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篇1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对待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1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基础低

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偏远地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这些都对民族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2产业结构不完善,工业化水平低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语言的障碍、地理环境及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滞后。

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虽有一定的工业主题,但是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工业生产还停留在粗加工生产环节,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研发能力弱,科技含量低。

1.3经济结构单一,传统经济形式占主导地位

这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制约瓶颈。在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与畜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很多少数民族的生计主要依靠简单劳动、传统技术和小片土地的结合,技术和资本极端缺乏。由于农业本身就是效益偏低的产业,而许多少数民族农业生产方式又多以家庭式小规模经济组合体为劳动组织形式,甚至许多还保存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农业产出的大小完全依靠劳动力投入的多少和是否风调雨顺。由于农业技术长期不变,农业生产工具落后,使农业生产率水平和收入水平都非常低下,辛辛苦苦一年的劳动成果仅够家人和自身消费。经济结构不但单一而且具有超稳定性。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民不得不把眼光放在开山种地、砍树卖钱上,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这些地区的经济陷入一种无序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且这种以种植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也导致了以传统农业社会结构为主的城乡格局,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摆脱贫困缺少必要的原动力,不利于这些少数民族发展能力的积累。

2.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人力资源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要研究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就要从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人力资源流动配置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

2.1人力资本存量低

少数民族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低,对人力资源发展已经是一个大的制约。加上较发达地区的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很多青年在接受完教育后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是留在当地工作。

国家虽然大力提倡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去,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激励等机制没有健全,人才市场的发展比较落后,许多人才供求密切相关的配套制度,如户籍管理制度、商品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都影响人才的去留。

2.2发展落后,吸引力不大

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匮乏,与发达地区相比,人才的生活条件、经济待遇、成长空间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导致很多人才不愿去这些地方工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人才往民族地区去,虽然这些政策吸引了一些优秀人才去到民族地区,发展当地的经济,但是从数据上来看,真正留下来的很少。

2.3发展意识薄弱

少数民族群体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思想陈旧,习惯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所以他们很多人仍对教育的意识不够清晰,很多人认为只要小学毕业就可以了,初中、高中的教育史没有必要的,导致文化层次普遍较低。

2.4人力资源开发成本高

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加上居民教育意识薄弱,所以整体的素质都不是很高。以贵州岜沙为例,整个村没有一个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高中教育只有3人,绝大部分人都是小学及以下的学历,他们也没有能力让自己或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样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投入的成本也就随之增加。

3.人力资源发展落后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的表现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经济的制约因素,不管哪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与人力资源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的落后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3.1人力资本素质低下,科技推广难

经济增长要以高产为基础、以优质为生命、以高效为目标。而这些却与高文盲率、思想保守、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对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和推广有着天然排斥性的人相违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尝试推广一些先进的生产方式,可由于民族地区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对于知识的领悟和掌握能力偏低,这就导致了科技推广难已发展。目前,仍有很多民族地区采用原始的耕作方法。

3.2人力资本的单一,导致其他产业发展缓慢

民族地区的人民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的知识体系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世代口口相传的耕种知识。民族地区其他技能培训相对缺乏或者难以实施,导致人力资本相对的单一,缺少能够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力,这就导致了其他产业难以发展。

3.3 人力资本使用不合理,剩余劳动力无法投入经济发展

由于劳动力存在改变职业的障碍,改变工作环境和地点的障碍。再加上人们的思想保守,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即便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也无法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些,都会导致劳动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层次上的禀赋不合理,直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4.发展人力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不仅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了解了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我们就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快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让它更好的作用于经济发展。

4.1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基本素质

针对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情况,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儿童入学率, 特别要改善青海省少数民族女童的受教育状况,防止新文盲人群的产生。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实现12年基础教育,加速普及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在极度落后地区,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对教育、科技进行重点扶持和倾斜。政府应改变教育投资方式,拓宽办学资金渠道,加大对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4.2建立专业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生产者知识水平构成低甚至普遍缺乏教育的现实情况,应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来加速教育的普及,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下岗职工与富余职工的开发与培训,进行职业开发与转移。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职业教育,进行实用技术的职业培训。

4.3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

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必须要多元化,政府、企业、社会都要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把企业和社会从人力资本的无偿占有者转变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企业和社会都要自主进行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国家财力有限仅靠政府投资办教育是不现实的,必须实行人力资源投资新模式。必须突破单一的国家办教育的模式,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和公民个人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建立政府、社会、单位、个人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投资新模式。

结论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作用发挥,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才可占领经济市场的制高点,并得到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启虎.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M].知识经济,2010.23,8.

[2]杨红英.少数民族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开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0-22.

[3]温国政.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19-26.

[4]马丽娟.再谈民族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1.6.

篇2

一、前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是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民族性格和特点,体现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风貌、礼节和传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每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和地区宝贵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重视,因而,从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价值和作用不可估量。然而,尽管近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使少数民族文化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其他发展较快地区。他们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却在茫然和落后中无法找到有效的发展道路。

为此,我们根据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条件及调查对象的典型性,选取了中国北镇满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龙胜壮族自治县和孟村回族聚居区等四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典型调查,试图深入实际,从多个不同层面探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并进而探求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典型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田野调查法而开展。

二、典型调查分析

(一)关于问卷设计和调查的简要说明

为获取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在本次典型调查中,我们分别针对当地政府调查对象和民众调查对象设计了政府问卷和大众问卷两种类型。问题的设计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个人或家庭在寻求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中,其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的选择的影响;二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发展方式的影响;三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产业中文化的渗透、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等。此次典型调查在四个典型调查地区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发放政府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发放大众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同时,课题组分别在当地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随机访谈。通过对实际调查问卷和访谈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我们获得了对论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可靠依据。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个人生存发展的影响作用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个人的生存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有53.8%的受访者表示民族文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较大,其中12.8%的人表示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独立的经济主体,每一个人都需要对本民族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人们的影响更是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和深入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发展却仍十分落后,这与当地人民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加以良好的利用有一定关系。

1.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及特色欠缺深入了解限制了人们的职业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大多依托旅游业,主导产业为手工艺品制造业、民族文化业、自然资源开发业等,然而当地的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并没有对其加以全面合理的利用,职业的选择方面也没有根据地方特色,选择能有效带动地区发展的行业。

在对于当地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中,过半的受访者表示只是部分了解,甚至还出现了表示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而对于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形成的大量特色文化半数以上仅集中于旅游文化方面,对其他如建筑、自然等则了解不多,具体如下表2所示。由于对民族文化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就无法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由此当地人们在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方面便受到了限制,反过来也削弱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表1 人们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2 人们对当地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

2.“掏空”式文化资源的利用导致近半民众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这些与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采取的是“掏空”式的文化资源利用方式,民众对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大多呈现不满意的状态。由下图1人们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显示,40.9%的受访者认为当今的发展只是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25.7%的受访者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不完整、缺乏侧重点,由此看来人们普遍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自身福利的显著增加,因而他们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而同时,调查显示也有超过半数的个人表示愿意对民族文化资源和产业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如下图2所示),但是由于没有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中看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因此,缺乏具体的开发和利用思路,另外还有43.6%的人表示无所谓或者不愿意参与开发。

图1 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图2 个人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意愿

3.偏低的文化水平将个人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

受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使得个人无法实现高度化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能将自己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从我们对民众收入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35.9%的受访者通过经营农副产品获得收入,28.2%的受访者经营服务业,而他们年收入不到1万元的高达53%。由此看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受文化教育水平偏低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多数人从事着世代相传的传统农副业、手工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而对于如何创新性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将文化转变成财富,大多数民众则缺乏思考。

(三)少数民族文化在当地政府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影响作用

政府是发展经济的“有形之手”,文化作为无形资源的存在和经济软实力的核心,对政府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作用不可能自发产生,只有当地方政府具有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自觉和其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民族文化才能在政府制定本地区相关经济发展的战略中产生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典型调查,我们发现的却是如下四种主要情形。

1.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文化产业无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四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他们缺乏的正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意识自觉及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只是把重点集中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下表3来看,政府成员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持大力支持态度的仅占21.47%,持中立态度的占了64.92%,超过13%的人漠不关心或极力反对。

表3 政府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态度

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意味着即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发展文化产业却不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更多的是以环境为代价向自然资源索取回报,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也或者在缺乏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富余的劳动力纷纷奔赴外地打工,而本地经济却持续处于落后状态。

2.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无视使民族文化节成为活动过场和形式

民族文化节是当地传统和民族风情最集中的体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作用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当地政府无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即使举办各类民族文化节,在内容上也趋于简化,流于形式,使文化节成为政府活动过场。下图3所示为关于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的多项选择,有高达64.1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宣传民族文化,仅有41.08%的人认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这不仅无法促进当地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而且还使民众表现出对文化节的愈加冷淡和不愿参与,进而形成对民族文化节作用的片面认识。

3.政府扶持政策的无力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混乱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当某种资源被认为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价值的时候,这种认识必然会投射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之中。然而,调查发现,有43.57%的当地民众不清楚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还有28.22%的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一般或较差,如表4所示。

表4 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扶持政策的模糊和无力,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混乱状况。下表5所示为对政府成员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结果。

表5 政府成员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由于政策的制定和宣传不到位,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并未感受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帮助,从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被大打折扣。

(四)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可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通过融合创新,使文化元素渗透于其他产业中,从而形成产业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不断延伸,使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应是如此。在典型调查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多数体现为在方式上都较单一,且影响作用发生在浅层次,对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未起到实质性影响。具体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1.盲目发展和散乱的产业链使少数民族文化沦为廉价谋生工具

对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40.9%普通调查者认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35.7%的调查者认为文化产业未成体系。同时,在对政府成员的调查中,33.33%的成员也认为当地各产业盲目发展,另有28.57%的成员认为各产业的发展不成体系。在我们所走访的地区也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品的生产大都是以个人为单位,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良莠不齐,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的设计、制作和销售各环节之间呈散乱状态,民族文学作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歌舞等文化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低下,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仅仅被当成是部分民众廉价的谋生工具。

2.少数民族地区几近空白的民族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相关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加强产业联系、提高产业效率、推动当地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文化在与相关产业和要素的融合发展中,将扩大产业边界,加强产业关联渗透,同时推进传统产品的丰富和升级。旅游、工业、农牧业、体育等传统相关产业都应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载体,在这些产业中创新性地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工艺、理念和创意等特色元素,将有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形态特征和市场需求,加速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并使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从而提升产业文化附加值,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但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四个典型地区中,其所拥有的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民族建筑、民族工艺和饮食等文化资源,多数是以简单的“硬植入”方式渗透于地方产业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将民族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采取在旅游观光活动中观看民族歌舞或开展主题文化节等较为单一的形式。这种简单的文化植入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的仅是浅层开发和利用,价值较低,更谈不上民族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

3.人才的极度匮乏,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本地区的“睡眠”资产

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都面临着极度匮乏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的人愿意投身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中,而在对未来的打算里,62%的群众希望选择去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民族地区人才匮乏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人大都年岁较高,而年轻一辈由于看不到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的前景而不愿投身其中,导致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越来越少,并面临消亡。同时,由于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且少数民族民众受教育程度不足,相关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也严重缺乏。由此,在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即便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也无法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睡眠”资产。

三、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立足于上述深入实际所进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必须利用好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生产力,使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这已成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本民族文化自信,深刻认知文化资源经济功能和市场价值

文化是兼具社会、宗教和经济功能的重要资源。与文化的社会和宗教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同,其经济功能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投入,将文化资源要素依托一定载体转化为具有文化精神内涵的有形或无形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获得回报。可见文化资源的价值来源于文化的经济功能,且文化的经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应该改变目前对本民族文化不重视和不甚了解的状况,通过积极的有意识、有目标和有规划的宣传和学习,无论政府或民众都应在观念上构建起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并在意识上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客观存在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一方面作为政府才能制定正确的促进本民族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核心动力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作为民众才能具有更多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谋求自己更好生活的内在动力。

(二)深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打造地区文化品牌

开发和利用资源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实现产业化发展,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品牌化经营。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不仅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撑,同时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散而乱的无序发展状态,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产品打造、渠道拓展、人才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相关产业政策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本民族文化产业深耕和地区文化品牌的打造,才能真正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本地区经济实力。为此,民族地区应首先明确本地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定位并制定发展目标;其次,有效整合本地区文化产业资源,确定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主题,在打造地区整体品牌形象下开发特色产品和市场,分别形成系列文化主题城镇,并使主题城镇连成线连成片;第三,应重点培育1-2家富有民族地方特色和具有竞争力的标杆和龙头企业,力争提高其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外销能力,逐步实现民族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三)借力科技和创意,努力推进民族文化的产业融合和产品创新

尽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低端,但必须看到产业融合是当今以致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特征,民族地区如果努力借力科技与文化创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多产业融合,将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创新性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民族地区应努力尝试挖掘、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精华,在整合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扩大与外界企业及相关机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并着力将科技因素和本民族文化元素充分结合,推进“创意”的横向延伸,使文化元素广泛渗入到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农牧业、体育业、现代服务业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以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与不同产业融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打造既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文化原创精品,从而真正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的优化发展。

(四)大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培养和引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核心资本,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与能力都有着特殊要求,而这种要求能否得到满足将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民族地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有效的人才保护、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保护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中的杰出人才,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民族文化特色人才培训,使少数民族文化薪火相传;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扶持、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的经营人、经纪人、策划人、制作人等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依靠他们搭起民族文化产品和市场间的“桥梁”,使文化产品在制造、销售和策划、组织、宣传、推介等不同环节都不乏“内行”的统筹和管理,以形成和提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正贤,杨艳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民族学刊,2011.3:28-35.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3]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3).

[4]金毅.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锁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12-14.

[5]陆祖鹤.文化产业发展方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7.

[6]董恒宇.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振兴草原文化产业.前言,2005.5:8-12.

[7]李炎,刘薇琳.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浅论.经济问题探索,2001.2:84-87.

基金资助: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连民族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ZJ12REYB009)

篇3

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建有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20个民族自治县(旗),1,173个民族乡。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1%。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自然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少数民族地区金融组织体系现状

(一)银行分布密度小,金融服务范围收缩

1、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收缩,服务缺位。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农、工、建等纷纷调整经营战略,将重点转向城市,而在民族地区的作用逐渐弱化。1998~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3.8万余家地县级以下基层机构,而且原主要承担农村金融服务的农业银行也转变了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呈现出明显的收缩趋势,在资源配置上对西南、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撤点。随着农行与这一地区的居民之间距离不断扩大,这一地区的客户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只能享受一些传统的金融服务,缺少信贷服务品种创新。

2、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没有延伸到少数民族地区。如民生、兴业、浦发、招商等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只在少数民族地区省会(首府)设机构,在市(地)、县一级基本没有设分支机构。

3、地方性中小银行难以承担重任。一方面地方性中小银行大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股权结构单一,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严重扭曲了公司治理,使银行产权约束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由于产权制度、管理体制以及对地方性中小银行监管相对滞后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积累大量的风险,严重地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银行的发展。加上地方性中小银行又把服务对象定在地方国有企业等优质客户上,这样以来,地方中小银行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提供的服务大大减少。

4、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定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较小,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业务范围的局限性造成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如农发行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农业产业化、农业开发等功能并没能运作起来。此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目前,除国家财政核拨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融资占其资金来源的80%以上。由于资金来源不足,政策性金融机构很难有更多资金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5、邮政储蓄银行提供服务有限。虽然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社区和农村乡镇都有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但由于邮政储蓄银行刚刚成立以及其业务范围的限制,目前除存款业务、中间业务外,只开办小额贷款业务,还无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民间金融活跃,但游离在法律之外。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金融主要形式有:一是自发的民间借贷。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最常见的形式,一般发生在亲戚、朋友、乡亲、邻里等关系熟悉的人之间,这种借贷形式是建立在共同生活而形成的相互信任基础之上;二是以各种“会”的形式或以私人钱庄、典当行等形式存在的民间借贷组织;三是以互助担保协会形式存在的金融互助组织。民间金融虽然缓解了少数民族地区资金紧张局面,但其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且使金融产品的供求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政府一段时间将其视为非法,限制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民间金融只能艰难地在法律缝隙间生存。由于缺乏法律保护和监督约束,少数民族地区由借贷引起的纠纷不断,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增加了借款人债务负担和金融风险。由于民间金融无法正规发展,其也难以有效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的资金需求。

(三)保险业务处于边缘境地。由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发展落后,尽管近几年寿险和财险业务有一定发展,但仅仅在城市有所发展,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发展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适合少数民族的农牧业的保险产品较少,特别对农作物的生长保险、牧兽的成活保险、农(牧)民增收保险等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另一方面人寿保险业务的发展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保险机构不健全,各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大多侧重于城市市场,真正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险种较少。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除了在城乡结合部和部分经济发展较好的郊区县有一定程度的拓展外,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直接融资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发展落后。直接融资比例低,上市公司数量少,筹资规模小,市场融资能力较弱。在少数民族地区尚无较大的区域性资本市场,证券化融资渠道不畅,证券发行量低,发行规模小。现在沪深两市的中小企业板块对象主要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很少。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县、乡镇没有证券交易网点,这一地区想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证券融资非常困难,因此这一地区无法进行直接融资,融资能力较弱。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选择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金融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当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并不是简单地进入新的金融机构,而是在提高原有金融机构质量的基础之上,增加这些金融机构的网点或分理处。一方面使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从政策角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继续保持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支农惠农的性质,大力改善其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范围。此外,随着村镇银行在部分农村试点的不断成功,加快村镇银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立也是增加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途径之一。

(二)拓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保险业务。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鼓励并补贴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织,对涉农保险业务实行再保险,建立健全统计分析、评估体系研究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对涉农保险业务实行再保险。

(三)规范民间融资,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直接融资力度。创新农村融资渠道,合理引导民间借贷支持“三农”发展。民间借贷是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的一项有力补充,为了更好地引导民间借贷规范运作,国家应制定出台政策,正确引导民间融资,稳妥发展信托租赁,开拓少数民族地区资本市场,逐渐培育农畜产品期货市场、农牧区产权交易市场等。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从数量方面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数量分别为63个、55个、61个,相对均衡,但西部地区幅员辽阔,面积远大于东、中部地区;从密度方面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密度分别为61.5个/百万平方公里、33.7个/百万平方公里、9.0个/百万平方公里,东部地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密度约为西部的7倍之多,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无一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足以说明这一点。

1.2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比重偏低

目前我国拥有4个直辖市,265个地级市,32个地区,共计301个非少数民族自治的地级以上城市,其中187个城市被纳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占所有城市的62.1%;同时我国拥有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却只有9个被纳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仅占少数民族自治州的30.0%,其中西部地区仅为22.2%。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公路客运枢纽比重偏低。

2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发展分析

2.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征分析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着中国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每个人的生活。经济全球化对于少数民族经济影响巨大。经济全球化为推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但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发展环境,其中尤以与发达地区在科学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日趋拉大为甚。由此导致了少数民族经济具有如下特点[3]。

2.1.1少数民族经济相对落后,与主体民族经济发展差距大

少数民族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收入水平不高,与主体民族经济发展差距大。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多民族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2.1.2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普遍缓慢

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从非经济因素来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缘劣势造成的经济关系的超封闭性;二是少数民族封闭的意识和落后的观念;三是少数民族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形成创新瓶颈。

2.1.3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大多数少数民族发展处于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有的甚至是游牧部落社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水平极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程度不足。社会发育程度低,限制了民族地区市场范围和分工的扩展、资本的形成及比较优势的发挥。

2.1.4经济结构单一,传统经济形式占主导地位

这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共性制约瓶颈。在大多数少数民族中,工业化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与畜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很多少数民族的生计主要依靠简单劳动、传统技术和小片土地的结合,技术和资本极端缺乏。由于农业本身就是效益偏低的产业,而许多少数民族农业生产方式又多以家庭式小规模经济组合体为劳动组织形式。由于农业技术长期不变,农业生产工具落后,使农业生产率水平和收入水平都非常低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要发展应大力发展特色经济[4]。

2.1.5少数民族在经济关系上对中央政府存在着较强的依附性

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对中央政府和对发达地区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依附性明显存在。如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粮食不能自给,要依赖于从发达地区调进粮食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尤其轻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的自给程度很低,要依赖于区外输入;少数民族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初级资源型产品,其市场指向主要在发达地区,即使是价格扭曲,存在“双重价值流失”的交易格局下,这种不平等的区际贸易仍然在发生。

2.2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发展特征分析

公路运输的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发展特征。

2.2.1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客货运输量相对偏低

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高山、高原等地,交通条件不便,与外界的经济社会活动相对较少,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社会发展阶段,从而导致了公路客货运输量相对较低的现状。

2.2.2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相对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相对落后,普遍存在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停车场面积等与站场发送能力不相适应的现象,站场建设用地不足,乘客舒适性难以保障。

2.2.3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站场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枢纽站场与管理部门、站场与站场、站场与用户之间,还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手段,未采用现代化的通信和计算机手段进行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网络,资源不能共享。公路运输枢纽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

2.3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技术及手段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山区,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还处于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由此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进而不能及时有效地引进并利用一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到交通运输中来,致使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业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相对落后,以至于影响到本地区公路运输枢纽的发展。

2.3.2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融资能力不强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政府经济紧张,人口稀少,出行需求不旺,客运市场惨淡的。上述种种导致少数民族地区进入地方政府无力投资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吸引民间资本涌入,民间资本不愿进入公路运输枢纽市场弥补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的恶行循环之中。资金来源渠道不畅,融资能力不强成为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客运枢纽发展的直接原因。

2.3.3交通人才匮乏

由于受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行业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社会影响力不够,人才吸引力不足等制约,交通人才匮乏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现象。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要发展,人才要先行。交通人才的匮乏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效率低下,现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症结之一。

3延吉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的启示

3.1延吉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

3.1.1客货运量发展预测

结合延边历年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现状,预测得到各特征年延边州客货运量及公路运输枢纽站场送量、吞吐量预测值。

3.1.2布局方案

根据公路枢纽客货运站场宏观布局和微观布局的理论方法,以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布局原则为指导,结合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考虑客货运交通的换乘换装衔接组织,在延边州客货运站场系统总体规模控制下,规划延吉、图们、珲春组合枢纽共计5个客运站和4个货运枢纽[5],分别是延吉东北亚客运总站、延吉东北亚客运北站、延吉西站综合客运枢纽、延边图们客运站、延边珲春客运站、延吉聚星物流中心、延吉朝阳川物流中心、延边图们国际物流中心、延边珲春国际物流中心。

3.2延吉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的启示

由上述规划可知,延吉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编制范围为延吉、图们、珲春三县市的城市规划区,相应规划站场建设已经得到交通运输部及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支持,但其农村公路运输站场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比重较高的和龙、汪清、安图等县市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则无任何资金及政策的支持,相应公路运输枢纽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困难。由此建议交通运输部应多吸纳少数民族地区首府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并给予更加优惠的资金及政策支持,同时交通运输部及所在省委省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非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及农村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的扶持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聘请国内权威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客运班线,打造信息平台,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安区、经济、高效、特色化发展。

4措施建议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然而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建设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低,很难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需要有特殊的政策和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因此建议如下。

4.1政府支持,出台优惠政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公路运输枢纽建设的征地费用迅速上涨,高额的征地费用也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应给予公路运输枢纽建设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土地征用、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实行政策倾斜扶持。

4.2加大政府投资,积极拓展其他筹资渠道

资金问题是长期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瓶颈”,公路运输枢纽依靠其自身的盈利能力目前尚不足以吸引到大规模的民间资本,客观上需要政府进行扶持,通过投入一定比例的引导性资金以增强其融资能力,同时应灵活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少数民族地区公路运输枢纽建设。

4.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科学研究

和技术引进工作,积极培养交通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多为高原、大山,沙漠等地形,自然条件较差,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诸多科学难题,需要进行前期的科学攻关研究。因此,应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交通科学研究力度,加快交通人才的培养,积极地借鉴、吸收、利用国际先进适用的技术。

4.4理顺机制,加强运营管理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运用管理机制不顺,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如何理顺投资、建设、营运和管理四个主体的关系。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将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成为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交通主管部门只负责对其进行行业管理。

篇5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城市化和社会化建设的进程中,市场的多元性和竞争的无序性以及文化交往的开放性都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首先,建设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是完善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是关系全体国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事业,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等方面。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直接与社会建设的质量相关联。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差异大,对于西北民族地区而言,更是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社会建设事业总体效能呈现较低发展状态。因此,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包括医疗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养老体系等各项体系和规章制度,才能为我国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其次,加强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是维护民族稳定的关键环节。民族地区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只有各民族地区共同和谐发展,才有国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才能安居乐业。加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就可以为人们提供这种安全感、幸福感和安居乐业的土壤,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最终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制度的福利。

最后,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核心主旨。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追求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中,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可以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最终实现社会整体公平和正义。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族地区发展缓慢,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地区自身发展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尤其是西北民族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但是,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发展现状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社保规模不平衡。统计资料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村民委员会的24%。?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对“保障”来说名存实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牧区原本收入低,养老金制度更是缺乏,90%以上的老人基本处于无社保,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第二,法制建设不完善。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来说,地方对于相关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会做出一系列新的规章,在遭遇年老、伤残、疾病、生育等风险后,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缺乏有效法制手段。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主要体现在缺乏责任追究机制和规章制裁办法,缺乏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运行的行政执法监督和司法保护制度等等。

第三,社工发展太缓慢。社会工作是当前社会建设的主流阵地,通过运用专业的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目的是协助社会中的贫困者、老弱者、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提高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但是在西北民族地区这样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数量较少,整体社会群体的意识也较薄弱,个人认识不足、岗位设置稀缺、资金渠道单一都是制约整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工缓慢发展的原因。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的对策探讨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建设社会保障政策体系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加强体系建设,既要发展民族经济,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尽快建立民族地^社会保障政策体系。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同时整合相关资源,拓展民族人才教育范围,加大社工人才培养,为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首先,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要适应当地发展水平。由于西北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方面不仅存在还将长期存在,因此要在保持中央政策一致前提下,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标准、水平方式等方面进一步调整,加大资金投入比重,要坚持将社会保障政策的理念和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深化,做到循序渐进发展。

其次,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要完善当地法制水平。最主要的是完善社会保障的立法,既要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但是也要扩大社会保障层次。确保广大农牧民都能够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监督机制法制化建设,保证社保基金合理运行。

最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要拓展当地社工领域。社会工作在新时期扮演者“上传下达、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一批懂政策、有方法、会田野的社工深入各个地区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扩充社会组织数量,吸引社工人才,完善社工队伍,弘扬社工精神。

篇6

我国西部地域广袤,涵盖重庆、四川、贵州等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左右;人口稀少,民族众多,呈多民族大杂居、少数民族小聚居共存局面;经济落后,发展极不均衡,西部各省人均GDP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占全国2/3左右,不到东部沿海地区的40%。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国家都对西部地区十分重视,制定实施了量身定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本文着力立足西部地区实际和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进一步发挥矿产资源等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可行性途径。

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是关键。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民族聚居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如下三个特点:

(一)西部民族经济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经济的发展具有其本质的一般规律,但因为西部地区普遍存在多民族大杂居或者少数民族小聚居等情况,造成了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理念极不一致,对发展目标的要求极不一致,对发展模式的选择极不一致,形成了各局特色的区域发展现状。

(二)西部民族经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生活习性,在制定各类政策时,都会十分尊重各民族的习俗、价值观,不高一刀切。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调控时,对各民族实行有差别的政策措施,也造成了各民族区域政策调控的不一致。

(三)西部民族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西部地区地域广袤,人口密度低,很多地方十分偏僻,各区域在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具有明显的政策差异性和经济基础,导致发展力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一,发展现状几部一致,如内蒙古地区人均GDP处于全国前列,新疆地区人均GDP处于全国中游水平,贵州地区人均GDP在全国垫底。

三、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措施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大力发挥西部地区的独特资源优势,创新完善发展机制,激发区域发展动力和潜力,增强整个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逐步缩小与中东部的差距,让各民族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于西部各区域来说,如何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是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跨越式发展虽要求经济发展呈现跳跃式增长,需要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的发展加速度,但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程,这是完全可能的。根据梯度开发模式理论,先发达地区可以很好地帮扶和带动后发达地区的发展,从当前实际也可以看出,近些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北上广等沿海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正视自身在产业基础、发展环境、人力资源、财力支撑等方面劣势,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中东部省市发展经验,而要根据自身的禀赋优势和发展需要,审慎分析,既不妄自菲薄甘愿落后,失去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又不能为了发展,唯GDP至上,忽视西部地区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好高骛远一位求大,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影响子孙后代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民族价值协调发展

作为党和政府,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各民族的齐繁荣、共发展。因而,在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要坚决摒弃“汉族中心主义”思维,把我们的认识和理念强加在西部民族地区,而应该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西部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人民的实际发展需求,实行对症下药式的发展措施。例如,我们应该从云南苦聪人的发展历程中吸取教训。云南金平县的苦聪人解放前一直游弋在原始森林中,保持着刀耕火种的习俗。1957年政府发现苦聪人后实施大量帮扶,建房造田,让他们走出原始森林,过上了和“现代人”一样的生活,但多年之后,苦聪人由于生活不适,重新回到原始森林。从苦聪人“出而又入”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经济决不能用一把尺子量遍全身,而应根据各民族的价值取向进行差异化的发展。当然,作为党和政府,引导各民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加大投入充分激发西部地区比较优势

由于历史和地缘因素,西部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受财力、政策、发展环境等所限,紧靠自身无法充分满足资源开发的要求。因而,在国家层面,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之上,统筹全局,根据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各自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加大教育、科技、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投入,解决西部地区的发展短板。其中,对科技方面的投入最为关键,也最为有效。从三次科技革命的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改变程度可以看出,科技的进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跨越赶超的最强有力的利器。西部民族地区应大力解放思想,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矿产等优势资源的转化过程,体现科技的“后发优势”,用全新的方式缩短工业化的时间,实现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四、结束语

作为正在高速、高效发展的西部地区,欠发展、后发达的局面逐步改观,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等等数效应已不断显现,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局面已基本形成。今后,只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突破,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与全国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篇7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 、稳定的增长,同时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总体上处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基本完成,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推进的阶段。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性替代更进和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仍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更进的趋势如下表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幅度较大,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整体略有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很快的提升。在各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期间,的的变化幅度尤为明显,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了35%,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32.8%,这显示了第三产业不断的替代了第一产业,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产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实现了重大的突破。除了关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同时,会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比重大部分还是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较全国水平还是处于较高水平,第三产业仍然滞后,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经济效应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状况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指标,因此本文在探讨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经济效应时主要从这两个指标出发,去研究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态势。

(一)产业结构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

为了考察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选择1990-2011年的少数民族区域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以及各地区的生产总值,经过统计分析的得出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率及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率,来体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拉动效应,如图1、图2所示。

从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的贡献率看,第一、二、三产业虽然都对民族地区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要大于第一产业的贡献。这两大产业实现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85%以上。这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民族地区,第一产业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还处于初级、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很难仅仅依靠第一产业来推动经济的增长,我国较发达的地区无不以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支撑的。

从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拉动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有限,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呈现较大的拉动率。2012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为51664.24亿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9%,与1978年的生产总值相比,增长了约159.6倍。其中内蒙古、广西和云南等省份的产值增速较为明显,2011年这三个省区的生产总值分别为14359.8亿元、11720.87亿元和8893.12亿元,与1999年的产值相比分别增长了11.3倍、6倍和5倍。其中内蒙古已经连续7年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一,经济总量超过广西,居民族省份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国家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得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逐渐的转换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动拉动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二、三产业将会有进一步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产业结构推进民族地区增加收入的效应

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收入形态角度看,农牧民的收入可以分为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统计年鉴,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金收入在农牧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的提高,从1978年的42.3%增加到2011年的87.5%,增长了约45%,实物收入从1978年的59%降到2011年的12%,在农牧民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小。

从收入来源角度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可以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各收入来源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在农牧民收入中的占比最大,其中家庭经营收入一直是农牧民收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趋下降。从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内部状况看,第二和第三产业收入在农牧民的收入中的贡献越来越大,第一产业比重的贡献反而逐年减少。

为了探究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民族地区收入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具有不同产业结构的内蒙古和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计量分析。数据选取民族地区统计年鉴1990—2012年的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产值(X1)、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产值(X2)和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产值(X3)作为变量,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Yt)作为收入变量建立模型:Yt=F(X1,X2,X3,…),由于自变量的数值比较大,在对因变量进行解释时,为了消除自变量波动性以及消除模型中出现异方差等现象,对自变量取对数。最终建立模型为:

LN(Yt)=β1LN(X1)+β2LN(X2)+β3LN(X3)+μt

其中μt是随机误差项,β1、β2、β3作为弹性系数,分别反映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居民收入的影响程度。采用 Eviews6.0 软件估计结果分别如下:

lnyt=0.00425+0.3905lnx1+0.3327lnx2+0.2715lnx3

其中(1)为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回归结果,(2)为地区的回归结果。从两个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多元回归模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三次产业对我国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具有显著性。三次产业的产值能够对内蒙古地区人均纯收入的 99.56%作出解释,内蒙古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对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为 39%,是三次产业中对收入贡献程度最多的一个因素,由此可见第一产业在部分民族地区还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收入的贡献为33.27%和27.15%。对于地区来说,第三产业对收入贡献49.52%力量,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贡献相对较小。这也充分说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同,对地区收入的贡献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应在保证优势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优化民族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拓宽民族地区的收入渠道。

三、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虽然在经济和收入上为我国民族地区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但是我国民族地区产业与东部地区相比,产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各省区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主要存在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持续更替,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很大

2012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出7.2个百分点。如新疆、广西和云南第一产业的比重达18.7%、17.46%和14.86%,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0.05%,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在东部,北京和上海的第一产业比重低至0.8%和0.65%,可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仍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二)第二产业比重仍较低,工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2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187395.2亿元,第二产业中主要支撑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分别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5.8%、14.2%。相比之下,我国民族地区八省中,除内蒙古外,各地区工业增加值都低于全国水平。尤其是地区,第二产业的比重仅有34.3%。因此,我国民族地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仍需进行深层次调整。

(三)各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产业要素间作用不强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各次产业发展出现分层的状况,各个产业间的优势要素不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内蒙古、宁夏等以工矿业为主要发展产业的地区,由于矿产资源的优势,第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却继承了早先工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与科技、管理等要素的协调性差,也没有带动产业的上下游之间的合理布。由矿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未推及第一和第三行业的发展。

(四)科技、人才等因素没有得到重视,第三产业发展仍滞后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三次产业中的科技含量都偏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还停留在依靠自然资源的落后时期,加工工业的设备比较低端,致使产业产品结构更新、技术结构升级缓慢。由于科技理念以及人才的缺乏,传统的第三产业比重过高,新兴服务业比重很低。2012年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东部和全国低2.2和6.1个百分点,严重的影响了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五)缺少支柱产业的支撑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生产效益不高,基础薄弱;第二产业发展固然迅猛,但是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做支撑;第三产业由于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匮乏,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在对民族地区进行总体和分产业的格兰杰非因果检验中,第三产业对第二和第一产业的推动力也不明显。着力推进各产业中支柱产业的形成,对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的平稳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对策建议

(一)加快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地区应该降低对资源开采的依赖,促进资源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能源,研制新材料,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替代。同时还要大力的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与民族地区资源产业的升级共同实现民族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加强对技术、管理和创新等要素的投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加强对民族地区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让部分专家走入民族地区,对当地的企业进行指导和培训,加强对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引进。在民族地区建设科研基地,对优势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提高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强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对东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正在实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民族地区的战略。因此要培育好民族地区产业的承接力,可以先选择发展较好的区域与东部地区企业合作,建立产业化基地,成立产业园区,同时促进产业集群。政府应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金融行业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融资环境,以保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承接顺利完成。

(四)培育我国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发挥辐射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资源、技术、资金、人才都比较缺乏,因此各个行业不能同时发展,只有把有限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主导行业,在非均衡的发展条件下实现民族地区整体的经济增长。其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就要符合少数民族地区情况,要求具有关联效应大,相对生产率高的行业,同时也要吸纳弹性高的行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实现不同行业的相互促进。

(五)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为了提高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要不断提高贫困人口教育、文化水平,加快劳动力输出,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优势;另外要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及收入两个方面的经济效应研究,揭示产业结构在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在产业层面,应继续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依据不同地区采取差异性的产业发展措施,努力建设支柱产业,将产业升级与东部地区产业间转移相结合,不断加快我国民族地区产业价值链升级步伐,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民族地区劳动力文化教育培养,推动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我国民族地区产业演进,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永坤.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的实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4-109.

[2]陈全功,李忠斌.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持续性贫困探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9(5).

[3]李小云,于乐荣,齐顾波.2000-2008中国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作用:一个全国和分区域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4):4-11.

[4]陈佳贵,等.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M].经济研究,2006(6).

[5]张萃.中国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基于产业构成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5).

[6]王金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中国发展观察,2010,(8):6.

[7]郑长德,刘兴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2).中国经济出版社.

[8]舒燕飞.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新华出版社,2011.

[9] 罗楚亮.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J]. 经济研究,2012,2:15-27.

篇8

二、自然条件恶劣和边际地理区位劣势是制约

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局部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依然很大。首先,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气象地质灾害频发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显著特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沟壑为主,沙滩、戈壁、草原相间,优质土地资源匮乏,土地贫瘠,产出率极低。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计算,2010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粮食平均亩产仅为187.76公斤,为同年甘肃粮食平均亩产的82.29%,仅为全国粮食平均亩产的56.63%。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年均降雨量最高只有800毫米,最少则低于100毫米,降雨量明显低于蒸发量,水资源总体短缺;在总量短缺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又极为不均,相当部分水资源在高山上,目前尚难有效开发利用。受此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呈现出易受损害、极不稳定、自我调节恢复机能极弱的特征。目前一些地方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仍十分严重。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民族地区气象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给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落后状态。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就导致甘肃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其次,边际地理区位劣势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甘肃省地处我国内陆,地理位置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又位于甘肃省边缘地带,地理区位具有边缘性和山区内的分散性。由于地理区位偏僻,交通通讯通达性差,远离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和主要交通干线,与外界交流困难,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上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这一方面影响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吸引外资能力极弱,人才聚集度很差。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战略调整期,经济增长进一步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市场和区域叠加竞争的双重挑战。另外,国家确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国土面积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但是相应的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的衔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因此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移民安置的支出较高。

三、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重大瓶颈

篇9

1 县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县域经济,就是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划分地理空间,在县级政权主管和市场导向下,实现地方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城乡兼容。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突出发展重点产业,发挥产业比较优势。

1.2 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一是农村性。县域经济是一种民本经济,直接与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相联系。要实现社会和谐,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必须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二是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三是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四是差异性。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

2.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偏僻的高寒山区、低深河谷地区,生态环境差,地质地貌复杂,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加之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如农田水利设施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缺水问题突出,住房条件较差。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限制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流动。

2.2 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大多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业仍没有跳出小农经济、小规模经营的圈子,经济效益不高。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严重影响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之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往往造成增产却减收的尴尬局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来源不足,财政自给能力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不抵支的状况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受资源匮乏、地域偏僻、信息闭塞、灾害频繁等因素制约,农牧民增收十分困难,收入不稳定。

2.3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教育投资不足,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证教师工资,使得学校无力改善办学条件。老百姓的教育观念未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边远山区医疗设施简陋,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有发生。

3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措施

3.1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化合理布局

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制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经济有较大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有较大提高。首先要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甘当中心城市或其他经济体产业的配角,勇于在产业链的下游寻求自己的定位,培育自己的产业优势。其次要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化生产方向,引导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依靠科技和农牧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牧产品。

3.2 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跳出过去一味求全的框框。一是要结合本地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有特色的县域经济;二是要根据本地的资源和市场的要求,重点培养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群体;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积极发展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等产业,同时,建设和培养一批有辐射力的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专业批发市场,鼓励和支持各类民间流通组织的发展,以小城镇为依托,把大工业与乡镇企业、广大农村联结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使城镇成为市场的集散地和经济辐射源。

3.3 努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纵观我国多年来城乡发展情况,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是城市。从我国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的小城镇发展速度迅猛,形成密集城镇群,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只有大力做强城镇经济,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县域经济发展才有可能。城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建整扶贫与移民建镇结合起来、把道路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城镇化提升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目标的城镇建设,软件和硬件上做足文章,改善城镇建设环境,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3.4 创新制度,打造县域金融平台

(1)发展民营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发展民间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为“三农”服务。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实际大胆尝试,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商业银行应支援农村建设服务。一是建议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内保留县级分支机构,并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二是建议国有银行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县级银行的贷款权限。

(3)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立足“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目前是是服务“三农”的主要机构,构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部分。除了机构职能上要明确的规定,而且要在农村金融政策做足文章。

(4)建立和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为银行信贷支持和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实现达到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目的。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提高公众的信用意识。

参考文献:

篇10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处于我国西北部地区,因此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基本可以代表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以下分别从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受教育年限以及初中辍学率三个指标来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情况。

(一)教育经费投入

从2015年省级教育拨款的情况来看,我国东部五省区的支出金额总和达到了11,145,728千人民币,均值为2,229,145.6千元。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这一总值则为2,356,606千元,均值为471,321.2千元,两个地区的支出相差约有4.86倍。假设将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拨款金额最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东部五省区金额最高的上海作对比,二者之间相差达到19.46倍。

(二)平均受教育时间

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目前用于考量我国国家或某个地区人们受教育水平高低的关键准则,同时顾及多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利用加权平均数法就可计算出各地六岁及其以上年龄的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从1949年开始,特别是1978年之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进步越来越迅猛。然而就现在我国各地的发展现状而言,年龄在六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较短。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平均受教育时间都少于6年,而与小学水平接近的受教育程度和国家普及教育的需求比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三)初中辍学率

初中辍学率也是衡量基础教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以初中时期义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程度为视角,截止到2015年,我国的初中辍学率达到了1.66%,东部地区为1.31%,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区为1.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明显的极端现象,在我国新疆地区,其初中辍学率只是0.7%,这一数值还未达到国家及西部地区的基本水准但却超过了东部地区。但对于青海、甘肃、宁夏这三个地区来说,其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辍学率更低。这也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时期义务教育仍然呈现出失衡状态。总之,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基础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发展中存在发展不均衡,发展缓慢的情况。

二、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基础教育发展较慢,且发展失衡,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政策原因

就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而言,我国各地区政府部门虽然大力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为此开展了大量诸如“义教工程”、“支教工程”等活动,不断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提供帮助。虽然这些政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这些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政府作为教育事业的投资主体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其地位较为模糊,对于整个地区的总体投入力度不足,对于西北地区广大的少数民族而言,这些投入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例如,某些专项投入需要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投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并未按要求实现。(2)投资效益过低,中西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且人口分布广,而在教育投资过程中却并未考虑到这点,导致投资过于分散效益无法达到最初的预想。另外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投资目的不明确。(3)评价指标不完善。相关部门对那些受益地区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忽略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地争取项目,会导致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管被扰乱,进一步致使资源被消耗。以上现象的存在,其关键是由于相关政策缺少了一定的连续性和整合性,不同的政策之间缺乏了一定的配合,有些甚至出现了相互冲突,使得政策之间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因此,我们需要客观、科学地认识并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总而言之,不同地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相关部门的政策的影响。因此若要缩小不同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差异,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自然环境原因

很多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较为偏远的山区,其居住地形大多以高原、山地、沟壑为主,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存在很大的不便性。从气候上来看,这些地区通常都是处于纬度较高的高寒地区,终年阴寒潮湿。这种复杂的地形以及恶劣的气候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正是因为受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在该地区的办学通常投入要比其他地区更大,这也造成了教学资金的不足,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最终无法摆脱教育水平落后的局面。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当地的资历较老的教师选择走出去,而新教师又因为环境的恶劣而不愿去这些地区,使得该地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自身水平也无法达到要求。更加严重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居住区域的封闭性对于当地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长期处于封闭的山区使得当地人们一直保持着落后的思想观念。在经济建设上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小农经济意识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当中。对于他们而言,是否接受教育无关重要,只要能够解决日常的温饱就可以。长期信息的闭塞使得该地区人们很难接触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无法从思想上改变其认识,无法看到因教育所带来的好处。

(三)区域经济原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较为落后,通过对西部地区五大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经济调查可以发现,五省区贫困人口较其他省区都多,其贫困发生率分别为20.68%,19.92%,15.25%,22.11%。很多地区每年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在财政上每年都需要中央政府补贴大量的资金。大多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可以说几乎没有经济能力再发展基础教育事业。教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导致人口素质低下,而人口素质又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无法获得科学的技术使得生产力持续落后,这样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使贫困地区越来越贫困。

(四)区域文化原因

第一,对于文化的认识不足。由于受到历史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地方的人们,无论是在其生活模式、生产模式以及价值观念方面都比较落后和保守,对于外界新的事物甚至出现抵触现象。这些因素都是造成这些地区文化观念落后的原因。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发展而言一方面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改变以往陈旧的思想,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的事物。第二,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事业建设方面长期存在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教育投入占总投入比例偏低,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不仅普遍低于东部地区,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有着明显的差距。第三,相关人才严重不足。人才是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根本,人才的缺失势必会导致经济建设搞不上去,教育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目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专业人才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严重影响着西北少数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文艺人才的流失,使得该区域在人才方面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文化产业也随之出现发展滞后。第四,文化多样性。西北少数民族虽然人口数量占我国人口总数比例较小,但是因为受到地理位置及居住环境影响,使得大多数少数民族在人口分布上普遍存在人口分布范围广,且较为分散等特点。而正是受到这些因素影响使得不同的民族之间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在文化建设时需要对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与分类,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分类将会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三、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的观点是,想要让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弥补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各级相关部门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之所以出现失衡现象,其原因十分多元化,一部分原因在于过去长期的积累而导致问题出现;还有部分原因则是政策和法规方面的不足。二者相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为轻易。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可以预先计划好各区域的教育发展;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分享;还可以建立教师岗位轮换与支教政策,例如教育部门设定经济发达地区特别城市中小学的教师,一定要去欠发达地区完成支教后才可获得职位提升;完善教师特殊工资补贴政策,给予部分长时间在欠发达地区任教的教师以经济支持。

(二)增加财政支持,以基础教育落后地区为主要对象

从前文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可以知道,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东部地区比较发展速度相对滞缓,且其本身也存在失衡现象。笔者认为,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应突出向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要落到实处,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所谓“均衡发展”并非“平均发展”。均衡发展所指的是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将教育水平较为低下的学校和地区帮扶起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该大力促进教育资源的进步,以此达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严格进行教育监督与评价,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要让中小学建设更加专业化,革新相关政策,将教育资源均衡化分配,这是保障基础教育特别义务教育能够达到均衡发展的有效方式。此外,还应该将监管中心放在中小学建设的专业化工作上,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勒令政府部门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分配,保证所有中小学校的建设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同时具备相对均衡的教师资源及经济支持,进一步促进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监督与评价工作则应该本着“硬件从实,软件从优”的核心价值观,纠正学校之间互相攀比的不正之风。在评定教育强镇、强区、强市等称号的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预先制定教育计划,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优秀教育资源最大化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还应该预先做好教育计划,让当地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化,让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尽量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不应该以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理由而取缔其“特色教育”。学校教育手段的多元化发展是每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对家长及学生希望的反馈,更是教育高度均衡发展的表现。所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也应该坚持这一原则,结合自身条件努力实现特色化办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仍不够均衡,要想均衡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承担起主要职责,认识到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应该有自身的特殊规律,通过进行制度创新,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引导基础教育发展,增加财政支持,尤其注重对基础教育水平偏低的地区和学校的支持,加强教育监督与评价,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发展,预先制定教育计划,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等措施来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军.现状与对策: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27.

[2]杨军.关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思考———来自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05,(3):74-82.

[3]夏文云.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刍议[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7-89.

[4]孟凡丽.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回顾与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2004,(4):126-132.

篇11

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从农民到农村,从物质水平提高到精神面貌改善,都是新农村建设要涉及的基本内涵。各个方面的共同进步,意味着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体育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促进民众团结,也可以强健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然牵涉到体育文化的建设。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当地的体育文化基础,考虑到体育文化是否能为民众所接受。综合以上两种因素,地方体育自然成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建设必然要考虑的资源。

2.地方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在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形成了少数民族独特的体育活动方式,如朝鲜族的珍珠球、土家族的摆手舞、壮族的打铜鼓等。这些形式各异的体育活动在民族社会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促进了民族民众的身体健康,如贵州部分山区民族的全民习武习俗很好地推动了当地民众的身体健康,这些民族体育活动来自民间,符合民族习俗和审美,大多为集体活动,对民族成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保持民俗风情,稳定社会结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大多和民族习俗紧密相连,在民族节日活动中,往往以体育活动作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侗族三月三的抢花炮,便是以当地抢花炮运动为内容形成的节日,体育与民族习俗的紧密结合,使得民族体育成为民族民众生活的一部分,稳定了当地民族社会结构。[1]最后,促成当地民众的精神面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可以分为娱乐类、竞技类、养生类等活动,不同体育活动对民众有不同的作用,娱乐活动活跃了民众生活,竞技类体育活动培养了民众的竞技精神,而养生类活动则对民众的身体健康有益,不同民族的体育活动因此也培养了少数民族民众不同的精神面貌。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在民族传统社会中的功用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相同或类似的趋向,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民族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资源基础。无论是在构筑社会风尚、稳定社会结构,还是在促进社会交流,加强村寨团结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相同体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还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民族地区的体育是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这是两者发生互动的基础。[2]

3.地方体育需要借助新农村建设传承保护

在以上分析中已经指出,民族体育对于民族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另外从民族体育本身来看,少数民族体育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育活动,大多数体育活动的产生初期并不是作为体育活动而存在,而是民族民众为了实现当时的某些生产、防身、祭祀等实用目的而形成的体育活动,如朝鲜族的珍珠球活动本身是从当地民众采集珍珠的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体育活动,而部分民族的武术运动则是因为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形成。在少数民族体育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各个时代的需求,不断调整和改变,体育项目糅合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要素,具有历史价值。最后民族体育活动和民族习俗紧密相连,是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中蕴含着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因此,少数民族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表明了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体育是少数民族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在现代社会场景下,由于民族社会的转型,民族体育赖以存在的民族习俗基础逐渐消失,少数民族民众也接触了更多的外部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正逐渐从民族舞台中退出,民族体育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实际是对民族农村的面貌和本质重塑的过程,是民族社会的新转折点,包括民族体育在内的民族文化都需要依据民族社会的发展需求转型或调整,因此新农村建设也是民族地区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新契机。特别是在新农村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投入、导向、群众基础、还是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来讲,民族体育都具备融入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地方体育的互动

新农村建设需要地方体育的参与,而地方体育也需要借助新农村建设契机,实现体育文化的转型和发展,因此促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和地方体育的互动是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两者的互动主要是以新农村建设导向来调整地方体育,促进地方体育在各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适应,因此首先需要界定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而根据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的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3]因此地方体育和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展体育经济,推进经济增长

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由于历史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经济较为贫困,全国绝大多数贫困县区分布在民族地区。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就无从谈文化建设,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的新农村建设首先是推进农村经济增长。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建设一方面要在政府指引下依靠当地民众的自觉能动性,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社会资源,通过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下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同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往往会影响民族地区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便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4]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来开发,如当前在西南部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都进行了抢花球、抛绣球、上刀山下火海及板鞋舞等体育活动的表演,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通过旅游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另外也有部分民族地区有斗鸡、斗狗、斗鸟、斗牛等习俗,这些地区通过相关活动的展演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和其他产业结合,增加其他产业的吸引力,来实现经济效益,同时,部分民族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自身的产业链构建和延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斗鸟斗牛已经走出民族地区娱乐范畴,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与少数民族的其他生活场景或文化有密切关联,存在着很好的经济开发价值。通过对地方体育的深入发掘和开发,可以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2.加强体育交际,调整民族关系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少数民族民众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这种文化差异和民族认同一方面强调了民族的独立,另一方面也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隔阂更加明显,民族文化成为除经济利益之外决定民族之间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很容易形成民族之间的间隙。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维系民族内部关系的信仰及文化的坍塌也使得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而复杂。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重构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重构实质是和谐文化建设,不仅少数民族内部要搞好团结,同时族际之间也要和谐相处,建立团结、友善、双赢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不仅有赖于彼此之间的经济利益平衡,同时也在于日常的接触和交流,以及在交流中所达成的精神共鸣。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立新型社会关系的意识基础,特别是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民族内部及族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的本质有促进交流、增强团结的功能,在体育活动中,团体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才能在竞技活动中胜出,同时在体育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参与者的个性和行为特点都得到了尽情体现,由于出身、文化教养等差异而带来的社会身份差异被淡化,因此体育活动更有助于参与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大都是集体参与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的展开很好地促进了民族内部的团结,在多个民族共同参与同一种民族体育活动时,民族体育可以成为很好的社会媒介,促进民族之间克服彼此的文化隔阂,消除因宗教、生活方面等方面的不一致而带来的不和谐。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民族体育活动为平台或媒介,构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精神生态,发展新型社会关系。土家族的竹铃球、划龙舟以及侗族的抢花炮等活动都是一些团体性参与的民族体育活动,地方政府或机构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组织类似的体育活动比赛,来培养当地民众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3.推广体育生活,改善精神面貌

民众的精神面貌是民众精神状态的直接反映,也是影响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农村建设中,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是经济建设的内在动力,同时民众精神面貌的状态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准。因此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是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众的精神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少数民族原有的精神娱乐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的民众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对民众外在的物质条件进行提高,同时也要丰富少数民族民众的业余生活,促进少数民族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体育活动是民众业余生活的主要参与项目,对于民族地区民众的精神面貌改善可以从加强民族体育活动推广来促进。但是从民族体育活动本身来说,多数少数民族体育产生于少数民族较为原始、落后的社会场景中,是当时民众较为单调生活的调剂,而随着民族经济水平提高和民众外部文化接触增加,原有的多数体育活动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在形式或者规则等方面已经和现实少数民族民众的体育需求不一致,因此多数民族体育开始淡出民族社会,而少数民族民众的体育需求并没有及时得到满足,这便使得部分地区的民族民众在节假日或者日常生活的业余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事情来填充,造成民众精神的匮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对当地的体育活动进行适当地改编,迎合民众的精神生活需求,通过对相关体育活动大力推广,形成科学合理的体育生活,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必然能有效改善民众现有的精神面貌,如酉阳地区的土家族拍手舞改编而成的健身操已经吸引了当地大多数人的参与,而乌江石柱、黔江等地区的农村和城镇也逐渐在当地普及。另外彭水苗族的踩花山本身也是当地花山节的一个主要项目,经过当地文化部门的改编,逐渐作为广场舞、农村院坝舞向各地推广。[5]多姿多彩的体育生活推广必将促成少数民族民众积极的精神面貌。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在当地现有资源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的重新建构,当地文化资源是新农村建设蓝图实现必不可少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助于健康民族民众体格,同时对民族精神塑造也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中,民族体育还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从民族体育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也将直接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因此通过合理方式促进少数民族新农村建设与民族当地体育的互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两者的积极互动也将最终促成两者的共赢态势。

作者:高丽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容浩,郑文芳.民族体育活动与节日风俗互动共进机制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4,(8).

[2]刘卫国,付健.民族体育文化在广西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研究,2010,(4).

篇12

二、主要问题

在各项政策支持下,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程度改善,反映在社会保障事业上的是农村低保、五保以及未成年保护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湖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总体上还很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完善,保障水平低,加之相关政策走样,工作落实不到位,以至于社会保障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

(一)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比例失衡

长期以来,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实际上仅指民政部门的五保户、少数特殊对象的救助,没有形成体系,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的保障需求,如社会救济、自然灾害救济由民政部门负责牵头,农村合作医疗各地归属不同(有的县市由社保局下属医保局负责,有的是由卫生局下属合管办负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由各地人办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农保科负责,保障项目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内容残缺、体系分割;湘西、湘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域社会保障水平与全省总体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离,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较完备,而在农村地区,新农合和新农保对于解决农民看病难和养老难实在是杯水车薪,真正意义上的保障还得依靠家庭保障和自我保障。

(二)社会保障筹资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目前,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县、乡财政补助,在给付保障基金时带有救济性特征,救济范围很窄,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导致不公平。公益慈善和企业捐助也是重城市轻农村(民族地区更是被公益慈善遗忘),再加之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很多农民因外出务工或因自然灾害经常欠交,以至于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基金规模总体偏小。湖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小,部分民族地区仍有贫困儿童读不起书、五保老人无人供养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更多只是?w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其保护弱小和援助困难的功能未能真正体现。总体上看,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农村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又落后于非民族地区,这也是湖南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造成社会保障资金很难筹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整体不高的根本原因。

(三)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程度低,社会保障工作队伍不稳定

一方面,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湖南省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比较高,尤其是民族地区小学扮演率长期居高不下,很多农村妇女不会说普通话,也基本没有离开过农村。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农村离城市远,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基层干部人心不稳,流动频繁,康复训练、心理治疗和专业社工人员更是进不去。比如沅陵县合管办只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专职稽查、审核工作人员8名,他们不仅要负责进行县内60多家定点医院和401家村卫生室的网络监管及现场稽查工作,而且每年还要完成8万多人次住院病人、15万多人次门诊病人医疗费用的审核及补偿工作,完成1万多人次的特殊门诊评审和办理工作,完成1万多人次的电话随访和1千多人次的入户现场随访工作。由于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导致人手紧张而疲于应付工作。

(四)社会保障实施方式有弊端,社会保障管理缺乏统一规范

一方面,集体负担过重。一些较发达的农村,新农合、新农保个人缴费部门都由村集体代缴了,村民可以享受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甚至学生入学、村民看病都会获得资助,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但是,广大民族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整体较弱,村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参与各项社会保险,政府没有社会保障的差别机制,民族地区村民无法享受国民待遇。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立法不完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顺,没有形成法律体系,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如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落地问题;公共医疗卫生制度配套改革滞后;各级财政对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标准太低,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等等。

三、政策建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9月29日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出,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权利。行动计划提出,促进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确保到2020年在民族地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持续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来说,构建湖南省民族地区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整体规划

贯彻“十三五规划”,对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进行整体、科学的规划。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应该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应该与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同步。一是做好经济发展规划。要本着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探索不同风格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旅游经济、生态经济;要能准确定位,摆正民族地区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充分借助国家扶贫开发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组建一批资源能源企业,为地区发展奠定经济基础。二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要加快农村医疗站点建设和中小学教育布局的重新调整;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方便民族地区村民利用互联网实现养老就医保障。三是做好社会发展规划。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涵盖了教育、卫生、医疗、养老以及乡村文化娱乐等方面,做好相关规划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其中财政投入、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是重中之重。四是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是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改变牺牲环境赢得经济发展的传统做法,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积极推行退耕还林,保护植被,改善农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做好农村社会保障服务规划。以农村社区为单位,从村庄规划、产业规划做起,把社区发展与养老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功能

首先,完善农村保障制度。一是正确界定保障对象。以农村低保为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应该更加扩大,不仅包括因缺少劳动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也应该包括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还应该包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二是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形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增长比例。三是构建稳定的筹资渠道。政府公共财政应该有专项支出,努力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和企业投身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事业。四是建立社保退出机制。鼓励社会保障对象通过自力更生,依靠政策和帮扶尽快脱贫致富,对达到标准的对象应该适时指导退出,让社保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体。其次,完善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从长远的观点看,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是未来民族地区农村养老的总体趋势。走访情况表明,65%的受访者认为靠自己和子女养老更可靠,也有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靠。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在农村地区投资兴办养老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最基本的服务。第三,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为了不使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建设流于形式,需要制定和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一方面,尽快出台包括灾民救助、社会互助、扶贫开发和医疗、养老、失业等多个法规实施细则;另一方面应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中各项专项福利政策的有效衔接。

(三)充分发挥宣传示范效应

篇13

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分析

1、教育水平高低不一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不仅学校的类型复杂多样,而且教学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比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学校的教育水平较高,而县镇学校、牧区学校的教学水平偏低,难以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

2、教育内容与实际有的不相符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内容,既涵盖了国家规定教学课程,又包含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双语课程,课程情况相对复杂凸显出许多问题,其一,设定教学课程时脱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背景,盲目对国家课程进行套用,难以有效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其二,设定教学内容时忽略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尤其是对语言环境的认知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对民族文化实现有效发展;其三,民族学校的教学内容存在实用性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中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缺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物种和文化多样性的下降;其四,教学中教材和资料的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服务。

3、双语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西南少数民族在使用和学习汉语时出现了不同的状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其一,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学习汉语;其二,将汉语作为授课的主要语言;其三,将本民族的语言定位为教学的辅语言;其四,完全学习汉语。双语教学的实施,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创新,可以促进族际语言教学和民族语言教学的结合。但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师资不足、教学环境差和双语教学质量差的影响,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

4、基础教育相对薄弱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薄弱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入学率、升学率和巩固率普遍偏低,而复读率、留级率和辍学率却普遍偏高,在此地区普及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存在很大阻力;第二,中小学的教师数量不足,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教师年龄差距偏大、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偏低,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过于落后,没有确立现代教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三,基础教育的设施严重不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教科书、课桌和教学仪器严重不足,校舍条件恶劣难以让学生获得舒适的学习环境,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5、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其二,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比较突出的高校专业结构性矛盾;其三,当地基础教育发展难以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加之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难以密切,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正是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6、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受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无法置办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导致当地民族教育的教学条件落后,教学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另外,教师的待遇条件无法提高,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不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7、传统教育理念制约民族教育发展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存在许多不利于民族教育发展的传统教育理念,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长期以来受到这些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自身的开放意识淡薄、科学观念与创新精神不足,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另外,西南少数地区民族教育受到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影响,无法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

三、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1、采取适度倾斜的发展策略

从民族教育的全局出发,可以采用适度倾斜的发展策略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其一,采取对民族教育师资倾斜的政策;其二,采取对民族教育经费的倾斜政策;其三,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事业单位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其四,制定相关政策建立适合民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2、遵循民族教育的规律

通过对过去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代民族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的民族教育与实际相脱离,对各民族的特点重视不足,没有建立社会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其本质的原因就是民族教育的发展违背了民族教学的发展规律。因此,在以后的民族教育发展中必须坚持求实稳进的原则,保持民族教育发展的持续、健康、稳定,最终达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终目标。

3、采取固基扩底的发展策略

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民族教育的物质基础、财力基础和人力基础还十分薄弱。因此,在发展民族教育时必须进一步扩大民族教育的普及范围。另外,考虑到民族地区的需求和教育资源的供给方面,民族教育应该采取固基扩底的发展策略,不能盲目的向高层次进行跃进,加大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力度。

4、促进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提高西南少数民族的信息化水平,必须大力发展西南少数民族的信息技术教育,构建跨越式教育发展平台,让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自由获取学习资源。首先,构建适合中小学的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特别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建设中,加强英语课与信息技术课的联系,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同时,提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大力培养新型人才促进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其次,将项目引进作为建设重点,建立“实验校”和“示范校”为普及计算机教学创造条件。另外,逐渐在各个学校开设信息课程,激发受教育者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其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达到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建设目标;最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鼓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现代教育设施的广泛使用。

5、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