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语文教学经验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中语文教学经验

篇1

一、坚守中创造精彩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做到热爱自己的事业,不管组织安排的是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把它当做宏大的事业。因为热爱语文,所以我们才能做到对内外结合、双向互动的“大语文”“大课堂”教学理念的不懈追求;因为热爱自己的课堂,所以我们的教学课程才永远是师生激情创造的释放过程、本真生命的演绎过程。

站在了语文教学这个讲台上,我们就要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培育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同时也要在各种各样的社会诱惑面前依然静下心来刻苦钻研,广学博蓄,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勇于实践,把那些创新的理念不断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教研工作中。

我们人生的花朵就在这无悔的坚守和不懈的努力中绽放,灿烂夺目,精彩纷呈!

二、在思考中镌刻人生

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要想教好语文,我们就应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思考者。只有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让我们永远立于教育的潮头,也只有思考才能让我们永葆事业的青春。

在从事一线语文教学的活动中,我们要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的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而且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同时要学习先进教学经验,比如我所推崇的陈胜良老师得“六部教学整体模式”和“人格作文训练模式”。这一切,都离不开思考,只有理性的思考才能让我们的视角一步步触摸到教学教育的本真。

思考是需要底蕴的。我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是:“语文教师不能光懂语文,他应该是一个杂家,应该与书打得火热。”我们应该随时与最新出版的图书、报纸、刊物保持接触,不断学习。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极喜欢独居但又喜欢群居的人。独处时的凝神冥思,沉静的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群居时的妙语连珠,在思维的碰撞中寻求灵感的火花。只有这种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才能让我们的思维活水源源不断,长流常新。

我们从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入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减负提质为主旋律,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研究和教科研探索。我们正努力实践着“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教研活动的教学模式。

同时,我们还提倡进行重大课题的研究,比如“课堂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实践研究”“教学规范的构建和操作实施研究”“农村高中语文学习策略理论与实践研究”“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等等,我们相信这些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课题,可以高效的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同时,我们还倡导一种新的教育方法――生命化教育。学生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体,也是一个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因此,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体培育的过程,必须以生命化的方式促进其生命的发展与成长,教育应该是农业化而非工业化的。“基于课堂,基于校本,基于群体”使我们一贯秉承的原则,我们在不断尝试用工作课题化、课题工作化的总体思路引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向更广更深处发展。

三、在奖掖中散发光芒

“老师就应该像是一位挖渠者,用辛勤的汗水引导着一条条小溪绕过岩石,漫过荒漠,逐渐变宽,最终汇入更加广阔的海洋,向着语文更诗意的领域挺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辈,奖掖后人。而且我们应该把这当做自己的一种的责任而乐此不疲。

我们在不断地实践总结中概括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从理论学习中进行反思,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在教学交流中进行反思。

篇2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的许多行业都逐渐步入成熟阶段,社会发展需求逐渐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被赋予了相当重大的历史责任,其进展的优劣将很大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也就影响到全面人才的培养效果。唯有利用好班班通环境,深入了解到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重大意义,再结合这个教学环境,优化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模式,才可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从而完善教育事业。

一、班班通环境的内涵

所谓班班通,顾名思义,讲的就是班级与班级之间互通交流。这当中包括教学方式的交流互通,还有知识信息的互动交流,以及教学氛围上的互通传递等。在具体形式上,班班通环境通常指的就是运用多媒体课堂,或者说公开课等方式,让课堂变得互通,教学信息可以快速传递,以实现共同发展进步的目的。班班通环境所讲究的就是互通互助,相互取长补短,致使教学能够更加便捷有效。

二、在班班通环境下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意义

1、顺应教育事业革新的趋势

部分发达国家的教育事业已进入成熟期,而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进步。眼下,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在班班通环境下的应用,是极大有助于整个语文教学水平提高的手段。现在的高中生,崇尚精神自由,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方式越来越丰富。故此,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启用,正是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更是顺应教育事业长远有效发展的需求。

2、促进高中生个性品格的塑造

针对高中生的教育工作,许多时候不光要重视教学质量,还需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素质的培养塑造工作。高中生正处在人生当中个性品格趋于成熟的阶段,而高中语文教学一大责任正是协助高中生完善个性品格的培养。依据相关心理学研究分析得知,高中生已进入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形态,此时正是树立正确、健康价值观的时期。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和引导了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社会认知能力。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引入个性化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能力。个性化教学讲究的是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学生一改传统束缚式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以自主学习为基础来展开教学。这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尊重了高中生的学习自,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激活思维,不断创新,最终提高整体学习水平。

三、在班班通环境下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的策略

1、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要落实对学生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清楚每个个体间不同的差异,才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语文教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学习状态,才能因材施教,让教学变得轻松高效。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很好的利用到班班通环境这种手段,采取合理正确的措施进行个性化语文教学。

例如,某校一个班级开展语文公开课,在公开大教室当中,利用多媒体设施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在课前做好与课文相关的幻灯片,然后在课堂上使用,最后针对学生们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解处理。这样一来,不仅以新鲜的教育方式赢得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对课文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另一点,这堂公开课还邀请了其他班级的语文老师进行旁听,这使得其他语文教师在这堂公开课当中学到了教学经验与方法,最终实现了该校在班班通环境下个性化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实施信息互通式个性化语文教学。所谓信息互通,正是班班通环境的一种体现形式,其应用于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模式当中,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信息互通,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动力,可以为学生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是个性化教学模式当中的成功典范。

例如,一个学校的各个语文教师实施学生成绩信息公开模式,按月为周期,把所有学生的测试成绩展示出来,每个班级都相互传阅,使学生们清楚自己的不足,也学习借鉴成绩优秀同学的学习方式和做题方法,以期整体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成绩。此行正是巧妙运用班班通环境条件,给学生树立一种知耻而后勇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不断自我检视的过程中,建立坚强进取的个性。

3、个性化布置作业。高中语文教学要一改传统作业的布置方式,让学生丢掉繁复的作业包袱,采取正确手段布置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完成的作业。

例如,各个班级的教师可以制定计划,互相商量,相互给对方班级的同学布置语文作业。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可以感受不同教师传递的教育方式理念,从中领悟更多的学习手段。同时也让教师在面对不同班级学生时,学会调整并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在这种班班通环境下促成的个性化语文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也让学生提升自身的接受与应变能力,极大有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中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事业当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在班班通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正是实现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有力条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对优化班班通环境下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模式起到促进作用,以实现高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篇3

一、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偏差。目前,大部分高中教育都过于重视应试教育,教学重点在增强学生应试技巧、提升学生记忆力以及理解力上,几乎很少注重人文精神培养。不管是学生还是语文教师,都将高考放在第一位,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逐渐淡化了人文精神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二)教师能力有限。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因受到自身条件的相关制约,不能够就人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所具有的人文素养也比较有限,针对文本当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在自我解读上相对肤浅。此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期间,这些高中语文教师难以凭借自己的思想来引导以及激发学生正确思考,从而造成学生自身人文素养水平很难得到快速提升。(三)课程设置欠科学。现阶段,尽管高中语文课程在整个高中教学课时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然而人文精神渗透与培养的时间相对较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文言文理解以及应试知识点讲解上。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知人论世文章阅读,导致学生仅仅知道作者以及文章主题,但是对作品创作背景等内容知之甚少。

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从专业化角度出发,教师以及学校属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引导者。首先,学校教师必须要改变自身观念,树立起良好的理念,注重人文精神培养,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所持有的错误想法,积极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文精神。其次,学校须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从而使广大高中生在该氛围中得到熏陶,能够自觉渗透与培养人文精神。(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质上,高中阶段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还不能够真正形成,所以说,高中语文教师的观念将会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直接性影响,教师自身观念的正确与否以及人文精神渗透情况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重视自己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此外,学校应该就高中语文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素养情况进行严格审核,注重语文教师在人文精神层面的培训教育,促进教师素养的逐渐提升,满足学生需求。(三)注重教学过程与学生课外人文精神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日益解放思想,让学生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在学习《归园田居》时,指导学生畅所欲言,对“唯有饮者留其名”的内涵发表意见,在文本内涵理解的前提下,促进人文精神培养。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以及心理特征,强化因材施教,更好地实现人文精神培养目标。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以家庭作业方式强化人文精神渗透,进一步巩固课堂效果。比如学习完《陈情表》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以及捶背等,进一步提升渗透效果。教师还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等,从而使学生可以近距离体会人文魅力,在人文环境当中得到自我提升。(四)实施人文评价。学生评价属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该环节关系到学生学习观的形成,并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密切。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学生评价时,应注重评价所具有的人文性,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大力倡导“以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目标所具有的层次性以及动态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第二,重视质性评价模式的不断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取消量化评价模式,实际评价期间,教师可以采用观察方式以及访问方式等进行学生评价;第三,采用鼓励评价法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当学生受到鼓励时,自身的学习状态将会更好,而且劲头更足。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尽量运用鼓励语言,给予学生少一点批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渗透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时展的要求,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顺应时展的步伐,优化教学理念,实现人文教育与高中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作者:李汉军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回中

参考文献

[1]罗慧玲.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J].赤子,2015(14).

篇4

身教重于言传,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注重“言传”,而轻于“身教”,很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强调人文精神培养、提高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生活中,往往体现不出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所以要想在高中语文中更好地渗透人文精神,需要教师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作为教材,身体力行,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真正地实践人文精神。首先,教师应增加对高中生的关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常常高高在上,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这种现象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更严重地影响了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实践,让他们感受到教师说的和做得相差很大,会使他们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其次,教师更要尊重学生,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尊重学生,学生犯了错误或者是没有回答对问题,教师便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师的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尊,会扭曲学生的人文精神观,所以教师在学生犯错时应进行心与心的交谈,让学生在关爱中改正错误,在鼓励中奋发学习,这样才能有利于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5

一、1993年我毕业于银川师范专科学校,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语文教学的相关知识及教师职业技能,具备了一个语文教师所必需的业务知识。参加工作后,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201x年通过在职进修取得中文本科学历,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理论和思想。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我坚信:对语文教学工作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二、我忠爱教育事业,更钟爱我的职业。我明白教师的苦与累、平凡与无私。没有鲜花陪伴,没有掌声共鸣,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豪华的享受,有的只是生活的忙碌,有的只是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但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在近15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教学理论,积极投身到课改实验当中去。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摸索出适应于学校教育的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夯实基础。在平时的工作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工作方法。为了适应课改的要求,我参加了各类各级教育培训,并全部获得了相关证书,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用我跳动的火热的心!在自己教学生涯中演绎着灿烂的事业。

三、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深知语文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语文教师的职责、任务与规范,明白语文教师所应必备的素质和要求。因此,除了作好教学常规工作外,我不断深入地思考新课改中出现的种种教学实际问题,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在平时工作中发挥所学专业的特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不重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整理课题材料,高质量完成校本培训等研修工作。在201x年第一学期全市的初二语文统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得到了学校充分的肯定,我觉得:我的人生价值也在这个高尚的职业中得到了升华。

如果我有幸竞聘成功,我会一如既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政治学习,与时俱进,开放思想,以开拓进取、全心全意为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工作态度去践行教师的职业精髓,踏踏实实工作,爱岗敬业,更加科学规范地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顺应课改潮流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加强业务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突破教材,吃透学科内容,注重知识的学术性、系统性、前瞻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提高自身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方面下苦功夫,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强化教研意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配合学校的校本教研,设计并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诚实待人、严于律己,以"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为信条,严格要求自己,尊敬领导,团结同志,顾全大局,维护学校良好形象,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教学中体现实力,在工作中保持动力,在创新中增加压力,在与学生、同事的交往中凝聚合力,营造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环境。

总之,通过这次竞聘,我更加清醒地看到:时代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为一名教师的我,更应该立足本职,奋发有为。我有信心、更有决心搞好语文教学,我将用左肩担着爱我的学生,用我的右肩担着我爱的课堂,执着坚韧地挑起我深爱的这个职业,为陈袁滩中学教育的腾飞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篇6

1 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重视和保护高中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总是害怕自己所提的问题因落俗、浅显而容易遭人取笑,因此顾虑重重,保持沉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对其进行诱导,即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对肤浅,或者缺少深度,也要求予以肯定,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赞赏,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要注意学生批判思维的开发。高中语文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当抓住核心,即重点对学生批判思维进行开发。所谓批判性思维,实际上就是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对既定的理论或者思想观点质疑,并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的定型模式,将思路、思维指向一个新的领域或视角。

最后,培养学生会问的意识和能力。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会提出了很多的问题,甚至用一堂课的时间也难以全部解决。此时,教师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自己主导者的作用,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筛选,将其中比较价值的问题当作语文课教学的切入点。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只将“标准答案”给学生,而是应当细心地为他们搭建“脚手架”,让学生自己去求知;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当然就是学生最有利、最好的学习支架。比如,在《失街亭》一文中,对课后“失街亭,谁之过?”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同学说是诸葛亮之错,因为是他用人不当;同时也有人认为是马谡之错,因为他刚愎自用。在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本上找出答案,并向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提问。从实践来看,为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将课堂转化成了一次有秩序的辩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言之有据,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读课文,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提问能力。

2 问题的生成

所谓问题生成,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预设等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以及面对学习对象产生的原初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理解,从而生成了新的教学问题或教学资源,以作为课堂教与学的进一步思维指向;另一方面是指师生把学习引向深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当学生相对完成自我知识建构和思考表达时而产生出新的求知思考,以至于生成了新的有效的教学问题或教学资源。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能促进学生问题生成并形成问题教学与问题思考,以及进一步有效生成为教学可利用资源的方法或战略。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整合、评价,有针对性地将问题性有效地渗透于课堂中,并使得问题性充分作用于课堂中的教与学的全过程的方法和途径。

3 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应当适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应当源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特点,目的一定要明确。实践中,应当将问题设置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位置,尤其要注意思考转折与规律的探究,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应当避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出现,尽量减少或避免那些游离于主题之外的琐碎难题出现,因为太多无聊的问号会让学生感到疲惫,甚至整个教学课堂陷入无序状态。

4 提出问题要有艺术性

篇7

一、高中语文课堂运用情景教学法的必要性及条件

1.分析其必要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一贯的教学方式是“满堂灌”,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很少有合作或交流,学生在课堂中处于支配地位,扮演的是配角;教师很少根据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必然很少享受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这对学生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提高、对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关情境,通过师生共同的合作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2]。

2.语文课堂情景模拟需满足的条件

首先,创设的情境要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构建知识体系;其次,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创设情境,在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还要掌握好情境创设的度;学生要能够通过创设的情境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具体的情景教学法应用及案例

1.利用实物、想象、音乐的综合再现情景

利用实物、想象、音乐综合创设情境,会让创设的情境更加完美,再让学生调动想象,就会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

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开始讲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幅碧绿的荷塘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一个参照的对象;然后在贝多芬《月光》钢琴曲的伴奏下师生共同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深处的那片荷塘,用心品味月光下的那片荷塘。课文通篇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月下荷塘图,同时能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情感的波澜。

因此,利用实物、想象、音乐综合创设情境,不仅能满足学生视觉的要求,还能在听觉的辅助下,让学生沉浸在通过想象加工而成的情景交融的完美世界中,体验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理解[3]。

2.通过表演体会的方式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是由角色扮演和角色进入构成的。角色扮演就是对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角色进入就是扮演文中的角色。由于学生自己的扮演动态化了课文中的描写,就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对内容的亲身体验[4]。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将文中的邹忌及他的妻子和妾,客人,徐公,还有齐王,找学生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当然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不妨让老师充当徐公,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扮演下,会让课文“活起来”,增强学生的角色认同感。另外,也可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并实行角色互换,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扮演不同角色的欣喜,这样就在潜意识中学生自动了解了文中的内容,那么接下来的学习也是轻松的。

可见,根据课文具体的需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及加深理解的有效办法,利用这种情景教学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还能加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达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目的。

三、结语

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应用都是为了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情景教学法也是如此。只有在适应高中语文内容的情况下,创设的情境才会发挥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恰当、适时及有度地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梁燕.情景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0(11).

篇8

本文从教学品质和效率出发,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语文教学品质的基本内涵,并且对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途径进行研究浅谈。高中语文教育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高考成绩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努力探究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高中语文学习现状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里去。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教师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要有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视起来,并且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提升语文教学品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基本内涵

语文就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工具性学科。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就是听、说、读、写。高中的文章要求的是一个人文情怀,重要的是立意要高,要有思想和内涵,阅读方面不仅仅是翻译和理解能力的测试,更多的是从文章中提炼出来的情绪情感。语文学科是最能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学科。谈尊重学生的个性,首先要弄明白“个性”的概念。学生的个性既有一般年龄特征的共性,又有个别的差异性。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信念和世界观等,它制约着人所有的心理活动,是产生积极性的心理动力。个性心理特征指每个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所表现的特点,它在个性中是比较稳定的成分,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心理过程得进行。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就是强调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正确的引导。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提高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认清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根本上重视语文的学习,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才能有实际的效果。高中语文教材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近些年的语文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考验学生创新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题越来越多,语文教师要搞创新教育,要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途径,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途径

首先,教师本身要吃透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之后,才能得出授课安排。确定教学目标可以指引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制定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前提要求,教师可以做出高中阶段的整体教学规划,也可以是当前学期的教学目标。明确目标后就可以将繁重的高中语文教学分解成连贯的体系,分层次的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连贯性掌握。语文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有机统一。高中语文教学更要注意语文的人文性,改变过去只把语文教学禁锢在工具性程度的观念。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语文课堂转变为朝气蓬勃的欢乐场。教师应留意并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态度、情感及思想的变化。教学过程要摒弃过去分段分层、破坏文章框架的方式,不能一味的按照教参去给学生正确答案,要真正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分析理解整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意境和人文精神,争取使学生能从思想的高度同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采取诸如讲故事、猜脑筋急转弯等方法来活跃学生思维,通过点拨、纠错、回忆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在现代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声像导学也会起到非常好的课程导入功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比较多的文章,进行个人诗朗诵等让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的快乐。板书过程使用彩色粉笔也可以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利用课余时间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不定期的发放试卷、模拟题给学生完成,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四、结语

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品质,不仅需要教师研究各种途径,而且要学生积极的进行配合,教师要深刻的领会新课改的教学大纲,而且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语言积累。

参考文献:

[1]段树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

篇9

1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首先,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说为主,平铺直叙,形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而多媒体教学利用动态的、声情并茂的、有序的视觉感官,将知识素材向学生加以输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对课堂的氛围调剂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其次,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知识容量成倍增加,它可以在相同时间、不同地点向众多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多媒体所具有的高效性是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多媒体课时容量大,形式多姿多彩,保障学习资料的充实与完整,对开拓学生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多媒体教学灵活运用,学生可以随时提出学习难点与重点,互动气氛热烈,各抒己见。学生不但可以浏览到多媒体中最精彩的问答内容,也可以搜索到其他学生沉淀的精彩内容,实现问题难易转变,学习兴趣十分浓郁,学习气氛轻松自然,教学进度自然也得到加快。

2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生处于学习时期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各门功课的基础,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通过教师的语言、形体及多种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对调遣教学素材的内在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得到广泛运用。加强教师多媒体操作能力,展现教师个人魅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能采用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新媒体教学模式的涌入,首先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型,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功能和应用给教师提出一个崭新的课题。因此,教师学习多媒体设备的规范操作,熟练地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势在必行。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的容纳空间及合成功效,将精心准备的语文教学编排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既可以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帮助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任务中解脱出来。其二,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先导者,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的榜样。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新型的当代教师形象,使其个人的魅力指数不断攀升,学生也愿意紧随其后进行学习。当然,在提升个人魅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不可滥用课件,以免产生“做秀”效应,重蹈“放映课件—朗读课件—切换课件”的教学老路。搭建资源共享网络教学平台,发挥多媒体教学互动交流特性根据多媒体的特点,共享教学资源成为学生查遗补漏的有利途径,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件、习题等内容上传到共享网络空间,巧妙质疑,使学习内容得以延伸和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预习新课件,搜集深层知识信息,不同角度地去分析和思考,对课堂中不理解或难点的学习内容重复观看;在共享资源平台中提出问题,供大家相互交流讨论。发挥互联网多功能、全天候开放的特点,学生的问题探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QQ、微信、微博、SNS等多种平台,有效延伸教学课堂,适时对话交流,更好地拓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范围。通过最新的、多元的多媒体手段,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对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摘取其他网络资源中相关题材的文章放到共享空间,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在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的真谛,领悟课文内容的精妙之处。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情境教学模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手段。将教学内容引进情感层面,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共鸣,体味学习内容的内在涵义。在高中语文诗句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背诵诗句期间,恰当地配上精心准备的视频、音响和乐曲,并用视频播放出与课文诗句内容相符的画面,在视觉冲击之下,触动学生内心,使学生充分将自身的情感融入诗句中,将情感与诗句联系起来,从而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成效。鼓励师生互动,建立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学习的两个主体,角色转换,相互尊重、坦诚相见,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勇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善于从学生的交流、激烈的争辩中,找到他们学习的疑难之处,探讨问题突破口,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方向,形成的新思维不断发生撞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交往,产生学习内容的链式反应,优化课堂教学的探讨效果,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在对高中语文诗歌课文的鉴赏性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诗歌的品位,并要求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一小组设计一个诗朗诵的节目。在对语文诗歌鉴赏性学习的体悟之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各自分工、开发设计,用手机或电脑搜索下载合适的乐曲配合,用彩笔画出想象的图景。经过一段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全班各组学生在适宜的曲调、背景灯光下,用声情并茂、情感细腻的朗诵引导大家进入语文诗歌鉴赏的情境,在欣悦表达的同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大胆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工具架起教与学的桥梁,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思想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养成自我阅读、自我提高的学习习惯,培养美感与思想情操,让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的饱和状态,不断强化自身的思维创新、尝试和思考能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中,使得智慧在互相撞击中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让学生成为适应时展的栋梁之才,有效地、机智地将学生引入创造性的教学轨道上来。

3结束语

在信息网络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与教育领域的无缝连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生动趣味的教学情境、灵活多变的动态管理,使学生思维活跃,大量的教学信息被学生所接受,创新理念、发散性想象思维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极大地促进了语文课堂的丰富性和教学的高效性,对整体教学质量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明玉.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9).

[2]董西尧.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润高中语文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6).

[3]韩媛媛.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J].考试周刊,2013(36).

篇10

第一,创设和谐平等教学环境,让学生放心安全学习。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应在课前就走进教室,以和学生交流的形式缓解学生上课的恐惧情绪。尤其是学困生,教师应多和他们沟通交流,了解其学习情况,引导其预习教学内容,给予其帮助和鼓励,让学生可以在上课时集中精神参与课堂学习。第二,创设自主开放教学环境,让学生自由自主学习。高中语文课堂生态教学环境就是自由的环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投入情感,鼓励学生享受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的环境,要求教师基于学生个性差异特征,让学生享受独特的学习体验;就是平等的环境,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平等参与课堂教学,师生平等对话学习,将高中语文课堂建设成为集享受、快乐于一体的课堂,尽情释放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第三,创设合作交流教学环境,让学生合作互助学习。合作互助学习是高中语文课堂生态教学环境下学习的主要方式,创建生态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合作互助学习环境,学生就可以在课堂自由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让学生可以以合作的方式投入学习,增强学生合作互助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广阔学习空间和平台真正成为课堂主人,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生态生成

高中语文课堂生态教学环境搭建需要教师敏锐捕捉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和利用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特定环境下,创新语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生态教学环境搭建中,整合课堂文本对话和师生对话,搭建师生教学伙伴关系,激活语文课堂生机,让高中语文课堂真正成为鲜活的生态教学环境,转变过去凝固的语文教学环境,呈现出源源不断的教学生命力。

第一,搭建生态教学环境的生成桥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搭建高中语文课堂生态教学环境的具体体现,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培养学生语文课堂质疑能力和问题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第二,搭建高中语文课堂生态教学环境的基础是以学定教。基于学生个性化差异,学习创造权利。语文教师在预设教学环境时,需要立足班级学生现状,结合学生认知基础和规律,在教学中心中有数,以学定教促使教学由预设走向生成。第三,高中语文课堂生态教学环境由预设走向生成的加油站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创设生态教学环境,再现语文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真实体验,唤醒学生课堂学习的生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3.开放探究

篇11

语言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其自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其表达方式、语言习惯、语法逻辑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差异是重要的障碍之一。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的文化背景,对于弥合差异、提高学习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词汇文化背景教学

英语词汇的学习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只注重其基本含义、引申含义以及在语句中的应用等,这样容易使学生的视野较窄,较难形成以文化视角理解词汇的思维自觉。从词义学的意义上讲,一个英语单词的释义可以有多个角度,但在传统教学中一般只学习其概念意义,而对其文化背景及应用习俗等涉及较少。这导致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限于一个很窄的范围,有时就会产生误读。如对人的称呼问题,有些学生觉得可以用peasant来称呼农民,但在英语国家,peasant一词是带贬义的,有“文化水平低”的意思,正确地称呼农民应该用farmer。再如,teacher一词,在英语国家仅用来表示职业,不可以用来称呼教师,要用Sir, Madam等。高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动物的词汇,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词汇的基本含义,还要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dog一词在汉语中一般是贬义,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但在英语国家,由于对狗的喜爱,狗一般被认为是朋友、家人,带有dog的词汇一般是褒义,如lucky dog(幸运儿)、clever dog(聪明的人)、a top dog(高层人士)等。

二、中西方文化比较教学

中西方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这些差异,在英语学习中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在高中英语课程中,本身就有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内容,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对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分类比较、专题解析,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如,中西方人对于赞美自己的语言,就有不同的反应。中国人比较低调、谦虚,往往以“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还差很远”等来回应;而西方人则表现得自信、大方,注重自我表现,往往以“Thank you!”“Thanks.”“ Oh, I’m flattered.”来回答。中西方宗教文化不同,中国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因此很多用语中带有佛道色彩,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仗”“三个和尚没水喝”等。而英语国家的以基督教为主,英语中也有许多用语来自宗教经典,如olive branch(橄榄枝)、scapegoat(替罪羊)、wash one’s hands of(随他去)等,只有理解了其宗教背景,才能明白含义。再如,中西方饮食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国有的人讲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气,有的人喜欢热闹欢畅。但在西方国家,进餐时不宜大声喧哗,讲究安静、整洁、肃穆。对文化差异性在语言表达上的比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并开展专题训练,巩固学生的认知,深化其印象,做到熟练理解和应用。

三、文化背景知识体验式教学

篇12

(二)中文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枯燥。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现今的中文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要。现今高校教学中多数教师仍采取填鸭式教学,枯燥的讲解,单一的授课。现今高校授课中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的利用新型的科技媒体,发展滞后于社会的进步程度。因为教育资金的紧张,真对中文教学设施的配备投入也相对有限。多媒体教室、影音播放室、社团活动室的配备都不能满足日益发展中学生们的需要。

二、情境教学法概念

情境也就是空间,利用这个特定的空间建立作者和读者的审美共鸣,这个特殊的审美空间也可以称之为意境。意境又是评价文学性的重要标准。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意境也逐渐成为美学的一个范畴。

情境教学法也就是利用多手段的教学方式,形象生动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文。利用多彩的教学意境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吸引学生们自主学习中文提高教学质量。情境教学主要的是创造境,在氛围中感染人,用情绪影响情绪。心理学表明个体的感情可推动认知活动的发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认知活动的产生起到阻碍的作用。对情感的调节有利于认知活动的产生和消弭,中度情绪和欢快情绪的产生对记忆活动起到促进作用,而情绪过于激动或者过于低迷对记忆活动则会产生消极或是混乱的现象。情境教学法是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特殊的境,刺激学生产生合适的情绪进而促进学生的认知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情境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文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高校汇总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中文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难真正的进入同一个境中不能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教师的思想文化底蕴、情感设计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经历、学习态度都有着千差万别的区别,教师很难通过提供境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情境教学法就是结合音乐、影视和语言等形象生动的手段虚实结合的为学生展示作品中所要描绘的意境,从而更为具体化的为学生讲解作品的写意和韵律。教师还可以即兴引用其他相似意境的作品,为学生扩展相似境的范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记忆力。

四、完善我国中文教育中的情境教学法应用的措施

(一)建立和作品相符的情境。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保证境的正确。教师用语言、图片、音乐等创造出来的境,需要真正形象生动的为同学建立一个作品的意境。这一点说着很容易,执行起来却很难。创造出教材内容所需要的境和氛围,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境是教师创造出来为了辅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所以创造出的情境要符合教材内容的需要,并能真正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将学生带入到作品中。这样的情境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记忆力并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虚实结合建立生动合理的情境。中文教育充斥着大量的古典诗文,我国古典文学中运用大量虚实结合的写意描法。在为学生创造意境的时不能单纯的将作品实体化,意境的创造不能讲雨就用雨,讲云就用云。要虚实结合利用自身信息量为学生扩展想象的空间,提高作品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篇13

情境教学,是指引入制造或创设需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新型教学方式,可借助音乐欣赏、图案播放,参观实践等多种手段搭成,将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主动自觉创设情境,让学生也能准确、深刻地对文本进行解读。

一、借助音乐情境渲染课件下的时代背景

在语文教学中,用音乐微妙的语言作用在文字上,让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在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作用下,体现出文章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突出蕴涵的一定人生哲理主题思想。但要注意选取的音乐要从教材需求出发,与教学内容具有一致,尤其在基调意境以及情节发展上,恰到好处地音乐渲染把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引起共鸣的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采薇》讲授中,我先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了一段伤感轻音乐,让全班学生的情感慢慢都被纠集到这伤感的情绪上时,我开始讲解《采薇》所反映出的那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中,借助诗经表达自己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主题思想,学生此时好像置身于那个时代背景下,自然就会理解作者的心境,读懂文章内涵。

二、参照现实生活展示课件下的当时场景

生活情境教学,就是语文教师善于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成学生所熟悉且具有潜在意义的生活某一典型场景,再加以教师的课堂语言描绘,作为学生观察课件下当时场景的客体,鲜明地展现,从而促使学生在这样营造的创设情境下,激发出课堂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课件场景发现并提出问题直至解决。实践中语文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公园、大街上等等,去寻觅、去感受,让学生深刻地感觉到现实社会生活中那些人、事,场景,这样便会在语文课堂中自然生动地跳出来。例如在《采薇》中,我就组织学生参观了诗中描绘的如杨柳荫荫,微微雨雪的自然景物,再学习课文时,学生就会对《采薇》中描写的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等动人的自然景物不觉得陌生枯燥,而且也能加深对课文军士们思归情愫的理解,既开拓了学生生活和教材有机结合的新鲜感,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引入实物图片演示课件下的动态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