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之大;硫酸因浓、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有本质差异。所以必须把物质的性质与基本概念、理论联系起来学习。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的。因此,学习中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
(3)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容多,即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全面分析问题。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如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实验的依赖性强,大部分化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C、P、S、Mg、蜡烛等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四、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教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本质的。对教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篇12
二、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衔接
我们要研究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 原大纲上有,但新课标删去的知识点有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仅要求能识别);
(2)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
(4)H2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和实验室制法(知识拓展部分);
(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
(7)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8)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9)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10)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
(11)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12)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
(13)Cl_、SO42- 的检验等。
2. 新课标中有,但比原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有
(1)新课标要求“知道”O2和CO2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O2(与碳、硫、磷、铁在氧气里燃烧)和CO2(跟水、石灰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
(2)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而原大纲要求“掌握”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
(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只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两处教材有文字体现,而原大纲则要求从得氧失氧角度“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4)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而原大纲中则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硫酸,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5)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酸三条、碱两条)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而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五条),“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四条); 转贴于
(6)新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大纲对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要求均为“理解”,并要求“掌握”它们的应用,对离子的要求是“了解”;
(7)关于元素,新课标要求“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而原大纲要求“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8)关于化合价,新课标要求“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原大纲要求“了解”化合价的含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9)关于化学式,新课标要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而原大纲要求“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掌握”其应用;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虽然教师都在尝试探究式教学,但受应试教育影响,采用的还是灌输式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由“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的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高一化学教学工作,教师应做到以下四点:
1. 通览教材和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复习内容及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化学的衔接。
2. 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初中与高中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勤奋苦读的态度。
4. 从高一开始就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
篇13
一、教学设计概述
杜老师将本节内容设计成三个总问题,每个总问题下又按照思维的深度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形成一系列的问题串。问题串环环相扣,脉络清晰地将教学的思路呈现出来。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渐达成对知识点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的全面理解。最后的总结说明,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清晰明朗地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讲授的内容,有助于他们进行归纳和反思。
问题一:什么是化学?
1.谈谈你对化学的认识?
2.物质的组成如何表达?
3.物质的结构如何表达?
4.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
小结: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的一门学科。
2.化学研究范畴是微观领域。
问题二:研究物质的方法是什么?
1.什么是分类?
2.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吗?
3.分类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4.学生活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如下物质,如硫酸铵、空气、乙醇、碘酒、碘、石墨、铜、食盐水、氢气。请对这些物质进行合理分类,并说明你分类的理由和依据。
小结:1.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体系。
2.要正确地分类,必须熟悉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问题三:物质的组成分类
1.通过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学生活动: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它们进行分类。镁、氯气、氯化铁溶液、醋酸(CH3COOH)、碳酸钙、二氧化硫、氧化钙、葡萄糖。
3.学生活动:推测醋酸可能的化学性质。举出实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同一类物质因为在组成上的相似,致使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相似性。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简单了解关于分类的一些常识。
2.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3.认识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性质上的相似性。
4.复习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教学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1.前概念认知水平的获取
新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是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拓展、验证和修改旧的认知,是一个新旧连接、动态进步的持续发展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一个由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刺激接受者,而是会对从外部反馈的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批判。”教学的设计和开展一定要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只有获取学生的前概念认知水平,明白学生的真实水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才能始终围绕学生的认识需求,按照从形象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物质性质到化学原理的教学规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实现准确掌握概念的目标。
杜老师的这节课的内容虽然是物质的分类,但是她并没有单刀直入地直接进行分类问题的谈论,针对授课学生是高一新生,刚刚接触高中化学,她把话题先引向了“什么是化学”。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化学学科的一些感性的认识。在学生的片面的、不完整的答案中,杜老师很好地了解到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他们的化学知识的真实水平,为后续课堂的展开奠定基础。一节成功的化学课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地了解认识到你的学生知道了什么和不知道什么。杜老师利用了开场三分钟的学生讨论,做了极为成功的示范。
2.创设生活情景帮助理解
教学情景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对于化学概念的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概念太过抽象,这让习惯于直觉型经验思维的学生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类,杜老师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例子:商场中商品的分类、书店里书籍的分类。比较直观地将学生思维过渡到抽象型思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行归纳出三个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分类?――应用一定的标准将事物归类。(2)分类的标准是唯一的吗?――分类的标准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体系。(3)分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使大量的事物有序。这种情景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出发,将现实生活与化学知识通过一定关系关联起来,引导学生从感性的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大大加深了对分类知识的理解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