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一)依托临港优势
要充分发挥“区港联动”和区位优势的作用,紧紧围绕建设“立足鲁南、服务山东、联通国外”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这一总体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大宗商品物流,做活“借梯上楼、借水行舟”的文章,重点推进建设日照港国际物流园、公路港物流园等一批龙头大项目,优化整合区域内物流产业,集中打造物流“航空母舰”,而不是现在的分散式、区域式的“小帆板”格局。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着力招引和发展“新、高、外”,两头在外的电子信息、新技术、新能源等特色朝阳项目,打造全市的科技高地。一是要高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生物科技产业园,全面做实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发展以海洋生物为主的生物医药、保健功能食品、生物化工、海水综合利用及海洋生态环保等产业,借助洁晶集团、嘉宏生化、华东酒业、元泰生物科技等新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化平台建设,使生物医药科技产业成为开发区新兴龙头产业。二是要在新能源、新材料、智慧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方面,以华轩新能源、中泰阳光电器、创泽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核心,出台综合性、高起点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实行产业精细化管理
(一)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要按照城区一体、区港一体、产城融合、打造现代化新城的理念,本着先急后缓、逐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加快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实现由生产型园区向综合性产城一体化园区过渡。重点要强化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六纵六横一环”的骨干路网框架,加快园区对外快速通道建设;实施城市供水综合改造工程,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完善供热、供气设施,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实行精细化管理
要使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渗透到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通过不断深化,持续加强,实现从规划、分析到操作、核算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推动园区向战略型、科学型、动态系统型和集约型的新型园区跨越。按照“九通一平”的标准,分地域、分功能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地上地下、地内地外基础设施配套电子档案;对水、电、热、气等重点配套根据不同项目的峰谷需求、质量需求建立档案,并加大对现有基础设施的完善力度,补齐短板,升级长板,实施精细化管理。
三、围绕建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扩大临港产业集群规模
(一)加快建链补链强链
结合本地实际条件与资源,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山东省行动纲要,抢占先机,抓紧研究制定的“路线图”。着重落实产业链招引工作,增强市场敏锐性,对于国家引导、有潜质的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建链”,最重要的是扩大实体经济的增量,如信息技术应用下的云端、物联网产业及清洁能源产业等,作为“建链”的主攻方向,实现实体经济增量的高速增长。在引进产业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行业内龙头企业的招引,在行业内处于关键性位置的龙头企业具有强劲的带动拉力作用,能够对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进行辐射和吸引,从而促使产业链不断完善更新,最终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集群。
(二)打造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要借助有利时机,扩展产业链条,注重引进拥有高端技术的国内外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当前,一是应重点加快对长城汽车整车项目的引进步伐,充分发挥整车项目对上下游产业配套的拉动作用,加强宣传和推介,同时加快对现有配套项目的转型升级,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力争提高一批,引进一批,带动一批,促进汽车产业的跨越发展。二是夯实区域配套能力,做好承接欧美、日韩等高端制造业转移项目的承接,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做好引进项目的消化与吸收,打造日照市现代制造业的洼地,形成产业集群。
四、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完善工作机制
行政审批、发改、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各自资源优势,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完善管理,形成合力,推动联合工作机制建设。特别要重视发挥各类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协会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促进产业发展。根据产业集群协会的规模和运行成效,从产业集群发展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二)加快行政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
要加快完成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区域环评、市政建设等改革试点任务,健全完善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的运行机制,做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在行政事项审批上,加快推进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建设,切实改变目前分散办公、各自为政、互设条件,纵向时间长、横向不共享的全市落后局面。在便民服务方面,以“便利”为目标,加大街道、社区、村居投入力度,统一平台,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纵到底、横到边”的便民服务目的。在客商与企业服务方面,把项目招引与服务落地企业同等看待,树立“一次性需求、一站到底、一生服务”的理念,提升行政效能,从根本上解决推诿扯皮、担当不足的问题。
五、完善科技、人才、土地、生态等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设立科技创新帮扶基金,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使科技研发和转化能力达到国家级的中游水平;鼓励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培养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高端企业。
(二)加快完善人才支撑体系
要重点引进一批位于学科前沿、掌握关键技术的领军型人才,扎实培育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群体,加快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与团队,全面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建设体系。要创新海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和交流的“绿色通道”,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外人才培训交流基地,给予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等生活配套方面的优先照顾和创业资金方面的支持。
(三)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篇2
二、目标任务
按照“勇争先,作示范”的要求,努力做到:在省、市、区目标管理考核中勇争先;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发展等方面作示范。
三、重点工作
(一)以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为导向,创新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新机制
一是紧盯省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将考核指标项目化,明确推进事项、完成时间、责任股室(具体见附表)。二是每月26日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重点调度考核指标的推进情况和完成进度。三是每月27日至次月3日前对全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一是强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2+4”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金集中发展;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创建产品技术测试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重点支持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投入研发经费,确保全年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含工业设计中心),开发新产品20个以上,规上工业R&D强度达1%以上。二是重点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财政政策,鼓励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主线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重点调度10个以上技改项目,确保工业固投和技改项目投入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加大力度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诊断,打造绿色工厂1家,绿色产品2个以上。三是着力培育优质优强企业。建立规上工业、“专精特新”、“专业化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制造业领航企业、“五企并抓”梯度培育机制,为工业发展涵养“水源”,全年净增规上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专业化小巨人”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制造业领航企业2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1个。扎实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完善产业链方案,梳理产业链问题清单,组织1—2场产业链对接活动。
(三)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是推进企业深度上云。深入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重点推进产品设计数字化、制造设备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进一步打造1-2个区域上云示范观摩点,通过示范带动企业加快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力争30%左右规上企业实现深度上云。二是促进企业两化融合。结合企业上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5G产业发展等,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开展两化融合深度示范企业培育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打造2家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支持2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三是提升企业智造水平。落实省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支持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服务指导、试点示范、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推动企业发展智能型制造,优选1-2个企业进行工业4.0改造,遴选10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四)以服务企业为根本,构建营商环境新优势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机制,继续抓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开展政策暖企、上门送策等行动,加大国家、省、市、区各项惠企帮扶政策宣传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惠企政策保障。完善区级鼓励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倍增行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等方面。为制造业企业在惠企政策兑现、政策项目申报、技改项目审批等环节提供优质高效、便利化的政务服务。三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发挥财园信贷通、中小企业担保、科贷通等融资平台的输血作用,强化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服务工业为主导意识,全年力争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2-4亿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完善企业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与企业减负、经济运行结合起来,每月了解和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切实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建立清理拖欠工作台账,完善工作机制。依托人才强区战略行动计划,深入持续开展针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优选30位龙头骨干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参加国内知名院校学习培训,组织企业家参加2-3次投资博(展)览会和高峰论坛;在园区组织1-2次专题培训和校企对接活动。
(五)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打造干事创业新形象
一是强化主体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主体责任,并签订主体责任承诺书,坚持以上率下,挺纪在前,带头营造风清气正、劲足心齐的政治生态。加强基层党建组织建设,打造1-2个党支部创新示范点。二是助推中心工作完成。充分发挥“党建+”作用,深入推进“双城同创”工作,提升城市品质;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智治工作,努力发挥智治支撑作用;着力抓好挂点乡村产业振兴;全力抓好扫黑除恶、维稳、棚改拆迁、两违等工作;围绕确保稳定这一政治任务,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实推进“五型”政府机关建设,大力整治“”和“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人才工作;严格制度落实和奖惩措施,持之以恒地抓好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局干职工干事创业激情。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对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和推进落实。各班子成员对各自职责范围的重点工作负主体责任。
(二)强化督促检查
篇3
一是“妈妈式服务”助推工业企业运行稳中有升。我乡建立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重点企业的服务活动,乡工办牵头,联合各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积极下沉到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及时为企业调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营造村企和谐的发展氛围,助力企业及时有效解决后顾之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干”字当头做好低效工业用地分类处置工作。我乡认真压实责任,倒排时间,主动约谈企业主要负责人,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形成低效用地的原因、企业的打算和诉求,了解初步意向,并协助企业完成处置方式谋划和材料申报等各项工作,做好开发区外低效工业用地的分类处置工作。
篇4
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重要举措。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发展方向,开启了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吹响了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新号角,从“两创”到“两富”,反映了浙江现代化建设向纵深推进。我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两地三城’(即浙江海洋经济的绿色腹地、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神形兼备的人文生态城、开放包容的活力创业城、和美富庶的民生幸福城),为加快‘两个崛起’(即在全省后发崛起和四省边际率先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体现了“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目标要求。“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我市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使“两富浙江”和建设“两地三城”的任务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操作性更强。同时,省委、省政府从统筹区域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把衢州确定为浙江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关键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创新区域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路子,使衢州成为全省山区绿色产业发展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我们必须紧紧抓牢、大力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工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才能增强山区科学发展的动力,提升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实力和竞争力。城市是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重要平台,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和综合利用,为山区试验区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山区试验区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衢州的潜力所在。因此,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的内在要求、重点所在,是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必然路径。
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立足发展阶段,实现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的迫切要求。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具体落实到经济领域,就是要实现可持续的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当前衢州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属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与全省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2011年衢州GDP总量只占全省2.7%左右。从周边地区看,四省九市相互竞争激烈,赶超步伐加快,衢州排位并不处于明显优势。尤其是今年以来,衢州经济发展遇到了近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之大超乎预期,多项指标增幅在全省排位后移,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阶段决定战略,形势决定重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决定了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决定了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低质量的发展,就难以为继。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形势背景下,必须紧紧抓住“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切实发挥工业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带动城市经济和旅游经济双轮驱动,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抢抓机遇,迎难而进,克难攻坚,努力实现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与全省同步提前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世界产业结构面临新的调整,转型升级是“华山一条路”。衢州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衢州第一、二产业比重高出全省水平3.6和3.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低7.4个百分点,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提升城市化,突出以旅游业为重点的三产发展。同时,衢州工业以传统重化工为主,大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和价值链低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产业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倒逼”下,必须把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作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拉长和拓宽产业链,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促进工业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路子。城市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平台,当前衢州的城市化水平仍较低,2011年城市化率仅为44.8%,落后全省17.5个百分点,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战役,有利于有效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有利于集聚高端要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对于融合工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有着重要作用。衢州地处钱江源头,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1.5%,具有打造休闲养生基地的基础,生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打好旅游业大发展战役,有利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培育特色产业优势。
篇5
据《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报告》指出,2013年经济运行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回升基础仍不稳固。尽管当前内需增势基本平稳,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外需总体仍处在较低增长水平,总需求水平能否持续扩张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企业未显现出回补库存的明显迹象,工业扩张动力总体仍显不足。
二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当前,我国产能过剩已呈现出行业面广、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是影响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2013年以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6万余户大中型企业产能综合利用率基本低于80%,产能过剩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向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产业扩展,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不到75%,但一些过剩行业投资增长仍然较快,新的中低端产能继续积累,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矛盾。
三是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突出。与往年相比,当前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依然偏低,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仍较困难。在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21个月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较快,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平均成本要占到85.81元,同比上涨0.44元,相应增加的企业成本相当于同期新增利润总额的2/3,企业资金压力依然较大。值得一提的是,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问题更加突出。2013年以来,小型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3%,已连续4个月回落,并且连续20个月运行在50%的临界值之下。
篇6
一、太湖县工业经济概况
安徽省太湖县坐落于皖西南,长江北岸,大别山南麓,拥有55万人口,面积为2031平方公里,正处于由农业型县域经济向工业型县域经济转变阶段,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为动力,以基础设施的根本性改善和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为支撑,太湖县域工业经济总体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县域财政可支配财力大幅度增加。
(一)县域经济实力增幅明显
太湖县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6.87亿元增加到2005年25.16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7.7%;2010年增加到55.8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05年的34家增加到2010年的102家,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3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3亿元。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5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3.8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8%。从而实现了从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转换为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
(二)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会逐步下降,二产比重逐渐增加,超越第一、第三产业,呈现二、三、一的比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比重在达到一定比例后会稳定下来,三次产业迅速发展,服务业比重则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进而三产比例转化为三、二、一结构。2000年太湖县三次产业比例为44.8:21.0:34.2,第二、第三产业占比重很低,总量很小。经过“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快速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三产比例转变为2010年的26.8:42.8:30.4。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三)县域经济财政实力大幅度增加
县域财力是衡量县域经济实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十五”之末太湖县的地方年财政收入仅为1.05亿元,2008年其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亿元,2010年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64亿元,为2005年的2.5倍;县域财政实力得到明显改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77153万元增到到2010年477618万元,年均增长幅度超过40%,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四)布局合理,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县域工业经济的企业布局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一是工业园区功能更加完善,新办企业、规划区域外企业进入集中区。二是特色产业集群,加速了同类产业、企业的区域集聚,是产业园区和产业积聚地成为企业、资金、技术集聚的洼地。三是规划发展更趋科学,工业园区坚持依托区位条件、产业特色、行业优势和产业发展导向,坚持与城镇发展相结合,坚持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对于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均经过严格的产业政策审查,促进了产业、企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质量分析
(一)优势和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太湖县坚持走“工业兴县”之路,坚持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值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全县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太湖县实现工业化的优势:一是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供给;二是潜在的巨大工业品市场。太湖县位于中国中部腹地,,这里既是生产大场所,也是具有巨大的消费大群体。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太湖县位于皖江城市带这一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是借产业梯度转移这一有利机遇,通过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新格局。
为鼓励和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壮大规模、增强核心竞争能力,2011年太湖县出台了《太湖县工业发展年度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太湖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提高了专项资金规模。加强与各金融部门的联系,搭建银企合作发展平台,缓解中小企业投融资难问题。同时,加大了对企业的奖励扶持力度。完善扶持政策,集中生产要素,在资金、土地、人才、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重点服务。推进骨干企业迅速膨胀规模,做大做强。同时积极推进与中央企业、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和皖粤经贸合作发展。促进太湖县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二)呈现的问题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既包括数量(速度、规模)的扩大,也包括工业经济系统素质的改善,后者被称为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可见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增加生产要素(资源)的投入;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前者是低质量的增长,而后者才是高质量的增长,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对太湖县工业经济的量化分析,我们发现太湖县经济发展主要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取得的经济较快的发展,即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属于低水平阶段低。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工业化水平较低,缺乏支柱产业,整体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二是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仍然不足。三是市场成长不足。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价格制度发育水平较低,市场力量不足以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主体发育不正常,地方保护性政策过多,市场体系不健全,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育迟缓,产生了“金融抑制”,形成城乡市场分割、市场地位不对等。四是城镇化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低、中介性市场极其缺乏,而且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地域封锁和地方保护较为普遍,造成各种生产要素难以大范围自主流动,县域工业布局结构雷同现象严重,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也是实现县域经济振兴的必然选择。强大的制造业是县域经济走在全国发达县前列的法宝。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也是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显著的特色。沿海发达县域的成功经济实践也证明,区域经济在政府行政干预的积极引导下走非农化,工业化道路,才能走出贫困陷阱,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中确立县域工业优先发展的核心地位,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实现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完善县域经济开发区软硬环境建设,改善县域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改善园区发展环境,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进园区公共设施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综合配套产业转移的金融、财税政策,加强法制、诚信建设,营造产业转移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抓住机遇,促进产业升级
太湖县应紧紧抓住全球资本重组,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发挥地区自身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全面发展。
篇7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目前,广东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但上端研发和下端营销服务业仍较落后。特别是下端营销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未引起足够的关注。营销服务业和金融业的滞后必然约束着自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能力。因此应当高度关注和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才能有效地改善广东产业体系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实施高端工业化战略
未来广东省将存在一个长达十几二十年的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向国际商务服务基地逐步换位的过渡期。因此,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广东省还需要实施好高端工业化战略,形成高端工业化战略与后工业经济战略互补互促的双星联动产业战略。
篇8
1 宿迁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宿迁市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格局,逐步积累了加速发展的强大势能。
1.1 突出工业经济载体建设
宿迁市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建设板块经济,促使全市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市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乃至跨国公司入驻宿迁。同时将招商引资政策和促进产业集聚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扶持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
为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宿迁市根据功能区划以及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等综合因素,规划建设了工业片区,对园区进行合理定位,并将其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逐步衔接起来,有效构建了产业集群的经济载体。2013年初,宿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该开发区紧紧围绕打造新兴产业、食品饮料、林木加工、纺织服装和机械电子“五大百亿级产业”,以“五园三区”(五园为新兴产业园、林木深加工产业园、国家级食品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和机械电子产业园,三区为标准厂房集中区、出口加工区和总部经济区)为产业发展平台,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了苏州和宿迁的两地优势,实施了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城市功能的综合开发,逐步推进了产业梯度的转移,初步形成了电子电气、精密机械、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层次产业的集聚。另外,恒力(宿迁)工业园、广博(宿迁)工业园、宿迁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等园区纷纷在宿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2 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宿迁市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规划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从而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促使宿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同步提升。2013年,宿迁市委市政府规划了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分别是光电、新材料、智能电网、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通过制订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兴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2013年全年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1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5.6%。
另外,为促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宿迁市编制了《宿迁市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名录》,针对新兴产业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列入目录的市区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和新设立的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给予扶持,鼓励企业重点投资新兴产业产业化项目、新兴产业产品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新兴产业创投项目、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集群和荣获市长质量奖的新兴产业项目。另外,宿迁市还设立了1亿元的专项引导基金,主要是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对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进行投资,引导创投企业重点投资市区范围内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创业企业。
2 宿迁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宿迁工业经济增长较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但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2.1支柱产业单一
2013年,宿迁四大传统支柱产业(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电子)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9.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0.2%;新兴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亿元,与往年相比有所提升,但整体占比不高,宿迁支柱产业比较单一,多元化格局并未形成,其防范市场波动的风险能力比较脆弱。
2.2 工业结构不优
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在全市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中,酿酒食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9.28亿元,占比19.1%,机械电子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96.67亿元,占比14.1%,纺织服装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0.19亿元,占比12.4%,林木加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3.37亿元,占比14.7%,四大产业总共占比高达60.2%,传统产业的比重过大,新兴产业比重较小,导致全市工业经济难以承接城市的主导产业辐射,经济效益不高;其次从产品结构来看,初加工产品比较多而深加工产品比较少,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比较低。这种产品结构市场竞争力不强,直接导致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压力与环境压力比较大,进而使得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不高,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
2.3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2012年宿迁工业投资649.93亿元,2013年工业投资高达831.2亿元,工业投资增长达到25%;2013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739.8亿元,201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1.93亿元,与2012年相比,宿迁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增长仅为18.1%,投入比较多而产出比较少,投入产出不协调,是典型的高投入粗放型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直接决定了宿迁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如果遇到国际及国内市场的环境变化,便会出现较大的挫折。
3 服务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营造良好环境,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发展作为主题,市场作为导向,以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目标,最终向企业、社会、公众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政府行政模式。
宿迁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环境,服务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体包括:一是要完善市场机制,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不断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并积极帮助制定市场的规则,最大限度地推进市场化,培育良好的市场运转机制。另外,市政府需要对政绩考核体系进行调整,避免地方行政部门以经济发展速度和数量增长为考核标准,建立一套综合的政绩考核体系。二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体制下,政府应努力为城乡居民和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规范的市场秩序、产权保护与激励机制等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以服务为首要职能,逐步从创造财富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全市的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相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与有关机制。
3.2 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向多元支柱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为加强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宿迁应瞄准现代工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关注主导产业的新变化,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协调好不同产业间的关系,不断优化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向多元支柱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一是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宿迁仍需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传统支柱产业,即酿酒食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和林木加工四大产业,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百亿级产业链,逐步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宿迁市需要依托优势骨干企业,依赖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大力度继续培育和发展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以及综合效益好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产业,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形成工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实现宿迁经济低碳环保与集群集聚发展,全市应逐步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两化融合,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3 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向高效、集约、集聚发展转变
一是推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在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新上一批技术水平较高、带动性较强、辐射面比较广和拉动作用比较明显的重大技改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帮助企业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加大项目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协调金融机构扩大项目贷款规模,为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是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依据企业规模、发展潜力及行业特点,由政府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对有发展潜力的百强企业在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有力扶持,对其重点项目在土地、环评、银行信贷等方面给予协调帮助,支持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和项目境外融资等,尽快将其培育成为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以及主导产品突出的大企业集团。
三是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与平台,而产业集群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宿迁仍需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破解园区建设的各项瓶颈制约,为工业经济产业聚集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全面推进工业经济向高效、集约、集聚发展转变。
3.4 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政府应通过强化服务功能、与财税支持,逐步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同时,建设企业创新服务的平台,尤其是公共科技服务的平台,通过服务平台为企业进行创新发展提供服务,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是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在目前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需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企业从产品设计与生产、设备改造、工艺流程、到包装配送、回收处理、能耗控制等全过程的信息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3.5 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
篇9
一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XX对标省委“5+1”产业,充分挖掘资源和潜力,抢抓有利契机和发展机遇,立足于“业态、体量、质量、配套”升级,以“一区三园”建设为载体,以“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引领,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一)持续聚焦经济运行调度。完善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加强与重点企业联系和沟通,领导挂包重点企业机制,密切掌握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拟定工业经济运行年度目标任务,明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坚持工业经济预研预判,做到工业经济安全平稳运行。及时掌握和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加强对优势产业、重点企业支持力度,切实掌握企业产品上下游关系,积极引导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使用本地产品。
(二)持续聚焦工业项目推进。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向“二区三园”聚集,集中开工工业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其中XX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投资XX亿元,生态养殖屠宰加工及饲料生产项目投资XX亿元,标准厂房项目投资XX亿元,打造产业城,入驻XXX等品牌服饰企业XXX家,成为省内最大的XX产业基地。
(三)持续聚焦项目招引落地。制定出台《XX鼓励电子信息产业》、《XX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招商引资政策,采取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大力实施回引工程,今年1-9月招引工业项目XX个,签约金额XX亿元,“三类500强”企业落地XX,带动建成“10+N”特色农业产业基地XX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XX个,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四)持续聚焦骨干企业培育。实施“五十百千”工程,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和小微企业升规培育,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对重点企业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今年1-9月,XX实现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XX实现总产值XX4.74亿元,同比增长XX%;XX实现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XX实现产值XX实现总产值XX4.74亿元,同比增长XX%;万元,同比增长XX实现总产值XX4.74亿元,同比增长XX%;%。
(五)持续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的产业转型步伐,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关键岗位“机器换人”改造计划。加大“散乱污”企业、砖瓦窑企业治理,推动企业向高新、高精、高附加值转型升级。
(六)持续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容缺预审、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制度,工业项目实行“一表一图一报告”和全程代办制,推行信用制、承诺制,实现产业项目落地推进零障碍、服务零拖延、效能零投诉和“三到服务”(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推行AB角管理,一个责任部门主抓、一个专班推进、一套方案实施、一个办法考核,引领推动上下游企业集群集聚。
篇10
1、讲话稿求活。领导讲话是科室日常文字撰写工作中的重头戏,一个会议的主要部分在领导讲话,讲话稿写的不好,直接影响会议的效果,影响工作的安排部署。为此,我科室在撰写领导讲话上,采取了先理清思路,列出提纲,与主管主任沟通的办法,确保讲话内容全面、语言简练、格式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写讲话时“无处下手、无话可写、无病呻呤”等弊病,逐步提高写作水平。2006年,由我科撰写工业、民营、电力、安全、工程致辞等讲话,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口领导基本上比较认可的照稿宣讲。
2、新闻稿求新。2006年,我科为扩大我县对外名度,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和领域。通过不懈努力,我科刊发的新闻稿由少到多,采用篇幅也由小到大,稿件采用也由原来的《邯郸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扩大到《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工业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安全生产报《河北城市研究》等。2006年,各级报道共采用稿件36篇,其中国家级报刊采用16篇,省级报纸采用8篇,市级报纸采用12篇。
3、调研文章求深。为了充分发挥参谋、服务作用,按照办公室安排,我科每月针对全县中心工作和分管工作的重点,积极深入到各单位、各企业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撰写好每篇调研文章。其中我科撰写的《探讨2006年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之路》、《发展外向型工业经济的几点思考》等调研文章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4、紧急稿求快。紧急稿件必须“快”且质量高的问题,我科在工作中注意培养应急能力和快速成稿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用得上,做得好。在河北天合制药有限公司gmp工程启动剪彩时,由于省、市、县领导参加,领导讲话起草工作量大,我科作为专业科室,不推诿、不延误,夜以继日,高质量的完成了领导交办各项文字撰写任务。
二、服务协调能力全面提升。
1、多参谋。我科把提高参谋能力作为科室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对承担的工作目标,注意收集信息,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下步工作口头上或书面上向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更好地搞活工业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我科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领导参谋设立县企业管理者联合会及企业管理者论坛,通过成立这一组织,将更好地服务工业经济发展。
2、勤协调。由于县领导日常事务较多,对口部门和企业很多事情需要沟通协调,为此,我科积极职能作用,充当桥梁。科室能够出面解决的事项,积极妥善地处理;不能及时解决的,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恰当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对口部门工作顺利开展。
3、重服务。为领导及各对口部门和工业企业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是转变科室职能,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县领导和办公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充分利用现代办公手段,下载各类经济信息,为各企业了解市场、提高管理水平、拓宽市场发展空间提供了参考依据。2006年,共下载转发各类信息100余条,印发《工业企业特刊》5期、《某工业企业管理者培训教材》6期。这些文章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普遍好评。
三、科室常规工作高限完成。
按照办公室制定的各项考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核任务目标,我科认真分析研究,细化共性指标和业务指标,合理安排好年度工作和阶段性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运行。2006年,科室承担的共性指标考勤、值班、参加集体活动等,我科工作人员都能按要求高标准完成,从未出现过无故缺勤,逃避集体活动等现象的发生。业务工作我科认真地负责主管县长活动动态,会议组织,起草通知、会议纪要、意见、决定等文件和领导讲话,每周按时撰写上报信息、新闻稿件、工作建议等。2006年,我科共组织各类会议90余次,撰写领导讲话材料30余篇,撰写新闻稿件80余篇,上报信息50余条。
2006年,我科经过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新的一年里,我科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开拓创新,全面树立科室良好的形象。
2006年,我科将在办公室主任和各位副主任领导、指导下,认真做好科室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临时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办公室高效、有序的运转。2006年,我科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学习”这一关键点,提高科室工作人员素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不断的学习,吸取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2006年,我科从着力提高人员素质入手,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吃透上级方针政策,特别是学习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企业规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支持我县工业经济发展。
二、突出“工业经济”这一主题,努力提高工业经济整体运作水平
篇11
二、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努力实现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方式的新突破
(一)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抓好“四个重点”和“三个层次”的月度调度,及时反映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动态变化,找准经济调节的着力点。“四个重点”,即: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企业;“三个层次”,即:省部属企业、40家增量大户企业、百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在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变化进行分析时,我们主要围绕这些重点和层次进行调度和调查研究,分析各个重点和层面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监测工业经济运行,把握全市经济运行态势。
(二)改进经济运行月报制度
在过去侧重对工业生产、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煤电运等15项指标,简化文字,突出重点,强化了月报的动态性、宏观性。建立了重点产品和原材料调度系统,对6个行业、30种重点产品销售价格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加强和深化季度分析,由原来侧重于经济运行的事后分析,逐步转向对有关问题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系统和企业提供重要参考。
(三)坚持和完善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及时交流和反映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下一步的经济走势和对策深入探讨,形成对当前工业经济情况及今后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和工作措施,并以《郑州工业经济》、《重要生产物资双日报》、《领导参阅》等形式,积极向领导汇报和企业通报,指导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组织工作。
(四)加强对经济运行重点问题的调研
2004年以来,我们围绕工业现状、生产运行、重点工业行业发展、民间借贷、两项资金占用对生产的影响,以及禽流感疫情和信贷政策、土地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工业可能带来的影响等问题相继开展了多次重点调研,形成了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对指导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认真抓好经济运行工作队伍建设
我们要求各县(市)区经委都要配备能够适应工作需要、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工作。现在,全市14个县(市)、区的经委共有60多人直接从事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同时抓好企业基层统计监测分析人员的队伍建设,使监测分析上报工作有专人管,有专人干,做到运行监测分析工作责任到人,2004年,我们又对各县(市)、区经委、重点企业进行了工业指标计算方法和报表上报方法的各项培训,以不断提高运行监测分析人员的素质,保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质量,确保全市经济运行信息快速反应系统的顺利建立。
三、坚持抓好综合协调,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扶优扶强,坚持资源向重点倾斜
――抓住重点。一是确定了40户重点工业企业,这40户企业个数仅占全市企业总量的2.3%,但经济比重占50%以上,年均增长贡献率占60%左右;二是确定了6个重点县(市)区,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的70%以上,增长贡献率达80%左右;三是确立了30个重点产品,其中既有优势产品汽车、煤电铝、食品,也有电子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等发展后劲较强的产品。――加强协调。首先,针对煤、电、运输、资金供应紧张状况,做好有限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工作。提出了重点企业名单及供应需求量,与电力、供煤、运输及金融部门积极沟通联系,争取供应到位。其次,对重点企业、重点县(市)区的项目优先安排,在国债、技改、创新开发项目上对重点倾斜。第三,对重点企业、重点地区提出的问题,积极及时帮助协调解决。
(二)加强服务协调,做好能源运输等保障工作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一是提前预测,统筹安排,先后研究制定了《郑州市2004年电力运行方案》和《2004年郑州市电力度夏方案》;二是要求各发电企业作好高峰满负荷运行的准备;三是加强电力的需求侧管理,根据市电力公司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制定了限负荷阶梯曲线,确定七级缺电预警,实施分级限电等措施。
――做好电煤供应应急措施。一是扩大重要煤矿和电厂的储煤场,做好淡储旺耗工作;二是成立了市重点货物运输指挥部,并建立了郑州市电煤运输“快速通道”,确保发电企业用煤供应。规定凡在我市辖区范围内运送电煤的车辆,凭市重点货物运输指挥部统一制发的电煤运输快速通道运输单通行。各交通稽查机构对持“通行证”并在其规定的运行线路行驶的车辆,执行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
――确保重点物资运输需求。由于近两年来货物流通量大幅增加,动力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为缓解动力紧张的矛盾,我们加强了与郑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分局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召开煤电运协调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到郑州路局、分局,就重点企业、重点工业产品的运输等方面给予协调。铁路部门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给予了大力支持,主动派工作组到煤炭发运单位摸底,落实煤矿生产、存煤、装运情况,及时解决运输组织中的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做到多装多运、快装快运,有力地支持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沟通银企关系,扩宽融资渠道。针对今年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特点,为解决企业经济运行中资金短缺的困难,我们多次与金融部门进行沟通,并先后筛选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且急需贷款的重点项目223个、重点企业近百家向各金融机构推介,绝大部分项目和企业得到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篇12
1概述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的进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工业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地方工业建设,关注工业发展的协同操作。
集聚经济因其具有规模效应以及传递信息和知识等优势,是经济要素在空间布局上常见的现象,产业也因产业链相互协调才能更具有效率。一些学者例如纪玉俊等[1]发现,大国效应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动态循环推进雁阵模式产业升级进程,而地区间分工经济的实现提高了雁阵模式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与质量。也就是说,我国是一个大国,可以为产业在空间上优化重组提供了广阔空间。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可能是一个自发的市场行为,但正如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市场往往会失灵,不但不能优化经济要素的配置效率,还因常常发生经济危机而让整个经济蒙受损失。Hausmann等[2]的研究表明,市场并非万能,产业发展面临各种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常出现投资过度或不足,以致出现产能过剩或过度波动等问题。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各个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市场失灵问题。韩永辉等[3]认为,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的各级政府能够发挥发展型政府角色,在顺应市场深化和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借助政府能力与政策工具,合理制定和推行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市场经济发展。正是由于产业空间布局以及结构方面,常常面临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不匹配、市场不匹配等问题,所以,需要政府加强产业调研,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在某一区域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延安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延安的工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改革開放以来,延安工业发展从自身资源出发,突出地域特色,走出了一条属于延安自身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在新时期,延安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条件,延安工业发展必须要找准关键点[4],延安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禀赋是延安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延安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因此查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突发发展瓶颈,才能够找到新经济常态下工业发展的思路。
2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2.1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获得提升
西部大开发战略给予了延安经济发展战略性的机遇。延安在工业经济发展中,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拉动整个工业发展链条。近年来,延安工业发展稳步增长,能源工业实现持续增值,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9年1—5月全市工业完成产值661.59亿元,增长18.6%,实现增加值349.47亿元,增长7.2%,较1—4月提高0.2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312.21亿元,增长4.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工业实现增加值210.24亿元,增长4.0%,拉动增长2.5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煤业增加值70.13亿元,下降3.9%,影响下降0.9个百分点;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19.49亿元,增长58.6%,拉动增长2.2个百分点。非能工业实现增加值37.26亿元,增长40.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卷烟工业实现增加值12.67亿元,增长45.5%,拉动增长1.2个百分点。但是,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延安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资源情况不同,基础建设存在差异,延安各个县区的工业化水平差异较大。各个地方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既有陕西的十强企业,也有经济十分落后的区域。
2.2重点企业稳定运行
延安工业经济发展进步中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这些企业快速成长,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的变化,突出了技术改造和升级,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例如延安卷烟厂、延安供电公司、黄陵矿业公司等骨干企业,在工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9年生产卷烟30.6万箱,产值增长14.2%。市首届工业产品宣传展示和推介销售活动签订合同协议115亿元。但是近年来沿岸工业经济发展支柱型产业增速逐渐降低,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例如石油产业调整了调控能力,资源开采初期浪费严重,造成资源严重匮乏。有些地区开采程度已经超过了警戒线。例如吴起、志丹两县,资源动用程度已经达到了60.2%和99.1%。资源储量制约了工业经济发展,未来可持续发展存在重大压力。
2.3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不断进行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延安工业发展遵循国家发展的状态,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在延安工业经济发展中将绿色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抢占了新能源发展的制高点。例如安塞县的太阳能资源引进了江苏格林保尔的投资建设项目,吴起县黄龙县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建设,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新能源成果研究。在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上,延安重视工业与生态农业之间的融合,例如利用沼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等。高科技产业发展为延安工业经济注入了活力。但是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融资,企业在融资能力上较弱,延安工业经济受到资本上的限制。
3新时期延安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3.1整合工业经济发展的多种资源
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依托多种资源的融合。延安工业发展要整合经济发展的多种资源,构建起石油、煤炭、发电产业优势,以支柱型经济保持全局稳定。在发展中紧紧抓住结构调整和转变方式主线,发挥资源优势,引进高技术,进行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抓大放小,配套发展,实施能源强市战略。在整合资源方面,突出工业和非工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建立起新型工业经济的格局。例如延安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洛川轻烃裂解、大唐热电联产和彩虹光伏玻璃等,政府在发展中积极协调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加速释放工业产能,实现满负荷运转,加快延长石油半生气岩链,50万吨航空煤油建设,延川20万吨可发性聚苯乙烯,三达膜科技等项目建设进度,促进资源之间融合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过程中,引导退出煤矿2家、淘汰落后产能30万吨。在全省率先实现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覆盖,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88%,工程建设项目“六个一”审批管理经验全省推广,受到住建部表彰。顶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企业税费28.3亿元。51户市属国企重组整合为16家集团公司,企业架构实现战略性重塑,国企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三达膜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中航油集团石油板块迁址延安并完成股改,英雄互娱上市有序推进,56家企业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3.2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
新兴产业是工业快速发展的领航者,在新兴产业中,加快盐岩、陶土、风能、太阳能和生物智能等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产业有效发展,充分利用粉煤炭炉渣等工业废弃物发展水泥、免烧砖等新型建材。在项目投资中加快县域经济建设,帮助企业做好各项规划,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确保条件成熟的项目早开工建设。同时紧盯西延高铁、延安万达城、陕煤黄陵电厂、富县电厂、志丹足球小镇等项目,全力做好环境保障工作,以新兴经济引领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共同推进工业进入资产投资增长的快速道路。新兴经济充满活力,17个县域工业集中区新入驻企业20户,营业收入增长16.3%。引进新经济企业280家,累计达到720家,增加就业岗位2000多个,实现营业收入76亿元。高新区科技孵化器获批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29条政策措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23.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6万户、“五上”企业236户。非公占比达到30%。
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70个,到位资金575.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6.7%。进出口总额完成任务进度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3.3实施工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
篇13
1、必须加快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质量与效益并举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增长向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工业强市,不仅仅是量的扩张,更要体现在质的提高上。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工业强市与建设农业强市、旅游强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协调发展。
2、必须加快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荆门市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生态和环境成本最小化、资源消耗减量化原则,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增强招商引资的选择性和经济发展的循环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整体水平,切实解决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问题,建立适合荆门市情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经济体系。
3、必须加快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荆门市发展工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如果不努力延长产业链,只是长期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输出支撑经济发展,就会丧失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靠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靠管理挖掘节约资源的潜力,靠科技建立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用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以资本和技术推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业延伸,从而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准确把握市情,创新方式
近年来,荆门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2.9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22.64%。总体来看,这几年荆门工业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工业的支撑作用突出。2006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5%。
2、规模工业增长速度加快。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近两年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3、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4.7,比2002年提高38%,销售收入年均递增26.1%,实现税金年均递增8.3%。
4、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初步形成“一主四翼”产业格局,即以化工为主体,机电、食品、建材、纺织四大产业辅助支撑的工业体系。
5、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万元GDP产值能耗由2002年的2.37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1.22吨标准煤。
在看到工业发展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增长基础还不牢固、结构还不优化、发展后劲还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的方式建设工业强市。
1、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延长重点产业链条,切实把重点产业做优做强,发挥重点产业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化工、机电、食品、建材、纺织五大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着力建设“五大百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荆门石化加快发展,促进原油加工量尽早达到1000万吨/年,推进C4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使石化产业经济总量突破300亿元;重点支持洋丰集团和荆襄化工园加快发展,推动磷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打造100亿元磷化产业;重点支持葛洲坝水泥、福耀玻璃、宝源木业、泰山建材等企业加快发展,扩大水泥生产能力,开发高档石膏、高档玻璃、装饰装修材料,做大做强建材产业,力争到2012年产值突破100亿元;重点支持国宝桥米、中粮祥瑞、金龙泉等企业加快发展,开发软饮料、保健品等系列高档食品,全力打造30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重点支持荆门电厂、天茂集团等企业加快发展,新上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年产100万吨二甲醚等项目,力争到2012年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2、壮大产业集群。产业聚集区是加快工业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载体。要重点规划建设好磷化、粮油、水泥、包装机械、棉纺、医药、新能源和电子元器件等产业聚集区。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磷复肥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以上、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国宝桥米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棉纺生产规模达到100万锭以上、二甲醚等新能源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形成1-2个能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产值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3-5个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产值过3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一批参与国内竞争、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地方特色产业群体,使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
3、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撑力量,特别是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效益向品牌企业集中的态势下,培育大企业刻不容缓。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利用3-5年时间打造一批上市优势企业,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发展一批新型中小成长型企业,开发一批有荆门特色、有发展前景、有更高科技含量及更强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产品和名牌产品,进一步增强工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到“十一五”末,力争荆门石化过300亿元,洋丰集团、荆门热电厂过100亿元,葛洲坝水泥、天茂集团、京山轻机、国宝桥米过50亿元。
4、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建设工业强市、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重化工业的发展为我市工业体系的建立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随之产生的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也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带来了严竣挑战。因此,要以我市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契机,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水平。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尽快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目标迈进,重点抓好企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引导企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能型、清洁型、科技型和环保型方向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名副其实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产业示范园区,确保“十一五”末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0%的目标。
5、大抓工业项目。抓项目、添后劲、促发展是建设工业强市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要积极研究国家产业政策,争取一批高质量的工业技改项目,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工业项目,启动民间资本新建一批工业项目。今后市本级每年至少要有一个5-10亿元的大项目,各县(市、区)也至少要有一个2-5亿元的较大项目落户,要以源源不断的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拉动投资、增添活力、增强实力,扩大工业总量。要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承接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大企业、大集团,承接引进生产终端产品的龙头大企业;各县(市、区)要结合自身优势,在工业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壮大区域经济实力;要抓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论证一批市场前景好、回报率高的项目,储备一批有可论证的好项目,提高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6、狠抓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建设工业强市的增长极。要继续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充分依托资源、区位、产业结构等有利条件,着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提高产业关联度和规模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落实政策、完善机制,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力拓展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规范运作,加快推进磷化、建材、纺织、机电等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建设十强工业重镇,强化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支撑作用,使我市主要县(市、区)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人均产值等主要指标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比中位次前移。
三、完善保障机制,优化环境