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先进的物流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推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与现状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企业降低总成本获取利润的“第三个源泉”。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其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第二,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的费用;第三,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费用。
由于对物流成本的把握不准确,给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带来许多损失,不利于发现企业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非效率活动,也难以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因此,把握物流成本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对概念本身的理解上,还必须对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以及物流成本分析方法等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二、把握企业物流成本水平的衡量指标,正确处理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企业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用来衡量微观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不同的行业,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有差距的。一般说来,制造业的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高于非制造业,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居于所有物流费用的首位,其次是保管费用。
2.社会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社会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用来衡量社会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运输费用,二是库存维持费用,三是物流管理费用。
3.物流成本与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物流成本与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成反比。降低物流成本,可以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提高了利润水平。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抽象劳动的数量。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与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而是由行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三、推进现代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管理模式和途径
1.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
推进物流成本管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首先要从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要有专司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是做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切入点。
2.树立物流总成本的观念,降低企业物流总成本
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点对于企业构筑和优化物流系统,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和途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来自降低物流成本的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降低物流成本的眼光转向物流领域,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不少企业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在某一项功能活动上,而忽视了对物流活动的整合。
3.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传统的物流成本计算按照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功能类别统计,并没有与物流服务水准联系起来,也没有按顾客类别和销售业务人员类别计算物流成本,以至于物流成本上升的责任不明确。传统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虽然通过展示成本的大小来说明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在强化物流管理意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成本数据在物流管理上所发挥的作用有限。通过不同作业环节的作业成本的计算获得的成本数据,可以清晰地说明物流成本增加的具体原因,从而为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思路,明确降低物流成本的责任部门。
4.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物流管理部门作为直接对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和运营负责的部门,理所应当成为企业物流系统优化的主导者。优化物流系统不仅是物流部门自身的工作,还涉及到生产、销售等部门,物流部门在企业的地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系统化工作的质量。从物流部门的角度出发,作为优化物流系统的基本方法之一,首先从改善物流作业效率入手,以此为切入点,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但仅此还不能达到物流系统优化的最终目的,还需要将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生产和销售活动连为一体,实现生产、销售和物流一体化,进而实现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系统优化,降低物流成本。
5.降低客户成本
降低客户成本是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和最终目标。与传统的运输服务、仓储服务不同的是,现代物流是对企业原材料、流程清单、成品及有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的策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而不是单独的某一运输或仓储等服务的交易行为。在这一过程中降低客户成本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因而现代物流又被称为“第三方利润”,能否降低客户的成本是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能否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企业在为客户减少资金、管理等各项经营成本费用的同时,从大的方面来说,也就是在帮自己节约成本,从而降低了自身物流成本费用,提高了利润。
6.充分利用物流外包和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投资成本企业把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减少商品周转过程的费用和损失。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线,实现零库存,降低成本。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余华.现代物流管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李伊松.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中国储运.《中国储运》杂志社,2007.
[4]杨霞芳.国际物流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物流金融是物流业和金融业因各自发展需要而相互融合的产物,从广义上讲它是面向物流运营的全过程,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实施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组织和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货币资金的运动,即将银行资金和物流企业有机结合、能够使各合作主体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供销企业、银行之间达到“共赢”的一系列经营活动。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对于金融创新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金融机构逐渐将目标转向具有资金需求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但是,由于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普遍较高,金融机构就需要寻求可转嫁风险的合作伙伴,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生为弥补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物流金融业模式的发展,各种衍生产品不断出现,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风险成本也随之上升,有必要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的措施,有效地规避物流金融活动中的风险。
本文就以上问题,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以及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提出政策建议。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
(一)代客结算模式
代客结算模式可以分为代收货款模式、替代采购模式、银行垫付货款模式。
代收货款模式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将货物送至收货方后,代替发货方收取货款,并在规定时间内将货款返还给发货方的结算模式。
替代采购模式也称控货贸易模式,常用于B to B业务。首先,发货方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送货,第三方物流企业先垫付扣除物流费用的部分或全部货款;其次,第三物流企业向提货方交货后,根据发货方的委托向提货方收取发货方的应收账款;最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再与发货方结清货款。
在银行垫付货款模式中,首先,发货方将货权转移给银行,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按一定比例提供融资;其次,当提货方向银行偿还货款后,银行再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放货指示,将货权还给提货方。
(二)融通仓模式
融通仓是一个以质押物资仓管与监管、价值评估、公共仓储、物流配送、拍卖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它为银企间的合作构架新桥梁,并且良好地融入到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之中,同时也是中小企业重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融通仓主要有质押担保融资和信用担保融资两种运作模式。
质押担保融资是指企业把货物存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中,然后凭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具的货物仓储凭证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货物的价格向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同时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货物。
信用担保融资指物流企业首先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银行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以及信用状况,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配额。第三方物流企业再根据与其长期合作企业的信用状况来配置信贷额度,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三)保兑仓模式
保兑仓模式是指出质人向质权人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质权人根据出质人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和具体发货计划以及质押物的价值和其他相关因素向出质人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服务用于采购供货商所供质押物,供货商在收到资金后应在约定时间之内将货物交给质权人,由质权人委托监管人根据其指示履行从运输到仓储等各个环节的保管和监管以及谨慎放货等义务。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
(一)经营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涉及到货物监管或信用担保,因此需要对于其面临的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组织管理结构,监管能力以及质押货物的选择和保管。
在代客结算、融通仓以及保兑仓模式中,物流企业作为仓单的出具者,具有根据仓单无条件交付货物的义务,因此必须保证实际货物的数量或价值与仓单中记录的完全符合。许多物流企业仓库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完备,如果操作不够规范并且又缺乏完善的监控技术或措施,势必导致质押物损毁或丢失的风险。同时,物流企业仓储作业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作业流程构成,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的管理不当或管理系统不健全都会造成质押物损坏或变质,从而导致安全监管风险。
从管理组织系统内部来看,如果组织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功能较差,各级责任不明确,管理思想不完善,管理原则不清晰,对货物管理的流动性就很难得到有效地保证。其次,是对质押物的价值评估,若质押物的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在借款到期日时借款人无法偿还借款,并且通过变卖或拍卖质押物所得的价款也可能无法偿付向银行的借款,势必会给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在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中,质量保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动态质押的情况下,货主在滚动提取货物后进行补货,补货的质量也是物流企业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委托人和人之间关于人行为存在信息不对称,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可能做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在物流金融过程中,物流企业与融资企业之间存在一种委托关系,其中,融资企业是直接受益者,物流企业作为融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桥梁,承担着担保的责任,虽然有企业的质押物品作为抵押,但是由于物流企业管理能力的限制,对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也无法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样也面临着被融资企业欺诈的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与不透明,如果融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隐瞒了抵押物的真实信息,造成抵押物的市场价值无法抵偿银行贷款和利息,物流企业就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
(三)法律环境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来自合同条款和质押物的所有权两个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时间不长,对于合同条款的拟定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并且相关法律的缺失也会给合同条款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业务涉及到多方主体,质押物的所有权在各个主体之间进行流动,因此可能产生对质押物所有权问题的纠纷。并且,我国的《担保法》和《合同法》对物流金融的相关条款仍不完善,加上没有其他可以依据的指导性文件,业务合同中出现法律问题的风险也增大了。以仓单为例,仓单应该是一种可流通的、可背书转让的有价证券。但是,在我国现实法律中,关于仓单的规定还存在许多空白,在合同法中对仓单的法律地位还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在我国除期货市场以外,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经营风险应对方法
1.管理方法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防范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风险,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需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权责的分配。同时,积极培养物流金融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管理层需提高自身的管理与决策能力。
2.监管操作风险
首先,建立监管制度,制定完善的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对合同签订、项目运营、相关资源使用及质押品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的风险种类进行分析,提出对每一种风险对应的控制办法。其次,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将监管人员的收入与其工作成效联系起来,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注重对员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再次,须加快仓储物流信息化的建设,降低内部人员操作失误概率,更有效地与客户和银行进行信息沟通和共享,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3.质押物风险
首先,选择价值易确定且相对透明稳定的质押物。其次,可以通过控制贷款周期和质押贷款比例,以及设置风险保证金等方法来避免货物因市场价值波动而带来的风险。再次,物流企业对于质押物还要设定合理的质押率。最后,物流企业还要加强对质押物质量的检查。
4.市场环境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加强对国家政策、宏观环境、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和把握,适时调整运作模式,尽量减少因宏观环境或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业务产生不利。如果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或国际经济环境对物流金融的发展存在不利因素,那么物流企业需适时做出调整,选择合适的运作模式。
(二)道德风险应对方法
1.客户资信风险
对客户资信程度的判断,是决定融资业务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对合作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做出评估,一方面,可以通过存货人以往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程度来了解客户的资信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方法,通过对客户资料的收集、客户资信档案的管理、客户资信调查的管理、客户信用的分级、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的防范、信用额度的稽核以及财务成本的管理等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信用管理,从而对融资项目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选择资信良好、风险较低或风险可控的客户进行合作。
同时,对于客户的经营状况也需要进行考核,对于负债过高的客户,物流企业可以考虑采取不与其合作。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物流企业也要加强对客户经营状况的监控,考察其供应、生产及销售情况是否正常,及时分析和掌握其生产经营状况。
2.与金融机构合作风险
物流金融业务是由金融机构,物流公司和融资企业三方合作参与完成的,在这其中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出借方,必然要考虑到资金的安全性这一重要因素,寻求更多的风险转移可能性,因此银行可能会要求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过多连带责任。物流企业具有合作客户及质押物的第一手资料,可以通过与银行合作开展融资项目的信用和风险评估,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并能加强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
(三)法律风险应对方法
1.合同风险
物流企业签订合同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合同内容的审核,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义务,尽量避免合同带来的风险。物流企业应熟悉掌握与物流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尽量避免因法律漏洞而给物流企业带来风险。物流企业还应密切关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物权法》、《借款合同》、《质押合同》、《监管协议》等法律文件及后续出台的司法解释,缓解业务各方由于法律漏洞导致的风险,尽可能合同谈判的风险。
2.质押物所有权风险
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认真审核质押物所有权的归属,可以要求融资企业提供与质押物相关的单据,如购销合同、发票和运单等,通过检查相关单据的真实性确认货物的合法性。避免由质押物的所有权问题而导致担保落空的风险。
3.其他风险应对方法
为了减少货物灭失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要求融资企业对质押物进行保险,将某些风险可能带来的经济补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以避免因意外灾害等不可抗因素而带来的质押物灭失所带来的风险。物流企业也可以对自身的仓储场地,质物运输过程等进行投保,积极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 邹小, 唐元琦. 物流金融:物流研究的新领域[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4,(9) :42- 44.
[2] 龚纪钢. 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亚牛[J]. 物流技术, 2010,(3): 40-42.
篇3
key word: Electronic commerce;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1 电子商务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商务的核心内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帐等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与传统情况有所不同。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
1.2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然而,它在中国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却远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好,其中物流能力的滞后是一个重大的原因。
过去,人们对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发生变化也认识不足,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经销渠道。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但是电子商务与物流究竟是什么关系,却很少有人去探究。目前对这个关系把握最宏观的一个观点是“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确切。这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电子商务最本质的成功是将商流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电子商务简而言之,就是在网上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买卖。这种买卖,是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的买卖,也就是商流。有的观点认为商流要靠物流支持,所以说“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流和商流之间并不只是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像废弃物回收与退货就是两个例子。对于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可能这样说更好一点:物流与商流,即电子商务的本质内容,是相对应关系,换个说法,就是物流和电子商务是相对应的关系。
第二,网络经济将商流、资金流信息化,将信息流电子化,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可以说是虚拟经济。而物流是实体的位置转移,说“实”是“虚”的组成部分,怎么看也是不恰当的,而把这种关系说成是“虚实相应”可能更为合适。
这里补充一点,商流可以包括服务(此处的“服务”不包含物流服务)所有权的转移,而服务的真实“交付”,即消费,并不是物流的内容,但这也是一种“虚实相应”关系,把服务消费与实物位移合并在一起,与电子商务称“虚实相应”才真正恰当。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极为密切。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肯定极为巨大。物流在未来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关系:物流本身的矛盾促使其发展,而电子商务恰恰提供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手段;反过来,电子商务本身矛盾的解决,也需要物流来提供手段,新经济模式要求新物流模式。
2.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与物流间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场革命必然对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物流业的地位到物流组织模式、再到物流各作业、功能环节,都将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
2.1 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
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
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金融、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逐渐强化。
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企业成了代表所有生产企业及供应商对用户的唯一最集中、最广泛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可见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2、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
在传统的供应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与客户直接沟通。虽然目前很多非生产企业的商业网站继续充当了传统经销商的角色,但由于它们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直接互连,只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与组织中介,不需要设置多层实体分销网络(包括人员与店铺设施),也不需要存货,因此仍然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径路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传统的供应链由于供销之间的脱节,供应商难以得到及时而准确的销售信息,因此只能对存货管理采用计划方法,存货的流动是“推动式”的。它有几个明显的缺点:第一是缺乏灵活性,销路好的商品,其存货往往可得性差,销路不好的就积压;第二是运转周期长,等等。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3、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鉴于目前第三方物流在实践中的成功发展,有人预言它将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方面最大的变化。
第三方物流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极大发展,因为:
(1)跨区域物流。电子商务的跨时域性与跨区域性,要求其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或国际化特征。电子商务按其交易对象可分为B2C和B2B。在B2C形式下,如A国的消费者在B国的网上商店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卡购买了商品,若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对于小件商品(如图书),可以通过邮购;对于大件商品,则是速递公司完成交货。目前,这些流通费用一般均由消费者承担,对于零散用户而言流通费用显然过高。如在各国成立境外分公司和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由用户所在国配送中心将货物送到用户手里,可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速度。在B2B形式下,大宗物品的跨国运输是极为繁复的,如果有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则可大大简化交易,减少货物周转环节,降低物流费用。
并且,网上商店一般都是新建的企业,不可能投资建设自己的全球配送网络,甚至全国配送网络都无法建成,所以他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迫切要求是很容易理解的。
(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重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地位将大大提高,而未来物流企业的形式就是以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雏形,第三方物流将发展成为将来整个社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第三方”。
2.2 电子商务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影响
1、采购
传统的采购极其复杂。采购员要完成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检验产品、下订单、接取发货通知单和货物发票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作。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采购过程会变得简单、顺畅。
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大的公司己在专用网络上使用EDI,以降低采购过程中的劳务、印刷和邮寄费用。通常,公司可由此节约5—10%的采购成本。
因特网与之相比可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与专用增值网相比,大公司能从因特网的更低传输成本中获得更多收益。因特网也为中小型企业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因特网采购,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供应厂商,因而也就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
2、配送
(1)配送业地位强化
配送在其发展初期,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作用。据有的学者研究,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才是推行和发展配送的适宜环境。这说明在电子商务产生之前,配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促销。配送建筑在这样的层次上,地位并不高,发展也不太快。我国推行配送制的过程就不很顺利,如试点城市之一的无锡市,物资配送的总金额,1992年和1993年分别达8亿元和10亿元,1995年则降至8亿元,1996年不足8亿元。
而在电子商务时代,B2C的物流支持都要靠配送来提供,B2B的物流业务会逐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供货方式也是配送制。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也就无法实现,电子商务的命运与配送业联在了一起。同时,电子商务使制造业与零售业实现“零库存”,实际上是把库存转移给了配送中心,因此配送中心成为整个社会的仓库。由此可贝”配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实际上,对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本身来说,买方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购买,买方势必要把货物配送到家,否则买方选择这种交易方式的意义何在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方式就是配送方式。
(2)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
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2.3 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1、物流网络的变化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对物流网络的影响,一个方面是和信息直接相关的物流网络,另一方面是实际的物流网络。
(1)物流网络信息化
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里指的网络信息化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第二是组织的网络,即Intranet。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电脑网络。
(2)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
物流网络可划分成线路和结点两部分,其相互交织连结,就成了物流网络。我们知道物流结点设施的设置,将确定如何进行存货、交付,还融合进运输能力。电子商务会使物流网络产生那些变化呢?
首先,仓库数目将减少,库存集中化。配送与JIT的运用已使某些企业实现了零库存生产,将来由于物流业会成为制造业的仓库与用户的实物供应者,工厂、商场等都会实现零库存, 自然也不会再设仓库了。配送中心的库存将取代社会上千家万户的零散库存。
其次,将来的物流结点的主要形式是配送中心。现在,仓库的专业分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长期贮藏为主要功能的“保管仓库”,另一类是以货物的流转为主要功能的“流通仓库”。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以时间为基础,货物流转更快,制造业都实现“零库存”,仓库又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经营,这些都决定了“保管仓库”进一步减少,而“流通仓库”将发展为配送中心。
第三,综合物流中心将与大型配送中心合而为一。物流中心被认为是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货站、货场、仓库、转运站等演变和进化而成的一种物流结点,主要功能是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综合物流中心一般设于大城市,数目极少,而且主要衔接铁路与公路运输。配送中心是集集货、分货、集散和流通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结点。
物流结点的设置与运输是有密切关系的。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的货运己被划为“一次运输”和“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由中央仓库到配送中心的运输,“二次运输”是从配送中心到用户的末端运输。这也是运输的一个发展趋势。
结合运输来考虑,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都处于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的衔接点(物流中心衔接了不同运输方式,也同时衔接了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都具有强大的货物集散功能,因此综合物流中心与大型配送中心很可能合而为一。
目前在实践中,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筹建已经开始,它是上述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城市综合物流中心将铁路货运站、铁路编组站和公路货运站、配送、仓储、信息设施集约在一起,可以减少必须经过大规模编组站进行编组的铁道运输方式,实现各城市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直达货物列车运行,使“一次运输”顺畅化;又可以利用公路运输实行货物的集散、完成“二次运输”;还可以实现配送中心的公用化、社会化,并使库存集中化。物流中心己成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其选址应处于市区边缘和交通枢纽结点。
2、运输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运输的原理并没有改变,但运输组织形式受其影响,却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1)多式联运大发展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将得到大发展。这是由以下几条原因所导致的:第一,电子商务技术,尤其是Extranet使企业联盟更加容易实现。而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可扩大多式联运经营。
第二,多式联运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方式,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在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与其说是一种运输方式,不如说是一种组织方式或服务方式。它很可能成为运输所提供的首选服务方式。
(2) 运输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
物流网络由物流结点和运输线路共同组成,结点决定着线路。传统经济模式下,各个仓库位置分散,物流的集中程度比较低,这使得运输也很分散,像铁路这种运量较大较集中的运输方式,为集中运量,不得不采取编组而非直达方式(只有煤炭等几种大宗货物才可以采用直达方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库存集中起来,而库存集中必然导致运输集中。随着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的建成,公路货站、铁路货站、铁路编组站被集约在一起,物流中心的物流量达到足够大,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城市之间的铁路直达运输,运输也就被划分成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一次运输是指综合物流中心之间的运输,二次运输是指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内的运输。一次运输主要应运用铁路运输,因为运输费率低,直达方式又使速度大大提高了。二次运输用来完成配送任务,它由当地运输组织(即运输组织人员、运输范围,服务对象都在当地区域范围内)来完成。
3、信息的变化
物流信息在将来变得十分重要,将成为物流管理的依据。
(1)信息流由闭环变为开环
原来的信息管理以物流企业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功能环节为对象,以自身企业的物资流管理为中心,与外界信息交换很少,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
现在和未来的物流企业注重供应链管理,以顾客服务为中心。它通过加强企业间合作,把产品生产、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产品销售等环节集成起来,将生产企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销商(零售点)网络等经营过程的各方面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此时,信息就不是只在物流企业内闭环流动,信息的快速流动、交换和共享成为信息管理的新特征。
(2)信息诸模块功能的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某些模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例如:
①采购。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采购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可以利用网上产品目录和供应商供货清单生成需求和购货需求文档。
①运输。运用GIS、GPS和RF等技术,运输更加合理,路线更短,载货更多,而且运输由不可见变为可见。
②仓库。条码技术的使用可以决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成品流通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库存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④发货。原先一个公司的各仓库管理系统互不联系,从而造成大量交叉运输、脱销及积压。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仓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发货由公司中央仓库统筹规划,可以消除上述缺点。
发货同时发送相关运输文件,收货人可以随时查询发货情况。
篇4
一、现金流量管理的简述与作用
财务管理部门对现金流量进行管理是其主要职能之一,将这项职能做好有助于提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现金流量是企业在运作中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和流入的统称。而现金指的是公司能够任意调动的货币资金。
通常情况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都是采用月、季、年的方式,它能够直观的看出企业经营现状、资产变现能力和现今偿还能力等。虽然,以往的财务管理都是将利润当作核心,但是利润却不能真正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自从企业加大发展规模以来,就更加需要对现金流量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能抓住现金流量管理这项要点,并将其作为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不断的完善了各项管理体系和相关工作。
对现金流量进行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够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其次,现金流量的管理能帮助企业有效的控制财务输出,对于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有的现金流动进行监控,防止工作人员非法挪用资金,增大了监管力度。最后,现金流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因为现金流量表能够直接体现企业在经营中的相关信息,进而避免了企业因资不抵债或长期亏损等风险而无法经营下去。
二、现代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现状
尽管目前经过不断的探索和跨国学习,已经研究出很多与现金流量管理相关的新方法。可是,大部分方法都是对现金流进行分析比较适用,实际上却没能在现金流量管理方面形成完善的控制系统,因此,对于目前的这种现状亟待完善。以下将对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认识程度浅显
当今有些企业对于现金流量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而且因此也不重视相关的管理工作。往往把编制现金流量表看做是一项无关紧要的工作内容来做,无法实现编制流量表的目的,更不能从中获取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因此,在企业做出重大决定时,不会将现金流量表作为参考的对象,也并没有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而从中获取创新和优化的契机。
(二)管理方法不当
现金流量管理事实上包含三个管理方式,分别是事后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前管理,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尽管如此,很多企业却还是只注重对事后进行分析,并且对于事后分析也没有那么透彻,进而导致企业对于现金流量的管理也只能是一种形式,起不到太大实质上的作用。
(三)管理内容单一
实际上,在日常的现金流量管理中,管理的内容相对是较多的,像某个会计分期内,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应该包含所有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对于现金流量的管理内容相对较少,像部分企业只是对日常流量和现金预算等进行控制,而非将企业的重大发展战略和现金流量的管理紧密的联系起来。
(四)管理水平不足
由于企业对现金流量管理的浅显认识,使得现金流量管理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日常的财务管理中依然坚持以利润为工作的核心,忽视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地位和其他细节管理工作,从而使管理相对落后。
三、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随着市场竞争对企业压力的日益增加,一个企业拥有多少可利用资金就决定着它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因而,部分企业在承受外界诱惑或压力时,忽视了现金流量在企业中的详细情况,致使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由此可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对现金流量进行管理,将现金流量所体现的信息作为重大决策的参考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正确的决策和稳固的发展。
一个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具有一席之地,必定要使自身的竞争力提升到一定水平。那么,要想在市场中提升企业竞争力,无疑是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可想而知,只有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才能控制企业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为此,一定要认识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完善现金流量方面的管理工作和各项体系。
如今企业之间强大的竞争,随时都有可能使企业在财务方面面临很大的风险,在企业中现金流量的循环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因此而产生财务风险。所以,一定要在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掌握现金流量在企业运作中的周转情况,进而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并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遏制其发生,帮助企业顺利发展。
四、现金流量管理体系的科学完善
(一)加强编制现金流量表
如何能够做好现金流量管理的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尽管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规定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大多数企业却背离了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实际目的,忽视了其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现金流量管理的相关知识宣传工作,特别是对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宣传,争取做到人人都能正确认识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再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仅仅当成是任务来做。同时,一定要把现金流量表上的所有信息,经过分析研究之后做出总结工作,进而全方位的审视企业的现状,根据现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以事前预算表为依据加强预算控制
现金流量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对事后进行分析,对事前进行预算也是现金流量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其能够预测企业将要产生的现金状况,进而编制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投资、销售和生产等现金流量预算表,并根据预算表进行科学控制,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的同时,避免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提高企业资金周转速度
在企业经营中,可能会出现资金周转的情况,那么周转速度的高低决定这一个企业现金回报安全与否,高速度的资金周转情况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因为,周转速度比较快,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在对外投资中所产生的风险指数,有利于企业稳固发展。为此,只有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规划,才能从实践中找到周转资金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增加企业盈利。
(四)加强现金流量的不间断分析
结合企业不同阶段的现状评价现金流量是否合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现金流量的分配特点明显不同,因此,必须进行相互比对,从而找到其中的影响因素,并预测现金流量在未来的朝向。
(五)实时掌握并控制现金流量的风险
对于企业现金流量存在的风险要及时掌握,一旦发现风险的存在,立刻果断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它的发生,进而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现金流量风险类型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结束语
如今的市场经济已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复杂化,一个企业要想在这种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并生存,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显而易见,做好现金流量的管理工作是关乎一个企业兴衰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企业的相关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公司现金流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并且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适当为员工加深一些现金流量管理方面的知识点,进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给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要给部分员工提供去国外进修的机会,进而通过借鉴成功案例来完善我国现金流量管理中的各项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慧.论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2]谭必奎.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J].财经界(学术版).2013(22).
篇5
二、现金流量表的优点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现金流量表存在的优点。首先,现金流量表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变现能力,通过现金流量表为债权人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帮助企业合理的确定企业的资产结构。其次,现金流量表含义明确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的收支能力,让报表使用者能清晰地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将企业的现金等价物轻易地转化为已知金额的现金。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现金流量构成,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偿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能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债权人收回债权的信心。最后,现金流量表能够帮助企业分析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企业现在的资金使用状况,而现金流量表可以正确的评价企业资金运营的绩效,从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另外,现金流量表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桥梁,企业通过现金流量表帮助企业分析投资和理财活动,为企业进行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提供决策支持。
2.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首先,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的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在经营活动中企业不愿赊销以增加现金流量。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往往需要企业进行赊销,由此产生的应收账款等债权却不能像现金那样满足企业及时支付的需要。只有通过现金流量表才能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活动能力,增强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各种投资风险,相应现金回报,会对企业财务收支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篇6
一、财务管理的本质
资产实质上就是企业在确定一组被使用的资金,这些资金的两个主要来源就是股东权益和负债,而收入和费用就是来解释企业收益是如何产生的,企业通过经营资产就会产生相应的利润,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现金流量。公司净现金流量中的一部分用来回报那些将资本投入企业的投资者,另一部分则留在企业内部,成为所谓的企业融资,用于企业的自我发展。在下一个会计年度里,企业的资源会相应增加,随着企业经营效率的逐步提高,会产生更多的利润和净现金流量,增加的净现金流中的一部分又重新投入到企业中来,这样的良性循环将周而复始。
以上的简短介绍表明,财务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对以下三个基本方面的管理:①企业资产结构就是资产负债表,主要考虑企业的资产组合是否适当;②企业盈利能力即损益表,即如何评估企业的盈利性;③企业的现金流量也就是现金流量表,相应的问题有: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到底有多少,如何提高净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现金及现金流量与企业生存、发展、壮大息息相关。
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众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源头在企业。东南亚国家企业负债率“高高在上”,泡沫经济导致投出的资金流动性极其差,造成企业偿债能力低下,银行不良资产过多,终铸成金融危机。但是透过金融危机,我们也能看到那些自有资本殷实、负债率相对较低,特别是现金流量状况良好、现金充足的企业,由于“口袋有钱”,不仅未被金融风暴“刮倒”,反而得到投资人、债权人的青睐,借此“东风”扶摇直上,迅速发展。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现金及现金流量的重要性更为显著。美国前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哈罗德。威廉斯曾说过:“如果让我在利润信息和现金流量信息之间作一个比较选择,那么,我选择现金流量”。特别在企业发展日趋成熟、企业组织规模增大、结构日趋复杂的大型企业管理中,由于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越来越关注现金流量信息。实践证明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关键。
(二)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离不开现金流量的决策支持。
企业无论筹资、投资或利润分配均以现金为纽带。现金不仅是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而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现金流转构成企业资金流转的轴心。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尽管表现为资金及其流转,但又直接表现为现金及其流转。也正由于现金流转受到盈利、亏损等内部原因以及市场变化、企业间竞争等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出现的不平衡,才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成为必要,并使其管理更为复杂。
现金流转内容的直接规定性。决定着管理目标在表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又具体体现为现金性收益的最大化。按照财务管理分层管理理论,企业财务是由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组成的。其中,财务经理财务是最直接财务。是对企业现金及其流转的直接管理,属于专业的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则是通过现金及其流转的直接管理实现现金性收益的最大化。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现金及其流转的直接管理,作为一个控制系统,必须获得有关企业现金及其流转的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为即将从事的财务活动提供决策支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监督和控制。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现金及其流转情况,从而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关于现金及其流转信息的需要,为财务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现金流量能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现金流量既是财务管理的直接对象。又是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金流量以现金为基础反映企业可用资金的能力,和营运资金相比较,在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和可解释性等方面可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现金流量以收付实现制反映企业现金流转情况。与利润相比较,提供的现金流转信息更加客观、可靠。
最后,现金流量转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最重要方面。现金流量也是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更佳计量。因为现金流量信息,不仅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计划和控制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企业外部使用者来说,也会提供他们非常需要的有关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入能力、现金支出的需要量以及相关投资和理财活动的信息。所以,现金流量也是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更佳计量。
三、财务状况变动表与现金流量表的比较
在财务管理中,利用现金流量分析,比利用获利能力更加直观、更加有效,它能够解释获利企业导致终止的原因。解释亏损企业继续生存的原因,解释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管理者改变管理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缺陷
1、营运资本概念存在着缺陷,导致以营运资本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不全面。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流动与非流动的划分是根据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而定。然而,以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作为分类标准已难以正确的反映资产、负债的性质。这种流动与非流动界定上的模糊性导致运用营运资本难以客观地评价企业地财务状况。
2、营运资本的衡量容易受到可供选择的会计计量和成本分摊方法的影响。由于会计上对同一经济业务的处理可能存在多种方法可供选择,而不同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营运资本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修饰财务报告。
3、营运资本对财务状况的预测能力不足。营运资本预测能力的不足已获得某些实证分析证明。有关研究分析指出: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前五年中,以营运资本及其有关指标预测能力不如现金债务比。
4、营运资本有掩盖企业财务问题的不良作用。企业大量赊购、现购存货,营运资本总额并未发生变化,但由于存货大量增加、现金减少,企业财务状况有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营运资本
的减少,并不一定伴随企业现金的减少,但企业偿付能力一定下降。
(二)现金流量表的优点
1、现金含义明确、容易理解、不易产生混乱。现金等价物是指短期流动性高的投资,它们必须能够轻易地转化为已知金额的现金,即将到期,不会由于利率变动而出现价值变动的重大风险。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原定期等于或短于三个月的投资才被视为现金等价物。因此,报表使用者能清晰地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2、现金更恰当地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变现能力。由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可随时作为支付手段,偿还到期债务,因此,现金流量表能为债权人提供企业真实偿债能力的信息,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地决策。
3、可以通过当期现金流量信息确定企业的收益质量。企业的会计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计算得到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并未实际收现的收入,通过现金流量表中当期营业现金的流人、流出以及投资现金的流入、流出等信息资料,可以了解企业利润中有多少已真正实现、有多少尚未实际收现,确定企业收益的质量,评价企业目前真实的财务状况。
4、可以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通过现金流量信息可以了解企业在财务困难时期的适应能力、融资能力。
四、企业财务管理应以现金流量为重点
(一)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其目的是生存、发展、获利。只有生存才能获利,在现代竞争条件下,只有发展才能够生存,维持原状的简单生存是不可取的,发展成为所有企业的必由之路。财务管理认为,企业发展集中表现为收入的扩大,实现收入扩大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地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维持现金流量的流人流出平衡,而不争一时的获利。企业有盈利但没有正的现金净流量,即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企业也不能生存。日本著名八佰伴企业集团一夜之间的倒闭,究其原因就在于资金周转的困难。由此看来,过去人们认为一个企业只有亏损才会倒闭的想法是错误的。虽然企业暂时亏损但如果企业现金流入能够保证企业现金流出的需要,企业依然能够维持生存甚至发展。可见,维持现金流量的流人流出平衡,其意义远大于企业的盈利。现金流量的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远大于盈利分析。
(二)通过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评估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说明企业的现金从哪里来,又运用到哪里去。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自我创造先进的能力等,便于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篇7
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经济的增长受到影响,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外贸出口型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比较严重,加强银行、物流企业等合作,进行物流金融使得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要使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做好物流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处理,更好地促进我国物流企业、金融业等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一、物流金融的风险识别
物流金融领域中,有很多风险因素,有些因素是相对独立的,有一些因素间是相互作用的,要科学的对物流金融风险进行评价,进而明确科学的风险评价标准。
1.融资企业的风险
当前,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他们更喜欢与自己了解的,并且彼此间存在长期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合作,将物流资金等服务提供给中小企业,之所以物流企业会这样做,主要是这种做法能够很好的避免物流风险的出现。评价物流企业信用等级时,主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运营能力,以此作为定性标准,评价标准主要分为三种,即优、中、差。若融资企业连续运营三年,其信誉等级被评为“优”,如果经营没有满一年,则被评为“差”,若融资企业处于“优”与“差”之间即为“中”。融资企业提供资产回报率,[1]物流企业结合融资企业的物流信息,明确出存货周转率。其次是融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将连续盈利能力作为定性标准,若企业连续三年持续盈利,则评为“优”,若企业连续经营三年中,少于两年盈利,则评为“差”,若连续三年经营中两年盈利,则评为“中”。第三是融资企业的偿还能力。将企业的稳定存货作为定性目标,若最近一年中,第三方物流存货的规模中,融资企业是稳定或者升高时即为“优”,或存货的规模浮动大,即为“差”,二者之间则是“中”。[2]最后是企业的信用。当前我国企业的资信评级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第三方物流企业无法通过比较少的成本获得融资企业的信用评定等级,只能将以前的合作记录作为参考,进而统计企业的履约率,将这一标准作为企业执行合同的重要标准。
2.建立物流金融风险指标系统
当前我国的银行政策比较稳定,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者承担着物流金融风险,影响金融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融资企业以及抵押物自身两种,因此需要有完善的物流金融风险指标系统作为保障。
3.检查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
尽管人们依据践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和教训,对模型进行优化,进而形成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要使这一指标体系能够更具专业性,并且可靠,就需要做好对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的检查检验工作。
二、物流金融的风险评估
物流风险的评估工作,其实就是在物流金融分先识别时,对风险因子完成量子化分析,物流金融风险评估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后风险的处理。在物流金融风险评估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风险评估的模型
对风险评估模型建设时,网络层数、网络拟合度与节点数之间呈现出的是正比关系,要提高拟合度,虽然可以对网络层数进行增加,但是这会使得网络更加复杂,也使训练的时间增加。因此可以使用能够通过拥有一个隐含层的具有三层BP的神经网络,其主要的特点是BP算法,也就是梯度优化方法。[3]一般情况下在修正网络权值和阀值时,需要使用表现函数下降最快的方法进行。
2.获取风险样本数据信息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采集样本数据,建立物流金融风险样本数据收集表,使得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模型能够顺利实现,并提高模型的可靠性。采集表中的数据徐亚尽可能详细具体,并且需要细致的划分风险样本的高、中、低风险。对于采集到的样本数据需要进行科学的整理,并录入,对风险样本数据进行汇总,从而构成完整的物流金融风险样本数据表。
其次需要对样本进行处理。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中涉及到很多定性以及定量标准,但是这两种标准中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与神经网络的数据输入需要不相适应,所以需要加强训练网络的收敛性。要预处理输入风险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归一化和模糊化处理的方法。
三、物流金融的风险处理
1.回避风险
在物流方案执行过程中,会存在潜在的风险,进而产生不利的后果,因此为了减少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可以选择风险比较小的方案,进而能够有效的回避风险,结合物流企业的自身实力采取有效的风险回避的方法,尽量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
2.预防风险
在防范风险时,需要找到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风险因素以及出现的几率得以减少,防止出现严重的损失。具体操作时,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使其更具责任感,进一步优化物流企业的工作制度,避免出现财务风险,使得物流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3.承担风险
承担风险也是风险自留,在物流金融实践中,第三方物流一般都是被动的承担风险,业务开展前,物流方能够认识到融资方抵押物的风险,但是不能准确地预估风险,致使预防措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业务往来中,不管是何种业务都会存在风险,有了风险才会有收益,因此需要有效的承担风险,增加企业收益。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物流金融风险不断发展壮大,很多相关部门的研究以及投入水平也逐渐增多,能够更好地对金融危机进行应对处理,使得物流企业能够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和水平。相信未来,物流金融将会呈现出新的形态,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一、现金流管理概念
(一)现金流与现金流管理
广义上的现金指的是现金及其等价物,而在财务上还包括了企业项目中的投资变现等非货币的价值。现金流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运营活动中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资源流动,包括投资和筹资中的资源流动。现金流的管理指的是通过对上述资源流动原因的分析总结,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战略性支持。
(二)现金流管理目标
现金流管理的目标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关系。具体而言,现金流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对企业现金流动的科学化管理,实现企业的财务战略规划,继而实现公司总的战略目标,让公司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三)现金流管理的特征
1、独立自
现金流管理的自规定了但凡与现金流入、流出有关的经济活动,管理者有充分的自对其管理或干涉。
2、分期性
现金的流入流出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因此现金流的管理也应该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实际中,通常是划分出与资金流通时间一致的一段段时间来分期管理。
3、不确定性
现金流的管理中,其所处的内部与外部环境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无法预知资金会在何时进行流动、为什么流动,因此现金流的管理要时刻关注环境变化对现金流的影响,从而及时调整战略规划。
二、现金流管理对财务战略管理的影响
企业财务的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投资、筹资、股权三种活动中,因此现金流管理对财务战略管理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一)现金流管理对投资战略的影响
投资战略的实质就是将现金投入到其他项目资产中增殖,来获得更大利益的过程,投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金流管理在投资战略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将企业盈余现金投放到其他项目与资产上等待增殖;二是对各项目的现金存量及时调整监控,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当各个项目、资产之间的比例达到最优结构时,企业获得的利润就最大。实现最优化结构的过程就是现金流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投资战略实施的过程。在短期内,一般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环境都视为稳定的,现金流的管理主要是保证现金持有量的稳定而不需要改变原来的的资产结构;在长期内,不能无视环境变化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必须及时对投资项目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和调整,始终以最优化资产结构为目标。
具体来说,首先应该观察记录各项资产的现金流量并对其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其次应该根据企业中的投资战略、财务管理战略调整现金的数量及资产结构;最后必须对已经确定好了的资产结构的现金流做及时、有效的控制。
(二)现金流管理对筹资战略的影响
筹资战略是为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去外界筹措可靠的现金流支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市场部的业绩甚至整个企业的资产水平。现金流管理对筹资战略的影响,在筹措到资金前,要科学分析市场动态与行业走势,保证资产结构的最优化,如筹借成本较低的资产代替成本高的资产,提高筹资利益;筹措到现金、资产支持后,现金流的管理还包括对利息与本金的偿还操作债券股票的抛售回购等。
现金流管理在筹资战略中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是要为企业筹集满足运营需求的资金,保证公司在生产运营、员工待遇、投资活动等方面对资金的需求;二是要降低筹资成本,筹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三是要规避筹资风险,资金的来源不同,其风险也是各异的,在企业的经营风险过高时就该采取较保守的筹资方式,控制企业总的运营风险。
(三)现金流管理对股利战略的影响
股利战略指的就是财务管理者根据企业财务状况、环境、盈利状况对企业的股权进行合理分配来配合企业总战略的实施。现金流管理在股利分配上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是要保障企业股东的利益,平衡各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二是以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战略为主,提供足够的现金来保障企业的扩大化生产;三是以稳定股票价格为主,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
在股利分配中是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现金流出的,它只是企业所有者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因此现金流的管理在股利分配上主要起到的是分析平衡作用,合理的股权结构才不会引起公司现金的流出而是流入,在实际管理中要利用好现金流管理对债务变化的衡量。
三、结束语
把现金流管理作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切入点和核心点,不仅有助于企业资产运作的顺畅、资本投资的利益最大化,也有利于企业内部利润的合理分配和企业中战略规划的实施,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一)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风险大 在直接融资上,现行的上市额度管理机制决定了中小企业很难争取到股票上市的机会;在发行企业债券上,因发行额度小也难以获得;中小企业由于本身资金有限,信誉度低等原因也难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所以中小企业要获得外部资金,需要担保,或者以并不富有的资产进行抵押,使得外部融资风险相当的大。
(二)中小企业更多依赖内源融资 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比大企业更多地依赖内源融资。中小企业一般建立的时间较短,缺乏外源融资所需的信用记录和合格的财务报表,信用保证能力差,难以得到外部投资者和银行的信任,因此,只能主要依靠业主的出资和企业的内部积累来滚动发展。在外源融资方式上,中小企业更加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主要依赖来自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表现出规模小、频率高和更加依赖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的特征。
(三)长期投资比率低下 中小企业由于内部资金相对紧张,外源融资大部分是短期融资,很少有长期闲置资金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权和债权,经济灵活性也要求其资产具备更强的流动性以应付不测之需,因此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金融负债比率高,自有资金比率低;短期金融负债占总负债和销售额的比率较高,长期投资比率十分低下。
(四)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低,资本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资金使用缺少计划,经营急需资金捉襟见肘,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同时,中小企业负债比例较高,对未来经营与财务的影响大,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较大;中小企业对日常现金缺乏管理,流失、浪费严重,存货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风险较大,三角债务复杂。
(五)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复杂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有很大一部分源于企业现金流管理上的缺陷;加之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经营的单一性,规模的有限性,组织结构简单,资金来源有限,使得中小企业对财务风险尚未充分的认识与关注,因而,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形成更加容易,并且形成原因复杂,从而引发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更大。
二、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现金流特征及财务风险控制方式
篇10
(一)现金流量管理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对企业来说,现金就是企业的“血液”,始终贯穿于一系列的企业经济行为,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根源,是企业资本运转的出发点。企业在进行投资、筹资、日常运营、利润分配等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现金。可见对企业而言,管理现金流量日益成为企业资金流转的核心课题。由于企业的经营处境、盈利形式和对市场变化做出的反应都与企业现金流量有亲密的联系,所以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相当有利于提高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为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或支持。
(二)现金流量管理的地位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
纵观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发展的历程,从企业购进材料支出各种现金、非现金费用,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金投入,以及到最后生产出产品并销售出去而获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过程,就是现金到现金的资本循环转化的过程。假如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现金流出现不可改善的异常,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少的亏损,甚至直接导致企业破产清算。不过现在企业已经加强了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要求。由此可见,现金流量管理的地位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才能进一步有效控制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的财务风险。
(三)现金流量管理的好坏影响着最终的企业管理目标
依据财务管理的分层理论,可以简单地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按主体划分为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其中财务经理财务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即财务管理,直接管理着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股东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现金流量来实现。通过现金流量的管理可以使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决策更加的合理和有效。
二、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多企业都处在经营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企业目前或未来可以利用的现金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当下而言,我国企业发展的状况令人担忧,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现金类资产的不足。尤其是在前年银行出现钱荒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向银行贷款都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由于信贷额度紧张,银行议价能力普遍较强,使得很多中小企业仍然贷不到款,只能转向民间市场,而这很有可能增加了企业的偿债风险。此外,我国长期的“利润至上”思维模式干扰着企业的进步,如有些企业片面夸大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甚至采取操纵财务信息,以求给人们传递企业发展良好的信息,最终造成企业有利润而账上没钱的尴尬。有鉴于此,企业必须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应进一步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具体而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第一,目前,尽快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迫切想得到的,而实现规模经济就必须改善企业自身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往往需要庞大的现金流量作为其后盾来完成企业自身经济规模的转变。然而很多企业熬不过这种诱惑,常常只是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营销,而这会大大制约企业现金储备的增长,给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带来长久的风险。就拿三星与苹果来说,三星的广告随处可见,但其高端手机的销量始终差苹果一截,结果造成苹果的现金储备富可敌国,使苹果有充足的现金来不断改善自身产品的体验,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市场主导地位。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必须做好现金流量的管理,重视其地位,以此来强化企业竞争力。
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为了在未来获得一席之地,就得不得不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此目前企业普遍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的一种或几种。但是,在企业实现的这些战略起作用之前,常常需要的资金是大量的。从根本上来说,不单单是企业目前正在或者计划实行的这些战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其他战略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来支持企业发展,这就使得企业无法避免的面临现金短缺的威胁。对于此,可以说现金流是企业断然不可以少的资源,就像母乳对于婴儿,同时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战略储备。为了企业的发展,必须时刻对现金流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管理。因此,对于许多企业的发展,现金流量的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第三,除了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外,企业的市场地位也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据某研究机构披露,在发展比较缓慢的市场中,企业的现金流量往往与其所在的市场份额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占比越高企业手中所拥有的现金流量就越多。相反,如果企业处在一个不断壮大的市场中,不论其市场份额的多寡,企业从市场中所获得的现金流都比较低。假如企业目前正好面临着这样的市场处境,那么企业更应该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努力使企业摆脱自身所处的困境。
三、现代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措施
(一)强化对现金流量管理的认识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和社会大众应充分领悟到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意识到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一部分,与其他几张财务报表紧密联系而又相互不可替代,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企业应将现金流量管理同其他财务管理工作区分出来,并放在首要位置。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日常现金流量管理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二)积极培训财务人员,加强其职业素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现金流量表来说,其编写的内容相比以前更加复杂了,要求也更加严格,而这恰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因此,企业应加大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来培训企业的财务人员,如定期举办财务知识讲座、内部员工轮岗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团队,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始终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和时代的潮流,为企业的不断壮大提高坚实的基础。
(三)编制现金预算,加强日常管理
现金预算是企业日常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内容,现金预算是通过编制资金预算表,并对过往的现金预算执行率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并分析原因和改善,从而不断强化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
(四)强化报表的多维度比较
篇11
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对资金的周转活动的运行,其中包括对资金输出的差额管理、对企业资金的利润分析管理等等。现金流量管理体系主要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于信息的输送和搜集产生的规范优化体系。对于企业来说,现金管理体系是和企业管理运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紧密连接的,其产生和存在是必然的。因此,有效利用现金流量管理制度,必须要以企业的总体目标为出发点。由于企业本身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管理运作的弊端产生。面对这些弊端,企业要首先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对运转的不稳定性及时注意观察,及时做出管理和优化[1]。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现金流量的有效管控
对于当今企业实行现金流量的有效管控,可以加速企业管理的合理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大,市场国际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家之间的企业竞争,国家内部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要立足于当前经济形势,对于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自身的财务水平做出详细的评判。只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才有利于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2]。
(二)企?I现金流量的政策管理
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政策,便于管理者对企业自身财务的输出情况详细掌握,从而依据当前现金流量水平做出及时的政策优化和管理。由于市场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会对企业自身的运作和发展存在相应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政策,以适应市场发展变化需要,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3]。
(三)企业现金流量输出的监管
企业现金的流量具有宽泛的途径,因此要及时地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监管和掌控。企业对现金流量体系的管控,要尽量抑制输出大于收入造成的财政收支不平衡,出现企业财务债权情况。如果企业的债务数额巨大,却没有按时归还,那么企业的财务状况将受到严重影响,将面临破产的风险。由此可见,对企业资金流量的输入和输出进行适时的监管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要素[4]。
二、企业财务运作体系中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
(一)现金流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财务运作的关键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体系的有效协作,而企业财务体系的有效运作离不开现金流量管理的参与。现金流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企业财务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而现金预算是现金流量管理的关键部分,和企业的其他预算部分具有紧密联系。只有不断完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企业才能最大化地对资金进行分配和运作,把资金合理运用到最具需求的环节[5]。
(二)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
现金流量是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财务支出和收入水平的体现,其可以对现金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和做出整理。因此,财务的管理体制改变,不会对现金流量管理产生影响。现金流量管理具有科学的共性,因此企业现金流量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体系完善的标准,来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行。
(三)对企业财务情况评判的体现
现金流量体系的运作情况,可以及时反映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因此企业在开展新项目时,应对企业的资金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对资金的周转能力和债务承载能力做出判断,从而做出合理化的计划和目标,进而展开企业发展新项目,增加企业竞争力。
(四)财务管理核心体现
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核心。现金流量的走动存在于企业的每个环节和部门,在日常运营中企业进行新项目的投资、融资,都是现金流量运作的体现。在资金流量管理体系中,现金的净流量也是现金流量的一种体现,现金净流量以一种客观信息存在,是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的主要体现,也是企业发展能力的关键体现[6]。
三、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一)确立现金流量表的正确制作态度
现金流量表的制作是实行现金流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的疏忽,没有能够及时制作现金流量表格,因此导致一些企业的现金流动和支出情况没有很好的记载,导致企业资金管理系统中财政体系发展不平衡。因此,企业要对现金流量表格的制作要给予足够重视,普及流量表格制作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财务人员参与财政表格的制作;制订合理的资金输出计划,避免陷入财政危机。由此可见,企业资金流量管理表格制作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性[7]。
(二)分类和预算体系的优化管理
企业的正常发展离不开预算和分类体系。只有具备良好的运算和分类体系,企业才能得以正常运作,企业的资金输入和输出体系才会完善。因此,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分类和预算体系,对企业的资金走向做出合理的管理。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把分类和年预算体系落到实际,让企业的资金运作有合理化的计划,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和必要环节。对于投资类型的资金输出也要进行详细的统计,包括季度的资金流动、年资金流动情况等[8]。
(三)促进资金运转,减少运作压力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从部分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存在融资的难题。而企业要保证现金的流量支出正常运作,坚决不能采用违法手段进行集资活动。如果企业采用这种方法,企业的融资将变为泡影。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企业的资金筹集工作较为频繁、缺少集资的条件、没有相应项目,现金在企业滞留时间较长等等。其二,对资金需求的夸大其词。企业夸大自身的资金需求,过多集资,不能有效利用。虽然企业表面上资金很多,但是不能有效利用。其三,企业集资的需求和发展计划不符合。其四,企业集资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协调。企业集资过多,却没有可以投资运作的项目,因而造成资金运作不协调,发展缓慢。
(四)加强企业账款回收的效率
销售部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部门,也是资金运作活动较大的部门。因此,企业要优化销售部门资金管理的制度,规范企业销售部分的资金运作活动。销售部门人员自身也要严格要求,在做好日常工作活动后,及时为客户群体展开优惠活动展示,以获得预付款等定金。销售人员也要对应该收入的款项,及时催收或者给予最低期限来保证账款回收的有效性。对于不能够及时归还资金的客户,企业应制定完善监管体系,给予相应期限。如果欠款时间过长,就要采取相应措施,情形严重的可以与其取消合同。
篇12
现金流量(Cash Flow),是现代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企业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Cash in Flow)、现金流出(Cash out Flow)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即一定时期企业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总的说来,公司流入的资金与流出公司的资金在一定期限内二者的差值是正的,证明企业目前的现金流量情形良好;差值是负的则证明企业的资金链有断裂的可能。现金流量管理(Cash Flow Management)的目标是为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与评价等手段对企业在当前或未来一定期限内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数量和时间进行一种客观的,系统的管理活动。现金流量管理的实质就是实现企业现金流动最优化。现金作为企业资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的“血液”,它贯穿于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各种信息;企业的“血液循环”流畅,则进一步证明企业的“造血功能”运转良好,那么企业的现金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循环不停的为企业带来新的增值,最终为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打下了强大的根基。
二、现代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由于实行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大部分企业的资金都来自于银行或者财政局,而且企业那时只需要编写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而如今,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涌进,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不断扩大了自身管理、经营与投资的权利。九十年代初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了企业必须制作现金流量表的要求。随后的二十世纪末,财政部了具体的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没过几年又对其编写的内容和要求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与简化。在这个权责发生制大行其道的今天,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表依然没有被淘汰,说明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金流量管理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对企业来说,现金就是企业的“血液”,始终贯穿于一系列的企业经济行为,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根源,是企业资本运转的出发点。企业在进行投资、筹资、日常运营、利润分配等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现金。可见对企业而言,管理现金流量日益成为企业资金流转的核心课题。由于企业的经营处境、盈利形式和对市场变化做出的反应都与企业现金流量有亲密的联系,所以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相当有利于提高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为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或支持。
2.现金流量管理的地位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
纵观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发展的历程,从企业购进材料支出各种现金、非现金费用,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金投入,以及到最后生产出产品并销售出去而获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过程,就是现金到现金的资本循环转化的过程。假如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现金流的出现了不可改善的异常,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少的亏损,甚至直接导致企业破产清算。不过现在企业已经利益加强了对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要求。有此可见现金流量管理的地位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才能进一步有效控制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的财务风险。
3.现金流量管理的好坏影响着最终的企业管理目标
依据财务管理的分层理论,可以简单地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按主体划分为资投者财务、经营者财务、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其中财务经理财务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即财务管理,直接管理着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股东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现金流量来实现。通过现金流量的管理可以使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决策更加的合理和有效。
三、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多企业都处在经营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企业目前或未来可以利用的现金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当下而言,我国企业发展的状况令人担忧,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现金类资产的不足。尤其是在前年银行出现钱荒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向银行贷款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由于信贷额度紧张,银行议价能力普遍较强,使得很多中小企业仍然贷不到款,只能转向民间市场,而这很有可能增加了企业的偿债风险。此外,我国长期的"利润至上"思维模式干扰着企业的进步,比如有些企业片面夸大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甚至采取操纵财务信息,以求给人们传递企业发展良好的信息,最终造成企业有利润而账上没钱的尴尬。有鉴于此,企业必须重视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应进一步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具体而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1.目前,尽快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迫切想得到的,而实现规模经济就必须改善企业自身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往往需要庞大的现金流量作为其后盾来完成企业自身经济规模的转变。然而很多企业熬不过这种诱惑,常常只是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营销,而这会大大制约企业现金储备的增长,给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带来长久的风险。就那三星与苹果来说,三星的广告随处可见,但其高端手机的销量始终差苹果一截,结果造成苹果的现金储备富可敌国,使苹果有充足的现金来不断改善自身产品的体验,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市场主导地位。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必须做好现金流量的管理,重视其地位,以此来强化企业竞争力。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为了在未来获得一席之地,就得不得不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此目前企业普遍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的一种或几种。但是,在企业实现的这些战略起作用之前,常常需要的资金是大量的。从根本上来说,不单单是企业目前正在或者计划实行的这些战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其他战略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资金来支持企业发展,这就使得企业无法避免的面临现金短缺的威胁。对于此,可以说现金流是企业断然不可以少的资源,就像母乳对于婴儿,同时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战略储备。为了企业的发展,必须时刻对现金流的的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管理。因此,对于许多企业的发展,现金流量的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3.除了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外,企业的市场地位也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据某研究机构披露,在发展比较缓慢的的市场中,企业的现金流量往往与其所在的市场份额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占比越高企业手中所拥有的现金流量就越多。相反,如果企业处在一个不断壮大的市场中,不论其市场份额的多寡,企业从市场中所获得的现金流都比较低。假如企业目前正好面临着这样的市场处境,那么企业更应该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努力使企业摆脱自身所处的困境。
四、现代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措施
1.强化对现金流量管理的认识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和社会大众应充分领悟到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意识到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一部分,与其他几张财务报表紧密联系而又相互不可替代,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关系。企业应将现金流量管理同其他财务管理工作区分出来,并放在首要位置。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日常现金流量管理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2.积极培训财务人员,加强其职业素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现金流量表来说,其编写的内容相比以前更加复杂了,要求也更加严格,而这恰恰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因此企业应加大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来培训企业的财务人员,比如定期举办财务知识讲座、内部员工轮岗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团队,使企业的财务人员始终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和时代的潮流,为企业的不断壮大提高坚实的基础。
3.编制现金预算,加强日常管理
现金预算是企业日常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内容,现金预算是通过编制资金预算表,并对过往的现金预算执行率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并分析原因和改善,从而不断强化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
4.强化报表的多维度比较
为了使企业自身利益得到长久稳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应对企业的日常运营状况进行详细地分析,从而做出客观、正确的决策。而现金流量表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对企业不同时期的报表进行分析,如:编制不同时期企业现金流量的同比、环比数据,绘制成折线图,研究其趋势。除此之外,企业的财务人员也可以那自身的财务报表同企业所在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的报表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企业自身的不足与优势。
篇13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现金流管理的作用
1.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在责权发生制下,企业盈利的计算往往存在人为造假,现金流计算有误,不能全面反应企业的盈利状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金流管理所遵循的原则是按收付实现制来计量现金流动,同实际资金的运转相同,采用现金流这种方式进行企业现金周转、资金支付能力、偿还能力情况的反应,可以全面的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公司的经营盈利状况,在进行新的投资、融资时提供决策依据。
2.为企业盈利情况提供依据
企业的盈利情况是通过责权发生制计算出来的,但是现金流是通过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在正常情况下,企业利润的增加,会使得企业现金流的增加,将企业的盈利利润与现金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企业盈利的具体情况提供依据,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更全面的评价,所以对现金流的管理至关重要。
3.为企业投资筹资提供依据
投资、筹资是企业为了实现更好的盈利而作出的行为。企业的投资,是为了企业将来更好的盈利而进行生产要素的投入,投资的多少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以及能为企业创造多少财富,与此同时,投资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资金风险;企业的筹资,是为了缓解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资金周转困难问题,进行的筹资或者融资行为。为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提供资金保障,企业通过对现金流的分析,作出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盈利评价,可以作为衡量企业投资筹资偿还风险的依据,使企业在降低投资筹资风险的同时增加企业的盈利。
4.为企业财务弹性作出评价
企业的财务弹性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环境变化作出评价,也可以作为企业利用投资机会能力的依据。在财务管理中,通过对现金流以及现金支付需要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现金流远远超过了需求,现金存在剩余,财务的弹性就大,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创造更大的利润能力就越强。
二、如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进行现金流管理
1.现金流管理的目的
现金流管理是通过对企业现金的控制,进而对企业各种投资融资等活动进行风险评估。现金是一个企业必备的资源,企业未来发展的活力重要表现就在于对现金流的管理,足够的现金支持,可以保障企业的良好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现金流管理措施
(1)对企业现金流做好分类和预算的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资金的富足与资金的短缺都不属于现金流管理的最佳状态。所以,对现金流的控制,首先需要财务人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对现金进行分类和预算,保证现金流的有效利用。例如,对企业现金进行管理时,财务人员根据企业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将现金流进行分类和预算,合理的保持现金存量,使其进行快速的市场流动,发挥有限资金的利用价值,这样的现金管理才能使现金流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2)合理投资
为使企业在未来能健康良性发展,企业的投资活动是关键,而现金流作为企业投资的首要条件,关系着企业投资的成败。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未来现金流量管理进行分析,制定投资计划,控制现金流的预算,保障企业的投资与企业投资收益。
(3)进行合理的融资,促进现金流的利用
正确合理的融资,可以保障现金流的有效利用价值,防止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资金成本承担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现金流转的过程中要预防不良融资行为的出现,不良融资行为会导致企业现金过量,资金就缺乏了利用价值,还会导致过多的利息支出、企业的机会成本等问题的出现。
(4)对来往现金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现金的正常运转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日常流动的资金管理不太重视,只关注到资金的总额与盈利额,这就导致不良现金流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运转,不利益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对来往资金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例如,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期进行规定,避免出现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影响这个企业现金流的运转。
三、结束语
现金流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观的反映企业的资金运行状态。所以,企业对现金流管理的重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发展,加强对现金流管理的认识,转变现金流管理的方式,以规范化的、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现金流的合理管理,全面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静.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西部财会,2012,12:27-29.
[2]杨迪.论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J].经营管理者,2014,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