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

篇1

2. 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在初中力学部分已经学习过弹力,已经对弹力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以及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存在弹力现象的研究,还有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方法的应用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涉及内容深度、难度和准确度的限制,导致他们对弹力的认识和了解还很肤浅,对影响弹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弹力的方向并不知道。需要在本节的学习中完成对弹力准确的、规范的、全面的认识。此处是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重要知识点。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3)能准确判断各个弹力的方向,能在力的图示中正确做图。

(4)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3.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确定弹力的方向。

3.3 德育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其观察能力,结合实际的求实精神。

4. 教学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5. 教学难点 (1)在接触的物体间弹力有无的判断。

(2)弹力方向的确定。

6.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讨论答疑。

7. 教学用具 弹簧、钢锯条、橡皮泥等。

8. 教学步骤

8.1 新课导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的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都是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发生的作用力,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多数是需直接接触才能发生的力,即接触力。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张图片。

图片:撑杆跳运动。

教师: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运动。男子撑杆跳高纪录是6.14米,是乌克兰的布勃卡在1994年7月31日的赛斯特里尔创下的,而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是2.45 米,为什么撑杆跳能跳的那么高呢?

预期学生回答:凭借了撑杆的弹力。

教师:撑杆为什么产生了弹力?

预期学生回答:是由于撑杆发生形变而产生了力。

教师:是不是物体只要有形变就能产生弹力?下面,请大家看这么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

(1) 让钢锯条挤压小车发生形变,放开后观察小车,小车向前运动;

(2) 用弹簧挤压推动小车,弹簧被压缩,然后释放弹簧,小车被弹出。

(3) 让橡皮泥挤压小车发生形变,放开后观察小车,小车不动。

说明:利用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形变形式不同,产生力的效果不同,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弹力的产生条件。

8.2 新课教学。(1)形变及弹力概念。教师:刚才实验结果显示:钢锯条、弹簧和橡皮泥均发生了形变,而对小车的作用效果却不相同呢?

学生:钢锯条和弹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而橡皮泥发生的是非弹性形变。

教师: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说明什么叫形变、弹性形变、弹力和弹性限度。对比一下各概念与初中定义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

①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②弹性形变: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③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④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教师:同学们通过前面实验讨论总结弹力产生条件。

预期学生回答:

弹力产生条件:一,物体间必须直接接触;二,物体必须发生弹性形变。

教师:关于此问题在初中并没有讨论说明。

(2)利用实验课件说明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教师:像弹簧、钢锯条等物体因发生了形变而产生了弹力,那么桌面、玻璃瓶等物体是否会发生形变,是否能产生弹力呢?下面我们看教学课件了解微小形变的存在。

教师:打开教学课件,介绍微小形变演示仪。

教师: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光线经M、N两平面镜两次反射,射到一个刻度尺上,形成一光亮点。设问:若用力压桌面,同学们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光点是不是在刻度尺上移动?

教师:为什么?

学生分析:桌面有了形变,使M、N平面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致使光点位置变化。

教师:操作演示课件,展示变化效果。下面大家再看一个演示实验。

教师:说明另一演示实验。扁平玻璃瓶中装满红色的水,瓶口用中间插有细管的软木塞塞上,用于观察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教师:用力挤压玻璃瓶观察实验现象,能让学生观察到红色液面的变化,感受微小形变的存在。

教师总结:我们通常能用眼睛看到一些物体的形变,但还有一些坚硬的物体用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是因这些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弱。所以,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一般情况下,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弹力。所以,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教师总结: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引导学生:分析物体静止悬挂时,悬绳对重物的拉力及方向。

学生回答:悬挂物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拉紧悬绳,使重物、悬绳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重物由于发生微小形变,对悬绳产生竖直向下的弹力F1,这就是物对绳的拉力;悬绳由于发生微小形变,对物产生竖直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绳对物体的拉力。

总结结论:拉力属于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胡克定律。教师:弹力与形变的定量关系,一般来讲比较复杂,而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即:

弹簧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此规律叫做胡克定律。表达式为:F=kx ,式中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单位的符号N/m。有关此问题在初中只是定性说明,而在高中才给出定量关系。

篇2

环节1:当堂自学:预习课本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电阻?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还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过渡:舞台灯光亮暗需要调节,收音机的音量需要调节,电扇的转速也需要调节。它们都是如何实现的?——自学结果:改变电流。

问题:如何改变电流?——自学结果: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导体。

环节2: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设计电路图,并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尝试改变电压及接入导体,观察现象。……

环节3:电阻的定义及其单位(已自学,故简单介绍)。

环节4: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以观察不同灯泡灯丝做为依据)

设计实验:在几个因素中,如何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你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操作?——自学结果:控制变量法。保持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评价并实验方案。

实验并记录数据,……

分析与归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种类有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演示导体电阻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

环节5:当堂归纳检测教学效果。

2 课前自学的尝试

案例2 电阻(部分)

环节1:课前自学任务:1。在家中收集不同材料制成的导线。2。家中调光灯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来实现的。思考:你有哪些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环节2:活动14。1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①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自学后的猜想:电路两端的电压、接入电路中的导体。

②需要哪些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

交流评估所设计的电路。电路中接入小灯的目的:首先能通过小灯的亮暗来显示电流的方法。其次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步骤:将收集的某一根导线接入AB间,改变电池的节数,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接入AB间的导线,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小结1:不同导体接在同一个电路中,电流大小是不同的,说明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同一电路中,电流越小,表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环节3: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

过渡:活动14。1中的现象:电路两端电压相同,接入不同的导线,电流不同。表明所收集的导线电阻不同;观察你所收集的导线,请你猜猜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环节4:活动14。2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猜想:与导体的长短、粗细(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以观察事实为依据)

设计实验:要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怎样研究?如何比较电阻的大小?——渗透控制变量及转换的思想。电路图为图1。AB间接入导体如图2。

实验并记录数据,……测得数据后,电流、电阻用大小表示。(电流大可推得电阻小)

分析与归纳:材料、横截面积一定,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材料、长度一定,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长度、横截面积一定,铜丝电阻比不锈钢丝小。

通过分析灯泡为什么开灯时容易烧断灯丝,猜想,导体的电阻大小还与温度有关。

演示: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结论:大部分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问题是否所有物体的电阻都满足上述规律?

演示:绝缘体和导体的转化。

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输电线路中的导线是铜制的?——在长短、横截面积相同时,铜的电阻小。

知识的迁移:我们希望输电线路中的电阻越小越好。科学研究发现某些材料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会变为零,这种性质称为超导性,具有超导性的物体称为超导体。

环节5:当堂归纳检测教学效果。

3 课堂观察对两种“先学后教模式”的反馈

3。1 自学不等于预习

通过分析课堂教学的生成,发现若课堂上仅仅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知识结构进行简单的建构即通过看书来预习,则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部分失去探索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正确的做法可以是学生课前观察相关的现象、收集相关的材料、或自制相关的学具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间架设桥梁,从而降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难度。

3。2 后教不等于重复

若自学是简单的知识建构,那么教学中重复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就显得非常多余,验证性的实验或过程使学生丧失了对于探究的体验。

篇3

1.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是以物理教学的任务和物理学习目标为依据进行设计的,应遵守以下四条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育核心的职能是要促进个体的人的发展,教育改革亦是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即“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听中学”、“看中学”,即学生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验操作中和深入实际的生活中去学习,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2)建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良好的物理情境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学中情境可用语言情境和实物情境这两种情境。其中实物情境可以通过播放各种视频和各种小实验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讲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其影响因素时,可以通过让学生用手来压住铅笔首端和末端来举例,逐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压力作用的影响因素,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

(3)及时反馈补偿的原则:在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惑、会提到的问题,即课堂信息的反馈,并要做好补偿措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教学进程正常进行。例如,讲过浮力后,教师说:“既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为什么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有的物体却沉到水底呢? ”很多同学都做出了正确解释,个别学生转不过弯来,我们可以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得出物体能否运动、向什么方向运动,不是由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它所受到的合力决定,即虽然物体受到浮力作用,同时也受到重力作用。同时也为学习浮沉条件做好准备。认知规律是客观的,个性差异也是难免的,整体调查和个案处理在所难免,故教学设计中反馈补偿是非常重要的。

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

(1)激发兴趣,调动热情: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

(2)重视实验,培养创新:中学生正式处在一个好动的年龄段,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实际的物理实验操作会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所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多一些动手机会,从实际物理实验操作中激发学习乐趣,进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长度测量的物理教学中,可以让四位学生用同一个米尺分别上台来测量教师讲桌长度,每个学生的测量结果先不公开,在四位同学全部测量后,让四人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各自的测量结果,四个人的结果肯定不会完全相同,学生会感到疑惑,从而去探索原因。

(3)强化训练,增强能力:目前的初中物理教材中都采用了国际单位制,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学生对“帕斯卡”、“牛顿”等国际单位会感到陌生,学生习惯单一性的单位,开始学习浮力单位以及功率单位的时候,很难适应概念多因性。例如:学习“电功率”、“电功”、“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需要具有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刚入门的初中学生可能会感觉比较困难。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设法让学生思维跟上,同时侧重差生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减轻差生的学习困难。

(4)创设情景,发展思维: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联想,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物理教师也可以制造问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学习串、并联电路后,串联电路之中如果有一处线路断开,则整个电路就没有电流,开关与电器之间一般只串联,在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一个电路中只有一个开关,一个电源,两个灯泡,把两个灯泡进行串联,开关断开,两个灯泡均发光,开关闭合,一个灯泡不发光,另一个灯泡发光。这样的情况可不可能存在,如果存在就画出可能的电路图,这样就将学生置于问题中。学生只有冲出“开关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思维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采用这种方式,既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又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以及深刻性。

3.小结

教学设计是教育理论中重要的一块内容,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叙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条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建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及时反馈补偿的原则,讨论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对于有效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初中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小实验”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其中“小实验”指的是那些穿插在物理课文中或课后习题中的一些内容简单、材料易得、操作容易的物理小实验。新课标中的初中物理课本中增加了许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以人教版教材课本为例课文中就出现了30多个物理小实验;加上课后习题中的就更多。这些物理小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安排。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云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 ”的教育思想,想方设法的让学生自己参与动手做实验和体验学习;新课标中的这些物理小实验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但有些老师却忽略这些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教材中精心安排和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小实验的特点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小实验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下面就对这些小实验的特点进行归纳:

1、内容紧密配合教材,贴近学生生活

初中物理的小实验都是伴随着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在进行,穿插在物理课文中或课后习题中。其内容都紧密配合了新课标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而且题材大都取自于日常生活。例如:九年级课本中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中的硬币“跳高”比赛实验等。

2、实验材料取自日常生活,容易实现

这些物理小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非常容易得到。例如:硬币、筷子、尺子、鸡蛋、玻璃球、易拉罐和包装盒等。这就保证了学生在课后或回家也有条件制作、设计和研究这些物理小实验。

3、实验形式灵活多样,便于操作

初中教材中的物理小实验主要有3种类型:制作型(如: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研究测量型(如:测量自己的步行速度、探讨真空不能传声等)、应用思考型(如:找重心、纸锅烧水、筷子提米等)。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设计和完成的小实验内容。

二、课程设计中安排好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实验大都是内容贴近生活的,用的材料都是学生生活中能见到的东西教学设计,操作起来又简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论文范文。所以学生做起来会具有亲切感。小实验的效果也都是比较所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初中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相对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还比较占优势。学习的内容要通过形象的实验才能更好的理解。小实验都是紧密联系课程内容的,所谓“所闻不如所见”学生通过小实验能形象生动的将教材内容展现出来,亲自操作小实验能够更生动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另外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能够有更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物理知识的巩固。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验课本来就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初中课本中的物理小实验都是比较适合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的,这对调动学生的双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另外,鼓励学生多课本上给出的小实验进行改进,在自己生活中发现替代物品或自己设计实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好机会。

4、有助于养成学生留心生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小实验的内容和所需要的器材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学问。在进行小实验的教学时,鼓励学生从自己身边发现题材,寻找替代材料进行实验,这使学生养成留心生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一旦养成,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三、怎样在课程教学中设计好初中物理小实验

由于小实验的数量很多,可能老师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再者,小实验的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用以课下学生自己练习比较合适。所以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就是在家里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己操作这些小实验。

1、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课程中的物理小实验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可以留给学生回家进行实验。(1)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里找一个小角落作为一个自己的小实验室,专门进行这些小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的机会,说服家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2)在学校每个班级可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设置实验角,用来展示同学们在家进行的小实验的成果。可以利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由作者向同学们解释实验步骤。物理课上大家也可以一起来讨论这些小实验。(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运用Moodle、Claroline等教学平台进行教学。使用这样的教学平台教学设计,无论学生在不在学校都可以随时进行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得到拓展。

2、组织多彩的实验作品展览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小实验作品展览和评选活动。从学生作品中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实验。学校的评选可以分为三个水平等级。能够按照课本上的例子进行小实验并能解释实验现象,说说心得体会的算作初级水平;能够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包括对仪器结构或者使用替代材料等)效果良好的算作中级水平;可以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自己实际小实验并展示给同学的算作高级水平。

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方法指导

多数初中生虽然有对物理实验很有兴趣,但物理理论知识还不够,实验操作能力也不强,目的性也不强;所以要开展家庭小实验,教师的辅导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辅导,学生做实验会仅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不能深入地从表面现象分析科学原理,也就不能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开展家庭小实验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最好对下列问题做出指导:①实验目的;②实验的原理;③实验材料的选择;④实验操作中的要点;⑤安全注意事项;⑥观察的重点;⑦实验现象的记录与实验总结等。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两个家庭小实验设计的例子,让学生参考教师的例子去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按照老师的例子去做、对老师的例子进行改进和自己设计实验。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家庭小实验,学生才能真正的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家庭小实验也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效。

四、初中物理小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传播一课中有观察小孔成像这一实验。在一个空罐底部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口上, 做成一个针孔照相机。对这个小实验的教学,教师可以作如下的实验设计:

1、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1)实验目的:自制教具,观察小孔成像现象,探究小孔成像规律。

(2)实验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

(3)实验器材的选择:选择生活中的常见的、容易加工的材料论文范文。因为课本例子中的铁罐或铝罐打孔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替代材料。

(4)实验操作中的要点:小孔与屏之间的封闭性,不要有其他光干扰成像。小孔不要扎的过大。

(5)安全注意事项:注意不要被使用的尖锐、锋利的工具伤到。

(6)观察的重点:观察像的方向、物距的大小对像的影响、孔的大小对像的影响。

(7)实验现象的记录与实验总结: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小孔成像的规律。

2、布置作业教学设计,让学生回家进行实验

(1)利用家中现有的器具自制一个能观察到小孔成像的针孔照相机。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装和重新设计。

(2)利用自己制作的针孔照相机观察小孔成像现象。

(3)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①观察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②观察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与所成像的大小的关系。③观察小孔的大小对所成的像的影响。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并自己总结小孔成像的规律。

3、对学生作品进行评选

让学生各自展示家庭实验的作品,并组织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效果进行评选,选出最佳实验作品奖,给予学生鼓励。

4、给出教师作品示范并组织讨论该实验。

教师提供一两个设计案例,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一下每个实验作品的优缺点,并进一步讨论像是怎样形成的,最后一起总结一下小孔成像的规律。

安排好物理小实验的教学可以有效的辅助物理课程教学的进行。物理小实验的进行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初中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杜艾琳,浅谈初中物理小实验.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0):第558-559页.

[2].刘瑞琴,浅谈开展物理家庭小实验的做法和体会.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第104页.

[3].左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小实验”的作用.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2):第127-129页.

篇5

一、亲身实践

首先,让学生亲自实践,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饲喂家蚕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各个阶段的特征,并记好观察日记,课堂上可以用学生的蚕蛾观察日记指导学生认识“蚕的一生”,进而归纳总结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同样也可以指导学生饲养蝌蚪来认识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更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让学生亲自实践,能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又如,在进行“发酵技术”教学时,教师可先在课堂上提供方法指导,然后让学生回家进行酒粮的制作,课堂上让成功制做出酒粮的同学把酒粮带来给同学们品尝,并跟大家分享制作酒粮的成功经验,教师及时点评并给予充分肯定,会让学生感到参与课外活动是有价值的,能够对课堂产生一定的影响,感到他们所做的努力是必要的、被欣赏的,使学生渐渐地形成一定的成就感。

二、探究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中很多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解决,而探究实验一般周期较长,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因此,布置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实验是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进行“植物种子的萌发”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工具?②应当选择什么种子?每组应当有多少粒?③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条件?④每个实验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通过讨论,最后得出探究实验的两个关键:一是科学探究要设计对照实验,二是在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根据这两点让学生自选其中一个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单独或两人一小组进行实验,每天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并定期拍照,完成实验报告,课堂上教师再请同学代表介绍实验过程及得出的结论。从探究实验的设计到观察实验现象,再到实验结果分析,进而归纳出结论,再进行表达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的流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利于他们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三、制作模型

由于初中生物学中很多概念和生理过程比较抽象,如神经元的结构、肾单位的结构、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尿液形成的过程等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仅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等来理解,学生很难消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行制作一些模型,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来降低学习的难度。如在讲神经元结构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彩泥捏出树突、轴突、神经末梢等结构,然后在空白硬纸板中央拼出神经元的结构模型,并在旁边标出各个结构的名称,这样既动手也动脑,学生就能牢记各部分结构的名称。模型的制作可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抽象概念和过程的认识和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通过手工制作模型还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如上述神经元模型除了可以用彩泥制作以外,还可以用植物种子等其他的材料来完成。在学习尿液形成过程时,学生之所以对这一过程很难理解,主要是因为对肾单位的结构很模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制作材料,如红色毛绒线、橡胶管、短颈漏斗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动手制作肾单位模型,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寻找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把自己制作好的模型带到课堂上来展示给同学们看,制作过程中,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2-4人合作完成,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四、活学活用

书本知识最终是为人们的实际生活服务的,教师应深刻认识到把所学知识密切应用到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都可用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解决很多常见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以起到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膳食指南”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记录自己某一天的一日三餐所摄取的食物,经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营养搭配知识之后,对照自己记录的食谱,评价自己平时一日三餐的安排是否合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重新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这一课外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

篇6

一、探究要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做好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的重要因素,在开展探究性教学时,老师应该注意,探究性教学不仅仅要符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而且还要符合自身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学习实际,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都比较差,在开始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模仿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模仿式探究性学习,可以根据一些具体的书面物理实验,或者一些物理实验视频,让学生根据实验进行模仿式探究。另外,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还应该符合学生的经验和智力,探究性教学要做到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入进行物理探究性组织教学。

二、做好探究性教学准备

探究性教学准备同样也是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对于进行的探究性教案,老师应该提醒学生做好准备,针对在探究性教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以便在接下来的试验中找出答案。另外,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探究性教案的注意事项,包括探究设计、探究目的、探究实验、探究数据、探究猜想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表格仪器等。对于这些注意事项,除了要做好记录和笔记之外,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记忆以及预实验,对于探究方案做到心中有数,进而保证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

三、做好学生探究性指导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做好对于学生的探究性教学的指导。老师的探究性教学指导主要包括观察、实验、数据收集以及整理这四大环节。首先,探究性观察。主要指的是通过学生眼耳鼻以及皮肤的感知,观察实验问题,举例来讲,用眼睛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最小刻度等,包括数据的读取以及现象和问题的发现。接着,进行实验。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的实验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动手动脑过程。例如,对于天平的平衡性操作以及电表的调零等,都需要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以及实验,进行动手和动脑。在进行实验时,老师应该注意安全,毕竟物理实验也是存在安全问题的,尤其是那些危险性以及损坏性的实验,老师应该做好检查性工作,避免威胁学生安全。其次,搜集数据。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数据是实验的关键,在进行数据的读取以及记录时,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正,包括数据读取姿势、数据读取方法以及准确的记录等。为了减少误差,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加深学生对于数据读取和记录的印象,进而减少数据误差。最后,整理。整理是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的结尾性环节,整理的内容包括数据是否准确、器材是否得当,探究实验过程是否正确,记录分析是否完善等等。整理作为扫尾性环节,也是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四、严格学生探究性考核

在进行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探究性考核,通过考核使得学生真正的对物理基本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首先,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科学探究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其次,笔试。通过笔试考查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定律、原理以及公式的掌握程度。举例来讲,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电学知识,自己设计测定导体电阻的方式与方法,同时画出电路图,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最后,操作。操作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动手以及思考反映能力,还是举例来讲,在科学探究操作中,我们把科学探究中所涉及的多种不同器材放在一起,让学生挑选出合适的器材进行科学探究。

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探究性教学以及学习贯穿到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对物理问题进行实验性探究,才可以使得学生掌握探究性物理问题解决办法,才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掌握科学的物理学习思维方式,进而促进学生探究性物理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此,作为物理老师,应该深入研究自身探究性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探究性物理教学策略,这是今后初中物理老师探究性物理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与课题。

【参考文献】

篇7

1、设计性实验的程序

物理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如下的程序。一是准备、设计阶段: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配实验仪器,拟定实验步骤;二是实验阶段:正确调节和使用仪器,观察现象,测量数据,思考和分析问题;三是小结阶段:可以以课题论文形式提交实验结果,也可以进行口头形式的交流讨论。

2、设计性实验选题的原则

设计性实验选题的原则,一般不要求突出实验内容的复杂性,课题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去查阅资料,独立制定实验方案,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去解决,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3、设计性实验分类

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给定某种仪器设备,要求完成某一物理量的测定或某一物理现象的观察研究,如《平抛物体运动》中的“用尺测量玩具手枪子弹射出时的速度”。第二,只提测量要求,不限实验方法和所用仪器,完成某一物理量的测量任务。

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测量某一物理量的课题;第二,探讨研究和应用的课题;第三,研究测量方法的课题,要求设计一种实用的方法。

二、教学案例

设计实验课题: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1、课题的提出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它在高中的物理学习章节里大量频繁出现,其数值的测定方法很多,有些方法在物理学发展史乃至在科学史上有重要的价值。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以及了解的知识设计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2、设计实验的要求

(1)学生分为若干实验小组,根据所学知识作为实验原理,可以找到多种测量方法,但至少要选择一种以上你认为切实可行的实验,进行具体详尽的方案设计,包含确定实验原理、选配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步骤、提示重要操作事项等。

(2)正确调节和使用仪器,观察现象,测量数据,思考和分析问题。

(3)提交实验结果,对所设计方案在实验中出现偏差或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和实验价值的分析评估。

3、设计实验的互动

(1)从方案设计到实验过程到总结,学生以自主完成为主,疑惑较大时,师生间可以讨论,教师可给予适当指导。

(2)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较熟悉的一些仪器,如秒表、光电计时装置、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单摆装置等。

4、设计实验的思考

(1)对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实验的新颖性、可行性、实用性、先进性以及设计方法的价值等方面作对比,相互间作出评价。

(2)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比较精确的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凯特摆测量法,思考其设计思想在科学史上有何重要价值。

三、教学思考

1、本案例课题极富开放性和挑战性

设计方案时,要求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再根据时间和条件,实践一、二种方案,有的实验无条件进行,也可以提出各种新的设想,这是创新思维训练的有效模式。由于课题较熟悉,要设计一个方案并不难,难就难在设计一个好方案,好方案就好在测量方法新颖、准确可行上。

篇8

一、注重情境化导入

演示实验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演示实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是为了创设教学情境,有的是为了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还有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演示实验都需要老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应该注重其情境化导入的作用,使其更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更亲切,从而促进学生更认真地观察。比如,在教学大气压时,多数老师都会演示纸片脱水杯的实验。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使其更加情境化,老师可以这样进行演示:老师一个手拿着空杯子,另一个手拿着纸片,然后将纸片放在空杯子上面,再将杯子翻过来,学生会看到纸片掉在地面上。这是学生很熟悉的生活情境,也会解释,纸片是受到重力作用落地的。接着,老师向杯子里灌满水,重复刚才的实验,将杯子迅速地翻过来,学生以为纸片还会落下的,结果是纸片被托住了,而且杯子中的水也被托住了。当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告诉学生,托住纸片与水的物质是大气。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二、设计必要的问题

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不能只顾做实验,要配合一定的语言,尤其要注意设计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不少演示实验是比较复杂的,不是一步两步就能完成的,这就需要老师利用语言将实验中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而联系起来的最好方法就是问题。这样,学生不是实验的旁观者,而是实验的参与者,尽管没有亲自操作,但同样能感受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比如,学习物体动能知识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猜想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通过实验探索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关系?如何通过实验探索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关系?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出结论。这样能通过设计的问题,将整个实验中的几个环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不仅能防止学生分散注意力,而且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探索中。

三、设计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新课改要求改变应试教学的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在设计演示实验的时候,可以考虑学生好动的特点,把演示实验的某些环节,甚至是全部,交由学生操作。有不少学生,倡议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可能就是这个道理,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学习物体重力势能的时候,老师要事先设计哪些环节可以由学生完成,哪些环节由学生之间合作进行。如,如何让木块准确地打击在“木桩”上?如何探索势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如何探索势能与高度的关系?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后,可以指导他们进行实验,假如学生一时无法找到合理的操作方法,则老师可以指导一下。比如,如何让木块准确地打击在“木桩”上,可以提醒学生利用铁架台、定滑轮等工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或者将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式实验,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理念。

四、将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式实验

探究性实验,能使学生亲身经历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到实验的结论。由于物理原理常常隐藏在各种现象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甚至要通过小组讨论才能真正地揭示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比如,物质密度的探索,学生虽然通过实验能得到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数据,但真正找到物质的属性——密度并不容易;又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学生能测出力与力臂,但要总结出杠杆平衡条件必须动一番脑筋。可见,探究式实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在大力提倡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新课标背景下,适当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对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索,假如老师确定的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那么,实验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设计出更科学的实验,在真正的实验过程中,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即可;假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那么,实验的设计应该着重体现在情境的创设、导入上:老师通过一系列光的发射实验,引导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进行猜想;假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制订实验方案上,那么老师要帮助学生弄清器材与假设之间的关系,最终经过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假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归纳得到结论,那么在实验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分析数据得到光的反射规律。

总之,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只要老师善于探索、总结,演示实验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9

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学生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做好实验教学中的基础建设,提高物理实验课堂的有效性。

一、实验原理:分析理解到位

理解实验原理是进行实验分析的基础,所以教师实验前要先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理解实验原理。

案例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请你观察实现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三次实验中,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是为了 。

错误解答:为了让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不同的距离。

分析:本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对实验原理不理解。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而不是学生所谓的“让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不同的距离”。实验是通过改变平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的大小,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来了解小车的运动情况。

矫正措施:紧扣实验原理,通过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教师在实验前应该先让学生明白本次实验的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再让学生思考:(1)如何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到阻力的大小;(2)如何观察小车的运动”。这样学生才会明白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么做。

二、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实验课前,教师要精心编排操作流程,优化实验过程的设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科学的认识。

案例: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3)如图(b)所示,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 。

错误解答:让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分析:教师在设计实验步骤时不合理,让白板直接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白板的作用认识不清楚,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改变白板的形状会改变光路。

矫正措施:实验前,教师展示实验器材先不出现白板,显然这时光路是看不清楚的,这时教师提问“如何显示光路”,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用白板显示光路”学生是能回答上来的,这时教师再放上白板,光路立即显现,这样白板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就很清楚了。这时我们再来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就简单多了,“把白板F先后缓慢旋转,白板不在一个平面内,光路就显示不出来,从而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的”,这样学生得出结论就不难了。

三、实验过程:明确观察对象

实验分析可以说就是对实验后现象的分析,只有实验前明确了实验观察对象,实验中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观察,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实验目的。

案例:下图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不同的铜球和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2)本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 的大小,说明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球动能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 球具有的动能较大。

错误解答:力

分析:学生对本实验的观察对象不明确。

矫正措施:教师实验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本实验中我们是通过比较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判断球所具有的动能的多少,而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是通过木块被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判断的。木块被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越多,说明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球具有的动能越大。所以本实验的观察对象应该是木块被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也就是我们的分析对象。

篇10

一、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学生年龄小,求知欲强,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常常是错综复杂的。如果处理得当,这些问题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新的知识增长点。如可调节亮度的台灯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如何改变导体电阻的大小等等,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直接联系,我们以这些问题为线索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还有些问题是学生日常所见所闻与物理当中的结论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如力是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在平地上挑着东西向前走时人对所挑的东西做功吗?等等,这些认知上的冲突正是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获得认知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当然,想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究与分析,将多个问题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分析与辩论,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人格得以完善。当然,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尤其是注意做到学生的全员参与,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为指导,优化问题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然,做到了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些,只是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可以使物理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但是想要真正地做好物理教学。还必须坚持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为指导,对问题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顺序进行优化,使学生的思维朝我们预期的目标不断地前进,也就是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有: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在讨论中将问题逐步地引向深入等。比如。在完成―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引导列举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生活生产实例,并指出其中涉及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如让学生举例说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举例说明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会在诱导启发之下举出很多的例子来。这时,如果我们能将学生所列举的例子简要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判断其正误,则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当然,我们在进行问题设计之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思维特征和思想状态,保证所提出的问题明确具体,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忌流于形式。特别要对以下两点加以注意。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过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向学生提问纯粹的知识性问题,而应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和梯度的问题,既保证了学生成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又保证了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站在比学生的智力发展稍高的位置之上,以最近发展区为指导,将学生一步步地引向物理问题的实际,切不可对学生的思考实行包办代替。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篇11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是继“浮力”一节内容后,学生对浮力问题的进一步认识,由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感性认知转向对浮力大小的数学原理的把握。因此,如何设计本节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运算及浮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的分析

现行人教版教材“阿基米德原理”一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阿基米德的灵感;第二,浮力的大小。第一部分从“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出发,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所受的浮力越大。然后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体验这一结论。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也密切相关”。第二部分承接第一部分内容,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从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最后,以一道例题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可见,教材给出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后,未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公式F浮=G排可以进一步分解为F浮=G排=m液g=ρ液gV排,即F浮=ρ液gV排。学生在学完这一节内容后,也可以应用公式G排=m液g=ρ液gV排,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求解浮力问题,最终熟练运用公式F浮=ρ液gV排来解答与浮力有关的计算题。但这只是停留在公式表面的应用上,却不能深谙公式的物理意义。

针对以上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揭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及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并突出了与上一节“浮力”在研究意义上的整体性。

二、原理本质的教学设计

为了使 《浮力》一章的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整体,能够更好地揭示“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我运用了“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事实上,问题解决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学习活动,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学科问题解决的主要过程。从上一节“浮力”得出的“如果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那么浮力就越大”的结论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间的关系设计如图1所示:

首先,由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出发,提出问题: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数学关系是什么?即F浮与ρ液、V浸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阿基米德的故事得出,使问题转变为F浮与ρ液、V排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探究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F浮、V排,液体的密度可以查找密度表,通过实验数据得出。

公式F浮=ρ液gV排回答了最初的问题,F浮与ρ液、V排之间是比例系数为g的正比例关系。公式F浮=ρ液gV排是浮力的决定式,直观地描述了浮力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而与物体自身的密度、体积以及重力没有关系,同时阐明了公式自身的物理意义。

对公式F浮=ρ液gV排进行整理得出G排=m液g=

ρ液gV排,进而推导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不仅提供了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还明确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数学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承接了上一节课的内容,又开启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依据问题而展开思考和探究,对浮力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体系。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探究实验不再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而转变为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及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这样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就一目了然了。最后通过理论推理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我认为,阿基米德原理揭示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内容。

三、教学设计的讨论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对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设计,联结了前面学过的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使《浮力》一章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问题解决贯穿于整个章节,彰显了教学设计的逻辑性。此外,教学设计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揭示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挖掘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

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突显教学设计的逻辑

教学逻辑是学生构建清晰认知结构的关键,因此,必须捋清教学设计的逻辑关系。所谓教学逻辑就是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所呈现的顺序,其顺序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把各要素联结起来的节点。如果找到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学生会更容易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起整体性的知识网络。本节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线索――教学逻辑的节点,通过对问题“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数学关系是什么”的层层剖析,逐步深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探究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的,实验结论揭示了问题的答案,阿基米德原理是对结论的总结与升华,整个教学逻辑清晰了然。

2.浮力与各因素间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

在上一节“浮力”中已经介绍了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求解浮力和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计算浮力,而本节课“阿基米德原理”又提出了另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事实上,仔细研究两节的内容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浮力”一节中给出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与液体密度,但没有给出浮力与这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而“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恰好解决了上一节课未解决的问题,公式F浮=ρ液gV排不仅回答了浮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体现了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的意义所在,揭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物理(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李桢.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及其教学意义[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

篇12

1.2 重视个人的发展。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明确没有一个人是“教育上的不利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自主性,关心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并确保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潜能的平等机会。新课程侧重于学生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条件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所知道的东西,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感,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1.3 教学设计的阶段性。教学设计的阶段性指对知识的延续性、传承性和系统性而言,也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身心状态这一条件有关,分为即时的或长期的,长期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于课程的一种整体设计,即时的教学设计即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到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学生的现状: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等。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一口吃不成胖子”,要遵循教育规律的渐进性。

1.4 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深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及其关系,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2 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2.1 学习任务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即学习需要分析,这是教学设计模式中首先要进行的内容,它是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起始状态)水平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终态)水平之间的差距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主要是由教学大纲和学习内容所决定的。教师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以明确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学什么。

2.2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所教内容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知识教学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以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

2.3 学生特征分析。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新内容之前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将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迁移现象。学生特征分析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不仅要了解学生具有哪些影响学生学习的一般因素,具有哪些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初始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将会怎样地去认识新的知识和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等。

篇13

老师先设计好引子,利用引子引导学生进入陷阱,这有一种“引君人瓮”的意思,所设计的引子要有较强的导向性,陷阱要有较强的伪装性,学生在引子中产生一定的思维模式,然后将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老师所设计的陷阱中,学生陷入陷阱,自以为获得成功,但经过老师的陷阱分析,成就感落空,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产生不可再上当的心理效应,学生“被骗”之后,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并纠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产生新的解题思想,今后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会自觉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下面以两个例子说明之。

例1设计陷阱加深学生对功的概念的正确理解。

引子的设计(1)某同学用18N的水平推力推着物决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使物块前进了8m远,则这同学对物块做的功为多少?

学生正确解答W=P(s)=18N×8m=144J,

以“相似性”作伪装进行陷阱设计(2)某同学用力将一重28N的铅球推出水平距离8m远,平均推力为200N,则这同学对铅球做的功为多少?

学生掉入陷阱,做出以下解答

w=f(s)=200N×8m=1600J,

陷阱收效分析从学生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陷入了老师设计的陷阱而浑然不知,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第一题与第二题的异同点,相同点是,都是求力做功的大小;不同点是,第一题的8m是推力方向上的距离,而第二题的铅球从手中飞出去之后不再受手的推力作用,铅球运行8m,是因具有惯性,并不是推力产生的效果,通过这样一个陷阱的设计,使学生认识到在解答类似问题时,只有认真分析出题目出现的力及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才能做出正确解答。

例2设计陷阱加深学生对于密度概念的理解,

引子的设计一支粉笔的密度为2.9×10(3)kg/m3,给老师用完一半后,剩余的密度为多少?

学生正确解答密度不变,仍为2.9×103kg/m(3),

老师设计陷阱某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剩余氧气的密度是多少?

学生陷入陷阱学生答案为5×10(3) kg/m(3),

老师分析,帮学生跳出陷阱同种物质密度相同,粉笔用完一半后,质量减少了一半,体积也减少了一半,粉笔的密度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氧气并没有固定的体积,对于瓶装的氧气来说,瓶的容积就是氧气的体积,当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后,氧气瓶的体积不变,剩余氧气的密度为2.5×103kg/m3,老师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分析题设条件,正确解答问题。

2一题多问。变换条件。铺设思维陷阱。打破思维定势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在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时,必然会受到来自于先前知识经验的影响,产生思维上定势,思维定势其实就是旧思维的延续,采用一题多问,变换条件的陷阱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打破学生思维定势,这种陷阱设计方法就是在同一道题中设计多个问题,设计好每个问题不同的解题条件,给出其中一个问题的明显解题条件(设计“明条件”),故意隐藏其他问题的解题条件(设计“暗条件”),学生会习惯性地将“明条件”用到每个问题的解答中,掉入老师设计的陷阱,用错了解题条件而自认为解题正确,老师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跳出陷阱,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产生新的思维方法。

现以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例,具体说明如何用这种方

陷阱收效分析学生陷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当物重为9N时,拉力为5N,并且利用这一条件准确求出第一问,但是当物重为12N时,学生延续着拉力为5N的思维去求第二问,学生忽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当物重为12N时,拉力已经不再是5N了,第二问应该先求出动滑轮的重,再求出提12N物重时的拉力,再用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求解,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定势被打破。

3利用实验设计陷阱,暴露学生思维,通过实验结果学生的错误观念

这种陷阱设计多用于针对学生错误的感性经验,学生在生活中对物理世界产生了一些感性的认识,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但有些是错误的,利用实验设计陷阱,对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或一些自以为是的观点有很好的突破作用,这种陷阱设计方法,先是利用实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学生就会运用错误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释,落入老师设计的陷阱中,老师再运用实验手段,学生的错误观念

例设计陷阱更正“扇扇子凉爽是因为扇扇子能降低气温”的错误观点。

利用实验创设情景用扇子扇学生,让学生陈述感觉,老师表述,当气温降低的时候,人会觉得冷,扇扇子觉得凉是不是因为扇扇子降低了气温呢?

学生掉入陷阱,暴露思维过程气温降低,人会觉得冷,因此扇扇子觉得凉是因为扇扇子降低了气温。

学生进行实验,利用实验跳出陷阱步骤一,选择一支测气温的温度计,用手拿着上端,让学生读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让学生对着温度计的玻璃泡用力扇扇子,持续10s之后,再读取温度计示数,两次读数进行比较,步骤二,用纱布在酒精中浸湿之后,裹在玻璃泡上,用扇子扇10s,读取温度计示数从实验中可以发现,扇扇子并不能降低气温,人之所以觉得凉爽是因为扇扇子能加快人体汗液蒸发,人体汗液在蒸发过程要从人体吸热。

4设计语言表述陷阱,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物理语言在表述上出现一点偏差,反映的物理意义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容易对物理概念或物理公式表达出纯粹的数学量变关系,忽略了公式所包含的物理意义,造成表述上的错误,设计语言陷阱,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或规律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表述,这种陷阱设计方法,是先利用引子或其他手段引导学生陈述出自己的错误表达,老师再对其错误的表述进行指正。

如设计陷阱更正学生“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的错误表述。

老师设计引子对于欧姆定律,如何用文字表述?

学生正确表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老师设计陷阱对于公式,如何用文字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