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基础学说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医疗体系,由于看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必然要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因此,中西医学中所涉及到的脏腑或器官虽有共同的称谓,但本质上两者差别很大。所以,在给学生授课时,必须要将这一点强调清楚。以便同学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举例讲解这个问题:西医中肝的本名应为Liver或hepar,西医学传入我国,借用了我们约定俗成的“肝”这一中文称谓来表述西医中的Liver这一器官。所以西医中的肝是一个消化腺,是人体的化工厂;而中医学中的肝则完全不同,它是具有主疏泄功能、可以调节血的蓄溢的一个脏。可见中医的肝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虽然其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有很大差别。其余脏腑中西医概念的异同与之相仿。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此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2 以气为纽带,系统介绍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中所讲的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脏腑的很多功能活动都要依赖气的运动变化而实现。所以在讲授脏腑的功能时,可以初步讲授气的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各脏腑的功能,同时阐发脏腑生理病理与气的联系。例如在讲授肺的生理功能时,先讲肺气的运动特点:宣发、肃降,正是基于肺气的这些运动,才产生了肺的其他生理效应: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辅助物质的输布代谢;脾气的运动方式是向上,所以脾才具有主升清、运化水谷、统血等一系列的功能;胃主通降,其气以降为和,所以胃气也助六腑传化糟粕。在藏象学说中,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这些内容,所以在讲授时应以气的运动变化为主线,先讲清脏腑与气的这些联系,然后再讲解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生理效应—脏腑的功能,进而延伸到各脏腑的病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同时,也可以兼顾讲授内容的前后联系性。气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在这里讲了气与脏腑功能的关系,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气的感性认识,在以后讲到气的概念时,学生就会觉得确有其物,而且这样做也能够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气的重要性。
3 以比喻方法讲述各脏腑的功能
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重点掌握内容,我们在讲授时都应该讲解清楚,而且我们应该反复向学生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那么,就五脏来讲,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讲授时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例如:《内经》中对各脏腑的功能有这样的描述:心,君主之官;肺,相傅之官;脾胃,仓禀之官。我们可借用这一比喻对各脏腑在共同完成全身生理功能的情形进行阐发。相傅之官具有辅助君主治理天下功能,将其对应于心肺的关系:肺可以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治节,治理调节全身各个方面的功能;脾胃,仓禀之官,要保证粮食的收集,收集后还要输送给肺,肺为相傅,天下之财,用之于民,所以这些营养物质应交付给肺统一调拔,分发到全身各处,应于《内经》中“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样的描述可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晦涩难懂的脏腑功能知识。
篇2
一、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较强的地域性,一般来说,东南沿海一带高于内地,开放城市高于边远地区。究其原因,边远地区在经济水平、师资力量上相对薄弱,落后的经济不能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更不能引入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方法。从而导致边远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每况愈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要求!部分边远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将有声有色的语言变成了“计算机数码”,把本应通过眼、耳、舌等感官吸收、消化的活生生的语言信息,只通过眼睛和大脑“填鸭式”的输入,使外语教学“事倍功半”。学生觉得外语教学枯燥无味,负担日益加重。最后被迫放弃学习。少数学生勉强能跟得上,但要花费比常人多几倍的精力。这样,大部分班级就出现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即使个别学生成绩较好,但由于听、说跟不上,严重地阻碍用英语交际,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对任何一种语言,有声语言都是第一性的,文字语言是第二性的。因此,加强中学英语听说,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能力,是贯彻“大纲”精神,全面提高中学生英语素质的保证,也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体系,它必须体现在一个具体的教育科学的步骤和措施上,新的英语教学大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体系。英语教学的指导性原则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探讨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教育教学的规律与相应的策略。
二、改变中学英语教学的思路
(一)端正教学指导思想,做到有的放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可见,训练和培养学生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最根本的目的之一。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让每个学生开口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注重听说训练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和加速读写水平的提高,促进和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从而走出了为应试而教学的误区。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交际能力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必须有其相应环境。因此,加强课堂英语听说训练对提高英语素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较高的英语素质,口语流利,语音语调准确,并且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其次,要善于用英语组织教学,做到语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听说环境。尽可能利用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幻灯、电视等进行英语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理解。
(三)因材施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在明确了教学目的之后,教师应该积极的备课(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然后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课堂操练(语言操练活动、语言交际活动)要特别强调小组活动形式。小组可以由同桌两人、前后桌四人组成,便于随时活动。教师给小组每个学生按固定作为预先规定好A、B、C、D角色,以免小组活动课堂临时分配角色时相互推让而浪费大量的活动时间。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墙报、英语演讲、英语歌曲等。总之,要多制造一些机会,给这些孩子以更多的时间练习,使他们能开口并敢于与别人用英语交谈。
三、加强听的练习,注重听的效果
听是在听的练习里培养起来的,对听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与传统的单纯教授字母不同,我根据字母和音标在外型上相似的特点,在教授字母的同时也对比着教授一些简单的音标,在这里就需要仔细听来辨别是字母还是音标,或者通过听写的方式去区别书写相似或读音相似的字母或音标。这个阶段的训练使得学生能熟练地掌握 26 个字母以及在预习新单词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去尝试发音。为将来深入地进行听力理解单词、短语、句子甚至短文、对话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篇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一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
2 一年级语文课堂实施方法
苏教版语文第一册分为汉语拼音,认一认,识字,练习,课文五个部分。下面笔者就这几部分着重谈一谈。
2.1“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初入学的儿童,虽然没有经过对语言文字的规范、系统的学习,但他们在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感受和表达的基础。入学后,他们接触最广、使用最多的便是汉语拼音,大量地学习字母发音,书写记忆字母字形,拼读音节,繁琐单调而枯燥,极易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目前苏教版教材中每一课都有意境优美的情景图,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说话的欲望。请教了几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在拼音教学中尤其要利用情境图,以拼音代字,让学生先说后写,边说边听。如教学声母“t”与单韵母“i” 组成的音节时,可根据四声练习说话:tī――梯 楼梯我每天回家都要爬楼梯;tí――提 提醒 妈妈常常提醒我做作业要认真,细心;tǐ――体 体育 我最喜爱上体育课;tì――剃 剃头 星期天早上我陪爷爷去剃头。学生可以根据四声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学生既巩固了音节,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既巩固了拼音,又拓宽了思维,还活跃了课堂。
2.2“认一认、识字”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刚刚接触到汉字的学习,虽然只要求学生会读,会认(去除拼音后),但是汉字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很有些困难。特别是一些抽象的字,不能用实物来示范,讲解。这时若能在活动中学习汉字,并渗透说话训练,会怎么样呢?
笔者是这样做的:在教学“认一认4”时,笔者把五位的学生请到讲台上安位置站好,先引导学生观察说话:谁站在谁的左边?谁站在谁的右边?谁站在谁的前面?谁站在谁的后面?学生的说话欲被激起来了,小手举得高高的。然后又让几个学生代表自己的小组站起来一边比画一边练习说话:某某坐在我的左边,某某坐在我的右边。最后小结:大家刚才说“左边”的“左”、“右边”的“右”,“前面”的“前”,“后面”的“后”。然后出示“前、后、左、右”进行学习。笔者发现在活动中利用学生表达欲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学习汉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又练习了说话能力。
2.3“练习”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在练习中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进行说话训练。如教学笫一册语文练习5中的“口语交际”――我们来讨论:看书上四幅图,引导学生动脑筋说图意,让同学之间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你应该提醒他们怎么做才是对的?让学生们知道交通常识,同时引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然后请学生做一下评价,谁讲得最好,最生动,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交际。
这些形式是一个系统的说话训练项目,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做准备,课堂上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都愿意说,都会说。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练习说话,学会交际。
2.4“课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篇4
一、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点
对于小说来说,人物的描写与塑造是小说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学生去学习一部小说时,其首先应对小说的人物具有一定的分析与了解,由此才有助于学生去解读小说的故事发展。一般情况下,在小说的写作中,其在人物的描写上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以及动作等描写,这些人物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人物的内在思想以及人物个性的反应,而这些学生都可通过阅读小说的人物描写来分析得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实际的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讲解,以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在小说《孔乙己》一文当中,学生在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可通过从其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侧面、环境等描写中加以分析。如在肖像描写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由此学生可对此加以分析,说明孔乙己是一另类的人,“身材高大”说明其有劳动力,“青白脸色”说明其营养不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说明其经常挨打……这些人物描写的语句都可以分析得出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而这些分析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的时候,也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加以分析,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将“偷书”说成“窃书”,这说明孔乙己爱面子的性格。由此可见,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结构的框架
理清小说结构的框架对更好地开展小说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小说来说,其与一般的记叙文一样,其在文章描写上也具有记叙文的要素,而故事情节的发展则是小说中的核心内容。对于小说来说,其一个个互相关联的事件、情节中的一个个场面共同构成了小说的结构框架。因此,在学习小说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首先了解小说的线索及其结构,从而才可更好地进行小说阅读。
如在《孔乙己》一文中,该小说的主要线索是小伙伴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首先抓住了小说的主要线索,然后将孔乙己活动的几个场面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如若学生在学习此小说的时候,抓住小说的主要线索,则可深入地理解小说的结构,这对学生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具有极大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感受小说的叙事艺术
在学生开展小说阅读的实践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感受小说内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文章的进一步解读来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不同人物形象的描写[2]。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中,学生可从故事内容的学习中聚焦到小说的叙事艺术中。当学生在完成了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对孔乙己悲剧命运及其原因的探究等阅读感悟时,学生可进一步从作者叙述故事的角度、方式上加以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实现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而这样的学习效果也是小说阅读的最终目的,通过分析小说内容、作者的中心思想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此内容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并充分抓住小说教学中的重点方向,以通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兴趣,从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篇5
小说阅读,本来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然而面对语文课本中的名篇佳作,许多教师满足于将教学参考中的诸多资料翻讲给学生,然后用测验、练习巩固强化此种翻讲的知识。这种小说教读的模式,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思维主体性,淡化学生阅读感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阅读方式。生本教育所提倡的主体性阅读,究其实质是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一种抵制与纠正,终极目的是实现小说阅读主体的回归,推动主体在阅读中构建和创新。
一、将小说阅读整合拓展至“大语文”框架下并和写作相接
小说整合性的阅读,可以集中时间,各个击破,省时省力,而且在不断循环往复的阅读积累中使学生构建了小说读写的能力系统,是在导学下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建构。整合的依据立足于学生的学,其阅读基点是教材,其基本过程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目的,由此读与写相辅相成,螺旋上升,打成一片。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使作文教学立足教材、围绕教材,拓展放大,从低到高,从浅至深,逐渐使学生形成自己完整的写作能力系统。这样我们可把教材作为一个点,击出去,形成波纹效应,涵盖文化、生活。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我尝试将一个学期的两个单元的小说篇目整合在一起,集中进行读写训练。同时分析几篇小说中的人物,探究几篇小说情节的共性,其它类推。以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为例,可以将第一单元的《项链》和第四单元的《珠宝》、《麦琪的礼物》整合在一起,重点探讨三个问题:三篇小说在情节方面有相同之处吗?小说所塑造的主人公在性格方面有多面性吗?突变的情节对人物塑造有何作用?这样整合的意义在于抓住核心,各个击破。等到学生有了一定的的阅读理性积累,我甚至选择将小说阅读拓展到电影题材,汇导至“大语文”框架中。在小说阅读中我们所关注的人物、情节、场景、细节,在经典电影中更是得以彰显。整合教材,欣赏电影就是紧紧抓住二者的共同点,继续整合二者的共性,层层深入,汇导成大语文的理性认识:处处有语文,语文是思想,是文化,是生活。
学生在大语文的框架中,不但分析小说人物,还可分析影视人物,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满足于这薄薄的课本,喜欢阅读,喜欢思考,留心生活,记录点滴体会,交流探讨,语文素养得以提升,这是令人欣喜的。那么接下来,另外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小说阅读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在何处?我认为整合也好,拓展也罢,还是要落在写上,这即是新的起点。我们可将小说和写人记事类记叙文提炼出来几个共同点,进行写作训练,兴趣浓厚者可写一短篇,能力稍差者可写一记叙文。写的同时也是一个调动阅读知识储备的过程,在促进着阅读能力的提高,退其次通过小说的阅读至少提升了记叙文写作的水平,何乐而不为?
当然操作时要注意,不能以影视欣赏来代替语言艺术的欣赏。小说是语言艺术,与电影这种视觉艺术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影视语言具有画面形象的确定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小说作为一种用文字描绘出来的文学形象,在读者心目中仍然是不十分确定的,读者引发的想象,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我们要以影视作品作为阅读的迁移和深化,不能反客为主让学生放松了对小说文本的解读。
二、以生为本,质疑探究式多元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学目前多是一切以教师为准,教师上课又是以教学参考书为准,课上用教参中的阐释解读文本,课后采用大量的训练来强化这种阐释。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小说单元成为学生下课最爱看上课又最不愿听的单元,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是能动者,而是被动的接受者。
其实参考书中的见解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因此,我们可以它提出质疑。如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对玛蒂尔德的解读就可以从正逆向两个方面去思考。可以说玛蒂尔德很虚荣、追求享乐;但用“人本”理论去分析,就可以看到她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坚强、质朴、诚信、吃苦耐劳等。人物形象的矛盾与复杂,构成了艺术典型。我们如果用固定的思维思考问题,那就只能看到一成不变的东西,假若敢于质疑,注意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分析问题,那就会领悟到意想不到的内容。
阅读中的质疑,表明阅读者处于积极思考之中,有了积极的思考,才会有深入的发现。那么,怎样在阅读中质疑呢?可以由教师质疑,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引导、研(读)讨获得新的见解。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学生在阅读中记下疑点,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本组共同的疑点提交。全班同学根据小组的疑问,展开讨论,鼓励在各种意见的交汇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更可以采用对比(比较)的质疑方式,也就是将不同的文章加以对比,在比较中得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如《项链》与《珠宝》在情节、人物、主题上有什么异同?在质疑与探究中,学生有了阅读个体的独特感悟,这种对作品多元的个性化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自思、自得中构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这两种小说阅读模式与生本教育的推进是密切相关的,是对“阅读主体”的承认与建构,在小说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将发挥积极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其次,取象比类是构建中医学的方法,而非中医学的方法,即不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方法。什么是取象比类呢?取象比类也叫“援物比类”,是类比法在中医学中的独特称谓。所谓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在科技的发现和发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仿生学就是类比法的典型运用。中医学怎么借助取象比类来构建中医学理论呢?中医学将人体的物质基础、组织结构、生理、病理、致病因素以及药物(即中药)等与宇宙自然的精气、阴阳、五行进行比较归类,构建起人体生命系统的精、气、血、津、液、神等物质基础,人体形体组织结构、生理病理以及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归位,相应地,精气神的统一体——人也就随之具备了与宇宙自然中的精气、阴阳、五行一样的功能运化。譬如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向光为阳,背光为阴,而向光处温暖、明亮,背光处寒冷、晦暗,如此将自然界中所有具有温暖、明亮的事物和现象都归为“阳”,将所有具有寒冷、晦暗的事物和现象都归为“阴”。五行原指“木、火、土、金、水”自然界中5种基本的物质形态,逐渐抽象而指这5种物质所具有的属性。“木曰曲直”,原指树木具有生长、屈曲、柔和的特性,引申为生长、生发、调达、舒畅的性质和作用,具备该种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归为“木”,等等。而关于人体生命系统的精气、阴阳、五行的形神功能运化理论的有机组合就是中医学理论。
最后,中医学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在观察、实际操作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主要是借助中国哲学,即精气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而构建起来的,其中取象比类法在理论的构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如此,中医学理论一经建立起来,取象比类在中医实践中就退居幕后了。中医学的方法,主要的应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方法,即中医诊病疗疾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的不是取象比类,而是在主要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归纳和演绎交互融通的系统方法。在中医医疗实践活动中,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总是追究和比类所观察搜集到的生理病理现象的“五行归类”和“阴阳属性”了,而是直接应用已经由取象比类构建好了的“中医学理论”。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不须再取象比类一番判定为“肝病”,而是直接利用已有的中医理论定性为“肝病”。就像西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解剖学基础上的,解剖法是形成西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实践西医活动时,并不须每每进行解剖。
综上所述,类比法主要是构建中医学理论的方法,而不是中医学的方法。
2取象比类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正因为主要通过取象比类法等引入了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才构建起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因此,取象比类法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取象比类就没有中医学。
作为归属于类比法的取象比类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从思维进程来看,类比推理主要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其前提和结论通常都是关于个别事物对象的断定;二是类别推理的结论不是一定可靠的。其原因在于类比推理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结论所断定的内容是前提中所没有的。因此,运用类比法进行推理时,前提为真时,结论却未必真。一般来说,要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前提中所提供的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要尽可能地多。二是前提中所提供的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之间的关系要尽量密切,这种关系越接近本质上的联系,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高;相反,如果仅仅是事物之间表面上的某种相同或相似,那么犯“机械类比”的程度就要高出许多。
从形式上看,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通过取象比类构建中医学的大前提,人体生命现象是小前提,中医理论则是结论。表面上看,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而且大前提的科学性也尚待证实。因此,单单从类比推理的特点来说,既然中医学的理论主要是经由类比“精气、阴阳、五行”而来的,因而其就具有或然性,即不一定正确可靠,换句话说,中医学有错误,最起码是有错误的可能!这种推论是任何一名中医药的拥护者都不可能接受的!难道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医药竟然是伪科学?非科学?难道中医教育竟是在进行伪科学教育?而这也是那些攻击、非难、质疑、讥笑中医药的人所欢欣鼓舞的!
篇7
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调整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时,将中医学中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原三门学科合并为“中医临床基础”课,将《各家学说》、《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合并为医史文献课以来,针对学科划分是否合理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各家学说》应归属于“中医临床基础”还是“中医医史文献” 就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中医医史文献是从史学,文献学的角度研究中医药学理论与经验学术特征,文化内涵与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以特定的史学材料为体,重点在文;中医临床基础是一门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课后,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打基础的学科,是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为临床提供“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方法和思路,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最终研究目标,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其侧重点在于为临床实践服务。
《各家学说》是一门提高性、研究性的课程,着重研究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和独特临床经验的一门学科。而其学术思想则又在医家们的临床实践中反复验证并不断通过实践得到充实和提高。这些学术及经验的形成完全来源于实践,并以临床实践为最终目标。这些学术观点及经验的学习为我们在很大的程度上拓展视野,开拓思路,丰富临床的辨证施治手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就其划分我个人认为应从下面三点来讨论。
1 各家学说源于临床
各家学说是在不同时代,不同自然气候,不同地区环境以及医疗实践经验的特殊情况下形成的。创立了各种不同的学术及理论观点和治疗法则,它的形成来源于临床实践。它的形成是与医家本身临床实践的关系更为密切。临床经验是形成各家学说的直接因素。如李东垣亲历大梁之围,战争频繁,围城中人胃气亏乏,疾病流行。当时医者妄用发表攻下,死人无数,故东垣作《内外伤辨惑论》以阐明内伤发热不同于外感,因此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重视脾胃。江南地域湿热,人们恣食厚味,易以相火为病,因此朱丹溪根据临床疾病提出了“阳有余阴不足”之说,在他认为“西北之人,阳气易于降;东南之人,阴火易于升”,在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为主。刘河间处于宋金时代,当时热性病流行,医者多用辛热之法,难以收效而多变证,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火热是导致人体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在《原病式》中指出“但依近世方论,用辛热之药,病之微者,虽或误中,能令郁结开通,气液宣行,流湿润燥,热散气和而愈,其或势甚,而郁结不能开通者,旧病转加,热证渐起,以至于死,终无所悟” [1]。他通过对火热病证的研究,结合《内经》,扩大了《内经》病机十九条所论火热病证的范围,在理论上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等学术论点;在治疗上善用寒凉之剂。除了代表性的各家学说,其它医家的学术理论同样来源于临床。再诸如喻昌的“秋燥论”、叶天士的“久病入络”学说等都是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运用的。上述例子,说明历代诸多著名医家都通过其实践经验而立论制方,丰富了各家学说的内容,从而更从深度,广度服务于临床。
2 各家学说独特的系统性
《中医各家学说》具有鲜明的个体化,一元性特征,在不同时代背景,气候地理环境及其它因素的特殊情况下形成的各家学说,儿乎无一不来源于临床,经医家反复临床实践后所形成的学术思想,从学术观点到生理,病理,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方面自成体系,紧紧地为临床实践服务。虽然,诸家学说各有特长,但就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论,这种系统性则是历代各家立论的共性所在。在诸多各家学说中,系统性特征是明显的。刘完素的“玄府气液说”认为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玄府通畅则气液运行无阻,一旦由于热气怫郁,导致玄府闭塞则诸病由作。诸如郁结、肿满、泻痢,带下等。因此在治疗上主张开发郁结,宣通气液。张从正的“攻邪”论认为,人体之所以发病,是由于邪气侵入人体所引起的,指出“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或自外而入,或自内而生,皆邪气也” [2]而邪气之所以侵犯人体,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所致,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邪气盛,正气衰,又必导致病邪进一步深入,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中邪气的存在,始终是疾病不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病时,力主祛邪,邪去则正安。薛己的“脾胃之说”渊源于《内经》并深受李东垣《脾胃论》的影响,薛己认为人体之所以有生机和活力,全赖脾胃的滋养与健运。人体诸脏之所以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皆是因为接受了脾胃所生化之水谷精气,因此他指出:“胃为五脏本源,人身之根蒂”,他又认为脾胃为气血之本,脾为流血行气之经,一旦脾胃虚弱,则诸症峰起。因此薛己治病尤以强调“以胃气为本”的思想。另如李东垣的脾胃论,张介宾的命门学说,喻昌的秋燥论,王清任的气血论等都是从生理、病机病因、治则方药这一体系出发进行阐述,上述例都是历代医家经过反复临床实践而创立的独特学说。从生理、病机病因、治则方药,形成有机的系统,并用这样的学说直接指导并运用于医学临床、养生、保健,康复。
3 各家学说的临床价值
中医各家学说是我们在学习历代医家独特的学术观点,学术成就基础上使我们的临床能力在深度,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它主要在临床层面上体现其应用性原则。《伤寒论》是以外感热病为研究对象,温病学是以外感温热病为研究对象。伤寒学派,温病学派严格来讲都属于各家学说中。各家学说独特的学术观点,临床经验,众多课程中大多没提及,中医各家学说涉及范围广,绝非局限于一个点或一个病证上。如内伤热中证是李东垣论述脾胃内伤学说的重要内容。他指出内伤热中证的主要病机是中气不足。《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热。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甘温除热法。用补中益气汤。但补中益气汤并非只治疗气虚发热,从《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三本原著看来,脾胃内伤学说及升脾阳的方法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疾病,后世临床对其学说的应用价值有深刻领会,并对其进行继承创新。如邓铁涛老先生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取得疗效。其特色在于剂量上,黄芪的用量大大突破了前人,常在60-120克,甚则用到180克,而陈皮,甘草用量又极小,只用3克。除脾胃虚损之外,邓老还提出“多脏同病,五脏相关”,[3]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脏腑的药物,常用首乌,当归补肝;若兼痰多,以补中益气汤加二三味祛痰宣肺药如浙贝母,橘红,紫苑,这是补中益气汤的变通法。再如喻昌的“秋燥论”,“秋伤于湿,上逆而咳,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明代医家根据秋燥论治疗咳嗽病,但后世对其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内经曰“燥胜则干”“诸气氛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根据此论后世用来治疗与肺有关的疾病,如肺炎,肺痿等。又肺主皮毛,还可以治疗皮肤病,秋噪引起的中风风秘证。再如叶天士“阳化内风”说不仅仅治疗中风,还可以治疗具有相同病机的头痛、眩晕、耳鸣等疾病。中医各家学说确实阐发一种医学观点,但更是一种辨证思维,提高这种辨证思维的能力对于提高临床水平是不言而喻的,即掌握疾病辨治的一般规律,更能将各家学说的独特观点服务于临床实践。
就理论而言,一门学科的设置应当由学科内涵的独立性作为其存在的前提,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其理论具有学科自身的特点,而且无法由其它学科完全代替。总之,无论以何种形式表述,其最终任务是为人类认识疾病,防治疾病这一基本目的,提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中医各家学说》它起源于临床,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其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和启发思路,拓展方法,激发性思维的特点,那么是否应将其归属于中医临床基础更为妥当?
参考文献
篇8
类比思维的特点,首先类比思维是在个别或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做横向的运动,即从个别走向个别,从具体走向具体。这种横向思维所涉及的两端事物之间完全是一种表象上的类似,并无任何本质上的和知识上的类属关系。其次是思维的联想性。由于在类比思维中不受任何的边际约束,因此它可以跨越种类界限在两个看似完全不着边际但有一定相似性的物像之间建立联系。所以类比思维的可靠性很小,创造性大,能够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引导人们发现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问题。
2类比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等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及方法论基础中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对正常人体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2.1对藏象理论的影响首先中医学将人体五脏六腑与形体官窍,生理心理活动,乃至自然界的物象联系起来,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构成了中医学的藏象系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肾藏象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其次借用类比思维对脏腑生理功能进行认识。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脏腑系统与社会系统相类比,不仅说明五脏六腑是统一的整体,同时也阐述了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地位。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另外,在藏象理论中,五脏、六腑、奇恒之腑都具有自己的生理特点,而对这些生理特点的认识,同样是通过类比思维来完成的。总之,类比思维贯穿于整个藏象理论之中。
2.2对经络理论及气血运行的影响经络学说也是中医学的一部分。经络理论的构建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如经络数定为十二,就是从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推理而来,《素问・阴阳别论》说:“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同时,关于经脉中气血的多少以及气血的运行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内经》将十二经脉与十二经水相对应类比,借河流之大小,水量之多少,源流之长短远近来说明十二经脉之气血的多少。并且借用气候变化对江河之水的影响,来类比六邪气对经脉气血的影响,指出:“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焯泽……”。
2.3对病因理论的影响中医学的病因理论是极其丰富和全面的,一般人们将其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其他病因三个部分。其中外感六病因的认识,主要就是通过类比思维而来的。
六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以风邪为例,人们是观察到自然界的风,善行数变,轻扬上行,并能动摇树木,因此当病人感受外邪后,出现头疼,恶风,汗出,游走性关节疼,游走性瘙痒等与自然界风的特性相类似的症状时,就认为是感受了风邪的缘故。
2.4对治则的影响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治病求本的确立,就是因为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变化生杀的根本,由此而推出阴阳是疾病发生的根本,故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2]”。
因势利导也是中医的一个治疗原则,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顺应病位、病势特点,以及阴阳消长、脏腑气血运行的规律,把握最佳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方式加以治疗。而其中所涉及的种种病势也多是采用类比思维的方法加以推论的。如《灵枢・逆顺肥瘦》所云:“临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3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类比法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的哪个部分,都可以看到类比法的痕迹。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类比法自身特点的缺陷性,只注意到两个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就将其作为推理的前提,从而作出荒唐的推理,这对中医学的发展将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篇9
Abstract:
Keywords:
说课是指任课教师对所任课程的理解,系统而概括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通过流利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向教学研究人员、领导、同行阐述某一课程的教学过程,重点阐述教什么,教学对象是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情况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笔者对高职高专针推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说课的设计,主要从七个方面阐述,即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说重点及难点的处理、说体会,现介绍如下。
1说教材
11教材概况我校大专针灸推拿专业一年级学生使用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选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吕文亮、徐宜兵,出版单位为人民卫生出版社,供高职高专中医学、针推等专业使用。
12本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是学习中医类各专业的入门课、必修课和主干课。
13教材内容教材的内容共有九章34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术特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以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哲学基础主要阐述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章藏象主要阐述了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精气血津液主要阐述了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经络学说主要阐述了经络的基本概念,十二正经的命名、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流注次序以及循行部位;奇经八脉的概念、生理特点、循行部位和功能。第六章体质主要阐述了中医体质的概念、体质的生理变化、体质的分类、体质学说的应用。第七章病因主要阐述了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四大类,第一类为外感病因包括六和疠气,第二类为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第三类为病理产物性病因包括痰饮、瘀血和结石,第四类其他病因。第八章病机主要阐述了发病、基本病机、疾病演变。第九章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主要阐述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养生,如何防止疾病,得病后要遵循那些治疗原则和康复原则。
14教材特色 突出重要的知识点,不求全面;突出基本概念,不做深入阐述;突出对成熟理论的介绍,对未有定论、学术见解不一的观点不做介绍;这三个突出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大专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本科有五年,所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求泛泛而谈,以适度、必需、够用为原则;同时本教材重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材中增加了知识链接、课堂互动模块,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教材还有网络增值服务,包括模拟试题、教学案例、扩展阅读资料等,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运用能力。
15教材的不足本教材的部分概念不准确,比如肺主宣发肃降,本应该是肺的生理特性,但是在本教材中却写为肺的生理功能,不利于学生对肺主宣发肃降的理解。还有章节编排不合理,比如在哲学基础中分为三节,第一节精气学说学生最难理解,第二节阴阳学说学生最容易理解,第三节五行学说难易适中,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讲解,学生不容易接受,本人讲课时先讲阴阳学说,然后五行学说,最后精气学说,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接受。
2说目标
2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掌握目标,第二理解目标,第三了解目标。
第一掌握目标,主要有概念,内容。概念包括阴阳的基本概念、五行的基本概念、藏象的基本概念、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经络的基本概念、病因的基本概念、病机的基本概念、治则的基本概念。内容包括阴阳的基本内容、五行的基本内容、藏象的基本内容、精气血津液的基本内容、经络的基本内容、病因的基本内容、病机的基本内容、治则的基本内容。
第二理解目标,主要包括一分布,两应用,三个致病特点,四大功能。一分部是指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在人体的循行部位。两应用是指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三个致病特点是指六的致病特点、七情的致病特点、疠气的致病特点。四大功能是指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基本功能,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基本功能,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基本功能。
第三了解目标,主要包括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体质学说、疾病的预防等。
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正确运用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病因病机、体质等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现象。
23素质目标树立中医学思维,坚信中医,热爱中医,具有良好的医学道德,提高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说学情
31教学对象笔者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刚从高中毕业的高中生,他们已经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但是他们的高考分数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刚步大学的新生,他们对专业的学习都有兴趣,但是兴趣不够足,原因是专业前景不明确,或者说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了解。
32学习态度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的学习态度是热情的,认真的。因为他们对新学科感到很神秘,人本性就有探索精神,他们很想知道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
4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1教学方法根据本门课程以理论为主的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为一讲,二练,三讨论。一讲是指直接讲授法,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可以直接接受相关的知识点,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授课方法;二练是指案例教学法,举出临床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点;三讨论是指讨论教学法,是通过对重点知识的讨论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的生理现象、病理现象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42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本门课程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视频、互联网等方面。
5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步:一退,二进,三回顾,四布置,五预告。一退是指每堂课在讲新的内容前,用两到三分钟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帮助学生对上节课重点内容进行复习记忆。二进是指每堂课的主要部分,即每节课要讲的新的内容,用时大约30min;三回顾是指讲完新的内容后,要给学生把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回顾,用时4min;四布置是指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课后复习,用时1min;五预告是指提前告知学生下一节课所讲的重点内容是什么,让学生查找与重点内容相关的医学进展。
6重点难点
对于重点的处理,主要采用五步法:一剖,二析,三总结,四强调,五歌诀。一剖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解剖,比如阴阳的概念,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1]。把这个概念剖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自然界中,第二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第三部分是这些事物或现象具有对立性,第四部分是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二析是对剖开的每一部分进行分析。三总结是对重点知识的总结,很多重点知识太多,纷繁复杂,学生很难背诵,这时要给学生总结,比如在讲病机时,阴阳失调的临床表现有很多,学生很难记住,也不好理解,通过总结帮助学生记忆,阳偏胜的临床表现可以总结为热、红、数、干、乱,热指身热,红指面红、目赤、尿黄,数指脉数,干指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口干舌燥,乱指心烦,甚者出现神昏谵语。四强调是指强调重点知识对以后学习各门课程的重要性,如阴阳学说,《中医诊断学》强调“察色按脉,先别阴阳”[2],《中药学》中每味药物要分阴阳,《方剂》中每首方剂要分阴阳,临床各科的各种疾病的证候要分阴阳,比如《中医内科》的黄疸,要分阴黄和阳黄。五歌诀,通过编写歌诀,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一些知识点,比如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可以编为“阳主热来阴主寒,阴阳寒热想周全,想不周全要人命,想的周全赛神仙。”对难点的处理,主要采用两步法:一补、二简。难点是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产生难点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所储备的知识不能解释他所面对的知识点,所以需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同时需简化知识点,把抽象的、晦涩的、深奥的知识点变成具体的、易懂的、浅显的知识点,让学生容易学习。
7体会
在十年的教学中,笔者的体会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课讲的好与不好,精彩与不精彩,和平时的积累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还需博学广识,与时俱进;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作为老师既要讲授正确的知识,同时也要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篇10
关于络病学文献的研究,笔者从两方面作了归纳:一是针对性比较强的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二是现代学者对古文献的研究利用。
1 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
古典医籍和古代名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及叶天士和他的医案上,而其他古籍和医家涉及络病的研究比较零散。
《内经》首次系统创立经络学说,明确提出“经络”概念,确定了经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循行路线,阐述了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络脉的概念,记载了络脉的循行和分布规律,论述了络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提出诊络方法与络病治法,为络病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内经》中的络病和今天的络病含义还不完全一致。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临床奠基之作,也奠定了络病证治基础。仲景对于络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虫类通络药物的应用对后世的影响意义深远。叶天士深得其中奥妙,说:“结聚血分成形,仲景有缓攻通络方法可宗”“鳖甲煎丸方中大意取用虫药有四,意谓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考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1],可见络病治疗和一般活血化瘀、攻积除坚不同,从而突出强调了络病辨证及通络治疗的独特临床价值。仲景旋覆花汤被后世尊为治络病祖方。
清代名医叶天士是一位温病大家,他的《临证指南医案》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叶氏创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形成继《伤寒论》之后外感温热病的重大学术发展。而关于内伤杂病治疗他则继承《内经》络病之说、仲景络病证治的用药经验,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理论。叶天士“医者不知治络之法,则愈究愈穷矣”,“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思想和多角度的治疗方式更彰显了络病的丰富内涵。其辛味通络、虫类通络、络虚通补等治法用药,使仲景治络之法更为系统。叶氏的络病治疗常用于中风、痹证、症积等内伤疑难杂病,其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显然也吸取了络病学说的学术思想,从而使络病学说既指导内伤疑难杂病又指导了外感重症的辨证和治疗,使络病学说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与进展。
也有学者认为:叶天士创络病之说,不仅在内伤杂病方面,也在于对温病理论中温热之邪初在气分渐入血络之说及温邪入络治疗的创新[2]。
吴氏认为:络病学说形成发展有三个里程碑:一是《黄帝内经》;二是《伤寒杂病论》;三是叶天士及其医案医话,这也标志着络病学说已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34]。
叶天士之后,清吴鞠通尊叶氏为师,在络病治疗方面继承其思想并发扬奇经理论,善用旋覆花汤横通肝络,善用辛散之品。清代著名治瘀大家王清任的许多治瘀名方都受到络病学说的影响。王清任善用引经药,引药入病络;注重气血辨证,开创补气通络之法。
提及络病学说的发展,不能离开经络学说和络脉。从大量针灸学著作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关于络病的记载:如《针灸大成》中继承《素问·缪刺论》,完善缪刺治络病,并明确提出井穴主治络病之说。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到宋代的许叔微。许叔微(1079-1154),字知可,家道贫寒,笃志经史,曾举进士,官集贤殿学士。许氏归隐后潜心岐黄,钻研方书,精益求精,活人不可胜计。一生著作颇丰,尤以《伤寒论著三种》及《普济本事方》称誉医林。其对伤寒和杂病的证治阐发则是其主要的学术思想。有学者认为络病的提出虽见于清代叶天士,溯其本源,实则许叔微开其先河[5]。许叔微创交加散“治妇人荣卫不通,经脉不调,腹中撮痛,气多血少,结聚为瘕”及“寻常腹痛”,药用生地黄和生姜。而《临证指南医案·产后》云:“冲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故奇脉之结实者,古人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络脉;其虚者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病必痊愈,今产后体虚兼瘀而痛,法当益体攻病,日期已多,缓治为宜,生地、生姜、牡丹皮、琥珀末”。此方正是交加散加了牡丹皮、琥珀末而成。叶氏说:“此苦辛偶方,加入丹皮以通外,琥珀以通内,所以取效”。可见,叶天士的治络病思想亦受许叔微治杂病使用温润补精、虫蚁峻药之法的启示。
2 现代学者对古文献的研究利用
笔者对期刊杂志中关于络病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络病的文献引用涉及数十种古籍,最多的还是出自《内经》,其次是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医案医话;另外,《金匮要略》的内容也较多。从时间上来讲,叶天士以前除《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之外还有一些论述涉及络病,散在于各朝代的多位医家及其著作中,仍可看出那时古人已对络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中很多与经络学说及针灸治疗关系密切,而且对于内伤杂病中络病的认识确实不够系统。到清代叶天士的医案医话中则大多相关内容在于对内伤杂病的认识上,同时也推动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发展。叶氏对络病的认识确实更深入,更系统。叶天士以后,有很多医家重视对络病的认识,看到其在临证中的重要性,而对其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发挥。近代及现代著名医家中,张锡纯、丁甘仁、秦伯未、赵锡武、关幼波等人,也为络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展望
基础理论的研究是中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各方面研究的基础,可以在方向上指导中医研究的发展。络病的研究今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它的文献研究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还不够广泛和细致,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入完善。络病思想源远流长,要全面地总结其内容及发展沿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得细致全面才能更充分的提取古医籍文献中的精粹,更有益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完善以及后学者的吸收利用。
参考文献
[1]叶 桂.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2]李孝刚.叶天士络病新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7273.
篇11
科学精神求“真”,人文精神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犹如人的左臂右膀,缺一不可。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不断对自己进行批判和反省,倡导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教育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教育是我们中医药院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所强调的教育理念。中医青年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开必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虽然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力结构的完备,却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更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成为具有学术特色、情趣高雅、人格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努力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特色鲜明、覆盖面广、设置科学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医药院校应将人文素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必修和选修的形式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我们的中医青年真正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具体的课程有:《军事理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沟通与礼仪》、《经济与管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等,通过一系列课程的修读达到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和学会做人的目的。
2.大力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校园环境建设。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因此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中医药院校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设立传统文化、国学学习社,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竞赛以及书法、绘画、写作、文艺等各种竞赛活动,加大素质教育的评优和奖励力度来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人文氛围的铸造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人文气质是通过长久历史文化熏陶出来的,因此,除了开展常规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外,还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鼓励、支持中医青年成立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篇12
毒邪作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从《内经》时代开始,即已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多有充实与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对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大量的研究成果面世,内容包括毒邪的界定、历史沿革、病邪性质、致病特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近3年来,有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毒邪致病的机制探讨方面。毒邪学说已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毒邪学说经历了兴起、昌盛,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有悄然沉寂之势。究其原因,涉及了从中医疾病观到当代疾病谱变化的方方面面。
2 毒邪学说的困境与分析
2.1 与疾病可知、可治理论的矛盾 《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缔造了中医学的疾病观。目前大家所公认的“疾病可知、可治观”,即由《灵枢》的“拔刺雪污论”发展而来。《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由“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论”奠定的“疾病可治、可知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在2 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累累硕果。但疾病的可知是有限制的,受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疾病的可治性是有条件的,要受到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依从性、疾病的发展阶段、医者的专业水平、医疗技术的现状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即全面地论述了影响疾病可治性的诸多因素。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更是从医家、病家、旁人、药中、煎药5个方面总结了100种影响疾病治疗的不当言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诊断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疾病的不可知、不可治,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来考察毒邪学说的作用,会发现毒邪学说对临床缺乏有效指导,一种对实践没有有效指导作用的理论,当然不会被看作好的理论。
2.2 辨证论治体系的缺失 纵观中医学2 000余年发展史,一种学说的确立,均以相对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亦即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为标志。以温病学为例,其学说萌芽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发展于唐宋元明,形成于清。其形成即以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确定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为标志。而《中医脑病学》不能脱离《中医内科学》独立,正是因为其辨证论治体系还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体系。一种产生于临床实践的中医学说,只有当其可以据之以立法、组方、遣药,即指导实践时,才可称作完善。毒邪学说在理论上已基本完备,毒邪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沿革、病因病机演变、临床特征、涵盖的疾病种类与预后等已阐明。但确定为毒邪致病后,应采用何种治则治法,选用何方,或如何组方,方中如何加减用药,基本上是空白。这也是导致毒邪学说逐渐没落的重要原因。
2.3 涵盖疾病谱的难治性 毒邪学说涉及的疾病范围广,种类多,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有广义疾病范畴如心系疾病、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性脑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少见病、疑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斯蒂尔病,危重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还包括放射性肺炎、化疗毒副作用、运动性疲劳等难以归类的疾病,总数超过100种。上述疾病,或多或少的具备迁延性、复杂性、难治性、致残性、致死性等特征,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在治疗这些疾病时都有束手无策的无奈感,其中很多疾病根本不存在治愈标准。
3 毒邪学说的前景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诊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医学观念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新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诸多全新的问题,中医学理论在认识、分析、解决新问题方面的不足难以回避。虽然毒邪学说存在诸多不足,却因临床实际的需要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要规范毒邪学说的发展,拓展辨证论治的适用范围和能力,应当为毒邪学说准确定位并将之有机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中。
3.1 毒邪的中医病因病机定位 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毒邪有内外之分。一般认为外毒指由外而来,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内毒是指由内而生之毒,系因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内毒多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既能加重原有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证,多标志着疾病进入危重阶段[1]。因而外毒可归入外邪中疫疠之邪的范畴,内毒可与痰、瘀并列作为特殊的内生病邪。虽然毒邪可由六化生,或与痰、瘀并见,但多同时具备猛烈性、火热性、传染性、特异性、顽固性5个特性[2]中的3个以上,且毒邪决定着病情的发展方向与预后,因而毒邪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更符合临床实际。外毒致病,多损伤皮肉筋脉,并出现神志异常,与肺、心、肝关系密切。内毒之生,多与肺之宣肃、脾之运化、肾之开合异常密切,故应主责肺、脾、肾三脏。
3.2 中医治疗学研究 毒邪为病,其治当以祛除毒邪为主,兼以扶正。故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分别适用于不同阶段,但吐法当今近于不用,温补二法在毒邪炽盛时有助邪之弊,故祛毒治法,以汗、和、下、消、清为常用,其中汗、下使毒邪有出路,和、消、清可认为是广义的解毒法。有了治则治法的指导,进一步应探讨针对毒邪为病的方药,虽然关于具体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丰富,但在普适性方面不足。今后的研究,首先应整理具有解毒祛毒功效的中药,因《神农本草经》朴实有验,可从此入手。其次,整理发掘具有解毒作用的方剂。但毒邪学说真正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超越西医具体疾病的藩篱,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出现如同王清任诸逐瘀汤之与瘀血学说的系列方剂。
4 小结
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20多年间,毒邪学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为当代中医药辨治层出不穷的疑难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毒邪学说的理论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当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理法方药体系真正构筑起来的时候,中医药学防治疾病将再获利器。
参考文献
篇13
2 毒邪学说的困境与分析
2.1 与疾病可知、可治理论的矛盾 《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缔造了中医学的疾病观。目前大家所公认的“疾病可知、可治观”,即由《灵枢》的“拔刺雪污论”发展而来。《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由“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论”奠定的“疾病可治、可知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在2 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累累硕果。但疾病的可知是有限制的,受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疾病的可治性是有条件的,要受到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依从性、疾病的发展阶段、医者的专业水平、医疗技术的现状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即全面地论述了影响疾病可治性的诸多因素。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更是从医家、病家、旁人、药中、煎药5个方面总结了100种影响疾病治疗的不当言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诊断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疾病的不可知、不可治,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来考察毒邪学说的作用,会发现毒邪学说对临床缺乏有效指导,一种对实践没有有效指导作用的理论,当然不会被看作好的理论。
2.2 辨证论治体系的缺失 纵观中医学2 000余年发展史,一种学说的确立,均以相对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亦即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为标志。以温病学为例,其学说萌芽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发展于唐宋元明,形成于清。其形成即以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确定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为标志。而《中医脑病学》不能脱离《中医内科学》独立,正是因为其辨证论治体系还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体系。一种产生于临床实践的中医学说,只有当其可以据之以立法、组方、遣药,即指导实践时,才可称作完善。毒邪学说在理论上已基本完备,毒邪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沿革、病因病机演变、临床特征、涵盖的疾病种类与预后等已阐明。但确定为毒邪致病后,应采用何种治则治法,选用何方,或如何组方,方中如何加减用药,基本上是空白。这也是导致毒邪学说逐渐没落的重要原因。
2.3 涵盖疾病谱的难治性 毒邪学说涉及的疾病范围广,种类多,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有广义疾病范畴如心系疾病、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性脑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少见病、疑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斯蒂尔病,危重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还包括放射性肺炎、化疗毒副作用、运动性疲劳等难以归类的疾病,总数超过100种。上述疾病,或多或少的具备迁延性、复杂性、难治性、致残性、致死性等特征,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在治疗这些疾病时都有束手无策的无奈感,其中很多疾病根本不存在治愈标准。 3 毒邪学说的前景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诊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医学观念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新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诸多全新的问题,中医学理论在认识、分析、解决新问题方面的不足难以回避。虽然毒邪学说存在诸多不足,却因临床实际的需要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要规范毒邪学说的发展,拓展辨证论治的适用范围和能力,应当为毒邪学说准确定位并将之有机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中。
3.1 毒邪的中医病因病机定位 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毒邪有内外之分。一般认为外毒指由外而来,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内毒是指由内而生之毒,系因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内毒多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既能加重原有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证,多标志着疾病进入危重阶段[1]。因而外毒可归入外邪中疫疠之邪的范畴,内毒可与痰、瘀并列作为特殊的内生病邪。虽然毒邪可由六化生,或与痰、瘀并见,但多同时具备猛烈性、火热性、传染性、特异性、顽固性5个特性[2]中的3个以上,且毒邪决定着病情的发展方向与预后,因而毒邪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更符合临床实际。外毒致病,多损伤皮肉筋脉,并出现神志异常,与肺、心、肝关系密切。内毒之生,多与肺之宣肃、脾之运化、肾之开合异常密切,故应主责肺、脾、肾三脏。
3.2 中医治疗学研究 毒邪为病,其治当以祛除毒邪为主,兼以扶正。故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分别适用于不同阶段,但吐法当今近于不用,温补二法在毒邪炽盛时有助邪之弊,故祛毒治法,以汗、和、下、消、清为常用,其中汗、下使毒邪有出路,和、消、清可认为是广义的解毒法。有了治则治法的指导,进一步应探讨针对毒邪为病的方药,虽然关于具体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丰富,但在普适性方面不足。今后的研究,首先应整理具有解毒祛毒功效的中药,因《神农本草经》朴实有验,可从此入手。其次,整理发掘具有解毒作用的方剂。但毒邪学说真正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超越西医具体疾病的藩篱,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出现如同王清任诸逐瘀汤之与瘀血学说的系列方剂。
4 小结
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20多年间,毒邪学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为当代中医药辨治层出不穷的疑难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毒邪学说的理论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当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理法方药体系真正构筑起来的时候,中医药学防治疾病将再获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